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范文

時間:2023-07-25 17:19: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篇1

一、明確區位含義,掌握區位定位的一般方法

在讀圖為主的試題中要明確區位分析的對象;在區位條件分析過程中,要掌握區位分析的各種因素、要搞清區位分析的具體要求:是全面分析還是只分析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是比較分析還是主導因素分析。

二、整合主干知識,完善知識體系

各種區位問題所要考慮的區位因素總體上大同小異,但也各有不同的的側重點,知識方面涉及到高中地理各章節,分布在教材各個部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難于做到面面俱到,關鍵要整合主干知識,夯實基礎,構建區位問題的知識體系,從而才能從主干知識的基本規律中升華和歸納,影響區位問題的因素的主干知識主要有:見如表1。

三、重視分析方法,形成思維方式

在有了必要的區位知識儲備以后,可以分析高考中區位問題常見的設問角度,歸納得出一些分析套路進行建模,將是非常有益的。概括來說,區位問題考查主要有以下設問類型:

(1)判斷影響區位布局的主導因素

(2)評價某區位布局是否合理

(3)分析影響某一區位的有利條件或限制性因素

(4)分析某類最佳區位的選擇

(5)分析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

在回答上述各類型區位問題各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套路,但同時必須考慮其它全面性、主導性、動態性等特征。

在進行區位因素分析時,一定要弄清問題要求:

1. 若問題要求“分析”、“評價”或“說明”某地的區位因素時,一般情況下要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來作答。

2. 若問題強調的是某地的“區位優勢”或“有利條件”,則只需從“有利方面”作答,但一般情況下要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分析。

3. 若問題強調了“自然條件”或“社會經濟條件”,則只需從“自然因素”或“社會經濟因素”單方面去分析即可。

例如2012大綱全國卷36閱讀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境內某些區域建立了許多國營農場,引種優質長絨棉,目前,這些區域的棉區是我國最大的商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近年來,每至棉花收獲季節,數十萬外地民工前來這里采摘棉花。

(1)推斷并說明這些國營農場的分布規律,分析這些地區種植優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

分析題目時,需注意的是這里要求回答的是分析這些地區種植優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胺N植的區位條件”,從農業區位切入,進行分析其有利因素。

(3)說明該區域商品棉生產的限制性因素。

篇2

1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電力規劃工作

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近年來由于經濟結構的調整,用電情況出現了某種程度的緩和,有些地區甚至供遠大于求,電力市場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多年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顯現,但同時電力市場開發的潛力還很大。隨著"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改革,我國的電力工業即將步入商業化運營,做好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電力規劃工作,意義重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應以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所有的決策投資都應充分考慮投資的回報收益率,避免武斷決策、盲目投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電力規劃工作,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應該說難度更大,對規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規劃工作者應當加強電力市場調查研究工作,分析經濟結構優化、電力體制改革、電力市場開拓等對電力需求的影響,收集各行各業發展的信息,充分研究本地區用電量和負荷的歷史數據和發展趨勢,做好宏觀經濟預測分析,對各種有效資源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考慮資源開發利用、人類生存環境、社會經濟等方面協調發展,對規劃方案從多方面進行綜合權衡分析,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切實做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優化配置為重點,確定符合電力企業實際的電力發展目標。

2電力需求預測

需求預測是電力規劃的主要依據,它為電力規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數據,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整個規劃工作的優劣。如果預測的需求滯后于實際需求,將會導致供電負荷緊張,甚至造成拉閘限電。但如果預測的需求過度超前于實際需求,則系統利用率太低,將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梢姡茖W、準確的電力需求預測不僅對于電力企業有經濟效益,而且與社會經濟發展也有密切關系。電力需求預測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我國的這項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連貫性,以致電力規劃、建設難于和經濟發展相適應。電力需求預測工作迫切需要得到進一步加強,真正達到先行一步。要高度重視原始數據及相關信息的收集、組織、檢索與再開發,建立一個功能完善的數據庫管理系統,通過目前的數據采集技術。

篇3

一、經濟法的功能和構造

(一)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經濟法的功能是在社會經濟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制定的,它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并且能夠更加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對現有政府預設的經濟法規范進行政府調控。希望通過政府的干預和采用的措施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是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產生的最大的作用。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還體現在經濟法和社會法之間的關系上,不能單純的從一個單一的側面看待經濟法和社會經濟的關系,而是要多角度、多方面的綜合看待這兩者的關系。從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入手,充分認識和評價經濟法產生的行為后果在整個社會關系中的作用。

(二)經濟法功能的構造

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主要從以下兩點中體現出來,一是從經濟法對社會活動中主要參與的經濟主體產生的經濟活動的影響來體現,二是經濟法對社會總體經濟的作用和影響來體現。經濟法與社會活動中的經濟主體有直接的影響,反過來經濟主體也對社會經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作用,并且這種影響和作用是直接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經濟法影響和誘導著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使其影響著未來的經濟活動,然后可以通過這種影響來調整經濟主體和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經濟法制定的主要作用就是這個。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影響主要通過影響參與者的活動來實現,因此要想知道經濟法對社會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不僅要了解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經濟法所產生的作用,也要觀察構成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每個部分,也就是經濟主體所產生的經濟活動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

二、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在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影響進行研究時,首先要了解社會經濟的功能,社會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社會整合功能,二是行為的導向功能,三是文化的傳遞功能?;蛘咭部梢詮男畔⒆饔?、約束作用、整合作用和激勵作用這幾個主要方面進行分類。雖然在對社會經濟的功能進行分類的看法上不一致,但是從分類的內容上看又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我們在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時,要從多方面進行研究,不能僅僅集中在一點。社會經濟如果要迅速的發展,那么就要具備兩個重要的條件,即協調和動力,這兩個條件影響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基本制度,所以經濟法要具備以下幾項重要的社會經濟功能。

(一)權利義務分配功能

法律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功能是經濟法的基本功能之一,通過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與協調,對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有重要作用。權利和義務在法律的各方部分都得到了體現,通過對權利和義務的分配體現了法律的價值,所以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的基本核心內容,權利和義務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這種關系法律的基本運行機制起著決定的作用,對社會角度的人和經濟法角度的經濟主體的利益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作用。關于社會經濟的分配方面,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資源和資格的分配,這主要是分配不同的經濟活動的參與條件,對其進行法律規定,在進行經濟活動時要符合法律資格,經濟主體在取得資格的基礎上行使社會資源方面的權利。另一方面是經濟法對資本和資源干預分配,這在經濟利益的平衡方面和資源的分配干預方面,都會對社會中的不同要素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經濟信息傳遞功能

在開展一項經濟活動以前,需要對從事的經濟活動及從事的主體進行性質的確定,同樣也要對經濟行為和后果進行預測,所以在進行決策之前,要對這種預期的行為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經濟主體的行為。在決策中,影響評估結果的要素有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夠的經濟信息為依據,才能充分發揮經濟法的作用,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傳遞,根據各種優惠政策和限制條件確定經濟活動的開展。

(三)激勵功能

在社會經濟中,經濟人追求的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在活動中經濟主體大多存在著自立性、理性和朱雀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在追求利益時,來自利益的追求是動力,同時人也存在著理性的約束,這種約束可以保證人在追求利益時的可靠性。同時,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在經濟利益的分析活動中,也會始終處在核心的地位,這使經濟法激勵功能的直接體現。人是經濟行為的主體,對利益的追求使得人們在參與經濟活動時形成鼓勵和促進的正面效應,在激勵中經濟行為才會努力實現經濟活動的信息表達,所以要對經濟活動的結果進行賞罰。經濟法的激勵會對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向產生一定影響,這會讓人們不斷改正自己的偏好,嚴格按照經濟法規范經濟活動的選擇,來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經濟法的激勵功能對社會利益主體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經濟活動和行為中有著明顯的激勵效果。

(四)節約交易費用功能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只要存在交易,就一定會產生相應的交易費用。所以在進行交易時,要先確定交易伙伴和交易產品,然后再確定交易費用,這些交易費用包括談判費、合約費、監督履行合約的費用等,要對這些費用進行詳細的核算,然后才能得到準確的交易成本數據。節約交易費用體現了對經濟法的遵守。遵循經濟法體現在參與經濟互動的過程中,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經濟之間的關系的協調處理,同時也可以通過必要的人際關系降低交易成本。對于有針對性的經濟法的創建,要根據經濟活動的變化,依靠權益保護單位提供的相關信息,通過法律手段對自身經濟行為給予保障,再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該信息屬于真實可靠的經濟信息,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交易費用,保障經濟主體的利益。

三、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經濟法的調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轉型

