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論文研究方法范文
時間:2023-04-07 18:50: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學論文研究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憲法學,研究方法,中國憲法問題,實踐
近期以來,關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探討成了憲法學者關注的焦點之一,[i]憲法學者對研究方法的反思是學科成長的體現,研究方法的成熟是一門學科成熟的標志,反之,研究方法的滯后也會對學科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憲法學者對研究方法的反思是有意義的,但是目前中國憲法學界的研究方法還遠遠沒有真正成熟。基于此,本文在對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簡單回顧的基礎上,探討確立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主張以中國憲法問題為中心的方法論模式。以期對憲法學界同仁的研究有些微助益。[ii]
一、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回顧
(一)第一代憲法學教材對研究方法的探討[iii]
1982年憲法的修改通過迎來了憲法學研究的春天,一些憲法學教材和普法性質的憲法讀物相繼出現,[iv]1985年10月份在貴陽召開了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標志著憲法學人開始有一個正式對話和交流的平臺。當時憲法學研究會的學者在自己編寫的教材、專著或者論文中所提及的憲法學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1、階級分析方法;[v]2、歷史分析方法;3、比較分析方法;[vi]4、系統分析方法;5、理論聯系實際方法。[vii]
從學者們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其方法的自覺意識開始萌芽,不同的教材都提及了研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貫穿了研究方法,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但是正如學者們自己所言,其所論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主要是當時的憲法學研究方法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憲法學研究方法還沒有與法理學及一般部門法有根本區別;方法與教材內容聯系不大,相互脫節,方法與內容是兩張皮;對憲法進行注釋成為教材的主要內容等。
(二)第二代教材及論文對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探討[viii]
如果說第一代憲法學者開啟了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偉大航程,第二代憲法學人則開辟了不同的航線,其所倡導的研究方法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方法論自覺性也大大增強。[ix]憲法學人所運用的方法舉其要,有以下幾種:
1、用法權分析方法重構憲法學體系。[x]2、經濟分析方法。包括的經濟分析和經濟憲法學。[xi]3、規范憲法學的方法。[xii]4、憲法哲學的方法。[xiii]5、憲法解釋學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xiv]6、憲法社會學方法。[xv]7、憲法學的實證研究方法。[xvi]8、憲法學研究的邏輯分析方法、價值分析方法、語義分析方法等。[xvii]
方法的多元與流派化是學科成熟的標志之一,也是憲法學研究開始進步的體現。憲法學研究與其他學科一樣,忌諱的是只有一種聲音、一種方法、一種立場。
但是在“繁榮”的背后也有少許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文認為憲法學者在確立憲法學研究方法時至少要考慮如下因素:什么是研究方法?何為憲法學研究方法?確立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要注意那些問題等?以下分述之。
二,什么是研究方法
所謂研究方法是指在探討問題或社會現象時所持的立場基礎和方式方法手段的總和。方法是有層次的,一般而言,方法有方法論和普通方法、具體方法之分。[xviii]方法論基礎是本,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是末。方法論基礎決定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的運用,而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又為一定的方法論立場服務。學者在論及方法時要意識到自己是在那一個層次上探討方法的,否則討論就會失去共同的話語平臺。
本文認為法學研究方法有以下幾個層次:
(1)方法論:哲學基礎、邏輯、范式、價值、客觀性;
(2)普通方法:歷史分析、比較研究、規范分析、階級(本質)分析、理論聯系實際、系統分析法等;
(3)具體方法:方法手段如:問卷、訪問法、觀察法、計算機技術、統計分析、利益衡量、價值補充、漏洞補充、文獻研究等具體方法
憲法學是法學學科分支之一,憲法學研究方法要遵循法學研究方法的共性,上述法學研究方法的分類在一般意義上也適用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分類。憲法學包括理論憲法學和實用憲法學,前者主要運用方法論進行研究,[xix]后者主要用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進行研究,方法論基礎決定了具體方法的運用。一般而言,憲法學的方法論基礎與政治哲學、邏輯、價值取向連在一起。作為普通方法的傳統注釋憲法學方法不太注重憲法的政治哲學基礎,其實憲法學研究要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哲學基礎上,即你的立場是什么?一定的政治哲學觀念、立場又指導對憲法本質、基本價值、范疇等的看法。因此,規范分析等具體方法離不開一定的方法論指導。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憲法學方法不太注重規范分析等普通方法的運用,而過多關注政治哲學的“立場”問題,而規范分析又是憲法學研究之特色的體現,這樣離開規范分析,只注重政治哲學基礎的研究方法就很容易流于意識形態的無謂爭論中。因此,方法的融合才是憲法學研究的方法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偏見”。
三、什么是憲法學研究方法
憲法學研究方法是指對憲法現象進行研究的方式方法總和。憲法學研究方法有一般研究方法的共性,更有憲法學學科特性,其特性是由憲法現象不同于其他社會現象,憲法學所要面對的問題不同于其他學科所要面對的問題決定的,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體現在與其他學科研究方法的比較上,在比較中體現其方法特性。
(一)法學研究方法與憲法學研究方法
法學研究方法主要從法的一般規律出發來研究法這一社會現象,其研究對象主要是圍繞法的產生、運行、變更、存廢等而展開,憲法是法的一種,也有一般法的特性,但憲法是高級法,其特性也決定了憲法學研究方法與一般法的研究方法有區別。因此,把法特別是法理學的研究方法移植到憲法學中是不可取,因為這種做法只是看到憲法的法的維度,而沒有看到憲法“憲”的維度,而“憲”的維度決定了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特性所在。
憲法學研究方法是以憲法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對象不同決定了方法具體運用的不同方式,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特性在于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有學者總結憲法現象主要有以下四大要素:1、憲法規范;2、憲法意識;3、憲法制度;4、憲法關系。[xx]這種總結
當然非常有道理,但是本文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認識憲法學的研究對象,上述四大要素其本質是圍繞個人自由、社會權利和國家權力“三位一體”而展開的,憲法就是在上述三者之間劃定界限,達到“定分止爭”之目的。法的一般研究方法只有用來分析如何控制、規范、保障國家權力,確保個人自由和社會秩序時,這時法的一般研究方法運用到憲法學中才有意義,如果法理學的研究方法沒有用來研究憲法現象及其本質規律,只是簡單的“嫁接”,則對憲法學研究的意義就不大,而這個“轉化”要多年的功力,特別要在對憲法現象有深刻的認識基礎上才可能完成,否則一般的法理學研究方法對于解釋憲法現象是沒有說服力的。
(二)憲法學研究方法與政治學研究方法
政治學與憲法學是聯系最為密切的學科,中國傳統上,這兩個學科沒有明顯的界限,研究方法也沒有分野,[xxi]近些年,學術界又出現一個新的趨向,有學者認為一個學科的成熟是它與相關學科越來越遠,因此,憲法學研究要遠離政治學。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偏頗之處,因為事實上學科成熟的標志是一個學科與相關學科既遠又近,說遠,是指一個學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范式和相對獨立的學科話語系統,說近,是指一個學科會吸收相關學科的營養,不斷完善自己,在交叉中獲得發展。憲法學與政治學等學科的關系不是平行線,他們之間有“交集”。
我們認為憲法學研究要直面政治問題,[xxii]憲法與政治有著天然的聯系,離開政治問題就沒有憲法存在的價值,關鍵是憲法學者主動或者被動對待政治問題的態度,如果像“”時期中國情景那樣,學者對政治聲音只能附和,而不能有自己獨立的立場,這才是問題的本質。這種憲法學術完全依附于政治的研究方法是我們所要反對的。今天憲法學的部分學者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以為憲法學研究方法成熟的標志之一是憲法學研究與政治、政治學的分野,我們以為憲法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憲法政治現象,憲法學研究與政治學研究共同的對象是國家,是對國家權力進行控制、規范、保障等的研究,憲法學的研究離不開政治和政治學,這是憲法的本質特點決定的,只是要以憲法學的方法和立場研究政治問題罷了,而不是說憲法學研究可以回避政治問題。
研究對象的大致相同決定了研究方法的類似,特別是政治哲學與憲法學的方法論基礎有極大的一致性,因此,憲法學研究方法離不開政治學研究成果的支持。但是,憲法學和政治學研究的角度畢竟有極大的差別,因此,又要反對憲法學與政治學研究方法混同。
(三)憲法學研究方法與憲法解釋方法
一般學者在論及憲法研究方法時可能會混淆二者的界限,我們認為憲法解釋方法與憲法學研究方法有區別也有聯系。憲法解釋方法是在解釋憲法時所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解決憲法適用中的問題,屬于實用憲法學的范疇。憲法解釋方法其實是憲法學研究中對憲法進行解釋的具體方法,這些具體方法與憲法學研究的具體方法有區別也有聯系。憲法解釋方法限于對憲法及相關憲法性文本進行解釋,而憲法學具體方法所涉及的有憲法文本,也有其他憲法現象。當然,由于憲法解釋在司憲國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占去了憲法學研究的大部分領域,因而部分學者把憲法解釋學方法等同于憲法學研究方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民法學者在談及方法時,其本質是民法解釋學,甚至民法解釋學就等同于法學方法論。[xxiii]因此,把憲法解釋學看作是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精粹,甚至等同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全部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抽象的憲法和靜態的憲法只有經過解釋才可以適用于具體的案件事實,而憲法適用于具體的案件是憲法的生命所在,適用具體案件的憲法解釋方法也是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生命所在。
但是,憲法解釋方法畢竟不等同于憲法學研究方法,憲法學研究方法除了憲法解釋方法外,還有方法論、其他普通方法和具體方法,其中方法論是理論憲法學研究方法,這明顯有別于作為實用憲法學方法的憲法解釋方法。
四、什么是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
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是指對中國憲法進行研究的方式方法總和。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當然要遵循法學及憲法學研究方法的一般規律及共通的方面,但是其研究對象畢竟是“中國”,而且是“當代中國”。因此,研究方法注定會有一些特殊。本文認為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要堅持一般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共性,也要注意個性,本文不重點探討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的方法類型或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只是探討在確立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時要注意的幾個維度。
(一)要有問題意識,注意到憲法學研究的中國問題面向。[xxiv]研究方法其實只是說明或者研究具體問題的手段,中國憲法學所面對的是中國問題。目前憲法學界研究方法與內容、問題脫節的情況依然存在,問題意識還不夠強。[xxv]學界純粹談方法,開了研討會,也寫作了不少研究憲法學方法的論文,但是其方法論上的自覺性還是不夠,少有運用自己所主張的方法寫作、針對具體問題論述的專門著作。方法與自己的學術著作及所要探討的問題是兩張皮。
“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這句話對憲法學界而言仍然是有意義的,只有在自己的專著或者論文中使用了方法來探討問題,方法多元的格局自然會到來,如果硬要創造一些所謂的方法來,實在是不可取的。憲法學學術流派和學術良性爭鳴的局面要靠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來形成,對一個問題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論從歷史、比較、邏輯、價值、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而作出回答,不同的回答構成了不同的方法,這就是方法存在的地方和意義所在,而這種局面現今還遠遠沒有形成。
方法要以問題為中心,問題是本,方法是末,在問題中體現方法、運用方法。筆者甚至設想,什么時候不談方法了,在憲法學教材中也不論述方法了,[xxvi]而只是在教材論述中或者研究憲法具體問題時運用方法,這時憲法學研究才會真正成熟。
(二)要對中國憲法文本持相對“中立”的立場。在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中,對中國憲法文本主要有兩種大致相反的看法,一種研究者潛意識里認為中國憲法文本缺乏科學性、合理性、正當性基礎,對憲法文本指責成分大于辯護,這種研究者本文稱為憲法悲觀主義者,憲法悲觀主義者研究憲法主要以西方理念,特別是西方自由主義理念為理論基礎,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論意義上的,側重對憲法的原則、價值、民主、法治等憲法理念的研究,這種研究者在憲法學研究會中人數相對較少。另外一部分學者認為憲法本身是良好的、有其正當性基礎,認為建設主要是一個現行憲法的實施問題,在貫徹實施中國憲法后所達致的就是狀況,這種研究者是憲法樂觀主義者,憲法樂觀主義者相信,只要運用憲法解釋方法對憲法文本進行分析,堅持現行憲法,就能夠逐步實現。
應該說,持上述兩種憲法觀的研究者都有一定的中國憲法問題意識,我們認為憲法學研究方法的確立既不能建立在對中國現行憲法“妖魔化”的基礎上,也不能建立在對中國憲法文本無限“美化”的基礎上。既要看到中國憲法文本的優點,也要看到中國憲法文本所可能存在的問題,這是研究者要保持的適度理論張力。當
然,正如斯密特所持的看法一樣,憲法分為與憲律,憲法文本特別是其中的“”部分的決定權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政治決斷的結果,研究者從自律的角度看,只能在現行憲法的前提下研究中國憲法問題,這是學者所要注意的面向。
當然,理論上對中國憲法文本進行各種研究都是值得提倡的,這種研究也許是從批評或者建設的角度出發,也許是從合理性論證角度出發。本文主張要對憲法文本持相對“中立”的立場,不事先預設價值判斷,只是在研究具體問題時實事求是進行客觀評價,這是研究者確立中國憲法研究方法時所應持的態度。
(三)在研究方法運用時處理好憲法學研究中的普世性價值與中國特性的關系,即世情與國情的關系。糾纏在憲法學研究者心中的“結”之一是憲法有沒有普世性價值,如果有,則普世性價值與中國特性是什么關系?怎樣理解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如果憲法沒有普世性價值,則中國憲法價值觀與西方憲法價值觀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從理論上作出回答,否則會影響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選擇使用。[xxvii]
