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范文
時間:2023-07-09 09:16: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 F30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22-09-1
1 吉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狀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的重要內容,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經過近20年的探索實踐,吉林省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組織實力不斷增強,帶農惠農能力不斷提高,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民就業增收。“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機遇期。到2012年底,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斷提升,呈現產業升級、質量提升、效益增長的良好態勢。
1.1 帶動型龍頭企業達到一定數量規模
帶動型龍頭企業是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解決就業和發展地方經濟的主要力量。近十年吉林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的增幅都在10%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蓬勃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2 龍頭型企業集群集聚發展
龍頭企業立足我省資源優勢,確定發展方向,吉林省圍繞優勢農產品基地已形成了糧食加工業、畜禽加工業和特產加工業三大主導產業。
1.3 科技支撐作用明顯
科技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如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走科技興企之路。
1.4 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2年底,僅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名牌農產品等國家級品牌就達90多個。
2 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
2.1 原料基地建設相對滯后,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近年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吉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加工轉化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但是,與企業加工配套、銜接緊密的基地建設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發展壯大,已成為制約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的主要瓶頸。
2.2 融資能力較弱,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
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命脈,吉林省部分龍頭企業尚處于資本原始積累過程,規模相對較小,資產總量相對較少,可抵押物品少,加上企業實力相對較弱,融資渠道單一。企業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積極擴大規模,謀劃項目,但融資難問題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障礙。
2.3 科技研發能力較弱,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創新是提高競爭力的核心,是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必然選擇。而吉林省龍頭企業中民營企業居多,松散管理比較普遍,高科技人才短缺、科技研發投入有限、研發能力不足,致使加工的產品科技含量較小、附加值較低、產業鏈條較短、市場占有率較少。
2.4 品牌創建意識不夠,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品牌是企業開拓市場的利器,是企業占領市場的關鍵,品牌代表著企業的信譽和產品的質量。而吉林省多數龍頭企業仍然屬于粗放型和人員密集型加工企業,產品也只是簡單的粗加工。品牌培育和創建意識不強、品牌建設投入不足、品牌經營戰略不深、品牌保護意識不強等問題普遍存在。
3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對策措施
3.1 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原料基地
加大配套基地建設力度,搞好規劃布局。鼓勵支持龍頭企業通過租賃、承包、股份合作、土地流轉和訂單等形式建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優質原料生產基地。
3.2 積極搭建融資平臺
充足的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強勁動力,要積極溝通協調各金融部門,為龍頭企業廣開融資渠道,設立貸款擔保機構和產業發展基金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務體系,搭建銀企對接服務平臺,鼓勵企業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資并舉,加快發展企業資本市場,積極推進已上市公司做大做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進而推動吉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蓬勃發展。
3.3 提高科技研發能力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多元參與的科技創新體系,增強科技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產業鏈條長、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強、符合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要求的產品和產業。支持企業吸引高科技人才、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成果、謀劃新項目,不斷延“深”產業鏈條。
3.4 強化政策扶持
篇2
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我國農村文化市場建設,要通過文化體制改革來促進其發育和完善,即通過改革來理順各種關系,既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充分引入市場機制,促進農村文化市場的發育,又依據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加強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和引導,促進其不斷完善和健康發展。
一、我縣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各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我們以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為平臺,以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為載體,不斷推動文化創新,努力建設和諧文化,全面推動了我縣文體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到目前為止,列入全縣文化體育統計范圍的文化經營單位8家,出版物、音像經營單位9家,網絡文化經營場所16家,印刷復印個體經營55家,工藝美術裝璜6家,從業人員3000人。從農村來說,建成的鄉鎮文化站18家,村級文化活動室560家,農家書屋60家,村級文體活動廣場460處,農村自樂班、文化活動大院570多個。總體來看,全縣文化事業的基礎設施大有改善,文化生活非常活躍,民間文化有所弘揚,人才隊伍相對穩定,文化市場漸趨繁榮。從經濟類型劃分,民營企業和攤點戶數占到95%以上,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從經營方式來看,已由最初的單一型向多樣型轉變,可謂“百花齊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得到提升,民間剪紙、監軍戰鼓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文化事業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縣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縣文化產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與全市先進縣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1.文化產業設施建設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
縣城雖有“兩館一院”,體育場、館,文化活動廣場等,仍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嚴重滯后。18個鄉鎮還有4個鄉鎮文化站達標;村級文化活動室、文化活動廣場還未覆蓋全縣,個別農村群眾開展文體活動存在困難。
2.文化產業投入嚴重不足
由于縣財力有限,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錢用于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化建設不能與經濟建設同步,嚴重錯位。特別是國有文化經營單位舉步維艱,生存都較為困難。少數的中、省投資又是杯水車薪,難以扭轉產業的發展困境,民營資本投資在利益效應下又卻步畏難。
3.文化事業的發展仍然處于低水平
我縣文化事業發展缺乏統一規劃,市場培育力差,多數網吧、書報刊音像零售出租門店規模小,檔次低,競爭無序。導致有的經營業主違規經營,私自接納未成年人和超時營業,嚴重影響著青少年身心健康。
4.農村文化人才隊伍缺失、老化,青黃不接且后繼乏人
近幾年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農村有文體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絕大部分“吹、拉、彈、唱”和文學創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都是自娛自樂,沒有經過專業輔導,演唱、演技、創作水平較低。特別是農村更缺乏會經營、懂管理的文化產業經紀人。
5.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強,思想認識不到位
多數鄉鎮村干部對農村文化建設意識淡漠,甚至缺失。片面認為農村文化建設是“軟”任務,費錢費力不討好,長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
三、加強我縣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重要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迫切而長期的艱巨任務。根據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部署,針對當前我縣農村文化建設現狀和存在問題,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進。特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干部應強化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意識,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自覺性,建立長效機制,積極推進農村文化建設事業向前向深層次發展。鄉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認識,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制定文化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年度工作目標和分類指導、實施意見,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推進、互促互動、共同發展。
2.加大資金投入,全面落實各項農村文化經濟政策
縣、鄉、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資金用于發展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財政部門應確保文化事業單位的辦公經費;相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因增加農村文化服務項目和內容而需要增補的經費的問題,保證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合理分布,并為鄉文化站、村文體活動室及室外健身場所等設施建設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積極向上爭取文化政策性資金、設施、器材及書刊,用于扶持農村文化事業,以確保農村文化建設和各類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
3.加快陣地建設,充分發揮農村文化設施的作用
應充分調動和發揮鄉、行政村、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富裕農民的積極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農村文化體育事業,盡快構建出鄉有文化站(文化活動中心)、各個行政村有文化(體育)活動室、自然村里有文化活動戶、農家書屋等多層次文體活動網絡。
4.培育引進人才,不斷強化農村文化隊伍的建設
要搞好農村文化建設,有一支較高素質的農村文化人才隊伍是關鍵。我們應盡快配齊鄉文化站專業人員,理順體制,落實編制,妥善解決其歸屬、工資待遇等問題,以充分調動他們服務農村文化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從根本解決農村文化隊伍老齡化、人才斷層和青黃不接的問題。
5.加強對民間民俗文化的保護、挖掘和開發
篇3
一、精準扶貧內涵
精準扶貧這一概念是在2013年同志到湘西進行調研工作時提出來的,是我們國家現階段重要的扶貧發展戰略,是反貧困理論的巨大創新,實施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需求,面對不同地區的貧困環境,需要采用更為有效的方式來對扶貧對象進行精確的識別與幫扶,做好對扶貧工作項目的精確管理,以地方政府為主導,通過市場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來提高扶貧對象的自我生產能力,改善扶貧對象的生活水平,使貧困地區的人民早日走上脫貧致富的發展道路[1]。
