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素質訓練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8 22:37: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素質訓練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生素質訓練總結

篇1

[關鍵詞]素質拓展訓練 團隊協作能力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2-0217-01

引言: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需要其擁有優異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心理素質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素質拓展訓練對于高校學生提高適應能力、改善心理素質、增強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等具有顯著作用,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素質拓展訓練發揮的重要作用

素質拓展訓練是一種突破傳統的大學生教育思維和教學模式要求的全新學習理念,以身體為活動載體,以團隊為組織形式,在設定的陌生情境或特定的情境下,以游戲為活動主體內容,全面性的提高W生的身體、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進而發展成為全面塑造學生個體和提高團體素質的一種體驗性學習模式。素質拓展訓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素質拓展訓練的現狀及應用效果

當前形勢下,大學生素質教育拓展相關的研究項目較多,大學生素質拓展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1],分析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問題,比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比較單一,內容方面都過于理論化其次是素質拓展訓練內容研究,基于素質拓展計劃教育,將素質拓展教育延伸至學生的思想品格、就業能力等多個方面。

2.1 素質拓展教育提高個人乃至整體素質能力

素質拓展是一個較為廣泛的學習概念,其在多個方面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全面成長。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以及身心發展社會工作等方面。拓展訓練大大的提高了大學生們的個人素質通過實踐的體驗和感悟領會訓練精髓,從而目標性的有效提高了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3]。通過相互學習與分享培養樂觀的心態,提高溝通協作交流的主動性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體能、溝通、心理、管理能力等整體素質的目標。

2.2 融入素質拓展訓練,拓寬思政教學途徑

素質拓展訓練提高了大學生的個人素質,比如明顯地促進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中活動項目也激發了大學生的潛能,提升強化了個人心理素質,更容易得超越自我極限,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潛能。跟隨“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思想政治教學途徑,綜合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素質拓展訓練為載體,創新性的開展思政教育,更好的拓寬思政教學途徑[2]。

2.3 素質拓展訓練提高集體歸屬感和凝聚力

素質拓展訓練活動的的培訓方式與傳統的技能培訓相比更容易讓大學生們在參與中體驗中培養堅強的意志,提高溝通交流的主動性,以及當團隊完成既定任務時,更能讓同學們感受到團隊的歸屬力。因此,這種素質拓展培訓方式正是大學生體驗社會教育和教育目標的途徑。與團隊真誠的溝通合作,大幅度的增強了團隊意識,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拓展訓練從中更全面的助于大學生發揮自己特長的同時又與團隊相互合作、學習與借鑒,感受共同努力朝向既定目標的成功帶來的無窮樂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推廣素質拓展教育的建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于當代現實問題還不夠關注,對于一些大學生所關注和熱衷的新事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難以解決學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偏向于課堂教學。然而在當代社會,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個通力合作的局面,那么此刻就需要我們通過開展素質拓展教育來讓大學生們更好的認識社會,以及更充分地發揮自身潛能。

3.1 思想政治教育所體現的問題

素質拓展訓練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明顯。但是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大部分為獨生子女。一直相對被動的接受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學生們普遍心理素質能力不足,不善與人溝通,面對困難很容易產生強大的挫敗感。安逸和平的環境下成長環境,很少經歷磨難,很難獨立成功。很多時候,不善于與人溝通,不善于積極主動的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非常需要將適量的素質拓展訓練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來彌補我們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和不足,從而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更快更好地使用社會。

3.2 提高對素質拓展訓練的思想認識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在當代形勢下,教育方法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素質拓展訓練,不僅促進了大學生的身體心理素質整體全面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目前許多高校未開設素質拓展活動一方面是固始于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認為可以通過簡單說教把思想貫徹在學生腦海里;另一方面是對素質拓展訓練認識不夠,把素質拓展教育等同于游戲化,忽略其對人的教育能力。對素質拓展訓練教育方法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方面認知不足。

3.3 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素質拓展教育總體上是一種修煉課程,訓練形式內容多樣化。對于大學生,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質訓練方面,適當增加與心理素質相關的活動內容。也可增加室外拓展項目,以此來鍛煉毅力,堅定意志及培養團隊意識。大學生的拓展訓練與社會企業訓練方面內容相較起來也存在有所不同,引入拓展訓練時應當主要考慮學生的思想特點來進行合適的內容安排,達到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四、結語

素質拓展訓練極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內容及形式的多樣統一化,達到通力合作。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項目體驗式學習的學習過程和途徑以及參與素質拓展訓練的感悟總結和提升才是我們在思政教育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初衷。在這個過程中讓大學生們通過素質拓展訓練與思政教育的內容相結合,懂得與人溝通合作重要性,每個人都能正確的認知自我,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 張志剛.東北大學本科生能力拓展訓練開展現狀的調查及分析[J].學周刊 2015.10

[2] 董亮.武漢高校拓展訓練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篇2

大學生城市生存訓練是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途徑。它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大課堂,選擇一個陌生的城市,在老師“若即若離”的保護下,以小組為單位,考驗學生的生存、求職能力,或自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考察活動,或進行集思想教育、耐挫訓練、研究性學習于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在陌生城市中迅速適應環境、獨立生活并完成一項調研課題的綜合素質。它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因此成為近年越來越多大學進行實踐活動的一項內容。

但這一活動具體應如何組織?在整個活動中應抓好哪些方面問題?在總結近年來全國高校開展的大學生城市生存訓練的基礎上,本文認為,若要使這一活動收到實效,以下五方面問題必須抓好。

確定組織、人員安排及相應職責

高校要成立由分管領導牽頭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學工部領導、教師、就業處、相關系領導及輔導員,統籌安排,抓好落實。以系或班級為單位,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可分活動策劃部、宣傳外聯部、權益保障部、紀律仲裁部等部門,各部門各司其職。領導小組和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負責擬訂活動總方案,明確活動的目的、意義、過程、要求、訓練項目、考察項目、評價標準,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預案,確定相關教師、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劃分活動小組(小組的人數以6人左右為宜,男女同學合理搭配),確定小組長,分組制定并討論確定小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的制定包括:自寫設計背景、自定達成目標、自擬可行性方案、自制活動章程、自分成員職責等。充分體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設計、自我約束能力,為學生創設個性發展空間,搭建自我發展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擬定訓練項目

