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計劃范文

時間:2023-07-12 17:40: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體育賽事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體育賽事計劃

篇1

日前,全世界矚目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在世界杯期間電視媒體將一場場精彩的球賽呈現在球迷的面前。隨著世界杯影響力不斷提升,球迷的興致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世界杯已經變成全世界超過五億球迷觀眾的節日,而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各種方式收看球賽。電視媒體已經不是收看世界杯的唯一選擇,網絡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球迷選擇不同的方式來觀看參與世界杯。

雖然觀看參與世界杯的方式越來越多,但電視媒體較于互聯網及移動及其他媒體還是盡顯優勢。以央視為例,作為中國大陸地區電視廣播的世界杯獨家轉播機構,世界杯期間中央投入CCTV-1、CCTV- 5、CCTV-7、CCTV-高清、風云足球和中國網絡電視臺進行世界杯電視轉播。CCTV-1還在每個比賽日的02:30直播一場比賽,全程共直播25場比賽;CCTV-5作為世界杯轉播的主頻道,直播56場世界杯比賽,錄像播出全部64場比賽;為了向觀眾呈現全部64場比賽,在小組賽第三輪兩場同賽階段,將利用CCTV-7直播4場世界杯比賽,與CCTV-5的直播實現互補;風云足球頻道和高清頻道也將全程轉播南非世界杯。

同時為了吸引注球迷們的目光,提高電視臺的收視率,各大電視臺紛紛推出與世界杯相關的節目,如央視綜合體育頻道的《豪門盛宴》、《全景世界杯》,央視綜合頻道的《球迷狂歡節》等。同時國內各地區衛視頻道的世界杯相關欄目也相繼播出。

二、世界杯節目形式的多樣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足球事業的進步,人們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對電視媒體世界杯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只局限在簡單地收看足球比賽。電視媒體為了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提高收視率,節目形式也呈現出多樣性的改變。

如世界杯期間,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財經頻道、少兒頻道、中國電視報以多種形式開展相關報道。英語新聞頻道《體育報道》欄目共制作33期特別節目;充分利用海外特約報道員網絡對當地賽事、球迷進行采訪報道;《對話》、《世界觀察》邀請中外專家學者暢談世界杯對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財經頻道多欄目聯合推出“贏在世界杯”版塊,從世界杯對主辦國、參賽國、國際知名品牌、我國相關企業的經濟影響等角度,突出世界杯報道的經濟特色。少兒頻道《新聞袋袋褲》欄目推出的南非世界杯報道,巧妙融合知識點和興趣點,滿足未成年人收視需求;精心盤點賽事熱點和精彩看點,加強信息整合力度;高度關注賽場內外花絮趣聞,突顯兒童視角。

三、電視媒體對重大體育賽事的傳播策略

央視作為中國大陸地區電視廣播的世界杯獨家轉播機構,掌握著世界杯比賽的獨家轉播權,同時它也是我國的領軍電視媒體,它在重大體育賽事的傳播策略,代表著我國電視媒體的傳播策略。下面就以央視為例,就本次南非世界杯報道,談談電視媒體對重大體育賽事的傳播策略。

(一)以賽事評論為主體,軼聞趣事為輔,將體育賽事泛化

央視在實時高效地進行比賽實況轉播的同時,在傳播策略上以賽事評論為主體,軼聞趣事為輔,將體育賽事泛化。

在2004年的歐洲杯上,首次亮相的《豪門盛宴》是中央電視臺制作的大型足球娛樂類節目,經過06年的突破之后,2010年的《豪門盛宴》以賽事評論為主體,軼聞趣事為輔,將體育賽事泛化,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豪門盛宴》中增加了很多賽事評論娛樂表演的內容,因為世界杯已不僅僅是一項體育賽事,它更是一個社會事件。《豪門盛宴》的主要構成為演播室現場(包括主持人和演藝環節)、前方回傳的專題片、后方加工的專題片、同前方連線、對比賽的拆解等。一場比賽被分解、細化成了很多板塊,有對焦點球員分析,有介紹強隊動態的。同時不少中國電影人也成為央視體育頻道世界杯特別節目《豪門盛宴》的座上賓,如《全城戒備》劇組主演郭富城、張靜初登上《豪門盛宴》,與全國3億球迷神侃了阿根廷、荷蘭、西班牙、烏拉圭等各國球隊,郭富城還在現場繪聲繪色地模仿了葡萄牙球員C羅射點球時的經典姿勢,引得全場爆笑。張靜初還現場清唱了一首自己改詞了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出色演唱震驚全場。

(二)增強電視傳播的互動性,增加球迷體驗板塊

《球迷狂歡節》在世界杯期間運用12114信息名址這一綠色短信通道打造了一個娛樂互動平臺,編輯短信“球迷狂歡節”到12114,便可以直接訪問手機中國球迷網,瀏覽球迷快訊、球迷搜索、下載中心、參與球迷論壇互動,這種上下結合的方式,一邊看電視,一邊結合電視的信息參與球迷論壇互動,贏得球迷的青睞。同時央視網將進行諸多輕松娛樂的線上線下活動,不僅將推出好玩有趣的足球游戲,還將挑選精彩比賽進行網友解說,讓網友親身體驗解說比賽的樂趣;征集網友參與世界杯的照片、視頻故事,一起分享他們參與世界杯的快樂經歷;央視網還將利用俱樂部模式幫助網友通過邊看邊聊及圈組、博客等功能自由結合、使擁有共同喜好的網友匯聚一堂、暢所欲言;更好的提升網友的交互感和球迷的歸屬性。

(三)善于整合多種傳播手段,打造“立體化”的體育盛世氛圍

本屆世界杯賽央視的另一成功傳授策略就是將電視、互聯網、手機三個主要媒體平合起來進行運用,搭建起了“全媒體化”的播放平臺,為廣大觀眾提供更為豐富的觀看方式與渠道。首先,本界世界杯期間,央視在繼續充分利用中國網絡電視臺這一自身的網絡平臺以外,為了進一步擴大覆蓋率與影響力,還積極與網絡影響力巨大的新浪、搜狐等主流商業媒體合作,同步直播現場賽事與滾動播放賽事資訊,也積極與PPS、PPLIVE、QQ等網絡電視平手合作,以進一步提升網絡傳播影響力。除此之外 ,手機媒體與電視媒體的聯合使用也體育賽事報道中媒體資源整合不可或缺的手段。如在央視核心節目《豪門盛宴》中, 場外觀眾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來競猜比賽結果、評選最佳心中的最佳球隊與球員,積極與觀眾的建立較好的互動關系。

(四)廣告產品的靈活配置,形成較好收益

央視南非世界杯廣告產品的整體設計思路為“限量增值,靈活配置,三屏合一”。 即對直播比賽廣告段嚴格控制時長,對欄目及版塊特殊廣告形式嚴格控制數量;同時推出“固定配置的套餐”和“自主配置的自助餐”,讓企業實現差異化的品牌傳播效果;實現電視與新媒體的整合傳播效果,包括節目形態和廣告回報的“三屏合一”。 廣告產品包括賽事套指定位置,《豪門盛宴》特約等核心稀缺廣告產品,單場賽事廣告、時段套播等賽事周邊的廣告產品,射手榜獨家冠名廣告、世界杯倒正計時廣告、全天賽事套播廣告,賽中廣告、賽前廣告,加時賽、點球大戰廣告等。其中點球大戰15秒廣告標的價為180萬元一場,也就是平均每秒12萬元,所有廣告收入總額達10億元。

(五)繼續發揮專業團隊功效,吸引球迷眼球

篇2

關鍵詞:工學結合 實踐教學 技能競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7

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指出:“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

實踐教學是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和特色部分。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是對實踐教學的頂層設計,是為實現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完成會計實踐教學任務而設計的教學活動總體結構及其運行模式。

1 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內容

1.1 構建工學結合、符合職業崗位要求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依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圍繞會計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著力構建符合職業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的“三階遞進”實踐教學體系。

我院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架如下:

1.2 “教、學、訓、賽”一體化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

我們根據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實際,對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設計了“教、學、訓、賽”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1.2.1 “教、學、訓、賽”一體化的內容

“教”是在教學內容上注重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結合會計技能競賽設計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型技能訓練的教學過程。

“學”是以會計技能競賽軟件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利用校內會計綜合實訓中心設備實施教學過程,實現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相互融合的情境教學。

“訓”是將技能競賽內容提煉、轉化,開發出一套基于技能大賽標準的一體化的綜合應用型實訓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賽”是通過引導學生參加院級競賽、集團競賽、市級競賽等各類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2.2 “教、學、訓、賽”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內容設計

第一,以企業會計工作任務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試題為抓手,設計和整合核心技能課程的教學內容,注重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引入競賽考核方式,將技能競賽與實訓融為一體,使廣大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第二,聘請企業一線會計人員擔任指導,緊緊圍繞既能滿足職業崗位工作要求,又能滿足教學和競賽培訓需求的宗旨,對會計專業核心技能課程教學項目進行設計,將企業會計核算、納稅申報、會計信息化等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合,體現對會計職業技能、知識、素質的考察。

第三,通過“會計基本技能競賽”、“會計信息化技能競賽”、“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技能競賽”等院級、市級及國家級技能競賽的全員參與、分層次的不同階段的競賽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熱情,同時在模擬的職業場景下,培養學生的會計操作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