二、精準扶貧視角下的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資源優勢。武陵山位于四個省份的交接之處,少數民族人口比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顯,在武陵山片區中還有許多的特色文化小鎮,少數民族寨子,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產業項目發展的基礎,近幾年來,隨著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很多優秀的文化產業人才也積極投身到了文化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當中,為武陵山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文化產業集群地區,就吸引了國內外不少的游客前來參觀游玩,調動了其周邊地區文化娛樂休閑一條龍產業發展,在湖南省地區也是全國范圍內比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點,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產業建設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使村民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2]。
(二)劣勢分析
1.總體發展緩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幾年來取得了一些較為不錯的成績,擁有了一定的文化產業資源,形成了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產業項目,但是從總體來說,目前該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規模并不是很大,總體質量還待于進一步提升,和全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缺乏國際性的競爭實力,缺少高尖端的經營管理人才以及系統的文化集群運營方式,武陵山地區的特色文化集群產業和其他主導型發展產業相比,總體發展進步的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準扶貧政策支持。在對武陵山片區實施精準扶貧政策來提高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水平的過程中發現,受到歷史原因的影響,在真正開展特色文化產業項目時,缺乏有力的精準扶貧政策支持,地區貧困農民的主動生產積極性不高,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數依舊很多,影響到了整個武陵山片區的脫貧發展速度,在個別文化產業實施過程中,扶貧政策的實施不夠精準,最終導致了扶貧項目資金去向不明,并沒能很好地開展地區特色文化產業項目,真正的貧困農民沒能獲得扶貧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區自身的生產基礎比較差,在構建特色文化產業集群項目過程中,生態破壞的比較嚴重,山區自然泥石流、山洪現象時常發生,武陵山片區人民的返貧率非常高,缺乏正確的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實力不強。雖然近幾年來,武陵山片區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園”等特色旅游文化產業集群項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區較有名氣,在全國諸多的特色文化產業集群中,并沒能完全發揮出武陵山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品牌文化的總體競爭實力不強,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園以外,并沒有相應地開發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項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有一個長遠性的發展前景,單純依靠這兩個特色產業項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區作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準扶貧政策下的重點發展對象,關于文化產業品牌實力不高的問題,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4.地區文化產業集群機構不完整。武陵山片區的文化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產業園附近,其他地區的文化產業結構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現出武陵山文化產業園集群發展的文化產業結構分布,也就是說,所有武陵山地區的文化產業資源都會慢慢向著文化園的發展結構靠攏,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導的話,在今后的發展中,會導致更多的資源朝向武陵山文化產業園傾斜,使得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進而出現斷裂式的文化產業結構,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區的整體特色文化實力,造成武陵山地區間發展的不均衡[4]。
(三)機遇分析
在對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現狀進行SWOT分析時可以了解到,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提出和不斷完善,武陵山片區的文化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和轉變中,為了更好地實施武陵山地區的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計劃,做好地區間的文化資源整合,實現文化內容的發展創新,改革傳統文化產品的制造工藝,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武陵山優秀文化理念宣揚出去,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下,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得到了改善,為文化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得文化產品消費進入到了新階段,文化產業的社會需求也不斷增多,大力發展武陵山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可以加快轉變地方經濟的產業結構,有著生產污染小,資源消耗低的優勢特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將成為武陵山片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四)威脅分析
1.缺乏科學的融資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區的特色文化產業發集群發展的現狀來說,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挑戰,區域間的品牌競爭比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區的文化聚集區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企業來進行投資,那么對于武陵山文化產業發展來說將是一次嚴重的打擊,雖然政府部門提出了精準扶貧戰略,對武陵山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給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資情況來看,武陵山片區的融資渠道還不夠暢通,文化產業的投資主體結構較為單一,民間借貸的安全性較差,而且武陵山片區文化企業的經營結構轉變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學融資渠道,很多經濟效益比較差的文化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而宣布了破產倒閉[5]。2.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意識。而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劣勢主要是指總體的文化產業規模較小,沒有形成一條特色的文化產業鏈,雖然基礎文化產業具有了一定規模,但是相應配套的文化產品生產、銷售和文化服務卻沒能有效實施。武陵山地區文化企業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較淺,普遍存在文化感較低的現象,缺乏一個核心企業來領導地方文化產業發展,而且科學技術較為薄弱,很多文化產品的加工還停留在傳統制造工藝當中,產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還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創新意識,這樣所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市場銷售情況并不是很好,不能將武陵山片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寶貴資源科學轉變成為特色文化產業優勢,不能做到物盡其材,人盡其用,創新型技術人才較為短缺,后續發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產業聚集區當中,人才結構失衡,政策激勵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終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區的文化產業實力開始逐漸下降[6]。
三、精準扶貧視角下的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戰略組合分析
(一)優勢—機會(SO)戰略組合
SO戰略組合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發展模式,將內部資源優勢同外界的機會聯系在一起,為了更好地創建精準扶貧視角下的武陵山片區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理念,確定適合武陵山區域發展的文化產業結構模式,樹立人性化的文化經營理念,建立專門的武陵山片區文化產業管理機構,由專業人士來負責地區的文化產業開發項目管理,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優化地區文化產業結構,加快地區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力度,樹立可集約式的文化產業發展理念,進而提高地區村民的文化產業發展下的憂患意識,建立可持續發展下的綠色文化產業發展目標。
(二)弱勢—機會(WO)戰略組合
WO戰略組合方式,則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機會來彌補了自身發展劣勢,并將劣勢逐漸發展為優勢,在制定與武陵山片區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精準扶貧政策時,應當進一步加大地方經濟的財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區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入到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和孵化項目當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水平單純依靠政府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開各種融資渠道,促進文化產業審批制度的完善,放寬市場經濟下文化企業的準入門檻,積極出臺一些鼓勵文化產品消費的政策,激發人們潛在的文化消費需求,不僅可以很好地滿足武陵山片區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時也能夠打開文化市場,使地區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三)優勢—威脅(ST)戰略組合
ST戰略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去緩解或減輕外界的威脅所引發的負面影響,為了讓全國各地的游客都能夠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發展品牌,就要進一步加大對的文化產業品牌的宣傳力度,弘揚武陵山地區的特色文化產業理念,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產業鏈,形成“構建三園,發展多點”的文化發展產業空間布局結構,促進武陵山片區全境范圍內文化產業基地,文化事業單位建設以及文化旅游景點建設項目的積極推進,開展山清水秀“農家樂”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設項目,利用武陵山地區特色的山水資源來打造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品牌[7]。
(四)弱勢—威脅(WT)戰略組合
而WT戰略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過減少自身的弱勢,來免去遭受外界環境威脅的一種防御戰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區文化產業特色的集群項目時,需要充分體現文化產業中的娛樂休閑價值,還應當體現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美術文化價值,不要將傳統文化的精髓遺失,進而進一步拓寬影視廣播文化產業鏈,利用現代化新媒體技術,向全國人民傳播武陵山文化產業的集群發展特色,提高網絡化和信息化技術的推廣作用,建立文化建設,網絡營銷為一體的特色文化產業結構,積極開發新穎的文化產品,來擴大文化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
作者:陳曉亮 趙立平 陳政 單位:湖南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熊正賢,吳黎圍.進程與展望:武陵山片區旅游發展30年[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03):45-55+142.
[2]徐麗媛.中部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競爭力比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3]劉偉.恩施州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4]徐子龍.湘西武陵山文化產業園發展戰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5]張小靜.武陵山片區開發區發展的動力機制及其調控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篇4
關鍵詞:廣西廣播影視 內容產業 社會資本