從大學生實際出發,城市生存訓練項目一般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適應社會,訓練“基本生存”能力。要求學生在訓練規定的時間內,不依靠親朋好友,而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賺取生存金,自行解決吃、住、行問題。消費合理適度,記錄全部消費金額,記入考察日記,提倡節儉。非特殊情況下,不乘出租車。學會判斷、識別,增長社會經驗,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嘗試靠才智生存,學會合理的自我定位。大學生不能只靠體力活生存,要運用所學知識及特長尋找工作,從中檢驗自己在校的學習,發現不足,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要了解自己、有自信,同時又不能好高騖遠,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在找工作時放下大學生的架子,并能做很平常的事,同時積極主動與別人交流溝通、增進了解,獲得認同,贏得別人的信任。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在高興、失意時能夠做到寵辱不驚,當單位給你一個起點時,自己要能把它發展起來,同時要有團隊合作精神。

認識社會,升華自我。在實地考察、調查訪談、資料搜集中進行研究性學習,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對社會有更深層的認識;在觸摸歷史、感受文化、走近名人的過程中,讓外部世界和學生自我生命的存在狀態相通,實施自我教育和道德內化,完成精神的自主升華和道德的自然發展;在集體中,遵守紀律,團結協作,幫助他人;在社會上,遵守公德,自律行為規范,學習社會交往,在一切公共場合做精神文明的模范。

制定活動要求

如學生所帶生活費金額,通過什么方式求得生存,在什么情況下將被淘汰,是否允許中途退出,評選優勝小組的標準等。如長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與沈陽東北大學文法學院聯合舉辦的首屆暑期都市生存訓練營活動,競賽的主要規則是:每名隊員只能拿20元錢作為基本生活費,在陌生的城市里生存10天;如果連續3天未找到工作且剩余資金不足以維持今后幾天的生活,將被取消參賽資格;發現私帶錢物者,給予警告一次,在綜合評定中扣除相應的分數,再有違反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此外,為鼓勵隊員投資經營,組委會還制定了存款和貸款細則。比賽的最后階段,兩支小分隊在長春會合,進行素質拓展訓練,根據競賽規則和評分標準,向冠軍隊頒發“素質拓展杯”,向優勝隊員頒發“都市生存金卡”,“都市生存銀卡”等獎項。

而華東理工大學2006年的生存訓練提高了“含金量”,規定不允許學生只干體力活,要求參賽同學可根據城市及自己團隊特點事先策劃可行性方案,但不允許在出發前私自與當地企業或公司聯系,更不允許通過私人關系在當地尋找工作,一經發現將取消其比賽資格。學生事先的策劃方案的實踐完成情況及社會影響力最終也會加入評分標準。

確定研究課題、列出考察項目

可以統一確定研究課題,也可由活動小組自擬研究課題。小組要自定研究計劃、自聘指導教師,事先搜集資料并設計好調研考察的具體方案,然后在陌生城市邊“吃苦”邊調研,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形成調研成果。

在生存訓練的同時可組織考察,列出必修考察項目和選修項目。可以和“紅色之旅”等學習參觀活動相結合,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可到改革開放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的地方參觀考察,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和成就,增強大學生對黨的感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熱愛,激發他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學習參觀要突出教育主題,增強教育效果,力戒形式主義。

總結、評價、展示、交流

總結。返校后,每位學生撰寫訓練、考察的情況報告及小結并完成調研課題,組長做出小組總結,在班級內交流、展示。

評價。對本次活動進行學生自評。自我評價可分三個層面展開: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自我評價;以班級為單位,完成小組互評;由學生自選產生的班級評價委員最后確認,給予學分。要把學生參與城市生存訓練活動的情況作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記錄的重要內容之一,并納入到學生綜合測評體系之中。這些活動是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思考的過程,它使學生成了活動的主體、思維的主體和成長的主體。

篇3

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的體育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前蘇聯教育體系的長期影響,所以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主要是以田徑、球類以及體操等傳統競技運動項目為主,雖然近年來在創新教育理念指導下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改革,但是依舊存在體育課程資源過于集中在學校的現象,所以我校在發展中仍然無法突破傳統體育教學的羈絆。因此,為了彌補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缺陷與不足,將拓展訓練引入體育課程實踐來實現對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確保當代大學生受高職教育階段所具備的各種素質與能力可以適應時展要求。

1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的意義

拓展訓練作為一種高效的培訓手段被企業培訓廣泛的應用,拓展訓練憑借著全新的訓練理念與高效的訓練方式被企業培訓廣泛的應用。而職業院校是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通過拓展訓練教學,學生一方面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積極的參與體育課學習,養成良好的體育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為學生畢業后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學生盡快的適應社會,可以說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2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的概述

2.1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

在新一輪高校課程改革中,體育課程改革的進行使我校體育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首先,體育教學的課時數有所增加,體育課不再是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必修課,而是成為全校學生都必須參與的一門課程,體育課貫穿了整個學校的學制;其次,體育教師的素質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擁有講師以上資歷的教師成為體育教師的主體;再次,體育教學的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基本的田徑運動和球類運動之外,各種具有娛樂性質和文化性質的體育活動如體育舞蹈、武術等,也成為我校體育教學中的常見內容。

2.2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體育教學的重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面對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逐年下降的狀態,增強學生體質已經成為了我校體育教學的艱巨任務,但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生在態度方面的配合,而目前我校學生因為學習和就業選擇的壓力較大,加之學生對“宅”的熱愛超過運動,導致大多數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致不高,學生上課不認真的態度使教學目標很難達成。

2.3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改革的有關措施

我校體育教學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態度進行改善。因此,體育教學改革應該以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為主線。可以選擇的措施包括改善教師的教學思想、采取更加先進的教學方式,使用情感教學等方法等。綜合看來,拓展訓練是可以滿足我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的教學內容。一方面,學生在拓展訓練中可以鍛煉體能,另一方面,拓展訓練的形式多樣,也能滿足體育教學發展的要求,而拓展訓練開展的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器材輔助,在我校是可以實現的。

3拓展訓練在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筆者認為拓展訓練在我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訓練兩個方面,身體素質訓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學生的身體耐力、協調性、爆發力以及速度等;心理素質訓練中不僅強調培養大學生在實踐中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等多個方面的培養。