中國經濟轉型的啟動與推進都與經濟法有著密切的聯系,政府可以通過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直接出臺經濟政策法規作用于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來直接影響市場機制,而我國通過制定和完善經濟法這種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來推動和重塑市場主體、構建市場主體、確定市場規則的運行,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轉型,彌補了商品市場自身的不足,促進了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經濟法影響著勞動力市場

中國商品市場的形成具有自發性,同時也有我國政府的調控,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產生使市場自發與政府主導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的勞動就業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分配轉變為市場經濟下的自主擇業的新型就業體制,少不了勞動法等經濟法律法規的指引和保證。經濟法促進了勞動力來源的豐富性,促進了勞動用工制度的完善,也對政府促進就業進行了督導,從而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發展。

四、結語

篇4

關鍵詞:經濟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

1 經濟管理與現代化的關系

1.1經濟管理的內涵

經濟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促進企業現代化的管理,原因在它能體出社會發展的綜合特征。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需要通過多方面因素的呈現,而體現其綜合社會狀況的就是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社會經濟的實現是通過經濟管理來呈現的,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經濟管理,因此,缺少扎實的經濟管理就會減慢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

1.2 經濟管理現代化內涵

經濟管理現代化主要是指我們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主要是對其模式、思維以及方法進行創新和發展,不斷健全和完善現代社會的經濟管理系統,形成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3 經濟管理與現代化

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經濟管理朝著民主化、網絡化以及人性化的方向發展。當前,人們已經對經濟管理現代化給予了高度重視,原因在于經濟管理現代化正在飛速發展,而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有效實現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現代化不斷推動經濟管理的發展,經濟管理不能脫離現代化,二者同時存在,互相促進與發展,因此,經濟管理現代化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

2 經濟管理現代化特點

2.1 重理輕管

在經濟管理現代化中,明確經濟管理的核心是重理輕管。也就是說對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有效實現,關鍵在于理清其中的關系、找出其中的規律、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及時解決,而不是能夠掌握多少程度,因此,只有重理輕管,才能徹底掌握經濟管理的含義,從而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

2.2 科學化、自動化

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和自動化也是經濟管理現代化特點之一。在日常的經濟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探索和挖掘事物的內在規律,保證科學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并將借鑒和吸收的科學成果有效的運用到經濟管理中,從而最大限度的獲取經濟效益和財富,從而實現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2.3 專業化、民主化

實現管理的專業化和民主化也是經濟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特點之一。在日常的經濟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對自身的專業技術知識進行熟練的掌握,同時熟練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讓經濟管理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水平發展。此外,經濟管理還需要廣大的職工的支持和擁護,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能力,從而有效實現經濟管理現代化。

2.4 能動性、創造性

實現經濟管理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也是經濟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日常的經濟管理過程中,積極主動的發揮管理人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經濟管理的預定目標。實現經濟管理的現代化,要求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水平,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充分參與其中,并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挖掘自身的潛在能力和優勢。

3 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3.1 管理觀念的革新

隨著全球經濟朝著一體化方向的發展,也推動了我國的企業經濟管理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經濟管理的觀念。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已經跟不上潮流的發展,正在滋生新的管理理念,對舊的現代化管理理念進行革新,以適應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健康穩定的發展。當前,大部分企業已經將現代化經濟管理放在了企業管理工作的第一位置,改變舊的“重技輕管”的管理理念,對管理理念進行新的認識,加強對管理的關注和重視。此外,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為了適應新的時代和潮流,也發生了改變,并將現代化技術貫穿到經濟管理中,充分發揮經濟管理人員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實現經濟管理的科學化和自動化,不斷加強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和技術化,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促進經濟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3.2 企業經濟管理的消費者導向趨勢

隨著我國市場的不斷發展,促使買方市場與賣房市場互相進行轉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曾經親身經歷過以及經過大腦深思考的企業,才能判斷出企業平穩發展的根本是消費者。在企業的整體經營程序中,將消費者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次,企業的經濟管理決策以及管理人員也是主導因素,然而直接決定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還是消費者,所以,經濟管理現代化的趨勢逐漸導向消費者。

3.3 組織結構扁平化

在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是指揮與服從,要求必須對組織忠誠,遵循個人服從集體、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這種組織結構完全限制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組織結構的發展。當今社會處于知識時代,只有帶動員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管理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從而創造出自我管理型的網絡組織,這種網絡組織主要是通過對不同類型的能夠自我控制的知識人才進行主觀性和能動性的激發,在組織結構上已經分散,但是卻把信息和技術緊密聯系起來,不但要有敏銳的應變能力,而且還要有團體協同和具有創造性的組織形式,這種組織結構隨著管理層次的不斷減少,朝著扁平化的趨勢發展。

3.4 民主管理方式

大部分企業的決策模式都是通過企業與組織的重心下移達成的,這種決策的模式能夠快速形成核心價值,大部分優秀的企業在進行工作任命時,都會花費很長時間進行研究,而且還進行的裝也分析和討論,一旦出現不正確的任命,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而且需要花費好幾年來承擔這一結果,對于重要的經濟管理決策也需體現民主化,通過全員進行表決,只有這種先進、人性化的方式,才能促使決策與全球經濟發展趨勢更加適應,有利于實施決策。

3.5 實現從硬件管理向軟件管理的轉變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人們對知識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經濟管理也隨著人們的觀念在逐步的發生轉變,知識在管理體系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并已經成為企業及組織的最核心資源。在現代化的經濟管理中,軟件管理也逐漸取代了以“人”、“財”、“物”等硬件作為重點的硬件管理的主導地位。軟件管理即是對“知識”、“經驗”的管理工作,將所有的知識和經驗整合成有利于企業和組織發展的資源。任何一種優秀的管理制度都離不開豐富的知識理論及經驗,在這些理論和經驗上,不斷創新,企業和組織才能不斷良性健康、充滿活力。

3.6 更注重團隊合作

當前社會越來越強調合作的重要性,無論是企業還是其他組織,想要穩定、順利的發展,就需要具有合作意識。主要表現在鼓勵團隊協作,建立團隊激勵機制,融合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優勢,激勵并強調團隊進行自我管理及組織工作。這種團隊隨著任務的出現而組成,隨著任務的改動而及時做出調整,團隊中所有的成員不保留地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之充分共享。目前這種新型協作。

總之,經濟管理現代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完成經濟管理現代化并非十分簡單的事情。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全以及社會經濟的進行,開展現代化經濟管理也是必然的趨勢。我們必須了解時代的精神,清楚經濟管理的特征,清楚其發展的走向,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的推動經濟管理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梅叢開,關于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趨勢[J],房地產導刊,2014(17)

篇5

關鍵詞:利己動因;利他動因;和諧社會

中圖分類號:F014.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8-0001-02

一、利己動因的形成與作用

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動因決定了其活動的目的與方向,也影響著其活動的效率與效果。亞當?斯密認為,“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們考慮的不是社會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于社會的用途?!盵1]最初經濟活動的動因在于人利己的本性,每個人都在拼命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在社會分工與商品交換前提下,每個人或組織在欲賺取利潤獲得財富時,必須根據社會的需要選擇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必須想辦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及降低成本,必須向市場提供質量性能更好、價格更低廉、服務更周到的產品,才能通過銷售達到目的。整個社會通過生產經營者的市場競爭促使資源向社會更需要及使用效率更高的方向流動,每個人獲取財富的過程也是促進整個社會財富及福利增加的過程。亞當?斯密稱做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霸谶@場合,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盵2]社會利益是以個人利益為基礎而存在與增加的,在社會法律與倫理道德規則下追求個人利益是生產經營者從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最終必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亞當?斯密所處的時代,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以致食物匱乏,缺少必要的生活資料,生存經常受到威脅。同時,人們的活動范圍狹小,社會組織散亂。為了生存,人們必須與同類爭奪食物以及其他必要的生活資料。人類生存環境以及為了生存的日常行為導致產生了利己自私的心理,這種心理通過前人行為語言及思想的熏陶被后人傳承,久而久之,就賦予了人類一種普遍的利己自私的品格。但這種利己自私的品格并非先天獲得,例如,生活在各種物質供給充分滿足條件下的兒童,缺乏在群體生活中去搶占食物及其他生活品的動因,而更多的是關注周邊輿論對自己行為的評價;而生活在食物缺乏經常挨餓艱難困苦條件下的兒童,有著搶占食物的強烈動因,并且這種動因及其強烈程度經常會轉移到對其他事物追求的過程。對經濟物質利益的追求成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最初的動因。利己動因來源于動物生存本能的需要,在人類社會形成的市場經濟體系下,這個動因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把人的利己心理看做永恒不變是受其歷史時代生產力尚不發達等因素的影響,現代科學技術生產力的高速發展正在改變著利己心理形成的環境,加上社會的宣傳導向,利己心理正在漸漸地淡化。

