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的感悟范文
時間:2023-04-11 08:40: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百家講壇的感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福建省永泰縣實驗小學六年(4)班 趙伯罕
在歷史的天空中,《論語》,《莊子》等古代文學是一顆顆璀璨的星星。但它們在遙遠的天空中卻顯得孤單、寂寞,很多人沒能感受到它們的溫暖。然而,有一檔節目,卻像一架望遠鏡,使這些散落的星星重新放出光芒,射進每一個人心靈,它,就是《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是中國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的一款品牌欄目,自2010年7月9日開播以來已播出1000余期。它就像一個開放的大學,雅俗共賞,將許多晦澀的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播于民眾之中,正如它的欄目宗旨一樣——匯集百家學養,追慕大師風范,平如開放的胸襟通向大眾的橋梁。
在《百家講壇》中,出場過無數位學術界的泰斗,可謂是眾星璀璨,百家爭鳴。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于丹、王立群、曾仕強這三位講師。
于丹,三位講師中唯一的女性,卻是巾幗不讓須眉,她清新淺顯的講述博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每逢講課,她總是神閑氣定,娓娓道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語言妙趣橫生,讓每一位觀眾感到放松,繼而豁達地去接受她所講的一切。
和于丹相比,王立群教授則更顯幽默風趣。扎實的史學知識加上淺顯易懂的語言,便是他最大的特點,記得在《百家講壇》說呂后、項羽時,他講了匈奴單于給呂后言辭粗魯的“求愛信”,又用公安部長、邊防軍等詞語把我乃至全場觀眾逗得樂不可支。
而在三位講師中年紀最大的曾仕強教授則更像一個活潑的老頑童——笑容滿面,顯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的演講水平更是出神入化,一句看似粗俗的話語,細細品味,卻蘊意萬千,即使是那些晦澀難明的古文圖刻,也能在他的講解下,化腐朽為神奇,深入人心。
或嚴肅,或滑稽,或生動詼諧,或引人入勝,正是這些史學大家們,演繹起每一節精彩紛呈的“歷史課”。
篇2
1965年出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 欄目主講人之一。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今日說法》、《新聞調查》、《藝術人生》等電視欄目策劃,中央電視臺教科文頻道策劃顧問,光線傳播中心《中國娛樂報道》欄目總策劃,北京電視臺首席策劃顧問。
如果說通過《百家講壇》,易中天掀起了“三國熱”、劉心武攪動了“紅樓熱”,那么無疑,2006年10月以來于丹正在全國觀眾心中帶動起一股“論語熱”。
一個女人,要具有怎樣的魅力與能力才能夠在中國如此成功地講解國學?她的成長、她的經歷、她的做人哲學,又和《論語》有著怎樣的淵源……
在國學熏陶下成長
談起成長經歷,不得不提的是家庭對于丹的從小培養。于丹出身于書香門第,3歲時,父親就給于丹講《聊齋志異》,并開始跟姥姥練習毛筆字,很小就學唱昆曲,4歲開始看《論語》等先賢著作,到5歲半時,已經把《紅樓夢》看完了。
于丹說話非常有條理,這是公認的,但她說:“我從小很自閉,基本上不說話……”童年時因為孤獨而開始寫日記,一直到現在都不間斷。 于丹說,這個習慣也是《論語》影響的。《論語》中有這樣兩句話:“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和“見賢思齊,見不肖則內自省”(《論語?里仁》)。一方面對自己的行為及時反省,另一方面,把自身之外的人和事拿來跟自己做對照。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這兩條,那就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制,同時,在對待一些事情的時候,也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于丹高中時,數學、外語和歷史勉強及格。高中老師給的評語是:能遵守學校各種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對人文明有禮貌,為人老實,生活嚴肅,平時很少言笑。
上了大學后,于丹的性格卻來了個大轉變。大學里于丹的學習成績很好,當過學生會的主席,研究生協會的主席,不過到現在,很多熟知于丹的人回憶起來,于丹名氣最大、流傳最廣的頭銜還是她學生時代玩委會主任的頭銜。大學時,于丹本科讀的是中文系,碩士時的研究方向又是先秦兩漢,到了博士時才改為影視學。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這樣和于丹的成長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女人的師大生活
生活中,于丹是一個普通的小女人,有點糊涂,不靠譜。于丹在北師大呆了二十幾年了,但還經常找不到教學樓,經常夾著一摞講義,在師大校園里氣急敗壞地揪住一個人說,“快把我帶到教四樓”。
在北師大的校園里,于丹老師出名的不僅僅是她獨特的教學能力和她出口成章的口才,有時候她的授課地點聽起來就讓人稱奇:咖啡廳里、酒吧里,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把課上。
于丹是一位擁有良好的語言智慧和童真爛漫性格的女性,走下講臺她跟學生完全沒大沒小,同事說她“就是一小孩”。
然而,大家都只能對這“小孩”望其項背。于丹的同行說:“她講話真的是很有感染力,一般我們開研討會策劃會請她去,很多人都說求求你了,讓我講話千萬不要排在于丹后邊。她的語言她一旦介入,別人幾乎就壓不倒她了。我們一般都是要把她放在最后一個去發言。我覺得可能這是天分,她可以迅速地把一件事情高度凝練并且高度概括高度提升。”
平時除了教學,于丹常常做的就是四處做講座搞策劃。自1990年以來,于丹先后為中國電視臺的《正大綜藝》、《中國報道》、《環球》等欄目擔任撰稿人,任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今日說法》和《新聞調查》等欄目的策劃。
百家講壇:“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
2006年“十一”黃金周,這個“生活中的普通小女人”從北師大的講臺走到了觀眾面前,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7天開講《論語》心得,一舉成名天下知,被稱為“學術超女”、“女易中天”。
之前《百家講壇》的主講大部分是一些“老頭”,而一身靚麗套裙的于丹改變了這個形象。更引起爭議的是她極端個人化的解說方式。比如論語中說“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一直被人看作孔子歧視女性的話,而于丹則將“小人”理解成小孩子,稱孔子講的是女子和小孩子都有天真的個性。
一位《百家講壇》的“粉絲”覺得:于丹講《論語》,神閑氣定,娓娓道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引經據典,深入淺出;輔以或直白如話,或詩意如歌的個性語言,妙趣天成,觀之可以忘憂也!令人拍案叫絕……
提及《論語》,于丹認為,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仍然能為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提供溫馨的勸導。
她說,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應該仰望,高深得隱藏多少奧秘,其實這個世界真正的真理永遠是樸素的,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是告訴別人怎么才能過上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于丹在《百家講壇》中的第一句話就以絕對的高度,一錘擊碎了幾千年人們對經典膜拜的夢想。
于丹曾用“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試圖詮釋孔子給人的印象,她在后序中介紹,孔子以及《論語》的溫度:“它不燙手,不冷漠,略高于體溫,亙古不變。”
追捧者認為,于丹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也因此她的作品被認為是站立在經典之上的“心靈雞湯”。
《百家講壇》讓于丹為更多的人所知,那么,這使得她的生活有所改變嗎?于丹的回答是《莊子?逍遙游》里的一段話:“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意思是全世界的人都在夸你,鼓勵你再往前走一步,你內心也不再往前走了;當全世界都責難你時,你內心可以不更多地沮喪,因為你自己的內心有一種定力,而外在再多的聲音也只是另一種聲音而已,人由此做到寵辱不驚。
