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交易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21 08:35: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匯交易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社會實踐的第一天,當我踏進教室,當我看到一群可愛的四、五、六年級的孩子們后,所有一路上經歷的奔波與舟車勞頓都變得有意義、有價值。那日八點半左右我們抵達和平小學,隨后向全體孩子們紛紛做了自我介紹,同時也告訴了孩子們接下來幾天的課程。下午由于設備設施器材的暫時不齊全,我們想到了可以讓孩子們做一些知識小游戲、小競賽等等,同時讓我們十二位小老師一起參與其中,使我們和孩子們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快速地拉近我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就這樣,我和孩子們開始了一段長達七天的奇妙旅程,在這七天中,我們互相了解、彼此包容、一起成長。我們的團隊總負責人給十二位小老師安排了相應的教學課程,我負責給孩子們上體育課和手工DIY課程。體育課程由我和我的伙伴吳佳龍負責,一部分孩子由我來教導乒乓球課程,另一部分孩子由吳佳龍隊友來教導籃球課程。課堂里,孩子們的認真的學習態度和高熱情度讓我無比的開心和欣慰,手把手的教學拉近了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我一個一個地給孩子們教,并盡自己最大可能去和每個孩子們乒乓對打,他們學習得非常快,也學習得非常認真。在乒乓球桌前,我的手和背常常很酸痛,但我一直堅持著,說實話,我的內心格外幸福。在手工DIY課程中,我和張欣一起組織孩子們分組并分配太空泥等制作材料,在分配材料的過程中,小朋友們有時會爭搶,但是我和張欣都會很細心地告訴他們,要學會分享,要學會合作。在課程中,我更注重的是讓孩子們學會在合作中互相幫助和彼此分享,而手工制作的能力的培養其實只是次要的。除了給孩子們上課以外,我常常會冒充小朋友悄悄地坐在教室里,像一個孩子一樣和小朋友們一起上課。在我的伙伴唐海麗的生活小常識課堂中,我和孩子們一樣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海洋里也有“海洋變色龍”--烏賊和章魚,它們體內的色素細胞的變化讓它們千變萬化、絢爛無比;我知道了漢族的著名舞蹈有鐸舞等等;我也明白了遇到一些緊急情況下應該做的生活小措施。看到孩子們認真的臉龐、舉起的小手,我好像回到了我的童年時代,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學生活。我的腦海中常常會剎那恍惚間閃現出的全都是孩提時代和同學們一起玩耍的場面。
在許多課程中,其中有一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物理模型課程,這堂課通過制作模型讓小朋友們形象地了解到如何明白機械能轉換成動能的過程。這堂課中,以三個小朋友為一小組,一個老師為從旁輔導,大家一起動手做模型,我在的那個小組里有一個男
生兩個女生,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格外地積極和認真,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拼湊、一起研究、一起動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溫暖和來自小朋友們的心與心的交流。在模型制作完成之后,小朋友們開始了試飛,有些小朋友的飛機模型撲騰幾下就直接掉地上了,而有些小朋友的飛機模型卻能飛得挺高挺遠,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指導,氣氛非常的融洽。休息了一個小時,我們組織了在操場上的模型比賽,各個小組包括老師在內都顯得特別興奮。我用相機記錄下了這美好的一刻,將它存在記憶里。
在一些課堂中,當然也有一些小意外,我們發現有兩個小朋友身體不太舒服,一個中暑了,另一個發高燒了,我們連忙拿來藿香正氣水和一些降溫的輔助用品給孩子們,中暑的小朋友稍稍緩過來了,但發燒的那個小朋友因為難受由我們老師接送回了家,我們一顆提心吊膽的擔憂的心也終于放下了。
在蘭溪,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新的陽光,有新的體會,早起睜眼的時候總是會滿心歡喜,因為又要和那群可愛的小朋友們見面了!但是由于兩天的臺風天氣影響,我們的實踐團隊停課了兩天。在這兩天里,我挺想念孩子們的。在這兩天停課以后,我們只剩下兩天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了,同樣也只剩下兩天教孩子們上課的時間了。剛剛熟悉小朋友們卻又要和他們分離,內心挺難受的,雖然暑假社會實踐完以后就能回到我好久沒回的家,但是我還是希望時光能夠再慢一點。
在暑假社會實踐最后一天的中午,由我照看孩子們睡午覺,一開始大家都不能很好地靜下心來睡覺,但在慢慢勸說下,孩子們最終乖乖地睡起了午覺,當然,還有一些小朋友還依舊是頑皮,我盡量曉之以理,讓那些不愿意睡覺的小朋友盡量不要發出聲響,盡量不吵到其他睡覺的小朋友們。看著孩子們安靜地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模樣,看到孩子們瘦弱的身影,內心無比的不舍,也許就此一別后我們再也不會見面,也許以后在人群中偶遇卻已經忘了對方當時的模樣,或者已然認不出現在的模樣,但至少我們曾經彼此溫暖。
在這短短的七天社會實踐中我收獲頗豐,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快樂和師生之間的那份溫暖,對老師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對做老師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看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也意識到了在未來的日子里我需要更加認真地備課,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孩子們純真的眼神,他們的單純與直接,好像讓我忘了自己,我希望能把我所有知道的所有了解的東西都告訴他們,我希望這群像精靈般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
本人簽名:
篇2
關鍵詞:外匯交易 風險管理 外匯風險
一、企業外匯交易風險管理概述
(一)外匯交易風險含義
外匯風險是指由于不確定匯率而導致的可能損失。交易風險是最重要的企業外匯風險,相對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和國家風險,交易風險具有涉險企業廣泛和受險時間不一的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受到外匯交易風險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因此防范交易風險有助于防范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
(二)外匯交易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外匯交易風險是大多數進出口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直接影響企業和國家收益。2012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仍達38667.6億美元,連續3年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由于基數巨大,微小匯率變動都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失。2012年前三季度出口紡織品企業平均利潤率在4.85%左右,人民幣如繼續升值10%將對其利潤產生重大不良影響。目前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0%而相對其他主要貨幣(如歐元)卻實際貶值,涉外企業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和資本流動中產生了巨大交易風險。隨著我國逐步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要求,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外匯交易風險也將必然增大。
二、企業外匯交易風險管理手段評述
企業選擇外匯交易避險方法時總是面臨兩難選擇。內部措施盡管方法陳舊卻仍有操作空間,有時也不失為一種簡單處置的好方法;外匯衍生品雖然是新生事物,卻也并非盡善盡美。
(一)企業運用內部防范措施的局限性
與外匯衍生品相比,企業運用內部防范措施的局限性有三個方面。首先不利維護貿易關系穩定,為了達成合同簽訂,企業容易在談判中喪失主動權。其次是事前防范必然加重企業負擔,由于需要事前先了解經濟走勢,了解國家政策方向,對自身抗外匯風險能力進行評估,耗費企業大量時間和精力。最后是一切措施皆以正確預測為前提,國際金融環境復雜多變,如果誤判走勢,最終非但未能減少損失反而加大損失。
(二)企業運用外匯衍生品的比較優勢
與企業常用的外匯交易風險管理內部避險措施相比,運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外匯交易風險管理具有多種優勢。首先有利維護貿易關系,內部避險措施屬于“零和博弈”,而外匯衍生品因將風險轉移到金融市場,可避免貿易雙方產生利益沖突。其次企業具有更靈活的操作,可選擇面越來越廣,在操作上也更加靈活自由。再次衍生品具有成本優勢,以往銀行常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匯率導致企業難以獲得匯率變化好處,而衍生品執行的是自由定價機制相對公允透明。最后衍生品還可以分散風險,企業因鎖定成本故能放心生產或貿易,外匯衍生工具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轉移到場外市場上達到了風險分散目的。但是企業也應清醒認識到衍生品自身存在的風險,應積極合理地運用外匯衍生品作為避險工具。
三、改善發展外匯衍生品市場
(一)衍生品有助于經濟增長
衍生品對經濟增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以美國為例,用計量經濟實證分析的方法說明經濟增長與衍生品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發展關系和正相關性。為了消除異方差性,將原始數據(圖3-1)進行自然對數對比,經過Eview處理后如圖3-2所示。
R2=0.97 說明總離合平方和的97%被樣本回歸直線解釋,僅有3%未被解釋,樣本回歸直線對樣本點的擬合優度較高。給出顯著水平a=0.05,查自由度v=49 的t分布表,得臨界值t0.025(49)=2.68,t0=308.0183> t0.025(49) , t1= 39.83381> t0.025(49) ;給出顯著水平a=0.10,查自由度v=49 的t分布表,得臨界值t0.05(49)=2.01,t0=308.0183> t0.025(49) , t1= 39.83381> t0.025(49)。相關系數檢驗的P值接近于零。所以在通常的顯著水平下(0.0.5和0.10)都拒絕了相關系數為0的原假設,說明衍生品對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二者呈現正相關性。
(二)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仍處發展初期,交易量小、參與主體不夠廣泛、市場流動性低、品種結構不合理等方面限制了企業利用衍生品市場進行外匯風險管理。一方面由于缺少知識專業人才和投資類型單一,企業對外匯衍生品持謹慎態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2年3季度)》顯示,美元幣種成交占比93%。另一方面雖然我國目前存在著外匯遠期合同、外匯掉期、貨幣互換等多種外匯衍生工具,但各種衍生工具的發展和運用并不平衡,結構不合理,2012年上半年,我國銀行仍以即期交易為主,而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圖3-3),2011年全球外匯衍生品交易主要以遠期合同為主,外匯期貨和外匯期權是國際上使用廣泛且未來發展趨勢最為理想的交易風險管理方式。
(三)積極利用外匯衍生品防范風險
