數學的學科素養范文

時間:2023-08-07 17:39: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學的學科素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學的學科素養

篇1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育改革 學科素養

一、學科素質培養對數學改革的意義

在近些年的教學改革中,廣大數學教師都共同面臨著一個問題。這些問題基于兩方面的因素產生,一方面,迫于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諸多變化,這些變化引領著教學改革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受某些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得許多教學改革僅僅流于形式,教師在改革上始終并未堅定立場,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許多教師在個人角色定位和教學目標定位中并未找準路徑,很難將教學改革的形式真切地融入到課堂中來。這導致素質教育改革一直迫于形勢而荒于過程。

要把握好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用現代教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必須在理論研修上刻苦努力,通過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將改革真正落實到課堂中來。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實際上是人的改革,改革的目標和改革的主體都是針對學生而言的,在對學生的要求上,由以往的分數要求更多地向素質要求傾斜,因此,提高小學的數學素質,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是素質教育改革要求。

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培養他們探究、創造習慣的基本能力。要立足素質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在教學中正確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激發學生潛在的對數學知識探究、鉆研、思考的熱情。因此可以簡單地說,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質不但是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要求。

二、小學生學科素養形成的條件及因素

小學生的學科素養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經過一個內在和外在的變化,要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我認為,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對數學的認識,通過對數學的認識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科的了解;其次是興趣的產生,興趣是學生對事物專研和探究的保障,學生要與數學學科建立良好的情感,培養他們的學科素養,就必須促進他們與數學學科之間的興趣;最后是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數學作為一門邏輯學科,要學習好它,一是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善于思考,敢于猜測質疑和探索。只有經過這些必要的過程,學生才會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素養,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三、小學生數學學科素質培養途徑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注重小學生心理變化過程、情感需求、認知能力等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在教學中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我認為,小學生的學科素養形成,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數學對數學的感知能力。

學習語文、英語有語感的說法,同樣,相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善于運用感知去對數學知識猜測也是建立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良好方法。小學生性格單純,他們的感知能力往往來源于直覺思維,他們直覺思維的產生不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是對事物本質特征的直接感知。感知能力也是數學素養的一部分。教師通過對數學知識本質現象的闡述,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在腦海中經過簡單的思維分析,對數學知識作出分析與猜測,這就是他們感知能力的必要過程。相對于計算而言,感知不通過其他輔助手段,僅憑學生對客觀知識的認識而產生,是對學生質疑能力和猜測意識的培養。

感知能力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元素,也是他們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索的第一前提,良好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得學生對數學問題分析中產生的直覺更加靈敏,對他們思維的活躍促進和良好的洞察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思維遷移,舉一反三。

許多數學教師經常對學生講學習數學應當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是因為數學知識點具有特殊性。數學是一門連貫性很強的學科,認識數學知識的來源,定理的來源都是具有根據的。在同等的情況下,任何數學知識之間都具有共同性,不可能矛盾存在。因此,數學知識點之間的共同性就為學生活躍的思維能力養成提供了條件。教師應當貫穿知識點,針對知識點的具體情況,融會貫通,要求學生能夠通過這個知識點隱射到另外的知識中去,這樣能夠增強他們對數學知識的了解,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小學生思維較為活躍,這為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載體。要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就必須結合所學的內容,對他們思維能力進行激活,培養他們善于積極思考,獲取多種問題解答的辦法,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3.讓學生學會變通思維,掌握靈活的個性化學習方法。

篇2

關鍵詞:新課改;學生;數學素養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則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我們要使數學課堂教學成為數學活動的教學,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要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動搖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是在教師指導和點撥下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堂教學仍然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主要平臺,教師的主導地位切不可動搖。

二、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讓受教育者自主發展而不是迫使其發展,使其在愉快中成長而不是在壓力下成長。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注重學生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激活。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學習興趣尤其值得重視。因此,創設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保障。這就要求老師必須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平等交往,從原來“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中解脫出來,成為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新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要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著力于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素質有高有低,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中不能用一個標準、一個目標來教學,要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提高每個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了確保多數學生能按要求得到訓練,又不忽視特殊學生的個性差異,我們可以采用因人施教,分層教學的方法。如教學連乘應用題時:工人師傅每人每天制造13個零件。照這樣計算,4個人5天一共可以制造多少個零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可以是一個,兩個或多個。

