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職稱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08:17: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信息化職稱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信息化職稱論文

篇1

關鍵詞:高職語文;信息化;理論;內涵

一、高職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理論支撐

現代教育技術對語文學科建設影響較大的理論有建構主義理論、行為主義教學理論和情境認知理論。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 (constructivism)最早是由瑞士的讓?皮亞杰提出來的,他認為智慧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對環境的適應。在此觀點基礎上,他提出認知結構的兩大立論基礎:認知結構功能不變性和認知結構的可變性。同時,他指出認知結構產生的原因是主客體在相互作用的同時也包含著雙向建構,即學習是“個體在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學習是一種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能動建構認知圖式的過程”。建構主義與以往的學習理論有很大的區別,它強調人在學習時產生的認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與個體的前期經驗有關。

(1)建構主義教學觀

建構主義教學觀以建構主義的知識觀為基礎,認為知識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知識的積累是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基于自身的經驗、外在環境的影響而主動建構的結果。同時,知識的意義是由學習者賦予的,知識在傳遞過程中并不是簡單地傳授和疊加,而是根據學習主體的背景經驗重新創建,帶有明顯的個人經驗色彩。建構主義教學觀倡導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區別于傳統教育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學習過程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將信息進行加工并結合自己原有的經驗,主動對新知識進行建構。

建構主義教學觀對信息化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學生置于社會文化環境中,使學生基于已有的認知或經驗學習,以便于對新知識進行構建。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不是唱獨角戲,要轉變自身職能,由學習活動的領導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建構主義學習觀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一種建構的過程,它是學習主體將知識基于自身經驗而轉變成自己的內部表征,學習主體不斷積累自己的經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修正自己對知識的內部表述,并不斷加以完善,形成自己的知識體。學習活動不是知識的簡單重疊,而是一種互動的積累經驗的過程。同時,學生學習必須處于真實的情境中,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用所建構的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真實的問題。

2.行為主義教學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Behaviorism Theory)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到四五十年代,由于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的出現,使得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日趨完善。斯金納在《言語行為》中指出“教育是塑造人的行為”,并提出了刺激―反應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一方面是嘗試與錯誤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刺激―反應―強化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任何行為都可以通過環境的變化和對行為強化而達到行為的終極創造或改變。

該理論將學習行為分為兩個方面,即反射與操作。將行為主義理論應用于信息化教學中,就是將信息化教學內容作為刺激源,利用聲音、圖片、影像、文本等對學習主體產生綜合刺激,提高學習主體的記憶能力。在語文閱讀理解與寫作練習中,運用該理論指導學生學習,能取得較好的成果,有利于進行差異化教學。優秀生在這樣的學習中能獲取更多的信息,后進生也能專注學好基礎內容,不必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

3.情境認知理論

情境認知理論(Situated Cognitive Theory)是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的瑞斯尼克最先提出,而后的情境認知理論者在《教育研究者》雜志上發表了《情境認知與學習文化》一文,文章中明確提出學習主體所學習到的知識本身就帶有情境性,也就是說知識是社會文化中的組成要素,是在社會活動中被傳承和發展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可以說實踐并不是孤立于知識而存在的,“知識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組表征,也不是事實和規則的集合,知識是一種動態的建構與組織”。

該理論認為,學習只有發生在運用知識的情境中才能產生意義,如果學習脫離了運用知識的情境就沒有意義。因此,在高職語文信息化教學中要盡可能提供真實的情境,以及反映知識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的方式方法,為學習主體獲得經驗創造機會。

二、高職語文信息化課程體系的內涵

語文課程作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肩負著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我國的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最終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語文課程必須圍繞這一核心而開展教學。語文課程的工具性特性,決定了它是學生接受科學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的基礎課程,而且語文課程本身就擔負著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任務,所以它又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構成要素,對學生的成人和成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職語文信息化課程體系,就是利用網絡技術拓寬語文學習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化解語文教學難題,將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方法運用于高職語文教學活動的一個整體概念。

我國電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國農教授認為,信息技術改善課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信息化課程改革是將信息技術融入課程教學系統的各要素中,使得信息技術成為高職教師的教學工具,成為高職學生的認知工具,成為主要的教學媒體。

浙江師范大學的趙慧在其《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課程的整合性研究》中提出,“高職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指以行為主義、建構主義等教育理論為知識基礎,充分利用和發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在特定的信息環境中,按照高職語文的學科特色,推動信息資源與高職語文課程內容的深入整合,以協調完成高職語文學習任務的教學方式”。

基于專家學者的思考,結合本課題的研究重點,筆者認為高職語文信息化課程體系的內涵就是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高職語文課程體系中,結合高職語文課程體系的特色,充分發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計算機技術完善高職語文信息化課程的教學方式,從而形成一個理論與方法相結合的整體。

由于高職語文課程體系對學生的成人和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職教師應該隨時代變化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增強服務意識,進一步提升專業發展能力,為職業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施良方.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南國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問題.[J]電化教育研究,2002(12).

[3]趙慧.信息技術與高職語文課程的整合性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09.

篇2

關鍵詞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顯性課程;隱性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呼聲越來越高。鑒于此,高職院校要倡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既培養學生“做事”的本領,也培養學生“做人”的修養。課程是完成高職教育目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構建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是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定位及培養目標

作為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定位是: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是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

高職院校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培養目標:一是讓高職生了解、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和精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進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文化自覺,并把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內化為自己的人格。二是讓高職學生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領悟美的真諦,培育他們欣賞美、體驗美、鑒賞美的意識,升華他們對生活美、藝術美的追求。三是讓高職學生掌握人文知識,進而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四是通過人文知識、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提高高職生“做人”的自覺。所謂“做人的自覺”表現在以下幾點:善于自我和諧相處,善于與人和諧相處,善于與物和諧相處,即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相處。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特征

就課程性質來說,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因而,本土性與民族性是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顯著特征。

就課程目標而言,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喚醒和引導學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如果說自然科學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生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社會科學課程的目標就是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則是把學生培養成真正意義上的人。

就課程的知識性來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主要傳遞的是人文知識。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常常通過量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活動的實施,保證所培養的人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是培養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基礎保障。因為高職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才有可能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內化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構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是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學保障。

就課程結構來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具有層次性、拓展性。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由一門公共必修課“中國傳統文化”和兩門拓展選修課“文學欣賞”和“中華美學”組成。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功能,主要側重于高職學生的認知功能和文化傳遞功能。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層次性體現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的層次結構中,每一層次都有較明確的課程要求?!爸袊鴤鹘y文化”傳授的是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知識,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國文化在各個領域的體現和積極作用。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倫理為本位的文化,所謂倫理,就是如何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即如何做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重在培養高職學生“做人”的自覺意識,是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一門基礎性課程。

“文學欣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拓展課程。通過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習,重在培養高職學生的文學藝術修養,提高文學鑒賞能力,美化心靈,陶冶情操。因為文學是通過文學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學教育對于人的個性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中華美學”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更高層次的拓展課程。本門課程是上升到美學的理論高度研究美,重在通過美育塑造學生的人格。美育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理性力量,使學生達到情感與理性的完美統一。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為對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倍楦惺切枰囵B的,尤其離不開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為手段,激發學生美的情感,使他們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悅,情感得到升華,進而使心靈得到凈化。美育在豐富學生情感的同時,還給他們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貴不僅在于它能豐富學生的情感,更重要的還在于它體現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廣泛性。美育通過審美活動使學生的理性滲透于感性的個體存在之中,讓他們獲得情感與理智的滿足,從而達到情與理的高度融合。

