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營養餐實施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07 22:58: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生營養餐實施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生營養餐實施方案

篇1

營養餐工程是國家的一項惠民工程,更是一項有利于國家長遠發展的民族振興工程。為了響應政策,增加我校學生營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根據上級指示和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營養餐工作計劃:

一、營養餐工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

成員:各班班主任

二:供餐方式:

每天早上七點五十至八點半由班主任負責,營養餐管理小組成員監督按班級到餐廳憑營養餐證領取。

1、質量檢驗驗收組:

組長:xx

組員:xxxx

職責和要求:(1)對所有入庫物品進行質量抽查,填寫抽查表,

(2)走訪學生,了解學生對營養餐的意見或建議。

(3)確保質量,核對數量。

2、營養餐管理組:

組長:xx

組員:各班班主任

職責和要求:(1)監督按時足額提供各班新鮮的營養餐。

(2)指導學生按時有序就餐,不能浪費或亂扔。

(3)了解學生變動情況,及時將情況匯報學校。

3、統計和檔案管理組:

組長:xx

組員:各班班主任

職責和要求:(1)每周按時做好分發統計工作。

(2)整理好每天每班的用餐情況,裝訂成冊,歸檔管理。

4、營養餐采購組:

組長:xx

組員:xxxxxxxxxxx

保管員:xxx

會計:xxx

出納:xxx

5、營養餐食譜:

雞蛋、稀飯豆花紫菜湯醪糟湯銀耳湯豆漿西紅柿雞蛋湯炸雞腿炸小黃魚烤腸包子油餅油條菜夾饃荷葉餅

三、工作實施具體步驟:

(1)每天由分管小組牽頭,負責驗收,做好登記保管,統計、發放工作。

(2)管理學生每天早上按班人數憑證就餐。

(3)督促學生就餐后將垃圾自覺放入垃圾箱,不得亂扔。

四、實施范圍和標準:

我校按照上級要求,學生在校期間每人每天免費提供營養餐,必須保證每生每天足額享受國家3元補助。

xx初中

2014年3月28日

(一)學生“營養餐工程”責任追究制度

1、必須把“營養餐工程”實施情況作為學校政務公開的一項主要內容,并要及時公布,廣泛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

2、學校要與供貨商簽訂責任書,對向學校配送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而引發中毒事件或其它食源性疾病的供貨商要依法嚴肅查處;

3、學校不得私自購買非定點企業的食品,對進校食品質量把關不嚴,運送不規范,保管不善,加工不規范等造成群體性衛生事件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和具體工作人員的責任;

4、對于擠占、挪用、截留、克扣蛋奶工程資金的要視其情節予以追究,情節嚴重的要移交司法機關查處;

5、學校要分工負責,明確責任,逐級簽訂責任書。否則造成食品衛生事故的,要追究學校領導責任,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二)學生營養餐工程衛生管理制度

1、必須以正常渠道進貨,供應商必須持有有效的衛生許可證。

2、供應商需提供有效的衛生許可證、檢驗或檢疫合格或化驗單的復印件,方可簽署購銷合同。

3、每月定期檢查供應商提供的證件是否有效,如發現即將過期,學校應及時向供應商索取已年檢或新的有效證件。

4、如發現供應商在規定期限內(一個月)未能提供有效證件,則暫停與其合作關系,直至證件齊全方可考慮繼續購入其貨物。

5、不采購腐敗變質、霉變及其他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的食品。

6、運輸車輛和容器應專用,嚴禁與其他非食品混裝、混運。

7、建立倉庫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做到勤進勤出,先進先出,定期清倉檢查,防止食品過期、變質、霉變,及時清理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

8、搞好倉庫內外環境衛生,與采購部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

9、其它原因出現腐敗變質、酸敗、霉變的食品、一律不交到下工序加工。

10、蛋奶儲藏室不得儲存蛋奶外的其它物品。

(三)學生營養餐工程食品驗收、儲存制度

為確保蛋奶儲存管理規范,責任明確,特制定以下制度:

1、學校設置專用的蛋奶儲藏室,配備好蛋奶儲存設備,確保食品儲藏安全衛生。

2、管理員應切實履行崗位職責,積極認真的完成好蛋奶儲存管理工作。

3、入庫食品必須認真檢查,不能有破蛋入庫,更不能有過期、變質、污染牛奶入庫。入庫的蛋奶應認真登記,必須做到出廠時間和檢驗信息真實。

4、實行索證登記制度,每批食品入庫必須由供貨商提品檢疫、檢驗合格證及進貨發票,建好臺賬。

5、每批食品入庫后必須及時留樣,留樣時間為三天。

6、出庫食品必須有領取人員簽名,并準確登記數量和時間。

7、加強對儲藏室的管理與監督,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儲藏室。室內不準吸煙,不準在室內干與蛋奶工作無關的事。

8、冷藏設備不準存放蛋奶以外的食品和物品。

9、做好對儲藏保管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搞好室內衛生,確保室內整潔。管理員必須每天打掃庫內衛生,定時對儲藏室進行消毒。

10、加強值班,防止不法分子投毒而造成中毒事件的發生。

(四)學生營養餐工程發放與用餐制度

1、班主任教師要具體負責學生每天蛋奶工程的發放工作,并認真做好蛋奶發放的登記、留觀和用餐后學生的反響、動態。一旦有特殊情況,要立即向學校報告。

2、班主任教師要經常性的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健康教育等工作,負責用餐期間的秩序、監管用餐的全過程,統一實行集體用餐和監督用餐,防止學生留餐、棄餐等行為,一旦發現要嚴肅懲處。

3、學校要將蛋奶及時發到學生手中,不得克扣、截留或轉移早餐為他人飲用等行為,一旦發現要追究責任,嚴肅懲處。

4、學校負責蛋奶工程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調查,逐一摸底,造冊登記,如果食用蛋奶工程有過敏者要立即向學校報告,并做好工作,予以調整。

(五)學生營養餐工程檔案管理制度

1、學校營養餐工作建立檔案,由分管此項工作老師專人管理。

2、上級主管部門關于營養餐工作下發的文件、通知、通報、講話、檢查情況記錄、整改意見、措施等必須歸檔備查。

3、學校制定的營養餐工作各種管理制度,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組織領導機構等材料都要裝訂歸檔。

4、學校接收、發放蛋奶情況等材料必須及時歸檔,按自然月份存放。

5、對于突發事故,應同步介入收集相關材料歸檔備查。

6、學校營養餐工作檔案實行借還登記制度,按檔案管理條例進行管理。

7、管理人員隨時搞好營養餐工作檔案的保管,注意防盜、防火、防遺失。

8、管理人員隨時注意收集整理營養餐工程材料并及時歸檔。若發生遺漏和失誤要追究管理者的責任。

9、檔案的資料必須真實、準確,為各級主管部門檢查營養餐工程落實情況提供詳實的資料依據。

10、借閱檔案須經學校領導同意,并辦理借閱登記手續,借閱人要愛護檔案原件,用后及時歸還。

篇2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寄宿生生活補助全覆蓋工作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的惠民工程和重點工作。學生營養改善計劃3月份在全省全面實施以來,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很多經驗。為總結經驗,推介典型,本刊推出“學生營養餐”專題報道,以饗讀者。

大理州12個縣市均納入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試點范圍,其中大理市為省級試點地區,其余11縣均列為國家級試點縣。全州試點縣(市)黨委、政府及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工作,認真按照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工作要求,抓緊部署前期各項工作,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詢意見,制定實施方案,確保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構

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把“計劃”列為全州2012年重點實施的10項惠民工程之一,各級政府分管領導部署“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突出政府在實施“計劃”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及時成立了大理州實施“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計劃”的實施。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教育的副州長擔任,州財政局、教育局、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婦聯等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小組在州教育局設立了辦公室,并由教育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人員由教育局、財政局的相關人員組成,負責全州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的日常工作。

各縣市政府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和操作流程,確定供餐方式,確保了營養改善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前順利實施。

