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生活范文

時間:2023-04-04 08:39: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的生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生的生活

篇1

關鍵詞:網絡生活 上網

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迅猛發展,高校校園網的廣泛建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網絡中來。網絡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他們的校園生活,那么他們的網絡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筆者曾在部分在校大學生中展開過調查與討論,雖然不能全面反映當代大學生的上網情況,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下面僅就所了解的情況,對大學生的網絡生活進行解析。

當被問及“你在每周什么時間上網,每周平均上網多長時間”時,學生們的回答各不相同。除了極少數學生不上網外,同學們的上網情況如下:有的同學反映自己多在心情郁悶和無聊的時候上網;有的則正相反,高興的時候才上網;有的則只要有空就上網,更有甚者想上網就上網,不論什么時候;而大多數同學則是在周末的時間上網;至于喜歡玩游戲的同學許多則是周末通宵上網玩游戲。大家每周的平均上網時間大體在10小時之內。至于玩游戲的同學則另當別論,有些人可以36小時不下線,自己戲言:“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呢?與疲勞抗爭挑戰人的生理極限的精神。”

大學生究竟在網上做什么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收發E―mail、看校友錄、聊天、看新聞、聽音樂、看電影,當然對于喜愛游戲的同學來說,上網的主要活動就是打游戲。同學們普遍認為,網絡給他們提供了信息和通訊的方便。網絡是他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對于許多男生來說是他們了解體壇動態的便捷方式,他們從中可以獲得最新戰報。另外,網絡也是象牙塔內的大學生了解外部世界的一個窗口,他們從中獲得了許多非專業的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最新動態,以便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網絡更是他們對外交流的工具。進入大學,昔日高中的同窗好友散落在祖國各地,網絡為他們提供了相聚的場所。他們在網上暢談各自境況,互致問候,交流思想,溝通感情。這也是許多大學生鐘愛聊天工具QQ的原因。他們把QQ戲稱為文字電話,當然如果有視頻就不僅是文字電話了。當然他們也會在網上結交許多陌生的朋友,也可能成就一段浪漫戀情。大學生中網戀者不乏其人。對此,許多同學不僅深為理解,而且頗為羨慕。當然網絡戀情未必都能成功,這和現實中的戀愛未必都有個美滿結局一樣。網絡只不過給人們的相識相知提供了一種可能。

網絡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何種角色呢?有同學坦言,大學的生活單調、空虛、乏味,由于很閑所以想到上網。許多同學都談到,因為郁悶所以上網,又因上網學會了郁悶。可以說郁悶是當代大學生中的流行語,是他們的口頭禪。這也部分地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一種精神狀態。面對社會上的激烈競爭、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的學業負擔、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們也有許多迷茫,有時候覺得看不見未來,所以常苦笑著說:“郁悶!”上網也就成了他們緩解壓力、排解郁悶心情的一種方式。可以說,面對生活中的諸種困惑與迷茫,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都希望能有人理解,或者能給自己以指導。但是現實生活中,找到能夠理解自己的人并非易事。所以有人才說,真正的孤獨并不是周圍沒有人,而是周圍的人都不懂你。有時候自己也明白,別人幫不了自己,但是人們總希望有人傾聽自己的心曲。但是現代社會節奏很快,大學校園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能夠靜下心來聽別人訴說的時間很少。而網絡給人們提供了結識更多朋友的機會。網絡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你可以在網上結識五湖四海的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實是天下皆兄弟。所以有同學才會覺得煩的時候去上網會高興。當然,也可能出現上網消愁愁更愁,高興的時候上網反而增添了煩惱的情況。但是不上網,憂愁、煩惱更沒有其他化解的方式,所以有時候上網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對于喜愛游戲的同學來說,他們也知道適當地打游戲可以調節生活,但過度沉溺于游戲世界,不僅精神萎靡,而且虛度時光,更可能荒廢學業,只不過他們一旦陷入游戲的世界常常無法自拔,更有甚者整日打游戲,最終多門功課不及格,只好留級甚至退學。不可否認,網絡確實給一些同學帶來了歡樂,有它大學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但是對大多數同學來說,網絡并非必不可少,沒有它生活未必不精彩。只有少數人對網絡十分迷戀。快樂時上網,希望快樂被他人分享;悲傷時上網,希望悲傷有人傾聽;空虛郁悶時上網,借此消磨時光。

網絡對大學生的學習到底有沒有影響?有什么影響?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他們并不是十分迷戀網絡,網絡對他們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某些人來說甚至沒有任何影響,他們只偶爾上網。而有些同學則認為有影響,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他們對網絡已經很在意,一周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上網。至于整日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同學,網絡影響他們的學習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通宵打游戲,讓他們上課的時候毫無精神,更提不上對課堂講授的內容感興趣了。有些人甚至為此丟了學位。網絡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當然不都是消極的。網絡也使他們了解到了許多最新的信息,讓他們跟上時代的潮流。

那么大學生究竟希望網絡為他們提供什么呢?除了對上網速度提高的期望外,同學們希望在聊天時能從屏幕上看見對方,因為有時候,你感覺自己好像在和上帝聊天。同學們也希望網絡提供最新、最準確的信息,也希望網絡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樂趣,幫助他們培養積極向上的情趣。可見,大學生們普遍看重的是網絡的娛樂功能。

怎樣看待網絡的虛擬與現實?同學們的回答頗具哲學意味,有時又透著幾分調侃的心態,可謂五花八門。有人說,半虛半實:有人說,既虛又實;更有人說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虛實結合;有人說虛擬的網絡演繹真實的故事:“聊天室是虛擬的,但我們打出的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可以說,他們對網絡與現實的關系的認識還很模糊。

由此可見,網絡在大學生的生活中主要扮演著通訊和娛樂的功能。上網已經成為他們課余生活的一項內容。網絡調節了同學們的生活,緩解了學習的壓力,也給他們提供了一種宣泄情感的方式。但是,網絡只是網絡,虛擬的現實永遠代替不了現實。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只能在現實中獲得解決,網絡不應該成為人們逃避現實的港灣。所以,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不可以過分依賴網絡。網絡中的交流代替不了現實中的交往。人不僅需要網絡中的默契,更需要現實中的合作。同時,應該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網絡上的交流雖然具有匿名性,但是不意味著網絡上的交流可以任意欺騙他人。即使在網上,人們也一樣需要真誠地交流,這和現實社會的交往規則一樣。作為高校德育工作者,我們也需要以和學生的平等的角色進入網絡,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關注他們的心理困惑,幫助他們走好大學這段人生之路。網絡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了解學生的方式,我們也可以好好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在網上開辟和學生互動的空間是一個新的選擇。

篇2

國商132 陳思

在步入嘉華前,我一次又一次的憧憬著我的大學生涯,我始終認為大學就是步入人生夢想成功的第一步,也有著驚天動地的愛情,也擁有著輕松的課程。當然我也聽過大學就是大概的學。我自己也曾幻想過,我會成為這樣的女大學生:穿著成熟的衣服,褪去高中的稚氣,手里拿著書,滿腹經綸的樣子…

當我進入嘉華后,才算是真正的走入了大學生活。在最初的印象便是軍訓,雖然被折磨的苦不堪言,但終究也是過去了。軍訓的結束,也意味著大學生活真正的開始,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是個大學生,和我幻想的也并不相同,因為與過去沒有過多的不同,只是每天奔波于“宿舍—食堂—教室”間。但是與高中不同的是沒有老師的束縛。事實上現在課程的強度與高三沒什么區別,這更與我眼中的大學有了分歧,不過這樣的生活也是蠻充實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卻有人不停地趕路。面對當今社會就業的壓力,我們并沒有理由選擇揮霍青春。難道悠閑的大學生活才是我眼中的大學,我想不是的,我已由向往輕松大學生活的感知轉化為希望在有限的大學生活中吸收更多知識。

所以現在我眼中的大學生活應該分為四個階段:生活、學習、戀愛、展望。

大學生活是獨立的,不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空間,有時難免會無聊、寂寞。這時應當展望未來,為將來的生活作打算,便不會忙忙碌碌一天一無所獲。也應當珍惜宿舍生活,人生中難得有機會與同齡人生活在一起。這不僅是緣分,也是我們彼此鍛煉人際交往的機會。

大學的學習,是中學所不曾擁有的,沒有老師的督促,全憑自覺、自主、自立、自律、自省。在大學里分數不完全代表著一個人,它只是考評學生的因素之一,有更多的機會,將自己的能力展現給別人。

