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稅收管理范文
時間:2023-04-11 08:40: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強企業稅收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年一度的全縣企業稅收工作會議在縣人民政府的主持下勝利召開了。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總結20*年度企業稅收工作,表彰誠信納稅人及辦稅先進個人;對2007年企業稅收征管工作提出要求,安排布置20*年度全縣企業所得稅匯算及其它應納各稅的清繳工作,對企業匯算業務進行輔導,并對相關稅收政策、法規、發票管理及企業稅收征管改革等業務進行培訓;縣上領導對今年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和如何加快我縣企業的發展步伐將作重要講話。會議時間緊,內容豐富,十分重要。下面我結合地方稅務管理就企業稅收征管工作講二個方面的意見:
一、20*年度企業稅收征管工作回顧
20*年,我縣地稅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特別是廣大企業納稅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面實施稅收精細化管理,探索推進稅收科學化管理,堅持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組織收入為中心,推進以法治稅,強化征收管理,努力提高征管質量和服務水平??朔硕愒唇Y構變化、政策性減收因素多等困難,并在收入基數越來越高、增幅要求越來越大的壓力下,加強稅收與經濟對比分析,加強對地稅稅源的調查和研究,依法強化征管,充分挖掘潛力,實現了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全年共組織地方各稅及基金附加*萬元,超額完成了縣人民政府和市局下達的稅收收入目標任務,同比增長*%,凈增*萬元。其中企業所得稅入庫*萬元,比上年同期*萬元增加*萬元,增長*%;個人所得稅入庫*萬元,比去年同期*萬元增加*萬元,增長*%,兩稅收入總額達到*萬元,占全年稅收收入*萬元的*%,;占全年總收入*萬元的*%,在上年增長的基礎上,續創新高。
1、招商引資力度加大,縣域經濟不斷發展,企業稅收大幅增長,為全年收入任務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20*年企業地方稅收實現*萬元,占地方稅收總收入的*%,比上年實際*萬元,增加稅收*萬元,增長*%。
從主要稅種和行業看:營業稅入庫*萬元,同比*萬元增收*萬元,增長*%;金融保險業營業稅入庫*萬元,同比增長*%;其他收入包括基金附加*萬元,同比增加*萬元,增長*%。
從所有制結構來看,有限責任公司入庫稅款*萬元,占企業稅收總額的*%;國有企業入庫稅款*萬元,占*%;集體企業入庫稅款*萬元,占*%;私營企業入庫稅款*萬元,占*%。
從產業結構來看:第一產業入庫稅收*萬元,占總收入的*%。第二產業入庫稅收*萬元,占總收入的*%,其中采掘業入庫*萬元,占第二產業入庫稅收*%;制造業入庫*萬元,占*%;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入庫稅收*萬元,占*%;建筑業*萬元,占*%。第三產業入庫稅收*萬元,占總收入的*%。
取得這些成績的主要原因:一是縣上立足本地資源,對外招商引資取得了顯著成效;二是全縣重點骨干企業稅收的總量有所增長,改制企業的效益增強;三是稅收的高速增長,經濟的持續發展,企業的效益不斷增強,稅收是集中反映的窗口,這是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的“工業立縣”戰略的體現;四是稅收征管改革和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工作有了進一步規范和提高。
2、企業稅收的增長,彌補了我縣由于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的實施、重點龍頭企業稅收優惠、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執行以及個體工商戶稅收起征點的提高等減少因素給地稅任務的完成造成的困難,20*年共計依法減免地方稅收*萬元。在對待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方面,我局嚴格按照縣委、縣府和市局的有關要求,一方面將中央、省、市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認真落實到位;二是加強稅企合作,逐戶分析稅源,解決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分戶確定了完成稅收計劃指標;三是嚴格審批制度,把好政策關,從而既克服了困難,落實了政策,又確保了收入。
3、加強重點稅源管理,努力做到應收盡收。20*年我局按照市局全面實施稅收精細化管理,大力探索推進稅收科學化管理的的總體要求,繼續對全縣的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等重點納稅戶納入直屬稅務所集中管理,強化了對稅源的跟蹤和監控,切實加強了對重點稅源的管理。全面實施稅收管理員制度,逐步完善管戶聯系制度,隨時掌握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生產經營情況和工程進展情況,分析稅源動態。協調解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繳納稅款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實現的稅收及時足額入庫。
4、進一步規范了稅收執法,為有效組織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是加強稅法宣傳,嚴格依法治稅。規范企業納稅行為,根據不同企業、不同行業、分層次、分重點、把學習宣傳貫徹《稅收征管法》與企業稅收的實際征管工作相結合,采取政策宣傳、財務輔導、納稅管理服務等形式,促進了稅務機關依法征稅,企業依法納稅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涌現出了一批遵紀守法的誠信納稅人和優秀辦稅人員。
二是繼續清理各種涉稅違法、違規文件,堅決糾正和制止亂開口子等越權減免稅行為,正確處理依法征稅和依法減免的關系。20*年企業稅收征管我們杜絕了轉引稅款、空轉稅款、墊交稅款等現象的發生,既實現了經濟與稅收的良性循環,又嚴肅了稅收法紀,同時進一步規范了稅收執法行為,保障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納稅。
三是改進稽查機制,強化稽查職能,以查促改,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堵塞漏洞,清繳欠稅。20*年我局不斷強化稅務稽查職能,以推行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為動力,以實施“陽光稽查”為契機,大力開展了日常稽查及專項檢查,切實加大稽查力度,狠抓涉稅案件查處,理順了征納秩序,構建和良好的稅收綜合環境。全年共查處各類涉稅案件*件,,稽查約談*件,結案*件,查補地方各項稅款*萬元,各種基金附加*萬元,處以罰款*萬元,加收滯納金*萬元,共計入庫稽查各項收入*萬元,入庫率*%。同時對企業納稅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整頓了納稅次序,使一些企業從中總結了經驗,吸取了教訓,受到了啟發。對征收單位提出征管建議書,提出稽查建議*戶,移交征管單位*戶,征收入庫稅款*萬元,達到了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改的目的。同時探索與國稅稽查部門開展聯合稽查,做到聯合進戶、信息共享、各稅統查,增強了檢查力度,加大了對稅收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打力度,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國稅、公安等部門建立了稅警協作機制,聯合辦案,有力地打擊了稅收違法犯罪行為,為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和良好的依法納稅環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志們,回顧過去一年的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我們也深切地感到:*地稅的每一步前進,所取得的每一個成績,都來自于全縣所有企業的大力支持,來自于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來自于縣人大、縣政協的有力監督與支持,來自于地方黨政、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配合。在此,我謹代表縣地稅局黨組,向全縣所有企業法人代表及財務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貫重視、關心、支持地稅工作的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以及各部門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篇2
稅收管理的幾點啟示
企業所得稅是我們地稅征收的重要稅種,所占整個地稅稅收收入的比例較大,各級稅務機關都十分重視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效果也十分顯著。但是,作為近些年強勢發展的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的企業所得稅征收十分困難,在各行業稅收管理中處于弱項、末項位置。在今年轟轟烈烈的行業稅收整治中,我們始終把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的稅收整治作為重點來抓,把省局、市局關于加強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稅收整治精神落實到位。在整治中,注重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指導檢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清理整頓,在嚴、實、細、狠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 加強指導是確保兩行業整治順利進行的保證
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歷來是稅收管理的重點,但在稅收征收上又是十分棘手的難點。針對這種情況,從今年行業稅收整治工作一開始,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就把房地產業和建安業的稅收整治作為重點內容加以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落實方案,對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稅收整治工作給予全方位的指導。一是思想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按率征收的指示精神,指導全局干部轉變思想觀念,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方面認真組織科所長逐條學習上級有關文件規定,深刻領會上級指示精神,另一方面仔細分析轄區建安企業和房地產業經營狀況。通過分析討論,積極引導大家認清當前形勢,明確目的任務,把思想統一到上級的指導思想上來,使大家充分認識到,按率征收是上級的重要決策,符合行業發展的實際,因此,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全身心地投入。二是政策指導。針對市局下發的兩個行業稅收征收管理辦法,組織有關科室認真研究,制定具體落實辦法,對各科所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普遍問題采用統一培訓的方式進行解決,一些特殊問題,請示上級機關后妥善解決。通過有效的政策指導,使全局干部熟練掌握有關政策規定,全面把握政策要點,確保了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三是方法指導。局領導十分重視兩個行業整治的領導藝術,特別重視加強整治各階段的環節管理。上半年整治以來,共召開19次科所長會,專題分析兩個行業稅收管理各個環節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究解決辦法,及時指導有關科所正確把握重要環節的稅收管理,同時針對行業經營狀況和不同特點,制定了《關于加強行業整治的若干意見(試行)》,對行業管理辦法進行了細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在兩個行業整治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都建立了相應的應對之策和臨時預案,在工作實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四是宣傳指導。在內部人員全面掌握政策、方法的基礎上,對所轄的全部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展開宣傳攻勢,使上級政策深入到兩行業的所有企業。首先,召開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法人代表座談會,宣講有關政策規定,聽取企業意見,講解整治的重要意義,做到政策公開、標準公開、方法公開。其次,以管理科為單位,組織企業財務主管進行政策培訓,進一步學習上級有關規定,吃透政策規定,掌握具體步驟,做好整治配合工作。
