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

時間:2023-06-30 17:57: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德育的方法及要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

篇1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新教材的前言部分一開頭就寫道:“……設法通過有實際意義的、饒有趣味的、與 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密切聯系的活動進行教學?!备咧杏⒄Z教師教學用書也指出:“英語是通過富有教育意義 的、饒有趣味的課文和與學生生活有關的活動教給學生的?!背醺咧杏⒄Z教學大綱進一步明確要求并強調:教 師“要設法創造交際活動的情景,……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教師的任務是“組織好課內外各種 活動”,“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從近幾年各級各類英語教學示范課、研討課的情況來看 ,優質課大都以活動見長,除教師的自身素質以外,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于教學活動的巧妙設計與精心組織。 活動不僅使教師的創造精神和教學藝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升華,更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習潛能得到了明顯 的增強和更好的發揮。

目前,英語活動教學已經在我國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 廣大教師根據大綱和教材的 要求, 在教學活動(TeachingActivities)和活動教學(Activities Approach )的研究與實踐方面作出了很 大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但是,隨著我國中小學英語活動教學實驗的普遍開展及其成果的廣泛推廣,有些自發、零散和隨意的活動 設計,包括活動設計的水平、規范程度和實施效果等,已明顯不適應活動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活動與活動教學 需要更加系統、深入的研究。筆者現根據八十年代以來國內外對活動與活動教學研究的成果與經驗,尤其是初 高中英語新教材使用以來國內英語活動教學研究與實施的現狀,就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與組織方法作 一初步的探討和分析,并提供部分活動設計范例供大家在研究和實踐中參考。

一、活動設計的基本要求

1.活動應體現主體與客體的一致

這里的主體指學生,客體指活動內容。教師在設計、組織活動時,既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英語基礎、年齡特 征、心理特點、態度情感,又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等因素,盡可能使主客體 協調一致。明顯高于或低于學生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活動,都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教師應根據主客 體的實際情況,精心考慮活動內容與形式,尋找到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最佳結合點,使學生能夠參與,樂于 參與,從而使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2.活動應體現科學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活動設計必須科學合理,且具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顒觾热菁纫S富多彩,又要適時適量;活動形式 既要多種多樣,新穎有趣,又要避免形式主義,要講求實效?;顒右忻鞔_的目的和任務,每堂課的每項活動 應該直接針對這節課的某一項目標,完成某一項任務?;顒右o密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要有利于 激發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培養民主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科學世界觀、高尚道德情操和文明習慣。學生的思 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又是在活動和交往中表現出來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和發揮活動的巨大教育作 用。

活動是一種動態過程,是進行聽說讀寫語言實踐的具體行為。活動教學要求在語言活動的同時,人的五官 四肢都參與活動。要盡可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投入到活動中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避免你動他不 動、或動而無效的情形。要鼓勵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英語?;顒討摮蔀檎n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成為 發展學生智力、情感的紐帶,成為學生增進了解、顯露能力、展示精神風貌、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

3.活動應體現階段性與綜合性的結合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將階段性內容與綜合性內容結合起來。要根據每個單元的語言項目和教學要求,有 計劃、有重點、分層次地組織活動,以確保規定內容的完成?;顒硬荒苊撾x所學的內容,但也不必局限于新授 的內容,而應前后聯系、新舊結合,采用螺旋式或循環式的方法,做到既有利于新的語言技能的形成與擴展, 又有利于已學知識、技能的鞏固與提高?;顒釉O計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先單項后綜合,先模仿后運用,先 語言活動后交際活動。隨著學生知識水平和語言能力的增強,活動的難度可逐步加大,其綜合性和復雜程度可 逐漸提高,使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得到更有效、更全面的發展。

4.活動應體現繼承與創新的結合

國內外對教學活動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我們的前輩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既要注意繼 承那些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活動形式,又要吸收現代交際法中確有成效的課堂活動組織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 實踐,根據新的教學內容以及變化了的環境、條件和教學對象,對某些活動方式加以調整、改進,創造出新的 活動形式。

教科書的前言部分明確指出:“英語教師的任務是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情景。”沒有活動, 教師就只好照本宣科唱獨角戲了?;顒拥脑O計與組織是一項創造性勞動,是教師最主要、也是最困難的一項工 作。它需要教師付出巨大的、不懈的努力,它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也體現了教師的敬業精神。不同的內 容,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同一內容,也可創造出多種不同的活動,而不同的活動又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因 此,活動應精心設計,精益求精,常搞常新。好的活動會使教學工作變得輕松愉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 師也會從這種創造性的勞動中得到樂趣和滿足,會因活動組織有方而倍受學生的愛戴。

二、活動設計的方法

英語課堂活動有語法活動、詞匯活動、拼寫活動、聽能活動、言語活動、讀寫活動等等。但按照一般的教 學程序,活動類型大體可分為三大類:1.呈現活動,即呈現新的語言內容的活動;2.練習活動,指新語言項目 呈現后所進行的旨在訓練聽說讀寫技能的活動;3.交際活動,指運用所學語言交流信息以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 活動。

廣大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已經創造出了大量具體的課堂活動形式,如猜測、預測、圖表、傳話、交流 信息、小品、描寫與辨認、接龍、辯論、記者招待會等等。這些活動形式深受學生喜愛,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但活動不應該是固定不變的,應該是不斷發展更新的。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 情況和教材內容確定適當的形式,創造出適合自己教學的活動。一般說來,活動的設計應包括以下幾個基本要 素;1.Purpose,即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2.Skills, 指活動所側重訓練的聽說讀寫中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能 力;3.Level, 指活動的難度,即該活動適合何種水平層次的學生;4.Materials, 指活動中要使用的文字、

圖片、 實物和各種相關的資料和教具; 5.Procedure,指活動的先后程序和具體內容; 6.Number of

Players,即活動中的人數控制和分組安排;7.Variation, 指活動組織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已設計好的 活動內容和形式進行修改和調整。

下面我們來看看兩個具體的活動范例:

1."MODERN ART"

Purpose: To practice giving concrete, visual feedback tospoken commands; to practice spe cific vocabulary ( variousnouns, verbs, adjectives, adverbs, prepositional phrases, etc.)incor porated into the commands for the drawing

Skills:Listening

Level: Advanced junior or senior middle school ( dependingon how complicated you make the vo cabulary, the directions,and the picture)

Materials: Rectangular sheet of paper and pencil for eachstudent

Procedure: Optional-before doing this exercise, reviewthe meaning of: in the center, on the right, in, in front of,through, at the top, on the left, on, in back of, for, at thebottom , from...to, under, around, next to, between, over, with, in the upper/lower right/left-hand cor ner

Note: Whether you want to read ALL 8 directions belowdepends on the English level and p roficiency of your students. We've included a sample of what the completed picture mightlook l ike, but remember that there will be a lot of variety!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rawas instructed:

1. In the center of the paper, draw a fat man with longhair. The man is wearing a hat and

a tie.

2.In the upper left hand corner, draw a butterfly with acircle around it.