二、部門協調配合,制定實施方案

在州政府和領導組的統一部署下,各成員單位通力協作,整體聯動,根據州情和學校的實際,州縣(市)均認真制定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方案》。從實施時間、范圍、資金來源、組織領導、責任分工、供餐方式及內容、宣傳教育、資金撥付與管理、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食堂建設與管理、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和信箱等九個方面對實施“計劃”作了具體的安排和要求,為在全州農村中小學順利實施“計劃”打下了基礎。

三、確定供餐方式

州教育局對符合條件的學校數和在校生人數做了認真的核實統計工作,根據《省財政廳教育廳關于下達2011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補助資金的通知》和《省財政廳教育廳關于下達2012年春季學期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省級試點縣補助資金的通知》精神,大理州378 658名學生(其中:小學266 440人,初中111 864人,特殊教育學生354人)納入享受“計劃”條件。按照“安全、衛生、營養、熱乎、可口”的標準,因地制宜確定合適的供餐內容,突出地方口味特色的要求,確定了學校營養餐的供餐方式,并對供餐形式、供餐食品、供餐食譜提出了明確要求。

進一步明確過渡時期供餐模式。對實施范圍內的學生,由學校設置學生營養窗口,統一提供每生每天一餐早點,具體內容以衛生部門(專家組)提供的營養套餐為主,如提供餌絲、米線、面條、包子等為主的組合套餐。所選的營養補充食物,要因地制宜,結合學校所在地物產和居民飲食習慣,盡量做到粗細搭配,交替食用;盡量做到營養豐富、味道可口,保證蛋白質、脂肪和其他營養元素、礦物質的攝入量。

寄宿制學校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補助資金直接打入受助學生個人就餐卡,由學生自由選購飯菜品種、數量,學校食堂憑充值卡或飯菜票結算。對走讀的學生可以發放早點餐券,由學校提供每生每天一餐早點。

四、加快食堂建設,確保如期實施

全州屬試點范圍內的學校共1 343所,在省、州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截至2012年4月15日,累計投入3 028萬元,對201所學校的食堂進行改造修繕及食堂設備完善補充,切實加強了各學校的食堂建設。目前納入試點范圍內的1 006所已基本具備由學校食堂向學生供餐。尚有337所(校點)學校食堂正在進行改造完善中。

為全面做好學校食堂準備工作,在全州范圍內進行了對學校食堂建設管理工作大檢查,切實做好食堂防蠅、防鼠、防塵工作,抓緊辦理學校食堂報備等相關手續,完善并懸掛相關制度,制定應急預案;添置采買各種設備,其中必須設置保溫桶;做好學生就餐券或就餐卡的準備工作。

過渡時期條件較差的食堂,結合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薄弱學校改造工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和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資金,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和標準化學校相關指標要求,將學生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使其達到餐飲服務許可的標準和要求。規模較小的農村學校和沒有學生寄宿的學校,可根據實際改造、配備伙房和相關設施,為學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條件。在今、明兩年,大理州將中小學食堂建設與改造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力爭到2015年全面完成學校食堂建設。

五、完善管理制度,強化資金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管理工作,州財政局、教育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食堂管理的通知》,將食堂規范管理工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重要指標。進一步明確學校食堂以服務師生為宗旨,堅持“公益性”原則,按照“非盈利”要求,實行成本獨立核算,切實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加強對資金的監管,嚴禁產生擠出效應,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明確各縣市、學校應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與“兩免一補”專項資金的統籌銜接工作。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要求,分戶運行,獨立核算。進一步明確補助資金必須全額、足額用于為學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發放給學生個人和家長,做到收支平衡,并適時接受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督。建立實名制學生信息系統,依托省教育廳統一制作的云南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建立實名、實號(身份證號)制學生信息系統,對學生人數、補助標準、受益人次等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并根據學生學籍變更情況及時調整就餐學校學生,嚴防套取冒領資金行為。

建立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機制。建立學生營養健康登記卡和學生體質健康登記卡,每學年對學生進行營養健康狀況檢測和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通過測試數據比對,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形成學生營養健康評估報告。

六、落實人員,強化業務培訓

篇3

工作思路

1、增強勤儉節約的意識?!安话踩僮骱屠速M是極大的沒有責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引導員工自覺養成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強化員工的集體榮譽感,發揚團隊精神,人人都有“校榮我榮”的感覺。每半個月對員工定期進行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培訓、進行考核、對一些不合格的員工再培訓,再考核,使其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最大程度的才智和技能,使食堂隊伍不斷得以優化,從而提高食堂隊伍的整體素質。

員工培訓

一、本學期計劃對食堂員工衛生、服務知識進行培訓。由于廚房人員的文化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參差不一,廚房培訓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1、講受法

主要是通過口頭語言的形式向他(她)們傳授各種技能。

2、討論法

圍繞一個問題開展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歸納總結。

3、演示法

單靠口頭講授不能達到目的,而通過示范操作分步驟講明操作要領。

4、實踐指導法

對操作的全過程進行總結,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方法。

二、召開食堂全體工作會議,組織員工學習我國的《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衛生工作條例》,統一思想認識食堂各種衛生、安全規章制度。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服務意識,端正工作態度。與各員工簽訂食品衛生安全目標責任書。

堅持每天對食堂的食品衛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糾正或處理。每周召開一次食堂工作人員會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時時刻刻強調安全問題,切實保證師生的飲食安全。

制定每周工作計劃、每月考勤、視師生就餐人數合理安排加班人員。提高學生節約意識。組織班組長研究每周營養菜譜。

1、十月份開展《食品衛生安全月》活動,制定活動計劃、內容即實施方案?;顒訒r間安排在(十月十日至十一月十日)。活動開展期間請校領導進行監督,定期檢查指導?!础窗踩隆怠祷顒悠陂g,收集整理各種數據,寫出活動總結報告、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制定整改計劃。全力搞好就餐工作,合理搭配營養餐,使每位學生精力更加充沛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抓文明禮貌的落實

我們提倡文明用餐、禮貌服務,要求班主任做好在校用餐學生的文明用餐的教育,而且,每天學生用餐時都要有生活老師廚房師傅入餐廳巡視,定桌服務,幫助解決學生用餐中的具體問題。

嚴把質量關

1、對“三無”食品。檢查發現有供應商原材料已過期,且沒有檢驗合格證;還有副食品無廠名廠址、無出廠日期,無保質期,一律不允許進入食堂。

培養員工主人翁意識,提高食堂整體素質:

1、提高主人翁的自覺性和加強員工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認識,讓員工參加民主管理,發揮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有重大決策時廣泛聽取員工的意見,讓員工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幫助管理者決策,而當決策一旦定案,管理者就要組織員工實施方案,這樣員工才會以主人翁的姿態發揮干勁,智慧和創造力,大大增強食堂的生機和活力。

2、要善于激發員工參與意識,關心每位員工的痛癢,開展一些有意義娛樂活動和公益活動,生活上關心他們的喜、哀、樂和冷暖,人格上尊重他們,甚至稱呼可親一點讓員工們感覺到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從學校能找到“家”的感覺,同時,創造讓他們體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從而使員工感覺到大家庭的溫暖和做主人的樂趣,從而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增加學校的凝聚力。

這個學期我們膳食部在雷校長開完教職工培訓會的第二天,為了能更好地服務每一位同學,保證同學們的身體健康。促進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生活水準,吃上美味、可口、營養的三餐三點,膳食部從開學開始,老師由原來的七選四,改為自助餐。

篇4

 

依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促進教育公平發展,我縣于2012年4月份啟動了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h教育局積極探索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辦法,努力改善學生食堂設施,不斷提高學校后勤保障水平,穩步有序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現將一年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我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共19所,其中小學12所,初中7所,學生共有7487人,其中有小學生4370人,有初中生3117人,采用食堂供餐的學校有19所,其中小學12所,初中有7所,全縣學校沒有向企業(單位)購買供餐。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生活標準,供餐模式為“雞蛋+牛奶+等價食品”。到目前為止,學生食用情況良好,無不適、中毒事故發生。

二、 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夯實責任??h政府成立了“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政府副縣長任組長、相關部門和機構負責人任成員,制定了《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教育局和各校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和健全相應的食品安全規章制度,制訂學生營養計劃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的立體化的管理網絡,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