二、 深入檢查是兩行業整治順利進行的關鍵
兩行業共同的特點是經營收入數額較大,成本費用難以掌握,因此,在搞好宣傳的基礎上,我們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調查,摸清底數,為全面整治建安企業和房地產業奠定了基礎。一是明確職責,實行責任制。采取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劃分范圍、責任到人、三級簽字認可的辦法,抽調50名業務骨干組成25個調查摸底小組,分別對××戶建安企業和54戶房地產業進行深入調查,全面掌握其經營收入,成本費用、核算方式等基本情況,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二是區分層次,重點監控。對年納稅50萬和年虧損50萬的業戶進行重點監控和稽查,進一步探索和掌握房地產業和建安企業的經營規律,摸清稅收管理現狀。三是加強復查,全面突破。在上半年初步清查的基礎上,從第三季度開始,組織各管理科(所)和稽查局分別對所轄××戶房地產業和24戶建安企業進行拉網式檢查,采取邊檢查、邊規范的辦法,收集整理各項資料,把兩行業項目摸清、內容摸細、規律摸透,切實把按率征收落到實處。
篇3
關鍵詞:大企業;稅收管理
近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下,我國企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為我國稅收做出了較大的貢獻。根據我國稅收管理的實踐經驗來看,目前我國大企業顯露出了自身的獨特性,其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機構都具有龐大的特點,同時企業生產經營流程較長,購銷業務量較大,市場覆蓋面較廣,而且企業管理結構較為規范,具有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大企業中財務人員數量較多,具有精湛的業務能力,企業納稅意識較強,財務稅收專業化水平較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地位。
1 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的必要性
大企業不僅功能較為齊全,而且還是當地稅收的主要支柱。由于大企業自身具有較多的特點,生產規模較大,業務較為復雜多樣,這就使大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稅收和稅收政策也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稅收作為國家的重要收入來源,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稅收事業的健康發展,則需要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同時在大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加強稅收管理,可以有效地確保大企業健康、經濟地發展,有利于共建和諧稅收的實現。而且通過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可以更好地對大企業稅收和定量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的彌補,有效的提高大企業稅收管理的科學化和專業化。另外,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也是更好的順應稅收管理趨勢的需要,對于加快推動我國稅收管理現代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中,需要在強化稅務機關職能的同時,還要加強大企業對大企業涉稅方面自我遵從能力。由于大企業具有自身的特點,其與一般企業相比,稅務風險更多來源于相關治理層和管理層的納稅態度和觀念、內部控制及經營目標和經營環境等方面。同時大企業管理人員在社會活動中具有較高的政治地位,作為行業中的主導者,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影響度也較高。所以大企業決策層需要對稅收管理工作給予充分的重視,財務人員要正確地對稅收風險進行認識,明確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嚴格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管。同時稅務企業還要加大大企業涉稅違法犯罪行為成本,為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 我國大企業稅收管理存在的問題
大企業稅收收入較為集中,稅收事務較為復雜,納稅意識和稅收遵從度較強,目前稅務機關在征管力度和業務水平方面還遠遠落后于大企業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而且稅收管理具有較強的挑戰性,盡管大企業稅收管理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當前大企業發展過程中,稅收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更好的推動大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2.1 稅收管理手段落后,難以滿足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的需求
在當前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大企業稅收管理信息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稅收信息化建設速度較慢,不能與大企業稅收和定量的實際需求相符合。目前很大一部分稅收管理信息系統不僅功能較為單一,而且具有復雜性,這給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2.2 大企業缺乏專門的稅收管理人才
相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大企業內部組織較為復雜,部分大企業中存在著跨國和跨區域的分公司,這就使其在稅收方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從而給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再加之稅務機關一些復合型專業人才較為缺乏,同時大企業內部專門的稅收管理人才也較為缺乏,這就導致在稅收管理工作中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2.3 稅收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前大企業稅收管理政策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部分政策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再加之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這就導致在稅收管理工作方面,大企業還沒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稅收管理方法,稅收管理工作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這對于大企業稅收管理的順利開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作用。
3 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的策略
3.1 積極地完善稅收管理手段,創新稅收管理模式
在當前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中,需要在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下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以信息技術作為依托,在稅收管理工作中以納稅評估和防范稅收風險作為主要的稅收管理手段,從而對企業的基礎信息進行全面掌握,加強監控企業的資金流動情況,更好的提升大企業納稅的質量,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稅收的風險。
3.2 加大對稅收管理人員的培養
針對于大企業復雜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稅務部門專業管理人員的缺失,大企業的稅務管理部門應該積極加大對稅收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為企業配備全方位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大企業稅收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同時還應該針對大企業的特點,重點培訓財務分析和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內容,培養稅收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技術,進一步提高大企業稅收管理的實效性。企業可以聘請專員來對現有的稅收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建立一支能夠有效適應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的專業化隊伍,還應該定期對其進行考核,保證企業稅收管理人員能夠適應稅收管理工作的需求。
3.3 完善對大企業稅收管理的管理機制
對于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對大企業稅收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確保制定的稅收管理制度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確保稅收管理制度能夠具體落實到實處。企業管理層也需要充分地認識到稅收的重要性,強化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確保做到依法交稅,努力提高大企業納稅的遵從度。
3.4 建立稅源管理平臺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加快稅源管理平臺的建設工作,確保稅收管理信息化的實現。對于所構建的稅源管理平臺,需要具備較強的信息化功能。不僅需要應用信息化技術,同時還要建立基礎資料庫和外部信息資料庫,為稅收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確保大企業稅收管理水平的提升。
3.5 引入稅收風險管理
在大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地引入稅收風險管理,同時按照風險管理的總體構架來對稅收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構建具有風險識別和風險等級的管理制度,而且能夠與管理層進行良好的銜接,有效的提升大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同時還要加強對專業稅收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專業素質較高的專業型管理團隊,更好的展開對大企業的稅收管理和專業評估工作,降低大企業稅收的風險。
4 結束語
稅收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收入來源,大企業稅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無論是國家還是大企業自身都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大對大企業稅收管理的力度,確保更好的推動我國稅收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龍敏.淺析企業稅收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J].金融營銷,2012(8).
