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社會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5: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與社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經濟與社會

篇1

【關鍵詞】 制度 有序 經濟社會

1. 信任與制度

我們為什么需要信任?這是我們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而這本書一開始就強調了信任的重要性,人類的相互交往基于信任。我很贊同這一觀點。信任是人類行為的基礎,就如合作。書中說“囚徒困境”告訴了我們合作的優勢,只有合作才能夠獲取最好的選擇。但是合作必須給予一定的基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來源于合作雙方間的信任。那么信任與制度有什么關系呢?我總結了一個推導過程:信任+秩序+規則=制度。信任需要一個有序的外在環境,而這種秩序的維持就需要規則,通過這種規則禁止不可預見性和機會主義的行為,從而使社會成員能夠產生信任。而這樣的規則就是“制度”。人的認知產生于他對事物信息的獲取,在一個有“制度”維持的秩序當中,我們可以公平、公正、公開地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們會對自己所處的秩序產生信任,從而決定行為。由于在制度之下的社會擁有系統性、非隨機性的特點,一切的行為就會變得可預期,我們對其他人的行為就會感覺到信任。

其實,在人們認知中常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制度限制了人類的行為。我并不這么認為,制度是一種導向,明確我們的行為。倘若我們需要在社會當中獲得自由,只有依靠制度維護人的自由權利,才能提供一個“人人自由”外在環境。當然,這樣的制度也會警示我們,哪些是我們的自由,在我們獲取自由的同時不可以侵犯他人的自由,以實現制度中“各人平等”的優勢。而最為明顯的誤解就存在于“法治”。人們在提及法治與德治的時候,總會把“制約性太強”歸為法治的缺陷。然而理性的公民應該清楚,沒有法治的維護,社會不可能井然有序。

2. 制度經濟學的特點

制度經濟學首先從分析人類的行為入手,基于人類追求的價值角度告訴我們制度的重要性。然后再分析這些制度對系統和社會秩序影響,尤其是經濟社會。看了本書對“制度經濟學”的界定,我嘗試地歸納了這一概念的優勢,總結了在制度運行下經濟社會特點的三個關鍵詞:有序、雙向、黏合。

“有序”上述在說明“信任與制度”的時候已經有所提及,而下面我想說說這個“有序”帶來的好處。這本書強調的是新的制度經濟學,而“交易費用”是新制度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本書第七章提到:“交易費用是由信息搜索和成本構成,其中包括談判、締約、監督履約情況、處理違約行為等活動所費的成本。” 我們說過信息的獲取會決定人的行為,交易也是如此。我們在進行一次交易的時候,雙方擁有的信息會決定這一次交易費用的多少,因為這些信息會影響交易中的各項行為。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交易也是冒風險的,因而交易也有代價。而在制度經營下的經濟社會,降低了這種市場的不確定性,在“有序”的情況下會更好地促進交易,減少交易費用的支出。

“雙向”是另外的一個重要特點,經濟學與制度的關系不是單向的,它既關心制度對經濟的影響,也關心制度在經驗影響下的發展。 很多的理論在研究的時候只會側重一個方向的發展,或者說只側重這一因素對經濟的影響。而事實上,事物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單一的。要全面理解或者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必須探討出雙方的相互作用。我們在分析制度對經濟影響的同時,必須注意到經濟的發展與變化也會影響制度的設置,因而存在著制度的變遷。

“黏合”亦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制度構成了造就和界定一個社會的“社會黏結劑”。 一個共同體基于相似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擁有凝聚的能力,并使我們在制度的框架下行動。我們時常會問自己:“我們需要什么?這些東西會帶來什么?”制度經濟學給予的答案是:我們需要自由、公正和平等,而它們會帶來安全、和平和繁榮,但這需要制度的維持。由于我們擁有相似的需求與期望,倘若制度會帶來我們所需要的,成員就會黏結在一起。同時,由于價值觀的交叉,個人可以跨越多個共同體,制度亦會跨越多個共同體,這樣就會帶來共同體的開放與流動。

3. 制度經濟學的啟示

在現今社會,貿易摩擦和紛爭是主要的國家間矛盾之一,在全球化影響如此深遠的今天,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就WTO的設置及其規定的原則與制度而言,我覺得是制度經濟學踐行的典范。拋開這些制度的具體執行而言,其制度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及參考依據。WTO的六大原則是:互惠、透明度、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經濟發展、非歧視原則,這很好地體現了制度經濟學所要求的規范。在WTO的模式下運作,商品、資本、勞務等因素能夠在一個既定的公平框架下自由流動,各行為體的投資、輸入輸出行為都是可預期的,不存在傾銷,不存在貿易保護,有具體的制度禁止此類的機會主義行為。如果我們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制度下,經營國際經濟秩序,必定能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帶動國家間的信任,造就我們期望的安全、和平和繁榮。但倘若存在干預主義的行為體,這樣的制度權威性就會不足,而且執行力度也會不夠強硬,即不能體現這種制度的優勢。而現今的WTO框架中,就是存在著這樣的行為傾向,此外其框架涉及范圍不夠廣,所以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

因此,制度經濟學的啟示告訴我們不是要有制度,而是要有完善的制度維持市場機制的運作,而且要有足夠的執行力度確保制度的運行。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依靠制度的保障,而經濟社會亦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備現有的制度。因此制度經濟學的啟示其實很重要,書中經常提及“硬件”與“軟件”,人們時常忽視“軟件”的建設,但我認為這兩者同樣的重要。

總結

在本書當中,制度可以說是一種基礎,在經濟社會當中更是良好運行的最理想保證。降低交易費用、明確產權、公共政策制定等各種行為,無不體現制度的價值。在這種共同體內所有成員的共同契約下,必定會對共同體的進一步發展帶來裨益。、在經濟社會當中,機會主義的行為罔顧制度,僭越制度的框架。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為者需要制度的維持,那么自身就必須遵守這一制度。在經濟社會當中,存在很多復雜的情況,如果我們把每一次交易都當作一場博弈,那么必定會消耗更多的交易成本。如果雙方都可以在透明、公正的制度下進行交易,所得到的必定比相互猜忌的要多。就是說制度的遵守不只是一方的努力,而是各方的參與,才能實現制度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制度與公共政策》[M].商務印書館,2003.