2、宣傳教育,提高認識。我局要求各學校必須落實國家教學計劃規定的健康教育時間,并通過板報、櫥窗、課堂、專家講座等形式培養學生科學的營養觀念和飲食習慣。各學校結合校情因地制宜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每校均開展了營養知識專題集會或主題班會教育活動。教育局組織各學校校長和營養餐管理人員,邀請蒙牛公司專業人員進行營養安全知識講座,收到很好的效果。

3、規范流程,保證質量。要求各學校必須指派專人負責營養餐工作,有專人接收,登記造冊,查看并索取票證,對食品進行抽樣檢查,嚴禁不合校食品進入校園;學校必須有單獨合適的營養餐存放間,除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入內,防止食品感染和安全事故發生。每所學校都有專人值班,做好雙休日及節假日的防盜工作。

4、檢查整改,規范運行。教育局要求各學校定時對學校食堂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每學期,教育局聯合衛生、食品等部門對全縣學校食堂管理和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拉網式檢查,確保了營養改善計劃運行有序、操作規范。

三、 存在問題

    1、廠家供貨運輸難。我縣是山區,交通復雜,加之學校布點分散,供貨企業運輸難。一次送5天的食品,這樣不僅要增加對學校儲藏室、冷藏設備、加熱設備等基礎性建設的資金投入,而且也大大增加了食品在儲存中的安全風險度。

    2、食堂改善達標難。過去建設的食堂,由于當時投入少,標準低,大多不能達到國家食堂標準。實行營養餐以來,絕大多數食堂需要重要改造,需要大量資金,縣財政和學校資金壓力特別大。

    3、營養食品浪費現象較重。營養加餐總體上還是牛奶、雞蛋、饃片、水果,時間一長,有些學生就出現了厭食、挑食現象。雖想盡辦法,在不影響營養前提下,照顧學生口感、口味,但眾口難調,還是有個別學生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把營養食品扔掉不吃,造成浪費現象。

四、2014年工作

    一是繼續做好食品安全、資金安全等工作,確保不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確保此項工作穩步實施;二是繼續做好食堂建設工作,落實規劃,明確進度;三是繼續做好宣傳工作,把握政策,明確方向,使這項惠民工程真正深入人心;四是做好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利用假期,對有關學校的校長、總務主任、財務經辦員等進行專項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使今后工作更規范、更專業;五是穩定和加大后勤隊伍建設,要求從縣營養辦工作人員到學校的分管領導、經辦人員、后勤管理隊伍要相對穩定,便于科學、高效工作;六是嚴格要求各校認真做好營養改善計劃檔案整建和管理工作;七是做好學生營養監測和身體監測工作。

總之,縣教育局將以努力把國家“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成“放心工程”、“營養工程”、“滿意工程”為目的,做實做好各項工作,為教育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縣中小學后勤管理服務中心

篇5

摘要:國家對貧困地區實施了農村中小學愛心營養餐工程,為農村中小學生免費提供營養餐。在中央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農村中小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國家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工程,它與中國未來發展密切相關。這項工程實施以來,貧困地區受教育的孩子們享受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恩澤。

關鍵詞:農村學校 營養午餐 思考

每一位受教育孩子及的家長無不感嘆:“現在的娃娃太好了!”家長們不用擔心孩子們上學會挨餓,中午是否回家吃飯之類的事了。把孩子送到學校是一家人的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欣慰。一來孩子在學校很安全、很放心,二來在學校快樂的學習,健康地成長,生活還比家里的好得多。因此,有孩子但沒有到讀書年齡的家長天天盼望孩子快快長大,好去讀書,每個學年初都有好多孩子不足齡家長托人或自己來學校求情,收不足齡孩子讀書。

我鄉是一個苗族聚居民族貧困鄉,全鄉總人口7300余人,轄3個行政村,適齡兒童1200余人,適齡少年300余人。有九年一貫制1所,村完小2所。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前,由于人民群眾生存環境惡劣,居住分散,生活水平很低。孩子們個個營養不良,加上上學路途遙遠,每天上學就得早出晚歸,早上6:30上學,下午5:30才能回到家吃飯,每個學生到下午都打不起精神上課,只有老師單方面扥努力,再好的課收效甚微,教學質量無法提高。每個學生家長為孩子上學真是操碎了心,學校老師、領導也為學生中午在校外攤點購買零食是否安全而擔心。

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學校全面落實國家營養計劃午餐實施方案,校校有食堂,學校食堂統一由學校自主經營,學生營養午餐由各校食堂供餐。加強學校營養午餐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管理,確保實現學校食堂零利潤。讓學生不但吃得飽,而且吃得好。每餐保證三菜一湯和熱乎乎的大米飯。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好的多,但是很多家長只重視房子做得有多好,有多漂亮,對一家人的生活,特別是孩子的健康都關心不夠。很多家長互相閑談時都說:“現在的娃娃去學校讀書,回家來就說家里的飯菜不香。”營養午餐不是免費午餐,每餐學生自籌1元,家長都很樂意。學生在學校不但學好、玩好,而且吃得好,家長送孩子到學校讀書真的是放十二個大心,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也很容易快步提高,我們何樂而不為?

在實施營養計劃午餐的過程中,給學校管理業帶來許多困難和難題。首先,學校必須配備一名責任心很強的專職管理人員管理食堂,嚴格各項食堂管理和操作規程,實行精細化管理及操作,不得有絲毫粗心和僥幸心理。其次,食堂食品、物品采購流程嚴格要求,采購各個環節都必須接受群眾監督,100元以上必須有兩個人參加,這又給學校帶來許多麻煩,有些教師因為教學忙而不愿意參與,背后又說別人壞話。有的還說:“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午餐,學生和學生家長得實惠,對老師是一種拖累?!边@種說法也不完全錯,有些學生不會感恩,學習不主動,家長也不管、不問。第三,食堂管理人員沒有人愿意做,大多數都是學校領導口苦婆心、恩威兼施才能免于接受。因為,一是食堂管理人員工作量大,幾乎沒有周末的休息時間,有些食品必須在學生上學前一天做好準備,否則到學生上學時無法開餐。上課時每一天都要比其他來時起得早,有寄宿制學校的,每天下午至少也要在下午7:30才下班,每天工作不少于10小時。二是思想壓力大。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時時掛在心上,隨時隨地都要接受檢查,萬一出現食品安全事故,自己就是第一責任人,每根神經時時都繃得緊緊的,讓外人看來沒有一張笑臉。

實施營養計劃午餐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特別象我鄉這種貧困落后的山區學校,盡管學校有多大的困難,都必須做,而且要做的更好。所以,要繼續實施好學校營養計劃午餐,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轉變觀念,選好用好管理人才。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學校領導不得有半點銜油的思想,要把黨和政府給予的愛全部奉獻給每一個學生。食堂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高度的責任心和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精神,因為實施營養計劃午餐時間才一年多,對食堂工作人員考核相關制度和方案有待完善,因為食堂工作人員沒有教學成績,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又很少,所以,下一步的考核方案和辦法應該向這類人員適當傾斜,才能公平合理。

第二,嚴格資金管理,杜絕資金管理漏洞。目前,很多農村學校,教師缺編,食堂管理人員只是1人,采購付款都是一個人,大部分為了方便,都是定點供貨,其他教師參與采購只是形式而已。為了食堂資金的安全,讓國家給予每生每餐撥款3元全部吃進肚子里,食堂至少要三人管理,一人采購,一人付款,一人驗貨,還要不指定供貨商供貨,按照現行市場物價采購,不但可以讓學生吃飽,而且吃好。

篇6

一、加強組織建設,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二、針對要求重點對以下方面進行了自查工作

1.教育扶貧集中治理工作共清理 2016 年至 2018 年項目 5 個,涉及項目資金 498173.342萬元,通過單位自查,截至 8 月 30 日,共發現教育扶貧方面問題  1  個,整改  1   個,其中整改完成  1 個,正在整改之中 0 個,立案 0 件,辦結 0 件 , 查處 0 人,其中組織處理  0  人,黨紀政務處分 0 人, 追繳資金  0  萬元,退還群眾資金  0  萬元.

