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范文
時間:2023-05-04 13:19: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3-0092-02
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人才無疑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人才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力所在。從企業的發展角度來看,加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積極引進企業最需要的人才,無疑是保證企業發展的基礎。在企業的人才引進中,對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是多方面的,不同行業領域的企業對于人才的職業素質需求也不盡相同,但是整體來看,在當前的企業人才需求中,對于人才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溝通能力、團隊精神、進取精神、專業素養以及學習能力等職業素質的需求是普遍的。也就是說,在當前的企業人才需求形勢下,不再僅限于學生的學歷、學習成績等可以量化的標準,更加注重畢業生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也主要體現在職業素質上。企業選擇人才的標準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企業對于畢業生職業素質的需求也是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的人才需求趨勢體現。
1 當下企業對畢業生職業素質需求分析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深化,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一些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企業對于人才職業素質需求方面的側重。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也日趨嚴峻,特別是在2010年之后,這種嚴峻的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突出。在這種就業形勢下,企業對于畢業生的整體需求是呈下降狀態的,但是對于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畢業生則有著很大的需求,企業在選擇畢業生時,不再僅限于畢業生的學歷和學習成績,更加側重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在當前而言,企業對于畢業生的職業素質需求主要體現在畢業生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溝通能力、團隊精神、進取精神、專業素養和學習能力[1]。
從企業的發展角度來看,人才對于企業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人才的職業素質相較于其學歷和學習成績更能反映出人才在企業中的價值,這一點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普遍性認可。
從上面列舉的職業素質可以說是企業在選擇畢業生職業素質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與企業的發展也是緊密相關的,因而重點關注這幾種典型的職業素質,以此為標準選擇畢業生,對于企業的人才引進和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為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積極引進所需人才的必要性,特別是對于畢業生招聘來說,積極地進行人才引進有助于做好企業的人才儲備,以為企業培養出能夠給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關鍵性人才。這也就要求企業在人才引進方面有所轉變,改變傳統的人才選擇標準,不再過分重視畢業生的學歷和學習成績,應當主要側重于人才的職業素質。以職業素質指標為基礎的、擁有較高綜合職業素質的畢業生在進入企業后,通過獲得培養和實踐,也必將能夠為企業的發展發揮出自己更大的作用,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2 當前企業招聘畢業生中存在的問題
人才引進觀念傳統,形成人力資源優化障礙 在我國的企業畢業生引進中,傳統的人才選擇觀念深重,企業對于畢業生的選擇標準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學歷的選擇上。這種現象雖然近年來有所改觀,但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這對于企業的人才引進和畢業生的個人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一方面,企業過分重視畢業生學歷,以此為門檻,就將很多真正有較高職業素質的人才拒之門外;另一方面,很多學歷不好卻有著較高職業素質的畢業生由于得不到企業的認可,而無法獲得較好的個人發展。這種現象整體而言便是企業對于畢業生的職業素質不夠重視,這固然是由于職業素質無法像學歷以及學習成績可以量化造成的,但是主要原因也在于企業的人才引進觀念依舊傳統,不重視畢業生的個人能力,因而也就給企業的人才引進造成很大的障礙。
人才選擇標準存在偏差,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求 企業在進行畢業生招聘的過程中,人才選擇標準存在很大的偏差,很難適應當前的企業發展需求。這種選擇標準的偏差不但體現出企業的人才引進觀念存在偏差,也反映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夠完善。在人才選擇標準方面存在偏差,會給企業的畢業生招聘工作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具體來說,在畢業生的招聘流程中,無法使得人才真正表現出其具有的職業素質,而且一些企業也會設立一些不合理的門檻標準,如學歷標準、證書標準、戶籍標準等。事實上,擁有較高學歷的畢業生未必擁有很好的個人職業素質,而且未必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缺乏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由于我國的企業不夠重視人才引進機制的建設,導致很多企業的畢業生招聘工作都不夠規范,對于人才的選擇也存在很多不足,無法充分了解畢業生的核心職業素質,這對于保障企業的人才儲備以及長遠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在我國的企業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存在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反映出許多企業的決策層沒有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3 適應企業需求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
篇2
關鍵詞: 醫學院校 職業素質 培養方法
一、醫學院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所謂職業素質,是指“勞動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勞動實踐和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內在基本品質。主要包括了思想品德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六個方面”[1]。它們在社會實踐方面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多個方面。影響和制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和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一般而言,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職業素質的高低,職業素質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越多。所以,培養具有高水平職業素質的社會成員,不僅對每個社會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會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90后”醫學生,作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接班人和主力軍,身上擔負著重要的社會職責和使命,大學階段培養其良好的職業素質對其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將“90后”醫學生培養成具有高水平職業素質的人才,使其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建設的發展需要,是醫學院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良好的職業素質是獲得職業發展的奠基石,是到達理想之岸的順風船。因此,加強當代醫學院校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二、醫學院校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途徑
醫學生良好職業素質的形成并非單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一蹴而就,當前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需要個人、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醫學生要不斷提高人文素養,提高自我修煉的能力。
所謂“人文素養”,即“人文研究的科學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2]。它是每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對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人文素養本是大學生最根本、最基礎的素質,它對于其他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很強滲透力和影響力”[3]。
醫學生應不斷提高自我人文素質修煉能力,除要學好專業課程外,還要努力提高專業技能外,平時應多看經典作品,多聽哲學、歷史、政治等方面的講座,多參加文化藝術類活動和人文類競賽活動,提高人文修養水平。在校期間要充分利用大學校園里的豐富資源,參加各種形式的社團、志愿者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樹立良好的職業意識,做好人生職業規劃,有意識地提高職業素質。
(二)高校要強化醫德教育,適時進行課程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當前部分醫學院校在課程設置、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傾向于專業課,只重視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對醫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與人文素養的熏陶。針對這種現象,高校應該做到:
