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學年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0:13: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學學年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青年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已納入西方學者研究的對象,隨著青年研究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種種關于青年的理論模型。了解這些理論,對我國正在發展中的青年研究事業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本文按照西方青年研究大體發展邏輯,簡介青年文化學和青年社會學研究的主要理論。
一、青年文化學理論
青年文化學是把青年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利用文化人類學知識對其進行研究,旨在指示青年亞文化發生發展業起作用的規律。首先用文化人類學觀點對青年進行研究的是美國學者M•米德,繼后按文化學模型進行研究的有R•本尼迪克特、林頓、卡丁納等人。他們認為,青年期不單是一種生理一心理現象,而且是一種文化現象。現代社會的青年期本身就是社會文明發展的產物。青年期的特征固然有生理、心理的表現,但起決定作用的是社會文化類型,社會發展的復雜程度,以及社會在不同年齡組之間所確定的差異和從一個年齡組向另一個年齡組過渡的方式。在文化不發達的社會里,如薩摩亞群島的原始部落群里,幾乎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青年期,人們既看不到什么“青春期危機”,也看不到與青春期到來相隨而生的戲劇性變化。當代社會文明不僅促進了人的生理方面的早熟,使青春期不斷提前,而且社會文化適應過程的復雜化,使青春期愈益向后拉長。因此,人生歷程上的漫長的青年期,是當代社會文明的必然產物。他們認為,青年是社會世代結構關系中的一代人。世代關系是一種文化關系。在傳統社會里,社會文化緩慢演進,上一代人把傳統文化自然而然地傳給了下一代。上一代人是青年社會化或文化適應過程的主要因素。由于社會文化的加速度發展,世代間傳統的文化傳遞過程產生了障礙。上一代人在青年社會化過程中的地位被青年同齡群體所代替。青年群體成為青年社會化或文化適應過程的基本因素。青年的成長和發展可以不再依賴于成人據優勢的社會主導文化,而越來越仰仗青年自己創造的文化,即所謂青年亞文化或青年文化。米德進一步把人類社會世代關系歸納為三種文化類型。即成人楷模型、業存文化型和青年楷模型,所謂成人楷模文化,是指原始社會和宗教、意識形態團體的文化。在這種文化類型中,青年是“后成”的,主要接受父母的文化傳統,從過去吸取權威,所謂業存文化,是指文明社會里的兩代人各自從自己同齡人那里吸收文化。兩代人的文化共存于同一社會;所謂青年楷模文化,是指青年變成了社會文化權威。上一代人只有反過來向青年學習才能適應社會。六十年代以來,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新的科學技術為主體的新文化面前,兩代人被拉到同一條起跑線上。長者不再是智者的代名詞。青年人正在贏得尚不為人所知的新的權威地位。他們處處用青年楷模文化來理解社會的未來。今天,沒有任何一代能象青年一代那樣理解、經驗和吸收人們眼前所發生的如此迅猛的變革。他們指出,社會文化類型的演變,與世代之間的“鴻溝”相關。所謂代溝,本質不在于代際間生理、心理上的差異,也不在于某些社會和政治行為方面的區別,而首要的是文化上的差異,其核心在于價值觀方面的分歧和沖突。米德認為,代溝是普遍存在于人類世代關系中的文化現象。局部的代溝現象,以前就產生過,如農民出身的父母與其在城市里長大的子女之間;外來移民與其在居住國長大的孩子之間,一次大戰前無優無慮地過著舒適生活的一代與在歐洲希望之火熄滅后走進生活的青年之間;受過嚴格宗教教義熏陶的人與擁護現代新思潮的青年之間,等等。但是,八十年代以來,代溝已經不再是發生于某些保守的家長與他們孩子之間的感情問題,而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事件。美國的反戰運動,西德的抗議示威,法國的巨大,英國的憤怒的一代,類似事實足以表明,反叛老一代的人數越來越多,反叛者的年齡越來越小。代溝已經由兩代人之間的差異、分歧、隔閡,發展為彼此的對立和仇恨,掘下了不可逾越的鴻溝。米德等人認為,當代之所以出現代溝這樣世代間的文化對立狀態,其深刻根源在于社會高度技術化?,F代技術提供給人們足夠的物質享受,但都以犧牲家庭為軸心的傳統生活方式為代價。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流動日趨高頻化。家庭的根基在社會流動中動搖起來;技術的生活普及向青少年提供了迅速獲得信息的電視,提供了不必再依賴父母就可生活好的電冰箱、洗衣機、汽車等設施,提供了形形的社會服務機構,產生了各種色彩的交際圈子,從而瓦解了家庭成員相依為命的傳統關系;與技術進步相關,青年的經濟獨立愈益受到社會贊弩業且青年可以自行其事,輕而易舉地解決衣食住行問題,從而逐漸淡漠了對父母的依戀情感,知識爆炸,技術更新,往往使兩代人都處于零點地位,益且在世代的競爭中,青年比老年有著天然的優勢。上一代人對青少年的支配和控制將越來越不可能,企圖駕馭自戰,超越社會的青少年,與總愛回憶過去的父母之間越來越缺乏共同語言,甚至格格不入,最終產生不可逾越的鴻溝。
二、青年社會學理論
青年社會學把青年作為社會結構關系中的一個年齡群體進行研究,旨在揭示青年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規定性,探究青年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規律。青年社會學融合了關于青年的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特別是六十年代末席卷西方世界的青年反抗運動之后獲得蓬勃發展。但是,由于青年社會學一開始便面臨著解決社會青年間題的緊迫任務,著重于對策性應用研究,所以迄今為止尚未形成一個較系統的青年社會學理論體系?,F將對青年研究影響較大的幾種青年社會學的微型理論簡介如下:
(1)父權衰落說這是社會學學者G•門德爾等人用以解釋不同年齡群體在社會結構關系中權威地位變化的學說。他們認為,遠古社會,包括資本主義以前的封建社會,父親擁有絕又的權威地位,父輩靠親緣關系和宗法專制取犯‘棄輕人的崇敬、依附和服從。而在社會經濟迅速變革和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的動搖為特點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父親的權威性日趨衰落。以血緣關系和宗法專制為基礎的人與人,特別是代與代之間的結構關系分崩離析。價值、道德、傳統、習慣也受到空前的侵襲。家庭的傳統關系瀕于瓦解,親子的情感關系日益淡化。青年一代不斷受到強烈的“親緣危機”的威脅,而不再受父親富有有權威性的教育和保護,這就構成了一個“反專制的社會經濟范疇”一一青年。