主張憲法普世性價值者認為: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縱向范圍是沒有例外的。一般而言,西方學者特別是美國部分學者主張民主、個人自由、在民、權力的相互制約、法治、違憲審查等具有普世性價值,這些普世性價值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歷史時期所實現的方式是不同的,即所謂的途徑差異。而主張亞洲價值觀的學者更愿意看到憲法價值的地區特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憲法經驗是不可以照搬的,主張中國憲法研究者要看到中國憲法所堅持的特色道路,這是一條不同于西方憲法價值觀的道路,他們更加強調憲法的中國特色。
在中國憲法學研究者的潛意識中,這種所謂西方價值與中國特色之爭是客觀存在的,前述對中國憲法持悲觀態度的學者其研究的前提預設是中國憲法文本與憲法的普世性價值有悖,其所持的是憲法的普世性價值觀。而對中國憲法文本持樂觀態度的學者可能更愿意看到中國憲法文本所體現的中國特色價值觀。對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和中國特色所持的理論傾向可能會影響到憲法學具體研究方法的運用,持普世性價值觀的學者在對中國憲法文本解釋時可能會更加傾向于“批判”,甚至不屑于所謂文本分析,這種學者的潛意識里是中國有憲法文本,但只是“名義”憲法,不是“實質”憲法。這種學者的知識背景主要是美國或者西方其他國家的憲法價值觀,其研究方法的特色是更加注重對西方憲法的研究,并且相信西方憲法價值觀可以在中國得到適用的。持中國特色價值觀的學者不承認憲法的“名義”與“實質”之分,認為中國現行憲法既是“名義”憲法,也是“實質”憲法,他們的研究中沒有區分的概念,認為也沒有區分的必要。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強調中國傳統的憲法學研究方法,注意中國憲法所特有的歷史文化特色,側重對現行憲法進行合理性、正當性的詮釋和理解運用,認為建設法治國家,只有在堅持現行憲法基礎上進行,任何偏離現行憲法的改革都是不可取的,因而反對任何急劇變革憲法的思路。
其實,人的兩面性決定了憲法價值觀的兩面性,人之為人的普遍性決定了關乎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憲法價值觀的普世性。人在不同社會和歷史狀況的不同存在方式決定了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實現與憲法保護方式的特殊性。過分強調憲法的普世性價值會使問題簡單化,看不到人的社會性差異的一面。過分強調憲法的中國特色則沒有充分認識到人性中的共通性的一面,沒有看到保護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憲法規制方式的一致性。因此,既要看到憲法的普世性價值,又要看到普世性價值的實現方式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具體途徑的不同。因此,我們不可以照搬西方的制度,也不可以拒斥其成熟的經驗,既要看到中國的特色,也要看到中國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中國與世界他國法律趨同化趨勢。[xxviii]把普世性價值與中國特殊國情相結合,既注意到憲法的普遍性原則,又看到憲法原則的具體實現途徑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運用方法,否則在研究方法的取舍上就會迷失方向。
(四)正確處理“時差”問題。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諸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都不是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也是中國基本國情之一。中國憲法與西方國家的憲法也存在“時差”,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法治觀念、民主實踐、憲法觀念、憲法原則、憲法文本、憲法的司法適用等。西方國家近代憲法所解決的問題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還是要認真考量的。由于中國問題與西方問題存在“時差”,當代中國還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實踐,主義的背景和前提更是應當研究的重點,即的社會基礎和條件是什么?如何達致等難題。當然中國部分學者意識到了這種“時差”,他們研究的重點是近代憲法諸如控制國家權力,確保個人自由,司法權的獨立性等問題。
當然也有少數學者的研究語境是把中國看作成熟的國家,把中國憲法文本無限美化,其研究的中國憲法問題主要目的是對中國憲法的合理性和正當性進行證明和論證,這樣在研究方法的選擇和對憲法問題的看法勢必會“水土不服”。同時,在對憲法所研究的問題取舍方面,比較注重“前沿”問題,其實有些憲法問題即使在當代西方也存在重大的觀點分歧,這種“前沿”問題對中國憲法研究的實踐意義不大,我們主張當代中國憲法研究的重心還是憲法基礎理論和主義的背景,這是確立當代中國憲法研究方法的務實態度。
在確立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時,對當下中國憲法所處的世界革局中的“位置”是要牢記的,只有認識到“時差”,才會注意到研究問題的“語境”,才不會照搬西方憲法學話語,其實西方理論有自己的言說語境,離開具體的語境而論述憲法問題是很難對解決中國憲法問題有所幫助的。只有認識到“時差”,才會意識并且發現當代中國憲法學所面臨的主要難題是什么?其研究才會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否則就會超越當代中國的憲法實踐,其所研究的就不是“中國憲法問題”。
當然,在看到“時差”的同時,研究中國憲法時也要考慮到目前中國憲法與世界他國憲法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即除了歷時性的差異外,也有一些“接軌”的共時性問題,這也是確立研究方法時要認真考慮的,我們反對走極端的偏見。
(五)要注意到確立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根本難題在于實踐的虧缺。憲法與法律一樣,其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當代中國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根本困境在于沒有或者很少有違憲審查實踐,中國目前為止還沒有違憲審查的案件,只有少數憲法“事例”。因此,學者研究的“題材”少,年輕學者或者海外歸國人員只好在研究中引用大量外國憲法案例,這種研究對于了解外國憲法的運用和理解其憲法原則、精神、價值、制度等方面當然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如果其研究不“發現”外國憲法與中國憲法的“對接”點所在,則實用價值也不大,畢竟憲法學研究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所以我們面臨的難題是論述外國憲法時引經據典,鴻篇巨制,而中國憲法教材或論文在論述中國憲法問題時則顯得相對較“空”。這樣,憲法學研究經過多年的發展后就到了瓶頸階段,這是目前所謂方法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研究西方國家的憲法,但是我們不能停留于此,要從西方憲法中提煉對中國憲法發展有價值
的原則和經驗。另一方面,學者在價值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同時,應當用更多和更大的精力去關注中國的社會實踐問題,用憲法學原理去說明、分析、闡釋社會實踐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以憲法理念為指導去關懷我們這個社會共同體中的所有人和一切事,豐富的社會實踐是憲法學研究的唯一源泉。
注釋:
[i]比如在2004年度,中國憲法學會、中國人民大學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公法研究中心于杭州聯合舉辦了“憲法學基本范疇與研究方法研討會”。另外也有就憲法研究方法進行探討的專業論文,部分論文在下文會提及。
[ii]中國研究憲法的學者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以憲法學研究會為標準,參加憲法學研究會的學者在本文被當作一個群體對待。另外一部分學者也研究憲法及憲法現象,但是他們沒有參加憲法學研究會,這一部分學者主要以自由主義學說或者其他學說作為自己的政治哲學基礎,對憲法問題進行更加寬泛的研究。當然,對研究憲法的學者進行的這種界分是不精確的、粗線條的,憲法學研究會中的憲法學者也有以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為理論基礎進行憲法學研究的,而憲法學會外的研究者包括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們對自由主義政治哲學也有觀點上的分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規范研究。本文所探討的方法及其反思主要是針對參加憲法學研究會的學者而言。
[iii]這里所舉主要是第一屆憲法學研究會干事會及其領導機構成員所編寫的教材及專著、論文的觀點。
[iv]1982年到2002年憲法學教材索引參見胡錦光、韓大元主編:《中國憲法發展研究報告》(1982——2002),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57——959頁。
[v]參見張光博主編:《憲法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張光博著:《法辯》,2002年征求意見稿等。
[vi]參見吳家麟主編:《憲法學》,群眾出版社1983年版,吳教授較早提出了階級分析、歷史分析、比較對照與聯系實際四種方法。
[vii]參見許崇德主編:《憲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頁,許教授認為階級分析方法是本質分析方法的一種。
[viii]本文所謂第二代憲法學人的著作主要是指第一代學者指導的博士、碩士第子們所編寫的教材、專著、論文等。主要是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等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的當時在讀或者后來畢業的博士和碩士。當然在中國參加憲法學研究會并且對憲法進行系統的研究者絕不僅僅限于上述高校的老師與學生,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國外留學回來的憲法學者也對憲法學研究方法有貢獻,因此,本文的劃分是粗線條的。
[ix]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第二代學者所編的憲法教材都有關于憲法研究方法的介紹,也有少數沒有介紹研究方法的,比如朱福惠主編:《憲法學原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潘偉杰著:《憲法的理念與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x]參見童之偉:《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改造》,載《法學》1994年第9期。童之偉:《用社會權利分析方法重構憲法學體系》,《法學研究》,1994年第5期。童之偉:《法權與》,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
[xi]參見鄒平學:《的經濟分析》,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經濟分析方法對研究的導入芻議》,《法制與社會發展》1996年第1期。趙世義:《資源配置與權利保障:公民權利的經濟學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趙世義:《經濟憲法學基本問題》,《法學研究》2001年第4期。趙世義:《憲法學的方法論基礎》,《法學評論》2002年第3期等。
[xii]參見林來梵著:《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規范憲法學的一種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頁以下。
[xiii]參見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著:《憲法學專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在該書導論部分,鄭賢君教授認為自己主張憲法哲學研究方法,并且有高度的自覺。也可參見鄭賢君:《憲法學及其學科體系科學性的理論依據》,載《論從》(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江國華博士也對憲法哲學有濃厚的興趣,其博士學位論文就與憲法哲學有關,參見江國華:《憲法哲學批判》,載《論從》(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
[xiv]參見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著:《憲法學專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在該書導論部分,作者介紹了韓大元教授主張憲法解釋學的研究方法,同時韓教授還對憲法文本研究有很有興趣,寫過相關論文,參見“中國網”所載韓教授及其與學生合作的論文。
[xv]參見韓大元:《試論憲法社會學的基本框架與方法》,《浙江學刊》,2005年第2期。
[xvi]參見張千帆主編:《憲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5頁。
[xvii]莫紀宏教授所編教材提出了歷史、邏輯、實證、價值、比較、哲學研究方法。參見莫紀宏主編:《憲法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莫紀宏著:《現代憲法的邏輯基礎》,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等。
[xviii]有學者認為方法有基本方法與具體方法之分,參見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著:《憲法學專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頁。也有學者認為方法有根本方法、普通方法、具體方法之分,參見林來梵著:《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認為方法有方法論與普通方法、具體方法之分,憲法學者一般談及的方法事實上都是具體方法,而很少從方法論角度談及方法,方法論關涉到憲法的政治哲學或者其他理論基礎,他決定學者的“立場”。有關方法論的書籍主要是政治哲學或者法理學、法解釋學方面的,本文不一一提及。
[xix]一般而言,政治哲學是憲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當今憲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主要有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三種政治哲學基礎,其中自由主義又因具體觀點不同可分為形形的各種派別,除了上述三大派別外,其他如功利主義、社群主義、文化多元主義、女權主義等也是政治哲學的派別分支。參見[加]威爾·金里卡著:《當代政治哲學》,劉莘譯,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版。
[xx]參見林來梵著:《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頁。
[xxi]最先的政治學研究會和憲法學研究會沒有分開,憲法學研究從屬于政治學研究,第一界憲法學研究會成立后,憲法學研究與政治學研究開始在體制上分開。
[xxii]斯密特把憲法分為與憲律,前者主要是掌握制定憲法權力者,對一個政治實體存在的形式及屬性,所作的政治決定。參見吳庚著:《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2004年版,第17—18頁。
[xxiii
]參見[德]卡爾·拉倫茨著:《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楊仁壽著:《法學方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這兩本書都以“法學方法論”命名,但是談及的都是民法解釋學的內容。
[xxiv]所謂注意中國問題面向的研究者主張解決當代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憲法學研究的根本,憲法學研究要注意不同的利益問題,人的利益是憲法學研究的邏輯起點,國家權力要尊重不同的利益,憲法的精神在于規范、控制、保障國家權力,以達致尊重人的利益和人權保障的最終目的,憲法學研究的核心范疇是國家權力和個人自由,用憲法來規制國家權力以達保障個人自由之目的是憲法的基本價值所在,其中違憲審查機制是制度性保障,因而是憲法學研究的最重要課題。這種研究范式被稱為“利益——權力”模式。其研究特點是把研究方法融入到所探討的問題中,不具體討論研究方法,但是運用了研究方法。探討相關問題的論著參見胡錦光著:《中國憲法問題研究》,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憲法的精神》,載王鍇著:《公法論衡》(代序),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胡錦光著:《尊重利益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等。參見/include/shownews.asp?newsid=5604.