說到生命里最有價值的東西,于丹覺得是她的快樂,這比學問更有用。她雖然有著很多種身份,但她還是希望人們在認識她的時候,可以知道她是個有幸福感的人。
在今天,人們都企求坐擁千萬,有貴房名車,物質滿足取代心靈富足。而于丹的幸福觀卻與此相反,她更接近于《論語》中包容、理解、知自己的境界。她說,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窮無關,與內心相連。她把枯燥的《論語》、《莊子》用最樸素的語言娓娓道來,讓我們在塵世的喧囂中懂得道在人心,道不遠離;懂得什么叫君子坦蕩蕩,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都不進入,而是萬事進入之后皆能化解……
篇3
部分同學老是感覺學的知識沒有用,看了這檔節目,他們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體會,也讓同學們了解自己學習的目的,甚至可以指引他們努力的方向,提供學習的動力,開闊學生視野,積累寫作素材。我也會為學生推薦《美麗人生》、《成長教育》等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好作品。
二、發散思維拓展思路
寫文章需要靈感,而靈感來源于生活。豐富多彩的生活往往能給學生帶來發散性思維,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什么樣的生活才算豐富多彩呢?筆者認為《藝術人生》能給學生提供這方面的需求。該節目的宗旨是:用藝術點亮生命,用情感溫暖人心,探討人生真諦,感悟藝術精神。
如玖月奇跡這組著名器樂演唱組合,他們將新穎獨特的雙排鍵表演與各種風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開創了舞臺上的全新表演模式。而成員之一王小海是沈陽人,畢業于沈陽大學財務專業,畢業后進東大工作,對于音樂,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但優秀的音樂天賦使他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更有西游記再聚首,紅樓夢再聚首,看了之后學生對演員、對人生的感觸會更多,寫作思路會更廣闊。
三、與他人分享智妞人生
作品是每個作者智慧的結晶,與他人一起分享,無疑能給作者和讀者帶來快樂和幸福。我選擇了對學生寫作有幫助的《百家講壇》。《百家講壇》的欄目宗旨是:匯集百家學養,追慕大師風范,平和開放的胸襟,通向大眾的橋梁。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
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并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學生了解的歷史和文化多了,就會擁有智慧的人生,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使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讓別人接受,寫作能力自然就會慢慢提高。
四、總結
篇4
經典的歷史巨著,尤其推薦史記和資治通鑒。史記被譽為無韻之離騷,語言優美,敘事簡潔,評論精彩。資治通鑒里面編寫的每個典故和歷史事件都能讓你深深感覺到古人的智慧,讓你學習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講壇里講述的各種歷史講座。講座的老師都是歷史方面的專家教授,他們的講述不僅講述歷史事件,并推斷其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謂精彩紛呈,妙趣橫生。
社會名家的個人講座,尤其推薦高曉松老師講述的曉說,袁騰飛老師講述的騰飛五千年。這些講座帶著他們個人對歷史的理解,不僅僅是縱向講述,更是橫向對比,隨性聯想,是很好的學習歷史,感悟歷史的盛宴。
一些經典的通俗歷史著作。在這里推薦當時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流暢的文筆娓娓道來明朝歷史,歷史的厚重和趣味完美的統一在一起,值得一讀。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一、 經典與“代讀”的矛盾:學者對中學生的“精神代乳”
經典的魅力,就在于原汁原味,也在于它的非娛樂性,這就決定了經典與“代讀”互相排斥的屬性。把經典加以通俗化、娛樂化后再讓人去接受,猶如古人所謂的“嚼食喂人,徒增嘔穢”。只是在當今這樣的消費社會,經典文化,也被以快餐的方式加以消費。在讀者娛樂式地消費這一經典文化的同時,經典文化的豐富內涵在這過程中也趨于消解。
一方面,經典“代讀”削奪了中學生親近經典、享受經典帶來的審美樂趣的權利。《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我們一直提倡中學生要廣泛地進行經典閱讀,并且強調要親自去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透經典的價值。但“代讀”正是在一方面徹底地背離了經典。在經典“代讀”的過程中,學者以學術權威的身份居于強勢地位,由他決定對經典的取舍,決定經典解讀的內容與方式,而學生則以經典解讀的接受者身份,居于弱勢地位,被動地接受著學者對經典的解讀。在此不對等、不平衡的文化傳播過程中,中學生只能成為被動的受導者,而不能成長為自主的閱讀者。本來,學者的經典“代讀”只是起到導讀與示范作用,希望借此可以在受眾中引導和提倡一種“自讀”經典的風氣。但最終卻成為學者始終高居受眾之上,一味地將個人的閱讀體會與心得,單向灌輸給中學生。這就人為地阻礙了學生從被動的受導者向自主的閱讀者角色轉換的可能性,使學生止于對經典“代讀”者的崇拜,而與經典名著本身漸行漸遠。那些扮演“代讀”角色的“學術明星”自撰著作的火爆與經典原著的相對冷落形成的鮮明對比,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學者的“代讀”所表達的往往只是一家之見,不一定具有普適性。由于《百家講壇》等經典“代讀”節目主要采用的是類似于大學講堂的節目形式,往往是一個學者作為主講人,而臺下和電視機前的廣大聽眾就成為了完全的受眾。這種形式就限制了“讀”的過程中“爭鳴”的出現,而讓講壇的內容變成了某一學者學術觀點的陳述。而作為中學生的受眾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或這一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不能對學者所論述的觀點加以辨別,只能全盤接受,并將其奉為圭臬,就可能導致經典認識的片面化。對于廣大的初高中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豐富,知識積累尚淺薄,更沒有對應的專業學科修養,他們選擇用“代讀”的方式來親近經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功利地應對中考和高考。這樣的一家之見,由于缺少必要的學術爭鳴,除了生動的說書形式,很難打動青少年受眾,促使他們去閱讀經典,而只是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固化的概念。這種對于經典的固化概念不僅會束縛中學生解讀經典的思路,更長遠地來說,會影響到整個學術界對經典文學進一步的品讀、研究和挖掘。
正如梅新林和葛永海所提出的比喻性概念“精神代乳”一樣,經典原著猶如“精神母乳”,是哺育一個民族文化的精神源泉,而經典“代讀”就如同用人工合成的代乳品,替代原汁原味的母乳,向大眾灌輸,人為地切斷受眾群體與精神母體的聯系,阻隔了受眾群體充分吸取“精神母乳”的渠道,最終導致受眾群體以走向經典始,卻以背離經典終的悖論。
二、 經典與商業的矛盾:媒體經典對中學生的誤導
《百家講壇》等“代讀”節目和經典翻拍電視劇的火爆離不開媒體商業運作的推波助瀾,但經典與商業運作,并非相安無事。作為演播經典“代讀”的中心舞臺,媒體在溝通、調適學者與受眾群體的關系時,同樣不能不受到社會效益與商業利益雙重訴求的制約,彼此之間的交合、沖突,常使媒體的文化策略選擇與文化角色定位陷入兩難境地,也因此引發了諸多的質疑與批評。
媒體是集合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諸多傳播類型的綜合性指稱,它不僅是一種物質形態的顯性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其背后有著多重隱性力量的作用。媒體受收視率左右,先是文化消費,其次才是文化提升,媒體往往導控學者和受眾,如與學者的學術思想、文化理念發生沖突,將學者納入既定的模式中,學者被同化和改造,導致學術個性的削弱。同樣在收視率指揮棒下,學者在“精神導向者”與“大眾迎合者”的角色選擇上,也常常將口味置于營養之上,即盡量滿足人們閱讀的“懶”“快”“短”“趣”“奇”的時代口味,因此,經典“代讀”中的娛樂性極易演化為“愚樂性”。而這樣的經典“代讀”所能帶給中學生的只能是膚淺的、庸俗的誤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學生通過經典“代讀”來閱讀經典還不如不讀。對于扭曲經典的“代讀”,不僅會影響青少年對于經典的把握和理解,更會導致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扭曲,可謂貽害無窮。