(2)新社會化理論這是社會學學者TH•齊黑等人用以解釋青年群體在青年社會化過程中地位和作用變化的一種理論。他們認為,當代社會的迅速變革使父母不再成為青少年社會化過程的主要因素。父母在其子女社會化過程中的傳統地位和作用將由青年同齡群體取而代之。社會的高頻流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使親子間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接觸越來越少,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留給了青年同齡人作交往,技術統治加官僚統治使父母本身既不能應付變化不定的現實,也不能教育子女正確對待生活。父母為了掩蓋自已對變革著的生活的迷惘和感情上的冷摸,只能提供子女物質上的最大滿足,把子女引向“消費主義”的歧途,以補償對未來信心不足和彼此不信任感情所帶來的精神貧困。這樣做的結果,越加使青年人對成人的生活模式產生信任危機越加對自己的雙親持懷疑、不信任、批判的態度。既然成人不能滿足青年的精神需要,刁俏巨教會自己如何適應社會變革,那末,精神饑餓和貧困的青年就只好實行“自戀主義”,把自我以及與同齡人的交往放在首位,從而用同齡人所倡導的生活模式代替成人僵化的生活模式。當代青年社會化是在本質上有別于傳統人社會化的一種新的社會化。這種社會化過程,除了形成一個無限威脹的青年“自我”以外,還更快地滋生著對成人的不滿、嘲笑、鄙視、抗議和反叛。
(3)邊緣化理論這是L•羅森馬耶爾等人用以閘述青年在各年齡群體結構關系中的特殊地位中的一種理論。他們認為,青年在正式獲得成人的全部權利和義務之前,處于一種“過渡”地位,既一種“不完全狀態”或“零點”?,F代青年既失去了童年固有的依附、被保護狀態,又不能真正參與社會,發揮成人作用。現代青年在實際享有的權利與其可能擁有的權利方面存在明顯的差距。他們只能占據介乎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中間地位”。這種地位使青年產生不安全感、無保障感、受排斥感和社會邊緣感,以及機會和權利的不均等、不公正感。持這種理論觀點的學者認為,當代青年的懷疑、迷惘、傍徨、反抗、恐懼、逃避,以及種種異常行為,如吸毒、崇拜暴力、結伙群居,蒙昧主義的神秘活動,自甘墮落和犯罪,等等,都是邊緣化理論的實證。
篇2
關鍵詞:社會學 理論課程 心理特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1
專業課的學習,最難的內容是相關理論的學習。沒有理論的構架和積淀,相應的專業實踐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系統的理論學習課程,是大學中每個專業課程安排中的重中之重。社會學學科成立以來,出現了很多的理論流派,大師級人物的閃耀的思想不僅照亮了社會學前進的道路,也成為整個文科的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如何使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在腦海中構建起社會學專業的理論框架,對其之后的具體專業學習和實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理論學習的困境在于,由于理論講授內容的枯燥乏味性、缺乏靈活性,理論課的學習內容一直是學生認為最枯燥的、最容易產生抵觸心理的。學生上課沒有積極性、老師講授沒有動力,成為理論學習現狀的真實寫照。
1 社會學專業理論課程安排的現狀
現階段,社會學專業的理論課,大致有社會學原理、中(西方)社會思想史、西方社會學理論和社會學名著選讀等課程,其中課程的具體命名會有所差異。
社會學原理(或稱社會學概論)是社會學專業課程中的重要課程,它作為社會學的入門課程,是對整個專業知識的系統梳理,內容涉及廣泛但是相對淺顯,涉及到社會學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整個社會學的專業知識框架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能否學好這門課程對以后的專業知識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門課程安排在大一期間。
其他幾門課程,分別涉及到專業知識的歷史發展的沿革、理論流派的傳承以及相應經典專著的閱讀,對社會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和進一步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掌握了這些知識,就能較為全面掌握社會學理論知識,為后面的實際的專業運用起到具體的指導作用。沒有理論知識的掌握,就沒有社會學專業的實際田野調查和應用。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了概論之后,需要系統梳理社會學理論流派的發展,進而了解整個學科理論的歷史發展過程,其中輔以相關大師級人物經典著作的研讀,才能到達對社會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求。因此,現階段這幾門理論課程的安排,參差不齊,基本上處于大二至大三這四個學期之中。
此外,理論知識的講授并不是僅僅出現在上述幾門單純的理論課程,在各個具體的專業課程的教學計劃中,會有一些和本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的提及和具體應用,因此,專業課程會以“知識點”的形式零星地體現理論課程的“知識面”,在具體的講授內容上會有理論“點”重復的現象,這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常見的現象。
2 大學生各學年的心理特點
大學四年,能夠真正讓大學生安心學習、學到實用的知識的具體時間并不多。
2.1 大一:新奇與適應
大一剛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適應的心理。一方面,要適應從高中階段向大學階段的學習方式的過渡,適應遠離家鄉獨自住校的生活過渡;另一方面,是對新的相對自由的大學學習、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調整。這需要大學生拿出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大一的第一學期甚至整個大一就首當其沖。
這一時期,大學生剛從高中的填鴨式教育中走出來,在學習上還保留著高中的學習方法,血液中還有高考奮斗的激情,在大學的學習中自然地會將過去的學習激情和學習方法帶入。學習激情與好奇結合,是新生顯著的心理特點,容易使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產生學習興趣,也能促使其對高中的學習方法的反思。學習氛圍,過去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緊張艱苦,現在轉變成為很寬松、充分自由的;課堂上,不用再預習、復習,不再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而是“60分萬歲”。高中的學習方法已經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
這個時期,大學生的重心從學習轉移到了各種的大學社團活動與集體活動,容易造成對專業課程的輕視,但是憑借學習激情的慣性,有些新生已經開始反思具體學習方法的改變。
2.2 大二:迷惘
大二這一學年,大學生進入了一個充滿迷惘和困惑的階段:對大學學習的迷惘、對課外活動的重新反思、對自己未來的迷惘……
這一時期,學習目的不明確。過去是一切只為高考的明確的目標,有家庭、社會交付給他們的明確的學習目的?,F在考上大學的階段目標已經完成,那進入大學之后的學習目的又該是什么吶?
