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02:5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教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學教師論文

篇1

(一)注重語言的科學

本文認為,注重語言的科學性,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幼兒教師在應用語言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照顧到幼兒的心理。從表面上看,很多幼兒并沒有太多的思想。但現階段的幼兒受到環境和父母的影響,其思維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很多幼兒對幼師的語言,都會展開思考,由于其思想體系不健全,因此在理解方向上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第二,幼兒教師的注重語言的科學性,還必須與幼兒展開全面的溝通。現階段的幼兒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講故事和穩定幼兒的情緒,應通過語言的激勵,促使幼兒能夠正確的面對挫折。例如,幼兒在與其他小伙伴的比賽中落敗后,幼兒教師應通過正確的語言,對幼兒給予鼓勵和支持,促使幼兒更好的去面對,不要出現消極情緒。

(二)注重語言的邏輯性

科學以嚴密的邏輯性結構作為學科的骨架,違背了邏輯就違背了科學的真諦。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語言簡單、思維單純。注重語言的邏輯性,是幼兒教師語言科學性的重要表現。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幼兒教師在注重語言的邏輯性當中,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幼兒教師必須保證自身的語言沒有漏洞。幼兒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與幼師開展的互動較多,倘若語言方面出現漏洞,不僅僅是違反了邏輯性的規則,還會導致幼兒去單純的模仿教師的語言,給自身的語言學習和發展造成較為嚴重的問題。語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一旦在幼兒時期養成錯誤的語言邏輯,勢必會對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第二,幼兒教師的語言邏輯性,還應表現在長期的口傳身教方面。很多幼兒雖然在學習能力方面較強,但并不意味著幼兒能夠直接學習到正確的語言方式。為此,幼兒教師應積極的更正幼兒的錯誤語言方式,通過多種語言類型的應用,為幼兒的正確語言順序,提供較多的幫助,以此來實現幼兒語言學習的順利。

(三)注重語言的有序性

幼兒教師的語言科學性,還突出表現在語言的有序性。從現有的情況來分析,幼兒正處在語言的敏感時期,他們的語言大部分是通過自然觀察和模仿而來的,他們缺乏語言的辨別能力。教師遣詞造句不能出現錯誤,避免用詞不當、語句不通、半截話、顛三倒四等語病,更不能重復嗦,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即可。因此,教師講話有條理,先講什么,再講什么,然后講什么,要有次序,以培養幼兒語言的有序性,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日后必須在多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幼兒教師語言的科學性,以此來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內容的鞏固。

二、幼兒教師語言的藝術性

(一)幼兒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的、形象的、活潑的語言,生動形象、節奏明快也可以使幼兒教學活動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其語言的組織和運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幼兒教師的語言在生動形象方面,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幼兒教師的語言,應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正處于活潑好動時期,無論是在自由活動當中,還是在學科的講授當中,幼兒教師的語言,都必須能夠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以此來保證幼兒的學習能夠達到更高的水平。生動形象并不意味著幼兒教師要扯著嗓子喊叫,那樣很容易對幼兒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為此,幼兒教師必須選擇一種幼兒比較喜歡的方式,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各方面的學科內容。第二,幼兒教師的語言,需要對幼兒產生較大的積極意義。尤其是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語言的生動和形象,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想象故事內容,從內心走入到故事情節當中,便于幼師更好的開展美德教育。

(二)教師語言要有感染力、親和力

嚴肅、枯燥、缺乏活力的語言,往往壓抑幼兒的求知欲,運用語言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卻能以聲傳情,給幼兒一種親切感。幼兒教師語言的藝術性,是目前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部分幼兒教師在教學當中,其面部表情較為嚴肅,往往促使幼兒產生了恐懼心理。此時,通過擁有感染力和親和力的語言,能夠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聯系,減少距離感和陌生感的出現,為幼兒的學習,提供一個較為溫馨的氣氛。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幼兒教師的語言,必須在感染力和親和力方面努力。幼兒正處于心智發展的重要階段,感染力的語言,可以促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的接受知識,并且愿意在課堂當中發言,提出自身的意見和看法,并且與幼兒教師多交流。

三、總結

篇2

就是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將課堂內所要求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將晦澀難懂的課本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理解,使學生可以更加方便簡單地對學習產生理解與記憶,從而完成學習任務,達到自身數學知識層面的積累提升.例如,在講“立體圖形”時,由于一些學生對于空間性相關知識不能很好地學習與理解,我特意準備了一些圖片,以及PPT,將圓柱、圓錐、球、正方體、長方體這樣的空間模型與杯子、鉛筆頭、籃球、魔方、課本這樣的實際生活中的用具相聯系,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的實際生活中的形象相結合,并利用實體模型進行講解.通過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在思維中更加簡單明確地建立所學內容的實體化模型,深刻體會到所學習的知識內容的本質,并且直觀性地感受與體會到所學內容的重點所在,從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聯系實際,是一種教師教導學生深入理解課堂學習任務的合理方法.通過將課本知識與日常實際生活相聯系,教師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更深一步的理解與記憶,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奧妙與魅力,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二、趣味活動,助推學生學習趣味活動

