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與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20:24: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服飾與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酉陽地區土家族、苗族傳統服飾上裝的樣式變化多,從結構上看,以對襟、斜襟、大襟、圓領、立領、連袖、直身為主要樣式。從領型上看,上裝多立領、圓口領、V字領。從衣袖、衣身結構來看,連袖、直身是衣服的主要特點,衣服一般以棉、麻織面料為主。下裝包括褲和裙,褲子是比較普遍的下裝,在酉陽地區土家族、苗族傳統服飾中,男子以褲子為下裝,褲身、腳口的長、短、肥、瘦各不相同,比較有特點的結構是其中的大褲襠結構,褲襠又寬又長,這種結構在我國古代被稱為“跨”。褲子一般由棉布制作而成。裙子也是最普遍的一種下裝,裙的類型有長裙、中裙、短裙,從造型上來看,還有喇叭裙、節裙和筒裙、A型裙等,形式多樣。
社會文化包括一個社會的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宗教、習俗、道德標準在服飾上的折射。
(1)宗教在酉陽地區土家族、苗族的一些民俗活動中,傳統的原始宗教儀式在特殊的日子里仍然被保留著,在服飾的式樣和服飾圖案中也蘊藏著一些宗教意識。反映在服飾上的宗教意義,其形式各不一樣,從服飾中可以看到,有的是以圖案形式對宗教意識加以記錄,使人們在著裝時通過圖案代碼被喚起一種熟悉的情感,進而思考它的宗教意義,正如貢布里希所說“對符號的使用,是人類克服不完善的回憶發展出的一種手段”。在一些服飾圖案中有表現“有超自然威力”的動物、人物紋樣,如苗族的“祖靈”和“萬物有靈”的圖案,在當地苗族服飾中很常見,并與口頭傳說故事相結合,這便使圖案被保留得更完整,加強了苗族人對崇拜物的感情,使圖案與意義緊密相連,再加上在有宗教意義的節日里,音樂、舞蹈、犧牲等內容渲染著宗教氣氛,引起情感的興奮以增強宗教的信念,更加強了苗族人對圖案的記憶。
(2)社會角色社會角色標志指的是社會中不同性別、不同地位、不同支系、不同職業的人,用服飾來加以區別。性別不同,服飾就不同,這是服飾中最普通的現象,而且最顯而易見。酉陽地區土家族、苗族傳統服飾男女裝在材料的使用上區別不明顯,而在服裝的造型裝飾和佩飾上,男女服飾各有千秋。男裝造型比較簡潔、整體,以寬肩、直線外輪廓造型為主,強化男性的體型特征。女裝的件數較多,上裝、下裝、裙子、圍腰,層次豐富,變化多樣,以塑造柔美、婀娜的女性形象。從服裝的裝飾上看,有些男裝運用了一些裝飾材料,如圖案、穗子、寶石、金屬片等,而幾乎所有的女裝都使用各種不同的裝飾,如花朵、圖案、穗子、寶石、金屬片等。服飾的社會角色標志還反映在不同支系服裝的區別上,一個民族的不同支系在服飾上整體風格一致,局部造型、裝飾、色彩、材料有些不同。形成民族不同支系的主要原因是民族歷史上的大遷徙。在民族遷徙過程中,部落被分散、割裂,以致定居點不一樣,不同區域文化影響加上與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就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習俗和服飾。酉陽地區的苗族由于支系不同,其服飾、語言、習俗就不完全相同。據清朝史籍記錄,苗族服飾由82個支系組成,現在統計的苗族服飾有130多種,分黔東型、湘西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四大分支,各分支里又有一些小分支,可謂支系繁多。
(3)民俗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風俗習慣就是民俗。從它在文化系統中的地位來看,“民俗是文化系統中組織層面的非強制性的組成部分,它通過文化的自然延續去節制社會成員的生產、消費和人際關系的協調”。①服飾根植于約定俗成的風俗習慣是毋庸置疑的,民俗生活對服飾的創造和傳承有直接的關聯,民俗生活中也不能缺少服飾的參與。在苗族民俗中,剛出生的小孩用繡著蝴蝶圖案的布包裹,而蝴蝶是苗族的“祖靈”象征物,用繡有“祖靈”的布作襁褓,是希望孩子得到“祖靈”的保佑。在民族的風俗中,遇上過本民族傳統節日,人們都會特意打扮,著節日盛裝,以增強節日的喜慶氣氛。同時,節日活動也是人們展示服裝的最好機會,如苗族女子過節時會穿上自己親手制作的繡有各式圖案的盛裝。在當地一直保留著這樣的民俗——“誰的刺繡圖案精致,縫制的衣服美麗,表明她就是一個心靈手巧能干的姑娘”,能得到人們的贊美,甚至得到異性的青睞。
人們通過服飾的創造、變革,表現個性的釋放和對美的追求。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中提出“藝術的努力是由它的整個過程或者它的結果來引起審美感情”,其觀點對后人的影響較大。說明服飾的藝術性應該從服飾審美和藝術創作兩方面來考察。巴渝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體現出來的審美意識是從社會學層面和心理學層面反映出來的,即人創造服飾的行為一方面受社會規范的制約,一方面也是自身價值的體現。審美意識在心理學方面的反映是指個人的動機與需求、自我概念、印象、知覺與個人服飾行為的關系。人們利用自己獨特的文化,去改造、利用其生存環境,從生存環境中獲得自身所需的物質和精神營養,來維持本民族的延續和發展。巴渝地區少數民族服飾是歷史上形成的以整體民族為概念的統一服飾外觀,服飾的創作并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自我概念等個人需求,即使是適應人的需要而創造,也是指有共性的人的身體的需要。所以反映在服飾審美觀念中的個人愿望不占主要地位,反映在服飾審美觀念中的社會性特征最明顯,是社會背景下的審美。人們通過對服飾的創造、變革表現對美的追求和對社會規范的認可,反映在服飾的造型、色彩、材質以及人的整體著裝形象上,便是個人為了使自己的行為與社會規范或某一民族群體保持一致,便穿著某一民族認同樣式的服裝,于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統一的民族服飾面貌。另一方面,從服飾制作上來看民族服飾的藝術性,巴渝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制作包括對原材料的加工和服飾制作工藝兩方面的內容。傳統服飾面料由棉、麻、絲、毛纖維紡織而成,傳統服飾的制作工藝手段非常豐富,包括服裝定型工藝(做百褶)、百納布工藝、扎染、蠟染、印染、刺繡、鑲花、織錦、編織、編結、首飾制作等,不同的工藝技術均產生出魅力不同的效果。
符號學理論可以為我們研究巴渝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服飾提供一個有效的方法,從傳統服飾的符號化中進行符號解讀,構成對符號的詮釋過程。巴渝地區少數民族服飾的樣式、色彩、材料、細節、裝飾等方面無疑是一個符號系統,并系統地指涉該民族傳統文化。
“符號學”是20世紀初由美國哲學家皮爾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和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提出的,到20世紀60年代,才成為一門科學受到重視?!案鶕枌W的理論,人的思維和語言交往都離不開符號,而人的意識過程,就是一個符號化過程,思維無非是對符號的一種組合、轉換、再生的操作過程。”②“符號學”是研究人類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構建了語意的三角關系,并研究語意的性質和規律。語意的三角關系是:符征(signifier):是形式,可感知的;符旨(fignfied):是符征所指涉的意義;指涉物(referent):是符旨所指的物。
從語意的三角關系中我們可以理解到,一個具體的形式一方面傳達該形式代表的物,另一方面傳達該物所表達的寓意。符號是傳承和負載信息的媒介,是認識和表達事物的中介,它表現為有意義的符碼。符號概念的外延很廣泛,設計中的符號是一種非語言符號,但是它與語言符號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符號學理論不僅被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也被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如產品設計、音樂、舞蹈等領域。
美國符號學家皮爾斯的理論把符號分為三類:一是圖像性符號,即利用符號形式和所表達的意義有共同特征,來指涉對象。如酉陽地區土家族織錦中的“老鼠嫁女”圖案,圖案中,“老鼠嫁女”的場景直接來源于生活,指涉民間的婚俗,表達該民族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指示性符號,即利用符號與表達意義之間存在“必然實質”的因果邏輯關系,構成指涉作用。如苗族人著節日盛裝時佩戴的各種銀飾,表達福貴、吉祥之意義。三是象征性符號,象征性符號與表達意義之間無必然或內在聯系,但社會約定俗成使其具有意義并互相傳承。如,土家族織錦的“萬家八錦”幾何圖案象征福貴;苗族服裝刺繡圖案中的“蝴蝶”象征祖先;等等。
對巴渝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研究,目的在于運用設計與創意,展現區域性文化元素,這是在全球化高度競爭下勝出的關鍵,即通過新的思考,將傳統文化資產里的元素轉換到現代生活中。巴渝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服飾,袍衫為主要形式,以H型、A型輪廓為主,上裝配下裙、多層衣、多層裙、連衣裙、上裝下褲、上裝下裙再配圍腰等的服裝外輪廓,其細節變化比較豐富,我們首先可以從款型中得到一些啟發,與當代設計手法結合,將其運用到設計中,如圖1(作者:唐雪芮)。巴渝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服裝內部構造的方式較多,從形式來看,各具特色的領型、袖型、袖頭、腰線、門襟構造、內部分割線、下擺、口袋、褲腰、褲臀部造型、褲襠、褲腿、褲腳口、細節等元素,都可以被當做設計資源,重點是把這些元素與設計個性、設計理念結合起來,如圖2(作者:尹立)中的服裝是借鑒傳統服裝的領型、袖型,經過一定轉換設計的女裝。
巴渝地區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圖案與現代服裝設計的結合點最多,對傳統服飾圖案的借鑒,可以是傳統服飾圖案原始樣本的運用,也可以是對傳統服飾圖案的打散重構、重新組合,根據設計師的設計風格、設計要求而定。重點在于在重新組合的過程中,至少保持傳統圖案一個單位的結構特點和色彩特點,這樣才能保留住傳統圖案所傳遞的原生態文化內涵,如圖3(作者:廖拉)對傳統服飾圖案的采集、圖4(作者:白薇)和圖5(作者:余秋雨)對傳統圖案的現代運用。
篇2
(一)“師尊生卑”的思想