學習方式有待變化。過去是被動學習、填鴨式的高考教育,現在大學中一切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大學生提供了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如何才能轉變成為主動的學習,這就需要找到和過去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定位。
2.3 大三:自我定位
經過了前兩年的新奇和迷惘,大學生進入大三之后,對于大學生活和學習已經較為適應,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自己對于社會和未來開始有了一些認識和看法。相對來說,這個時期的大學生的思維較為成熟一些了。但是,面對社會日益激烈的就業形式,“畢業就失業”、“學的好不如嫁得好”等輿論甚囂塵上,在校大學生開始明顯感受到外界的巨大壓力。
這個時期,大學生開始對未來的職業有了一定的規劃,開始利用課余時間甚至翹課來進行自己的規劃,對專業課程的重視度明顯下降。同時,運用還不怎么成熟的學習方法去自學其他的知識,顯然是事倍功半,達到的效果不佳。
3 有針對性地課程設置與教學
3.1 課程設置
專業課程的整體安排。大四學年,是大學生四年大學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四年生活的總結,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工作、撰寫畢業論文,是對之前三年專業課程學習效果的一次實戰檢驗。畢業論文的撰寫,除了要應用社會學中的統計方法,還需要有相應的具體理論和研究方法與實例的相結合。因此,這一學年一般不用安排專業課程的學習,充其量有幾門關于就業技巧的課程可以安排在大四第一個學期。
理論課程的安排。鑒于從大三開始,大學生需要使用在前兩年習得的新的學習方法來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難以有太大的精力和熱情來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因此大三學年的主要教學目標在于社會學各個分科社會學的學習。這些社會學分科課程(比如家庭社會學、人口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等等),內容比較貼近生活,教學形式和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樣化,以靈活的方式引起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也是社會學具體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最好運用。
社會學主要理論的學習應該集中于大一大二兩年。這兩年是大學生進入高校之后、建立自己的新的有效的學習方式的主要時間。在保持高中學習的激情的同時,探索如何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增強理論修養,為之后專業學科上認知的進一步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3.2 教師的講授策略
社會學的整體課程,雖然由不同的教師來承擔不同課程的講授,但是應該遵循社會學學科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效地進行溝通和相互借鑒,將專業知識的傳授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有效整體。
社會學概論的課程作為整個社會學專業的入門課程,要給學生一個清晰的學科內容和發展的框架脈絡。在此基礎上,將中西方的思潮、主要理論學派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框架中相應部分充實起來。大學的課堂教育一直崇尚學生主動自主的學習,雖然現有的中國教育資源不能達到西方教育那種寬松的課堂形式,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來達到課堂的活躍。理論知識的內容很是枯燥,可以將學派人物的一些軼事、趣事作為引起學生興趣的調味品來活躍氣氛,在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的基礎上引出其闡述的特定理論,這樣可以適當的增加趣味性。同時,理論課程的講授要注意理論演進的歷史發展和傳承關系,注重其理論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并重點突出其對實地調查的應用性,借以擴大理論知識的“面”。
其他專業課程,在講授具體的理論知識“點”的時候,由于之前的理論教學已經涉及到了這部分內容,就可以采用較為靈活的不同形式來教學:比如學生主講、教師評價的鞏固以往知識的方法;比如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能夠闡發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在考核方式上,引入多種的考核形式,多方面地督促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活學活用。比如采用小型的論文答辯的形式,就能有效地遏制學生在課程論文上的抄襲行為;比如采用舞臺劇的形式,讓學生將社會工作的調解行為通過實際的案例表演出來,不僅使學生運用了相關理論,而且為之后的工作進行了提前的演練。
3.3 學生的學習
大學生通過幾年的大學學習,主要是為了建立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式,這是會終身受益的。如何達到學生主動的、有針對性的高效學習,需要大學生有意識進行自我培養。
專業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大學生要用發展的、創新的眼光來看待理論知識的發展。社會學是一門實證為基本取向的社會科學。離開了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就不可能達到社會學專業的教學任務。
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社會學專業知識的吸收。面對內容龐大卻瑣碎的理論知識,學生需要主動地去理解并吸收相關的知識,而不是略帶無奈地為了學分而學。教師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學生也要發揮積極性,課下研讀經典專著,用新時代的新眼光發展地了解這些理論的現實意義,賦予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用相關理論、視角分析各種當今的熱點問題、社會現象。一旦找到了理論與現實的契合點,就更容易找到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入點。
4 結語
篇3
關鍵詞:體質健康;體質健康成績;統計調查
1.目的及意義
本文為了解我校2010級―2013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鍛煉程度等基本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從而進行有計劃的訓練,為開展一些有益身體健康的體育項目做準備。并通過對西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2013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評價,找出規律并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對全面提高大學生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水平、更新體育教學和健身觀念,有效增進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學文、理科與體育學院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體育學院相比文理科學院人數較少,體育學院的樣本我們選取了從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的綜合成績,并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計算出平均分;
理科學院我選取了土木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與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這四個學院,并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每個學院抽取200人,樣本總量共800人。文科學院我選取了民族學與社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與文學院這四個學院,同樣隨機抽樣的方法,每個學院抽取200人,樣本總量共8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體質健康調查方法的學習和其結果的了解,將對西北民族大學學生的體質健康與其進行對比,看出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2.2.2調查法