二、利他動因的出現與發展

從二十世紀開始,伴隨著科學技術與管理的快速進步,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人們擁有的物質財富迅速增加,較少或不再為缺少食物威脅生存而憂慮。在充分滿足了食物及其他生活資料的需求之后,為生存而爭奪或多占有食物及生活必需品預防饑餓保障生存的需要消失了,致使個人心理形成的環境大為改變,一種生存逼迫的利己心理的形成及強化過程中斷了。當人們在物質財富充分滿足時,就會感到物質占有及享受不過如此而已,出現“既有者無所謂”的心理感受,內心就會產生對物質占有及享受本身的不滿足感,產生追求其他方面心理滿足的欲望。而其他許多心理感受及需要與周圍人的關系密切聯系,要想獲得被尊重、敬仰、羨慕、崇拜等心理感受就要有一種行為,這種行為能夠博得相關周圍人表達出對其行為的期望達到滿意的意見,這種滿意程度提高的意見反饋使個體獲得欲爭取的心理感受。在過程中的這種行為多為利他事件的發生,形成人由利己心理向利他心理轉化的過程。隨著交通、通訊及互聯網等的快速發展,人們拓寬了視野,加強了相互的溝通。人類社會組織日趨完善,文化和心理素質快速進步。社會分工及商品交換更加深入普及,消費者選擇的主動權在增加,多數人的話語權在增加,社會更多地注重了對人本身的關注,逐步地改變著原來由于食物短缺威脅生存條件下形成的心理。利己自私心理漸漸淡化,而欲獲得他人重視和尊敬的心理漸漸增強,加上社會宣傳及文化教育等的引導,一種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的利他心理逐漸形成并強化,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社會經濟活動的動因。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形成一種穩定的利他心理,這種利他心理漸漸會成為未來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因。人類社會走出饑餓貧困階段時,就漸漸的從追求生存的需要走向追求心理感受的需要,萌生利他方面的意念,通過利他行為獲得心理的與享受。人們追求這些心理感受的過程也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獲取這種心理感受的欲望也可以通過社會文化教育的熏陶、宣傳廣告的灌輸、責任感的樹立,以及名譽地位形式設置的引導等進行激勵與強化。利他將會漸漸地成為人類未來凸顯和穩固的品格。展望未來,人們為了獲得心理的滿足,為了獲得美好的感受而去努力工作。通過對個人心理滿足的追求而展開各種活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追求個人或群體心理的滿足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出發點之一,以利他為前提的個人心理滿足的追求漸漸演變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伴隨著利己心理的延續作用,利他心理的形成及穩固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市場經濟體系下形成并存在著兩種經濟活動動因及其過程,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會呈現兩者并存、交叉作用的狀況。例如,汶川地震后的捐贈行為會體現公司的形象,因此具有一定的廣告效應,所以捐贈行為不僅僅是企業出于社會責任的利他行為,也可以是企業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一種商業行為。捐贈行為存在提高聲譽以獲取廣告效用的經濟動機,其產品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捐贈數額平均多出50%[3]。這反映出某些捐贈活動既是利他行為,也是擴增自身利益的利己行為。

三、對企業組織的影響

社會經濟組織由人組成,人的品格決定了組織的品格。以利己動因為主導的社會歷史時期,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在市場經濟社會運作模式下,企業通過生產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而獲取利潤,同時,企業追求盈利的過程使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企業盈利增加使社會財富增加。隨著科學技術和管理的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消費者有了更廣闊的選擇余地。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達,帶來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流通范圍的擴大,生產者利潤的增加需要不斷的增加市場占有份額和消費者購買的數量。消費者購買與否以及購買數量多少成為對生產者利潤的約束,使每一個生產者或銷售者不得不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考慮消費者的利益,不得不為了保有和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及增加銷售數量而想盡辦法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于是,企業經營的顧客滿意活動產生了。顧客滿意活動指企業以顧客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關注焦點,運用科學的方法調查、測量和分析顧客對自己所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滿意程度及原因,并據此不斷改善組織的產品設計、生產服務和銷售供給等,以求實現更高的顧客滿意度和企業效益的持續行動[4]。企業間競爭的壓力,迫使企業通過為顧客提供舒適合用的產品或服務,提供快捷便利、清潔安全、寬松有趣、生機勃勃、興奮愉快等感覺,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從而增加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生產力發展造就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推動了企業競爭,企業競爭催生了顧客滿意活動。企業從利己動因出發,最終卻達到了直接的利他效果。

企業顧客滿意活動的過程也會影響到企業成員的心理變化過程,加速人向利他心理方向的轉化。當社會成員利他動因漸漸強化之時,企業會由原來的強迫型利他活動過程漸漸轉化為主動型的利他活動過程;企業組織存在的目標不再單純是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顧客滿意度,追求組織存在的質量,追求組織成員的心理滿足感等多元化的目標體系。組織與個人之間演繹著經濟活動動因演變相互影響的過程。

四、相互促進、融合迭代的趨勢

生產力低下、物質貧乏、生存環境惡劣,特別是食物缺少與被傷害的危險是利己心理產生的基礎。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豐富、生存環境條件優越是利他心理產生的基礎。因此,著眼于以人為本的大力發展生產力應是人類社會始終不渝追求的目標。在利己心理主導下,對經濟利益的不斷追求是人們經濟活動的動機,這一過程的不斷強化會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矛盾。在利他心理主導下,對美譽度、知名度的不斷追求成為人們經濟活動的動機,這一過程能夠促使社會經濟和諧發展。沒有利己心理的存在,人類社會早期就難以快速發展生產力;沒有利他心理的出現,人類社會就難以實現和諧發展。失去和諧及利益平衡的人類群體將會充滿矛盾與暴力,將會走向萎縮與消亡。在社會分工與商品交換為基礎的社會經濟運作模式下,當生產力極不發達、生活資料匱乏時,人們以追求生存的利己心理為動力展開經濟活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的階段,隨著食物的滿足及物質財富的豐富,威脅生存的壓力消失了,追求心理滿足漸漸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從而逐步形成以利他心理為動力展開經濟活動,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二者依次產生與發展著,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在人們由追求利己轉向追求利他的長期過程中,二者呈現交叉融合,漸次迭代的趨勢。因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兩者將共同地指導與牽引著人們去勞動工作,去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與和諧。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亞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25.

[2] 亞當?斯密.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亞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27.

篇6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全面轉型時期,社會生活各方面都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變革,我國法制體系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和風險。一直以來,依法治國都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劇,舊的法律制度將遭到淘汰,新的法律制度將逐步建立起來,以適應經濟社會轉型的需求。

 

每項法律制度的發展和實施,都離不開其所在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因素和市場環境,而在當前社會環境和國際環境多變條件下,我國的行政法也在社會變化過程中變遷,以建立起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環境的行政法制。經濟社會的變化推動了我國行政法全方位的變化,在此背景下,我國的行政法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是根據社會需要所作出的自我調整,但是,在這種調整過程中,行政法制度的變遷卻面臨著困難,存在著問題。

 

一、行政法制度變遷

 

(一)行政法制度的概念

 

行政法制度,即行政法律制度,是關于行政關系、行政行為和行政程序的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制證法律,而行政法制度的變遷是指行政法制的替代、轉換和交易的過程[1]。制度變遷理論是西方新制度經濟學中重要的理論之一,其強調制度更替和演化能夠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在我國傳統的行政法對其制度變遷的研究中,往往忽視了行政法變遷所需的因素,將其與所在的社會環境隔離開來,使對行政法制度變遷的認識缺乏全局性和綜合性。

 

(二)行政法制度變遷的類型

 

1.封閉型的行政法制度變遷

 

封閉型的制度變遷主要是在國家壟斷性的社會條件下形成的。政府控制了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權利,獨自決定和擬定全國的制度變遷方案,無須采納公眾意見,無須公眾參與或知情。這種性質的制度變遷忽視了社會的客觀發展,忽略了群眾的利益,因此缺乏有效的評判和謹慎的決策,可能會出現違背公眾意愿和損害公眾利益的現象。

 

2.半封閉型的行政法制度變遷

 

半封閉型的制度變遷主要是在政府主導的社會環境下形成的。一般是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國家。一方面,經濟發展正處于變革期,市場剛剛起步,企業對于社會經濟未來發展方向沒有自我的判斷和認識,而且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沒有自主決策權,長期的慣性運作使企業面臨變革時不知所措,在此條件下,需要政府給予幫助和引導。另一方面,計劃經濟時期政府主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認知,對于市場變革必然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在轉型時期還需要政府扮演主導角色,推動制度的變遷。

 