這種思想在很多教師中都存在著,化學教師也不例外,特別是歲數較長的化學教師。在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化學教師基本都是站在講臺上居高臨下的講解,沒有嘗試著走到學生中間位學生講解。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教師沒有擺脫“師尊生卑”的觀念。其中還有一些教師認為要做演示實驗與書寫化學方程式也沒有那個必要走向講臺。這些化學教師在課堂上抱著這種觀念,將化學課堂變成自己的“一言堂”。他們很少給學生提問的機會,而提問也多是“對不對”、“是不是”一類的,給學生的形象也是十分的威嚴,讓學生感受不到一點親切感。
(二)課堂教學方法上缺乏服務意識
雖然課改在執行,但是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是“填鴨式”的方法用的較多。“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服務意識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演示實驗的時候,教師在講臺上自顧自的做實驗,偶爾插上幾句解說,中間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而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不與同學交流、也不與教師交流。而教師也不走到學生中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沒有主動的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服務意識。
(三)師生之間缺乏交流
隨著社會對知識層次要求的提升,社會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值在無形之中增大。教師為了達到教學效果,逐漸傾向于使用高壓的教學方法,最后組建使得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從而產生情感上的隔閡。不管是從課堂上還是課外,化學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都非常的少。課堂上,教師采用“一言堂”的方法將各種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課后批改學生作業時,不分析學生對錯的原因,不與學生進行交談了解學生知識的漏洞。
二、提升化學教師服務意識的對策
面對教師的服務意識的缺乏,應該積極的進行改變。但是中考、高考這些制度我們無法改變什么,我們中有從我們身邊想辦法。
(一)轉變觀念,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
教師缺乏服務意識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觀念的落后與保守。因此,應該從思想觀念上著手,改變傳統的觀念,特別是“師尊生卑”的觀念,確立全新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服務意識。學生應該尊敬老師,但是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尊敬,而不是表面上所表露出來的畏懼。在教育中教師必須用自己優質的服務來滿足學生的需要,這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師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有著過硬的專業知識的人,所以要注重服務理念和職業倫理,也就是要特別強調服務或奉獻的專業道德。特別是在一些概念性的化學教學中只有轉變觀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在“走進化學”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夠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而應該試著轉變自己的觀念,讓學生去感受化學的魅力。
(二)改變對學生的“服務態度”
光有理念還不行,還需要實際的行動。這就好比一個賓館,只有好的服務意識還不行,還必須將服務意識滲透到行動中才可以。學生到學校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成績和名次,他們還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欣賞等等。例如化學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多一些微笑;將一些有趣的化學小實驗引入到課堂中,讓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當學生對某個化學概念或者是某個化學反應等不了解而提問時,化學教師應該不管這個題目的深淺程度都耐心的傾聽;對于學生的作業要仔細的批改,如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條件是否正確,化學反應的現象描述是否正確,方程式的書寫是否存在未配平的現象等等。
(三)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力
教師既然是服務者,而學生是教師的服務對象,那么學生就應該具有選擇的權力。在這種選擇的壓力下,教師會被迫放棄那不合時宜的師道尊嚴,主動的對學生的需求、成長進行關注,從中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觀念、方式是否有缺陷,是否需要改進。當教師在改變中獲得學生的回報的時候,也主動的進入服務者的角色。當然學生并不都是理性的個體,因此這個選擇的權利也只能夠是相對的。
篇3
倫理文化;教師幸福;德性;師德
【關 鍵 詞】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5)06-0101-03
幸福與德性是人類生活的永恒主題,也是人類不斷追求的價值。教師幸福是教師在職業生涯中的價值追求,是在教育工作中實現職業理想的教育主體狀態,也是實現自己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相統一的心性能力。這種心性能力是基于德性的心性能力,蘊含著豐富的倫理內涵。
一、教師幸福的倫理內涵:基于德性
教育是關涉人幸福的事業,它影響著人的活動。教人怎樣向善,怎樣追求幸福的生活,怎樣實現自身的價值,并為人類的幸福事業做出貢獻。而教師在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要想教會別人怎樣幸福,教師首先要具備一定追求、享受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因此,教師幸福影響著教育幸福的實現與否。倫理文化中的幸福與德性有內在的統一性,德性是我們獲得幸福的內在品質,德性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師的幸福也是一種具有德性的心性能力,有其內在的德性要求。
(一)教師幸福以教師倫理為前提
涂爾干認為,“世界上任何一種職業,都有自身存在的職業倫理。”①教師要在社會倫理規范、道德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范圍內追求幸福。首先,教師在追求幸福過程中所采取的行為需要基于德性的價值判斷。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需要什么,哪些是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放棄的,這些都要基于教師個人的價值判斷。其次,教師在滿足自身物質需要的同時,要注重精神需要的滿足。教師不僅有物質需要、社會性需要,還有精神需要,教育幸福的獲得是建立在這些需要滿足的基礎之上,只有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都得到滿足時,才能體驗生命價值的意義。而且教師在滿足自身物質需要、精神需要和社會性需要的同時,要將自身統一與教育之中,用教師倫理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斷加強教師道德修養,不斷內化和升華自身德性幸福能力。
(二)教師幸福以德性為內核
教育是教人追求幸福的精神事業,人的精神性事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道德生活的追求和完善,教育工作者在這項精神事業中承擔著維護最高倫理標準的責任。②所以說,道德教育從始至終都應是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而教育則是一種德性的教育,是教人向善的教育,是教人獲得幸福品質的教育。③
以德性為內核的教師幸福要凸顯公正原則。教師公正是教師倫理生活的重要原則,其有兩個層面的德性內涵:一方面是指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平和正義。它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公平、教師對同事的公平等人際關系中。教師在對待他人尤其是學生時,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另一方面是指教師政策對教師自身所體現的公平原則?!爱斎藗兩钤谝粋€基本公正的社會中,不懈努力、奮發進取、創造有為、立德立功時,人生幸福就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實現的”。④以德性為內核的教師幸福不僅僅需要教師自身凸顯公正原則,還需要社會和國家政策對教師體現出公正原則。國家教師政策的制定要以公正原則為基本價值取向,要讓教師在法律和政策范圍內更加自由地行使權力,享受幸福,從而保證教師幸福的實現。
以德性為內核的教師幸福強調:教師要擔當擁有的道德責任。石里克指出:“責任感像是自己被欲望驅使一般而開始自由行動,有了主動去行動的動機,并且情愿因行為有錯而受到責備?!雹萁處熤挥幸庾R到自由承擔的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時,才能不遺余力地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一旦教師有了自覺的責任意識,就可以在沒有任何外力約束的情況下,自覺地去完成教育工作,還能激發教師創造幸福的動力,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水平,促進教師、社會和學生德性幸福的共同實現。