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的戰略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廣西區政府十二五期間的重要培育對象,目標是到2015年將文化產業發展成廣西的千億元產業。而作為其核心層次,廣播影視產業的發展狀況和前景也備受矚目。廣播、電影電視與文化產業中的其他組成部分最大的區別是是給了我們強烈的視覺沖擊,帶來了一個視覺文化的時代,不僅不知不覺的改變了大眾日常生活的機制。廣播影視肩負著重要使命,既能傳播信息、提供娛樂,又能普及知識、發展文化、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加快廣播影視產業的發展,能增強區域文化軟實力,因此對廣西廣播影視產業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廣西廣播影視現狀
(一)廣西廣播影視產業的整體綜述
廣西全區廣播影視總收入近年來呈逐年穩步增長的勢頭,如表1所示,2010年廣西全區有線廣播電視用戶540多萬戶,城市數字電視用戶278萬戶,廣電網絡收入為11.45億元;此外,全區電影票房為1.36億元,廣告收入為9.83億元。2011年,廣電網絡收入為12.65億元,電影票房為1.77億元,廣告收入為10.79億元。上述各項指標“十一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在兩位數以上。
(二)廣西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廣西電視產業已經形成依托廣電網絡公司,廣大電視觀眾通過機頂盒收看數字電視或開展其他相關活動的運營模式。2007年廣西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突破200萬戶,2008年廣西14個地級市數字電視監測系統已實現全區聯網,2009年廣電網絡收入突破10億元,至2010年,全區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5%和97%。
2、廣西電視臺、廣播電臺基本情況
電視臺方面,廣西有15個電視臺,其中以新聞宣傳為主的綜合頻道廣西衛視于1997年上星播出,覆蓋全國人口約8億,同時在東盟、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都有播出。其自辦節目《廣西新聞》最有特色,每天播出時長超2個小時,及時、權威、生活化,在全國同類節目中也有良好口碑。2012年,廣西衛視再次升級,以“發現美、創造美、分享美”為其核心訴求,大力突出民族、東盟等特色。此外,十一五期間,全區各地、市廣播電視媒體也按照統一部署,紛紛開設專欄,鞏固壯大了主流輿論。
廣播電臺方面,廣西自治區全區共有13個廣播電臺,有28個頻道。其中950music radio、廣西女主播電臺探索出一條主題鮮明、受眾明確的廣播電臺發展路線,成效顯著,近年來成為廣西收聽率最高的電臺。北部灣網絡廣播電視―北部灣在線BBRTV則是由廣西人民廣播電臺搭建的跨地區、跨行業的新媒體,是廣西最大的新媒體綜合平臺,有中文、英文、越南語、泰語不同的版本。
(三)廣西電影產業發展現狀
1、電影創作
廣西電影廠先后攝制故事片120多部,其出產的電影屢獲國家級大獎,曾經擦亮了廣西文化的名片,張藝謀、張軍釗、何群、蕭風等著名電影導演都曾在此工作并拍攝著名影片。但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廣西電影制片廠電影創作生產經歷了長期的停滯狀態。近年來,廣西電影廠也走上了改制探索的道路,加快創作生產,2009年攝制電影6部、電視劇2部,2010年,攝制電影2部、電視劇7部,2011年上半年,攝制電影2部、電視劇4部。
近年來廣西制作了不少優秀電影、電視。2005年、2006年全國少兒節目精品及動畫精品評審結果,廣西6個少兒欄目、節目榜上有名,獲各類獎勵共計61萬元。廣西電視臺與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的科教片《月球探秘》榮獲“金雞獎” “華表獎”最佳科教片獎。廣西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清水的故事》榮獲“金雞獎”評委會編劇獎及第27屆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獎;而《碧羅雪山》則榮獲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音樂獎及評委會特別嘉獎等4項大獎,還入圍第47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最佳音樂獎提名電影;另一部電影《冰雪同行》獲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和第27屆金雞獎最佳美術提名。
2、院線發展
2009年廣西電影市場逐步發展,電影票房達7,700萬元,同比增長46%;2010年,廣西院線票房突破億元,達1.0016億元,同比增長96%。至2010年,廣西共有23家影院,14個地級市中,南寧有10家影院,桂林有6家影院、柳州有4家影院外,北海和玉林有2家影院,其他城市各有1家電影院。
廣西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實施效果良好,2010年放映電影17.31萬場,觀眾4729.3萬人次。廣西南寧新天地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放映網絡已經覆蓋7市36縣326個鄉3341個村。除此之外還有百色紅土地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來賓市燎原農村數字院線有限責任公司、河池市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等、梧州市桂東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等。
二、廣西廣播影視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一)整體廣播影視產業的企業實力較弱
廣西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相對落后,據統計2011年1月―11月的全國電影影院票房,廣西自治區只有南寧的萬達影城排名在100強之內,名次為第20名,總票房達四千兩百二十萬元。從上可見,廣西除了南寧、桂林、柳州之外,其他的城市電影影院設施甚少,發展十分落后。
(二)缺乏健全的投融資體制
目前廣西乃至全國都沒有針對廣播影視產業的資本市場,投資渠道相對單一。并且由于電影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難以估計,資本不敢貿然進入,使得電影項目融資渠道較窄。目前僅靠靠政府投入的融資模式是遠遠不能滿足資金需求的。
(三)高素質人才缺乏
目前,廣西廣播影視行業從業人員不多,而高素質人才更是缺乏,尤其缺乏的是能在自主知識產權、文化產業管理以及營銷、金融、企業運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知識儲備的綜合型人才。
(四)產權關系有待明確
廣西廣播電視業過去是純粹由國家投資,現在經過產權改革,已經改變為國家、廣播電視機構自身、銀行都參與的多產權模式,隨比過去有所改進,但仍有資產權益等問題需要明晰。
(五)對外形象不清、沒有特色品牌
廣西廣播影視至今沒有在全國打響招牌,比起成功的湖南、江蘇、浙江等衛視,沒有自身清晰的定位,是走影視、娛樂、年輕化路線抑或其他?其路線非常模糊。目前廣西廣播影視行業的標識系統基本上處于低水平階段,品牌的塑造仍需加強。
三、對于廣西廣播影視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一)大力扶持重點產業發展
實施內容振興計劃,優先發展電影、電視劇、影視動畫為重點的內容產業,設立影視內容產業扶持引導基金,鼓勵和扶持優秀的影視及動畫內容的生產。大力提升編劇在影視劇產業鏈中的地位,鼓勵和扶持原創,進而打造廣西廣播影視內容品牌。大力實施精品戰略,提升廣播影視內容的質量和內涵,將傳統廣播電視、電影的內容優勢延伸到視聽新媒體。針對融合媒介、融合終端對影視內容的需求,生產網絡視頻、手機短劇、移動音視頻等數字內容產品,拓展影視內容生產制作和播出平臺的產業鏈。通過這些重點內容產業的發展積累資金以及經驗,再帶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二)增加資金投入,擴大資金來源
政府作為引導者,可以協調相關機構,制定與文化產業有關的金融扶持政策;在無形資產問題上,適當改進其評估和抵押辦法,為文化企業提供便利;鼓勵文化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債券融資;同時,可以探索文化信貸擔保公司模式,使文化企業貸款貼息方法多樣化;鼓勵廣西影視企業加大與內地影視企業之間、與港臺甚至海外影視企業之間進行合拍。
(三)培育獨立經營、機制靈活的市場主體
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加快國有廣播影視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上市公司。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資本參與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加快組建廣西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并支持其做強做大。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廣西廣電,使其成為一個新興產業運營主體,同時可以加強網絡電視臺、廣電視聽網站的運營主體建設。
(四)開發廣西特色資源
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特色民俗文化輔以高科技可以成為其亮點。廣西應該通過文化普查,科學評估優勢文化資源,選擇特色產業進行扶持,形成有廣西特色的文化群,著力打造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影視城(如劉三姐影視城)、 數字電視和數字電影、網絡電視電影等產業,打造廣西文化品牌和企業并推向全國。
(五)加強產業間的協作與互動
電影產業是的產業鏈很長,可分為五個階段:融資、策劃-生產制作-發行和集中進行市場營銷-影院放映-回收資金并進行后期電影產品開發。廣西電影產業可以吸收相關的產業支持與參與,發出相當廣泛的輻射領域,帶動與之相關門類產品的市場開發,如:后電影產品的開發、電影衍生產品(玩偶公仔)、影院音響器材的更新換代、電影的網絡播放、電影出版物等等。
參考文獻:
[1]李嵐,羅艷.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研究[J].現代傳播,2011,(9).
[2]張向明.關于影視產業化進程中影視頻道經營的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05,(10).
[3]李建平.廣西文化產業現狀分析和發展研究[J].學術論壇,2003,(6).
[4]胡向榮.我國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對經濟增長作用研究[D].2007.
[5]車勇.廣西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研究[D].2007.
[6]柯研.廣播影視業發展觀念的歷史發展和內涵[J].新聞,2010,(6).
[7]王太華.關于廣播新媒體的幾點思考[R].這個廣播電視學刊,2009,(5).
[8]張向明.關于影視產業化進程中影視頻道經營的思考[N].科技創業-產經透徹,2005,(10).
篇5
[關鍵詞]文化產業;產業集群;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化是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軟實力”,可以創造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縱觀全球,走在文化產業發展前列的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等早已把文化產業確立為國家的戰略產業、立國產業。黑龍江省文化底蘊深厚,曾被譽為“東方莫斯科”和“音樂之鄉”。近年來,為順應國家文化產業大發展的需要,黑龍江省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步伐加快并取得顯著成果。
一、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投入不斷增加,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年提升
2009年黑龍江省城鎮用于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為21.2億元,用于文化體育與傳媒的支出為33.5億元,比2004年分別增長2倍和1.1倍。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家電下鄉等活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支出不斷增加, 截至2009年底全省年均文化娛樂用品及娛樂支出分別為432.9元和496.4元;文化產業機構6.4萬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59億元,占全省GDP的1.9%,年均增長13%,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2.4%,拉動全省GDP增長0.3個百分點。
隨著文化產業規模的擴大,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不斷提升。2009年全省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增加值4.5萬元,人均實現經營收入16.9萬元,比2004年增長67.3%。同時,全省涌現出一批寓教于樂、經濟收益和社會影響俱佳的舞臺劇目、出版和廣播電視藝術精品。截至2009 年,全省文化藝術領域有 50余個項目獲得國家獎項。冰燈冰雕、雪雕、冰上雜技舞蹈、龍江劇、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享譽國內外,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
(二)旅游、動漫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
隨著黑龍江省住宿、餐飲、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2011年全省共接待國內游客2.02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031.89億元,同比增長24.09%;旅游業總收入實現1091.51億元,同比增長3.53%。黑龍江動漫產業(平房)發展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入駐企業138家,注冊資金近2億元,年生產動畫能力超過2萬分鐘,有多部作品在央視播出,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文化產業特色園區‘魅力獎’”等多項殊榮。
(三)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收入迅速增加,農村文化建設不斷加強,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顯改善。2009年全省鄉鎮綜合文化站達到900個,實現了鄉鎮的全覆蓋;從業人員1399人,固定資產1.3億元,比2004年增長12.2倍;計算機配置從無到有,達到355臺;藏書185.9萬冊,增長7.2%;組織文藝活動4902次,舉辦相關訓練班3184次,分別增長16.2%和1.2倍;總收入達到0.4億元,實現增加值0.3億元,分別增長5.1倍和3.2倍。