會計專業技能競賽項目一覽表

2 “教、學、訓、賽”一體化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

2.1 將競賽項目轉化為相關課程的一體化實訓項目

教學實施過程中,分析歷屆全國競賽試題知識點、技能點和評判標準,提煉會計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工程實例,對企業會計工作任務進行解構和重構,將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融入企業經濟業務核算、成本核算實務、ERP技術等課程中,合理設置實訓項目內容,按照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實施。

2.2 完成實踐教學管理程序的規范化和程序化

結合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特點,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制訂了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實施方案和實訓指導書,對實踐能力要求、技能標準、實訓內容、教學與實訓方法、考核方式和實訓標準、課時安排等都進行了相應的規定,進一步實現管理程序的規范化和程序化。

2.3 功能齊全的校內實訓基地為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環境仿真、貼合崗位、功能互補、校企文化融合的校內會計綜合實訓中心建有功能多樣化、環境職業化的虛擬企業財務及運營中心和會計基本技能實訓室、會計信息化實訓室,購置了會計綜合崗位實訓軟件和用友U8.72軟件等,實現學生訓練全覆蓋,為會計專業“教、學、訓、賽”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教、學、訓、賽”一體化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成效

3.1 專業建設成效顯著

會計專業是我院“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專業,2011年獲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資金200萬元,在推進校企對接、探索系統培養、強化實踐育人、轉變培養方式、建設教學團隊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建設了一門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院級課程資源,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取證率70%,珠算、ERP信息化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證書取證率均為100%,是教師教育理念先進、人才培養質量高、社會服務能力強、具有鮮明特色的精品專業。

3.2 學生技能競賽取得佳績

會計專業學生近年來在“天津市高職高專學生技能競賽會計信息化項目”、“全國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技能大賽”、“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等多項國家級、市級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其中4人獲一等獎,被保送本科院校繼續深造。

3.3 形成專兼結合、專業實踐能力強的優秀教學團隊

本專業專任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到70%以上;4人次榮獲教指委與行業協會授予的“優秀雙師型教師”稱號;2人次擔任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教學專家委員會的“外聘專家”;聘請兼職教師承擔實踐教學工作,指導競賽,形成了專兼結合、專業實踐能力強的教學團隊。

篇3

關鍵詞:“課證賽”一體化;市場營銷;課程教學

一、市場營銷課程實施“課證賽”一體化的意義

1.課證融合的意義

實施“課證融合”,通過調整及優化教學計劃,使教學計劃更貼近和符合各行業的實際需求,課程安排更具實用性。這既符合教育部門對畢業生的學歷培養的要求,又符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

2.課賽融合的意義

學科競賽體現“學以致用”,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課賽融合”對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水平以及推動教學改革等方面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市場營銷課程“課證賽”一體化的意義

市場營銷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科學,具有通用性、綜合性與實踐性特點。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將營銷基本原理和方法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基于其課程性質與教學目的,把“證”和“賽”引入到“課”教學中,吸收“證”和“賽”優勢更好地提高課程教與學的效果。

二、市場營銷課程“課證賽”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內容

1.調整教學內容

要實施“課證賽”一體化,就必須根據職業技能證書考試和學科競賽等內容來調整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內容。首先,助理營銷師證書考試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和技能兩部分,涉及的知識點超出市場營銷課程范圍,涵蓋其他幾門專業課程。我們要把市場營銷課程中涉及的助理營銷師考試內容作為教學重點。其次,要把相關學科競賽涉及的知識點也作為教學重點,要求學生能夠實際運用。

2.調整教學方式

(1)將原來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改為以學生團隊參與為主的項目教學方式。課程初期要求學生組建團隊,以團隊為單位完成指定或自定項目。項目涉及的基礎理論知識由教師講授,團隊成員討論學習。團隊之間采取課內競賽的形式進行評比,好的項目或是好的團隊直接推薦參加相關學科競賽。這種教學方式把原來枯燥的“推式”教學轉變為學生求知求解的“拉式”教學。

(2)大課堂將集中教學與小課堂分散教學相結合。基礎理論講授以大課堂集中教學方式進行,小組討論、項目指導等環節以小課堂分散教學方式展開。

(3)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充分發揮課程網絡教學平臺資源的作用,讓學生能夠隨時在線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定時為學生提供在線答疑與指導。這種線上教與學得方式很好地彌補了線下面授的時空限制問題,使教與學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3.調整教學主體

要實施“課證賽”一體化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下主講教師單槍匹馬的工作方式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因此,我們可以引入課程教學團隊與競賽指導團隊(當然這兩個團隊成員可以相互兼任),這樣可以借助眾人之力落實課程各個部分和各個環節的教學工作。這種主講教師負責、教師團隊參與的教學主體調整,經過我校實踐檢驗,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4.調整考核形式

市場營銷課程作為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目前考核形式一般都是以試卷考試的形式進行。以我校獨立學院為例,目前課程考核也是以考試的形式進行。考試采取隨機選題的機考模式,成績評定采取百分制,成績構成比例為平時成績占20%,實驗成績占20%和考試成績60%。其中,實驗以課內項目競賽的方式展開。

因為考證、競賽與課程考試成績的取得往往是不同步的,這就涉及一個成績互認問題。我們把課程以前獲得的相關競賽成績按照一定標準折算后,可以用來抵課程成績或取高操作,也可以把課程以后獲得證書的成績與課程成績取高操作。

三、結束語

本文研究的是“市場營銷”課程的“課證賽”一體化,后續將進一步對該課程教學實踐中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改進,以便于為以后推動整個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奠定基礎,使課程體系更加實踐化、應用化。

篇4

摘 要 隨著現代社會進程的加快,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基本保證,在這一基礎上,社會群眾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質量。體育作為鍛煉身體、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在近幾年來,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對此,本文將立足于大眾體育的發展現狀,主要分析其體育內容,并對大眾體育賽事的組織與運作方式進行相關研究。

關鍵詞 大眾體育 賽事內容分析 組織與運作研究

大眾體育是以社會群眾為主體開展的體育項目,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群眾可以實現強身健體、娛樂休閑以及溝通交談等多種目標。大眾體育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是現代社會群眾的一種重要休閑方式。在大眾體育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大眾體育賽事,不以體育成績為最終考察目的,重點在于提升社會群眾綜合素質,改善社會精神面貌。

一、大眾體育綜合概述

大眾體育是指社會群眾自愿參加的體育項目,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強身體鍛煉、改善生活方式,在長期發展之下而形成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大眾體育可以按照區域、年齡、性別、職業、組織以及場所等分為多種體育形式。大眾體育的顯著特征是不限參與對象、不限活動時間、活動內容以娛樂為主、活動目的因人而異、組織形式多種多樣等。在當前社會中,大眾體育已經成為一項具有娛樂性質的活動[1]。

二、大眾體育賽事現狀及內容分析

(一)大眾體育賽事現狀

大眾體育賽事是伴隨大眾體育而產生的附屬品,比賽就有競爭,大眾體育賽事的根本目的雖然是以休閑娛樂為主但是競爭也不可避免的貫穿其中。大眾體育的主體雖然是社會群眾,但是基于社會實際情況考察,大型的大眾體育賽事對參賽人員的年齡以及體能素質仍有著一定要求。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大眾體育賽事一般集中在中東部沿海城市,且體育項目多種多樣,與之相對而言的中西部則發展較為緩慢,其影響力也有一定限制[2]。

(二)大眾體育賽事內容分析

不考慮具有特殊含義的綜合性大眾體育賽事,目前我國的大眾體育賽事競賽項目主要包括田徑、籃球、游泳等較為常規的體育內容,在長期的發展進程中,由于這類體育項目便于組織、設施簡單,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競賽規則,并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三、大眾體育賽事的組織與運作研究

(一)大眾體育賽事的組織策劃

大眾體育賽事是一項綜合性的大型體育活動,因此,在進行賽事策劃之前,可以參考相關的體育賽事策劃章程,然后與大眾體育賽事的特性相結合,以大眾體育賽事的最終目的為依據,策劃完整系統的組織計劃。一般而言,大眾體育賽事的組織及運作首先要成立相關的體育組織,然后計劃賽事。在計劃中,要充分考慮到賽事舉辦地點、賽事時間限制、賽事現場控制等問題。因此,在進行組織規劃之前,相關人員要與社會群眾以及體育局進行適當溝通,整體把握宏觀控制,制定詳細的比賽規則。另外,除了由當地政府發起的大眾體育賽事外,部分大眾體育賽事的發起者則是參與體育活動的居民群眾,一般由群眾自主發起的體育賽事不涉及任何商業目的,其出發點完全是為了強身健體、加強彼此間溝通交流,對此,在體育賽事中必須要主要人身安全防護,在決定參與體育項目之前,做好充分準備,避免由于意外而引發的意外事故[3]。

(二)大眾體育賽事的運作流程

對當前的主要大眾體育賽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由體育局和體育總會系統主辦、各單項體育協會所舉辦的單項體育活動、社區或者街道辦事處等基層大眾體育管理處是主要的大眾體育賽事組織形式。賽事的具體運作流程是決定大眾體育賽事成功與否和現實意義的關鍵,因此在賽事運作流程中符合民意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此,首先要進行相關的調查,調查內容一般為環境調查、民意調查與商業調查以及賽事預測調查。對相關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確定最終的大眾體育賽事運行流程并制定相關的營銷策略。完整的營銷策略不僅要為大眾體育賽事塑造良好的形象,還需要制定嚴密的賽事規程以及賽事前期活動舉辦策略。在賽事正式舉辦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保證隨時溝通,注意對賽事全局的掌握控制,對于突發事件務必要緊急處理,不斷完善相關的安全服務工作。此外,大眾體育賽事并不是一時興起而舉辦的體育活動,它具有自身獨特的活動意義與影響,因此,在大眾體育賽事中要注意保持賽事的連續性,將它作為一個長期事業而發展下去[4]。

四、結語

大眾體育賽事是一項全民參與的體育活動,由于涉及項目廣泛,參與群眾眾多,大眾體育賽事的組織與運作都需要進行系統合理的管理。大眾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不僅需要體育管理部門與相關贊助商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個人意識與參與積極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亞乒.商業性大眾體育賽事的組織與運作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8:417-418.