二、教師幸福失落的根源:德性缺失
當前,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把教師當作“完美”人物的化身,一切好的東西都要在教師身上體現。并且伴隨著教育復雜程度的加深、社會與家長要求的提高、教學壓力的增大、社會分配差距的拉大等,這些外在的原因逐漸阻礙了教師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導致教師幸福的失落,但更深層的倫理根源也值得我們去探尋。
(一)教師缺失追求內在幸福的心態
羅素曾指出:“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會出現種種不幸,這些種種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可能源于當下的社會制度,而另一方面則源于個人的心理?!雹迋€人心理對個人的幸福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個人的不幸就是因為自身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對待職業所體現出來的錯誤態度。教師幸福是客觀物質需要和主觀精神需要的統一,教師幸福是在正確的世界觀、倫理觀基礎上的一種積極追求,消極的、不合理的追求只會使得教師離幸福越來越遠。
一些教師奉行享受主義,認為教師職業不能讓自己得到物質的滿足,從而忽視了教師職業帶給自己的精神享受。一些教師奉行節欲主義,他們選擇教師職業的初衷是因為教師職業的穩定性,對職業意義和生命意義的體悟能力不高。一些教師渴望幸福,但是他們只是消極地等待幸福的到來,他們在現有的條件下等待著外在政策的變化,等待著與自己內在尺度相符的條件和對象的出現,以使自己不需努力就能獲得利益,從而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些教師之所以不幸福,就是缺失了追求內在幸福的積極心態,他們奉行著享樂主義的幸福觀、節欲主義的幸福觀以及消極等待的幸福觀,而這些都是被動的、外在的、即用即無的,都不能促進德性修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育生活之中,只感受到了各種壓力或僅有的一時幸福,而沒有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體會不到真正的幸福和長久的幸福。
(二)教師缺失以德性為主體的幸福能力
教師幸福能力包括廣義幸福能力和狹義狹義幸福能力,廣義的幸福能力主要是指教師良好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以及較高的文化素養,這是教師追求幸福的客觀條件。狹義的教師幸福能力主要是教師內在的主體性心性能力,即德性幸福能力,它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和精神品味。⑦倫理文化中,幸福是一種德性幸福,只有具備德性能力的人,才能真正感到幸福。雖然在全面的人性觀下,德性不是幸福的前提,也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也不是萬能的,但是一個人如果缺德或者無德,他的幸福將是空洞的,他也會因為缺乏創造和享用幸福的心性基礎,逐漸喪失追求幸福的主體性能力,不會真正感到幸福。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師德問題,比如幼兒教師的虐童事件、小學校長的事件、大學教師的論文抄襲事件等等,不同層次、不同待遇、不同的教育對象,但他們都同樣因為道德的缺失而犯下不能彌補之錯,對他們而言,幸福太遙遠。而且實踐也表明,物質需要的不斷滿足、工作報酬的不斷增長、教學技能的提升不一定能讓教師感到幸福。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影響著教師追求幸福的能力,教師德性能力的缺席也成為制約教師幸福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教師幸福的回歸路徑:重塑德性
通過探尋教師幸福失落的根源,在倫理文化中,我們需要通過確立積極的教師幸福觀、提高教師基于德性的幸福能力這兩個方面來從內部提升教師幸福感,還需要構建以幸福為取向的師德建設體系,為教師提供一個進行師德修養公正和諧的環境,從而切實提高教師幸福。
(一)確立積極的教師幸福觀
教師的職業特性賦予了教師積極追求幸福的莫大權利,只有教師積極追求幸福,才能引導學生積極追求幸福,才能最終實現教育的幸福。因此,教師要樹立積極的教師幸福觀,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的教師幸福觀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將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統一起來。教師只有通過自覺履行職業義務、承擔道德責任,以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為重,才能實現自己對幸福的高層次追求。其次,不僅要注重物質生活,還需要注重精神生活。教師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實,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和責任使命,把教書育人看成是一個幸福的事業,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教育事業,發揮師愛的德性能力,創造出更高層次的幸福生活。再次,既要關注當下幸福,又要領悟教師未來幸福的意義。教師幸福寓于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體表現在學生成才之后,而且這種長遠的幸福的獲取,是教師幸福的最終目的。最后,既要做一名會享受幸福的教師,又要成為一名會創造幸福的教師。石里克曾提出:“任何時候都要為幸福做好準備的道德原則,他認為人們應力求成為值得享有幸福的人?!雹嘟處熉殬I本身就蘊含著莫大的幸福,教師要做的就是學會享受幸福和創造幸福,教師要在創造性的勞動過程中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
(二)提高教師的內在幸福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成長著,追求幸福是一個人生命境界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內在生命力不斷增強的過程。教師幸福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教師職業的意義和價值。馬克思指出:“教育是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勞動職業,那么只要我們選擇了它,就應該不會為任何沉重的負擔所壓倒,因為這是為整個人類幸福而做出的犧牲?!雹峤處熓紫纫龅木褪浅浞终J識教師職業意義,自覺承擔職業使命即引導學生的精神成長,啟迪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引導學生領會愛、希望、公正和善良的價值,給予他們追求幸福人生的精神食糧。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境界。教師職業不同于其他職業,從古至今,教師就與清寡和奉獻這些詞語聯系在一起,教師職業不能讓你發財致富,讓你物質上很富有,但是教師職業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樹立德性情懷和人文情懷。因此,教師要想獲得幸福就必須走出物質主義、享樂主義和功利主義,自覺提升自己的德性修養,向更高的精神境界發展。第三,教師要在道德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追求幸福、享用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德性的獲得不是道德知識直接轉化而來的,而是在道德實踐中將自己的價值理想、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內化而來的一種心性品質。所以,教師要不斷提升主體實踐的能力,并在創造性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體驗對工作的樂趣,從而獲得幸福的感受。
(三)構建以幸福為取向的師德建設體系
構建以幸福為取向的建設體系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師德建設要將教師的置于主體地位。在師德建設中,不管是目標的確立還是制度的制定,都要體現教師在教育生活中的自由和平等原則,關注教師的需要、愿望、利益,確立其主體性地位,激發教師主體性力量,從而幫助教師實現職業理想和,體現生命價值。第二,師德建設要將公正和民主作為基本的價值選擇。教師幸福的獲得,不僅需要自身做到公正原則,還需要外在的政策和制度對教師體現公正原則。在師德建設中要實現教師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體現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則。這種公正和民主精神將會成為影響教師道德行為的規約力量,為教師幸福的實現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師德體系建設要注重對教師的關懷、理解和尊重。師德建設的本意是為教師道德成長和專業生活質量提升服務的,而不應該成為教師的負擔,要體現出對教師的人文關懷、理解和尊重。師德體現建設要內涵于教師的真正理解和尊重,這樣才能讓教師自覺進行德性的培養,自覺地在實踐中內化道德知識、情感、意志,從而逐漸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追求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程,教師幸福也需要在不斷的追求中獲得和享受。在物欲化的今天,教師幸福逐漸失落和迷失,感到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教師職業本身所具有的幸福意義,正確認識教師職業與教師幸福的關系,自覺抵制不良習氣的影響,積極追求幸福,學會享受幸福,不斷提升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進而引導和熏陶學生德性的養成。
注釋:
①[法]涂爾干.付德根,譯.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2.