四、要把教學內容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絕大多數小學生的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還不能以純抽象的方式進行思維,往往要借助于形象作為認識的階梯。課堂教學如果總是以單一、呆板、枯燥的講授方式進行,將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我們可以把實物、照片、文字、表格、圖片、游戲等多種形式結合起來,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時,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我用直觀演示方法幫助他們突破對“體積”的認識這一難點。我把兩個大小不一的包裝盒放在講桌上,要求學生觀察桌子上有什么變化?然后我指出:物體不僅要擠占空間,而且所擠占的空間還有大有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就叫做物體的體積”。憑著這種直觀的演示,每個學生都有了一個形象的認識,很容易地建立起物體的體積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

五、要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

新課程的教學內容是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的,如通過統計家庭每天丟棄垃圾袋的數量,體會塑料垃圾對人類生活可能產生的危害。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想方設法挖掘育人的因素,將所教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生產和學習聯系起來,以激勵和教育學生。

篇3

關鍵詞: 高等院校 數學類課程學習 數學素養

笛卡爾曾說:“數學是在一切領域中建立真理的方式?!睂τ诟叩仍盒=處焷碚f,數學教學的目標是致力于引導學生自我提升一般的科學素養,進而提高社會文化修養,從而形成和發展數學品質,提升身心健康水平,達到全面和諧地發展。但在實際數學教學中,由于各個高校對數學教學的投入程度和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同,致使學生認為數學就是課堂上的理論,數學就是不斷練習。這與數學教育的初衷是違背的,如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數學課堂上提高數學素養,以下是筆者的體會。

一、引導學生合理地進行思考,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諸多現象與其他學科中的相關問題,能自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思考。

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都離不開數學:天氣預報,市場調查與預測,儲蓄等,生物學中的基因圖譜分析,工程設計與造價,信息編碼,質量檢測,等等。只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的廣泛應用性,自動自覺地在生活學習中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并思考生活和現實世界,讓數學和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學生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原來這么有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面對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時,能夠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探索、發現,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比如像拋擲硬幣這樣一個簡單現象,如果引導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例如用統計的觀念研究硬幣落下來的規律,這就讓學生初步建立了統計的觀念。再如在國外的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要求學生觀看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00米的短跑錄像,尋找短跑運動員成績的決定因素,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分析運動員的成績與哪些因素有關。在課堂上,學生通過統計發現,跑得最快的運動員并不是步頻最高的,跑得最慢的運動員的步距也未必是最小的,從而啟發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發現:步頻和步距是決定跑得快慢的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都是可以量化的且互相制約。

二、面對新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尋求其實際的生活和專業背景,思考數學知識的價值。

高等學校數學教師在進行新知識教學時,像前面所談,可以提供一兩個實際背景,但僅僅如此,并不足夠確保學生的數學概念的建立,以及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實際背景及自己的專業背景,不拘泥于老師課堂上提供的例子。在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認識自己專業中的相關問題,學會數學的思考,在學生的整體思維品質中滲透數學意識,徹底擺脫學生認為數學研究只是少部分人的事的觀念。要讓學生意識到數學不僅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更可以通過數學學習提升自己的數學科學素養。

三、將推理和表述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教學各環節和數學類課程中。

高等院校數學類課程眾多,都為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比如在《統計與概率》這門課中,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通過籌備新年的聯歡晚會,需要準備什么樣的水果才最受歡迎?為此,首先會對每個學生喜歡什么水果進行調查,把結果整理成數據,并進行比較,再根據整理后數據做出決策,最后確定準備什么樣水果最合適。這個過程就是學生動手收集,整理,分析數據,最后做出推斷和決策。讓學生認識到統計推理的結論與其他推理不同,無法用邏輯的方法檢驗,只有靠實踐證實。當然,在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和差異性。因為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專業基礎不同,所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平,注意層次性,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通過數學素養的提高,培養學生有條不紊的工作生活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素養的一個方面,有條不紊的工作、學習、生活等習慣是需要經過長期、良好的訓練才能養成的,進行數學化的思考,是有助于培養這種良好習慣的。由于對數學的學習,必須有條不紊地去做,這是由數學類課程的特點所決定的,這種良好的習慣很易于遷移成工作生活習慣。比如購買彩票活動是大多數彩民的一個生活習慣,在龐大的彩民隊伍中,每個彩民的主觀愿望支配著他們的購買行為。他們當中,有的只是把買彩票作為一種娛樂活動,對于他們來說,只是某種樂趣,是否中獎都無所謂,那么這屬于正常的習慣;有人把買彩票定義為個人樂于參與的公益活動,認為中獎純屬巧合,不中獎是對社會的貢獻,這就屬于高尚的行為習慣;但如果有人把買彩票當中一種投資行為,希望借此獲得巨大的經濟回報,則不是正常的行為習慣。前兩種人的購買愿望,就是被“數學的思考”所支配。