就課程類型來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適宜采用討論式教學模式。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傳遞的是人文知識,人文知識是一種“反思性的知識”,具有個性化、隱喻性和多質性。如對“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這就體現出人文知識的個性化。因此,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最忌“灌輸”和“絕對化”,應采用討論課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真誠、開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體驗、移情、理解和對話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諦,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構建以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為主的中國傳統文化大課程體系

課程是實現或制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礎性決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都會指向課程。

課程包括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所謂顯性課程是根據教學計劃安排的,與一定的學科、實踐相聯系的育人媒體,它包括學科課程和實踐課程”。①“所謂隱性課程即那些沒有在課程計劃或學校政策中顯現,但卻是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結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組成部分,包括學校正規課程中隱含的教育因素、學校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學校的管理體制和制度、教師的人格和學校領導的風格以及與學校文化系統相通的社會文化等”。②

隱性課程的資源皆隱含于學校文化之中。這些資源是以暗示的形式傳導的,關鍵在于用心去體驗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長期性、間接性。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是整體課程的兩個部分,但從邏輯學意義說,它們在內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課程整體。首先,二者并非是主從關系,而是相互對立、相對獨立的兩個課程領域。其對立性是指隱性課程是相對顯性課程獨立存在的一種課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個互動的轉換關系,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是統一的整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顯性課程中潛含著隱性課程的成分,隱性課程強化著顯性課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種相互補充關系,只有當二者相互認同、彼此支持時,才能共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個性發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應是一個包含著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在內的全方位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養成過程。因此,本文所探討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概念,是指廣義上的課程概念,其包括顯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和隱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由顯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與隱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一起構成一個全面、正確、和諧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其中,顯性課程由核心基礎課程和拓展課程構成;隱性課程由活動課程、網絡課程、柔性課程等構成。

一是以外顯為主的常規結構形式,就是指常規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結構,即顯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結構形式,即在教學計劃中以課程科目形式出現的課程編制方案。顯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是以主干課程為綱,輔之以相關課程。由于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學制所限等原因,筆者認為,可設置一門核心公共必修課“中國傳統文化”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中的主干課程,側重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精神;設置“文學欣賞”和“中華美學”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的選修拓展課。

二是內隱的非常規結構形式,即隱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隱性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結構形式無固定的模式,所謂課外活動、講座、參觀、學校環境等都屬于這種形式。它以潛移默化的形式規范高職學生的舉止行為、價值觀念、精神世界。這是一種通過潛移默化方式間接影響學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知識真正成為學生的人文素質,就必須與學生的實際活動以及這些活動中的體驗相結合。而這種實際活動是在某種環境、某種氛圍中進行的,因此,只有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互配合,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的構成

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的結構由一門主干必修課“中國傳統文化”和兩門拓展選修課“文學欣賞”和“中華美學”構成。

主干課程“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公共必修課程,筆者建議將課程命名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十六講”,側重于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精神的講解,側重領悟中國傳統思想,使學生明白中國傳統文化中并沒有獨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踐行中華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選修課“文學欣賞”重在培養高職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審美水平,讓高職學生在文學欣賞中愉悅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靈、開闊思維。文學欣賞課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的過程。因此,“文學欣賞”的教學內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學欣賞方面的理論知識,重在作品欣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在享受、體驗中達到課程的培養目標。為此,高職院校“文學欣賞”課教學內容或教材的選取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選擇古典詩歌,通過詩歌欣賞培養學生詩性的智慧,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詩性智慧表現為感情的凝聚、直覺想象和境界的升華等方面。因此,要從人文精神出發拓展詩性思維,通過教育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詩性的無處不在,并把它最終落實到做人的基點上。因此,我們呼吁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從人文思維的角度,借助于“詩性的智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選擇曹雪芹的小說《紅樓夢》。因為《紅樓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巔峰之作,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和沒有結局的殘篇給讀者帶來太多的想象空間。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沒有讀過《紅樓夢》,那就是一種不可原諒的遺憾。據調查,我們的高職學生絕大多數沒有讀過《紅樓夢》,或對《紅樓夢》了解甚少。當然,通過幾節課的學習,不可能讓高職學生對《紅樓夢》有全面的了解或較深的認識。但我們的課堂教學永遠都只是一種引導和啟發,通過課堂引導、啟發,把學生引進門,最終還是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拔膶W欣賞”課通過對《紅樓夢》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來認識《紅樓夢》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水平。

“中華美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中更高層次的拓展選修課。人文素質教育中,審美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審美教育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并終生以推廣美育為己任。在當時與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還有梁啟超、王國維等人。在晚年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時,也一直強調:“提出美育,因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見,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顧忌,在教育上應特別注重?!敝砸妹烙诮蹋且驗閷χ袊硕?,倡導美育比倡導基督教要現實得多,因為幾千年來中國人雖然有精神信仰,但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上帝存在。

中國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視審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樂教”和“詩教”占有重要地位??鬃釉凇墩撜Z》中多次涉及音樂評論,這些評論都很深刻。臺灣學者徐復觀認為中國古代教育是以音樂為中心的教育,并且認為:“禮樂并重,并把樂安放在禮的上位,認定樂才是一個人格完成的境界,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雹坌鞆陀^認為儒家是主張“為人生而藝術”的,而這種“為人生而藝術”主要表現在音樂方面,同時也表現在詩歌方面。在《論語》里,孔子多次強調學習《詩》的重要意義。儒家認為只有通過“樂教”和“詩教”輔之以“禮”,才能培養出溫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則不同于儒家的將人格視作對仁義的歸依,而把人格看成對包括禮義在內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張在回歸自然、天人合德中實現人格的獨立自由。在中國歷史上儒道兩家是互補的,共同滋養著中華文化的靈根。李澤厚把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化歸結為一種“樂感文化”和“實用理性”。他認為:“儒家不是宗教但卻包含著宗教的熱情,雖然不是哲學但卻包含著哲學理性。它培養了一種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態度?!雹?/p>

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實際是在延續儒家的審美教育傳統?!叭绻f宗教對人類心靈起著一種凈化作用,使人對宇宙、對人產生一種神秘感和美感,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生物表示體貼和憐憫,那么依著者之見,詩歌在中國已經代替了宗教的作用?!雹菀驗楫斀裰袊说膫惱韮r值真空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所以,我們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也是我們提倡高職開設“中華美學”的目的所在。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為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的基礎。明確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定位,建立科學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合理分配學分,保證充足的學時,配備良好的師資,進行嚴謹的教學以及嚴格的考核等制度設計,是大學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礎。

注釋:

①②譚偉平:《大學人文教育與人文課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頁

③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頁

④李澤厚:《世紀新夢》,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頁

⑤林語堂:《中國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頁

參考文獻:

[1]張楚廷.課程與教學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譚衛平.人文教育與人文課程[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煉.美育的素質教育功能及其對學生人格的完善[J].經濟師,2008(1):121.