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雖然取得了初步的發展,但仍存在許多不足。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金融體制改革初見成效的環境下,中國外匯衍生品市場應朝著更有利于企業運用外匯衍生品的方向發展。1、應鼓勵場外走向場內,降低風險。2008年金融危機暴露出場外衍生品市場的兩大致命缺陷:一是場外市場以交易對手方作為清算對手,履約風險極大,二是場外市場由于信息不對稱,產品鏈過長,市場的透明度極低和監管缺失,其破壞性極大,且易集中在少數大型金融機構。因此場外衍生品有走向場內化的趨勢和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接受統一管理、進行中央結算的場外衍生品交易。2、應控制復雜度和杠桿倍數,抑制投機行為。衍生品風險巨大的原因在于過高杠桿倍數,但泡沫是可以克服的。3、應政府監管與市場主導雙管齊下。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的主導作用能促進衍生品市場的充分競爭和合理發展,但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也警示了政府監管的重要性。政府監管和市場主導雙管齊下、協調發展才能創造健康的金融市場環境。4、推進中國外匯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進程。防范國際投機資本對我國衍生產品市場的沖擊的同時,我國可適度引進有利企業風險防范的金融衍生產品。國內企業普遍缺乏風險抵御的根本原因是我國衍生品的發展還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充分發展外匯衍生品市場是大勢所趨。5、支持和鼓勵企業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企業運用外匯衍生品的前提是需要具備專業的人才來進行交易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人才可培養或直接引進。
四、加強企業自身建設,積極合理運用外匯衍生工具
運用外匯衍生工具管理企業外匯交易風險,除了要依賴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充分發展外,企業對金融衍生品的積極、有效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企業外匯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外匯衍生產品市場的獨特之處在于產品普遍性和流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匯率波動,給企業在國外的籌資成本和國際組合投資的收益產生影響,企業必須熟練運用外匯衍生產品才能實行有效管理風險。近年來包括中航油事件、中信富泰外匯交易虧損、深南電深陷對賭合約、國航和東方航空在燃油期貨市場折戟、東凌糧油多年虧損等事件,也暴露出多種問題。一方面企業運用外匯衍生品的積極性不高且經驗不足。部分企業疏于交易風險管理或缺乏有效管理工具,對部分外匯衍生工具缺乏了解,不敢輕易試用或未能充分理解其功能與風險。部分企業在運用外匯衍生工具管理外匯交易風險方面經驗不足,從2010年起東凌糧油的衍生品業務連年虧損,2012年巨虧1.88億元。中國企業在處理匯率問題上的經驗不足,無法真正成為國外相關機構的對手,導致部分中國企業的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甚至出現重大損失。另一方面企業存在投機心理,不是將外匯衍生品作為固定成本或鎖定利潤的風險平均工具,而是當作牟取暴利的手段,貿然參與外匯衍工具交易,一旦遇到問題很容易導致虧損金額不斷擴大,同時在期貨市場上的持倉量遠遠超出其實際套保需要,摻雜了投機對賭成分。另外企業內部控制缺失也是原因之一。
(二)解決措施及建議
1、對金融衍生產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認識
雖然衍生產品泡沫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但衍生產品也是雙刃劍,科學合理的預測、計劃和操作可以控制其風險。企業應將金融衍生工具視為規避風險的工具,堅持價值保持原則,進行外匯風險控制的目的是鎖定成本,而不應將其作為操縱獲利的工具,因為這樣反而會加大市場的風險。
2、加強防范管理層的短期化行為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防止企業做風險過高的金融產品和自己不能理解的過于復雜的金融產品。管理層的短期化行為會降低對風險的防范意識,甚至挺而走險,偏離企業風險管理的本來目的。如果企業在風險管理中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利用衍生產品規避風險的同時,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
3、加強企業金融衍生品市場參與者的教育,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近年來包括中信泰富投資外匯衍生品導致巨額虧損等巨額虧損事件,表明對于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美國次貸危機教訓深刻,金融創新本來是好事,但其中某些金融產品過度包裝,有些金融衍生品誕生之初就風險很大,而企業根本沒有意識到。
4、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外匯風險防范機制
進出口企業、持有外匯資產或負債的企業都應高度重視外匯風險管理工作,將其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或納入財務部門或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該項工作,制定應急預案,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處理。由于利用金融衍生產品防范外匯風險是一項技術性極強的工作,企業還應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合作,及時了解國際金融市場匯率、利率的走勢,結合風險的實際情況及市場預期,及時采用相應的外匯衍生品,有效規避風險。
五、結論
篇3
一月賠萬余美元金融老手身陷網絡炒匯騙局
北京一匯民李明(化名)日前報案稱,自己受網絡炒匯一夜暴富的誘惑,通過美國一金融機構北京代表處提供的外匯交易網站作外匯保證金交易,沒想到一個月內損失了13200美元。這位擁有MBA學位和十多年證券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不相信是自己的投資水平出了問題,經向業內人士咨詢,得知自己之所以遭受重大損失,極有可能是這家網絡炒匯中介采用了“對賭”交易方式,讓自己上了當。
2007年1月2日,自己擁有一家公司的李明習慣性地上網瀏覽新聞,突然跳入眼簾的一則“某男子炒匯一夜賺得5萬美元”的新聞,讓他心動不已。“看完新聞,我決定進軍這一領域。”當天,李明通過一家網站的外匯頻道,看到了FOREX CLUB福瑞斯國際金融集團北京代表處的廣告。點擊進入該代表處網頁,他明白了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游戲規則――以小博大。
李明稱,“投資者只要持有10%甚至更低的資金,依靠銀行或者經紀商提供的融資,就可以進行巨額外匯交易。他們一般會提供100倍到300倍的保證金融資比例。舉例說,投資者只需繳納1萬美元保證金,就可以從事100萬美元的外匯買賣交易。這就像杠桿一樣,你不是大力士也能搬走重石頭。”
更為誘人的是,該代表處承諾,100萬美元交易所帶來的收益,減去一些手續費后,全是投資者的純利。
李明很快與福瑞斯北京代表處取得聯系,在對方的提示下,完成了申請賬戶,向國外匯款等工作。1月2日當天,李明就往對方提供的外國賬戶里投入了6000美元,不久又追加了1200美元。不料短短數天后,他賬戶上的7200美元完全賠光。
落入“對賭”陷阱血本無歸
1月25日下午,李明再次自信地拿出6000美元投入交易賬戶。大約兩個小時后,有2000美元“神秘”地出現在他的賬戶里。
李明回憶說,正是這突然出現后來又突然消失的2000美元,讓自己的6000美元完全賠光,也開始讓他懷疑自己陷入了一場網絡炒匯騙局。李明稱,經過自己分析,認為那段時間英鎊會升值,因此在隨后的幾天他不斷買進英鎊,然而事與愿違,英鎊不斷下跌,1月31日傍晚,他的賬戶僅剩下1797美元。判斷英鎊已經跌到最低點,馬上就會反彈,李明立即進入賬戶準備買進,但他突然發現1797美元全部消失,賬戶余額顯示為“0”。當晚21時許,英鎊果然強勢反彈。李明估計,如果他當時用1797美元買進成功,現在他的賬戶大概能有6000多美元,之前的虧損可以全部彌補回來。
當晚和第二天,李明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分別向該集團總部和北京代表處投訴。2月2日,對方的回復終于出現,大意為:2000美元是該公司員工的誤存,他們月底結算發現后抽走了這筆資金;同時還責備李明為什么不及時報告賬戶內出現了不明資金,因此他們不會賠償李明的任何損失。
咨詢專業人士后,李明開始懷疑該公司很可能在從事一種被業內稱為。對賭”的詐騙。他說,“對方讓我的賬戶‘突然死亡’,極有可能是一個‘對賭陷阱’,因為此前的交易中我曾在賬面上實現了26000美元的盈利,他們害怕我提現,就用這樣一個詭計把我踢出局。”3月14日,李明向警方報案,警方表示將調查此事。
知情人稱“代表處怕客戶盈利”
對于李明的遭遇,一名知情者稱,李明的懷疑并非空穴來風。福瑞斯金融集團實際是一家由俄羅斯人開辦的公司,的確在世界各地開辦外匯保證金交易,但在中國,由于法律上存在限制,這項業務只能在不公開的狀態下進行。“代表處在中國的注冊身份是一家金融學院,提供炒匯知識培訓以及咨詢,無權發展客戶進行炒匯。”
據知情人回憶,該北京代表處發展的客戶,幾乎沒人依靠炒匯交易掙到錢,大多是賠個精光。迄今為止,只有一個客戶曾來公司將所掙的100多美元提現取走。但這唯一的一次舉動,也引起該代表處有關人士的不滿,當時就抱怨“要是取錢的人太多了公司怎么能夠盈利”。
“其實,福瑞斯理想中的客戶是有錢但沒有投資經驗的人,他們進入這個市場后很快賠光。像李明這種人公司是不歡迎的,因為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會給公司帶來麻煩。”
外匯專家揭開“對賭”交易面紗
經調查發現,盡管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明文禁止市民未經批準從事外匯交易,但在互聯網極度發達的今天,外匯保證金交易非常普遍。通過網上搜索,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幾十家提供同樣服務的中介公司。
在這些中介公司進行網絡炒匯,遭遇到“對賭”交易的可能性相當高。那么,何為“對賭”交易呢?招商銀行天津分行財富管理中心的外匯專家郭巖說,網絡炒匯機構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提供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網絡中介,一般不進行直接的外匯交易,只收取炒匯手續費,因此價格也比較高,一般是4至8個點;另一種是公司只收取一兩個點的炒匯手續費,那么可以斷定這種公司肯定從事“對賭”交易――因為這個費率實在太低了,相當于十萬分之一二,不搞“對賭”公司就沒法撐下去。
所謂“對賭”,就是中介機構根本不把客戶的資金投入外匯市場,而是讓客戶與自己交易,這樣一來,客戶根據匯市波動進行投資時,所賠的資金其實是中介的盈利,賺的錢就是中介的損失。因此,中介根本就不希望客戶賺錢。比如,當英鎊對美元匯率大漲,客戶獲利豐厚并準備下單賣出時,中介機構往往采取非正常手段來延遲或停止報價,如報價系統突然出現故障,斷電等等,讓客戶無法成交,直到英鎊又跌回去。因此,不論客戶炒匯水平有多高,長期操作下來,肯定是只虧不賺。
個人網絡炒匯賺少賠多
即使是中介公司不搞“對賭”交易,境外網絡炒匯的風險也是巨大的。郭巖介紹,絕大多數參與者是被所謂外匯保證金交易的“以小博大”所誘惑,但他們沒有注意到,風險也同樣被放大了幾百倍。這種情況下,外匯市場1%的波動,就會讓投資人把本金全部賠光。
另外,外匯保證金交易市場屬于“零和”游戲,也就是說這個市場并不創造財富,有人賺一塊錢,相應的就有人賠一塊錢。一些大型金融機構擁有信息和人才的優勢,還有充足的資金,他們不僅掌握了全面的金融知識,而且在遇到投資風險時能進行及時的調整,甚至依靠借貸周轉,和這些大機構相比,個人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實力就弱了很多,再加之動輒幾百倍的損益變化,因此大部分作境外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個人都是賠多賺少。
炒匯要去正規銀行
據郭巖介紹,外匯保證金交易是近幾年才在國際上流行的投資方式。2∞6年我國批準交通銀行試行類似業務,但對資金擴大比例控制得極其嚴格,只有5倍,風險也較小。
篇4
在聽她談論自己初次涉足外匯投資前,我們先來認識下這個市場:外匯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交易市場。由50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國際清算銀行(BIS)9月5日的全球外匯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外匯交易市場平均每日交易額達到5.3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股市日均交易量的160倍;如果與你熟悉的淘寶雙十一銷售額作比較,外匯市場一天的交易足以讓淘寶以雙十一的銷售額追趕兩年半。
它的操作時間非常靈活。由于全球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外匯市場不可能按照某一個國家的時間來進行交易,現在該交易數據通過互聯網融為一體,讓其成為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市場。它的流通性也不錯,外匯交易是全球性的交易市場,是建立在國與國之間的交易方式,這決定了該市場很難被任何一個金融機構所左右,因此也具有相對較好的流通性和相對的公平性。既然外匯投資具有如此多的優點,它是否能夠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投資新寵呢?