篇4
今天的會議,,是區委、區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研究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現狀,安排部署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任務,進一步規范礦山企業開采秩序,推進全區依法治稅進程,促進全區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開好這次會議,區長作了重要指示,4月5日下午,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張權發同志在區財政局又親自主持召開全區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和安排部署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有關工作,這充分表明區委、區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剛才,會議傳達了區政府[2006]4號專題會議紀要精神,學習了《貴池區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辦法》,宣讀了示范鄉鎮礦山企業財務稅收指導監督人員名單,希望各地、各部門嚴格按照要求,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再講三點意見,供大家研究參考。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明確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全區礦業經濟快速發展,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共有各類礦山企業212家,去年共實現稅收3000多萬元,為完成全區財政收入目標任務,促進貴池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礦山企業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強。與此同時,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數礦山企業缺少統一規劃和規模經營,存在著小、散、亂的問題,尤其是在財務管理和稅收征管方面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和管理漏洞。如有的礦山企業管理體制以及組織機構不健全,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導致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有的礦山企業賬簿設置、項目成本核算等處理不夠規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和計稅收入不實;有的礦山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不健全,仍存在隨意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增加管理成本現象;有的礦山企業持一證搞多點承包、出租開采、以采代探,稅收存在“跑、冒、滴、漏”現象。存在的這些問題,充分表明了我區的礦山企業財務管理和稅收征管亟待加強規范提高。對此,各地各部門務必要引起足夠重視,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建立良好的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秩序,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和諧、健康的經濟發展環境,加快全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現實需求;是實現企業稅負公平,防止國家稅收流失,促進稅收穩步增長的重要舉措;是規范全區礦山企業開采秩序,加快礦山企業優化整合,提升企業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加強企業規范化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因此,各地、各部門務必要把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充分認識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組織上周密部署,在行動上真抓實干,把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二、明確職責,強化措施,推進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一是規范管理要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條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帳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第九條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因此,各礦山企業必須要依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規范企業財務核算?!顿F池區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辦法》已制定出臺,財政部門作為政府主管會計工作的職能部門,要督促各礦山企業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機構負責人和必要的專業會計人員,同時,要加大對礦山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指導力度,督促指導礦山企業建立完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及時、準確、規范地進行會計核算,確保計稅依據準確無誤。各礦山企業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牢固樹立依法納稅意識,在規范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做到按章納稅,依法納稅。
二是責任落實要到位。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對全區礦山企業的動態監測系統工作,5月底以前要全面完成普查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對礦山企業的開采量進行動態監測;對礦產權發生轉讓的企業,要及時、科學核定礦山企業的占用儲量,為依法有序開采、依法征繳稅收提供科學的、合理的計稅依據,未核定占用儲量的不得辦理礦業權轉讓手續。稅務部門負責對全區礦山企業的稅務稽查工作,防止各種偷稅漏稅和包稅定稅行為的發生。對依法應予建帳,但未建帳建制的礦山企業,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依據國土部門核定的年開采規模,從高核定其應納稅額,并依法進行處罰;對已建帳企業,但不據實核算、帳目明顯不符、設置虛假帳簿的,一經查實,根據國土部門測定的開采量,嚴格按《稅收征收管理法》相關規定,除補繳稅款外,按其情節給予從重處罰。財政部門負責對各礦山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依法制止和查處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行為。各鄉鎮街道要在加強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的同時,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提升礦山企業各項管理水平,確保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三是方法措施要到位。我區的礦山企業點多面廣,分布較散,為實現稅收征管的精細化,稅務部門在稅收征管中,要通過“勤”、“查”、“比”的方法來強化稅收征管,堵塞稅收漏洞,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一要“勤”。廣大稅干要克服困難,勤于深入各礦山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的基本情況,建立各礦山企業的生產情況檔案,從而確定較為準確的計稅依據。二要“查”。針對各礦山企業的特點,通過檢查財務核算資料,核實財務資料記載與實際生產情況的真實性,從而掌握較為準確的計稅依據。同時,對其下屬的開采部門、銷售部門也要進行檢查,防止稅收“跑、冒、滴、漏”,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三要“比”。將同等生產規模的礦山企業之間、同企業當年與上年同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如發現有隱瞞計稅收入的依據或財務核算的漏洞,再重新計算,依率計征。
三、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確保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要強化領導,精心組織。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的工作性質,將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并制定有計劃、有步驟、有實效的工作措施。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認真安排,指定專人專抓此項工作;分管領導要深入工作一線,掌握工作動態,落實工作措施,做到親自部署、親自檢查、親自落實。為更好地推進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區里首批確定棠溪鄉、涓橋鎮和墩上鎮為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示范鄉鎮,分別由區財政局、區地稅局、區國稅局負責聯系,并抽調了17名同志組成貴池區礦山企業財務稅收指導監督隊伍。希望區礦山企業財務稅收指導監督人員要協助示范鄉鎮抓好工作,確保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他鄉鎮街道要按照《貴池區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辦法》的要求,各自負責做好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礦山企業的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確保在6月底前完成任務,區政府將組織相關部門不定期進行督查。