②檀傳寶.走向新師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5.
③馮建軍,回歸幸福的教師生活[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26.
④高兆明.幸福論[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155.
⑤石里克著.倫理學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139.
⑥羅素.走向幸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7.
⑦檀傳寶.論教師的幸福[J].教育科學,2002(2).40-41.
篇4
關鍵詞:跨文化;個體文化;主觀幸福感;關系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5—0133—02
前言
幸福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時代的人們普遍關注并為之苦苦探求的。幸福最早是一個古老的哲學范疇的話題,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時期甚至是柏拉圖時期。隨著西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對幸福這一課題的研究產生了廣泛的興趣?!靶腋!币辉~現在應用非常廣泛,而且圍繞幸福的研究領域也十分廣,主要集中在社會學、文學、哲學、精神衛生、心理學、生活質量以及老年社會醫學等領域。近些年,文化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成為了重要的研究主題,其原因是幸福感的定義當中包含有內在的文化根源,沒有超越文化價值觀的幸福感判斷和評價。
一、主觀幸福感概述
心理學是主要從人的內心體驗來描述、測量人的主觀幸福,并研究幸福發生的內在規律等。心理學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興起于美國,逐步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熱潮。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備受重視。研究者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從哲學層面上升到了科學層面,先后形成了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三種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研究取向。其中,生活質量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是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共同關注的研究領域。
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界定,Diener(1984)和Argyle(1989)等人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一種正性情感超過負性情感,占據情感體驗的優勢地位,從而使個體能從整體上對生活感到滿意的心理狀態。主觀幸福感是個體依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評價,是衡量個人和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許多研究者都已經證實,主觀幸福感包含三個獨立的維度,即認知維度、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美國心理學家Diener總結了主觀福感所具備的三個特征:評價者內定標準的主觀性的特征,認知判斷及情感反應評估的整體性的特征,以及對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進行長期測量的穩定性的特征。
研究者發現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非常多,有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以及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因素。環境因素又包括家庭環境、學習環境、工作環境、社會關系及社會支持。研究者發現,青少年所感受到的家庭氛圍影響他們的主觀幸福感,學習和工作環境對人們所產生的影響會因為年齡層次的不同而不同,中學生的滿意度和幸福感與在校學習過程中所受到的挫折和困難以及獲得的愉快和滿足關系緊密;青年人的幸福感與工作學習的負荷量和從中獲得的滿意情緒關系緊密;中年人的主觀幸福感只與工作學習的負荷量關系緊密,從中獲得的滿意情緒對他們的幸福感影響不大;而老年人,尤指臨近退休或已經退休的老人,他們的主觀幸福感不受工作學習環境的影響。社會關系和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的性格上,性格外向的人相對生活滿意度較高,積極情感較多,因為他們性格開朗、活躍、好交際、喜歡融入集體當中,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遺傳因素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也被研究人員證實,研究者們對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即使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他們的幸福感水平都會高于在同一家庭中成長的異卵雙胞胎。性別對幸福感的影響差異體現在不同的維度上,對美好的生活女性的積極情感體驗強于男性,對于生活的不如意或挫折等女性的消極情感體驗也強于男性,但是女性和男性的主觀幸福感的總體水平是相當的。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主觀幸福感,研究者通過個體研究發現,青年人在主觀幸福感的多個維度上都高于老年人。人格因素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經歷和體驗積極或消極的生活事件,人格也影響著人的行為和態度,被研究人員認為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最有力指標之一。
二、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含義
文化是指人類活動的模式以及給予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號化結構,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通常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樂、文學、繪畫、雕塑、戲劇、電影等。大致上講,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
不同的學科對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功能主義學派認為,文化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都能滿足人類實際生活需要。從哲學的角度,則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個體或群體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于自然中,將時間作為重要平臺,同時也存在于歷史和時代中,社會、國家和民族是其重要平臺。因此文化就是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不僅描述群體的外在行為,也描述個體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
(二)文化的分類
Hofstede將文化劃分為集體主義文化和個人主義文化。在集體主義文化中,個體被看作是群體中的一分子,總是參照群體來給自己定位,服從于群體的意志,群體的規范優先于個人的目標,個體的主要目標是維持和提升與他人的和諧關系,甚至不惜為此犧牲個人的利益。而在個人主義文化中,自我被認為是自給自足的統一體,獨立于周圍人際環境,強調個人的重要性、個人的思想、選擇和感覺,個人的目標優先于群體的目標。因此,在個人主義文化的國家,社會結構比較松散,人們注重追逐個人目標的達成。個人主義也往往意味著更高的競爭取向。
篇5
針對高中化學基本理論的考查情況與復習基本現狀,將問題鏈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化學基本理論的復習中。依據“問題鏈”的分類、問題設計的基本原則,以"問題鏈"模式組織化學基本理論復習的教學,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問題鏈;教學模式;化學基本理論復習
一、問題鏈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為,當學生遇到問題和挑戰時,學得最好。一個好的問題必定能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有一定難度,有明確目標,需要學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問題,使學生處于一種急迫想要解決所面臨問題的心理困境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一)問題教學的相關理論
“學是從問題開始,問題總是與學習伴行,所有問題解決必定以對問題存在的認識為開始”?,F代教育理論認為,問題教學,可以激發學習的動機和欲望。所謂問題教學,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化學課程標準》課程目標中指出: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學科問題,敢于質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新課程深化改革化學學科倡導以問題為引領的教學,以問題解決來建構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思維水平向著高水平發展,筆者依據“課標”以及“考試說明”,在高三復習課中嘗試采用了問題鏈教學模式,將每個考點分解并設計成富有層次性和一定思維容量的問題鏈,用問題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和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二)問題鏈的概念界定
所謂“問題鏈”,是教師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已有知識或經驗出發,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將要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困惑,將知識點轉換成為層次鮮明、具有系統性的一連串的教學問題;是一組有中心、相互關聯而又逐步遞進的問題。從形式上看,“問題鏈”是一問接一問,一環套一環;從內容上看,它是問問相連,環環緊扣;從目標上看,它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是師生雙方圍繞環環相扣的問題的情境,進行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共同學習。