首先,大眾對媒體的選擇力,迫使學者向大眾“投降”。在經典“代讀”的過程中,學者的學術理想與受眾群體的欣賞口味之間,始終存在著巨大鴻溝。誠然,學者有權堅守他的學術理想,可以決定“講什么”及“如何講”,但在電視機前的受眾群體卻可以用遙控器做出“聽”或“不聽”的自由選擇,這反過來對學者的“講什么”與“如何講”起到關鍵的制約作用。媒體首先面臨的嚴峻挑戰就是如何彌合彼此的鴻溝,從而尋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央視《讀書時間》與《百家講壇》的不同命運,恰好為我們提供了如何應對這一嚴峻挑戰失敗與成功的兩個典型案例。《百家講壇》創辦之初,欄目制作人就將其定位為“開放的大學”,在價值取向上,也更多地吸取了大學精神,堅守著學術理想,然而曲高和寡,無法為更多的受眾群體所接受。鑒于此,《百家講壇》從內容到形式不斷進行調整。在內容上,舍棄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而偏重于人文科學,在人文科學中又偏重于歷史文化層面的經典名著;在形式上,由開始模仿大學論壇的常規形式逐步走向表演化,甚至帶有書場說書的特征,這是媒體為迎合大眾口味而不斷進行自我調適的結果,是媒體在收視率指揮棒下,急于獲得社會認可而不得不做出的巨大讓步。中學生作為此類節目的一大受眾群體,由于缺少經典閱讀的積累,容易盲目地接受節目中對經典膚淺的、世俗化的解讀,陶醉于節目中書場般的娛樂氛圍里,從而丟棄對于經典閱讀所應具有的嚴謹和審慎的態度。
更糟糕的是,媒體為博取眼球,將“正說”演繹成“戲說”,給“代讀”烙上商業的烙印。經典翻拍電視劇雖然都一再強調“正說”,但在商業模式的運作下,商業類型片的烙印始終無法擺脫。趣味庸俗化、人物類型化、沖突淺表化、視聽驚險化等類型片的種種要素,在新版《紅樓夢》電視劇中,都能看到其影子。比如,追求趣味的庸俗化,黛玉之死以的香臂引起觀眾的感觀震撼;追求人物的類型化,以“銅錢頭”的裝飾來抹殺人物的個性化設計;追求沖突的淺表化,把人物的內心沖突,一一轉化為外部的激烈動作,不管這些舉動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追求視聽的驚險化,用故作神秘的背景音樂來刺激人的感官。凡此種種,不但使中學生對于經典的理解越來越窄化,也使中學生的審美趣味進一步庸俗化。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這樣的經典“代讀”實際上是在削弱經典。在某些“代讀”節目中,部分學者為了商業利益,拋棄了學術的底線,為搏出位而屢屢炫奇弄怪。這些“代讀”節目在造就一個個“學術明星”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學術道德的淪喪。
三、 個體與大眾的矛盾:中學生個體精神在大眾文化中的消亡
正如“精神代乳”理論所闡述的,經典“代讀”最終會使受眾群體對人工合成的“精神代乳”產生強烈的依賴性,長此以往,必然養成一種文化惰性,形成片面乃至偏執的文化口味,并使受眾群體對“精神代乳”品失去鑒別力與鑒賞力,進而會產生一種文化幻覺:“精神代乳”品就是“精神母乳”本身,從而導致對經典本義的誤讀和對歷史本相的誤解。
中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也更容易由于對某一事物的依賴而產生惰性。經典“代讀”節目和經典翻拍影視劇的誘惑,會使中學生更愿意在這樣一種娛樂化的氛圍中“親近”名著,而放棄對于名著本身的閱讀和品味。但這種娛樂化后的經典,是扭曲變形的經典,它已經脫離了經典原有的精神基礎,所以它能給予中學生的精神滋養是極其有限的,有時甚至是負面的。經典“代讀”原本可以引導中學生開展經典自讀,但在大眾傳媒的扭曲下,卻進一步削弱了中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使中學生更覺得沒有必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去閱讀經典,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可怕的悖論。
相對于經典“代讀”所造成的這種不讀的現象,經典“代讀”所造成的“不思”“不疑”“淺嘗輒止”的思維習慣對中學生影響更為深遠,更為可怕。以于丹為例,正如李澤厚先生所認為的那樣,她所做的,是利用大眾媒體來將經典“普及化平民化的工作”,于丹不是對孔子進行嚴肅的學術研究,她“只是在宣傳孔子的思想”,
張健、李澤厚.他們是精英和平民之間的橋梁[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7(08A她只是向聽眾宣傳經典說了些什么,卻從來不表達對經典的哪怕一星半點的疑問。看過《百家講壇》的人都會有這么一個印象:于丹是一個很好的演說家,有著很出色的口才,但是問題也正出在這里——演說家的特點是只傳輸“真理”,不傳輸疑問。于丹的特點也是這樣,她滔滔不絕地向讀者灌輸孔子怎樣說,莊子怎樣說,卻從來不去引導讀者對孔子和莊子的話進行反思和批判。于丹的語言是雄辯的、華麗的,她喜歡用一些很長的排比句,喜歡提出一長串的人生問題,然后引經據典,以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語氣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李澤厚先生曾經指出,而于丹自己也承認的,于丹在公眾面前要扮演的,是宗教布道者的角色。布道者的特點是,把經典當作信仰的對象而不是思考的對象。她所做的工作就是讓讀者和聽眾去相信經典,而不是去思考和懷疑經典。在于丹看來,孔子和莊子是至高無上的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圣人的話是不會有錯的,不要試圖去懷疑圣人,按圣人說的去做就可以了。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于丹把孔子和莊子當作了世俗時代的教主,她自己則是教主的代言人。在諸如于丹這樣的“學術明星”的布道之下,青少年對于經典近乎膜拜,而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的經典中不乏許多糟粕,如果全盤的接收,簡單地按照圣人所言而行動,無疑會失去自主思維的空間和能力,從而導致獨立思考的“個體的消亡”。
人的價值在于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學所要培養的高等人才應該具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如果我們的中學生在大眾傳媒下的經典“代讀”之中就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意識,自主思維的能力,那么培養民族的創新精神就更無從談起。
經典,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結晶,是民族精神的生動載體,也是民族核心價值的充分體現。讓中學生閱讀經典,是文化傳承的有效途徑,對于加強民族的凝聚力,強化文化共同體意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大眾分享文化經典,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時代的必然要求。但大眾傳媒掌控下扭曲的經典“代讀”對中學生經典閱讀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是需要警惕的。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我們只有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分享文化、傳承文化并進而達到重建文化的目的。
梅新林、葛永海.經典“代讀”的文化缺失與公共知識空間的重建[J].中國社會科學,2008(02所以,如何引領中學生從經典“代讀”走向經典“自讀”,成了語文學科教學研究者一項不可推卸的時代任務。而經典閱讀,也許正需要學者從經典接觸的最基本原點出發,用朗讀原文,而不是講讀、代讀的方式來引領中學生實現向經典自讀的回歸。
參考文獻
①曹明海、史巖著《大眾文化語境下的經典閱讀考察(下)》,《中學語文》2006年第7期
②曹明海、史巖著《大眾文化語境下的經典閱讀考察(上)》,《中學語文》2006年第5期
篇6
關鍵詞:國學 挪用 遮蔽 消費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5-
一、緣起:“人民的孔子”與經典狂歡
以“奇觀”形容由于丹始于2006年《百家家講壇》的“國學熱”并不為過。2006年“十一”期間,時北京師范大學傳媒學教授于丹應中央電視十套《百家講壇》欄目之邀,從幕后走向臺前,以“心得”的方式再一次觸及“國學”的關鍵――《論語》。
節目開播后,與節節攀升的收視率相呼應的是經整理的講演錄書籍所創造的各種圖書銷售神話:2006年11月26日,于丹的演講錄《于丹〈論語〉心得》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簽售,創下了單場12600的記錄(據統計,這本書1個月的銷量即突破百萬);而隨后的《于丹〈莊子〉心得》則創下10個半小時簽售15260本的記錄,首月銷量達到200萬冊;截至到2008年3月,這兩本書在全國的銷售量將近1000萬冊(2004年中國大陸年度最暢銷書籍《狼圖騰》的發行量是100多萬冊;而2005年的兩部主要暢銷書《達•芬奇密碼》和《兄弟》的發行量分別是60多萬冊和80多萬冊)。因此有人說,其受大眾關注的程度只有當年的“紅寶書”可與之媲美①。