3.1身體素質訓練

身體素質訓練主要包括耐力、協調性、爆發力和速度訓練四個方面:一是耐力訓練,對于我校體育教學來說大學生的耐力是整個運動的基礎,并且通過多樣化的耐力訓練可以實現對大學生意志的鍛煉與強化,所以教師應結合各自院校體育教學資源來設置耐力訓練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長跑訓練來訓練大學生的長跑耐力,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心肺功能和腿部肌肉群進行鍛煉;二是協調性訓練,協調性訓練作為體育拓展訓練中最為關鍵的核心內容,其關系到大學生通過拓展訓練后能否適應更多運動項目的開展要求,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采用跳繩訓練的方式來進行協調訓練,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來豐富跳繩內容,這對實現對大學生多種素質與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三是爆發力訓練,大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爆發力決定了其整體體育成績,所以要求教師在對于大學生爆發力訓練過程中要采用專業的訓練技術,以便于大學生通過爆發力訓練可以提高肌肉的控制與放松能力,從而使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可以爆發出更強的力量與速度,筆者認為教師應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安排訓練負荷,避免大學生在爆發力訓練過程中應強度過大而發生機體損傷;四是速度訓練,動作速度在本質上指一個人的力量、耐力以及技術的綜合素質,對于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來說動作速度訓練是一個十分關鍵內容,所以教師在動作速度訓練中要適當結合一些技術訓練、素質訓練等內容,從而使大學生在某一方面的運動能力可以上升至更高水平層次。

3.2心理素質訓練

心理素質訓練中教師可以結合校內外體育運動資源來開展,例如,游泳、“跳水”、無舟飛渡、野外求生訓練,并且可以利用速降、天梯以及電網等訓練設施來鍛煉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上述多種心理素質訓練內容可以讓學生不斷突破自身心理極限,可以使學生在高職體育教學拓展訓練實踐中培養出鋼鐵般的意志,建立團隊合作精神,確保當代大學生所具備的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抗壓能力可以適應行業的需求!

4在郴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中應用拓展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4.1以學生需要為拓展訓練開展的基礎

“人本教育”的教學思想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最受推崇的教育理念,本著尊重學生、平等教學的原則,體育教師也應該重視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體現“人本教育”。因此,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不應該過分追求學生必須完成某些訓練內容;另外,應該對體能不同的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在拓展訓練活動中一視同仁,對學生體能的提高和運動機能的發展給予正面的評價。

4.2拓展訓練應符合學校實際情況

在我校體育教育中使用拓展訓練,還應注意將拓展訓練的內容以及實施方法與本校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本校的體育教學資源,將有限的體育教學資源加以靈活應用,例如將體育教室進行合理改造、將體育教學器材進行創新性利用等,而不是一味要求學校按照拓展訓練的模式改進體育教學環境。

4.3重視對拓展訓練的結果進行評估

拓展訓練由于活動形式豐富,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所產生的教育意義也不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拓展訓練,還應該重視對拓展訓練的結果進行評估。通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評價以及教師之間的交流,總結拓展訓練活動的方式,總結本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不同形式的拓展訓練活動的感受特點,這樣就能夠使拓展訓練更加有針對性地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使拓展訓練的教學作用發揮到極致。

篇4

關鍵詞:禮儀訓練;行為自律;實效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一、自律的含義

自律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規范指引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約束自己,在一些是非對錯面前,能明白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一定的道德規范面前能夠約束自己、管束自己。換句話說,自律就是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監督自己、自己管控自己、自己規范自己,使得自己能有比較正確規范的行為。

二、影響自律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育是個復雜的問題,影響高職生自律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高職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學校對學生的忽視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都是造成高職生自律能力差的原因。如何提高學生自律能力這個問題是當今社會學校討論比較多的問題,簡單來說,要想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只有學生自身素質提高了,才能提高自律能力。單純靠學校的教育是不能做到的,這還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學校只能起到引導、幫助的作用。本文提出的通過禮儀訓練的方法來提高自律能力,主要是想在學校方面達到以下幾個教育目的:①通過個人素質禮儀訓練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②通過團隊溝通等禮儀訓練提高學生的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與自我管理能力;③通過禮儀訓練開發課程資源,幫助學生提高個人素養。

三、問卷調查及分組準備

本次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同一專業的兩個班級學生的自律行為做了一個分析統計,以了解學生行為自律的情況,為開展禮儀培訓做好準備。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才能在后面的實踐檢驗中得出比較準確的有意義的結果。參加此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共有103人,筆者通過這次問卷調查發現,參與調查的學生行為自律水平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為明顯,為此選取其中一個班51人作為禮儀訓練組,將在以后的課程中加入禮儀訓練學習,將另一個班52人作為對照組;經過一個學期的對照試驗后再次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

四、對分組禮儀培訓結果的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分組對照試驗,參照第一次問卷調查結果和第二次問卷調查結果,經過統計得出以下結果:禮儀訓練組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較對照組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提高較為明顯。雖然本次調查對象較少,但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通過禮儀訓練,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幫助,因此通過禮儀訓練提高學生的行為自律水平的辦法是可行的。

五、總結

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提升學生自律能力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養機制和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的課題。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及職業核心能力,其中自律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同時也是比較難培養的。通過學校的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需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禮儀訓練方式來提高學生行為自律能力的方法對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來說是可行的,實驗證明,這一方法也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篇5

唐宇和

馮文軒

邱偉佳

張浩迪

[摘 要]當今社會復雜多變,對警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本研究針對警察大學生應該如何做到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有效協調這一問題進行了調研采訪,通過總結分析,得出了一些具體的結論與建議,包括:當代警察大學生在協調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建立簡單數學模型的方法分析警察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學習之間的關系;針對我國現行的高等警察教育提出意見與建議。

[

關鍵詞 ]警察大學生;職業素質;專業知識;有效協調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5-0013-02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央司法警官學院項目“警察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有效協調的分析” (編號:XYX201227)的成果。項目負責人:唐宇和;項目組成員:馮文軒、邱偉佳、張浩迪。指導老師:董宇坤。

作為當代警察大學生,如何在信息化時代愈加復雜的社會狀況下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如何在大學里將專業知識學習與警察職業素質的培養合理有效地協調起來,是一個亟待思考的問題。通過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當代警察大學生在學校里較難將警察職業素質的培養與專業知識的學習進行有效協調。因為是大學生,應該把專業知識的學習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但同時又是警察大學生,具有特殊的性質,因此警察職業素質的培養也非常關鍵。據我們的初步調查,現在很多在校警察大學生認為自己十分缺乏警察職業意識,他們希望通過更多的社會實踐以及實習活動來鍛煉自己,希望通過在校的機會接受更多的警察職業能力訓練,但又因此導致他們有些忽視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很多學生對此感到很困惑。所以,針對為數不少的警察大學生難以適應這兩者之間需要相互協調的特殊關系,以及他們進入工作崗位后難以有效將校園里的所學知識與職業要求相結合的問題,我們研究小組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查采訪,得出了一些具有參考和實用價值的結論。