3.開放型的行政法制度變遷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各種利益集團必將相繼出現,而政府也在市場經濟的變革中獲得了更多更理性的認識,所以,相對于封閉型和半封閉型的制度變遷,開放型的制度變遷更注重市場力量的均衡,制度變遷的過程是一個廣泛參與的博弈過程,變遷的類型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需要根據社會狀況、市場發展條件、利益集團等各方面情況加以分析。在這過程中,市場主體是第一推動力量,而政府作為第二推動力,公開制度變遷的信息、選擇方案、標準和程序等。

 

二、我國行政法制度變遷的歷史過程

 

從建國到至今,我國經濟體制經歷了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2]。而行政法制度也伴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而變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新發展。第一階段是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法制度,由于在計劃經濟時期,生產資料基本上歸國家所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由政府和國家指導,必須全面聽從于政府的領導,我國經濟就像一臺由政府操控的大型機器,經濟社會的任何發展都由政府決策。

 

在此條件下,行政法律制度只是一種法律表現,沒有起到真正的約束作用。第二階段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時期的行政法制度,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開始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在此社會背景下,行政法已實現了由管理模式職能的行政法制模式向控權職能的模式轉變,行政法律體系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完善,也發揮了一定的實質性作用,但是由于國家急于立法,出臺了一些內容簡單、約束性差、嚴肅性不足的法律。

 

第三階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行政法制度,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全面放開,國家經濟獲得高速發展,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得以改善,依法治國的理念使我國法律制度得以完善和發展,而在此條件下的行政法也實現了新的發展,成為具有法律約束性的行政法律制度。總的來說,我國行政法制度的變遷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過程,其通過不斷地修正社會結構中失衡的集體活動,獲得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均衡。

 

三、轉型期我國行政法制度變遷的缺陷

 

(一)行政法律體系不健全,市場經濟法律失衡

 

行政法制度在變遷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行政主體缺乏約束,變遷制度缺乏推動的激勵機制,社會成員對法律制度的不滿,行政知識和技術的落后,經濟社會建設缺陷等等,這些負面的因素將會導致市場經濟法律失衡,行政法律體系不健全。具體來說,行政規則缺乏透明度,我國的行政工作長期以來處于封閉狀態,政府的一些重大決策透明性差,群眾知情權受損,行政公開制度嚴重滯后。

 

而且,盡管我國已經實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制度,但在實踐中收到行政復議、司法審查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是少數而已[3]。從中可看出我國整個行政體制建設不完善。另外,行政法文存在漏洞,待新的條文出來已無法適應市場的發展和需求,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差??偟膩碚f,這些都是行政法律體系不健全的表現,也是行政法制度變遷過程中造成的缺陷。

 

(二)行政法制度的變遷缺乏系統性分析,形成惡性循環,增加制度改革的成本

 

制度變遷是根植于社會結構之中的,良性的行政法制度變遷需要全面了解當時社會環境,深入分析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系統性、規范性地解決可能面臨的問題,才能使行政法制度變遷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一般來說,經濟體制是行政法制度變遷的基礎,只有在有效的經濟體制中行政法的作用才能得到發揮。

 

政治體制是行政法制度變遷的直接動力,行政法制度變遷很大程度上都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種手段。而技術是行政法制度變遷的源動力,只有生產力得到了快速發展才能為制度變遷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技術基礎。這些因素都是行政法制度變遷的約束力量和決定力量。如果沒有充分衡量和分析社會經濟中相關要素的作用,對制度變遷的影響因素進行系統性地決策,會形成“消極應變型的變遷”的惡性循環,增大改革成本。

 

(三)公民權益無法得到全面的保障

 

行政法制度變遷中的主題格局涉及到政府、企業、公民等市場主體。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完全主導經濟發展的模式使公民沒有參與和評判的權利,行政法律制度成為政府權利的附屬品,在經濟社會逐漸的變革過程中,政府對市場經濟主導權利的減弱,公民對于法律體系的建設有了一定的知情和評價。

 

但是如果行政法制度變遷在客觀上不具備保護人權、強化人權的機制,一旦這種制度變遷成為慣例和范式,這種對人權的漠視甚至侵害就會無止盡地蔓延和泛濫[4]。公民的權益無法得到全面的保障。行政法制度的變遷產生負面效應,缺乏對公民權利的保障機制。

 

(四)忽視了配套制度的建設,引發相關社會問題

 

消極的行政法制度變遷由于缺乏系統性地分析,不能綜合考慮經濟、政治、社會、技術發展的因素,從而忽視了體制變遷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使得行政法律制度變遷普遍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為社會問題的引發造成了隱患。

 

比如文件審查制度、上訪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等,都需要加以建設和規范,輔助行政法制度的建設,做好相關的政策準備工作,以增強其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作用。如果忽視輔助制度的建設,一旦出現問題,在制度范圍內小修小補,為問題的擴大埋下了更大的隱患。所以,在行政法制度變遷過程中忽視對配套制度的建設,將不利于社會的體系的完善,引發嚴重社會問題。

 

四、總結

 

我國的法制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行政法制度的變遷需要全面分析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充分考慮公民的權益,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設,才能使行政立法發揮作用,反應我國實際國情,維護市場和諧統一,保障公民的權益。雖然我國行政法制度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在逐步的改革過程中完善起來,但是由于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的原因,在當前我國經濟轉軌時期,行政法制度變遷過程仍遺留一些問題,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進一步地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和完善。

篇7

關鍵詞:耦合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態勢;邊疆山區

中圖分類號:F1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8)01-0059-05

1引言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動態關聯關系[1]。當系統之間或系統內部要素之間配合得當、互惠互利時,為良性耦合;反之,相互摩擦、彼此掣肘時,為惡性耦合[2]。從協同學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決定了系統在達到臨界區域時走向何種序與結構,或稱決定了系統由無序走向有序的趨勢[3]。目前,國內對“社會―經濟―生態”復合系統進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頗為豐富。許多研究人員利用現代系統理論體系,建立非線性動力學模型來研究城市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狀態和規律[4~5]、人口與資源環境的演進態勢[2,6]、區域系統耦合狀態[7]、城鄉耦合地域空間演變規律[8]以及資源開發中的耦合效應[9]等內容,其理論和方法在區域層面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該系統的穩定性、可控性決定著地球生命支持系統與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否實現,因此,對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系統的研究已成為自然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共同關注的焦點[10]。區域社會經濟系統建立于資源環境系統之上,并與之發生耦合關系。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通過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能量與物質循環方式對資源環境產生脅迫作用。社會經濟發展所引起的環境效應又通過降低資源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而對其產生約束作用。在這種雙重機制作用下,如何實現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是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

云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疆,土地總面積38.32萬km2,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復雜,是一個典型的低緯度高原山區省份,固有的生態環境脆弱,經濟尚不發達。1949 ~ 2005年,全省總人口由1595.00萬人增加到4450.40萬人,增加了2.79倍;經濟規模(GDP)由8.93億元增加到3472.89億元,增加了388.90倍。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 041.79元,相當于1990年的4.20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265.90元,相當于1990年的6.11倍,社會經濟發展成果顯著,城鎮化水平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同時,云南又是一個人地矛盾比較突出的省份[11],資源減少、生態環境退化等問題較為突出[12~13]。相關研究結果表明[14~16]:云南省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低,土地資源承載力始終處于超載狀態,這對區域社會經濟良性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極為不利。因此,研究識別云南省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態勢,對協調未來人口、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研究方法

2.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數據處理

遵循建立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動態性及系統性原則,結合云南省區域狀況,構建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狀態評價指標體系(表1)。為統一各指標量綱與縮小指標間數量級差異,采用極差標準化的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其公式如下:

式(1)、(2)中,xij表示第i年j項指標值,x′ij為標準化后的指標值,max(xj)為第j項指標最大值,min(xj)為第j項指標最小值。當指標值越大對系統發展越有利時,采用正向指標計算式(1)進行處理;而指標值越小對系統發展越好時,則采用負向指標計算式(2)進行處理。

采用專家咨詢法(Delphi)和層次分析法(AHP)相結合的方法確定每個準則層及指標層的指標因子的權重值(表1)。

根據上述指標體系,本文從1991 ~ 2006年《云南統計年鑒》[17]、1991 ~ 2006《中國統計年鑒》[18]、1991 ~ 2006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19]以及1990 ~ 2005年《云南省環境狀況公報》獲取1990 ~ 2005年原始數據,并進行處理和計算。

2.2 系統耦合狀態評價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李崇明等[20]提出的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評價模型確定整個系統的演化狀態以及 與的協調程度(后有研究人員稱為耦合度[3,7,21]),模型如下:

公式(3)中,為兩系統指標標準化后的數值;為各指標權重。鑒于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二者間的交互脅迫關系,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復合系統來考慮,顯然與是這一復合系統的主導部分,按照一般系統理論,該復合系統的演化方程可表示為:

