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漢語文學范文
時間:2023-06-01 10:42: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漢語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全日制民族中小學漢語課程標準(試行)》中指出漢語課程的性質:“漢語是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的第二語言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漢語課程的首要性質是工具性,同時兼顧人文性,這是漢語課程的基本特點。漢語課程應致力于學生漢語基本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漢語基本素養是學生繼續深造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全日制民族中小學漢語文教學大綱》也指出“重視實踐,多讀多練,是民族學生學習漢語文的有效經驗。”“運用漢語文進行的課外活動和課外閱讀,是漢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的補充和擴展。它對于豐富知識、陶冶性情,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文的興趣,給民族學生創造漢語文環境,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漢語是少數民族學生的第二語言課程,學生從小到大基本上在民族語言環境中長大,漢語基礎差,水平低,漢語語言運用面窄,對漢語的重要性沒有切身體會。面對這種處境,很多語文老師做過不少努力,提出了很多教學對策。比如提高語文教師個人教學能力論;在課堂教學生靈活運用多媒體的技能論;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興趣論等。但這些教學策略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問題的根本癥結在于:我們對民族地區語文教學理念定位不準確,把精力拘囿于教材和教參,拘囿于教師課堂講授,封閉在一個狹小天地的“小語文教學”里了;課堂教學條件是死的,四十五分鐘是有限的,幾十個學生的班機是“硬性”的,對于語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的理解過于狹隘,我區漢語文教學沒有得到各方面的重新審視。
因此,我們主張要構建大語文教育觀。所謂“大語文”教育觀就是要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組織和引導學生去學語文、用語文,形成開放型格局的語文教學。教育家葉瀾說過,語文教學應有個新概念:不是局限在課本上,也不是局限在課堂上;要把生活滲透到教學中來,語文課不是一個“小語文”,而是一個“大語文”,社會和課堂息息相通。特級教師于漪說過,現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陳舊的東西,一定得改。比如,重讀寫,輕聽說;重知識傳授,輕自學指導;重記敘描寫,輕說明議論;重課內校內,輕課外校外等許多方面,不破除這些舊觀念,語文教學就不能適應“三個面向”的要求。
大語文教育強調的就是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聯,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在語文學習中實踐。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區語文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探討。
一、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按照大綱編寫的教材只是師生教學活動的范例和載體。大語文教育要求教師不只是“教教材”,而是在源于教材的基礎上,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對教材文本的挖掘和拓展的優勢,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讓教學走出教材,實現對教材本身的超越,將教材中的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相結合,活用教材,探索形式多樣,與自然、社會、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形式,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
二、開發和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
“大語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現在“利用語文學習環境”,即利用生活實踐中的語文學習資源,這是“大語文教育”最突出的標志,大語文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影視媒體、報告會、演講會、圖書館、布告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資源。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抓住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積極創造條件,將各種校園場所的建設和活動的開展與語文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緊密結合,充分挖掘其中語文實踐鍛煉的機會,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用武之地。
三、改革傳統語文學習方式
要明確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傳統的語文學習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等。在大語文教育觀下,將學生終身發展視為教學的根本目標,這就需要改變原有被動的、單向的接受性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變革,構建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多元化學習方式。因此,在大語文教學中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根據藏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四、開展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實踐性、操作性很強。語文活動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聽說讀寫思等才華的平臺,營造一個富有感染力和滲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圍。反觀我區的語文教學,我們更多時候是對課文分析得太過細致,課本之外關注得太少。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比分析更容易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例如:舉辦辯論會,創辦刊物和文學社團,舉行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這樣可以實現手腦并用,邊學邊做的目的;在活動中多賞識、多引導,讓參與活動的學生們在點滴的成功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妙處和尊重;活動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既提高學生的思辯及寫作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時時學語文,處處學語文,事事學語文”,將課內校內向課外校外延伸,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內外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習空間,打破課堂教材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壁壘,引導學生進入與大語文學科相適應的“大課堂”。
五、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要盡可能地從大局出發,從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度來為學生構建學語文、用語文的機會,營造“開放、互動、詩意”的語文學習氛圍。校園文化是學校的一種“教育場”,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學校在語文教學的構建上應考慮將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和場所建設與校園文化同步構建,使之成為幫助營建良好的校園學習風氣的突破口。通過校園環境的特色性建設與語文課程教學結合,使師生生活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之中,無形中規范著師生的行為,激發全校師生對學校目標和準則的認同感,作為學校一員的使命感與歸屬感,形成強烈的凝聚力和群體意識,還能對學生品德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語文活動的長期滾動開展,就會有積淀,逐漸形成校本傳統,校本特色,甚至形成校本“品牌”。而良好的校園文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提高閱讀水平,需要豐富的文化底蘊作支撐;增強寫作能力,需要多彩的文化載體做保證;學會積極、主動、健康地發展,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境浸潤與哺育。
六、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們用大語文的觀念來改革教學模式,從校園整體大氛圍的角度著手,結合民族地區特點,建設各種學語文用語文的平臺,開展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推動語文課堂教學,營造良好校園學風,達到良性循環的目的。為此,需要配套的激勵制度,調動他們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進一步營造語文的學習氛圍。例如,將學生的語文活動成果與學分制、獎學金制掛鉤;對學生的語文成果進行開發和展示,定期出版刊物,宣傳校園明星,征文集冊,播放校園廣播電臺等,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增添一股股的外推力。
七、鼓勵集體研究
民族地區學生情況復雜,加上語文學科豐富的內涵和巨大的包容性,使得每一位語文老師在學識修養、教學技能等方面都仍要不停地探索。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面對這樣一個大語文視野下的教學活動,單個語文教師的力量是不足夠的。我們應該以語文教研組為核心力量,面向全市(地)甚至全區,充分發揮語文教師集體智慧的力量。通過集體備課、說課和研討等交流形式,同時尋找相關的教學理論,一起學習,不斷修改完善大語文教學以及提高大家的理性認識。這樣才可以喚醒老師們的問題意識,發現錯誤的價值,催發思想的碰撞;在合作探究中,補短取長,激發語文老師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地完善大家的大語文認知結構。而缺少語文教研的合作,語文學科的改革勢必會在片面的、低效的胡同里徘徊。
八、改革語文評價模式
語文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更重要的是及時向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提供反饋信息,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展。堅持他人評價、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在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進行評價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進行評價。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逐步建立學生的發展性評價體系。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增長了什么知識,具備了什么樣的能力,獲得了哪些進步等等。