五、通過數學考試加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培養。

數學考試是高等學校數學類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以為學生提供競技背景,學生通過追求確定的目標的這個過程,鍛煉意志,克服困難,發現新方法、新觀點,達到更廣闊的境界。每次認真考試,都是對學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的一次重要考驗。

總之,高等學校的數學類課程是以傳授數學知識為載體,通過必要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訓練數學思維,發展數學能力,但只有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了,才能真正融入現代的科學文化氛圍之中。

參考文獻:

[1]謝祥,周北川,趙刊.數學方法論在數學教育中的應用[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篇4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數學教師 素養

數學教師是數學教育的實施者、調控者,教師素質的高低是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有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因此,與時俱進地培養數學教師的教學素養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精神素質

1.數學教師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一個神圣而又嚴肅的工作,承載著無數人無限的期望,也承載著教師職業所帶來的各種責任和壓力。但同時他們又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父母,也是孩子,也是學生,也是社會一員,也要面對社會變革中所經受的困難和危機,也有各種困擾和壓力,因此只有具備了健全穩定的身心狀態,才能在教育教學中全身心地投入,在他們的舞臺上發揮最大的潛能。

2.數學教師應擁有崇高的信念。數學教師應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數學雖然是一門基礎學科,但是數學也是隨著各門學科的發展而發展的,甚至是超前發展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扎實、全面的數學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而隨著數學這門科學的發展,要想走在前列不落后,那就要時刻關注數學的發展動向,不斷進行學習和研究。除了專業數學知識,還要與時俱進地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要把發展教育作為自己值得終身去做的事業,一生為教育服務,專心為教育服務并不斷努力提高教育水平,終身學習,努力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除了教書育人外,其實也在“育己”,實際上也表明了教師專業發展生命價值之所在,是一種為教和為學的統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想境界。除此之外,還應該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強烈的事業心。

二、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素質

1.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1)關于數與數系的認識。小學數學中,數與數系是很重要的一塊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能初步了解數與數系的擴張,理解自然數、整數、有理數、實數的初步理論,了解數系擴張的歷史,知道一般意義下的運算,了解運算定律的本質含義。

(2)關于隨機現象的數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進,一些原本看似很“高深”的內容得以在小學教材中出現,比如隨機數學的啟蒙內容。自然界的很多現象都是隨機的,處理這些現象的數學手段就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其最基礎的內容已經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出現了。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了解一些初步概率與統計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3)幾何初步知識,包括基本幾何概念、公式、定理;基本命題邏輯的知識,包括原命題、逆命題等基礎知識;幾何變換的基礎知識。平移、旋轉、對稱等內容被加入到了小學數學教材,從幾何變換的角度理解這些概念,對搞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4)關于極限、微分、積分等初步知識。如果沒有這一部分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靜止的、有限的、常量的水平上,而對運動的、無限的、變量的數學沒有認識。這樣不僅使教師的數學視野過于狹窄,而且導致教師對面積、體積、長度、速度等概念的本質意義不能深入理解,對圓面積、圓周長、圓柱體積這類教學的認識無法深入。

2.基本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所在。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聯系緊密的思想方法主要有轉化的思想方法、類比的思想方法、對應的思想方法、不完全歸納的思想方法、極限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數的思想方法和遞推的思想方法等。

3.數學文化與數學哲學。應了解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有關的相關史實與數學家,了解數學研究對象的抽象性,了解數學對人類理性精神形成的獨特貢獻,從更高的層次上認識數學的價值。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力