[xxv]至于憲法學要研究什么樣的“問題”和“范疇”、如何獲得“問題”等,不是本文的主要探討內容。
[xxvi]國外學者除日本外很少有專門探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比如德國阿列克西是方法論大師,其名著《法律論證理論》探討了方法,但是在其《憲法權利理論》(ATheoryofConstitutionalRights)一書中也沒有專門探討方法的章節,只是其研究過程中方法自覺性很強,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國的憲法學著作也很少有探討憲法學研究方法的。在憲法學研究比大陸發達的我國臺灣地區學者也很少在自己的著作中專門探討憲法學研究方法,參見臺灣學者的憲法學論著如陳慈陽著:《憲法學》,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法治斌、董保城著:《憲法新論》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吳庚著:《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2004年版等。
篇2
《數學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領域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目標作了較為具體的闡述,重視過程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是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們應根據課程目標,在恰當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同時,加強過程性評價,重視發展性評價,即評價內容應體現“五性”。以第一學段為例:
1.基礎性。包括認識數(萬以內的數、小數、簡單的分數)和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口算、估算、筆算)技能;認識簡單的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等現象,獲得初步的測量(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應強調的是,學段目標是該學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應允許一部分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在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時,應重點考察學生結合具體材料對所學內容實際意義的理解,以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評價為主。如:用對話方式呈現“小兔采蘑菇”情境:小白兔說“媽媽,我采了25只蘑菇。”兔媽媽說“我比你采的多得多。”小黑兔說“我采的比小白兔多一點。”小灰兔說“我采的比小白兔少一些。”請在62、30、18這三個數中選一選,它們各采了多少只蘑菇。讓學生結合具體材料感受“多得多”等詞語的含意,體會數的相對大小關系,學習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2.思考性。是指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世界、獲取信息、思考問題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簡單的分析、推理、歸納、類比等思維能力;能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是課程目標的重要方面,教學中必須通過講解、示范和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獲得有關解決問題的策略性知識,而且,這些策略性知識還應該用評價的方式來激勵學生學習。學生需要教師對他們個人的創造性的方法加以反饋、總結和評價,從而認識解決問題的本質。如;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學生中出現了“畫正字”、“舉手點數”、“分邊站在一起數”等多種收集數據的方法,都應該得到尊重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收集數據方法的多樣性。
3.應用性。是指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有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體驗;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未來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也是創新能力的具體表現。要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作為評價的重點。如: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后,找一找生活環境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我們認識的,并說說為什么要做成這樣的形狀,比如足球不做成球體的行嗎?汽車做成球體好嗎?讓學生用頭腦中已形成的幾何概念和對圖形特征的體驗,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解釋發現的生活現象。
4.實踐性。是指主動地運用知識以操作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和用數學的樂趣。
單純的一張測試卷已不能有效地評價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除通常的測試外,還可進行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的考查。期末測試可以由口算試題、檢測試題(基礎知識、綜合應用、智力沖浪)、實踐試題三部分組成。實踐試題充分體現開放性,允許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與他人合作完成。如:認識鐘表后,讓學生設計并向同學們介紹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表,以此督促自己每天的學習和休息;初步學習統計知識后,讓學生獨立或合作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收集和整理數據,畫出條形圖,在全班展示出來,并根據統計情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5.人文性。包括對數學感興趣,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有改正錯誤、大膽質疑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學生的情感體驗是重要的學習產物和素質,甚至是學生終身受用的。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情感投入,提供具有愉、充實感的數學學習活動,尤其要通過有效的評價不斷地給學生以“有趣”和“成功”的體驗。在期末(中)時可進行等級評價和定性描述評價。有位教師做了如下嘗試。
等級評價建議:
等級
評價標準
優秀
喜歡數學,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有毅力,能主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有自信心,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良好
對數學感興趣,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中等
能在教師組織下參加數學活動,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二、追求評價方法的多樣性,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發展性學習評價方法必須打破將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手段的壟斷。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
長期以來,學習評價存在著以“硬”為標志的實證化評價方法和以“軟”為標志的人文化評價方法的分野與矛盾。前者過于注重量化因素,一些無法量化的實質性問題常常被排除在評價之外。而后者盡管在評價過程中無法保證客觀公正,但更多地考慮人的需要和價值,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從更適合人性的角度進行學習評價。發展性學習評價應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定量評價可采用等級制,定性評價可采用語言描述,兩者相輔相承。在數學學習評語中,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哪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通過鼓勵性的語言,客觀、公正、全面的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同時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潛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這樣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如;一學生對一些題目都能做,但速度卻有些慢。可以這樣進行評價:優(四顆星),如果做題速度再快一些,那就是五星了,多神氣啊!希望你繼續努力,相信五星會屬于你!學生閱讀了這個評語后,獲得的是成功的體驗,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以及爭取更大進步的動力。
在等級評價中,還可以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用生動有趣的圖案來形象的表示。如用不同的臉譜、不同的顏色、不同的花朵、不同的印章等表示等級。
2.終結評價與形成評價并重。
以往對數學學習的評價,只是以學生考試成績的優劣作為評價標準,這樣必然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造成學校、教師和學生重分數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等弊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新的評價理念要求淡化分數概念,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除了單元、期末的測評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外,更應該在課堂上、作業中,用口頭表揚、寫在作業本上的短語、可收入“成長記錄袋”中有關獎勵等方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適時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改進功能。
教師在日常教學行為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式評價”,例如:“你的想法很獨特!”“你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問題!”這樣能在學生內心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心理推動力,在潛意識里產生向表揚目標努力的追求。任何一個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總存在著個性差異,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學習有困驗、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教師更應該做好“期待式評價”。如:學生遇到困難,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可以說:“你肯定能行,再動動腦子,好好想一想!”在教師真誠的期待中,學生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得成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情感,采用“接納式評價”,以防止學生形成自卑、自負或自欺等錯誤的自我觀念,學生的情感表現往往不同,教師應接納學生的個性表現,改變以往非對即錯的程式化評價,體現評價的可接受性,以促使學生自我反思,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教師對學生信任、親切的情感流露,不僅能縮短師生雙方在心理上的距離,使學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而且會激起他們對教師的信任和愛戴。采用某些動作(如鼓掌、點頭、拍拍肩膀、豎起大母指等)或表情(微笑、凝視、皺眉、沉默等)等進行“親近式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獲取激勵的信息。
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可用一些學生喜愛的卡通標志或圖案,如:用“丹頂鶴”代表見解獨特,用“小猴”代表獨立思考,用“蜜峰”代表仔細認真,用“大雁”代表團結合作,用“啄木鳥”代表質疑問難,用“白鴿”代表作業整潔,這樣更富有童趣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3.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互補。
發展性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進程,重視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著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值,而不是簡單地分等排序,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如果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只進行單純的靜態評價,學習基礎好的學生總是排在前面,而基礎差的學生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可能排在后面。這樣,前者容易產生自滿情緒,不思進取,而后者也容易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為避免出現這種現象,可進行動態評價,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各自最大的發展。如有的學校的測試卷按難易程度分為A、B卷(或A、B選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選擇B卷(或B題)的也能得到五星,獲得成功愉悅,樹立起學習信心。選擇A卷(或A題)的能感受到數學的挑戰性,激發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測驗答卷覺得不滿意,可鼓勵學生提出申請,允許他們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測驗,直到達標或獲得滿意的成績為止。這種“推遲評判”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展。特別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言,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產生學習動力。
三、追求評價主體的多元性,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發展性學習評價應由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協同作用來完成。應形成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家長參評、教師綜合評定的民主的、開放的、網狀結構的評價體系。
新課程要求“以人為本”,學習過程就要體現“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主旋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同樣是評價學習活動的主體。對于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感體驗,如是否喜歡數學,對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學生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實的。讓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有利于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能力。如:有位教師在教學了“拼組圖形”之后,對學生進行操作測試,組織了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姓名___
測試方法
自評
1.用七巧板(或其它學具)拼出喜歡的圖形。2.介紹自己的作品。3.回答同學的提問。
合作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素質,他是否積極參加小組活動,是否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小組內的伙伴們相互最了解,因此,同伴互評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同時,學生能看到別人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樹立起學習的榜樣,也學習了客觀公正地評價別人。如:有位老師在教學“統計”之后,組織了小組內同伴互評。
小組互評:姓名
評價內容
評定等級
真棒
不錯
加油
獨立探究問題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表現。
發言的積極性和條理性。
由于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特殊關系,家長的評價對孩子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可以利用評價手冊、家校聯系卡、課外作業、實踐活動,經常對學生進行評價,以發揮家長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是評價學習活動的主要成員。教師應協調好學生、同伴、家長之間的關系,做好綜合評價工作,以發揮多主體評價的“合力”作用。如:有位老師在期中時組織了對學生個體的綜合評價。
數學學習活動情況評價表(選擇后打√)姓名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
師評
爸爸媽媽對我說
五星
四星
三星
五星
四星
三星
五星
四星
三星
喜歡上數學課,積極參加數學活動。
在小組活動中積極主動,能聽取他人的意見。
總是很認真的完成作業。
具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有獨立思考的習慣,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在評價學生的同時,還可組織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教師要創設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安全感,敢于對教師進行評價。可以就“老師,我喜歡……”、“老師,我不喜歡……”、“老師,我想說……”等話題,讓學生大膽地對教師提出要求,作出評價。這樣不但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民主意識,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形成,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了有關自己學習的發展狀況的信息,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我。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教師的每一次鼓勵,家長的每一份關愛,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積極的作用。
發展性學習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難點,還存在著評價的科學性與可行性,評價的激勵性與客觀性等方面的矛盾。如何發揮評價的檢查了解、反饋調整、展示激勵、反思總結、紀錄成長等功能,怎樣找到簡單可行又有較好促進作用的發展性評價方法,有待于我們在鮮活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我們相信,評價之花將在教改園地里更加徇麗多彩!