我喜歡“靈活點兒”的投資方式
胡瑜辰25歲職業:商業空間設計師
胡瑜辰向記者展示了她手記的學習筆記,粉白色的軟抄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諸如“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美國ADP就業人數變化”等數據。
25歲的胡瑜辰畢業于新加坡管理學院,所學專業是和投資完全無關的室內設計。2013年4月,胡瑜辰在外匯市場投入了1萬美元,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個人理財投資。8個月后,她的這筆投資浮盈20%。
“工作一年后我才在朋友的幫助下學習投資理財。畢竟設計師的工作時間比較自由,除了上班以外我還想找些其他的事情做。” 她感慨說自己在投資上很容易受朋友影響,她此前的理財經歷只限于“買過一點點保險”。
為何不選擇股票而來投資相對冷門的外匯,這個上海姑娘給出了兩個理由:首先是股票市場的限時交易讓胡瑜辰討厭,這個“喜歡做短線交易”的年輕人更愿意選擇“靈活一點兒”的交易。除此之外,她認為股票市場容易受到各方消息的影響而變得“不太安全”。“外匯市場的消息大都來自于各國央行或者職能部門的官方數字,相較而言,這些公共消息更靠譜一些。”
4月,開戶其實很簡單
很快,在朋友的幫助下,胡瑜辰選擇了一家外匯平臺商申請開戶。所有開戶申請表格都可以通過網絡下載。需要注意的是,胡瑜辰的開戶其實是“外匯保證金交易”——目前國內允許個人進行外匯實盤交易,但禁止個人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實盤交易可以在商業銀行申請進行,而保證金交易則需要尋找外匯公司進行開戶,同時保證金交易也需要開立境外賬戶。
在申請得到初步的許可后,胡瑜辰需要繼續提供個人證件資料。審核通過后,平臺商會先向胡瑜辰提供一個外匯交易賬戶,同時還會給她一個銀行賬號——也就是所謂的“入金賬戶”。
該賬戶類似于國內的基金賬戶,受所在國的銀行機構監管,外匯公司只能查看該賬戶的資金狀況而無法動用其中的存儲款項。投資者將錢款存入該賬戶之后,外匯公司或外匯平臺商就可以將相等數額的錢款轉入投資者的個人軟件賬戶中。
外匯平臺商為胡瑜辰提供的賬戶開設在英國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Bank),該賬戶受到英國FSA監管,作為老牌的金融市場,英國的外匯監管制度相當嚴格規范。
在決定投資外匯之前,胡瑜辰就對該平臺商的資歷進行了考察。她選擇的外匯平臺商“恐龍國際”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務集團,在股票、債券、外匯金融方面都有涉獵,為了核查其資質,她還驗看了該集團的注冊號碼。“每一個受FSA監管的公司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注冊號碼。”登錄FSA的官方網站輸入注冊碼后就可以核查該公司的資質詳情。
核查無誤后,她才通過中國農業銀行將1萬美元電匯至該外匯托管賬戶,5天后平臺商將該筆款項轉入其個人外匯戶頭。
至此,胡瑜辰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外匯投資。
5月,模擬操作“小賺一筆”
胡瑜辰投入的1萬美元其實是該平臺規定的“標準賬戶”——每個交易商標準賬戶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有些公司 50美元即可開標準賬戶,有些則需要500美元。“有的外匯公司最小的開戶資金只需250美元,但這個數額其實毫無意義,因為外匯市場的震蕩就可能讓你爆倉。除了‘標準賬戶’這樣的專業數語,我還第一次知道了外匯投資中有一個單位概念稱為‘手’,一標準手投資等同于10萬美元的交易量,在實際交易中,外匯投資者都是用‘一手、一迷你手、0.1手’這樣的稱呼來取資量。”
現在,胡瑜辰需要做的是選擇正確的杠桿——她必須清楚杠桿和保證金概念,盡量以更小的投資來撬動更大的市場份額。胡瑜辰認為自己選擇的外匯平臺較為穩妥,其杠桿比例最高保持在1:100。也就是說胡瑜辰投入100美元的保證金,就可以撬動1萬美元的市場投資,“我的第一筆交易就是以100美元的保證金開始的。”
在練習了三周的模擬盤之后,她開始進入實戰演練。為了增加顧客對平臺的黏性,外匯平臺商會為新進的顧客配備專職的輔導老師輔導其交易。胡瑜辰的第一筆交易是針對美元和日元的貨幣對,她買漲美元,投入了100美元的保證金,加上杠桿的比例,實際市場上有1萬美元的交易額,大約15至20分鐘盈利20美元之后就平倉賣出。
這個“逢低做多”的短線交易讓“小賺了一把”的胡瑜辰很開心,“不在乎賺多少,畢竟是實際操盤,感覺不一樣”。
大部分的外匯投資者最初都是從“做短線”起步。外匯市場的大幅波動特征注定了新人們很難長期持有某一份交易單,一次錯誤的投資很容易會造成爆倉的嚴重后果。“老師們”也會建議交易員從短線入手,慢慢了解波動的幅度和力度,積累經驗,再逐步嘗試適合自己風格的投資方式。
7月,一夜間虧損慘重
胡瑜辰開始嘗試更大額度的投資,她將首次“一個標準手”的投資時間鎖定在美國7月份“非農數據”公布之時。“非農數據是指美國非農就業率、非農業就業人數與失業率這三個數值,其實就是反映美國非農業部門的就業狀況的數據指標。所有數據來源于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可以側面反映美國的經濟狀況,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
胡瑜辰認為該數據的公布會在短時間內造成黃金市場的大幅波動。而大部分的外匯投資者都會在這天關注交易盤面,然后根據非農數據的好壞來判定黃金市場的走勢。
她決定動用1000美元的保證金,運用1:100的杠桿后,她就可以完成一標準手投資—10萬美元的投資。
7月5日,美國官方公布了6月份的“非農數據”。該數據顯示6月新增非農就業19.5萬人,預期16.5萬人,前值從17.5萬人修正為19.5萬人。看到數據后,胡瑜辰初步分析該數據利好美元,利空黃金。她說:“外匯市場是一個可以雙向交易的市場,投資者可以買漲或者買空某種貨幣,也可以從事貴金屬交易,直接雙向交易黃金。”
但在操盤的時候她還是采用了“雙向掛單”的方法,即在買漲黃金和買跌黃金雙向都委托下單。胡瑜辰選擇了在現價上方200個點位處掛“多單”,同時在現價下方的200個點位處掛“空單”。
按照胡瑜辰的話說,雙向掛單是大部分投資者都會采用的交易方式,比較穩妥,無論是漲還是跌,都可能會獲利,“無論打到我哪個點上我都會賺錢。”
非農數據消息后,正如胡瑜辰預測的那樣,黃金價格下跌,她盈利了。“當時好多個朋友都在一起玩兒,大家都替我高興,還建議我將另外那個‘掛多’的單子取消掉,因為很明顯黃金的價格已經跌下來了,那個單子不會成交,掛著也沒意義。”
這是一個讓胡瑜辰至今回憶起來都后悔不已的操作——她取消了早前掛出的“多單”。而在隨后的幾分鐘內,黃金價格走勢突變,由下跌500點變為暴漲3000點。此前從沒有經歷過“短時間內行情反轉”的胡瑜辰一下子就愣住了。
胡瑜辰用“傻掉了,腦子里一片空白”來形容當時的自己。手足無措的她同時錯過了一次補救的機會,“我竟然沒有及時去鎖倉。”
鎖倉是期貨交易中經常用到的操作方式,一般是指期貨交易者做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開倉交易,以便不管期貨價格或漲或跌均不會使持倉盈虧再增減的一種操作方法。有經驗的交易員在市場急劇變化時會采用“相等數量但方向相反的掛單”。
可直到別人提醒后,她才手忙腳亂地用手機去設置“鎖倉”交易。等她“掛上多單”成功鎖倉后,這一波非農數據帶來的金價波動已經讓她虧損了1700美元。
事后胡瑜辰總結自己在交易中犯了多個錯誤。“首先不應該取消此前‘掛多’的單子。有這個多單在手,我最終的收益還是正值。”很明顯,下跌了500點而后上漲了3000點,如果她沒有取消多單,那么就可以在上漲時獲取后期的盈利。
第二個錯誤是在黃金價格反轉的時候沒能及時去反向操作,“如果及時掛一個等價的鎖單或者量更大的多單做對沖,那我也不至于虧損這么多。”
這些“血的教訓”讓胡瑜辰反思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遇到突況不夠冷靜。她回憶自己在模擬盤操作時會按照老師教授的方法及時鎖倉止損,但在實盤操作時卻很難有這樣理智的行動。
有了這一次教訓,胡瑜辰的外匯操作變得謹慎小心起來,“此后交易都是小額交易,大部分保持在0.1至0.5手之間”,操作方法依舊是“短線交易,獲利就平倉”。
經過半年的穩定操作,胡瑜辰已經將7月份的虧損彌補回來,同時取得了20%的盈利。但利潤并不是這個85后的小姑娘最看重的部分。她將外匯交易當做一門“求生的技術”。“需要好好地學習、練習和分析,我希望離開老師的指導之后還可以自己操作賺錢。”
FSA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SA),該局作為獨立的非政府組織,行使法定職責,直接向英國財政部負責。
要求交易商必需與客戶的資金進行分離,客戶資金在銀行還享受4.8萬英鎊內的資金保險。
資質詳情
除了FSA監管以外,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有相應的監管機構,你可以通過其注冊碼來核實各個公司資質。
一標準手
國際上通用的定義是100k 的交易量等于一標準手,簡稱一手。10k的交易量叫0.1手或迷你手。1k的交易量叫0.01手或微型手。
專家分析
外匯交易中的四種止損方式
金融培訓師 王佳
新近進入外匯市場的人以80后居多。80后甚至90后的投資者喜歡新鮮事物、愛冒險、沖動,還帶有貪婪性。
年輕投資者要注意風險控制。我們建議他們動用的款項不超過保證金總量的10%。以標戶為例,1萬美元的標準賬戶,保證金交易不應超過1000美元。因為外匯市場波動過大,超過10%的額度后容易影響保證金賬戶的安全性,引起爆倉。
當前人們對于保證金和杠桿的理解都不太正確,大部分人對于杠桿的認識是放大盈虧比,而實際上杠桿的作用是會降低你的交易成本,并累積你在市場上的交易空間。
風控意識要無所不在,例如胡瑜辰所提到的雙向掛單的操作方法就是風控的一種。一旦設定了掛單價之后就不要輕易的來回調整。
其次還需要有“止盈、止損”的意識,在設置好掛單價之后,需要相應的設定止盈止損的點位。從胡瑜辰的操作就可以看出止盈止損的重要性,非農數據后,最初黃金價格大幅下跌,她的空單是盈利的,如果她設定了止盈點位,則當時就可能平倉獲利,也就不會有后續的虧損。而即便沒有設置止盈位,她如果出于保險設置了止損位,也不會有那么大的虧損。新人不太可能抓住完整的一波行情,實際上你只需抓住其中幾百點就可以做到盈利了。
外匯可以雙向操作。并不是每一筆交易、每一個單子都要賺錢,只要你最后平倉賺錢就可以。
一旦產生虧損,首要想到的是如何將虧損控制在最小份額,外匯交易中的止損方式大體上分為四種:
1.前文講到的鎖單。一旦發現市場變動,就及時地做反向操作,將損失鎖定在兩個點位的差價之間。
2.同種貨幣的對沖。和鎖單的方式類似,在反向操作時加大投入金額,達到對沖虧損的目的。
3.不同種貨幣的對沖。目前外匯市場中有直盤交易(指各個幣種對美元的交易)和交叉盤交易(兩個非美貨幣之間的交易),這二者存在關聯性。例如投資者在美日貨幣對直盤交易中做多被套,那他可以轉向其他的交叉盤來做空對沖,比如可以在歐元兌日元上做空單。大部分的貨幣都和美元直接掛鉤,這種影響是系列性的。
4.移動止損。這是一種中長線的保護措施,實際上是設定一個止盈點位。例如白天操盤時有盈利,但為了防止晚上睡覺時盈利被吞噬,就可以在現價上下方設定一個保護點,一旦回落到該點就可以自動成交,套利平倉。
投資外匯,你也試試吧!
1.你可以從哪些途徑在國內進行外匯投資?
A.外匯實盤交易
一般在銀行開戶交易,你可以通過國內的商業銀行,將自己持有的某種可自由兌換的外匯或外幣兌換成另外一種可自由兌換的外匯或外幣的交易,稱為“外匯實盤交易”。實盤交易為單向操作,只可買漲不可買跌。
開戶步驟:到銀行柜臺申請開外匯戶,購匯存入該賬戶,和銀行簽訂外匯交易協議,申請開通網上銀行。登錄該銀行的網站,進入網上銀行進行交易即可。
B.外匯保證金交易:
也稱為按金交易,有點類似于國內已經發展多年的期貨交易。在進行保證金交易時,你需付出0.5%至20%的保證金,就可進行100%額度的交易,也就是“以小博大”。保證金交易為雙向交易,漲跌皆可買。上文中的胡瑜辰采用的就是保證金交易。
開戶方式:通過外匯介紹經紀商或者直接到國外的投資公司網站申請開戶,保證金的交易根據建立倉位大小的不同,風險和收益相差很大。缺點是對操盤手的技術要求較高。
2.適合新手的外匯交易軟件有哪些?
國內投資者較為常用的外匯交易軟件為MetaTrader4(簡稱MT4)。這是由俄羅斯MetaQuotes Software Corp 公司開發的第四代因特網交易平臺。該軟件簡單易操作。你可以在交易中使用自定義圖表,還可以進行外匯交易價格預警的設定,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交易工具進行多種交易賬戶的管理。
ECN軟件也是操盤者比較熟悉的外匯交易軟件,其優勢是投資者有機會從外匯交易市場中進行最低成本的交易。需要注意的是,你在操作軟件之前需要核實該軟件是否正版。目前正版的MT4平臺有將近30種語言選擇,盜版的則不到10種。
3.如何選擇外匯交易平臺?