運用現代科技力量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創舉,它使得整個教育發生了巨變,是教育教學進入現代化的標志之一。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一般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教學多媒體和電腦、互聯網等教學資源和手段,來實現教學與現代技術的結合,有效地發揮這些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使得傳統教學過程中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處理。例如:信息容量大,節省了板書畫圖的時間,可更好地空出時間來為學生詳細講解,并且可以畫出在普通版面上難以表現、變化的三維圖形,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空間想象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對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只要做好數學教師的崗位培訓,夯實教師基礎,抓好數學教研工作,為教師提供研究的平臺,加強數學教學管理,為教師提供工作動力,就一定能夠使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數學語言;語言素養;讀;交際能力;理解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6-047-01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教師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工具,也是學生漢語言素養形成的一部分,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漢語言素養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一、轉變觀念

長期以來,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許多彝族聚居區的教師都認為“漢語言的教學是語文老師的工作,學生的漢語言素養的形成與其它科的老師的教學工作沒有關系。”其實不然,學生漢語言素養的形成是多學科共同教學的結果,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語文課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數學課上,數學有自己特有的數學語言,數學語言是漢語言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漢語言素養形成的一部分。這在語文課上無法解決的,這需要科任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解決。所以,任何一個老師都要為學生漢語言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負責。

二、數學中的語言

1、學會閱讀數學

在彝族聚居區,學生從小接觸的是他們的母語,以至有的學生到了學校以后有的還不會說一句漢語,這就為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讀”。

“讀書白遍,其義自見”。要讓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意義就要從讀題開始。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匯,結論對錯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

2、利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利用教材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剛入學的兒童,說話常常不完整,不規范。在數學教材上有許多的情景導入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情景進行描述。剛開始的時候,可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對情景進行描述,老師問學生答,然后老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綜合描述,最后再讓學生復述老師的描述。這樣除了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情景所表達的意思以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里力。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取活動的形式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分組討論,同桌交流,讓學生小結”等許多的形式都可以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篇6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w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數學信息交流、創新意識等。

數學是一門知識結構有序、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必須遵循數學學科特性,通過不斷地分析、綜合、運算、判斷推理來完成。因此,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數學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運用和內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數學思維品質不斷培養強化的過程。顯然數學的嚴密有序性、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性、數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我們提高數學素養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如何在課堂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呢?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數感

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數學思維的發展,良好數感則有利于形成科學的直覺。個人的數學意識和數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數學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數學素養水平。所以應將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是一種運用思維的學科,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是形成和發展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目標有序、認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可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發現數學問題;觀察規律,發現數學問題;也可引導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觀察到的信息……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感、發展數感。 比如在新課程各年級"數的認識"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聯系實際先觀察再說一說。如:觀察一張紙多厚,再觀察10張、30張、50張有多厚,然后拿出一疊(1000張)紙,讓他們觀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在哪些地方見過"0"。這方面,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說出諸如"在體育比賽的比分上見過0";"在溫度表上見過0";"電話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學生直觀體會"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在溫度表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直尺上表示起點;在日歷上表示日期;在電話、車牌上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學生在觀察中不但體會了數的含義,而且初步建立相應的數感。

2.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發展、提高。我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習慣:多動,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動手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獲取知識;多思,通過自學、操作、嘗試等活動,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獲取知識,獲得能力的提高。多說,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主動地去創造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探索過程中還將動手操作與觀察、思維等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如在五年級數學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操作、體驗、發現、猜想、驗證去認識、歸納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數學活動,孩子們有了不同的獲取信息的經歷,有了不同的學習收獲,同時更有了不同的學習體驗,他們個個都對數學表現出了無限的熱愛,對學好數學充滿了信心。再例如:教學"噸"時,可讓學生提一提教師準備好的一千克物體,先感受一千克的重量,并讓學生知道"1噸=1000千克"的數量關系后,再想象出1000個這樣的物體加在一起有多重,最后聯系生活實際舉些例子進一步感受"噸"的實際含義。

3.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數學思想的均衡發展

3.1 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知識的價值在于應用,如果學會了知識卻不會運用就等于不會知識。也就是說,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引導他們學會知識,更要的是要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和運用知識。所以,教師一定要運用好教材中"實踐活動"的學習素材,比如說課本中的"填一填"、"說一說"、"做一做"、"涂一涂"、"數學廣角"等內容,這些實踐活動側重的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這些內容的時踐,他們就能逐漸運用各種已學知識,采取各種策略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篇7

