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09:1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儒家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儒家文化論文

篇1

一、足球運動里規則精神不

等同于儒家思想中的禮與讓足球比賽規則是攻守雙方必須遵守的規矩,其精神實質是:公正、公平、合理、保護健康、保證技戰水平的發揮。從規則制定的出發點理解,它是為避免野蠻、粗暴、技術動作侵犯而制定的,但足球運動的實戰卻又離不開對抗、搶斷和空間的緊密爭奪。其中,可以找出一個詞匯———道德,是否違反了體育道德,是否惡意和蓄意侵犯,有了這一準則就不難判定足球運動中的違規。經幾千年儒家思想傳承的國人在從涉足這項運動以來就缺乏一種沖與撞、逼與抗、據理力爭的氣勢,而擁有過多“禮”的情節。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使得足球運動在中國始終不強不弱,經受不起壓力。鑒于此,在訓練與實戰中要從青少年抓起,從啟蒙階段就應該灌輸合理的競爭意識,利用規則中“道德”二字的精神,強調整體團結的對抗和緊逼方能提高技戰術思想的質的提高。

二、借鑒國外職業足球對抗

精神,改變傳統的謙讓意識縱觀世界足球運動的發展軌跡,可將各國的風格特點分為:歐洲派、拉丁派和歐洲拉丁派。而亞洲、非洲、大洋洲始終都在跟隨,并沒有形成特有的風格。其中,歐洲強調整體和對抗,美洲強調個人和技巧。國家隊層面以德國為例:強調全場整體緊逼,不給對手接應的時間和空間,雖有兇狠的技術動作,有上體的對抗,有被侵犯后的怒吼,但卻很少被規則判罰,原因就在于它們的技戰術高度融合了規則精神;職業隊層面以巴薩為例:其防守的特點與德國隊不同,德國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始終如一,而巴薩其防守的特點就是對方的半場,不讓戰火延續到領土以內,在對方半場內解決問題,減少后場的壓力。但這些要求隊員有較高的技術能力和嚴密的戰術隊形,同時具備步步緊逼、寸土必爭的思想。必須積極進行對抗和競爭,在技術中植入歐派思想,在戰術中學習德國的團隊意識。

三、結語

篇2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審美的功能是成于樂而游于藝,儒家的成德思想理念不僅在審美和實踐中得到應用,更嚴重影響了現在園林審美功能的設計方向。園林真正的樂趣不僅僅局限于精神,而最終應該展現在園林功能上,從感性角度出發,用4個字概括則為:興、觀、群、怨。其中興代表的是人們內心的感觸,群是表達人親切的感情,與怨截然相反,在現代園林設計中更強調景觀與人情感的連接,展現的是一種情感共鳴,更符合人們的審美觀點和生活情趣,從而對人們的社會行為活動產生影響,彰顯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實際應用。而游于藝更多代表的是人們內心與禮樂的交流,通過園林的藝術特點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將人們在單純意義上的種花種草行為,通過其實用價值,在精神文化的渲染下,體會儒家教育的內涵,幫助人們形成一種積極的處世觀念和思維模式,成于樂是讓人忘記了客觀存在的時間。將人的物理概念抽象化,將有限的先天條件無限擴大,從這種視野角度出發,摒棄消極的處世觀念,追求人生的新高度,這種是真正儒家精神的存在價值。

2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審美的形態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審美形態可以概括為:樂而不,哀而不傷。儒家文化審美思想的滲透幫助現代園林景觀形成自身獨特的設計特點,將孔子的中心思想進行概括,主要可以分為2大內容:其中一種是人和,更多強調的是自然和人類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審美不僅局限于表面的字面內容,而是根據這種內容決定了現代運作方式,這種最終狀態即為中和;另外一種為樂和,樂和主要指的是審美藝術的優雅大方,柔和婉轉。將人和和樂和進行內容總結即為中和,中和是儒家思想中人們為人處世的準則,即為中庸之道。現代園林的景觀設計在感情的表達上更加含蓄婉轉,逐漸完善了現代園林景觀的審美形態,促進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前進步伐和藝術發展空間,提高了園林建設的審美價值。

3總結

篇3

關鍵詞:祠祀建筑;中國傳統文化;儒家倫理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2-0001-04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儒家倫理內涵進行研究,在當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進程中有其深刻涵義。

一、中國傳統儒家倫理的內涵

所謂倫理,就是在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人與自身,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行為規范以及所涉及的各種哲學思考。關于儒家倫理,學術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綜合多數觀點,筆者從“三綱五常”“理想人格”及“社會責任”三個方面解析儒家對倫理關系、個體價值、社會責任的理解。

(一)三綱五常

傳統儒家倫理思想形同于等級制社會,注重等級次序,其中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三綱五常”。“三綱”一詞到漢朝才有,孔子、孟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是君臣父子之間的關系。如孔子曰:“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孟子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因此,早期儒家所講的君臣父子關系,不是一種絕對的服從或上下卑賤的地位,而是一種相對的關系。“三綱”的提法到漢朝才正式出現,西漢儒學家董仲舒從天人關系出發,根據“天尊地卑”思想,建立了“三綱五常”。他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種關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恒不變的主從關系,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漢儒的“三綱”否定了人的獨立人格,與當代的人文主義倫理觀相沖突,是一種落后的等級觀念,阻礙了歷史的進步。五四及后來的社會主義,主要批判漢儒絕對僵化的“三綱”次序。“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具體行為準則。孔子提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關系的重要性。孟子則歸納為處理社會關系的準則,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的“仁”就是愛人,過去儒家講愛人,包含階級區分;現在講愛人民,為人民服務,沒有階級區分,應肯定下來。“義”就是要態度公正。“禮”就是要有一定禮節。“智”就是要有知識。“信”就是說話算數,不說假話,不互相欺騙。這些是任何社會的人都必須遵守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中國現代哲學家國學大師張岱年認為:“對‘三綱’應加以批判,對‘五常’應加以分析。仁者愛人,以及義、禮、智、信,應加以肯定。”[1]

(二)理想人格

儒家倫理內容豐富而且復雜。其核心是人格意識和社會責任[1]。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這是儒家肯定了人的價值。“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承認平民有不可奪的意志,有一個不可辱的人格。孟子說“憂樂天下”“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及“唯義所在”,反映了“理想人格”在人生中的體現。《禮記?大學》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意思是從天子到普通民眾,都是把建立理想人格看作根本。儒家所強調的理想人格,往往成為實現“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無私奉獻、勇于犧牲、愛國愛民”這些正面行為的精神支柱。儒家認為擁有“理想人格”的人實現了人的內在超越,代表了儒家追求的終極理念“道”或“理”。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是儒家倫理的一個核心內容。

(三)社會責任

儒家的一個特點是強調社會責任心,認為每個人對社會都有一定的責任[1]。儒家不認可彼岸世界,他們認為世界就是眼前的物質世界,所以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是用來解決現實問題的。實現的手段就是“修、齊、治、平”。《禮記?大學》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儒家從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原則出發,把改造社會、治理天下的社會責任歸結為個人的道德完善,并看成是萬事之本。“修身、齊家”是為了“治國”,是為了“平天下”,個人家族的和諧是為了整個國家、天下的和諧。儒家強調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統一性,體現出了個體與群體、個人價值和社會責任之間的辯證統一。宋代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末顧亭林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都反映了“社會責任”這一儒家倫理的思想核心。

二、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中體現了儒家倫理內涵

中國傳統祠祀建筑和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天地祭壇等一樣,都屬于祭祀建筑。然而,佛寺及道觀供奉和祭祀的是佛教及道教世界的各種神佛,天地祭壇祭祀的是諸如天、地、日、月等各種自然神,而祠廟供奉和祭祀的是“人神”。祭祀建筑中用于祭祀“人神”的建筑叫祠祀建筑,主要建筑形式為祭壇、祖廟、先賢祠等。從中國祖廟建筑的發展歷程看,中國傳統祭祖建筑隨著祖先崇拜觀念的出現和祭祀活動的展開而誕生,又隨著祭祖活動的發展而不斷充實,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而先賢祠又是祖廟演進和發展的產物,是祖廟和祭祀活動宗教色彩淡化,政治性、實用性增強的結果。

(一)祠祀建筑中的“三綱五常”