[4]譚偉平.大學人文教育與人文課程[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澤厚.世紀新夢[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篇3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

筆者通過文獻研究了解國內外精品課程研究的深度與維度,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照。

(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對已形成的事實的考察和研究。筆者將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計劃,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概括,發現問題,探索規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課程的現狀,探尋精品課程健康發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二、研究結果

(一)精品課程類別分布

教育部精品課程項目啟動十多年,我校精品課程建設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設評審出102門精品課程,其中4門國家級精品建設課程(簡稱國家級建設課),所占比例為3.92%;14門天津市精品課程(簡稱市級精品課),所占比例為13.72%;66門校級精品課程(簡稱校級精品課),所占比例為64.71%;18門校級精品建設課程(簡稱校級建設課),所占比例為17.65%。具體情況如下頁圖1所示。內容涉及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兩課”等學科領域。精品課程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精品課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緊跟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非常重視精品課程建設。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課程建設步伐呈逐年平穩增加的態勢。2003—2010年,我校市級精品課與校級精品課兩類課程平行有序發展并不斷增加,為我校2012年實現建成4門國家級建設課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還積極探索雙語精品課的建設思路,共建設評審出6門雙語校級精品課,擴大了精品課程的種類范疇。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三)精品課程院部分布

我校機械學院、自動化學院和汽車學院三個學院既擁有國家級建設課和市級精品課,又擁有校級精品課和校級建設課,說明這些學院無論從層級上還是從數量上來講,都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同時,職教學院的國家級建設課“職業教育學”在業界亦有較深的影響;信息學院、電子學院和理學院則從數量上表現出強大的發展后勁,如表2所示。然而,從整體來看,我校精品課程院部發展很不均衡,外語學院等文史經管院部的精品課程建設相對薄弱,這與其他研究者對精品課程的相關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課程學科分布

根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本科)分類體系,我校的精品課程學科大致可以分為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兩課”等四類。為了統計方便,筆者將社科部的兩門精品課歸為“兩課”類。我校理工類、教育學類的精品課程一共有94門,占全部精品課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與我校擁有強大的特色品牌專業緊密相關。我校擁有11個天津市品牌專業:自動化、機械制造工藝教育、機械維修及檢測技術教育、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動畫、網絡工程、交通運輸、教育技術學、電子商務。這些專業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學科,在國內業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依附特色學科而建的精品課程亦顯示出強大的專業匹配優勢。相對而言,我校管理學和“兩課”類精品課程還需要加強建設力度。

(五)精品課程進入方式

課程進入方式猶如打開精品課網站的一把鑰匙,醒目的進入方式能讓學習者非常容易找到課程網站,對利用精品課資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課網站的進入方式主要有三種:教務處主頁進入、圖書館主頁進入和院部主頁進入。圖書館主頁進入和教務處主頁進入兩種方式最終鏈接的是同一個精品課網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課程。但是,通過院部主頁能夠找到入口的精品課只有26門,占課程總數的25.49%。其中,國家級建設課有2門,占總數的50%;市級精品課有9門,占總數的64.29;校級精品課僅有15門,占總數的22.73%;而校級建設課信息則沒有出現在各院部網站上,如表4所示。這些數據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課建設上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課程宣傳上還存在很大欠缺。師生為了解信息會經常瀏覽自己院部的網站,這個途徑也是師生最易獲得精品課信息的方式,而調查結果卻凸顯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對精品課重建設、輕宣傳、輕應用的問題。

(六)精品課程可用性

精品課的關鍵在于建設,核心在于資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訪問課程網站則是實現課程資源共享的第一關。我校有72門精品課是可以成功訪問的,約占課程總數的70.59%。其中,國家級建設課均可使用;85.71%的市級精品課可以使用;77.27%的校級精品課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級建設課可以使用。網站可用性依課程級別高低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精品課不可使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服務器鏈接不通、網頁無法訪問、域名解析錯誤或該地址無效等。國家級建設課因其擁有統一的國家課程平臺,技術標準高,維護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課沒有專門平臺,基本上都是由圖書館網絡課程資源部負責、維護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較繁重,導致訪問使用率不理想。這從側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課網站資源 開放共享性較差,缺乏后期管理維護,從而給師生帶來極大的困擾,開放教學理念在精品課中得不到體現,嚴重偏離了精品課建設的初衷。

(七)精品課程運行質量

精品課程建設的理念是共享,不僅要有科學豐富的課程資源,更要有資源利用的技術保障。如果課程不能正常運行,再好的資源建設亦是無效的。相比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電子教案等課程資源,教學錄像作為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課程資源,在資源大小和使用難度上對課程建設的技術要求更高。教學錄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檢驗精品課運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我校僅有30門精品課可以在線點擊播放,占課程總數的29.41%。其中,個別錄像在播放過程中會出現聲音畫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暢等現象;有16門課程需要安裝插件或者下載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課程雖然下載安裝了插件,但是依然無法播放;錄像無法打開的課程共有10門,占9.8%;還有17門課程沒有教學錄像。如表5所示。教學錄像文件比較大,占用了大量的網絡空間,而課程建設中又會存在帶寬限制、無法順暢瀏覽以及系統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學錄像失去其實際應用價值。這些現象對我校日后教學錄像的制作標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滿足不同帶寬學習者的需要,在課程建設中可以考慮提供清晰版和流暢版兩個版本的教學錄像。

(八)精品課程互動交流

師生互動交流工具的建設是衡量網絡課程是否具有開放性的一個重要標志。我校精品課程互動交流工具可用性統計如下頁表6所示。在102門課程中,只有34門設置了互動交流工具,僅占課程總數的33.33%。其中,“網上留言”、“網上答疑”和“聯系我們”三種傳統的異步交流工具應用比較廣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臺,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學實踐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課網站中卻極少出現。整體而言,我校精品課網站互動交流工具部分建設內容比較薄弱,應該引起課程建設者的重視,要充分考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重視學習者進行人機對話或人人對話的渠道,從而將網絡精品課打造成沒有學校圍墻的第二課堂。

三、幾點思考

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共享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資源建設,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校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一定的資源規模優勢,但是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亟須我們努力改進,繼續完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優質開放教育資源。

(一)精品課程平臺存在缺憾

標準統一的技術平臺,不但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開放和共享,更能保證課程資源網站的正常運行。我校精品課程由各個參與院部自主確定技術規劃方案,獨立開發制作,由學校圖書館統一搭建網絡平臺進行,缺乏一個成熟的課程平臺,導致網站的穩定性不高,后期的課程更新和維護更是困難,極大地阻礙了我校精品課程資源的利用與共享。

(二)重評建、輕應用現象有待改變

通過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課程建設投入比較大,課程數量很多,但是根據課程進入方式的調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課程應用效果差,開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課程互動性薄弱,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很多課程為評而建,課程申報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維護,缺乏對課程的大力宣傳,導致課程變成無人問津的僵死課程。這些現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門對精品課程建設進行相應的總體指導與規劃。

(三)教師團隊意識應加強

在課程建設中,我校各院部的組織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組建了自己的精品課團隊,由學科教師、教育專家和計算機技術人員等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開發精品課程。有的院部則沒有組建課程團隊,課程建設基本由申報課程的教師負責。這種情況下,主講教師擔負了課程開發者、課程設計者和技術實現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程的資源設計上。因此,導致許多課程網站建設留下了粗制濫造的痕跡,從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課程中得不到體現,使課程資源共享成為空談,所以,加強教師的團隊意識是當務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參考文獻:

[1]羅雙蘭,等.國家精品課程與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的比較與思考[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6(2):41-44.