2.自查了2016年至2018年的學生食堂營養餐工作:清查資金86.975萬元,清查學生人數2485人,通過票據清查、賬目查閱。學生營養餐做到賬目清楚,管理有序,沒有盈利,但存在大部分開支發票是白水發票問題。

3.對幼兒園貧困生活補助,建檔立卡學生資助、“三免一補”等資金,從2014年至2018年進行了全面清查。由領導小組成員牽頭,教師代表參與,對每筆上級撥款和發放名冊進行了一一核對。為了準確無誤進行了下鄉走訪、電話查問。共清查資金59.717萬元,清查人數1193人,發現1名疑似建檔立卡學生周某某2018年下學期未享有國家助學金。發現問題后,派專人將資金落實到位。

4.對學校基建工程質量,基建工程撥款從2016年至2018年進行了全面摸排和清查。基建工程款全部撥付到位,但教師周轉房廚房墻壁瓷磚存在質量問題,大部分瓷磚脫落,現責令施工方返工重做,此項工程正在落實之中。

5.在教育收費問題中,從2016年至2018年學校每期開學之際召開教師會議,傳達上級精神。嚴格按照上級收費文件操作,并每學期進行收費公示。但通過入班調查有個別班主任教師間接引導學生購買外商書店書籍現象。

6.2016年至2018年通過調查,無教師課外補課現象。

三、針對在開展教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校今后改進措施與努力方向。

1. 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扶貧政策宣傳,充分認識到教育扶貧的重要性。嚴格執行國家“三免一補”的資金,學生公用經費的撥付使用政策,不挪用,不套取。我校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做好建檔立卡困難學生的補助審核、公示等工作,教育扶貧基金做到“應扶就助”,補助資金足額按時發放到位。

2. 做好教育的扶貧工作臺賬的精細化、規范化。組織教師對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進行自查,認真核對信息、核準數據,建立起學校教育貧困電子檔案,制定臺賬管理制度,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3. 落實好教育扶貧工作,加強對在校貧困學生的幫扶,做好教師與學生的“一對一幫扶結隊”工作。

我校以此專項治理行動為契機,及時整改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大教育扶貧工作的落實與創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校的長遠發展不懈努力!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把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作為資源節約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抓好糧食生產,穩定和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提高糧食綜合利用率,有效節約糧食,抑制不合理需求。從減少和杜絕糧食損失浪費入手,從公務活動、機關和學校做起,動員全社會力量,確保糧食安全,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全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糧食生產和養殖業節約。重點抓好農作物播種、田間管理、收獲及畜禽飼養等環節的節約。大力推廣種子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加大病蟲草鼠害防治力度,推廣適時機械收獲等先進實用技術,減少生產損失。大力發展節糧型草食牲畜,積極開發利用秸稈等非糧食物資源。改進畜禽飼養方式,促進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高飼料轉化率。

(二)認真做好糧食儲存和保管工作。加強儲糧基礎設施建

設和維修改造,配備科學儲糧設備,改善儲糧條件,減少損失

浪費,提高糧食儲存質量。加快成品糧儲存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通過推廣機械通風、科學保水、低劑量低氧低溫和綠色儲存等先進儲糧技術,減緩糧食品質下降速度,避免庫存糧食發生霉變。進一步提升全州糧食倉儲管理能力,加強和改進儲備糧管理,走“綠色儲糧”、“生態儲糧”之路,執行好儲備糧規范化管理和定期輪換制度,減少糧食入庫、出庫、倒庫、清庫等環節的遺灑損失,避免拋、漏、撒現象發生和質量劣變,加強科學儲糧技術與管理手段有機結合,提升儲備糧管理水平。大力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實施項目,積極向農戶普及科學儲糧知識,對農戶進行科學儲糧技術指導,提高農戶防治病蟲鼠害技能,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新裝具、新技術,改善農戶儲糧條件,降低儲糧損耗。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逐步提升我州節糧用糧的整體水平。

(三)努力提高糧食加工和轉化利用。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快對糧食加工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最大程度利用好糧食資源,千方百計提高原糧出品率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率。培養和扶持上規模、有帶動能力的糧油加工企業。面粉加工企業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禁止濫用添加劑,保證人民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四)積極做好糧食運輸節約。加快推進糧食儲運“四散化”(散裝、散運、散卸、散儲)進程,加強散糧運輸中轉、接收、發放設施、檢驗檢測及糧食信息體系等配套設施建設,形成與全省現代糧食物流體系相連接,高效、順暢的跨地區糧食物流通道,減少運輸環節,縮短運輸周期,提高糧食運輸效率,減少糧食運輸環節的損失浪費。

(五)大力推進餐飲業節約。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合理消費、文明消費。鼓勵有條件的餐飲企業嘗試為顧客提供營養配餐服務。鼓勵發展大眾化餐飲和餐飲業連鎖經營。加強餐飲業信息化建沒,減少糧食和食品采購、儲運、加工環節的浪費。加強餐廚垃圾管理,積極推進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六)切實抓好食堂節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強化經濟核算和成本控制,積極推廣餐飲服務外包,加強糧食、副食品和原材料的采購、儲存及加工管理,防止腐爛變質。要根據衛生可口、營養健康、經濟適量的原則烹飪制作食品,改進供餐、用餐方式,方便用餐人員適量選取,對于剩余食品要進行回收處理。要加強就餐管理,在餐廳擺放提示牌或張貼宣傳畫,提醒用餐人員注意節約,避免浪費。同時在餐廳安排監督人員,對造成浪費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

(七)行政機關帶頭節約糧食。各級行政機關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切實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做好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要把節約糧食、反對食品浪費作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機關

的重要內容,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實。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和會議用餐,公務接待一般不安排宴請,盡量在機關食堂或定點飯店按規定標準安排就餐,盡量減少陪餐人數,提倡自助餐,一律不準超標準安排用餐,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要加強會議用餐管理,努力壓減會議,控制與會人數,提倡開短會,盡量不安排會議用餐。制定和完善公務接待費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定點用餐制度,提倡采取自助餐形式。

三、加強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州政府決定成立州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協調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州發改委,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負責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協調領導工作,指導各地區、各單位抓好糧食生產、儲存、加工、運輸、消費以及公務接待活動、行政機關、學校等領域的節約糧食工作。

辦公室具體負責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糧食儲存加工的節約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切實抓好分工負責范圍內的工作。州農牧、經貿、交通部門要抓好糧食生產、運輸和消費環節的節約工作。州政府辦公室、財政和教育部門要抓好行政機關、學校等領域的節約工作。州質監、科技、衛生、旅游、工會、共團、婦聯、科協等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各自的特點,積極做好節約糧食工作。各縣也要成立相應機構,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保各項節糧措施落到實處。

篇8

(一)教育質量有新提升教育基礎不斷夯實

1、幼兒教育規范發展。幼兒教育全面發展,全區每一街道(鎮)均建成一所中心幼兒園,在園幼兒17314人,入園率96%,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9%。開展試辦幼兒園的全面檢查,審批了51所“試辦幼兒園”。召開幼教會議,逐步理順街道中心幼兒園與村級幼兒園的管理體制,使全街道幼兒園做到了“四統一”(即統一招生、統一收費、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召開幼兒教育集團化管理現場會,推進了我區幼兒教育集團化管理步伐。組織召開幼兒園課程培訓會,編制幼兒園情況一覽表,推動我區幼兒教育質量再上臺階。組織參加*市慶“六一”幼兒繪畫比賽和教師主題環境創設評比活動,我區成績名列前茅。積極開展示范性幼兒園的爭創活動,省示范性幼兒園達到6所,市示范性幼兒園達到6所。

2、義務教育全面發展。繼續實施“放兩頭、保中間、活全局”的發展戰略,鞏固了“兩基”成果,基本達到高標準。強化學籍管理,促進了全區學籍管理規范化建設。狠抓了“五項工程”建設,全面開展“校舍隱患”排查工作。全年投入資金1250萬元,如期完成省農村學校食宿改造工程5個項目,建筑面積達11910平方米。投入2694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田徑場、改廚改廁、硬化綠化及校舍維修改造等項目62個,面積42175平方米?!皭坌臓I養餐工程”和“貧困生擴面工程”落實到位,投入資金270萬元,發放營養餐券4746張,義務教育券13946張,資助面達到13.99%。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99.81%,鞏固率達到99.98%。盲、聾啞、弱智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為98.02%?!叭龤垺边m齡兒童少年、低保線以下貧困家庭子女均享受全免費的十五年基礎教育,由民政部門認定的其他貧困家庭子女亦享受全免費的義務教育,投入2萬元對20名特困生給予生活補助。