《說文解字》:“,履也,所以事神至福也。從示,從豐。”從“”字的詞源學考察,禮的起源和核心是崇拜、祭祀神靈和祖先。“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隆,民所取財用也……”是對原始人類產生自然崇拜和祭祀禮儀的最好概括。“禮”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倫理內核[2]。儒家倫理的 “三綱五常”以“禮”的形式表現出來,重點體現在祭天、祭祖先、祭圣賢,直至今日還在影響著中國社會。祠祀建筑是儒家行“禮”的主要建筑場所,通過建筑形式、裝修風格、內外空間表現“三綱五常”要求的“尊卑有序、內外有別、仁義禮智信”的倫理內涵。

傳統祠祀建筑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祖廟和先賢祠。《禮記?曲禮》言:“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后。”[3]可見傳統中國祖廟的重要性與普及程度。由于歷朝以祭天為帝王專享特權,一般百姓則對天敬而遠之,各自祭自己的祖先,所以祖廟是祠祀建筑中分布最廣泛的一類。儒家倫理的等級次序主要體現在祖廟這種建筑形式、裝飾風格及規模中。如傳統中國祖廟分為兩類且不可逾越,一類是皇室、諸侯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這類祖廟被稱為太廟或宗廟,如北京的太廟等;另一類是臣子百姓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建筑物,也被稱為家廟、宗祠、祠堂,如江西婺源的蕭江宗祠、廣州的陳家祠等。在裝飾風格及規模方面帝王諸侯、臣子百姓都有森嚴的等級區別,不可混淆。例如斗結構、龍鳳符號,朱黃顏色等只用于帝王。建筑規模上,臣子百姓的祠堂不能超過太廟。祖廟的作用是提供一個精神聯系的紐帶,通過祠堂祭祖的儀式強化血緣關系,強調家族內部的上下尊卑,宣傳孝悌忠信的倫理道德。儒家倫理的“五常”主要體現在先賢祠這種祠祀建筑中。如江西新余魁星閣、成都武侯祠、浙江鄞縣忠應廟等。《禮記?祭法》言:“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這

則祀之,以勞安國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8]按此說法,那些善于理政,勇于安邦,忠于國君,勤勤懇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良將、名士、英雄等均在儒家祭祀之列,其實這就是對實現了“五常”理念的人的崇拜和紀念。

(二)祠祀建筑體現“理想人格”追求

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孟子說:“人人有貴于己者。”儒家強調人格,有人格意識。人格一詞,近代才有,古代叫“人品”。儒家特別強調人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儒家的理想人格以“五常”(仁、義、禮、智、信)和“五德”(忠、孝、節、勇、和)等形式體現,祠祀建筑文化中祭祀的對象就是那些實現理想人格的祖宗及先賢們。祖宗是人之生命的本源,對其崇拜和祭祀是人類對自身產生、繁衍的一種感激和報答的體現,在儒家文化中以理想人格“孝”的形式表現。“孝”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在宗祖廟中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先人,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第二,傳宗接代。先賢祠則供奉著被儒家崇拜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等,體現了儒家文化對具有“理想人格”的人的敬仰和崇拜,起到了道德模范的作用。如代表圣人的曲阜孔廟;代表忠臣的杭州岳王廟;代表廉吏的開封包公祠;代表名士的江油太白祠等。

一般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都設置彼岸世界,而儒家沒有彼岸世界概念,按照儒家的看法,世界只有一個,就是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因此,祠祀建筑祭祀的“人神”不是一般宗教意義上的“神”,而是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且成就“理想人格”的人,是先祖和“法施于民”者、“以死勤事”者、“以勞安國”者、“能捍大患”者等。另外儒家的“圣人”也有別于一般宗教所說的天使、佛或神仙,依舊是人,只不過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這些“人”承載著一個民族或家族的終極理念、歷史情感、生活理想及宗法關系等。

(三)祠祀建筑文化中包含的社會責任

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血緣聚落形態,對于血緣聚落來說,祠祀建筑(祖廟、先賢祠等)是聚落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它既是宗族象征,也起到了道德模范作用。傳統祠祀建筑承擔著個體啟蒙、文化傳承、道德教化的社會責任。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基礎教育在家庭、家族、聚落中進行,宗族大姓在祠堂設立私塾,族內弟子在祠堂接受教育,個體通過在祠堂私塾學習成為合乎其社會規范的人。先賢祠中供奉的圣人、忠臣、廉吏、名士以及宗祠內祖宗起到了榜樣的作用。這使得祠祀建筑成為“道德的感化所”,個體從中受到道德教化和人格熏陶,使其服從家族和聚落的管理,每位成員從中明確了自己的社會角色,從而維護了倫理綱常。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的祠祀建筑還承擔著孤兒院和養老院的社會責任,使得族內的鰥寡孤獨廢疾者在祠堂能受到照顧。另外,祠堂還發揮著社會文化、娛樂功能,每年春秋祭祀或年節大慶,請戲班演大戲等。如今江西一些宗祠的戲臺,如江西玉山縣胡氏祠堂戲臺、弋陽縣李氏祠堂戲臺、樂平市鎮橋鎮程氏祠堂戲臺等,仍然保存完好,依然發揮著社區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結語

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之所以體現出儒家倫理內涵,就在于他是儒家行“禮”及宣揚“孝悌”思想的重要場所。孔子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其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方面的禮節儀式。這些內容在中國傳統祠祀建筑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強調人類的“仁愛”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真情實感,這是人與人關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同時,孔子強調的“孝”,是“父慈子孝”。他所說的“悌”,是“兄友弟恭”。雙方的關系是相互的,對應的,所以,這種充滿人性色彩的倫理思想值得繼承和弘揚。

《禮記?禮運》言:“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3]這雖是傳統儒家的社會倫理主張,但也表達了當代人們對社會道德的樸素要求。中國在1999年就已進入了老齡社會,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符合當前大多數人的利益,同時也為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奠定了倫理基礎。所以,在當代社會中加強傳統祠祀建筑文化的影響力,有助于弘揚“忠貞愛國、尊老愛幼”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為重新構建社會主義倫理道德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最后,關于祠祀建筑文化的儒家倫理研究有一點必須明確,即傳統儒家倫理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在當今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我們可以且應該繼承傳統儒家倫理思想中積極的成分,吸收其合理的民主性的精華。文化不僅具有階級性,而且還有歷史的連續性[4]。中國傳統祠祀建筑倫理作為儒家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有“精華”(如“五常”“五德”)和“糟粕”(如森嚴的宗法等級制度)。如何傳承和發展,正確的態度是“揚棄”,即符合當前人類社會共同價值及道德觀的,弘揚之;不符合,則拋棄之。

參考文獻:

[1]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

[2]秦紅嶺.建筑的倫理意蘊:建筑倫理學引論[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82.

[3]馮國超.禮記[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張和增.論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7,6(1):80-85.

Confucian ethics in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classical Chinese ancestral shrine

CHEN Much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篇4

關鍵詞 合伙企業;合伙文化;儒家文化

一、相關概念介紹

文化是人們長期創造所形成的產物,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狹義的文化是指一個群體或社會所具有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對于人類來說,就像是本能對于動物一樣,都是行為的指南。

合伙企業是由幾個對業務能力、個人信譽、資歷經驗等方面互相信任、互相認同的合伙人經過共同協商、平等參與成立的。與公司制組織形式相比,它更強調以信任為基礎、相互認可、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理念。合伙企業以信任和合作作為訂立契約乃至合伙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上講,建設優秀的合伙文化對于合伙企業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合伙文化是人們在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在傳統文化和各種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在合伙企業的實踐中所形成的價值觀、信念、經營理念、思維方式、道德行為準則等等。

二、建立優秀合伙文化的重要性

(一)合伙文化是合伙企業合伙人及員工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宗旨和信念,是其行為的指南

合伙文化把合伙企業各成員融合在一起,為其建立企業的遠景,讓他們為同一個目標奮斗。

(二)就合伙企業內部而言,優秀的合伙文化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實現價值增值

合伙文化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合伙人和員工的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的高低是合伙企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優秀的合伙文化可以培養出員工的團隊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優秀的合伙文化能夠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優秀的合伙文化對外能為合伙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得良好的聲譽資本,增加企業的影響力。

因此,建立優秀的合伙文化對于合伙企業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三、優秀合伙文化的特點

(一)合伙人是優秀合伙文化的領導者、傳播者

他們首先要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并且具有共同的追求,這些是能夠達成協議、共同合作的基礎。合伙人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并具備一定的領導才能,才能夠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帶領員工通力合作,不斷進取。