參考文獻
[1].發展性課程評價方法的探討.課程·教材·教法.2004/1
[2]孔企平.對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思考.小學教學參考.2004/4
[3]王芳芳.孫東方.數學學科評價改革初探.試教通訊.2003/19—20
篇3
【摘要題】理論縱橫
【正文】
20世紀90年代以后,以數字化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綜合而成的現代信息技術,引發了人類社會的第二次信息革命,人類業已邁入知識經濟時代。新的社會環境使包括情報學在內的學科研究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需要新的理論和方法來加以研究和利用,情報學的傳統方法在面對新的問題時,就要進行自身的轉化。如面對浩瀚的網絡信息資源,傳統的文獻計量學方法就顯得力不從心,相應地網絡信息計量學(WebmetricsorCybermetrics)就應運而生,用新的研究方法如鏈接分析法來描述和組織網絡信息世界。
1網絡信息計量學
網絡信息計量學是在網絡信息環境下迅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作為信息計量學的一個新的發展和重要的研究領域,它的出現使傳統的基于文獻和信息的文獻計量學、信息計量學面臨著新的變革。關于其定義主要有:網絡計量學是一門計算機科學,是一門研究互聯網上數據相互引用的科學,是一門對網絡文獻規律進行統計分析的科學,基于Web和軟件計量分析工具,集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計量學方法、統計學方法于一體,其應用范圍覆蓋了所有基于網絡通信技術的信息測度。網絡計量學是綜合采用文獻計量、信息計量、統計學方法、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網絡文獻規律進行統計分析的一門科學。網絡信息計量學是采用數學、統計學的各種定量方法,對網絡信息的組織、存儲、分布、傳遞、相互引證和開發利用進行定量描述和統計分析,借以揭示網絡信息的數量特征和內在規律的一門新興學科。它主要是由網絡技術、網絡管理、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計量學等相互結合、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門交叉性邊緣學科。
2鏈接分析法研究現狀
2.1鏈接分析法的內容
鏈接分析法是網絡信息計量學中一個重要方法,它可以看成是文獻計量學中引文分析法在網絡環境中的應用。網絡超文本通過鏈可以將結點鏈接起來,一般使用兩種方法——索引鏈和結構鏈進行鏈接,它既可以表示信息之間的關系,又是構成網絡的手段。在將網絡相關信息資源內容鏈接起來形成新的信息鏈或信息集合的基礎上,融合了參考文獻鏈接功能,并通過引文關系來分析鏈接網絡信息資源的方法。可以按照引用程度和引用權威信息源來分析,在網絡信息組織、檢索、評價、服務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2.1.1鏈接分析法在網絡信息組織方面的作用
網絡信息資源生產者如網頁創作者使用鏈接分析,創建一些對訪問者有用的鏈接,可以鏈接到不同主題或相同主題質量更優秀的網頁。一般來說鏈接類型大致有:合作鏈接(被鏈接網站和鏈接網站之間存在合作關系)、友情鏈接(網站之間可能由于在資源或其它相關方面有關系,相當于影視術語中的友情客串)、推薦鏈接(被推薦網站由于質量好、人氣旺、訪問用戶多或是熱門網站等原因鏈接)、內容鏈接(被鏈接網站和鏈接網站在內容上存在著互補或相通關系等),可以起到網絡導航的作用,大大方便用戶在網上沖浪。Google還通過鏈接分析來確定網絡上的權威信息源來進行相關的排名。Google認為網頁制作者僅創建他們認為重要的網頁的鏈接,鏈接到另外的網頁就像一本書的引文,網頁之間的這種引文關系“像是對網頁進行評論的過程”。例如,網頁的制作者們創造了幾千個Yahoo的鏈接,困此Yahoo被當作一個重要程度點;如果許多重要的網頁都指向Yahoo,則其重要程度會更高。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網頁制作者不可能誤導網站的排序,并且擴展性極好——當網絡增長時,產生更多的重要網頁的鏈接,自然更能確定該網頁是否是權威的信息源。
2.1.2鏈接分析法在網絡信息檢索方面的作用
鏈接分析主要應用于網絡信息檢索方面,如搜索引擎收集信息、檢索結果的排序等。網絡信息檢索為用戶提供海量信息多媒體數據庫,采用超文本技術使檢索空間比傳統的信息檢索范圍更廣泛,以結點為單位組織,以超鏈接的方式鏈接相關內容,更加符合人們的思維方式,打破了線性存儲的限制,真正實現多維檢索。Web信息檢索系統可以利用鏈接信息來優化對相關文獻的查詢,能夠極大地提高檢索結果的相關性。在搜索引擎收集信息的過程中,J.Kleinberg認為搜索引擎的Robots直接訪問Web提取出權威頁(AuthorityPage)。但是如何提取出權威頁,這需要一個原始積累和評價過程。先給出一批起始網頁,Robot從這些源網頁開始收集,可以按照深度優先或廣度優先的算法進行。當網頁提取回來后,采用鏈接分析技術(具體用遞歸算法)來計算出權威頁。有了權威網頁,Robot在收集Web信息時,就有針對性地、高效率地訪問Web網頁。搜索引擎檢索結果排序方面也運用了鏈接分析技術,由于索引數據庫容量大,若用戶輸入一個關鍵詞,有可能會有成千上萬條記錄相匹配,搜索引擎對如此龐大的結果如何排序,如何把最相關的幾十條記錄顯示出來?搜索引擎按記錄號的順序提取結果集中的前幾十條記錄,再按鄰近圖(NeighborGraph)算法對這幾十條記錄排序,最先顯示給用戶。這種檢索結果排序就是利用鏈接分析技術,大大減輕了搜索引擎的負擔,Yahoo、Google等搜索引擎就采用了超鏈接分析技術來對檢索結果排序。2.1.3鏈接分析法在網絡信息資源評價方面的作用
傳統的引文分析法在學術方面衡量學術期刊重要性的指標之一是“影響因子”(IF),哪家期刊和論文被引用次數多,影響因子就高,誰就被認為是權威,論文也就是優秀論文。在互聯網上IF對應于統計指向某一網頁的鏈接數目后對該網頁作出的排序,網站引用分析對應的是某個站點網頁被其它站點引用的情況的統計分析,也就是網頁可能被其它網站搜索提問命中的結果數的多少,采用計分法和線性代數方法對中心網頁和權威網頁分數進行迭代求和,以確定權威網頁和中心網頁。這與百度搜索引擎的創始人李彥宏1996年提出的搜索引擎的第二定律:“人氣質量定律”相一致。根據這一定律,用鏈接分析法進行統計網站被鏈接和訪問次數,可以作為評價網站和網絡信息資源質量的一個指標。再加上相應的鏈接文字分析,就可以用在搜索結果的排序上了,對搜索結果進行的按相關性排序,不完全依賴于詞頻統計,而是更多地依賴于超鏈分析。在Internet上鏈接關系反映的是網頁在全世界范圍內、同一學科類屬的影響力,評價范圍是很廣的、甚至全球性的。目前主要利用搜索引擎工具在網絡上檢索網站和網頁的鏈接情況,并按相關性對檢索結果進行排序,大大方便了用戶在浩
翰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易于操作、實用且可以節省用戶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同行評議等定性方法的缺陷。
2.2鏈接分析法對情報學研究方法的意義
蘇聯科學家巴甫洛夫說過:“科學是隨著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向前的。研究方法每前進一步,隨之我們面前也就開拓了一個充滿種種新鮮事物的更遼闊的遠景。”情報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是一個開放的綜合性知識體系,它善于吸收其它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研究方法。上世紀60年代后,隨著科學的日益發展,科學研究中應用研究、實用研究和開發研究比重逐漸增大,情報學研究方法體系取得了長足進步,表現在:一是情報研究的領域、對象、內容等的擴大和深化;二是現代科學學科與方法的創立和發展。情報學研究方法體系是動態的、發展的。情報學科要想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學科研究模式的更新、學科結構的變革和學科體系的拓展,就必須研究和采用新的思維方式和新的研究方法,及時反映最新的學科學術動態和最新的理論學說,移植、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方法,如哲學方法、數學方法、社會學方法、經濟學方法、信息技術方法等來豐富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創造和大膽創新,不僅引起自身學科結構的變革和深化學科前沿的研究,而且不斷發展新的分支學科,促使學科研究充滿時代氣息。
鏈接分析法大大拓展了信息計量學在網絡環境下的應用,充實了網絡信息計量學的內容,是情報學研究的新領域,完善了情報學方法論體系。它是情報學逐漸成熟的一個重要歷程碑,標志著情報學理論方法的一個新的飛躍。
2.3鏈接分析法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文獻計量學中,傳統的引文分析法只要統計參考文獻數據就可完成引文分析的任務,但是在互聯網上,鏈接分析法的研究對象是網絡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覆蓋范圍廣、動態性強,具的信息量巨大、不確定性、缺乏合理組織、難以預測等特點,且信息過載(InformationOverload)和信息污染(InformationPollution)現象嚴重;引用與被引用關系也變得十分復雜;鏈接分析法的適用范圍也是有限的;Internet是在一個商業化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一個網站的被鏈接數量還與它的商業推廣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這種評價體制在某種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因此,在使用鏈接分析法時要充分考慮以上問題,盡大可能保證其結果的可靠性。
3結束語
由于鏈接分析法借鑒了引文分析法的方法和思路,是情報學研究方法在網絡環境下新應用,目前鏈接分析法主要實驗工具是搜索引擎,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如人工智能、網絡信息檢索、計算機網絡、知識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的發展,必將為鏈接分析法的研究和開發應用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持。情報學也必將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吸收其它學科的先進方法來深化、完善自己的方法論體系,建立起更為完善的體系結構,從而改變情報學學科的面貌。
【參考文獻】
1徐久齡等.網絡計量學的研究.情報學進展1998-1999年度評論,第三卷.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9:78-105
2夏旭等.網絡計量學研究:現狀、問題與發展.圖書館論壇,2001,(12):44-47
3鄒志仁.論情報研究方法體系.江蘇圖書館學報,1990,(2):18-23
4楊濤.鏈接分析法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圖書情報知識,2002,(3):62-63
5劉雁書,方平.Web網站站外鏈接類型與特征調查-鏈接分析法可行性研究.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5):65-68
6鄒菲.試論網絡信息計量學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圖書情報知識,2001,(1):16-17,20
7邱均平.信息計量學(一).情報理論與實踐,2000,(1)
篇4
經濟學應用數學研究的專門化、技術化、職業化甚至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使經濟學更嚴密,表達更準確,思維更成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第一,宏觀計量分析法是最大貢獻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克萊因從上世紀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觀經濟計量模型,為宏觀經濟研究開辟新的視野。此后,隨著大型計算機的誕生和使用,經濟結構的各種參數得以推算出來,為制定政策提供依據。第一代計量經濟學家的數理貢獻在經濟學方法論體系的整體性、嚴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主要體現在宏觀經濟研究方面。中國經濟學深受其影響。經濟學理論與計量方法、計量模型,以及國民收入的核算體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得宏觀經濟理論從未像現在這樣更貼近現實、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對比中國《經濟研究》和《美國經濟評論》,可以看到,自2002年開始,《美國經濟評論》上刊登的應用計量經濟學論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開始,《經濟研究》上刊登的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論文比重上升,開始超過《美國經濟評論》。①
第二,計量經濟學長足發展并成為經濟學中一個極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統計學在經濟學中的廣泛使用,并最終成為構建計量經濟學體系的一個重要基礎。《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是弗里德曼成功運用統計分析的一部經典性著作②,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統計分析,得出貨幣數量的長期變化和實際收入的長期變化之間具有一種密切的相關性的結論,從而構建弗氏貨幣數量說。統計分析的運用不但支持計量經濟學的發展,還大大推動諸如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等新的理論分野和發展。
但是,許多經濟學家都激烈抨擊濫用數學的現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間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上各種文章的類型之后,指出“專業經濟學雜志中數學公式連篇累牘,引導讀者從一系列多少有點道理但卻完全武斷的假設走向陳述精確而卻又不切實際的結論”。
二、越來越呈現出實證化和專門化趨勢
實證化,是經濟學研究和表述中,越來越注重對經濟現象的因果聯系進行客觀的、不帶有主觀選擇意味的研究。這是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迫切要求。這種趨勢注重具體經濟而非一般性經濟問題的研究,注重經濟政策而非經濟理論研究。表現為經濟學研究目的的實用性,也表現為現實經濟問題對經濟理論研究的實證要求。與這種趨勢相關,整個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過程也發生兩次轉換,即先是由重視對經濟波動、就業和經濟增長問題的研究轉換到重視對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匯率變動和國際收支逆差問題的研究之后,又轉換到重視對經濟周期、經濟增長問題的研究。
專門化傾向,是實證化研究深入發展的結果,也是借助日益豐富的分析工具而產生的結果。專門化傾向,是指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來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經濟學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專業術語,以至于出現只有受過專門訓練的人才能進行經濟學研究和分析、才能夠看懂經濟學論文。于是,由實證化傾向而來的專門化傾向,通過分析手段的發展和豐富,在加強實證研究技術化傾向的同時,又逐漸脫離實證化。這一特征從凱恩斯主義宏觀計量模型到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的動態模型,表現得越來越明顯。從長期來看,實證化和專門化的傾向仍然在加強,但二者之間的距離卻有加大的跡象。如非線性分析這類跨學科分析方法的引進,也許會引起經濟學的較大變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與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趨勢
“新古典綜合派”在召回凱恩斯以前傳統的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同時,也在宏觀分析方面大膽地恢復均衡分析方法。因為“凱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經濟政策下市場自動均衡的實現和保持機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義各派的經濟理論,始終堅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觀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國經濟學家讓-帕斯卡爾貝納西、馬林沃德,美國的霍瓦德和英國的波茨、溫特等人,他們不僅提出一套和凱恩斯理論體系完全相容的宏觀非均衡學說,而且運用這套理論對中央集權決策經濟的非均衡問題進行分析。正是這些人的努力,使得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盡管宏觀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響普遍,但它無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響也在逐步擴大。
從廣義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其不同點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條件和水平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對象更為現實一些,也更強調動態性。客觀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對經濟現象某些方面的適當反映,二者雖有差別,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統一、相互補充的關系。
四、假定條件的多樣化趨勢