篇2

[關鍵詞] 和諧社會 經濟發展 良性互動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物質財富極其豐富,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從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任務。和諧社會,最核心的問題是人和社會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根本的目的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既處在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又處在一個各種矛盾開始凸顯的轉型時期。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GDP總量增長了10倍,年平均發展速度為9.4%,成為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現有經濟發展能力與水平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還不相適應,社會上還存在因為經濟原因導致的諸多不和諧現象。比如,衛生經費、教育經費、環境保護經費等支出太少的根本原因就是經濟沒有發展上去;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農村大量富余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勞動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也消耗和浪費了大量能源資源,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同時,社會上已經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如城鄉、地區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均、違法征地、拆遷等,如果不立即加以重視和解決,將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大阻力,甚至威脅著我國的改革穩定大局以及發展成果的取得和享有。因此,厘清經濟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建立二者的協調互動機制,對于我國來說是一件關系改革興衰成敗的頭等大事。

二、經濟發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和基礎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表明,物質財富的匱乏以及因此導致的生活貧困,是造成社會發展不和諧的根本原因。反過來講,一個物質財富極其貧乏的社會,我們很難奢望其是一個和諧相處的社會。正如馬克思曾經指出的,生產力的這種發展之所以是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還因為如果沒有這種發展,那就只會有貧窮、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須重新開始爭奪必需品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要實現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充滿活力而又穩定有序的社會。社會的發展首先決定于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物質財富的生產和發展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物質基礎來源于經濟發展,離開經濟發展,和諧社會就等于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根本上取決于經濟發展的總體進程。在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要防止因強調各方面的全面發展,而忽視了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歷史的發展規律,經濟的和諧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要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健康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只有經濟全面、健康、持續的發展,才能使社會各方面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構建。這也正是恩格斯所說的,未來社會主義社會首先就是要“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實的物質生活”。經濟增長不僅奠定了和諧社會必要的物質基礎,還提升人們的道德觀念,這為和諧社會構建提供了社會基礎。和諧社會的構建人人有責,取決于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每個公民都應自覺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積極踐行基本道德規范,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要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必須轉換傳統經濟發展觀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地區、城鄉、內外、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等五個方面,促進經濟全面、持續發展。在主要政策上,必須認真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在此基礎上,大力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要大幅度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力爭用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創造出盡可能多的社會增加值,來緩解和解決我國經濟增長目標與資源環境條件嚴重不協調的問題。

三、和諧社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和諧社會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上,但不意味著社會和諧完全依賴于經濟的發展。一些物質財富已經極為豐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以及西亞石油輸出國國內的混亂局面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典型例證。因此,諸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夠實現社會和諧,或者說必須等到足夠發展時才能構建和諧社會等觀點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經濟發展只是為和諧創造條件,但不等于甚至不意味著社會和諧。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我國來說,不僅要把和諧社會理解為追求的社會理想,而且要認識到它同時是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們要通過建立和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機制推動經濟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增加,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目標發生改變,從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給轉向更大程度地滿足需求,這客觀上要求實現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協調發展。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較大發展,但是,諸如收入差距過大、城鄉區域發展失衡、環境污染嚴重、就業難等問題嚴重威脅、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所以,要想繼續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必須著手解決經濟社會中的不和諧問題,想方設法協調各種社會矛盾,平衡利益關系,使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普遍地享受發展的成果,愉快地創造和生活,共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和諧社會包括社會關系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兩個方面,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有針對性地構建社會各個層面的和諧,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具體來說,在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必須大力促進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社會階層結構、就業結構等方面的改革,協調各方利益,減少摩擦,增強社會凝聚力,以此推動經濟建設更快更好發展,從而實現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四、構建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關系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速發展經濟過程中,在綜合平衡、協調各種矛盾同時,應重點解決當前矛盾最為突出、影響最大問題,具體講,我們必須重點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過去我們一直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使得不少利益群體為了整體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犧牲或讓步,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重新定位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十七大”做出了重大戰略思想調整,即將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過渡到“效率、公平統籌兼顧”的階段??梢哉f,這種調整是黨和政府及時順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潮流,滿足人民群眾改革呼聲的戰略性舉措,必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和諧產生重大積極影響。人的發展和人類福利才是目的,發展的最高價值標準就是公平與公正。因此,在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必須協調、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公平、公正地對待各種合理的訴求,尤其要使弱勢群體受到保護,并有機會享受更多的社會福利。

第二,縮小收入差距。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落腳點在于使全體人民共享社會進步成果。分配公平催人奮進,拼搏向上,分配不公則可能引起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針對當前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趨勢,必須采取措施均衡利益分配。具體講:首先,加大政府調節力度,以社會公平作為政策導向,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和貫徹各項方針政策的著眼點,正確兼顧社會不同群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調節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調整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尤其注意農村和城市弱勢群體的利益,使他們能夠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其次,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網,加強立法保障,使社會保障制度法律化、規范化,讓所有城鄉居民都成為保障的對象,努力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特別關注低收入群體、困難群體的生活和生產,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實惠。

第三,積極解決“三農”問題。由于受地域條件以及國家政策的影響,“三農”問題在我國一直較為突出,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部分處于城市邊緣地帶的郊區鎮、村逐步被劃入城市市區管理,農民變為市民,一些人正逐漸變為城市貧民,使得“三農”問題更趨復雜。我國的農民占人口的絕大部分,因此,農民的增收,農村的發展最終決定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效,必須予以重視。筆者認為,對于當前因為城市擴張而引發的新型“三農”問題,解決的關鍵就在于正確認識發展與和諧社會的關系,實現社會和諧與發展的協調,在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城市化,適當控制城市化進程與規模,防止失地農民規模進一步擴大。而解決傳統的“三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目前實際情況決定了其不能一蹴而就,應對之綜合分析,根據問題的輕重緩急分階段采取措施予以緩解和解決,尤其要重視當前較為突出的農民工醫療保障問題、拖欠工資、農民工子女入學難等問題。

第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大力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盡管過去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型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自然生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梢哉f,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相當部分是通過透支生態環境取得的,如不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緩解人與自然資源的緊張關系,經濟的發展必定是有限度并要為之付出慘痛代價。因此,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的協調。實踐中,各級政府要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與要求,納入到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規劃中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規范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體系、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法規、評價指標以及技術措施等,最終建立一條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人與自然關系更加和諧的經濟發展道路。

第五,轉變政府職能。受傳統全能型政府管理體制的影響,我國政府對經濟社會干預過多,嚴重制約了社會、市場主體的創新性,抑制了改革發展的動力。當前,必須積極推進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職能轉變。政府在繼續維護社會公平公正,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同時,加大對第三部門的培育力度,發揮各種社會組織的協調作用,實行有步驟的職能轉移和職能委托,減少政府對市場機制、微觀主體的直接干預,創造一個有利于各個市場主體平等競爭的環境。只有充分調動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才能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速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和消除各種障礙,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謝龍主編: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載于中國社會科學.2005.03

[3]陸學藝: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載于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版),2004.06

[4]顧光青:《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載于上海經濟研究,2004.11

篇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that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how to span the bottleneck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iming at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has consens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can promote low carbon and no carbon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model. So,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wo type society.