公式(4)、(5)中,A、B為受自身與外來影響下社會經濟子系統和資源環境子系統的演化狀態。VA、VB分別為二子系統在受到自身與外界條件影響下的演化速度。在整個復合系統中,A與B是相互影響的,任何一個子系統的變化都將導致整個系統的變化。整個系統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與VB的函數,即V=f(VA,VB),這樣就可以VA與VB為控制變量,通過分析的變化來研究兩個系統間的協調耦合關系。

由于整個系統的演化滿足組合S型發展機制,可以假定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動態協合關系呈現周期性的變化,這樣在每個周期內,由于V的變化是VA與VB引起的,可以把VA與VB的演化軌跡投影在一個二維平面(V經濟發展初期,不受資源環境限制,資源環境不受經濟影響,發展只受自身因素影響。此狀態下,只注重社會經濟發展,其發展能力無限提高,資源環境始終不變,是一種理想狀態。

良性發展階段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開始相互影響,共同發展。此狀態下區域社會經濟提升速度快于資源消耗和環境變化速度,資源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社會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產生一定的脅迫作用,但處于可接收范圍內,兩個子系統向著良性狀態發展。

分水嶺

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和諧發展。此種狀態下,資源環境剛好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兩者變化速度相等,系統處于由良性狀態向不可持續演變的臨界點,為系統狀態演進的分水嶺。

不協調發展階段

資源儲量制約經濟發展速度,資源環境為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增長速度超過經濟發展速度。此狀態下,高度重視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資源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明顯增強,資源消耗過度,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不足,系統向著不可持續狀況演變。

系統崩潰階段

經濟增長在資源環境的影響下達到極限,在經濟增長極限值要求下,資源增長呈現無窮大趨勢。此種狀態下,過度追求社會經濟發展,完全忽視自身支撐能力的提高,系統處于一種無限消耗階段,面臨崩潰的危險。區域系統將有兩種演進方向:一是兩系統間的矛盾不可協調,走向崩潰,因這種情況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二是人類采取一系列政策、技術、工程等措施,及時調控系統運行狀況,引導其進入螺旋式上升階段,實現系統的高級協調共生。

3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耦合狀態分析

3.1 系統耦合度計算

根據表1及公式(1)~(3)可計算出云南省1990~2005年社會經濟發展綜合指數f(x)和資源環境綜合指數g(y),結果如圖2所示。然后依據f(x)和g(y)進行非線性模擬,首先計算A與B、VA與VB,其結果為:

3.2 結果分析

(1)從社會經濟綜合指數f(x)和資源環境綜合指數g(y)來看(圖2),1990~2005年,云南省f(x)和g(y)均呈上升趨勢,除在1996年和2001年之后有所波動外,兩者基本同步增長,但在2003年之前g(y)>f(x),f(x)不斷逼近g(y),表明云南省資源和生態環境壓力逐年增大,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越來越強。在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系統的內部關系中,相比之下,經濟發展大大超前,而環境保護則滯后得多。2004年之后f(x)>g(y),說明在社會經濟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資源和生態環境壓力有所緩解。同時,在1996年、2002~2004年,g(y)下降趨勢下,f(x)仍能獲得相同速率的增長,這表明,社會經濟發展中對資源環境的投入不但不會降低其發展速度,反而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突破資源環境的約束。

圖4 1990~2005年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耦合度

(2)從VA與VB變化情況看(圖3),兩者大致可看作“U”型曲線,兩系統處于同步變化狀態,1994年之前VA>VB,1994年之后VA

(3)從耦合度α的變化情況(圖4)并結合表2分析,近15年以來,1990~1993年α處于39°~42°之間,為協調發展狀態,1994年突破45°成為系統發展的分水嶺,之后均處于50°~84°之間,2001年更高達83°。α經歷了先下降(1990~1992年)后上升(1993~2001年)再下降(2002~2005年)的過程,盡管近4年來呈快速下降趨勢,兩個系統的協調發展狀態有所提高,但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一直處于不協調發展狀態,在高度重視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以犧牲生態環境和資源高消耗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嚴重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

4未來發展態勢分析

近年來,云南省在環境保護和治理、降低能耗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做出了極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2005年,環保直接投資占GDP比重達1.4%,相當于2000年的1倍;1990~2005年,“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以年均27%的速度增加;2005年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相當于1990年的4倍多;2005年,萬元工業產值耗能、萬元生產總值耗能、萬元GDP工業廢氣排放總量、萬元GDP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萬元GDP工業廢水產生量均有所下降,噸能創造工業產值和噸能創造生產總值也有極大提升。這些因素的促進下,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之間的耦合度呈下降趨勢。

盡管如此,云南省未來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脅迫和約束雙重機制加強,二者協調發展仍面臨巨大壓力??梢灶A見,云南省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約束―脅迫作用將會越來越明顯,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5年以來,由于過度追求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各種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上馬,加之人口壓力不斷增大,致使區域資源消耗過快,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嚴重,區域土地、水、礦產等各種資源供給日趨緊張,區域綜合支撐能力受到嚴重影響。而歷史上對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所欠的舊賬越積越多,形成累積效應,并以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滯后效應表現出來,至今仍沒有得到解決。

(2)長期以資源開發為主的產業結構和粗放的發展模式對自然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于勞動力素質不高、技術落后,云南省在國際、國內區域分工中處于提供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地位,經濟增長主要靠過度消耗資源和加重環境成本的方式來實現。以能源消耗指標為例,在1990~2005年,云南省萬元工業增加值耗能(規模以上)以年均5%的速度下降,2005年為3.55噸標準煤/萬元,仍高于全國2.59噸標準煤/萬元的水平,且在“十五”期間呈波動狀態,下降極其緩慢。萬元生產總值耗能以5.9%的速度下降,2005年降為1.73噸標準煤/萬元,高于全國1.22噸標準煤/萬元的水平。云南省在通過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形成一個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體系方面面臨不小壓力。

(3)“三廢”排放量逐年增加,環境污染加劇,環保投資嚴重不足。根據2005年《云南省環境公報》,SO2排放量呈上升趨勢,大氣污染防治面臨較大壓力,昆明等6個城市空氣污染加重,15個開展降水酸度監測的重點城市中,11個城市出現酸雨。云南省77條主要河流的150個監測斷面中,水質在Ⅲ類以下的斷面達42%。1990~2005年,廢水排放總量以年均1.9%的速度增加,2005年達8.05億t,工業廢氣排放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加,2005年達6646.08億標立方,工業固體廢棄物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2005年達4661.49萬t。與此同時,“三廢”處理能力卻提高不大,例如,2005年,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僅為35%,遠低于全國57%的水平。環保直接投資占GDP比重年均增長4.7%左右,2005年達1.4%,略高于全國1.3%的水平,但遠遠低于云南省GDP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長水平。生態環境污染加劇,環保投入不足加大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

(4)全省總人口將繼續增長,加之云南為邊疆山區多民族省份,社會經濟發展落后,各項建設起步晚,對環保設施和技術投入欠賬較多,在實施西部大開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勢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各項建設將大大加快,必然加大對資源環境脅迫強度,這已是難以逆轉之勢。

(5)環境保護治理和社會經濟發展受自然災害和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嚴重。一方面,云南省自然條件差,全省山地、高原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94%,盆地面積僅占土地總面積的6%,這對社會經濟發展極為不利,資源富集但開發利用成本高,各類用地受到限制,環保工程措施投入大,技術要求難度高。另一方面,自然災害影響也較為嚴重。以農業生產為例,在1952~2005年間,全省農業自然災害總受災面積達4745.99萬hm2,年均受災86.29萬hm2,占年均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20.28%。1996~2006年,因自然因素(洪水、地震等)和某些人為因素造成的災毀耕地共計達4.88萬hm2(年均因災毀而減少耕地0.49萬hm2)。此外,云南省水土流失較為嚴重,1999年以來,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達36.9%,土壤平均侵蝕模數達1340t/km2?a。以金沙江流域為例,全流域年均水土流失直接經濟損失相對量達4427.4元/km2?a,其中坡面侵蝕損失3247.6元/km2?a,重力侵蝕損失1179.8元/km2?a[22]。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云南省未來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

5結論

(1)從系統理論思想出發,對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系統進行耦合態勢分析,以識別系統協調發展狀態,對今后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優化調控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評價結果表明,自1994年突破分水嶺以來,云南省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一直處于不協調發展狀態,近10年,耦合度均在50°~84°之間。盡管2002年后呈下降趨勢向協調發展方向演進,但其速度極其緩慢,環境保護嚴重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其滯后效應在未來社會經濟發展中將越顯明顯,系統間的脅迫約束機制加強,目前總體上仍然處于極不協調狀態。

(3)分析表明,未來云南省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協調發展仍將面臨一系列的重大挑戰,系統向協調發展方向演進的難度大,達到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同步協調發展的目標任重而道遠。因此,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明確區域科學定位和統籌區域協調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同時加大環保資金和技術投入,特別是重視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勤堂. 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耦合機理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133-136.