經濟學家們不得不或放寬假設,或修改前提,或一反傳統逆向假定,以構建和拓寬其研究領域,為重建和發展他們的理論,以反對和解釋來自對方的理論。例如,經濟人假定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也是經濟學的基石之一。在20世紀中,經濟人假定的條件被不斷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評和攻擊。凱恩斯經濟學的誕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對經濟人個體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為凱恩斯主義的基礎和歸宿都是圍繞總供給與總需求等一系列“總量”關系而展開的。貝克爾拓展經濟人假設,認為個人效用函數中具有利他主義的因素,這才是人類行為的一般性。鮑莫爾主張用“最大銷售收益來代替最大利潤的目標函數”,因為實證經驗表明經理層的薪金與銷售收益的關系大于它與利潤的相關程度。公共選擇學派提出的挑戰是,經濟人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時,并不能得出集體利益最大化的結論,“阿羅定理”即可說明個人福利的簡單加總不一定與社會福利一致。新制度主義認為經濟人假定過于“簡單化”,因為除物質經濟利益以外,人還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會性的需要。
五、研究領域的非經濟化趨勢
經濟學研究領域與范圍開始逐漸超出傳統經濟學的范疇,分析的對象擴張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國家政治、投票選舉、制度分析等。研究領域的這種“侵略”與擴張,被稱之為“經濟學帝國主義”。這取決于時代主題和研究角度的變化、個人興趣和專業特長的不同。
六、強調理性、預期和不確定性問題的趨勢
理性預期學派從通貨膨脹問題入手,強調理性和預期的問題,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預的有效性,這對凱恩斯主義形成較大沖擊,也引起凱恩斯主義各派對理性和預期問題的重視。盡管在理性問題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識,但關于預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確滲入宏觀經濟學各流派之中。
七、學科交叉的邊緣化趨勢
經濟學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許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派,例如,混沌經濟學、不確定經濟學、行為經濟學、法律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等,百家爭鳴,相得益彰。這取決于經濟學家認識領域的拓寬和方法論的多元化,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和相互滲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經濟學概念的引入使得當今的經濟學與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證偽主義的普遍化趨勢
證偽主義經濟學方法論是實證主義方法論的一種邏輯延續。據統計,20世紀70-80年代的20年間,經濟學界出版50多本經濟學方法論的著作,其中幾乎都和證偽主義有一定的聯系,在1991年總結的當代經濟學家達成的13點共識中,有7個和證偽主義有直接聯系。布勞格在《經濟學方法論》中將20世紀經濟學方法演變史歸納為一句話:“證偽主義者,整個20世紀的故事”。實證主義和證偽主義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新制度經濟學方法論既是證實的又是證偽的,在某種程度上還兼有歷史主義方法論的特點。
九、案例使用的經典化趨勢
經濟學中的“舉例”,不僅已經發展到“經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舉例已不足以說明問題,甚至所舉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這種案例的惟一性,既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又幾十年上百年一貫制,代代相傳。用案例闡明一個定理、寓意一個規律已經司空見慣,如“看不見的手”。
十、博弈論的應用范圍擴大趨勢
博弈論已延伸至政治、軍事、外交、國際關系和犯罪學等學科,但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最為成功。博弈論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決策主體的行為發生直接相互作用時的決策以及該決策的均衡問題。借助于博弈論這一強有力的分析工具,“機制設計”、“委托—”、“契約理論”等已被推向當代經濟學的前沿。20世紀經濟學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還表現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部門來對待。不僅將政府的經濟活動納入到宏觀經濟活動中,而且將政府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政策作為能動的經濟力量加以運用,使之成為影響和調節宏觀經濟活動與狀況的重要機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斷膨脹、效率低下是的惡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靈”,因此,市場是解決問題的惟一選擇。③
2、宏觀和微觀的聯系得到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共同重視。
注釋:
①成九雁、秦建華.計量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軌跡[J].經濟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參見〔法〕亨利·勒帕日.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118-150.
參考文獻:
[1]〔英〕馬克·布勞格.經濟學方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2]波普爾.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3]賈根良.中國經濟學革命論[J].社會科學戰線,2006,(01).
篇5
1982年開始,藉由施拉姆先生訪華帶來的研究熱潮,新聞傳播學科快速發展起來,召開全國性的傳播學研討會,大眾傳播研究占據傳播學研究的主流。1986年,量化分析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陳力丹1986年在《新聞理論研究的現狀及歷史的探討》中總結1979年來,我國新聞傳播學科發展中的40個研究話題時,有13個話題涉及到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1987年,《新聞學論集》第11輯發表祝建華的文章《傳播學定量研究方法的科學來源》,這可能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我國新聞傳播學范圍內較早的、鮮明的以“科學方法論”為論證對象的文章。逐漸的,在傳播學界,量化研究不再飽受質疑,而是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運用起來。同時,也不僅僅局限于頻率統計一類較為基礎的數學和統計學手段,更多樣的分析手段被引入學科研究中。例如岳南在1987年第3期《新聞學刊》上刊登了《新聞價值及其數學描述》一文,文中使用數學模型(二元一次方程)構建新聞價值這一因變量與讀者需求、信息量這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在這之后,在新聞傳播研究過程中,數學模型的應用逐漸多了起來。如《新聞學刊》1987年第4期刊登的洪穎的文章《深度報道——黨報報道結構的再次調整》,運用了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概念。在這一時期,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人員的眼界開闊了,研究也邁向了新的、更高的臺階。上世紀90年代中末期,傳播學量化研究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的發展態勢。這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研究調查,如柯惠新、陳崇山、喻國明等人進行的亞運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在研究中,不僅對數據進行了頻率統計處理,更對數據間的相關系數、顯著性進行了考量。通過路徑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處理數據,避免了以往采取推斷式的研究方式可能產生的誤差,以科學的方法對受眾態度成因進行測度。這在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中,是比較新穎的研究方式。在這一階段中,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課題更加豐富和廣泛,但大都停留在理論的引用和單純借鑒上。原創性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比較少。如張瑩、申凡等對1994年至2003年10年間《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統計,發現在這十年研究中,定量研究相較于定性研究方法而言,數量很少,依賴性較強,創造性不足。
二、高速發展時期
邁入新世紀的新聞傳播學本身,迎來了自學科引入國內后最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依據王海龍,沈翠婷的《我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量化分析》對我國2000—2009年間,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統計顯示:這10年間,新聞傳播學科立項數量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31%。在這一形勢下,量化研究方法在新聞傳播學中的運用也變得更加的普遍和廣泛。2004年,有學者以上海和昆明市民對于四種報紙的閱讀情況考察為基礎,考察了受眾對于議程設置的敏感程度。這是一次將統計學中顯著性水平測定在新聞傳播領域中的成功運用。譚天對2007—2009年間,刊載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這三本核心期刊上學術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三本期刊上,采用量化研究的論文數占實證研究總論文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5.8%、43.6%和60.6%,量化方法呈現出單調遞增的趨勢。說明量化研究,在新聞傳播中越來越受到大多數研究學者們的青睞和信任。
三、展望與未來
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源于西方的社會調查和統計的思想就已經傳入我國。隨著這么多年社會學科和新聞傳播學自身的發展,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已經得到了研究者們的普遍認同。
1、統計方法應用多樣化
對數字處理更加精確隨著量化研究方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統計學和數學方法被引入新聞傳播學的研究中。如李春成,張少臣等對上海五所高校學生對于政府信任度進行調查,對調查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方程分析和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媒介接觸習慣和媒介評價作為重要變量,出現在最后的結構方程中。尤薇佳等對受眾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如何選擇媒介和對媒介信任度的研究中使用了偏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從正直信任、能力信任、善意信任、交互關聯度和個人信任傾向五個維度出發,進行路徑分析,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有效通過對于外部媒介接觸條件的測量,揭示了媒介信任度這一隱變量是如何隨著媒介渠道選擇變化而變化。對于突發事件者如何選擇媒介通道和優化信息效果提供了較好的建議。此文中使用的偏最小二乘回歸(PLS),研究的焦點是多因變量對多因變量回歸建模,能在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的條件下進行建模,更易于辨識系統信息與噪聲,對因變量也有較強的解釋能力。
2、量化與質化研究之爭仍未平息
篇6
關鍵詞:醫學院校;法律教育;當代醫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國家法制建設也逐步健全,對醫務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熟悉自身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依法行醫,以便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醫學院校作為培養醫學人才的基地,必然要承擔起對醫學生法律教育的重任。我們認為,法律素養也是任何專業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通過對醫學生法律知識的傳授,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的培養,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因此,我們嘗試著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革。
一、“問題教學法”組織課堂教學
我們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高校大學生已經步入成人階段,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簡單的灌輸方法是無法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為此,在教學方法上,應該主要采用“問題教學法”來組織課堂教學,使提問成為課堂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的傳統教學一直把提問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我們認為,在當今形勢下,提問的職能要發生轉變,即提問不僅僅起到檢驗的作用,更應該是師生增強互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一種手段。因此,我們在教學準備階段,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使問題成遞進形式,讓學生不斷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再加以引導和歸納,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入,讓學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高素質。
二、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法學理論可謂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醫學生既掌握法學理論知識,又對他們進行法治思想的教育,案例教學法不失是一個捷徑。在具體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我們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一)案例講授
學生們普遍感覺行政法這一章很難理解,它不像刑法、民法那樣貼近生活。我們就在課前先講一個主題案例,并把該案例貫穿整個理論講授全過程,讓學生對什么是行政機關、什么是行政相對人等問題先有感性認識,再向學生講授“行政法對公民權利的約束性”,這些法治理念,就容易得多。我們講授的對象是醫學生,他們不僅需要掌握基本法律知識,更希望了解醫患糾紛中的法律知識,因此,我們在課堂上加入了醫患糾紛的典型案例,把法律知識和學生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們切身的體會到了學習法律知識的實際價值,培養了他們的興趣。
(二)多媒體案例教學
選用有代表性的案件,實際放映給學生們看,讓他們對法律知識有更直觀的感受。在講授“刑事訴訟程序”時,結合相關庭審視頻,給學生講解相關法律條文闡述其意義,這樣就是學生對書本上枯燥的敘述有了鮮活的認識,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理解這些知識,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改革考試方式,培養創新意識
長期以來,不論對作業還是考試,老師和學生都形成了依賴標準答案的習慣,只要與標準答案不同,就是0分,這樣做很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挫傷了學生的思考問題,提出個人見解的積極性。因此,我們一改傳統的閉卷考試模式,而是采用了案例考查法,就是讓學生根據案例中所給的條件,回答兩三個問題。所提出的問題都是圍繞教學中的重點知識點,讓學生把學過的知識與案情結合起來,以達到培養學生法律思維的目的。在評卷方法上,采用標準答案與非標準答案相結合的方式,即使學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相符,但是學生運用了學到的知識,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也會取得好成績,這就給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空間,學生們能夠活學活用,把考試變成展示自己的平臺。
通過對醫學生的法律素質教育方式的改革,能夠培養出專業技術優秀,同時,懂得法律知識的人才。為減少醫患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頗為有益。
參考文獻:
[1]王安富,等.醫學法學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4).