國際知名的外匯交易商大多數是信托公司、銀行等兼營機構。目前我國并沒有自己的外匯交易商,一般都是國內公司國外平臺。國際上著名的外匯交易商有FXSOL、FXCM、TransMarket、Interactive Brokers等。
選擇外匯交易商,需要看其是否受到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或者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監管,這些國家監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
篇5
【關鍵詞】外匯風險 外匯遠期 內部控制
在國際貿易實務中,出口商以短期信貸方式賣出商品,進口商以延期付款方式買進商品的情況下,從成交到結算這一期間對交易雙方來講都存在著一定的外匯風險。因匯率的波動,出口商的本幣收入可能比預期的數額減少,進口商的本幣支付可能比預期的數額增加。為了減少外匯風險,有遠期外匯收入的出口商可以與銀行訂立遠期外匯合同,一定時期以后,按簽約時規定的價格將其外匯收入轉讓給銀行,從而防止匯率下跌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有遠期外匯支出的進口商也可與銀行簽訂購買遠期外匯合同,一定時期以后,按簽約時規定的價格向銀行購買規定數額的外匯,從而防止匯率上漲而增加成本負擔。此外,由于遠期外匯買賣的存在,也便于進出口商核算其進出口成本,確定銷售價格,事先計算利潤盈虧。然而外匯遠期交易也面臨風險,除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風險之外,由內部控制不完善或失效而引起交易失敗的例子也不少,特別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如何控制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風險已成為我國監管部門和公司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將以企業外匯遠期交易為例來探討如何完善并遵循相關內部控制以降低外匯遠期操作風險。筆者認為,從整個公司層面的內部控制制度上,企業應以成文的方式制定政策和程序,以明確規定其衍生金融工具業務風險管理的指引。
一、外匯遠期內部控制目標
外匯遠期交易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使進出口商、貨幣借貸者以及投資者借助外匯交易來消除匯率變動的風險。但是,隨著金融自由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的一體化,遠期外匯交易已同時被廣泛地作為國際間的外匯投機和套利的工具,因而其功能也不斷擴大。目前國內企業運用外匯遠期主要是為了防范外匯風險,因此企業首先要明確外匯遠期業務的內部控制目標:規范外匯遠期的管理行為,引導企業加強對外匯遠期業務的內部控制;提高外匯遠期業務風險管理水平,避免因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而遭受財產損失風險;防范外匯遠期管理中的差錯和舞弊;明確職責權限,降低決策風險。
二、外匯遠期業務流程控制
外匯遠期交易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能否做出正確的決策,而正確的決策又依賴于一個良好的業務流程管理控制系統。
(一)匯率風險評估控制
企業利用外匯遠期主要是為了規避外匯風險以實現套期保值的目標,而匯率波動是產生外匯風險的決定性因素,把握匯率波動方向,對其波動進行準確的預測,是確定是否使用外匯遠期合約的首要工作,離開了準確的匯率預測,外匯遠期合約的運用就會失去科學依據,就會走上緣木求魚的歧途。因此,企業必須十分重視匯率預測工作。當然,對匯率進行預測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有相對利率、相對通貨膨脹率、相對收入水平、政府管制及人們的心理預期,另外還有投機活動和政治經濟等各種突發因素。如果逐一分析這些因素,比較容易發現它們對匯率產生影響的方向和力度,但是,這些因素之間往往存在相關性,一個因素變化時,其他因素會朝相同或者相反方向變化。匯率波動影響因素之間的這種相關性給匯率預測造成很大的困難。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可先找出影響匯率波動的各種因素,然后根據歷史數據進行適當的分析,建立匯率預測模型,以進行比較準確的定量預測。
(二)外匯遠期決策控制
企業對匯率進行預測之后,就需要決定是否需要利用外匯遠期交易規避匯率風險以實現套期保值的目標。具體而言,企業需要先明白套期保值的真正內涵。套期保值是指企業為規避外匯風險、利率風險、商品價格風險、股票價格風險、信用風險等,指定一項或一項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預期抵銷被套期項目全部或部分公允價值或現金流量變動,因此,只有當企業面臨較大的外匯風險時,才需要利用外匯遠期進行套期保值。
(三)套期保值策略控制
選擇何種套期保值策略對于企業能否成功實現既定目標也相當關鍵。遠期外匯交易分為保值性遠期外匯交易和投機性外匯遠期交易,為規避風險,企業通常選擇保值性遠期外匯交易。保值性外匯遠期交易按不同目標分為各種不同的情形,主要有進口商付匯遠期外匯交易運作、出口商收匯遠期外匯運作和外幣借款或投資的套期保值。如何選擇套期保值策略應結合企業具體情況。例如,企業的產品主要用于出口,公司主要進行外匯遠期的空頭交易。
(四)外匯遠期詢價控制
在做出外匯遠期決策之后,企業就需要確定擬簽約銀行,這時報價成為簽約的一個重要因素,各個銀行報價并不一樣。以人民幣對外幣遠期交易為例,國內商業銀行的遠期報價一般是根據國內人民幣回購、拆借市場等有關的人民幣利率、國際外匯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和即期人民幣匯率,通過國際通用的利率平價計算公式套算而成。不僅如此,還要充分考慮貨幣供給、心理預期、NDF市場報價等因素。在引入做市商制度之前,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的遠期結售匯報價,特別是同一天的1年期遠期結售匯報價(中間價),有時竟相差200個基本點以上。在人民幣做市商制度推出之后,遠期結售匯市場報價差異明顯收窄,但還是有差異。差異的原因主要源自各銀行對人民幣利率和外幣利率的比較、銀行敞口成本和對未來市場預期的差異。當然,除報價以外,還需考慮其他因素。在實際工作中,在選擇銀行做遠期結售匯業務時,有些企業還會同時做國際結算業務、存貸款業務等,所以企業在自身貿易成本的基礎上,不僅僅考慮價格因素,還綜合考慮銀行的國際結算業務水平、存貸款業務水平、外匯專業水平、服務質量等因素,通過全面衡量后再做出選擇。
(五)簽約管理控制
進行外匯遠期交易時,交易者必須與銀行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合同中應詳細載明買賣雙方的名稱、貨幣種類、金額、約定的匯率、交割期限等。合同一經簽訂,雙方就必須按照約定,嚴格履行相應條款,不能隨意違約。因此,企業也要重視外匯遠期的簽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相關部門要對合同條款以及可能的影響比較了解,同時最好聘請法律顧問,如果涉及法律問題,企業可及時尋求法律顧問的協助。
(六)交易函證管理控制
從事外匯遠期交易者,通常不在短期內交割,為使交易雙方確認交易內容無誤,以免日后交割發生爭議,交易雙方需要相互函證。因此,交易函證的管理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企業在交易函證管理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兩類風險:未追查函證差異;未收到函證回函。針對第一類風險,企業可指派特定人員處理函證差異,保持處理函證差異狀態的記錄,并定期交由公司管理當局復核,以確定所有差異均被迅速處理。此外,當發生第二類情況時,企業報告未回函證的交易,并制定追蹤函結果的標準程序,對未收到函證回函再次發函或采取其他確認措施。
(七)交割管理控制
交割管理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未察覺外匯遠期交割期限、交割規范、資金未預先籌措等因素而導致的企業損失,在此過程中會發生3類風險:未察覺所持有頭寸即將到期交割,導致被迫執行;未能符合交割的合約規范而違約;交割所需的資金未預先規劃安排,導致違約或臨時調借成本偏高的資金。為消除這些風險,企業應對參與交割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并專門指派人員定期檢查外匯遠期合約,發現外匯遠期合約即將到期,立即向管理層報告。管理層復核后通知負責調度資金的部門或人員,可能有即將到期交割的頭寸需處理,及早安排資金調度。
三、外匯遠期的會計控制
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需要充足可靠的相關信息,且主要是會計信息,因而運用會計方法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進行及時的記錄就顯得特別重要。我國于2007年開始實施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對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列報、套期保值等方面均作出了規定。尤其是企業將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并按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所有者權益,改變了長期以來衍生工具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對于企業從長遠角度來考慮因衍生工具導致的風險管理問題而言,無疑是一張苦口的“良方”。因此,企業應遵循準則規定,及時準確地記錄外匯遠期交易,提高會計核算水平和業務披露的透明度,有效控制風險。
四、外匯遠期信息披露控制
外匯遠期披露的目的在于通過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向報表使用者提供外匯遠期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方面影響的信息,以利于報表使用者合理地估計有關外匯遠期未來現金流量的時間、金額和不確定性等決策相關內容。因此,企業必須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的要求,披露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政策,套期關系的描述,套期工具的描述及其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被套期風險的性質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披露,一方面,企業董事會及管理層可以了解外匯遠期業務的整體運作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公司股東也可以了解企業外匯遠期業務,以利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五、監督與檢查控制
為確保外匯遠期交易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運行,企業須對其有效性進行持續性監督,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具體而言,企業財務部門負責對外匯遠期業務日常辦理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檢查,并定期對外匯遠期交易的相關業務記錄進行審查,重點是審查外匯遠期業務是否依照公司的有關規定程序進行;審計部門根據外匯遠期業務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專項檢查,并定期對外匯遠期風險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進行審查,重點是審查外匯遠期業務是否依照企業的有關規定程序進行以及存在的內控缺陷并提出改進意見,制定年度專項監督檢查計劃,并按計劃實施。
結束語
金融市場的波動以及市場風險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尤其是對那些大型跨國企業的穩健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在當前局勢下,如何防范匯率變動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已經成為廣大企業所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利用外匯遠期套期保值是企業防范匯率風險的一個很好選擇,但是外匯遠期本身亦具有相當大的風險,如果控制不當,有可能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我國企業在從事外匯遠期交易時,應當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以有效管理外匯遠期交易帶來的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耿建新,徐經長.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新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涂永紅.外匯風險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周大慶等.風險管理前沿――風險價值理論與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韓復齡等.外匯交易工具與避險操作.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篇6
關鍵詞:結售匯;頭寸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0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6)04-0054-03
一、結售匯頭寸的含義及其變化的影響因素
2005年9月出臺的《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調整銀行結售匯頭寸管理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69號文”)中,將結售匯頭寸的概念擴大至結售匯綜合頭寸,指外匯指定銀行持有的因人民幣與外幣間交易而形成的頭寸,由銀行辦理符合外匯管理規定的對客戶結售匯業務、自身結售匯業務和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所形成。與以前的規定相比,該定義更為全面,包含了影響銀行結售匯頭寸變化的所有本外幣匯兌環節。
2005年匯率改革系列政策出臺后,外匯市場有了較快發展,人民幣對外幣衍生產品不斷創新,影響結售匯頭寸變化的因素從匯改前僅限于即期結售匯、遠期結售匯和掉期等交易趨向多元化。首先,銀行間遠期交易的開展推動了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中外資銀行紛紛推出掛鉤匯率、股指、商品指數的結構性存款等本外幣交叉理財產品,這些新業務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將不可避免涉及結售匯行為。例如,在客戶存入人民幣,而銀行以外匯投資國際市場的情況下,銀行在國際市場的投資收益匯入國內應結匯成人民幣支付給客戶,而銀行的投資虧損可能以人民幣購匯對外支付。其次,央行對人民幣匯價管理政策放松后,銀行的美元掛牌匯價價差幅度擴大,非美元貨幣的掛牌價可自行調整,遠期外匯交易可由銀行自行定價。銀行制定掛牌匯價的自擴大的同時也面臨更大的匯率風險和更為復雜的結售匯業務定價體系。
二、現價結售匯頭寸管理的特點
(一)銀行管理模式從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轉變