a、數理統計:將要用的數據進行統計整合
b、抽樣法:分層抽樣:針對4個文科學院和4個理科學院于2009~2013年體質健康成績分別抽取200份樣本。
隨機抽樣:文、理科學院學生成績隨機抽樣。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學院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
3.1.1數據的整理與統計
3.1.1.1表格概況
下表1-1是我校2009年至2013年體育學院、理科學院與文科學院體質健康測試綜合成績的平均成績
3.1.1.2目的與作用
用以比較不同學科性質的學院之間體質健康狀況的差異,以及各自學院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長身體素質狀況的變化
3.1.1.3抽樣與統計方法
按照上文抽樣方法得到的樣本量比較大,利用excel公式對樣本的平均成績進行了平均分的計算,得到下表。(注:平均分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1-1體育學院、理科學院與文科學院體質健康測試綜合成績的平均成績一覽表
根據上表我們可以看出,體育學院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從2009-2012學年均為83分左右,而2012-2013學年為88分,體育學院的身體素質狀況為良好及優秀而文理科學院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均在72-73分左右,身體素質狀況為合格。
3.1.2不同學院隨著學年增長的身體素質變化的折線圖
下圖1-2是根據表格1-1制作出體育學院、理科學院與文科學院體質健康測試綜合成績平均分隨著學年增長的變化圖。
1-2不同學院隨著學年增長的身體素質變化的折線圖
從上圖可看出,體育學院學生從2009年到2012年體質健康測試的平均成績均在83分左右,而2012年到2013年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大幅度提高到88分,而文科學院與理科學院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從2009年到2013年的變化幅度不大,均在72-73分左右。
3.1.2不同學院之間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對比
下圖1-3是根據表格1-1制作出來的從2009年到2013年體育學院與理科學院和文科學院體質健康測試綜合成績的平均分的對比圖
1-3不同學院之間體質健康測試平均成績的條形圖
由上圖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從2009年到2013年這四個學年的體質健康測試的平均成績,體育學院遠遠高于理科學院與文科學院,而文科學院與理科學院的平均成績相差不大,身體素質基本相同。
4.結論與建議
4.1調查研究結論:
根據對2009-2013學年不同學院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統計對比和分析,以及對于2012-2013學年不同學院男女生跳遠成績的對比分析結果來看,非體育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遠不如體育專業的學生,身體素質狀況僅為合格,而體育專業學生身體素質為良好及優秀,說明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魄,提高身體素質,我們要提高非體育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體育鍛煉。
4.2對于增強非體育專業學生身體素質的一些建議:
4.2.1從學校層次來說
(一)加大身體素質練習在教學時間上的比例
以我校來說,體育課為每周一次,而且只有大學一二年級開展體育課程,三四年級沒有體育課程,在一二年級的體育課程中,一年級為基礎的體育素質鍛煉,二年級為按興趣選擇體育項目進行訓練,在二年級的課程中身體素質練習相對較少,因此可以延長體育課程的學年時間,延長至大學三年級,而且加大身體素質練習在教學時間上的比例。
(二)多開展趣味性的體育競技類的比賽
學校應該鼓勵開展體育競技類的比賽,增強同學凝聚力,培養活力,強身健體,而體育競技多枯燥勞累,應該增強比賽的趣味性,打破原來單一的跑步、跳遠、跳高等傳統項目,加入如老漢推車,三人兩腳等普及性高,趣味性強,參與度高的項目比賽活動。
(二)加強體育場館等基本設施建設
拿我校來說,現在建有體育場、籃球館、籃球排球場、后操場、舞體館、羽乒館,基本設施建設基本完備,只是場地的開放時間有限,場地的容納量有限,而我校學生數量龐大,建議延長各體育活動場館的開放時間,并提供體育器材(如網球拍、羽毛拍等)的租借服務。
4.2.2從學生個人來說
保持合理的飲食,養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規律。
大學生進入大學以來,心智年齡各方面趨于成熟,由于距離家較遠,受到父母的管制和約束較少,大學的管理模式也不像中學時代的嚴格和苛刻,不少學生喜歡喝酒吸煙,飲食不規律,熬夜打游戲,上網,唱歌等,不合理的作息習慣和規律對于身體體質的危害較大,我們學生自己要自覺養成合理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規律。
(二)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參加戶外運動
由于現在交通通訊工具的發達,大學校園里出現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他們吃飯叫外賣,有些外賣甚至可以送到寢室宿舍里,購物靠淘寶,終日呆在屋內不進行運動與鍛煉,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作為中國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要有蓬勃的氣質和活力,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如每天跑步,和同伴打球,爬山踏青等戶外活動,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參考文獻
[1]徐堅,劉立清,韓飛.中美兩國學校體質健康研究現狀的比較[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5(4):86.88碩士學位論文
[2]翁永良.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高校體育課改效應的檢驗指標川.’湖北體育科技.2005(2):124-126碩士學位論文
篇4
主題詞社會建構建構主義
一
建構主義研究目前日趨龐雜,其特點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建構主義研究來源于眾多思想和方法的影響。就建構主義研究的興起而言,它實際上是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知識社會學和哲學思潮匯流的結果。后現代主義的產生體現了人類對啟蒙運動以來的現代化工程(包括科學技術工程)的負面效應,如環境污染、文化侵略等的深刻反省和反思?;谶@種反思,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利奧塔、福柯、波德里拉、保曼、哈維等人認為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已進入后現代社會時期,在后現代社會,知識成為社會斗爭的焦點,科學成為政治的工具,其客觀性和權威性將會受到懷疑;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他們提倡對社會進行微觀研究、多元化理論視角、話語分析和本土方法考察。知識社會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培根、康德、馬克思、曼海姆等人那里。知識社會學關心的主題是揭示特定的知識和信念實體怎樣受到社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只不過,知識社會學長期以來將信念分成數學和自然科學與包括諸如、道德哲學體系等在內的所有社會科學,認為前者是質樸的,不為任何利益考慮所玷污,而社會科學等學問則是意識形態的、受主觀思想和利益影響的,因而常常將數學和自然科學置于知識學的考察之外。既然在后現代主義那里科學的客觀性已受到懷疑,而傳統知識社會學又置科學技術知識于不顧,那么,建構主義來考察科學和技術的社會建構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了。