有人說沒有談過戀愛的大學,不算完整的大學生活,但如果由于無聊才去,這樣的愛情也注定是失敗的。又或者為了擁有完整的大學生活而去戀愛,那么也會來的快去得也快。所以我覺得遇到了真正的愛情,才去開始一場愛情,可能才是明智的選擇。

篇3

關鍵詞 形勢 大學生 體育生活

一、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內涵

(一)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概念。

所謂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客觀條件制約下,大學生為滿足多層次需要所進行的全部體育生活的穩定形式和行為特征。

(二)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內涵。

1.大學生多層次需要的必然性。

大學生的生活方式與其它職業群體以及同齡青年的生活方式最明顯的差異,就在于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具有獨特的“校園”特征,它是一定的大學校園文化的產物。發學生們認識到體育在大學校園文化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并且與他們的學習效果、生活質量、身心健康、生活方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于體育所具有的多種功能屬性不但能夠滿足他們在校期間的自尊、自強和自我實現以及成功的喜悅需要,而且能夠提高抗挫能力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當代大學普遍關注體育,并期望通過體育滿足他們多層次需要是必然結果。

2.大學生體育生活行為特征的主體性。

大學生的主體性在于他們更加注重身體價值需求,更加追求美、更加關注生活關愛生命關心自我。不同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人生目標的追求產生巨大的沖擊,影響和引導著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態度和行為,在大學生體育活動行為形成過程中,他們主觀因素起直接的決定性作用,是否選擇體育或體育鍛煉成為他們閑暇時間有意識的主要活動內容,畢竟是大學生個人主觀直接決定的。

二、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養成的意義

(一)大學校園里一流的體育場館、齊全的體育硬件設施、健全的管理制度、嚴謹的體育教學,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安全保障,為大學生的業余體育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體育生活方式的養成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能增強人的自信心、責任感、榮譽感和集體主義觀念,培養持久性、自制力、獨立性和果斷勇敢等個性特征;可以調節情緒、陶冶情操,使人性格開朗、樂觀、精神振奮、充滿生氣。

(二)大學有集體住宿、較多的體育活動時間、更多的體育項目可供選擇和更集中的體育愛好,讓大學生們產生共鳴。體育生活方式的養成,特別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運動項目,會得到美妙的和心理上的滿足感,還可以融洽與同學的關系,形成一種與他人親和、合作的習慣,從而豐富社會交往,提高生活質量。

三、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養成的途徑

(一)大學生應將養成體育生活方式納入日常生活計劃。在體育教師或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指導下,制定休閑項目、鍛煉原則和方法、每日運動負荷、脈搏監測、自我感覺、運動微調和疲勞程度的判斷等,經過較長時間的體育生活方式培養,逐步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較科學、實用且能持之以恒的健身方案,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同時避免體育鍛煉的盲目性。

(二)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只有興趣,才能使人有堅持的自覺性。學校應將培養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納入體育教學工作之中。這樣既要教給學生鍛煉身體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術,又要通過體育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和思想性,不斷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完善學校體育工作計劃,保障組織安全和經費開支,加強校外體育運動的開展(如夏令營、遠足、登山)等,以增強學生抗挫折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的培養,加強體育場館器材的有效合理利用,面向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健身鍛煉的平臺。

四、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形成過程中的教育對策

(一)調整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總目標、階段任務和具體內容。

大學生畢業后一般都步入工作崗位,直接面臨復雜的社會生活,培養和形成有極大實用性和積極適應性的現代體育生活方式意義重大,這不僅是學生個人的需要、社會的需要,還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符合學校體育教育關于“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它是學校體育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強調學生學習和進行身體練習的同時要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并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必須堅持和強調教師對學生主體的引導作用,決不能弱化或否定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否則體育教育教學將背離教育實踐的科學性原則。

(二)加強高校體育教育人才的繼續培。

養和持續開發,加強課余體育文化生活輔導隊伍建設,推行教師隊伍骨干年輕化高校體育教育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處在教育教學過程的主導位置上,這是一個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所以教師的能力與作用就必須根據教育的發展水平而得到強化。高校體育教育的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文化教育過程,高校體育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就必須適應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根本要求,其中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文化素養、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高校體育教師應始終站在體育教育知識發展的前沿。

現有生活方式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是適應高校發展符合個人與社會需要的產物,推行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將為解決大學生身心健康這個社會問題提供依據,并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4

關鍵詞:意義;途徑

一、加強大學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意義

對大學教育來說,既要教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也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和生活,懂得生命的價值,一句話,學會生存、學會生活、正視生命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

而從當前在校大學生思想、行為和能力方面的表現來看,總體是好的,令人欣慰的,但在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價值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否定生命,漠視生命,虛度生命,各種自殺、他殺、虐待動物的新聞不斷見之于各種媒體中,如馬加爵殺人事件,劉海洋潑熊事件。第二是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不佳。作息時間無規律,上網通宵、開夜車;日常飲食不科學,吃垃圾食品、快餐食品、吸煙喝酒、“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或者運動不當,導致體質下降。第三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己理財,不會料理床鋪,收拾房間,洗衣服,縫補衣服,照料自己,缺乏連起碼的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三是四是生存自主、自救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弱化,動輒向父母伸手要錢,啃老,常常被騙、被盜。相當一部分學生生存自主、自控、自救、自我防范能力弱化等方面問題,導致了一些不該發生的悲劇,比如近幾年一些學生輕易被騙入各種傳銷組織、組織。

以上問題不能不引起重視,加強對大學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顯得尤為必要,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讓其心智成熟,人格健全,技能得到提高,樹立起科學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促進他們全面發展。通過生命教育,讓他們能正確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正確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正確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通過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人生的價值,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二、加強大學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途徑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體師生的重視度、知曉率和參與率

學校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宣傳工作,讓全體師生對大學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清晰、科學的認識,從而調動起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一是領導、管理部門要加強領導,精心策劃,確保宣傳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學校各部門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宣傳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責任到位,對工作不到位的部門及工作人員要進行問責。三是要多種形式做好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氛圍,要通過懸掛標語、發放宣傳資料、流動車載廣播、擺放展板、手機短信、校園網絡、校園廣播等方式和手段,大力宣傳。四是廣泛動員師生員工做宣傳。形成人人都是宣傳員、宣講員,人人有責任和義務。

(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對大學生進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其實效的顯現需要一個過程,學生的生命、生存、生活領域表現出的問題在不斷變化,就問題解決,新問題又出現。因此,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短期工作,不能指望畢其功于一役,需要從管理體制上做文章,要根據時展需要和學生問題的實際需要逐步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實現規范化、高效化、長期化。避免那種“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避免那種“檢查時狠抓,檢查過后放任不管”的現象,避免那種隨大流的“一窩蜂”、“一陣風”短期行為。

第一,要建立健全長效服務機制。要堅持教育與實際相結合,針對大學生生存、生活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項服務和專門指導,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學生的根本利益作為第一目標,盡可能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和空間。使他們各自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個性,體現各自優勢,挖掘各自潛能,完成自我塑造。要關注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幫助學生排憂解難。一是完善資助形式和渠道。學校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建立和完善“獎、貸、助、補、免”的資助體系,不斷拓展資助形式和渠道。二是完善生活服務機制。學校要盡最大努力設立更多的“學生服務中心”,為學生中出現的學習問題,人際關系緊張問題、戀愛問題、升學就業問題、勤工儉學問題等提供引導和服務。

第二,要建立健全長效監督機制。只有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進行長期檢查、督促,才能保證教育的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學校要專門設立專門監督檢查小組,由各職能部門代表、任課教師代表、學生干部組成,授予相應的職權,專司組織協調、監督檢查之責。對各部門、各工作環節進行監督。及時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早化解和處理,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該問責的問責,該批評的批評,問責批評后要限期改正。監督檢查部門要定期公開各個部門、各環節的工作開展情況。

第三,要建立健全長效評價機制。要在校黨委的領導下,運用一定的方法對教育管理、教育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評估,通過建立反饋系統,收集有關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信息,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與調控,同時通過建立相應的獎懲、激勵機制解決“干和不干一樣個,干好干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的問題。

首先,主要要加強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加強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才能給學生一定的學習動力和壓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是要從學分、課時入手,作出明確強制性規定,把學習的軟指標變成“硬杠桿”,加強學生對課程的重視。二是要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學生必須通過學校的統一考核方能取得學分。對學生的考核既要注重結果,也要重視過程體驗,要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防止“一卷定成績”的方式;既要考核學生對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還要考核學生的實際體驗、感悟,及對生活、生存的實際操作技能。考核的方式應該綜合多樣的,不僅有卷面成績,還有操作技能成績。卷面考試采用寫體會、談感想、寫操作實驗等開卷的方式。對學生的考核不能僅僅由某一任課老師,而應由任課老師、班主任、輔導員、學生代表共同來完成。考核的成績最后以“評語+成績”的模式進行。