3、高中教育均衡發展。實施高中入學成績準入制度,設定普通高中、綜合高中最低錄取分數線。積極推進高中新課改,開展“學科培訓——學科調研——成果展示”為模式的新課改活動,組織了12次學科培訓,開設了13個學科專題講座。組織校長、教師外出考察學習,提高高中師資質量。出版了四期《課改動態》。加強課題研究,積極撰寫教學科研論文。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初升高比例達到99.87%,比2000年提高31.2個百分點。普職教比繼續保持1:1。

4、職業教育穩步發展。進一步落實省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發揮職業教育集團作用,與62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投入134萬元,加強*第二職業技術學校的校舍建設和教學設施改造。開展百名教師下企業,百名技師進校園的“雙百”活動,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實施*區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愛心營養餐工程,748名貧困生受惠,總金額15萬元,占在校生比例11.1%。開展中等職業學校貧困生資助工程,全年投入180萬元資助1397人次,占在校生總數的10.5%,促進了職業教育的和諧發展。

5、成人、民辦教育持續發展。5個街道成立了社區學校,城鄉成人繼續教育網絡全面建成;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術培訓,600名農村預備勞動力參加了技能培訓,277人畢業;*職業中專成為全區農村勞動力培訓基地,為全區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3053人參加自學考試,實考2726課次,合格1410課次,畢業?人。進一步規范民辦教育,對全區130所民辦教育機構進行了年度審查并公布結果。承辦了在書生中學召開的全國民辦學校品牌建設研討會暨*省民辦普通高中聯誼會。加強民辦學校調研,努力解決民辦學校教師的后顧之憂。

(二)教育創新有新突破,教育均衡全面推進

1、教育精細化管理全面開展。召開了“開展教育精細化管理”為主題的暑期校長讀書會,大力推進學校教育精細化管理。通過聆聽專家報告、專家和校長對話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學習和交流,加強了校長的精細化管理理念,促進了學校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化。舉辦了第二屆校長論壇,有18位校長走上講壇,就“教育精細化管理”作了演講,并聘請了*大學、省教科院3位專家作點評,有力地提升了學校教育精細化管理水平。編輯刊發了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總結專題,進一步加強了教育精細化管理經驗的交流和推廣。

2、農村完小建設卓有成效。切實加大完小教育投入力度,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協助區政府舉行了*區農村完小建設現場會,進一步加快了村完小建設。加大完小教育調研力度,組織開展聯系學校及“完小”蹲點調研活動。分6個小組赴全區各聯系學校及最基層的村級小學---“完小”,組織召開懇談會,參與制訂學校發展規劃和工作思路,了解新課程的實施情況,了解師生的思想、生活、工作狀況,摸實情,辦實事,走訪慰問完小家庭貧困學生。加強完小教研活動,開展了全區性的“中心校與完小科研互動式行動研究”活動,召開了完小教科研現場會。加強完小教師隊伍建設,開展面向全區農村學校的第十三屆星級教師評比活動,提高了完小教師隊伍素質?;A設施建設卓有成效,舉行了百萬體育器材進校園的贈送儀式,加強了完小體育設施建設;全區共投入560萬元加強完小場地硬化和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補助80萬元,完成了11所完小的場地硬化,專門補助170萬元,維修改造了18所完小校舍。加快了完小的現代化建設,共投入了113萬元購買了79臺電腦,81套多媒體設備,3200套圖書,提高了完小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進。加強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建立了*教育心理健康咨詢站,舉行了*區教育心理咨詢站啟動儀式暨現場咨詢活動。選送心理教師外出培訓,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咨詢工作。全區學校建立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網站和心理郵箱,開播校園心理咨詢電臺,特聘咨詢師為師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成立了心理健康講師團,開展全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大講堂活動,培養了學生健康心理。制定了*區教育心理咨詢站年度工作思路,深入開展全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4、校網調整工作有序開展。按照校網調整規劃,加大了小學校網調整力度,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整合。一是撤并光明小學,將31位在職教師和35位退休教師分流安置到區實驗小學、實驗二小、云健小學和中山小學等4所學校。光明小學校舍現由實驗小學使用,籌建“陽光教育基地”。二是順利撤并*街道聞裕順小學和章安街道就嶺小學。兩校教師得到了妥善安排,學校資產得到了合理利用。三是順利置換原三中土地,置換所得資金3000萬元用于*五中還債,減輕了五中的債務負擔。

5、高考組織管理成效顯著。加強對三考(高考、會考、中考)工作的研究、管理和指導。組織舉行了二次全區模擬高考,首次組織了與杭州市的聯考,創新了模擬考試思路。召開了區20*年高考總結、表彰暨質量分析會,下發了20*年高中教學質量獎,明確了20*年區高考目標。組織了區高考研究小組成員、普通高中部分業務校長、教學骨干到上虞、舟山等地學習高考經驗,形成調研報告,在全區學校進行交流學習。今年高考再創佳績,我區文理科上線萬人比68.68,居全市第一;文理科上重點線萬人比5.13,全市第三,三區第一;市理科狀元由*一中學生獲得,全市文理科前10名中我區占4名,繼續保持三區第一。

6、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一是開展中小學校長助理公開選聘活動,制定了公開選聘校長助理實施辦法,連續4天在7所學校的22名候選人中公開選聘7名校長助理,學校掌握65-70%的評定權力,其中全體普通教師擁有50%的決定權,充分發揮學校教師當家作主的權利,彰顯教育人事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得到了全區師生的好評。二是全面貫徹《*區教育系統畢業生錄用和教職工調聘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嚴掌握新教師錄用條件,規范新教師錄用程序,做到四公開(政策公開、條件公開、指標公開、結果公開),新教師招聘工作規范、合理、公正、有序,今年共錄用新教師75人,社會反響良好。

(三)隊伍建設有新加強,德育水平不斷提升

1、深入開展名師工程。認真做好市名師名校長的推薦評選工作,經過嚴格考核,4位教師被評為*市名師,2名校長成為了*市名校長。目前,我區擁有*省功勛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11人,*市名教師27人,*市名校長9人,按專任教師比例居全市首位。創新星級教師評比模式,在農村學校開展了第十三屆星級教師評選。共評選出26名教師為*區第十三屆星級教師,至此,全區共有星級教師592名。加大了優秀人才引進力度,創造優秀人才工作、生活的良好環境。進一步完善了區特聘教師制度,狠抓名師下鄉支教工作,扎實做好省特級教師、市名師和區星級教師下鄉支教及城鎮教師到農村學?;虮∪鯇W校任教工作,充分發揮了優秀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

2、強化師資隊伍培訓提高。建立教師業務素質考試制度,組織全區中小學教師進行了教師業務素質和“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和考試;開展網上“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員培訓大講堂”,擴展了培訓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加強了教師年度考核工作,規范教師檔案管理;加強新教師見習期培訓,141名已畢業轉正。組織開展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工作,對初中、小學班主任隊伍開展小班化、多批次培訓,提高了中小學班主任整體素質和能力。支持鼓勵中小學教師參加高一層次學歷進修,全區中小學教師合格學歷大幅提升,目前,全區中小學教師合格學歷,小學、初中、普高、職高分別達到100%、99.59%、97.51%、90.84%;高一層次學歷,小學、初中分別達到81.72%、80.84%,居全市前列。

3、提升校長隊伍素質。開展了學校德育副校長全封閉培訓。8月,37個學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在教師進修學校進行了為期7天的全封閉培訓,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將軍事化訓練和眾多專家的德育報告有機結合,有力地提升了德育副校長的素質和管理水平。開展全區小學校長提高培訓,121位小學班子成員參訓。組織35名校長助理和后備干部進行為期3個月的崗位培訓,嚴格校長后備干部考核,取消了12名后備干部資格;加大了對校長班子考核調整力度,共調整充實了23位中小學校長班子成員。提高校長崗位職級津貼,調動了校長工作積極性。