一、調研內容

為了對“警察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有效協調”問題進行科學深入地研究,本課題小組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調研活動:一是以在校警察大學生為調研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研活動;二是以警察工作基層單位為調研對象,通過采訪獲取真實資料。

1.對在校警察大學生的問卷調查。課題組成員對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四川警察學院和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2012、2叭3級的部分同學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其中270份問卷有效。問卷所提核心問題及調查結果如下:

(1)警院大學生對警察職業素質培養的認識。在近300份的調查問卷中,有90%的學生認為人民警察的職業素質培養主要由專業技能培養、體能素質培養和思想道德培養三部分組成。這與專業領域的人們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人民警察所需具備的知識、業務、倫理三種基本素質基本吻合。

(2)警院大學生如何看待警察職業素質培養和專業知識學習的關系。在如何看待警察職業素質培養和專業知識關系這一問題上。60%的學生認為對于警察職業素質培養和專業知識學者應該辯證看待,即兩者應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其中50%的學生認為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也促進了職業素質培養,兩者相互促進,密不可分。但也有30%的學生認為專業知識學習就是單純的課堂學習,與警察職業素質培養沒有直接的關系。

針對警察職業素質培養與專業知識學習孰輕孰重的問題,國際上也存在著廣泛的爭議,各國的模式各有不同。在英國,警察由社會人士和大學畢業生組成,沒有專門設立的警察大學或學院,不進行專門的警察高等學歷教育,經考試招錄的警察在上崗前會進行為期兩年的專業化培訓,因此,英國更加注重警察職業素質培訓方面。而美國則與之不同,美國要求考生必須具有學士學位及以上才可以報考警察職位,美國還擁有專門的系統的高等警察院校,其它一些知名大學中也設有警察學院,為美國培養專業知識豐富、業務能力強、思想品質高的合格警察。再來看看與我國同屬東亞的韓國,它更是采用軍事化的標準來培養高學歷的警察,警察職業素質訓練與專業知識學習共重,地位平等。

(3)警院大學生如何將警察職業素質培養和專業知識學習進行有效協調。如何協調這兩者的關系,關鍵之一就是時間的安排。在仔細分析調查問卷時,我們發現有50%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學校平時的作息時間安排不合理:有30%的學生認為比較合理,但有待改進;有20%的學生認為合理。比較集中的問題體現在學生普遍認為早晨起床早訓的時間太早,影響睡眠時間,導致上課時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無法專注地投入到專業課知識的學習中去。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學生對這兩方面的重視度,總的來說可分為四類:①兩者都很重視( 75%):②偏重職業素質培養(10%);③偏重專業課的學習(15%);④兩者都不重視(5%)。

(4)學生是否了解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是否知道如何針對此類職業進行有效的專業知識學習。在被問及是否了解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時,90%的學生回答自己將選擇從事公安或司法系統的工作,其中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比較了解將來希望從事的工作,但對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專業知識學習,很多學生直接表示不知道,也有一些學生表示大概了解,但了解不深,僅有少部分學生表示自己會根據將來想要從事的工作進行相應的專業知識學習,如課外學習相關知識彌補不足,有意識地閱讀報刊雜志,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主動進行身體素質鍛煉等。

2.對警察工作基層單位的調研。在調查問卷工作完成之后,我們又利用假期時間采訪了一些地市公安局的部分領導,并對采訪之后歸納的信息總結成為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當代警院大學畢業生進入到工作崗位后的評價:①總體評價:上手快,業務較為精通,能夠將部分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上。②綜合素質較高,細節把握不足。③在大學中所學的知識很多都不能運用到崗位中,在實際工作中經驗不足。④溝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警院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存在著與同事、領導溝通和交流中的實際問題,由于缺乏溝通,容易導致工作時與同事、領導問出現隔閡或障礙。

二、調研結果分析

1.問卷調查結論。根據以上的調研結果,我們經過研究與討論之后,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1)當代警察大學生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警察的工作職責,什么是警察職業素質培養以及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警察需要具有哪些素質和技能。

(2)針對不同系別的學生進行的分類問卷結果顯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了解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其中能具體回答對本專業了解多少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學生僅能答出與本專業相關的學科大類或一級學科的大概信息,而對于自己到底要學些什么,本專業有哪些主干課程則知之甚少。

(3)大多數警察學院的學生認為專業知識學習和警察職業素質培養這兩方面都應重視,但很少有學生知道在兩者都應重視的情況下自己如何具體去做。

2.數學模型總結。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一個圖來表示專業知識學習和職業素質培養的關系,如下圖,橫軸代表專業課程的學習時間,縱軸代表職業素質的培養時間,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要使OXP的面積最大(OXP代表知識掌握總量)。就要使P點位于(9.9)坐標點處(9在圖中假設為每天學習時間的最大化),隨著圖像曲線的走勢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長時間學習會導致同學們學習效率的不斷下降(即曲線斜率的減小),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另一方面,OXP的面積仍在增加,即知識掌握量在減速增加。

這個粗略圖不盡完善,還有如環境變化、人與人之間不同等諸多因素沒有考慮,但仍然具有一些參考價值,它說明了唯有同學們勤奮努力,堅持不懈,付出時間和汗水,才會有更大的收獲。它不僅對中小學生實用,對于將要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們大也同樣適用!