篇7
關鍵詞:經濟管理類實驗;開放性實驗;教學方法
1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高速發展,高校正在朝平民化、大眾化方向發展,連續幾年的擴招,每年大量的畢業生涌向社會,給就業市場上越來越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紛紛對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質量提出了質疑——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高投入,另一方面是畢業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低薪酬,應屆畢業生的低就業率。在這種情況下,各高校紛紛進行改革,以期望能緩解這種矛盾。這些改革中的重點都落在“高校如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這個根本的問題上來。因此,在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越來越被廣大師生所青睞。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大學生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會知識,培養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可幫助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學習和掌握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思維習慣,以及收集、處理信息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踐教學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是根據社會要求和人的發展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科學知識、思維方法、操作技能等傳遞給學生,從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考慮,讓學生去創造、去設計,創造性地提高其素質,開發其潛能,發展其個性通過實踐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還啟發了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意識,實踐教學是現代高等學校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實驗教學按其開設方式來分,可以分為與理論教學結合的實驗和獨立實驗課程兩種。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驗多為驗證型實驗,一般這種實驗在與理論教學進行的同時進行,表現為完成理論教學中某些內容之后,為了驗證理論并加強記憶而進行此類實驗,比如高校中的物理、電子電工等基礎性實驗。獨立實驗課程是指實驗課程的開設不依附于某一門理論課程,而是根據前面已經學習的一門或幾門相關課程之后進行的一種實驗。這種實驗綜合性比較強,往往需要集中所學的相關知識,并進行相關的分析連接才能完成。本文中主要結合經濟管理類實驗討論獨立實驗課的問題。
2經濟管理類傳統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經濟管理專業方面,以前面向學生開放的實驗極少,且多為驗證性實驗,主要是熟悉實驗的流程,按照實驗課程所設定的實驗方案與實驗步驟去完成實驗。這些實驗操作機械,沒有創造性,學生也對此種實驗毫無興趣,通過模擬軟件完成的實驗,多半如此。按照模擬實驗軟件公司所設計的實驗流程,學生基本上只需要點鼠標,按照實驗指導書設定的流程就可以完成,有的甚至不用鍵盤輸入任何內容就可以完成。這種實驗教學顯然與生產生活實際相去太遠,學生在做這類實驗的時候也多半只是應付,因而實驗教學也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3開放性實驗方法在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3.1開放性實驗方法介紹
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不僅要求時間上向學生開放,而且教學內容上也要向學生開放,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這樣,學習較差的學生隨時可以補做一些基本訓練的實驗,學有余力者可進行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或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研究性實驗。因此可以這樣說,開放性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當前工科院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方向。
經濟管理類實驗多為驗證性、掌握流程型的實驗,學生是否能完成實驗,一方面要靠實驗的本身的“吸引能力”,另外一方面還要突出實驗的可控制性.即對學生完成實驗的掌握和評價手段,在這類實驗中,實驗教師通常通過學生的實驗報告來衡量學生實驗完成情況。
經濟管理類實驗多采用軟件模擬的方式。
實驗軟件的選擇問題,多采用B/S結構軟件,這樣一方面可以方便實驗教師進行集中的管理和控制,另外一方面可以借助高校的校園網絡,更好的服務學生,更好的去嘗試開放性的實驗。根據經濟管理類實驗特點,作者認為開放性實驗方法比傳統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
3.2在實踐中探索并開發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
開放性實驗更強調個性化的實驗,而不是大眾化的實驗,更強調學生的興趣與因材施教。如果一個實驗幾乎所有人都要進行,且實驗的過程要求保持一致的話,此類實驗采用以前按班級完成實驗更加合適一些。而開放性實驗最好與學生的課外科技創新活動,與實驗室提供的助學助研活動聯系起來,學生可以通過相關課題共同研究開放性實驗的開放方法。對于今后如何更好的開展開放性實驗,我們可以從如下方面來進行實踐:
(1)實驗前的準備。
開放性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相當重要。實驗開始前要加強實驗相關知識的整理與積累,要做好實驗指導書,實驗報告的設計,多結合實際業務設置相應思考題,思考題應該來源于生產生活實踐,而不應該是憑空想象。
(2)實驗的方法。
興趣實驗法:由于經濟管理類實驗自身的一些特點,導致這類實驗本身對學生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的,因而在實驗中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在實驗中加入競爭,加入生活中的常識知識,加入各實驗的補充知識等等。
討論實驗法:討論可以說是相當經典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探討,學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掌握更深,而在實驗教學中,討論的作用顯得尤其突出,經濟管理類學生的能力培養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表達能力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通過討論,學生往往在某些方面試圖說服對方,在這些活動中,對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較大的好處。同時,為了達到較好的討論效果,大多數學生會更加認真去完成實驗,通過掌握一些實驗的技巧并與大家一起分享。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應該有目的的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同學參與討論中來,比如設置實驗課程論壇,并對大家討論的話題及時總結并加以引導。在實驗課成績評定時適當傾斜,對討論積極的同學及能對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獨到見解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
設計教學法:如果一件事情太難,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如果一件事情太容易,我認為喜歡做的人也不會多,對于經濟與管理類的實驗剛好就類似這種情況。如果按照最初設定的流程去做實驗,學生可能覺得太簡單而失去興趣,如果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去設計實驗流程完成實驗,學生又覺得無從下手,正是因為如此,設計教學法才更需要突破。
(3)實驗的考核。
實驗的考核應該更加嚴格而有序。對于經濟管理類的實驗考核一直不好規范,多數教師都采用寫實驗報告的方法進行考核。實驗報告的內容,主要是要求學生寫出實驗原理,記錄完成實驗的步驟以及回答相應思考題。對于平時的考核主要以教師點名為主。這種考核方法一是手續比較麻煩,二是效果并不太好。對于實驗報告中的內容,抄襲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學生對這類的實驗報告產生明顯的抵觸情緒。在開放性實驗的條件下,實驗的考核主要軟件記錄學生的實驗過程,并依據學生實驗的過程考查學生完成實驗的情況。實驗分為練習與考核兩個階段,練習只記錄學生實驗過程,不記成績,只記錄考勤;考核部分設置時間限制,并將學生完成的過程做好記錄,軟件評分。實驗報告就可以省略大部分的內容了,學生對照實驗報告中的思考題去完成實驗,這樣印象會更深刻。這樣實驗的考核就包括了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實驗報告成績三個部分,三個部分的成績按一定的比例加權平均,得出此實驗課的總成績,這個成績會更加公正,更加客觀。
3.3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效果
實驗教學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個性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我們認為有些模擬實驗軟件有部分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模擬軟件在這方面是失敗的。一樣的實驗流程,一樣的實驗指導書,一樣的實驗過種,甚至有一樣的實驗報告,這也難怪會出現有同學將別人的實驗報告復印一份交上來的情況了。當然在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方面,除了選用較好的模擬軟件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適當給學生置疑,并且這些思考題是要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還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應該是固定的。當然,這種實驗方法的改變對于實驗教師的要求更高,實驗教學的工作量會更大,對實驗教師提升的幫助也會更大,對于創建科研性的實驗室也更加容易。
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實驗過程中營造競爭的環境,可能使實驗的效果更好。俗語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由于實驗環節及實驗內容的平淡,學生在實驗中也不能感受到現代社會競爭的你死我活,這也不可能達到較好的實驗效果。當今的一些網絡游戲為何如此讓人著迷,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游戲中充滿了競爭,有了競爭才會有勝利的喜悅和奮爭的快樂,而這些又恰好是當代大學生所津津樂道的。
現在的實驗教學,還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雖然我們一致認為培養學生的個性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但我們更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并有較強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比如在我們的“現代企業經營決策仿真實驗中”,在一個競爭市場上,如果有部分同學有不負責任的態度,把市場價格定到一個比較低的位置,這樣會導致這個市場競爭的無序,甚至是這個市場中的所有企業都受其害,所以在這個實驗中,要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責任心的教育。
篇8
【正文】
哲學的經濟學分析和經濟學的哲學概括,是馬克思理論研究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體現出豐富的方法論思想。認真清理和總結這些思想,無論對于我們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還是分析現實經濟問題,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
一、客觀性與主體性的統一
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既非單純經濟學也非純粹哲學,而是在融合兩者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質科學。這種“新質”,就在于它打破了當時的一些哲學家和經濟學家考察經濟問題的方法:或者從主觀概念、理性原則出發剪裁、套用客觀經濟現實,否認后者是前者的基礎;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觀經濟現象的表層,否認作為主體的人的認識、實踐的能動創造性。前者是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后者是機械唯物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
馬克思對唯心主義經濟哲學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經濟哲學研究成果《哲學的貧困》中就有著充分的體現。他批評蒲魯東從普遍理性出發建構經濟學的哲學體系,把經濟范疇視作“不依賴實際關系而自生”的思想,不過是一種先驗的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而他關于經濟學要能夠真正揭示現實經濟生活的本質和規律,就必須跳出哲學的圈子研究經濟現象的思想,則蘊含著從經濟現實、物質生產出發的唯物主義經濟哲學思想。同時,對庸俗經濟學思想的反思,使馬克思意識到,經濟哲學要走出“在表面的聯系內兜圈子”,對“最粗淺的現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的誤區,就必須突破以往的理論,在面對現實的同時發揮主體能動性,沖破思想障礙,敢于進行理論創新。
集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之大成的《資本論》,既與馬克思立足于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現實,從現象分析中揭開資本主義社會結構、關系、運行機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謎底”有關,又與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當時的經濟學、哲學思維成果基礎上,善于走出哲學和經濟學各自的理論藩籬,在綜合兩者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不無聯系。正因如此,馬克思才最終實現了其哲學與經濟學成果——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論的有機統一。
縱觀馬克思一生的經濟哲學研究,他不是躲進書齋給自己設定純抽象思辨的命題,在主觀玄想中構造體系,而是立足經濟現實,捕捉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不囿于“現存”和既有的方法、結論,而是讓“思想的閃電”在劃破理論的迷霧中,揭示現實經濟生活的真諦。