[2] 苗華威.體育賽事媒體創意的策劃與實施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4.

篇5

【關鍵詞】體育賽事;六安;文化;影響

一直以來,大型體育賽事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于奧運會這種國際體育盛會,它對舉辦國和舉辦城市的影響從賽前到賽后能夠持續很多年的時間。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大型體育賽事越來越多的展現在公眾面前,賽事效應不斷地在經濟、文化、政治、制度等多種領域升溫。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體育賽事的普及對人們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從衣、食、住、行到休閑娛樂再到思想觀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發達國家的體育賽事已經與文化、教育、國家榮譽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體育賽事。

(二)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查閱文獻資料、網絡閱讀有關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2)邏輯分析法:通過分析課題研究資料和相關專家研究資料得出結論。(3)訪談法:采訪當地的賽事管理者和民眾,從他們那里得到體育賽事對文化影響的信息。

二、體育賽事的概念

體育賽事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產物,體現了人類挑戰自我的精神力量,也是社會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標志。理解體育賽事的基本概念歸屬是認識和理解體育賽事事物本質的重要理論前提,體育賽事運作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實際的管理行為受其影響和制約。目前對于體育賽事事物的認識標準不一而足,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上將體育賽事視為特殊事件存在諸多問題。國內外將體育賽事歸屬的進一步分析,將體育賽事歸為大型體育活動更為合理。

三、研究內容

(一)體育賽事對物質文化的影響。體育賽事的舉辦需要一定的物質資源投入,每舉辦一次體育賽事都會帶動相關的物質文化的發展,主要包括對體育設施、裝備、器材和器械的建設和研究,對體育科技和人才的投入。一次大型體育賽事能給舉辦地留下長期使用的場館,為籌辦賽事而建造的基礎設施,能使當地居民普遍受益。大型體育賽事的市場推廣,能夠加大賽事宣傳與傳播力度,促進物質文化的傳播,從而提高城市品牌效應,同時對于創立城市本土文化大有裨益;合理利用賽后體育場館設施,提高場館有效使用率;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點,讓賽后體育設施能夠得到合理充分的使用,提高場館有效使用率,有選擇地申辦大型體育賽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體育賽事發展道路;積極引導廣大市民參與態度,促進體育賽事與市民生活的融合;積累辦賽事的經驗,進一步提高辦賽事的能力;學習其他城市先進的辦賽理念和經驗,加強與國內外體育組織的合作與交流;最大限度的挖掘賽事內涵,擴大體育賽事的外延,將賽事拓展為節日盛會,提升賽事價值。

(二)體育賽事對精神文化的影響。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最有活力,最為廣泛,最富創意的一種文化。體育賽事以其獨特的文化氛圍對廣大市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項成功的體育賽事能夠促進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培養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舉辦地的社會凝聚力;良好的體育賽事能教給市民體育文化知識技能,促進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的形成,培養他們參與體育的動機,態度,興趣和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良好的文化觀念,提升審美情趣,完善心理品質;不僅如此,良好體育賽事能提高市民的社會意識,能為公眾帶來普遍的自豪感,促進他們的社會化,培養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體育賽事的舉辦有利于增強當地居民普遍的環保意識,提高當地居民對公共事務的認知、認可以及參與程度,擴大當地居民的文化視野等;借著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東風,改善城市軟環境,吸引媒體的關注,擴大對外交流的窗口,這將對傳播六安城市形象大有裨益。大型體育賽事傳播對于塑造六安城市形象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未來城市發展中不可多得的傳播中介。

四、結語

(一)體育賽事的影響。根據以上論述,不難發現,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對六安市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正是因為體育賽事對城市文化的諸多影響,在選擇、制定以及申辦體育賽事總體計劃時,用公正的、聯系的、總體的觀點去權衡,從而獲得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果。

(二)借鑒國內外經驗。加強與國內外體育組織的互動,學習其他城市先進的辦賽先進的方法;本文著重從三個方面得出了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會對舉辦城市文化產生的影響,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體育賽事,借助體育賽事對文化的積極影響促進自己的建設和發展,爭取早日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性大都市。

參考文獻

[1] 王守恒,葉慶暉/體育賽事的界定及分類[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2):1-21.

[2] 黃海燕,駱雷.近年來我國體育賽事管理研究進展[A].第九屆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

[3] 王慶偉,楊鐵黎.我國體育賽事向市場化運作過渡階段的特征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39-143.

[4] 肖鋒,沈建華,劉靜.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旅游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06).

[5] 池建.美國大學競技體育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武文杰.我國高校體育賽事市場化推廣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2009(8):33-34.

篇6

關鍵詞:體育賽事;發展;運行機制

2016年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湖北省(發改規劃[2016]2650號),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不僅有利于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于激發改革創新動力、推動中西部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且有利于構筑內陸開放平臺,縱深拓展國家開放總體格局。然而,我們發現除了這些優勢產業之外,文化和體育產業在武漢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很小,而文化體育產業又是一個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因此,武漢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偉大進程中,必須大力發展文化體育產業,促進武漢經濟又快又好地向前發展。體育產業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和對外開放的動力;是全面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有效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保證。而體育賽事又是體育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石,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體育賽事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受到許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使得其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的社會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為了把體育賽事做大做強,更好地為武漢經濟建設服務,我們必須了解近幾年來武漢體育賽事的發展狀況,分析其運行機制,發現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對策和措施。

一、武漢經濟與體育賽事發展概況

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決定了武漢從“國之地理中央”上升為“國之戰略中央”的地位。近幾年來,武漢在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近幾年來,武漢舉辦的體育賽事豐富多彩,僅2015、2016年,就成功地舉辦了亞洲田徑錦標賽、世界體育舞蹈大獎賽、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亞洲青年賽艇錦標賽等一系列國際國內的大型體育賽事。武漢擬通過3年的努力,達到每年舉辦30項全國以上高水平體育賽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品牌賽事,擴大武漢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目前,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不斷發展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逐步實施,武漢體育需求從低水平、單一化向多層次、多元化擴展,體育消費方式在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和觀賞型消費擴展,體育賽事也從追求規模向高水平、高規格方面擴展。