(三)問題鏈的分類
從各個不同的維度,“問題鏈”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比如按其教學功能分,可以分為以舊引新性問題鏈,鞏固性問題鏈,理解性問題鏈,歸納性問題鏈等;從呈現方向看可以分為正向鏈,逆向鏈,雙向鏈;從適用過程看可以分為導入鏈,銜接鏈,發散鏈;從問題表現形式看,可以分為圖表鏈,圖文鏈等等。但是在高三的實踐教學中,筆者認為,往往不是某單一類型的問題鏈,而是多種類型問題鏈的綜合運用。
(四)問題鏈的設計的基本原則
中學化學教學“問題鏈”的設計立足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教學時應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內容特征、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特點等方面綜合考慮,在設計化學教學“問題鏈”時,應充分體現基礎性、有序性、情境性、開放性、多維性和整體性等原則。
1.充分體現基礎性的原則
奧蘇貝爾認為,“影響學習者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學習者的已知?!眴栴}鏈設計的基礎性原則就是要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特點和認知體驗展開問題線索,要處理好問題的“障礙”和“基礎性要求”的關系。問題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有一定的思維容量,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通過學生的努力能解決問題。問題設計的跨度太大,學生總是答不上來,會有受挫感,久而久之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問題設計太簡單,學生會覺得沒有挑戰,專注度就會游離課堂之外。通過設置接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能夠回答出來,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探索的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對于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問題設置可以寬泛,留足學生的思考和發揮的空間,知識和能力的綜合程度可以高一點。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問題設計的臺階鋪設得更多一點,綜合程度小一點,要有梯度和遞進。
2.問題設計有序性和整體性原則
問題鏈是教學環節緊緊相扣若干個小問題的集合體,服務于教學內容的落實,因此問題要圍繞一個中心整體呈現。問題表述要簡潔、明了,可接受性強,避免填空式、習題化的現象,保證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流暢性,避免把學生和教師框死,造成教學過程的僵化。問題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環環緊扣地組成問題鏈,引導學生思維逐步深入,因此問題的設計要有有序性。問題的綜合性體現在問題設置要有較大的思維容量,從內容呈現上來說,要能將不同模塊的知識進行有機的整合,同一模塊中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機的整合,對知識的應用具有較高的綜合性。
3.具有情境性的原則
問題鏈的設計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其中包括所涉及的科學事實、化學知識、化學思想和方法的真實性,在“問題鏈”設置過程中,要把化學學科的研究方法(如實驗、模型、分類、比較、類比等)和化學思維(如守恒、綠色環保等)滲透在其中,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在落實三維目標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問題鏈的設計要在真實或接近真實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令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問題情境的來源豐富,如已有的經驗、生活和生產實際、與化學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沿、化學史實等,使學生更加理解所學內容的現實意義,學會利用書本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知識的生活化,趣味性。
除上述原則以外,問題鏈的設計還應兼顧教學過程多樣性、開放性和分層性,問題鏈的呈現形式多樣,課堂上的問題鏈大多可以用教師敘述、幻燈片、討論等形式(如實驗觀察分析、概念辨析、類比遷移等)。問題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而有所收獲,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學優生從中感到挑戰,學困生從中感受到激勵,從而讓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二、問題鏈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基本理論復習中的教學實踐
在高三化學基本理論的復習中,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難度差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高考的考試要求層次等方面綜合分析,設計不同形式的問題鏈,以滿足化學理論專題復習的需求。筆者在高中化學基本理論復習的教學實踐中將“問題鏈”教學模式構想如下:
教學案例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問題1:工業上可以用氨氣檢驗輸送氯氣的管道是否漏氣,其反應原理是什么?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問題2:上述兩個反應究竟哪一個可以用于檢驗,理由是什么?
問題3:2NH3+3Cl2=N2+6HCl該反應能否自發進行?你有什么事實依據嗎?判斷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問題4:如何用下列表格中鍵能的數據計算2NH3+3Cl2=N2+6HCl這一反應的ΔH?
問題5: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問題6:歸納判斷熱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的角度有哪些?
問題7:已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請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對大小?并從物質能量角度畫出能量圖。
學生作圖展示:
問題8:假使該反應是需要催化劑的,請在第二張能量圖基礎上畫出有催化劑時候的能量圖。
問題9:請歸納總結鍵能角度、物質能量角度、活化能角度計算反應ΔH有什么異同?
問題10:我們已經推導出2NH3+3Cl2=N2+6HCl是自發進行的,那么8NH3+3Cl2=N2+6NH4Cl這一方程能自發進行嗎?如何判斷8NH3+3Cl2=N2+6NH4Cl這一反應的ΔH?
問題11:上述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點?這一類反應的本質是什么?
問題12:你能設計特定的裝置來證明有電子轉移嗎?
問題13:你認為同學所畫的裝置圖有什么優缺點?
點評歸納學生的裝置圖后投影展示(見下圖),并按下圖組建裝置演示實驗。
問題14:該裝置中的電極名稱是什么?電子如何移動?鹽橋的作用是什么和陰陽離子定向移動的方向如何?寫出兩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反思評價】:這一節課的設計主要以問題鏈為推手層層推進,以遞進鏈為主,輔以發散鏈,將原本看似沒有太大聯系的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化學反應的方向,能量變化的原因,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電化學的內容用氨氣和氯氣的反應整合在一起,實現了不同模塊之間的有機整合。問題的設計具有綜合性,這符合高三學生的特點,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問題的設計具有開放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畫出不同類型的原電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能量變化的原因分析也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并且巧妙地應用了蓋斯定律來解決實際的問題,課堂內學生一直保持適度的緊張感。另外高三的化學課堂以做題講題解決問題為主,相對比較枯燥,此處還增加了一個演示實驗,不僅可以創設逼真的問題情境,還能增設課堂教學的興奮點,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復習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證。整節課下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好,課堂氛圍較好,復習效果也不錯。
教學案例2: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例:已知某二元酸H2A,其電離方程式為H2A=H++HA―;HA―[]H++A2―。
問題1.H2A是強酸還是弱酸?
問題2.NaHA的水溶液呈性。(酸性、堿性、中性)
問題3.寫出NaHA溶液中溶質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
問題4.在溫度25℃時:
①得0.1mol/L的NaHA溶液中c(H+)=0.01mol/L,該條件下HA―的電離度:______
②判斷0.1mol/L的H2A的溶液中c(H+)______0.11mol/L(>,
③計算HA―[]H++A2-的電離平衡常數。
④若要使溶液中c(A2―)=c(HA-),應控制溶液的PH=______
問題5.在25℃下,加水稀釋NaHA溶液,下列各項如何改變
A.n(H+) B.PH C.KW D.c(A2―)
E.c(H+)/c(HA-) F.c(A2-)/c(H+)
問題6.在溫度25℃時,0.1mol/L的NaHA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①水②0.1mol/L的NaOH溶液③ 0.1mol/L的Na2A溶液,畫出溶液的PH隨著加入溶液體積的變化圖。
問題7.求a點(PH=7)時c(A2-)/c(HA-)的濃度之比。
問題8.25℃時,0.1mol/L的NaHA溶液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c(Na+)>c(HA-)>c(H+)>c(A2-)>c(OH-)
B.c(H+)=2c(A2-)+c(OH-)
D.c(HA-)+c(A2-)+c(H2A)=0.1mol/L
問題9.用NaOH調節上述溶液PH=6時,計算上述溶液中c(A2-)的精確值。
問題10.用0.1mol/LNaOH滴定20ml0.1mol/L的NaHA溶液:
①畫出滴定曲線
②最好選用什么做指示劑?