3.存在問題。結合調研結果和上述職業崗位的具體要求我們可以看到,當代警察大學生要勝任將來的工作,就要著重解決以下三點問題:

(1)學習理論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重點大學或知名大學的學生相比,警察大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上的努力程度和重視程度較低,學習氛圍不夠濃厚。

(2)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據我們的調查和了解,當代警察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近年來有持續下降的趨勢,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存在心理問題的警察大學生比例呈增長趨勢。

(3)創新能力:作為一名大學生,理論研究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但當代警察大學生在這一方面的專研和重視度還遠遠不夠。

三、建議及希望達到的效果

1.建議。針對以上調查結果,并結合本課題的研究內容,我們在經過近三個月的細致分析和探討后,提出了以下幾條建議:①應在高等警察院校中繼續推進和增加相應的專業知識課程的設置,培養綜合素質高的新型人民警察。②加強警察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與訓練,加強體能訓練、擒拿格斗術、防身術的學習。③開設專業性較強的心理課程學習和心理咨詢服務,使警察大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和較好的心理健康知識,保證警察大學生學習生活及將來工作的順利進行。④協調專業知識與職業素養的學習與培訓,按調查結果顯示,專業知識學習與職業素養培訓的沖突主要體現在同學們自身的把握和對時間的安排上。

據此,我們建議警察類高等院校在專業課程課時不變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職業素養培訓課程的學習及訓練的時間,并將職業素質中所包含的心理素質訓練及政治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更多地結合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去。①提升警察大學生的學習效率,改進每日生活學習的時間安排。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課堂上會出現打盹甚至睡覺的現象。因此,我們建議在嚴格執行晚就寢制度的基礎上,將早訓時間延后一小時,這樣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加優質和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課程學習,可近一步提升警察大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②提前制定學習目標,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了解自己將來希望從事職業的詳細情況,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專業知識,貴精而不貴多。③提升警察院校的學習氛圍,提高對警察大學生的學習要求,增強專業課程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深入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將來的工作打好基礎。④提升警察院校的科研創新水平,重視并大力支持警察大學生參與創新科研競賽及創業競賽,在校內形成積極活躍的科研學術氛圍。⑤改善警察院校的相應硬件設施,保證警察大學生能夠接受更加優質先進的教育,保證警察大學生的職業化訓練的實效性。

2.希望達到的效果:①幫助警察大學生解決難以將專業知識學習與職業素質培養有效協調的問題。②有利于具體分析警察和司法系統中相關崗位所需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與在校大學生所學知識不相適應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③有利于在校警察大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奮斗目標,并且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認識。④有利于推進我國警察院校的專業化課程改進,培養更具專業素質的預備警官。⑤為警察大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將專業知識有效地結合到實踐中去提供有效信息。⑥為我國警察院校的改革提供有用的參考信息及建議。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希望可以幫助當代警察大學生,特別是處于信息化時代的警察大學生更加合理的分配時間,有效處理專業知識學習和警察職業素質培養不協調的問題,讓警察大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畢業后更好地融人到崗位中去!

篇6

關鍵詞:工程應用能力 實踐 創新

一、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與訓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擔負著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重任,同時現代工程的本質在于創新, 因此探討基于工程訓練平臺的大學生系列競賽與綜合工程應用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和深遠的意義。首先,該課題的探索能夠充分的利用綜合性工程訓練中心的綜合性資源,更好的體現工程教育與訓練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通過競賽與教、練、學、建相結合、相促進的模式的探索過程和經驗總結可以提升學生工程訓練的效果和工程訓練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第三,通過競賽與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可以增強廣大教師工程教育和訓練的意識,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而有利于我校的工程訓練實踐教學效果和水平;第四,該課題的探索總結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能夠更加充分利用我校的實踐教學平臺,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興趣。

二、綜合性實踐創新平臺的構建

工程訓練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建立了以工程認知實習、工程技能基礎訓練、現代工程訓練和綜合創新訓練的金字塔式教學模式,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工程訓練與創新實踐平臺,其結構如圖1所示:

目前已構建的工程訓練與實踐創新平臺由校級大學生“知行杯”系列競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實踐和創新能力實踐三個模塊構成,各模塊間貫徹了“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中心思想。其中,大學生“知行杯”系列競賽自2008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累計參賽人數9000余人次,檢驗了學生參加工程訓練的實踐效果的同時也提高了指導教師自身的授課和操作水平,同時通過比賽中學生實訓效果的總結不斷的促進教學實踐改革,得到學生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三、結束語

工程訓練的教學目標是“學習工藝知識,增強工程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南昌航空大學工程訓練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我校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以基本工程訓練為基礎,以現代工程訓練為核心,以培養工程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為特色,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具有時代特征、本校特色的融工程實踐、科學研究和產品制造為一體的工程實踐教學新體系。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以綜合性工程訓練為核心的工程訓練與實踐創新平臺,充分利用工程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利用工程訓練中心現有的資源,使得學生競賽與“ 學、練、教、建”相結合、相促進,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工程訓練始終,使我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在地區高校,乃至全國高校中真正起到示范輻射作用。參考文獻:

[1]胡大超,程亦鳴,黃云明,等.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的模式與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33-36.

[2]江筱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為工科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11(57):121-123.

[3]徐巖,陳彥國.基于創業教育在工程綜合實踐訓練中的研究[J].中國科技博覽,2009(33).

[4]馬鵬舉,王亮,胡殿明,等.綜合創新訓練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6).

[5]周郴知,丁洪生,馮俊,等.創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2).

[6]王家宣,徐長英.突出工程特色 實現“知行合一”[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2).

篇7

關鍵詞 運動損傷 高校體育教學 學生 教師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ommon Sports Injury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Discuss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HI Lei

(Shaanx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Xi'an, Shaanxi 710068)

Abstract College sports injuries and sports disease is more common in sports, daily training process has occur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mmon sports injuries, elaborat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lay a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ies.

Key words sports injury;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student; teacher

0 引言

大學生運動損傷和運動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在體育比賽、日常訓練過程中都時有發生。有些運動損傷或疾病在短期內可恢復,對大學生的正常的學習課程和日常生活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一些運動所造成的損傷影響較大,讓大學生無法正常進行課程學習,日常生活也需要他人照料。運動損傷的原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只有全面了解運動傷害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

1 大學生常見的運動創傷

近年來,大學生常常會出現運動損傷或運動障礙,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常見的損傷包括:踝關節完全脫位,小腿肌肉痙攣,皮膚擦傷、滲出和出血,關節和軟組織挫傷,裂傷等常見的運動損傷,腓骨、跖骨骨折,腹部疼痛等運動障礙也常有發生。根據運動損傷和運動性疾病在臨床工作中的體會,結合專家的經驗,對造成運動損傷的成因進行分析歸納出了常見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由于大學生運動知識欠缺,不了解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運動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二是運動缺乏規律性,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動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運行損傷;三是身體素質差等原因。現在一些大學取消了晨練、健身操等活動,學生們平時的運動機會減少,在運動中沒有掌握活動的要領,甚至體育活動內容超過了身體機能的負荷;四是有些學生睡眠或休息不好,精神狀態不佳或情緒不穩定,比較易受傷;五是體育場館的體育器材等硬件設施不良,有些地面凹凸不平,導致運動員的運動技能不能充分發揮;六是自然環境原因,如光線不足,溫度過高或過低,空氣濕度過大,濃霧或暗光等能見度低;七是高校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組織及運動活動的安排上缺乏科學性,如在餐后立即安排了高強度的運動項目,訓練項目的安排不恰當,違反了運動規律;八是運動本身有錯誤的,指導老師在技術指導上也存在誤區。