二、武漢體育賽事運行機制和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武漢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主要是武漢市體育局和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賽事主管機構通過對賽事的策劃和推廣,根據市場營銷規律,對賽事的相關產品和賽事無形資產開展營銷,使體育賽事的觀賞價值和商業媒介價值通過市場實現其產業價值的最大化,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比如武漢網球公開賽(WuhanOpen)于2014年開啟,至今已舉辦了四屆。武漢網球公開賽與多哈、羅馬、蒙特利爾、辛辛那提并肩成為全球五大超五賽,是國內級別最高的三大網球賽事之一。其主體賽事為WTA超五巡回賽,是WTA全球十大網球賽事之一,于每年9月底在武漢舉行,冠軍積分900分,2016年賽事獎金總額為258.9萬美元。此外,武網公開賽系列賽還包括了ITF國際女子網球巡回賽•武漢站、中國沙灘網球巡回賽、農夫山泉武網城市網球俱樂部巡回賽、武網大學生網球聯賽、武網城市俱樂部巡回賽、中國沙灘網球公開賽、會員團體賽系列賽。武漢網球公開賽的舉辦不僅讓武漢市民能現場欣賞世界頂尖網球賽事,而且,能讓世界目光聚焦武漢,它是武漢遞給世界的名片,武漢要建立國際化大都市,文化和體育方面肯定要與國際接軌,武漢網球公開賽是一個難得的向世界推廣武漢的機會。武漢體育賽事的運行機制:以武漢網球公開賽賽事為例,2014年4月28日,武漢市體育局和國際女子職業網聯(WTA)簽訂了一份長達15年的合同,從2014年—2028年,將于每年9月在武漢舉行。第一屆主辦方為中國網球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體育局,承辦方為武漢市體育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武漢網球公開賽的主場地———光谷國際網球中心,位于武漢東部,坐落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由一座5層的15000座席中央場館、一座3層的5000座席場館等組成,是WTA國際女子網球巡回賽主賽場,是規劃中的光谷奧林匹克體育公園的核心區之一。它不僅能滿足世界頂級網球賽事的專業化、國際化、標準化需求,還可承辦諸如體操、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舉重、拳擊和擊劍等眾多奧運比賽項目。武漢網球公開賽有鉆石贊助商、黃金贊助商、白銀贊助商、官方供應商等,具體包括有:東風汽車、萬達集團、泰康人壽、漢口銀行、TCL、百歲山、人福醫藥、百視通、SHELTER、HOSTON等。綜上所述,武漢網球公開賽是由賽事主管機構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體育局等主辦,由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承辦,通過對賽事的策劃和推廣,由多家企業贊助,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辦的一項大型體育賽事,總結四屆賽事的成功經驗,以賽事元年為例,武漢網球公開賽對武漢城市產生的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2014武漢網球公開賽觀眾帶來新資金1800.97萬元,帶來直接經濟價值9050萬元,產出效果11.3億元、所得效果4.66億元、稅收效果0.71億元、產生就業崗位3711個,促進了武漢經濟的發展;2014年武漢市網球人口19.6萬,網球參與人口33.8萬人次,武漢網球公開賽重塑了武漢在國內的形象,提升了武漢市的市民素養,創造居民自豪感總價值量70374.92萬元,賽事媒體傳播總價值達3億元,給武漢帶來了較好的社會文化影響。另外,從經濟層面講,武漢網球公開賽體育賽事拉動了武漢城市的建筑、旅游、商業、金融、保險、信息技術、交通、通信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整個武漢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可以肯定地講,大型體育賽事的功能已經超越了競技體育范疇,成為一種規模宏大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在舉辦武漢網球公開賽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比,差距明顯,比如:觀眾對武網門票的消費處于中下水平;觀眾對于武網賽事紀念品喜好程度較高,但消費能力較弱;交通的便捷性與門票的合理性影響了觀眾來到武網現場觀看比賽,賽場氛圍的不理想等。縱觀武漢近年來體育賽事的發展狀況,總體來講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組織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還不夠健全、不合理、商業化開發工作欠規范;2.賽事經驗不足、賽事規模不大、涉及項目不廣、專業水平不高;3.社會參與積極性不高、參加和出席人數不多;4.宣傳力度不大、競技水平不高、影響面不廣;5.有些賽事申辦和籌辦的周期長;6.市場化運作程度不夠、科技含量低;7.經營人才匱乏、中介力量薄弱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武漢體育賽事的市場化運作,阻礙了賽事發展的持續性。

三、武漢體育賽事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舉辦體育賽事是舉辦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武漢交通優勢明顯,2010年,隨著合肥武漢高鐵、武漢廣州高鐵、鄭州西安高鐵等相繼開通,我國高速鐵路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武漢市旅游業進入了“高鐵時代”,高鐵為武漢市帶來了大批游客和觀賽觀眾,拉動了武漢賽事經濟和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效地帶動了武漢對投資的需求和對消費的需求,促進武漢若干產業的迅猛發展,圍繞大型綜合體育賽事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已成為武漢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嶄新的經濟形式,它給武漢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近幾年來,武漢體育賽事日新月異,發展迅速,它不僅提升了武漢的城市競爭力,優化了武漢地區產業結構,帶動城市轉型,帶動了就業市場,而且有利于地區政治和社會文明的建設,有利于推動武漢城市化進程。然而,我們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武漢體育賽事的發展不論在發展理念上,還是在賽事運行機制和制度建設方面,都存在許多不足,有些方面已經嚴重影響了武漢體育賽事發展的可持續性,亟須改進和完善。為此,我們應該及時總結賽事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采取相對應的對策和措施。1、建立健全體育賽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分析國內外體育賽事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許多國家體育賽事管理非常嚴格和規范,具有科學合理性和現實適用性。我們總結武漢體育賽事發展的方方面面,依據風險管理理論及體育賽事組織運行規律,根據武漢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管理的特點,借鑒體育賽事發展得又快又好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廣州的成功經驗,武漢體育賽事要達到科學化、規范化的程度,并具備可持續性,必須建立和完善大型體育賽事風險管理體系。如:賽事活動管理、賽事經營管理、市場可行性風險管理、賽事營銷和體育產業政策管理、體育風險管理、體育賽事運營管理和贊助商贊助管理條例等;必須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化運作的賽事機制。在我國,體育賽事運行機制的特點是:我國承辦體育賽事由過去政府包辦向政府指導、市場運作轉變,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其市場特征在競技產品的性質、籌辦主體的角色、收益方式等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既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又要調動市場資源和社會的積極性,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充分體現這一特點。武漢大型體育賽事正是按照這種賽事運行機制運行的,由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體育局等主辦,由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具體承辦,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當然,這種賽事運行機制也是在不斷地完善和創新之中。另外,根據武漢體育賽事風險管理的特點,建立科學的風險控制模式和風險管理運行機制,具體包括:建立賽前風險防范與預警機制,建立賽中風險應對與干預機制,建立賽后風險保障與保險機制,控制風險源、減少風險度、解決風險點,規避風險、轉移和降低風險。2、借鑒和學習國內外體育賽事發展又好又快城市的先進經驗我們知道,上海、北京和廣州是大型體育賽事發展又好又快的代表性城市,武漢體育賽事要持續快速發展,就必須借鑒和學習國內外體育賽事先進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經驗。以上海為例,2017年上海市計劃舉辦180多項全國級以上的專業體育賽事,如:F1世界錦標賽中國大獎賽、上海ATP1000大師賽、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世錦賽-匯豐冠軍賽、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環崇明島國際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賽、上海環球馬術冠軍賽和WDSF體育舞蹈大賽等,這些大都是上海的品牌體育賽事,具有國際影響力。上海體育賽事從1978年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1.起步發展階段;2.探索并逐步發展階段;3.發展日趨成熟階段。特別是從1993年首屆東亞運動會、1997年第八屆全國運動會,到2002年網球大師杯賽,2004年F1賽車中國站比賽,從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2007年世界特奧會,到2008年奧運會足球預選賽等重大國際賽事,上海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走過了單純接受國家指令和偶爾舉辦一次賽事的初始階段,進入按市場需求主動選擇、積極申辦和有序運作的蓬勃發展階段,并嘗試將賽事移向市民日常休閑、娛樂和生活區,在黃浦江和蘇州河,大型商場,南京路步行街等,創造性地開發了“上海特色”的景觀體育賽事。根據上海市體育賽事發展各階段特征變化我們發現,上海體育賽事的競賽制度、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日臻完善,其發展規模與數量隨著經濟體制市場化的過渡和形成不斷增大和增多,上海體育賽事運作模式也由從單一的“國家計劃,政府操辦”,到“按市場需求主動選擇”再向“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競賽組織管理新機制”進行變化。武漢要學習和借鑒上海體育賽事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在不斷完善中創新。3、發揮武漢優勢,打造“武漢特色”體育賽事武漢體育賽事起步晚,自2003年起舉辦的首屆中國武漢國際賽馬節、每年一屆的武漢國際渡江節到2007年中國女足世界杯賽、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從2010年世界男子排球聯賽(中國武漢賽區)到2014年武漢網球公開賽,武漢體育賽事隨著武漢經濟快速發展而不斷增加和豐富,但其發展規模不大,規格不高,賽事競爭力不強。武漢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大力發展體育產業,而體育賽事又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根據武漢體育賽事發展的現狀,武漢要追趕北上廣,必須打造具備武漢特色的品牌賽事,但要創造“武漢特色”,必須將武漢“九省通衢”的交通優勢和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結合起來,形成旅游經濟產業鏈,促進“武漢特色”的體育賽事快速發展。。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武漢舉辦國際體育賽事數量緊追北上廣,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武漢在承辦WDSF世界體育舞蹈大獎賽和國際青年足球邀請賽等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的同時,啟動了被譽為“軍人奧運會”的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前期籌備工作。近幾年來,武漢體育賽事不但發展迅猛,而且在打造“武漢特色”方面,正努力前行。如國際搶渡長江挑戰賽、“武漢-中國車都杯”中國足協U22國際足球錦標賽、國內女馬品牌賽事KISSRUN等一系列體育賽事。但在開展上述“武漢特色”的體育賽事過程中,其賽事規模小、觀眾少、影響力不夠。盡管如此,武漢的特色體育賽事還是具備巨大的潛力,發展前景廣闊。2017年8月27日,在會見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等時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要把發展體育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精心謀劃,狠抓落實,不斷開創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全國各地正在積極行動,深化體育改革,更新體育理念,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據湖北省體育局消息,“十三五”時期,湖北省擬推進體育產業重點項目120項,總投資308.6億元,帶動消費突破千億元。可以肯定的講,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是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是促進湖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強有力的推動力。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城市,絕大部分國內外體育賽事都是在武漢舉辦的,所以,武漢體育賽事可持續發展直接關系到湖北省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發展。武漢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偉大歷史時期,必須大力發展體育賽事,讓體育賽事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使體育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的推手,成為武漢城市發展的重要產業。

參考文獻

[1]霍德利:體育賽事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1,(23).

[2]黃海燕、張林:體育賽事綜合影響框架體系研究[J].體育科學,2011,(1).