4、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熱心愛教、文明執教、優質施教、廉潔從教”承諾活動和“群體師德創優”活動,把師德作為教師工作考核的首要內容和職務評聘的重要依據,實行一票否決制。樹立典型,大力弘揚先進教師事跡。舉辦了第23個教師節慶祝大會,表彰了各級各類先進102人。其中全國模范教師1名,省級先進11名,市級先進11名,區級各類先進80名,大力弘揚了教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高尚精神。開展了*區首屆“十佳班主任”評選活動,產生了我區首批“十佳班主任”。舉辦第二屆教職工運動會,加強了教職工的團結協作精神。嚴肅整治教師有償補課、違規帶生行為,開展了為期2天的暑期中小學師德專題培訓,全區3600多名教師參加培訓,促進了全區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積極推進學校民主管理建設,召開了全區教代會現場會,進一步規范教代會全程工作,充分落實了教代會的審議權、審議通過權、審議決定權、評議監督權等“四權”。

5、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多措并舉開展德育工作。承辦了*市德育工作現場推進會,生態德育工作初見成效,《*區中小學“生態德育”的實踐與研究》被列為省重點課題,受到了專家的廣泛關注;加強綠色學校建設,開展區級綠色學校評比活動,10所學校被評為區級綠色學校;全面檢查全區學校日常行為規范落實情況,加強了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管理;進一步加強了國防教育,開展了軍訓、主題班會、模擬防空演練等豐富多彩的國防教育活動;積極開展民族精神教育,進行紀念建軍八十周年和建黨86周年的歌詠比賽、書畫比賽、演講賽等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舉辦*區未成年人讀書節,開展民族精神大講堂、“好書我推薦”、“讀后感征文”等活動,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舉辦了第一屆校園社團文化節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素質。辦精辦好《自主教育》和《*家教》刊物,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四)素質教育有新成效教育投入持續增加

1、素質教育成效顯著。一是加強青少年科技文化藝術教育工作,成功舉辦區第十六屆中小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組織參加了*省第二十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5個項目獲獎;加強中學學科競賽的管理和指導,7人獲*省初中科學競賽一等獎,占全市的一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二是全面推進學校體育工作。舉辦*區第二屆中小學生體育節;開展學校陽光體育工作,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積極開展創建體育特色學校和學校體育人才基地建設,2所學校被評為省級體育特色學校,2所學校被確定為省級學校體育人才基地;編制了*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方案,制定了*區百萬體育器材進校園實施方案,舉行了*區百萬體育器材進校園活動,與體育局共同出資105萬元,對全區農村學校體育設施進行添置、改造,促進了城鄉體育教育均衡發展。

2、積極建設平安校園。繼續推進“平安校園”創建,全區所有中心校以上學校都達到了*省“平安校園”創建標準;召開全區性教育系統安全工作會議和安全緊急會議3次,周密部署學校安全工作;舉辦“全國第六個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0多份;開展“警校共建”活動,實行學校交通協管員制度;實施“家校通”工程,為學校、家長聯系搭建信息平臺;開展了二次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和學生接送車專項整治;積極配合各學校辦理投保手續,全區38所學校6萬多名中小學生和53所幼兒園近1萬名幼兒參加校(園)方責任保險。加強學校衛生工作,5所學校成為*省食堂衛生等級量化管理A級單位,37所學校被確定為各級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加強學生食品安全管理,出臺了*區學生食品配送實施方案,開展校園食品安全配送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年,預計教育事業總支出5.6億元,其中區財政對教育事業撥款達到25267萬元,比上年增長18.7%。教育附加收入達到3653萬元,比上年增長8.4%。人民教育基金收入達到3428萬元。繼續開展義務教育免雜費,97066名義務教育學生被免除學雜費,金額1059萬元,極大減輕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重視教育裝備投入,促進教育裝備現代化。投入477萬元,新增學生課桌椅5215套,新增多媒體設備191套(其中簡易49套),新增計算機454臺。目前,全區中小學擁有多媒體設備1324套,擁有計算機7040臺。多媒體設備基本普及到每一個新課程教學班;學生數與計算機數比達到10:1,各校基本擁有滿足教學用的計算機教室,實現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加強督政和督導,指導大陳鎮順利通過*市教育明星鄉鎮評估,目前,全區所有鎮、街道成為*市教育明星鄉鎮。10所學校被評為“*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

4、關心弱勢群體受教育權利。開展弱勢群體結對幫扶工作。教育局機關60名干部與全區貧困戶、低保戶一對一結對,開展送溫暖活動。局班子成員與10名貧困學生結對,開展資助活動。教育局機關與下陳街道明星村、海門街道建設社區開展結對活動,給明星村4戶困難家庭送去了慰問金,切實幫助該村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關注弱勢群體子女受教育權利,聯合開展了2次對民工子女免雜費款和營養餐券現場發放活動,近6000人次受惠,金額達40萬元,使民工子女享有了公平的受教育權利。

(五)依法治教有新拓展,教育形象全面改善

1、學校招生人事工作規范有序。一是嚴格規范了學校招生考試工作,開展“招生政策進萬家”活動,加大招生工作的宣傳力度;召開全區招生考試干部培訓會,加強招生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對各類招生考試過程監督,嚴肅考試紀律,確保了錄取工作規范、有序;嚴格控制學校招生規模,派出招生督查組,現場監管學校招生工作,并定期開展招生檢查,進一步強化了招生監督。嚴格執行招生收費政策,建立了監督收費的長效機制,實行全程監控,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檢查,有效地規范了教育收費,基本消除了教育亂收費現象。二是嚴格規范了教師調聘工作,順利完成了20*年全區中小學人事核編;堅持“統一管理、計劃進人、考試擇優、定編設崗”的原則,嚴格控制編制,嚴肅進人計劃,嚴格控制區外教師調入和區外畢業生聘用,從嚴控制民辦學校教師調入;全區學校教師正常調動共79人,其中區內33人;錄用新教師75人。進一步規范了教師年度考核工作。

2、“懇談日”活動積極開展。制定了“懇談日”活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先后在*一中、*五中、*中學、*中學、大陳實驗學校和黃礁中心校等學校舉行“懇談日”活動,面對面聽取意見和建議,并認真落實整改,有效地緩解了教育矛盾,加強了局機關、學校與社會各界人士以及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交流和溝通,促進了我區教育的和諧發展。健全局領導接待日接訪活動。局領導接待日每月安排一次,全年共安排了7次,接待了14批次者,積極化解教育矛盾,促進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篇9

一、把牢一個中心,確立教育發展航標

自200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縣財政每年教育經費預算不低于1億元,先后組織各級各部門扎實開展“兩基”迎國檢工作,迎接省教育督導評估。教育局黨政班子團結務實,激情迸發,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聯系領導到基層問教育、看學校,幫助解決教育問題。近年來,縣委、政府先后出臺了《城區教育資源整合的意見》、《富源縣關于校點布局調整的實施意見》、《富源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富源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的支持教育發展的工作職責,營造了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富源縣教育局緊緊圍繞提升教學質量這一中心,扎實推進教育改革與創新。2010年富源縣被評為“兩基工作先進縣”、2011年富源縣被省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先進縣”。

二、實施兩項工程,夯實教育發展基礎。

(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

一是抓投入,著力夯實均衡發展資金保障?!笆晃濉逼陂g,全縣財政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達18.37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6.39億元,分別比“十五”期間增長了216.7%和327.2%,教育投入占全縣每年財政支出四分之一以上?;A教育領域長期存在的“讀書難、讀書貴”的現象發生了根本改觀,逐步向“讀好書”邁進。

二是抓規劃,著力加快校點布局調整。富源縣出臺了《富源縣中小學校點布局調整實施意見》,按照“三個集中”的原則,即小學集中在行政村所在地辦學,初級中學集中在鄉鎮(鎮)集鎮所在地辦學,普通高級中學集中在縣城所在地辦學,不斷加大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建設的力度。2008年以來,全縣收縮和調整撤并小學校點122個(教學點37個,一師一校點85個),并于2012年底撤并所有“一師一校點”。計劃到2015年底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將由2011年的467所調整規劃為226所,其中初級中學17所、小學209所。同時,加大城區教育資源整合力度。按照辦學規模化、校舍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教育教學優質化的目標,制定了城區教育資源整合目標任務、時間表、路線圖。