3. At the top, draw an airplane.

4. The fat man has a kite in one hand and he's holding anumbrella in the other hand.

5. At the bottom of the paper, draw a sad face with onebig ear and one small ear.

6. In the lower left-hand corner, draw a tree with thesun over it.

7. There's a house in the lower right-hand corner.

8. In the upper right-hand corner draw a cloud and underthis cloud put a tall thin man wit h a big moustache.

在進行這項活動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聽寫上面的8個句子, 然后根據每個句子的意思畫圖。上面的句子可 難一點,也可容易一些,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一些變化。

2."IF I HAD A MILLION YUAN"

Purpose: To use the conditional (if…) and subjunctive (asituation that is contrary to

fact) construction todescribe results of actions, and to practice grammarcommu nicatively

Skills: Speaking-must be ENGLISH only

Level: Advanced junior or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erials: Have a list of if clauses, to use as prompts:

If I had a million yuan…

If I could go to Paris tomorrow…

If you came to my home…

If I were a genius…

If I were a famous singer…

If I were a famous writer…

If I would buy you an expensive gift…

Procedure:

1)Stress to the students that they are to use theirimaginations, and they may be humo rous and fanciful as theyadd onto each other's if clauses.

2)Address an if clause to a specific student (say to thestudent beside you). That student (and successive students)must state the if clause and then suggest a possible result.For ex ample.

A. If I had a million yuan, I would buy a yacht.

B. If I bought a yacht, I would go for a sail.

C. If I went for a sail, there would be a storm.

D. If there were a storm, my yacht would sink.

E. If my yacht sank, my mother would cry.

F. If my mother cried, my father would comfort her.

3).The "If I had a million yuan …" prompt can be usedrepeatedly as students will have

different preferences andideas as to what to do with all that money-and the followingstatem ents can go in many different directions. But forvariety and interest, try some of the ot her clauses too. Justbe sure that the "chain story" moves along and students seethe possibi lities for humor and fantasy as well as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and internalize

the if clauseconstruction.

Variation 1): This activity can also be done in smallgroups of 5-6.

Variation 2): This activity can be done in writing,followed by speaking:

Each student takes a sheet of paper, and at the top of itcopies down a given condition. The

student then fills in apossible result, and passes the paper to a neighbor, whowrites

down the next event in the chain( using fullconditional sentences as in the example

for the oral workabove), and passes it on. After about 6 -8 minutes, therewill be a nu mber of "chain stories" ready to be read aloud.

這是個進行語法練習的活動,它把枯燥乏味的語法講解變成了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活動,而且使聽說讀寫 的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真正達到了讓學生在學中用、在運用中掌握英語的目的,這比死記硬背語法規則的效果 肯定要好得多。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語的活動是與聽說讀寫密切聯系的,離開了聽說讀寫,活動就失去了意義。因 此,在具體的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好聽說讀寫的活動:

1.對各種課堂活動要有個通盤考慮,有些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有些側重于基礎知 識、技能技巧;有些側重于對語法、句型和功能的認識與掌握。教師要盡可能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考 慮進去,使之相互結合,融為一體。四種技能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雖然在具體的活動中會有所側重,但從整 體上來說,必須全面規劃,統籌兼顧,保證聽、說、讀、寫全面活動,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2.課堂活動不僅要求師生共同參與,而且要見諸于學生的行動。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選取適當的 活動形式,以保證全體學生的參與和活動的效果。不同規模的活動方式有:對子活動,啞劇,講故事,獨白, 對話,游戲,角色扮演,小組活動,全班活動,師生活動等等。通常,一項內容可以進行多種活動,如先師生 示范,后對子活動,小組活動,再全班活動。反饋或活動結果一般應最后在全班進行。

3.活動的特征就是“動”,要盡可能使學生通過活動做到動眼、動耳、動口、動腦,最好能“動手動腳” ,整個身體都活動起來。集體活動是增強學生主體意識和培養民主、平等觀念以及集體主義的好方法。課堂就 是活動場所,學生可移動到一起組成對子或小組,可站可坐,可倚可動。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創造一 種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局面。

4.課堂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互助互愛的課堂氣氛對活動的成敗至關 重要。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保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活動中 真正體驗到自己作為主體的尊嚴感。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參與、合作的能力不斷增強,使他們身上蘊藏的學 習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使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

如果我們每次走進課堂之前已精心設計好了活動,對活動的內容、方式和步驟已胸中有數,我們的課堂就 一定會充滿活力,教與學就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才仁 《英語教學交際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Barbara Carvill, Ph. D. & Helen Westra, Ph. D. ( 1996)TEACHING ACTIVITIES

4.肖坤 “初中英語‘三P’活動教學實驗報告”, 載《中小學外語教學》1997年第8期

篇2

[關鍵詞]網球 正手擊球 練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6-0299-01

1 前言

網球運動在最近幾年進入各城市各學校,有大量的學生喜歡打網球熱衷于網球運動,網球運動的發展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的產生、發展與整個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1但由于師資水平和學員身體素質的參差不齊等問題,造成技術動作不協調、不規范、不完整等錯誤。而學生業余選手盲目的模仿電視、視頻、比賽專業選手的動作也會導致自身動作變形。正手擊球是網球運動中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擊球方式之一。在比賽中選手更多地選擇正手擊球,這就要求我們了解當今世界網壇最先進的正手擊球技術理念。2

2 業余網球選手正手的擊球要點

2.1 熟悉握拍姿勢

談到正手擊球技術,不得不說握拍法。現在的網球選手多數采用半西方式或西方式握拍,這兩種握拍法能容易的擊打高球,而半西方式的握拍使手腕更加靈活,對業余和職業選手都適用,西方式握拍則在職業選手中很常見,對手腕的力量要求較高。網球初學者和業余選手,往往對自己是選擇西方式握拍還是半西方式握拍而大傷腦筋。因為符合自身條件及打球風格的握拍方法,不僅能樹立起信心,還能在掌握正手擊球的技術中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握拍是學習網球最基本的環節,學習網球,必須要學會怎樣握拍。握拍的基本方法有6種:東方式、大陸式、半西方、西方式、超西方和雙手握拍法。

2.2 引拍積極側身擊球

向后引拍擺動方式有環繞引拍直線引拍兩種動作方式。半西方式的擊球中,兩腳并排站立,側對來球的準備擊球姿勢是最有效的。當然,還應根據場上的具體情況判斷,也可采用半開放式和開放式的站立姿勢擊球。但在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的情況下,具體上還是以兩腳并排站立,側身迎擊來球,依靠前后腳的重心移動,即用身體的力量打球為最佳。保持側身迎擊來球的前提是,早一點判斷出球的落點,迅速移動,提前引拍,準備擊球。移動的最后一步要踏實后腳,向來球方向邁出前腳。對于半西方式式擊球者來說,如果不能作好這點,就很難打出穩定的正手擊球。所以,在網球場上,要多想、多檢查自己的站位姿勢,盡量保持側身迎擊來球。

2.3 正確的正手擊球順序

正手擊球時應轉動身體,用力蹬腿,以肩關節為軸,手腕固定,用大臂揮動帶動小臂,沿著來球的軌跡揮出去,一般在左腳右側前方與腰齊高的高度擊球,當來球較高時,就快速后退,來球較低時應屈膝并上前,盡可能的保持在與腰齊高的高度擊球。