當前,語文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廣大語文老師要在大語文教育觀的視野下,結合民族地區教育的特點,匯集各個語文教研組集體的智慧,從建設校園文化的高度,通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和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等途徑,引導學生自覺將語文課擴展延伸,把教室、課外活動、校園聯成一個整體,為著力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育適應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課程教材研究所.全日制民族中小學漢語課程標準(試行)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首先,表現在不愛學習,交朋友搞人際交往。有些蒙語漢授大學生不但專業課不學,其他課程也不想學。在他們看來,學習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甚至是在浪費時間。他們中有的傾向于用更多的時間進行人際交往,因為他們認為交朋友比學習更重要,將來步入社會后,朋友給自己帶來的實惠要比知識大得多。有的則熱衷于做點小生意,在實踐中自我提升、自我發展。這類學生往往把自己的“各項工作”當主業,而把學習當副業。學生社會性的鍛煉固然重要,但是知識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基本的知識和必要的文化素養對于一個人的社會性養成也是至關重要的。其次,學習的主動性不強,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蒙生的這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體現在課上做筆記和出勤率上,蒙生中表示自己經常逃課的人占45%,有一半以上的蒙生沒有課上做筆記的習慣,有的會課下看其他同學的,有的壓根就不會做,也不會去補筆記。訪談中發現,蒙生課上不做筆記原因之一是跟不上教師的節奏。但更主要的是因為依賴心理,認為自己不做定會有其他人做,考試前抄一下就可以了。總之,不管是何種情況的厭學,它帶來的危害都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從學生個人來說,專業功底的不扎實,實際上就等于沒有完成大學的培養任務,屬于不合格“產品”。同學們專業知識膚淺、職業素質欠缺,畢業后自然難以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同時,同學們長期的厭學情緒甚至會帶來孤獨、焦慮、憂心忡忡、情緒反應激烈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及不良的人格特征。其次,從學校來講,由學生厭學而引發的學風不正,必然會導致學校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滑坡,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辦學聲譽,影響到學校下一步的招生工作及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學生們的厭學情緒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師們的教學情緒,從而對整個學校的校園文化氛圍產生消極影響。再次,從社會來看,將不合格“產品”輸入市場,且不說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經費,單是將這樣一種不良的精神面貌和一種頹廢情緒帶入工作單位,不僅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有損于學校的形象,更會給工作單位帶來不利影響。
二、教育學專業蒙古族大學生厭學現象的學校教育因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同學們在經歷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后變得不愛學習,通過對某大學教育學專業部分在校大學生厭學情況的訪談調查所搜集的信息分析,對于造成教育學專業大學生厭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學院忽視對學生專業意識的培養和激發
絕大部分的高考考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第一志愿上,一旦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或者不了解的領域,特別是冷門專業,心理便承受上了一定的挫折感。教育學在近幾年的發展中當屬冷門,而教育學專業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被調劑過來的,再加上缺乏教育教學經驗,學生們對于教育學專業也始終持懷疑態度。學生們在進入大學后,學校教育的重心又往往放在對學生學習目標、計劃的制定以及對學生的鞭策上,卻忽視了在此之前應首先對新生高考挫折感的排解,以至于有相當多新生在較長時間內仍在想著“這個專業到底怎么樣”、“要不要轉專業”的問題,遲遲未能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最后導致蒙語漢授大學生的厭學狀態,輕則在學習上盲目、被動,重則不愛學習專業課,甚至根本不學習。
(二)學校、學院劃一型的培養模式,不適合教育學專業的學習
首先,在我國,每一所含有教育學專業的高校,在教育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上都大同小異,整齊劃一。學校沒有特色,專業沒有特色,導致教育學的畢業生們也沒有特色,你能做的事他也能做,你不能做的他也不能做。然而社會需要的是多種多樣的人才,但我國高校培養的教育學人才卻是一個模式,這樣的劃一性教育難免使同學們感到厭倦。其次,從學院管理制度方面來說,對于那些逃課缺勤同學的督查和管理力度不夠,加上任課老師也不聞不問,使得部分同學有縫可鉆,助長了同學們逃課的僥幸心理。由于放松管理,缺少自我管理的大學生越來越放松自己,日久天長越來越對學習不感興起,逐漸厭學。總之,學校、學院的培養模式過于死板守舊,幾十年來都是用同一種模式,缺乏新穎,作為民族地區的師范類院校沒能具有自己的民族和地區特色,很難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文化背景,使得部分蒙語漢授生對于學習探究缺乏激情。
(三)教育學專業本身的局限,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首先,處于社會邊緣位置的教育學科地位不高,教育學專業甚至沒有一個名副其實的稱謂,并不時地遭受著社會各界鄙視與懷疑的目光。使得教育學專業的學生也備受排擠,對教育學專業有厭學情緒,也是無可厚非的。其次,教育學課程的內容不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和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條條框框,傾向于接觸新鮮事物的同學們自然對這種枯燥的課程和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再次,在課程設置上,教育學專業過度重視理論課而忽視技能課和實踐課,使教育學專業畢業生在教學中很容易脫離實際。這樣的結果一定程度上為同學們對理論知識的懷疑、厭倦提供了合理的解釋。再次,教育學專業在辦學上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需要,沒有很好地解決教育學專業發展與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教育學專業招生人數的急劇增加,使教育學專業更加難以維持。教育學自身的危機尚存,同學們對其的不滿和厭倦自然不可避免。
(四)部分教師人格魅力和專業素養的缺乏,很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的學習氣氛,影響到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擁有廣博而精深的知識素養且有較強教學能力的教師往往倍受同學們的歡迎,而一味照本宣科的教師是同學們難以接受的。在針對身邊出現的“專業選逃課”現象的訪談中了解到,同學們有這樣一種觀點“枯燥無味的專業理論課本來就很難使人產生興趣,有些老師卻只是照本宣科,那與其去聽倒不如自己看書呢!”足見同學們對于照本宣科這種教學方式的麻木與厭惡,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的敷衍態度很容易引起學生們在學習上的敷衍行為。鑒于教師的素質、授課的態度與學生們學習的氛圍、興趣的培養息息相關,故教師素質如不加以全面提升,將會引起教與學的矛盾,嚴重影響到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信心。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授課方法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大學教育學專業教師教學多采用漢語講授,部分語言又過于學術化,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許多蒙語漢授生來講不但乏味更是難于理解,因而失去了對課程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排斥教師,對教師產生反感。教師在課堂上顧慮蒙語漢授生的基礎差、理解的慢,因而很少叫蒙生起來回答問題,對蒙生的態度只是能夠老老實實聽課就好,不要求蒙生積極回答問題,所以課堂上出現了回答問題的總回答,不回答的永遠都不會主動回答問題,而回答問題的往往又都是漢生。同時任課教師的檢查和要求不嚴也容易導致蒙語漢授生懶散學習態度的形成。蒙語漢授生本身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加之教師的放任就更加助長了學生懶散學習態度的形成。
(五)學校、學院不能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很好的科研平臺,學生的學習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
對于教育學專業的特點來看,走科研之路是該專業領域的一種傾向。因此筆者對于同學們是否有參與科研的愿望進行了訪談,結果發現學生們特別是高年級的同學們是有參加科研欲望的,也希望通過一番努力能夠有所作為。但是由于參與科研的道路不暢,同學們得不到良好的指導,而自己獨立研究的能力又非常有限,加之學校、學院不能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很好的科研平臺,致使學生們參與科研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同學們在學習之余不能通過適當的途徑來發掘自己的潛力,就很自然地進入了無所事事的大軍中,形成了不良校園風氣。總之,產生這一現象和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學校教育的管理制度、教師及專業本身出現了問題,因此解決這一問題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三、解決教育學專業蒙語漢授大學生厭學的學校教育改革思考
厭學情緒的產生嚴重影響著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由于造成學生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對學校教育進行改革,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根據厭學問題和原因做如下對策性思考。
(一)明確學校、學院的辦學宗旨,為學生打造專業學習的平臺
作為高校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歸根結底是教書育人,一切工作都為這一宗旨服務。第一,學校、學院要重視教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學校要根據自身的條件,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發展之路,擺脫劃一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師范院校,教育學專業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打造專屬于自己的教育學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減少教育學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阻力是同學們一直期待的。第二,學校、學院在新生入學時要加大對部分學生高考挫敗感的疏導力度,降低并逐漸消除高考給同學們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使學生更快地投入到大學的生活和學習中。針對學生們對于即將涉獵的專業不甚了解的狀況,要指導學生們明確所學專業的背景及前景,讓學生在對本專業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深入學習,不至于使同學們在懷疑和模糊中盲目學習,最終造成更加迷茫而難以自拔。第三,學校、學院創造條件讓學生適當參與科研活動。學校有必要拓寬科研渠道,打通學生們參與科研的道路。學校要努力為同學們提供很好的科研平臺,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科研,挖掘同學們的內在潛力,提升同學們的研究能力,以免同學們在日后繼續深造的過程中因為缺少科研鍛煉而喪失學習的欲望。