就是教師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安排學生進行游戲互動.通過游戲活動,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對相關學習內容進行理解與記憶,并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講“概率”時,因為所學內容的趣味性,在所要求的課堂內容教學完成后,我特意為學生安排了相關的游戲環節,讓學生拋硬幣與色子,直觀地去體會概率的相關知識,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及討論分析實際操作與理想情況下的結果差異.在游戲當中,學生都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并就誤差問題進行了小組內的討論分析,深刻地體會到概率的基本知識,很好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與此同時,通過游戲,學生還掌握了概率方面的一系列數學概念,以及所包含的數學意義,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數學知識,也進一步地帶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趣味活動,是教師帶動學生完成相關數學學習任務的一項有效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進行趣味活動,教師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使教學內容在游戲中被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而且教師也可以充分地利用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刺激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總結

篇3

(一)教學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教學作為一種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體。一方面,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是教學活動中不可互相代替的兩方面,分別決定了教學活動的共性與個性、客觀性與主觀性、可重復性與創造性、概括性與情境性等;另一方面,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又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共同決定著教學的過程,兩者缺一不可。缺乏科學性的教學是無法保證教學的目的與計劃的正常實現,而缺乏藝術的教學則往往是沒有活力和創造性的教學,只有藝術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結合,教學才為有其獨特之處的社會活動。所以,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不僅要求教師掌握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具備高超的教學技能。

(二)教學的不確定性而非統一化,使因材施教成為一種趨勢

傳統的教學大多都是統一化的教學,要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評價標準等的統一,整齊劃一成了傳統教學的標志。這種統一化的教學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與多元化發展,失去了教育本真的追求。教師眼里沒有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只有被工廠加工出來的一模一樣的相同型號的機器,這樣的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內在需要,于是,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便應運而生,成為教師在教學中的追求。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應該被視為一種天然的寶貴教學資源加以區別對待。每個學生都有其不確定的方面,使得教學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也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為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與提升提供了空間。

(三)教學的自主性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其理論的指導下,教師努力地去實踐,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這是理論自身無法全部預料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較高的教學智慧,要具備去解決這些“防不勝防”問題的技巧。教師應自主參與,充分發揮自主性,積極地做出改變,才能適應“新教育”。教學大綱變成了課程標準,課程標準對學科內容中各章節的具體要求沒有了,課時規定沒有了,難度和深度要求的具體規定沒有了,教學順序的要求也沒有了。教學不能僅僅依賴于教科書和教參,教材中的內容也不再是考試的唯一依據,不再起支配作用。課程標準只是要求學生在學完某一門學科后要達到怎樣的目標,但是教師自主選擇什么樣的教材、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手段等來完成這些目標最終還是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

(四)教學的民主性與創造性

“所謂教學的民主性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人格、個性、主體地位及其他方面全面尊重的狀態、現象。”有了民主才能保證平等的交流與溝通。教學中也是一樣,在民主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才能平等溝通、有效互動。傳統的師道尊嚴,使學生不敢向權威挑戰,不敢獨樹一幟,不敢逆流而上,形成了“唯書、唯師”的封閉思維,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生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的學習不僅要有創造性,教師的教學更需創造性。“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學創新就成為新課程發展中的應有之義。如果不進行創新,新課程發展就會流于形式。”這就要求教學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思維方式,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以學生為出發點、為中心、為目的,注重學生潛力的開發,著力培養學生的個性。同時教學也要由“單向性”走向“雙向互動性”;由“一人包辦”走向“合作探究”;由“應試而教”走向“創新能力”。教學的民主性與創新性是現代教學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在現實的教學環境中很多東西沒有固定的套路可循,這就更需要的教師更新觀念、與時俱進。

二、新課改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

不同時代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不同。古代人們普遍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就是“傳道,授業和解惑”,這些教學能力只是現代教師教學能力中最基本的。為更好地應對新課改的挑戰,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提高教學技能,增強知識儲備,轉變教學行為等,這一系列的轉變實質上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傳統的教學能力已不適應當今的教學,新課改對現代教師教學能力結構提出了挑戰。

(一)教學方式的變革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努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和個性的充分發揮。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互動交往過程。交往首先意味著平等,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已不再適合現代教育,它必然不斷讓位于師生間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是課堂教學的統治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者。在新課改下,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如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不斷協商達到這些目標的最佳途徑;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掌握最佳學習策略;創設適宜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些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相應的教學行為能力去付諸實踐。

(二)學習方式的變革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

不同的學習方式會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學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接受式學習,另一種是發現或探究式學習,兩種學習方式相輔相成,它們之間有交叉但又有不同的側重。傳統教育注重學生接受式學習,忽略了探究式學習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其實也并不是所有的學習活動都適合用接受式學習。于是新課改在繼承接受學習的基礎上,增加了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實現學習方式多樣化,讓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促進自身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所以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自發地進行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指導。如果教師不能積極引導學生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那么新課改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將成一句空話。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更新也將必然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行為提出新的挑戰。

(三)教學載體的革新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

教學載體的變革促使教師教學能力的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純粹的單科教學已不適應學生的學習,新課改要求教學內容綜合化,課程也由單科課程走向綜合課程。長期以來,由于學科教學理論的影響,學校教學以分科知識為基礎構建了分科課程,不同學科之間分化明顯,教數學的不涉及數學在物理、化學、生物中的應用,教語文的也不理會歷史、地理、政治方面的內容。這種單一的分科教學能力已遠遠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學手段的變革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了多樣的手段,傳統的單一的教材加黑板的教學時代不能滿足信息量如此之大的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眾多能力中教學技術能力的提升已經迫不及待。因此,現代化教學技術能力是教師教學必不可少的。

(四)教育對象的變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挑戰

隨著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不斷發展,生活在其中的個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正在發展變化中的青少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們接觸到的信息量大幅增多,由于缺乏對信息的正確處理方式,因此常出現信息混亂的狀況。如果這些混亂的狀況得不到及時解決,學生很可能走向岔路口。另一方面,生活質量的提升,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廣泛應用以及家庭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使得現代社會的兒童較早的接觸一些新異事物,各方面的認知和個性發展都優于以前任何時代的兒童。這種教育對象素質的提升也要求教師不得不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三、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路徑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只有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教學能力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新課改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諸多挑戰,我們應如何應對呢?