首先,強化醫德教育,不斷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常言道:醫者仁心。仁心從更高層次上體現出的便是道德。醫務工作者除應具備一般人所應具有的一般人文素養之外,其首要必備的品質是醫德。醫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4]。大學階段對醫學生進行必要的醫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謂醫德教育就是對醫學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的醫德理論、原則和規范的灌輸教育,目的在于通過教育,把醫德理論、原則和規范內化為醫德認識、信念、意志、行為和習慣,以形成良好的醫德品質[5]。要不斷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強化醫德教育,不僅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灌輸傳統的醫德教育觀念,更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因為“醫德教育不只限于課堂理論教學,社會實踐也是醫德教育的途徑[6]”。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還必須從醫療行業和醫學生的特點出發,采用情感化管理,堅持以學生為本[7]。針對“90后”醫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較重,接受社會信息和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等諸多特點,結合社會上醫療衛生行業中發生的實際案例和各類新聞報道,還可以通過校園BBS、QQ群、微信群、博客等網絡工具這些學生所熟知的方式和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和交流溝通,開展形式多樣的醫德教育活動。總之,對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既有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又包含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最終目的是使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統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一步提高職業素質。
其次,要依據當前社會變化發展的需要,適時進行課程改革,重視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第一,從大學生入校之初開始,高校就應將職業素質培養方案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系統工程中,使其貫穿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活動中,應明確告知其專業與職業、人生與職業的關系,職業素質的培養與未來職業發展的關系,引導其樹立職業意識,重視職業素質的培養。第二,在課程設置方面,應加大《大學職業素質拓展》、《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等課程的設置力度,安排專業實訓、社會實踐等活動以加強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并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發展規劃。第三,在適時調整專業課程設置的同時應增加人文課程的設置,積極探索人文課程教學內容與專業教學之間所具有的關聯性。通過設置選修課、專題討論、系列講座等形式多樣的課程進一步完善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建設,使人文課程和專業課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提升醫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促進其職業素質的培養。
最后,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多引進一些具有高素質水平且專業對口的教師從事教學活動。正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亦發揮重要作用。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其平時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對學生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不斷提高人文修養水平,在思想觀念、道德品質等多方面以身作則,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言行引導和影響學生,使醫學生重視人文素質的自我修煉和提高,積極培養職業素質。
(三)家庭教育的及時跟進和進一步完善。
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身處大學校園中的孩子們在面對新的環境時,在心理、情感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適應,但某些家庭只重視物質的滿足,而忽視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孩子在大學里的事情很少過問甚至不聞不問。某些學生因長期受家庭教育不良價值觀的影響而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比較消極,乃至有失偏頗,這導致他們在校園里放任自流、得過且過,對以后的人生和職業發展漠不關心。這些都不利于醫學生的健康成長及職業素質的培養。因此,在整個大學時代,醫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及職業素質的培養,也需要家庭教育的跟進和進一步完善。家庭與學校應保持密切的聯系,在經常的溝通交流中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使他們有抒發心理情感的正常通道,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自覺培養高水平的職業素質,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做好鋪墊。
(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當前我國社會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利益化、淡漠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來自醫療衛生行業的社會負面影響較多,這對當代醫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若醫療衛生行業中的歪風現象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長此以往就難保醫學生們日后在工作崗位上不出問題。因此,進一步凈化醫療衛生行業的社會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對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由于醫學生所具有的獨特性特點和今后所要擔負的社會使命和職責,培養其具有高水平的職業素質至關重要。事物的不斷向前發展需要外在推動力,但更要依靠內在的動力,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同樣更需要發揮其內在因素。因此,每一個醫學生都應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培養職業素質,實現醫學生內化與外在行為的統一,真正做到“精”與“誠”的統一。在此基礎上,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通力合作,更好地促進醫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為其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霞玲.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問題的思考[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6):29.
[2]李敏智.論中醫藥文化與醫學人才培養[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1):96-97.
[3]范思敏.淺談中醫院校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增刊),2014(17):49.
[4]游元軍,胡銘峽.醫學生醫德教育的三個維度[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1,34(4):54-55.
[5]王衛平,溫錦旺,王國祥,等.醫學生的醫德認知和醫德教育的途徑[J].遼寧醫學院院報,2008,,6(2):20-25.
篇3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社會需求;職業素質教育內涵
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推進,社會政治經濟與國際快步接軌。在同內經濟發展和國際接軌的進程中,社會各行各業所需的人才數量和質量也進一步提升。但是在人才市場上卻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高校源源不斷向社會輸送畢業生,大學生隨處可見,高校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困擾;另一方面,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可企業發展卻面臨著“人才在哪里”的困惑。高校的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應遵從社會需求。
一、社會對人才的職業素質需求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需求不斷變化,高校畢業生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進而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必須了解社會對人才要求。
(一)現代社會需要科技素質與人文素質協調發展的人才
科學技術活動的日的在于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面對的主要是物質世界,探討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科技活動的主體是人,在探求未知世界和應客觀規律來為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服務的活動中都涉及人與人的關系,涉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關系包含有人文素。人文素質內涵又主要體現在開展科技活動的動力、方法和對科學結果的態度與對科技成果的利用上。因此,高科技為生產力的躍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為人類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蘊藏著破壞生態環境、破壞社會秩序、使人墮落的危機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邏輯關系表明:高科技與人的高素質必須協調發展,才能為人類帶來幸福而不是災難。
(二)現代社會需要善于終身學習和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的人才
正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圈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所指出的:“要重視終身教育在鑄造人格、發展個性以及增強批評精神和行動能力方面的意義”。追求人性的完美與人生真正價值的實現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終身學習的目的。現在的社會需要人才不僅僅是為了“國家的繁榮”,也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獲得謀取職業的能力,而是應該使每一個個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并使個人的人格臻于完美。現代社會總是通過教育的傳遞和塑造功能,把前人積累起來的寶貴知識和經驗生生不息的傳遞下去,并在這種傳遞過程中,不斷塑造和完善人類自身,不斷實現人類自身的價值。作為現代社會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特征之一,人們積極追求知識技能的學習,人們希望終身接受教育,正是人類不斷追求自身完善,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內在需求、完善自我的體現。
(三)現代社會需要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職業的不確定性在逐漸增強。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要具有持續不斷地獲取運用和創新知識的能力、完善其個性的能力,也就是說個體有意識地、自覺地按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發展規律,與時俱進,不斷地調整自身的行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發展質量與層次,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持續和諧發展的目的,以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需要人才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方面把握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加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