今天,雖然時代的巨變使經濟哲學研究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與馬克思那個時代有了極大差異,但馬克思當年從客觀性與主體性相統一的角度研究經濟哲學的思路和方法,仍能為我們從事當代經濟哲學研究提供有益的啟迪。在此,不妨借用馬克思的一句名言:經濟哲學要想成為“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就必須“不僅從內部即就其內容來說,而且從外部即就其表現來說,都要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同時,要充分發揮主體特有的能動性,破除陳舊的傳統觀念,解放思想,敢于創新,與時俱進。
二、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科學性與人文性,分別從物與人的角度,體現了人類對世界的兩種基本態度和價值取向,前者強調客觀性和事實評價,后者強調主體性和人文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的對象,無疑是“現實的人”。馬克思認為,“現實的人”既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又是能動的、有價值、理想追求的主體。因此,經濟哲學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應是科學性與人文性的辯證統一。在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科學性與人文性的這種辯證統一,體現得尤為徹底。
馬克思既反對從所謂“純粹的客觀性”或單純的技術理性、經濟模式出發考察經濟現實的做法,認為這種撇開主體的人和缺乏對人的價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體現、發展愿望的人文關懷的理論,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單純“經濟人”;同時,又反對從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義出發考察經濟現實的做法,認為這種拋棄客觀的物和缺乏對客體分析的“人文關懷”,只能使人成為虛假的主體和片面的“道德人”。與資產階級經濟學或哲學不同,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在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結構和人類社會歷史的本質時,把它們視為以人的生產實踐為基礎和中介的合規律的過程,強調無產階級解放之路的尋求,首先必須深入到客觀的經濟底層,同時,又關注現實的人尤其是無產階級的地位、處境、命運和出路,認為自己的理論就是為“倍受壓迫”的那個階級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因此,在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對“人”的探討既以對客觀事實的科學研究為基礎,又以對人的價值追求和發展要求為目的;對“物”的探討既以人的價值取向為參照,又注重從物的基礎、本源角度探究人文關懷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今天,借鑒馬克思科學性與人文性辯證統一的方法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有助于我們關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經濟增長、轉型、變化、發展的現狀、歷史和未來趨勢,立足科學的實證經濟學,從人化了的客觀世界中認識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基質及其本質規律,為理解和滿足人的價值需求、人生的現實性、時代的變易性、社會生活的真偽性,以及準確定位與之相應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觀依據;同時,也關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體現自身價值、發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運用科學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人的價值要求的客觀范圍和內在層次,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質世界中看到自己的價值,體現生存的意義,感到人生的溫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體言之,經濟哲學要研究宏觀的經濟增長與人的發展、社會進步三者間的關系,研究微觀的諸如經濟發展、轉型引發的利益與價值、公平與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與經濟、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經濟乃至社會心理與經濟等等之間的關系問題。
三、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一
決定性與選擇性則側重于從實踐角度表述主客關系。決定性即承認人類社會歷史及其經濟運動是有自身規律可循的自然歷史過程;選擇性即承認社會歷史及其經濟運動又是歷史主體的人有目的的活動過程。前者肯定客觀世界和其規律的必然性及其對人的制約性,后者肯定主體的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認為作為歷史主體的人一身兼任“劇中人物”和“劇作者”雙重身份。因此,人類社會歷史和經濟運動的規律,是通過現實的人的有選擇的能動性活動而得以實現的。人的實踐是聯接兩者的中介,正是在實踐基礎上,兩者達到了辯證的統一。經濟哲學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過對經濟現實的理性考察,為發揮人的自主能動性提供理論根據,因此它應當從決定與選擇的統一角度,研究作為客體的世界與作為主體的人之間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這種統一在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中,同樣得到了體現。
在馬克思看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陷入純實證經濟論和蒲魯東陷入純思辨的經濟論,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離開歷史的主客體關系來考察經濟問題,沒有看到客觀經濟規律既是人的能動實踐的結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無策;但經濟事實作為既定產物又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制約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隨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確認識經濟活動中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一關系,導致他們或者陷于機械決定論,視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為“永恒之手”,完全制約著人的活動;或者陷于唯心能動論,視個體理性、“社會天才”的自由意志為解決經濟矛盾的靈丹妙藥。與他們不同,馬克思一方面認為社會的、歷史的物質活動是人類生產實踐、經濟生活的根本內容,生產力是在人類從事生產的經濟活動的歷史過程中積累、創造的物質力量,而不是自身無前提的先驗假設;同時又認為人類生產實踐是主體的人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生產力是人的實踐能力的物化,生產關系是人為適應生產力而創造的結果。這樣,馬克思通過物質生產實踐作為歷史的主體與客體的基礎和中介,科學地預示了人類社會歷史和經濟活動,是歷史決定論和歷史選擇論的統一。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上述方法考察當代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和制訂新世紀現代化戰略決策,有助于我們走出“超越論”和“循序論”的兩極,既立足于“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研究諸如中國與世界體系的聯系與交往中,經濟的調整、重組、改革、開放等關系;又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創造性,在歷史的決定性與選擇性的交錯點上“抓住機遇”,切實把我們的事情做好。借鑒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有助于我們走出“人類中心論”或“生態決定論”的兩極,進而深入研究諸如經濟增長與自然成本和生產效率、人口生產與物質生產,社會發展中的物質生產、人口生產與精神生產,自然發展與社會發展,以及社會生產和再生產與自然可再生性發展等等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四、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統一
共時性與歷時性,是分別從靜態與動態、橫向與縱向的維度考察社會結構及其形態的視角。前者側重于以特定社會經濟運動的系統以及系統中要素間相互關系為基礎,把握社會結構;后者側重于以社會經濟運動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的矛盾運動發展的規律為基礎,把握社會形態。運動通過靜止表現出來,相對靜止中有永恒的運動。因此,共時性與歷時性兩者有著辯證統一的關系。
上述理論在馬克思經濟哲學中,具體體現為他的“有中介的社會生產體系”觀:社會就其靜態存在看,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就其動態展開看,是生產力發展改變生產關系及其一切社會關系。生產方式作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中介,既為生產力所決定又決定生產關系,既具生產力功能又具生產關系價值,是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統一。人類社會特定結構及其整個歷史運動,既是一個以生產方式內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系統,又是一個由生產方式運動推動的過程。因此,社會結構與社會形態統一的基礎,在于社會的生產方式。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上述觀點研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助于我們既從歷史的、現實的國情出發,又把它置于“世界歷史”、“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中;既從我國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出發,又聯系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總趨勢,從而既看到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兩種社會制度之間并互通互補,生產的技術層面構成生產方式的基礎,經濟體系以它為坐標系,經濟形態的依次演進從根本上決定所有制形態的一般發展,因而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市場經濟發展階段不可超越,中國必須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市場經濟;又看到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的中介性必然與一定的經濟關系、社會制度結合,生產關系的社會層面決定社會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態可以反映相同的經濟形態。因此,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國實行的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應該而且必然是社會主義的。
五、實證歸納與理性概括的統一
實證歸納與理性概括的統一,是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論思想。它體現為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不僅從經濟現實出發,在研究經濟現實中進行哲理的分析推論,并從中引出世界觀、方法論的結論,而不是止步于實證歸納;而且在對經濟現象進行哲理的分析與揭示中,融入經濟的實證使之有根有據,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繹。
還在馬克思創立經濟哲學之初,他就批判地審視了當時的經濟理論,既反對蒲魯東用先驗原則、抽象哲學理念投射經濟現實,認為這只能導致“可笑的哲學”;[9]又批評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停留于純粹經濟事實的膚淺表述和實證歸納,認為其不從經濟關系的社會歷史性考察、深究經濟現象的本質,導致了他們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固定永恒的規律的唯心史觀結論。而馬克思《資本論》中貫串始終的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分析與綜合、演繹與歸納的方法,則是他融合經濟學實證性與哲學思辨性的結晶。雖然這部研究資本主義的巨著側重于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但這種分析卻既因哲學唯物史觀的運用而使經濟學的實證分析,超越了純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強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經濟學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的實證而使哲學的邏輯推演,超越了純思辨的抽象論證而具有透徹的經驗說服力,從而使它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任何單純的經濟學著作或單純的哲學著作。縱觀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思想,其哲學與經濟學在相互交融基礎上達到了辯證統一。如同勞動、分工、生產力、生產關系既是經濟學又是哲學的基本范疇一樣,馬克思的經濟哲學理論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既是社會的、歷史的、哲學的經濟學,又是經濟的社會學、歷史學和哲學。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哲學理性思考和經濟學實證分析統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必須做到:一方面,在探討諸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等具體問題時,必須運用世界歷史理論、社會形態論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經濟范式、技術模式、操作手段等經濟學的表層。另一方面,在深化諸如的社會結構論、形態論、本質論、動力論等基本理論時,必須結合和依據世界、中國的社會經濟變化現狀和趨勢,以及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問題加以經驗證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兩者特征的基礎上,創建出既不因滿足于繁榮表象而對自身功能產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對自身功能產生懷疑的,既適合又能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實的經濟哲學理論。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66-46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篇9