2 高校體育教學預防常見運動損傷的對策分析

針對大學生的運動損傷或運動障礙,學校工作人員已開始涉及這方面研究與探討,并逐步完善體育教學管理機制、體育比賽指導機制,加強對大學生的日常體育活動的指導,指導大學生科學地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向大學生傳授必要的體育運動知識,對大學生開展衛生監督活動,防止大學生發生運動創傷或受到意外傷害產生運動障礙。

2.1 教師重視教學指導

教學要對大學生體育活動進行培訓,指導大學生在體育訓練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要指導大學生科學地進行訓練,合理安排大學生的運動量,對運動項目的強度進行科學的設置。尤其對易發生運動傷害的活動發提前做好準備活動,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注意力,減少受傷事件的發生率。一些教師不重視甚至忽視教學指導,要加強對學生的教學指導,說明易發生運動損傷的活動并講明動作要領,減少運動傷害。如在教授排球時,告訴學生應怎么做、動作要領等,并指導學生使用護膝、護腕、護肘等體育運動防護用品,避免大學生受到意外傷害。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給學生講授必要的健康保健知識,告知學生在強烈的運動后要做適應性調整,不可立即休息、洗澡等,通過指導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損傷。

2.2 教師合理規范教學

體育教師教學安排的合理性還體現在要針對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做好相應的熱身準備工作,根據教學課程的安排,合理安排大學生的上課時間,課程的活動進行時間,不要讓大學生運動過度。例如在排球、籃球等體育活動的教學中,對活動時間和強度的安排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合理安排運動量,循序漸進,不可激進。體育教學中教給學生緊急情況下受到傷害的急救措施,讓學生學會急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減少運動損傷和意外傷害的發生。

2.3 提高學生自我預防意識

要增強大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學習運動防護知識,加強運動中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大學生了解預防運動損傷具的重要意義,明白一旦造成嚴重損傷對以后的學習、生活等方面帶來的不良影響。組織學生認真學習體育運動防護的專業知識,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根據體育項目的特點要求穿著適應的衣物,準備好防護用品,認真學習體育教學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運動損傷所帶來的傷害。

2.4 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

由于學生普便缺少運動熱情,日常的運動活動較少,身體素質普便較差,因此,首先需要改變他們對體育課的態度,提高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學校要積極引導,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通過有效的課程設置,加強教學管理,培訓學生的運動愛好,讓學生熱愛體育活動從而積極參與運動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讓學生有更好的精力和體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2.5 完善運動場地和器具的建設

體育場館和設備質量問題是造成學生運動傷害的客觀原因,學校要定期檢查運動場地和設備,一旦發現損壞,如設備老化、跑道不平整治或設備出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通知管理人員,及時更換設備或對設備進行維修,這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2.6 重視其他可能發生運動損傷的因素

因體育教學的設備不同,學生身體素質、身體的機能特點都不相同,因此體育老師要加強對學生運動機能的研究工作,加強對學生運動損傷原因調查分析工作,進一步總結學生發生運動傷害的原因,總結規律,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培訓、指導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體育運動損傷的防護能力。

3 結語

運動損傷成因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除天氣等不可改變的客觀原因外,場地器材設備問題都可以改進,在體育教學中對常見的運動損傷進行教學指導,改善他們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加強學生運動創傷的防護工作,提高體育場館和設備的維護工作,積極防護以減少大學生運動中發生傷害的幾率,加強體育活動中的運動指導和培訓,開展衛生監督督導工作,以改善學生的體質,為國家培養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篇8

摘 要 隨著彈力帶健身的日漸普及,對成本低、便于攜帶、使用方便的新興健身工具――彈力帶及其訓練方法(特別是針對大學生人群)進行總結,為以后更好地探究彈力帶訓練方法以及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 彈力帶 訓練方法 現狀

伴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的人數也日趨增大,高校擔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對在校大學生的體質和身心健康發展水平要求也相對提高。而體育鍛煉作為學生體質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成為高等院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方面。正是由于這些需求,加強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任務日趨嚴峻。

一、現代大學生健身現狀

2005年有關全國學生體質研究的報告顯示,我國學生的身高、體重等都較之前有所增長,但肥胖的檢出率也大大增加了。超重和肥胖已經成為學生體質檢查中最突出的問題[1]。報告還指出,我國大學生肌肉力量與耐力素質持續下降,立定跳遠、引體向上、長跑以及握力成績均大不如前,更出現過多次長跑猝死事件[2]。在大學生發展力量素質方面,對于普通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力量訓練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健美運動也一直沒能較好的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為了探索一條簡單易行的健身方法,使大學生既能達到形態美,又能使健美運動在大學生特別是女生中間較好的開展,彈力帶以其特有的材料力學特性為我們提供一種成本低、攜帶方便、使用簡單、效果顯著的鍛煉方式,近年來被運用到一些日常健身鍛煉中來[3]。

二、彈力帶的發展及分類

當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增強,對于不同的鍛煉方式、健身方法的認識也逐漸完善。最初只停留在一些跑步、跳繩這些簡單的有氧運動上,而后隨著一些瑜伽、普拉提等新興運動的推廣,一些簡單且使用方便的小型訓練器材也開始流行,如健身球、彈力帶等,都在各種地方被廣泛應用。資料表明,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彈力阻力訓練工具就被應用在健身領域了,彈力帶被應用在健身運動中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才生產出較為正規和專業的彈力帶,并廣泛應用在康復訓練領域,且沿用至今。彈力帶根據其阻力大小分成八種不同的重量級別,并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由輕至重分別為茶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黑色、銀色、金色,鍛煉時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阻力進行練習。