與驚人的圖書銷售神話和可觀的電視收視率同步的是于丹不斷被符號化的過程。在“于丹《論語》心得”不斷為央視重播的同時,于丹繼續沿襲“心得”的方式說《莊子》、講昆曲,甚至再一次以“感悟”的角度重新述《論語》。在現代傳媒的講壇上,于丹無疑成功構建了“人民孔子”、“女孔子”的“師者于丹”身份。而在擁有公眾人物的符號功能之時,于丹也就同時從“國學講壇”走向了一個公眾人物所能覆蓋的話語場:作為一個具有“與時俱進”性的“國學大師”對現代企業的“企業文化”策略演講、作為一個具有“心靈修復能力”的智者對災區的慰問、作為一個優秀的國民代表參與奧運火炬傳遞、作為一個具有“知性之美”的女性為時尚界所關注、作為一個具有民族文化身份(儒學)的高端知識分子而出席高端企業峰會、會見他國元首……
同時,來自網民、學者在各網絡、雜志報刊之“挺”或“倒”于的喧鬧同樣參與了這場“國學”之熱:“挺于”一方,以活躍在網絡貼吧、論壇為代表的“魚丸”們認為,于丹“為大眾找回了孔子”,其解讀方式“把古老高深的道理,淺顯地娓娓道來”,是“激活經典”的創舉;以“學院”為代表的學者如李澤厚、任繼愈等,從經典/文化“布道者”的角度予于丹以肯定,認同其對“喚醒經典記憶”的功勞。而“反于”一方,則主要集中在以馬千里等的“硬傷”、“軟肋”、“死穴”式的針對“原典”的邏輯性、準確性方面的批評,以及以“十博士”針對“元典”的權威性、嚴肅性、神圣性方面的責難。同任何一次熱點問題一樣,激烈而紛繁的論爭無疑越發擴大和加強了問題的影響力和敏感度。
二、于丹的“國學”方式
于丹以前的“國學熱”,可以說幾乎都以“學校”特別是“高校”這樣的“象牙塔”為言說前提、以“精英”的界域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對于學院(高校)的“大眾”來說,無論是“讀經運動”,還是“《儒藏》工程”,抑或是“孔子學院”、“國學院”的熱鬧成立――這些經由媒體進入社會群體視野的“國學”,或多或少地與官方、精英印記聯系在一起。對他們來說,那始終是在另一條(高端)軌道內運作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話題。
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學術規范的釋典方式,“個體”“感悟”無疑是這場熱潮中的關鍵切入點。在這場“國學”盛宴中,于丹以一個可信的權威(異于“他者”的精英身份)不斷地承諾“個體感悟”的合理性。而這種承諾方式的完成,便是通過對自身視角的普遍化、庸俗化來獲取與受眾“同等”的想象,同時再以其身為大學教授、才華出眾者的身份予“同等”視角上的“大眾”以“精英”權威的共享。正如其一直所強調的,她所做的,只不過是“一個非專業的、普普通通的、也不算老的……中國女人,可以以她的這種方式把經典讀了,而且心有所得。”那么,“所有的老百姓、普通人……都可以都能以她的這種方式讀,沒有多難。而且她讀完以后,會覺得挺快樂的。”所以,“至于這個女人是誰,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可以是于丹,也可以是別人,所以忘了于丹,記住這么一種感受 夠了。”在這里,于丹以“心得”的方式給儒家經典以一個可以逃逸學術規范、學術邏輯和學術嚴謹性的切入點,從而消解了難以逾矩的“敬畏”之心,進而,他們“把握”了“經典”的釋義方式。“魚丸”中對“十博士”等的最大聲討理由,就是于丹所給出的經典“庸俗化解讀”的可能。而這次突破“精英”隔閡的一個邏輯內化方式,便是于丹所一直強調的“道不遠人”:“經典的價值或許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頂禮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與流動,可以讓千古人群溫暖地浸潤其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歸的價值。”②
于是,在“個體”、“體驗”的邏輯之下,一切“感悟”/“心得”式的闡釋都得到合理化的可能。在“魚丸”們看來,于丹“把圣人的言行從令人敬而遠之的神圣殿堂請回充滿煙火氣的民間,把高深的天地人之道師友之道君子之道作出深入淺出的切合生活感悟的獨家解讀,讓你聽了有原來如此的恍然,有怦然心動的感激。”他們進而指出于丹的“淺與俗自然與專家們的高頭講章道學氣息不可比擬,但專家的令人生厭,千冊起印的專著被打入冷宮,也是不爭的事實。”同時認為“十博士”等“對于丹的批評,似乎遠遠超出了平等交流討論的范圍,而處處充盈了學閥的霸道,那種視國學精典為自家后花園,不誰他人偷窺,不容別人染指的蠻橫……”不難看出,基于“國學”一向以來的運作方式,“普通民眾”慣性地將之冠以“他者”的標簽――一個難以觸及的文化資源,身為“國民”而未能共享“偉大”“民族文化”的距離感和抗拒感便在所難免。而于丹的“意義”,也是這場“國學熱”能夠引起如此關注的重要原因,便是對經典釋義的“他者”――精英群體――傳統的突破,她把“雅”變“俗”,把“遠”拉“近”,把“難”化“易”,由此獲得了廣泛認可。
然而,“大眾”對于經典“俗化”歡迎無非還是出于對經典“精英化”的記憶。相對于經典的原義來說,一種新鮮的把握方式更能吸引游離在“高墻”之外的“普通大眾”。他們樂于認同并接受這種“個體性”、“感悟式”的釋典方式,一個潛在的前提便是保證“經典”的所承諾的文化身份,這跟“精英”想象、“雅”趣味標志無疑是同質的。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于丹講經典的內容“俗化”,還不如說是于丹將釋典的方式“俗化”,而“普通大眾”樂于在自己手中實踐對傳統/經典中所沉淀下來的文化優越感的把握。與他們所認同的“俗化”釋典方式構成悖論的是,所追求的目的是出于對“精英”想象的“共享”,吸引并使他們為之爭奪的,正是“精英”所制定的文化趣味分層。作為一個對這種“俗化”、“個體化”把握方式合理性的承諾者,于丹本身就以一個“精英”的身份提供了此“釋典自由”合理性的基礎:高校(且是某種程度上的“名校”)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副院長。也即,一個“俗化”的方式,同樣是一個“精英”的方式。
三、遮蔽與挪用
正如戴錦華教授所指出的,自9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商業化”進程中,中國的媒體的演變/轉型過程摻雜了權力、資本的重組和共享,其“大眾媒體”角色實為“新的權力”身份所置換。換句話而言,“經典權力”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內化為“媒介自身的權力”③。在此情境之下,以“直擊”的“現場性”異于傳統敘述方式的“另類新聞”(《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所能展現的“公正”是有限的,以“自由性”“自主性”為旗幟的地方娛樂/選秀節目(《超級女生》、《加油好男兒》、《夢想中國》)所實現的“民主”是“娛樂化”的④,而以“通俗化”解讀為特色的《百家講壇》,其所承諾的“個性化解讀”是有條件的――在“媒介的權利”下,它們同樣無法規避與主流意識形態的 “捆綁輸出”。
在商品經濟和消費社會的語境之中,作為具有歷史沉淀和傳統印記的“經典”及傳統文化,被消費者有所甑選地記憶:樂于分享其“雅”而“優”的價值想象,同時排除其繁雜的學識積累要求。于是,借“國學”之名,以外延所能指之趣味來換取某種價值立場及其,是為消費之實。公眾所需要的,并不是來自傳統文化的一種實踐方式和把握,“而是一種充斥著符號和參考、對學校知識的模糊回憶和時尚知識標記的奇怪主體”⑤。這次由于丹所論《論語》、《莊子》及昆曲所引發的“國學”熱潮,就是以“國學”之名所行的消費之實。在這里,“國學”的外延被挪用,而“深度”的意義被置換,“大眾”/“消費者”在這場熱潮中所關注的,是由一個異于傳統經學釋義者的“精英”所承諾的“釋典”權,是一場與束閣高墻共享“雅趣”的消費。與其說“大眾”在這次熱潮中“受到了經典的洗滌”,還不如說他們需要獲得“消費社會公民資格而必須擁有的最小一套同等物品”⑥。同被資本和階層以及官方本土文化策略所架空的“國學”意義一樣,這次遍及各個年齡、階層的“國學熱”,真正的“國學”內核同樣缺席;而作為這場熱潮的“主導者”,于丹同樣為大眾所“塑造”,她不斷以“大眾”“普通百姓”中的成員反指自身,以社會傳統和主流意識所認同的角色身份不斷構建知性“女性”、“人妻”及“人母”的形象。在其不斷“隱匿”強勢身份的策略中,于丹以這種“退場”強化了其內在邏輯的合理性和權威的可信度,在這場人們都可以“忘了于丹”的“國學盛宴”中,于丹始終以一中潛在的方式把握現場;而在“媒介”與“權利”有著深遠牽連的語境中,作為營銷策略的“個體”、“感悟”釋典方式,在行使一種市場策略之時,也同樣受制于主流意識形態的規范。在這個意義上,“個體”性的話語狂歡實為意識形態框架內的另類表現方式,它最終不能僭越官方的主流敘事。終其而言,正如2007年前后的極度喧囂及隨后的沉寂一樣,摻雜在于丹“國學熱”話語中的,只是一種以“國學”為名義的文化消費行為,一場由“個體”、“俗化”、“感悟”遮蔽的又一場主流意識形態修辭。
注釋:
①貝淡寧.《論語》的去政治化――于丹《論語》心得簡評.讀書.2007(8).