篇4

關鍵詞:中國;女子沙灘排球;奧運會;戰略思考

沙灘排球自1996年被列入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以來,就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并已逐步發展成為風靡全球的一項集競技、娛樂、健身為一體的球類運動。中國沙灘排球正式起步于1994年,相對于國外一些國家來說發展較晚,到目前為止,僅有十多年的歷程。但中國沙灘排球的發展是快速的,尤其是女子沙灘排球,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都獲得了并列第9名的不俗成績。[ 1 ]針對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國家體育總局排球管理中心在2004年全國沙灘排球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比賽目標是: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要進入前8強,力爭奪得獎牌。[ 2 ]從近幾年來在世界性大賽上所取得的成績來看,我國女子沙灘排球隊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實力和基礎。但是,不應當忽視目前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內所存在的諸如體能、技戰術、發揮穩定性方面的問題。因此,要想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既定目標,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還必須孕育新的突破。

1 中國女子沙灘排球在世界女子沙灘排球競爭格局中的位置

1. 1 與美國、巴西差距較大,處于第二集團

巴西和美國在世界女子沙灘排球的競爭格局中占據著絕對優勢, 與其他國家相比,處于明顯的領先地位,屬于第一集團。在我國女子沙灘排球界被稱為“黃金組合”的田佳/王菲在近幾年的世界性大賽中獲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使得我國女子沙灘排球向前跨進了一大步,目前與澳大利亞處在第二集團的位置上。

由于美國和巴西這兩個國家沙灘排球開展的歷史較長,已經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雄厚的后備力量, 加之運動員的職業化和競賽水平較高。在前八或前四強方面與歐美等國相比,由于我國沙灘排球開展較晚,國內巡回賽的競賽水平較低,很難有像巴西或美國那樣有一大批選手達到世界水平。從整體上來說,在短時期內還很難與之抗衡。但是,根據沙灘排球的項目特點,可以重點培養一對或幾對選手,來實現點的突破。

中國女子沙灘排球在近幾年的世界女子沙灘排球巡回賽和世界女子沙灘排球錦標賽上的成績逐年上升。中國隊的黃金組合田佳/王菲在2005年世界女子沙灘排球巡回賽上一共獲得了3 744個積分,排在第3位,與處在第2位的巴西的阿德里安娜/謝爾達這隊組合的3 752個積分十分接近,但與第1位的朱麗娜/萊瑞薩德6 404個積分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1. 2 發展快速,潛力巨大

通過2003—2005年世界女子沙灘排球巡回賽、錦標賽、奧運會的獎牌及前四強分布來看(見表1) ,畢業論文我國女子選手的成績提高很快,成較快的上升勢頭,說明我國女子沙灘排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需要發揮技巧的隔網對抗類項目中,我國選手在奧運會上所取得的成績令世人贊嘆。雖然這一項目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十分短暫,但是所呈現出來的潛力是巨大的。我國女子沙灘排球應努力抓住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最佳機遇,開創出嶄新篇章。

2 中國女子沙灘排球競技能力現狀分析

2. 1 身高、體重、年齡三項指標與國外隊員的比較分析

將中國隊與獲得雅典奧運會沙灘排球比賽前4名的美國、澳大利亞、巴西隊的身高、體重、年齡三項指標進行比較(見表2) ,碩士論文可以看出中國女子沙灘排球不同位置的隊員在身高、體重指標上都略高于國外隊員,經T檢驗無明顯差異,說明我國女子沙灘排球隊員已經具備了世界優秀沙灘排球隊員的形態(身高、體重)基礎。在年齡指標上,與國外運動員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P < 0. 05) 。中國和國外攻手的平均年齡分別是22. 5和30. 75,相差8歲。防守隊員年齡分別是24和30. 5,相差6歲。[ 4 ]

由于我國運動員的年齡普遍較低,擁有的沙灘排球運動年限較短,導致賽場經驗相對不足,同時,運動員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和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運動員的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協作尚未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可以說中國女子沙灘排球仍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2. 2 體能和技戰術方面與國外優秀隊員的對比分析

在體能方面,我國女子沙灘排球運動員與國外隊員相比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反映無氧運動能力及靈敏素質的快速移動和主要得分手段的扣球、攔網移動距離上均明顯低于國外隊員??焖賱幼骺刹糠址从尺\動員的爆發力和靈敏性,而跳發球、扣球、攔網等技術動作是比賽中得分的主要手段。這些技術動作在比賽距離分配上的差異可能是影響甚至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 1 ]在跳發球方面與國外優秀隊員的差異不明顯,在發球速度上甚至占有一定的優勢,平均發球速度在70千米/小時,最高發球速度達77千米/小時。

在技戰術方面,我國女子沙灘排球主要表現出主動得分能力弱,特別是防反系統落后,據研究發現,發球和防反扣球的能力是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環節。同時,作為防反系統關鍵部分的攔網,目前我國女隊的水平還較低。注重各項技術之間的串聯能力,加強技戰術實效性訓練,不但能減少運動員的無畏體能消耗,還能有效提高技戰術的發揮和擊球的成功率。

2. 3 心理和運動智能方面的現狀分析

沙灘排球的比賽性質和形式規定,比賽只能有兩名隊員參加,不能有替補,不能有教練員進行場外指導。這對運動員的個人獨立能力、心理素質以及自我指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這方面我國運動員的情況也差強人意。據調查發現,我國女子沙灘排球運動員極少接受專門的心理培訓。在智能方面,運動員智力狀況及一般的和專業的知識水平則對其戰術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運動員的文化知識水平的高低對其個人的獨立能力來說有決定作用。同時,盡快加強運動員的外語交流能力和沙灘排球專業外語知識的教授,對運動員參加世界性大賽或與外籍教練之間的交流能力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我國女子沙灘排球已逐步開始重視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運動智能在比賽中的重要作用。國家排協為此專門派出了三名沙灘排球教練員參加了國家體育總局專門舉辦的心理培訓班,醫學論文 以希望能指導運動員在比賽心理素質上的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使運動員自覺主動、充滿信心地參與比賽,在比賽中遇到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并頑強地、靈活地尋找競技取勝的途徑。

3 實現北京奧運會奪牌目標的幾點思考

3. 1 充分發揮“舉國體制”在提高競技體育成績方面的優勢

我國女子沙灘排球必須充分運用“舉國體制”這一優勢,進行統一組織,統一調配資源,爭取最廣泛的社會支持和參與。沙灘排球自獨立建制以來,已經在體制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以,必須進一步完善和發揮其在組織指導、科學管理方面的長處,及時解決所存在的阻礙因素。

3. 2 充分運用現代生化技術,科學訓練,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

生化監控是訓練成功的科學保證,現代生化技術監控運動訓練在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功。生化監測在疲勞的判定以及消除疲勞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實用價值,在訓練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恢復手段科學化上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職稱論文 [ 4 ]提倡科學訓練,必須以科學方法的充分運用為基礎。事實證明,在現代體育競技比賽中,先進技術的應用與否,已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關鍵。

3. 3 加強運動員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外因和內因作為一對矛盾是相互促進和制約的。運動員自身素質的高低是競技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基礎。因此,對女子沙灘排球運動員的文化知識、心理素質及外語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一定的培養,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提高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外,運動員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也為運動員今后的發展建立了一個較高的起點,符合我們所倡導的人文奧運精神。

3. 4 注重信息化技術在女子沙灘排球中的運用

建立在以計算機等數字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化在當前競技體育的選材、訓練和比賽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計算機運行相關的軟件可以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技能、心理水平、專項素質進行科學評價,輔助比賽統計和訓練監控工作,另外,還可結合數碼攝像機和計算機,對運動員的動作技術進行生物力學方面的解析,提倡科學訓練,必須大力提高信息化技術在我國女子沙灘排球訓練監控、比賽指導方面的應用。

參 考 文 獻

[ 1 ]張曉丹,等. 實際比賽中田佳/王菲與阿德里安娜/謝爾達的體能分配比較[ J ].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5 (5).

[ 2 ] 高沈陽. 中國沙灘排球的2008 [ J ]. 中國排球, 2005 (2).

[ 3 ]李王杰,等. 第28屆奧運會女子沙灘排球比賽技術統計數據的比較分析[ J ]. 四川體育科學, 2005 (3).