③c點的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④e點的溶液中.c(Na+)c(HA-)+c(A2-)(填,=)
【反思評價】:這一節課的問題鏈設計以“聚焦問題鏈”為主,緊緊圍繞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這一中心,以“發散問題鏈”為輔,從弱電解質電離的平衡移動,平衡常數的計算,中和滴定,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溶液中的三大守恒關系等各個角度設計問題,以H2A這種酸及其酸式鹽、正鹽為載體,貫穿整節課,精選題目優化問題鏈設計。從課后筆者對學生的訪談來看,用H2A這一酸來設問,首先打破了學生對原有的熟悉的酸的認識,有了一個嶄新的問題情境,不再有炒冷飯的感覺。其次學生認為這節課的思維容量明顯增加,經過問題鏈的持續驅動,將相關的知識基本“連成線,結成網”,基礎知識整體框架和脈絡更加清晰。
四、結束語
高中化學基本理論部分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與元素化學物部分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學生思考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意識和探究能力。筆者應用問題鏈教學模式開展基本理論復習后,明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當然針對不同專題的基本理論如何設計更加科學合理的問題鏈,是今后的教學中持續深入探討的課題。
[參 考 文 獻]
篇6
關鍵詞:非言語交際 中日對比 體態語 客體語 環境語
非言語的Nonverbal一詞,是指在交際過程中,為更好地達到交際目的而伴隨言語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的不屬于有聲語言和文字語言范疇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稱為“不是語言的語言”。非語言交際指不需要使用言語就能發出和接收信息的行為,這種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不像語言只分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非言語交際(Nonverbal communication)這一概念屬于社會心理學,指人在傳達訊息時,會使用如肢體語言、面部表情或音調等語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來輔助說明。非語言交際就是交流的雙方利用身體的特征或者自然環境給交流對方傳遞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語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語表達終有不足,所以我們會額外在意對方的非言語表達,這有助我們更準確地理解對方的情緒、態度、個人特質等,甚至是內心真正的意圖。
對于非語言的分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例如美國的瑪嬌麗?F?瓦格斯把非語言分為9類,分別是人體(身體特征、皮膚、體形等)、動作(手勢、姿勢等)、眼睛(視線、眼神等)、副語言(聲音的高低強弱等特點)、沉默、體觸行為(接吻、擁抱、握手等)、對人空間、時間、色彩等。顯然,瑪嬌麗?F?瓦格斯的這種分類歸納并不能完全涵蓋非語言的范圍。納普(M?knapp)將非語言分為7類,分別是人體的傳遞行為(例如表情、視線、手勢、體勢等)、身體特征(體形、膚色、毛發等)、 觸摸行為(握手、擁抱等)、副語言(如聲音的特征、咳嗽、哭聲、發話間隔等)、空間因素(如體距)、個人物品因素(如服飾,化妝,隨身物品等)、環境因素(如家具、燈光、溫度等)等。美國的K.W.back將非言語交際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靜態無聲的非言語交際、動態無聲的非言語交際以及有聲的非言語交際等。畢繼萬將其分為4大類,將姿勢、身勢、面部和手部動作、體觸行為等歸類為體態語;將沉默、話輪轉接、非言語聲音等歸類為副語言;將化妝、衣著、膚色、個人用品的交際作用等歸類為客體語;將空間,時間、距離、燈光、顏色、標志等歸類為環境語。
非言語交際的方式有很多,人們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衣著服飾、聲音暗示等都能表達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語交際的有效手段。例如人們高興時會眉飛色舞,憂傷時會愁眉苦臉、悲痛時會嚎啕大哭等等,這些情緒都是通過非言語手段表達出來的。又例如我們在說話時往往同時會借助身體動作來表情達意,有時這種動作會起到強化言語信息的作用,有時則起到弱化言語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給小孩禮物時,他若真的不想要,就會說不要,同時也會伴有搖頭、扭身、眼神漠視等行為;而若他很想要卻礙于大人的說教,雖然嘴上說不要,但是眼睛會一直盯著看,并使勁扳著手,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語內容。所以非言語交際在交際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可以使言語信息更加鮮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補充言語信息的內容,還可以代替言語手段來表達信息。西方學者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對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爾認為:文化背景相同的兩個人在交談時,言語手段傳達的信息僅占35%,非言語手段傳達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認為,兩人在交談時,非言語占93%,語言本身僅占7%。由此可見,在交際中,僅靠語言文字來傳遞信息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也往往需要非語言手段來增強語言效果,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這些非語言手段,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與他人交流,減少交流障礙,促進交流順利進行。
非言語交際一詞來源于英語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對非言語交際的正式研究普遍認為始于達爾文,他在《人類和動物的表情》(1872年)一書中,對人類與動物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各種心理活動進行了系統詳細的研究。此后,逐漸出現了大量研究非言語交際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爾的《身動學入門》(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爾的《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類行為觀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馬蘭德羅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語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葉斯?法斯特的《人體語言》(Body Language)等。而關于跨文化非言語交際的研究,可謂始于美國的萊克?布羅斯納安著的《中國和英語國家非言語交際對比》,它第一次直接對中英國家的非言語交際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對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方面,代表作為李慶祥主編的《中日非語言交際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前沿叢書,其中收錄了25篇論文,內容分為概論篇、分論篇、音聲語篇和教學篇等。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對比方面,概論篇中有盧濤的《日本非語言交際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語言交際行為的比較研究》和吳宏的《日本人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與日本文化――兼談中日非語言交際行為之差異》等論文;分論篇中主要關于手勢、表情、副語言等方面的論文,其中關于中日對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勢文化比較――以手指動作為主》;教學篇中有趙春利的《對非言語行為的調查研究》和樊軍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語交際與日語跨文化教學》等論文,主要是關于日語語言教育中非言語交際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語言 文化與交際》(2007),主要論述了中日文化差異與體態語的表達方式、副語言及交際功能等。鐵軍編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讀》中,以五種基本色為中心進行了中日對比。
另外,關于體態語對比研究,期刊論文方面有孫鵬的《從體態語看中日兩國文化差異》(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際中的中日體態語對照研究》(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5(3));王連娣的《跨文化非語言交際視角下的中日手勢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5)); 林燕燕的《體態語語言表現之中日比較――以“喜”的面部表情為中心》(華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2));趙平的《從災難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語言交際》(日語知識,2012(09));張曉梅的 《論中日手語中表情與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張淑婧的《關于中日談話節目中附和表現的使用實態》(2010);王冠華的《關于面部表情描寫的中日對比研究――基于語料庫所進行的調查》(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4)); 程放明、劉旭寶的《體態語的中日語言表述異同》(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4)); 碩士論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體語言”的中日對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體態語對比研究與對日漢語教學》(2016)等。
在服飾色彩方面,有馬興國的《中日服飾習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張祝平的《中國國服喪失原因淺探――從近代中日服飾變化比較說明》(歷史教學,2002(11));錢國英的碩士論文《從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顏色詞的異同》(2005);劉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際中色彩使用的差異――以服飾、禮品為例》(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6(4));李的《日本服飾搭配中日對照》(1-8),(日語知識,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間概念中“內”與“外”的對比分析》(科技風2010(6));魏娜、蔣翔云的《淺析中日兩國的傳統服飾文化間的差異――以旗袍和和服為例》(學理論 2012(21));白玉蘭的《中日時間觀念的差異及其對文化交流的影響》(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2));苗M的碩士論文《中日服飾文化對比研究》(2014);陳穎超的《中日兩國“白色”異同研究》(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1));谷秋實、呂園園、王芳的《小議中日服飾色彩禁忌》 (萍鄉學院學報,2015(2));張歡的碩士論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綜上所述,我可以看出,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的比較研究在我國已初具規模,研究的時間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無論是期刊還是碩士論文數目都不算多,相關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論文分布相對分散,規模較小。從研究的內容來看,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的重點在體態語對于和服飾色彩的對比,主要是關于姿勢、身勢、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的對比研究,還有關于中日服飾色彩方面的比較研究。少數文章關于副語言的比較研究,但是論文數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傊?,關于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還有很多需要發掘的內容,研究對象和范圍也需要進一步擴展,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也亟需進一步構建,中日非言語交際的對比研究的發展和完善還需要學者們今后長期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原.《社會語言學》[J].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2.楊全良.非言語交際簡述[J].外語研究,1990年版。
3.楊平.非語言交際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版。
篇7
關鍵詞:現代服裝設計;中國元素;傳統文化
“中國元素”指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及獨特的民族特色的設計元素,其中包括面料(如:絲綢、棉、麻等);色彩(如:紅、橙、黃、綠藍等);裝飾紋樣(如:牡丹花、龍、鳳等);款式(如:旗袍、中山裝、立領等)以及鑲嵌和刺繡等中式工藝。然而中國元素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也是表達美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設計師最愛從傳統的中國元素為出發點,并使中國元素成為其設計過程中取之不盡的材料和為其提供服裝設計時的靈感。隨著設計師對中國元素的不斷運用與挖掘,出現了很多具有民族美和現代美的完美服飾,并充分體現了“中國風”這一時尚領域的民族特色。然而在現代服裝設計的時尚領域中,由于外來文化和精神的不斷沖擊,使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不斷發生改變,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及民族特色在不斷地被人們遺忘。因此,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筆者作為一名現代服裝設計師,對現代服裝設計中結合中國元素,使現代服裝具有傳統性和時代性綜合的特性服飾設計,并實現現代服飾與中國元素相結合,充分體現中國元素的魅力。