(一)內化教育理論,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理論是對教學活動的理性抽象和概括化認識,是人們借助一系列概念、范疇、命題以及判斷推理所表達的知識體系。它具有邏輯性、系統性、全面性等特點,屬于教師專業知識范疇。”教學理論對教學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在理論的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而這一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內化的轉化過程。要實現這一轉變,教師首先要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武裝頭腦,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清除落后的傳統觀念對我們束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實踐中有的放矢,從容不迫。學校可以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和領會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內容,從根本上把握好理論的本意。當然,在教學實踐中也要合理運用這些理論,而不是死搬硬套,沒有變通。只要本質不變,形式可以多元化,這樣才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二)提高教師自主學習和教學反思的能力“活到老,學到老。”尤其作為一名教師更應不斷地自主學習始終保持進步的理想和信念。教學工作本身是一個長期、復雜和極富創造性的活動,只有教師始終保持一顆自主學習、不斷進取

的心,才能在復雜多變的教學活動中更具科學性和藝術性,才能站穩腳跟。教學反思是一名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無小事,教學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事后要不斷地去總結和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這樣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水平,成為一名專家和能手。

(三)學校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供平臺

篇4

一、講談——接受式

講談——接受式是在改革傳統歷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形成的。

傳統歷史教學模式是50年代初我國歷史教育工作者以蘇聯的教學模式為基礎,融合我國的一些傳統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家庭作業”五個環節為結構程序。它的優點是方便了人們對歷史教學活動過程的準確把握,有利于歷史知識的系統傳授,對歷史教學實踐的指導也更為明確具體。其教學過程由教師直接控制,通過教師對歷史教材內容的系統講述,使學生對所學的歷史知識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過總結新課和家庭作業的完成,鞏固所學的歷史知識。它能使學生比較有效地在單位時間內掌握較多的歷史知識,比較突出地體現了歷史教學活動作為一種簡約的認識過程的特性,使系統性較強的歷史知識得以有效地傳授,歷史教師的主導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顯的,最主要的是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在教學實踐中,就是過分強調書本知識,忽視能力培養,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教師一講到底,學生一聽到底的被動學習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為授受關系,表現在教學內容上以知識為主,在教學方式上以傳授、灌輸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們對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在鞏固了教師系統地講述歷史知識、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上,采用師生談話的方式展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自主積極地接受歷史知識,教學雙方形成了雙向的反饋交流,這一改革后的模式,從其特征上看,可稱為“講談——接受式”。

講談——接受式的教學要素的關系如圖(一)所示。

圖(一):

附圖{圖}

該模式所依據的教學理論,源于現代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信息加工理論〔1〕。它把學習過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貯存和在需要時提取出來加以運用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分析講談——接受式,可以形成這樣的認識,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刺激——反應的過程,而是信息播發者與接收者之間用語言交流的傳遞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過程。學生接收了教師播放的信息后,經過大腦神經系統的加工,引起反應活動,并把反應活動后得到的信息反饋給教師,再經過教師的大腦神經系統的加工,對其反饋的信息作出再反應。

講談——接受教學模式,就是依據這一原理,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以師生談話的方式逐步展開教學過程、完成歷史教學任務的。其中,既有教師對歷史知識的系統講述,也有學生的積極反應、自主探索;教學的過程是信息的傳遞過程和反饋過程的結合。它繼承了傳統歷史教學模式中重教的一面,又發展了重學的一面,把教與學、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證了歷史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該模式適應了歷史知識因果聯系性的特點和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特點。歷史知識的各個部分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歷史事件既可能是前一個歷史事件所引起的結果,又可能是后一個歷史事件所產生的原因,它們互為因果,環環相扣,構成了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正是從歷史知識的本質聯系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結構,進而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的。運用這一模式進行歷史教學,可以達到以故引新,學新聯舊;以舊啟新,新舊相連的目的。運用得當,學生的歷史認識也就會象鏈條一樣,一環扣一環地向前邁進,螺旋上升。

該模式的結構程序為:導入新課教學新課總結新課檢查鞏固新課。

1.導入新課:通過談話聯系與新授歷史知識內容有關的舊的內容,既復習鞏固已有知識,又引起新知識的學習。

教學示例:(材料選自“人教版”初三《世界歷史》第1冊第23課《美國內戰》,下同。)

師:美國獨立戰爭發生于何時?它對美國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

生:1775——1783年,它使美國獲得了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師:如果說獨立戰爭掃除了殖民統治這一大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的話;那么,70多年后的美國內戰則掃除了另一大障礙,為美國經濟強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有關這方面的內容。(板書):第23課美國內戰。

2.教學新課:通過談話聯系已有知識,引出新知識的教學。層層相扣,使新知識逐步呈現,學生逐步接受新知識。

教學示例:(教學目標是引起“美國領土的擴張”的教學)

師:獨立戰爭結束之時,美國的領土主要在哪些區域?后來有了什么變化?