二、高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培養
高校學生走出校門,如何盡快從一名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社會所需求的人才,在社會各層次崗位和諧就業。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所呈現的問題和社會人才要求,對高校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校應充分認識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地位
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各類人才是高校實施教育活動的最基礎的日標和使命。高校培養的學生能否適應社會的需求;具不具備社會各層次崗位所需要、成為必求之才,就成為衡量高校教育成果的一個重要標準。
高校是社會先進知識的聚集地,應緊隨社會進步,及時更新教育觀念,以使教育成果順利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高校充分認識職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有助于高校教育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市場需求;有助于降低人才培養周期、人才培養成本、提高人才培養效益;有助于為大學生成為“社會準職業人”做好準備。
(二)高校職業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高校教育管理應認識到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地位,及時根據社會發展變化的要求,充實職業素質內涵。
1.大學生應具有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科學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的習慣,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刻苦鉆研,為科學獻身的人格精神和創新精神。大學生具備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才能進一步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只有運用科學精神掌握前人積累的科技成果,運用創新能力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并傳播到社會,延續至后代,不斷轉化成生產力和社會財富,我們的國家在才會在世界上立于不敗之地。
2.大學生應具有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大學生完成學業步人社會,無論在社會各個行業各個崗位,首先都是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基層勞動者。對事業的奉獻精神和對集體、個人的責任感,可以讓社會放心大膽的使用和依靠大學生,增強他們的可信度,獲取社會各個用人單位良好的信任,在崗位上擔當重責。
3.大學生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健康心理素質
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健康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成為有人格魅力的人。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大學生更好的發揮聰明才智;有助于大學生正確、合理的面對人生的挫折、困難,增強自信和面對一切的勇氣;有助于大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成為對社會需求之人。
4.大學生應具有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
學校是培養學生團隊的最佳場所,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任何一個集體、組織都必需具有的意識。而任何一個行業和職業工作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團隊的協調運作。同時,在競爭中生存、發展是每一個從業者都要面臨的現實。
5.大學生應具有服務意識和服從意識
服務意識是現代社會的需要,各類人才都要通過服務社會大眾而獲取合理合法的報酬,并在服務中實現自身價值,追求成功。服從意識是社會組織所必需的,是一個組織正常運作的保障。這兩種意識往往是大學生最為欠缺的,也是職業素質的要點。
篇4
Abstract: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composi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skills, innovation abi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career consciousnes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lack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關鍵詞:依托項目;經濟困難;大學生;職業素質;路徑
Key words: project-based;financial difficulties;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path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6-0141-03
0 引言
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在很大程度影響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以及就業質量,是學生綜合能力和自身職業形象的體現,也是社會和企業選人用人的重要指標。隨著社會對高素質人才需求和質量的不斷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勢在必行,尤其對與經濟困難學生,這一群體相對而言在綜合能力上與其他同學存在差距,影響職業素質的發展。因此,提升經濟困難學生的職業素質無論對學生自身還是對學校、對社會都有積極意義。
1 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構成及內涵
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這些基本品質與具體職業相關從而對現代職業活動起關鍵作用。國內有學者提出,人的職業素質包括能力素質、人格素質、理念素質、健康素質四大要素,每個要素又分成若干個子要素。[1]
美國學者萊爾?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質高績效模型》一書中將素質劃分為五方面,分別是:知識與技能、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個性、動機,并以此提出了素質的冰山模型。[2]認為一名員工的職業素質就像冰山,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則占7/8,外邊的1/8 是其資質、知識、行為和技能,下面的7/8則是由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等方面形成的基石。
本研究認為,大學生職業素質構成,應從現階段大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就業、實現自身發展三個維度為導向,具體提出大學生職業素質核心是:知識技能、創新能力、心理素質、生涯意識(見圖1)。知識技能素質是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是任何職業都必須的。尤其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意味著人們更多是專門從事某項事務,這就需要有特定的知識、能力,且能將知識轉化成技能,應用與工作中。創新能力是現在社會的核心素質之一,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驅動力,一個企業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越多,企業越能向前發展,沒有創新意味著停滯和自我淘汰,創新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企業核心骨干。心理素質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前提要求。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人,知道如何緩解心理壓力、調節負性情緒,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能做到與周圍人、環境和諧相處。在注重合作的職業氛圍中,這些素質能夠幫助他們更高效完成任務。生涯意識是大學生職業發展的價值屬性。職業是實現人生意義和價值的主要場所,職業生涯既是人生歷程的主體部分,又是最具價值的部分。職業不限于工作,更指的是一種事業,它不僅能滿足個人物質上的需求,更能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具有價值意義,職業體現了一種精神追求,通過職業發展過程,個人價值得以不斷實現,精神需要得到逐步滿足。站在人的整個生涯發展的角度看待職業,生涯意識包括職業發展和自我實現,生涯意識的提出,能夠完善學生的職業觀,幫助學生從生涯立場看待自己的職業,培養具有生涯意識的職業素質。
2 經濟困難大學生職業素質現狀及培養目標
經濟困難學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在就學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用難以達到學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標準,且繳納學費、購置必要的學習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沒有經濟保障的學生[1]。大多數經濟困難學生生活簡樸、自立自強、意志堅強,有很強的上進心和求職渴望。也存在綜合能力不足、心理健康問題突出、適應能力差等問題。
2.1 綜合能力不足導致職業素質欠缺
經濟困難學生大多來自偏遠山區,除了經濟條件差以外,因受地域教育條件限制,他們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比較單一,他們大多埋頭學習,并不重視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大學期間,面對多才多藝的學生,這一差距更為明顯。職業素質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反映,經濟困難學生綜合能力不足的短板影響了職業素質的提升。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應著眼于綜合能力的提升。
2.2 職業心理素質訓練缺失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職業重要的素質之一,是學生健康成長發展的基礎,健康的心理不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學生本人的生活質量。大量研究表明,好的心理素質訓練在改善和提高職業心理素質方面是卓有成效的。經濟困難學生相較于其他同學,會面臨更大的經濟和生活壓力,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更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素質,為職業心理素質的提升做準備。
2.3 職業素質培養方式單一
目前高校培養大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載體多是課堂教學與實踐。對于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雖然很多學校給予了大量的物質支持,但是形成了重物質輕精神的資助方式,在面對充足培養經費的同時,忽視了職業素質培養的育人功能。培養方式單一,缺少連貫性和培養平臺的建設。
因此,本文提出提高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的三方面內容:依托項目的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路徑。