(四)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出版物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近年來黑龍江省出臺了多項文化產業政策和措施,文化體制改革由試點向全面、縱深領域推進。2009年,全省共有168家單位實現轉企改制,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撤并整合到84個。黑龍江出版集團等15家事業單位全部轉企,撤銷事業編制591個,同年銷售收入超過18.7億元,利潤0.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和11%。
在抓文化改革的同時,黑龍江省相關部門還加強了出版物市場的日常監管工作,連續多年進行專項治理和集中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出版活動,積極開展綜合整治。2009年全省共收繳盜版和非法出版物38萬余冊(盤、份)。
二、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較快,但相比國內其他省份還有一定差距。據統計,2007年黑龍江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全國排名第22位,只占全省當年GDP總量的1.6%,這一比例遠低于全國40%的平均水平,只有廣東省的1/18。2008年吉林省 GDP總量雖然排在黑龍江省后6位,但文化產業增加值卻排在黑龍江省前6位,是黑龍江省的2.4倍。由此可以看出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滯后性。
(一)思想觀念落后
黑龍江省發展文化產業過程中存在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意識淡薄、認識落后缺少對文化市場開發的研究和發展文化產業的深層次思考。認為文化是純公益事業,與經濟關系不大,在經濟“一盤棋”戰略實施中不受重視;忽略了文化與經濟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關系。
(二)高素質文化產業人才緊缺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不論是藝術創作本身還是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要素。當前,黑龍江省發展文化產業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缺乏技術人才,更缺乏既懂藝術又會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導致文化產業發展后勁不足,特別是各藝術院團由于長期受管理體制影響,相關管理者對市場經濟、現代管理及資產經營知識掌握不夠,加之受經濟、觀念、體制和機制的制約,很難改變現狀。同時由于缺乏長效的留人、用人、育人機制,人才激勵機制不健全,優秀人才“雁南飛”現象較普遍。
(三)產業發展規模較小,整體效益偏低
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在增長速度、總體規模、經濟貢獻和整體效益等方面在全國處于落后地位。2008年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長22%,占GDP比重為2.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而黑龍江省200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長15.4%,占GDP比重為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2%,分別相差6.4個、0.8個和0.5個百分點。此外,2008年全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實現增加值6.5萬元,黑龍江省這一指標為4.2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5.6%。2008年全省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04.1億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57.2%,文化產業整體效益在全國處于中游偏下水平。
(四)資源分布不合理,產業發展不均衡
1.文化產業地區發展布局失衡,農村文化發展落后
由于在經濟、科技、人口、人才、交通和通訊等方面長期處于劣勢,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相對于城市明顯落后。2009年黑龍江省鄉村常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4.5%,但文化設施少,基本僅以鄉(村)文化站(室或書屋)以及個體經營的彩票、游戲廳、歌廳和網吧等形式出現,少有專門的藝術表演場館,文化產業規模小、基礎設施落后、技術及專業和管理人員少、實力弱,產業化水平低。體現為2009年全省鄉鎮文化站從業人員僅為1399人,占全省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站)的41.3%;其中具有高、中級職稱人員所占比重為12.4%,比全省低25.4個百分點。
2. 文化行業間人均增加值存在較大差距
受政策、氣候、傳播時效和受用方式等因素制約和影響,文化行業間發展差距明顯。2009年文化系統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實現增加值4.9萬元,為廣播電視系統(含行政和所轄廣告單位)的63.5%;文化部門機構人均事業、經營收入0.3萬元,為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含所轄廣告單位)人均主營業務收入的2.7%。
三、加快發展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的對策建議
(一)增強發展文化產業意識,加大資金投入
黑龍江省要想實現文化產業大提升和跨越式發展,必須加快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國家和黑龍江省的相關政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以大力發展經濟為基礎,增加財政和居民收入;要調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人群收入水平,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減少通脹壓力增大對居民收入支出尤其是文化消費支出產生的沖擊和不良影響;加大對文化產業投資,重點向農村和落后地區公益文化事業投資;此外,還要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吸引外資和民間資本投向文化產業,增強、培養居民文化消費意識,引導居民文化消費傾向,以此對文化產業發展形成需求拉動。
(二)利用高新技術及先進管理經驗優化文化產業結構
要使文化產業全面均衡發展,需要進行科學研究、系統謀劃和合理布局。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應通過創新、引進等方式加以解決,以促進產業水平提升。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積極采用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以及先進的制作技術,特別是要以創新設計為核心,大力發展文化制造業和文化服務業,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和經濟附加值,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規模,提高整體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面對來自國際、國內的巨大挑戰和競爭壓力,必須加快培育有影響、有競爭力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有重點地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基礎雄厚的中心城市文化產業平臺。
(三)挖掘龍江文化資源潛力,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黑龍江省文化資源豐富,地域特色鮮明,應立足龍江實際,著眼龍江特色,挖掘龍江資源,發揮龍江優勢,加大龍江文化宣傳力度,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延伸文化產業鏈;制訂出臺相對扶持政策,培養和引進高端文化經營管理人才,繼續做大做強文學創作、藝術表演、旅游文化等具有龍江地域元素的龍江文化品牌。
(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
黑龍江省經過多年發展累積建立了良好的文化產業基礎,但也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如動漫產業在全國方興未艾令龍江動漫業發展面臨著嚴峻考驗,冰雪文化旅游也受到來自鄰省的挑戰和競爭。面對競爭和挑戰,一方面需要加強自我保護,另一方面應主動出擊,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和發展。文化單位要順應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趨勢,堅定改革方向,深挖潛力,加快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步伐,強化文化產業經營和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和發展實力。
[參考文獻]
篇6
重慶鄉鎮經濟實現綠色崛起需要以文化產業為支撐。鄉鎮是連接農村與城市的重要紐帶,是推動農村發展進步的重要著力點和支撐點。對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和民族地區于一體的重慶而言,要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鎮的綠色崛起是關鍵。鄉鎮經濟的綠色崛起離不開綠色產業的支撐。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認為,一個地區應選擇擴散效應最大的產業或產業群作為主導產業,重點扶持,加速發展,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由于自然條件、地形地貌及資源稟賦的限制,重慶絕大多數鄉鎮不適合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支撐,這已經為半個世紀以來重慶工業化發展歷程所證明。文化產業具有污染小、能耗低、效益高的特點,不僅高度契合生態文明價值理念,而且其發展繁榮能夠帶動鄉鎮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餐飲娛樂等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為下一個新興產業搭建新的平臺。文化產業對鎮域經濟具有良好的帶動效應,符合擴散效應的經濟帶動原理。加之重慶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大足石刻、綦江版畫、秀山花燈、銅梁火龍等民間藝術盛行,鄉鎮經濟非常適合發展文化產業。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高度重視生態文明的當下,文化產業應該成為重慶鎮域經濟綠色崛起的支撐產業。發展鄉鎮文化產業是重慶鄉鎮落實生態文明戰略的內在要求。2013年9月,重慶市委四屆三次全會將渝東北11個區縣定位為生態涵養發展區,將渝東南6個區縣定位為生態保護發展區,明確提出“建設綠色經濟發展高地、重要生態屏障、生態民俗文化旅游帶……”[3]對于重慶各鄉鎮,尤其是渝東南、渝東北各鄉鎮來說,在力爭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又要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為三千萬重慶人民留下一片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關鍵是要依靠以文化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產業來落實生態文明戰略。為此,重慶市政府設立了歷史文化名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出臺了有利于名鎮保護與利用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每年支持每個區縣2500萬元,用于名鎮的歷史文化保護與開發。文化是推動經濟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內在精神力量。以保護和開發特色文化資源為抓手,推動一大批特色文化鄉鎮的形成,是重慶統籌城鄉發展、實施生態文明戰略的重要使命。
二、鄉鎮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重慶文化產業總體發展迅猛。據蔡靈、薛勝文、沈哲彥等統計,2005—2012年,重慶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從66.66億元增長到約420億元,年均增長近30%,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2%提高到4%左右,重慶文化產業正向支柱性產業迅速邁進。據文創網披露,2013年,重慶市文化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上半年實現電影票房收入3.45億元,居西部第二、全國第九,同比增長31.23%;廣播電視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11.97%,其中廣電集團總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14.91%;直屬院團公益演出218場,商業演出281場,其中演藝集團總收入3264萬元,同比增長8.5%。與迅猛發展的城市文化產業相比,重慶鄉鎮文化產業發展還比較緩慢。由于鄉鎮文化產業、甚至整個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尚未納入有關部門統計范疇,目前無法用詳細、準確的數據對其進行描述。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對重慶鄉鎮文化產業的現狀做個基本判識:一是從發展基礎看,重慶鄉鎮文化產業已有一定基礎,但底子薄、基礎差,發展速度慢。受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制約,重慶農村包括鄉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不高,消費支出偏小,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重慶城市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5.98倍,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鄉鎮得益非常有限,全市3.64萬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市級宣傳文化單位,鄉鎮文化站專門工作人員則嚴重流失[5]。二是從區域布局看,重慶鄉鎮文化產業發展極不平衡。總體而言,經濟社會發展較好、交通相對便利的渝西地區鄉鎮文化產業發展要好于渝東南和渝東北“兩翼”地區;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良好民間藝術基礎或者擁有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鄉鎮,其文化產業發展較快,而沒有上述條件的鄉鎮文化產業發展舉步維艱。三是從發展模式看,重慶鄉鎮文化產業目前主要是依托現有文化、藝術資源或者旅游資源,就地取材,“看米下鍋”,缺乏“無中生有”“借船出海”的膽量和氣魄,當然就更談不上產業資本運作了。