篇5

[摘要]研究社會不同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三個細分層次及其內在關聯;分析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及信息傳播特征,闡述城市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現狀,從個體與社會兩個層面分析差距的成因;在國家層面上,確定相關的治理政策視角,設定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兩個階段性戰略目標,具體提出各階段的不同措施。

1 引言

國內研究主要分析我國東西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信息差距及其社會影響。而新近的調查發現,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差距超過信息差距的總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體間存在顯著的互聯網信息差距,而且還呈現出加劇的傾向。需要從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需求與認知能力出發,結合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模式與特征,探討治理差距的對策職稱論文。

本文首先區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不同層次。在此基礎上,具體闡述我國城市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狀況與成因,以促進就業與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明確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國城鄉二元分割的具體情境,提出分階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三個層次

雖然已有文獻尚未明確劃分其過程的層次性,但可以從中發現,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獲益能力差距三個層次。

2.1 第一層次接入差距

以歐盟的互聯網調查和美國商務部的系列調查為代表,許多研究根據創新傳播理論分析了互聯網接入的發展過程。研究發現一國的不同社會群體開始接入互聯網的時刻、飽和率水平都有顯著差異,可以用圖1所示的分層模型來表述:

群體A屬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國最先接入互聯網的群體,該群體中的個體接入比例最高;群體C是信息貧弱群體,開始接入互聯網的起始時刻最晚、群體中僅有較低比例接入互聯網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層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體的互聯網使用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使用能力包括基礎性技能、結構性技能兩個層面?;A性技能即對網上文獻的閱讀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取得的;結構性技能是使用互聯網收集信息、加工數據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類軟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礎性技能之上,主要通過信息技術培訓與學習取得。參與網絡游戲、瀏覽網頁與設計圖文、開展網上交易之間的技能差別是顯著的。基礎性技能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結構性技能持續變化。

2.3 第三層次獲益能力差距

互聯網使用能力在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的輔助下,形成獲益能力,即運用互聯網支持工作、改善個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的一種戰略性能力。綜合已有研究,本文認為互聯網使用能力、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和獲益能力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獲益能力差距最難以縮減。由于掌握的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差異,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條件下,圖1中的群體C從互聯網使用中獲得的收益也低于群體A和B:

3 我國城市互聯網領域的信息差距現狀

3.1 我國互聯網發展模式與信息傳播特征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的互聯網發展建立在政府推進和外來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務組織一用戶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務體系。自2005年后,我國互聯網快速普及,正處在快速擴張初期,開始向農村滲透。2009年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網民3.84億,成為人口最多的網民國家。區別于發達國家的一個關鍵性變化,是產生了多樣化的互聯網應用方式創新。除電腦之外,手機、游戲機、電視機等,都已具備網絡接人能力,手機和電腦共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互聯網隨身化、便攜化趨勢日益明顯。持續更新的互聯網媒介,推動了我國信息傳播向分眾化、個人化方向發展。

3.2 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

我國城市信息貧弱群體主要包括城市戶籍的無業與失業人員、在業低收入人員等以及農民工兩類。

3.2.1 城市互聯網接入差距

根據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關于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2008~2010三年中,我國總體互聯網接入率在持續增加,網民城鄉結構對比基本沒有變化;而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接入率遠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農民工的接入率明顯低于城市戶籍信息貧弱群體的接入水平,幾乎沒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聯網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廣州和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邊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體之間存在明顯的互聯網使用差距。以互聯網發展全國領先的北京市為例,包括流動人口、郊區農民在內的各群體的信息化水平可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個層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別是9%、37.6%、53.4%。各群體之間在收入水平、電腦擁有率、互聯網接入、上網時間長度、網絡應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較大。高端群體網絡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廣泛使用電腦和網絡,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超過30小時,網絡應用水平高;中端群體電腦擁有率超過五成,網絡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網時間13小時;低端群體電腦擁有率低,幾乎不能上網、沒有郵箱。占人口半數以上的低端群體包括城郊農民、下崗與無業人員、殘疾人、家庭婦女以及農民工,傳統媒體仍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雖然缺乏國家層面的量化數據,北京市的互聯網應用結構作為一個參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數量以及該群體與其他群體間的互聯網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聯網獲益差距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網絡應用產生的價值很有限。在我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制度環境缺乏穩定性、組織機構快速變遷、個體流動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服務需求主要涉及就業、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務等方面,而利用互聯網提供上述服務,在我國仍處于初始階段。第24次CNNIC互聯網調查指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因回避社會現實而上網的傾向,超出主動的互聯網應用,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者、企業管理人員等則與之相反;農民工與辦公室職員在網上教育、網絡銀行、電子商務等應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聯網調查發現,與我國整體網民相比,手機網民中農民工和城市無業、失業人員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機上網中使用率最高的應用是聊天,達到71.5%,信息貧弱群體從互聯網應用中獲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國城市互聯網差距成因與治理

4.1 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個體層面,低教育程度、職業狀況、收入水平以及對互聯網的有限認知是我國城市互聯網接人與使用差距的四個主要成因,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對產生互聯網獲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CNNIC歷次調查發現,個人不上網的兩個主要原因依次為:缺乏上網所需的技能、不具備上網條件。國家統計局的《2009年農民工監察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外出農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從事低收入的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為主。月平均收入為1417元,幾乎沒有在崗位上獲得信息技術培訓,制約著該群體對互聯網的使用。我國市場化定價的互聯網接入費用每戶平均77元/月,網吧上網費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聯網調查),網絡接入價格占收入水平較高。城市戶籍的信息貧弱群體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農民工,但是也難以支付市場化的信息技術培訓和網絡接入費用。信息貧弱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以先賦性社會關系為主,鏈合關系短缺,導致其社會支持系統薄弱,難以通過使用網絡獲得利益。論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形成與治理

在社會層面,農村互聯網信息基礎設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設施的難以獲得性,是造成農民工、城郊農民這兩個細分群體低接入率的兩大外部主因。信息資源供給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獲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貧弱群體對信息服務的類型和定價決策以及信息內容和傳播形式沒有實質性影響,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對符合信息貧弱群體需求的信息資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這一群體的就業、學習、生活事務。

4.2 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政策視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質是建立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動,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與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等,促進城市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公眾的深度參與。我國城市信息貧弱群體數量龐大,與其他群體間存在較大的互聯網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進程缺少堅實的社會基礎。在缺乏外部干預的情況下,現存差距將會加速擴大,互聯網差距會與既有的多種社會分化相互滲透,導致信息貧弱群體難以參與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社會活動,加劇這一群體在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劣勢。

已有研究發現,僅采用技術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聯網基礎設施、降低互聯網接入費用、提供網絡技能培訓等技術性措施,不足以縮小群體間的互聯網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關政策設計開始轉向社會性視角,在采用技術性政策措施的同時,從信息貧弱群體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發展障礙出發,通過社會政策,向這一群體賦權,使之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業政策與信息化政策等多個領域,需要提高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職業技能,增加其社會資本,完善公共服務,使這一群體獲得更多利益。一個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公私部門、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建立一個社會矯正機制,縮小我國城市群體間的互聯網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貧弱群體的就業與生活狀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5.1 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戰略目標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社會基礎還較為薄弱。本文認為,我國治理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目標應具有階段性,以提高接入率為基礎,設定近期和長期目標,見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對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可獲得性。應加強城市公共網絡端口建設,將學校、圖書館、社區學習中心等接入互聯網,使信息貧弱群體能夠接觸網絡。建議以民政部門的社區信息化建設、各地區的社區學習中心為依托,通過社區、居委會統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向各類信息貧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獻電腦、免費或低收費網絡服務;各地區應探索將城市公共網絡資源向農民工開放的模式,改善他們對網絡的獲得。應融合網絡與傳統媒體,整合從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資源和服務,向信息貧弱群體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聯網使用技能與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化培訓存在多方投入、多頭管理、缺乏整體規劃等問題,應鼓勵信息技術培訓機構、用工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以及開展就業支持計劃(例如國務院扶貧辦的雨露計劃)的政府部門進行合作,結合就業需求(無論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業)設計教學內容,使信息貧弱群體通過培訓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強這一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的靈活性。