3 依托項目的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提升路徑
3.1 項目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提高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的重點在于:一是提高綜合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二是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包括處理壓力、情緒調節、挫折應對等;三是為經濟困難學生搭建培養平臺,為經濟困難學生為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載體,保證培養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依托項目“經濟困難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建立”培養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旨在通過項目運行,達到綜合能力提升、心理素質提高、助力平臺搭建的目的。
3.2 職業素質培養路徑(見圖2)
3.2.1 開展職業輔導教育活動
職業輔導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但每個學生的需求不一致,以經濟困難學生為例,有的學生還沒有規劃意識,有的學生有規劃的方向,但是不了解職業,有些學生對自我的了解欠缺,本項目提出“分層次開展職業教育活動”。一是面向全體經濟困難學生開展講座,對大學生職業規劃進行通識教育,介紹職業規劃的內涵與方法等。二是面對有規劃意識的同學,為進一步剖析自我與職場而開展團體輔導活動。團體活動設計“提高大學生職業素養”團體輔導方案,圍繞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價值觀、模擬招聘、模擬面試五方面內容,針對性開展團體輔導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職業信息。
3.2.2 培養綜合能力、搭建培養平臺
職業素質培養需要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項目為提高經濟困難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尤其是創新能力的提升,開展“經濟困難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項目利用學院優勢資源,立足學科優勢,結合專業特色,為貧困生創造更多地學習實踐機會,爭取科技創新的課題,每學年建立或審批10個項目作為科技創新的研究課題,每個項目由3-5人組成課題研究小組。經濟困難學生通過參與課題研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增進了經濟困難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鞏固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使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綜合能力。與此同時,形成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平臺,平臺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提高豐富的研究資源、優秀的教師資源,學生通過平臺,鍛煉自己的溝通、交往、實踐、創新、科研能力等。發揮了平臺建設在創新、實踐方面的積極作用。
3.2.3 建立職業心理素質訓練營
職業心理素質訓練營是提升經濟困難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途徑,訓練營的活動形式包括團體輔導和講座,通過兩種方式結合,培養大學生積極樂觀上進的心理品質。訓練營的內容包括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技能訓練、優化個性發展訓練、生活與學習中的壓力管理、情緒管理訓練、抗逆力的訓練、求職準備前的心理訓練。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參加訓練營中的任一活動主題。通過心理素質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良好人際關系能力、處理壓力、情緒調節、挫折應對等能力,為職業心理素質的提高做準備。
3.3 項目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本項目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更全面的職業認知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職業現狀,盡早開始職業準備,進一步培養職業素質。項目為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科學研究搭建實踐平臺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提出職業心理素質訓練,可以促進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大學生職業素養核心內容包括知識技能、創新能力、心理素質、生涯意識四個方面,針對經濟困難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出現的綜合能力不足、職業心理素質訓練缺失、職業素質培養方式單一等問題,提出經濟困難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職業輔導教育活動、開展科技創新項目、建立職業心理素質訓練營。并依托“經濟困難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建立”項目開展實施,幫助學生從物質、精神脫貧。體現在經濟扶持基礎上,開展多渠道的綜合能力提升訓練,這是不斷豐富資助工作內涵的一種嘗試與突破,也是加強大學生職業素質能力提升的一種可借鑒模式。
4 結論
隨著社會對高素質人才需求和質量的不斷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勢在必行,尤其對與經濟困難學生,這一群體相對而言在綜合能力上與其他同學存在差距,影響職業素質的發展。因此,依托項目培養經濟困難大學生職業素質的路徑。提升經濟困難學生的職業素質無論對學生自身還是對學校、對社會都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冬蓉,嚴曉蘭.論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9):32-35.
篇5
關鍵詞 就業素質 國貿專業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7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87
Abstract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foreign trade industry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show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ulti angle. China's export products also shift from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to technology intensive products, trading patterns from the traditional offline mod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online platforms.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graduate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lent market. The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professional market information shows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renew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mploy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joint industry talent concept.
Keywords employment quality;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當前是激烈競爭的時代,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正在愈演愈烈,越是發展迅速的行業就對人才知識積累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的要求就更高,由此可見,近幾年迅猛發展的國際貿易行業導致了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愈演愈烈。因此,國貿專業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努力調整好就業心態,正確認識到行業發展和崗位要求,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掌握好專業技能,打好就業基礎,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把握主動權。
1現有國貿人才就業素質中存在的問題
(1)就業大學生難以適應從學生到職員的身份轉變。就業是每一位大學生的人生重要轉折點,他們要從學生的角色變成職員的角色,要從同學老師的校園氛圍中走到同事主管的辦公室氛圍中去。
在學校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有很多輔助環節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而到了辦公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職責沒有人能像老師那樣手把手教你,就業大學生就會難以適應自身崗位,無法完成崗位職責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這種心理沖突或者職業挫折往往會影響就業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2)就業大學生在就業中忽略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就業大學生明確職業生涯發展的方向和總目標。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作為貫穿大學生實習期間以及畢業后發展方向和目標的一種職業設計。就業大學生在就業期間自我規劃意識淺薄,注重職業生活的顯性條件,對未來三年甚至更遠的職業規劃缺少理性思考和規劃。
就業大學生只看中當前的職位,沒有注意到外貿行業的未來發展、公司未來的發展以及自身未來的發展,這必將影響到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定位。
(3)國貿專業大學生在就業期間跳槽頻繁不重視積累行業知識。就業大學生在求職期間,并沒有認真地把個人發展和企業需求進行綜合考慮,求職的時候沒有清晰的職業目的和職業歸屬感,很容易對已有的職業產生厭倦心理,從而產生頻繁跳槽的現狀。比如收入低、工作壓力大、工作環境條件不好、加班多以及辦公室氛圍不好等都會成為跳槽的理由。
外貿行業的核心關鍵就是把握業務把握顧客,而這都必須從產品知識、生產工藝知識、外貿進出口流程 知識等一步一步進行積累,從而成為一位優秀的業務員甚至一位優秀的業務主管。頻繁跳槽會導致就業大學生缺乏一定時間的知識積累和人脈積累,使得他們在未來的職業晉升中后繼無力。
2國貿人才就業的原因分析
篇6
論文關鍵詞: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培育期;定向期;就業實踐期
在21世紀,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只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才能生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提供高質量高層次的服務。那么,這一切取決于什么呢?我想莫過于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是職業道德素質的表現,是從業者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事業獲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綜合素質。人的綜合素質是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變動性的整體,各個因素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欠缺,都會造成人的整體素質的降低。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注重培養自己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一、高職大學生就業現狀