關鍵詞: 兩型社會;低碳經濟;建設;研究

Key words: two type social;low carbon economy;construction;research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3-0165-02

1 兩型社會與低碳經濟的涵義

兩型社會指的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并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核心是節約資源,即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領域各環節,通過采取技術和管理等綜合措施,厲行節約,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盡可能的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發展模式。

低碳經濟是由英國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災害性的氣候變暖的問題,但是,英國并沒有對低碳經濟的概念進行明確的界定。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對低碳經濟的內涵尚無統一的認識。

主流的看法認為:低碳經濟基本內涵和外延可以表述為:經濟發展的碳排放量、生態環境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最低的經濟,是一種能夠改善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性很強的經濟??梢?,低碳經濟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核心內容是對低碳產品、低碳技術和低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本質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

由此可見,低碳經濟的重點在低碳,目的在發展,是要尋求全球水平、長時間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向低碳經濟轉型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2 兩型社會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兩型社會與低碳經濟是緊密相連,又有區別的兩個不同的概念。

2.1 兩型社會與低碳經濟的區別 兩型社會主要側重于一種社會新形態,其著眼點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相互之間的關系。兩型社會的主要追求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類社會和諧,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兩型社會建設是為了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這兩個目標,它具體要求:人類在建設經濟社會的時候,既要尊重自然規律,又要考慮到環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注意資源節約,提倡資源循環使用,千方百計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

低碳經濟則專門指的是一種經濟形態,是歐美發達國家針對人類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一個關于經濟發展模式的新概念。低碳經濟的目標是要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經濟關注的是解決全球氣候問題,強調人們在各項活動中節能減排,尤其是制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能力,盡量減少CO2的排放,減輕溫室效應,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狀況。

2.2 兩型社會與低碳經濟的相同點 建設兩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低碳經濟,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性的發展;而發展低碳經濟是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著力點,是實現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途徑。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的內在聯系主要體現在可持續發展上,兩型社會是對可持續發展社會形態的描述,而低碳經濟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本質的經濟模式。要建設兩型社會必須抓住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而低碳經濟就是體現可持續發展本質的經濟模式,因此,它必然成為兩型社會建設的抓手和突破口。

第一,兩者提出的終極目標相同,最終都是為了建設生態文明,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兩者的具體要求相同。兩者都要求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都要求人類活動保護生態,減少CO2的排放,減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和溫室效應,實現環境友好,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

第三,兩者都呼吁通過全體人類的共同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方方面面的可持續性發展。低碳經濟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和經濟概念理論,而是一個涉及到經濟、社會、環境系統的綜合性問題,強調要引導公眾反思那些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消費方式,從而充分呼吁全社會方方面面經過共同努力,共同節能減排,共同承擔起保護生態的社會責任,從而才能夠奏效。因此,兩者都呼吁通過全體人類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

3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兩型社會

3.1 確立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制定低碳經濟發展規劃 建設兩型社會應明確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建設兩型社會的重大戰略,在加快工業化同時,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跨越發展與生態文明有機結合。要科學制定低碳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是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把低碳經濟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行總體安排部署。從前瞻、長遠和全局的角度,確定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在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布局、技術進步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各行業和企業的低碳經濟實踐活動提供依據和方向。

3.2 加大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力度,構建低碳產業支撐體系 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形成兩型社會的生產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是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要積極發展高端高效產業,降低經濟發展對傳統工業增長尤其是高耗能行業的過度依賴。要注重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要注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及環保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幅度提高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加快發展信息、金融、保險以及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商務服務行業,促進服務業行業結構優化。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訓、社區服務、物業管理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推進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物流配送、制、多式聯運、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發展。

3.3 加快低碳技術開發與應用 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保障是低碳技術的開發和利用。目前世界有關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還沒有取得突破,但一些實用技術已具雛形。加大對低碳技術的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加強低碳技術及產品的推廣應用。推廣一批先進成熟適用的低碳技術及產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特別注意降低低碳技術的使用成本,減少技術推廣的阻礙。積極引進國外已有的成熟的低碳技術,鼓勵企業通過各種方式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3.4 在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改革上要有突破 發達的公共交通、通信及其他各項基礎設施,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可以縮短城市之間的距離,促進各城市的專業化分工。在全國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下,還應該關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廣大農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成果,從而增進社會穩定,促進兩型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4 結束語

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選擇,中國走低碳之路既是促進國內節能減排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戰略選擇,也是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發展低碳經濟,可促使人類擺正與自然的關系,自覺尊重和維護自然,保持人類自身賴以生存發展的生態平衡,推動人類的文明進程從工業文明發展為生態文明,由此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與兩型社會的要求相契合。

參考文獻:

[1]王鵬.對“兩型社會”內涵的再思考[J].北方經濟,2009(02).

[2]李志英,陳江美.低碳社區建設路徑與策略[J].安徽農業科學,2010(21).

篇4

[關鍵詞] 循環經濟 生態路徑選擇 可持續發展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新成果的廣泛應用,人類擁有的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但這種傳統經濟模式以消耗自然資源為基礎,與環境沖突的世界范圍內出現。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卡遜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標志著人類生態意識的覺醒和“生態學時代”的開始。生態學科的開啟不僅僅是向人類控制自然和管理自然發出的一聲警告,還是與內涵更為豐富的環境保護文化變革、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相聯系的一種生存狀態的反思。到了90年代,發達國家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在探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提出了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于是人們模仿自然生態系統,試圖按照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催生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循環經濟。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及其特征

“循環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K?鮑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循環經濟的提出啟發了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的關于資源與環境的國際經濟研究,拓寬了20世紀80年代的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所謂循環經濟,指以生態學規律為指導,通過制度創新和組織創新,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環網絡,實現物質能量流的閉合式循環,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污染物質的產生和排放,實現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它實質就是保護日益稀缺的自然資源和日趨脆弱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說,循環經濟不但要求人們建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經濟新思維,而且要求在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領域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新的經濟規范和行為規則,追求自然的生態化、經濟生態化和社會的生態化,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的核心就是“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減量化屬于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從源頭節約自然資源,減少排放和自然的開發度,減少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和對垃圾處理的壓力;再利用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盡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再循環屬于輸出端的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變成再生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要求在企業層面上循環生產,而且應當在宏觀層面上通過國民經濟重新核算、調整發展戰略、重新構建制度組織創新體系,把經濟發展調整到與生態系統相適應,維系地球生態的永續不衰。

二、循環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2005年我國GDP增長10.2%,經濟列車一路呼嘯高速駛入2006經濟年度。當我們慶幸于高速發展經濟時,下面的三組數據的對比卻值得我們深思:我國的經濟快車能持續多久?①國際上稱為直接關系人類基本生存的四大資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國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6和1/3。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②我們消耗自然資源的速度遠快于其再生的速度。每單位GDP我國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法國和德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12種主要原料的物耗比發達國家高出5倍~10倍。③每年我國生產工業固體廢棄物7.8億噸,排放污水800多億噸,生活垃圾超過10億噸,工業廢氣排放11億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超過2000萬噸,工業廢水超過400億噸。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到1%,62%的城市SO2年平均濃度超過國家二級標準,日平均濃度超過三級標準,水體污染嚴重。由于濫墾濫伐、超載放牧,使我國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不少地區耕地退化超過40%,草地退化超過50%。

有學者設定污染(從健康角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和其他損害的貨幣成本在GNP的8.5%―10%之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中國經濟實際上增長的GNP正被用于補償自然環境的破壞和人類健康的損害。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經濟形式下經濟增長模式,那么必然會延緩甚至阻礙我國的現代化步伐??倳浿赋觯骸耙涌燹D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中,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逐步使生態步入良性循環。”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先進性、科學性賦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經濟與資源、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由此可見,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國際經驗借鑒