篇7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許多城市政府,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的政府已越來越認識到體育賽事對城市的重要性,但到目前為止仍未將這種重視上升到行政規劃的高度。隨著更多、更大級別的體育賽事不斷涌入,體育賽事行政規劃缺乏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許多問題都已超出體育局的管理范圍,給具體的管理工作帶來不少困難。鑒于此,要盡快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賽事行政規劃,就需要借鑒國外城市在體育賽事行政規劃上的先進經驗。由于行政規劃所涉及的內容較多,為保證研究能夠解決中國所面臨的實際情況,本研究選取行政規劃中的行政管理體制設置作為研究重點。行政管理體制設置是編制行政規劃的重要內容,行政規劃與行政管理體制密切相關,它是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依據和行政管理體制設置的具體體現。在我國,行政管理體制主要表現為掌管國家行政事務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組織原則、職權劃分、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制度與體系的總和。通過收集國外知名城市體育賽事行政管理體制資料發現,澳洲的維多利亞州、北美洲的紐約市和洛杉磯市在體育賽事管理行政管理體制設置上有著較為鮮明的特點。因此,本文選取以上城市為研究對象,以這些城市政府公開資料和相關研究作為主要參考資料,深入分析以上地方政府在體育賽事行政管理體制設置上的做法和特點。

1.行政管理體制內涵

行政管理體制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行政管理體制的載體是行政主體,行政管理體制是由合法途徑認定和強制推行的行政規范,行政管理體制是行政職能、行政權力、行政責任的配置,行政管理體制是制度化的行政關系及與行政相關的政治關系,行政管理體制是與民族傳統、政治經驗、社會現實觀念聯系的、非制度化的行政價值規范。目前都市體育賽事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涉及行政主體設置和行政職能配置兩大方面。

從行政法的角度看,行政主體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權的行政機關、行政機構,以及經法律授權或經行政機關委托行使部分行政職能的其他組織。本研究中的3個城市(地方)體育賽事管理行政主體設置上各有特點及適用的條件。

由于行政職能是行政管理體制產生、存在和變化的客觀依據,因此,行政職能結構從根本上決定了各國各級各類行政管理體制的類型和特點[2]。行政職能主要由3個方面構成,包括職務范圍、職責深度和職權方式。職務范圍即政府行政機關都對哪些事務進行管理,都在哪些領域中發揮作用,職務范圍首先確定管什么的問題,它標志著行政職能的橫向寬度。職責深度即政府行政機關對其負責的事務,管理控制到何種程度,包括行使職權的獨立程度和所負責任程度大小,它標志著行政職能的縱向深度。職權方式即政府行政機關對負責事務行使職權的手段、方法及其模式,包括直接或間接管理方式及各種管理方法的運用,它標志著實現行政職能的程序及運行機制。維多利亞州、紐約市和洛杉磯市在體育賽事行政職能設置上同樣也遵循了以上3種構成方式,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本研究將對此進行具體分析。

2.行政管理體制設置中的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

現代政府行政職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決定了政府職能的核心應是公共服務。而體育賽事除了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外,大部分還具有商業性的特點,尤其是涉及具體的體育賽事運作,政府體育賽事行政管理職能設置除了解決構成問題外,還需要解決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的問題。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在市場制度范圍內,明智合理地界定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適宜邊界,是經濟穩定運行和長期增長的一個重大問題,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加以確定。本研究中的3個城市根據自身的特點,在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的定位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做法,對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政府與市場職能定位不清的問題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3.維多利亞州體育賽事行政管理體制

3.1行政管理主體

維多利亞州政府將體育賽事納入大型活動的管理范圍,設立專門的大型活動公司——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進行管理。

3.2管理職務范圍

1991年墨爾本大型活動公司(現改名為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由維多利亞州政府建立,這是一家由政府全額經費投入的非盈利性公司。該公司的作用在于為維多利亞州發現和申辦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媒體曝光、文化和社會效益的大型活動,包括體育賽事。2006年10月,維多利亞州開始執行旅游和大型活動產業計劃,這項10年戰略計劃保證政府關于申請、創造、呈現、管理和保留大型活動的承諾[]。

3.3管理職責

由于將體育賽事歸入大型活動范圍進行管理,維多利亞州并未出臺單獨關于體育賽事管理職責的制度,但是政府戰略文件中專門有關于批準大型活動的戰略框架,對大型活動的選擇進行規劃。從此戰略框架中可以發現,維多利亞州對于政府在體育賽事管理中的職責深度有著明確的規定,包括體育賽事規劃,賽前鑒定與評估、賽中經費管理和賽后賽事評估3個部分,且每個部分有明確對應的政府機構或政府指定部門。

第一,體育賽事規劃。1993年,在維多利亞州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維多利亞州及墨爾本市積極探索體育賽事和當地旅游的資源整合,建立一個以舉辦傳統賽事和申辦國際性體育賽事為核心的模式旅游模式(Event-TourismModel),此模式的目標在于通過體育賽事為當地的發展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和大量的媒體宣傳,并在時間和空間上調整賽事的平衡。隨著體育賽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舉辦重大國際性體育賽事的成本也在不斷增加,維多利亞州政府將其發展的重點放在繼續增加現有賽事的收入以及現有賽事間隙申辦高級別的國際體育賽事,并堅持以體育賽事為核心的旅游資源開發策略。

第二,賽前鑒定與評估。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負責對賽事進行鑒定,出具相關的賽前評估報告。根據大型活動的標準,內閣委員會決定是否對賽事進行資助。

第三,賽中經費管理。一旦內閣委員會批準經費資助,內閣委員會與賽事運作方簽訂關于經費使用的合同,同時內閣委員會委托賽事負責機構對經費進行管理。賽事負責機構根據所簽訂的經費使用合同、對經費進行管理,保證資金只有在達到標準的情況下才能支付。

第四,賽后賽事評估。賽后評估由賽事負責機構進行賽事的總結。賽后評估主要集中在經濟影響評估方面。這項評估對于再次舉辦的賽事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政府決定是否再次資助賽事的重要依據。

3.4管理職權方式

從職責深度上看,維多利亞州政府對體育賽事的管理主要涉及規劃、申辦和評估3個方面,并不具體涉及體育賽事的運作。在這3個方面上,維多利亞州政府也有自己獨特的職權方式,保證其對體育賽事的有效管理。

第一,明確的體育賽事選擇標準。在賽事申辦階段,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對潛在的活動進行前評估,具體賽事選擇標準包括:風險管理和預算、賽事背景、賽事詳細情況、經濟影響、產業就業影響、旅游影響、國際形象、社會影響、時間契合和政府首選。

第二,規范的賽事資金管理制度。體育賽事得到政府資金支持并不意味著賽事能夠任意使用該項資金,維多利亞州政府對資金管理有著規范的管理制度。賽事負責機構根據賽事運作組織或企業與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內閣委員會所簽訂的經費使用合同、對經費進行管理,只有符合要求的才予以發放經費。而賽事運作組織或企業則需要向賽事負責機構提交經費使用報告。

第三,嚴格的政府資金補貼用途。維多利亞州政府將對賽事的資金補貼視為對賽事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的購買,而不是對賽事虧損的補貼。2005年維多利亞州政府為2005F1澳大利亞大獎賽提供了16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這部分資金并不是用來填補賽事當年1570萬美元的虧損,而是政府通過對大獎賽的賽后評估做出的決定。政府通過專業評估發現,大獎賽為維多利亞州帶來的消費剩余價值為340萬美元,其他消費收益(主要指賽事外F1澳大利亞大獎賽10周年的紀念活動)為10萬美元,大獎賽為維多利亞州企業帶來的盈余(除票務收入外)為370萬美元,就業崗位增加價值為170萬美元。

4.紐約市體育賽事行政管理體制

    4.1行政管理主體

紐約市政府設立紐約體育委員會對體育賽事進行管理。從政府管理層面上看,紐約仍將體育賽事歸入體育領域進行管理,其他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協調。例如:紐約公園與娛樂部主要管理的是大眾體育,其針對體育賽事管理的主要部分為賽事場館管理。其他相關部門,如城市規劃部門、交通部門、警察局等則主要對賽事起到協調的作用。

4.2管理職務范圍

雖然在政府層面上,紐約市體育委員會是體育賽事管理的行政主體,但由于美國屬社會型體育管理體制,紐約市對體育賽事的管理也多下放到社會機構或運動協會,其中較為典型的是紐約市公司(NYC&Company)。

4.3管理職責

紐約市體育委員會雖然是政府級的管理機構,但是它的職責較為有限。紐約市體育委員會成立于1986年,是市長負責機構。其主要工作是“吸引各種體育比賽和體育活動到紐約市舉行”,鼓勵、協助各種體育組織或商業、企業在紐約市開展體育比賽和活動。紐約市體育委員會雖然也對賽事進行支持,但從職能上看它對賽事主要起到協助的作用,而不像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那樣對賽事進行賽前評估和申辦,也不會對賽事進行資金支持。

與之相反的是紐約市公司對體育賽事管理職責涉及更深的范圍。紐約市公司是紐約市的官方營銷、旅游、合作的非盈利性組織。它以促進整個紐約市的業余和職業體育的發展為目的,致力于通過旅游業、市場營銷、重大活動和會議服務的發展,促進紐約市的經濟并建立紐約市的正面形象。它的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5個區的旅行和旅游的機會,促進經濟繁榮。公司首席執行官喬治費爾蒂塔的許多目標中,最主要的是實現布隆伯格(Bloomberg)市長提出的2015年吸引5000萬訪問者到紐約市的目標。