在以往結售匯頭寸由各銀行分行分散管理模式下,各地分行可自由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頭寸平補交易,造成各行外匯資金未能集中有效運作,外匯風險未得到合理規避,結售匯頭寸管理成本較高。近年來,結售匯頭寸管理的有效性和規范性日益得到各銀行重視。各中資銀行業務系統先后更新、先進通信技術相繼采用和管理效率不斷提升為結售匯頭寸由總行集中管理成為可能。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業務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對中國境內業務統籌規劃、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的需求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開始實行由主報告行統一管理境內各分行的結售匯頭寸。
(二)結售匯頭寸限額和浮動幅度逐步放寬
結售匯頭寸限額和浮動幅度的逐步放寬體現了我國外匯管理由緊到松的轉變。1996年《關于加強外匯指定銀行結售匯外匯周轉限額管理的通知》規定,14家中資銀行的“結售匯周轉限額為50億美元,上浮幅度為25%,下浮幅度為0%”。近年來,多家中資銀行因結售匯業務量增加、增開遠期結售匯業務等原因,獲準提高結售匯頭寸限額,有效地促進了外匯業務的開展。但外資銀行一直實行20%以內的外匯資本金或營運資金結匯成人民幣存入結售匯專用賬戶的規定。由于外資銀行的結售匯業務規模相對不大,該規定基本能滿足大部分外資銀行的正常結售匯業務需求,但隨著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對于有意成為做市商的外資銀行,上述限額就遠遠不夠了。目前,“69號文”基本統一了中外資銀行的結售匯頭寸限額核定方式、增加了結售匯頭寸限額,不但有利于銀行對結售匯頭寸進行全面的外匯風險管理,還顯著減少了結售匯頭寸超買或超賣的拋補交易,有利于降低銀行的交易成本。對于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行使做市商職能的外資銀行,還可根據需求適當提高其結售匯綜合頭寸的限額,較好滿足其做市商需求。
(三)結售匯頭寸平盤方式變化更趨靈活
根據風險匹配原則,銀行與客戶進行的即期外匯交易應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以即期交易方式進行敞口頭寸平補,與客戶進行的遠期外匯交易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以遠期交易方式進行頭寸平補。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遠期結售匯交易推出之前,銀行對客戶的遠期結售匯業務所形成的外匯頭寸只能采取遠期頭寸即期平補的方式,造成了外匯市場供需關系一定程度的扭曲。隨著銀行間外匯市場遠期結售匯和掉期業務的開展,銀行結售匯頭寸的平盤方式變得更靈活,其外匯風險的管理更趨合理化、更易實現敞口頭寸風險的規避。
三、現價結售匯頭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間外匯市場遠期交易發展不夠充分
有效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是一個批發市場,包括即期、遠期和掉期市場。我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發展較緩慢,長時間以來只開展即期交易,僅僅作為外匯指定銀行結售匯頭寸拋補和清算場所。在缺乏銀行間遠期外匯市場的情況下,銀行的遠期結售匯頭寸管理嚴重依賴于即期外匯市場和本外幣同業拆借市場。例如,在與客戶發生結匯業務后,銀行即期借入一筆外匯并轉換成人民幣資金,通過同業市場拆出,遠期結匯合同到期執行后,銀行以客戶出售的外匯歸還所借外匯,以到期收回的人民幣資金支付給客戶,以此規避遠期敞口頭寸的外匯風險。遠期售匯業務的操作類似。在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保持穩定的較長時期里,有遠期結售匯業務資格的銀行基本上穩獲該項業務的收益,遠期結售匯頭寸的外匯風險事實上由國家承擔。因此,各銀行申請遠期結售匯業務的積極性一直很高。但是,如果銀行與客戶的遠期結售匯業務所形成的敞口頭寸不能通過銀行間遠期市場進行平補,整個外匯市場就不完整,銀行也不能充分規避敞口頭寸的外匯風險。目前,我國已開辦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遠期交易,也引入了做市商機制,但由于人民幣匯率大體保持穩定,遠期外匯交易不夠活躍,銀行遠期結售匯頭寸通過銀行間遠期交易平補并未真正實現,遠期市場仍需進一步深入發展。
(二)結售匯頭寸的外匯風險未能充分規避
在銀行間外匯市場T+1清算方式下,對結售匯交易主體而言,還存在著兩方面的外匯風險未能充分規避。首先,銀行與客戶發生結售匯業務后于營業次日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結售匯頭寸平補,然后實行T+1清算。也就是說,銀行對客戶的結售匯業務所形成的外匯頭寸要在兩個交易日后才能得到平盤清算,這部分外匯必須經受兩個交易日的外匯風險。其次,我國的銀行間外匯交易大多仍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這一有形市場,采取場內交易方式,銀行在外匯交易中心閉市期間辦理的結售匯業務所形成的外匯頭寸無法及時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平補,也無法隨時通過場外交易方式平補,因而銀行的結售匯頭寸在相當部分時間都面臨著一定的外匯風險。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對會員單位集中清算的方式下,銀行不存在結售匯頭寸平補的信用風險。但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未及時平補的結售匯頭寸還是很可能遭受匯率或利率在短時間內劇烈變動帶來的損失。在詢價交易推出后,交易雙方面臨信用和清算風險,實力較弱的銀行在結售匯價格上較難把握主動權。
(三)結售匯頭寸限額管理仍有一定局限性
結售匯頭寸限額的管理雖幾經放寬,但其浮動下限仍保持為零,外匯指定銀行必須始終擁有限額內的正的結售匯頭寸,導致銀行始終面臨敞口頭寸的利率、匯率、信用等外匯風險。如果說過去十年間人民幣相對美元保持近乎固定的匯率水平,銀行不必過于擔心外匯頭寸的匯率風險,那么在2005年匯率改革使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增大后,銀行必然會積極考慮如何更合理地減少外匯頭寸因匯率變動而造成的損失。不允許持有負的結售匯頭寸一定程度上對銀行管理結售匯頭寸的外匯風險造成了局限性。結匯、售匯業務的本外幣交易方向相反,因此銀行對客戶的結售匯業務交易的結果既可能形成外匯多頭,也可能形成外匯空頭。近兩年來由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較強,市場呈現結匯一邊倒的傾向,外匯指定銀行與客戶發生結售匯交易后容易形成多頭現象。但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匯率的雙向浮動日益頻繁,市場也可能因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而呈現大量售匯的情況,銀行與客戶發生結售匯交易后就容易發生外匯空頭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外匯指定銀行為平補頭寸從銀行間外匯市場購入的外匯量將大大增加,而必須保持零以上的非負結售匯頭寸的規定無疑增加了銀行的外匯交易和頭寸管理成本。
四、改進結售匯頭寸管理的對策建議
1加強銀行結售匯頭寸的風險管理。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增大和外匯衍生交易品種增加,銀行結售匯頭寸的風險管理難度將隨之加大。外匯指定銀行不但要加強結售匯頭寸的總量管理,還應重視對結售匯頭寸的結構分析和管理。外資銀行一般都有較強的產品創新和較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能隨著我國外匯管理的不斷放寬而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金融衍生產品,并能對新產品較好地進行風險控制。而中資銀行外匯業務起步較晚,歷史經驗不足,外匯產品創新和風險管理相對較薄弱,尤需加快探索,盡快提高金融衍生產品開發能力并完善對不同期限外匯衍生產品的風險控制手段。例如,2005年8月2日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擴大外匯指定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售匯業務和開辦人民幣與外幣掉期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201號文)允許銀行辦理不涉及利率互換的人民幣與外幣間的掉期業務,對結售匯頭寸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掉期頭寸包含了方向相反的即期和遠期頭寸,掉期頭寸的風險取決于掉期率,即遠期匯率和匯率的差額。雖然由于掉期率的變動小于即期頭寸的變動導致持有掉期交易的風險較低,但掉期頭寸同樣存在著風險。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銀行外匯頭寸的監管》提出,由于外匯頭寸的期限不對稱,就會存在利率期限的不對稱,產生利率風險。即便各幣種的現匯及遠期頭寸是平衡的,遠期合同的方式也會產生遠期之間的不對稱。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有可能因兩種貨幣之間的利率差異及由此形成的升水或貼水的變動而蒙受損失。若按現行的結售匯綜合周轉頭寸管理,對銀行即期結售匯頭寸和遠期結售匯敞口頭寸加總計算,那么掉期頭寸所含的方向相反、金額相同的即期和遠期頭寸加總后將為零,結售匯綜合周轉頭寸的總量無法體現掉期頭寸的具體情況,導致銀行的結售匯頭寸管理有可能忽略掉期頭寸的外匯風險。
2完善現有結售匯頭寸的管理規定和監管方式。2005年8月8日出臺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快發展外匯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202號文”)允許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主體,但上述兩類主體的本外幣轉換頭寸的核定和管理目前尚無可以依據的操作細則,需進一步進行研究細化。“202號文”出臺后,由于非銀行金融機構受結售匯資格限制、非金融企業考慮交易成本等因素,上述兩類主體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不夠活躍。但根據國際經驗,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大型跨國公司、非銀行金融機構占據相當比重。據200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全球參與外匯交易的合約中,有一方不是金融機構的占到所有合約的40%。因而可以預見,隨著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深入發展,上述兩類交易主體的數量和交易量將不斷增加。目前的結售匯監管體系是以銀行為主體進行數據的采集和非現場監測,如繼續采用這種體系,那么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從事遠期結售匯交易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就將游離于結售匯監管體系之外,外匯監管部門不僅無法完整地采集結售匯數據,也無法控制上述兩類主體結售匯行為的合規性和結售匯頭寸的外匯風險。為在有限的監管資源下滿足監管工作需求,建議對結售匯頭寸的監管仍以銀行為對象進行,即規定上述兩類交易主體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的外匯交易專用賬戶進行,以便于外匯監管部門及時進行動態監測和采用事后監管、現場檢查等手段對上述兩類主體的相關交易進行合規性管理。
篇7
關鍵詞:中央銀行溝通;匯率波動;異質預期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下簡稱“匯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特征日益凸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斷推進和完善;人民幣匯率波動更加趨于靈活且一直處在浮動升值的運行區間內。毋庸置疑,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一方面將在緩解我國經濟內外失衡上發揮積極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更加頻繁地波動也將必然導致市場投機行為加劇、外匯風險增加以及貨幣當局的調控監管難度加大等問題。在“日元”和“盧布”先后遭遇大幅貶值危機后,在中國人民銀行為支持實體經濟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的實況下,新近納入IMF特別提款權(簡稱“SDR”)的人民幣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匯率變化挑戰。短期匯率波動將在更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整體經濟運行。綜觀各國中央銀行實踐,中央銀行主要通過溝通政策和實際干預兩大工具對短期匯率波動產生作用。中央銀行溝通是指中央銀行就當下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策略、經濟前景以及未來貨幣政策意向等相關信息,向公眾進行披露的過程(Blinder等,2008)[1]。與“窗口指導”不同,中央銀行溝通的操作目的是發揮其對公眾預期的引導和管理作用,而并非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的非正式監管。有限理性的公眾具有異質性預期和不同的風險偏好,導致其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解讀往往存在差異。出于加強公眾預期管理的需要,各國中央銀行高度重視溝通政策這一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在金融市場預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也因此不斷提高。實際干預是貨幣當局直接作為外匯市場的本幣交易者,買入或賣出外匯來改變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以期達到匯率政策目標的一種匯率調節方式。近些年來,出于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外匯占款風險的考慮,中國人民銀行在實際干預的使用時機和頻次上表現更為審慎,更加傾向于使用時滯短且成本低的中央銀行溝通以平穩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李云峰和李仲飛,2011)[2]。
從現有文獻看,中央銀行溝通對外匯市場預期管理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展開:第一,中央銀行溝通創造信息的能力,下文中稱之為“信息機制”。即中央銀行就某些信息進行溝通,會改變私人部門預期及投資決策,從而影響金融市場,包括外匯市場。針對這一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國外,國內尚存很大的研究空間。Fatum和Hutchison(2002)通過對歐洲中央銀行官員的溝通研究發現,其公開言論能夠對歐元匯率產生一定的短期影響,特別當該觀點是負面時,影響可持續較長時間[3]。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 Beine 等( 2009) [4], Radovan Fi?era和 Roman Horváthb(2010)[5]與Ashima Goyal和 Sanchit Arora(2012)[6]選擇了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和日本中央銀行捷克和印度的數據對同一問題進行了不同樣本的實證分析。結果均證明了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波動有一定的影響。不同與上述學者,?gert和Kocenda(2014)研究發現:在金融危機時期,中央銀行溝通的外匯管理作用更為明顯[7]。第二,中央銀行溝通協調預期的能力,下文中稱為“協調機制”。鑒于中央銀行溝通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及地位,溝通信息容易受到市場參與者關注,成為信息“聚焦”,減少了金融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異質預期和異質信息,進而平穩金融市場中的價格波動。例如Sawicki(2007)[8]和Neuenkirch(2013)[9]的研究都發現公布的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紀要和通貨膨脹的報告非常明顯地影響了近期的利率預測,尤其是對于當天的預測,并且指出中央銀行溝通是通過減少預期的多樣性來管理預期的。