三、發展鄉鎮文化產業的路徑建議
綜觀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結合重慶實際,筆者以為,鄉鎮文化產業走“打造品牌—引智創新—產業集聚”的發展路徑是可行的。依托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打造本地文化旅游品牌是鄉鎮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的起點。重慶民間文化、民族文化豐富,許多鄉鎮具有非常獨特的旅游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民間文藝資源。綦江版畫、銅梁火龍、秀山花燈、酉陽擺手舞、九龍楹聯、梁平三絕(梁山燈戲、梁平年畫、梁平竹簾)、接龍吹打、木洞山歌,是重慶的特色民間藝術。此外,重慶的民歌民謠、民間舞蹈如木葉情歌、喝茶歌、秧鑼鼓、竹筒舞、銅鈴舞等風格別致;“過趕年”“三月三”“趕秋節”等民族節日精彩紛呈;石板街、封火墻、印子屋、四合院、吊腳樓等民間建筑風格獨異;媷油粑粑、釀豆腐、烏江魚、油茶場等民間飲食別具特色……這些民間文化加上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風光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了強大的文化旅游基礎。若政府能夠牽頭搭臺,調動社會各方力量,那么,打造獨特的鄉鎮文化旅游品牌是切實可行的。武隆縣依托仙女山鎮“天生三硚”等獨特奇異的自然風光,聘請張藝謀等文化傳媒專家對川江號子、哭嫁歌等民俗文化進行深度挖掘,精心打造了印象系列情景劇之印象•武隆。該劇公演后,3個月內就成功演出近百場,門票收入突破2000萬元。同期,武隆縣接待游客346.1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6.44億元,同比增長19.08%和20.53%,帶動仙女山鎮和武隆縣經濟大幅增長。
鄉鎮文化產業要由小做大,還必須在此基礎上積極引智創新。引智創新,就是鄉鎮在缺乏人才的情況下借用外部智慧對文化產業進行培育和打造,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對嚴重缺乏文化產業專業人才的重慶各鄉鎮而言,引智創新至少有四種方式可作參考。一是借用外部智慧對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包裝打造,形成獨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印象•武隆即是借用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等外部智慧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成功典型。風光秀美、旅游資源豐富的渝東南、渝東北各鄉鎮宜將此種方式作為首選。二是借用外部智慧將本地文化資源如特殊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耕稼文化、飲食文化等等,與本鄉鎮地形地貌緊密結合起來進行開發,打造具有濃郁鄉土文化氣息的特色小鎮。文化是特色小鎮之魂。當前一些“古鎮”盲目仿古、冒古、造古,終究淪為“四不像”,關鍵就是沒有抓住特色文化這個“魂”。歷史悠久、民俗文化豐富的渝西各鄉鎮可考慮此種模式。如永川松溉古鎮,濱臨長江,交通便利,自明清以來多次作為縣衙治所,其古街、衙門、城隍廟等建筑保存完好,又有諸葛亮神樹傳說,民間飲食“九大碗”享譽重慶……若能聘請文化傳媒專家將這些文化要素進行綜合打造,凝練出松溉古鎮的特色文化并使其得以彰顯,則該鎮的文化旅游產業將迅速實現突飛猛進。三是借用外部智慧將本地特殊的文化資源制作成為電影、動漫、網絡小說或者游戲作品等等。重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典故題材豐富,據段庸生、張雪梅等考證,重慶地區民間廣為流傳的這類文化題材多達250余個,諸如巫山神女、涂山禹跡、金鷹降螺、白帝托孤、蛇吞象等經典故事,都是值得影視業和動漫業深度挖掘并打造的好素材。四是借用外部智慧牽線搭橋或者“無中生有”,利用本地自然資源或者文化資源與文化傳媒企業合作打造影視拍攝基地。擁有獨特外景拍攝條件的鄉鎮,如南川、奉節、云陽、巫山等區縣的一些鄉鎮可以借鑒龍興鎮兩江國際影視城的做法。該影視城以“民國歷史”“巴蜀特色”為主要外景拍攝主題,兼具“影視拍攝、影片觀看、產品展示、高端論壇、特色旅游”五大功能,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建成后將實現每年拍攝5部經典影視作品、年均游客500萬人、年服務業產值逾500億元的發展目標。目前雖尚未完全建成,但“民國街”已初具規模,游“民國街”、逛龍興古鎮成為重慶一日游的理想選擇之一。
鄉鎮文化產業發展的落腳點是實現文化產業的集聚。馬歇爾(《經濟學原理》)的工業區理論本質上是一種產業要素集聚理論,該理論認為,同一產業越多的企業聚集于一個空間,就越有利于企業所需生產要素的聚集,而空間內生產要素聚集越多,就越容易降低該產業的平均生產成本,而且隨著各生產要素專業化的加深,生產將更加有效率,該空間企業也將更具有競爭力。重慶鄉鎮文化產業經過若干年的品牌打造、引智創新,積累起一定的產業基礎之后,必然走向產業集聚。產業集聚的初始階段是生產要素的集聚。就某一鄉鎮而言,文化產業生產要素的集聚主要是指該鄉鎮文化旅游品牌或者文化產業主導項目所需的勞動力、資金、能源、運輸以及其它專業化要素源源不斷的集聚。這些要素的集聚一方面不斷降低該文化產業品牌或主導項目的生產成本、提升其競爭力,另一方面還促進與本品牌或主導項目相關的其他產業的集聚。這些文化企業之間主要是互補關系而非競爭關系,他們之間的良性互動可以促進彼此更好地發展。就某一區縣而言,文化產業的集聚應該是一種大文化產業即產業群的思路,其域內文化企業之間、各鄉鎮之間應該形成品牌的差異和互補。武隆縣的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可資借鑒:該縣以文化旅游品牌為核心,吸引一大批文化旅游產業、文化生態產業、文化裝飾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落戶縣城及周邊各鎮,推進文化旅游產品、營銷、服務國際化進程,做優生態農業,做活現代服務業,擬用5~20年時間把近3000平方公里的縣域全境打造成為一個宜居、宜游、宜業的大公園。重慶鄉鎮文化產業要成功走出“資源開發—引智創新—產業集聚”的發展路徑,須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首先是縣級及以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由于經濟欠發達,重慶大多數鄉鎮,尤其是渝東南、渝東北的鄉鎮嚴重缺乏發展文化產業所必須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物流等諸多要素。
篇7
關鍵詞:SWOT分析法;特色文化;文化產業;農村;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F3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HB2012WT106)
文化產業又稱內容產業、創意產業或文化創意產業,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是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新興產業,作為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經濟屬性也有文化屬性[1]。農村特色文化產業依托農村特色文化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農民創作和生產為主體,多采用作坊式生產模式,為社會提供具有農村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農村文化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對農民收入水平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村經濟繁榮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對河北省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解決河北省“三農”問題及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1河北省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
1.1優勢
1.1.1豐富的農村文化資源河北省文化資源豐富,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豐富的文化資源又大多集中在鄉鎮及農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多樣的文化資源為形成農村特色文化產業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發展源泉。著眼于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化的路徑,同時兼顧文化特質,可以將河北地區適合產業開發的農村文化資源分為以下五大類:特色農業資源,如順平桃花、滿城草莓、趙縣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資源,如張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藝術,包括河北梆子、評劇等21個地方劇種,井陘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種地方傳統舞蹈文化;民間工藝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強年畫、蔚縣剪紙等數十種特色民間工藝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優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環繞首都北京、毗鄰天津,與京津地區在經濟文化發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輻射、借力發展的獨特優勢[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內的環渤海戰略經濟圈,文化產業單位上萬家,涉及20多個行業,集中了我國80%的影音制作機構和人才。利用地緣經濟優勢和產業集聚的人才、技術、資金優勢,通過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資等措施,促進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對農村文化產業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縮小城鄉差距。
1.1.3農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產業不僅具有文化屬性,也具有經濟屬性,農民收入水平同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農民收入水平提高會對文化產業的精神需求更加強烈,促進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產業發展中,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而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可帶動農村文化旅游業、特色飲食業、特色手工加工業等行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河北省農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分別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長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別為142.69%、179.31%,恩格爾系數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的進一步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制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能力逐步增強,為農村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客觀物質經濟基礎。
1.2劣勢
1.2.1發展機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資機制不完善。河北省農村文化產業總體規模小、中小企業眾多,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普遍。文化產業項目綜合性強,工程量大,資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專項資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產業項目發展舉步維艱[3]。文化產業是新興行業,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發展前景預期遠不如城市文化產業,投資者不愿冒風險;企業又以中小企業為主,市場經營風險大,降低了銀行的貸款意愿,加大了企業貸款難度,農村文化企業投融資面臨困境。其次市場運行機制不健全。農村小農意識還比較嚴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場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市場發展格局;文化產業正處于起步階段,還未引起政府的重視,仍以文化事業發展形式進行,相關管理部門、機構不健全,缺乏對市場的有效監督機制和相應的法律政策。
1.2.2產業結構不合理、人才缺乏傳統文化產業和產品比重偏大,三次產業結構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產業的貢獻率依次為12.0%、52.7%、35.3%,雖然同1994年三次產業貢獻率(15.1%、55.8%、29.1%)相比,農業的貢獻率下降,第二產業的貢獻率仍為主導,第三產業的貢獻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發達國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時缺乏高素質的綜合人才,對農村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不夠,德藝雙馨的民俗藝術家、民間工藝技術缺乏繼承人,導致文化人才斷層;農村工作環境不及城市,大學生不愿回農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營銷的高素質人才流失;農村文化產業經紀人短缺也是造成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思想重視不夠,地方設立的傳統文化技術學校只重視文化藝術技術的培養,缺乏對學生傳統文化藝術內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園區、集聚區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個文化產業集聚區,大多數集聚區缺乏完整的產業規劃和管理,特色不夠顯著,造成文化資源浪費,最后因“有園無業”變成產品的展覽園或文化博物館。園區專業人才的缺乏,咨詢機構、服務部門、金融中介機構、行業協會等為文化企業進入、初步形成、發展和完善的一條龍服務機構缺乏,都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區的長期發展。集聚區帶來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經濟優勢,如果不能與區域特色文化相容,并產生文化黏性,則沒有任何意義[4]。政府通過優惠政策吸引文化企業在一定區域集聚,是區域特色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的初始動力,要使其持續發展,園區內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場規律,那么,這種集聚只是一種空殼[5]。