(二)強烈的凝聚力、向心力

西方企業受民主制的影響,成員之間注重交流和合作,員工在企業中有一定的發言權。而我國的合伙企業受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各種組織等級森嚴,人們推崇權力,強調社會等級觀念。員工對于領導的意見往往持遵從的態度,很少提出反對意見,成員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真正融入企業中還有待時日。

任何一個企業缺少了團隊精神都不可能獲得高速發展,也不會有組織成員自我價值的實現。優秀的合伙文化要有較強的凝聚力,強調協作與團隊精神。成員們有共同的追求,對企業有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成員之間彼此尊重,建立起信任情結,充分了解和溝通。互相協作,互助互愛。只有在互相關愛的企業氛圍中,各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應用到生產經營中去,實現企業和成員的共同進步。

(三)高水平的工作效率

高水平的工作效率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合伙成員要具備業務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講究分工合作,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過程中。

(四)形成學習型企業的氛圍

學習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建立起一個學習型組織是合伙文化得到認同和執行的有力保障。合伙企業內部注意學習氛圍的培養,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業績,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地注入新的生命力。

四、儒家傳統文化對我國合伙文化的影響

中國文化經歷了5000年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底蘊厚重,博大精深。思想文化以凝練、嚴謹的理論形式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本質,內容豐富、學派眾多,其基礎部分是儒、道兩家思想。有人說,儒家文化是合伙文化的天敵,實則不然。

儒家思想由孔子創立,孔子奠定了儒家學說的理論基礎和基本規范。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禮”和“仁”,在二者結合的基礎上建立了他的政治倫理學說。“禮”的基本精神反映了建立在宗法關系之上的、與宗族血緣親疏關系相一致的社會等級觀念。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分辨血緣的親疏,并以此為依據確定某個人的貴賤等級;二是看重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系,借以增強國與家的內在凝聚力。孔子“禮”的思想旨在維護舊的宗法觀念和等級制度,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保守性。從這一點看其對于合伙文化的影響,雖然有助于維護合伙人的絕對領導,保證個人利益服從合伙利益,但不利于形成優秀的合伙文化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精神。若據這一觀點的引導。臺伙員工很難跨越其所強調的等級觀念和血緣關系,壓抑了員工的個性,不利于激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員工并不能真正地融入企業,不能將個人的才能充分地加以釋放。

如果說“禮”的思想反映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的話,“仁”則體現了孔子思想創新的一面。“仁”是孔子的倫理思想體系。“仁者愛人”,“仁”是關于個人道德修養和處理人際關系的道德準則。“仁”是一種包含和統帥各種美德的最高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從《論語》看,包含著“恭”、“寬”、“信”、“敏”、“惠”、“勇”、“智”、“孝悌”、“剛毅”、“木訥”、“敬”、“忠”、“恕”、“直”、“遜”、“義”、“好學”等品德。它所體現的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而這些高尚的道德品質特征是辦好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特征。如“寬”、“信”。合伙企業成員之間待人以寬、彼此誠信。才是維持良好的企業氛圍的基本前提。才能有助于企業形成通力合作、相互依存的關系。又如“忠”,成員對企業忠誠、有歸屬感,自覺地把自己的前途與企業命運聯系起來,為實現企業的目標和利益盡心盡力。再如“好學”,成員之間互相形成好學的氣氛,有助于其個人能力的提高,進而帶動起企業的進步,形成互助互愛的氣氛,也有益于形成學習型組織。由此可見,在孔子“仁”思想的熏陶下,合伙文化會愈發和諧。

另一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加以發展,形成了他的“仁政”思想。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強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種“以民為本”的主張,以“性善論”作為倫理基礎。他還提出“反求諸己”的道德修養理論,即通過“內省”式的道德修養方式,尋求、認識自己內在的“善”和“良知”。以人為本,體現了重視個體成員的觀點,關注合伙成員的利益。這種思想與合伙文化強調的著眼于人的管理方式相吻合,要求把人當作企業里的主角和首要因素,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人格。在經營管理中,合伙人和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員工之間互相信任、互相溝通,以更好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性善論”則提醒大家時常自省,提高自我修養和道德品質,這些都有助于良好的合伙文化的形成。

另外,儒家文化講究整體和諧的思想。集中表現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要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它既不是簡單的折衷,也不是庸俗的中間路線。其追求的目標是在不同時空環境中,盡善盡美與無可奈何之間的最佳方案。將中庸之道這種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到合伙文化中,可以引領合伙企業在不同的環境下,不以僵硬的、停滯的眼光看待事物,而用發展的、和諧的態度作出最佳的選擇。通過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至誠盡性的原則,依靠智、仁、勇處理好人際關系,用誠實、善良的品德來加以鞏固。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合伙企業應當吸納傳統儒家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來建設和發揚合伙文化,在各種文化的沖擊交流中,形成優秀的合伙文化,以引領合伙企業不斷和諧發展。

摘要 本文通過對晉商頂身股制的分析,認為頂身股制的會計分期使得人力獎杯的價值計量具有可操作性,為企業人力資本的衡量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在當今的企業改變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晉商;人力資本;頂身股制;人力資本會計

馬克思說過: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人力資本是增加價值創造財富的可變資本,物質資本是轉移價值消化成本的不變資本。當今世界日新月異,已經把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從自然資源、資本資源的競爭推向人力資源的競爭。人力資本作為企業重要的價值源泉,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前景。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力資本的開發、利用和管理過程中,不能回避人力資本價值管理方法――人力資本會計。關于人力資本會計,前人已有很多探討,本文擬借鑒晉商頂身股制對人力資本價值會計進行探討。

一、人力資本的概念及其意義

人力是人通過消費進行自身生產的產品,但這種自身生產形成的人力只是作為經濟資源的人力的自然基礎,只有通過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才能夠形成人力資產,從而給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開發形成的人力資產就形成了企業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會計學中的一個特有概念,與管理學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略有不同。人力資本是指人們花費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開支所形成的資本,就其實體形態來說,是活的人體所具有的體力、健康、經驗、知識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總稱。它側重反映的是可以在未來特定經濟活動中給有關經濟行為主體帶來剩余價值或利潤收益,它是可以作為獲利手段使用的“資本”,著重反映人的社會屬性和質量,是一種無形形態(王麗娟)。

人力資本會計重視的是作為個體的人力資源的內部差異性的影響,通常采用現值來計量,著重對人力資源權益的所有者――勞動力進行監督與激勵。在同等的物質條件下,高素質的技術、管理人才及職工間和諧的人際關系能使企業創造出高于其他企業的效益。我們在研究一個企業組織機構、企業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同時,有一個必要前提就是“人力資本”。對這種人力資本來說,無論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還是一個普通的員工,都會對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知道,物質資本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可以分離的,而在人力資本中,其技能和本身是不可分離的。

人力資本具有特殊性,雖然企業可以獲得職工在企業服務期間由人力資源提供的效益,但企業并不因為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投資而取得對人力資源增值的所有權。正是由于富有一定創造力的人力資本的參與,非人力資本的增值才成為了現實(人力資本的外部性),才呈現出幾何增長。不少企業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最終卻流失了這種人力資本,歸根到底,是不能夠很好地體現這種人力資本的價值。20世紀60年代,T?w?舒爾茨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強調了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和制度變遷中的重要作用。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人力資源是一種人力資本,員工和企業問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雇傭關系。隨著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如何使委托關系更為有效,實現雙贏或多贏;如何用會計的方法來計量被雇傭者的價值,是人力資本價值會計亟須解決的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可以在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后期的晉商身上得到一定的啟示。

二、晉商頂身股制的概念

頂身股,即人身頂股制,是晉商在經營活動中創立的種勞資組織形式,指商號中人憑自身才能、工作關系與業績經過評定而獲得的頂生意股份,即以人力頂一定數量的股(份)俸,按股額參加分紅。它是晉商的一大創造。這種形式不同于西方原來意義上的股份制,它體現的是儒商“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頂身股制就是股東出資:經理和員工出力。股東們出資本,即銀股,是開設企業時股東們投入用以增值的貨幣資本;經理和員工為資本負責,股東允許經理和高級員工以個人勞動頂身股。身股,也稱人力股,俗稱“頂生意”,與銀股相對。身股是經理人等以人力所頂的股份,不交銀兩,但與股東們投資的銀股一樣,享有同等分紅的權利。不論是經理人員還是一般員工,都可以根據其表現和對資本貢獻的大小頂一定的股份。銀股所有者,對商號或票號的盈虧享有永久利益,可以父死子用、夫亡妻繼,但對商號或票號的盈虧負有無限責任。銀股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拋出、補進或增添新的股東。身股只參加分紅,不承擔商號或票號的虧賠責任。