綜上所述,中央銀行溝通的文獻大多停留在宏觀層面,僅考察中央銀行溝通對外匯市場的有利或不利影響。大部分學者在解釋中央銀行溝通為什么會影響外匯市場或有利于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時,只是簡單地在“一致性市場預期”假設下提出中央銀行溝通有助于引導和改變公眾預期,繼而影響外匯市場。對于引導預期的具體路徑和效果的闡釋相對模糊。此外,未將中央銀行溝通、異質性的市場預期與匯率波動三者相互聯系以進行系統性的研究,造成了中央銀行溝通的現有理論對現實政策操作的解釋力度較弱。因此,本文以外匯市場交易主體存在異質有限理性預期為研究假設,通過將市場交易主體劃分為基本面決策交易者和技術分析交易者,分析人民幣匯率波動過程中中央銀行溝通、市場異質性預期與外匯交易行為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推演出更為詳盡的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波動的影響機制。與此同時,本文選用異質預期匯率模型,對中央銀行溝通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總體影響展開相應實證檢驗,試圖在市場交易者預期具有異質有限理性特征的微觀視角下,為中央銀行完善和發展人民幣匯率調控策略提出政策性建議。
理論基礎分析
綜觀當前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影響的研究現狀,其影響機制大多為:在“完全理性”與“同質預期”假設下,中央銀行溝通通過信息機制和協調機制影響外匯交易者的預期,進而影響到匯率的波動。黃衛華和周冰(2005)曾指出,時間約束和計劃經濟的他組織結構使得有限理性假設在中國經濟機制轉型研究中成為必要的假設條件[10]。當前,我國仍然處在經濟機制轉型改革的深水區,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隨著行為金融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的興起與發展,“完全理性”這一相對苛刻的假設作為溝通政策研究的邏輯前提也略顯不足;此外,萬志宏(2015)在回顧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前后各國前瞻指引的政策實踐時指出,對公眾預期管理的深入探討和量化,將是未來研究包括中央銀行溝通在內的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的必然趨勢[11]。因此“一致性預期”顯然不是研究中央銀行對外匯交易者行為影響的最優選擇。出于研究合理性和科學性的考慮,我們以異質有限理性預期為假設條件。
本文的理論基礎分析在沿襲前人主要影響路徑研究脈絡的基礎上,將兩大前提假設變為“有限理性”與“異質預期”,并把外匯市場交易者具體分為基本面決策交易者與技術分析交易者,探討中央銀行溝通對交易者的不同預期函數的不同影響。溝通對預期的不同影響反映到其交易行為決策上,使得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發生改變,最終作用于匯率的波動。圖1為交易異質預期下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波動的影響機制圖。
本文根據以上對于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波動影響路徑的分析,將Frankel and Froot (1986)基本面分析者-圖表分析者經驗模型(也稱為C&F模型)[12]進一步改進,建立如下理論模型,以探討該路徑的合理性。
本文假設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者分為基本面分析者和技術分析者,通過交易者的行為分析得出兩種類型的交易者基于各自的預期規則形成預期:基本面分析者根據均衡匯率模型計算經濟基本面決定的匯率值,通過考察即期匯率與基本面匯率值的背離形成匯率回歸預期,其預期函數中心理系數是常數。技術分析者根據歷史匯率計算移動平均線的差值形成匯率預期,技術分析者認為匯率運動趨勢形成后,其運動的空間結構符合某一黃金比率,技術分析者的預期函數中心理預期系數是符合某一黃金比率的變量。技術交易者不考慮基本面匯率信息,單純根據過去匯率的波動預測未來匯率變化,也被稱為噪音交易者。
計量模型的建立
內含中央銀行溝通變量的異質預期匯率模型(C&F模型)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異質預期模型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國際金融研究,尤其是在過分波動和尖峰厚尾的條件異方差收益研究上。在異質預期條件下,為進一步實證檢驗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波動的影響,本文承接前文理論模型,建立內含中央銀行溝通變量的異質預期匯率模型(C&F模型)。匯率(取對數)是以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它與購買外幣的投資組合經理的預期匯率和一系列的同期變量相關。因此匯率可表示為:
是初期匯率波動?e_t的條件均值, 為時間變量系數,用以度量基本面交易者對過去收益連續或反轉的情緒。 表示不考慮中央銀行溝通時,基本面交易者預期匯率調整到基本面匯率的速度。 表示的是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回歸均衡速度的影響。I_t是中央銀行溝通變量。 是期匯率波動?e_t的條件均值, 為時間變量系數,用以度量技術面交易者對過去收益連續或反轉的情緒。 表示不考慮中央銀行溝通時,技術面交易者預期匯率調整到基本面匯率的速度。 表示的是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回歸均衡速度的影響。
實證過程與解釋
(一)主要變量數據與來源
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考慮到研究結果的可參考性和中央銀行溝通的發展時段,本文選取2005年7月2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美元痘蝗嗣癖業幕懵手屑浼鄹褡魑匯率市場數據。相關數據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網站上的中央銀行中間價日數據。下圖為Log(dollar/rmb)遠期匯率與200天移動平均時間序列圖。
參照國外界定中央銀行溝通的方法(如Reeves,2007[16]和Sawicki,2007[8]),本文將書面溝通數據和口頭溝通數據都進行了相應的統計,匯總后作為中央銀行溝通樣本數據。書面溝通的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官網上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貨幣政策公告以及中央銀行報告的統計頻數。而口頭溝通則是采取“中國人民銀行溝通窗口信息統計為主,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上以中央銀行主要領導(特別是有國家外匯管理局工作經歷的行領導)+貨幣政策/宏觀經濟展望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為輔”的方法,統計2005年7月~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主要領導的口頭溝通次數及對應時點。
表2和表3給出了中央銀行溝通變量、匯率市場變量及PPP轉換因子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和 ADF 單位根檢驗結果。在正態檢驗方面,通過變量的峰度,偏度和 J-B 統計值可以看出所有變量均不服從正態分布。由于本文運用時間序列分析,要考慮相關序列是否平穩。通過 ADF 檢驗可以發現,表中涉及的所有變量都是平穩的。
(二)RS-CF模型與RS-CF-Com模型參數估計
在標準機制轉換的RS-CF模型中,基本面交易者和技術分析交易者的參數 和 的估計,對本文計量模型其他的相關參數的估計而言,有著重要的基礎性意義。由參數 和 ,我們按照前面的模型設定,通過利用MATLAB7.0工具,計算得到前文建立的RS-CF模型和RS-CF-Com模型所有的相應參數估計結果,如表4所示。
一方面,正如前文理論傳導路徑推演的結果所示,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變化的影響是通過基本面交易者預期和技術面交易者預期實現的。盡管RS-CF-Com模型是由標準的RS-CF模型修正得來,但是其假設估計也同樣可以由極大似然估計函數(log-likelihood)和兩種交易預期的統計實現(參見表4)。由表中極大似然估計函數值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加入了中央銀行溝通虛擬變量后的模型較標準模型在極大似然估計函數值上有所改進。由此,實證結果拒絕了“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預期無影響”的原假設。除此之外,我們由參數估計的結果可以推斷出中國人民銀行和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參考移動平均交易規則進行人民幣交易市場活動。虛擬系數 的估計結果對中央銀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表明了當中央銀行溝通發生時(即I_t=1),通過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匯率變化有明顯的反應,系數有所增加。然而,其增加的幅度卻相對有限,這說明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溝通對匯率波動的影響程度相對有限。而的估計結果也表明了中央銀行溝通通過基本面決策交易者預期對匯率波動有較為顯著的影響,但相比前者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中央銀行溝通對基本面分析交易者預期的影響程度更大。總而言之,中央銀行溝通對基本面決策交易者預期的影響大于對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的影響。
另一方面,根據模型預測估計發現:首先,基本面交易者預期至多可以持續不足3個工作日,而技術面卻至少可以持續14個工作日。這樣的結果表明了在人民幣交易市場,技術分析交易預期轉換中可能存在著較強的路徑依賴,而基本面交易者預期轉換卻沒有;其次,在不同匯率波動程度的時期內,機制依賴的異方差性可能存在顯著的差異:基本面交易者預期所引起的匯率波動大約是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的四倍有余,說明了基本面交易者預期對匯率波動的影響程度高于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這與前面理論基礎分析中技術分析交易者相比基本面交易者更容易在較低程度的匯率波動中收益的結論也一致。
根據上述結論,我們可以推斷:在基本面決策交易者占支配地位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中央銀行溝通對匯率波動的影響效果相比在技術分析交易者占支配地位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更為合意。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并不令人滿意。一方面,由上表可知:在不考慮基本面交易者預期和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的間轉換機制的情況下,上述兩個模型的交易者預期轉換概率P和Q存在較大的差異,即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轉換概率Q(約為0.93)明顯大于基本面分析交易者預期轉換概率P(約為0.53)。這正說明了無論是否存在中央銀行溝通操作,在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向技術分析預期轉換的發生概率遠大于基本面預期。換言之,技術分析交易者在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上占據著支配地位,進而導致中央銀行溝通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平穩作用效力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我們在統計溝通數據時發現:中國人民銀行官方溝通窗口建設較晚,因此,溝通信息數量較少且不全面。而更多的中央銀行溝通信息統計來源于百度等搜索引擎。后者統計的中央銀行溝通信息,準確性較低、公信力不強,可能導致中央銀行溝通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程度減小。
最后,雖然本文的實證結果證明了中央銀行溝通通過市場預期的傳導,能夠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產生顯著影響,但是,對比RS-CF模型和RS-CF-Com模型的參數估計結果(特別是轉換概率P和Q的細微變化)可知:中央銀行溝通機制對基本面分析交易者預期和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相互轉換的過程影響相對較小。
(三)Ljung-Box Q檢驗
在上述參數估計結果的分析基礎上,本文在此將進行Ljung-Box Q檢驗,以再次確認計量模型的序列相關和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性。表5中Ljung-Box Q檢驗的結果顯示:本文的計量模型通過預期機制轉換能夠較好地契合短期匯率的平均波動和條件異方差性。
結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研究發現:(1)在異質預期條件下,中央銀行溝通通過信息機制和協調機制影響外匯市場交易者的異質預期,從而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2)在人民幣外匯交易中,市場預期存在明顯的異質性,并且基本面決策預期下的匯率波動程度相比技術面決策預期較大,中央銀行溝通對技術分析交易者預期的影響小于基本面分析交易預期,溝通發生時向技術分析預期轉換的發生概率大于基本面預期,從而致使中央銀行溝通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平作用效力受到一定的局限;(3)中央銀行溝通對兩種異質性預期相互轉換過程的影響較小;(4)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操作實踐中,溝通政策工具發展的局限也可能致使其在匯率預期管理和平穩人民幣波動上的作用效力有所減弱。
由此得出以下兩點啟示:第一,中國人民銀行應重視利用中央銀行溝通工具來平穩人民幣波動,并且強化其操作的規范性和系統性,建設好官方網站的溝通交流對外窗口,發揮中央銀行溝通作為有效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有序發展。第二,從預期管理角度看,中國人民銀行應更加注重加強溝通對人民幣匯率技術分析交易者的預期引導效力,提高溝通在異質預期轉換中的影響力,以提升中央銀行溝通政策工具的整體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Blinder Alan S. “Central Bank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ublished by 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1998.