②于丹.于丹《論語》心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1版.
③戴錦華.隱形書寫.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1版.第23―41頁.
篇7
關鍵詞:語言藝術;歷史教學;應用與實踐
一、冷、熱反差,引發思考
說到底,教師這個職業還是一門語言藝術。歷史本來是枯燥的,用歷史課程這種形式解說歷史更是無味的。因此,如何運用好語言藝術,在課堂45分鐘這有限的時間充分傳遞我們所要傳遞的知識、表達出我們所要表達的情感,也讓學生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學會學習,應該說是我們中學歷史教師努力的地方。
1、百家講壇的風云熱鬧
在2004年央視推出了百家講壇,成為收視率名列前茅的知名品牌。借助于央視這個媒體,涌現了很多的學生的偶像,如易中天、紀連海等歷史教授和普通的歷史教師,特別是紀連海講課幽默風趣又自然平實,創下央視《百家講壇》開播5年來最高的收視紀錄。由此在中國出現了一股學習歷史的熱潮,他們的奧秘在哪里?
2、一份調查引發的思考
學生希望聽到怎樣的歷史課,希望展現怎樣的歷史課堂,我進行了一份學生的調查,來了解情況。學生的調查反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以前在初中的時候,我不太喜歡歷史,因為我覺得歷史最主要的就是講講朝代,顯得有單枯燥,所以我希望以后在上歷史課的時候能夠稍微生動一點,畢竟學習是要靠興趣的,有了興趣,也就聽的進去,記得牢了,以上是我的個人的想法。”汪露佳
“老師,我希望老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給我們講一些歷史典故,讓我們每個人都對歷史充滿興趣,讓每個人都覺得學歷史、讀歷史也是一種樂趣。”徐秋華
“我喜歡聽歷史故事,但我不喜歡聽歷史課“這是09年畢業的一位文科班的學生非常坦誠的交流,引人深思。
反觀我們課堂的無奈和央視百家講壇的熱鬧,我想學生不喜歡歷史課,不在歷史本身,而在于我們教的歷史!不在學生,而在我們教師自己。回顧自己的一貫教法:剔去肌肉擠干水分,只讓學生記住知識的骨架:沒有過程,缺少分析,只讓學生記住歷史的結論。讓我想起了北京著名歷史教學前輩、特級教師陳秀老師的話“歷史教師要換歷史有血肉之軀,不能只是干癟癟,瘦愣愣,一二三四,ABCD,幾條杠杠,幾句結論。瘦骨嶙峋,缺少血肉,如何叫學生吞下肚去?又如何叫他們消化吸收?”看來讓學生真正的喜歡歷史,去領會歷史的真諦,確實任重而道遠。
同樣的教材,由不同的教師教學,教學效果截然不同。有的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有聲有色;有的教師雖有滿腹經綸,講起課來卻往往詞不達意、言不傳情。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教師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高低優劣,卻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見教師能否運用好語言這一工具,對提高歷史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二、當下歷史課堂,緣何缺乏魅力
1、心中無學生是當下歷史教學的第一缺失。
不止一次的問卷調研表明,學生大多喜歡歷史,但又不喜歡歷史課。問題出在哪里?不在學生,而在我們自己!在于我們不敢于反思自己的問題,在于我們沒有把學生裝在心中。不少教師課上把學生講睡著了,還以為自己的水平高,課講得多么好。試想一下,你的課講得真是那么好,學生會呼呼大睡嗎?說到底,還是自己的課講得差勁,學生不想聽,聽了反而難受,不如睡覺得了。透過《百家講壇》的內外,看到紀連海老師的講座如此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他的講座讓大家覺得聽歷史是一種快樂的享受,想睡都睡不著,就是有睡意也早早趕進太平洋了。
心中無學生是歷史教學的一大缺失,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缺失仍然發生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所謂“以生為本”的歷史教學多是口頭上的空談罷了。
2、語言無魅力是當下歷史教學的第二缺失。
現在不少歷史老師離開電腦課件不會講課,何以致此?在于他們慚慚放棄了對教學語言的學習與積累。電視有電視的語言,網絡有網絡的語言,教學有教學的語言。歷史教學的語言要準確達意,生動激趣;語速要快慢有致,節奏鮮明;語調要抑揚頓挫,表現力強。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從評書、相聲等優秀的文化遺產中苦學苦練語言藝術。一個優秀的老師,其語言必定豐富多彩,妙趣橫生,離開了電腦課件,一樣能講課且講好課,紀連海正是這樣的優秀老師,沒有高科技的電腦媒體,更多的運用了我國傳統的評書語言和相聲的包袱,展示了自身的語言藝術。我們鼓勵教師運用現代媒體,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電腦課件終究是外在于教師的媒介和手段,教學語言永遠是內在于教師的功力和藝術。語言藝術是一個歷史老師永遠修練不盡的功課。
語言無魅力是當下歷史教學的又一大缺失,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缺失同樣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觀。所謂“回歸本色”的歷史教學更是遙遠的期待了。
3、講述無感情是當下歷史教學的第三缺失。
歷史是有感情的人創造的,同樣需要有感情的人去講授。我們不可能要求歷史老師都像紀連海那樣,講到動情時拍桌跺腳,手抖落淚,但我們需要像紀連海那樣動情地講歷史。無情未必真豪杰,有情皆付笑談中。歷史本身就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情感素材,僅以中國史為例,講人文思想,科技創新,我們要自豪之情;講岳飛被害、嗣同殉難,我們要有悲憤之情;講、抗戰勝利,我們要有激昂之情;講改革開放,中國崛起,我們要奮發之情等。講某些歷史人物有時不妨也可來點“煽情”。歷史教學有時需要理性的分析,但沒有激情的理性分析往往也是蒼白的。不動感情地去講歷史,歷史只能是“越講越死”,一條本該是流淌著情感的歷史江河,在一些歷史課上全然變成了一片情感干涸的歷史荒漠。
講述無感情是當下歷史教學的又一大缺失,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缺失同樣沒有看到明顯的變化。所謂“動之以情”的歷史教學實在是太少了。
三、歷史課堂的語言藝術的思考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人們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傳授知識的工具。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間、學生間信息傳遞、交流溝通的主要工具。
所謂歷史教學語言,就是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播歷史知識從而影響學生發展的語言。歷史教學語言實際上是一種以歷史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為主要實施對象,以規范化的語言為傳播媒介的學科專業性語言。
在教學手段日趨多樣化的今天,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于板書、圖片、實物、幻燈、錄音機、錄像機等多種教學設備,但是口語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運用語言是歷史教師最基本的課堂教學技能。
掌握語言技巧,講究語言藝術、魅力會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語言技巧主要是指發音準確、吐字清晰、抑揚頓挫、情感合理、語速適度、語勢順暢、詞義貼切、修辭得當、邏輯準確。教師在有意識的訓練下,語言的修養會得到提高。而且,在語言藝術的熏陶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效率、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夠得到提升。
四、語言藝術教學的實踐
1、嚴謹科學
歷史語言不同于文學語言。歷史學是一門實證科學,歷史語言追求的是歷史的真實,談古論今,敘事議人,必須言之有據,決不能為了追求生動性而失去科學性。嚴謹科學是對歷史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科學性是表達內容必須準確,無任何知識性的錯誤,必須具有學科的特點――言之有史,言之有據。
2、精煉簡潔
教學語言的精煉簡潔是由教育、教學的特殊任務所決定的。歷史教學具有其本身固有的特點,表現在,教學內容繁雜,信息量大,而相對的課時量卻有限,領導、學生重視不夠,可以說任務重,時間緊,給學生記憶、理解和運用歷史知識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說,如果教師的語言不簡明,勢必給學生吸收教學信息帶來不便;另外,教學語言冗長也使學生難以理解和回憶。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對繁雜的內容要盡量用簡明的語言來表達。
有的教師講課,知識量、信息量豐富,語言表達又準確精當,邏輯性強,學生獲益非淺。而有的教師話語過剩而內容貧乏,廢話連篇,言不及義,或者雖然并未離題,但含金量太少,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損于一堂課的質量。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盡量正確有效的運用語言,錘煉我們的語言藝術,并積極避免“課堂垃圾”的產生,提升課堂效率。
3、生動形象
歷史本身是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然而歷史教科書卻往往是抽象的,凝煉濃縮的。這就要求歷史教師能生動形象地再現史實,給學生提供想象和思維的根據,幫助他們在頭腦中再現歷史過程,從而認識歷史本質和發展規律并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
教師要運用生動、形象、逼真的語言具體地講授歷史知識,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才能使學生的情感和思維同教師的講授交織在一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并深深地記下老師所講的內容。孔子認為"言之不文,行而不遠",所以,教師要善于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把深奧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觀點具體化,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使語言象磁石一樣始終吸引著學生。要使教學語言生動形象,除了通俗易懂的講述外,還應不要忽略那些與中心內容有關的細節,因為細節往往是具體逼真的。
4、充滿感情
著名的特級教師劉宗華說得好:“要感染學生,先要感染自己。教師講史要富于情感,進入角色:別善惡、辨忠奸、喜怒哀樂、褒貶揚抑、態度鮮明、有形于色。”只有言為心聲,言語中表露出來的情感才會自然親切,才能感人至深。
要逼真地再現歷史,教學語言必須富有感情。感情是語言的內核,沒有感情的語言是單調乏味,蒼白無力的。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情才能達理。因此教師要深入"角色",置身于此境此情中去。首先以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和走出歷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和崇高的品質感染中,去培養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后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為這些感情所感染,感受到這些感情。
5、深入淺出
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善于用淺顯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這種教學風格值得我們大力提倡。