紐約市公司對體育賽事的管理,從賽事選擇開始,到申辦、運作,最后以賽事評估為止。2008年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的全明星賽是一項在紐約市舉行的非年度性國際賽事,紐約市經濟發展公司(TheCity’sEconomicDevelopmentCorporation)對賽事進行了賽前評估,預計將帶來14840萬美元的收益,同時為紐約市帶來1周176239訪問者。基于以上評估,紐約市公司選中這項賽事進行申辦,賽事的申辦談判從2006年開始,由其分支機構的重大事件部門(BigEvent)與美國職棒大聯盟進行談判。

4.4管理職權方式

紐約市體育委員會與紐約市政府、企業、賽事及它們的常駐創新團隊合作,制定以客戶為導向的市場營銷戰略,選擇具有活力的賽事,有效評估賽事的結果及賽事為紐約市和贊助商帶來的影響。該委員會還為市、州和聯邦政府認可的機構提供設備及合作,共同保護城市的安全,體育委員會還為賽事提供紐約最好的體育場館。

作為非盈利性機構,紐約市公司每年的運作預算為1600萬美元,其中40%的年度預算是直接由紐約市政府劃撥,60%則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獲得。紐約市公司下屬2000多家會員單位,包括博物館、酒店、餐廳、零售商店、影劇院、旅游組織和旅游景點,在賽事運作中充分發揮了這些會員單位的優勢,使得體育賽事的外部性能夠得到內化。

5.洛杉磯市體育賽事行政管理體制

    5.1行政管理主體

洛杉磯市雖然同樣將體育賽事歸入體育領域進行管理,將體育場館歸入娛樂與公園部進行管理,但在體育賽事整體管理的職務范圍上卻呈現出與紐約市不同的特點。負責洛杉磯大區體育賽事管理的機構是一家私人機構——洛杉磯體育理事會。

5.2管理職務范圍

洛杉磯體育理事會是美國先進的城市體育支持機構。它完全由私人機構投資,其作用是為洛杉磯大區帶來主流的體育賽事,并支持該地區的大學和職業體育隊。在理事會的歷史上,這個非盈利性組織已為洛杉磯大區帶來了超過10億美元經濟影響的體育賽事,而其運作的費用僅為800萬美元,運作費用和經濟收益之比超過1:140。除了洛杉磯體育理事會負責洛杉磯大區的體育賽事管理外,洛杉磯大區的當地組織對于體育賽事也有管理的權力。它們或與洛杉磯體育理事會共同合作,或獨自進行體育賽事的管理。

5.3管理職責

洛杉磯體育理事會對于體育賽事的管理主要集中在體育賽事規劃、申辦和賽后評估上,同時它也在自身的能力范圍內運作一些賽事和賽事公關活動。

一是賽事規劃。洛杉磯體育理事會一直在為南加利福尼亞地區尋找賽事。在決定申辦賽事前一定會對賽事的潛在效益和成本進行嚴格的評估。包括:賽事對公眾的吸引力,賽事的歷史和表現,賽事的聲望,賽事的經濟效益,當地主辦者舉辦賽事的成本,賽事與大型組織和賽事擁有者的聯系。

二是賽事申辦。洛杉磯體育理事會除了自己單獨申辦賽事外,洛杉磯體育理事會也與當地的組織合作共同為當地申辦。例如,體育理事會與洛杉磯、盤薩蒂亞、阿納海姆旅游和會議局共同合作,成功將1993年的超級碗比賽帶到了盤薩蒂亞的玫瑰碗球場。

三是賽事運作。洛杉磯體育理事會也組織和運作自有賽事或活動,1995年通過電視播放的洛杉磯體育歷史上100個最偉大的時刻。

四是賽事評估。除了體育理事會所負責申辦的賽事外,還對每年的南加州體育賽事的經濟影響進行評估。南加州的體育賽事每年為當地帶來40億的經濟影響,調查由體育理事會和加州商業會共同委托進行。調查的內容包括:稅收、就業、地區賽事公民參與性、賽場利用率和大學參與度,并計算直接和間接的體育賽事經濟影響。2005年的調查還顯示:南加州的體育賽事帶來了超過16000個全職和兼職崗位。2005年各級別賽事的出席人數達到2860萬。

5.4管理職權方式

從洛杉磯體育理事會選擇體育賽事的標準可見,該機構除考慮賽事的財務收支外,還考核賽事的公益性。說明盡管是私人投資,洛杉磯體育理事會還是承擔了政府管理的職能。除此之外沒有專門的政府部門管理這項工作。洛杉磯體育理事會與其他的體育組織之間不存在上下級關系,而是相互合作的關系。洛杉磯體育理事會有選擇賽事的標準,其他體育組織也有自己選擇賽事的標準。例如:洛杉磯市體育與娛樂委員會申請賽事的標準就是通過吸引數以千計的游客,為城市帶來巨大的經濟影響。這些活動使得洛杉磯市成為世界體育與娛樂之都,國內和國際游客觀賞賽事和活動的勝地。在賽事申辦上,洛杉磯體育理事會與其他體育組織也存在合作關系,雙方既可以獨立申辦賽事也可以合作共同申辦賽事。而賽事的運作則主要交給相關的運作機構進行,洛杉磯體育理事會管理整個大區體育賽事的賽后評估結果。

6.小結

在行政管理主體上,維多利亞州將體育賽事歸入大型活動;洛杉磯市將體育賽事歸入體育管理范圍,將體育賽事管理完全歸入私人機構;紐約市行政管理主體對賽事只起協調作用,而成立城市營銷機構負責體育賽事的具體管理。

在管理職務范圍上,3個城市(地方)由行政主體專門負責體育賽事的管理,而不是將體育賽事與其他體育類別,如群眾體育、體育場館等歸入一個行政主體進行管理。

在管理職責上,維多利亞州對體育賽事管理的職責有著明確的分級;紐約體育委員會協調政府各部門對賽事進行輔助及與賽事承辦方合作對賽事進行評估,而具體的賽事管理基本都下放給專業的公司或運動協會等組織;洛杉磯體育理事會對體育賽事的管理涉及的方面涵蓋了體育賽事規劃、申辦、運作和評估4個方面。

在管理職權方式上,維多利亞州對體育賽事的管理主要通過維多利亞大型活動公司進行協調;紐約體育委員會為賽事提供政府層面的支持,紐約市公司通過以市場運作為主、政府補貼為輔的方式對體育賽事進行申辦、運作和評估;洛杉磯市整個大區的體育賽事管理交給私人性質的洛杉磯體育理事會進行管理,但從職權上看洛杉磯體育理事會承擔了政府對體育賽事管理的職能。

在體育賽事行政職能設置中的政府與市場職能邊界上,維多利亞州、紐約市、洛杉磯市均嚴格地區分了行政調節和市場調節的范圍,城市政府對賽事的管理集中在公益性產品和公共資源的管理上。總體上看,發展目標和規劃被視作公共產品,均由政府提供;申辦既可由政府或非盈利性組織(單項協會、政府基金等),也可由承辦企業單獨進行,政府還給予個別城市資助;凡有政府補貼的,均采用政府購買公益性產品的方式。鑒于賽事4個環節即規劃、申辦、運作、評估的性質不同,政府的介入程度也不同。運作環節的市場化程度最高,規劃(或制定戰略目標)完全由政府提供,而申辦和評估則兼而有之。

7.建議

第一,在包括體育的更大范圍內整合資源,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資源包括需求和供給兩部分。從獲得和實現的角度看,包括通過市場獲得的部分和從行政(公共)獲得的部分。根據以市場調節為主的原則,政府調節的重點是公益性產品和公共資源的整合,包括公益性產品(公共產品和正外部性)和公共資源(政府資源、公共設施和負外部性)的整合。調節市場的失靈,包括政府培育市場和完善、監督、管理市場的職能。

第二,根據整合資源、有效配置資源的要求理順與賽事相關的各主體關系。包括4個環節,即規劃、申辦(創立)、運作、評估的各相關主體的關系(機制)和管理體制。處理好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和短期發展目標的關系,市場需要和公益性需要的關系,市場資源配置和公共資源配置的關系,規劃目標、引進(申辦)目標、執行目標、評估目標和對賽事的考核、評比指標的一致性關系,行政調節方式的關系,規劃定位、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短期目標和建設項目間的關系。

篇8

【關鍵詞】區域體育賽事;體育教育

作為體育強國,我國的體育教育和體育賽事一直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在新時代背景下,充分探究區域體育賽事與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之間的結合具有重要意義。

一、區域體育賽事與高職院校體育的關系

在新時代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向轉型期,國內經濟、社會以及文化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區域體育賽事活動也緊跟時代腳步轉變發展,一個具有文化性、產業性以及社會性的區域體育賽事誕生。區域體育主要根據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后,群眾體育在實施過程中的展現,是群眾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群眾直接參與并組織形成的。高職院校體育則是在學校教育為主導的大背景下,通過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的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體育賽事則是一種能夠提供競賽產品和相關服務產品的特殊事件,能夠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同時在組織形式上具備較為明顯的項目管理特征、組織文化背景和市場潛力。本文所講述的區域體育賽事可以認為是以區域內的群眾為主要的參與對象,在區域內開展的以豐富居民文體活動,提高居民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體育比賽。