2.4 擊球時機的把握

在擊球時,通常要考慮到擊球點的問題。所謂的擊球點,是指球拍與球接觸的那個點,它包括球與身體的前后距離、左右距離和地面的垂直高度3個方面。正規網球選手的正手擊球總是盡可能地將來球調控在最理想位置上擊出,這個理想位置,就是“能量”最大發揮的位置,也叫做“最佳發力點”。這一點是擊所有球的核心所在?!白罴寻l力點”因人而異,當球友或教練在場地的對面向你喂出輕重高低適當的球,而你每次感覺輕松自如地將球擊回,并且能夠很好地控制球時,你會發現你擊球點基本上是在身體附近一個固定的“點”上,這就是你的“最佳發力點”。開放式站位的擊球點在身體的旁邊,即右腳側前方。閉合式站位的擊球點在身體的左腳尖前上方大約90―120厘米處。另外,要加強球感的練習,針對不同節奏的球,擊球的時機也要進行相應的調節,從而真正的把握好準確的擊球時機。

2.5 身體及擊球的協調與放松

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全身的協調,網球運動當然也不例外,它也需要身體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協調配合。追根求源,網球運動無論發球還是抽球,動力都源自腳下。曲膝、蹬地、伸直上身的動作會幫助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經由腿、軀干和前臂輸送到球拍上,使擊球的力量更大。協調這一鏈條中各個環節,使彼此協作才能收到良好的發力效果。擊球前、后的協調除到達擊球點前一瞬間需握緊球拍并保持手腕、肘的固定和強勁外,擊球者一定還要注意加力的漸進性。擊球前手臂放松取決于準備動作的協調,步法移動、重心交換及引拍時的后拉不當,都會引起手臂或周身肌肉的緊張,而影響擊球的質量。故在擊球前,一定要保持步法移動合理,重心交換適宜及引拍時的后擺自然放松。只有這樣,整個身體、手臂在擊球時的動作才能協調好,才能擊出高質量球。

2.6 保證完整的隨揮動作

在正手擊球中,一般左手即非持拍手。非持拍手一定要隨著側身轉體而指向前面的來球。其作用主要有兩點:第一是保持身體的平衡,肩膀的水平;第二是幫助判斷和預測來球的方向旋轉及速度。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正手擊球的穩定性。球觸拍后,使拍面平行于網的時間盡量長些,揮拍沿著球的飛行方向向前送,重心前移落在左腳上,身體轉向球網,拍頭隨著慣性揮到左肩的前上方,肘關節向前向上,用左手扶拍頸,隨揮跟進結束,立即恢復到準備姿勢,準備下一次的迎球。現代正手技術并不提倡把球拍早早的引好等著來球擊打,而是強調從準備擊球至擊球結束是一個連貫、一氣呵成的動作,而不是把它分成幾個部分,充分利用身體的力量協調順暢地打出漂亮的一擊。

3 業余網球選手正手的練習方法

3.1 單人擊球及其動作練習法

(1)對著鏡子進行徒手揮拍練習,模仿并熟練掌握正確的正手揮拍技術。(2)做好引拍動作,原地面對擋網站立,自拋球,用正手打不落地的球。重復一定次數后,再打落地反彈后下降至腰部高度的球。熟練后,從準備姿勢開始,然后重復以上練習。(3)做好引拍動作,在網球場地底線站立,自拋球,用正手打不落地的球,重復一定次數以后,再打落地反彈后下降至腰部高度的球。熟練后,從準備姿勢開始,然后重復以上練習。(4)面對墻5~6m,將球擊向墻面高約1.4m處,等球反彈落地后再連續擊球。逐漸加大擊球力量,向墻面的打擊點也較穩定,練習者與墻的距離逐漸加長。保持與墻的一定的距離,連續擊球,爭取最多回合并減少失誤。

3.2 身體及其協調練習法

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全身的協調,網球運動當然也不例外,它也需要身體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協調配合。追根求源,網球運動無論發球還是抽球,動力都源自腳下。曲膝、蹬地、伸直上身的動作會幫助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經由腿、軀干和前臂輸送到球拍上,使擊球的力量更大。協調這一鏈條中各個環節,使彼此協作才能收到良好的發力效果。擊球前、后的協調除到達擊球點前一瞬間需握緊球拍并保持手腕、肘的固定和強勁外,擊球者一定還要注意加力的漸進性。擊球前手臂放松取決于準備動作的協調,步法移動、重心交換及引拍時的后拉不當,都會引起手臂或周身肌肉的緊張,而影響擊球的質量。故在擊球前,一定要保持步法移動合理,重心交換適宜及引拍時的后擺自然放松。只有這樣,整個身體、手臂在擊球時的動作才能協調好,才能擊出高質量球。針對身體及擊球緊張的情況應該對學生反復強調正確的揮拍路線及擊球位置,讓學生在原地站立,在正確的擊球位置上自拋或由專人拋球反復練習擊球動作。在網球練習中,早一點判斷來球的方向及落點,迅速移動,提前引拍,做好擊球的準備放松是完成擊球的先決條件。擊球后的放松是為回下一板球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策略

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延續著“一個老師,一支粉筆,一面黑板”的教學方法,老師在課堂上主要以課本知識點為核心,給學生灌輸課本內容。在交流方面,只局限于在學生提出問題時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未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反而稍微難一點的內容學生就無法理解,也不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造成知識掌握不全面。

二、新課標要求的小學數學方法

時代的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上升。正是基于社會的要求,新課標要求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新課標要求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一是結合實際數學教學的特點,正確理解教學的目標;二是結合內容的學習,強調數學活動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聯系實際,勤于思考。

三、方法改革的相關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

學校以及老師在教學時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正確認識到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靈活運用。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偏向學生最終的成績,而不是從學生的角度教學,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其實,只要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成績只是一種學習的成果證明。

2.強調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求是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掌握知識與靈活運用,發現、思考、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空間與圖形時,能根據實物的一面形狀幻畫出圖形,并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想象幾何圖形。同時增加課堂的活躍性,增加互動環節和數學活動,倡導學生積極參與。

新課標的要求不斷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重視教學的質量。小學數學雖然只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但是教學方法改革仍十分急切,只有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才能進一步學習。隨著改革的推行,新的教學方法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篇4

我國羽毛球運動水平較高,在技術、戰術訓練上具有較高的水平,同時,羽毛球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對我國城市社區實施全民健身工程現狀的調查中顯示,群眾喜愛的項目排在第二項的就是小球。體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為把學生培養成一個終身體育者。羽毛球是一項技術性、技巧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學好并掌握羽毛球技術,不但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作保證,還要掌握基本的技術,對于初學者,要在短短的一個學期(36學時)中,初步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懂得觀賞比賽,如何上好羽毛球課,是至關重要的。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蘇家屯76中學初中二年級3、4班40名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查閱了羽毛球技術訓練和教學的相關資料,并進行了分析、整理、推理。

2、訪談法。對一些羽毛球教師和高級教練員的請教、咨詢,對羽毛球的技術訓練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歸納探討。

三、分析討論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1、基礎內容。

由于羽毛球技術的技巧性較強,加上技術動作繁多,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較難全面掌握發球、接發球、高遠球、擊球、步法等各項技術。因此,首先要抓好基礎內容的教學,即正反手高遠球、殺球、發球、吊球、步法等。重點要解決各項基本技術的準確手法、擊球點民合理的用力順序。在初學階段,教師必須用正確的規范技術動作,使學生通過感知和思索來接受,以形成較正確的運動技能雛形。