山西商號的員工身股是有起點與上限的。在很長時間內,身股的起點為1匣,上限為10厘即1股,俗稱“一俸”或全份。頂1股者,多限于企業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者。凡商號員工頂身股者,一般須在號內工作達三個賬期的時間,工作勤奮,無有過失,才由經理向股東推薦,經各股東認可,將姓名、所頂身股數額載入“萬金賬”后,才算正式頂上身股。員工頂身股最初不過一二匣,優秀員工的身股以后每遇賬期可增一二厘,增至一股(全份)為止。每屆賬期結束,根據贏利多寡,股東的銀股與員工身股共同參與紅利分配。票號對頂身股人員,每逢3年(或4年)的一個賬期結算時還要進行一次賞罰,工作較好的酌加頂身股1厘,優秀者加2厘;日常表現較差者,不但不增加身股,還要降職處分。頂身股者死后,各商號、票號一般仍給定優惠,即在一定時間內照舊參加分紅,稱“故身股”,這種優惠期根據頂身股者生前所擔任的職責不同,可分別享受2~8年的紅利。如有特殊貢獻者,還可延長分紅期。

勤勞樸實的晉商,憑借信用之道,從貨通天下到匯通天下,為平民提供金融服務,為工商業者提供資金支持,開展匯兌業務,降低遠距離交易的風險,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其經營謀略至今都令我們嘆為觀止。尤其是晉商的東掌合作,銀股身股股份合作、更為現代企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經驗。

三、頂身股制對人力資本會計的啟示

(一)人力資本產權化,股東與經營者的關系由受托向合作關系轉變

通過對人力資本的開發,可以改善和提高人力資源的價值。般來說,人力資源在其使用年限內,其價值是不斷增值的。人力資源的使用價值是可以累積的,這就意味著這種資本也應該像其他投入資本一樣能使企業得到投資回報。人力資本會計除了計量企業對人力資本的投八之外,更注重的是人力資本對企業可能帶來的未來收益。因此,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在此就顯得無能為力了,我們需要采用現值的方法對人力資本進行衡量。在這里,頂身股制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示。晉商商號的頂身股制實際上是人力資本產權化管理的制度安排。人力資本產權化后,資本投入者“股東”與經營者的關系不再是委托關系,而是合作關系。

股東們之所以愿意把一部分或一半以上利潤讓渡給部分員工,是因為股東們還可以獲得更長遠、更多的利潤,以利潤贏利潤,股東們也非常情愿。“頂身股”不論對已頂上身股的員工或沒有項上身股的員工,都具有誘惑力、推動力和凝聚力,其核心在于員工頂身股份額和分紅數額都是在不斷增加的。頂上身股者希望身股份額能持續增加,沒有頂上身股者企盼著未來某一年能頂上身股,以此來推動 或激勵著員工的進取精神。從委托的角度來看,晉商的頂身股制有效地避免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

企業人力資本的產權化使經理人員和高級員工成為企業現實的所有者,企業現在和未來的繁榮、成長都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收益,而企業的任何挫折、不利同樣會給他們帶來一定的損失。因此,在商號的治理結構中,企業經營者具有了雙重身份,他們既是企業的所有者又是企業的經營者。作為企業所有者,無論是人力資本所有者還是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其利益是一致的。他們所享有的剩余收益的高低完全取決于企業剩余的多少,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和繁榮才能給所有者帶來長期的利益。任何有損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利益的決策行為,最終都會損害人力資本所有者自身的利益。因此,經營者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將會從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從維護所有者的利益出發,既避免了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傾向,又克服了經營者侵犯所有者利益的敗德行為。內部人與外部人利益的高度一致,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治理結構中的問題,降低了成本。

(二)頂身股制對現代企業“員工持股計劃”的完善

晉商的頂身股制比“員工持股計劃”可能要略勝一籌。在“持股計劃”下,若某種行為給員工帶來的直接利益大干其股票上蒙受的損失,他顯然會選擇更大的利益。同時,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因素眾多,股票市價往往與員工的努力不成正比關系,這也會使股票期權制度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股票和股票期權激勵制度的另一缺點是如果賣掉其擁有的股票和行使期權后,股票和股票期權的激勵效果就隨之消失。但晉商的頂身股制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晉商的身股不能轉讓,人在則股在,人去則股無。這種頂身股制保持了骨干員工、元老員工的創業激情。克服了小富即安的狹隘意識。物質財富對于個體來講具有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當員工建立了穩定的人際關系和市場基礎之后,可能就慢慢地趨于保守了,顯然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晉商的頂身股制避免了員工對退休的恐懼,同時也保證了員工的忠誠。它優于“持股計劃”的地方,是這種股權具有一定的期限。

篇5

論文摘要:中國古代宗教思想的特點決定了其影響意境說的方式,橫向剖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意境概念基本內涵的形成及其融合都來自于儒、道、佛的影響,縱向考察則可以輕松理出儒、道、佛思想對立統一影響意境說生成、成長及成熟的軌跡。意境說是中國古代宗教思想與中國古代詩學、美學共同孕育的一朵奇葩。

意境說作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核心范疇,內涵豐富、深刻且有著光彩奪目的民族特色,它的孕育發生發展以至最終完成都離不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它深深植根于儒、釋、道對立互補共同作用積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結構中,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在形成過程中始終沐浴著中國特有的宗教思想的靈光,可謂中國宗教思想照耀下茁壯成長起來的一朵奇葩。

中國人的宗教意識很濃、很泛,卻也很隨意。一般中國人沒有嚴格的,也很少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們對神靈的態度往往處于信與不信之間。無憂無慮時,哪路神仙都不怕,哪種神靈都不信;有災有難時,見到廟宇就燒香,見到神靈(塑像、畫像)就跪拜。大多數古代中國人盡管崇尚實用,但由于深受古老的“天人合一”、“萬物有靈”觀念影響,在潛意識中還有對神靈的畏懼、崇拜甚至迷信,所以思想中宗教意識也是很強的。另一方面,由于影響著中國人的儒、釋、道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彼此之間相對寬容,這就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同一個人可以既崇孔子為師,又求仙訪道、吃齋敬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成了文人們的人生信條。元代畫家兼詩人的倪贊表達更為鮮明,他說:“居于儒,依于老,逃于禪。”

這種現象正透視出中國宗教思想的一大特點:“泛神”、“準教”。

中國人特有的這種宗教思想特點也影響到古代中國的文化藝術。儒、道、佛相互融合,積淀于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之中,形成一種連續不斷的思想文化氛圍。意境說作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核心概念,也無一例外地打上了宗教意識的烙印。

而古代中國“泛神”、“準教”特點所帶來的儒、釋、道對立統一現象也決定了其影響意境說的方式是多重的,而非單一的。

關于意境的概念與內涵盡管至今尚無一個人人可以接受的定論,但通過文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對意境的內涵也已有許多共識。筆者在此將這種共識概括為:意境是藝術家創造出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整體,這個藝術整體能通過欣賞者的直觀把握和審美想象產生溢出作品本身的韻味。意境的內涵也可由此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情景交融,二是虛實相生,三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我國詩文自古就有寫景抒情的傳統。《尚書?堯典》中提出“詩言志”,強調詩歌要注重感情思想的抒發,《詩經》所用“比興”則是通過言他物(寫景),來發心志(抒情)。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也是一種景與情的結合,盡管景只是作為抒的媒介物出現的。人們真正將自然物象的“景”當作獨立的審美對象,則得益于道佛自然觀的影響。老莊主張回歸自然,他們把“心齋”的空明、虛靜當作對自然萬物做自由觀照的條件,認為只有通過這種非理性的直觀思維方式方可達到物我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如《莊子?齊物論》中所寫:“昔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速邃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老莊還認為,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領悟那“惟恍惟惚”、不可捉摸、難以把握的二道”。佛家認為大自然的水流花開、鳥飛葉落,與其追求的那種淡遠任運的心境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瞬間永恒感是合拍的,所以佛家對大自然也倍加青睞。道佛對自然的鐘愛,引起了詩人對山水風景的關注,使田園風物自覺地走進詩歌,由詩中的背景升騰為主要審美對象。盡管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情景交融的詩作,但那只不過是暗合了藝術創作的規律。有意識地將山水田園作為“主角”寫進詩歌,則始于道、玄、佛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詩家對道禪自然觀的心領神會,使他們在對自然風景的抒寫中確實做到了情與景合、意與象偕,清新、自然,形神畢現,形成迥異于西方藝術再現自然的表現性山水風格,同時,道、佛追求的物、我、道(梵)統一的境界,又在一定程度上啟示了文論家將情與景統一起來,從而較為快捷地解決了情景關系問題。