當然,建構主義研究也從哲學中的反實證主義流派、新及現象學、人種學的研究方法獲得了啟示。具體說來這些觀點是:(1)科學理論的證據非決定性,即在原則上總有幾個可供選擇利用的理論與有關的證據一致;(2)觀察滲透著理論,即理論的附屬成份包含著各種形式的測量理論,有關的觀察結果是由用來檢驗的理論范式決定的,觀察在某一理論中得出,在與之競爭的和繼承的范式中其含義不同。更為具體地說,約定主義的哲學本體論和相對主義認識論肯定是直接促進了建構主義的研究。特別是庫恩、漢森、奎因、迪昂以及更早一些的波蘭細菌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弗雷克的研究和探索表明,科學事實、科學評價標準和科學理論范式都是相對的,不可通約的或非中性的,這樣用單純的理性邏輯就不足以說明科學認知的真實情況。于是,從庫恩等人思想中獲得靈感的建構主義學者們,大膽地對默頓科學社會學、傳統知識社會學等進行了批判和挖掘。其涉及問題范圍之廣,觀點、命題之深,聲勢之大,以致許多人認為科學社會學已進入“后庫恩時代”。后來,出于對技術決定論(強調技術發展是自主的,它影響著社會變遷,但不受社會影響)的不滿,技術社會學也被卷入到了建構主義研究中。
2.建構主義學者在地理分布上較為廣泛。建構主義作為一個思想流派,由于其主要觀點、方法來源不同,很難像科學學(代表人物是英國的貝爾納)、傳統科學社會學(代表人物是默頓)追塑到某個國或某個代表人物,其成員分散在歐美不同國家。在英國,主要是愛丁堡學派,其成員是埃奇、布魯爾、巴恩斯、夏平、柯林斯等人,他們從批判傳統知識社會學,特別是曼海姆思想出發,并從庫恩思想得到啟發,對科學知識的實質進行研究。在法國,拉圖爾、卡隆等人接受加芬克爾、??碌谋就练椒▽茖W實驗室進行人類學的考察。在美國,謝廷娜(一位建構主義女學者)、陳誠、瑞斯蒂等也進行著與拉圖爾類似的工作。另外,英國的馬爾凱、伍爾加,美國的平齊、休斯,荷蘭的比克,德國的魏因加特等大批學者都在從事不同的建構主義研究。當然,建構主義既然以一個思想學派出現,也存在諸多合作和交流,如拉圖爾與伍爾加合作考察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共同發表《實驗室生活》一書,謝廷娜和馬爾凱一起主編《觀察到的科學》一書等等。
3.建構主義研究方法多樣化。盡管建構主義是建立在知識是社會地建構成的這一總觀點之上的,但其方法卻是經驗的。這樣,建構主義研究方法便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建構主義對科學的社會分析,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實驗室研究,由拉圖爾、伍爾加發起,像人類學家考察原始部落一樣。保持一種不介入的客觀觀察立場,根據觀察日記進行研究;爭論研究,即柯林斯的相對主義經驗綱領,從微觀角度分析科學知識如何達成一致;話語分析(或稱修辭學方法),由馬爾凱等人發展而來,把科學活動參與者的“日常話語”作為主題,分析科學解釋是如何隨社會背景的變化而變化。在對技術的社會研究中,建構主義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社會建構方法,這是平齊和比克把相對主義經驗綱領引入技術社會學的方法,研究技術人工制品如何在社會、文化方面得到解釋;系統方法,休斯在技術史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把技術看作一個系統(如電力系統),進行經濟、政治、社會的分析;操作子網絡方法,它與拉圖爾、卡隆、勞等人的研究工作相關,他們把技術、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看作整體的“異質操作子”網絡,分析技術在其中的作用。另外,愛丁堡學派早期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強綱領以及隨后的弱綱領也都是建構主義者曾采用的方法。
正是建構主義這種經驗研究方法的多樣化特點,導致了其研究成果缺乏統一的理論凝聚。目前建構主義的各種觀點和學術成果,散見于有關學者的案例考察和各種論文集里。拉圖爾和伍爾加的《實驗室生活》是對索爾克研究所格列明實驗室考察的結果,拉圖爾的《行動中的科學》也不過是對這種考察的進一步概括,至于前面提到的《觀察到的科學》以及平齊和比克主編的《技術系統和社會建構》等則均為集納諸多建構主義學者及相關學者經驗研究成果的論文集。因此,建構主義的學術觀點具有相當的分散性。
二
建構主義研究就其建構對象而言也呈現出某種復雜性。在建構主義的視野中,似乎借助行為者的互動而形成的制度(包括知識、方法、學科、習俗和規則),科學家基于數據和觀察構造的理論和敘述,實驗室中由于物質參與而產生的人工制品,思想和表象的客體都是建構成的。但是,從這種復雜性中仍可窺見出建構主義存在著強與弱的分野。
1.弱建構主義。弱建構主義強調的是知識產生的社會背景或社會原因,主要著重于宏觀社會學的把握,但并不否認其客觀性或邏輯性的原因。
這類建構主義觀點最早見于貝格爾和魯克曼的知識社會學論述中。在1996年出版的《現實的社會建構》一書中,他們提出現實是社會地建構成的,知識社會學關心的主題是社會建構過程。這里的現實是指主觀現實(即人們關于世界的信念),而不是客觀現實。所謂現實的社會建構就是這種主觀現實作為人工的產物雖然獨立于我們的意志,但都是在社會情景中發展、傳輸和保持的。[1]就是說,要建構其中某種主觀現實X僅需知道以下事情即可:(1)X的知識,這種知識即便在X不存在時,也能產生某種行為能力;(2)X的合理性常識;(3)傳播X知識的手段。只要具備這些條件,X的知識便可在社會共同體“固定”或普遍存在下來。在貝格爾和魯克曼的建構意義上,社會中有許多東西如習俗、規則、方法甚至情感、性角色、權力、科學等等都可看作是社會建構的。
當愛丁堡學派沖破傳統知識社會學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明顯區分后,巴恩斯、布魯爾、柯林斯等采取了與貝格爾和魯克曼相類似的方法來考察自然科學知識,即用社會背景來解釋科學知識內容。巴恩斯在論及庫恩對科學知識結果解釋的批評時說:“他所描述的科學中基本理論的變遷,不再是對增長的關于實在知識的簡單響應,而是用關于推理的評價的背景負荷才能表達的。”[2]也即是說,既然自然科學并非以純結果的方式變化,那么考察自然科學知識的產生及其維持便一定要求助于社會背景。巴恩斯引進了“利益”概念,布魯爾認為除了一些社會原則外,還包括精神的、人類學的、生物學的、認知的和感覺經驗等因素。柯林斯更提出了一個“非科學”的標準清單:“基于從前合作對合作者實驗能力和忠誠的信任、實驗者的個性和智力、管理大實驗室的聲譽、科學家是否在工業界或學術界工作過、過去的失敗經歷、內部資料、科學成果的風格和表現、實驗心理方法、民族性”等等。[3]
盡管愛丁堡學派的工作是建構主義的,但并沒有使用“社會建構”這一比喻。首先使用“社會建構”一詞進行建構主義科學知識社會學研究的是孟德爾遜和達勒。他們的論文被收集在1977年由孟德爾遜、魏因加特和懷特利主編的《科學社會學年鑒》第一卷,取名為“科學知識的社會生產”。孟德爾遜和達勒認為,現代科學的建制、認知和知識主張并不能通過科學史論得到適當的說明,它們作為人工的產物必有其社會因果關系,因而是社會建構成的。
孟德爾遜等用“社會建構”批評科學史論的不適當性在今天看來雖然已無必要,但卻激起了對科學話語、文本的建構主義研究。以往的科學史論者的研究,通常都以科學家的論著或談話錄、回憶錄為依據的。而馬爾凱則認為科學家的話語實際上變化很大,其內容和真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談論者面對面的互動,因而通過分析、比較科學家就某項研究正式發表的論文與直接訪問科學家關于該研究的談話記錄,可以真實地說明科學家工作的實際情形,了解科學建構的社會特性。馬爾凱和吉爾伯特通過對一個生物化學小組的34名有建樹的研究者的訪問,把科學家話語分成經驗性的和偶然性的兩種情況。結果發現,科學家在解釋正確信念時,通常依據的是經驗性話語,而在說明錯誤信念時,通常依據的是偶然性話語,即把科學家犯錯誤的原因歸于各種個人的和社會的偶然因素。[4]
邁耶斯在《寫作生物學:科學知識社會建構的文本》一書中試圖表明,社會的考慮(主要是考慮讀者的鑒賞和興趣)怎樣“構成”科學主張、討論和論文或專著的寫作。他說:“在很大程度上,我的研究基點是假定科學是在論文或見解修改和爭論反語重釋的聲言和協商的社會過程中建構的。對于這一基點,讀者將會感到驚異。”[5]這里,邁耶斯似乎指明,科學文本的社會建構是說它在公開發表之前就經過討論、協商、改變和削弱等,科學文本不僅源于客體素材,而且也經歷了科學家和評論者的審視。
可以看到,弱建構主義在探討科學知識的社會原因時,往往給科學的客觀性、理性和邏輯因素留有適當的余地。布魯爾的強綱領中的公平性、對稱性原則實際上要求對科學的真理和謬誤、真實信念和錯誤信念、理性和非理性、成功和失敗都做出說明,馬爾凱在歸納經驗性話語時則說明了實驗數據是在邏輯和時間優先情況下給出的。另外,愛丁堡學派并沒有回答在什么時機,讓社會背景因素怎樣進入知識客體中。這就是有些強建構主義學者為什么并不把弱建構主義納入建構主義研究的原因。
2.強建構主義。強建構主義是在微觀層次上對科學知識所做的經驗研究,認為科學知識或技術人工制品能夠顯示出其建構完全是社會性的。這類學者主要是謝廷娜、拉圖爾、伍爾加、平齊、比克等人。
謝廷娜將其工作貼上“建構主義”的標簽,而非“社會建構主義”。其原因是她想避免將其研究同“社會背景”之類的東西聯系在一起,以示同愛丁堡學派的工作相區別。謝廷娜認為微觀科學知識社會學研究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科學爭論研究,說明知識的一致性是如何達成的;其二是選擇科學工作的真實地點如實驗室作為研究對象,說明科學知識是怎樣建構的。她研究的是后一方面,稱其研究成果為建構主義綱領。她歸納了科學建構的社會特征,即科學研究工作并不指向“現實”,而是指向陳述的操作,這種操作不僅使科學家進入大量面對面的協商和互動,還包括更廣泛的、超越處所的關系,與經紀人、工業界代表、出版商、地方管理者等發生聯系。[6]