(二)提升教育學專業師資隊伍的因材施教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專業學習
蒙語漢授生的厭學,通過以上分析,其中與教師的,特別是任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密切相關。蒙語漢授生與漢生不同,他們通常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嚴重不足,而且教師又因為蒙語漢授生的基礎差、語言溝通困難,不想難為他們,怕他們站起來答出丑,而忽視這部分群體在課堂上的存在。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面面俱到,應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第一,教師應該給予蒙語漢授生適當的回答問題的機會,如果他們在回答問題時缺乏主動性,教師可以采用點名回答的方式。點名回答問題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因為有些同學不回答問題并不是因為不會,而是認為自己不應該在大家面前急于表現。此外,點名回答問題還可以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到課堂問題的討論當中來,而不是感覺課上討論的問題與自己無關。第二,如果蒙語漢授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出現困難,教師不能急于讓他們坐下,而是要給予適當的啟發誘導,教會同學答題的方法和思路,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而不是一再地依賴于老師和其他同學。第三,教師可以向蒙語漢授生提一些難度適當的,符合他們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即蒙語漢授生通過一定的思考和分析,可以解決的問題,從而可以樹立他們回答問題的自信心和勇氣。為此,學校應根據當前的專業需求,在重視學歷的同時,更加重視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要對教師們進行經常的師資培訓,鼓勵教師們外出學習和自我提高,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和教學能力。
(三)對教育學專業進行必要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專業情感
拯救教育學的命運,無疑要以重塑教育學學科形象為前提。教育學專業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科建設。同時,加強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溝通、交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學科地位。第一,加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教育學專業理論課程與科研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必須在課程體系中切實加強科研實踐環節,做到理論課程與科研實踐的結合。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直接關系到教育學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學之所以遭受歧視,主要是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乏力。其實,教育學有很深厚的實踐淵源,比任何學科更能指向并服務于實踐。教育學欲走出困境,則需要聚焦教育實踐、關注教育實踐、參與教育實踐。進一步加強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溝通,做到理論結合實踐。第二,協調社會需要和專業發展的關系。依據社會需要確立培養目標,是高校專業設置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對于教育學專業來說,其改革須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依據社會發展需要確立培養目標與招生規模。做到專業辦學與社會需求相一致,不至于因教育學專業畢業生的周期性過剩而陷于“發展-調整”的循環中不能自拔。第三,處理好課程內容的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教育學專業必須對課程內容做出適當的調整。教育學作為教育領域中的一員,其教授內容應該是先進、靈活的,故教育學的教材需要定期更新,從而不斷地為學生們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動態。教育學的教學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本專業學科領域的前沿問題,交叉性、邊緣性及跨學科綜合領域研究的最新動態和趨勢也應是教育學學習和研究的背景材料,所以教育學專業有必要增加一定的跨學科課程。
(四)拓展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學生良好的專業學習態度
篇3
[關鍵詞]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微課;教學
開放大學是以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為依托開展的遠程教育,這種教學方式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和學生分離,學生隨時隨地都能聽課,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它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微課教學異軍突起,成為遠程教育中一股新興力量,開放大學應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微課教學。
一、開放大學與微課
(一)開放大學的概念
開放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遠程教育的教育部直屬部門。它以新型的教育媒介為基礎,有兩種教育模式,一種是針對有學歷的,一種是針對沒有學歷背景的。在這些年的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有很多優點,對高校教師教學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提高了教學內容的質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突破了教學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限制少,教學門檻低,給一些沒有學歷背景的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二)微課教學的概念
微課教學是指按照新課標和教學的要求,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上針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講解,同時還兼有有關課題的教學設計、課程總結以及課后練習等。微課教學內容更加凝練,重點突出。微課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給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強烈的沖擊,開放大學之于微課教學,開放大學的教學資源中,一些課程知識陳舊、教學觀念落后,無論教學內容還是教育形式在很多地方都落后于微課教學。開放大學應與時俱進,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革,重視并引入微課教學。
二、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開展微課教學
(一)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模式
從古至今,在傳統的教學觀念里,都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傳授了什么,學生就接受什么,長此以往,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顯現出來,學生沒有自己發揮想象力的空間,思維發散的能力得不到訓練,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一種新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眾多專家學者中的討論越來越烈。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自學、自己探索為主,教師起輔作用,給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去感悟、學習并且總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重視教學方法
開放大學屬于高等教育范疇,對漢語言文學的設置要有與之相符的高度和深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重視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優化文學內容的選取和設計。針對文學作品的教學設計,可以以作品所在的時代背景或者是作者的背景為切入點,然后從作品的主題、故事構架、風格以及對人物的塑造等多方面展開。最終教師在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重表現形式的豐富性,使整個教學過程不死板,降低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網絡視頻是微課的核心傳播方式,要求教師做的網絡教學視頻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在講課的過程中,學生以提問的方式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及時答疑解惑。在整個教學結束后,學生自主在視頻下留言,對這節課的評價,指出其優、缺點,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建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評價,對優點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不足之處,要虛心改進。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學生的需求改進教學設計,讓教學設計更加科學化和合理化,更能為學生服務好。
三、開放大學開放漢語言文學的意義
開放大學開設漢語言文學的意義要從兩方面進行探討,一方面是對教師,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與傳統教學相比,最大差異之處在于學生與教師的平等關系,學生可以自由對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指出其中不足或者需要改進之處,這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對學生,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加入對學習的探討中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綜上所述,關于開放大學漢語言專業發展微課教學的設計,符合時代教育發展的潮流,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微課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讓微課教學的傳播更加廣泛,降低了進入門檻,真正實現了有教無類,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2]吳曉輝.探析微課程在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中應用的意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3).