生:主要在大西洋沿岸,后來擴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師:這些變化是怎么形成的?[板書并依次講述以下內容:1.領土的擴張(時間、方式、結果)]

3.總結新課:通過與學生的談話,使所學的歷史知識逐步形成歷史概念和歷史原理,建立起新的歷史知識結構,并使之系統化和科學化。

4.檢查鞏固新課:一般通過口試練習和筆試練習兩種方式進行。測試題目,不僅要達到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目的,而且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講談——接受式教學模式,以講述法和談話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同時采用指導閱讀、看圖、圖示、討論等法,屬于接受學習的教學范疇。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種變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初中的歷史教學。

二、自學——輔導式

自學——輔導式,又稱導學式。它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學,和教師有的放矢、相機點撥的輔導,使自學和輔導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種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教學要素的構成關系,如圖(二)所示。

圖(二):

附圖{圖}

錯綜復雜的教學過程,從理論上可以作這樣的剖析:以教師為主體,作用于教材、學生等客體,構成了教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作用于教材、教師等客體,構成了學的過程;教師、學生均具有主客體雙重角色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因其職業的特點和年齡、智力及知識水平的優勢,理應發揮主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即主導作用,主要用于對學生的指導、點撥和引渡上;同理,學生的學習活動也理應接受教師的主導。然而,學習活動是有其自身發展規律的,一切都有賴于學習主體主動積極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識,并構建為自己特有的認知結構。“從宏觀上看,人的健康成長過程也必然是受動性遞減,主動性遞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達到‘自由王國’的過程,故學生的主動性必須受到重視和珍重。”〔2〕這樣,教的主導性和學的主動性的契合,就構成了“自學——輔導式”的主旋律。顯然,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論是支撐該模式的主要理論依據。

實際上,早在80年代,該模式就已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試驗。

1982年,杭州的茅蔚然老師提出了“四段式歷史教學法”〔3〕。他把45分鐘的歷史課分成四段來進行。第一段,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閱讀新課內容,時間約5—7分鐘;第二段,教師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講課,約25—28分鐘;第三段,師生對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提問,教師回答提問,約5分鐘;第四段,課堂作業,約5分鐘。這一方法明確而具體地安排了各段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此后,上海的錢昌明老師將一堂課分為閱讀、整理和練習三段,1985年總結為“讀、理、練三段式教學法”〔4〕。后來,杭州、蘭州等地的歷史教師又先后提出了“讀、講、議、看、練”五字三段式教學法和“自學、精講、練習”三步式教學法等,雖然名稱各異,但都具備了自學、輔導和練習的環節,并改變了“講”的內涵,針對性強,效果好,都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它們都為該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自學——輔導式的結構程序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材學生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精講練結。

第一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材。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問題,閱讀教材課文。通過閱讀,了解新課的主要內容,并掌握一般的閱讀方法和能力。

教學示例:(材料選自“人教版”高一《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第一節《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二課時)。具體實施如下:

教師用幻燈或小黑板等教具,向學生展示閱讀本課內容的要求:(按一課時的量進行)①、閱讀第1、2自然段,歸納16—17世紀早期英國國內經濟領域的變化;②、閱讀第3自然段,總結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及其在階級關系方面的變化;③、閱讀第4、5自然段,思考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在政治和經濟方面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樣評價?④閱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目,概括英國革命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主要采取了哪幾種形式?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了什么?“光榮革命”的實質是什么?怎樣認識英國革命的功績和對內對外的影響?

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認真閱讀課文內容,并試作課題筆記。

第二步:同桌學生或相鄰學生展開討論,交流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其間,教師要善于掌握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對那些基礎知識薄弱、歷史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要作重點的輔導,并作方法論上的指導。

第三步:教師精講。本環節著眼于對全班學生的輔導。主要針對學生在前面環節中所出現的帶有普遍性的疑難問題進行精講。所謂精講,一是講授的內容要精,教師主要講本課的知識結構和重點、難點問題;二是講授的語言要精,教師的語言要點到為止,讓學生從中得到感悟。

其中,知識結構的講授尤為重要,要使學生明確各教學內容的歷史知識體系、框架和線索,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常常采取圖示法進行。

第四步:練結。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通過讓學生完成各種類型的作業,進行評價、小結等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系統化,并得到及時的鞏固。如上例,既可以針對閱讀要求上所出的題目檢測學生,進行總結;也可以針對課文中的思考題和練習題,進行練結。

自學——輔導式在功能目標上突出強調了學生自學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但是,這一模式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和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因此,它比較適合于高中的歷史教學。此外,它對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不僅要提出有利于啟發學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的問題,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識的結構,熟諳知識之間的聯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達;還要有較強的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要善于和學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輔導。

三、參與——活動式〔5〕

參與——活動式是近年來出現的較為新穎、同時也是引起較大反響的一種教學模式。

其教學要素的關系,如圖(三)所示。

(圖三):

附圖{圖}

該模式的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學主張〔6〕。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教師扮演的角色不是學生的導師、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學生的朋友、學習知識的顧問。教師的任務是創造促進學生學習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獨立性與創造性,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這一模式強調師生的,共同參與和活動。所謂參與,一是指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二是指師生共同參與包含了教學活動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所謂活動,則是指學生的主動活動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資料,定課題,做實驗,搞制作,既動腦又動手。它既表現于課堂教學,更表現于課外活動。

歷史課外活動的推行,特別是歷史“活動課”課型的確立,以及歷史情景教學法和情感教學法的實驗,為該模式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及推廣創造了條件。