[關鍵詞]專業素養 數學專業師范生 新課改

[作者簡介]吳慧伶(1981- ),女,浙江麗水人,浙江麗水學院教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浙江 麗水 323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教改項目“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現狀調查研究”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教改項目“師范生就業能力培養與教師教育實訓課程群建設互動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12-0114-02

高師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是中小學數學教師的主力后備軍,其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未來數學教師的素質,同時也關系到學生的個人就業和專業化發展。然而針對目前的高師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的現狀,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已經迫在眉睫。

一、專業素養的內涵

(一)專業素養的含義

素養通常也稱為素質,前者更強調后天培養。對于素質含義的理解,現在比較認同的是從教育學角度出發對“素質”所作的界定:“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睂I的知識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我們稱之為專業素養。數學專業師范生的專業素養也可以說是數學教師專業素養,即在從事數學教學中所應具有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情感。

(二)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的要素

1.數學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教師專業素養的基礎。我們這里所指的數學專業知識不僅僅指數學專業學科知識,還包括不斷更新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以及通識知識等。

2.數學專業技能。專業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專業教學技能。教學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等,使學生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數學專業教學技能主要指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所必備的數學教學設計能力、數學教學實施能力和數學教學評價能力。

3.數學專業情感。專業情感主要指教師從事數學教師職業所必備的價值觀和情意品質。新課標把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數學教學總體四個方面目標之一,它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正確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作為教師只有具備專業的數學情感,才能去正確地引導學生。

二、新課改背景下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一)新課改背景下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的現狀

在新課改實施以來,筆者在帶隊實習過程中通過大量聽課,和實習學校指導老師的交流中,發現有不少的師范生在教學中或課后的分析中出現了學科專業知識的紕漏或理解的偏差。還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師范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難以解釋。這些現象都明顯表明目前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還存在很多不足,專業素養的提升已經迫在眉睫。

(二)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現狀形成的原因

針對教師本身的因素,我們分析高師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

1.數學專業知識水平欠缺。新課改后,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比舊教材知識面更廣,與高一層次的數學知識銜接更為緊密,需要教師有較高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數學文化底蘊。然而很多師范生在“只要知識能夠教學生就可以”的錯誤理念引導下,不重視數學相關課程的學習,或沒有相關課程的學習,而且忽視教師應具備的教育學科知識的學習。

2.專業教學技能的不足。數學專業知識水平欠缺,就不能對新教材有很好的把握,這必然會影響到數學教學環節的設計、實施等諸多方面。同時新課改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合作和創新意識,但是師范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本來就欠缺,所以課堂組織實施起來也就畏首畏尾,不能達到課程內容設置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3.專業情感的不足。現在很多數學專業師范生在選擇專業和方向時,不是從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出發,而是受家長、社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因而對待數學教學只是一種工作任務,沒有了數學的專業情感,也就沒有了激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也不會去深究,得過且過,這樣的教學也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素養提升的若干策略

(一)增強和充實數學課程內容的學習

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把課教好教活。除了掌握所設數學課程內容之外,作為數學專業師范生還應該熟悉數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數學教材的認識,提高分析教材的能力。充分理解數學內部的系統結構和知識之間的聯系,深刻了解數學知識的背景、地位、作用和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文化。同時由于各門學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內在聯系,師范生也要關注其他學科中的數學素材,將其有效提取,從而獲得數學與各學科之間的溝通,發揮數學的最大能動性。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數學專業教學技能

數學專業教學技能是數學專業師范生應該掌握且必須掌握好的一個重要內容,這關系到他們是否有良好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否快速適應新課程改革下新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模式。高師院校要把數學專業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制定相關教學技能訓練與考核大綱,規范技能訓練和評價體系。在加強數學教法課程的學習的同時,將微格教學等模擬教學方式和見習、實習、雙導師制、頂崗實習等教學實踐活動相結合,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提高數學專業師范生的專業教學技能,使數學專業師范生在畢業后能快速適應和勝任教學工作。我們還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教師教學技能比賽,為數學專業師范生提供學習、教學交流研討的機會和環境,引導他們把理論學習、教學實踐與反思結合起來,將數學專業知識應用到數學教學中,最終使教學技能和能力得以提高。