三是抓項目,著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扎實推進中小學校安工程,2009年以來,全縣先后完成三期校安工程107校160個項目,排除D級危房104 360平方米,新建校舍126 527.99平方米。2011年以來,縣財政自主投入3 563.8萬元,實施了13校33個薄弱學校改造項目,排除危房23 330.6平方米,新建校舍29 612.6平方米。2012年又爭取了中央和省級資金1 030萬元,改造薄弱學校5校5項目8 000平方米。同時,爭取社會力量捐資建校助學。全縣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四是抓扶持,著力保障弱勢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留守孩子、進城就讀的農村學生等弱勢群體的就學問題,是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推進教育公平面臨的巨大挑戰。富源縣建立了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服務體系。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積極創新管理機制,開辟入學“綠色通道”,積極實施農民工子女教育的“陽光工程”,贏得了社會的贊譽。健全了多種形式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制度。

(二)名師名校工程

一是著力打造名校。采取與省內外名校聯合辦學、對口幫扶、上聯下掛等方式打造高中教育窗口學校。如,2004年與曲靖一中簽訂協議,由縣人民政府投資1.2億元,創辦了教育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均位居全縣前列的勝境中學。又如,2009年新建的富源六中與河北揮公實驗中學開展了長期的教學交流合作,扎實開展教學幫扶工作,同時,學校還選派了大批教師到山東昌樂二中、杜郎口中學交流學習,邀請了《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名師指導團專家和教授到校指導教育教學工作。

二是著力打造名師隊伍。為了培養更多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推進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富源們實施了“名師名校長工程”,制定名校長名教師培養計劃,培養了一批實施素質教育有帶頭作用的骨干教師和學校管理專家,并不斷壯大名師名校長教師隊伍,開展“青藍結對”,發揮名師名校長的示范作用,組織他們上示范課,開展二級培訓,實現以典型引路、以骨干帶一般,促進教師共同發展??h教育局制定了《富源縣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評選管理的實施意見》,對各學科帶頭人實行跟蹤管理,目前已培養省級名校長1名,縣級及以上學科帶頭人409人名(其中省級5人,市級56人)。

三、深化三項改革,推進教學管理創新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實行編制管理。實行編制總量控制,按照學生數和辦學規模,依據“師生比”、“班師比”標準核定教育事業單位編制總量,實行動態管理,由縣教育局核定報縣委編辦備案,逐步實行編制管理到鄉鎮、不具體到學校,由鄉鎮中心學校統一調劑安排使用的體制。

二是完善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度。全面推行學校崗位管理和合同聘用制,崗位結構比例相對均衡,合同聘用合法規范。同時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打破職稱終身制,高職比例適當向邊遠貧困山區學校傾斜。

三是建立掛職鍛煉和跟班學習長效機制??h城縣直學校每年選派1名學校中層領導干部或優秀骨干教師到掛鉤聯系學校或薄弱學校掛職鍛煉。各薄弱中小學每年須選派1名學校領導或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到縣城縣直學校或管理較好、教學質量高的學校跟班學習。

四是建立健全教師定期輪崗交流制度。各學校按照不低于專任教師總數的3%~5%和不低于骨干教師總數的3%~5%的比例開展支教、掛職鍛煉、結對幫教、跟班學習等形式的輪崗交流活動。城鎮中小學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教師評聘高級職務(職稱),必須具有農村學?;虮∪鯇W校任教1年以上經歷。

五是完善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制度。積極探索完善“以縣統籌、三個傾斜(傾斜邊遠貧困山區教師、傾斜優秀教師、傾斜班主任)”的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分配機制,發揮好績效考核在獎優懲劣、獎勤罰懶、末位警示、選賢用能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等方面的激勵作用,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深化課程改革

富源縣出臺了《富源縣中小學教學管理規程》、《富源縣教育局關于深化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確保各中小學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同時,強化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確保學生每天集體體育鍛煉不得少于1小時。要求各中小學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加強課程資源開發,形成獨具特色、與國家課程互補的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對課程多樣性、個性化的選擇需求。嚴格規范高中學生文理分科,尊重、保障學生通過選擇課程實現選擇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的權利,探索實行走班制和學分制管理,避免因過早分科造成學生不能通過學業水平考試等現象產生。

(三)深化評價制度改革

一是科學地評價學校。對學校的評價由過去的單純以文化課分數和升學率高低評價的做法改為以辦學思想、辦學條件、教學管理、安全管理、教育質量等內容的全面評價,教育局每年對縣直各學校、各鄉鎮中心學校進行一次系統的評估,結果通報全縣,年初與縣直各學校和各鄉鎮中心學校簽訂教學目標管理責任書,各鄉鎮中心學校對所屬各中小學每年進行一次系統評價,通報全鎮。以此正確引導學校之間由教學成績和升學率的競爭變為辦學整體實力的綜合競爭。

二是科學地評價教師。由過去單純以學生的分數高低決定教師的優劣改為從基本素質、業務能力、教學實績、提高學習、社會滿意度等5個方面進行評價,促進教師苦練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做一個社會擁護,家長愛戴、學生喜歡的優秀教師。

三是科學地評價學生。摒棄傳統的重知識、重結果、重外在評價的做法,把學生創新素質的評價突出出來,把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產品評價與效果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切實使用好《學生成長記錄袋》,抓好學生學業水平測試。從2012年起,富源縣小學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分為:“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中學考試評價在原來只注重最后分數的考核轉變到注重鞏固率、優生率、及格率等多元的評價。

四、抓實四個建設,提升教育發展后勁

(一)抓實管理體系建設

近年來,富源縣高度重視教學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積極探索和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改革、教學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轉變,突出“管理強教、管理強校”目標,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局、中心學校、中小學三級管理網絡。教育局領導實行分工負責職制、掛鉤聯系到鄉鎮、中心學校,機關科室及干部職工掛鉤聯系到具體中小學,年終實行捆綁考核。相繼出臺了《教師跨鄉鎮流動管理方法》、《教師績效考核分配方法》、《富源縣人事聘用管理方法》、《富源縣學校安全工作管理規程》等管理措施。同時,每年確定一個主題,扎實開展主題年實踐活動。近年來先后開展了“管理提升年”、“加快發展年”、“質量提升年”等主題年活動,引領各級各類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各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各學校定期召開教代會、修訂完善本鄉鎮、本學校的重要管理制度,如《教師年終晉級評優考核方法》、《學校績效工資考核分配方案》、《教師教學質量獎懲方案》等,強化過程管理。各學校成立校務委員會,調動廣大教師參與或體驗學校管理,民主決定重大事項,全面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積極推進校務公開。目前,全縣教育管理的良性運行機制初步形成。

(二)抓實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健全完善校長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擇優聘任的選拔任用機制,2008年以來,共公開選聘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學校)校長21人,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學校)副校長68人,鄉鎮初級中學校長19人,中小學校長253名,從縣直學校選聘到基層學校掛職鍛煉的教師4名。建立校長人才儲備庫,把那些思想素質好、工作成績突出的優秀人才儲備入庫,作為校長選聘的主要資源。強化對校長的培訓,制定校長崗前、任期內定期培訓的制度與方案。實行校長任期目標考核責任制,明確縣直各學校和鄉鎮中心學校、各中小學校長連續兩年綜合考核排名倒數第一的就地免職。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先抓培訓,富源縣自2002年實行教師招考以來,提出了“上崗之前必培訓,上崗能力不強再培訓”的教師培訓目標。將傳統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轉變為對教師有觸動的、有提升的校本培訓,在實施好“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計劃”、“全員培訓計劃”、“骨干教師培養計劃”的同時,采取主動走出去登門求教,多層次將教師送出去洗腦,請名校名師專家到校開展現身說教的方式開展“傳、幫、帶”活動;落實好骨干教師到省、市名?!案唷睂W習制度;組織青年骨干教師到邊遠山區支教,把新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輻射到落后地區,以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其次抓作風,在教育系統牢固樹立“作風正、教育興”的理念。深入開展“治庸、治懶、治散”的作風整頓活動和“以治理教師醉酒上課、教學期間參與打麻將、長期請人頂崗及不在崗人員”為主要內容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再次抓激勵,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在核準崗位結構比例時高級教師崗位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對教育教學效果好、師德師風好的教師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和表彰;深入開展“百名優秀教師”、“十佳教師”等評選活動,設立教育教學質量突出貢獻獎,每年對抓教育質量實績突出的學校、校長、教師予以重獎。