1.2.4農村文化消費支出比重低市場需求是決定產業發展的根本要素,不僅影響著產業資源的配置方式,還影響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費水平總體偏低,農村文化消費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農村文教娛樂消費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鎮文教娛樂消費支出(10.71%);全國農村及城鎮文教娛樂消費支出年比重分別為9.57%、12.85%,河北省農村和城市文教娛樂消費支出年比重為7.22%、10.71%,均落后于全國文化消費水平。
1.3機遇
1.3.1產業政策環境優勢河北省先后出臺《河北省文化大省規劃綱要(2010-2015年)》、《河北省關于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實施意見》以及《關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為繁榮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完善縣域特色文化產業政策規定,突出抓一批以蔚縣、曲陽、武強、平泉、北戴河、豐寧、雙灤等為代表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重點縣(區),按照“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農工貿結合”的思路,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為產業,實施產業帶動戰略,樹立一批縣域文化發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評選出“三個十”,即十個文化特色縣、十個特色文化產業集聚區以及十個特色文化重點項目,更有力地促進了河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
1.3.2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有經驗可循河北省部分農村積極地探索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為其他農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資源,結合實際情況開發出適合自己的特色農村文化產業提供了經驗借鑒。蔚縣剪紙是河北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典型,被稱為“蔚縣模式”,其2012年剪紙產值達5.1億元,占全縣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營銷-基地-培訓”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成為蔚縣新的支柱性產業。蔚縣剪紙文化產業的發展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要積極通過市場化、商業化、產業化途徑推動技術創新,走特色發展的道路,在技術創新、內容創新的同時積極推動產業業態創新。堅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漸走向規模化、連鎖化生產經營,由店面銷售走向網上營銷,由單純的實體集聚走向有著巨大潛在消費市場的無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廣蔚縣經驗,將引導各地深入挖掘當地可業開發的特色文化資源,發展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聚集區,重點培育曲陽石雕、館陶黑陶、衡水內畫、蔚縣剪紙等民間工藝地域性產業基地。
1.4威脅
1.4.1城鄉文化產業發展不均衡長期以來,由于二元經濟結構長期存在等因素,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農村豐富的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農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費水平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費平均水平為9 551元,而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僅為4 893元,與城鎮居民消費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遠,城鄉消費水平比為3.133∶1,城鎮居民消費水平遠遠高于農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脅河北省文化資源豐富,是名符其實的文化大省,近年來河北省政府重視文化產業發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個百分點,比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個百分點。但河北省文化產業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廣州、湖南等文化強省,文化產業對河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未真正成為河北省的經濟支柱產業,與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產業貢獻率(6%~12%)差距還很大。
2河北省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
2.1建立“雙軌制”投融資機制
建立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民營資本注入、引進外資”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積極利用政府和市場并行的“雙軌制”投融資機制解決農民資金短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加快建立民營中小銀行的步伐。商業銀行從基層撤出后,廣大的縣域農村只剩下農村信用社這一單一的金融機構,加之農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經營效益不高、資金流動性差的問題,致使相關地區的中小文化企業處于無法獲得金融支持的困難境地。因此,在依托現有商業銀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同時,應逐步創造條件并適當放松金融機構準入機制,加快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機構的步伐。建立商業性中小企業銀行,可由城市合作銀行或城鄉信用合作社聯合改制而來,充分發揮這些地方性金融機構對當地經濟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建立村鎮銀行、社區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專營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
2.2充分發揮文化產業聯動作用
文化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聯動性,可以和其他產業相結合,創造出新的產業模式。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可以改變農村傳統的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政府引導開發農村特色文化資源,將農業資源同文化資源相結合,利用當地特色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族風味飲食、民族服飾等資源,開發休閑旅游服務業,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村的產業升級;同時可以引導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從事服務、餐飲、民俗工藝品加工等第三產業,一定程度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人才是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特色文化產業興旺繁榮的重要保證。首先,應加強農民文化知識的培養,提高農民文化素養,培養新型農民;著力培養農村群眾文化工作者、民間藝人、專業文化工作者、綜合執法管理人員等多支文化隊伍,加速培養農村文化人才的創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優惠政策和定向培養計劃,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優勢,為縣域及廣大農村輸送文化專業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藝制品技術院校的財政支持力度,在培養文化技術傳承人的同時,進行中華五千年傳統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文化內涵。
2.3完善實體集聚,打造無形集聚
完善實體集聚區的建設需要依托各個歷史文化街區、古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當地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聚區。發揮文化產業集聚區自身優勢,建立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園區、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閑娛樂、商業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同時,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要滿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獨特的資源稟賦將文化產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個性化、差異化[6]。打造園區無形集聚新模式則要求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和農村網絡的建設,實現園區集聚不僅可以是實體形式的集聚,還可以形成無形集聚,如逐步實現“網絡集聚”,不僅可以簡化企業入駐園區繁瑣的手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還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擴大文化企業的交流范圍。
2.4繁榮文化市場,促進文化消費
政府應重點抓好以下三點:一是完善農村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圖書館、體育館、博物館、電影院等,豐富農村文化消費,并完善農村信息網絡服務體系,積極開展電子營銷網絡服務,拓展銷售渠道。第二,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開發適合不同消費者的特色文化產品,以適應農村和城市消費水平差異和消費形式多樣的特點。第三,積極引進特色文化重點項目。打造特色文化項目,不僅有利于提升農村文化形象,還能提高農村的吸引力,促進旅游業、餐飲業、民俗演藝業的發展[7]。
2.5實施文化產業“死”-“活”-“動”戰略
政府應將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納入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注重結合農村本地實際,發揮鄉鎮及農村文化資源優勢。開發特色文化產業時應深入了解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對產業發展進行定位,積極借鑒典型示范區的發展模式和經驗,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內涵,將文化產業的發展同其他產業的發展規劃相結合,實現農村文化產業由“死”到“活”的轉變。同時,加強區域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使各種資源能夠在區域之間流動,促進區域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充分享有比較優勢帶來的溢出效應[8],形成一批主導產業,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競爭主體,真正實現農村文化產業由“活”到“動”的轉變。
3小結
河北省農村具有特色文化資源稟賦、區域優勢和政策優勢明顯。應對農村文化資源開發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進行積極地探索和實踐,走特色發展道路,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極大地發揮文化產業的文化和經濟兩種屬性。發展河北省農村特色文化產業需要政府提供資金、技術的支持,完善投融資機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將文化同商業、旅游、農業等相關產業相結合,開發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河北省整體文化產業的發展;完善農村服務體系,改善農村文化消費環境。堅持走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道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使河北省逐漸從文化大省轉變為文化強省。
參考文獻:
[1] 張俊生.安徽省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探究――以蕪湖市為研究視角[J].東南傳播,2011(6):73-76.
[2] 李樂明,葉彩琴.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思路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曉春,張彥國.唐山灤縣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產業業態創新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1,24(1):11-16.
[4] 焦斌龍,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與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J].中國流通經濟,2010(8):41-44.
[5] 姜長寶.區域特色文化產業集聚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特區經濟,2009(9):236-239.
[6] 張姣姣.論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1(30):160-161.