其次,也要加強對教師的評價。為了能把教育內容落到實處,收到實效,也需要對教育者的教育過程,包括教師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對教師的評價采取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主管部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第四,要建立健全長效責任機制。責任體系就是相關各方在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中所承擔的責任,主要是校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及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在橫向上,涉及到校黨委、校行政辦、校團委、教務處、學生工作處、后勤處等各部門。對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具體職能,要做明確的劃分,并把責任落實到個人,以避免有些工作無部門、無人負責的情況產生。在縱向上,要按“校領導小組——學院(職能部門)——系、院教務辦、學生工作辦——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模式應進一步完善。要按照學校統一部署安排,從上到下,把責任細化,按責、權、利相統一的要求,層層分解,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權限與利益,明確考核獎懲辦法,不留死角,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落實崗位責任。

三、加大投入,加強教學設施和基地建設

任何活動,都需要一定的經費作保障。學校應劃撥一定的經費作為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專項經費,為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經費的支持和保障,并根據實際的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增加投入,以推進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加強和改善相關教育場地、設備等教學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教學條件。要盡可能建設裝備先進、功能齊全,能滿足教學培訓需要的教學設施。要建立更多的實訓基地,為教育教學實訓創造更好的條件。要積極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與社區、企事業單位及各種機構建立起長久的合作,建立合作基地,為學生的實訓提供便利。

四、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一)理論教育要有針對性。一要防止“唯書本”的模式。不要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一章一節地進行,而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要,聯系他們關注地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如社會生活常識、環境問題、心理問題、地震洪水自然災害問題等采取集中討論、難點辨析、現場問答等辦法,切實增強學習的實效。二要防止教學方法單一化。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會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少不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宣傳和灌輸,但不能每次課堂、每個環節都只見老師,不見學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生的需要,創造一些新的方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愉悅感。比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活動、小品等方式創設一些教學情境,使學生去感受、關注、參與、領悟有關問題。

(二)豐富實踐形式,讓更多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體驗,獲得能力

第一,加強對學生生存技能、生活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一是“請進來”。所謂“請進來”即邀請武警戰士、心理學專家、地震專家、理財師、職業規劃師等進入校園,舉行公開課、觀摩課、模擬演習等形式,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和問題設置情景,在情景設置中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訓練應急技能。比如設置地震、火災、被劫持等公共突發性事件的情景,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演習、救濟演習。二是“走出去”。所謂“走出去”就是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到野外、到農村,到實踐基地訓練學生的生存能力。比如組織學生進行野外生存訓練,讓學生帶很少的食物和衣物,到野外考驗生存能力,教育學生能適應各種艱苦的生活環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擺脫“養尊處優”習慣和生活方式。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一是利用“活動日”和“節假日”主題實踐活動,使學生感悟生命、生活、生活的真諦。“認識是體驗的基礎,體驗是感悟的必徑之路。”通過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親身實踐、體驗。利用“父親節”、“母親節”、“植樹節”、“勞動節”、“國慶節”、“青年節”、“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禁毒日”、“世界水日”、“世界森林日”、“世界地球日”等節假日、活動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使學生認識生存、學會生存、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創造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二是開展各種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比如通過“疊被子”、“宿舍裝飾”、整理家務比賽活動,通過“做米飯”、“包水餃”、“煎雞蛋”廚藝比賽活動,通過“模擬理財”比賽活動使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篇5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8-0254-02

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是大學生生活方式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習生活方式,即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系統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主體活動方式。它包括學習的目的、學習的時間、學習的條件、學習的內容、學習的類型以及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等[1]。 學習生活方式直接決定著大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學習質量,進而影響著高等教育的整體質量。關注和重視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狀況,發現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及時的引導和幫助,這對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的現狀分析

為深入了解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的現狀,筆者于2013年4月對淮北市淮北師范大學在校本科生進行了一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個別訪談為輔。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70份,回收率95%,有效問卷560份,有效率93.3%。

560名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是:男生216人,女生344人;文科生256人、理科生219人、藝體生85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數分別是199、191、119、51;來自城市的142人,集鎮的79人,農村的339人;師范專業241人,非師范專業319人。

1. 學習目的總體明確,但層次偏低

調查結果顯示,560名被調查者中,只有14人學習目的不清楚,占2.5%。這說明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大學生的學習目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指向自我的學習目的,即為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而學習。78.4%的大學生將“找個好工作”作為自己最主要學習目的,60.0%的大學生選擇了“提高自身素質”。二是指向他人的學習目的,即把自己學習目的建立在他人的希望之上。 “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為家爭光”的比例分別為48.9%和24.6%。三是指向社會的學習目的。11.6%的大學生選擇了“報效祖國”作為自己主要的學習目的。

2.對所學專業的興趣不濃厚

“您對所學專業的興趣”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非常感興趣”的只占13.9%,“比較感興趣”的占66.4%,“沒興趣”的占到了19.6%。這說明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所學專業興趣一般甚至沒興趣。

3.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關于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弱,我們主要通過“參與課堂討論情況”和“閱讀課外參考資料情況”兩個指標進行測量。就“您參與課堂討論的情況如何”這一問題回答的統計結果是:“經常”的占9.3%,“有時”的占48.2%,“很少”的占38.0%,“從不”的占4.5%。另一問題“您是否經常閱讀課外參考資料?”回答的統計結果是:“經常”的占12.7%,“有時”的占51.4%,“很少”的占33.2%,“從不”的占2.7%。綜合來看,能夠經常參與課堂討論及閱讀課外參考資料的學生比例都很低,說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

4.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不夠

在調查中,就學生之間探討學習情況顯示,同學之間“經常”一起探討問題的只占14.3%,“有時”的占56.1%,“很少”的占28.4%,“從不”的占1.3%。在調查中,就師生之間探討交流學習情況顯示:“經常”的占2.7%;“有時”的占29.5%;“很少”的占56.3%;“從不”的占11.6%。可見,目前大學生的探究精神并不盡如人意。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不夠,其中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二: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觀,這與傳統的填鴨式的考試方式是分不開的,它往往導致學生學習方式的單一化、格式化,為考試而學習,不是將學習作為一條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徑;其二,在我國高校的許多課程安排中,仍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中扮演主角,采用的是“獨自”的授課方式,學生就如同接受知識的“容器”,師生之間處于一種不平等的狀態。

5.實踐能力不足

關于“你是否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踐”問題,回答“經常”的占8.2%;回答“有時”的占49.3%;回答“很少”的占39.1%;回答“從不”的占3.4%。可見,目前大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的能力不足。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實踐、實驗機會太少,在被問及“您認為當前教學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48.2%的學生回答是“實驗實踐太少”。

6.網絡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當代人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問題“您經常通過網絡渠道進行學習嗎?”調查結果表明,選擇“經常”的占22.5%;“有時”的占48.9%;“很少”的占26.6%;“從不的”占2.0%。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習慣了傳統的通過自己看書和課堂學習來獲取知識。另一問題“您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多選)”調查結果顯示,76.6%的學生選擇了“休閑娛樂”,41.6%的學生選擇了“消磨時間”,而只有27.1%的學生選擇“學習提高”。在我們的訪談中發現,很多學生還不懂得如何利用學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獲取學習資料。

7.學習時間分配不合理

關于“您在哪些科目上花費的學習時間最多”問題,選擇“英語”的占30%,選擇“計算機”的占12.5%,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占4.3%,選擇“專業課”的占44.8%,選擇“其他”的占8.4%。可以看出,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英語”占用了他們最多的學習時間。我們通過訪談了解到,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的原因大多并非出于興趣,而是來自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的壓力,因為四級考試的成績直接影響到他們能否拿到學位。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本是用來檢驗學生學習英語效果的方式,由于和學位掛鉤,現在卻變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能說不是一種“異化”。為了應付考試而在英語學習上花費大量時間必然會擠占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其他興趣學習時間。

二、對策和建議

1.加強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指導

大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主學習是適應未來生活的一個重要法寶。而大學生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有效的指導,為此,我們應該建立起以各個學科的任課教師為主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學習方式指導體系,對大學生在自主學習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有效的指導,主要任務在于幫助學生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監控學習活動的過程以及對學習結果做出正確的評價[2]。