參與——活動式的基本結構由三個環節組成:創設歷史情景參與各類活動總結轉化。

第一步:創設歷史情景。該模式的一大特點,就是以多種具有生動形象的歷史場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情緒,使學生樂于參與活動。創設歷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創設模擬歷史場景的方法,如把教室布置成手工工場、歷史會議的會場;也可以采取再現歷史背景的方法,如展現文物、音樂渲染、電視和電影播放等;還可以把學生帶入社會,選擇典型的歷史遺址或博物館,作為學生活動的場所。

第二步:師生在預置的場景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展開活動。可以采取由教師一邊講課,一邊指導活動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由學生自己組織活動,教師指導的方式。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供具體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既有聽課、學習的過程,又有參與活動的過程,既動腦,又動手,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第三步:總結轉化。通過教師的啟發,使學生感悟所學內容的情感基調,做到情與理的統一,使這些認識、經驗轉化為指導他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其方法可采取教師與學生一邊活動,一邊點撥的方式;也可采取活動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活動內容,加以啟發講授的方式。

例如,上海有位教師曾經運用這一模式教學“宋元時期的社會生活”(“上海版”初一《歷史》新教材,二課時)。大致情形如下:

第一步:在教室里創設宋元時期民間風俗的模擬場景。墻上貼滿春聯、年畫,桌上擺滿春卷、月餅、臘八粥及煙花、爆竹等。經過布置,教室儼然成了宋元時期的一個“小社會”。

第二步:師生雙方在模擬的“小社會”中學習。活動開始后,教師以一“長者”的身份向學生講述春聯、春卷、臘八粥等實物的來歷和嬗變,并概略介紹有關的宋元時期社會生活的文化背景、主要內容及其表現形式等。學生一邊對照實物,一邊聽故事似地了解有關知識。接著,師生一起在“小社會”里開展活動:觀看年畫,學寫春聯、學做元宵、學包春卷……個個忙忙碌碌,人人喜氣洋洋,師生仿佛正在忙著過年。

第三步:臨下課時(下午二節課連上),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的內容,啟發學生通過宋元時期社會生活的“參與”和“活動”,自然地感悟到我國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文化傳統的神奇魅力,并以此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情感和愛祖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

參與——活動式特別適合于地方史和有關專題史的教學。它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學效果明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是實施中學歷史素質教育的較好的教學模式。但是,這一模式的運用要求較高,它不僅要有恰當的教學內容,明確的主題思想,還要有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最好與校、團、隊的活動結合起來,并選擇恰當的教學時機進行。

此外,在當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發現教學模式、范例教學模式和目標教學模式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試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注:

〔1〕參閱:鐘啟泉編譯《現代教學論發展》[+]“著眼于信息處理的教學模式”,1992年10月版,教育科學出版社。

〔2〕楊小薇著《中小學教學模式》,第127頁,1990年4月版,湖北教育出版社。

〔3〕茅蔚然:“四段式歷史教學法”,《教學月刊》,1983年第1期。

〔4〕錢昌明:“以三個面向為指導,加速歷史教學改革筆談”《歷史教學》,1985年第2期。

篇5

一、加強數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索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注意力就會優先集中,認識就會敏捷而深入,情緒就會愉快而高漲,思維就會活躍而有創造性,行為就會持久而永恒。數學實驗教學是學生參與操作的探索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使小學生的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得到滿足,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如我在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我設想在道北開一家“學生書店”,請同學們幫助老師設計書店,調查學生喜歡課外書的情況。在情境中讓學生展開實驗操作,現場寫下自己喜歡的書籍的名稱,小組合作統計出喜歡各類書的人數,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比較出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畫“正”字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制作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從而清晰地知道其各自的特點。這樣,使教學活動在動態中進行,使兒童把外顯的動作與內隱的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順應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集中了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再如,我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面積的含義時,首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文具盒的蓋面,數學課本的封面,課桌的桌面。然后比較文具盒的面與數學課本封面的大小,數學課本封面與課桌桌面的大小。再動口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在教學“面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摸,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充分動手的同時,學會比較和測量面積。這樣,通過數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促使學生智力活動的潛力得到充分的啟迪、挖掘和發揮。

二、加強數學實驗教學,調動學生全員參與。

教育的本質在于參與,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的獲取知識。而使所有的少年兒童的智能得到充分發展,是每個家庭的期盼,老師的希望,社會的需要。數學實驗教學則能夠提供使每個學生達到他們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平的學習條件。在數學實驗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玩自己手中的學具,看你有什么發現,提到玩,每個學生都感興趣,無論他發現的結論是淺顯,還是深刻,都是他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都已充分調動了他的參與性和探究性。再者,有的學生理論知識不足,但動手能力較強。在實驗過程中,他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得到鼓勵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消除“數學難、學不好”的恐懼心理,萌發要學好數學的愿望,引發學習動機,使他們以學為樂,主動進取,提高學習效果。

三、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數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新穎性,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容易使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下實現由喜歡數學到努力學數學,再到刻苦鉆研數學的良性過渡。在每個層次的學習活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形成不斷進取、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實驗準備階段,指導學生自制教具、學具,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美感。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準備一個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和一個底6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邊形,從制作的情況看,有的學生是用廢棄的硬紙被做的,有的是用做手工剩下的色卡紙做的等等。選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都做的精致、美觀,把學習的熱情延伸到課外,又為實驗教學提供了物質保證。課堂上又通過自己的動手剪、拼,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獲得知識的全過程,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快樂,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廢物廢料,變“廢”為“寶”,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實驗過程中良好的實驗常規,教師的嚴謹態度,正確示范,巧妙點撥,質疑解難等,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首先使學生明確教具、學具不是玩具,懂得其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其次,對學具的準備要認真,運用要準確,收拾要及時,管理要妥善。培養學生自覺守紀,認真主動,勤于動手、動腦、動眼、動口的良好習慣,真正實現“省時、高效、低負”的教學目標。