與謝廷娜一樣,拉圖爾也想避免將其建構主義研究同“社會背景”相提并論。他和伍爾加的《實驗室生活》(1979年首版)的副標題是“科學事實的社會建構”,當1986年再版時把其中的“社會”一詞刪去了。但不管怎樣,該書的主題仍然指明:科學事實是一種建構的產物,是各種利益集團間協商的產物。通過對索爾克研究所格列明實驗室的人類學考察,拉圖爾及其合作者伍爾加用整整一章專門論述了TRF(促甲狀腺釋放因子)的建構過程。[7]
在對《實驗室生活》一書的合作之后,拉圖爾與伍爾加的研究綱領開始分道揚鑣了。拉圖爾轉向了操作子網絡,把其中的科學家當作“資源積累者”進行了“馬基雅維利”式的描述。[8]由于這一綱領不再具有明顯的建構主義風格,這里不加論及,與此不同,伍爾加卻對表象進行了建構主義的研究。
概括地說,客體(自然世界)與表現(科學知識)之間的關系包含兩種圖式:
(1)表象客體或者科學知識自然世界
(2)表象客體或者科學知識自然世界
第一種圖式認為客體獨立于表象,自然知識似乎與自然世界沒有多少關系;第二種圖式表明表象是客體的組成部分和要素,在自然知識與自然世界之間沒有誰是第一性的、誰是本質的區別。伍爾加認為,前者是過去的科學社會學(包括愛丁堡學派)堅持的“認識論上的相對主義和本體論上的實在主義”圖式,后者才是科學知識社會學研究應遵循的模式。[9]對此,他提出兩條證據。首先,沒有表象,客體就是無用的,我們無法獨立于客體。其次是對同一客體的解釋存在著某種“柔性”,即科學陳述的多樣性,這導致人們去懷疑任何“假定”的客觀事物的存在。在這里,伍爾加是想說明表象構成或建構了客體,即世界是被建構著的。
到80年代中期,科學知識社會學已經成功地披上建構主義的桂冠,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著作的標題或導言紛紛以“……的社會建構”而呈現于世。就是對技術進行社會研究的人們也未能逃脫這股潮流。因而,比克、休斯和平齊在《技術系統的社會建構》一書中希望提倡一種新的建構主義研究綱領。
誠如前面所言,《技術系統的社會建構》并不代表一種一貫的研究綱領。這里將集中考察平齊和比克的論文《事實與人工制品的社會建構:或者科學社會學與技術社會學怎樣得到互惠》。在該文中,他們提出了與布魯爾幾乎相近的“建構主義強綱領”:“在這一綱領里,所有知識和所有知識假設都將被看作是社會建構的產物,就是說,關于知識假設的起源、接受和拒絕的全部解釋都可以從社會世界領域尋找得到,而無需借助自然世界?!盵10]不過,他們卻又借用了柯林斯的經驗相對主義的一些概念,并稱之為“技術的社會建構方法”:“這一方法的關鍵概念是‘解釋柔性’、‘終止機制’的‘相關社會群體’。其核心信條之一是技術人工制品對社會學分析是公開的,這不僅表現在技術的使用上,而且特別關及其設計和工藝‘內容’”。[11]平齊和比克用這種方法說明了自行車的歷史,表明了自行車是試錯的產物,新的嘗試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沒有解決這個或那個社會群體提出的問題。因而每種技術產品都是“決定滲透”的結果,而非單向模式發展的邏輯程序。
總之,強建構主義雖然都標謗自己是完全的建構主義,但最終都是以對微觀社會學問題的關注來解釋宏觀社會學的構架。這一點從謝廷娜、伍爾加、平齊和比克的觀點可以明顯看出。特別是謝廷娜以實驗室活動為基礎來展示科學知識和建構與社會存在著的廣泛聯系,試圖消除科學知識發展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分,把科學知識發展的認識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這可能既是目前大多數科學社會學家和“理想”,又說明強建構主義與弱建構主義不無兩致的“模糊性”。
三
簡單地說,建構主義尖銳地批判了個人主義的、觀念論的、實證論的和樸素實在論的科學或技術說明。他們對科學技術事業的因果解釋的社會資源的展示和說明,擴大了社會學研究的視野。但是,建構主義作為一種研究傾向或理論框架,又存在很多缺陷。
1.夸大社會偶然性因素。建構主義研究實際上是把科學技術的本體論相對化,以及把社會因素理性化。弱建構主義者,特別是愛丁堡學派的強綱領一方面想使它成為社會學乃至全部社會科學研究的典范,成為理性和科學的體現,同時在另一方面卻又否認科學知識與一般知識的區別,使科學等同于其他文化科學。強建構主義者則是在強調科學或技術的社會建構的同時,把客觀的自然因素放置一邊。謝廷娜、拉圖爾等人提倡用參與式觀察對科學家的廣泛訪問來理解科學,但對自然界在科學活動中的地位的認識,卻僅僅停留在關于自然界的人工或語言建構之上。而平齊、比克的研究則表明,技術社會學應著重于社會因素怎樣建構人工制品,而對技術的工藝內容可以置之不顧。建構主義這種對科學技術產生所做的過份的“社會學簡化”不可避免地否定或抹殺了科學技術的本體論方面的因素,忽視了科學技術的物質基礎,從而把科學技術看成完全由各種社會偶然性因素組成的東西。
應該說,在當代有關現代性和后現代性的文化爭論中,建構主義有著強烈的后現代主義傾向。后現代主義者以對真理、客觀性、因果性、合理和進步等的懷疑和批判為特征。鑒于強建構主義堅決地解構了科學合理性觀念本身,那么強建構主義實際上就成了通往后現代主義一邊的橋梁。但對于弱建構主義,有的學者認為它致力于對科學的宏觀因果解釋,因而應被劃分到現代主義一邊??墒牵绻紤]到并不是所有后現代主義都強調對現代科學的解構,特別是進入90年代后還出現了繼承現代主義但又超越現代主義的“建構性后現代哲學”,[12]則恐怕弱建構主義也逃脫不了與后現代主義的干系。更何況弱建構主義也有著割裂科學與理性之嫌。
2.對于科學技術的解釋范圍較為狹窄。強建構主義研究過份強調實驗室、人工制品在理論上的重要性。如拉圖爾對實驗室的人類學考察,雖然有助于我們理解科學家的行為,但這種微觀研究與科學的組織、結構、共同體等宏觀研究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平齊、比克在進行技術社會學研究時對相關社會的社會群體的關鍵作用給予了充分關注,但對技術發展有著強烈影響的經濟制度、政府政策等宏觀條件均未被列入技術的社會建構研究的議事日程。至于弱建構主義對科學的社會研究雖然貌似新鮮,其實在默頓的大部分科學社會學研究中都已論述過。早在1945年,默頓就描述了知識社會學的研究程序,說明了可以作為社會學分析的精神產品應包括信仰、意識形態、宗教道德及實證科學,還分析了精神產品的存在基礎,如群體結構、權力結構、競爭、沖突和利益等。
3.忽視科學技術后果及其評價。建構主義的理論和方法適合于解釋科學知識的起源和技術創新的動力,以致對于科技產品對人的自我意識、社區組織、日常生活、權力分布有何特別意義的問題很少給予關注。在許多建構主義者那里,關于科技成果的研究進入“死結”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以致把科學技術選擇的社會后果幾乎完全置之腦后。
與此相關,建構主義還貶低對科學技術的道德評價。愛丁堡學派的強綱領和柯林斯的經驗相對主義綱領在對待科學發現、科學理論是否真理等方面采取了中立的態度,即認為科學本身無所謂惡,是價值中立的。平齊、比克將柯林斯的綱領外推用于技術的社會研究時,對技術成果的最終善惡又采取了不可知論的態度,因而不去探討有關技術的地位、技術選擇的正誤這樣的問題。不管怎么說,建構主義開創的對科學技術研究的新方向,對于人們從內部理解科學技術及其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有著莫大的啟示。
參考文獻
[1]P.L.BergerandTh.Luckmann.TheSocialConstructionofReality:aTreatiseinSociologyofKnowledge.Doubleday,1996,2—3.
[2]J.R.Brown(ed).ScientificRationality:theSociologi-calTurn,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4,7.
[3]H.M.Collins.ChangingOrder,SagePublication,1985,87.
[4]J.PotterandM.Wetnerell.DiscourseandSocialPsych-ology,SagePublication,1987,chapter7.
[5]G.Myers.WritingBiology:TextsintheSocialConstr-uctionofScientificKnowledge,the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90,141.
[6]K.D.Knorr—Cetina.TheManufactureofKnowledge,PergamonPress,1981.
[7]B.LatourandS.Woolgar.LaboratoryLife:theConstr-uctionofScientificFact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6,105—150.
[8]B.Latour.ThePasteurizationofFranc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8.
[9]S.Woolgar.Science:theVeryIdea,EllisHorwood,1988,54.