篇8
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遵循一般文化產業集群的普適性規律,同時由于西部特殊的文化空間、資源稟賦,經濟社會又呈現出不同于中東部文化產業集群的異質性特征。政府引導、行業協會推動、虛擬產業集群引入共同構筑起不同層面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
西部;少數民族;文化產業集群
一、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現象
文化產業集群是指具有一定關聯的文化企業或機構同處一個地理空間,形成優勢互補,并產生孵化、引領、示范效應,最終輻射其它文化企業的聚集體。民族文化產業集群作為產業集群的新領域,把文化事象納入和嵌合到產業集群邏輯既需要傳統產業集群相關理論的可融合性,同時,作為民族地區新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民族文化產業集群屬于民族經濟學的范疇,對其研究也需要民族經濟學語境的可溝通性。一般意義上,學術界把英國新古典經濟學家馬歇爾的產業區理論作為產業集群現象的研究起點,馬歇爾認為如果一個大企業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業,則這一區域就可以稱為“產業區”。不過當時的產業區只是相對于農業區而言的工業區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產業集群的的集群必須限定在一定空間領域,一定有關聯性的機構、企業在地理位置上集聚,分享資源、組織間共通互補。“隨著二戰后法蘭克福學派的日漸式微以及布爾迪厄、費瑟斯通等為代表的消費主義走向,文化產業的合法性危機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得以解困,代之而起的,是世界文化市場的利益競爭潮起潮涌和文化產業財富的萬眾矚目”①。尤其是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經歷“內需型經濟、消費型時代”,各發達國家調整發展策略,積極培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希望向再工業化模式轉型,以順應世界經濟“再平衡”要求。文化產業具有知識密集、創新性強、高滲透性等特征,與目前強調產業結構升級、減少能源消耗不謀而合,文化產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點和支柱產業。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充分發揮文化產業集群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集約、引領和示范作用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選擇。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無論是在實踐層面還是政策領域,改革開放后經濟開發區和高新科技園區成功的經驗映射到文化產業領域。同時由于文化產業的文化內涵本質、產業化發展現狀、意識形態特征以及知識網絡的全球興起也使得文化產業集群繁殖生長。在產業集群發展延伸的歷程中,一方面產業集群的普適性規律自身不斷嵌入經濟社會中延伸發展,另一方面正如布迪厄所認為的:當一個結構元素要進入或者滲透另一個場域中時,必須先通過場域特有形式和理論特點的中介環節,預先歷經一次重新塑造的過程,即是說只有遵循這個新場域的邏輯,轉換成這個新場域本身的結構元素,才能滲入這個新場域。“文化產業聚集區具體稱謂有‘園區’及‘聚集區’等,其實質是生產要素與產業的空間集聚,根本動因是產業發展和競爭優勢的訴求”②。2007—2011年,文化部認證了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極大推動了全國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文化產業集聚的意義排序和發展限項上有了清晰指向。文化產業集群遵從產業集群發展的普適規律:即規模合范圍經濟、創新驅動、知識溢出、人才資本集聚,但文化產業發展核心是創意與智力勞動,因此除了恪守產業空間集聚的一般規律之外,還受限于文化自身規律影響,不僅如此,與其它物質性生產領域的產業相比,文化產業還有意識形態功能,與一個國家、民族的價值取向、、傳統文化一脈相承,政府利用行政權利配置文化資源,文化產業集群化特征更加強烈。西部地區主要包括貴州、云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市自治區,這些地區文化資源稟賦參差不齊,其中云南、貴州、甘肅、等地屬于民族文化資源蘊含較豐富的地區,由于區域性、民族性和歷史性,民族文化產業深深根植于當地的社會資本和文化中,這種根植性特點與產業集群的發生條件緊密聯系,使得我國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的文化資源開發和利用呈現出產業化、集群化態勢,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融合民族文化資本化、文化自覺和產業集群等相關理論,構建有別于東部城市或發達地區的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理論,對這一現象及其內在規律的探究,對西部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產業的資本化、產業化、集群化發展和提升區域競爭力意義重大。
二、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異質性
(一)現實環境:西部文化資源特點
資源稟賦是所有生產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穿透力的因素。經濟區位理論研究者認為,地理環境、資源條件是決定企業地理分布的主要原因。Ellison和Glaeser的研究也表明,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更多來自當地資源稟賦或政策優惠。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以獨特的地理空間為生存場域,地理空間與文化要素協調融合,二者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的網狀結構。
1.地理空間
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地形復雜多樣,由于區域廣闊、歷史上交通不便等原因,西部生態系統中的遺產基因庫耐受外部環境的“生態閥殖”高,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小,從而形成生態物種的豐富性與特色化,文化生態圈內不同文化群落的差異造就了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獨有的建筑服飾、節慶演藝、民族民間工藝等獨具特色的文化類型。
2.文化要素
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土地面積546萬平方公里,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形成了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眾多文化類型相互交織,構成了地域生活的獨特風景。這些優勢的文化資源具有經濟價值的增值性,一旦搭上文化產業發展的快車,進行整體開發與集群規劃,極易轉化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異質性: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區文化產業集群現實效果描述
異質性被頻繁用于環境、醫學等諸多領域。異質性與同質性相對應,也即獨特性和個別性。東部發達地區文化產業在資本、科技、人才等因素作用下集聚發展時,西部地區開始零散出現了部分小規模的文化產業集群,這種集群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國家的投資以及一些區外因素推動,它的產生形成既不遵循經濟學產業集群形成的一般規律,也與中東部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有所區別。
1.資源型集聚———普適性發展模式
產業聚集理論認為:任何一個產業在特定區域集聚的重要條件是靠近資源地,文化產業所依托的文化資源具有的區域性、民族性和延續性,為文化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潛在的可能。西部地區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更多承接了以本地資源為重點的資源密集和勞動密集型文化產業集群,資源的單方面依托使得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的產業集群發展路徑原始單一、運作和建設模式大同小異、缺乏特色,新經濟環境下市場、創新、集群企業間網絡等相互作用下的協同效應未發揮,依靠科技優勢和創新元素的文化集群較少,不利于產業集群的良性發展和競爭力的提高。
2.規律性偏差———違反產業集群發展的一般性特征
集群倡導計劃認為,產業集群一經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文化聚集的動力主要有社會動力、經濟動力、政府動力等。在西方,產業集群形成的機理是產業發展輻射周邊,形成產業群。西部地區計劃經濟痕跡濃,許多大型文化企業并不是本土內生力量發展的結果,而是依靠政府力量,在國家大規模投資推動下自上而下形成的,這類產業集群從一開始培育到最后形成,政府始終起到很重要的扶持作用。而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產業集群的過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個典型的問題,即違背客觀規律的過度干預和直接參與,對本地企業采取行政捏合手段人為建立產業集群,違背經濟發展規律,文化產業集群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不強,尤其是與所在區域的特點聯系不夠密切。
3.梯度格局———非均衡式發展現狀
首先,西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等文化領域的國有大型文化企業和集團,基于國家政策扶持發展成效顯著;依靠傳統旅游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產業集群風生水起;現代高新技術的新興文化產業集群中動漫游戲在部分省區已初步形成產業群,但集群化發展不充分,處于成長型和培育階段。其次,西部絕大多數文化產業集群屬于原生型,即依托當地自然條件或該地擁有手工制作某方面的傳統而形成的地域根植型,引進型較少,民營資本投入較少,沒有形成多元化的集群投資格局。最后,西部文化產業集群呈現出集中性和不均衡性,經濟文化較發達地區,如四川、重慶文化產業集群數量和類型多、專業化程度強、資源配置效率高;而經濟落后的青海、、新疆文化產業集群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無論在數量和規模上發展滯后。總體來看,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文化產業集群雖然發展空間較大,但離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產業集群仍有較長的路。
4.效果性歸宿———雙重封閉的二元結構
文化產業集群的本質是通過集聚、孵化、引導示范功能產生規模經濟。具有經濟學屬性的規模包括縱向和橫向規模。縱向規模即企業生產環節的多少,產業集群的關鍵在于產業鏈和產業關聯度。產業集群往往圍繞一條或一組產業鏈展開,“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是一種建立在價值鏈理論基礎上相關企業集合的新型空間組織形式。”①產業鏈是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因素。完整的產業鏈包括了研發、生產、營銷,主體產品和后續衍生產品的開發等。西部文化產業集群企業主要通過分立和效仿的方式產生,大多數文化產業企業規模小,產業結構趨同、不具備產業鏈整合能力,經營效率不高;從橫向發展看:西部的文化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城市,企業形成內封閉系統,與其他地區協作化程度不高,聯合行動效應與制度效應不明顯;同時,西部文化企業小、散、弱的發展現狀也使得這些企業難以受大企業的輻射,缺少信息知識交流,造成西部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雙重封閉的二元結構。
三、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發展路徑
“文化產業在本質上是一種產業經濟模式。同樣,文化產業集群的構設也有不同的類型和模式”②。當一種產業發展自己的產業集群時,必然把他的產業屬性帶到產業集群中,按照國家統計局2012《文化及相關分類》,立足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現狀,文化集群應從三類產業特色出發,差別化發展。
(一)傳統文化產業———重視政府引導
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發行等類別是文化產業的基礎業態,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和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也是實踐發展中文化產業的核心構成和重要經濟支撐。傳統文化產業有極強的意識形態特征,對比其他產業,政府與文化產業的聯系更加緊密。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這些產業門類還存在總量偏小、競爭力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和服務類型單一等問題。因此,促進文化產業集群快速發展有賴于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注意生產要素的集約型、資源配置的傾向性、政策供給傾斜性。這種模式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特征選擇示范性企業或園區,通過成功的運作實踐,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同、相近和相關企業聚集,最終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在集聚發展過程中政府努力建構適合文化產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金融、稅收、人才等優惠政策措施,吸引企業和資本進入;鼓勵各地立足于資源稟賦、功能定位和市場條件通過高標準的規劃,推動文化產業從無序、盲目發展向有序、自覺發展轉變。盡管這種模式違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但在現階段單純的市場之路無法完成自身的有效集聚,只有在政府的統一號召和宏觀管理下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對于目前發展得并不成熟的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企業來說,對企業生存、發展非常關鍵而具有實際意義。