2、練習內容。

在繼續提高正反手高遠球、正手殺球、正手發高遠球、劈吊、步法練習的同時,要學習網前擊球、搓球、推球、鉤球、撲球、低手擊球、正反手抽底線球、發平快球、網前球等,在練習中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技術串聯,如劈吊和搓球、挑高球串聯,樣球和擋網前球、抽高球串聯等等。

3、介紹內容。

可介紹一些有一定難度和水平較高的技術和戰術內容。如:點殺球、起跳騰空殺球等。結合羽毛球技、戰術的發展趨勢,將這些介紹給學生,以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這項運動的認識。

(二)教學形式。

在中小學中,體育課都是男、女生合班上課,在我所教的這兩個班中,所以在教學的形式上必須根據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作出合理的安排。例如男生要求內容新穎些、技術面廣些、強度大些、應多搞競賽性的練習;女生則要求內容活潑、技術細膩、穩定些、密度大些。

鑒于以上情況,在教學中一般應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按技術水平、高低搭檔。

在我們班中,高的部分是以前曾經接觸過羽毛球運動或協調性、靈活性較強,學習又感興趣者,這部分學生在實驗對象中只占10%。低的部分是從來沒打過羽毛球、球性較差、一點基礎也沒有的。例如,在學習正反手高遠球時,讓技術好的、打球穩定性好、動作正確的同學給打球技術較差的“供球”,盡量把球打到好位置,使之能在不移動或很少移動的情況下回擊球,以利于多打幾個來回,激發興趣,當然在技術水平高低搭檔時,對高者往往有吃不飽的感覺,陪打久了會感到乏味,教師這時也要適當為這部分學生陪練或者安排高與高者相互配對、對抗,使這部分學生在相互對抗中提高技術。

2、按好、中、差分組教學。

任何一個班級、任何一個項目,總是存在著好、中、差三個層次,在教學中對進步較快的、動作掌握較好的學生可擴大知識面、教學面、多運用技巧性技術和簡單戰術、使這部分學生能“吃得飽”,學習興趣高。對中間部分的,在強調掌握主要的技術基礎上提高質量,適當增加些學習內容,使之更進一步提高。對差的部分,便要求在熟悉球性的基礎上對技術重點加以針對性的教學輔導,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基本掌握,以增強這部分同學的上進信心。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抓住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特點,抓住羽毛球技術的關鍵,重點技術教學,并且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是做好羽毛球技術教學的根本。

2、培養學生對羽毛球的興趣,為將來教學打基礎。

篇5

【關鍵詞】情智德育 班主任工作 效果

情智教育是德育教學模式當中比較新穎的一種,占據極大的比例,并且還為當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困境提出了新型的解決方法,同時還為德育工作的實際化、生活化、時代化及主體化提供了新思路。情智教育把德育融合在學生學習、學生行為及教師與家長關系等方面,既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還可以培養其人文情懷[1]。此外,情智德育還對德育的觀念、方法、環境及內容等方面開展了新摸索,在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完成德育工作目標及保證德育教學效果等方面發揮著重大影響。

一、應用靈活的情智德育方法

《孫子兵法》中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辈呗允潜容^靈活變通的,非常適合應用在班主任的情智德育工作中。在作者多年的情智德育工作中,曾經遇到過班級中有兩位學生滿嘴臟話,面對該現象,作者叫兩位學生到辦公室“談心”時,學生已經認識到個人錯誤,且違反了學校要求,因此作者是這樣處理的,先對學生進行就事論事教導,要求其做出口頭承諾,教導過程中詳細觀察學生的認錯態度,對事件進行靈活處理。當作者發現學生的認錯態度非常誠懇時,決定應用先處罰后激勵的解決方法,就是讓學生面對全部同學承認個人的錯誤,接著任命兩位學生擔當班級的文明監督員,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督。當那兩位學生不說臟話后,取得帶動全面的學生也不再說臟話的效果。在班主任的情智德育工作中,養成教育必須長期堅持,這是因為學生達到習慣成自然的效果既花費時間,有需要耐性[2]。比如在作者曾經訓練學生養成上課鈴響就在座位做好的習慣,其與學生做到如下約定:學生聽到上課鈴響就馬上在座位上做好,作者聽到下課鈴響馬上下課,不拖課。若學生們無法做到作者的要求,則作者就延遲下課時間,學生們為了準時上下課,誰也不想違反作者的約定。因此,在班主任的情智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該靈活變動德育方法,萬萬不可墨守成規,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

二、與家長建立和諧的溝通關系

班主任與家長相處時,不僅情懷方面要做到海納百川,同時在溫情方面也應該做到春風化雨[3]。不管家長是接送孩子上下學,還是參與家長會時,作為班主任均需要讓家長隨時感受到關懷及真誠。比如作者在冬季放學時,常常對學生說道“同學們,要加緊步伐跟上放學路隊,不要讓你們的父母久等,現在天氣嚴寒,你們不讓父母久等也是孝敬長輩的一種體現?!弊寣W生養成孝敬長輩的習慣,并且又溫暖家長。比如作者曾經在班會中就家長們對班級座位安排存在異議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作者解釋道:高個子學生坐后面、高個子學坐前面是班級座位安排原則,但是若高個子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紀律散漫,作者察覺后便會把其安排到前排,通過培養后,若其學習進步明顯,再適當安排到后排;若矮個子學生的學習能力很高,但某些時候作者也會委屈一下其,將其安排到稍微后面的座位,稍稍照顧一下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通過這樣的安排,學生們在幫助學生時,可快速提高其能力。作者給家長們詳細講解了座位安排方法后,在之后的班會中,再也沒有出現后由于作者調整座位而讓家長不滿意的事件。

三、細化學生養成教育的要求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由此可知,學生的養成教育需要以點滴小事為起點。學生不僅需要詳細了解《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具體要求,并且還需要應用該要求對自身行為進行指導。因此,班主任更加細化學生的習慣要求,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操作性[4]。比如說在本人多年的情智德育工作中,放學時,本人要求學生必須快速達到快、靜、齊,之后作者站在前面進行認真的觀察后,再由班長對放學進組織。此外,在學生平常的“坐、立、行、走”方面,本人均根據學校課堂常規細化要求且保證學生遵守。先把要求詳細解釋給學生,例如說,上課鈴響起,教師走進教師時,學生應該保持坐姿端正,同時雙眼注視教師。作者對學生設置的要求具體落實后,再按照學校標準通過眼睛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過程中,學生會認真注意教師的眼神:通常班級內第一排學生的自作者約束能力是比較弱的,作者在授課或者講解要求的過程中,作者低頭觀察他們雙腿時,學生便會自主收回雙腳,自然放好雙腳,此時便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情智德育效果。另外,在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中,班主任與學生相處時,應該做到“嚴慈相濟”的效果,也就是嚴肅中帶著關愛,關愛中攜帶嚴肅,學生需要長期堅持遵守班主任制定的細化要求,持久堅持才可獲得效果,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成績,并且還能自動養成好習慣。

四、結束語

學生道德素質在內容上主要由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責任感、義務感、自尊感及事業感等情感內容組成。古言中的“一德立而百善從之”說明教師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比提高其學習成績還要重要。由此可知,德育教育是教師的職責所在,而作為一名經常與學生接觸的班主任,更需要充分發揮其工作在德育方面的作用,班主任是德育實施的執行人及管理者,其不僅需要對班級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還應該保證德育的有效性,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從而成為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汪鳳炎等.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論探索與應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21):2345-2346.