【關鍵詞】五苓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承氣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吳茱萸湯;原發性高血壓
發性高原血壓是指目前尚未闡明其原因的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中醫學無高血壓病病名,而早在《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的記載。“眩暈”、“頭痛”等病癥的描述與高血壓病的一般臨床癥狀相近。對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心、腦、腎并發癥進行中醫診斷時,則可分別歸于“心悸”、“胸痹”、“中風”、“水腫”等病證中進行辨病辨證治療。筆者在臨床中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掌握傷寒方所治病證的病機,運用傷寒方結合西藥治療高血壓病,取得較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1五苓散
五苓散首見于《傷寒論·太陽病篇》,由豬苓、茯苓、澤瀉、桂枝及白術組成。五苓散作為“太陽膀胱蓄水證”的主方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能。
水飲、濕邪蘊結于下焦,本可就近從小便而去,但膀胱氣化不行,水無去路,反逆而上行,則吐涎沫而頭眩,腹脹滿或水腫身重,小便不利,水動于下,則臍下悸動沖逆。飲在下焦,當從小便去之,治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使水氣下行。方中重用澤瀉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濕;茯苓、豬苓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增強利水蠲飲之功;加白術健脾氣而運化水濕,桂枝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氣化。澤瀉、白術有降壓作用,澤瀉、茯苓有降脂作用,整方有利尿、降壓等作用。筆者臨床用本方加減治療具有頭眩、心悸、小便不利及舌質淡胖有齒痕等特點的高血壓。
2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見于《傷寒論·少陽病篇》,本方由小柴胡湯加減變化而成,本方有寒溫并用,攻補兼施,和解攝納,育陰潛陽,柔以制剛,因勢利導之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原為太陽病誤下,邪氣彌漫三陽,形成表里俱病,虛實互見,寒熱夾雜所致復雜證候而設。胸滿而煩是少陽樞機不利、膽火內郁之象,膽火上炎、更兼胃熱上蒸,心神不寧,則有譫語驚惕之變。邪入少陽經、郁于三焦,決瀆功能失調,故小便不利。外邪挾痰濕留于肌表,故一身俱重,不可轉側。因病在少陽,故治以小柴胡湯,以和解樞機,扶正祛邪為主,加桂枝通陽和表;大黃瀉熱清里;龍骨、牡蠣、鉛丹重鎮理怯而安神明;茯苓寧心安神。使錯雜之邪氣得以從內外而解。現代醫家多用代赭石、生鐵落等重墜藥物代替鉛丹,即可減少毒副作用,又可起到重鎮安神之功。
根據本方所治病證膽熱痰擾,肝氣怫郁的病機,抓住胸滿煩驚、一身困重的病證特點,將本方應用于高血壓病,隨證加減治之。近年研究表明,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高血壓患者兼有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癥狀療效顯著。
3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始見于《傷寒論·陽明病篇》,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四味藥組成。為治療陽明腑實證的主方,具有峻下熱結,通腑逐邪、承順胃氣、推陳致新之功。
高血壓腦出血中醫學中稱為“中風”,其急性期常由臟腑功能失調,中焦氣機紊亂,痰熱互結,消灼津液,而出現便干便秘;腑氣不通,濁邪上犯,蒙蔽清竅則可見神志昏迷。此即為“痰熱腑實,風痰上擾”之證,癥見便干便秘,舌苔黃膩,脈弦滑,臨床上常用通腑法治療,選方多以諸承氣湯加減。
前人以“燥、實、痞、滿”四癥兼見,舌苔黃燥,脈象洪實者為應用指征,筆者體會,只要腑氣不通,大便秘結,且確有熱結、痰濁、瘀血等閉阻于內者,都可以攻下,不必一定要四癥兼全。大承氣湯治療出血性中風急性期,泄其熱,下其燥結,祛其腸胃積滯,使邪熱無所依,氣血條達,逆轉病勢,起到釜底抽薪,急下存陰的效用,使中風諸癥緩解。應用大承氣湯方要中病即止
4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見于《傷寒論·少陰病篇》,由麻黃、附子、細辛三味藥組成。為少陰病兼表證而設,治“太少兩感”證,功效卓著,功能助陽解表。
麻黃附子細辛湯,藥雖三味,但組方嚴謹。用麻黃開肺氣、發汗解表;附子補命門火、溫陽散寒;細辛溫里散寒,助麻黃解表散寒,又助附子溫陽,振奮陽氣,共奏溫陽散寒功效。
麻黃附子細辛湯是為治少陰病兼太陽病而設,故辨證要以少陰病提綱為辨證要點。《傷寒論》281條云:“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脈微而細,即心腎陽虛,失于推動溫煦之力,不足以鼓動血行,充盈經脈。但欲寐,是由于陰盛陽虛,以致精神衰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少陰病以心腎里寒虛證為主癥,故畏寒肢冷、但欲寐、脈沉微為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辨證使用要點。里寒是使用本方的關鍵,表寒是次要的。使用時,不論患者是否有發熱,但見畏寒、肢冷、脈沉就可大膽使用。麻黃在此方中可發散表邪,亦可疏通血脈。《日華子本草》云:“麻黃可通九竅,調血脈。”因此不能認為麻黃只有寒證才使用。筆者臨床使用多年,體會本方不僅可治外感病,亦可治內傷病。
高血壓病癥見頭痛或眩暈、惡寒、欲寐、脈微細、舌體胖大或淡暗、苔白滑者不少。均為陰寒內盛,水不化氣,血脈不和,影響了人體氣機正常的升降功能所致。本方溫陽散寒,促進氣化,起到了“疏其氣血,令其調達,以致和平”的作用。可加川芎、葛根,諸藥相配有散寒解表,溫通血脈,緩急止痛之效。
5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源于《傷寒論·厥陰病篇》,方由吳茱萸、黨參、生姜、大棗所組成。具暖肝溫胃、散寒益氣降逆之功效。吳茱萸湯證,在《傷寒論》中凡三見,一見于陽明篇之“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一見于少陰篇之“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一見于厥陰篇之“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上述三條經文雖涉及陽明、少陰、厥陰三篇,分見于三處,雖每一條都有各自的特點,其病機是一致的,以六經來分,都屬于厥陰病,而不是陽明和少陰病。吳茱萸湯實際上為厥陰肝經主方,主要針對厥陰肝經虛寒病變而設,肝經寒邪循經脈上沖巔頂則頭痛。由于肝木與脾胃的關系密切,其為病常相互影響,肝寒內盛,最易侵脾犯胃,侵脾則利,犯胃則嘔,肝寒為本,胃(脾)寒為標,治療上肝胃(脾)同治,在溫肝的同時,兼顧脾胃,治肝為主,治胃為輔,故均施以吳茱萸湯。吳茱萸苦辛而熱,氣燥入肝,故其祛肝寒,泄胃濁之功效最速,再加生姜、旋復花、代赭石以增平肝鎮逆之效,用大棗、黨參補中虛,安胃氣,并能緩吳茱萸之辛熱。藥味雖簡,但標本兼治,功專效宏,故取效迅捷。筆者根據仲景制方宗旨,緊扣“虛”“寒”“逆”的病機特點用于治療高血壓病收到滿意療效。
6小結
篇10
摘要:“物我兩忘”的文學創作方法,既不是“以我觀物”,也不是“以物觀物”,而是主體與客體在兩忘中互相消解、融合。這一方法注重主客體間的雙向交流,注重“物”與“我”二者的交融。
關鍵詞:物我兩忘; 會心
On the Literal Methodology of “Wu Wo Liang Wang”
Yan Jin-ling
(Changzhi Teachers College,Shangxi Changzhi,046000,China)
Abstract: “Wu wo liang wang”,neither“yi wo guan wu”,nor“yi wu guan wu”,subject and object forget themselves and integrate,which is a two-way exchange,focusing on the approach of the integration.
Key words: wu wo liang wang, hui xin
本著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學觀和異質同構的思想,中國古代文人在心物交融的主客體關系中,“取式于自然與人事”,引發出其對自然的新的觀照和審視,并在“仰觀”與“俯察”之中達到對心靈世界的領悟。這是身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純凈胸襟和真切感悟,而其中的深層意蘊,則是使人與自然的關系走向自覺,使自然物獲得本身獨立的存在。自然美被作為獨立的美學范疇受到普遍重視,在自然美的客觀認識與表現之間建立起了一種關系,并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自然成了人的生命本體和精神自由的象征。這體現為一種心物交融的方法論。王國維分成三種類型來分析:第一種是以境勝,即以“物”為主,即以“我”服從于“物”,主體服從于客體;第二種是以意勝,即以“我”為主,“物”服從于“我”,客體服從于主體;第三種是意與境渾,即主客體平衡,“我”與“物”渾融為一,也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意境兩忘,物我一體”。這其中包含了“以我觀物”、“以物觀物”、“物我兩忘”三種方法論。本文主要討論“物我兩忘”的方法論。
一、“物我兩忘”之法的理論內涵
王國維認為“物我兩忘”既非“我”勝“物”,也非“物”勝“我”,而是在兩忘中互相接近融合,物我一體,達到一種平衡渾融、意與境渾的境界。在這一過程中“心”與“物”相互選擇、相互作用,從而達到統一,即“意境兩忘,物我一體”,也就是說,在物我感應中,既非“以我觀物”,也非“以物觀物”,而是在“物”與“我”的兩忘中互相接近、融合,主客體化成一體,即“意與境渾”。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認為詩人觀物,既有由“物”及“我”的一面,也有由“我”及“物”的一面,正如《文心雕龍 物色》曰:“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沈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目既往還,心亦吐納”。詩人感受外物之際,頭腦中的聯想、類比無窮無盡,流連于萬種事象之間,低聲吟詠于視覺聽覺所感受的事物,描寫事物的氣貌,追隨事物的運動,描寫事物的顏色和聲音時,則“亦與心而徘徊”。在面對“山沓水匝,樹雜云合”的自然對象時,主體“目既往還,心亦吐納”,用“心”隨“物”以宛轉”,而“物”亦與“心”而徘徊”,身外之“物”即心內之“物”,心內之“物”亦即身外之“物”,“心”與“物”極盡流連之趣。在創作過程中“心”始終是主動的,用心去“隨物宛轉”,去侔色揣稱地加以形容刻畫,因此“隨物宛轉”的過程也就是“與心徘徊”的過程,是以心駕馭物的過程。也就是宗炳《畫山水序》中的“應目會心”,“目亦同應,心亦俱會”。意思是說,在心物交融中,主體以澄澈虛靜的情懷體味宇宙大化之象,目到之處,心亦跟隨。“會心”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山水向人的心移動,同時,人的心也向山水移動,達到心物交融。用現代的術語說,就是主體以心靈直覺領會,直抵山水的本性,而山水的本性中也映現出人的本性。正如李漁《笠翁文集 梁冶湄明府西湖垂釣圖贊》曰:“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如《莊子 齊物論》曰:“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莊周夢蝶,夢與現實人心融為一體,不知是“我”化成了蝶,還是蝶變成了“我”,展現為心物交融、主客體化而為一的一幅圖畫。人化為物,物化為人,物中有人,人中有物,渾然一體,難分難解,而主體于此中獲得精神自由。可見,這一種觀物的方法是主體不知天地萬物與自我的區分,達到物我兩忘,主客體齊一,正如莊生夢蝶,莊生在翩翩飛舞的蝴蝶身上見到了自己的影子,蝴蝶的自由自在飛舞象征了莊生追求自由的理想,是莊生人格的顯現。
二、“物我兩忘”之法的理論拓展
“觀”的這一種方法論是通過“心”與“物”的雙向運動,達到“物”與“我”兩方面的交融。這是一種主客體的雙向交流。正如楊萬里《跋豐城府君劉滋十詠》曰:“豐城府君愛山成癖,不知身之化為山歟,山之化為身歟?”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 一畫章第一》曰:“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主體之神與客體之山川相遇,“我”是經過山川陶冶的“我”,山川的氣質已滲入“我”的身心;而山川經過“我”的神思感悟,原有的形跡也發生變化,已富含我的審美觀照和理想。二者在審美過程中的互相滲透和融合,產生主客體融合為一的山水畫形象,在似與不似之間創造出出神入化的藝術之美。李白《獨坐敬亭山》曰:“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詩人與山為伴,不知是人化為山,還是山化為人,相看兩不厭,物我同化。如李商隱《無題》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物即是人,人即是物,實難分清。如陸游《卜算子 詠梅》:“繹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與人交融為一,人化為高潔、孤獨、寂寞的梅,同時,梅也是高潔、孤獨、寂寞的人。劉熙載《藝概 詩概》曰:“陶詩‘吾亦愛吾廬’,我亦具物之情也;‘良苗亦懷薪’,物亦具我之情也”。宋代詩人陳與義《襄邑道中》:“臥看滿天云不知,不知云與我俱樂”。清代鄒一桂《草蟲》(《小山畫譜》卷下):“宋曾去巢無疑,工畫草蟲,年愈邁愈精。或問其何傳》無疑笑曰:‘此豈有法可傳哉?某少年時,取草蟲籠而觀之,窮晝夜而不厭。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復就草間觀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筆之時,不知我之為草蟲耶,草蟲之為我耶。此與造化生物之機緘蓋無以異,豈有可傳之法哉!’”總之,這是“心”與“物”雙向建構的結果,主體因同化了對象客體而獲得新質,對象客體也因灌注了主體的審美意識而不再屬于自然形態,從而體現出一種和諧的創造。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對此也作出分析:“物我兩忘的結果是物我同一。觀賞者在興高采烈之時,無暇區別物我,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復交流,在無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輸到物,同時也把物的姿態吸收于我。……我和物的界線完全消滅,我沒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沒入我,我和自然打成一片,在一塊發展,在一塊震顫”。
綜上所述,“物我兩忘“的文學創作方法,立足于內部的情感世界,以直覺與感悟達到超越,在物我同一中達到對無限的體認,重直覺而內化,是物與心之間的交融,是人與自然之間交流和對話。主體作為一切自然關系總和的審美者將審美與生命體驗融為一體,在向自然開放感官的過程中,通過直觀和體悟與自然溝通,在與自然的互動互感中,在精神上把握無限與永恒。對此,熊十力在《答馬格里尼》中認為這是“注重體認的方法”,是對物象的觀察和體悟的直覺。“體認者,能覺入所覺,渾然一體而不可分”(熊十力《十力語要》卷二《答馬格里尼》)。總之,“物我兩忘”建立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基礎上,涉及身體和自然的關系,始終保持親和自然的人生態度,通過身心的交流而得到升華,實現對心靈的再發現。“物我兩忘”作為觀物的重要的方法,揭示了中國人獨有的觀物方式;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表現出強烈審美生命的活力和張力。
注釋:
[1]汪涌豪.中國文學批評范疇體系[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44.
[2]郁沅.心物感應與情景交融[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124.
[3]王國維.人間詞話 附錄.惠風詞話 人間詞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256-257.
[4]劉明今.方法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