我們調查了解到,淮北師范大學從2013級新生開始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要求各學院選派優秀教師擔當學生的導師,并對導師的職責做了明確規定,包括:關心學生思想進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言傳身教,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優良的職業道德影響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和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專業素質的培養;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入學、選課、專業方向選擇、雙專業雙學位選讀、個人學習計劃制定、讀好書、學年社會調查、職業生涯設計、本科畢業論文撰寫、考研、就業等方面進行指導;主動聯系學生,和學生保持相對穩定的接觸,定期召開小組會。這一做法值得推廣。

2.提升大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大學生專業認同”是大學生個人對自己的專業的情感、態度乃至認識的移入過程,最終和該專業達到“同一”狀態[3]。 對自己所學專業感興趣的學生就會對它產生積極的態度,專業認同感會更高,專業認同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對專業學習的努力程度和時間投入水平,從而影響到專業學習的效果。從調查中可以得知,大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有待加強。針對這樣的情況,高校在開展學習指導工作的時候應該注重提升大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首先,學校應該著重對專業的介紹,較為詳細地向學生介紹所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特色、與專業相關的行業發展動態以及就業前景等內容,讓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正確的認識。其次,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情感性的認同。通過引入案例分析以及對專業領域的專家的學習生活介紹等方式向大學們展示更多的專業發展潛力,培養他們的專業認知。最后,還需要加強對專業學習和職業選擇的指導,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專業和職業的相關信息,幫助學生解決專業學習和職業選擇方面的困惑,從而提升專業認同感。

3.轉變學習成績考核方法,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目前,很多高校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主要是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的一種綜合性的考核。在考核比例上一般規定,平時成績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大約在30%,期末考試成績占的比例比較大,大約占70%。很多課程在實際考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要參考依據,仍然沿用應試教育的考核方式,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平時不學習,到考試最后1個月開始突擊復習,考試結束后很快就將瞬時記憶的知識遺忘。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學習成績考核辦法,加大平時成績的考核力度,甚至可以將平時成績的考核比例提高到50%以上,促使學生重視平時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要增加課程中的實踐環節,使學生能夠通過學以致用,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其自主學習、深入學習的愿望[4]。

4.加強網絡資源建設并引導學生積極利用

高等院校在今后的網絡資源建設中,要加快網絡資源開發和更新的速度,增加網絡學習資源的數量,實現網絡學習資源的多樣化、立體化。同時可以利用文獻檢索講座、課程等平臺,教會學生檢索各種網絡資源的途徑和技巧,幫助學生奠定基本的網絡檢索基礎,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和校園網的教學資源,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唐國戰.大學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導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2]陳燕霞.師范大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查與思考――以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為例[J].福建高教研究,2009(2).

篇6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社交特點;團體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8-0007-02

大學除了學習知識之外更應該培養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大學生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已決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將來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大學校園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將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更是如此。但是,由于人際關系、社會的復雜性與學生心理的單純性,使得大學生常常在人際交往中受挫。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經歷只是從校門到校門,缺乏人際交往經驗,缺乏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氣,所以面對各種各樣的活動,既充滿了興趣又擔心失敗,最終導致不敢參與活動,妨礙了他們良好的人際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學生則因對己缺乏信心,對人缺少信任,很難與他人深交,有的則因人格因素,產生與他人交往中的矛盾與沖突。

貧困大學生作為當代大學校園里的一個特殊群體在社交方面所反映出的問題更為嚴重,有的甚至走向極端。轟動全國的云南大學“2.23兇殺案”主犯馬加爵,在發生問題之前已經有了一些預兆,他孤僻、敏感、朋友少,一個人獨來獨往,有了心理困惑不是及時向人傾訴,而是一個人鉆牛角尖,從而積怨越來越深,不可自拔,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如果當時能向他人傾訴,把苦惱及時排解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因此,幫助貧困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正視和解決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問題,塑造自身形象,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

一、貧困大學生的社交特點

1.貧困大學生在社交中較自卑

貧困生在人際交往方面自信心明顯不足,而且敏感多疑。經濟上的貧困,尤其是通過與普通學生甚至富裕學生的比較,致使這些學生產生了自卑心理,影響了他們在社會交往中的自信心。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的重擔使他們細致、懂事,他們把升入大學當作改變自己及家人的生存狀態的轉機。但是,一個從窮山溝里出來的學生,要想融入現代社會,實際上要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這使他們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同時他們往往無法養成城市的“生活習慣”,怕自己的言行舉止被他人嘲笑,導致在交往過程中不自信。這類學生中還有一少部分是城市下崗職工的子女,特別是父母雙雙下崗的家庭,子女升入大學無疑會使本已以接受政府救濟而勉強生活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們有的因貧困而感到羞愧,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師生善意的同情,不愿意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生活相當封閉,以表面上的自強,甚至自負,來掩蓋內心的自卑。

2.貧困大學生的社交能力沒有被充分挖掘

盡管貧困生在人際交往方面自信心不足,但并不是說他們不會與人交往,有的學生的社交能力還是挺強的,只是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受到了打擊。如來自農村多子女家庭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從小便懂得謙讓、分享與分擔,他們與同學一旦建立了朋友關系,其友好相處的能力要好于那些家庭狀況優越,千般寵愛集于一身的學生。但是,他們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的,比如,適應能力較差。無論是什么樣的人,當剛從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環境時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大學生適應新環境的關鍵就是逐漸在過去環境中所形成的某些期望以及原有的某些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等,從而逐漸適應新環境,這些是當代大學生共同面臨的問題。但是,與城市和富裕家庭的學生相比,農村學生要困難得多,他們需要改變的更多。生活環境的不適應、學習方式的不適應、文化氛圍的不適應,使一些貧困大學生產生不平衡心理,甚至對家庭和社會有所抱怨,對其他同學有所排斥。面對這么多的環境和心理上的不諧調,使這些學生難以很快融入到新的社交群體當中。再加上他們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千方百計地找機會去打工,為生計奔波,同時拼命學習,以期再得到較高檔次的獎學金。打工跟學習爭時間、爭精力,很多貧困大學生因此身心俱疲,沒有時間、必要的費用和精力去結識更多的朋友,去參與校園和社會的文化活動。在我們的調查中顯示:盡管有95%以上的學生“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但現實中貧困生只有少數人參加了班級、學校或社團組織的活動,而普通學生卻只有少數人沒有參加這些活動。同時由于自卑,貧困生一般多與自己經濟條件相似的同學交往,而且較少參加同學聚會等活動,因為他們擔心這樣要花錢,所以會刻意回避。更有甚者,有的學生把自己的交友欲望的滿足傾注于網絡,日子一長,同學們就會對其產生“性格孤僻、自卑”等看法,而貧困生自己也會產生一種被大家孤立、忽視的感覺,從而很難建立新的友誼。盡管如此,貧困大學生還是很在意同學之間的友情,他們更渴望朋友,更在乎朋友對自己的態度和看法,更怕失去朋友。所以,一旦朋友間出現了矛盾,往往“當局者迷”,夸大矛盾,處理起來也會更加感情用事。

3.貧困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顯示了較強的支配性

由于貧困生多數來自農村多子女的家庭,且在家里排行非老小(在農村多子女家庭中的排行老小的學生并不是貧困生,因為他們除了父母資助以外,還有已參加工作的兄姐的支持,所以經濟來源較廣)。他們在家經常幫父母分擔家務,照顧弟妹,遇事較有主見,因而,盡管他們的社交圈子較窄,但他們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會比較主動。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在家庭中處于強勢地位,較愛支配人,而且辦事比較專斷,從而導致有時會我行我素。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學生在處理人際沖突時不會主動做出讓步,從而使朋友關系僵化的一個原因。

二、貧困大學生社交困境的改進措施

1.加強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應對學生進行艱苦樸素的教育,并十分注意加強班級、宿舍的整體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積極開展心理互助活動,為貧困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從而消除經濟困難可能給貧困大學生帶來的精神上的消極影響。應多開展一些促進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的積極而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如建立貧困大學生社團,鼓勵貧困大學生積極參與,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了解。輔導員、班主任應多了解學生并發現貧困大學生的優勢,組織活動時對他們做適當的安排,使他們感覺到自己未被忽視,自己的能力被肯定,從而有助于他們更積極地參與活動,努力表現自己。