二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僅僅依靠哪一個鄉鎮街道和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必須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鄉鎮街道和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識大體、顧大局,把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作為經常性工作,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直至抓出成效。各有關鄉鎮街道和礦山企業要理解、支持、協助財稅部門的工作,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財稅增長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招商引資與加強財稅監管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優化環境與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的關系,推動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經常化軌道。
三要廣泛宣傳,營造氛圍。財稅部門要利用新聞媒體及政府、部門網站,不斷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積極引導礦山企業加強管理,規范經營,依法納稅,切實優化規范全區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的工作環境。同時,要不斷宣傳規范礦山企業財務和稅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和有關政策,對各種違規違法行為及時予以公布、曝光,切實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工作環境。
篇5
一、《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開具
(一)適用范圍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在外出經營前,持稅務登記證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外出經營項目登記,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二)受理條件
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納稅人需填寫《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申請表》(說明開具證明的具體內容及有關事項),提交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同時提供以下資料(留復印件,驗原件):
1、稅務登記證副本復印件;
2、有關外出經營合同或協議復印件;
3、施工許可證復印件;
4、預繳企業所得稅的完稅憑證復印件;
5、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表復印件;
6、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三)審批程序
1、稅收管理員調查審核報稅務分局;
2、稅務分局復核后報各縣市區局征管科審核。
(四)預繳稅款
1、實行查賬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建安企業,在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時,按《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中所載的合同總金額,依不低于0.5%的比例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年度終了后按規定進行匯算清繳。
2、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建安企業,在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時,按《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中所載的合同總金額,依8%的應稅所得率按的稅率計算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年度終了后按規定進行匯算清繳。
二、《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有效期限
主管稅務機關按照一地一證的原則,核發《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锻獬鼋洜I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有效期限按外出經營合同期限開具,一般為天,最長不得超過180天。
三、《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核銷
納稅人應在《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有效期限屆滿后日內,持《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回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繳銷手續,同時提交以下資料:
1、原《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2、已開具發票和繳納稅款稅票復印件。
四、《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管理
(一)嚴格審核,遵守規定
各縣市區局要嚴格審核審批《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均不予開具:
1、已開具發票沒有足額繳納稅款的,或地稅自管戶建安企業已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繳納不足的,以及國地稅共管戶建安企業已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個人所得稅繳納不足的;
2、已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不能按期繳銷的。具體包括《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開具后在有效期限內工程完工或工程未實施不能按期繳銷,以及外出經營合同期限超過《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有效期限,納稅人不能按期繳銷;
3、有稅務違規行為不接受處罰的。包括有舊版發票未清或新版發票結存超量以及未按規定期限履行納稅申報義務和未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供納稅資料等違規行為。
(二)依據臺賬,有效監控
1、各管理分局要建立《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臺帳,專人登記管理,按戶整理納稅人《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開具和核銷資料,并裝訂成冊。臺賬內容必須包括管理代碼、納稅人名稱、注冊類型、外管證字號、外出經營地址、聯系電話、有效起始日期、有效截止日期、工程款總量、繳納稅款情況、受理時間、核銷日期、經辦人、負責人等。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臺賬內容。各縣市區局征管科要建立《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備查帳;
2、各管理分局必須依據臺賬,定期查詢本轄區內外出經營項目情況,有效監控勞務發生地納稅人應納稅款情況。由稅收管理員實施項目跟蹤管理,對已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且有效期屆滿不按期繳銷的納稅人催辦其辦理繳銷手續,同時下達《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逾期仍不改正的,不再審批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同時停止供應發票,追繳結存發票;情節嚴重的,按稅收征管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三)嚴格程序,強化管理
1、在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時,主管稅務機關要首先核實外出經營納稅人以前開具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是否按期繳銷,有無稅務違法行為等情況,嚴格按照審核審批程序進行審批;
篇6
第一條 為加強稅源管理,優化納稅服務,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稅收管理員是基層稅務機關負責稅源管理、負有管戶責任的稅務工作人員,按照稅收管理員管戶責任制度開展工作。
第三條 稅收管理員基本職責為日常管理、納稅評估、納稅服務。
稅收管理員在履行職責時,應根據具體的分工范圍和管戶情況確定工作重點。個體工商戶稅收管理員主要職責是通過巡查巡管,嚴防漏征漏管;加強稅額核定管理,公平個體稅負。企業稅收管理員主要職責是通過開展納稅評估,實施精細化管理,使企業納稅申報趨于真實,征收率不斷提高,減少稅收流失。
第四條 稅收管理員在履行稅源管理職責時,依法具有日常檢查權、納稅評估權和處罰建議權。
稅收管理員原則上不直接從事稅款征收和稅務稽查工作,不具有稅款征收權、減免緩退稅決定權和涉稅處罰決定權。特殊情況,如交通不便的地區和集貿市場的零散稅收,也可由稅收管理員直接征收稅款。