(二)特色文化產業———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經濟學相對優勢理論認為,如果一個區域在產業分工布局中相對另一個區域的產品生產處于劣勢,應該選擇劣勢最小的發展,去換取發達區域劣勢最大的產品。相比較東部地區而言,西部地區工藝美術品、休閑娛樂、會展節慶是凸顯西部優勢的主要領域,最能代表西部文化產業形象和特點。但這些門類的企業普遍存在“小、散、亂”等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鏈不完善,粗放型經營明顯,生產組織方式落后,產品附加值低,企業規模需要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集群并不是一種可以遍地開花的產業組織形式。在西部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很多文化產品內生于特定文化,如,云南很多民族民間工藝是依靠農村剩余勞動力完成,地理上難于集聚,生產上不適于進行現代工藝和機械化生產,基本不按發端于城市大規模復制的路徑發展,這一部分文化產品在產業規模上需要一個合理的空間。這種發展模式更多依靠行業協會參與產業發展,依靠同業自治的方式來保護地區行業的利益,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標準制定、行業評比、行業培訓、行業監督、協調會員糾紛方面的中介作用,搭建聯系資源供給、產品生產和市場之間的橋梁,促進各文化產業鏈上中下游、橫向的渠道暢通,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中介服務”的產業運作機制。
(三)新興文化產業———引入虛擬產業集群
篇9
關鍵詞:廣播電視產業;文化傳播;信息傳播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廣播電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特色和規模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水平和能力。特別是廣播電視產業具有突出的媒體屬性,其發展能力與國家文化傳播能力建設息息相關,溢出效應十分顯著,綜合效應遠遠大于非媒介產業,因此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創新與變革既具有重大的傳播價值,也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在綜合國力建設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現階段,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就其現狀分析,我國廣播電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以下特點:
(一)產業資源豐富
廣播電視擁有有線電視傳輸覆蓋網、豐富的頻率資源和完善的節目系統等優質、充裕的產業資源,具備發展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內容服務方面,廣播電視系統擁有最完整的信息搜集、加工體系。它的基本信息功能決定了它能不斷匯集著各方面、各層次的政治經濟信息,形成龐大的信息庫,是取之不盡的信息資源。還有一個方面的優勢,是廣電傳媒長期以來在受眾心目中形成的公信力和品牌效應,國家對文化市場的保護政策和扶持力度等。
(二)市場需求大
由于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極大地解放了文化生產力,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場館建設等公共文化建設為文化消費提供了強有力支持,因此,當前廣播電視已成為受眾最廣泛的傳播媒體,已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空間。巨大的文化產業市場的需求,使廣播電視的頻率頻道和節目數量和容量急劇擴充,隊伍不斷壯大。
(三)發展空間廣
目前區廣電產業功能的開發相對薄弱,大多集中在廣告這一塊,節目制作與交換幾乎未涉及。數字電視經營主要集中在城區,用戶很少,農村市場尚未啟動。寬帶數據業務雖已正式啟動,但相對電信、移動、網通、鐵通來說,市場占有份額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IP電視、手機電視、網絡電視等新興媒體產業未涉足,廣電產業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
從世界發展角度來看,傳媒產業已經形成。作為現代電子傳媒,廣播電視不僅具有制作傳播信息、輿論導向、娛樂及教化等功能,也具有明顯的產業價值。文化產業的蓬勃興起,為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的發展機遇和平臺。雖然說廣播電視正面臨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嚴峻挑戰,但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廣闊的市場活動空間,同時,也在多媒體合作上提升自身的價值。
二、廣播電視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改革體制增活力
要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不斷深化廣電體制和機構改革。一是把允許經營的資產、資源和業務從目前的事業體制中分離出來,面向市場進行企業轉制和重組,使經營性業務逐步走上產業化軌道。二是根據廣電特點,探索實行制播分離制度,除新聞類、社會訪談類節目外,社會服務類、大眾娛樂類節目和其他欄目可逐步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實行節目的招標采購,收入按市場機制分配。三是鼓勵民營資本以參股、合作等形式,大膽嘗試組建民營有限責任公司、廣告制作公司、民間節目制作公司,將部分電視節目特別是廣告經營等業務要全面推向市場實行民辦民營。四是深化內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用人制度上的“鐵交椅”,實行全員聘用制、干部競爭上崗、職工雙向選擇、欄目制片人競聘制;打破分配制度上的“鐵飯碗”,推行“買新聞”制、制片人制和效益工資制。
(二)加強與互聯網等媒體的合作
廣播電視在加強與傳統主流媒體合作的基礎上,尤其要加強與互聯網、手機電視等新媒體的合作,要學習和利用互聯網互動、開放、廣域、豐富、共享、時效、靈活、兼容、廉價等8大優點。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都成立了自己的網站,今后應該加強對于這些網站的管理和利用,與互聯網深度合作。
(三)加強多元產業合作經營
廣電產業要善于同大的傳媒機構、相關產業機構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創造新的合作發展機遇,走多元化經營、綜合性開發的產業發展之路;要突破廣電產業內部資源壟斷,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核心競爭力,堅定地向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跨級別服務方向發展。比如,有些地區廣電媒體開辦的農業頻率頻道,在為“三農”服務的同時,形成了廣播電視與農業相結合的衍生產品銷售平臺;廣電媒體與中國傳統文化演講活動相結合,形成各種講堂、講壇,在傳播之余的同時推動了文化產業和廣電產業的發展;有的廣播電視媒體組建自己的藝術團體,主動服務社會、行業和個人,拓展了服務領域,這一系列作法既促進了廣電產業的發展,又擴大了廣播電視的影響,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小結:廣播電視產業在中國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年輕產業,其發展如雨后春筍。文化產業的興起給廣電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帶來了動力,創造了契機,廣電產業只有與時俱進,乘勢而上,求新求變,在波濤洶涌的文化產業大潮中練就本領,強化功能,拓展領域,才會使廣電產業走出一條既符合媒體自身發展規律,也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發展新路,才會使廣播電視在新時期里呈現出科學發展的新魅力。
參考文獻:
[1]吳世慧.對青海廣播電視產業發展的思考[J].青海社會科學,2008,(4)
篇10
麗江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近年來麗江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2001年5月,在麗江召開的第五屆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年會上,中外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家把麗江民族文化保護、民族文化產業發展與旅游產業建設相互促進的經驗譽為“麗江模式”,并在亞太地區推廣。
一、麗江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麗江旅游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麗江旅游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要素日益齊備,產業體系趨于完善,并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品牌塑造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2011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184.05萬人次,同比增長30.12%,其中,海外游客76.12萬人次,同比增長24.5%,旅游業總收入152.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36%。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3.62億元,增長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2.8%,拉動GDP增長5.4個百分點。
(二)麗江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1997年12月,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有力推進了麗江民族文化保護和民族文化產業開發。2008年底,麗江被中央列為全國改革開放18個典型地區之一。2011年底,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是2005年的3.3倍,占GDP比重達11.8%,比全國的2.75%、全省的6.1%分別高9.05、5.7個百分點。觀看《印象麗江》人數再創新高,全年共計演出905場,實現營業收入23164.09萬元,同比增長26.50%,實現凈利潤9756.31萬元,同比增長41.65%。《麗水金沙》2011年演出980場,接待游客52萬人次,實現收入8000萬元,實現稅收510萬元。
二、麗江旅游業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情況
風光是旅游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麗江旅游經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就麗江而言,特色和新興的文化產業與已經較為成熟的旅游業達成互動發展,對于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一)政策扶持為互動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與條件
“十一五”,市委、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旅游強市、水能富市、和諧興市、人才推動和全面開放的六大發展戰略”,進一步明確了“清潔能源基地”、“生態產業發展基地”和“國際精品旅游勝地”三大發展目標。為全面推進麗江旅游“二次創業”,加快國際精品旅游勝地建設步伐,在2008年的全市旅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實現麗江旅游科學發展的“六個轉變”。在市委二屆九次全會上進一步明確了“以自然為本,特色為根,文化為靈魂,市場為導向”的旅游發展原則。
(二)良性互動實現互利共贏
多年來,麗江通過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彰顯文化底蘊,形成互促互進、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影視與旅游業的組合。《千里走單騎》、《一米陽光》、《茶馬古道》、《大東巴的女兒》、《木府風云》等影視作品的拍攝,使麗江成為獨具吸引力的拍攝地,進一步宣傳了麗江形象。二是演藝產業與旅游業的組合。麗江在發展文化旅游過程中,充分利用旅游優勢,通過打造納西古樂、東巴樂舞、《麗水金沙》、《印象麗江》等文化品牌,提高了麗江的文化內涵,促進了麗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文化創意活動與旅游業的組合。先后成功舉辦了麗江束河中國情人節、雪山音樂節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體驗性節慶活動,有效提升了麗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文化旅游互動帶動社會經濟發展
一是在束河古鎮“以鎮建鎮、以鎮養鎮、以鎮興鎮”的保護開發模式促進了當地村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使當地村民成為古鎮保護開發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人均純收入從開發前的800元提高到目前的4000多元,呈現出旅游、文化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氣象。二是玉龍雪山景區加大旅游業反哺農業的力度,吸納一批青壯年群眾進入景區公司就業,僅《印象麗江》節目就吸納了當地農民演職人員600多人。同時,景區先后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基礎設施,改善社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拉市海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開展的特色鄉村旅游項目,帶動了當地業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拉市海共有800多戶1200多人參與旅游,參與旅游農戶月平均收入達2600元。
三、金融支持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情況
(一)信貸支持情況
麗江市金融機構對旅游文化產業信貸投放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總量雙雙增長,橫向懸殊較大;2009年末至2012年3月末,麗江市各金融機構的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貸款余額穩中有升。截至2012年3月末,麗江市金融機構的文化產業貸款余額為20458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0.77%;旅游業貸款余額217503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