篇5
英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文化,孕育了具有英國鮮明特色的大學教育傳統。雖然國情,體制不同,但了解、學習和研究英國新聞傳播學的教育機制和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我國新聞傳播教育有著可借鑒之處。本文主要探討了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實踐教學層面,認為英國傳播學教育在強調實踐性、豐富教學手段,注重評估及反饋、強調復合性師資及課程設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一、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發展淵源
英國的新聞媒介發展較早。如英國最早的日報《每日新聞》創辦于1702年,路透社成立于185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以民營形式組建于1922年。如今,路透社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聞通訊社之一,bbc制作的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在全球已擁有了1.2億的受眾。在印刷媒體方面,英國現有各種類型的報紙1400余種,其全國性的報紙12家;另有7000余種雜志,2400家出版社。正是媒介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的孕育成長,同時也伴隨著新聞媒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根據相關資料,大眾傳播學教育在英國一般被稱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最初是從英文和文學批評專業發展而來的①。英國的傳播學研究在上世紀30年代便初見端倪,相對而言,其新聞學專業的教育起步較晚。傳播學研究起源于一些社會科學家對媒體效果研究產生了興趣,于是創辦了傳播研究與傳媒研究院系,旨在培養傳媒批評者與分析者。而作為培養職業新聞記者的新聞院系,則是90年代后才在英國產生②。倫敦大學曾于1919——1939年率先開設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但在此后的三十年間一度中斷,直到1971年卡迪夫(cardiff)大學開始開辦新聞學專業研究生教育,此后各英國高校才陸續開辦了相關的傳媒院系和專業。如今,英國大量高校都設立了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領域的學位點。據學者統計,大約有70家英國高校開設了傳播學和新聞學教育或進行媒介研究,其中還包括愛丁堡大學、拉夫堡大學、萊切斯特大學等許多綜合性大學③。
二、部分英國知名新聞與傳播教育機構
總體而言,英國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的區別較為明顯。傳播學領域的覆蓋范圍較為寬廣,包括文化、廣告等各方面的理論性知識;而新聞專業的教學特點則趨于實踐,在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有大量的實訓課程和實訓內容。英國的各個高校在各個專業領域側重不同,同時在不同領域中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1、謝菲爾德大學新聞本文由收集整理傳播學院
謝菲爾德新聞傳播學院成立于1994年,是英國傳播學研究和新聞教育領域的頂尖學院。該學院的專業齊全,與英國傳媒業聯系緊密。學院頒發的學士學位是唯一個獲得英國三個新聞行業機構:bjtc(英國記者培訓協會),ntcj(全國記者培訓委員會),ptc(期刊培訓委員會)認可的證書。目前,該學院在本科生階段不分專業,只開設了新聞學學士一個專業。而研究生階段的專業則進行了細分,包括:新聞出版學(ma print journalism),廣播新聞學,雜志新聞學,網絡新聞學,國際傳播等④。
該學院的特色之一就是側重實際業務方面的培養和訓練,教學目標就是以培養實踐人才為基礎。除了一些理論知識,研究方法等課程外,專業課程更側重技能和實用性,包括了大量的實踐,如新聞采訪、出鏡、新聞寫作和報道等。在本科的課程中,學生不僅需要訓練扎實的速記等基本功,學院也注重學生從全方位的了解新聞產業,包括各個媒介機構中,如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和雜志的運行,學習如何做新聞,正視新聞和新聞產業面臨的關鍵問題。此外,其多媒體應用課程教學設備齊全、精良,配備了各種采訪儀器、攝像機、照相機、計算機及軟件等,為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2、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
萊斯特大學的大眾傳播研究中心在英國的媒介和傳播的教學和科研中也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研究中心認為對大眾傳播的學習就是了解在復雜宏大的社會下傳媒的作用及進程。因此該中心的新聞傳播教育主張在廣泛的社會學科中汲取養份,比如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和文化研究等⑤。
目前,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設置了兩個本科專業:通訊、媒體及社會理學士(bsc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society)及傳媒、社會學學士(ba media and sociology)。其碩士提供的專業有大眾傳播、全球化與傳播、新媒體與社會等??傮w而言,萊斯特大學的傳媒偏向傳播學研究,在最近的幾年中,大眾傳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包括媒介研究、電視和道德、廣播劇和健康教育、國際新聞、東歐電影、國際流行音樂工業、媒介和體育、編輯出版等等,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從課程內容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的研究政策是以基本的傳播理論為起點,輔助于比較、分析及調查等定量性研究方式,從而探討各項大眾傳播媒體的運作過程、傳播效果以及和社會文化的關系。⑥近年來,研究范圍已擴張至全球及傳播多元化領域。其傳播學教育希望學生不僅對媒體研究領域有深入的了解,懂得分析和研究,并且還能掌握在當今信息和媒介充斥的時代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三、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現狀與特點
1、教學注重實用性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英國新聞學課程最成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實用性強。這主要是因為在英國的新聞傳播學教育中,就業導向一直很明顯,大多數新聞專業都宣稱他們與業界聯系密切,致力于培養滿足業界需要的畢業生。而掌握實用的新聞技能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踐,因此各個院校都不斷強調其專業的實踐性。
新聞學教育的實踐性從英國各傳媒院系的專業設置就已能窺其一二。謝菲爾德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教育就按媒介細分了專業方向,如廣播新聞學、雜志新聞學、網絡新聞學等,然后再根據專業方向設置不同的實訓課程。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數字技術的來臨使得英國新聞的教育工作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英國大多數新聞專業課上,學生們除了制作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報紙雜志外,還要學習制作網頁。這些實踐課程使大多數英國新聞學學生畢業后都能自信地走上新聞崗位,勝任自己的工作。
轉貼于
不過,也有許多大學認為,僅有新聞實踐或是新聞教育對于本科階段的的學生來說是不夠的。因此,有些大學開設了雙學位課程,使學生在學新聞的同時,可以同時學習另一個專業如現代史、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
2、教學手段豐富多樣
英國高校的上課形式除了最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講座外,還包括了許多特色的教學方式,如研討會(workshop)、團隊合作(teamwork)、講習班、小組輔導、個人輔導等各種形式。
課堂講座和國內大學上課形式基本相近。但英國的教育體系非常嚴謹,課程安排,課前需了解的資料,學校會預先通知學生讓學生準備。在學期開始前,授課老師通常會發一份課程說明,上面有詳細的課程計劃,上課內容,考核評估方式等內容,而且每單元的課程后會附一份詳盡的閱讀書單,包括書、期刊、網絡資訊等。由于每堂課的信息量大,因此學生通常需要課前做大量閱讀功課。
英國的教學非常重視小班教學,在課堂上也多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由老師提出主題,學生圍坐在一起討論,大家輪番發表意見,沒有固定統一的答案。從謝菲爾德大學傳媒專業的討論議題中可以看出,議題更多的涉及到傳媒、經濟、文化、政治、社會、民族等多個領域,通過不斷跟進和討論,學生得以深化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小班教學保障了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導,并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同時也利于開闊思路,集思廣益。
3、師資構成呈復合性
由于英國各傳媒院系都積極的與媒體產業保持聯系,因此經常有媒介機構、企業、政府和國際組織任職的高管們來為學生開講座或者授課。他們講座內容經常涉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亟待解決的當前熱點難點問題等,很受學生歡迎。同時各學校也常邀請一些產業實踐者和在各媒體工作的校友回母校與學生交流,這對學生了解媒體工作的方式以及職業生涯的規劃頗有裨益。