第五條 稅收管理員在稅源管理工作中應遵循管戶與管事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屬地管理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 稅收管理員應當依法為納稅人的情況保密,尊重和保護納稅人的權利,不得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或者故意刁難納稅人。
第七條 基層稅務機關應根據工作需要、稅源實際狀況和稅務人員素質及能力,科學配置稅收管理員隊伍。企業稅收管理員應具備一定財會知識、熟悉稅收業務、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知識。
稅收管理員占基層稅務人員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并實行定期輪換制,個體工商戶稅收管理員原則上每兩年輪換一次。
第八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加強對稅收管理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對稅收管理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 日常管理
第九條 日常管理是指稅收管理員按照國家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及總局、省局有關制度規定,依法行使稅收管理職能的統稱,包括稅務登記管理、賬簿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稅額核定調查、催報催繳、多元化申報方式的推廣和稅控裝置的推廣與管理,稅務資格認定調查、稅務行政審批事項的調查以及為履行管理職能所進行的日常檢查等。
第十條 基層稅務機關應當規范稅收管理員對所管轄納稅人的日常管理,統籌安排下戶,依法進行工作。
第十一條 稅收管理員負責轄區內納稅人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停復業登記、注銷登記、外出經營報驗登記等事項的管理,實地核查納稅人登記認定事項的真實性,清理漏征漏管戶,了解掌握所管納稅人的合并、分立、破產等基礎信息,保證基礎數據的準確和及時更新。
第十二條 稅收管理員應加強對納稅人賬簿憑證的管理,督促納稅人落實財務會計制度、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及會計核算軟件的備案制度等規定。
第十三條 稅收管理員負責對納稅人票種核定進行調查,對其用票種類、領購方式、領購量等提出建議。加強對納稅人取得、使用、保管、繳銷發票等的監控管理和稽核檢查,督促納稅人建立逐筆開具發票制度。加強對農副產品收購發票、運輸發票、廢舊物資銷售發票、進口貨物海關完稅憑證及稅務機關代開專用發票(簡稱“五小票”)的監控管理和稽核檢查等。
第十四條 稅收管理員負責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等涉稅行政審批事項調查,按照規定提出合理建議。
第十五條 稅收管理員負責對財務核算不健全的納稅人應納稅額的核定和調整工作的調查,提出核定和調整的建議。
第十六條 稅收管理員負責對未按期申報、繳稅的納稅人進行催報催繳,按照規定制作相應文書并依法送達納稅人。
第十七條 稅收管理員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料,對管戶納稅情況進行分析,并按照工作計劃依法的納稅人進行日常檢查,實地了解納稅人情況。
第十八條 稅收管理員在日常管理中發現存在“偷逃抗騙”稅嫌疑的納稅人,要按照規定及時移送稽查部門。
第十九條 稅收管理員對上級稅務機關和部門布置的其他日常管理工作也應按照要求認真完成。
第三章 納稅評估
第二十條 納稅評估是指稅務機關通過掌握的納稅人各類內、外部信息,運用有效的方法和技術手段,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申報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的管理行為,是強化稅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方法。
第二十一條 對企業進行納稅評估,是稅源管理部門和稅收管理員的基本工作,是企業稅收管理員的重要工作職責。
第二十二條 稅收管理員應對所管轄的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納稅評估,可根據其實際情況按月、季、年或生產經營周期等進行。
稅收管理員對所管轄企業原則上1年內評估一遍,掌握管戶的實際稅源情況。
第二十三條 稅收管理員在納稅評估中主要負責評估對象的初步確定、實地調查、約談、對評估問題提出初步處理意見等工作。
第二十四條 稅收管理員要按照納稅評估的要求,根據分類管理的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采集相關涉稅信息,并輸入“一戶式”存儲管理。
相關涉稅信息包括靜態信息、動態信息、第三方信息。靜態信息是指根據分類管理及日常監控的需要,采集的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一般不會變化的信息,包括生產工藝流程、設備生產能力等。動態信息是指根據分類管理主、輔控指標及日常監控的需要,采集的納稅人每月有變化的信息,包括企業的資金流、貨物流等;第三方信息是指根據分類管理主、輔控指標及日常監控的需要,需從其他企業(單位)采集的相關信息,包括耗電量、水量、礦產部門收取的資源費等。
對靜態信息實行一次性采集錄入;對動態信息可根據日常監控需要原則上按月采集錄入;對第三方信息原則上由征管等部門統一采集或指定專人采集錄入。
第二十五條 稅收管理員在采集各種信息時,應與巡查巡管、涉稅調查、日常檢查相結合,盡量做到一次下戶、全面采集、共享使用。
第二十六條 稅收管理員應充分利用所采集的納稅人信息、計算機初審結果,結合管戶的實際情況和監控重點,進行案頭綜合分析,初步確定重點評估對象。
第二十七條 稅收管理員要按照評估方案的要求,對存在疑點需進一步驗證的納稅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和約談。
(一)對一般性問題或者行為明確、疑點清晰的問題,可以直接進入約談舉證。
(二)對于疑點不夠明確,不調查難以與納稅人約談的,可先進行實地調查,疑點初步明確后再進行約談;約談后仍存在疑點的,可再次進行實地調查。
(三)對于存在遞進關系的疑點,實地調查和約談可同步進行。
第二十八條 稅收管理員在實地調查和約談時,要經稅源管理科(所)長批準,嚴格按照《河南省國家稅務局納稅評估工作規程》的規定進行,并根據調查和約談結果,提出初步處理意見。
第二十九條 稅收管理員在納稅評估過程中發現納稅人存在“偷逃抗騙”稅嫌疑的,要按照規定及時移送稽查部門。
第三十條 納稅評估結束后,稅收管理員應將相關文書和資料及時整理、歸檔。并對納稅評估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提出加強稅收征管和完善納稅評估辦法建議。
第四章 納稅服務
第三十一條 納稅服務貫穿于稅源管理的全過程,稅收管理員應在加強稅源管理的同時,為納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方便納稅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稅收征納成本。
第三十二條 稅收管理員要樹立依法服務意識,在嚴格履行管理職責的同時,切實做好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各類服務事宜。
第三十三條 稅收管理員應加強對納稅人進行稅法、稅收政策和辦稅程序,特別是新出臺的稅收政策宣傳輔導,確保納稅人了解稅法的渠道暢通。
第三十四條 稅收管理員要按照納稅服務的相關要求,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承諾服務制、限時服務制等制度,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
第三十五條 稅收管理員在對納稅人進行管理、服務過程中,發現有可能發生稅收違法違規行為的情況時,應及時提醒納稅人。
第三十六條 稅收管理員應根據納稅人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納稅服務、輔導。
第五章 考核評價
第三十七條 基層稅務機關具體負責對稅收管理員的考核,并按照“以人為本,激勵為主,績效量化”的原則,建立起真正能體現稅收管理員工作績效和職責履行情況的考核指標體系。
(一)對個體工商戶稅收管理員的考核。參考指標主要有:登記率、戶月均稅負、虛假停業率等。
(二)對企業稅收管理員的考核。參考指標主要有:管戶(按戶)稅負變化率、稅務違法案件發現戶(次)數、未按規定移交稽查率等。
第三十八條 基層稅務機關應對稅收管理員各項職責進行量化分解,合理確定每項指標分值,并按照“人機結合”的方法,定期進行考核,至少每季全面考核一次。
對稅收管理員考核時,應與執法責任制考核、征管質量考核相結合;應與實地抽查、納稅人意見反饋相結合,確保考核準確性、科學。
第三十九條 基層稅務機關應充分利用考核評價結果,建立與能級制相結合的激勵機制。
基層稅務機關可以建立納稅評估主評制,設立納稅評估主、副評員,對主評員可設置較高的崗位基礎分和崗位福利待遇。
基層稅務機關可按照考核評價結果,對綜合得分較高的,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較差的,在進行批評教育的同時與崗位目標責任制結合進行處罰。
第四十條 各級稅務機關要不斷改進和加強內部執法監督、行政監督和廉政監督,進一步健全稅收管理員責任追究制度;對由于職責履行不到位,導致稅收流失或重大稅務違法案件發生的,或存在違規、違紀等不廉行為的,要根據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
第四十一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積極開展稅源管理能手評選活動。省、市、縣每級評選出一定比例的人員為本級稅源管理能手,授予“稅源管理能手”稱號,并與公務員年度考核和“能級制”相結合,給予精神物質獎勵。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各省轄市國家稅務局可根據本規范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稅收管理員考核評價辦法、稅收管理員執法責任追究辦法,并報省局備案。
第四十三條 本規范所稱基層稅務機關是指縣級以下稅務機關。
篇7
一、當前基層國稅機關在稅源管理上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管理的方式比較粗放。稅源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真實地了解稅源的狀況,更重要的是將現存的稅源通過征管措施轉化成為現實的稅收收入,并進而搜尋、挖掘出潛在的稅源。在實際工作中稅源管理只是查清了戶數,摸清了稅基,有的甚至戶數不稅源分布底數不明,對賬證不健全的納稅戶滿足于定額征收,一定了事。此外,征管工作中一些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環節,也直接影響到稅收征管質量的提高。