[2]東尼?博贊[英].磨礪社交技能的10種方法獲取精神力量的10種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克里?摩斯[美].情商決定個人命運的最關鍵因素.海潮出版社,2004

篇6

德育方法的整體性問題是指為了充分發揮德育方法的綜合、整體效果,而應科學、合理地處理好德育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德育方法外部關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間的關系(德育方法內部關系)。

1.德育方法與其他德育要素的整體性

德育方法與其他德育要素的整體性問題,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關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統要與德育要素系統所包括的其他五個分系統——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橫向貫通,互相聯系,互相依存,構成整體。德育方法不應游離于德育整體系統之外,而是發揮它在整體中、系統中的應有作用。例如,從德育方法與德育途徑的關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根本的區別,是兩個不同的范疇。途徑和方法是互相影響、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的。途徑決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選擇依賴于德育途徑。如課堂教學這條途徑,決定了講授法和說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鍛煉法、考察參觀法則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進也會影響途徑的發展。例如,多媒體信息技術,開辟了網絡德育途徑”[2]。同樣,德育方法與其他分系統的關系也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整個德育系統中發揮著各自的獨特作用,而獨特作用的發揮又與它們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體系的整體性

德育方法體系的整體性問題,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統內部的關系,即各種方法的關系問題。國內有學者指出:“德育過程的復雜性和德育對象的多樣性與變動性,以及制約德育方法的諸多因素,決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種多樣又是緊密相連的。不同的方法各有側重,要各種方法巧妙的變換和組合是一種高超的教育藝術,它將使德育方法的整體效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務。”[3]因此,方法的整體性問題必須引起重視。眾所周知,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是可以適用于每個人及各種情形的。一種方法,可能完成多種任務,實現多個目標,適合多類內容。同樣,多種方法可能完成同樣的任務,實現同樣的目標,適合同樣的內容;而且,多種方法優選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標、任務及內容。因此,要根據不同主體、不同時空、不同情形,合理選擇最合適的一種方法或多種方法,進而充分發揮各種方法的協同、整體作用,以便到達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樣性

1.德育方法的多樣性

在教育實踐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為4類18法:以語言說理形式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辯論法、演講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視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實際訓練形式為主的方法,如社會實踐法、調查訪問法、參觀考察法、常規訓練法、大型活動法等;以品德評價形式為主的方法,如獎懲激勵法、表揚鼓勵法、評比選優法、操行評定法等[2]。除此之外,還有以自我教育為主的自我修養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樣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時期的發展有所側重。

2.德育方法的選擇問題

方法的根本問題也是選擇問題。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須學會在豐富多樣的方法體系中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因此,科學而藝術地選擇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視,也是作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備素質。方法的選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依據工作的出發點及不同情況和需要,靈活選擇。具體到某種原則,人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列舉出許許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時代性、開放性、實效性等等,這些原則都有其合理性,對實際工作也有一定的啟發價值。但由于上述原則提出及排列的依據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們可以列舉無數有關原則,從而使原則的指導價值打了折扣。鑒于此,我們試著遵循一定的邏輯規則,演繹出如下德育方法選擇的原則,使德育原則既有限,又有效,解決了前述問題。

筆者認為,原則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確幾個前提條件,第一,為誰的問題。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務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為的問題。要想實現德育目的,必須按照事物發展的軌跡或者規律運作。第三,何時的問題。而規律的作用是在實際情形下發生的,這又離不開社會發展歷史狀況及時代特色的制約。第四,誰用的問題。方法畢竟是通過教師的選擇才發揮作用的,因此,教師的自身特點往往影響方法的選擇,即教師應該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上述層次的原則視為一級原則,它還可以分別劃分出二級、三級原則等。根據這種分析,我們認為德育方法的選擇原則(一級原則)問題可以表述為以人為本(促進入的發展)的原則、合乎品德發展規律的原則、歷史性原則(時代性原則)和教師主導性原則。這些原則都可以具體到某一級教育,比如,對于當代初中學段的學生而言,則可具體為充分促進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則和遵循初中生品德發展規律的原則、緊密結合時代要求的原則和適切教師風格特點的原則等。三、德育方法的實踐性

傳統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機械的、脫離社會實踐、脫離生活實際與脫離時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學生也無法有自己的真實的體驗和感受,缺乏情感性?;诖耍P者認為,德育方法必須強調實踐性,即重視德育與實踐的結合,使德育回歸學生真實生活及引導學生為未來生活做準備,并在實踐和生活中,強調學生的情感和體驗,從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實效。

1.要重視德育的實踐性——在實踐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實踐中展現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4],這已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識。據此,我們也可以認為德育根本上也是實踐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過程應凸顯實踐性,應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德育的起點,是與學生的已有體會和經驗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實效,是通過實踐來加以提升、檢驗和展現的。德育就是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道理與已有經驗相結合,然后內化為自覺的要求,隨之產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實踐中外顯為良好的精神面貌、優秀的意志品質和正確的行為習慣。具體而言,學校除了強調德育與已有感受和體會相結合外,還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諸如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生產勞動、科學考察、遠足等各項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策劃、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吸納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活動過程,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力發展他們的主體性,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在豐富而有意義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同時,通過活動的組織,學生的責任心、組織能力等等也會得到較好的培養。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歸學生真實生活,并引領學生的未來生活

長期以來,我們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為“約束—壓服—控制”,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病態的壓抑心理和專橫型的品質,給師生制造心靈上的隔閡,甚至情緒上的對立,以至于壓抑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削弱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作用。因此,傳統的“管、卡、壓”等措施不能做到發揮學生主體以及尊重學生的自主道德選擇。所以,必須將生硬的道德灌輸教育還原成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過程,進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尋求學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價值,從而使德育工作可親、可近、可信,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同時,德育還應高于生活,要考慮到生活的未來性和發展性,積極引導學生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比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從這種感性發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為未來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擔的任務和應具有的品性做儲備。

3.內心體驗——情感是德育加強與實踐及生活聯系的重要切入點和關鍵點

德育的本質在于育德,要培養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與人對道德的體認及感悟須臾不能分離。因此,要在實踐過程中和現實生活中,不斷加強體驗性教育,調動學生的同情心、責任心及良心,充分發揮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學生內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從而達到以情認知、以情促意、以情帶行的境界。情感的積極介入,就可以改變過去空洞枯燥的說教,變“刻意”教育為“無為”教育,發揮“陶冶”、“暗示”、“體驗”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斷和自我體驗。進一步講,“德育對象的情感對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德育實效”[5]。

參考文獻:

[1]孫少平.改革開放時期中小學德育的發展與問題探討[J]教育發展研究,1999(12).

[2]詹萬生.整體構建德育體系總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利小紅.淺談中學德育的實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長文集/xz23.htm.