[2]吳文恒,牛叔文. 甘肅省人口與資源環境耦合的演進分析[J]. 中國人口科學,2006,(2):81-86.

[3]劉耀彬,李仁東,宋學鋒. 中國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資源學報,2005,20(5):105-112.

[4]喬標,方創琳. 城市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動態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區的應用[J]. 生態學報,2005,25(11):3003-3009.

[5]劉耀彬,李仁東. 江蘇省城市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規律分析[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1):47-51.

[6]馬彩虹,趙先貴. 陜西省人口-耕地-糧食系統耦合態勢研究[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5,23(5):217-221.

[7]張富剛,劉彥隨,王介勇. 沿??焖侔l展地區區域系統耦合狀態分析――以海南省為例[J]. 資源科學,2007,29(1):16-20.

[8]張振杰,楊山. 基于系統行為的城鄉耦合地域空間演變規律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 城市發展研究,2007,14(2):88-92.

[9]朱鶴健,何紹福. 農業資源開發中的耦合效應[J]. 自然資源學報,2003,18(5):583-588.

[10] 高長波,陳新庚,韋朝海等. 區域生態安全:概念及評價理論基礎[J]. 生態環境,2006,l5(1):169-174.

[11] 楊子生. 云南省耕地資源危機及其對策初探[J]. 自然資源(現《資源科學》),1994,16(5):16-24.

[12] 楊子生,李云輝,鄒忠,等. 中國西部大開發云南省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13] 楊子生,劉彥隨. 中國山區生態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以云南省為例[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4] 李宏. 云南人口變動與土地承載力分析[J]. 農業經濟,2004,(7):7-8.

[15] 楊林泉. 云南脆弱生態區相對資源承載力研究[J]. 云南環境科學,2005,24(3):15-17.

[16] 陸穎,何大明,柳江,等. 云南省15年生態足跡與承載力分析[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3):93-97.

[17] 云南省統計局. 云南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2006.

[18] 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2006.

[19]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2006.

[20] 李崇明,丁烈云. 小城鎮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評價模型及應用研究[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11)134-144.

[21] 徐學榮,吳祖建,張巨勇,等. 可持續發展通道及預警研究[J].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3,33(2):31-37.

[22] 李云輝,賀一梅,楊子生. 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直接經濟損失測算方法與區域特征分析[J]. 山地學報, 2002,20(增刊):36-42.

[作者簡介]李智國(1977-),男,云南武定人,漢族,講師,主要從事生態安全、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篇8

一、壟斷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比較全面地闡述了資本主義壟斷的形成、壟斷與競爭的互動關系以及壟斷的社會經濟效應,建立了壟斷理論。壟斷學說是一個外延十分廣闊、內涵非常豐富的理論體系。它是最早源于馬克思的資本積累理論,恩格斯、希法亭、列寧等者對馬克思的壟斷理論進行了發展和創新,列寧形成體系,后來者豐富和發展了壟斷理論。

(一)關于壟斷形成的理論。馬克思關于壟斷這一經濟范疇的論述主要體現在他的鴻篇巨著《資本論》中。他在《資本論》第3卷中寫道:“就出售來說,沒有任何自然的或人為的壟斷能使立約雙方的一方高于價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價值拋售。我們把偶然的壟斷看成使那種對買者或賣者來說由偶然的供求狀況所造成的壟斷”,在這里,馬克思實際上論及三種類型的壟斷:自然壟斷、偶然壟斷和人為壟斷。不過,壟斷理論所關注的只是人為壟斷,這種壟斷指“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或若干企業的聯合獨占生產和市場”。

根據的壟斷理論,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而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引起壟斷。馬克思關于壟斷形成的理論,科學地闡述了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追求是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進而形成壟斷的主觀原因。

(二)關于壟斷與競爭關系的理論。馬克思認為,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而言,壟斷有封建壟斷和現代壟斷之分。從動態發展的視角看,“我們不僅可以找到競爭、壟斷和它們的對抗,而且可以找到它們的合題,……壟斷產生著競爭,競爭產生著壟斷……。壟斷只有不斷投入競爭的斗爭才能維護自己”。在這里,馬克思特別強調了壟斷不僅不排斥競爭,而且離不開競爭,壟斷和競爭同時并存,而且相互轉化。只有在不斷競爭中,壟斷者才能生存下去。馬克思對競爭與壟斷辯證關系的歷史考察和動態分析,對我們正確地認識和處理競爭與壟斷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于競爭與壟斷關系的這種宏觀層面的抽象分析,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各自的特征及其發展規律。

(三)關于壟斷效應的理論。壟斷理論通過對壟斷形成以及壟斷和競爭之間的關系問題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壟斷對社會經濟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即壟斷的社會經濟效應。概括說來,壟斷的社會經濟效應具有二重性: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壟斷理論認為,壟斷的消極作用是壟斷社會經濟效應的主要方面。壟斷控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和流通,壟斷資本家通過指定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損害消費者權益和中小企業利益,阻礙技術進步,降低經濟效率,導致社會生產和經濟技術停滯以及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壟斷必然產生停滯和腐朽的趨向?!霸谝幎耍词故菚簳r地)壟斷價格的范圍內,技術進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進步的動因,前進的動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經濟上也就可能人為地阻礙技術進步。”“但是壟斷所特有的停滯和腐朽的趨勢仍舊在發生作用,而且在某些工業部門,某些國家,在一定的時期,這種趨勢還占上風?!?/p>

馬克思壟斷理論的分析表明,壟斷的終極結果是“剝奪者被剝奪”。正如馬克思指出:“一個資本家打倒許多資本家。隨著這種集中或少數資本家對多數資本家的剝奪,……隨著那些掠奪和壟斷這一轉化過程的全部利益的資本巨頭的不斷減少,……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并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笨v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壟斷問題的多方位闡述,我們發現,經濟學家肯定了壟斷的積極作用,但是把重點放在了壟斷導致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停滯方面。

二、我國的壟斷問題

(一)我國壟斷產生的原因。我國的壟斷問題比較特殊,其大多不是市場競爭的產物,而是由計劃經濟體制轉軌而來的。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實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計劃經濟體制,占經濟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基本沒有決策權,整個國有企業體系就如同一個壟斷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處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時期,與之相對應,我國主要存在兩種壟斷形態:行政性壟斷和經濟性壟斷。行政壟斷指國家經濟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運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或妨礙企業之間的競爭而產生的壟斷。經濟性壟斷是指市場主體控制某一產品或者服務的經營狀態,以及利用經濟優勢或者聯合組織或合謀等方式限制排斥競爭的行為。行政壟斷是壟斷暴利產生的根本原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管理失職,是造成壟斷暴利的重要原因;法制不健全,反壟斷、反暴利立法滯后是產生壟斷暴利現象的社會原因;壟斷企業的不合理定價機制是產生壟斷暴利的直接原因;經營者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產生壟斷暴利的主觀原因。

可見,我國壟斷的出現不但沒有違背馬克思的經典理論,而是可以借用其壟斷理論加以說明和解釋的。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又導致壟斷。只要承認我國存在自由競爭,那么壟斷的出現就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只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承認微觀經濟單位在市場中的主體地位,致力于營造統一、開放、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就會出現優勝劣汰、生產集中,并最終產生壟斷。

(二)壟斷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我國經濟壟斷以及行政壟斷中的國家壟斷和自然壟斷可以稱為正常的壟斷,其他的行政壟斷可以稱之為非正常的壟斷。正常的壟斷指社會經濟運行所必然產生或必需的壟斷。正常的壟斷是促進創新和技術進步,提升企業競爭力,鞏固和提高國家經濟實力,保證社會經濟福利得以實現的高效的產業組織。非正常的壟斷指政府濫用行政權力,阻礙企業競爭而維持的壟斷。其形成是行政權力濫用與市場經濟力量的惡性結合,是違背市場規律的。非正常壟斷非但不能給社會帶來任何利益,相反,只會侵害社會利益。

正常的壟斷是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在經濟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非正常壟斷導致了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在經濟生活中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我國壟斷的社會經濟效應的二重性,也與的壟斷理論相吻合。