2.探索有效的學校心理咨詢方式

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詢機構,但是不少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幾乎是虛設,很少有貧困大學生走進這些地方傾訴自己的內心秘密,他們除了時間和精力有限以外,強烈的自尊心以及與咨詢者打交道對本已在人際交往中受挫的貧困大學生來說無疑又是一次考驗。而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團體輔導創造了一個類似真實的社會生活情境,在改善貧困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團體輔導為參加者提供了交往的機會,使前來咨詢的貧困大學生有一種歸屬感,通過貧困大學生團體內人際的交互作用,促使貧困生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真實而客觀地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主動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從而獲得新的生活態度與行為方式。

3.貧困大學生要克服自身不足

貧困大學生的自身努力是改善自己的社交狀況的關鍵。貧困大學生應樹立主動交往的意識,要認識到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生活、學習、工作中,要正視和解決不愿交往、不懂交往和不善交往的問題,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貧困大學生由于受家庭環境和經濟條件的限制,自我人際價值感偏低,導致在人際交往中自我效能感低,從而使自己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不自信、被動,實際上他們更渴求他人的贊許,為避免碰壁,他們又往往采取了自我封閉的態度。因此,貧困大學生應該肯定自己在交往中的作用,全面看待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學會變通,減少在人際交往中遭受挫折后的消極情緒,對失敗進行合理歸因。要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學會主動地與人合作和溝通,要以積極的心態,理解他人,關心他人,主動與他人交往,擴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并從小事做起,注意社交禮儀,逐步走出社交困惑的怪圈。更要消除恐懼,大膽地走出校門,加強交往方面的知識積累,在實際的交往中去體會和把握人際交往中的各種方法和技巧。當然最關鍵的是要認識到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一定要以誠相待,以誠辦事。真誠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感情。

參考文獻:

[1]梁執群.社交心理學[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0.

[2]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3]章志光,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陳菊珍,劉華山.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不良現狀的團體輔導實驗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2).

篇7

【關鍵詞】微信 大學生 生活方式 影響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赤峰學院2016年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以赤峰學院為例》,課題編號:JYXM201606。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65-02

微信發展至今,已經逐漸融入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并對其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正在發展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通過微信,大學們能夠獲取自身需要的信息,擴大自身的交友范圍,然而這也會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乘,通過微信不良信息,影響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引誘大學生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1]。針對這一現象,高校方面必須予以重視,積極應對微信為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沖擊,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1.微信的特征及其受到大學生歡迎的原因

1.1微信的特征

1.1.1即時性

與傳統的社交軟件相比,微信的信息的與接收過程中,并不會受到時間或者空間的限制,只要是使用者處于登錄狀態,便可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或者信息。而且用戶只需一部智能手機便可以使用微信軟件,其便利性也是其他軟件不可比擬的。而且微信官方要求微信賬號與手機號碼綁定,使得用戶對信息的接收更加方便。此外,隨著微信功能的完善,用戶的體驗程度加強,大學生們對微信的依賴程度加深,從另一方面體現了微信的即時性。

1.1.2交互性

伴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大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新聞網頁的瀏覽,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不僅記錄自身的生活狀態,而且也可以隨時把信息出去,與他人共享自身周圍的趣事,體現微信信息的交互功能。

1.1.3整合性

對大學生而言,微信信息的是以自身為起點,而且其與傳輸均屬于個人行為。大學生們利用不同的形式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體現了微信的整合性。在微信中,具備了短信、電子郵箱以及語音等多方面的功能,屬于多種功能的整合。這也是微信受到現代大學生追捧的一大原因。

1.1.4隱私性

微信的傳播空間有限,能夠在一定程度保證大學生個人信息的安全性,而且微信平臺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設置微信權限[2]。只有經過大學生個人允許的情況下,他人才可以獲得信息查看的權限。通過把個人信息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來充分保護大學生的隱私。

1.2微信受到現代大學生歡迎的原因

微信一經問世,便獲得了迅猛發展,受到了大學生們的一致好評。究其根源,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微信軟件的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發展,微信的出現滿足了大學生的社交需求,同時也符合經濟實惠原則。第二,微信的使用滿足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及現實層面 的情感訴求。歸屬感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屬于高層次需求,尤其是大學生們在學習與生活中,心理層面的需求十分強烈,他們特別期待來自同學、老師、朋友等多方面的支持,微信的出現迎合了大學生們的這一心理訴求。也就是說,大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情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微信中的情感關系來彌補。第三,微信的使用使得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擴大,體現了微信在社交方面的優勢,促進大學生與外界之間人際關系的融合。大學生們通過微信朋友圈的說說、日志以及分享等,實現了外在的人格塑造,是大學生的自我表達的需要。第四,微信傳播能夠滿足大學生創業實踐的需求。大學生利用微信平臺,能夠對自身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形成一種有效的創業模式,促進大學生的創業實踐。

2.微信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

2.1容易泄露個人隱私

歸根結底,微信是作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而存在的,人際傳播中,大學生們的心理動態往往通過微信體現出來。然而,微信信息的傳播必須借助網絡的作用,網絡的虛擬性決定了大學生利用微信交往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很多看似無意的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搜集利用,會導致不堪的后果。此外,很多大學生為了提升自身的人氣,往往在權限設置中比較開放,使得自身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增加。加之微信自身功能的設置,也增加了使用者地理位置、通訊錄、照片等內容泄露的風險。

2.2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弱化

微信的運轉必須依托網絡平臺,微信社交網絡所營造出來的人際交往注定無法取代現實生活中的情感互動。在微信中,大學生看似獲得了密切的人際關系,其實這種表面的和諧折射出了其內心的孤獨和脆弱,使得大學生現實中的人際交往關系弱化[3]。如果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勢必造成大學生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隔閡,加深大學生內心孤獨感的同時,也降低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2.3不良廣告營銷侵犯大學生權益

微信的發展也為商家帶來了新的l展機遇,由于國家法律上的空缺以及監管的缺失,使得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廣告營銷制造陷阱,增加了大學生們網絡消費的風險。

2.4對微信產生依賴性

我們的微信好友,起初來自于QQ好友推薦以及通訊錄好友推薦,信息是在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中傳遞。因此,我們可以把微信看作一個半封閉雙向溝通的自媒體平臺。這使得微信中的信息能夠被接受并獲得反饋,也增加了大學生對微信溝通的信任與依賴。甚至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不停地刷新消息,過度期盼微信中有新消息出現。

3.降低微信對大學生生活方式負面影響的建議

3.1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微信,科學使用微信

大學生對微信的使用,如果處于適度范圍之內,本來并無可厚非。但是學生長期依賴微信,沉迷于微信所提供的虛擬環境之中,很容易產生消極心態,混淆微信與現實生活的區別。因此,大學生們必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成立自我國管理與約束的監督機制。學校方面也可以控制大學生們的上網時間,引導大學生適度上網,文明上網,客觀評論網絡中的輿論。此外,學校方面應該引導學生認清網絡人際交往與現實人際交往的差別,認識到通過社交軟件建立的人際關系并不能取代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大學生可以通過學校開展的活動來拓展自身的交際范圍,推動微信平臺與現實交際的融合。

3.2利用微信互動平臺解決大學生生活中的問題

前文已經提及,微信之所以能夠受到大學生們的一致歡迎,與其能夠滿足大學生社交與情感需求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教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微信這一平臺,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以及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地培養[4]。因此,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師,要積極利用微信平臺,改革工作與管理方法,為學生營造公開公平的互動環境。還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樹立榜樣模范,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3.3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

對大學生自身而言,面對復雜的網絡形勢,必須積極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對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介樹立公正客觀的態度。面對微信中的潛在風險,大學生必須調整好自身心態,堅定信念,樹立道德底線,提升明辨是非能力,自覺抵制不法輿論的引誘,不斷提升自我防范意識。

參考文獻:

[1]鄭曉娜.大學生微信使用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全國208所高校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版),2014,(2):83-86.

[2]丁慧民.微博、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成長影響的研究――基于安徽省3所211高校的調研[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12):79-83.

[3]謝伍瑛.大學生微信使用現狀分析 ――基于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的調查[J].新聞知識,2015,(12):27-29.

[4]李玉榮,張磊.微信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及引導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2):68-69.