20世紀70年代,循環經濟的思想以末端治理為主,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微觀企業試點到20世紀90年代區域經濟的新型工廠―科技工業園區,進入了第三階段―21世紀宏觀經濟立法階段,進而實現生產的全過程管理。目前,發達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企業內部的循環發展。成功地將3R原則發展成為與化學工業實際相結合的3R 制造法,以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標的美國杜邦化學公司模式。二是把不同的發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制板廠聯結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代謝生態鏈關系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棄物在自身循環利用的同時,通過貿易方式成為另一企業的能源和原料的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模式。三是從社會整體循環的角度大力發展舊物調劑和資源回收產業,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環路的德國雙軌制回收系統(DSD)模式。

總結以上三種模式的發展的共同點:政府的主導,全民參與。①建立高效的管理監督機構。在日本、德國等國家,政府對產生廢棄物的企業和個人征收廢棄物處理費用,集中起來設立專項基金,補貼給處理廢棄物的企業。②立法。德國是歐洲國家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它的循環經濟系統正變得越來越成熟,德國的《廢棄物處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在主要領域的一系列實踐后,1996年德國提出了新的《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把廢棄物處理提高到發展循環經濟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統配套的法律體系。③建立參與的長效機制。企業和消費者主動承擔回收廢棄物的責任。在日本,消費者必須為廢棄家電的回收利用承擔部分費用費用標準為空調3500日元、電視機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機2400日元。在汽車行業,日本廠家要每輛車承擔20000日元的回收處理費。

四、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現狀及生態路徑選擇

針對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生態環境脆弱以及經濟需要快速發展的現實需求的基本國情,我國在實施循環經濟上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重視對工礦企業廢物的綜合利用,從末端治理思想出發,通過回收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治理污染的目的。進入90年代,通過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提出了源頭治理的思想,污染控制逐步由單純的末端治理向源頭削減和全過程控制轉移,以循環經濟為指導的清潔生產得到發展。從1999開始,國家環??偩志蛯l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工業園區作為提高區域環境質量、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實現區域經濟和環境雙贏的重要舉措。在近10年企業層面清潔生產推廣的基礎上,我國循環經濟的實施起步于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目前,已建和擬建的有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制糖)示范園區、南海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等6個國家級生態工業園,遼寧省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和貴陽市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正有序地進行。此外,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等也正在開展不同規模和類型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

發展循環經濟的生態路徑選擇的建議:

第一,加強政府行政推動力度。設立相應的管理監督機構,加強對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監督和管理,通過加標生態標志,實現許可證貿易等加快企業建立循環經濟生產體統;各級政府要把發展循環經濟納入地方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中,各級政府應把發展循環經濟的成效列為評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

第二,加大制度供給。①制定并實施有關循環經濟的法律制度規章,使得對職能部門有法可依,對企業生產改造、資本運作有所規范。②制定并實施鼓勵的財政稅收政策。對實施循環經濟的單位給予獎勵和支持;通過實施相應財政稅收政策,幫助企業企業建立循環經濟生產體統;大力支持和鼓勵循環經濟技術體系的創新。③制定并實施相應的傾斜措施。對于各級政府部門的專項資金適當的向實施循環經濟的企業提供傾斜,同時對于土地、水電等資源也予以優先考慮。④引導民間資本向環保產業投入。

第三,建立全民共建的長效機制。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涵蓋工業、農業和消費等各類社會活動,需要政府、法人主體、公民全力參與和共同的努力。要將發展循環經濟理念貫穿到經濟、教育等工作中去,使循環經濟發展由政府推動轉變為企業、政府和公眾的共建的自覺行為。

參考文獻:

[1]羅伯特?艾爾斯:轉折點―增長范式的終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版,P93~94、P240

[2]馮之浚:循環經濟的范式研究.中國軟科學,2006(8)

[3]朱迪?麗絲:自然資源―分配、經濟學與政策.商務印書館2002版,P8

篇5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可持續發展 和諧社會 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以歐美發達國家為首的許多政府、非政府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狀況極為關注。本文就當前在我國推廣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意義進行探討,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對國家和企業自身的發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企業社會責任對和諧社會的促進作用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社會的科學發展應緊密地圍繞著兩條基礎主線:努力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平衡,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界之間各子系統和要素之間要處于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狀態。

那么,企業提高社會責任表現的水平,對于可持續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有何貢獻呢?結合當今國際企業社會責任學術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可以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至少對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兩方面的作用。

(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縱觀西方國家的工業發展史,不看重綠色GDP的增長、不注重資源開發與技術創新、不注重環境保護和治理,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大的。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緊缺的國家,因此,企業在追求贏利、提高利潤的同時,應站在全局立場上,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節約資源,切實承擔其社會責任。承擔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會采取環境保護政策,采用各種方式開發、改造節能、節材、環保項目,把企業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資源盡可能地進行再回收和再利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從2005年至今,我國各界要求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的呼聲不斷。從拖欠工資到特大礦難事故,這一切問題顯示出,企業不承擔社會責任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當前要實現政府極力倡導的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就必須要解決。企業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和表現水平,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對于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1.通過企業自身的管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發展。企業職工的身體健康和心理滿意狀況牽涉到整個社會的發展與穩定。社會責任型企業會重視人的價值,以人為本,激發人的主體意識、競爭意識,切實保障員工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從而使企業員工隊伍保持和諧穩定,避免了勞資沖突,從而對整個社會和諧穩定做出貢獻。

2.通過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實現對社會各方面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發展。雙贏互利是和諧社會的要旨,同樣也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會以誠信的方式經營,公平競爭,這樣就會為企業界帶來一股清流;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不會為牟取利潤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可避免社會矛盾的引發;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意味著企業會關注社區、環境的狀況,這使企業體現了社會公民的職責。

3.贊助教育、文化等公共事業的建設以幫助弱勢群體。教育、文化等公共事業的建設,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極為重要。目前我國的人均GDP還很低,國家對教育、文化等公共事業的投資能力有限,企業在公共事業方面的社會責任投資,可以提高國家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從而提高全民身心素質和文化素養。企業進行慈善事業、志愿行動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可在幫助殘障人群、孤兒、孤寡老人、貧困者等方面,發揮特殊的作用。

企業社會責任有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可作為一種戰略,創造出一種競爭優勢,進而開發出一套獨特的促進企業發展的工具。企業社會責任被看作一套廣泛的政策、實踐、計劃,這些都被整合到整個企業的經營、供應鏈和決策過程,分布在企業從事商業活動的任何一個角落。企業社會責任滲透在企業經營的每一寸空間,它提供給企業一個進行戰略管理的環境掃描的工具,幫助企業以動態的方式把握其優勢與劣勢,從而制定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戰略。

篇6

一、社會公平與經濟法的關系

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調節經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以保障國家調節,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和發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從經濟法的產生來看,經濟法是生產社會化與壟斷出現后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而產生的。簡而言之,國家干預經濟產生經濟法,經濟法在個人本位到社會本位的轉變中發展。經濟法體現的不是單純的私人意志,也不是單純的國家意志,而是社會公共意志。經濟法弘揚實質正義與公平,是團體社會中每個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因此,經濟法保護的不是純粹的私人利益,或建立在統治階級意志基礎上的國家利益,而是社會公共利益,是具有普遍的、公共性的利益。