一、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價值
1.1傳統文化與服飾藝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有“衣冠王國”的美稱,不同時期的服飾都有著突顯時代的典型設計和民族風俗。在古代中國,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服飾的設計被刻上了儒家的“烙印”。然而儒家的思想指的是禮儀仁道,并講求中庸之道,在這種思潮之下,中國人的服飾都有著平等、美好、整齊、含蓄、端莊的民族特點。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孕育著典型的中國文化,服飾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一個多姿多彩的生命體,傳達出時代的靈魂,并且能清晰明亮的反映著歷史文化。服裝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每一件衣服的圖案、布料以及款式不僅能反映出各種各樣的民族風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還能提相處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與特色。因此,現代服裝設計中運用中國元素,已成為現代服裝設計師的寶貴素材,并能充分體現傳統文化與服飾藝術相融合的個性,以便用服裝反映中國的燦爛的歷史與豐富的文化。
1.2傳統服飾的歷史內涵。中國傳統服飾往往有一種含蓄、端莊、典雅的美感,其與西方服飾的風格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歷史、文化等因素引起的。中國傳統服飾風格通常是強調對稱、強調線形、手工紋飾,為了突顯中國人的含蓄、內斂的性格所導致的。中國傳統服飾還體現一種自然和諧的美感,從各個方面充分體現出當時中國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追求,并講究服飾和季節、環境等因素相協調。同時,服飾的款式調配應與衣服的面料、色彩以及圖案和諧匹配,并充分體現出穿衣者的身份、地位。中國傳統服飾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和歷史意蘊,并在中國服裝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意義,其中中服飾設計是中國人民偉大的智慧的結晶,并在歷史的長河中觸發著“禮儀之邦”的中國蓬勃發展,為下現代服裝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特點
2.1色彩明快對比又和諧統一。色彩是刺激視覺神經的重要指標,鮮亮明快的的色彩搭配不僅能體現出穿衣者的個性與氣質,還能體現穿衣者的審美能力以及配飾能力。色彩猶如一個聰慧的人一樣,不同的色彩表現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如:大紅色代表著激情、勇敢、愛心;紫色代表著高貴、富裕;綠色代表著充滿生機、環保、青春等等)。中國服飾色彩是源于傳統的無色,是民族文化色彩的繼承和發展。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充分利用傳統的色彩,搭配出獨特、優雅的現代服飾,既能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以及民族的風俗習慣,還能實現色彩明快對比又和諧統一的理念。
2.2圖像特征。傳統中國的圖案特征主要從兩方面突顯,一方面是從其內涵來說。傳統的圖案都有一個共同點,體現民間的風情、民族的和諧統一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友好相處,都表現出了人們心靈的最深情感的真實性和抽象性。無論是八吉祥、暗八仙還是民間的吉祥圖案,從其形式來看,他們的形象不但具有原有的自然景象,還有抽象的符號特征,其成為了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標志和人們靈魂和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從其內容來說。傳統的圖案在服飾上都會用線條描繪和色彩渲染,使其形成一定的規律和款式的圖樣花紋。圖案源于生活,因此,為在生活中挖掘豐富多彩的圖案,設計師可以利用自然、人物形象以及植物動物來取材,并結合自己主觀的意象來創造出更美的圖案。
三、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3.1中國傳統色彩帶給現代服裝設計的驚艷。色彩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不同的色彩能體現出穿衣者的獨特個性,更能傳達其內心的情感。民族色彩則是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以及審美的重要體現,能直觀地表現出一個民族服飾的特色蘊含著獨特的民族文化??梢?,中國元素中色彩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設計師不僅要把民族色彩作為一門語言融入到其設計中,更要巴民族色彩的精神以及靈魂更生動形象的體現在現代服飾中,從而達到中國元素的傳播以及民族文化內涵的傳遞,讓人們在選擇服裝的時候能感受到中國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體現其個性的同時表現其愛國之心。如:大紅色被廣泛的使用在服裝設計中,其紅色不僅能體現出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當今社會提倡人們實現“中國夢”的激情,還暗含著中國人民對喜慶、吉祥的追求,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審美特點與心靈真實的情感的特征。
3.2中國傳統面料的運用。面料是服裝的基礎,面料的好壞直接影響服裝設計的風格和款式。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紡織技術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形形的面料供現代服裝設計選擇,但是也無法抵擋傳統的中國服飾面料的魅力,如:絲綢、棉、麻等傳統面料都有著中國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現代服裝設計增添濃厚的民族風情與豐富的民族文化,增強現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利于弘揚傳統的中國文化。大部分現代設計師都喜歡運用絲綢和棉等面料,其能充分體現中國人民的樸素美,以及對服裝設計的創新,并造就一批既時尚又具創新的民族特色的中國現代服裝品牌(如:木真了、江南布衣等時裝品牌)。
四、結語
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通過現代服裝設計師的充分融合,使其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延伸。本文主要闡述了傳統服飾的文化價值以及特點,對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并論證了中國元素給現代服飾帶來的巨大影響與成就,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了發揚和傳承,讓現代服飾在趕上潮流的同時,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
參考文獻:
[1]期刊論文.淺談中國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現代商業-2010(36)
[2]期刊論文.傳統民族元素在服裝設計圖案美中的運用-大江周刊(論壇)-2011(2)
篇8
論文關鍵詞:市場細分,消費心理,中式服裝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服裝特色的服飾文化正逐步在設計界嶄露頭角,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源自生活,有著純樸的藝術樣式,在時尚舞臺上顯示出其獨特的生命力,是設計靈感的寶貴源泉,成為服裝設計風格中的一抹亮色。近年來,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元素為依托的中式服裝品牌無論是在款式的多樣化、服裝的品牌化以及市場化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相比于國外品牌,國內服裝品牌在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方面、在市場營銷手段和市場運營水平方面都顯得略遜一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終端消費需求為著眼點細分市場,充分了解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特征,根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成功運作中式服裝品牌的關鍵。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細分市場是熟悉市場的前提。市場細分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以運用的變量也很多,營銷學上比較常用的重要變量有地理變量、人口統計變量、心理變量、行為變量等,不同的細分變量有著不同的細分結果,營銷人員一般要根據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細分變量。細分后的市場必須具有可衡量性、可達到性、實際價值性和行動可能性四個特征[1]。由于人口統計變量的易衡量性和其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使用頻率等因素有密切聯系,常用人口統計變量區分消費群體,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中式服裝市場,初步選擇性別、收入、年齡3個代表性人口統計變量為基礎細分市場,分析每個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與消費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生活態度、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調查,進一步找出將消費者分群的內在因子。以下分析均運用SPSS Statistics17.0進行統計分析。
1 以人口統計變量細分市場
1.1細分市場
通過設計調查問卷**,選擇性別、收入、年齡3個代表性人口統計變量初步細分市場,問卷發放400份,實際回收394份經濟論文,有效問卷394份,頻數分析結果如表1:
表1人口統計變量頻數分析表
性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男
153
38.8
38.8
38.8
女
241
61.2
61.2
100.0
合計
394
100.0
100.0
月收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2000元以下
131
33.2
33.2
33.2
2001-4000元
38
9.6
9.6
42.9
4000-8000元
105
26.6
26.6
69.5
8000元以上
120
30.5
30.5
100.0
合計
394
100.0
100.0
年齡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8-25歲
34
8.6
8.6
8.6
26-35歲
111
28.2
28.2
36.8
36-45歲
184
46.7
46.7
83.5
45歲以上
65
16.5
16.5
100.0
合計
394
篇9
關鍵詞:哈尼服飾;旅游語境;展演意義轉化;設計傳承
一、旅游語境下的哈尼服飾
隨著旅游開發的興起,哈尼文化作為紅河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開發哈尼民族風情和梯田生態景觀,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種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態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個與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臺。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飾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壓迫事項。
1.文化資本與消費符號
在持續的旅游接觸中,哈尼服飾進入了本地人與他者共同構建的旅游場域中,成為本地人與他者雙重視角中的關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義。哈尼族以前的服飾首先是滿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隨著旅游文化的不斷深入,服飾作為民族的標志,成為一種展演性的文化符號存在,以此在市場交換中贏得經濟回報。在舞臺表演中,服飾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單獨的哈尼服飾展,更多的是作為歌舞表演和接待來賓時的道具。還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飾出售和出租。傳統服飾在旅游展演中進入了大眾消費市場,成為哈尼族的文化資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謀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飾對他們而言的重要性,他們也會抱怨在炎熱的夏季穿著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他們認為值得。
2.文化想象與身份認同
服飾作為外顯性的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人群的標志。“它不僅是外來者的一種觀察角度和認知手段,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當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種方式?!?/p>
當地的哈尼族認為他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飾,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來。游客也認為他們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婦女的服飾。游客判斷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項也主要是從服飾出發。服飾作為民族身份,在傳統語境中與旅游語境中是有區別的,傳統語境中,服飾代表的是民族的內部認同。我們穿著相同的服飾,我們就是同一個民族的。而旅游語境培養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覺意識,服飾作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確證,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協商的,是在兩者的互動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語境對哈尼服飾的影響