1.供過于求。在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從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于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于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于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當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企業普遍實行的保守的發展戰略和緊縮的財務戰略,一方面人力資源的補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用于培養與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減少,在招聘的時候會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優中選優。經濟危機造成的結果是,無論是從結構看,還是從總量上看,大學生的數量都是供過于求。
2.缺乏勝任力。現在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為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企業是非常現實經濟實體,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而紙上談兵的大學生并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還要搭上老員工給為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現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大學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實力的公司進行的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而有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希望通過現在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變化,招募和儲備一批中高端人才和優秀的技術骨干,從而迎接經濟危機過去后的新的發展。而大學生沒能在這一轉機中受到青睞,其根本原因是大學生畢業后,不具備相關工作的勝任力。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大學生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的反思也愈發深刻。學校也在積極尋找教育改革途徑,雖然每個學校每年都在做著就業率統計和報告,但是有些學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經在好幾年前就開始了,比如在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等好幾年前就成立了實驗室,引進了實訓的教學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實習工廠,現在又在積極探討本身引進企業的教育產品和模式。企業首要考慮的不是職業道德行為教育問題,卻間接地促進了職業道德行為教育的改革和對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應該說已經開始思考教育本身的問題、解決途徑和自身的價值了。企業一開始考慮的是如何能獲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勝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業在相關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養班,按照自己企業的要求和實踐培養大學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業工作,比如機械工程系的遠大班、中聯班、博世班等。這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途徑之一,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實踐。問題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各個角度,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逐步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高職學校教育中不同階段的職業道德行為養成
1.打好基礎。為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做準備
順利就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長期規劃。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需要大學生們在大一學期間就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大一是“培育期”,學生應多與學長進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來想從事職業的情況,利用網絡進行輔助學習。
在各類招聘會上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高職高專類畢業生企業普遍表示更欣賞他們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務實的工作態度據了解,參加招聘的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產集團、酒店、IT行業等等,顯示出民營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業“人才高消費”的觀念有所改變,有不少企業就表示:“能用大專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這說明,學得一技傍身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正逐漸以過硬的專業技能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企業也開始轉變用人觀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學歷,而更加推崇“實用的才是最好的”擇才理念。
因此,大一時期最重要也是最實際的事就是要端正學習態度,不要以為進了大學就進了保險箱,每學期為了考試而學習要知道我們現在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是為了今后就業打基礎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大一正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要在職場上擁有過人的實力,必須擁有堅實的基礎知識,為最終的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打好基礎。
2.扎實專業知識基本功,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是形成良好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基石。
大二為“定向期”,學生應考慮未來是繼續深造還是就業開始嘗試兼職和社會實踐活動。我院推行一張文憑多種證書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希望學生積極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相關證書考試,在畢業時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在招聘會上,參加應聘的人成千上萬,用人單位憑什么選擇你呢?在同等學歷下,你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優勢,展示別人沒有而你擁有的東西。作為大二的學生,不妨利用業余時間,根據自己對職業生涯的規劃,根據自己的興趣培養一項專長。它會為你今后就業增加一項砝碼。
3.要注重綜合素質培養.特別是動手能力培養是養成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關鍵。
篇7
關鍵詞:創業者;心理素質;培養;研究
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就業難現象已經非常普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選擇創業.目前很多高校開始嘗試進行創業教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愿和熱情也逐漸升高,但有關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僅有3%左右.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因素很多,其中創業心理素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研究去了解大學生創業者心理素質的現狀并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1研究過程
1.1研究工具1.1.1問卷的選取本研究所采用的《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調查問卷》,共分為四個部分:創業知識技能、創業人格特質、創業成就動機與創業能力,共42個題目.問卷采用5點正向記分法,分值為1、2、3、4、5五個等級.1.1.2問卷的施測過程由研究者及各年級負責人擔任主試,統一指導語,以專業和年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獨立完成問卷,并統一收回調查結果.1.1.3問卷調查的樣本本研究以某高校23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包括文科和理工科.為使調查具有代表性,對性別、年級與專業進行了控制.發放問卷共23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為100%,剔除無效問卷14份,共獲得問卷216份,問卷有效率為93.9%.
2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2.1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總體狀況分析高,創業能力分值最低.這表明,相對來說,大學生掌握一定程度的創業知識技能,但創業能力較低.2.2大學生創業動機的各因素的描述性統計通過表2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創業成就動機整體水平較高,說明在校大學生創業動機水平較高,創業意識強烈.2.3大學生創業能力各因素描述統計量結果顯示,大學生較強的能力是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誠信”能力.2.4大學生創業人格特質各因素描述統計結果顯示,大學生成就需要均值較高,說明大學生較高的自我實現的欲望以及不怕困難的人格特點.責任性得分較低,說明大學生對創業成功的自信心和責任心相對較弱.2.5大學生創業知識技能的各因素描述統計量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缺乏創業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創業程序和創業的相關法律知識.3結論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現狀為:(1)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業成就動機;(2)大學生較強的能力是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誠信”能力,應變能力和行業知識掌握能力較低;(3)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自我實現的欲望與不怕困難的人格特點,對創業成功的自信心和責任心相對較弱;(4)大學生缺乏創業相關知識與創業實際經驗.