而社會公共利益的核心正是社會公平,經濟法所維護的社會公共利益是以社會公平為核心的,并且是經濟領域內的社會公平。經濟法追求實質公平,其不僅在經濟機會上保證各主體平等,同時也具體到各主體差別中,要求結果相對公平。此外,經濟法所維護的社會公平,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須通過不斷努力實踐,在不斷的糾偏、改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從個別角度觀察,看起來有可能是不公平、不平等的,但從整個社會利益體的角度來看則很可能有利于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良好秩序的形成。所以說,經濟法所要實現的這種社會公平的本質特征是為社會整體所需,最大限度地體現著社會公共利益,是社會公共利益的核心。

二、經濟法的功能――利益再分配

任何資源和產品的分配都是在一定的法律原則和規則的規范與約束下進行的,所有的社會分配關系均需法律的規范與調整。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不同的法律部門調整各自領域的特定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本質其實就是人們的利益(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關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律實際上就是一種利益資源分配書。

分配可以分為初級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初級分配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分配,它是權利交易的結果,其產生完全出于自愿,它追求在形式上和程序上達到對權利關系(即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再分配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的分配,是公權機關憑借其強制力進行的財產和利益的轉移行為,這種分配由公權主體的強制行為而產生,不存在協商和合意,只存在財產和利益的強制性轉移,確保分配結果最終的實質合理。

民商法在調整分配關系過程中起初次分配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主要靠民商法來規范,其對市場分配關系的調整,始終依靠市場價值規律進行。民商法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平等市場主體之間的自愿和平等,貫徹按貢獻和價值進行分配的原則,以實現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效率目標和國民收入總量增長的最大化。民商法尊重契約自由的法律理念和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但在生產社會化以后,市場機制的缺陷和民商法的局限性逐步顯露,它們的調節和調整即它們所進行的利益資源分配,已經解決不了社會效率和社會公平問題,它們所崇尚的個體效率和公平往往損害社會利益,它們注重的形式公平常常導致實質不公平。

由于調整領域的局限性和個人主義法律理念的限制,民商法對由于市場缺陷、政府缺陷以及社會體制缺陷等引起的宏觀經濟安全問題難以發揮作用。由于市場缺陷的存在,僅依靠民商法的分配不可能實現實質上的分配公平與正義,有時甚至適得其反,對個體公平過度追求有時會妨害社會公平,對形式公平的追求有時會導致實質不公平,宣揚機會公平其實并未解決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問題。為彌補和糾正民商法在分配利益時可能造成損害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現象,有必要就民商法等法律調節的既存法律秩序進行適度調整,以實現利益分配的實質公平與正義。于是,經濟法就伴隨著生產社會化產生的民商法調整的缺陷與針對市場缺陷而產生的國家經濟職能的轉變產生了。經濟法是規范國家經濟調節的法律。國家調節應當是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的一種調節機制,是對市場調節的一種再調節。其是運用“國家之手”進行的社會利益關系的調整和分配。

三、社會公平與經濟法的再分配

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經濟法是為了保護以社會公平為核心的社會公共利益而產生的,同時經濟法本身具有的再分配功能,對社會利益關系進行調整和再分配,其價值取向必定偏重于社會總體性效率和社會公平,因為這是經濟法的題中之意。國家調節所作的分配乃是在市場調節所作的分配基礎上,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即社會總體效率和社會公平而進行的再分配。

經濟法所要實現的社會公平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1、機會公平:機會公平是指社會對行為主體在進入市場時賦予大致同等的權利和機會,其直接影響分配公平。2、分配公平:經濟法賦予公平以更豐富的含義,對公平的關懷更趨實質,使其在經濟生活中得以更有效地實現,亦使分配公平成為經濟法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3、發展公平:經濟法作為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新興法律現象,以這樣的理論預設為前提:單一的市場調節機制不能保障經濟運行的持續、公平、快速發展,而國家調節與市場調節可以同時作為經濟發展的內生機制。由此可見,經濟法的立足點比傳統法律更廣、更寬、更遠,其體現出來的發展理念也屬于一種新型的、代表新經濟發展趨勢的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

19世紀末出現的生產社會化使得市場固有的三個缺陷顯現出來,國家調節機制隨之產生,國家經濟職能也發生了轉變,國家調節針對市場的三種缺陷分別采取了不同的調節方式,所以規范國家調節的經濟法也相應地分為三個方面:在市場競爭領域,保障國家以強制干預方式排除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于自由競爭的妨害產生了市場規制法;國家對經濟的主動直接的調節產生了國家投資經營法;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予以指導、鼓勵、幫助,進行引導促進,產生了國家宏觀調控法。

市場規制法主要是通過國家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對市場競爭實行強制干預和管制,以排除市場障礙,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對經濟繁榮的調節作用,維護和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運行協調、穩定和發展。

在自由市場經濟階段,投資經營活動基本上由市場主體自行決定。隨著產業革命和社會市場經濟階段的到來,市場的唯利性突顯,各經濟部門、行業、產業、地區等之間的投資和發展不平衡問題以及社會對公共產品需求的擴大與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無法解決,于是國家針對此矛盾進行經濟上的干預,其采用宏觀調控的方式,通過財政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勵、引導市場主體對這些領域進行投資經營,在運用宏觀調控的方式也難奏效的時候,國家就不得不選擇直接參與投資經營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國家通過對投資經營領域的進與退對既存利益進行再調節、再分配,同時國家投資經營行為本身也是一種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活動,國家利用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結果組成的財政收入進行投資經營時,即完成了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所以,國家投資經營行為是一種利益的再分配活動,而國家投資經營法則確認、保障這種利益的再分配關系。

篇7

摘 要: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觀念不同會導致文化上的差異。人的經濟行為受著宗教思想的影響也會有不同的外在表現形式。本文通過對原始豐裕經濟、儀式經濟和匱乏經濟三個概念的解釋,從現代經濟人類學的角度來比較這三種經濟模式存在的現實意義,并對其內在的聯系作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原始;豐裕;儀式;消遣;經濟

一、三種經濟形式的概念

1.原始豐裕經濟

在《鄉土重建》中也提到過“豐裕經濟”這個概念,它是跟“匱乏經濟”相對應的。在這里我要提的是薩林斯關于新石器時代的“豐裕經濟”,并非我們今天所講的資本主義工業處境中的“豐裕經濟”。①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經濟的豐裕程度肯定是跟大量物質的滿足程度成正比的。在一個豐裕的社會中,所有人的物質需求都應該能輕易得到滿足。但是在狩獵采集者們生活的這樣一個物資貧乏的社會,他們的“豐裕生活“顯然不符合現代人的評審標準,但薩林斯仍然肯定了他們的豐裕,狩獵者可以擺脫市場稀缺性的桎梏,所以他們的經濟目的與我們相比,更傾向于吃光用光,一身清爽。②