1.旅游與哈尼服飾的復興
對任何一個民族來說,文化的變遷是絕對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來就受到強大的漢文化的包圍,涵化現象已比較嚴重。除了上了年紀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裝了。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外出務工與求學使他們很少有機會再穿民族服裝。而在旅游的展演場景中,服飾是首要和必須展示的事項,為了突出民族特色,無論是官方視察還是游客來訪,他們就會有意識地穿上民族服裝,甚至會從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只是為了“穿民族服裝的人多一點,好看一點”。
2.旅游與哈尼服飾的改變
第一,服飾形式的變化。展演中一套服飾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著褂子以突出姑娘們的窈窕身姿;綁腿不打了,換成了長筒絲襪。為了適應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裝的基礎上,形制上做了簡化:褂子的袖口縮小了,裙子與圍腰合二為一。首飾用買來的銅鋁制品代替了傳統的銀飾,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據自己的審美趣味選擇各種裝飾品。改動后是服飾只適用于展演場域,與日常生活場景無關。
第二,服飾功能的變遷。服飾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和審美心理,其獨特形制與藝術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內在驅使的藝術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內部創造、欣賞和實用這種藝術品,它在維持族群認同與社會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而進入旅游場域后,服飾作為民族藝術品成為商業性的為外在的消費世界而創作的,它向外界呈現了一種民族形象,作為族群邊界界定體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飾為了吸引游客目光獲得經濟利益為初衷,傳統服飾的財富、地位、角色和倫理規范等諸多文化意義轉化為哈尼族性標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麗的指稱符號。
三、哈尼服飾在的運用與傳承
現代設計從一開始就走在了時尚的前沿,它的發展與人類思想的發展如影相隨,頗具時代精神;現代設計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夠對不同的思想和藝術進行總結歸納,從中獲得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精髓。哈尼服飾圖案是幾千年發展演變的最終結果,無論是形式上還是文化價值上都能夠對現代設計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啟示作用。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是一門新興的卻包含了古老文化內涵的學科,它具有廣泛的世界范圍的意義,蘊藏著豐厚的智慧,生命力頑強,適應性強。把少數民族的服飾藝術與現代設計結合是時展的要求,兩者可以相互發展,并行不悖。少數民族的服飾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華,它能夠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有益的途徑,能夠為現代設計的發展開啟~扇全新的大門。
注釋: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藝術的意義闡釋[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8,(1):9-17.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2]施為達、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3]皮埃爾?布迪厄,康納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論》[M].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鄒洪穎,和曉榮.少數民族藝術在旅游業中的保護和利用――以麗江納西族東巴藝術為例[J].思想戰線,2006,(6)
作者簡介:
篇10
論文摘要:一個民族的舞蹈蘊含著一個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勞動人民的長期勞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禮,積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節日,各個民族都會以各式各樣的舞蹈來表達喜悅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對于提高民族認同感、加深各民族間的聯絡與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筆者認為,通過民族舞蹈的教學,在學生思想上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的滲透問題展開比較深入的論述,以期能夠對我國當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學生民族意識的提高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一、加強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滲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個民族的舞蹈蘊含著一個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勞動人民的長期勞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禮,積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節日,各個民族都會以各式各樣的舞蹈來表達喜悅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對于提高民族認同感、加深各民族間的聯絡與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過民族舞蹈的教學,在學生思想上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滲透的途徑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對策來加強對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識的滲透工作。
(一)學習民族舞蹈,體會民族風情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風俗習慣,在其舞蹈表現方面也存在著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頭作為其主要特點,這主要是因為蒙古民族長期生活在遼闊的草原上,就逐漸形成了昂首、挺胸的體態;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則表現出了無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詩情畫意,把藏族與生俱來的西域風情全面的展現出來。中國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親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僅僅依靠耳聽目看,是難以全面體會各民族風情的?;谝陨戏治?筆者認為在舞蹈教育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們接觸并逐漸深入了解中國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對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對各民族舞蹈的學習與表演,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性,而且能夠極大的加深學生的民族意識。但是,在進行舞蹈教育時應當注意不要給學生造成身體上的疲勞以及思想上的厭倦,而是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來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筆者認為,學生只有在對祖國各民族文化產生認同感的基礎上,才能激發其對我國各民族的熱愛。
(二)提高對民族舞蹈的鑒賞能力,提高對祖國舞蹈文化的認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開始之前,教師應當首先調動起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情緒。比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等先進手段將我國各民族舞蹈展現給學生,可以選擇那些節奏感明顯的音樂,民族特色鮮明的服裝等具體因素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學生欣賞民族舞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時的向他們講解這種民族舞蹈的發展歷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還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這一民族的文化習俗以及民族風情。
顏色絢麗、款式豐富的民族服飾文化也應當成為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各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品種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艷以及花樣之繁,已成為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長河中一顆引人注目的明珠,與此同時,我國各民族所傳承下來的音樂以及舞蹈也是我們民族文化凝結而成的,充分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頑強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國的民族舞蹈蘊含著蒙古民族的豪放、遼闊;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潑與歡快等等。所有這些都帶給人們藝術的享受,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優良的民族傳統風俗。這些成為對學生進行民族歷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幟和神韻、強化民族意識的生動教材。在進行舞蹈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民族舞蹈來介紹其民族的特色服飾。例如,在進行傣族舞蹈課程的教學時,老師可以依據多媒體放映的畫面對這個民族的生態環境、服飾風俗進行描述。在講述完傣族服飾特征之后,老師可以緊接著切入正題,拿出傣族裙讓學生們親自穿著上課,親身感受一下傣族這個少數民族的生活風俗。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們在外表形態上更貼近人物形象,也能讓學生們在學習傣族舞時更快地進入狀態,體會服飾帶給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樂對于學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強民族意識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只有充分領會民族音樂的內涵,才能確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題思想??紤]到有些學生在對文字、歌曲內容的理解上沒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選擇歌曲時,不能一開始就放難度較大、不好辨別的樂曲讓學生們欣賞,要由淺到深、由表及里對學生實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學習,不但能夠讓學生得到肢體上的能力提升,而且還有利于學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對服飾和對音樂的欣賞、感受,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也使特有的民族風情和民族審美心理自然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加深了學生們對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從而引發出更高的學習欲望。
三、結束語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僅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這是書本學習過程中難以替代的。我國傳統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個國家與地區都得到了眾多的贊美與肯定,使得中國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認同。所以說,我們應當重視在舞蹈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民族意識的滲透,讓學生在民族舞蹈的學習過程中領會到祖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學生將這種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藝術的表現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夠是我們培養出的學生具備國際意識以及開放的思想,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強大與發展做出應盡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紅.《在民間舞教學體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談民族地區專業舞蹈院校的民間舞蹈教育》[J].科技創新導報,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