[3]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白芳芳單位: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寧河分校
閱讀次數:人次
漢語言文學論文比較文學論文古代文學論文兒童文學論文現代文學論文
外國文學論文當代文學論文文化理論論文人文歷史論文文學畢業論文
美術藝術論文審美藝術論文傳統文學論文戲曲文學論文文學素養論文
篇4
華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本專業重視基礎教學,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創新思維,為文化教育事業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中文人才。
本專業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就業情況良好。學生除大量直升或考取研究生外,基本到中高等學校、新聞媒體或政府機關任職。
主要專業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精讀、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精讀、外國文學作品精讀、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20世紀中國文學進程、文學概論、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現代漢語通論、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文化通論、經典導讀系列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今天的中學生,就是將來各項事業的就業者”。①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中學生“把話說得清楚、流暢、得體;把文章寫得準確、達意、傳神”②的重任。要順利完成上述重任,就得打破中學生語文修辭教學以辭格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語文教學走出誤區,走上修辭教學之路。
一、語文與語文教學的職責
什么叫語文?“‘語文’就是語言的意思,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在口頭謂之語,在書面謂之文,合起來稱為‘語文’”。中學開設的語文課,是一門特殊的工具課。語文教學的職責應該是: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現代語文能力。要使中學生具有以上的現代語文能力,就要求中學語文教學應該十分重視修辭方面的內容。但遺憾得很,不管大陸抑或香港,從其現行的中學語文教材所反映的情況來看,都沒有把修辭教學擺到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辭格的辨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樣,其實都是把修辭當作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點綴,從而把修辭教學引向了誤區。
二、大陸語文修辭教學的現狀
第一,修辭教學大綱——空白
建國以來,國家教育部門曾兩次制定漢語語法教學大綱(1955年的《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1981年的《中國教學語法體系提要》),卻從未擬定過有關修辭的教學大綱。致使廣大中學語文教師對修辭教學應如何教,應達到什么目標,均感到茫然。
第二,修辭教學的重點——不明
由于沒有修辭教學大綱,許多中學教師對語文修辭教學的重點不明,普遍誤認為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后附的《修辭復習提綱》中12種常見的辭格,就是中學修辭教學的重點。教完了十二種辭格,就算是抓住了重點,就算是完成中學修辭教學的任務了。
第三,修辭格教學往往依賴——“教參”
由于上述第一、二的原因,所以許多中學語文老師都依賴“教參”(即教師教學參考書)作拐棍來講修辭,缺乏對中學語文課文中的修辭實例作深入的分析、研究。這原因有多方面,如缺乏適合中學修辭的教和學的參考資料;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進行鉆研;怕按自己的講法去講,出了錯不好辦等等。這樣就勢必出現“教參”怎么說,教師就跟著怎么說,“教參”說對了的,自己照著講當然也就對了,如果“教參”說錯了,那自然也就跟著講錯了。
三、香港語文(漢語)修辭教學的現狀③
香港現行的語文(漢語,下同)教材共十冊,收課文128篇。一至六冊收入課文102篇,為初中教學用;七至十冊收課文26篇,為高中教學用。筆者作比較用的教材是根據香港教育署課程綱要及中學中國語文科課本編纂指引編寫的,所收錄的課文,也是全部依照課程的綱要提供的教材篇目選擇的。從教材所反映的全部內容來看,香港語文修辭教學的現狀是:
第一,沒有提出修辭要達到的總目標。只提出了本課程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讀、寫、說、聽、思維等語文能力,提高學習本科的興趣,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啟發思想,培養良好品德,增加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加強對社會的責任感。”④
轉貼于 第二,沒有提出修辭教學的重點。只是在有的課文前面設置的“教學重點”中提出要學習的某些修辭手法。例如:“認識對偶和比喻”;⑤或在課后的“應用練習中講點修辭知識,并讓學生試用某種修辭手法來描寫景物。例如:“對偶是指兩句句子的詞性相當,意思相對,試在下面的空格填上適當的字,使成為對偶句:
(1)天高——地( )
(2)戶外——峰秀——窗前( );⑥
或在每冊課本后面“教學重點分布表”的“語文基本知識”中,設“常見修辭”欄,并在這一欄里,把本冊中凡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即修辭格)的都扼要地填寫上去。比如第1冊第四頁《鳥的天堂》中用了排比修辭手法,就在這一欄里標出:“1、學習排比”又如,第十四《傅雷家書》中用了借喻,示現修辭手法,就在這一欄里標出:“認識借喻、示觀”。⑦統觀全套(十冊)教材,均無講到修辭教學的重點是甚么的問題。
第三,修辭教學也往往依靠課文前后及教師手冊中有關修辭的提法來講授。課文或教師手冊沒提示到的修辭理論及修辭手法就很少給學生介紹。據統計,目前香港通用的中學語文教材《中國語文》提出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全部修辭內容,也只有18個修辭格而已。現按教材冊數序號,依辭格出現的先后(重出的均不計入)秩序摘出轉述如下:⑧
第一冊:比喻,對偶、疊字、排比、擬人、對比、借代、典故、示現。
第二冊:夸張、設問、反復、反問。
第三冊:頂真、層遞、映襯。
第四冊:相關
篇6
除夕的7點剛過我們一家吃完熱騰騰的飯菜,我和爸爸就去放鞭炮。
我先拿出了一個“飛毛腿”點燃了導火線,過了一會兒“砰”的一下,我看到天上什么都沒有,我往回頭一看,啊!不好,我把鞭炮弄反了。往家里射了進來,我馬上轉了過來,可是家里已經弄的煙霧滿天。應此我被爸爸罵了一頓。我吸取了教訓放了第二個的時候我把有導火線的一邊朝外點燃,這下沒有射進家里來、。我又拿出了一個叫“泰坦尼克號”的大船,我方在遠處,點燃導火線,過了幾秒鐘,忽然“茲茲”的放出了耀眼的火花,等第一個沒放完,第二個解放了出來,而前第二個比第一個更絢麗,更漂亮。就這樣我把所有的煙花爆竹都放光了。
我回到家里和媽媽一起看春節晚會,精彩的節目給我們帶來了歡樂的氣氛,尤其是趙本山的小品逗得我哈哈大笑,就連平常不愛笑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攏嘴,在不知不覺中,0點的鐘聲敲響了,窗外的煙花聲,鞭炮聲逐漸變向了,這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家家戶戶迎新春。”當然在新的一年里祝愿自己更上一層樓,也祝愿爸爸媽媽在新的一年了生意紅紅火火。
篇7
0 引言
由于受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漢英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體現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嚴重制約了教學的實效性。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把傳授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實際生活中漢英文化的差異性,導致文化與語言教學嚴重脫節,使得大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水平較低。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中必須滲透文化差異的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1 漢英文化差異在具體表現