2.儀式經濟

這是有關于宗教儀式的另一種獨特的經濟形式。田汝康先生在《芒市邊民的擺》中通過對云南芒市那目寨的田野調查,向我們描述了傣族人的宗教儀式活動,尤其詳細描述了“擺”對于擺夷人經濟生活的重要影響。“擺”是傣族人所獨有的一種重要的宗教儀式活動,它貫穿于傣族人的經濟生活中,甚至與傣族人的整個生活都息息相關??梢哉f,傣族人的經濟行為是靠“做擺”的信念來支撐的。

3.匱乏經濟

在《鄉土重建》中提到了“匱乏經濟”。形容中國傳統經濟環境的特性之一是“匱乏經濟”,這個概念跟工業環境的“豐裕經濟”是相對應的。指出在這里所說的匱乏,并不單指生活程度的低下,而是偏重于經濟結構的本質。匱乏經濟不但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沒有發展的機會,物質基礎被限制了;在這種經濟形式中所養成的基本態度是“知足”。③

二、不同經濟形式的現實意義

1.“豐裕經濟”下現代人的困惑與反思

狩獵采集者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使得現代人,尤其是帶有強烈優越感的西方人對狩獵―采集經濟提出了較低的評價。這種評價是用資產階級的欲望與舊石器時代的工具這種不相稱的標準,來貿然判定石器時代的人們生活于無望的境遇。今天許多的證據可以說明狩獵采集者活得沒我們那么辛苦。他們每人每年白天睡覺的時間量要遠遠超過其他類型的社會。人們不努力工作,每人每天用于獲取和備置食物的時間平均長度是4~5個小時。更重要的是,他們不連續工作,一旦人們獲得了眼下足夠的食物,就停止工作,留下充足的閑暇時間,而今天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據說,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類,每夜在饑餓中入睡。而在舊石器時代,這一比例可要小得多了,相比之下,這才是饑餓的時代?;蛟S我們應該說饑餓人口總量相應并絕對地隨文化進化而增長。

狩獵者們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文化建構者?,F代經濟已經無孔不入地鉆入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狩獵者們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豐裕經濟”在于物質與精神的“雙贏”,二者互為結果和條件。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也許很少有人會身體力行地去追求這種原始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的生計與其他社會的生產同樣明確,但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具有特定而有限目標的經濟,我們每天努力工作、少吃、少睡也是為了給自己積累一定的財富,比如房子、車、或是去旅游等等。

2.“擺”在擺夷社區的社會功能

做擺平衡了擺夷社區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當一個社會貧富差距極大的時候,會引發很多的社會問題,比如偷竊、搶劫、殺人等?!皵[”讓擺夷人找到了一條消耗財物的途徑,它讓全村人甚至外村人共同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分享做擺人的勞動成果,平衡了人與人之間的妒忌、報復心理,是擺夷社區向著良性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一種經濟行為總是與其宗教思想分不開的,做擺與經濟的聯系實則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做擺讓我們看到了擺夷人契而不舍地追求平等的愿望。中國自奴隸社會開始就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在中國的歷史上,商人一直是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的,也因此,中國變成了一個擔任公務員比商人擁有更多社會地位和更高利益的國家。在擺夷社區里,土司是擁有最高社會地位的人。在特殊節日或者收獲季節,人們都要去朝貢他,一般人要親眼見土司一面是何等的困難。但做擺卻讓人們有了平衡社會關系的機會,當擺夷做擺的時候,上至“日理萬機”的土司,下至小販走卒,都要前來向主人道賀。別人對于主人的尊敬,不是想從他那得到什么好處,更不是畏懼他的權利,他所得到的尊敬是人們對于社會本體的尊敬,這超出了人世間計算厲害的崇拜。

3.“匱乏經濟”的現代表述

中國的自然環境使得農民被束縛在一畝三分地上,每天只能靠著在土地上刨食過日子。在農忙時期,短時間內要完成某項任務,時間緊,任務重,這就要求在各地都要儲備大量的勞力,但一到農閑時期,大量的勞動力閑下來,農田不但得報酬所費的勞力本身,而且還要擔負培養和儲備這些勞力的費用。土地所需的勞力應該是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而改變的,當農業工具有所應用勢必會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量,但在中國,這一切只能是一種惡性循環。在農忙時利用的勞動力,在農閑時就顯出了多余,這么多過剩的勞力靠誰養活?他們勢必得尋找另外的機會去出賣勞力,人多事少,大量勞動力的閑置使得勞力貶值,相比起農業工具的開發利用,人們更愿意雇用便宜的勞動力。這也可以說明在一個勞力充斥的環境中去講節省勞力的技術,是件徒勞無功的事。不進步的技術限制了進步的技術,結果是技術的停頓,技術停頓和匱乏經濟互為因果,一直維持了中國的幾千年的社會。中國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所提倡的這一套知足、安分、克己的價值觀念也正是與傳統的匱乏經濟相配合的,共同維持著這個技術停頓,社會靜止的局面。

三、三種經濟形式的內在聯系

匱乏經濟跟豐裕經濟、儀式經濟不同的是,“匱乏經濟”建立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基礎上,它是一個很宏觀的概念,與傳統的中國經濟環境想匹配。薩林斯的“豐裕經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直接結果,這種經濟形式是狩獵采集者們的一種無意識行為,是人類學家在對石器時代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考量下總結出來的,在概念上,它更接近于“匱乏經濟”,都是對一個社會的整體性描述。田汝康的“儀式經濟”則是人有意識而產生的經濟行為,它的直接受益者也是行為人,“儀式經濟”是人有目的的行為參與,有一個完整的過程和其特定的社會功能。這三種經濟形式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但無論是原始人,少數民族還是現代人,其經濟行為都跟宗教思想有關,雖然生活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們沒有一套共同認知的思想和文化體系,也沒有受過任何的高等教育,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價值觀念限制著個人在行為上的選擇,大體上來說,人類的行為是被團體文化所決定的,相同的價值觀讓他們在行為上有著很強的一致性。

石器時代的人們把食物和水都看成是大家共有的,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獲取,對財產他們沒有占有欲,因此他們得以生活在一個祥和的社會中。從“儀式經濟”中可以看出擺夷人的宗教儀式活動受宗教思想的影響很深,他們所要的是一種永生的信仰和來世的希望。這種希望與信仰成為了一般人生活的目標,指示了一般人生活應有的態度。相比較“匱乏經濟”而言,“豐裕經濟”和“儀式經濟”都是人類經濟行為積極的一面?!皡T乏經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思想所影響的,在舊中國很多人家的大門上都可以看到“知足常樂”四字,雖然知足是達到快樂的手段,但傳統社會中的中國人就真的快樂嗎?知足的態度使得他們并不能欣賞進步的價值,尤其是一種不說明目的的“進步”。匱乏經濟是人類經濟行為的消極表現,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或許中國不應該一味地照著工業社會“豐裕經濟”的道路前行,但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在觀念上不應該再拘泥于條條框框內,雖然傳統社會曾經給予若干人生活的幸?;驑啡?,但也不要對傳統有過多盲目的留戀。不論是好是壞,這傳統的局面已經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處境已變。在一個已經工業化了的西洋的旁邊,絕對沒有保持匱乏經濟在東方的可能?;蛟S對于今天的人類文明建設,我們可以從原始人的豐裕經濟和擺夷人的儀式經濟中得到一些啟發。