5.2.2 長期的治理措施

強化信息化的社會基礎。應推進競爭政策和普遍服務政策,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互聯網接入費用;根據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把握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趨勢,為本土產業技術創新形成包容性空間,繼續推進信息無障礙標準,增強縮減信息差距的技術基礎;借鑒國外經驗,重視全民信息技術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際傳遞。

提高信息服務質量。采取措施促使各類信息服務主體承擔社會責任,要求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中文網絡等媒體對信息內容加強自律管理,創建符合信息貧弱群體需要與認知能力的信息內容。重點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提高公共信息服務的用戶導向性,使城市信息貧弱群體能夠獲得關鍵性的公共信息服務。

形成長效信息培訓運行機制。信息技術培訓需要進行平臺建設,吸引地方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的長期投入,對培訓項目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改進。在實踐中,一些跨國公司聯合公益性、非營利性組織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社區學習中心,項目設計和管理的規范性高,重視培訓師資和當地的骨干力量,產生了規模效應,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社區學習模式。

增強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社會參與能力。我國在較長時期內不會改變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中高級藍領短缺的就業市場狀況會延續。城市信息貧弱群體就業以藍領職業為主,而當前的教育體系和就業選擇、社會資源分配不利于藍領。國家應提高職業教育的成效,創建更為多元的文化環境,使藍領在社會參與、經濟與文化資源分配中獲得更為公平的機會,提高收入和職業滿意度。論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形成與治理

參考文獻:

[1]張新紅,中國數字鴻溝報告2008,電子政務,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div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會:理論、現實、模式、反思,傳播與社會學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數字鴻溝研究報告(2005)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div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齡,城市化進程中外來農民工信息服務研究以珠三角為例,圖書情報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國信息服務體系構建現狀與對策,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12]周宏仁,國家信息化優先領域和推進策略,中國信息界,2009.1:36-43

篇6

關鍵詞:非稅管理;非稅收入;財政收入

前言

非稅收入的運作模式基本上采取“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政府統籌”的方式,以非稅收入管理處(局)為主、其它科(局、股)室為為輔,分類操作、歸口管理。繳入財政的各項非稅收入除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外,全部納入財政專戶管理。但非稅收入的具體操作中,筆者認為部分地方還未嚴格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財政部門對非稅資金的總體概貌和規模不清、管理意識不強、監督力度欠缺,表現在:

一、征收力度不大,應收盡收不到位。

1、缺乏過硬的征收手段,征收成本大,效果差。如: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因執收主體自已征收效果甚微,只能采取委托代征方式,按征收數超額累進支付代征手續費,代征手續費一般要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2、行政干預大,隨意減免。執收單位未按規定程序越權減免基(資)金收入,有的由領導出面批條子,隨意減免或緩交,導致應收不收或少收。再加上各地政府為招商引資,確保重點項目而頒布的一系列規費減免的非稅優惠政策,收入流失較大。

3、征管部門不重視、不跟蹤問效,導致非稅收入流失。部分征管部門對改制、轉制和國有股本投資等國資企業無償占有專營權、經營權及其他無形資產,擅自處置國有資產、降低國有股權比例、不同股同利分紅等現象不及時關注、跟蹤問效,致使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收益流失較大,有的甚至還將國有資產經營收益任意處置,謀取小集體利益。

二、票據使用不規范。

1、混用票據。少數單位對收費(基金)票據和內部往來結算收據的使用規定的政策界限分不清楚,收費不開具規定的收費(基金)收據,而是用內部往來結算收據和地稅部門的服務性統一結算收據收費,人為混用、串用票據。

2、自印票據。個別單位收費不按規定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而是自印票據或從市場上買來的收款收據收費。

3、票據填列不全。經抽查,相當部分票據未列明收費項目、代碼、性質、標準等基本要素。

三、統計工作未建全,非稅收入核算過于籠統。

1、未建立非稅收入統計報告制度。財政部門對種類繁雜、管理分散的非稅收入統計工作還未啟動,沒有形成專門的統計報告反映非稅總體征管情況,對非稅收入的總體概貌不清。

2、對非稅收入核算不具體,欠科學。目前開發的非稅收入管理核算模塊,對非稅收入的核算沒有分清具體的收入性質、管理方式及收費明細項目,從數據庫中無法識別某個單項收費的入庫及管理情況,整個非稅收入核算體系比較籠統、粗放。

四、資金管理分散,方式未定型。

1、統管范疇不清,資金管理分散。由于財政部門對非稅資金的統管主要采取分類操作、歸口管理的方式,有些管理人員對非稅收入管理的總體概念不清晰,整個非稅資金未完全納入財政預算及專戶管理的總盤子,相當部分非稅資金游離于歸口部門或直接坐支。

2、預算資金人為調劑。財政部門對國家規定要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不是依據資金性質劃分確定管理范圍,而是根據財政預算總規模和稅負比重來確定非稅收入的預算入庫額,有意識地調劑非稅收入預算管理規模。五、使用結構不合理,??顚S寐鋵嵅坏轿?。

1、用于投放生產性支出比例小,用于單位經費比例相對較高。所征收入基本用于養人,投放生產項目的比重很小。

2、人員經費擠占了專項基(資)金。按規定,專項基(資)金應設專帳,專款專用,但有些單位人員經費和專項基(資)金捆梆使用,人為地擠占了專項基(資)金。

以上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制度,規范資金管理行為:

(一)強化措施,進一步加大征收力度。

1、加大宣傳力度。各執收單位要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非稅收入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在全社會形成共識,進—步增強繳費義務人的繳費意識,為依法執收創造良好的環境。

2、全面推行非稅網絡信息化管理系統。執收單位與市財政、銀行聯網,對非稅收入征收過程中的票據填開、資金繳存、劃解國庫或財政專戶的全過程,實行計算機網絡管理,實現財政部門與銀行、執收單位之間的數獲據共享和信息交換,以加強對非稅收入征收監管,確保依法征收,應收盡收。

3、規范執收行為,從嚴減免。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依法征收、依標準征收,規范非稅收入緩減免審批程序,明確減免權限,堅決禁止隨意減免、越權減免和收“人情費”、“關系費”的行為。未經財政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批準,執收單位不得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未經國務院或財政部批準,執收單位不得減免政府性基金。

4、對改制企業及重點項目進行一次專門的非稅收入清理活動,對國有股權及資產進行評估確認,既要體現政策優惠,又要避免財政性資金流失,對惡意賤估國有資產價值的行為進行糾正,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改進非稅收入核算管理系統,進一步規范核算行為。

1、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庫或統計臺帳、報表制度。按照《<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釋義》規定的分類口徑,把稅收之外的財政性資金都納入非稅收入管理范疇,完善項目管理庫和統計報告體系,提高收入統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2、改進非稅收入管理核算系統。通過系統升級,全面實現非稅收入收繳、撥付、核算的信息化和具體化管理,改進收入明細核算和對賬辦法,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確保非稅收入安全、公開、透明。

3、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票據使用與核銷的日常管理,票據的開具必須規范、字跡清楚、項目齊全、內容完整,嚴把票據核銷關,及時糾正票據使用中的違規行為。

4、加強非稅收入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技能鍛煉,熟悉國家政策法規,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核算水平。

(三)改進非稅收入管理方式,進一步強化財政部門統管力度。

1、將目前分散在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處(科、股)室管理的非稅收入逐步歸口集中非稅收入管理處(局)統一核算管理,提高資金管理效率。

2、對照非稅收入的有關政策法規,按規定要求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要嚴格實行預算管理,未明確納入預算管理的要逐步納入預算管理。