[2]李云峰和李仲飛,《中央銀行溝通、宏觀經濟信息與貨幣政策有效性》,《財貿經濟》第 1 期,2011第 56-63 頁。
[3] Fatum,R,Hutchison,M.“ECB Foreign Exchange Intervention and the Euro: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News,and Intervention” ,Open Economies Review, M,2002,13, pp.413-425.
[4] Beine,Janssen,and Lecourt C, “Should Central Bank Talk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Finance, 2009,28,pp.776-803.
[5] Radovan Fiser, Roman Horváth,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 GARCH analysis”,Working Paper. 2010.
[6] Ashima Goyal and Sanchit Arora, 2011, “The Indian exchange rate and Central Bank action, An EGARCH analysi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ume 23, Issue 1, February 2012, pp. 60C72.
[7] ?gert, B. and Kocenda, E., The impact of macronews and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on emerging European forex markets. Economic Systems, Vol.38,No.1,2014.
[8] Sawicki, M., Do financial markets react to bank of England commun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23,No.1,2007.
[9] Neuenkirch, M.,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in vector auto regressions: A new approach using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37,No.11,2013.
[10]S衛華和周冰,轉型研究和有限理性假設的適用性,南開經濟研究, 2005(04):28-33。
[11]萬志宏,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理論、政策與前景,世界經濟,2015(09):166-192。
[12] Frankel, J. and K. Froot “Understanding the US Dollar in the Eighties: The Expectations of Chartists and Fundamentalists.” The Economic Record 1986 62:24C38.
[13] Engel, Ch. and J. Hamilton “Long Swings in the Dollar: Are They in the Data and Do Markets Know I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 80:689C713.
[14] Baillie, R. and W. Osterberg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and Risk in the Forward Marke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7 43:483C497.
[15] Dominguez, K.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1998 17:161C190.
[16] Reeves Rachel and Michael Sawicki, “Do Financial Markets React to Bank of England Commun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7, 23(1), pp.207-227.
篇8
近來,日本“渡邊太太”炒外匯歪打正著、拯救巴西經濟的事成為美談。
這個世界太瘋狂,一向賢惠溫柔的日本太太們一改往日在家中規中矩、相夫教子的傳統作派,在資本大潮裹挾下,也操刀上陣,縱橫于資本市場之中。由于日本姓氏中“渡邊”是大姓,人們干脆就將這些有經濟頭腦、富有理財意識的家庭主婦們稱為“渡邊太太”,就好比說“中國大媽”—樣。
大顯身手
渡邊太太是將日元兌換成外幣后向海外高利資產投資的日本主婦投資群體。她們大都在國際貨幣市場中顯露富貴的身影,兌換高息貨幣進行定期存款或外匯保證金交易等,以謀取固定收益或以小博大的外匯交易收益。
這是個神秘而不可小覷的投資群體,她們多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觀念前衛,思維靈敏,生活有規律,她們的作息時間大致相同,做完家務哄孩子睡覺之后,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于是外匯市場瞬間聚集起龐大的投資者,攪得外匯市場風生水起。
有報道這樣生動地描述:白天,家是安樂窩,是溫馨的港灣;夜深人靜時,同樣一個家,卻變成無數日本婦女的“FX戰場”(FX:網絡游戲中的一種職業),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興奮的氣息。
幾乎在同一時間內買入高息貨幣或各種債券,又在差不多時間里拋售,因為渡邊太太手中有大約16.8萬億美元的閑散資金,鮮有其他投資機構與其匹敵,她們經常攪得股市和匯市劇烈波動。
渡邊太太以投資高收益海外資產套取利差見長。近日渡邊太太再次出手,將目光投向了萬里之遙的巴西,頗有斬獲。
渡邊太太盯上巴西債券,反映了巴西經濟的軟肋。去年以來,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增長趨緩,美國因提高了本國頁巖油氣的產量而減少巴西石油進口,致使巴西鐵礦石、石油、大豆等傳統大宗產品出口強項的價格一路下跌,也使巴西本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一直處于下降走勢,一年中累計下跌了13%,國內通脹壓力不斷增高。為應對貨幣危機,去年4月,巴西開啟升息通道,截至今年1月15日,巴西央行已連續加息7次,基準利率達到10.5%。巴西經濟的不良表現,導致巴西國債利率飆升,引來大規模海外熱錢瘋狂涌入。
這對渡邊太太來說,發財的機會到了。由于日本央行當下實施的是超寬松貨幣政策,2013年,日元兌美元的貶值幅度超過20%。眼看儲蓄保值無望,渡邊太太轉而投身外匯市場,用日元抄底巴西債券,等到日元兌巴西雷亞爾匯率下跌時再拋出去,從中套取利差。盡管日本距巴西有萬里之遙,但可觀的收益率讓巴西雷亞爾這一拉美貨幣成為渡邊太太的新寵。
當然,渡邊太太也有“走麥城”的時候。上世紀90年代,渡邊太太在拉美的投資結果就不盡如人意。當時,阿根廷政府曾大量發行以日元計價的武士債券,截至2000年共發行1215億日元,年息5.4%,可是在一年之后,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債務違約,渡邊太太連本帶利合計損失15.6億美元,5萬個家庭的儲蓄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應運而生
渡邊太太在貨幣市場大顯身手,與日本的國情不無關系。二戰后,日本經濟經過長達30年的高速增長,孕育了富裕的中產階層,在日本,富人扎堆不為稀奇。據2008年《全球財富報告》,截至2007年底,日本的高凈資產投資者有151萬人,持有金融資產達3.8萬億美元,日本家庭持有的儲蓄約達16.8萬億美元。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截至今年1月底,日本政府外匯儲備增至1.277萬億美元。而日本國民外匯儲備更是三倍于政府,日本不但藏富于民,還藏匯于民。如此龐大的個人外匯資產,自然產生廣泛而強烈的國際投資理財需求。
當人們走出“失去的十年”(日本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后的一段時期)的陰影,邁進零利率時代后,人們如夢初醒,發覺無論他們如何節衣縮食,無論他們儲蓄多少,都不會獲得任何收益,理財的欲望在萌動。而2000年是一個轉折點:隨著零利率時代到來,人們開始擔心,單純指望儲蓄,晚年的日子不會好到什么程度。政府因勢利導,開始積極推動干家萬戶將儲蓄轉化為投資。
就在人們觀望等待的時候,媒體上放松金融管制、金融工程、結構性產品及日元套利交易的呼聲日盛,一向被人們視為理財象牙塔的神秘財路——外匯交易也進入人們的視野。于是人們出于資產增值的沖動,_夜之間成了短線交易者和網上交易者。而互聯網的普及,足不出戶,就能馳騁于外匯市場,決勝千里之外。于是,“渡邊太太”應運而生。
煽動翅膀
“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句話是對“蝴蝶效應”的一種最常見闡述。而現在,人們已然感覺到渡邊太太的翅膀在煽動。
誠如暢銷書《世界是彎的》一書作者戴維·斯密克(David Smick)所言,“日本主婦不可思議地在一夜之間成為全球外匯交易市場最大的幕后推動力之一。她們匯聚在一起,控制著日本居民儲蓄中的很大一塊,變得極為精通挑選和購買高收益率的海外債券。”
渡邊太太套利交易能夠賺個盆滿缽盈的關鍵是日本特有的“零利率”政策,即自1999年2月以來日本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長期維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0.02%)。低利率讓日本掌管家庭財政的主婦們怦然心動,她們瞞著在外打拼的丈夫,悄悄地把定期存款取出來,投到了股票、外匯、期貨和外國資產等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財產品上。
渡邊太太最擅長的投資是日元套利交易,只要日元不大幅走強,就可套取利差收益。她們最早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得手,這些國家的利息高達7%或8%,她們在這些國家的銀行儲蓄外匯,主要是日元,再瞧準機會轉為當地貨幣,一來能夠買到當地的債券,同時也可通過定期存款,賺取高額的利息收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系銀行外匯交易員說,“每月都能聽說某個渡邊太太一個月做外匯保證金交易,用數萬日元本金賺進數百萬,甚至一些專業投資機構有針對性地跟蹤渡邊太太們投資思路,作為買賣日元的參考依據。”精明的渡邊太太的投資目標正成為日本股市、外匯市場的風向標。
篇9
關鍵詞:商業銀行 外匯風險 防范 管理
在1937年布霄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了《牙買加協定》承認浮動匯率制的合法性,于是各國的匯率波動頻繁。因此,各國在參與國際貿易中會遇到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是由于匯率的不規則變動而引起國家、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和個人等的資產遭受損失。外匯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外匯風險指由于匯率的變化和外國政府采取管制等原因所導致的外匯交易者和外匯持有者的損失。本文分析的外匯風險是狹義的外匯風險,僅指由于匯率變化給外匯持有者和外匯交易者所帶來的損失。
一、外匯風險的相關理論
(一)外匯風險的分類
由于各國的政治經濟狀況不同,同時各自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而會引起本幣和外幣的市場供求不斷發生變化,最終導致了匯率的變動。外匯風險根據其表現可以分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以及儲備風險這四種。
交易風險是指在以外幣為基礎貨幣的國際貿易中當交易到結算期時,山于匯率波動造成了以本幣為標準的價值衡量發生變動;折算風險是指由于外匯匯率的波動而造成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外匯資金項目的金額浮動。它僅僅只是一種賬面的損失,并不是實際損益,但它卻會影響到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整體報告成果;經營風險是指企業預測之外的外匯匯率變化而引起的企業的產品、服務等的成本發生的變化,從而使得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無法預測;儲備風險是指把外匯作為一種資產儲備起來,同時由于外匯匯率的波動而引起該資產價值的波動。商業銀行為了平衡國際收支會有一定量的外匯儲備。因此.在現如今的浮動匯率制度下,儲備風險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是尤其值得重視的。
(二)外匯風險的構成及其管理原理
外匯風險是由本幣、外幣和時間三個因素構成的,這三個因素構成了時間風險和價值風險。因為,在一定的時期內,本幣和外幣存在相互折算的比率。一般來說,時間越長,匯率波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外匯風險也就越高。
外匯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三個方面構成:
(1)積極地消除或避免引起外匯風險的貨幣因素或者時間因素
(2)科學合理地調整貨幣或時間因素的基本框架;
(3)為了抵消外匯風險可以使用期貨交易中的套期保值,針對存在外匯實行一個與之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上三個原理是外匯風險管理方法實施的基本依據,對于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在外匯風險管理的同時還要重視外匯風險的防范,通過外匯風險的防范使得企業的外匯損失達到最小,從而努力實現企業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外匯風險的防范要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在一定的管理成本范圍內,通過防范使得匯率變動給本幣所帶來的損失最小。只有這樣的防范措施才是有效的、可行的。
二、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外匯風險現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法則在各行業的推進,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外匯管理部門對外匯市場和匯率機制的改革同時也在不斷推進,從而使得現如今的匯率制度越來越靈活,外匯交易市場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同時也使得我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外匯風險更加嚴重。
1 商業銀行的資金賬戶和交易賬戶面-臨的外匯風險都在加大
新的匯率機制下,商業銀行的交易賬戶,即以交易為目的而持有的將外幣作為基準貨幣按照外幣來計價和結算的金融工具的人民幣的市值會隨著人民幣對主要外幣匯率的變化而變化。同時,我國銀行賬戶中的外匯資產和負債,也會隨著匯率的波動而發生變化。因此,將交易賬戶和銀行的外匯風險合起來就構成了商業銀行要面臨的外匯風險。
2 我國商業銀行的客戶所面一臨的外匯風險加大,提高了銀行受外匯損失的概率
我國匯率機制的改革不僅影響著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等賬戶,同時還可能通過影響銀行的客戶的外匯資產,從而進一步的影響商業銀行的整體資產質量和營運能力。浮動匯率制下的匯率的波動比較頻繁而且波動的幅度較大,凼此對于從事國際貿易的客戶來說其外匯資產的風險也在隨之增加,盈利狀況難以估計,導致其向商業銀行的償債的能力減弱,進一步使得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提高。此外還是影響到商業銀行資金的整體運轉能力。
3 外匯衍生產品給商業銀行帶來的風險在不斷加大
外匯衍生產品的交易需要銀行具備良好的定價能力,同時還要能夠有
效地管理這些外匯衍生產品的風險,這對我國的商業銀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遠期結售匯業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交易期限不在受管制,同時銀行還可以進行自主報價等等,這些措施促進了銀行外匯衍生產品的交易發展,但是同時也加大了銀行的相關風險。
三、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的管理現狀
1 銀行高層監控外匯風險的能力還需進一步的提高