4提高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對策
根據調查結果,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出發來提高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4.1激發創業成就動機教育培養和訓練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成就動機,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把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結合,一方面,通過教育與測評,積極鼓勵適合創業的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未來的發展目標;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科學地進行職業規劃,倡導學生理性創業,盡量避免學生盲目創業.(2)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意識.高校可以在學科課程教學內容中系統地安排和滲透創業教育的相關內容,將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并軌進行.(3)營造創業光榮的校園文化氛圍.比如經常在黑板報、宣傳欄上進行創業教育的宣傳,對大學生成功創業者進行褒獎與表彰,在學校制度層面上形成創業教育的引導與鼓勵等.4.2培養創業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我們應積極探索各種有效途徑,可以嘗試從以下方面努力:(1)邀請創業成功的優秀校友回校舉行系列報告會,通過經驗交流,力求提高在校大學生企業規劃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2)促進學生學以致用,通過提供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指導與支持大學生開辦或改造小型科技民營企業.(3)鼓勵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各類創業實踐,結合自己以后創業的目標,推銷小商品、開微店網店或者去自己未來創業領域的單位做兼職,提前熟悉自己即將進入的領域,為未來的創業打好基礎.4.3塑造創業人格特質為了更好地塑造大學生創業性人格特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激勵法.邀請創業領域中的成功人士、校友中的優秀創業者等相關榜樣式人物介紹其創業相關的經歷與經驗,激發學生創業欲望,并學習這些成功創業者的優良品質.(2)磨礪法.通過開展創業模擬活動,使學生對創業有更深刻地了解與體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遭遇困難與失敗,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毅力與意志.(3)心理測試與咨詢.首先,可以通過心理測試讓大學生對他們的創業個性進行充分了解并進行塑造;其次,當有創業不良心理問題出現時,通過心理咨詢對其進行指導.4.4拓展創業知識技能應通過以下途徑來拓展大學生的創業知識技能:(1)開設創業知識課程,讓大學生在創業前完成相關知識儲備.在指導學生學習創業知識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形成合理有效的知識結構,教導學生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程序.(2)創造各種創業實踐機會,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比如舉辦“創業沙龍”、“創業論壇”,成立“創業俱樂部”,開展創業知識競賽、創業知識交流等,為大學生拓展創業知識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陳震紅,董俊武.創業成功的關鍵如何獲取創業資源[J].科技創業,2008,25(2).
〔2〕韓力爭.《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調查問卷》的編制[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6).
〔3〕黃志剛,張漢龍,孟鷹.大學生創業現況分析及發展對策[J].科技廣場,2005(9).
〔4〕董紅燕,徐雙俊.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探究[J].埠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5〕向東春.大學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中南大學,2003.
篇8
[關鍵詞]創業素質 ERP沙盤模擬 工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1-0160-03
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中國大學專業教學中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該報告還指出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人群認為創業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前3位的是有效的口頭溝通、談判技能、判斷與決策,而這些能力在一般的大學教育課程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ERP沙盤模擬課程在實踐教學中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對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ERP沙盤模擬課程的主要內容
“沙盤”來源于軍事,它是根據實際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用泥沙等材料堆制而成的模型。通過對沙盤的推演,軍隊指揮員可以用來研究作戰方案和進行平時的軍事訓練,以此來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商學院和管理咨詢機構受到軍事沙盤的啟發,將企業管理相關的知識融入沙盤中,通過企業管理沙盤的推演來對管理人員進行培養和鍛煉。ERP的英文全稱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直譯過來就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它是現代管理思想與信息管理技術的有機融合。ERP沙盤是與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相配的一種培訓工具。通過ERP沙盤推演可以鍛煉和提高受訓者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素質。高校開設的ERP沙盤課程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
(一)組建虛擬企業的管理團隊
在ERP沙盤模擬課程中,按照5-7人的團隊規模,學生們被分成若干團隊,每個團隊代表一個虛擬企業。然后按照制造類企業的組織架構,對團隊成員進行分工。團隊成員為5人時,各分別擔任總經理、財務總監、營銷總監、生產總監、物流總監的角色。人數為6-7人時,可以增加信息總監和財務助理的角色。各虛擬企業將在一定市場環境和競爭規則下利用有限的資源開展6-8年的生產經營活動。具體的經營活動包括戰略制訂、營銷規劃、市場開發、產品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組織、和財務管理等。每年末編制財務報表并進行相應的分析,根據競爭對手和市場環境的具體情況改進方案,然后繼續下一年的經營。
(二)熟悉企業運營規則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要受到自身條件和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企業之間的競爭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在開始經營企業前,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需要了解并熟悉各種規則,才能保證企業的持續經營和長遠發展。ERP沙盤模擬中所涉及的規則主要包括十個方面:銷售訂單爭取;貸款、貼現與還款;應收賬款;廠房購買、出售與租賃;生產線購買、轉產與維修、出售;產品生產;產品研發與ISO認證;原材料采購;市場開發等。教師通過講解運營規則并帶領學生完成起始年運營,來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沙盤模擬的運營過程及運營規則。
(三)開展企業經營
這是ERP沙盤模擬中最重要的內容。企業實際的經營過程是相當復雜的,在ERP沙盤模擬實驗中通過“企業運營流程”表簡化了企業實際經營過程,并反映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做的工作以及各項工作的先后順序。在熟悉了ERP沙盤模擬的規則后,各虛擬企業將分別展開自己的經營活動。首先是制訂各項計劃,包括銷售計劃、生產計劃、設備投資和改造計劃、采購計劃以及資金計劃等。然后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崗位上的角色各司其職,相互協作,按照“企業運營流程”表中所確定的工作任務逐項依次進行。在一年的經營活動結束后,提交各類報表并進行相應的分析。接下來,各團隊成員對本年度的經營進行反思與總結,再根據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的變化來制訂下一年度的經營計劃。
二、ERP沙盤模擬課程的特點