篇8

關鍵詞:大學生;自殺;生活事件;心理解剖

中圖分類號:B8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84(2012)06-0548-05

1問題的提出

有數據表明:近些年來,全球每年約有100~120萬人自殺死亡,每40秒鐘就有1人自殺身亡(翟書濤,2001)。在自殺者年齡構成中,青少年自殺死亡率居高不下,自殺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有低齡化趨勢,因而全球自殺現象中以青少年的自殺率較高為特點(Kolin & Agathen,2002)。在我國,隨著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的巨大變化,青少年面臨的升學、就業和人際交往等各種壓力越來越大,自殺行為也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中的大學生群體,已成為自殺的高危人群。有關研究顯示,我國大學生自殺率在9/10萬~24/10萬之間,高于同齡其他人群,是同齡人群的2~4倍,并且呈上升趨勢(翟書濤,1997);自殺已成為我國當代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荊春霞,2003)。因此,大學生自殺已作為一個敏感的社會問題,成為我國各界學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工作者、社會學工作者等強烈關注的重要課題。

第32卷第6期巢傳宣等自殺大學生生活事件的心理解剖研究心理學探新2012年隨著國內外對自殺研究的開展與深入,與自殺相關的一些因素已經得到了共識。近30年來,生活事件與自殺(包括自殺未遂與自殺死亡)之間的關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的變動,如結婚、升學、親人亡故等(姜乾金,2004)。按生活事件對個體的影響可分為正性生活事件(positive events)和負性生活事件(negative events)。正性生活事件是指個人認為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作用的事件;負性生活事件是指個人認為對自己產生消極作用的不愉快事件。生活事件是造成心理應激并可能進而損傷軀體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應激源。生活事件尤其是負性生活事件會破壞個體內在的平衡(內穩態),容易使個體傾向于破壞性的行為。國外Foster等人(1999)的研究證實,生活事件是自殺危險性的獨立因子。Kelly等人(2002)的研究也發現,伴有人格缺陷的自殺未遂者經歷了更多的近期不良生活事件。我國學者高宏生等人(2003)的研究也表明,生活事件對自殺意念起到“扳機”作用。

迄今為止,研究自殺者生活事件的方法各式各樣,但采用心理解剖的方法來研究自殺前生活事件的文獻尚不多見。在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上,僅見一些學者采用心理解剖方法對農村自殺死亡案例進行了研究,而采用心理解剖研究自殺大學生的文獻還尚未發現。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簡稱PA)也稱心理學尸檢,是通過與知情信息人訪談的形式,細致而周密地獲取自殺死亡者相關信息,重新構建死者自殺死亡狀況以達到研究目的的一種綜合回顧性的研究方法(Cheng,Chen,Chen & Jenkins,2000)。心理解剖法可以通過綜合各種信息,構建自殺者完善的人格、心理、社會等因素,為自殺預警和干預提供有力的幫助。在自殺研究中,心理解剖方法被認為是研究自殺死亡者死因最科學的方法,是目前西方國家從社會學角度和心理學角度研究自殺問題的首選研究方法(Brent,1989)。我國有關研究也表明,心理解剖法對于自殺研究也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周莉,2003)。基于此,研究采用心理解剖的方法對自殺死亡大學生的生活事件進行探究,以期為大學生自殺行為的預警與干預提供一定依據。

2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1)自殺組。來自筆者2006~2011年在江西省部分高校收集的大學生自殺個案。個案共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作為自殺組。按心理解剖研究的要求,每例選取兩名了解目標人情況的信息人(第一、第二信息人)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對象共78人(39×2)。

(2)對照組。根據心理解剖研究的要求設立對照組。按照1∶1,在自殺死亡大學生同一班級選取同性別、同來源地(城市/農村)、年齡相近(±0.5歲)的39名無自殺行為的大學生作為正常對照組目標人。每例也選取兩名了解對照組目標人情況的信息人(第一、第二信息人),對每個對照組目標人本人和兩個信息人分別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對象共117人(39×3)。

2.2信息人的選擇

在研究中,自殺組信息人的選取原則是盡量在死者的好友、室友(同寢室)或其他與死者關系較密切的人(如老鄉、同學等)中選取,信息人排除了與自殺者有嚴重的個人沖突者。對照組信息人的選擇原則與自殺組相同。研究中絕大多數信息人(152人,占信息人總數的97.44%)均自認為對目標人比較了解,表示一般了解者極少(4人,占信息人總數的2.56%)。

2.3訪談時間和訪談方式

(1)訪談時間。對自殺死亡者進行心理解剖研究要慎重選擇訪談時間。間隔時間太短,信息知情人還承受著較大的心靈創傷;間隔時間太長,則會增加回憶偏倚。盡管各國學者訪談的時間間隔不盡相同,但都較一致地認為間隔時間不宜太長,2~6個月為多數研究者所采納(徐慧蘭,馬貞玉,2010)。因此,這里的訪談時間也選擇在自殺大學生死亡后2~6個月內,并且避開自殺者的生日、忌日及中國傳統的節假日。

(2)訪談方式。采用面對面的方式,由訪談者(筆者)對被訪人進行一對一的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地點通常是被訪人的寢室,如果被訪人覺得在寢室不方便,按被訪人要求在被訪人認為適合訪談的其它場所(如小教室、比較安靜的休閑場所等)進行。為了保證訪談內容的保密性,消除信息人心理上的顧慮,訪談時除訪談者和被訪人外無其他人在場。每次訪談時間大致為1.5~3小時,其中包括被訪人的情緒調整時間。

2.4訪談工具

2.5信息處理

研究中將自殺組及對照組第一信息人及第二信息人的信息分別合并。如果兩個信息人對于相同問題的回答存在矛盾時,信息合并時按陽性原則進行。信息合并的具體方法為:(1)兩個信息人對某事件的回答不一致時,只要其中一個信息人回答有,則判定為有;(2)兩個信息人對于某事件的回答均為“不詳”時,則判定為無;(3)生活事件發生的次數、影響程度及持續時間均取高值。

2.6統計分析

所獲資料進行統一編碼后,用SPSS11.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對于生活事件,分析的標準如下(陳華,2008):

(1)一年內的生活事件發生的時間以月份記錄;對于一年前發生,但在自殺或訪談前一年內對目標人有著深遠精神影響的事件,則作為長期性事件記錄,發生時間均記錄為0。

(2)刺激強度(刺激量)的計數方法:某事件刺激量=該事件影響程度分×該事件持續時間分×該事件發生次數。在計算刺激量時將持續時間超過半年的生活事件記為2次。生活事件各因子刺激量=該因子全部生活事件刺激量/該因子項目數,即該因子全部生活事件刺激量的平均數。生活事件總刺激量等于生活事件各因子刺激量之和。

3結果與分析

3.1運用心理解剖方法對自殺大學生進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心理解剖被認為是探明自殺者自殺原因的重要研究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心理解剖是回顧性研究,研究中所獲得的關于自殺死亡者的信息依賴于信息人的第二手資料,這對于數據的收集可能會形成回憶偏倚。回憶偏倚(recall bias)指在回憶過去的暴露史或既往史時,因研究對象的記憶失真或回憶不完整,使其準確性或完整性與真實情況間存在的系統誤差。回憶偏倚產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調查的因素或事件發生的頻率低,未給研究對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被遺忘;(2)因調查的事件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情,研究對象記憶不清或已經遺忘;(3)因研究對象對所調查的事件或因素關心程度不同,回答問題的多少及準確性有所不同。具體到運用心理解剖方法研究自殺者生前的心理狀況,出現回憶偏倚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信息人對相關信息的缺乏而漏報或低估,也可能由于信息人試圖自己去解釋死亡原因而高估,這種潛在的偏倚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避免的(Hawton et al.,1998)。此外,在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上尚未發現運用心理解剖這一方法對自殺大學生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獻。因此,運用心理解剖這一方法對自殺大學生進行研究是否可靠必須給予說明。

自殺組與對照組在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的得分情況見表2。從表2可見,自殺組大學生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意義(p

3.4自殺大學生生活事件的歸類

為了定性了解導致大學生自殺的主導性生活事件,研究按生活事件將39例大學生進行歸類。具體歸類方法是:(1)計算某自殺大學生各項生活事件的影響程度;(2)通過比較大小找出對該自殺大學生影響程度最大的生活事件;(3)將該大學生歸類為此影響程度最大的生活事件。也就是說,即使某大學生經歷了多種生活事件,但并不將該大學生重復歸類,僅將該大學生歸類為對其影響程度最大的生活事件。歸類結果見表4。由表4可見,導致大學生自殺的生活事件具有多元化但又相對集中的特點,大學生自殺的首要原因是戀愛不順或失戀,就業壓力、考試失敗或不理想、學習壓力等是大學生自殺的重要原因。

4.3戀愛不順或失戀、學習負擔重、家庭內部有矛盾、考試失敗或不理想、升學壓力、與同學或好友發生糾紛、家庭經濟困難等既是自殺組最常見的生活事件,也是對自殺組影響較大的生活事件;就業壓力、受批評或處分、與老師關系緊張等不是自殺組常見生活事件,但對自殺組是有較大影響的生活事件;被人誤會或錯怪、被盜或丟失東西、預期的評選(如三好學生)落空等是自殺組常見生活事件,但不是導致自殺組學生自殺的重要生活事件。