1.1 思維方式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是語言與文化溝通的橋梁,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征,關系到語言的生成和發展。雖然人類的思維規律有一定的共性部分,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圍的影響,思維方式表現出明顯差異,表現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英語的表達以西方文化為依托,體現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而中國學生由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英語或者表達英語,容易造成文化的誤解,導致英語學習失去實際應用價值。例如,西方人在寫作中陳述個人觀點時,習慣直接使用“我”的第一人稱來進行表達;而中國文化一貫弘揚集體主義,盡量避免凸顯個人,因此中國學生在進行英文寫作時,也習慣用“我們”來陳述個人觀點,而較少采用“我”,以至于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出現較大差異。
1.2 價值觀上的差異
價值觀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區別美丑、善惡的價值體系,是一種持久信念,也是人們處世的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每一種價值觀體系中其實都是一種文化,不同的價值觀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價值觀的不同導致其文化差異的顯著性:比如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便對謙虛和禮義十分推崇,以和為貴;而在西方,人們則推崇個人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想。在這一價值觀影響下,西方人崇尚獨立思考和判斷,爭強好勝,對個人利益據理力爭,個人價值只為自己服務。
1.3 語言交際上的差異
漢語文化與英語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交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直接套用漢語的表達方式,這樣就出現了很多中式英語,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例如,當聽到別人夸獎“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時,因為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中國學生常常會回答“No, it's just so so”,但是他們不了解西方人聽到別人的賞識和認可表示喜歡時,對別人的夸獎和贊美應回答“thank you”。又如,漢語習慣以個人職務、頭銜或職業加上姓氏來稱呼一個人如“李主任”、“王老師”、“陳經理”等,而英語中除professor、doctor、captain等少數詞可以這樣用以外,通常在姓氏前使用Mr.、Mrs.、Miss等,所以常常會聽到中國學生很多中式的表達方法,“Teacher Wang”、“Headmaster Li”均為中國式英語,是錯誤的。
2 面對文化差異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以上的比較僅是漢英文化差異的部分表現,漢英文化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其他方面的差異。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因此必須滲透文化差異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實現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 重視跨文化教育
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一直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等能力的培養方面,而忽略了英語文化的教學,導致學生難以認清文化差異,只是機械地搬用漢語套路來表達英語,產生了諸多“中式英語”,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效率明顯低下。對此,作為大學英語課堂的指導者,英語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文化差異的重要問題,提高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結構水平,不斷豐富跨文化交際知識,認真學習和研究漢英文化差異,同時與外教加強溝通交流,實現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從而適應跨文化交際教學的要求。
2.2 優化語言教學模式
英語教學需要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和氛圍,因此,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語境和文化熏陶氛圍。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尤其是每個單元的對話,設置專門的課堂英語對話環節,讓學生積極發言;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加強合作,將英語課文改編成短劇,學生自己決定扮演角色,在英語故事的情境中感受獨特的文化氣息;教師還可以建立英語角等異國文化和英語交際原地,讓學生自由溝通交流,大膽參與實踐,從而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具體事例對漢英兩種文化進行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在講解西方的圣誕節時,可以和我國的春節相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兩種節日在起源、飲食、慶祝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此外,教師應該設計情景讓學生去實踐和感受,比如打電話、問路、看醫生、上飯店等,安排學生分角色表演,同時要讓學生了解常用的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在實踐中讓學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3 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識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講解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漢英文化的差異,英語篇章和詞匯中常常蘊含著豐富的西方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可以認真挖掘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不斷滲透文化因素,對詞匯所代表的文化含義進行詳細解讀以及延伸,讓學生了解到英語國家的飲食、地理、風俗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從而充分了解所學的英語知識,加深對漢英文化差異的認識。
2.4 開設文化課程及實踐活動,拓展學生視野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也可以開設一些有關英美文化方面的課程,或者鼓勵學生對有關中國文化的課程進行選修,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有進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其文化鑒賞力的提高。
篇8
關鍵詞:高校 人文素質教育 道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7-144-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中,“道”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范疇,也是當代大學生不斷探尋和追問的重要概念,毫不疑問理應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教學體系研究的基本內容。因此,從根本上厘清“道”的基本內涵,這不僅在理論研究上是重要的,在教育實踐上也是有益的。
一、何為“道”
“道”是老子哲學中最重要的范疇,是老子哲學的核心。“道”的最初含義為具體的道路。《易經》中“道”字,先后出現四次。《尚書》《詩經》《左傳》中,“道”亦是常用詞。《易·履卦九二》說:“履道坦坦”,意為行走的大路平平坦坦。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道”字都是“行”中夾一“首”,指人行走于道中,這是“道”的最初含義。《說文解字》中也講:“道,所行道也”。老子哲學充分吸取了《易經》中把天體運行的軌道稱為天道,把人行事所遵循的法則稱為人道的思想,首次將“道”置于哲學的最高范疇,把作為規律、法則意義的道提升為作為萬物本原、始基之道,把具有控制、支配功能的道生發為具有化生功能和本體性質的道。可以說,老子的整個哲學體系皆圍繞其所創設的“道”而展開,這對“道”無疑是個重要突破。