篇7

關鍵詞: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教育方法;三位一體

小學德育教育在素質教育階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要內容,農村小學的德育教育發展相比城市德育教育有較大的差距,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視和加強的重要內容,著力提高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小學生的德育素質,為更高教育階段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1.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1.1 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不僅需要具備高素質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養。所以小學生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自身責任,培養自身的道德素養。小學德育教育是形成良好道德素養的關鍵階段,只有充分重視小學的德育教育,發揮小學德育教育作用,才能實現小學生的中國夢,這對小學生來說,是人生的必修課,是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要準備。

1.2 小學德育教育是高層次教育的基礎

小學階段,是人格塑造、素質培養的關鍵時期。是學生開始系統學習知識、塑造人格的首個課堂。對于更高層次的教育來說,小學德育教育是打基礎的階段,只有基礎夯實了,才能夠實現更高層次教育的提升。沒有小學德育教育的良好基礎和鋪墊,很難發揮更高層次教育的教學效果。

1.3 有利于培養優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尚的道德修養,健全的人格。強化小學德育教育,主要是因為小學階段,學生作為一張白紙,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引導性,小學德育教育能夠通過耳聞目染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培養優秀品質。

2.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現狀及問題

新時期,隨著國家、社會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德育教育有了較好的發展進步,從德育教育投入,以及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上,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是相比城市德育教育,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層次較低,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首先,客觀上,農村小學的硬件設備較差,一些偏遠的地區甚至不能滿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導致德育教育的開展較為緩慢。課程設置上,德育教育所占的比例較小,大多數學校雖然有思想品德課程,但課程上得不到基本的保證。教育方法上,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決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上課停留在簡單的說教,很少利用實踐和討論的教育教學方法。其次,客觀上,學校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認為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考試,所以在思想上沒有充分的重視;家長和社會缺乏自身責任意識,一些家長常年在外打工,以至于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兒童,這種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阻礙了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

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方法實踐

結合上述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現狀以及問題分析,筆者根據小學德育教育主體――學校,家庭以及社會。提出強化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方法,應開展“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教育。

強化農村小學學校德育教育方法

1.1 創設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潛移默化的幫助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德育素養的提升,雖然農村小學的硬件設施較差,但是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是依靠硬件的堆積和支持的。首先,利用已有的資源,對校園進行精心布置和安排,宣傳德育知識,鼓勵學生爭做道德小標兵。其次,改善校園的環境,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能夠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最后,制定校園行為規范和準則,約束和引導學生的行為。

1.2 豐富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小學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學校的課堂教育,從狹義的角度說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就是德育教育的課堂教育方法。首先,故事法,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其次,討論法,通過設置情景,組成小組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實踐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養成優秀的行為習慣,所以必須參與實踐,親身感受和觸摸,才能真正提高道德素養,老師可以帶學生去拜訪退伍軍人、農村五保老人、道德模范去學習道德文化知識,感受道德力量,從而塑造自身的人格品質。

2. 強化農村小學家庭德育教育方法

2.1 加強溝通和關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小學德育教育必須要提到和重視家庭的重要作用。農村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許多小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導致缺乏家庭教育和關愛,也容易造成了道德缺失。所以父母要多打電話回家,詢問小學生的生、學習情況,多教育和引導孩子勤奮努力、相互幫助、不攀比、不驕傲。經常回去看看他們,鼓勵他們要自立、自強、自信。

2.2 帶頭示范和引導

家長的行為潛移默化的會影響到孩子,所以作為家長,要做好帶頭示范作用。不能給孩子傳播不良的思想和行為。首先,要嚴以律己,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在行為規范上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在道德修養上,要樹立榜樣和典型。其次,引導孩子從正確的路,多看書,和同學朋友之間要學會禮讓和謙遜,勝不驕敗不餒。最后,積極糾正孩子錯誤行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行為,要通過講道理的方式,慢慢的引導,孩子也能虛心接受,并改正。

強化農村小學社會德育教育方法

隨著科技進步,大眾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不斷增大,社會道德教育在當代教育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學德育教育,尤其是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首先,社會要加強農村德育教育的捐資和投入,提高農村小學的硬件設施。其次,提供道德教育的實踐平臺,例如,免費開放紀念館、博物館等公共設施,擴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最后,加強正面宣傳,增加社會大眾對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多的人關注小學德育教育,關心農村小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

參考文獻:

1.劉小艷. 農村小學德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 學周刊, 2012(11)

篇8

關鍵詞:中學;德育教育;困惑及對策

引言

德育是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手段,加強對學生的德育能夠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高尚品質的綜合型人才,有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然而,現代教育將德育過于任務化,雖然使學生的德育成績上升,但學生自身的思想品質并未得到明顯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不佳。這是中學德育教育中的極大困惑,給中學德育教師帶來了一系列的思考。

1.中學德育教育的問題

(1)社會因素。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發展使得我國傳統德育文化受到了沖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許多學生家庭環境優越,逐漸養成了奢侈浪費的不良習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僅僅使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進一步加強,更加使得各國文化開始對其他國家滲入,西方開放文化逐漸侵蝕中學生的心理,校園暴力、早戀等現象比比皆是,使得學生難以從根本上接受我國傳統德育的教育,致使中學德育教學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網絡文化的興起給我國德育教育造成了阻礙。網絡文化指的是在網絡時代中,中學生能夠通過接觸互聯網而學習到眾多網絡知識。由于網絡知識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對于自控能力較低的中學生而言,學生更容易在網絡上學習到負面知識,對其身心不利,也使得學校教師的權威受到挑戰。

(2)學校制度的負面影響。第一,大部分學校的德育教育教學方式依然沿用傳統的模式,即以教師為主導,實現填鴨式教學[1]。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呆板,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聯系,學習效率自然較低;第二,絕大多數的學校評價制度皆是以成績評價為主,對學生品質的養成效果較為輕視,最終的結果是許多學生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德育略有欠缺;第三,教師的教學枯燥、乏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同時,教師在德育教學中一味強調對書本知識的講解,沒有聯系實際,甚至有些時候無法運用德育內容皆是當前的部分現實,使得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的認同度降低,影響學生將德育知識化為內在品質繼續發揮。

(3)學生方面的因素。學生是德育學習的主體,德育教育失敗的關鍵在于學生自己。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不斷推進,部分的學生都屬于家庭獨生子女[2]。獨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受到的寵愛較多,容易養成驕奢的生活習慣和行為作用,且性格比較自我、傲慢、無禮,這些都使得學校的德育教育所發揮的作用有限,難以從根本上改變中學生的不良習慣和思想。其次,部分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由其爺爺或者奶奶進行教養,也容易使學生在思想上出現偏差。

2.中學德育教育的對策

(1)提高德育的社會地位。德育社會地位的提高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面的配合。學生德育效果不佳主要是由這單方面決定的,如加強這單方面對德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德育的地位,則能夠全面加強德育對中學生的深遠影響。第一,學校要加強對德育教師的培訓,提高中學德育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培訓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要求中學德育教師必須采用更加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將德育實踐化的能力,提高學生將德育內化的效果。其次,指導教師學會理論聯系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將德育知識與現實情況相聯系,要會對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同時要善于用德育的辯證思想進行教學。此外,學校必須改善評價體系,采用更加全面的、實踐與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期末測試,切實提高學生的德育效果;第二,家庭中要求學生家長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切勿對子女過于寵愛,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首先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將自己視為學生的榜樣,做好帶頭作用[3]。其次,家長要及時與學校教師、班主任等進行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在思想道德上出現的問題,并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第三,社會加強海報等形式的宣傳,提高德育的社會重視度。