(二)管理的手段相對滯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納稅人的數量和規模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電算化對會計信息進行核算和管理進制。會計電算化改變了傳統的會計業務處理過程和核算模式,給稅源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提出了新的課題。目前稅源管理人員對企業常用的用友軟件、金蝶軟件、金算盤等財務軟件都一無所知,從來沒有進行培訓,對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都不能操作,更談不上看賬、查賬,征管手段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對經營活動不能進行實時監控。
(三)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1、思想重視不夠。近年來,組織收入形勢較好,對稅收征管工作有所放松,對稅源管理工作不夠重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對信息化系統存在依賴性,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內部目標考核、執法責任制等規范行為,忽視了對納稅人的基礎管理。2、監控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增值稅納稅人零負申報率偏高;長虧不倒的企業仍然存在;部分行業稅負率偏低,稅收貢獻率小等。
(四)納稅評估流于形式。主要原因:一是日管工作量不斷加大,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稅收管理員工作職責涵蓋納稅服務、稅務登記、賬簿憑證管理等12類,幾乎涉及稅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時,由于稅收管理員身處工作一線,各上級機關及其各科室工作內容都與稅收管理工作息息相關,所安排部署的大量臨時性工作,往往最后都落實到管理員身上,稅收管理員無疑是稅收工作的“大管家”,用于納稅評估的時間很少。二是稅收管理員只掌握本環節的稅源信息,且限于人員素質及掌握的分析數據等因素制約,目前稅收管理員中能進行稅源分析與納稅評估的寥寥無幾,僅靠稅收管理員評估出優秀案例很難做到。
二、加強稅源管理的建議
(一)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一要充實稅源管理人員隊伍。要選拔懂企業生產經營、懂財會知識、熟悉稅收業務、責任心強的班干部擔任稅收管理人員,不斷充實稅收管理人員隊伍。二要優化資源配置。優化整合稅收管理人員,做到稅源管理員數量與稅源規模相匹配,稅源管理員素質與稅源管理難度相匹配。三要明確崗位職責。切實做到每個崗位有明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解決征管工作中“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差一個樣”的問題,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稅收管理員工作的積極性。
(二)加強戶籍管理。一是嚴格稅務登記。認真填寫稅務登記表,全面采集納稅人的基本信息。二是完善稅源信息采集。如納稅申報、發票稅控、稅收減免、彌補虧損、會計報表等及時錄入綜合征管軟件,建立數據質量責任制,提高錄入人員的責任心,為后期的納稅評估作好準備。三是建立戶籍臺賬。全面掌握企業基本情況、經營情況、發票使用情況、納稅情況、減免稅情況、稅源變化情況等。
(三)實行分類管理。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特點、生產經營規模、申報納稅及行業稅負等綜合情況,將納稅人分成“大、中、小”三類,按照“抓住大戶、管好中戶、規范小戶”的管理原則,針對不同類型的納稅人,相應地采取有效的征管辦法和措施,掌握稅收征管的主動權。
(四)加強稅源監控。一是加強重點稅源企業的監控。全面掌握稅源情況,深入開展稅收經濟分析評估,逐步實現稅務機關與企業生產經營、財務核算信息的互聯,提高稅源管理的科技含量。二是以查促管,以查促收。解決行業或企業稅負偏低、長虧不倒、長期零負申報、有稅不征、大戶不高等稅負不公的問題,使稅源轉化為稅收。
(五)加強納稅評估,做到查、管互動:
1、全面掌握納稅人的相關信息。利用納稅輔導、戶籍巡查等日常管理工作,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及與生產經營密切關聯的生產要素情況。積極從納稅人同行業企業了解稅負、物耗、能耗等指標水平,從長期為納稅人提供原料、主體包裝、運輸工具的單位了解業務往來情況及市場信息。
篇8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會稅收,對策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之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并為我國社會穩定和勞動力市場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受到外部宏觀經濟形勢、傳統的經濟體制、技術含量低、資本匱乏和企業規模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小企業在財會稅收管理方面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并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1、中小企業財會稅收管理的意義。第一,財會稅收管理有助于國家稅收制度的完善,對于中小企業財會稅收中出現的避稅、逃稅問題,國家稅收管理部門可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斷完善稅收管理制度以及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第二,財會稅收有助于中小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財會稅收管理是以企業對自身經營管理清晰了解為基礎的,能夠對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進行清晰的反映,也是企業整個經營管理過程所必須貫徹的基本原則。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也應以財會稅收為基礎,因此,加強企業的財會稅收管理,有助于企業經營、籌資、投資過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以及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第三,財會稅收管理有助于降低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止企業因稅務問題而遭受經濟損失。財會稅收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所面臨的潛在稅務風險,以及“稅務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從而有助于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2、中小企業財會稅收現狀
2.1中小企業并未充分重視財會稅收問題。很多中小企業并無專門的財會稅收管理人員,對于稅務問題的規劃管理也僅僅流于形式,并未真正開展有效的財會稅收管理。而且,很多企業對于財會稅收重要性的認識層次也較低,對于企業稅務籌劃缺乏戰略性的、整體的、長遠的考慮,在進行稅務籌劃和管理時,僅僅從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階段出發,只對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安排購銷活動、選擇會計方法和選擇經營規模等問題進行規劃,卻很少涉及新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經營銜接段以及企業設立之前等階段的規劃[1]。
2.2忽視財會稅務風險。在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并非全部的財會稅收管理都能夠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一旦稅務管理出現漏洞,企業就會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筆者通過對財會稅收失敗的中小企業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導致企業財會稅收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小企業財會稅收信息不真實、企業稅務管理人員主觀判斷不合理、財會稅收管理造成的投資失敗、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存在認識差異、企業稅務管理意識較弱等等[2]。
2.3 中小企業財會稅收管理不專業。企業財會稅收管理與會計、稅收等多方面知識都存在直接聯系,同時涉及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管理科學。現階段,這種適用于中小企業的“一專多能”的稅務管理人員數量較少,無法滿足中小企業日益增長的需要。所以,中小企業現有的財會稅務管理制度通常經不起稽查和推敲,企業的稅務籌劃方案經常被稅務管理部門,因而不僅需要補繳少繳的稅款,還需要繳納罰款或滯納金[3]。
3、中小企業財會稅收問題的應對措施
3.1強化中小企業財會稅收意識和風險規避意識
首先,樹立明確的稅務管理目標。中小企業通常缺乏明確的財會稅務管理目標,僅僅著眼于近期經濟利益,而選擇不交稅或是少繳稅,而這種行為實際上會對其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企業應從長期發展需要和戰略目標出發,制定長期的稅務管理目標,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其次,奠定良好的會計核算基礎。若中小企業財會稅收制度不完整、不健全,就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若以失真的會計信息為基礎進行企業財會稅收管理,則會增強企業的稅務風險。最后,加強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各個中小企業應熟悉稅務征管的具體要求和特征,系統學習國家相關的稅務政策和宏觀調控政策,從而為企業財會稅收管理的合理性、規范性與合法性提供保證[4]。