我們要求歷史教師的語言要有歷史特色,但并不是要語言的生澀隱晦,如果教師滿口的"之乎者也",學生必然如入云里霧里,不得要領。所以應當盡量用易懂的語言進行教學,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應如此。怎樣使語言通俗化呢?一是要用口語,不要用書面語言。書面語言雖然嚴整但不如口語活潑、生動。二是要深入淺出。要運用淺顯、貼切的詞語解釋難懂的概念。
當然,語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卻不能流于庸俗,不能為追求通俗化、口語化而失去語言的科學性。
6、張弛有度
然而在教學中,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教師對教材的分析可謂是由淺入深、邏輯嚴謹,但學生的注意力卻仍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教學效果事倍功半。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只追求邏輯推理而忽略了語調節奏感和起伏感。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語言的節奏與起伏感,也是一個不容輕視的方面。
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信息、指導學生、活動指令的載體。教學語言不但要清晰流暢高亢激昂,而且要輕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課從開始到結束,講到重要的地方加重語氣,講到成就的地方時要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教育學生的覺悟時要親切充滿希冀;講到壞人時要表現出憤慨和仇視;特別是小結概括或講結論性觀點時,語調要稍稍緩慢,給學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只有與低潮相間,節奏時馳時緩,抑、揚、頓、挫適時的教學語言,才能將歷史課講“活”,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歷史的情景之中。
五、語言藝術在歷史課堂實踐中的效果
1、語言藝術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狀態和人的人數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人處于良性情緒中,大腦的覺悟水平高,思維敏捷,聯想豐富,而且,良好的情緒狀態能激發起人的活動能量,使人充滿活力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相反,不良的情緒狀態會削弱人的活動能量,使人萎靡不振,從而降低額學習活動的效率。因此,積極的情緒才有助于有效學習,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情緒顯得分外重要。那么,教師語言的藝術表達會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這個教學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語言藝術,當然他沒有優美華麗的語言,但是在他的語言表述中,卻匯集了關于希臘的方方面面的知識,并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讓學生產生了莫大的疑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之佳,可想而知。
2、語言藝術教學充盈著人生的智慧
從教育的本質上講,沒有智慧的課堂就是沒有意義的課堂,歷史學科是一門修煉智慧的學科,學習做人做事的智慧是歷史教育的根本價值之所在,否則,就談不上歷史教育。有效的歷史課堂應該是充滿智慧的課堂。歷史課堂上的智慧有兩種表現形式。
(1)、歷史教學傳遞智慧。
在歷史課堂上傳遞智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首先要能從紛繁復雜的歷史事實中找到歷史的智慧,再通過教學活動展示給學生。
案例:講述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的時候,講述了薄伽丘的《十日談》中的小故事“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家吧”
《十日談》中有一則故事:一個從小與世隔絕的青年,跟父親下山進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問父親這是什么東西,虔誠信教的父親答道:她們全都是禍水,叫綠鵝。他囑咐兒子別去看她們。兒子卻說:爸爸,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家吧。
從這一則小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以父親為代表的封建神權的專制、壓制,更告訴我們人的自然天性是無法阻擋的。通過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物、重要的作品來解釋歷史,抓住作品本身的內容講述人文精神的實質,在講解過程中就滲透了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智慧。
案例:在必修三專題八介紹《打破隔離的堅冰》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去欣賞并理解現實印象派畫家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為契機,并進行講解和分析,來了解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文化藝術的融合和發展。
首先展示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
講述畢加索的一個小故事:
在巴黎畢加索藝術館,曾發生了一件小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將領和士兵經常出入于巴黎的畢加索藝術館,爭相觀看畢加索的藝術。可是這些不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藝術館的出口處,畢加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他的油畫《格爾尼卡》的復制品。
一位德國蓋世太保頭目指著這幅畫問畢家索:“這是您的杰作嗎?”畢加索面色嚴峻地說:“不,這是你們的杰作!”
通過油畫《格爾尼卡》的展示、“杰作”的小故事馬上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進而通過對油畫《格爾尼卡》的解讀,我們感受了這幅畫對法西斯的罪惡的控訴,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了悲哀和同情;也從其中感受了畢加索的立體派的畫風,感受了藝術的熏陶,啟迪了智慧。
(2)、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生成智慧。
智慧在嚴格意義上說是不能傳遞的,智慧只能自主生成的。客觀地講,教師的“講”即使是充滿智慧的內容,但“聽”的學生卻不一定能接受和掌握這些智慧!因為學生的個性理解和感受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要善于開啟學生的思維,并引導學生生成智慧。如何激發學生的思維,并開啟學生的智慧,應該是充滿質疑、探究、解疑的語言和教學。
古代學者陳獻章說過:“疑者,覺悟之機也。”“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維一般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師適當的設置、提出疑問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積極思維,而且能是學生的思維一直被老師引領者,更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效率。
3、語言藝術教學開啟思維的異彩
課堂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學習途徑,教師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課堂教學應該使學生有思維得以開啟,思路得以拓展的強烈感覺。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加,更要有思維的質的提升。
講解必修一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制度,為了更好的講解、分析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變化,進行了教材知識的重新整合,把從秦朝一直到清朝制度的發展整理成兩大關系(君權和相權、中央和地方)的演變。君權和相權的發展,在不同的王朝出現了怎樣的具體措施、發展變化的具體原因及根本原因等問題,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于是設計了幾則小故事,并運用了簡潔的語言進行具體分析。
通過一系列的故事的講述,讓學生知道皇帝和丞相的故事,反映其中的矛盾和問題,理解皇帝削弱、分化甚至廢除丞相的原因,從中可以理解專制主義制度的發展變化都是為了加強皇權,鞏固統治;專制主義制度的本質是君主專制。通過這樣的講述,不僅讓學生獲得了知識的累積,更在知識的累積基礎上,有了思維的提升。
4、語言藝術教學彌漫師生交流的情感
課堂是教和學的場所,教學是師生情感的交流過程。情感既是教學目標,藝術學習的保證。在師生融洽的環境中,學生通過教師的語言藝術的感染,在“感悟”、“體會”、“內化”等情況下,得到了感情的升華,有利于師生感情的交流、融洽。
六、反思和啟示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問題依然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還是會出現昏昏欲睡的狀態,學生對自己的課堂教學的滿意度并不是很高,反饋認為課堂枯燥乏味的依然存在,看來課堂的語言運用、課堂教學藝術的提升還需努力。
1、要充分掌握史料,不斷加深功底。
史料是再現歷史的基本素材,史料積累的過程,是歷史教師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語言的準、精和美,要以教師掌握的豐富史料為基礎,教師只有掌握了較為豐富的史料,才能判辨真偽,用詞精當,恰如其份;才能形象生動,具有文采而又感人心弦;也才能選用恰當的原文原話。
2、要認真備課,吃透教材。
優秀的教師的講課,語言干凈,簡潔,用詞準確,到位,概念清楚,明了,課堂效果好。這里,不僅是教師的語言藝術高,還在于他們對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才能表現出課堂教學的各種優勢。反之審視我們自己的課堂,條理不清、層次不明、語言不當、理解不清等等,都暴露了我們問題和缺點,更需要我們努力改變的。
3、提高文學修養,提升內涵。
所謂文史不分家,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史記》,司馬遷寫事,亦是跌倒起伏,情節豐滿,另人身臨其境,觸之可覺之感。那么我們要提高課堂的語言教學藝術,也必須加強文學修養,才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4、要加強語言表達的技術。
雖有滿腹經綸,但是詞不達意,言不傳情,也是一大憾事,因此作為教師,要多讀,多練,加強語言表達的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藝術。
成功的課堂要求教師用舒展大方的教態、抑揚頓挫的聲調、寓意深刻的說理、生動幽默的語言、旁征博引的講解、深入淺出的分析、真情實感的流露、飽含深情的激勵來對學生產生極大的感染力,引起他們心靈的碰撞和激蕩,讓他們在“鼓舞與鞭策”中呈現出一條“求知若渴、主動學習、爭先思考、相互策應”的學習風景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歷史教師,一生的奮斗目標應該是用課堂教學的藝術,鍛造藝術的歷史課堂,塑造學生的藝術人生。
參考文獻:
[1]人教版.