四、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尤其是分組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如我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我沒有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把全班學生分成了4人小組,每組商議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小組長分工,有的動手折,有的動筆記錄折出的分數,然后共同探究商議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教師加以糾正和指導。最后形成規范的數學術語。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教師進行宏觀調空,耐心指導,對學生的實驗成果及時評比表揚。創設積極競爭的實驗情境,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交流與合作,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協作精神,樹立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人生態度,克服獨生子女的高傲獨尊和對家長的依賴性強的弱點。

五、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1世紀是人類依靠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新世紀。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動作技能的基礎上發生、發展,是一個由外部的物質活動向內部的認知心理活動轉化的過程。重視兒童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教師就要通過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更大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把實驗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就可讓實驗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就可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對新知識"再發現",就可通過實驗操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我在教學《認識正方形》時,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想辦法知道正方形的特點,看誰的方法多。有的學生通過測量發現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有的學生通過沿對角線對折、再對折,發現四條邊一樣長;有的學生用一條邊與其他三條邊分別相比,發現四條邊一樣長;有的學生將相對的兩條邊重合,再將相鄰的兩條邊重合,說明四條邊一樣長……這樣學生通過實驗操作,發現了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既發現了新知,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篇6

【關鍵詞】文化視窗;新模塊教學;多元智能化教學

一、前言

我國跨文化交際研究之父、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胡文仲教授在200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的《人文教育與通識教育研討會》上指出:“外語專業畢業生人文基礎很差,批判性思維能力很弱;對西方文化了解膚淺,對中國文化了解更少。”(胡文仲、孫有中,2008:141)“英語專業怎么辦?”辦法之一是在英語文學課上做文化導入,以“少而精”(孫有中,2008:前言)的原則以多元智能的文化補白、文化嵌入、文化叢和文化高地的方法進行文學教學的文化導入來“醫治”罹患:“思辨缺席證”(黃源深,1999)的“英國病人”,解決我們的學生“沒文化”的問題。(孫有中,2008:110)的問題。下面是以文化內容為依托的部分文學課表。

二、新教學模塊

Table 1 Curriculum/(課表)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何其莘教授指出: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學習英美文學主要是提高學生理解語言的能力……特別是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作者加)要特別注意語言背后的東西。教學中,老師的教材選擇不固定。1.文化嵌入:以莎士比亞的課程內容為例。十四行詩第18首的“sum-mer”和“夏天”文化區別作文化嵌入。2.文化補白:《哈姆萊特》中俄狄浦斯情節可以用文化補白。3.文化叢:《威尼斯商人》中猶太教的歷史用文化叢并以新視角重新審視“吝嗇鬼”夏洛克。4.文化碰撞:雪萊的《西風頌》里的“west wind”在漢語里是貶義,讓學生進行文化討論。5.文化高地:把文學中與文化有關的有爭議的內容進行文化補白/嵌入/文化叢的新模塊教學,比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第18首中的summer譯成夏天有爭議。這是中英地理位置的不同導致的文化差異。所以產生碰撞的翻譯值得學生深思。

在講杰克倫敦的作品《馬丁·伊登》時老師用文化補白的形式把中國文化老莊的“不得已”與美國的首創精神進行文化嵌入然后進行比較,之后再加入他的短篇小說《熱愛生命》和《生火》,然后對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智力較量等哲學內容置于精神高地進行文化補白。《馬丁·伊登》這一課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愿下課。兩周后,老師在課上問學生:哪種文學課你們最喜歡?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說:杰克倫敦的《馬丁·伊登》。從此文化視窗里的文學景象以文學課上的文化介入的教法誕生了。教師挖掘出了多維度的文學教學文化介入的方法讓學生耳目一新。從論文寫作和收集的數據來看,學生的思辨能力確實有了提高,打通中西文化初見成效。

三、數據分析

為了保證數據的權威性,問卷采用北外胡文仲教授的問卷模板,稍加修改。問卷班級為2007級9-14班非師學生。有效問卷116份。

從表2中看出通過文化視角下的文學講課,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了。73.3%的同學發現有文化沖突。93.1%的同學認為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文化敏感性;66%的同學感到文化錯誤讓他們最不舒服;而59.4%的學生認為多數的文化錯誤出現在書面語言中;在問到《馬丁·伊登》和《熱愛生命》這兩課的效果時,居前三位的是A.有趣,B.新鮮,C.獲得更多本國文化知識。關于如何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表4中居首位的是閱讀文學作品占38.7%,其次是與外國人交談占26.7%,學生在校園里有許多機會和外籍學生交流。表2從學生反映語言交流的錯誤顯示,居首位占66%是文化錯誤,遠遠高于其他各項。從這一點看出我們給學生開的人文通識教育的課程太少。通過文學教學文化介入的新模式教學實驗學生認識到可以通過文學閱讀吸收中西方文化知識來提高它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是一個不小的教學飛躍。

篇7

那么,歷史教學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創造能力呢?下面筆者僅就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談一點體會。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讓學生能夠透過重重迷霧“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質。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敏銳的觀察力是創造性思維的起步器。在歷史教學中,對于一些插圖,要多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多角度去觀察。這樣學生就會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問題的“創造者”,因此,教師要隨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如在講“張衡和地動儀”這一目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地動儀的表狀、結構,使學生從觀察中認識到地動儀的科學性、先進性。