3.2加強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加快稅務行業的發展。一方面,國家應制定實施促進稅務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我國應在借鑒國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稅務師法》、《稅務法》,從而明確規定出稅務的法律責任、義務、權利、范圍、宗旨和性質等,將業務監督、后續教育、規章制度的制定、執業范圍、資格認定和資格考試等內容納入稅務管理體系之中,從而為稅務市場的良好、健康運行提供保證。另一方面,還應不斷加大對于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投入,為現有的稅務和會計管理人員提供培訓和教育機會,從而提高其執業能力[5]。
4總結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受到資金籌集能力、融資渠道單一、管理水平滯后、經濟規模較小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從財會稅收方面入手,建立和實施規范、合理的財會稅收制度,能夠為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楚悅.現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2,1(6):106--107
[2]金永龍.淺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集解決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7,1(14):45--46
[3]杜學錦.我國中小企業的稅收籌劃研究[J].江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12(1):9--10
篇9
論文摘要: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發揮其積極作用,進行了探討。
實施稅收管理員制度是國家稅務總局加強稅源管理、優化納稅服務、提高征管質量和效率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解決征管工作中“疏于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推進稅’源管理 科學 化、精細化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際運行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何更好地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發揮其積極作用,仍然是基層地稅機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現行稅收管理員制度與基層現狀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管理員職崗與部門職責之間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具體表現在兩個地方
(1)稅收管理員制度原則上要求“稅收管理員原則上不直接從事稅款征收、稅務稽查、審批減免緩稅和違章處罰等項工作”。但實際情況并不如此。特別是稅收減免稅審批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如果上級部門審批,都得要有稅收管理員出具調查報告,而稅收管理員只要出具了調查報告,上級審批機關基本上沒有不審批的。實際上稅收管理員出具的調查報告如何對稅收優惠能否審核起到決定作用。
(2)稅收管理員的工作職責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還有劃分不清之處,相互推諉和扯皮現象仍有發生。這一點在實際工作表現為,上級部門需要解決的大部份事情.最終都要落實到稅收管理員身上。
(二)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求與現行稅收管理員素質之間存在差距
稅收管理員是在基層稅務機關負責分類、分片管理稅源,負有管戶責任的工作人員。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稅源管理、日常稅務管理、調查核實、納稅服務等涉稅事宜,是集“信息采集員、納稅輔導員、稅收宣傳員、納稅評估員和稅收監督員”于一身的稅務人員?,F行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求稅收管理員要做到“五清一會”,不僅要熟悉稅收業務、 計算 機基本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 企業 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知識。而實際情況是基層分局很大一部分稅收管理員由于年齡偏大、沒有及時知識更新目前在征管一線的稅收管理人員中,有些人已無法滿足稅收管理員制度的要求。現有人力資源不能適應信息化建設和 現代 化管理的需要。主要體現在“三低”:一是計算機應用技能低,常出現錯誤操作的現象,有個別管理員甚至連打字都不會。二是管理質量低,致使管理工作滯留在催報催繳、政策宣傳、發票審核審批等層面上,不能管得更深、更細。三是財務知識水平低,不能將財務知識與稅收 法律 法規有機結合起來,致使納稅評估這項重要的工作至今開展不順利。
(三)稅收管理員人員分布與管戶數量之間存在差距
目前.由于案頭事務性的工作增多.已讓稅收管理員顯得疲于應付,而對數量眾多、類型多樣的納稅戶,管理員想扎實走訪調查,深入了解稅源確有困難。而部分稅收管理員還存在“重管事輕管戶”的思想,缺乏深入實際,腳踏實地的精神,調查了解不深入,影響了稅收征管工作的開展。還有的管理員將更多的征管重心和注意力都放到了納稅大戶的重點稅源的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部分非重點戶、非重點稅源、某些行業和非重要部位及環節的管理.勢必造成稅源管理“頭重腳輕”,征管基礎薄弱,給一些蓄意偷逃稅的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存在較大隱患。稅收管理員制度落實以后,基層工作大部分都要靠稅收管理員來完成.而基層稅收管理員數量與管戶之間對比關系差距很大。有的地方一個人管幾十戶企業,的有地方管幾百戶企業,最少的地方一個人也要管十戶企業、幾十個或上百個定額個體戶和眾多未達起征點戶。要想使稅收管理員達到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求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難度很大。
(四)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求與現有相關信息數據需求量之間存在差距
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求稅收管理員全面掌握企業經營情況,而實際工作當中,稅收管理員掌握企業信息來源渠道比較少。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稅務部門內部表現在同級稅務機關、上下級稅務機關信息不共享的情況也比較嚴重。稅收征管與稅務稽查信息交換機制不健全;征管部門內部之間的信息交換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稅收分析、日常管理、稅政管理、信息管理之問信息交換機制不健全.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各自為政的情況比較普遍,直接影響了稅收部門內部信息共享,同時直接影響征管效率的提高。
(2)稅務部門外部表現在稅務部門與其它部門之間信息交換機制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國、地稅之間信息交換機制不健全;稅務部門與工商部門信息交換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稅務部門與銀行系統之間信息交換嚴重不足。稅收征管缺乏關聯信息的有力支持。
二、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幾點建議
稅收管理員制度是強化稅源管理,解決“淡化責任、疏于管理”問題的主要著力點,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合理配備人力資源,明確職責,實現最佳稅收管理。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稅務培訓制度
現階段.稅收管理員不僅要完成稅收征收管理的各項組織管理和協調配合工作,還承擔著納稅評估等一些研究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這就對稅收管理員的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有關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稅收管理員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尤為重要。一方面,制定征管業務培訓計劃.采取以會代訓、一案一分析等形式,開展 計算 機知識、 法律 知識、財務 會計 、分行業稅收政策等培訓或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不斷提高稅收管理員的業務水平,增強其開展稅源監控管理的業務技能。另一方面,加強對稅收管理員的 教育 引導,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增強稅收管理員的工作素養及其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促進稅管員的稅源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提升。
(二)積極推廣稅務