三、結論

篇9

關鍵詞:生育決策;理性;成本-效用

中圖分類號:C9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7-0268-03

一、問題的提出

2006年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4個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名人、富人超生近幾年呈逐漸增多的態勢。原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在2007年的人口科學論壇上指出,社會上一些名人、富人超生、多生問題會對大眾生育觀念帶來不利影響,動搖計劃生育成果,影響社會公平。為了遏制這種違法現象,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新聞會上表示,擬出臺相關政策,嚴懲富人、名人超生。廣東、浙江、湖南、重慶等地已出臺了一些相關處罰措施,如加收社會撫養費、公開曝光等,以維護我國現行生育政策的公平性。普遍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率趨于降低,我們把這一經驗結論稱為“反J型曲線”。但為什么會出現富人、名人超生、多生的現象呢?會不會又存在一條“U型曲線”?隨著收入的增加,生育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又趨于上升。本文擬利用經濟學的成本-效益理論、消費者需求理論等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全文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問題;第二部分對相關文獻進行簡要評述;第三部分利用成本-效用理論、消費者需求理論對人們的生育行為進行分析;第四部分進行歸納總結。

二、文獻述評

生育作為基本的人口過程之一,生育抉擇、生育行為和生育率變動,一直受西方人口理論研究的重視,在現代西方人口理論研究中占據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特別是剛取得民族獨立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急劇膨脹,人口增長極大地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影響了人民的生活,控制人口增長一度成為許多人的共識(Paul Ehrlich,1968;D.L.Meadows,1972;Lester Brown,1999;et.)。在人口死亡率已經穩定在低水平的條件下,生育率變動成為決定人口自然增長的主要力量。正因為如此,在20世紀下半葉以來,生育率研究長期成為西方人口研究的核心。T?P?舒爾茨在其《人口經濟學》(1981)里甚至聲稱,是否把生育率研究放在人口理論研究的中心地位,已經成為衡量是否是現代人口理論的主要標準。西方人口學者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生育行為及生育率變動,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在對影響生育率變動的決定因素的分析方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論體系,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類型,著重經濟因素對生育抉擇和生育率變動的影響,主要研究經濟增長、經濟周期、經濟發展、經濟長波和生育率變動、生育率水平的關系(Easterlin, R?A.,1966;J L Simon,1977;et.)及家庭生育決策的經濟分析(Harvey Leibenstein,1954;Becker,G. S.,1960;J?C?Caldwell,1976;Easterlin, R?A.,1985);第二種類型,著重非經濟的社會因素對生育率變動的影響,主要研究婚姻、家庭關系、文化教育水平、婦女地位、生活質量等非經濟的社會因素對生育抉擇和生育率變動的影響(W.E.Moore,1959;Ronald Freedman,1970,1975,1979;et.);第三種類型,著重人口學因素本身對生育率變動的影響,強調婚姻、懷孕、分娩、避孕、生育間隔和生育次數等中介變量對生育行為和生育率變動的影響(Kingsley Davis&J.Blake,1956;J.Bongaarts,1975,1982);第四種類型,著重生物學因素或者生物-社會因素對生育行為和生育率變動的影響,研究生育行為與、性能力、性道德等的關系(B.Weller,1995;J.Casterline,1995)。盡管西方生育率決定因素的研究范圍不斷擴展,從經濟分析轉向非經濟分析,甚至轉向生物-社會因素分析,但不可否認的是,生育率決定的經濟分析仍占有很大比重。

在過去30年內,我國生育率超??焖傧陆?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于更替水平,完成了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關于是什么力量使得中國人口生育水平急劇變化問題的研究。從宏觀層面來看,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對生育率變動的影響方面(顧寶昌,1987;彭希哲和黃娟,1993;孫文生和靳光華,1994;Poston,2000;楊濤、Marjorie Mcelroy,2000;李建民,2004; 陳衛,2005;王金營,2006);從微觀層面看,主要是對西方家庭經濟學理論的運用和拓展,以家庭生育行為的理性選擇為前提,分析了我國生育率變動的微觀經濟原因(田雪原,1989,1992;李小平,1994;李建新,1996;葉文振,1998;陳衛、史梅,2002;湯玉剛,2002;羅麗艷,2003;李建民,2004;)。通過上述文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生育率的宏觀決定分析,還是生育率的微觀決定分析,都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行為趨于理性,生育率的下降將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為什么會出現名人、富人超生、多生的現象呢?是現有理論存在不足甚至錯誤,還是人們的生育行為根本就不是一個理性決策的結果?

三、生育決策的成本-效用分析

(一)生育的成本分析

一般來說,孩子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兩個方面。直接成本包括從懷孕起撫養到孩子生活自立時整個過程的全部支出(懷孕和生育的相關費用、生活費用、教育費用、醫療費用);機會成本包括父母因撫養孩子而損失的收入、機會,以及所放棄的其他活動的效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將會大幅度提高,表現在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花費在孩子身上的撫養費用、教育費用等隨之增多,直接成本明顯上升;同時,在家庭人均收入增加的條件下,父母參加社會經濟活動的時間價值增大,撫養孩子的機會成本因此而最大。

名人、富人的資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財產資源,另一類是時間資源。在財產資源中,工資性收入所占比重已經很小,而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利潤收入等為主,工資率的提高不會增加他們的市場勞動時間供給,較高的收入水平使得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他們會把有限的時間資源更多地投入閑暇中,使得生育的機會成本大大降低。同時,名人、富人可以通過找育嬰師、保姆等緩解時間因素對養育孩子這種時間密集型產品的限制。相對于普通勞動者,隨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增加的生育直接成本僅占名人、富人的財富總量的很小部分,而時間成本又因為收入效應和財富對時間的替代被大大降低,他們的生育總成本比較低。

(二)生育的效用分析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萊賓斯坦在進行生育的成本―效用分析時提出了孩子的效用包括:(1)消費效用,即孩子給父母帶來的歡樂和情感上的滿足;(2)勞動-經濟效用,即孩子作為勞動力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收益;(3)保險效用,即孩子給父母提供潛在生活保障的效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養兒防老”效用;(4)經濟風險效用,即孩子承擔家庭經濟成敗風險的效用;(5)長期維持家庭地位的效用,即在某些社會環境中,孩子可以提高父母和家庭的社會地位;(6)對擴展型家庭作貢獻的效用,即孩子可以延續家族的姓氏和香火,起到“傳宗接代”的作用。從動態的角度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勞動-經濟效用、保險效用、經濟風險效用、長期維持家庭地位的效用和對擴展型家庭作貢獻的效用呈現出一種遞減的趨勢,而消費效用的變化卻難于確定(Harvey Leibenstein,1954)。

從199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進行了一系列生育意愿的調查(方向新,1992;朱楚珠、張友干,1996;周長洪、黃麗華,1996;趙景輝,1997;葉文振,1998;羅邁,2001;鄭真真,2004),發現人們的生育需求已發生了很大變化,物質層面的需求對人們的生育決策的影響逐漸減弱,而情感層面的需求和“傳宗接代”的影響逐漸成為生育決策的主導力量,中國正經歷著傳統生育文化向現代生育文化的轉變。對名人、富人來說,孩子帶給他們的更多的是情感的需要,他們可以從與孩子的情感互動和交流中得到心理滿足,而孩子給他們帶來的物質層面的效用已經很弱。

(三)生育決策的決定

每個人都會對激勵做出反應,一個家庭在決定子女數量時,也要經過一番成本和效用的權衡和斟酌。家庭總是生育孩子的數量定在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用相等的水平上,這時的生育數量即是家庭生育決策的均衡點。根據以上成本和效用的分析來看,名人、富人生育孩子的成本相對較低,而孩子給他們帶來的情感效用則相對較高,在以物質激勵和懲罰為主要手段的計劃生育政策對他們的約束失去作用的情況下,這部分人往往傾向于多生,一直持續到邊際孩子的成本―效用相等的均衡點上。

以上分析揭示了名人、富人的生育決策行為,他們的生育決策的主導因素是孩子的效用,是孩子給他們帶來的情感滿足。這與普遍認為的,在經濟落后的條件下,人們生育決策的主導因素是孩子效用刺激,而在發達的經濟條件下,人們生育決策的主導因素是成本約束。這一看似相悖的推理是因為存在一個假設:在發達經濟里,人們的收入通過市場勞動獲得,收入水平制約著人們的理性決策。但對于名人、富人來說,他們的財富十分豐富,收入來源與一般人有很大的差別,孩子成本對他們的決策的影響已相對弱化,而孩子效用則成為影響決策的主導因素。

四、結論與啟示

1.名人、富人的生育行為是一個理性決策的結果。在生育市場上,他們會根據自己擁有的財富和時間資源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等約束條件充分考慮生育的成本和收益(效用),從而決定生育子女的數量。由于名人、富人與普通勞動者面臨的約束條件不盡相同,因此,他們的生育行為也表現出明顯差異。在現代經濟社會條件下,隨著工資率的提高,通過參與市場勞動獲得主要收入的普通勞動者生育受到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雙重約束,而孩子給他們帶來的效用卻相對減弱,成本,特別是機會成本成為他們生育決策是考慮的主要因素;而對于名人、富人而言,財富積累已經不是主要通過參與市場勞動,利息、租金和利潤等收益成為財富的主要來源,相對于他們“無盡”的財富和對非市場活動的強烈需要而言,生育成本相對很小,孩子給他們帶來的情感滿足成為生育決策的主導力量。

2.名人、富人超生、多生對中國的人口規模的增長影響不是很大,但他們破壞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游戲規則,使計劃生育政策失去公信力,這種影響才是主要的。國家統計局全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中,名人、富人占全國人口的比例約為3.86%,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仍然很低。假設名人、富人階層的人口出生率為全國平均值的2倍,達到24‰,每年出生人口為122萬,僅占全國出生人口的7.7%。但他破壞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公信力,在目前我國低生育水平仍不穩定的情況下,計劃生育政策失效對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的影響則具有全局性。

3.本文對名人、富人生育決策的經濟分析僅僅停留在邏輯推演的層面,沒有實證數據的支持。要深入了解名人、富人的生育意愿,必須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對理論邏輯推演結果進行檢驗和修正,從而為政府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口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顧寶昌.論社會經濟發展和計劃生育在我國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J].中國人口科學,1987,(2).