(三)抓實教研陣地建設

一是要讓教師能教研。出臺了《富源縣教育局關于全面推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度的實施意見》、《富源縣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見》、《富源縣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評選管理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配備教研隊伍,完善教研機構,落實專兼職教研員,聘請學科帶頭人,開展教學技能過關培訓,現代教育技術技能培訓及新課程研究等專題培訓,轉變少數教師存在的教育科研無關緊要的錯誤觀念,打破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論,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并要求各學校利用假期教學技能專題培訓,讓教師實實在在地掌握如何制作課件,如何運用多媒體,如何開展好實驗教學,如何說課、評課、聽課、講示范課等基本技能。

二是讓教師善教研。為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確保教研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富源們在全縣上下廣泛開展“上六課”(骨干教師上樣板課、教研員上示范課、校長上達標課、外出觀摩學習的教師上匯報課、優秀教師送教下鄉上觀摩課、全體教師上高效課)活動。制定《富源縣教育局關于關于深化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使教研工作不掛在嘴上,杜絕形式主義,將教學研究變為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大舞臺、提升教學技能的主渠道。

三是讓教師勤教研。為了扎實推進學校教研工作,縣教育局在政策、經費等方面給予學校必要的傾斜。2012年將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的教師培訓經費比率由5%調整到8%,為教研工作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經費保障。同時積極推廣“資源共建共享、個人加減、課后反思重建”的集體備課方式,定期開展中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競賽,推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的工作新舉措,調動了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篇10

(一)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情況近年來我省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2014年我省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為小學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并將寄宿生學校公用經費提高為小學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同時按95元/生年撥付取暖費。為保障規模較小的學校和教學點正常運轉,我省對不足100人的學校和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2014年我省還將特殊教育學生公用經費提高到4000元/生年。2014年我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的生活費補助標準為小學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二)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實施情況2011—2014年,我省共投入約19億元在全省所有縣(市、區)實施了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為義務教育學校配備教學儀器、音體美衛器材、圖書和“班班通”多媒體設備等。2014年,按照國家部署啟動實施了“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項目,我省將從2014至2018年,按照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總體要求,在全省98個農村縣(市、區)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程,并將項目實施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相結合,進一步加大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造力度,全面提高辦學水平。目前,2014年、2015年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各項目縣正按國家要求制定具體項目規劃。存在的問題是由于我省屬于中部省份,所享受的中央資金支持標準遠低于西部省份,但我省實際財力狀況卻弱于很多西部省份,加之煤價連續下跌致我省很多地區財政收入嚴重縮水,省、市、縣對“全面改薄”的專項支持資•專題報道金安排非常困難,資金缺口較大。(三)國培計劃實施情況我省“國培計劃”從2010年開始實施,共啟動了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和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兩個大項目。2010-2012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我省國培經費3000—5000萬不等,2013年項目資金增加到6500萬元,2014年增加到8000萬。2014年,全省共培訓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5.85萬人。國培計劃的實施,有力地提升了我省廣大農村教師素質,得到基層學校和教師的好評。(四)特崗計劃實施情況2009年起,我省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中編辦關于繼續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精神,在全省52個國定和省定貧困縣啟動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其中國定貧困縣特崗計劃由中央審批下達滿足各省需要,省定貧困縣特崗計劃我省每年安排招聘500名。2009年至今,我省已招聘6批特崗教師,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總計招聘優秀高校畢業生12890人。特崗計劃的實施,有效緩解了我省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對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得到廣大農村學校和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五)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根據國家安排部署和《山西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從2012年春季學期起,我省在大同、忻州、呂梁、臨汾的21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工作,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準從2014年提高為每生每天4元,一年按照200天計算。共涉及農村中小學校1523所,農村學生27.66萬人。此外我省還有9個市41個縣(區)進行了營養改善地方試點工作,受益學生25.77萬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使得農村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較大改觀,體質體能有了顯著增強,精神面貌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很多農村學校都附設有幼兒班,一些村小和教學點幼兒和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上課。營養改善計劃只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由此出現了小學生吃營養餐,幼兒只能看的現象,很多農村村民對此意見較大。另外,試點縣還反映由于撤鄉并鎮、移民并村和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工作的推進,縣城學校特別是初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但由于政策原因,這部分學生不能享受營養餐,家長不理解,對此有意見。(六)城市義務教育免學雜費情況2014年我省繼續對全省城市義務教育中小學校在校生免除學雜費,標準為小學250元/生年,初中310元/生年。這一標準從2008年之后再未調整,而農村公用經費經過多次上調,目前已遠高于城市標準。

二、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幾點建議

一是經費投入要向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公用經費應該按人數標準下達縣區后,建議由縣區統籌分配公用經費,以一定比例幅度向薄弱、偏遠、特殊學校傾斜,用于實現城鄉教育服務的均衡化。二是繼續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寄宿制學校經費保障機制。建議在2014年的基礎上繼續上浮,確保寄宿制學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廁所、浴室等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確保每名寄宿生有一個標準床位,同時為寄宿制學校配備必要的生活教師。三是提高城市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隨著“十二五”規劃的落實,城市化進程加快,進城務工人員相關政策的落實,適齡的隨遷子女到城市學校就讀,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斷增加,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斷減少,而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呈逐年提高的態勢,而城市實施的政策還是2008年的免學雜費政策,經費已經出現了倒掛現象,建議提高城市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城市義務教育學校年生均公用經費不應該低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年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四是保障機制、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重點向人均財政收入低的縣傾斜。建議建立動態的以人均財政收入為標準的經費撥付體系,根據地區間人均財力狀況,及時調整地區間的資金撥付比例,以達到縮小地區差距、均衡財力的目的。五是轉移支付資金不要以項目下達資金。轉移支付資金應當遵循突出重點、公開透明、注重實效、強化監督的原則。建議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應由當地政府組織實施,待項目實施后,再將項目實施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三、目前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以及我省2016-2018年的舉措雖然我省義務教育改革和發展近年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離人民群眾的期望和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是義務教育學校裝備配置水平低。特別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設施配備落后,一些學校食堂、宿舍、廁所、飲水設施簡陋、質量差,管理、維護能力弱,遠不能滿足學生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只有600-800元,規模小的學校大多用于冬季取暖,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困難很大。二是優質教育資源整體不足、分配不均,導致城鄉、地區以及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差異較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滿足,一些地方“擇?!爆F象比較突出。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農村邊遠學校教師整體素質較低,尤其是一些貧困縣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年齡老化,更新緩慢,文化結構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需要,專職的英、美、體、音等學科教師缺乏,教師兼科現象普遍,直接影響農村教育質量提高。今后,我省將在以下方面采取推進措施:一是全面實施“全面改薄”工作,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2014年到2018年,認真按照國家部署,按照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兜底線”,“分縣規劃、分步推進”,“中央補助、省級統籌、縣級實施”,全面實施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將項目實施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緊密結合,統籌各方面資金,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明確省、市、縣責任,確保經過3-5年的努力,使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室、桌椅、實驗儀器、運動場等教學設施及宿舍、床位、廁所、食堂、飲水等生活設施全部達到標準化要求,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基礎。同時,繼續強化分縣(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制度,督促各地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全面完成規劃。建立表彰獎勵機制,對早規劃、早完成的市、縣(市、區)予以獎勵,對未按規劃完成的縣進行問責,確保全省2018年119個縣(市、區)全面完成規劃任務。二是探索推行學區化管理。在目前40多個縣推行辦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研究將初中和小學結合成片區進行統籌管理,實行各校協同、資源整合、九年一貫等學區管理結構,推進聯片教研、師德培訓等學區間活動,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發展差距。三是全面實行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度。校長、教師(男50周歲、女45周歲以下)在同一學校任職超過6年,由教育部門安排在城鄉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交流??h域內義務教育校長和教師每年交流比例達到10%以上。

四、其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