《老子》第一章開宗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認為以往所說之“道”皆為可道之道,不是“常道”,而“常道”才是他自己所要言說之“道”。按照《老子》的觀點,我們既無法聞其聲,亦無法觀其形(寂兮廖兮),所以這種言說是極不容易的。“道”不是某物,它無形無象,無法感知。“道”沒有具象,以潛藏方式存在,只能意領,不可言說,一旦說出,便失卻其本真,勉強用“道”字稱呼,也只為方便起見。“道”雖然沒有固定的形體,超越了我們的感覺知覺,但它并非空無所有。“道”是物,是渾然一體之物,是真實的存在,“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道”是一實有的存在體,但又不同于某一具體的存在物,它不是某物,而是一種潛在的存在,人們無法憑借感官而感知,因而“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道”既是精細微小的,又是廣大精深的。它沒有具體物象,但它的確是物。它廣大無邊,無法用一種形體去界限,所以“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總之,“道”是最廣大、最精微、最普遍的存在,這個在宇宙間唯一的、絕對的實有的存在體,它本身是永久常存的,其“先天地”而存在,亦即無始而存在。天地不能久,唯道能久。“天乃道,道乃久。”(《十六章》)它“獨立而不改”(《二十五章》),不因外物變化而變化。它亦非固定不變,其“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始終處在不斷地運動之中。“道”是一個變體、一個動體,世間萬物皆因“道”而持續在“變”、在“動”。“道”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因它物的生滅變化而有所影響,“道”時間上可以無始無終,空間上可以無所不在。“道”作為宇宙的本體即作為天地萬物普遍的永恒的內在根據,具有無限的包容性、可能性和創造性,“道”不是某種物質性實體,也不是純粹的邏輯思維形式,而是形而上的永恒存在的非物質實體。
二、“道”統“有”“無”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這個實存體,不僅在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地萬物皆由它所創生。“道”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二十五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以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道”是一切存在的始基,是“萬物之宗”,生,是“道”的功能,它生成天地萬物,是天地萬物之母。“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生發者,具有無窮的內驅力和創生力,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皆為“道”之內驅力與創生力不斷生發的一種顯現。
老子在第一章中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在第四十章中說:“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可見,“無”和“有”都是指稱“道”的。這里的“無”“有”是老子哲學的專有名詞,在老子哲學體系中,“有”“無”這一對概念是僅次于“道”的,而且是處于連接形而上之“道”與形而下之“萬物”的關鍵性位置。
“無”在帛書及通行本中,其繁體字為“無”。“無”字,在上古時期與人們試圖和不可感知的神靈相交通的樂舞密切相關,因而這個“無”,不等于沒有,只是無形無象,不可感知,“無”是“有而似無”。老子哲學中的“無”,并不是對宇宙萬物本體的否定,它是宇宙最初的本源,是“道”作為虛名之神時的命名。“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十六章》)在老子看來,萬物紛紛紜紜,但最后總要返回到自己的始基,而始基之處,呈現虛靜的狀態。可見,這個始基即是“無”,故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無”體現“道”作為始物之小。由此看出,“無”為萬物最初的始基,它是“虛”狀的東西,有靜、“小”的特點。老子又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這一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混沌的東西,為天地之母,它就是“有”。
“有”是“道”作為生養之神時的命名,可直接產生天地萬物。“有”不再如“無”般虛曠,它是“純有”,是對“萬有”的抽象和超越,是“道”在形而上的顯現和展開。“有”,“周行而不殆”,有動、“大”的特點,故老子說:“常有,欲以觀其徼”。“常有”可以體現萬物之歸終,展現萬物之邊界,顯示道體之大,是道所生發的“一”“二”“三”之總和。
“無”和“有”似對立又相連續。“無”蘊藏著無限未顯現的生機,“無”包含著無限之“有”;“有”是潛在于“無”中之“有”,是“無”中之“有”。“無”不是世間萬物中的客觀實體,它總與人相關,是生命本真存在的境界。“無”是“道”本體性的表現形式,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道”。“無”自始至終都滲透著老子對本體存在的深切體悟,它是一種自明性的存在,任何指稱不但對它毫無意義,而且只能是對它的破壞。“無”是對“道”的一種無言的呼喚,是一種否定的積極力量,它是以保護“有”之真為最終歸宿。“虛”和“靜”都是“無”的特征,虛之動的出發點是“真”,靜之歸的落腳點也是“真”。虛是以“無”為出發點向“有”的著陸,靜是以“有”為出發點向“無”的復歸。虛極而動,動極則靜,沒有“無”,“有”就成了無源之水,沒有“有”,“無”變為無本之木。從“無”現萬物之始,從“有”現萬物之回歸。“無”非空“無”,由“無”而“有”,“有”非空“有”,“有”終歸“無”,不可持“有”而忘“無”,亦不可持“無”而棄“有”。“無”與“有”相反相成、相互轉化,集中體現了世間萬物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法則,賦予了事物以完整的意義,老子本體之“道”就是通過“無”與“有”的相互生成、相互轉化進而獲得了一種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無窮無盡生命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和“無”統一于“道”之本體當中,“有”是萬物之母,“無”是“有”的根源。“無”與“有”的統一即為“道”之本質。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培養和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學體系研究》(GBC1211104)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M].中華書局,1984
2.朱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4.馬德鄰.“無”在——論老子“道”形上思維的核心概念[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3)
5.牛方玉.釋老子“有”、“無”[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
6.余愛嫵.試釋《老子》的“道”、“無”、“有”、“一”[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4(05)
7.張敏.論老子之道——人的內在生命呼喚[J].運城學院學報.2003(06)
8.張新水.論老子之“道”非“有”非“無”亦非二者之統一[J].蘭州學刊.2005(03)
9.王暉.論老子哲學的“無”[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01)
篇9
關鍵詞:漢語橋;輔導
中圖分類號:CAO-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12-157-03