按照國內體育界的普遍認知,區域體育和高職院校體育分屬于體育體系和教育體系下的兩個分支,二者分別具有自身獨特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但是通過探究可以發現,二者又在許多地方存在著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對區域體育賽事的作用

(一)帶動區域體育產業的發展

高職學生成為區域體育賽事主體,能夠提高區域體育賽事的專業性和競技性。當一個城市要申報體育賽事活動,這個城市必須擁有相匹配的體育基礎設備。所以,在舉辦體育賽事活動之前,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設與體育賽事活動,也必需依靠高職院校來提供體育場館,并根據要求完善高職院校基礎設施。相關設施在舉辦完賽事活動之后,還可以繼續投入使用,進行其他體育賽事活動和一些文化演出活動等。舉辦體育賽事,觀眾人數多,社會影響力大,會引起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關注,從而帶動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并增加體育人口的數量。體育人口的增加能夠使體育市場的需求擴大,從而促進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體育用品市場等的發展。體育產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產業,發展體育產業能帶動一系列的產業如商業、飲食、娛樂、旅游等。

(二)優化區域經濟結構

區域體育賽事可以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一種形式,首先在體育內涵上體現出了體育教學的競技性,符合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使得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更加的立體化,形成了一個完善的體系。同時通過區域體育賽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實際上實現了自身教育社會化的進程,這與整個時代教育背景是相貼切的。此外,體育教育應該是一個連貫的過程,通過區域體育賽事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后時間通過參與區域體育賽事實現體育教育的連續性,使得課內課外相結合,大大的改善因為教育空白導致的教育效果下降的問題。

(三)高職院校體育資源構成區域體育賽事的保障

高職院校體育資源能夠作為區域體育賽事物質和人力資源的重要保障。從當前我國的區域體育賽事資源狀況來看,相當多的賽事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社會資源有限的制約,而相對的學校的體育資源是比較充足的,通過高職院校體育資源的介入,比如說提供比賽場地或者賽事服務人員,以及比賽所需的器械等等,能夠很好地拓寬區域賽事的規模和影響,也能大幅度的增加區域體育賽事的專業性和感染力。

(四)內容上的普適化

增強了高職院校區域體育比賽針對性,使其與在校學生身體心理發展特點、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相適應,才可以更加高效地借助體育比賽平臺,達到促進學生身體與心智鍛煉的效果。與中學階段相比,高職院校學生課余時間相對充沛,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體育鍛煉,而且對于各類比賽項目關注度很高。調查發現,區域體育比賽種類多,學生參與范圍廣,競賽內容與競賽方式有較強普適性,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

(五)增強體質與培養意識

區域體育比賽可以起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形成的良好效果,這又是對學生平素體育鍛煉的積極促進。首先,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學生體質調查結果,學生體質健康情況近些年來呈現普遍下滑的趨勢,特別是肥胖大學生數量激增。學生體育鍛煉的一項基本目標在于提升學生體質,區域體育比賽在這方面與學生體育鍛煉的目標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學生體育鍛煉一方面要依賴校內體育活動,另一方面也要依賴區域體育比賽這一實施平臺。其次,在高職院校間進行各種類型、各種規模的體育比賽,有利于體育鍛煉的深入開展,從而帶動學生體質提升。比如,短跑比賽能夠帶動學校關注學生速度訓練,學生自身也會自覺增加對這方面的關注度;長跑比賽可以讓校方和學生注意耐力素質訓練;籃球比賽可以讓校方和學生注意靈敏素質訓練;引體向上比賽可以讓校方和學生注意力量素質訓練等。因此,區域體育比賽可以對增強學生體質起到積極引領作用,而這恰也是學生體育鍛煉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郭永安.淺談高校體育向社會體育過渡形成終身體育[J].體育世界,2015(01):100. 

篇9

摘 要 本文從體育賽事自身特點出發,采用文獻資料法并結合旅游學科理論,闡述了體育賽事對城市旅游業的影響。認為體育賽事能帶來豐富舉辦城市旅游資源、提高舉辦城市知名度、改善舉辦城市旅游基礎設施、增加舉辦地旅游收入、提高舉辦城市旅游營銷能力、改善舉辦城市旅游市場客源結構、促進旅游文化交流等積極影響,但也會帶來城市物價大幅上漲、安全和治安問題、城市旅游資源的破壞、交通壓力增大、大型賽事后場館與設施利用率不高等消極影響。

關鍵詞 體育賽事 城市旅游業 影響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平穩增長,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步提高,體育賽事活動也越來越頻繁,關注體育賽事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首先,大型體育賽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吸引了大量的國際和國內旅游者;其次,國內或地區內的各種競爭性或非競爭性的中小型體育活動日益頻繁,促使個人融入相關集體的社交活動性質吸引了普通大眾的參與。圍繞體育賽事開發相應的旅游活動已成為旅游界關注的話題。本文就體育賽事對城市旅游業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對體育賽事與城市旅游業協調發展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一、體育賽事對城市旅游業的積極影響

(一)豐富了舉辦城市的旅游資源

體育賽事豐富了舉辦城市的旅游資源,直接拉動了舉辦城市旅游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具有特色的體育場館、體育建筑與其它景點構成旅游資源的空間結構;第二,熱烈的體育氣氛,重大的國際比賽構成旅游資源的時間結構。

(二)提高了舉辦城市的知名度

體育賽事賽前聲勢浩大的推廣活動以及眾多媒體大規模的報道,會極大提升賽事舉辦城市的知名度,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會顯著提高舉辦城市作為人們旅游目的地的機率,不僅在賽事舉辦期間給舉辦地帶來大量客源,而且對該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積極的影響。有數據表明,葡萄牙在2004年舉辦的歐錦賽期間共接待50多萬外國球迷和游客,旅游收入達到1.12億歐元,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為0.78%,雖然這個數字不大,但該國業內人士更看好旅游業的前景。歐洲足聯估計,由于歐錦賽的舉辦,在今后幾年將為葡萄牙旅游業帶來1.79億歐元至3.57億歐元的收入。

(三)改善了舉辦城市的旅游基礎設施

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是旅游業發展強有力的依托和必不可少的條件,城市旅游尤其需要高標準的設施條件,同時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外來游客的旅行需要。體育賽事尤其是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是發生在短時間內的有大規模游客參與的活動,因此在大型賽事前期城市往往會進行較大規模的配套設施建設,使賽事舉辦城市的基礎設施供應能力和運行效率得以全面提高,同時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的餐飲、住宿、旅館、通訊等行業也得到極大的發展,旅游接待能力和品質進一步提高,為城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漢城為舉辦第24屆奧運會,擴建了國際機場,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漢江,改善了城市環境、下水道和水質管理,并開展了防公害等工作。巴塞羅那奧運會組委會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改善城市環境和設施,約耗資362億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長的海濱沙灘,改造了港口,修建了兩條環形公路、兩條隧道,改建了飛機場,改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統,建成了提供水、電、氣和電話服務的網絡。

(四)增加了舉辦城市的旅游收入

舉辦體育賽事給當地旅游業帶來了無限商機,促進了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賽事期間,游客在住宿、餐飲、交通、通訊、觀賽、購物等方面的消費都比平時超出許多,集中消費程度較高,舉辦城市的旅游收入會大大增加。2003年8月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隊訪華比賽,光是票房收入就達近2000萬元。

(五)提升了旅游營銷能力和管理水平

城市旅游業的大發展,除了擁有良好的硬件設施外,還需要配套良好的軟件――較高的旅游營銷、管理水平。現代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涉及方方面面,一般都會引進專業公司對賽事進行整體營銷策劃,如通過廣告策劃的整體思路對賽事進行包裝推廣,用多樣化的媒介經營手段發掘體育無形資產,賽事的系列文化活動、明星效應,甚至是賽事的花邊新聞策略等等都可以為城市旅游業的推廣所借鑒,提高自身的營銷管理水平。同時,賽事的某些具體要求對提高旅游業的管理水平有直接的促進作用,比如有的大型體育賽事會與賽事舉辦方簽訂賽事接待合作協議,對賽事接待的服務內容、服務質量等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規定。這些合同條款的要求通常是或高于國際相關行業標準,這就會使其相關行業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逐漸與國際標準相接軌。對于大型體育賽事的這些直接和間接效應,城市旅游業如能很好地加以借鑒,將能夠較快地提高自身的營銷、管理水平,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改善了旅游市場的客源結構

賽事舉辦期間,旅游人數大量增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舉辦地的非傳統客源,這部分新游客的到來促進了對舉辦城市的了解與溝通,有利于舉辦地通過宣傳發展新的市場,進而改善舉辦地的客源結構。

(七)促進了旅游文化的交流

大型體育賽事舉辦時,五湖四海的運動員、體育官員、各國的賽事觀眾等將齊聚一堂,這就為舉辦城市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旅游文化是最具有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旅游資源,所以一般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通常會伴有大量的專項文化宣傳活動以促進舉辦地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二、體育賽事對城市旅游業的消極影響