2“疑”,在心理學中稱之為“懷疑感”。它是對客觀真理的探求,并加以評價的體驗。所以,只有對現有的資料的觀點、結論善于懷疑,才能有創新。“義理有疑,則濯支舊見以來新意。”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創造良好的問題意識環境,讓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見解。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能否表露和發展,取決于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教學活動應充分愛護、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積極思維。同時,在教學中,對于學生在探究時那種“違反常識”的提問,在爭辯中某些與眾不同的見解,考慮問題時“標新立異”的構思,以及別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點點新意,都應充分肯定,并對其合理的、有價值的一面,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擴大思維中的閃光因素。學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問題,發現矛盾,為解決矛盾尋找突破口,探索的過程也往往是思維創新的過程。如:我們從樸素的階級感情和民族感情出發,對西方殖民主義侵略中國,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這種侵略行徑深惡痛絕,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是從正面角度去考慮,它往往使學生認為“中國在后,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遭到了破壞,人民受到了奴役,這是一種倒退。”為此,教師干脆提出質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代替封建社會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評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問題提出,學生必然會去思考,于是,他們的潛在意識也就被挖掘出來了。

3發散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占主導地位,所以,為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應先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當發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為質的時候,發散就變成了創造。中學歷史教材特別是新編的歷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學界的爭議,這有助于學生了解史學研究動態,拓寬思路,開展獨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分析這些不同觀點形成的原因,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多方位地評價歷史事件,多法解答歷史現象,多重思考歷史規律,多層認識歷史結論。如教材中關于哥倫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評價,可以列舉史學界的三種不同觀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不同評價,鼓勵學生評價歷史事件多換一換角度,多一些發散思維,力圖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指導下,提出新觀點、新看法。

篇8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歷史教師要善于根據所要講授的教材知識,來創設情景,更好地貼近歷史情況,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些比較豐富的圖片、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多地將自己的興趣投入到歷史課堂之上。比如說在講解初中歷史巴黎和會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美國、英國、法國和中國的代表,然后按照教材的基本內容進行陳述,并且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恰當地發揮學生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充分地表達當時情況下中國在巴黎和會中面臨的處境,以及中國的大無畏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對祖國的感情。

2.豐富歷史教學手段,增強課堂趣味性。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要善于與當前的科技手段結合起來,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服務,讓學生可以擺脫傳統的單調的教學模式,增強初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和實效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活動教學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還可以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歷史水平。比如說在講解關于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相關的視屏,比如說比較著名的,,通過這些視頻,讓學生積極地想要了解的經過,這就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開展知識競賽,教師提問關于的知識,看哪些同學可以又快速又準確的回答上來,這種類似的競爭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歷史成績。

3.創設新穎的問題,提高學生興趣。在歷史教學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將心思都放置在歷史知識的聽講中。教師在歷史知識的提問時,不能夠盲目的按照教材中已有的問題進行提問,要善于根據教材的基本知識,創設新穎的問題,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豐富他們的歷史知識,這樣的問題創設,才能夠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作用,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歷史水平服務。比如說教師在講授清朝末年簽訂的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時,有《》《》《》《》以及其他各種條約,這些條約包含著很多方面的內容,學生在掌握起來非常困難,很多知識容易混亂。這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記憶。比如說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哪個條約的簽訂,激起了臺灣人們的反抗,為什么?這時候學生就要進行思考,哪個條約的簽訂,關乎臺灣人民的利益,然后通過回憶各個條約的內容,知道答案是《》。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歷史水平。

二、結語

篇9

一、課程總體分析

1.課程性質。市場調研是營銷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它不同于諸如市場營銷基礎等理論性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實踐技能課程。在市場調研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們在掌握基本理論基礎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開展操作技能訓練。通過課程的學習,一方面需要學生對市場調研基本理論有系統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需要學生能夠根據企業實際需要確認調研主題,并開展調研設計、調研實施、數據分析、撰寫調研報告,為企業實際運營提供必要的決策輔助信息。在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中,市場調研是眾多專業課程的前導課程,例如營銷策劃、網絡營銷、品牌營銷、國際營銷等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中,都要求學生熟知市場調研,相應營銷策略的開展都建立在市場數據信息基礎上。此外,在市場調研前導課程中,除了管理類基礎課程外,管理統計學是一門重要的前導課程。因為在市場調研課程中,需要學生能夠對調研數據進行規范的統計分析。

2.課程目標。市場調研課程的目的除了讓學生掌握系統的調研理論知識和調研工作程序與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具備獨立開展市場調研工作的技能。培養學生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經營決策所需信息,擬定調研主題,設計調研方案,組織實施實地調研,收集并分析市場數據,最終形成調研報告,供企業決策參考。

3.課程教材與參考資料選擇。課程教材和參考資料是教學的重要工具,選擇恰當的教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目前,有關市場調研課程的教材種類繁多,選擇教材應遵循如下原則:第一,依據教學目標來選用合適內容難度的教材;第二,理論教材突出知識夠用的特點;第三,強化課程操作實踐,為課程篩選合適的操作指導性參考資料,做到課程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技能強化同步。