[2]《歷史老師的語言藝術》紀連海.
[3]《歷史課中語言運用技巧初探》林莉《中外教學研究》2006.11.
[4]教學理論與實踐歷史課堂語言的表達藝術》陳毓秀.
[5]《略論歷史教師的語言修養》何大進.
篇8
【關鍵詞】 語文教師 反思性教學 反思能力 教學策略
語文教師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學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語文教師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現和語文反思性教學得以實施的根本保證。所謂語文教師的反思能力,是指語文教師為了保證自己反思性教學的成功,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作為意識對象,迅速地認知教學情境中各因素間的關系及其變化,并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監控、調節、改進,進而選擇最適宜的教學策略,對教學活動做出最佳調節和修正。
1.為往圣繼絕學,從自己做起,從扎根的教育抓起
語文教師肩負著繼承弘揚發展傳統優秀文化的艱巨使命。宋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投身教育事業,理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從自我的修身做起,學習儒家經典,力行學做謙謙君子,從儒家的根"孝悌"做起,從《弟子規》做起。近年來,老師越來越難當,學生在家里對父母不恭敬,來了學校對課本、對圣賢、對老師缺少恭敬。《弟子規》成為中小學生的必讀書,從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學風與做人態度的培養。相信一個孩子有了孝心,時時處處想到讓父母放心、寬慰,這個孩子就將不讓人擔心了。學習《弟子規》,不是喊口號,而是要抓落實。我利用課前二到五分鐘時間與學生共同學習《弟子規》,適當講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數孩子都能有所覺悟,可喜的是個別孩子學習態度有明顯的好轉。
2.央視《百家講壇》可以成為教材最好的補充與注本
央視《百家講壇》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鮑鵬山的《孔子是怎樣煉成的》、曾仕強的《易經的奧秘》和《胡雪巖的啟示》、于丹的《論語心得》和《莊子的智慧》、呂立新的《水墨齊白石》、錢文忠的《三字經》等,都是我課堂教學最好的補充。比如講《逍遙游》、《愚溪詩序》關于天人合一的理論時,就可以引用曾仕強教授《易經的奧秘》中對"亦一亦二"的解釋。
3.關于作文教學
3.1 我對學生耳提面命,審題,如果沒有把握做到出奇制勝,就老老實實按常規思路去考慮,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要求和各種題型的操作要領,注意結構安排,要自圓其說,語言要得體,表意要明確。如果能較恰當地用上一些成語、詩文名句或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什么的,就會使你的文章大為增色。
3.2 我開誠布公地告訴學生,作文得分常常會受到閱卷老師當時的情緒和心境的影響,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題者叫勁之外,如何博取閱卷人的歡心就成了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比如,字跡清楚、卷面整潔、語句通順、結構合理,自然會讓閱卷老師感到心情舒暢。
4.關于閱讀教學
4.1 融入"人文味",讓語文教學"鑄魂"
語文學科是滋養人文精神的沃野。語文教學要充分挖掘人文資源,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體地講,就是語文教學要堅持用課文中飽含的真善美,幫助學生提高人生境界,凈化心靈,塑造健全人格。為此,語文課堂上教師要不斷融入人文精神,使學生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現"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情,樹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信念,獲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感悟,確立"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愁苦而終窮"的高尚人格……在語文課堂中要融入"人文味",只有讓學生充分閱讀才能使語文課堂成為鑄造學生靈魂的主要手段。
4.2 注入"人情味",讓語文教學"育情"
語文課堂上,教師注入"人情味",引導學生與優秀的文化接觸,與古今中外的高貴靈魂對話,充分挖掘和發掘教材(課文)的情愫,讓學生始終涌動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熱愛祖國、關愛社會、眷念故土、珍愛青春、感恩親情和悲天憫人的情感,不僅可以實現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還可以實現教育的育人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從《我與地壇》中體會母子情深,從《邊城》中認識祖孫、兄弟之情,從《我愿意是急流》中領悟無私戀情,從《雨霖鈴》中體悟"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情別緒,從《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確,語文教學確實是情意綿綿,怎一個情字了得。要想使語文課堂"育情",只有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才能達到。
5.針對高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的個性傾向漸漸明顯,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的差異逐漸增大。高中語文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個性化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學生對于應用性目標、審美性目標、探究性目標可能各有側重,教師應該指導他們通過適當的選修課實現自己的目標。
6.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篇9
【關鍵詞】閱讀興趣 閱讀環境 閱讀方法 檢查評價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閱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這就意味著每位語文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文學名著是人類思想和文化的精華,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思想內涵。閱讀文學名著不僅可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寫作能力,而且能夠陶冶情操、啟迪人生、獲得智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學生文學名著閱讀指導,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文學名著。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當前學生對文學名著的興趣逐漸淡薄,為考試而閱讀的功利色彩濃厚,真正喜歡的寥寥無幾。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學習負擔沉重,閱讀時間無法保證;二是時代的隔閡,多數學生對多數名著了解較少,缺乏親近感;三是當今文化信息來源多且快,多數學生沉迷于網絡、電視,傾向于快餐文化。因此要真正讓學生自覺閱讀名著,首先要激發閱讀興趣。如何激發呢?