董事會作為最高的管理決策層,它承擔著外匯風險管理的主要責任。從制定外匯風險管理的措施、相關政策以及外匯管理的具體程序,到這些戰略規章制度的審批實施董事會都必須要積極地參與,充分的了解外匯風險。只有這樣董事會才能夠站在全局整體的角度進行管理決策。而現實中很多的銀行高管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不足,無法對本行的外匯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這種情況下,董事會難以發揮其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的決策職能。
2 外匯風險管理的政策和程序還需規范
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外匯風險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專業化水平較低,與國際專業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首先要制定專業化的外匯風險管理政策,規范外匯風險管理的程序,要積極的將這些規章制度付諸于實踐。在實際的外匯風險管理中有效的執行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戰略戰術。
3 外匯風險的識別、衡量、監測和控制能力較弱
外匯風險如果無法有效地進行衡量,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跟國際上的同類商業銀行相比較,我國的商業銀行在衡量外匯風險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國商業銀行所采用的外匯風險衡量標準和方法較落后,早在上世紀10-80年代使用的外匯風險敞口這一風險計量工具,如今在我國才剛剛開始使用。同時,外匯風險的監控能力也很弱。這些方面的能力都限制了商業銀行對外匯風險的有效管理,只有從源頭上改進外匯風險的識別、計量以及監控方法才能進一步有效的實施外匯風險管理。
4 外匯風險的內部控制也需要進一步強化
在我國有些商業銀行至今未建立專門負責外匯風險管理和監控的獨立部門,大多數是由其審計部門同時兼職負責。而內部審汁人員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和理論體系沒有全面、科學合理的認識,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法,一方面影響了審計的準確度,同時也對外匯風險的管理效果不太顯著。外匯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的專業技術性很強,如果不是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一般的工作人員很難以發現商業銀行外匯業務巾的潛在外匯風險并對其進行識別和計量的。因此,在實際巾內部審計部門幾乎沒有人員同時具備專業的外匯風險審計能力。
四、強化我國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的管理的措施
匯率制度的改革,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外匯風險管理能力是一很大的挑戰。我們只有運用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國際上的成功經驗提出以下兒點建議:
1 商業銀行的高層管人員要提高外匯風險管理意識
商業銀行高層要加強外匯風險管理意識,除了中行以外,其他的商業銀行開辦國際業務的時間較短。由于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國家管制較多,在實際中對于外匯風險的管理仍然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中沒有執行。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從產權制度、監管制度等機制著手,強化高管人員和外匯從業人員的崗位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同時還需完善外匯風險管理的政策和相關程序。
2 逐步完善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政策和程序,使外匯風險管理有章可循
盡快制定自上而下的外匯風險管理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報告反饋政策與程序,做到權責分明、組織結構清晰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同時還需要培養一批專業技能強的內部審計人員,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和程序有系統的了解,保證各種外匯風險的及時發現和識別以及計量等,進一步的制定外匯風險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3 完善外匯風險管理的信息系統
由于匯率的變化時難以預測的,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統來確保市場信息的傳達,保證相關數據及時、準確、安全的輸送到銀行,為銀行及時制定相應的對策提供有效的信息。
綜上所述,浮動利率的實施對我國的商業銀行來說利弊都有,我國的商業銀行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積極的應對這一變化才能更加有效地立足于市場,也才能夠進一步的實施走出國門的戰略。
參考文獻
[1]何飛平,新匯率制度下的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j],商業時代。2006年20期
[2]劉杰,淺談我國外匯體制改革與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j],科技創業月刊,2007年1期
篇10
關鍵詞:船舶出口;匯率變動;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752.62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船舶出口企業的發展正處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認識船舶出口企業的匯率風險特征?如何應對匯率風險?無疑是我國船舶出口企業實施匯率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我國船舶業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船舶制造和出口的發展形勢
1993年,我國躋身于世界第三大船舶制造國,1996年,我國又躋身于世界第三大船舶出口國。十多年來,我國始終保持世界第三大船舶制造國和出口國的地位,其排名僅次于韓國和日本。
根據海關統計,近年我國船舶制造和出口呈現如下發展態勢:
第一,造船份額快速增長。造船產量占世界造船產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5.2%上升至2005年的15%,市場份額增長近10個百分點。
第二,船舶出口額大幅增加。船舶出口額從2000年的14.3億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47.2億美元,出口額增加2.3倍。
第三,船舶出口比重穩步增加。船舶出口占船舶制造的比重從2000年的60.9%上升至2005年的70%,比重增加9個百分點。
(二)我國船舶出口的市場分析
根據海關統計,2005-2006年,我國船舶出口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出口地區和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和亞洲比較富裕的國家。2006年前三季度,我國向日本、韓國、俄羅斯、德國、美國、巴西、西班牙、丹麥、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出口船舶金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98.9%。
第二,出口船型主要集中在三大主力船型。大型裝箱船、油船和散貨船占出口總金額的比重,2005年為67.8%,2006年前三季度為57.5%。
第三,出口船舶以來料加工貿易方式為主。2006年前三季度,船舶出口總金額34億美元,其中來料加工出口30億美元,占船舶出口總額的88.4%。
我國船舶出口總體上具有增長快、外向型、出口地集中、船型大和以來料加工貿易方式為主的發展特征。
二、我國船舶出口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分析
(一)匯率風險及匯率風險的分類
什么是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指在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有匯率波動就有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既可能是損失,也可能是收益。
船舶出口企業因匯率變動而必須承擔的風險主要可分為三類:
第一,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是指外匯交易或結算產生的風險。交易風險產生的是實際外匯損失或收益。
第二,會計風險(又稱折算風險)。會計風險是指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由于匯率變動引起會計上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發生變動的可能性。會計風險產生的是賬面的損失或收益。
第三,營運風險(又稱經濟風險)。營運風險是指未預期到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生產銷售數量、價格和成本等,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時期的收益或現金流量減少這種潛在損失的可能性。這是匯率變動產生的一種潛在風險。
(二)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
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從此人民幣匯率開始在一定的范圍里浮動起來,匯率風險隨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和企業。
從2005年7月21日至2006年12月29日的一年多來,人民幣匯率對西方主要貨幣波動明顯,例如:1美元對人民幣從8.1111元降至7.8087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4.7%;100日元對人民幣從7.3059元降至6.5630元,人民幣對日元升值10.14%;1歐元對人民幣10.0141元升至10.2665元,人民幣對歐元貶值2.52%。
匯改以來,從匯率走勢上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呈現單邊持續升值的趨勢,人民幣對日元的匯率變動呈現階梯升值的趨勢,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變動強弱交替、呈現寬幅震蕩略有貶值的復雜走勢。
目前,關于今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海內外投資銀行和咨詢機構看法比較一致,公認人民幣對美元仍然存在較大升值空間,這是對以美元計價的我國船舶出口企業影響較大。
(三)我國船舶出口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特點
根據我國船舶出口企業的組織形式和船舶出口發展特征進行綜合分析,可以歸納推證其匯率風險特點如下:
第一,匯率風險主要表現為交易風險。例如:2006年我國船舶出口排名居前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廠、長江航運集團、廣船國際、江南造船和滬東中華造船等10多家出口上億美元的企業均非跨國公司,暫無母公司與海外子公司合并報表產生的會計風險問題。
第二,合同金額大,造船周期長,結算幣種多。例如:2005年年初南京金陵船廠簽訂承造4艘瑞士船主的1100TEU集裝箱船合同, 2007年年初開始交付第一艘船,一艘1100TEU集裝箱船的合同價就是2200多萬美元,結算幣種由50%的美元+50%歐元組成,收款時間從合同生效到完工交船需要15個月以上。
第三,收款時間長,結算次數多。例如:南京金陵船廠承造的集裝箱船,船東付款(造船企業的收款)是分段的,按照慣例合同生效付款5%、開工付款10%、上船臺合攏付款10%、下水付款10%-15%、完工交船付款60%-65%的付款方式進行的。
第四,來料加工貿易沖抵了部分匯率風險。
第五,出口對象主要是擁有自由兌換貨幣的富裕國家,可以為規避匯率風險提供較多選擇。
在上述五項特點中,前三個特點說明船舶出口匯率風險較一般商品貿易出口匯率風險的管理難度更大。
三、船舶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對策
(一)事先防范對策
事先防范對策主要是針對正在談判或擬簽訂的新船合同,在合同談判或簽訂過程中采取的匯率風險防范措施。具體方法包括:
1.選擇有利貨幣法。進出口計價貨幣有硬貨幣和軟貨幣之分,硬貨幣和軟貨幣是特定貨幣之間和時段的概念。根據“出口選硬貨幣,進口選軟貨幣”的原則,當前,在船舶建造合同和設備訂貨合同的談判中,進口設備合同要力爭以美元為計價,出口船舶合同盡量爭取以歐元為計價。
2.選擇一籃子貨幣法。通常在匯率走勢明朗的情況下,船東很難接受完全有利于我國造船企業的計價方式。根據“硬幣升值和軟幣貶值可以全部或部分相互抵消”的原理,出口船舶合同采用組合貨幣計價可以降低匯率風險,如歐元和美元各占一定比例。
3.使用本幣法。使用人民幣計價不存在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問題,從而隔絕了匯率風險,但是,人民幣不屬于可自由兌換貨幣,只有周邊國家接受人民幣,應用范圍有限。
4.加列匯率風險分攤條款法。如在合同上附一個價格調整條款,允許匯率在某一區域內調整,若匯率波動超過此區域的上下限,則超過部分所引起的差額由買賣雙方平均分攤。
(二)事后防范對策
事后防范對策主要針對已經簽訂的造船合同或手持船舶訂單中已經存在的風險,利用外匯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的措施。目前,我國外匯市場還未健全,外匯衍生工具有限,可供選擇的手段包括:
1.遠期外匯套期保值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買賣雙方按外匯合同約定的匯率,在約定的期限進行交割的外匯交易。遠期外匯買賣最長可以做到一年,超過一年的交易稱為超遠期外匯買賣。
遠期外匯交易是國際上最常用的避免外匯風險、固定外匯成本或鎖定外匯收入的方法。例如:我國船舶出口企業簽訂的造船合同以后,如果合同以軟貨幣美元計價,則可以根據將來收入美元的金額大小和時點順序,對應建立一組金額相等期限相近的遠期外匯空頭頭寸,以鎖定匯率。
2.貨幣掉期套期保值
貨幣掉期又稱貨幣互換,是指為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遠期匯率風險,將一種貨幣的債務轉換成另一種貨幣的債務的交易。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我國造船業不但出口船舶,也需要進口大量配套產品,進出口業務繁多,如果造船企業在進出口時將貨幣相同、金額相同、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兩筆或兩筆以上的外匯交易結合起來進行,也可以有效地規避匯率風險。
3.外匯期權套期保值
外匯期權是指客戶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后,有權在將來的特定時間按約定的匯率向銀行買入約定數額的一種貨幣,賣出另一種貨幣。
外匯期權買賣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交易方式,它是原有的幾種外匯保值方式的發展和補充。例如:我國船舶出口企業簽訂的造船合同以后,如果合同以日元計價,則可以根據將來收入日元的金額大小和時點順序,對應建立一組外匯期權空頭頭寸,假定未來到期時日元貶值了,行權就可以規避匯率風險,反之,如果日元升值則放棄行權。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在使用外匯衍生工具對結算外匯風險套期保值時,各種外匯衍生工具的使用都需要很強的投資管理技術和嚴格的風險控制制度,一定要在專業人士或專家指導下操作,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另外,除了上述匯率風險防范手段之外,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更多的匯率風險防范工具將會推出,我國船舶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選擇將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