二、授課對象分析

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對高職高專學生開展市場調研課程教學問題,首先應該對學生特點有一定的了解。高職高專學生相對于本科學生而言,專業基礎相對薄弱,而且很多院校的營銷專業文科生較多。相對于往屆學生而言,目前的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諸多不足,例如,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學習方法運用不當等。但他們也有一定的優點,例如他們特別喜歡動手實踐。雖然不喜歡動腦記憶和思考,但對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有非常高的期望和渴求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觀,強調本課程的特殊性,讓學生明白市場調研是一門理論緊密聯系實踐的課程。其次,通過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利用團隊合作的體驗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調研項目中,通過督促學生合作動手動腦來完成課程學習。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環節,采用任務驅動式的內容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與手段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在市場調研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教學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建議多使用案例教學法、實訓模擬教學法以及任務驅動式實踐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通過實際案例的剖析能夠讓學生對講解的知識有快速的把握,在講解市場調研理論知識點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輔助教學。例如,在調研設計知識講解時,利用不同的案例讓學生明白如何開展設計工作;在文案調研講解過程中,通過案例讓學生明白如何開展文案研究工作。實訓模擬教學法能夠快速地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技能,例如,在市場調研的數據處理與分析部分,通過課程的實訓模擬教學,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對給定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能夠強化學生對操作技能的掌握。所以,在市場調研課程中,涉及技能要求的部分可以采用實訓模擬教學法開展教學。任務驅動式的實踐教學法利用基于任務的系統課程作業,讓學生在逐步完成分任務的基礎上,在了解崗位工作整體流程和環節的同時,快速提升實踐技能。在整個課程設計中,可以根據調研工作的流程采用任務驅動法分解課程的教學內容,并設計課程的系統作業任務,在增加課程生動性基礎上利用分任務來驅動課程教學過程。

四、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1.課程教學內容。市場調研課程教學課時數可能各個院校設計不同,在此以48課時為例,分析如何對課程內容進行項目化改進設計。不同于理論導向的課程教學,市場調研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一定按照課程理論章節進行講解,可以對課程內容按照市場調研工作流程進行重新組織。對總體課程按照工作流程拆分為5個子項目,對應的學時分配如表1所示。對每個子項目的任務內容分解闡述、理論知識內容以及任務驅動作業進行重新設計,如表2所示。

2.課程重點與難點。市場調研課程的講授中,課程的重點內容主要為市場調研方案設計、文案調研、一般調研方法(觀察法、訪問法、實驗法)、問卷設計、抽樣、調研資料統計分析、調研成果提供等。其中,調研方案設計、調研問卷設計、調研數據統計分析、調研報告撰寫是課程的難點,需要授課教師安排足夠的課時保證教學效果。

五、課程考核

篇10

思考之一:教師是否了解學生識字的基礎?

在日常的聽課過程中,曾經發現許多教師在教學生字的時候,很少考慮到學生原有的識字基礎,他們認為:只要是書上規定的生字,就應該好好地教,認真地教。這種想法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大錯,但是有一點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學生的確是有一定的識字基礎的。我們的調查結果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在學習了《相似論》之后,我們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了。現在的識字教學,往往是就識字論識字,沒有尋求識字與識字的主體──兒童的相似性,沒有從一般的原則、方法深入到“人腦這個開放的復雜的系統中”,缺少“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

腦科學研究證明:對于一個一個的漢字來說,大腦神經記憶的最佳效果是聲音、圖像、語義、符號(字形)四個要素的有機組合。相似論把四個要素的組合稱為相似模塊。人們認識的漢字,也都是按照這種模塊儲存在大腦里的。識的字越多,這種相似的模塊儲存的就越多。從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實際生活情況來看,兒童對文字所指的事物并不是一無所知,一般6歲前的兒童已經能知道1000多個與文字相對應的事物,并且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意思。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基礎。

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和相似論的理論認為:識字教學的任務僅僅在于把兒童已經會說的語音,已經理解的語義,已經認識的圖像再配上符號(字形)。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惟一要做的事是:把兒童已知的一個字的語音、語義、圖像再配上符號加入到相似模塊中去。著名思維科學家張光鑒先生把這種語音、語義、圖像與符號(字形)的結合,叫做相似匹配。如“媽媽”一詞,在孩子的腦中早就儲存了“媽”這個字特定的語音、特定的圖像(每個人的媽媽各不相同,即使不會說話的幼兒一般也不會搞錯自己的媽媽)以及特定的語義。教師的任務是只要把“媽’的字形與它們在腦中建立相似匹配,形成相似模塊儲存到大腦里去就行了。如果我們的漢字教學按照這個規律去進行,一定會事半功倍。

教師在了解學生認識漢字的基礎上,不僅要進行更加有效的識字教學活動,還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漢字的“高樓大廈”。也就是說識字教學可以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既要充分利用學生手中現行的語文課本進行識字教學,又要利用學生生活的社會、學校、家庭環境中的漢字資源進行識字活動(開放性識字),使學生多識字、識好字。

為了達到學生多識字、識好字的目的,我們還應有個科學的態度:在兒童特定的年齡階段做不到的、很困難的,我們就不要為難他們,可以采取以下原則:①順其自然(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興趣出發);②只識不寫(對課外識字,只求認識,不求會寫);③不求甚解(對意思深奧的字,不必深刻理解);④不壓指標(不規定統一的硬性識字任務);⑤允許遺忘(不一遍遍地機械地讀、背,不考試);⑤輕松愉快(寓識字于活動、游戲之中)。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有什么負擔、有什么壓力,識字成了他們有趣的、快樂的活動,識字的教學效率能不高嗎?

思考之二:漢字是否需要教師一個一個地教?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們的識字情況調查的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教師還沒有教這些生字,學生就已經認識了其中超過70%的字,至少那些認識的漢字不需要教師再手把手地一個一個地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