每年八月桂花飄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師生就都把目光聚焦到“漢語橋”比賽。十年來,已連續舉辦了十屆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國際影響越來越大,吸引了70多個國家的10多萬名大學生踴躍參賽。各國學習漢語的學生都以能夠代表所在國到中國參加比賽為榮。一年一屆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影響和輻射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僅第十屆“漢語橋”比賽就有2.5萬多人參加了預賽。2008年,又設立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及“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比賽體系進一步完善,覆蓋人群進一步擴展,影響力不斷加強。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通過電視媒體的錄、直播,收視人次已經達到2億多;海外預賽參賽國家從48個增加到65個;海外參賽人數從4萬人到現在的10萬余人。“漢語橋”比賽,已經成為各國漢語教學的最重要一環,成為當地孔子學院語言文化活動的特色品牌和文化盛事,分布在世界各國的孔子學院每年都把輔導“漢語橋”選手作為重中之重。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為全球漢語學習者搭起了交流經驗、促進友誼的橋梁,也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弘揚創造了嶄新的平臺。然而,關于“漢語橋”選手的選拔和培養的研究卻很少,漢語教師和志愿者也沒有經過相關的培訓,只能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總結。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孔院的做法是學生自愿報名,自愿選擇教師,一個教師輔導一個選手。執教兩年里,第一年,筆者輔導的選手獲得了遠東與濱海賽區第三名,2010年,輔導的選手保爾(米沙)榮獲第一名,獲得赴中國的機會。保爾在中國長沙經過幾輪比賽,榮獲第九屆“漢語橋”二等獎和最佳人氣獎。
“漢語橋”比賽考察學生的語音語調、漢語基本功、穩重自然、幽默、思想深刻、選手的形象氣質、舞臺表現力強等。考驗的是選手的綜合素質,包括他們的知識面、思辨能力、語言技巧、溝通能力、應對大賽壓力的能力等。結合自己培訓選手的體會和心得,從以下六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字正腔圓的朗讀
嚴絲合縫的答題及選手由于受母語的影響,說出來的漢語總有些洋腔洋調,在平時的交流時這些問題不成問題,一旦上臺表演,由于緊張和發揮失常等,走音走調等特別明顯,嚴重影響到選手的分數。為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對那些漢語學得較好的學生更要注意糾音,在比賽前請發音標準的中國教師錄制演講稿,讓選手回家跟讀。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對于朗讀朗誦接觸較少,對于漢語的起承轉合、抑揚頓挫把握不好,因此要有意識找一些朗讀文章給學生,讓他體會漢語的文章之美。在舞臺上,還需要選手的肢體語言,要配合演講設計具有表現力的手勢。要求學生回家以后對著鏡子練習演講手勢,做到眼到手到。演講盡量用生動形象地口語,這樣會形成風趣幽默的風格。過于抒情的演講,有的時候觀眾并不買賬。
每年都有不同的競賽試題,我們結合試題的配圖來強化記憶,在全面掌握試題的基礎上,對于那些難懂難記的試題進行重點突破。對于這些試題,給學生詳細講解,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不論這些題怎樣考,都難不倒學生。還進行現場模擬答題測驗,讓選手身臨其境體驗考試的緊張,保持頭腦的冷靜淡定。通過大量的文化答題,能夠讓選手充分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文化是全體華人的驕傲和共同資源,是當今世界上的強勢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與補充系統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二、感人至深的演講
“漢語橋”的演講,不僅僅是講,更重要的是演,一定要聲情并茂,還要注意肢體語言,要自然。演講不單是嘴巴在動,頭部、臉部、手,包括整個身體都要積極參與。大的動作不需要多,有幾個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做到位,還要非常自然。在賽區決賽時,演講的時間是三分鐘。大約二百個字一分鐘,六百字三分鐘。有許多選手演講不太好,主要的原因是演講稿沒寫好,學生只是把它背下來,到比賽時一緊張就卡殼了,就不知所云了。因此演講稿一定要生動、有細節、邏輯性強,能感動人,自己被感動了才能感動別人,電才能從內心深處記住演講稿。能夠在三分鐘感動人最好,或者優美地抒情廿王行,幽默感染人效果也很好。
演講最好從自己身邊事情說起,以小見大,這樣能夠使自己和演講融為一體。筆者讓學生薩莎先自己寫一個演講稿,一周以后交給筆者。她寫的是她小時候去過中國,看別人吃玉米特別奇怪,當這個熱心人送給她玉米她搖搖手不要,因為當時不會說漢語。文章的由頭最好由學生自己寫,然后教師幫助藝術加工,這樣能夠保留原創的根基。經過探討,原來她是對玉米過敏。她對玉米想躲避,中國婦女又熱心地遞給她玉米,于是不懂漢語的交際困境就出現了,也就促使她下決心學好漢語,對善良的中國人說出心中的謝意。在閑談中得知她和男朋友經常較真,于是筆者又寫了另一個版本,即他們用漢語吵架,最后“和為貴”言歸于好。第四稿我又進行了修改,開頭的惜懂少年改成了“花骨朵兒”,一下子就會迎來會心的笑聲。第二段開頭,她自己已經出落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窈窕淑女”,漢語水平的提高到用漢語吵架也毫不費力的程度,而且吵得特別時尚、特有水平、特有內涵。
在正式比賽中,薩莎的演講因為有吵架這個環節加上一左一右扮演兩個人動作,贏得了滿堂彩,舞蹈是跳得最好的,答題是滿分,終于她獲得二等獎,排名第三。這個演講稿后來被漢辦看中,擬發表在中英文版的孔子學院院刊上。
第二年,筆者指導學生講的是漢語傳奇。有一回我們上口語課時,索尼婭講了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于是筆者把這個故事結合保爾的情況進行了改造和生發,第一段是感動人的,第二段是節奏鮮明、幽默風趣的貫口,兩個演講都深深打動了聽眾,獲得了圓滿成功。
選手們的才藝五花八門,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由于是舞臺表演,所以就有一個和現場觀眾互動的問題。一般來說,唱歌和跳舞是最具舞臺表現力的選項,其次是武術功夫,再次是相聲小品以及書法畫畫等。有的選手沒有什么突出的才藝,就需要專家的專門指導。2009年,遠東聯邦大學孔子學院的武術教練劉正國就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分別指導兩名選手練習長棍和雙截棍,二人進步神速,參加比賽一招一式盡顯武術的風采,并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四名。
最好是選手有一定的表演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結合中國元素融會貫通。第一年,筆者指導的選手薩莎學了幾年的肚皮舞,決定跳的是新疆舞,多年的舞蹈積累,得了全場舞蹈最高分;第二年,筆者指導的選手米沙唱的《改變自己》,還加入了舞蹈,邊歌邊舞,成為俄羅斯版的“王力宏”。
三、形神兼備的包裝和真情實意的互動
選手在賽區里脫穎而出,進軍中國長沙。面臨著一個選手包裝設計問題,如何讓選手在全世界一百多名選手引人矚目,擴大知名度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筆者連續數日研究選手米沙的神情,他身材偏瘦,目光略帶憂郁,讓筆者一下子想到了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和俄方古里洛娃院長溝通以后,她非常贊賞這個創意,因為可以省去置裝費,聯系校藝術團借來了保爾的服裝,這樣,新時代的“漢語橋”選手保爾就閃亮登場了。米沙一開始還覺得這個蘇聯的名字有點怪怪的,到了中國,才認識到筆者對中國人心理把握得太到位了,觀眾在眾多俊男靚女中一下子就記住了他,加上他出眾的演唱,為他無可爭議地獲得最佳人氣獎奠定了堅實基礎。
“漢語橋”有一個專門的網頁刊登選手自己簡介和照片,這里第一印象很重要,出奇制勝打出童真牌也是一個妙招。2008年北京奧運會張藝謀就征集了全世界兒童的笑臉,激起了不同皮膚的人共同的舔犢之情。大連大學第二名選手王小妮就把自己的兒童照率先在網頁刊發出來,人們都好奇這個女孩初長成是什么樣子,于是人氣驟升,引起大家的注目,并繼而被推舉成為選手代表在開幕式上發言,成為知名度、曝光度最高的選手之一。當保爾到中國跟筆者聯系以后,筆者登陸網頁發現保爾的照片并不突出。而且保爾的電腦壞了,不能及時上傳照片,網友也不能及時了解選手情況。一個偶然又必然的機會被我們抓住了,那就是保爾在預賽時演唱獲得現場女孩子們大力支持,漢辦還為此專門發了照片,筆者指導保爾到網吧把漢辦的女粉絲照片刊發在自己的網頁上并寫上自己的謝意,于是這些女粉絲成為保爾的鐵桿支持者。
做好內功,自己本領過硬才能走得更遠,也才能與網上的“外功”互動,否則只能是曇花一現。深受網友喜愛的保爾因為才藝俱佳,對網友誠心誠意,終于脫穎而出,力拔頭籌,坐穩了人氣榜第一名。
四、自信是關鍵
在比賽中,最充滿運氣成分的是抽簽抽取自己上場次序,一般來講,第一個上場的人很少能得到高分,靠后上場的稍好一些。但重要的是強者相遇勇者勝,在濱海邊區比賽中我們有一個很有希望的選手結果落選了,是因為在他前面的一名選手發揮得更出色。還有,最好不要臨陣換槍,原來有個選手排名第二,但是他特別想取得好名次,在自己的彈吉他之前又加上一段話來說明和“漢語橋”的聯系,但是這些臺詞是臨時準備的,上臺以后沒記住,結果打亂了自己的表演節奏,表演也不理想。保爾在濱海邊區的比賽中抽到的是第三十五名出場,在四十名選手中靠后。抽簽之后是彩排,保爾對筆者說他想第一個上去彩排,然后好趕緊去打工。筆者同意他的想法,讓他直接找負責人協商,別的選手都在按部就班地等待著,負責人讓他跟音響師商量,音響師同意以后保爾第一個上去彩排。筆者這樣做,是想讓他敢想敢做,這樣比賽的時候就不會怯場。比賽的時候,由于在他之前的幾個選手表現一般,評委和觀眾都有些疲勞,等到保爾一上場,清晰悅耳的發音,幽默風趣的演講讓現場出現了,他的演講得分最高。