詩家虛實之說也來源于道家的虛無論與佛家的色空觀。老子曾對“有”“無”關系作過說明,在《老子》五章中,他認為“有無相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莊子說:“虛室生白”,“唯道集虛”。可見,道家“以虛無為本”也并非一概否定“實”。作為一種哲學的宇宙觀,道家將宇宙本體看作是虛實、有無的結合。佛教認為物質世界各種色相全是空幻不實的。修行者接觸色相時應“不于境上生心”(《壇經》),不迷戀、不思念任何色相。佛教色空觀,看似有否定一切的嫌疑,實則以“中道”這一有著辯證思維特點的觀念又解除了這一危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空”否定一切的同時,也肯定了一切。先秦道家的這種虛無觀在魏晉之前已為文人重視,被當作玄學的核心。魏晉時,隨著佛教思想的流布,佛教色空觀因其與道家虛無思想有著相通的精神,而強化了對文人們的影響。既然在道家與佛家眼里虛實并生、色空一體,那么在深受佛家思想影響的文論家眼里,就自然有了虛實統一的可能性。虛可涵蓋少、情、隱、氣、神、意、主觀等,實則可含蘊多、貌、顯、骨、形、象、客觀等,既然通過直觀思維的“悟”,可以發現虛就是實,那么,通過直觀的藝術思維也會做到以少總多,情貌無遺,隱顯一體,氣骨合一,意與象合,形、神、理的統一。這樣虛實關系的解決,就帶動了這一系列概念之間關系的解決,虛實關系也就成了各關系的統帥與核心。

詩家追求言外之意的傳統也得益于道、佛思想的影響與啟迪。佛、道都將語言視為工具,否定其本體意義。正是這種語言觀上的契合,使他們合力沖擊,一舉取得了言意之辯的勝利。這種契合也引起了詩家的重視,以至在魏晉時即開始了對語言的反思。他們未費周折便認識到語言的局限,體悟出語言潛在的能力大有作為,從而明確了對言外之意的追求。許多詩人開始注意突破語言局限,充分發揮語言的張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筆墨節儉,字錘句煉,以有限的文字負載無限豐富的內涵,在詩文中留有大量語義“空白”,有待讀者“填充”。這種詩歌創作,要求欣賞者的積極參與,讀者也不再滿足于詩歌語言的淺直、單一,而喜好朦朧、多義;不滿足于形似,而求神似;不再滿足于實景的展露,而欲求虛景的蘊含。

上述三方面足以證明意境基本內涵與道家、佛家的關系。“但如果只有佛道詩學,則詩成了褐語、‘玄言詩’和‘理學詩’,全是‘出世’貨色,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抒情詩和意境說了。意境說的形成還有待于儒家思想的支持與融人。首先,儒家重視藝術與審美。盡管孔子把詩歌看作是“邇之事父,遠之事君”的倫理政治工具,有損詩歌內部規律的探討,但可貴的是他將詩歌的功能不僅概括為“觀”、“群”、“怨”,而且同時指出了其審美功能“興”。可能正是源于此,才使儒者千百年來與詩文不離不棄,從而在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其次,儒家對情與景的認識對意境基本內涵與特征的形成也有影響。儒家也重情,講好惡,講“樂道”、“憂道”、“思敬”、“思哀”,講真性情、赤子之心。這個“情”不是道家所主張的縱情宣泄,而是“樂而不,哀而不傷”,是經理性精神梳理后的。與道、佛一樣,儒家也重景,但只是把它當作“比德”的工具:“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這里儒家離間了情與景的關系,將景一清的直接關系,變成了景一清一理。但這并未阻礙意境說的形成,因為意境中的情不是過分強烈的,而往往是蘊含著一定理趣的。情、理、形、神的統一才能構成意境。再次,儒家的中庸觀念,刻意追求各種對立因素的和諧統一,要求每一因素在量上的發展與安排遵循“適度”原則,克服“過”與“不及”。這大大啟示了人們在詩歌創作中不惟情,不惟景,不惟理,而努力做到情、景、理渾融一體,這就把看似分離開來的情與景又緊密聯系在一起,最終也與道、佛兩家殊途同歸,促進了意境基本內涵的形成與發展。

意境說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可以透視出儒、道、佛對立統一的歷史。儒、道、佛的對立統一影響和促進了意境說乃至中國古代藝術的發展。

作為意境說得以形成的最初內核,古老的“比興”、“易象”說與孕育儒、道思想的原始宗教有著密切的關系。“興”是借“他物”起興,這又必然聯系到物象。章學誠先生在《文史通義》中也曾指出:“易象通于詩之比興。”從言志到比興、“易象”,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一次飛躍。推動這一飛躍的直接動力正是“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正如趙沛霖先生所說:“人們最初以‘他物’起興,既不是出于審美動機,也不是出于實用動機,而是出于一種深刻的宗教原因。”周魏晉是意境說的萌芽期,也是三教合流的開始。東漢末年,佛教作為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由印度傳人中國。漢帝國的高壓政策,儒家思想的長期禁錮,魏晉時的戰火紛仍,使士大夫知識分子常常陷人個體與社會對抗、主觀與客觀分裂的矛盾狀態而痛苦不堪,為了減輕現實生活的重壓,他們談玄說道、縱情享樂。但強樂無味,反而使他們更加不堪現實的重負,于是紛紛去尋求解脫之途。佛教的“苦”觀“空”觀,抹殺時空,不假外求而重心要。這種觀念和超脫方式恰好與士大夫的心理合拍。于是他們如饑似渴,很快接受了這種外來的文化。同時士大夫心中原有的儒、道思想也使佛教改頭換面,儒、佛貫通的思想直接影響了當時的文論家如劉姆的文論研究,而正是由于他的研究,才使意境說呈現破土之勢。在《文心雕龍?物色》里,專門闡述了情景關系,他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這段話意為詩人不僅要以感官感知景物,而且應該以心靈擁抱景物,這樣才能寫出好的詩作;他又說:“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意象”說,《文心雕龍?神思》有云:“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這里所謂“意象”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劉櫻還開始提倡“隱秀”,他說:“隱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隱以復意為工,秀以卓絕為巧;斯乃舊章之茲績,才情之嘉會也。夫隱之為體,義主文外,秘響傍通,伏采潛發,譬艾象之變互體,川讀之錫珠玉也。”在此,劉舞已經意識到詩歌語言的含蓄、朦朧、多義的特點,強調追求重旨、復義、秘響,從而得到文外之義,潛發之采。這樣看來,劉擔的這些論述已經直接觸及到意境的基本內涵,為意境說的形成準備了必要的理論條件。

在唐代,意境說破土而出,成長為美學與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這個時期也正是儒、道、佛融合的強盛期。意境說由盛唐詩人王昌齡首次提出。他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秀絕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

篇6

一、引言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產力建設基礎,沒有企業文化就沒有企業經營方略和哲學,就不能充分體現企業科學的管理,更不要說先進技術和長久發展,青年作為推動先進文化發展的力量,青年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群體狀況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加強青年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促進青年健康成長,給企業提供持續穩定的發展基礎[1]。

二、企業青年文化建設內涵

現階段社會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對青年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等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青年自身充滿活力,他們有自身的文化需求,他們的文化充分體現了開放、創造、時代的特性,體現了青年的價值和認知體系,青年文化在青年群體中普遍存在,其強烈的時代特征和青年特點,是對社會認知的輸出,作為青年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現,他們的文化具有強烈的成長性、可塑性、先導性、多樣性、時尚性,這就要求在進行青年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尊重這些特性的同時依照文化發展規律來建設適宜企業的青年文化。