另外,我們還應該在數學專業師范生中提倡教學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利用,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高校數學資源特別是圖書館和數據庫資源的充分利用是掌握更多知識,理解更深知識,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三)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和專業情感

教師的專業情感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只有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充滿激情,才能真正去影響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教師對待教學和學生的態度,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堅信每個學生都可以成才。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優秀的學生。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專業師范生要不斷地更新數學學科知識,增強自己的數學專業技能,正確地理解數學,熱愛數學教學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侯雪萍.高師院校數學專業師范生素質的調查與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1).

[2]梁宇,潘登.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研究[J].高等教育,2011(1).

[3]劉詠梅.高師院校數學類學生技能培養問題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4]李足.論數學專業師范生專業技能與高師數學教育類課程的改革[J].瓊州學院學報,2010(5).

[5]蘇立云.新課標下學生數學素養內涵及其結構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7).

篇8

關鍵詞: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 非智力因素 訓練方法

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包括讓學生掌握好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包括發展學生的意志力、道德修養、勇氣和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強的良好心理素質。這些統稱為非智力因素。數學思想方法對于打好“雙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獨到的優勢,它是學生構建良好認知結構的紐帶,是從數學內容中提煉出來的數學學科的精髓,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因此,教師除了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外,還應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訓練。如何對學生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訓練和培養呢?

一、重視動手能力,把數學和生活聯系起來

數學并不僅僅是一堆知識,更是一門活生生的學科,應把學數學作為一種過程。學生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親身經歷概念與過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數學,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例如:讓學生設計并剪制勻稱美觀的軸對稱及中心對稱圖案,適當地用在黑板報、宣傳欄、筆記本上,用在聯歡會、文藝晚會的布景上,或運用軸對稱及中心對稱知識設計建筑物造型、家居飾物,改變自己房間的布局等。又如綜合運用長方體表面積展開圖的知識,美術、生產常識等知識,引導學生設計制作多種多樣、經濟美觀實用的長方體形狀包裝紙盒,將所學知識變成“產品”。開展“奇妙的黃金矩形”活動課,學生通過畫、剪、折等實際操作,感受到數學的美,并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用計算機動手編制簡單的計算程序或應用軟件。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讓學生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旗桿高等,當他們需要解決一些感興趣的又與他們的實際能力相適應的問題時,他們便發現需要數學知識,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抓住學習要點。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輔導支持學生以科學研究的方法,應用網絡作為學生閱讀或查找資料進行學習的工具,學會信息的收集,運用統計學知識解決更多實際問題,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對已解決問題尋求新的解法。學生探索知識的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和創新。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探索未知領域,尋找客觀真理,成為發現者,要讓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這一探索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球的體積教學中,我利用課余時間將學生分為三組,要求第一組每人做半徑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組每人做半徑為10厘米、高為10厘米的圓錐;第三組每人做半徑為10厘米高10厘米的圓柱。每組出一人又組成許多小組,各小組分別將圓錐放入圓柱中,然后用半球裝滿土倒入圓柱中,學生發現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半球的體積等于圓柱與圓錐體積之差。球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集公理化思想、轉化思想、等積類比思想及割補轉換方法之大成,是這些思想方法靈活運用的完美范例。教學中再次通過展現體積問題解決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統的、有條理的體積公式的推導線索,把這些思想方法明確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才能從中領悟到當初數學家的創造性思維進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鼓勵質疑,激起向權威挑戰的勇氣

有的同學在解完一道題后,總是想問老師,或找些權威的書籍,驗證其結論的正確。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他們對權威的結論從沒有質疑,更談不上創新。長此以往,只能變成唯書本的“書呆子”。中學階段,應該培養學生相信自己、敢于懷疑的精神,甚至應該養成向權威挑戰的習慣,這對他們現在的學習,特別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為重要。若果真找出“權威”的錯誤,則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教學中,對新發現、巧思妙解及時褒獎、推廣,能激發他們不斷進取、努力鉆研的熱情。我認為,質疑教學,對學生今后獨立創造數學新成果很有幫助,也是數學探索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篇9