五、如影隨形的跟蹤指導與及時有效的心理引導
第九屆比賽安排選手分組至長沙組(湖南省長沙市)、湘西組(湖南省鳳凰縣、張家界市)等地家庭開展“居家體驗”活動,保爾被組委會隨機分配至湘西組,并在復賽中與該組選手進行角逐。保爾告訴我他們去參觀了當地陶瓷,筆者馬上反應過來,他們將要表演賣瓷器的節目,于是將馬未都關于瓷器鑒賞的資料發給了他。
復賽評委根據選手表現打分,每場復賽共產生15名選手晉級決賽,這樣107名選手就淘汰了77名選手,只剩下30名選手晉級。30名選手到世博會游覽參觀,比賽到了關鍵時刻。筆者也從大連趕到世博會,和保爾見了面,他們到世博會要找一雙最美的手,但是保爾覺得他們的創意不太適合他,筆者于是幫助他打了個草稿《尋找最美的手》,讓他練習。
外國選手常常很自信,對指導教師將信將疑。筆者在輔導的過程中順其自然,不輕易否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的時候,如果告訴學生有些地方是不足和缺陷,他不一定相信。那就讓學生自己嘗試,但要隨時掌握他的表演動態,等到他撞到南墻,他自然就會回頭相信教師了。
六、無怨無悔的無私奉獻
我們經常討論孔子學院的各個方面的問題,但是常常忽略漢語教師的問題,只有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才能保持孔子學院的長盛不衰。除了我們漢語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我們漢語教師還需要具備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精神。保爾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我國使館專門獎勵他一臺電腦。保爾在臺上發表獲獎感言時特別感謝了筆者,那一刻筆者覺得雖然我沒拿一分錢,但作為漢語教師我們就是應該這樣奉獻的。
篇10
關鍵詞:國外著名大學;校訓;語言特點;文化內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3-0149-02
縱觀全球,著名的大學比比皆是。對于各大高校進行網絡搜索,都有詳細的師資情況、硬件配套情況的介紹。可是在當今知識經濟處于過渡時期的階段,幾乎沒有人去認真閱讀各大高校宣傳上的文字。所以,就好比可以通過姓名進行區分一個人一樣,各大高校的校名也代表著不同群體,而學校的校訓就好比姓名一般,具有很強的個性魅力。所以,想了解一所高校,就應當從它的校訓出發。
一、校訓的語言魅力
1.詞匯的魅力。放眼整個世界的著名大學校訓,不難看出,各大高校的校訓在選詞上均為通俗易懂的詞匯。只有在極個別情況下會使用古英語,其他時候都不會應用到這些生僻的詞匯。兩個人能在一起必定是有共同語言,高校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在詞匯上選擇一些大眾化的語言進行詮釋。不要認為高校的校訓運用了大眾化語言,就失去了其闡明理念的準確度。例如:為了闡明“自由意義”的校訓,杜爾大學采用了Drew University Freely have you received;freely give的校訓;為了闡明“真理”的觀點,華盛頓大學采用了Strength through Truth作為校訓。這些普羅大眾的詞語并沒有影響高校所想表達的意義。正好相反,就是這些普通的詞匯,讓人們更深層次地理解了各大高校想要表述的精神理念。
2.句子結構的魅力。體現校訓的四種句型包括名詞+虛詞/(,)+名詞的方式,這種形式主要強調兩個名詞,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Mind and Hand,讓大眾的腦海里可以直接調出對此的印象;通過“From”或者“In”這類介詞來開頭的方式,比如瓦爾帕萊索大學的In Thy Light We See Light,突出了高校之所以存在的意義,是大眾在看到校訓的同時就可以立即想到這所學校;用“Let”開頭,主要強調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大家可以在一個舒服的環境里自愿地接納并傳播的觀念,比如哈佛大學的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e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運用“名詞is/(,)名詞”的方式,這樣的校訓結構,從格式上凸顯了其簡潔明了的特征,比如范德比爾特大學的Education,a debt due from present to future generations。
3.校訓里的修辭手法。通過選詞和句子的機構方面,各大高校都展現了各自的語言魅力,認真分析后,很容易發現在校訓當中的修辭手法也為語言增添了不少魅力。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是英語修辭手法的兩大分類,對于一些沒有固定格式消極的修辭手法我們不給予評論,因為這類的修辭手法是為了避免造成重復詞語而選擇其他詞語的方式。但大多數學校的校訓還是采取積極的修辭手法來進行相對固定的修辭方式進行創作。這些積極的修辭手法包括:隱喻、明喻、借代、擬人、重復及輔韻等幾種方式進行表達。比如斯坦福大學的Let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屬于隱喻手法;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的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屬于擬人手法;加州大學的Let there be light屬于頭韻手法。
二、校訓表達的文化內涵
1.探討校訓傳達的學校理念。理念的意義在于將形式和看直接相連,所以同事物的外貌和形態相連接。并漸漸地向抽象方向延伸,出現了觀念、類型、形式、本質等一些內涵,將這些內涵引入英語當中就出現了再次的延伸,出現了精神、信仰、夢想、目的、意識、觀念等寄義。大學理念應當是發展的前景和目的的指導原則,也是大學的最高領導的原則,這是對大學的精神、信仰、責任、意義、價值觀等發展的基本思想囊括其中的概述。國外的語境當中,大學的理念都顯得比較明確化,它包含了大學的職責、方向等等。不論哪所大學都會因其本身的歷史背景及所處的環境,而對理念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比如說美國天主教大學的God Is My Light是側重于希望上;愛荷華州立大學的Science with Practice側重在理論方面;西北大學的Whatsoever Things Are True則側重在真理方面。由社會學的方向來看,所有學校的校訓都在傳遞出學術知識、真理、實踐、自由、宗教、道德、藝術、公正、民族的大學理念。
2.校訓傳達的大學理念的淵源。首先,由社會政治經濟學方面來看,上層建筑取決于經濟基礎。勞動者素質的提升及生產工具的改進成為了生產力三大要素中的兩種后,越來越受到推崇。由于科學的昌盛,追尋真理成為了很多科學家的座右銘,當然,也成為了培養這些人才任務的名言警句。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Mind and Hand。其次,政治因素。以華盛頓大學舉例。華盛頓大學是一所世界頂尖的著名大學,創建于1861年,主要培養醫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公共關系、社會工作和海洋科學方面的政府官員的人才,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大學在逐漸將其政治色彩進行褪色,但還有一部分大學在校訓中體現了自身的政治背景,例如普林斯頓大學的校訓: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再次,思想文化因素。西方很多國家都受到了兩次思想解放浪潮的影響。一次是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一次是法國啟蒙運動。它是開啟人們反封建思想的鑰匙,例如耶魯大學的Truth and Light,讓仍舊處于黑暗當中的人類意識到了光明和希望所在。最后,宗教因素。當今的社會中,對于宗教和科學間的相互矛盾的觀點眾說紛紜,先不論宗教同科學到底有何關系,最起碼我們要了解宗教已經對學校這個關于科學的孕育場所有所影響。在很多大學的校訓中,知識其實就相當于上帝,受到人們的推崇知識,就好比基督教徒對上帝的信仰一般。例如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God our light,從某個方面來講,這樣的大學校訓更加適合社會的發展,也更具備呼吁能力和陶染能力。
當今的社會正在迅猛發展當中,各大學校應當積極地向世人推薦自己的學校,讓學校可以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矗立不倒,大學校訓就如同一個商品的商標,具有其特點和代表性意義,讓學校通過校訓充分地表達學校的個性及意義,讓世人都可以通過校訓來了解學校的語言特點及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 上一篇:美麗鄉村建設文獻綜述
- 下一篇:分析詩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