稅務是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它有利于促進依法治稅.完善稅收征管的監督制約機制,增強納稅人自覺納稅的意識和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目前稅收管理員的事情太多.實際上許多工作可以由稅務完成.如稅收宣傳、稅務咨詢、納稅申報等等。由稅務幫助納稅人辦理稅務事宜,既可節省納稅人的成本,又可節省國家的征稅成本.還可以使稅務機關將主要精力放在征收和稽查方面。
(三)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
一是現在每年都招錄不少公務員,可分到基層稅務機關每年很少,即使偶爾進來一兩個,都是外地人他們呆了一兩年就調走了,留下的還是些老面孔,沒有新鮮血液輸入,就缺少活力:現在基層不少稅收管理員已明顯不能適應現行稅工作需要.有的在工作崗位上還起著反作用。
篇10
關鍵詞: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經驗借鑒
國外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它伴隨著西方風險管理理論在稅收領域的運用而興起,旨在通過對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以達到最大限度地規避稅收流失風險的目標。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其管理效果顯著,并有更多國家跟進的趨向。應該說,一國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就意味著該國原有的稅收征管模式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出大企業稅收管理為核心的新型征管模式。這一變化是企業規模擴大化、跨國化和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它對于我國稅收管理部門如何管好正在大踏步前進和走向世界的我國大型企業來說,無疑會具有很多有益的經驗借鑒。
一、國外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的基本做法
1.明確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的目的
各國對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的目的均有自己的觀點,歸納起來其共性具有這么幾個方面:(1)大企業員工多、業務量大、經營管理復雜,涉及大量繁雜的稅法問題和會計處理問題,是稅收管理中比較棘手的部分,需要集中力量加以解決;(2)大企業稅收收入多,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來發揮技能,確保稅款入庫和稅收執法的統一性與公正性;(3)許多大企業為跨國公司,涉及大量的海外業務,稅務機關必須滿足其特殊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來加強納稅監管與服務,促進稅收遵從。
2.以不同的方式組建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
當前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它們的組建方式主要有三種:(1)結合征管制度的改革來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如美國就是在1998年的征管制度大改革中設立的。(2)結合稅制改革來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如薩爾瓦多是在1992年開征增值稅時設立的;烏干達是在1998年合并征收所得稅和增值稅時設立的。(3)純粹是為了加強大企業納稅管理而單獨設立的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如澳大利亞、英國、阿根廷等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
3.大企業稅管機構的組織結構與人員配備
一般而言,大多數國家是在國家稅務局底下設立大企業管理局,專門負責管理大企業的稅收事宜。大企業管理局再按稅種、行業、區域下設管理機構,負責各稅種、行業、區域范圍內的稅收征管,并與大企業管理局形成垂直領導的關系。如美國聯邦稅務局負責管理全國的14萬多戶大中型企業。大中型企業局總部下設國際稅收、信息中心、法律咨詢等9個處和5個派出分局,分局按照主要行業分別派駐在各行業在全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分別是:零售、食品、醫藥分局,自然資源分局,財金分局,重工制造與建筑、運輸分局,通訊、技術與媒體分局。行業工作量過大的,除分局所在地外,還可以在本行業比較集中的其他城市設立辦事處。英國大企業局下設13個分局負責公司稅征收,12個分局負責雇主的稅收及基金的征收。另還按照行業設立15個組,派駐各地,大都在公司稅分局所在地辦公。這些小組有:(1)金融與財經;(2)保險;(3)建筑;(4)財產;(5)零售;(6)電力;(7)水;(8)媒體;(9)汽車制造;(10)石油;(11)醫藥;(12)電信;(13)航空;(14)鐵路;(15)航天。
人員的配備是和大企業局所管理的戶數與其業務功能相關的。如英國大企業管理局要管理800多家大企業和3000多名大雇主的稅收征管,因此它有雇員790人,其中一線操作人員有700人,500人在公司稅分局工作,200人在雇主稅分局工作。澳大利亞有1000大企業和100多名最富有的個人需要大企業局來管理,大企業局共有1350名工作人員,其中500人在行業管理部門工作,其余的人散布在其它的部門,這些工作人員多為經濟行業的專家,有會計師、律師、經濟學家、統計學家、金融分析師等。
4.發揮大企業稅管機構的職能作用
(1)征管職能。大多數國家的大企業稅管機構都具備所有的征管功能。但在“征”與“管”上的份量是不同的。以澳大利亞為例,澳大企業管理局只管所得稅的征收。他們認為所得稅征收最復雜,需要集中力量來管好,至于增值稅和其它小稅種都交給其它部門去管。而在管理方面,卻很下功夫,對所管企業與個人都要進行全面審計。實地審計的工作人員可持特許證,無條件地獲取納稅人的賬冊資料,以保證大企業都能如實納稅。
也有一部門國家如日本、法國、加拿大、比利時等,它們的大企業稅管機構只負責審計,不負責征稅。如日本只在大企業稅務局設有稅務檢查與犯罪調查部門,專門從事高收入者和大公司的調查。各大區局共有2000人負責對大企業的審計。
個別國家如烏拉圭則只用大企業稅管機構進行征稅。
(2)行業分析職能。英、澳等國均在大企業局內設有行業分析組派駐各地,具體分析各行業所遇到的特殊問題,掌握各行業的動向及存在的諸多風險,進行正確的風險分析,以化解矛盾,制定相應的政策,達到合理分配人力與物力的目的,澳大企業局有40%的人在這些部門工作。美國因按行業設立分局,因而它在行業分析方面力度最大。
5.確定大企業的數量與規模
大企業的數量與規模直接影響著設立大企業稅管機構的規模。目前各國大企業的數量與規模均有所不同。日本確定的大企業規模占整個企業總數的1.3%,是各國中最高的。澳大利亞的大企業有1000家,其規模占企業總數的0.25%。英國確定的大企業是800戶,占企業總數的0.08%。美國大中型企業144600戶,占企業總數的0.2%。墨西哥有14588戶大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0.2%。另外,加拿大確定的大企業數為12600戶,菲律賓有833戶。可見,由于各國在大企業范圍確定上各有其考慮,故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
6.明確大企業的界定標準
在大企業的界定標準上,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種類型:(1)以注冊資本為標準。日本就規定,凡注冊資本達到一億日元以上的國內企業和所有的外國企業均被視為大企業進行管理。(2)以銷售或營業收入為標準。澳大利亞規定,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澳元的為大企業。大企業的子公司不論收入多少,均納入大企業管理。(3)以資產作為標準。美國聯邦稅務局規定,凡資產超過1000萬美國的公司、股份子公司、合伙公司即視為大中型企業,由聯邦稅務局大中型企業管理局負責管理。(4)以綜合因素為標準。英國在確定大企業時,綜合考慮企業的收入、利潤、資本額、國際化背景、過去的行為等,沒有制定一個量化的標準或是多因素的計算公式,但銀行、保險、建房互助會等金融類的大企業因其業務多、復雜性一般都被納入大企業的范圍。
二、國外設立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對我國的經驗借鑒
1.明確為什么要設立大企業稅管機構。設立大企業稅管機構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大型企業的數量在逐年增長,2001年全國共有大型企業9500余家,比2000年增長13.8%,其中97%為國有企業。另外,隨著民營企業和港臺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近年來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加,使得大型企業的增長速度更快。這些都給稅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借鑒外國的管理經驗,改革管理模式,設立專門的大企業稅管機構來管理大型企業就有了現實的必要性。此外,隨著經濟發展的全球化和我國推行的企業“走出去”戰略,我國的許多大型企業正在走出國門,這種跨國經營的模式,也給我們的稅務管理帶來管理的難度,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盡快建立大企業稅管機構的必要性。
2.如何來設立大企業稅管機構。設立大企業稅管機構就意味著稅收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怎樣改?目前的思路有三種:一是學習美國的做法將目前的國稅地稅機構合并,重新按行業和企業規模來設立稅管機構,包括大企業稅管機構,這樣做改動較大,且地域體制和分稅制體制都將打破。二是分別在國稅與地稅系統里按企業規模來設立稅管機構,但大企業稅管機構應主要設在省會、中心城市或行業較為集中的地域。三是學習日本的做法不單獨設立一個大企業征管機構,僅設一個大企業審計機構。在上述三種方法中,筆者以為以第二種方法最佳。因為它一方面避免了因征管體制巨變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又確實使大企業的征管步入正軌。
當然,由于設立大企業稅管機構是一個牽涉面廣,變動較大的稅改系統工程,在決策前還需要做大量的調查與論證工作,因此筆者的建議只能起一定的引導作用,最終的決斷權還在于政府。
參考文獻:
1.秦凌郁嵐《大企業稅收管理的國際透視及啟示》中稅網2004年12月17日
2.北京市東城區地稅局《加強對大企業實行專業化稅收管理的探討》中國稅網2006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