ERP沙盤模擬課程中,企業相互之間是一種競爭的關系。各家虛擬企業的成員必須分別設計各自的運營戰略,包括資金預算、融資方案、營銷策劃、產品研發、物資采購、生產組織、財務核算等企業經營決策。每個運營年度末提交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根據本企業的經營狀況、下一年的市場變化和競爭對手可能的動向來分析制訂后續的經營方案,以保證模擬企業的長期順利經營。與傳統的學校教學模式相比較,ERP沙盤模擬教學具有不同的特點。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引入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模式,教師注重講授,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模式存在較嚴重的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即便是大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相關企業管理的理論知識,但由于學生缺乏對企業運作的感性認識,在消化吸收理論知識時也存在較大的障礙,一旦到了真實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難免覺得迷茫。而在ERP沙盤模擬中,每個學生都扮演著模擬企業中某個崗位上的管理人員來體驗企業生產運營的全部過程,教師只在一旁起引導的作用。通過ERP沙盤模擬,企業的人財物、銷等經營要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能深入相應的經濟業務環境來學習和運用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通過引入“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了學校教學的效果。
(二)高度仿真的實驗環境
ERP沙盤模擬實驗課程使用的教具盤面按照一般制造類企業的組織架構,將盤面劃分為若干職能中心,包括營銷中心、財務中心、生產中心、研發中心和物流中心。這些職能中心幾乎涵蓋了企業運營的所有關鍵環節,有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資金籌集與分配,也有市場營銷、產品研發,還有生產組織、物資采購、設備投資與改造、財務管理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高度模擬真實的市場競爭環境,學生組成若干個相互競爭的模擬企業,在一定的內部環境條件和一定的競爭規則限制下展開6-8年的模擬經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學會如何去分析市場并制訂相應的戰略,如何計算企業生產的能力并決定何時進行設備的投資改造,如何使資金成本最小化而財務利潤最大化,如何與其他企業在競爭的同時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等。總之,學生是在一個高度仿真的環境中來體驗如何進行企業的經營管理。
(三)管理知識的綜合運用
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很多,包括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固定、封閉的,每門課程的學習都只局限于該門課程的范圍內,缺乏與其他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ERP沙盤模擬經營是開放的、動態式教學模式,它通過模擬職業崗位和角色扮演,將理論學習中各專業知識點和職業技能聯系起來,綜合地融入模擬企業的經營過程中。通過ERP沙盤模擬體驗,學生可以形象地認識企業,了解企業實際運行狀況,熟悉和領悟企業生產、資金、物流、銷售等各個環節,融會貫通所需的各學科知識。
三、ERP沙盤模擬對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
有關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時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包括口頭溝通、談判技能、判斷與決策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在ERP沙盤模擬實驗中,各模擬企業的成員必須在競爭的環境下就企業經營的各個層面做出相應的決策。整個實驗過程對大學生的溝通能力、談判技能、判斷和決策等能力都有全面的培養和鍛煉,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學生創業者實踐經驗的不足。(見圖1)
■
圖1 ERP沙盤模擬中所涉及的經營管理知識
與創業所需能力之間的關系
(一)加強了大學生的溝通能力
ERP沙盤模擬是一個動態的實驗課程,在模擬企業的運營中不同團隊成員看到的重點不同,自然就會產生不同的觀點。要做出最終的決策,首先需要對不同觀點進行分析,了解其合理的部分和不足的地方。這時團隊成員必須經過反復的溝通,站在不同的崗位角色進行思考,才能保證最終的決策是最優的決策:財務總監從企業財務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議,營銷總監從市場銷售的角度說明自己的看法,生產總監從生產規劃的角度來提出個人的意見等。雖然每個學生的性格都不相同,有的溫和,有的激進,有的保守,有的冒險,但每一個學生在其扮演的角色上都要以企業的整體利益為出發點,與其他崗位上的角色相互協作,以此來保障企業的經營目標的實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既學習了市場競爭環境中的商業規則又鍛煉和加強了溝通能力。
(二)提高了大學生的談判技能
雖然在ERP沙盤模擬中各模擬企業之間是一種競爭的關系,但是在高度仿真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有時候模擬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與其他企業做交易并保證本企業合理的利潤,就需要學生有相應的談判技巧。如有的企業銷售訂單拿得太多,超過了本身的生產能力無法按時交貨時就需要尋求其他企業的合作。不管是讓其他企業代工或是直接從其他企業購買產成品都是有成本的,企業必須把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讓渡給合作方才有可能達成交易。怎樣才能保障本企業利益最大化同時又能讓對方覺得有利可圖,需要不同企業的成員進行相應的談判以實現“雙贏”的局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領悟到市場競爭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獨贏”,也可以是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雙贏”,而且可以在企業的合作中無形地提高談判的技巧。
(三)鍛煉了大學生判斷和決策能力
ERP沙盤模擬實驗從動態角度模擬了制造類企業的經營流程,涉及整體戰略、產品研發、設備投資、市場開拓、物料需求、資金籌集、產品銷售等。模擬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一步小錯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在模擬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需要學生仔細考慮并做出判斷。如果考慮不周,判斷失誤,輕則使公司停產或被罰款,重則造成公司破產倒閉。通過對總經理、財務總監、生產經理、營銷總監和物流總監等角色的扮演,模擬體驗企業經營管理每個環節的決策,學生們在實戰中鍛煉了判斷和決策能力。
(四)強化了合作能力
80、90后的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與70后和60后的人比較,在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比較強烈,缺乏應有的團隊協作意識。ERP沙盤模擬是以團隊為基礎的實驗課程,虛擬企業的每一個決策都需要各個崗位角色人員的參與。如銷售訂單的確定,不僅需要扮演營銷總監的學生仔細分析市場競爭狀況,也需要生產部門的學生計算虛擬企業的生產能力以確定最合適的銷售組合,還需要物流部門的學生制訂好合理的材料采購計劃,更需要財務部門在資金方面的支持。每個學生扮演一個崗位的角色,如果團隊成員如一盤散沙,在制定決策時不能充分合作,就可能造成決策重大失誤而導致虛擬企業的破產。另外,在操作的過程中如果團隊成員各自為政,不能通力合作就會造成盤面操作的混亂,而使整個實驗無法繼續下去。總之,ERP沙盤實驗的順利進行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實驗的每一步都在不斷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結束語
ERP沙盤模擬教學對于解決大學生創業中所缺乏的重要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虛擬企業經營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全局的觀念,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判斷與決策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談判技巧。沙盤模擬高度仿真的實驗環境和體驗式的學習方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學生創業者企業實際管理經驗的不足,讓每位學生不進入企業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與技能,鍛煉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了大學生的創業素質。
[ 參 考 文 獻 ]
[1] 麥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4-5.
[2] 魏軼敏.基于ERP沙盤模擬的體驗式教學研究[J].商業會計,2011(10):68-69.