(2)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對于教師來說,要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新形勢下的教學方法既要符合學生的口味,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要重視德育的實踐作用。因此,中學德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同時,教師在進行德育知識教授時最好采用結合案例法的形式,使學生認識到應該如何將德育應用于實踐,使德育教育更加有效。

(3)加強學生的德育意識。德育意識和高尚品質的養成都需要長期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更要求加強學生的思想觀念的意識[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和世界觀是養成學生優良品質的關鍵。首先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明白養成正確的德育意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善于從細節中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及時發現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德育問題,并在課堂中針對這些問題逐一講解,逐漸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提高德育的教學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對學生未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我國中學的德育教育效果普遍不佳,這與社會、學校及學生家庭三方面的因素有關。要加強中學的德育教育效果,必須要提高德育的社會地位、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并加強學生的德育意識。

參考文獻:

[1]梁坤.淺析中學德育教育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13,28:174.

[2]張孝順.淺談中學德育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知識經濟,2010,04:148.

[3]鄧黎莉.目前中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0,04:5+20.

篇9

德育課程作為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是一門時效性強、時代性強且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小學生所處的環境正逐漸變得復雜,再加上小學生的思想觀、價值觀不成熟,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尤其在當今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小學生的各種觀念及思想更容易發生改變。因此,小學的德育課程開展正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小學的德育課程開展情況并不樂觀。下文就基于網絡環境下小學德育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就其原則和目標進行研究,并提出具體的優化措施。

二、網絡環境對小學德育教育的影響和作用

1.豐富德育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具有豐富的傳播內容和開放的交流環境,擁有信息傳播交互性、信息來源隱蔽性和虛擬性的特點。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學生的德育教學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并且這是落實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為了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應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和網絡環境導向作用,確保學校德育教育能與網絡發展相適應,從而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服務水平。為了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在尋求一種全新的、高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時,網絡資源中信息內容的豐富性及交流空間的開放性等優勢給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重大機遇。

2.網絡環境復雜,學生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當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網絡道德約束體系,小學生在虛擬的網絡中具有足夠大的自由,這就容易造成學生在網絡中隨意發表言論而養成過度自由和不受約束的壞習慣,長期發展下去,將造成學生做出有損道德和人格的事。隨著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這也給小學生德育教育的課程開展提出了挑戰。雖然網絡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內容,但網絡將真實的世界變得更模糊,雖創造的虛擬現實與實體的現實改變了人的認知方式,但在虛擬時空中將會逐漸剝奪學生的獨立性知覺,漸漸地學生將會失去理性和自我。

三、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教育開展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隨著教育部門對小學德育課程的改革不斷深入,小學德育課程正在發生本質的改變,但就其改變的過程還存在很多問題。多年以來,很多小學一直將德育課程作為一種學科來進行教育,將德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定義為向學生傳授一些系統性的知識。但實際上,這種片面的教學目標過于理論化,太過注重德育課程的目標,強調的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學科知識理論,而忽視了德育課程教學的本質目標以及讓學生清晰的認識到生活的難點與熱點。

2.教材滯后。大多數小學的德育課程都是按照教育部規定的德育教材來進行安排的,教師在實際的德育課程中,一味的按照教材的進度、規劃以及內容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其內容也較為單調。包括道德的起源、本質、道德的原則、規范以及評價道德的標準等等簡單的內容,都是來自課本的內容,與現實的生活差距太遠。因此,學生參與到德育課程的教學時,不能產生共鳴,教材與現實的差距也直接拉開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形成了明顯的差距,使得學生遠離德育課程。

3.教學方法缺乏合理性。合理的教學方法是促進任何學科課程高效性的主要因素,但就目前我國小學的情況來講,小學德育課程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傳統的德育課程往往采取單一的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一味的進行講解,不管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講,教學內容合不合適,感不感興趣,這也造成了教師的尷尬困境。眾所周知,小學的德育課程教學就是向學生施加精神方面的影響,以提高其思想素質與覺悟,影響小學生的行為,指導其正確的思想觀與價值觀。但在實際的課程開展中,因教學方法不合理,沒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了德育課程的開展效果。

三、基于網絡環境下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

1.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正確運用網絡教學。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為了確保小學德育教育理念與網絡發展相適應,應樹立發展的理念。由于傳統小學德育教育理念失去了效力,因此要全面把握德育教育發展的全部要求,以發展理念為導向,從而提高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時效性、開放性。樹立平等的理念,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在環境上和介體上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客體在教育中的主體性也發生的顛覆,因此,注重平等的教育理念,從而充分體現出小學德育教育的主體性和互動性。

2.開展實踐活動,創造良好的網絡氛圍。前面提到,小學德育課程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由于網絡的信息魚目混雜,學生的網上行為方式發生了相應變化,問題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信息解讀和辨別是非能力方面,這就涉及到網絡素養的問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政府及社會應對小學生的網絡素養引起高度重視,為學生網絡素養的培養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但事實上,教學方法的改進不僅僅限制在教學方法上,還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原則、渠道以及環境,甚至教學藝術以及管理等諸多方面,以拓寬思路。為了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通過將媒體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傳播的載體,這就要求學校應充分利用好校園網這一重要陣地,組織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對校園網進行更新和維護,以打造良好的網絡氛圍。

3.利用網絡資源制定多樣化教學方法。首先,要求德育課的設計內容必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最好能與生活實踐相符合,要從人的現實生存和發展出發。小學德育課程的發展應圍繞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個人發展來展開,這也決定了小學德育課程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為基礎,來建設德育課程的教學框架,并針對性的開展德育課程的進度、內容等方面。其次,小學德育課程的內容必須符合實際生活,充分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思想層次以及實際需求;來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逐漸實現層層遞進,并滿足學生多元化、多層次的要求。

四、結束語

篇10

[關鍵詞] 論語;德育方法;現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3-0060-02

《論語》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我們研究孔子德育思想最基本、最可靠的歷史資料??鬃訉⑵湟簧瞰I給了教育事業,在孔子長達一生的德育實踐中,有許多的德育方法曾被孔子所采用,他也根據實踐經驗創立了一些新的德育方法,這些方法對于當代德育的發展仍具有十分寶貴的借鑒意義。本文選取《論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方法來進行論述,并對其現代價值進行分析。

一 《論語》德育方法

(一)學思并重,自省自訟

孔子認為,經過學與思相結合的活動,人們實現“仁”,繼而才能達到“君子”的境界。針對如何對待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孔子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的著名論斷。學習和思考應該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學習不思考,就不能實現所學的知識內化吸收,只思考不學習,最終也只會一無所得。“學”是一個對知識進行積累的過程,在“學”的基礎上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加入自己的觀點,使其成為自己的思想,這就是“思”的過程。孔子曾說“吾猶及史之闕文也”[1]、“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1],孔子反對對書本知識的盲目崇拜,也反對對他人所說之詞盲目茍合,他強調通過自己的思考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學思并重”的基礎上,孔子首先提倡“自省自訟”,要求人們不斷反省自己,在自省中促進自身的發展?!耙娰t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1]要善于學習他人的長處,特別是比自己賢明之人,同時也要在看見他人的短處時能夠及時反省自己,提醒自己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改善自己的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這是說對于他人的優點要善于學習,對于他人的錯誤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拔崛杖∥嵘悫D―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1]通過不斷的反省,將自省與忠、信、學聯系起來,在“自省自訟”中提升自己。