三、彈力帶健身訓練的優勢及特點

彈力帶抗阻練習,屬于彈性抗阻練習中的一類,利用形狀的改變克服不同彈性阻力來完成肌肉收縮,達到增肌減脂、提高柔軟性的目的。由于發現彈力帶被拉長的比例與肌肉的伸長比有關,肌肉收縮的方向完全由彈力帶的拉力方向所決定,從而使關節承受的壓力降低,能有效避免在訓練時造成其他部位損傷。彈性阻抗練習不僅可以增強肌肉力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關節活動度,提高柔軟性,使肌肉力量和耐力獲得更多更有效的發展[4]。傳統力量練習中,很容易出現借助外力支撐身體的情況,而利用彈力帶來進行訓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個問題。此外,彈力帶訓練有利于提高肌肉協調、靈敏和平衡能力,彌補了傳統力量訓練在這方面的不足。當然,彈力帶攜帶和使用方便也是其能為大眾所青睞的主要原因[2]。彈力帶是膠質產品,柔軟有韌性,不會對自身和周圍環境造成損壞,相對來說安全性較高,不容易造成損傷。

四、研究彈力帶下肢力量訓練的意義

力量素質是指人的機體或機體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時克服內外阻力的一種能力。從查閱的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力量、耐力素質下降較為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缺乏科學的力量鍛煉方法和相關指導。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持續下降,需要有根據地進行一定的肌肉力量訓練才能使其有更好的發展。彈力帶力量訓練的訓練效果已經被多名學者研究證實是切實可行的[2]。

五、彈力帶進行力量訓練的近期研究成果

國內這些臨床研究僅涉及到彈力帶的應用價值,關注的是其訓練效果[1] [2]。而國外對利用彈力帶進行鍛煉及康復訓練的研究較國內應用范圍更加普遍,研究領域更廣,深度更大,創新能力更強,結合其他訓練方式進行鍛煉的對比研究也占很大比例。查閱有關文獻,根據目前有關應用彈力帶來進行下肢力量訓練的研究表明,選擇彈性阻力適中的彈力帶有計劃地進行下肢訓練對肌力的增加是有一定效果的。在選擇彈力帶時要根據鍛煉者身體素質狀況及訓練目的等,利用彈力帶進行深蹲動作訓練,相比無負重條件下對上肢柔韌素質的提高有積極作用。試驗中利用中等強度的彈力帶進行深蹲動作訓練,有助于上肢肌肉力量的提高。適宜的練習次數和組數,應該以不降低練習動作的速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為基本原則,練習的組數一般控制在四組左右,一次訓練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左右,組間的間歇時間以運動工作能力恢復為原則,組間的間歇時間一般為三到五分鐘。

參考文獻:

[1] 季永祺,蔡杰錚,于.淺析彈力帶健身訓練對大學生健身健美的促進[J].體育時空.2013.9.

篇9

關鍵詞:創新訓練計劃;大學生;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166-02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下,國家教育部門制定了“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各大高校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訓練計劃。該訓練計劃是針對不同大學生群體設立了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三類[1,2],主要目的是在通過實施訓練計劃時,促進高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新形勢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3]。

一、高校本科生進行創新創業訓練的意義

大學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它對于推動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不斷擴招和國家發展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背景下,我國的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高校畢業生在創新精神、主動性和開拓性等各個方面明顯存在不足。所以,通過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成為高校面對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同時,培養創新、創業意識能夠為社會輸送大批高素質創業人才,不僅可以實現大學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自覺地將個人發展和國家民族的命運和前途相結合,自覺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獲得全面的發展;還可以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矛盾,進而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創業型經濟發展。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對大學生專業素質培養的作用

石河子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P)的高校之一。筆者指導了多項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通過指導這些項目,筆者深切認識到這些項目的開展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的重要作用。

(一)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以筆者指導的石河子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碳包覆SnO2空心球/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為例。項目確定之后,一系列的問題就出現在學生面前,如鋰離子電池的原理、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的基本要求、材料的合成方法、材料的表征手段與性能測試等內容都了解較少。為了項目順利開展,學生主動要求指導教師,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對自己的工作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全面了解。同時,參加項目的學生深入實驗室,學習如何使用相關專業儀器,集體討論分享資源,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項目的實施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學習,掌握新知識的速度加快,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均有顯著提高,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不斷加強。學生通過整理分析數據、撰寫總結報告、學術論文、參加結題答辯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溝通與表達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學生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有所提高

開展項目能夠提供給學生參加工程實踐的機會,也可以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得到很好的提升,并且讓學生了解工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案。例如,在“碳包覆SnO2空心球/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項目實施過程中,帶領項目成員參觀考察了石河子市天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讓學生們切實感受電極材料實際生產、制備過程,并且讓學生與企業技術人員座談交流。實際的考察讓學生們意識到在方案確定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場地情況、技術條件、自身設備、具體問題等,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案來解決問題。與單純的理論教學不同,這些工程思維的拓展,不僅對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有一定意義,更為學生就業后能盡快適應行業需求奠定了基礎。

(三)學生知識系統性增強

參加項目之前,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都是抽象的,所學的知識比較離散、不系統,和實際需求、工程實踐都是脫節的。實施項目時,學生才能夠把之前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令本來很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真實具體,簡易理解。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在實際需要的推動下,需綜合運用之前學過的課程知識“無機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化學”、“材料科學基礎”、“現代材料分析與檢測技術”等來解決具體問題,與此同時還能重新組織之前逐漸忘卻的知識點。因此,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工程實踐、實際需要與學生學到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知識系統性顯著增強。

(四)學生團隊意識、協作精神提升

開展項目會涉及到許多環節,學生想著順利完成項目,就需要在每個環節中彼此相互配合與通力協作。因此,在初期確定項目時,需要先對每位成員進行分工,再一起相互交流討論,這樣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了解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背景、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等多方面的知識,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制作幻燈片,順利通過申報評審環節。

實際實驗中,一個人很難完成全部的工作,因實驗模塊多、重復次數多、涉及面廣,所以工作量特別大,這就需要所有項目成員進行有效的組織、協調和分工。通過完成項目,學生們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更加理解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的真諦。同時,通過實驗中遇到問題時共同查閱資料、相互討論解決,增強了每個人的責任心,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考核評價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建立一個從實施過程到結果均能得到客觀評價的綜合評價體系,能夠有效的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評價往往忽視了過程管理,而太過于注重結果。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宣傳較多。但是對失敗案例報道較少,缺乏對失敗原因的剖析及應對措施等的教育。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提倡主動實踐、重在研究過程。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評價應增加項目的針對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評價成員們在實施過程中的努力、進步與收獲,著重培養他們的素質與能力。