將青年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內涵當中去,培養提升青年文化內涵同時融入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形成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作為企業整體風貌是企業經濟、文化交叉產物,既貼近生產經營管理,又高于生產管理,通過不斷提升青年文化思想高度和地位,輔助青年適應企業環境,加速成長,促進青年自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發展做出有效貢獻[2]。

三、建設企業青年文化的重點

1.樹立理想,堅定信念

企業的發展目標與青年的理想信念統一到一起,才是培養企業青年人才的重要方式,對于青年員工來說,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培養具有“四有”素質的公民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企業必須充分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各種正確的政治思想來武裝青年政治頭腦,幫助樹立正確堅定的信仰,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引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引導青年員工與企業價值觀形成一致

企業文化的本質是價值觀的體現,企業需要采取各種積極措施提高青年員工責任感,樹立與企業榮辱與共的認識,通過相應措施、手段、方式將企業文化與青年員工行為意識相結,使青年員工建立與企業達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企業文化內涵,不斷強化提升青年員工價值觀念,逐步引導引導青年員工與企業價值觀形成一致[3]。

3.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職業道德是員工素養和企業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培養并塑造青年員工的職業道德意識,積極進行相關引導,使得青年員工能夠沉下心、定住氣,立足本崗位,有效學習業務知識,提升業務組織能力,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弘揚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還是發展和塑造良好企業文化的重要途徑。

4.重視青年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現階段社會正處于高速度、快節奏的變革當中,青年員工的世界觀、價值取向更是多種多樣,在企業當中,黨團組織應努力對其進行引導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青年員工與企業發展的統一,培養起責任感和忠誠度,采取必要措施將企業文化灌輸給青年員工,通過各種形式建設優質的企業青年文化氣氛。

四、提升企業青年文化建設水平的方法

1.政治組織齊抓共管

通過各種措施提高青年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時刻保持青年員工參與文化建設的意識,通過企業的政治組織、機構想青年員工介紹企業文化,是青年員工能夠仔細認識企業文化,從心底認同企業文化內容,有效提高青年員工參與企業文化互動的積極性,通過多種形式營造文化氛圍,將青年員工個人奮斗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相結合,使其重復認識到個人與集體是密不可分的,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

2.規范企業管理制度,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

企業管理制度的作用是用來管理和規范員工行為,企業文化作為人文性質的管理文化形式,為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下去,要充分借助“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引進更為先進的管理理念,借助新經濟形勢的推動,打造以人才建設的核心,輔以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計劃,這不僅是符合企業在新經濟形勢下發展需求,更是滿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要求,更是當下企業生存的根本所在,科學的管理及優秀的制度是保證企業發展的基礎,青年員工處于企業中式遵從這種準則的,在遵從的過程中通過學習、時間這種工作風范,有效約束自身行為,恪守企業技術、生產、行為制度,參與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培訓,提升青年員工職業道德水平,提升其愛崗敬業、團隊協作意識[4]。

3.堅守優良作風,摒棄文化糟粕

企業文化活動是培養建設青年文化的重要方式,企業文化的豐富多彩可以使得青年員工身心愉悅的同時激發其團結協作、奮力競爭的精神,因此,企業需要充分了解青年員工的生活環境及時代特性,精確把握周邊環境發展的潮流與脈絡,堅守優良作風,摒棄文化糟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做好自身管理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促進企業文化發展,使其成為企業的品牌優勢,努力提升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核心競爭能力。

篇7

關鍵詞:企業;社區文化;文化建設

黨的十指出,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基礎。作為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社區的和諧文明建設,關系到社會的整體發展進步,關系到企業的和諧穩定。

一、企業社區文化活動建設要與對職工思想教育培訓相結合

社區文化活動建設是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為此,企業要推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全面了解思想政治管理內容,合理做好企業不同職工工作空余時間的教育工作計劃,針對不同員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引導職工樹立誠實守信、廉潔自律、愛崗敬業、實事求是的崇高思想道德觀念,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員工的精神世界,增強員工的精神力量,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培養員工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工作精神和堅持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思想行為準則。此外,還要在員工的心理素質方面加強培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員工社交能力,幫助員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格,保障職工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工作和生活,增強員工歸屬感,為企業創設溫馨和諧的工作氛圍,從而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文化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二、抓好企業社區群眾舞蹈活動的開展

通過舞蹈活動讓更多的居民學會舞蹈、熱愛舞蹈、參與舞蹈,引領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動來充實文化生活、融洽鄰里聯系,提升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使社區內呈現出一派充滿生機活力的和諧氛圍。為此,一是搞好主題活動,定期組織交流和比賽,積極參與高層次、跨區域的社區舞蹈賽事,推動全市各地舞蹈隊伍的交流,提高城市社區舞蹈水平。二是搞好特點活動,結合節慶和地方特點開展大家喜聞樂見的舞蹈活動。三是搞好普及活動,以點帶面擴大參與面、利用媒體宣傳,走訪活動,調動群眾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舞蹈干部可采取“對口聯系、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方式,根據社區的需求,不定期地開展業務指導,以推動社區群眾舞蹈活動的繁榮。一些社區還注意舉辦少兒舞蹈培訓班,通過不同類型的舞蹈教學,讓孩子們在學習舞蹈后,勇于體現自己的才華,會跳舞、能跳舞,能表演、會表演,使孩子真正得到規范專業的訓練、在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素質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高雅的氣質。

三、立足群眾需求,突出陣地建設

一是抓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只有有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居民文化活動才能夠有效開展,因此,在企業社區文化建設中單位一方面要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對文化活動設施進行建設和有效利用,設立活動中心、俱樂部、文化廣場、圖書館、閱覽室、展覽室、宣傳櫥窗等設施;另一方面要強化社區軟環境建設,結合企業特點策劃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多方面出發,加強企業社區文化建設。二是抓好室內文化設施建設。在每個居民小區建立圖書室、閱覽室、文體室、健康教育室、職工之家、老年大學,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三是加強社區網絡教育平臺建設。社區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積極開辦網上學校,建起企業文化網、法律服務網、網上學習園地,設置中華書庫、生活健康、休閑娛樂、法律課堂、音樂欣賞、時尚解讀、熱點追蹤等網絡教育專題,隨時隨地為職工群眾提供學習內容,使職工群眾的學習交流更為方便,文化信息的傳播互動更加快捷。四是積極組織創作優秀文化作品。社區要積極調動各方面文化力量,引導社區廣大文化藝術愛好者,運用文學、戲劇、音樂、舞蹈、攝影、書法、美術等各種藝術形式,創作生產出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相統一富含“油味”的優秀文化作品,傳播先進文化,展現社區新風新貌,謳歌偉大實踐和輝煌成就,讓職工群眾共享文化成果,提升文化素養。

四、企業社區文化要不斷創新,完善內涵

篇8

一、 中國電影對儒家文化促進作用

電影作為一項外來事物自20世紀初傳入中國,并且在中國得到了迅速地發展。在其發展的100多年期間必然會受到中國本土儒家文化的影響,這也讓本來帶有深厚西方韻味的電影在中華大地上被本土化。其中對于中國電影影響最深的應當屬中華傳統的儒家文化,并且在許多的中國電影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正是體現出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觀點,同時也是對中國電影發展方向的點評。簡單而言,中國電影需要得到發展則需要讓其與儒家文化相融合。[1]這點也可以從近年來中國電影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電影在世界上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證明,中國電影滲透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思想,讓其能夠在中國得以生存與發展。更早時候當人們提及中國電影時,觀眾們自然就會聯想到中國功夫,而且中國電影引起世界影壇的關注也正是依賴于中國功夫對國外觀眾的吸引力。這樣的一種發展趨勢讓許多影視工作人員在制作電影時,花費了更多時間來營造中國功夫的神奇,但并沒有針對中國功夫所具有的內涵以及所包涵的傳統文化思想進行深入地挖掘。隨著世界電影以及與國際之間的交流日益增多,許多的電影人制作人開始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在電影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嘗試著在中國電影中融入傳統的儒家思想文化,并且在國際上贏得了許多的贊譽,也收到了非常大的成效。這也意味著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中,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地位,從一開始的小丑的角色轉變成為了一名穩定、多智的智者。這一切所獲得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于中國電影人不斷地努力,把中國儒家文化傳統借助電影的表達形式進行現當代的轉化,讓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能夠在中國電影中得到更加深入地挖掘與滲透。