篇9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當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現狀堪憂,大學生不誠信行為經常發生,大學生道德素質不斷受到社會質疑。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基礎》課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難以保證。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學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個社會的考試誠信問題;多所高校表示困難學生獲得助學貸款并順利畢業后存在拖欠還款等不誠信行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1.社會中的不誠信風氣

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出現困境的宏觀環境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滿足著人們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各種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金錢至上、權力至上的錯誤思想,這種錯誤思想造就了市場混亂,制假造假、違法經營行為時有出現。近年來相繼發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饅頭”、“地溝油”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這些事件表明整個社會的誠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這些丑陋的現象對國家,對社會,對全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客觀上也助長了個別大學生唯利是圖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給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2.誠信教育脫離實際

誠信教育脫離實際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出現困境的本質原因。道德教育有三個來源,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顯性的,具有直接性和顯著性,但當前的學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現實性,道德目標設置過高,與社會現實存在巨大差距,脫離生活的誠信教育使學生不能從內心形成道德認同,導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學生從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錢教育,但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就會接觸到一些錯誤的世界觀和道德觀,使之感到困惑、焦慮和彷徨。同時,教育者的教育與教育者本身行為的矛盾也會導致這種沖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師和家長常常在生活中出現不誠信行為,這種不誠信行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學生從小建立的道德觀如巨廈崩潰。

3.制度性監督機制缺失

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社會監管的不足是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國,誠信道德是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種封閉的生產關系、人員流動很少的社會條件下形成起來的,在這種歷史大環境下,誠信問題不會成為突出普遍的社會性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建立,人際關系開始變得緊密、廣泛、復雜、頻繁,在這種變化的環境和關系里,傳統的約定俗成對人的行為約束是有限的,當維系誠信的傳統手段漸漸失去了效力,而社會尚未建立或健全與市場經濟所匹配的各項法律體系和規章制度,誠信缺失現象便會出現在各個領域中。大學生誠信教育終究是從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約束機制,人們的失信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誠實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維護,這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失信行為的一再發生。

(二)國外大學生誠信教育經驗借鑒

在美國,大學生誠信教育不是純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種規范教育,誠信教育不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教育,而越發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誠信行為,對學術研究、考試、還貸等具體行為規定了具體細致的標準,使學校的總體要求能夠落實到具體生活中。在日本人看來,道德行為可以直接地歸結為“誠”的行為。日本學校的道德教育不單純依靠道德課進行,而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使道德思想滲透于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梅原猛就曾提出應該進行心靈的教育、獨立尊重的人格培養,把不撒謊作為最起碼的道德原點。在瑞士,誠信作為現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內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規定,誠信是社會活動的重要原則。在德國,國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監管體系,每個公民擁有一套信用信息檔案庫,用以記錄個人信用行為,個人信息檔案庫伴隨公民一生,使得誠信教育脫離了宣傳感化的空洞,成為一種實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從上可以看出,國外大學生誠信教育十分重視生活實踐,其德育生活化為我國誠信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思路。一是重視滲透。重視通過隱性教育、學校環境、宗教活動來滲透誠信教育,注意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誠信內容,通過環境滲透使學生在誠信環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內化為學生品質;在專業教育中進行誠信滲透使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誠信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誠信水平。滲透教育體現了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整個學校和全體員工共同的責任,滲透是一種自然融入的過程,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二是重視志愿者服務。培養服務意識是德育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且對于學生提高誠信意識意義重大。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加強對社會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社會責任和道德意識,讓同學們了解人與人相處中誠信的重要性,了解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要求,這樣就為更好地開展德育提供一個大環境。三是調動各種社會力量,提高學生道德素質。在美國的學校內,隨處可見校訓、校旗、歷任校長的照片等等。同時學校經常帶領學生參觀與誠信教育相關的紀念堂、圖書館、博物館,以正面的社會和歷史環境教育學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誠信教育中的實踐路徑

(一)誠信教育的目標貼近生活

誠信教育的目標有三個層次:一是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二是使學生掌握誠信行為規范,三是使誠信德性內化為一種生活習慣。一是增強誠信意識。誠信意識是主體通過自覺、主動地參與誠信道德實踐活動,經過一系列的內化而逐步形成的,這種意識從根本上說,來自于社會生活實踐。因此,在大學生誠信教育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社會實踐,并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分析、自省與反思,增強自身誠信意識。二是掌握誠信規范。誠信規范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穩定的以誠信為行為標準的規則范式。個體的行為規范在社會生活中體現,因此,大學生誠信規范的培養應當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完成,脫離社會生活的誠信規范是一座空中樓閣,毫無現實意義可言。三是養成誠信習慣。誠信習慣是指人們在長時間的誠信行為后養成的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誠信習慣行為已經脫離了意志的約束和限制,表現為一種不經意的自然行為,實際上誠信習慣是一種行為慣性,這種行為慣性依靠大量誠信行為累積而成。這些誠信行為只能來自于社會生活實踐。當代大學生崇尚務實,目標越貼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也容易達到所期望的狀態和水平。因此,誠信教育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我與社會等關系,選擇能為普通學生接受,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目標。道德目標既要體現崇高性、超然性,又要體現可行性、現實性;既關注國家利益,又考慮人的現實生活需求,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

(二)誠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實踐

誠信教育需要理論指導,但更需要實踐體悟。一方面,“誠信教育課需要思想理論指導”,這要求我們在高校課程教學中加強誠信道德理論指導,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或職業生涯指導課中應當將誠信教育作為專題教育內容。這些專門的理論課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誠信道德的基本內涵和意義,將誠信作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礎,使誠信道德內化為行為習慣,堅持將誠實守信作為為人處事的首要原則。學校在開展誠信理論教育的過程中,應更多地運用談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強調學生主動、積極、互動地學習,使學生將誠信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用心體悟誠信在生活實踐中的意義。另一方面,誠信教育需要生活實踐。一是要將校園作為重要實踐課堂。學校應當使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自主廣泛地開展主題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主題活動是大學生實現誠信道德品質實踐外化的重要場所。主題社會活動形式可以是誠信承諾書、誠信榜樣宣傳、誠信征文活動、與誠信相關的黨團日活動、誠信事跡展覽等。要充分利用校園的文化資源和傳播優勢,在校內營造良好的誠信道德氛圍。二是要將社會作為重要的實踐課堂。學校要組織大學生廣泛地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和行業進行參觀學習和調查研究,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誠信的內涵,真正做到從實踐中提高誠信覺悟。

(三)誠信教育的環境形成系統

一是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實踐誠信的表率。教師作為教育者,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擔負著為人師表的榜樣作用。要想使大學生誠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師首先要做到誠信為人,起到誠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誠信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在大學生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輔導員的行為時刻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輔導員的行為舉止和教育導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其次,專業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專業課教師的行為是否誠信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專業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真正做到“德藝雙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對大學生道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實誠信教育的基礎。大學生誠信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孤立的過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學誠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必須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則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就會基礎不牢,難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處在人生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誠信道德養成的重要階段。對未成年人誠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將未成年人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利用各類資源、環境進行主題教育活動。三是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高校應當將大學生誠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進行,建立誠信檔案是大學生誠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大學生誠信檔案的記錄內容應包含學習行為誠信、經濟行為誠信、生活行為誠信、擇業行為誠信等,這些行為評價應當與大學生素質測評及獎學金評比、研究生推薦、學生干部選拔、入黨考察及各類評優工作掛鉤。誠信檔案建設是一種重要的制度教育,通過建立目標、設定方案、制度內化、評價教育等方法進行教育,不斷地提醒著學生在學習、生活、擇業等各方面堅持誠信做人。

三、結語

篇10

【關鍵詞】大學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026-03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和科技突飛猛進的新形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探索和創新。隨著哲學、社會學、教育學領域順應關注人、回歸生活的歷史潮流,不少學者將目光轉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為一個重大課題。本文對國內學界關于大學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關成果進行綜述,旨在不斷拓展深化這一研究。

一、關于大學生德育生活化的緣起

近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其實際效果并不樂觀,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對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應對中產生的。