(1)上好每篇名著節選的課文,以激發學生閱讀原著的積極性。如在講解人教版必修3第一單元第一課《林黛玉進賈府》時,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應力求精彩生動地介紹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相關情況。介紹王熙鳳的故事,可以適當提到毒設相思局、弄權鐵檻寺、計害尤二姐、協理寧國府等內容,以引起學生對作品其他章節的向往與期待。
(2)利用名著形象和中外名人閱讀名著的故事來吊起學生閱讀的胃口。每一部文學名著均有學生較為熟悉的人物,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前概要介紹其精彩情節,以激發閱讀的動力。另外,適時介紹一些中外名人少年時代閱讀名著故事也可激發興趣。如徐悲鴻早期識字,6歲讀《論語》;6歲背誦唐詩數十首,并開始閱讀外祖父的豐富藏書,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等。
(3)以影視資源引發閱讀興趣。很多文學名著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有的還被改編成戲劇等形式,這些作品直觀性強,學生易接受。組織學生觀看,可以讓學生對名著有一個總體印象,再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原著,有助于提高閱讀的積極性。電視臺的部分欄目(如《百家講壇》、《讀書時間》等)也可以用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易中天在《百家講壇》的“品三國”中將曹操說成是“可愛的奸雄”,對此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教師可借此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尋找根據。
二、創設良好閱讀環境
學生閱讀名著要堅持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確實有相當難度,除了要不斷激發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外,學校也要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造有利的閱讀條件。學校的宣傳欄設立名著閱讀專欄,班級開辟名著閱讀園地,以營造濃厚的氛圍;圖書館開設名著專區,并根據學生需求加大購買名著的資金投入,以創造最優化的借閱條件;校園廣播或電視開設名著閱讀相關欄目,如閱讀方法介紹、閱讀心得交流、名著精彩片段欣賞等;利用家長會、家訪活動等渠道,積極宣傳,不僅讓家長知曉閱讀名著的重要性,而且力求有更多的家長以實際行動支持,如為子女購買名著、與子女共讀名著等;安排課程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情況,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用于學生閱讀名著、交流閱讀心得或教師開展指導活動等;每年舉辦閱讀節,開展形式多樣的名著閱讀活動,如閱讀指導報告會、名著影視展播、名著知識競賽、讀書筆記評展、班級名著園地評比、讀名著手抄報評比、讀名著征文評比、講名著故事比賽、名著朗誦比賽等。
三、傳授閱讀基本方法
文學名著是經過歷史長河淘洗和篩選過的經典作品,思想內涵豐富,藝術形式完美,理解起來不像通俗作品那樣容易,因此閱讀不僅要調動知識積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要學會基本方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閱讀方法因文而異,又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關,不可強求一律。精讀、略讀、瀏覽,圈點、摘錄、批注等都是基本方法。受年齡與生活經驗的限制,閱讀名著有時不求甚解也是正常的,對名著中某些內容無法求甚解時不妨跳過。
2.要學會做讀書筆記。在閱讀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運用文摘卡片法、寫心得體會法、編寫提綱法等多種方法。名著閱讀筆記除了摘錄句子段落、寫出內容提要外,更重要的是在情動于衷、有話想說時,寫出心得體會:可以是對某人物的評價,可以是對某情節的寫法欣賞,也可以是從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等。正如清代著名的教育家唐彪所說的“讀書而無評注,即偶能窺其微妙,日后終至茫然,故評注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閱讀時,若能讓學生堅持寫點東西,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閱讀水平是有裨益的。
3.要學會讀思結合。閱讀名著“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但閱讀時需深入理解、仔細琢磨,不能像閱讀消遣、娛樂書籍那樣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要做到讀思結合。閱讀時要靜下心來,深入作品內部,力求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讓自己的心靈沉浸其中,盡量多聯想、多想象、多體驗,才能不斷提高閱讀鑒賞能力。
4.要倡導自主閱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名著,由于知識能力、思維方式、欣賞習慣不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感悟,同樣的學生在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體會。因此教師要積極提倡并保護學生的個性化解讀文本,要鼓勵、引導學生多角度大膽想象、大膽質疑、大膽創新,自主體驗、自主思考、自主發現。這樣,既培養他們思維能力,又讓他們張揚個性、感受閱讀樂趣。當然,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還要經常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以彌補自主認識的不足,加深對名著的理解。
四、做好閱讀檢查評價
學生閱讀名著要真正收到實效,并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除了語文教師的積極引導,還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檢查評價辦法。通過檢查評價,可以了解學生閱讀的情況,肯定閱讀的收獲,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以便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閱讀。
檢查評價辦法應該靈活多樣,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態度過程與方法的評價,而不只看閱讀活動的成果。如制定學生閱讀登記表、召開閱讀情況調查會、定期或抽查檢查讀書筆記、要求學生互查、名著知識競賽等。學生讀完一本名著后,教師可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展示閱讀成果,以激起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如設計名著交流課內容有話作者、述情節、品語言、評人物、談心得、評寫法等。教師的檢查評價到位,能夠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自覺閱讀。
篇10
教材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交際因素少的話題,如: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學會申訴、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等等,給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互動交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那么如何挖掘這類口語交際話題的交際性,促進學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中的互動生成呢?
一、交流拓展――變“百家講壇”為“百科全說”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因素中的內在資源、社會活動中的環境資源、學生生活中的生成資源,特別是對于敘述性較強的話題,教師更應該努力促進話題的深入和拓展,引發學生的互動與交流。
例如,一位教師在執教“聊聊春節”這個話題時,注意到班內有幾名外地學生,于是,教師便讓這幾名外地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自然,每一名學生的介紹都會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與好奇。于是,在傾聽的過程中,學生好奇的提問也不斷出現。在這說、聽、問交融的過程中,無論是交流的學生,還是傾聽的學生(其實也在積極參與交際活動),其思維都在不斷的激發著,語言也在不斷的豐富著。
因此,在類似于“聊聊春節”“介紹我國的一個民族”“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等話題的交際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從他的介紹中,你聽出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就這個內容,你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等提示語,引導學生從聆聽“百家講壇”式的知識介紹,走向“百科全說”般的全員參與、全面了解,在體現課堂上每個學生獨特性的同時,又實現了課程資源的共享與生成。
二、探究生成――變“開心辭典”為“新聞調查”
仍以“聊聊春節”這一話題的教學為例,由于安排在第二學期第一單元,恰逢春節剛過,學生興趣猶存,于是,課堂上往往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各說各的。說起過年時的事,其熱鬧程度非同一般,如同翻開各自的“開心辭典”,但如何在這熱鬧的口語表達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入發展,引導學生的交際能力的有效提升與課堂的不斷精彩生成呢?
一位教師在指導“聊聊春節”這一話題的交流時,一名學生在介紹放煙花的過程中,不經意間說了一句“放煙花時,我爸爸點煙花時,因為沒有來得及跑,結果把頭發都燒了一半……”課堂上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看樣子甚是開心,許多學生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紛紛聊了起來。教師卻沒有放過這一細節,立即引導學生去回想:“你有沒有看到這樣危險的情景?”于是學生逐漸冷靜下來,一一列舉了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甚至親身經歷的危險經歷,接著,教師又引導學生去思考:“放煙花、放鞭炮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傳統,但現在放煙花、放鞭炮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問題。禁放,并非最好的辦法,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發了起來,不一會兒,學生就提出了自己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例如,倡議在規定時間放,以免影響他人;在指定地點放,確保人生安全;盡量少放,減少環境污染等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又激一波:剛才我們說的都是春節中非常美好的風俗,你覺得春節中,我們還有哪些習俗需要改進呢?――不要大吃大喝、壓歲錢不能越給越多等等富有思維力量的見解從學生口里一一而出。“我們如何促使這些建議能得到有效的落實呢?”――教師再一次進行了有效的引導……
一次又一次的引導,猶如一次次富有意義的探尋與深入的調查,很好地落實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此時的學生口語交際,已不再是簡單的口語交際,而是學生日常生活積累的表達,是學生探究生活的思考,是學生深入思維的展示,是學生合作交流的精彩生成!
三、活動體驗――變“實話實說”為“共同關注”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課堂活動的組織便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個手段。
例如,在教學“聊聊春節”這一話題時,時常會讓學生模擬一下拜年的情景,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學會拜年,將傳統習俗的了解與禮儀教育相結合。結果,我們看到的或者是學生毫無感情的語言表述,或者是過于夸張的表情語言,往往以課堂上哄堂大笑而不了了之。問學生為何,學生也笑著“實話實說”:在教室里有些話我實在說不出口。
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上的活動成為學生共同關注的形式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活動,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感悟形式,如果運用合理,能縮小學生從課堂模擬情境走向真實生活情境。因此,為了達到效果,在指導學生活動時,我們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明確活動的主題,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即“表演化”);其次活動之前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做一定的準備工作,比如:活動形式、簡單道具、情感基調、角色分工等等,都應該引導學生明確一下;第三,活動過程的指導,課堂活動不是舞臺表演,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指導與點撥,活動結束以后應該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語言、表情、動作、禮儀等)進行評價,促進學生高質量地參與活動,從而實現運用活動促進體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