一、營造數學氛圍,培養科學興趣

數學知識涉及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但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較為枯燥,小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的興趣。因而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導學案、微課等方式,引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述數學中的小故事引起學生對數學符號、數學公式等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數學“圖形的拼組”時,教師通過播放復雜的圖像視頻,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圖中出現的圖形,由此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激發科學興趣。同樣,在教“圓”一課的內容時,數學教師通過介紹我國的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向他們介紹祖沖之將圓周率估算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告訴學生記住圓周率的大小在“3.14”,通過歷史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和科學學習的有趣性,從而提高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

二、創新教學模式,豐富科學知識

科學知識不是學生通過數學活動獲得認識和經驗,所以不僅是數學邏輯思維,還涉及對數學教學內容中的知識內容。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多種教學模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掌握科學知識。當前數學教師通過實踐教學法、合作互動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教學目標。例如,某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位置與方向”時,通過合作互動的模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通過設計導學案,指導學生思考“我的家在學校的什么方向”等問題。其次,教師通過板書,教會學生掌握方位和參照物的關系。最后,教師通過組織小組活動,讓小組內的學生互相說明彼此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指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同時豐富科學知識。另外,通過合作互動的教學方式,學生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學生在45分鐘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掌握較豐富的課外知識。

三、通過數學實踐,傳遞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同數學具有相同的基礎,即在于兩者都以邏輯思維為主導,對世界展開實事求是的解讀和認知。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實踐教學的方法傳遞科學實踐的原則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所掌握知識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例如,某小學在學習“角的度量”時,教師在課前準備一些教學工具,如不規則的立體圖形,一些繪畫了奇怪形狀的圖片等到課堂中。另外,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一把量角尺。在上課時,教師在進行角的定義的解說后將教學工具下發到每一個學生手中,要求一部分學生估算圖中的角度大小,并動手畫出自己估算的角度。另外要求另一部分學生通過科學的工具進行角度測量。通過對比兩組圖形,讓學生了解到準確測量的重要性,從而推動學生解決問題需要依靠科學的方法。

四、實施開放教學,提高科學精神

篇10

一、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審美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方式有:

教師講授欣賞學習法。即教師對美術作品或是對美術欣賞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講解和說明。這雖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方法,但仍有其積極的一面。適當的講解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是必要的,但要避免“一講到底”的灌輸式教學模式。

比較欣賞學習法。將層次不同、效果各異的美術作品并列展示,讓學生判斷作品各自的特色,不同作品的差異、優劣等,并說明其理由。

游戲欣賞學習法。這是把游戲的形式融入欣賞教學之中的一種教學辦法。游戲形式的欣賞活動,不僅提高了欣賞的趣味性,豐富了學生的審美體驗,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模仿造型欣賞學習法。在欣賞表現人物活動、情感的作品時,教師可在欣賞過程中引導學生模仿畫面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認真投入地進行“角色”體驗。學生們在模仿的過程中會體驗一種“活雕塑”的感覺。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則欣賞效果更佳。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點,只有做到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結合,才能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作品、分析作品,培養他們的審美素質。

正確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欣賞作品。藝術欣賞應重在對藝術的審美感受,不能生硬地給學生灌輸教師自己的理解,而要讓學生有感而發,是他說而不是老師說。例如,教師先出示作品,讓學生仔細地看幾分鐘,然后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的印象和感受,學生表述時教師不要輕易打斷,要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學生敢說,就讓學生充分表達,待學生對作品有了一定把握時,學生自然會渴望得到確切的答案。這時才是老師總結、點評、深入與提升的最好時機。這樣一來,這個課堂就不再是有形式沒內容的無效課堂,而是一個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課堂。

以分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從色彩、色調、構圖、給人的情緒上細致地體味。當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時,教師可采用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幫兒童了解藝術中一些常見的表現手法。這是通過形式上的特征來表現其豐富內涵的。藝術作品所表達的內涵往往不同于作品表面所展示的特征,如一幅畫從畫面上來看是藍色調,只有從隱喻的意義上去理解它才會知道它表現了憂郁或悲哀。因此,對視覺藝術敏銳感知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要善于正確地把握作品中線條的表現性,形成敏銳的線條韻律感、色彩感、形體感、質感和構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