唐漢衛認為只要德育由于脫離生活而帶來的問題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斷變化而德育卻沒能及時立足于現實生活,對德育脫離生活的批評就不會過時。他還指出德育脫離生活主要表現為道德教育的科學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幾個方面。高德勝把傳統德育表述為“知性德育”,認為它“割裂了德性的內容結構與形式結構,認知與情感、知德與行德,進而割裂了與生活的血肉聯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轉變到生活德育。文藝文認為去生活化是傳統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德育觀念上過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對象主體地位缺失,德育過程脫離學習主體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脫離社會實際”。可見,去生活化是造成傳統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為眾多學者的共識,德育生活化成為高校德育發展的價值取向,成為傳統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選擇。

二、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內涵,理論界尚未形成明確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學者作了有益的嘗試。張國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對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輸路徑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為基礎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學思想”。該種觀點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將其界定為一種單純的理想性、導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頗。尚麗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為主體、以生活為中心、以教育為導向的教育模式”。該觀點闡釋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體性、教育性的特點,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為一種教育理論模型和實踐樣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質。楊永明則將其內涵界定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論的指導下,以生活為基點,以人為中心,以實踐為手段,成為人們現實生活中一部分”的狀態。該內涵尊重了“化”字的詞義,同時符合邏輯學的定義規則,對德育生活化的本質的揭示有借鑒意義。

在綜合學者們對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義的基礎上,筆者嘗試對其進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與脫離生活的過于追求理想化、教條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對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強調思想政治教育以現實生活為基點,以大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手段,不僅成為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導大學生生活建構的過程和狀態。

三、關于大學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據

(一)理論依據。學者們分別從哲學、教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角度對德育生活化的理論依據等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相關理論。一些學者關注了相關理論對德育生活化的理論意義,其中主要的理論支撐包括實踐觀、認識論、人的本質理論和人的全面發展等理論觀點。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應把學生視為具有獨立人格、自主意志、選擇愿望、自主負責的主體,注意讓學生在現實社會環境中通過自我實踐、自我鍛煉、自我判斷、自我選擇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種“社會關系”就是主體間的關系,強調德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為平等主體進行平等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生成的過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關于人的發展理論的重要內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根本目的,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根本的目標追求。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主張在生活實踐中接受教育,并為生活實踐服務,德育也才能收到實效。

2.回歸生活世界的理論。胡塞爾回歸生活世界理論對實現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鑒意義。李和佳等學者較早地闡述了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發、借鑒意義。他在文中提出胡塞爾生活世界的概念總的來說是一個哲學概念,“強調人們日常的生活及活動是科學的基礎”,自伽利略時代開始,純客觀、唯理性的實證主義思潮使得現代科學忽視了人們的生活世界。在胡塞爾看來,只有徹底地追問使一切科學獲得有效性的“主觀性”,追問對人類的意義和價值,才能理解客觀的真理,才能獲得世界最終的存在意義。在哲學界回歸生活世界的背景下,這一觀點引起了現代教育觀念的深刻變化,針對德育與生活對立甚至異化的困境,許多學者也提出德育回歸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論。眾學者認為德育生活化理論是對生活教育理論的揚棄。胡凱、趙惜群等對亞里士多德、盧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文章論述到,亞里士多德從三方面闡述了生活與德育的關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終依據,是良好德性養成的重要途徑,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盧梭所倡導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對西方德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長遠的影響;杜威在進一步反思傳統教育脫離生活的弊端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這一關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題;陶行知揚棄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構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為德育生活化理論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許多學者指出,“生活與道德是一體的”,真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生活為起點,在生活中開展,回歸生活,引領生活。“生活教育理論”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已成為學者們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義教育思想。部分學者認為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論依據。張月霞指出“在人本主義哲學理論的指導下,人本主義心理學對當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其“核心主題是對人的關注,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思索,以及對人的尊重”,對確認學生的主體性價值,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持。學者們看到了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較多地關注了社會價值,以培養“社會人”為重任,較少地關注個體價值,抹殺了個體的獨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豐富的生活中進行價值引導,培育具有獨立人格的學生。

5.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對德育生活化的指導意義引起了學者的重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以原有經驗的基礎,對新知鑒別、選擇和加工,新舊知識相互作用,從而達到知識建構的過程。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識地開發生活中的教育資源,盡可能創設具有生活氣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的體驗與經驗,切實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現實依據。較少學者論及德育生活化的現實依據與需求,現有研究認為時代在變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體――大學生,也處在一種與時俱進的變化和發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才不至于滯后于快速發展的社會現實。

1.時代的呼喚。楊迎春談到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帶來了人們科學觀的革新、世界觀的變革,對人的素質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驅動傳統德育向生活化轉向。范美香指出中國經濟、政治、文化、信息及體制的全面開放轉型呈現出正反兩種效應,對個體發展也具有積極和消極兩種影響,為發揮積極影響,抵制消極影響,德育生活化成為開放社會的應然選擇。此外,李榮認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呼喚人的主體意識,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人的主體性得到解放。

2.大學生的訴求。大學生心理特點決定了該群體獨有的學習和活動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訴求。盧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學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實現人生價值、體驗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僅是教育滿足受教育者身心發展需求的內在要求,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特性與自身規律的內在要求。

4.應對德育困境的選擇。時代大發展和社會大變革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帶來猛烈沖擊,人們價值觀和思想觀念發生顯著變化,而由于傳統德育的封閉和狹隘,未能直視社會現實,緊跟時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現明顯的滯后性、低效性和被動性。因此,學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擺脫困境的應然選擇。

四、關于大學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則

德育生活化的原則是為實現德育生活化,在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和途徑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準則。根據學者對德育生活化原則現有的探索,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本性原則。人本性原則主張高校德育以學生為本位,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實踐中促使大學生產生情感體驗從而生成價值認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滲透性原則。滲透性原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備和強化滲透意識,把德育滲透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種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網絡體系,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漸進地進行。

(三)主體間性原則。主體間性原則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體,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教育雙方對彼此的協同互動的對話、溝通與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識。

(四)主體性原則。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激發受教育者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較、推理、實踐的基礎上能夠積極進行自我選擇、自我教育、自我建構、自我完善。

五、關于大學生德育生活化的對策

多數學者從德育生活化范式構建較為宏觀的視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實現對策,從現有的文獻來看,研究者對其探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德育目標生活化。作為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德育目標在整個德育過程中起著指導和調控作用,邱海鋒強調實現德育生活化,內在地要求德育目標生活化,需要“堅持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注重目標的辯證性;堅持統一要求與個體差異的統一,注重目標的層次性;堅持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的統一,注重目標的整體性”。

(二)德育內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內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內容緊貼時代,與時俱進,積極充實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從個體生存和發展的角度,探索創新德育內容以關注并引導大學生生活;再次重視生活世界德育資源和素材的開發利用。總之,高校德育不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詮釋社會問題,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過程生活化。學者們探索了實現德育過程生活化的原則,楊永明指出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互主體性”,使大學生走進他人、走入社會,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動型教育過程。邱海鋒還提出將德育過程寓于生活中,把計劃性和隨機性結合起來,自然地進行德育。

(四)德育評價生活化。德育評價體系對德育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調控和約束等多種功能,是構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數學者指出要在生活中進行評價,堅持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主體的多樣化、評價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溫麗麗還提出堅持評價的層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評價與前景展望

經過對所收集的文獻進行研究發現,現有成果對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迪作用,然而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仍處于探索階段,且多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還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決的問題。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內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邏輯起點,至今尚未達成普遍認可的共識,需進一步解析探討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為科學的界定,為研究深入開展奠定前提和基礎。

其二,學者們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論依據有了頗為全面的論述,但受到專業背景等認知經驗的制約,深刻性和嚴謹性有待進一步加強。

其三,關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對策的研究尚顯不足,一方面對策的維度需要繼續拓展;另一方面,每個維度的探索有待進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將對策探討與范式構建置于同一層面,缺少具體可操作的路徑措施,關于大學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徑的研究仍有待具體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與主體性、主體間性、體驗性、欣賞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論依據、現實依據、實施原則等方面存在著相關相融性,應對諸模式關系給予重視與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協調與改革創新。

其五,由于各地區經濟水平、文化傳統、民族習俗、教育環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學生在心理素質、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著許多特殊的地方,大學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應結合不同地區實際,不同類型高校實際開展研究,將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唐漢衛.脫離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現與批判[J].當代教育科學,2004(10)

[2]高德勝.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現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2)

[3]文藝文.大學德育路徑生活化[J].道德與文明,2007(5)

[4]張國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徑探討[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麗娟.思想政治教育應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楊永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0

[7]張廷國.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論及其意義[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5)

[8]張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

[9]邱海鋒.論大學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構建[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