四、結語

對于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很多人來說,他們可能還會把新石器時代的狩獵采集者和云南擺夷人看成是“野蠻人”,從而不愿意去過多地了解他們的現實生活。但是人類社會是復雜的、多樣性的;又是多變的、富于創造性的,它絕不是只有單一文化背景和有限知識、經驗的研究者能夠想象和包容得了的。從狩獵采集者和擺夷人的生活,我們可以學習到他們對這個社會、對別人的寬容和關愛。我們的國家發展到今天,有了很大的改變,可唯一在退步的是一種人文素養,這個社會越來越冷漠,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我們一直在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雖然現代政治和教育設施讓更多人受到了高等教育,但社會救濟的結果卻只能使一些弱者少受些苦痛,教育的選擇也只是加深了淘汰弱者的功能,現代民主政治所做到的恐怕也只是給弱者一點心理安慰,讓他們有投票選舉權,并且讓弱者自信是他們的選票產生了政府,而現代人在政治中獲得的安慰遠不如擺夷在擺中所獲得的安慰來得大,因為擺夷社區確是因為擺的存在而將一切天然人為的不平等弄得有個平等的信念。

注釋:

①《鄉土重建》。

②選自馬歇爾?薩林斯《石器時代經濟學》第一章。

③《文集》第四卷,鄉土重建P302

參考文獻:

[1] 馬歇爾?薩林斯.石器時代經濟學[M].三聯書店,2009.

[2] 田汝康.芒市邊民的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文集第四卷.鄉土重建[M].群言出版社,1999.

[4] 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篇8

一、產生背景比較

1.社會保障法產生背景

社會保障法的產生是有其深刻的經濟根源的。社會保障( social security)一詞起源于美國,《社會保障公約》規定了社會保障的基本準則,自公約的建立以后社會保障一詞便被世界各國普遍使用。

2.經濟法產生背景

經濟法的產生,是法國在20世紀為了其國家的經濟發展而制定的相關法律,是法學界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市場經濟的運行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實施的,為了解決市場經濟的內在矛盾政府行政部門便建立的經濟法這一保障權益的法律,經濟法的誕生是國家機器保障經濟有效運行的有理手段,同時也是法對經濟關系調整的歷史發展的邏輯結果。

二、立法理念比較

所謂理念,指的是人們的一種信仰、期待和追求,人們對于某種理想的實現的方式和模式的。理念和價值是有區別的,因此,對于社會保障法和經濟法的立法理念就值得學者進行分析比較。

1.社會保障法的立法理念

社會保障法的立法理念從三個角度看,首先,福利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的任務是發現社會財富的分配,提出不同的分配方式從而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給人類創造福利。在其理論基礎上還對實施社會保障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則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措施如下:第一,福利措施應當以不損害資本增值和資本積累為宗旨;第二,將富人的收入以間接和直接兩種形式轉移給窮人,降低必需品的商品價格;第三,反對無條件、普通的不貼制度,促進人們的勞動積極性;第四,在不損害國民收入的前提下增加科教衛生事業的投入,改善公民的健康和子女的文化教育水平。

其次,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雖然凱恩斯并沒有單獨地提出社會保障理論這一學說的,但是在其理論是從需求和就業的角度去論述過社會保障制度對市場經濟的均衡效應提供方法這一思想。他的理論中指出,政府的干預方針是由國家通過改變租稅體系、控制稅率以及其他的指導思想去引導消費傾向來控制財政政策,與此同時通過財政政策的轉移,實現個人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政府對貧困者和失業者給予救濟,實現對需求的刺激,從而實現社會保障。

最后,杜爾克姆等人提出的社會連帶思想。社會保障在社會連帶思想中是體現出一種社會練得的公共責任,給社會保障法制度的建立有著直接的影響。其核心觀點是將社會成全在宏觀上要有相互援助相互依靠的意識。社會公民在生存上遇到了困難,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該有意愿和義務去幫助其解決困難,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樂于助人的精神,照顧社會成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因此,照顧社會成員不僅僅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而且每一個公民都有照顧他人的責任和義務。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就是連帶責任思想的核心理念?,F代社會保障制度出臺之后,國家和社會是社會保障責任的主體,國家利用其政治權力制定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法律,去實現對公民的社會保障行為,而社會成員將接納國家給予的社會保障基金和福利,在這樣的前提下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在遭遇疾病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開銷的時候就可以降低其支出,大部分的支出由社會承擔,這也能夠體現出傳統的社會來帶思想。

2.經濟法的立法理念

我國的經濟法是建國之后誕生的,是適應社會的生產和發展應運而生的,它是我過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之后,開始轉變經濟發展方向,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經濟法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便營運而生,經濟法的建立就要求國家在行使其行政手段的時候要對整體社會的經濟活動和經濟方向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組織。

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社會經濟的有效是運行依靠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靠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來強制實現平衡。因而各國均主張自由放任,反對國家干預經濟。因此,自由競爭的經濟市場就應運而生了經濟法,目的就是規范社會經濟體制的正常運行。

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是靠計劃作為資源分配的主要手段,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自由市場的“無形的手”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利用市場經濟的市場機制將資源有效的分配,但是,市場機制的弊端就是要求國家要擔當起管理社會經濟的管理者。而同時,國家的行政職能又對社會保障起到管理與監護的作用,經濟法的目的是追求社會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經濟的合理和公平的分配,也就是說,經濟法要從全社會整理利益的角度去管理和協調國民經濟的運行,從而保障經濟健康穩步的發展,實現全社會共同發展。

三、結論

通過以上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社會保障法和經濟法的產生背景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社會的矛盾的產生是由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的,而要想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緩和矛盾的產生以及維護經濟體制社會的公共利益,國家政府部門就必須以立法的模式,運用“無形的手”對市場經濟的運行進行管理與干預。

篇9

關鍵詞:社會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生產力;協同發展論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1-0122-03

社會生態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的生態關系及其規律性的科學,它同研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生態關系的生態學實質上是相同或相通的:它們都有相近或相類的系統結構和功能,也都存在生態平衡與優化的系統狀態,等等。差異或區別在于:它們在進化的層次上有高低之分,而在系統的調控上則區別于是否存在意識的作用。煙臺大學葉峻教授新近推出的專著《社會生態學與協同發展論》一書(201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建構起一門全新的復雜性學科——社會生態學,首創了一個嶄新的社會發展戰略——協同發展論。可以相信并且期待,該書的出版發行是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對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對于生態科學尤其是社會生態學、經濟科學尤其是生態經濟學、社會發展理論尤其是協同發展論等的進一步研究與發展,無疑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和科學理論價值。