3、結合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改善“誰收誰用、多收多用、多罰多返”的分配格局,統一編制部門預算和財政預算、統一支出口徑和標準核定單位支出,將財政專戶直接返撥逐步轉為國庫集中支付,由國庫按使用計劃或進度撥款,真正做到繳撥分離。

(四)合法使用專項資金,切實做到專款專用。

1、理順財政體制,實行人事改革,定編定崗,將單位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部門預算管理并予以保障,從根本上解決因財力不足,“以費養人”運行現狀,預防征收單位合理擠占、挪用專項資金。

2、加大專項資金生產性支出投放比重,規范資金使用審批程序和審批權限,政府性基金統一由預算安排調配、按項目及其進度核撥,將資金真正用到實處。

(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日常監管與專項執法檢查。

篇7

摘要:網絡既是一個信息傳播媒體,同時又是一種市場和經營的工具。由于網絡具有這種媒體和工具的雙重特性,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市場的性質和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本文將從時空觀念的變化、信息傳播模式的變化、市場性質的變化、消費者概念及行為的變化、企業營銷觀念的變化等五個方面探討網絡環境對企業經營和營銷理論的影響。

一、時空觀念的變化

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信息傳播媒體,由于這種新型媒體的特殊性,將會導致人們在時空觀念上發生變化。時空觀念的變化是導致后續一系列企業經營操作實務和理論模式改變的根本原因。

1.傳統工業化社會的時空觀。在傳統工業化環境下,人們的時空觀主要體現出如下兩個方面的特點:(1)在時間上的程序性限制。在工業化社會的時空環境下,人們的一切活動和安排都是按既定的時間進行,時間上的程序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許多企業在開展市場營銷和經營活動時的行為模式。例如,企業在電視上進行廣告宣傳時,往往會考慮不同時段的電視節目及收視率;企業在舉辦或參加產品訂貨會時,也必須按既定的時間程序安排。(2)在空間上有范圍和地域概念。在工業化社會時空環境下,空間上的范圍和地域限制也深刻地影響到企業在市場營銷和經營活動中的行為模式。由于空間上的范圍和地域限制會造成信息溝通和管理上的不暢,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效率,所以傳統企業在市場拓展、企業布局、企業選址、兼并對象選擇等過程中,往往會將對象所在的地理位置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2.信息社會的時空觀。(1)在時間上沒有了程序性的限制。在網絡環境下,人們的活動可以不按既定的時間程序安排。由于網絡可以跨越時間約束進行全天候的信息交換,所以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是了解產品價格信息、供求信息,還是直接訂貨、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宣傳等,都可以不受時間方面的限制。(2)在空間上沒有了地域的概念。從獲取信息的角度看,在網絡環境下沒有地域的概念。處在世界任何一個地理位置的企業,只要上網就可以獲取有關的信息。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這一特點來拓展其經營和市場活動的范圍,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兩種不同時空觀念的重組。由于技術環境的變化和以上原因,上述兩種時空觀會同時作用在當代人身上。一方面,生活在現階段的人們賴以生活和工作的基礎體現著工業化社會時空觀的特征,而另一方面,在獲取生活和工作的信息方面,又體現出信息化社會時空觀的特征。兩種不同時空觀同時存在,共同作用,對傳統企業經營理論和實務操作模式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現階段企業在計劃拓展市場和經營活動范圍時,往往可以不考慮地域和時間因素的限制。但是,在現實操作時又不得不考慮當地物流和供應鏈系統的發達和完善程度。因為如果沒有了下游物流和供應鏈的支撐,這種跨地域的信息資源是不可能為企業帶來現實的經濟效益的。

時空觀的重組對于企業營銷策略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網絡營銷的范圍會大大地突破原商品銷售范圍和消費者群體、地理位置半徑和交通便利條件劃界的營銷模式;產品交易會沒有了地點和統一時間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網址和客戶希望的任何時間,群體集會變成了個體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訪問和處理;消費者了解商品信息的途徑由完全以被動式的接收為主,演變為主動在網絡上搜尋信息和被動地從傳媒接受信息并重等等。因此,時間和空間觀念的變遷,要求企業在新的形勢下隨時調整自己的促銷策略和具體實施方案,以適應信息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

二、信息傳播模式的變化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商務信息的傳播渠道不再是單一依賴于傳統媒體,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1.傳統信息傳播模式的特點。在傳統環境下,企業商務信息的主要傳播形式是通過各類廣告,如電視、報紙、雜志、戶外廣告牌等,這些傳統媒體的特點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相對固定的廣告內容。為了打動顧客,傳統媒體往往需要投入較高的費用和較長的時間精心制作廣告內容。廣告內容一旦確定以后,由于種種限制,在展示廣告的這段時間內通常不會改變,這樣無法及時反映企業最近的產品或經營動向。(2)固定的傳播途徑和范圍。廣告一旦選擇了傳統媒體,就會受到該傳媒特點的限制。如選擇視頻傳媒會受時間程序和觀眾分布特點的限制;選擇平面傳媒會受發行和覆蓋范圍特點的限制等。(3)針對普通大眾的宣傳。傳統媒體在進行宣傳時往往不能將潛在的顧客和真正的顧客分開來處理,這種宣傳只能是一種沒有針對性的、大眾化的宣傳。針對普通大眾制作的廣告內容一般也非常簡單明了,因為廣告內容做得過細反而會引起受眾反感或拒絕觀看。(4)單向、推式的廣告宣傳。傳統的廣告媒體無論是電視、報紙還是雜志、戶外廣告牌等,其信息源都是單向傳遞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推出什么內容,受眾就只能被動地接受什么內容。

2.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模式的特提供點。(1)雙向的信息傳播模式?;ヂ摼W能夠實現信息傳播雙方相當深度的交互溝通,即信息的傳播不再會保持目前這種單向的傳播模式,而是逐步演變成一種雙向的信息需求和傳播模式。在這種交互的雙向傳播模式下,信息源積極地向信息需求者展現自己的信息產品的同時,信息需求者也在積極主動地向信息源索要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推拉互動的信息供求模式。在網絡環境下,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將會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信息需求的個性化,人們不再滿足固定的、面向群體的信息,而是按個人的需求來接受信息;二是主動地尋求所需要的信息,即人們對信息需求和接收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上網搜尋所需要的信息。另外,從信息源的角度看,由于需求模式發生了變化,從而迫使傳播模式也要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由傳統按固定的信息(節目)組織播出方式變為按用戶需求組織播出,即信息源只是準備了大量的信息(節目),但沒有固定的播出時間表,用戶按自己的需求點播信息(節目)。信息源推出的是素材,用戶拉出的是各自感興趣的內容,這種推拉互動的信息傳播模式將演變成為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模式。作為網絡營銷者必須時刻關注消費者感興趣的信息,積極組織上網,即推出網絡用戶關心的信息。(3)多媒體信息傳播模式。與互聯網相比,傳統媒介的信息傳播模式是分離的。電視臺主要傳播的是視頻信息,電臺主要傳播的是音頻信息,而報紙、雜志等主要傳播的是文字信息,而Internet將這三者集成在一起,形成了多媒體信息傳播模式。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傳播聲音、文字、圖象、動畫等多媒體的信息,來全方位地展示產品或服務的外觀、性能、品質等,使消費者完全認識了商品或服務后再去購買。

三、市場性態的變化

在網絡環境下,市場的性態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虛擬市場(或稱信息市場)的形成將突破許多傳統市場的限制,為在網絡環境下新一輪市場營銷和經營活動奠定了基礎。