(二)處理好大學生學業和項目的關系

目前,我國大學生修讀的課程普遍較多,通過參加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得到學分對大學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對大多數準備就業的學生來說,能夠增強他們就業競爭力事情無疑更具有吸引力。例如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以及各種資格證書等。而對于準備進一步深造的學生,需要積極備考,可以利用的課余時間并不充裕。因此,應結合具體情況,調整激勵措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如對于研究成果已經達到畢業論文(設計)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項目申請人可申請代替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對有志于進一步深造且對學術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如果能為其保研加分或提供對考研面試有利的證明材料,無疑會更有吸引力。

(三)完善教師隊伍激勵

目前,各大高校對每項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經費支持仍然有限,不足以支持項目開展所需的分析、檢測、調研等的費用,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開展需要指導老師解決部分經費問題,造成教師的指導動力不足。就拿石河子大學化工院的情況來說,指導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教師基本都有主持的項目,研究經費比較充足,在學生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但這樣的教師畢竟有限,造成了不少學生很難尋找指導老師。因此,各高等學校應就如何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到項目中,激勵指導教師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根據自身情況采取措施。以石河子大學為例,教師指導一項大學生研究訓練項目,學生人數不少于3人,一年完成,計工作量60標準課時。每年評選若干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項目作為優秀項目,對其參加者和指導教師實行獎勵,并對組織工作成績突出的院(系)實行獎勵。指導教師的指導成果可申報校級教學成果獎。這些措施對發揮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結論

通過創新創業計劃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項目作用,提升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仍值得每個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

參考文獻:

[1]武廣臣,劉艷.“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模式在本科教學中的推廣[J].高教高職研究,2014,(30).

[2]史寶中,袁俊茹,張雅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2(10).

[3]魯保富.論教育現代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3).

篇10

摘 要 耐力素質是人體最基本的運動素質之一。從人體的生長發育規律來說,大學生的身心仍處在持續發展與完善之中。良好的耐力素質有助于他們心肺功能的改善以及有氧代謝能力的提高。但近幾年逐漸下降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測試情況來看,學生耐力素質不容樂觀,本文依據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幾條提高大學生耐力素質訓練的方法。

關鍵詞 大學生 耐力跑 教學質量

耐力素質是人體最重要的身體素質,標志著人體的心肺功能水平,能集中反映出人的意志和毅力。耐力跑作為體育教學和考核的重要內容,普遍受到重視和加強,然而在成績統計中,耐力跑平均得分較低,不合格率較高,原因何在?第一、應試教育的影響。基礎教育階段課業繁重,不少學校為片面追求升學率,不惜壓縮、擠占甚至取消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同時,部分家長和學生忽視身體鍛煉,失去了耐力素質發展的最佳時期。第二、體育教學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有的教師一味強調跑圈,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單調、害怕的心理,鍛煉效果較差甚至適得其反。

因此,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如何真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并掌握基本知識和方法? 這是體育教學探索的永恒課題。筆者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并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幾條提高學生耐力素質訓練的方法和途徑。

一、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進行耐力跑的心理狀態

大學階段學生學習壓力仍較大,在從事耐力跑訓練時,學生常會表露出一種逆反心理,這種不良心理狀態的形成,是影響耐力跑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有項目本身枯燥的特性所致,同時也有教學方法不當的因素存在,使得耐力訓練的教學成為了學生的另一負擔,讓學生形成不良的膩煩心理,影響耐力訓練的教學效果。

根據運動技能形成原理,我們在耐力跑教學中,應向學生正確講述耐力跑特點和健身價值,讓學生對耐力跑有正確的認識。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引導他們采用耐力跑鍛煉方法,這既省時間,效果又好,不僅放松頭腦,又能有效地發展有氧耐力,改善神經系統的支配能力,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和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耐力跑心理狀態。

二、利用心理技能訓練,提高鍛煉實效

心理技能是指教師針對學生的心理有目的、有計劃地施加影響,滿足其生活、工作和學習要求的教育活動。有的學生在進行耐力跑時,情緒低落、缺乏動機力量,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動作表現為軟弱無力,松松垮垮,達不到活動目的。對于這樣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技能訓練來提高他們自我動員的調節能力。

在耐力跑教學中,教師必須講解“極點”和“第二次呼吸”出現的生理現象及原因,從而不斷掌握改善身體機能水平的理論知識。而“極點”是對學生意志品質磨練的關鍵時刻,此時學生的身體機能正處于低潮期,心理活動也比較頻繁,在表情和行為上有一定的不適感。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心理技能訓練知識進行心理狀態的自我調節,克服“極點”。比如“只要堅持,就能度過難關”;“誰堅持,誰就可以最后勝利”等心理暗示,以此來培養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提高耐力跑教學的實效性。

三、適宜的負荷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是耐力跑教學的關鍵

在耐力跑教學中,如何掌握適宜運動負荷,關系到體育課質量的高低。適宜的運動負荷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對運動負荷的可接受性,是指教師給學生安排的運動負荷看學生身心是否可以接受。如負荷適宜,學生在課中往往表露出興奮、舒適的滿足感,將被動活動練習變為主動積極地活動練習。二是不影響當天的文化課學習。三是掌握學生心率變化。心率是反映學生運動負荷最直觀的指標,耐力跑教學以中等負荷為宜,心率控制在120-140次/分鐘之間。若運動負荷過大,學生就表露出疲憊、懶散的情感,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心。所以,耐力跑教學應該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在時間上統一,在活動量和強度方面有區別的進行,密切關注心率變化,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由于耐力跑項目自身的特殊性,學生在精神上易厭倦和疲勞,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在教學手段上進行創新。利用學生喜新的特點,如設計比較新鮮的跑動路線,放一些障礙物進行跑動練習;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進行一些別開生面的比賽等都能提高學生耐力跑練習的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作用。

四、遵循體育鍛煉活動原則

耐力性鍛煉貴在堅持,這是體育鍛煉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對大學生來說,能做到經常性自覺進行耐力性鍛煉活動,必須認識到這一原則。但有的學生雖然知道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付出行動卻很少,平時不認真上課,快到測驗時才開始鍛煉,這違背了鍛煉的原則。

在耐力跑教學中,應貫徹循序漸進原則,使學生從身心兩方面去體驗由不適應到逐步適應再到完全適應的全過程。我們必須使學生理解此項目鍛煉的長期性和終身性,也要使學生明白要想身體更加健康,不斷的保持旺盛的精力,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耐力性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 奚天明,王達.高校學生耐力素質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