篇9
>> 如何培養技工院校學生的隱性職業素養 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探析 基于計算機通識教育的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問題研究 如何通過音樂通識課提高大學生音樂素養 大學生職業規劃類通識課程需求調查研究 基礎課程培養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的實施體系初探 培養現代大學生有膽\有識\有智\有韌的職業素養 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中“內化”的探討 高職院校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論大學通識課程任課教師應具備的素養問題 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探究 通識教育理念下高職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策略 大學英語通識課程中人文精神的培養 “素質冰山”視角下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淺論 高職院校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及內化機制實踐研究 淺談如何培養在校大學生職業素養與價值觀之改革路徑 通識教育下的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分析 改革跨學科通識課程教學 滿足大學生碎片化學習需求 商務談判實訓課程應如何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c.
How do the General Courses in University Cultivate Students’
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DUAN Caiping,WANG Ling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篇10
關鍵詞:創新創業 素質 探索 實踐 科技社團
總理在2010年4月15日主持召開了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把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按照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形成終身教育體系的要求,明確了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的發展任務。《綱要》以創新人才培養體制為核心,既系統設計、謀劃長遠,又突出重點;既注重在理念和思路上進行闡述,又提出一些扎扎實實的政策舉措。
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就是要符合現代高職教育的思想和特點,優化組合教育資源,把教育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人才學、創造學、心理學等有關學科的內容和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學校、企業、科研部門等多部門、多渠道,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新創業精神,掌握創新創業知識,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開創性的個性人格,成為未來新型企業、產業和職業崗位的創造者。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的內涵
創新創業素質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品質,增進大學生的創業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從而對于大學生個人的生存發展,促進就業及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創新創業素質教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一是掌握創業知識它包含創業成功所需要的專業技術知識、創業之后持續發展的經營管理知識以及與社會各方面交往所需要的知識。實踐證明,一種有利于創業的知識結構,不僅需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而且還必須具備綜合性知識,如有關政策、法規等知識,以及更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前兩類知識往往是實用性的,一般容易被創業者注意到,而后一類知識則是一項事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底蘊,應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二,要完善創業的人格特征。創業人格是一個人的創業素質中的調節系統。個性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由復雜的心理特征所構成的整體,主要包括潛能、氣質、性格、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這些特征是相互聯系的、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人的行動進行調節和控制。在創業人格中,這些素質方面是一種綜合性的整體,共同地影響著人的實際行動的成效。第三,培養創新創業的綜合技能。技能是人們在自己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按一定方式進行反復練習而形成的心理與生理系統。根據其性質和特征,可分為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兩大類。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它包括實際能力和潛在能力兩個部分。實際能力是指已經達到某種熟練程度和已經表現出來的能力;潛在能力是指尚未表現出來的心理能量,而通過學習或訓練之后可能發展起來的能力以及可能達到某種熟練程度的能力。技能與知識、經驗、能力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知識、經驗、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們制約著掌握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淺度、難易度、靈活性和鞏固程度,而技能的形成與發展有助知識的積累、經驗的形成和能力的培養。
總之,通過開展創業素質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包括創業知識、人格特征和技能在內的綜合素質。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是全國百所高職示范院校建設單位。紡織品設計專業也是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之一。針對本專業的特點,專門對學生的職業素質、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的內容列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中,并且在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實施過程中進行了探索。
先根據高職示范院校紡織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對區域內的行業企業進行了調研。分析專業將來面向的崗位及工作任務,重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建立,只是專業建設任務中的一部分,關鍵在于如何去實施。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綜合職業能力,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動的學習方式。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動了教學改革的進程。以紡織品設計專業2009年申報并通過專家評審的國家精品課程《織物設計及CAD》為例,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做了以下改革:
1.實施“產品嵌入、做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國家示范院校建設單位――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紡織品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產品嵌入、做學融合”。“產品嵌入”就是將企業的產品設計融入到教學工作中,以產品作為載體,設計教學情境,將專業知識、技能訓練、創新設計培養融入其中;“做學融合”就是老師邊教邊演示,學生邊學邊練。將人才培養模式貫穿始終。
2.劃分小組,實施共同學習
在共同學習中,將學生以3~4人分組,每個小組都有產品設計任務。共同學習的原則和技巧,由老師把握。這是教師用來鼓勵小組內互相協作、團結一致,有助于所有成員積極參與的工具。
3.模擬企業真實產品設計的環境進行教學設計
利用紡織產品設計室、織造小樣機室等理實一體化教室,開展教學活動。教室內配備國內先進的全自動小樣機、半自動小樣機及手動小樣機等三種類型的設備。老師邊講邊演練,學生邊學邊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投入無限的激情和精力,才會有所創新。這對于紡織產品設計來說尤其重要。
4.精心設計教學
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體現在形式上,還有深刻的內涵。改變的首先是教師,還有學生。傳統觀念往往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打破它,需要轉變專業老師的教學理念,進行必要的師資培訓。高職教育的專家姜大源教授、趙志群教授等,都被邀請到山科,進行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培訓。有很多專業老師參加了由中國教育學會組織的教學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專業老師在新的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能力。
5.改變考核方式
小組完成學習任務,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并且由企業專家、授課老師、學生組成的考核小組進行點評考核。注重過程,改變過去一次考試定結果的考核,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
通過一系列教學改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課余、周末,都會有學生在理實一體化教室,為了設計一個新穎別致的紡織新產品而討論、研究、試織。
然后,注重大學生的課外科技社團建設,鼓勵學生科技創新。
示范專業建設方案中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的要求,紡織品設計專業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大學生紡織產品設計創新社團”,制訂了社團章程、學期社團計劃,有專業指導教師指導,帶領社團學生參與企業技術服務,讓學生熟悉企業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的過程;帶領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參加全國家紡手工設計大賽、學院的科技創新活動等,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社團的成立,使得學生們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吸引力,培養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性,鍛煉了社團成員的意志和專業技能,提高了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
“大學生紡織產品設計創新社團”的成立,為學生開展產品設計創新活動提供了一個平臺,并且這個平臺會一級一級延續下去。
總之,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未來就業、創業的必備條件,它可以增強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信心,促進大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提高,使他們能夠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從容面對競爭和挑戰,真正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參考文獻:
[1]張玉勝.高職院校試卷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11-15.
[2]蔡克勇.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加強創業教育[J].求是,2001,(11).
[3]俞克新,李飛鴻.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J].教育與職業,2004,(17).
[4]衣俊卿.對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