二、 電影寫實主義對儒家憂患意識的轉化

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是具有憂患意識,這點可以從《論語》中講述的“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句話中看出。儒家思想家孔子把對他人、社會以及國家的關注作為憂患的所有內容,而另一名儒家思想家孟子通過一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來闡述他的憂患思想。[2]這種憂患意識對于中國后世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電影傳入中國的時期剛好是中國封建歷史結束之時,在這個動蕩的年代讓中華民族進入了一個最為衰弱的年代。在這個衰弱的年代,中國電影所有的主題都是以自強與振興為主,這也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士大夫憂患意識的集中體現。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儒家經典的憂患意識轉化成為了時代的一種擔當,中國電影承擔起了號召中華民族奮起抵抗的重任。由于這樣的歷史背景,當時的中國電影已經開始慢慢脫離西方寫實主義特色,開始把儒家思想的憂患意識融入到電影當中,借助電影的傳播性讓憂患思想的士大夫情懷向全中國進行傳遞,并且迅速地在觀眾群體中產生了共鳴。在這個階段所制作的中國電影,以當時社會背景為主題進行寫實,并講述了當時中國人民所遭受到的苦難,想要通過電影把儒家憂患思想傳遞到每一個中國人心中,號召當時的中國人民一起走向救國的道路。然后與西方電影的寫實主義進行對比,其寫實主義更多的是針對資本主義虛榮心以及腐朽思想的批判層面之上。社會環境的區別讓兩種本來是相同的電影產業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比如當時的《孤兒救祖記》這部影片就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影片的導演把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以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坐取向融入到影片當中,而且在這部影片中把儒家思想的憂患意識進行了升華。這部影片講述了主角籌集資金興辦學校,讓更多的貧困孩子能夠接受到最新的教育,希望能夠通過知識來改變當時動蕩的局面。從另一個層面也向人們提出了想要振興中國,就必須通過教育來實現,在影片中提出了“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口號,在當時的社會中引起了較大的共鳴。

三、 電影發展與儒家教化思想的融合

此外中國儒家思想中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文以載道思想,這個道是為人之道以及處事之道。這種經典的儒家思想包涵了對美善美的贊同,同時體現出了儒家思想所具有的博大的教化作用。從許多儒家思想家的文字作品中可以發現,其論著中飽含著警世恒言和治世明理,這些具有教化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礎之上的。當電影以一種新興事物傳入中國后,其傳播以及宣傳作用立刻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同時電影這樣一種新興事物也深深地受到了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在電影剛傳入中國時,許多電影人都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制作出更多具有教化作用的影片來號如中華兒女自強救國。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的電影人則希望能夠通過電影來宣傳中華民族的公德心。特別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國民經濟以及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隨之而來的是國民道德意識漸顯弱化。在這樣一個道德強化的時代,中國電影需要將經典的儒家思想進行融合,把儒家思想所具有的博大教化作用進行放大,并且發揮出其作用來感化當代民眾,協助其能夠樹立起具有現代特征的道德意識,這項工作成為了當前電影人首要的工作。

篇9

關鍵詞:道德教育;儒家文化;青少年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教育在社會道德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使人們自覺地踐行某種道德義務,是培養人們內在道德品質、調節社會行為、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手段。儒家文化反映出來的社會人生精論,是中華文明程度的歷史展示。今天,處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的新時期,儒家文化中的許多優秀思想,具有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

一、青少年的道德現狀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歸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孔子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它把道德教育作為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在儒家文化中“仁”與“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性。“‘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下》)仁的觀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孔子將“仁”提到了一個突出的地位,使它位于“五常”之首,成為中華道德核心內容。孔子在論語中對“仁”的內涵和具體表現作了很多演繹:

首先,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仁作為生命的存在形式,具有其心理的基礎,這就是情。人類在長期的群體生活中,發展成為互尊互愛,同情之情,即道德情感。孔子正是從人類這種情感需要中,發掘出仁的心理要素,并將其作為仁的基礎。可見,儒家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孝親教育,倡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形成一種家族親情。

其次,仁者,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這直接明了地揭示了仁的基本含義,即“仁者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做人的根本。“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言,泛眾愛,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儒家圣賢的仁愛來自于對天地萬物和親子之情的感悟,是以“親親”之愛推及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儒家認為,親情是人生而有之的感情,并且還具有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故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就是由親親到仁民。“這里強調愛人不是有條件,不是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是無條件的,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表現。”

再次,克己復禮為仁。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在中國文明開始之初,禮是一種國家政權的統治形式以及社會生活組織管理的形式,它集法律、道德以及社會習俗于一身,甚至兼有宗教的職能。禮作為一種社會秩序安排與統治制度,強調政治上的尊卑等級與血源上的親疏遠近。“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禮”作為道德范疇,它的內容復雜,但若我們撇開“禮”所包含的“禮制”、“禮教”等倫理制度,單就作為待人接物的“禮節”,作為個體修養的“禮儀”,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禮貌”等,都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四,仁是勇敢。孔子將仁、知、勇合稱為“君子之道”,孔子所講的勇,主要是一種精神性的品格,指道德自由意志及其表現形式。在孔子看來,德性要通過意志表象出來。所謂“勇”,是自由意志,道德行為是自由抉擇的,不是因為環境限制而被迫遵守的外在律令。其次,這種意志還必須外顯,貫穿與體現人的行為。這種意志體現于生活中的自覺道德修養與道德磨練;體現在關鍵時刻與危機關頭為道而舍棄一切,包括個人性命的擔當與作為;體現于君子勇于實踐、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勇氣,這就是儒家一再強調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踐道精神。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在新形勢下,青少年的道德現狀存在問題:現在的孩子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難以經受挫折,遇事稍有不順就牢騷滿腹、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其次,青少年行為舉止不文明,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禮儀都不在乎。再次,現代青少年在父母和家人的溺愛下,社會責任感淡漠。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勢在必行。儒家的仁學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仁”作為全部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儒家所提倡的“仁”,撇除其歷史與時代的局限,其精華仍然為今天的道德教育提供豐富的營養和價值。

1.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應重視家庭道德教育。當今許多青少年缺乏責任意識,其根源就在于沒有得到家庭道德教育,沒有形成很好的親情,更沒能由“親親”到“仁民”。對青少年應該重視家庭道德教育。父母應從小就抓好對孩子的仁愛之心的培養,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親親之情,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而形成親民之情,最終使每個青少年都能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這樣,對于和睦相親的家庭關系的形成,對于尊老愛幼、善待他人、和諧社會的夠建,都具有現實意義。

2.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應重視“禮”,重視道德踐行。當今許多青少年不懂禮儀,其原因在于我們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說教階段,忽視了通過社會實踐等方式來對青少年進行道德素質的引導。儒家文化提倡克己復禮,倡導通過自身的修行來實現禮,提倡君子之勇,強調“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踐道精神,所有這些,無不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啟迪與意義。

二、儒家文化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啟迪

(一)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貢獻

1.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孔子把德育,即加強弟子們的品德修養作為自己最基本的教育內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這里的“文”屬于知識教育,而“行”、“忠”、“信”都屬于德育的內容。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德才并重,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青少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掌握好自己的風向標。

2.道德教育應“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確實做到了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道德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則。青少年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處于一個逐漸成長的時期,具有不穩定性。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境遇不同,他們的身心特點又各不相同。在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時,應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身心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方法,道德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視道德實踐的訓練。儒家提倡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孔子重視道德實踐,強調身體力行,即所謂“躬行”。認為身體力行是實現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孔子把言行一致看成是君子的優秀品質。因此,在道德實踐中一定要言行一致、知行統一。當前我們對青少年所進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課堂中。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倡導他們在日常行為中恪守行為規范,將道德要求與自身修養緊密結合。這樣,不僅對青少年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對全體公民素質的提高也有促進作用。

(二)儒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借鑒

1.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的修養方法。所謂推己及人的方法,就是從自己的親身需要、愿望和追求出發,推想到別人的需要、愿望和追求,從而體察和理解他人,自覺地調解人我關系。所謂“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于別人。這就是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方法。青少年在道德品質修養過程中,自覺地采取和掌握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的方法,無疑會對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以及協調社會中的人際關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2.內省自律,自我完善的修養方法。道德貴在自律。儒家特別強調道德價值與人格的實現要通過“自律”來達到。因此,他們強調“吾日三省吾身”,即在道德修養過程中,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個性和品格;強調“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即在道德修養中,要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這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嚴于律己”一樣,是行之有效的格言。他們又強調“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指出自己道德的完善要多向品德高尚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應該經常自省自律,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三、儒家文化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代意義