[2] 陳衛.“發展-計劃生育-生育率”的動態關系:中國省級數據再考察[J].人口研究,2005,(1).

[3] 陳衛,史梅.中國婦女生育率影響因素再研究――伊斯特林模型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2,(2).

[4] 葉文振.論孩子效用和人口控制――來自廈門近千戶家庭問卷調查的啟示[J].人口研究,1998,(5).

[5] 田雪原.論孩子成本-效益理論和人口控制[J].中國人口科學,1989,(3).

[6] 田雪原.論孩子社會附加成本-效益[M]//.田雪原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7] 李建新.伊斯特林生育理論與中國農村人口調控[J].中國人口科學,1996,(5).

[8] 湯玉剛.生育決策的經濟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2,(5).

[9] 李小平.期望孩子交易價格的實證研究及其對進一步控制生育的意義[J].中國人口科學,1994,(4).

[10] 羅麗艷.孩子成本效用的拓展分析及其對中國人口轉變的解釋[J].人口研究,2003,(2).

[11] 王金營.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評估[J].中國人口科學,2006,(5).

[12] 鄭真真.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4,(5).

[13] 蔡.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機制改革的理論思考[J].中國人口科學,2001,(6).

[14] 吳忠觀,劉家強.關于生育文化現代化的幾點思考[J].人口研究,2003,(5).

[15] [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經濟學:第十六版[J]. 蕭琛,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16] Leibinstein, H.:A Theory of Economic-Demographic Development[J].Princeton University,1954.

[17] 李競能.現代西方人口理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26,27-29.

[18] 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J].人口研究,2007,(1).

[19] 李建民. 生育理性和生育決策與我國低生育水平穩定機制的轉變[J].人口研究,2004,(6).

[20] 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M].姜世明,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131.

[21] 李強.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分層[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268.

The economics explaining of over-reproduction and excessive reproduction phenomena

in the famous and rich man

LI Zheng-she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

篇10

我國現行規劃體系下,各規劃之間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相互不一致、脫節甚至沖突的情況,給規劃的審批、管理和實施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要解決這類問題,必須全面系統地認識各規劃之間的關系。本文以環境規劃和城市規劃為論證典型,從它們的編制體系、功能與內容、主導部門、行政運作、編制技術方法等方面來分析兩規的不協調的原因。

2規劃體系不同,無空間規劃統籌

與國外成熟的規劃體系相比,我國無空間規劃作為統籌,來綜合統籌區域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而環境規劃、城市規劃作為兩種有相互聯系的專項規劃,有各自的規劃法規體系、規劃行政體系、規劃實施體系,由于規劃定位、規劃對象、規劃依據、主導部門、時空特征、規劃范圍、編制方法和技術手段等方面千差萬別,因此在無統籌協調的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兩規之間無相互協調的強制性因素的控制,造成實際的規劃執行過程中,城市規劃的執行往往忽略了對環境的影響,而環境規劃由于體系不完善,缺乏執行力度特別是無強制性指標來控制城市的發展建設行為,致使環境規劃所設置的各種環境保護指標在城市規劃中重視不夠,規劃方案缺乏對環境因素的綜合分析考慮,往往以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及產業需求為首要目標來確定土地的空間布局,這樣的方案很容易忽略對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也從一方面加劇了先發展后治理的城市發展困境。

3編制中的不協調

3.1出發點和目的不同

城市規劃的主要目的是:統籌安排城市各類用地及空間資源,綜合部署各項建設,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它側重于規劃的過程,它的結果只是一種預測,強調的是為達到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目標而進行的調控過程。環境保護規劃的目的在于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主動調控人類自身的活動,使人和自然達到和諧相處,從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得基礎--環境。

3.2規劃功能與內容

環境規劃的功能在于:促進環境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環境保護活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合理分配排污削減量,約束排污者的行為;以最小的投資獲取最佳的環境效益;實行環境目標管理的基本依據。因此,環境規劃更側重于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與建設。

3.3編制主導部門不同,在編制過程中缺乏有效銜接

從規劃編制程序方面看,環境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程序有許多相似相通之處,都大致要經過任務下達、大綱(綱要)編寫、大綱(綱要)審批(審查)、規劃編制、規劃審批(審查)幾個階段,并且在正式確定規劃方案之前都要進行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確定規劃方案時都可能需要對若干不同方案進行優選優化;整個規劃從準備、編制到審批、實施及管理,都是一個動態追蹤的發展過程。但是,不同規劃的編制主導部門有著巨大的差異,城市規劃編制的行政主導部門是規劃行政部門,而環境規劃則相應的由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承擔較多的任務,發揮較大的作用。此外,在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的編制、審批和管理過程中,市、縣、鎮的人民政府及其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承擔組織協調任務較多,作用較大。在現行的機構設置下,不同的規劃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編制,他們在行政上是同級單位,其工作均在各自的行政體系內完成,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均接受各自上級行政部門的指導與監督。在這種相對封閉的空間內,使得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由于長期各自行事,使得溝通成本日益加大。這種體制和工作安排上的不盡合理,造成了不同部門在實際工作中的博弈行為。

4實施中的不協調

4.1"兩規"成熟度有差異

在我國,城市規劃產生較早,在長期的規劃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吸收和借鑒了國內外許多優秀的城市規劃理論和方法,規劃編制較為成熟,規劃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也較強。在法律法規方面,《城鄉規劃法》及規范、技術標準等都相當完善,對制定、實施規劃、和對違法者應負的法律責任等方面均由明確規定。相比之下,環境規劃在實施中暴露了許多問題,將有待完善。

4.2行政運作有差異

城市規劃的行政運作部門為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環境規劃的行政運作部門為環保行政主管部門。雖然在《城鄉規劃法》中將環境保護作為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但在下一層次的規劃即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沒有將環境保護作為強制性內容納入日常的規劃管理工作中,因此不利于環境保護規劃目標的落地。而環境規劃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也常常讓位于經濟發展建設,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3地方政府對兩規的偏好和認識水平

不同,影響兩規協調實施城市規劃、環境規劃雖然均是由地方政府組織,但是地方政府為追求政績、地方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解決當地就業等,往往忽視生態環境影響因素,熱衷于爭取更大的建設用地規模與指標,迎合各項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有不斷侵蝕生態環境保護用地、擴大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的傾向。再加上地方長官中普遍有重視城市規劃、輕環境規劃的觀念,如此導致了城市規劃隨著地方政府的意圖而不斷的調整以滿足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經濟快速增長的需求,如此則更弱化了環境規劃對城市發展規模的控制作用。

5技術細節的不協調

5.1人口預測方法和統計口徑差異

未來人口規模是城市規劃確定城市建設用地總規模、城市功能分區的最根本的依據之一,也為環境規劃中生態環境建設總體目標的確定、生態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確定及各項生態專項規劃的編制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人口預測是否科學準確,直接關系到規劃方案是否合理和實用。

5.2規劃基期及基數差異

城市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是由編制規劃的政府部門根據城市的發展條件、發展趨勢等自行確定。規劃期限一般是10年。環境規劃一般以5年為規劃周期,或以10年、20年設定遠景目標年。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城市因為國家強調需要什么規劃就做什么規劃,不同規劃之間先做其中一個規劃,過幾年,再做其他一個規劃,不是同時展開,導致不同規劃的基準年和目標年不一致?,F實是動態發展變化的,不一樣的基準年,預測所用到的數據和模型等可能發生了變化,現實情況也發生了變化,這些對規劃預測都有影響,再加上規劃期限不一致,不同規劃預測的數據有可能不能對照,導致兩規劃之間無法相互參考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