經濟是社會的基礎,這個命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共識和基本規范?!渡鐣鷳B學與協同發展論》一書進一步揭示出社會經濟又以社會生態為最根本的基礎即根基。因為社會實踐已經一再表明并且證實,社會經濟的發生與發展完全取決于由人類主體及其環境客體所構成的社會生態系統的結構質量和功能效率。正因為如此,社會經濟的生產、消費等基本環節,統統都離不開社會生態系統的支撐與制約:如果沒有生態環境(無機環境、有機環境和社會環境)不斷供應原材料和能源,并且調配組合相關社會人才的話,哪怕是最簡單、最基本的社會產品或商品,都根本無法制造與生產出來;同樣地,如果沒有生態群體(經營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及時經銷和消費這些產品或商品的話,社會生產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系統都將難以為繼。不言而喻,社會生態系統是整個人類社會大系統(包括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等)生存與發展的根基。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無論是軍事還是文化,如果沒有社會生態系統為其根基的話,它們統統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顯然,社會生態根基論是對社會經濟基礎論的進一步豐富與深化,也是經濟基礎原理自身的與時俱進和時代創新。

不僅如此,在社會生態根基論的基礎上,《社會生態學與協同發展論》一書還提出了諸如“社會平等,必然以社會生態平等為基礎”,“社會公民的人權保障,必然以其社會生態權保障為基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然以在社會生態面前人人平等為基礎”,“天賦人權,不啻就是天賦人社會生態權”,“構建和諧社會,必然以構建和諧社會生態為基礎”,“建設生態文明,必然以建設社會生態文明為基礎”等一系列全新的學術見解和社會理念,從而為包括經濟學特別是生態經濟學、政治學特別是生態政治學、軍事學特別是生態軍事學、社會學特別是生態社會學、法學特別是生態法學、哲學特別是生態哲學、倫理學特別是生態倫理學、美學特別是生態美學等在內的相關學科的科學研究,釋出了許多新的思維與信息。

遵循經濟是社會的基礎這種思維模式,過去我們總是由經濟論經濟,也由經濟論政治,還由經濟論社會的一切。現在,社會生態研究提示我們,今后應當從社會生態來討論社會經濟,再從社會生態及其經濟來討論社會政治,以及社會中的各種問題與矛盾,這樣才能及時找準問題的根源,由此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如,面對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等重大社會矛盾和問題,社會生態學揭示,所有這些社會問題與矛盾的實質或根源,統統都是由社會生態系統的失衡或紊亂造成的。要真正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維護人類社會的均衡發展,就必須從社會生態的根基上去著手解決。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分配公平公正、貧富相宜相濟、防治,并由此確保社會的和諧與安定,維持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優化。

過去我們對社會生產力的研究與論述,往往忽視生態環境在生產中的作用,即忽視了生態的生產力。所以,傳統的生產力概念是由勞動者(生產者)、勞動資料(生產工具)、勞動對象(土地、原材料等)、科學技術和管理等要素所組成。顯然,傳統的生產力概念突出地強調了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作用力,從根本上忽略了生態環境因素的力量及其對于人類社會的作用。由此,在引發和助長人類對自然界無休止地征服、改造和索取的同時,也導致自然環境不斷遭受污染和破壞,其結果是不僅加速了生態環境的急劇退化,而且招致自然界持續不斷地報復和懲罰人類。對此,學術界早就有人提出異議:傳統的社會生產力,“它把自然力量這部分生產力刪除了,剩下的只是半邊生產力;它在指導實踐活動時,造成了自然力的巨大破壞,說它是一種致殘生產力毫不過分?!保伦谌穑?991)為此,《社會生態學與協同發展論》一書指出,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系統,必須將“自然生產力”或“生態生產力”包括其中;也就是說,一定要把自然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力(自然力或生態力)納入生產力系統中來,即“生產力=生態生產力+社會生產力”。

社會生態學所關注的許多社會、生態與經濟問題,同樣也是生態經濟學必然要面對的一些基本問題,原因在于社會生態學的學科分類上。生態經濟學原本就是社會生態學專門研究社會經濟的學科領域,它與生態政治學、生態軍事學、生態法學、生態哲學、生態美學、生態教育學、生態科學學、生態心理學、生態宗教學、生態文化學等相并列,同是社會生態學的諸多分支學科和新的發展方向之一。由此,生態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同仁,應當熱忱歡迎和積極關注社會生態學的建構與發展,以便從中吸收營養和信息,從而更好地充實與完善自己。我們相信并且期盼,隨著社會生態學的建立與發展,生態經濟學等相關的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定將迎來全新的發展。

篇10

1.1數據收集與指標選取

基于結構方程分析法,借鑒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統計年鑒相關統計指標,在指標選取時,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則,先用主觀法建立若干參與競爭的指標體系框架,再用客觀法對這些體系進行評估,選出最佳指標體系框架后構建經濟系統影響因子指標體系(表1).本研究采用2000—2011年《青島市統計年鑒》數據,運用SPSS17.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Cranach’salpha系數對全部數據做信度檢測.結果顯示,總體Cranach’salpha為0.831,表明所采用數據具有很好的信度,可以進行下一步分析.

1.2結構方程模型構建及求解

為探究經濟發展內在結構和社會發展內在結構之間的關系,在綜合相關決策影響理論及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根據所選指標體系,進行如下假設.假設H1:經濟結構對社會結構存在負向影響;假設H2:經濟發展對生活質量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3:經濟收益對生活質量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4:收入分配對生活質量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5:收入分配對社會秩序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6:社會結構對人口素質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7:社會結構對社會秩序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8:人口素質對社會秩序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9:生活質量對人口素質存在正向影響;假設H10:生活質量對社會秩序存在正向影響.運用AMOS7.0軟件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方法對以上模型進行運算,指數擬合如表2所示,模型參數估計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潛變量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以及模型不顯著性概率值P(***,**,*分別代表P<0.001,P<0.01,P<0.05),說明本模型各潛變量之間的路徑系數及觀測變量與對應的潛變量的路徑系數在95%的置信區間顯著,指標選取合理,各指標對模型具有較強的解釋能力,模型假設成立.

由表2可知,絕對適配度指數中,χ2/df的統計值為4.18,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參考值5.0;近似誤差均方差(RMSEA)為0.076,符合參考標準;GFI的指標為0.814,略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參考值0.9.增值適配度指數中,NFI的統計值0.901,高于理想模型的參考值0.9;IFI的統計值為0.815,高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參考值0.8;CFI的統計值為0.71,略小于參考值0.8;簡約擬合指數PNFI和PCFI符合大于0.5的參考標準,整體來看,模型擬合程度較好,因此認為經濟發展因素對社會發展因素影響顯著.

2效果分析

在結構變量的作用效果中,除了各潛變量之間的直接作用效果外,還有間接影響的效果.直接效應反映原因變量(外生或內生變量)對結果變量(內生變量)的直接影響,其大小等于原因變量到結果變量的路徑系數.間接效果是指由某一因果關系的起始變量到終點變量之間所經歷的各路徑系數相乘的結果,間接效果可以表達出某些復雜的作用機理.在某一因果關系中,直接效果可以間接效果的和事起始變量到終點變量之間的總效果.根據以上說明,將模型檢驗結果為統計顯著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和總體影響效果匯總,由圖1計算可得表3.從該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潛變量之間相互作用的機理.從數據處理的結果來看,各因子載荷均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模型的適配度超過最低標準值,可以接受.故此,青島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結構關系如式(1)~(4)所示:

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