(一)自強不息的人生追求

自強不息,是指一種自我永不懈怠的精神。自強不息的根本要求就是人活到老,學到老。孔子自述其一生的求學經歷正是活到老、學到老的過程:“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還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發奮忘食,是學有未得之形;樂以忘憂,是學有所得之狀。以其未得之憤,已得之樂,故忘其年歲之長。孔子的學問正是靠“發憤忘食”的自強精神得來的。所以,青少年要想有所建樹,應該自強不息,志存高遠,永不停步。

(二)天下為公的社會責任

公忠是儒家道德學說中最重要的規范。公忠是個人的“修養之要”,為社會道德的最高原則。孔子不憂個人的利害得失,而憂國家的利害得失。他感嘆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孟子提出:“樂民之樂也,民也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也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顯示出他們對國家具有較強的憂患意識。公忠思想對中華民族形成國家第一的整體主義價值觀起了關鍵性作用。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任,更應以天下為己任,樹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三)舍生取義的氣節操守

儒家承認謀取物質利益和追求幸福是人們共同的欲求。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在儒家看來,欲求只是人們為保持生存的一種低層次需要,高層次是對道義的追求。這正是“君子謀道不謀食”。儒家認為,用不正當的方法去獲取物質利益,是不應該享受的。儒家重義并不是不講利,只是強調“以義為上”、“見利思義”、“先義后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強烈強烈沖擊下,許多人形成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正確的價值觀。儒家提倡的這種“見利思義”、“舍生取義”的主張對青少年人格培養,對青少年集體主義價值觀和正確的金錢觀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品格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標志。青少年的道德現狀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歸。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寶藏,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對當前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值得我們挖掘和整理。

參考文獻:

[1](宋)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1985.

[2]李朔海.生生和諧重讀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劉書正.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與當代公民道德建設[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8,(6).

[4]束有鵬.儒家道德思想在青少年品性養成中的現代價值[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12).

篇10

關鍵詞:儒家倫理文化圈;區域文化;經濟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 (2010)12-0080-02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競爭日益加劇,區域經濟競爭力作為一個區域為其自身發展而在其從屬的大區域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成為地區經濟獲取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同時現代文化作為一種重要資源正愈來愈影響著區域經濟增長過程和競爭力提升,而由特定區域的地理環境、人們的經濟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以及歷史文化傳統所決定的一種區域文化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趨顯著。東亞“儒家倫理文化圈”通過對其經濟快速增長的影響表明:區域文化與經濟競爭力的提升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實現現代化、提升經濟競爭力應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借鑒和融合。

一、區域文化與經濟競爭力的關系

區域文化與經濟競爭力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經濟競爭力的發展狀況對區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起支撐作用,不同的區域經濟競爭力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區域文化環境又對經濟競爭力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競爭力總是體現出不同類型區域文化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競爭力是區域文化發展的基礎

一定的區域文化是由特定的區域經濟狀況和發展過程決定的,它決定著區域文化發展水平的高低以及文化發展的結構、類型等。由于地理區位、資源、氣候、人文、交通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各區域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各具特色并互有差異,各有特色的區域經濟孕育了具有不同個性特質的區域文化。

(二)區域文化對該地區經濟競爭力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文化作為一種重要資源正愈來愈影響著區域經濟增長過程,推動著經濟競爭力的提升。文化力日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對整個經濟與社會發展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經濟學亦認為,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在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在作用。

(三)區域文化對該地區經濟競爭力發展的消極影響

一般意義上,與落后的區域經濟相適應的區域文化必然會影響人們在觀念、意識等文化方面的素質,阻礙了該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一個區域過去經濟發達,后因多種原因導致經濟落后,其文化影響力還會因歷史發展的慣性而持續很長時間。

二、區域文化對經濟競爭力提升的作用

區域文化作為一種經濟發展的資源配置要素,通過價值觀念導向與選擇行為方式而影響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并在一定的條件下,則有可能被整合進現代化的產業體系,成為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源泉。東亞“儒家倫理文化圈”的形成表明,歷史上東亞有著與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質,儒家文化是東亞現代化形成的文化底蘊的觀點,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具體而言,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競爭力的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一)維權體制,強調政府的集權領導

它透過無所不在的社會控制和意識形態網絡來支撐高度一元的集權統治,維持秩序,操守道德,并以此為基礎介入和鑄塑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戰后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就是經歷了其強人政治之后,逐漸走向經濟自由化的道路。在完成經濟和政治雙重歷史任務時,采取非常措施引進現代市場經濟,調動一切社會資源達成現代化的目標。儒家文化主張家長和上司至高無上,講究上下尊卑,認可現有權威和秩序,十分有利于東亞精英集團實現政府主導下的經濟發展。

(二)注重國家利益,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儒家文化主張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國家是以家庭為根基加以組織的,儒家倫理是把家族和國家作為集體的倫理。東亞儒家社會對個人有著高度期望和約束,要求個人對家庭與國家高度負責。在良好的社會秩序下,經濟組織才能有效率,儒家社會具有較強的尊重社會組織和社會秩序的傳統,東亞的個人始終是他所屬群體的典型一分子,這種崇尚群體的傾向是促使該地區政治、經濟獲得穩定的一個根本因素。集體主義和民族主義對東亞的現代化和產業化起著重要推動作用,即使在最現代化的部門里,仍然可以目睹一種集體團結和紀律的價值。

(三)以家族倫理為核心,東亞的企業主要是依據家族組織形成的

東亞社會缺乏西方由普遍主義文化遺產帶來的各種普遍規范和價值體系,尤其缺乏契約觀念、平等觀念和自由聯合的藝術,個人之間難以相互信任和開展合作。但是,具有血緣和親緣關系的人們之間不僅能夠相互信賴,身份地位高的人能夠對身份地位低的人加以支配,而且必要時人們能夠為家族整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傳統的家族主義為東亞的家族企業組織工業經濟活動,保證勞動人口就業等方面提供了深層次的支持。東亞家族主義企業內部勞資關系相對穩定和諧,同樣受惠于傳統文化的影響。

三、提升經濟競爭力,構建區域發展之路徑

當前,根據文化觀念的區域差異性,通過對區域群體觀念和文化心理結構的探尋、描述、分析、揚長避短,能動地促進觀念變遷,進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甚至先行變革,發揮先驅作用,對激活區域經濟發展和活性的保持與重構,提升經濟競爭力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繼承優良傳統文化與區域發展

現代化是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消除自然經濟的影響和文化神圣化,推進多種所有制發展和文化世俗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觀念逐漸顯化,并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結合,實現文化意義上的“傳統人”到現代人的過渡,把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化潛質開發出來,才能保證經濟邁上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的騰飛。文化多樣化既包括各種文化形態在風格上的多樣化,也包括各區域文化的多樣化,文化的區域化、個性化是發揮區域優勢,提升地方經濟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二)注重文化觀念的傳播與吸收

在現實的經濟發展實踐中,我們只注重資金、技術等有形要素的引進,而不注重觀念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與借鑒,即只注重硬環境的建設,不注意軟環境的優化與重構。整體上導致要素配置不協調、不整合。發展速度慢,經濟效益差。故在對外交流、借鑒、引進中,應逐漸樹立新觀念、形成新意識。不同區域的文化多姿多彩,跳出自身傳統文化中固執、保守的價值觀念,重視對其他先進區域的文化借鑒和吸納,并將其與自身文化相融合,做到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滲透、貫通、統一,將更加有利于本區域文化的健康發展,從而為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保障。

(三)樹立正確的經濟發展理念

現代化的實現不僅包含了以工業為內容的傳統文化,而且也包含了以信息化、全球化、知識化、生態化為內容的后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又面臨著后工業時代的某些困難。它要求我們實現從單純經濟增長向社會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轉變,并且從中尋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它強調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化,區域發展和全球發展的對接,生態環境優化與經濟發展的結合,以信息化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上,以傳統工業化推進現代化并不是最佳選擇,只有把握后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把信息化、全球化、知識化、生態化與社會發展聯系起來,才能真正樹立自身的優勢,形成有特色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李慶松,董四代.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社會現代化[J].前沿,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