(一)引起城市物價的大幅上漲

體育賽事所吸引的旅游者其主體旅游活動都是參加或觀看體育賽事,因此基本的旅游行為具有趨同的特征,他們所要求的基本旅游服務和特殊需求一般也具有類同性,這將導致對同樣的旅游服務和設施的大量需求。因此房租、餐飲、交通價格等將明顯上漲,同時也會造成城市物價的大幅上漲,使游客和居民的經濟負擔加重。

(二)帶來安全、治安問題

在賽事活動舉辦期間,來自各地的參賽人員、記者、觀眾眾多,由于各國家的法律不同,文化不同,道德觀念、價值觀念不同,不同,日常生活習慣不同等等,都會在活動期間帶來一些摩擦。體育賽事的人為因素可控性差,比賽期間人多混雜,再加上賽事競爭激烈,人們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造成事故的發生。

體育賽事在舉辦過程中受到大量媒體和相關組織的關注,這就成了恐怖組織利用的對象。近年來,世界上接連發生一連串的恐怖襲擊事件,人人談恐色變,都害怕將體育賽事作為襲擊對象。

(三)產生“蜂聚現象”和“擠出效應”

體育賽事使得短時間內有大規模旅游者涌入,會產生“蜂聚現象”,對城市旅游資源造成破壞并在交通、噪音、廢棄物等方面對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從而產生“擠出效應”。

體育賽事引發的旅游活動的集中性將使大量的游客在一個較為集中的時段持續或重復地使用某一景區,景區容量和游客數量的將出現矛盾。這就有可能使城市的旅游資源遭到破壞。同時賽事期間,由于大量游客涌入,帶來了大量噪音、廢氣物,同時城市交通運輸壓力大大增加,將會給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對于成熟的旅游消費群體而言,“擠出效應”是絕對存在的。如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第一次出現了“反旅游”的問題,即大量的居民為躲避大規模人流,紛紛逃離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四)體育賽事活動后續開發不利

體育賽事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舉辦過程中為城市旅游業打開了新的局面,但其后續開發卻往往被忽視,為體育賽事建造的場館、建筑和其它一些設施會出現閑置狀況。一方面體育場館建設需占用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體育場館賽后運營是個國際性難題。現代體育場館投資巨大,回收周期長,回報率低。目前國內大多數體育場館經營不佳,高度依賴政府財政撥款,建一個虧一個,成為地方政府的“燒錢大戶”,燙手山芋。如1990年北京亞運會后也出現了一些場館使用效率低的問題。就連被世人譽為典范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其主體育場所在的奧林匹克公園在賽后也難避“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慘淡。

三、結語

體育賽事是一種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資源。體育賽事尤其是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對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它能為舉辦地吸引大量游客,大大增加舉辦地的旅游收入,提高舉辦地的知名度等。同時,體育賽事的舉辦也會給旅游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物價上漲、交通擁擠等。總的來說,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對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各舉辦城市應該把握好舉辦體育賽事的機遇,最大限度地消除負面影響,全面提升城市旅游業的綜合競爭力,推動城市各項建設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連桂紅.論體育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

篇10

大型體育賽事作為城市事件,是城市發展的因素。但其對城市發展影響的作用范圍和影響程度并不是無限延伸的,而是主要集中在與大型體育賽事相關的因素,如城市旅游、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形象、城市體育等。其三,影響的階段性特征。在賽前籌備階段,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對城市經濟的急速拉動;而賽中階段則主要集中在賽事對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的影響上;賽后階段,賽事對城市發展的影響主要反映在賽事為城市居民留下的物質和精神遺產。其四,影響的可控性特征。盡管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能夠產生負面影響,然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在賽事對城市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之間存在著利益的制衡,以奧運會為例。“奧運瘦身計劃”的實施既減少了賽事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場館的數量和觀眾的人數,從而降低了賽后多個場館閑置的可能和城市的環境破壞和交通壓力。

經濟———大型體育賽事影響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城市經濟系統是城市系統的重要子系統,是城市發展的內涵。城市發展最根本的動力來源是城市經濟能力的支撐[8],而保證城市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和尋求新的增長點,不僅是城市舉辦賽事的初始動機和主要目的之一[9],同時也是大型體育賽事觸媒發揮作用的動力機制。對于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發展的經濟影響機理,不少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經濟影響的三效應說[10](經濟增長效應、城市品牌效應和產業結構效應、乘數效應[11]、拉動效應以及聯動效應、波及效應等[12]。可以說,賽事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的本質是經濟的增長,表現在:第一,城市投資的增加。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13],而體育賽事的舉辦通常都伴隨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體育場館設施及配套基礎設施投資。體育場館設施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所必需的條件,同時為保證體育場館設施的充分利用,還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配套基礎設施。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體育場館設施的投資屬于賽事的必要和直接投資,因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城市所進行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如交通系統、供水和排水系統、通訊系統和環保投資等被稱作賽事間接投資[14]。以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為例,其城市投資情況如表1所示。而體育賽事的間接投資通常是以體育賽事為契機來達到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的效果的,這種現象被稱作“催化劑綜合效應”或“催化劑綜合癥”[16]。而一旦賽事的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達到一定的規模,即所謂的大推進的方式,就能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目標。[17]第二,城市消費的增加。大型體育賽事期間城市消費的增加通常是由賽事旅游者帶來的[18],他們的食宿、交通、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擴大了當地的消費需求,這種現象也被稱作事件旅游效應[19],即事件作為旅游吸引物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據廣州市旅游局的數據統計,亞運會舉辦期間(2010年11月12—27日,廣州城市旅游情況顯著增加。如表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對大型體育賽事而言,物理環境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他人文因素如賽事組織者的親和力、服務態度和氛圍等也同樣不容忽視。因此,賽事管理和組織者通常會通過賽事與城市的整合營銷拓寬旅游市場,或者間歇性的舉辦體育賽事達到長期吸引旅游者、延長其停留時間和刺激消費的效果[20]。第三,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城市產業結構也被稱作是城市經濟增長的轉換器,作為以往經濟增長的結果和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產業結構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21]。由于大型體育賽事廣泛的產業關聯性,且相關聯產業基本處于比較高的產業結構能級,因而對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自2004年申亞成功后,由于亞運場館、軌道交通及相關第二產業的帶動,第三產業對廣州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根據國際通行貢獻率進行計算也逐年上升,其中2005年為55.6%,比上年增長5%,2009年達68.1%。其中,媒體、娛樂、體育等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呈明顯增長態勢,2006—2009年從0.2激增到1.53。[22]從產業結構的效應上看,大型體育賽事促進了農村城市化進程和非農就業人口比例的增加;拉動第二產業———特別是對科技含量高的現代制造業的發展;拓展了包括商業服務、金融保險、旅游會展和文化產業等現代服務業的第三產業范疇。從關聯方式來考察,體育賽事通過前向、后向和橫向關聯與城市產業體系形成了廣泛的關聯。

社會———大型體育賽事影響城市發展的核心內容城市社會是指在城市空間范圍內,以共同物質生活為基礎而聯系起來的人類生活共同體。城市社會發展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社會的影響體現在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兩方面。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民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共同創造的、具有城市特點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23]大型體育賽事所需的體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物質形態,它往往以特有的造型和藝術形式詮釋著競技精神和社會文化心理,成為城市文化的物質注解和重要載體,是城市積極向上的形象代表[24]。競技運動中所蘊含的競爭精神與城市競爭和發展的理念相契合。體育賽事中體現出的“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等精神不僅有利于城市人才的塑造,同時能夠促進良好工作意識、市民的進取精神等社會道德規范的形成,從而提升城市魅力,增強市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25]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作為城市精神和物質的綜合表現[26],是人們對城市外在物質形象和內在精神素質的總體印象,也是城市文化景觀上的反映。根據其特點,城市形象可歸納為視覺形象、感知形象和行為形象三類[27]。視覺形象是指人們能直觀到的城市物化,是城市建筑、城市標識等在人腦中的綜合反映。大型體育賽事不僅可以強有力地打破城市有規律的發展節律,呈現出在時間和空間上影響作用力的相對集中[28],同時賽事產生的巨大需求能夠為政府大量的資源投入提供決策依據。合理的體育賽事場館分布和配套設施建設能夠改善區域的環境,提升區域功能和形象,從而帶動周邊地區的建設和發展,從而達到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的目的。感知形象是指人和物構成的有機整體,是城市內涵和特質。如果說視覺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外在特征的話,那么感知形象則是城市形象的內在屬性。一個城市給人的印象深刻與否除了外在的建筑、環境等,更重要的還是其極具特色的人文特征。而大型體育賽事對一個城市長久的影響正是其文化和素養的培育與傳播,是其城市公共秩序、城市特有文化、志愿者的服務水平、人民的道德素養等的提高。行為形象是感知形象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政府、市民、游客游客等行為主體的外在活動的綜合展現。在籌備和舉辦體育賽事的過程中,城市為了能夠塑造良好的形象,要求無論是政府還是市民,無論是機關還是社團都能夠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29],有助于居民形成積極的態度、文明的社會風貌、良好的社會公共秩序和濃厚的體育氛圍。此外,大型體育賽事對于城市形象的影響還表現在其擴大城市影響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樹立城市品牌等方面的作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