(二)因材施教 循循善誘

孔子的德育對象十分廣泛,涵蓋社會的各個階層。因此,他在德育實踐中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論語》中顏淵向孔子詢問什么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仲弓問“仁”,孔子回答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弊訌垎枴叭省?,孔子說“恭、寬、信、敏、惠?!盵1]對于不同的弟子,孔子對“仁”的解釋也有異。這體現了孔子為師十分注重觀察弟子的特點,善于將“因材施教”的方法貫徹于德育活動的始終。“因材施教”能夠極大地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一方法在現代德育實踐中仍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孔子不僅開創了“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實踐中孔子也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強調“循循善誘”。孔子所說的“循循善誘”,在德育實踐中又可以細化為有耐心、善于引導學生思考、正面激勵學生三個方面。翻閱《論語》一書,能夠了解到,孔子為學生解答各種問題時總是不厭其煩,在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時,孔子總是能夠用語言激勵學生繼續努力。在這種方法下,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這就是“循循善誘”的智慧。

(三)憤啟悱發 踐履躬行

在德育實踐過程中,孔子特別看重對弟子的啟發,“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在學生自己努力思考卻無果時再去啟發他,在學生理解卻無法表達時再去引導他。對于孔子的這一言論,儒學集大成者朱熹是這樣理解的:“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盵2]只有學生先“憤”后“悱”、舉一反三,老師的啟發才能起到關鍵作用,才能達到德育所期望的效果。

經過“憤啟悱發”使知識得到內化,但孔子認為僅掌握了理論知識而不運用于德育實踐仍是不夠的。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1]書讀的再多,卻無法將書本中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那么讀再多的書也是無用之功??鬃舆€說“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盵1]“君子敏于行而訥于言?!盵1]將“踐履躬行”的思想帶進德育實踐中,引導人們做到“知行合一”,在此基礎上倡導舉止合乎“仁”和“禮”,從而能達到德育目的。

《論語》中的德育方法是《論語》一書的精華之處,深入理解《論語》德育方法是我們挖掘《論語》德育方法現代價值的前提。上文對《論語》中重要的德育方法進行了梳理,對“學思并重、自省自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憤啟悱發、踐履躬行”的德育方法盡可能全面的進行了分析,下文將對《論語》德育思想的現代價值進行挖掘。

二 借b德育方法 開辟德育新思路

《論語》德育思想是中國傳統德育思想的精髓,對于當代德育理論和實踐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在這一層面上,《論語》中所述的德育方法正好能夠給現代德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有助于當代德育新思路、新方法的開辟。

(一)引導德育內化

孔子非常重視當代德育的要求和人們自身內心道德訴求的轉化,強調引導受教育者通過自己的學習、思考能夠反省自己的行為,將德育內化成自己的需要,。在現代社會道德滑坡現象的現實下,通過德育使人們發自內心的認同當代德育的內容,從而自覺的遵守道德規范。

首先,借鑒《論語》中“學思并重”的德育方法,引導人們自覺的將學習與思考相結合起來,從而有助于德育的內化。在德育實踐中,孔子首先總結出了“學思并重”的方法,并把這一方法放在德育實踐中的首位。孔子認為學習和思考應同樣重要,只采用其中一種方法而忽視另一方法是不可取的。在現代社會中,有過分注重應試教育,突出課本知識而忽視學生自身需要的現象,要改善這一現象,需要從當代德育方法的創新入手,借鑒“學思并重”的德育方法,引導德育內化。

其次,借鑒《論語》中“自省自訟”的德育方法,引導人們在不斷的自我反省中促進自身的發展??鬃釉凇皩W思并重”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人們不僅要學習、要思考,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反思自己的行為。孔子將這一方法總結為“自省自訟”。在當代德育實踐中,有一味向受教育者灌輸德育理論而忽視受教育者自身反省思考的現象,要促進當代德育的持續發展,就要改善這一現象,在當代德育實踐中借鑒“自省自訟”的方法,引導受教育者在自我反思中實現德育的內化,促進當代德育的發展。

最后,借鑒《論語》中“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根據個體的差異、有針對性的進行德育,從而促進德育的內化。在當代德育實踐中,這種德育的內化至關重要。孔子特別重視“因材施教”的方法,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對他們的教育也應該有所區別。自身能力素質比較突出的學生,他們的道德的內化及養成不會需要太多外界的指導,而對于其他的學生而言外界的引導教育特別重要。借鑒“因材施教”的方法,結合“學思并重”“自省自訟”的方法理念,引導學生將德育內化為自身的修養,引導德育的內化。

(二)加強德育實踐

重視德育實踐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一大特征,通過德育實踐,孔子總結出許多具有借鑒價值的德育方法。在現代社會中,只有通過德育實踐的活動,讓人們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在實踐中獲得更直觀的感受,才能不斷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真正將德育要求轉化為人們的內在的道德訴求,完成德育的內化,從而加強德育的實效性。

首先,借鑒《論語》中“憤起悱發”的德育方法,提高學生進行德育活動的自覺性,從而加強德育實踐?!安粦嵅黄穑汇话l”是一種提倡學生獨立思考、舉一反三的思想。老師對學生的引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去實踐去思考。在現代社會中,確實存在側重于對受教育者的引導而忽視受教育者自身的思考的現象,對于這一現象,應從當代德育方法上著手,以受教育者的立場出發,借鑒“憤起悱發”的德育方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自發的學習、思考,重視德育實踐的作用,以此開辟當代德育的新思路。

其次,借鑒《論語》中“踐履躬行”的德育方法,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自覺的運用于德育實踐中去。孔子認為,經過“憤起悱發”實現了對受教育者的引導還不夠,還要引導受教育者在德育實踐中親自去踐行,才能真正的完成德育的任務。同時強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注重每一項細小的道德修養,讓人們在德育實踐中去學習、感受,引導人們實現德育的內化。借鑒“踐履躬行”的德育方法,引導每一個人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在實踐中真正地認識自己,養成“踐履躬行”的好習慣,能夠自覺主動的接受德育,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將德育理論的學習與德育實踐結合起來,真正使當代德育的價值得到體現。

最后,借鑒《論語》中“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既重視德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又強調德育實踐??鬃蛹戎匾晫κ芙逃呃碚撝R的傳授和自覺思考的引導,也重視引導受教育者在實踐中學習。這一方法強調的是在德育實踐中對知識的檢驗,將所學的知識變為受教育者的行為,特別是將德育理論運用于實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在現實社會中,要想改善當代德育重理論輕實踐的趨向、增強德育的實效性,就需要從德育的源頭出發,也就是從德育方法上來思考。由此可見,“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對于加強德育實踐以及當代德育新思路的開辟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孔丘.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