1.從實體市場到虛擬市場。傳統的市場主要表現為實體市場。在實體市場上商家需要陳列一定量的商品供顧客選購,并且陳列的商品品種和數量越多對顧客的吸引力越大,而這毫無疑問會導致企業一定量的資金占用和貨物積壓。所以企業在傳統環境中開展經營活動必須面對經營規模、對顧客吸引力與資金占用、貨物積壓之間的矛盾。但是在網絡環境下,由于虛擬市場只需要提供商品信息,就可供客戶進行挑選和購買,它既沒有資金的占用,也沒有貨物的積壓。所以虛擬市場的最大競爭優勢就是:能夠在無限擴大市場“陳列”商品數量的同時,又不會對經營者形成任何負擔。如亞馬遜網上書店能提供310多萬種的圖書品種,這是任何一個傳統書店都無法做到的。在實體市場上,顧客可以通過各種感覺器官,通過看、聽、觸摸、聞等手段對產品形成一個直覺印象,甚至通過試驗來確定產品的適用性,從而決定是否購買;而在虛擬市場上顧客無法通過自己的感官系統了解和判斷產品?;ヂ摼W市場的這種虛擬性限定了它不可能獨立于現實市場而存在,它并不是市場的全部,而只是市場的一部分。

2.新型市場形態的特點。虛擬市場這種新型的市場形態,除了對經營者沒有貨物積壓和資金占用,對顧客具有足夠大的吸引力以外,它還有許多傳統市場形態所不具備的特點。這些特點正是經營者所追求的和市場營銷努力所期望實現的。(1)交易的直接化。在網絡環境下,生產廠商和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直接進行商品交易。這種面對面的直接交易避開了某些傳統的商業流通環節,從而對以傳統商業運作為主的市場運作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2)市場的多樣化、個性化。在網絡時代,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產品將千方百計地在網上營造自己的營銷模式以吸引客戶。(3)一對一或微營銷形式的出現。隨著市場的發展和企業競爭活動的加劇,企業的營銷活動開始針對同質市場和專業市場來展開。目前市場變化主要體現在市場的劃分越來越細和越來越個性化這兩個方面。在傳統環境下,這兩個方面無論怎樣發展,其最終結果還是針對某一特定的消費群體,只有在網絡環境下才有可能把這兩個方面的趨勢推向極至,演變成為一場針對每個消費者的一對一營銷或微營銷。(4)交易范圍的全球化。網絡突破了傳統市場的時空界限,使企業從偏狹的國內市場轉向了全球化的市場。

四、消費者概念及行為的變化消費者是市場營銷策略要考慮的重點對象。在網絡環境下,消費者概念和消費者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一個消費者首先是一個活躍在不斷變化的虛擬網絡環境之中的“沖浪者”,他一方面扮演著個人購買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則扮演著社會消費者的角色,起著引導社會消費的作用。所以,網絡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是個人消費與社會消費交織在一起的復雜行為。認識并研究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可以為網絡營銷企業的營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消費者的概念從大眾中分離。在傳統的營銷理論中,大眾(mass)和消費者(customer)是不加以區別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潛在的消費者,是營銷策略的對象。在傳統的市場營銷活動中,企業的宣傳、廣告和營銷策略是面對所有人的。所以,廣告不僅花費巨大,而且有較大的盲目性,這種情況在網絡環境下會得到根本的改變。電子商務系統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商品信息展示和多功能的商品信息檢索機制,商品的消費者一旦有了需求,會立刻上網主動搜尋有關商品信息,于是,消費者開始從大眾中分離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上網主動搜尋商品信息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真正的消費者從大眾中分離出來以后,對于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營銷活動極為有利。在對企業及產品進行宣傳時,對于普通大眾,企業只需用非常簡短的語句或畫面,非常強烈的感官刺激,給人留下一個非常明確的主題或品牌印象即可,此時任何冗長的宣傳、詳細的產品信息都會適得其反。而對于真正的消費者,由于他們有購買企業產品的需求,因此企業應該向他們提供詳細的產品信息,以滿足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多方挑選、貨比三家的需求。針對兩類不同的消費者,企業還應該采用不同的營銷宣傳媒體。對普通大眾采用傳統的廣告和促銷方式,如電視、報紙、雜志等,因為這些媒體覆蓋面大,受眾群體多;而對于真正的消費者則應采用網站宣傳的方式,通過網站提供豐富、翔實的產品信息。

2.消費者直接參與生產和商業流通循環。傳統的商業流通循環是由生產者、商業機構和消費者三者組成的,其中商業機構在這中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營銷模式中,消費者所選擇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已經設計制造出來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各種銷售渠道,最終到達顧客的手中。在這種模式下,消費者是企業產品的被動接受者,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而且由于技術、資金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企業也無法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從理論上來看,這種流通模式無論如何總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在網絡環境下情況將會改變。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網絡的支持下直接構成商品流通循環。其結果使得商業機構的職能作用逐步淡化,消費者直接參與企業營銷的過程,市場的不確定性因此減少,生產者更容易掌握市場對產品的實際需求。如戴爾的直銷模式“GoDirect”,實現了戴爾的超速增長,滿足了顧客的特定需求;IBM的“Alphaworks”讓消費者直接參與IBM的產品設計,生產顧客需求的特定產品。

3.大范圍的選擇和理性購買。大范圍選擇和理性化購買是網絡環境下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式變化最明顯的特征。由于網絡和電子商務系統巨大的信息處理能力,為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提供了空前規模的選擇余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有生產優質并適合于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企業由此才能獲得收益和利潤。

五、經營和思維模式的變化

網絡環境所引發企業經營和人們思維觀念上的變化是對傳統經營管理理論和企業實務操作過程影響和沖擊最大的地方。傳統的企業營銷理念經歷了生產理念、產品理念、推銷理念、營銷理念和社會營銷理念的五個階段。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企業提供業的經營和營銷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互聯網打破了地域分割,縮短了流通時間,降低了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傳輸處理成本,使生產和消費者更為貼近,使客戶有極大的商品選擇空間和余地,而且此時的客戶選擇產品時表現出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必須以“客戶”所代表的市場為導向,“客戶滿意度”成為企業發展的最重要指標。企業能否快速響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變化,決定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生存和發展。所以網絡帶給企業的不僅是一種新技術,更是一種全新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為此,企業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對其營銷理念進行徹底的革命。

網絡環境下的企業經營和營銷理念的變化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生產與消費的融合?;ヂ摼W對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各種中間(迂回)環節進行了徹底的削減,縮小了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時間路徑、空間路徑和人際路徑,把“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的數學理念變為營銷理念。如果說資本使生產與消費分離的話,網絡則實現了生產與消費的融合,這種營銷理念極大地提高了市場營銷的形態效用、空間效用、時間效用、價值效用與信息效用。(2)速度。在網絡市場上從事營銷活動,講究的是一個“快”字,速度要快,行動要快。這種速度觀念表現在產品的更新換代、網站內容更新、信息查詢與交互、物流等各個方面,沒有速度,就沒有顧客。(3)誠信。誠信是電子商務條件下的市場營銷思想基礎。網絡虛擬市場沒有物理介質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它所依賴的是密碼、認證和其他保密措施,在這種環境下,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消費者如發現自己買的是假冒偽劣產品,可以方便地利用網絡實現信息的廣域和高速傳播,導致企業信譽急劇下降。因此,沒有信譽的企業,很難在網絡上長久地把生意做下去。(4)服務。電子商務環境下,市場競爭從內容到方式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服務競爭成了商戰的重要內容。不同企業經營的同類產品,在品質、規格、功能、價格等方面相差無幾,顧客之所以購買某企業的產品,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能否提供優質服務。網絡為企業和客戶之間的溝通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滿足客戶的合理要求,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維系、改善并擴充與客戶的關系,是企業必須樹立的網絡營銷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