普遍而言,英國高校在引進教師時會采用“雙軌制”,也就是招聘具有博士學位、以理論研究見長的教師,同時也招聘具有多年從業經驗、以實務見長的教師,并且對兩類教師采取不同的考核和評估標準。這種復合型的師資隊伍能有效的減輕困擾傳播學教育業界和學界難融合的現象。另外,英國的師資構成較為國際化,其學生結構更呈現出國際化特征,約50%的研究生是外國留學生。對于新聞與傳播學教育而言這一特征也成為了一定的優勢,一方面,學生構成的國際化特點帶來的文化間的相互融合,增加了彼此了解不同文化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以及對于新聞與傳播學領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另一方面,新聞傳播學科本身具有非常鮮明的跨學科性質,而國際化的趨勢更有利于培養寬口徑、復合型的傳媒人才,也有利于對于傳媒實踐的深刻理解。
4、評估反饋體系較為完善
在英國新聞傳播學教育中,考核評估體系較為多樣化,通常不以期末的考試成績作為單一的評估標準。學生每修完一門課,老師都會給出評定成績。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并不是期末考試,而是根據學生的論文(多為理論課)、作品(多為實踐課)等做出綜合評價,而且多為復合式成績,也就是由幾種成績所占的百分比算出最后的結果。
在實踐課上,老師會根據實際操作,作品,個人和團體設計方案和工作日記等綜合起來評定成績。而理論課則常常結合主題演講、小組合作的方式給出一部分成績,最后再加上論文的成績來作為評定理論課的成績。期末時,英國高校的學生一般會收到各個課程的評估問卷,用以調查每一教學模塊(model)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意見、建議。這份問卷設計得較為詳細,不僅涉及課程安排,授課質量,而且還會涉及到教學設備、試驗設備、圖書館資料、學習場所等內容。學生的反饋意見將由學院再組織討論,被認為需要修改的地方則在下一學年執行,由此不斷促進教學效果,完善教學質量。
篇6
一、明確我國當前本科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
要構建一個國家的法學教育模式,首先必須明確其培養目標,并通過這種培養目標來確定法學教育的層次結構、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等。[1]
(一)對于本科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許多專家學者對此定位不同,主要有
1、職業教育的定位。其主張本科階段的法學教育,或者說中學后的第一次法學學位獲得階段的法學教育應該立足于職業教育。[2]
2、法學基礎教育的定位。其認為應將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這三項內容作為我國法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3]
3、基礎和職業教育的結合。其主張應該將法學本科教育定位于基礎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基本位置上。[4]
4、定位為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例如有學者認為新世紀法學教育培養的人才,應當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功底,完善的人文知識背景,嚴密的邏輯分析能力,突出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崇尚法律,恪守職業道德的精神品質,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屬于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和治國人才。[5]
對比分析以上幾種本科法學教育的定位,我們認為:
將本科定位法學職業教育可以將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很好的銜接起來,使得法學教育培養目的更加明確,也可以為法律職業化、法律人共同體的構建奠定堅實基礎。但在我國現行法學教育體系結構下,進行本科法學職業教育存在以下條件的欠缺:
其一,法律職業者需要相當的社會經驗與知識技能的積淀。其二,由于我國法學生的“年幼化”,因而在職業選擇上還不成熟、清晰、明確。其三,法學生數量激增以及由此帶來的較大就業壓力和進入法律及相關職業存在的客觀的準入難度等。
將本科法學教育定位為法學基礎教育,很好的強調了法學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們知道法學基礎教育是任何本科法學教育目標的應有之義,這一定位是將教學內容提升為教學目標,有混淆概念之嫌。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也不同意基礎和職業教育的結合的目標定位的說法。
(二)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縱觀本科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盡管各專家學者意見不同,眾說紛紜,但蘊涵了一個一致的觀點,即法學教育培養的人才的素質是非單一性的。王保樹教授早年撰文指出我國十分需要大批既懂法律,又懂經濟,科技,人文,社科知識的復合型法律人才。
因而,筆者認為,本科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接受國民一般高等教育的具備綜合素質的復合型法律人才。而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具有法學基本理論素養,掌握法學基礎知識,具備法律實踐基本技能的初級法律人才,此外還能夠在法學專業之外掌握一至兩門的他學科他專業知識的擁有廣泛而深厚的人文素養和高尚情操的高素質人才。
二、對傳統復合性法律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完善
(一)我國本科階段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模式概述
1、雙學位的教學培養模式。為培養復合型人才,各大學允許各專業的本科生選擇一門本專業外的專業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進行一定時間的學習,通過考試獲取相應學分,通過論文答辯,即拿到第二學位。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法學第二學位教育就是以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為目標的。[6]法學雙學位應該包括法律專業的選擇他專業的雙學位,以及他專業選擇法學作為二專業的雙學位,但就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我們還是就法學專業的學生選擇它專業作為二學位的情形加以探討。
2、輔修制教學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學習主修專業的同時,輔修另外一學科專業,修滿規定學分,獲輔修證書。[7]
3、選修課制教學培養模式。選修課制即通過跨學院選修課和全校性選修課,建立學科或專業選課模塊,讓學生自由選讀。該模式是各大高校廣泛采用,且學生受益最大的培養模式。
(二)各復合型法學教學培養模式之不足及對選修課制的完善
我國的法學二學位培養存在著的問題有:學制太短;二學位在就業市場上不具有權威性和競爭力;二學位學生一般只是對他專業基本課程的學習,對其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則欠缺,可以說法學二學位學生接受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跨學科教育;學校和學生所付出的教育成本頗高。
就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而言,選修課制所存在的問題有:選修課程整體所占的學分比重偏低,課程開設的廣度不夠,教學管理松懈,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到堂率低,考核不嚴格等等。
所以應大力發展和完善選課制,提高選修課的學分比重,嚴格教學管理,作好學生上課的考勤,對不到堂上課的學生應當加以嚴厲處理;改革選修課的考核方式,不允許只是簡單的論文形式的考核,禁止抄襲,規范學術。
三、為培養復合性法律人才需要完善課程設置
對于人才的培養,課程的科學合理設置無疑是最為基礎的內容。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必然要求復合型的課程設置。
(一)增加國學作為必修課程
中國有其自己的經史子集,縱無決定中國文化的功效,至少已經滲入了中國的文化。圓通的中國教育絕不能疏忽中國的經史子集。[23]沒有國學根基的文科類大學生(法學當屬文科)是缺乏厚重文化底蘊的。由于其基礎性,對該課程建議在大一開設。
(二)增加經濟學和政治學以及社會學、心理學作為必修課程
經濟學和政治學以及社會學的知識是進入法律專業學習的學生應當具備的基礎知識,沒有這些知識背景作為鋪墊,對法律的理解或許就只能限于條文;而心理學的重要性體現在法律是行為之學,不探究人的內心,只探究人的行為只會流于表面。建議在大一大二時分別開設,其中經濟學應多一些課時和學分。
(三)增加辯才學和法律職業道德作為必修課程
建議將辯才學安排在大二學年;將法律職業道德安排在大三學年,因為在前兩年完成了大部分專業課的理論學習,而即將進行實習的時候,進行該課程的學習將起到一個良好的職業警醒和教化作用。
法律作為一種職業,有其職業道德。法律職業是對人間是非曲直的權威評判,是對人們權利義務的終極定奪,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保障,法律職業的這種特殊性質直接決定了法律人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8]總的來說教學內容安排方面應當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從具體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要防止法律職業道德的教授成為枯燥的單純的說教,學生上該課程成為一種必要的應景形式,還應對該課程進行除課堂之外的實踐性教學。
筆者認為,對該課程應施行感動和警示兩方面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關于法律職業道德的考核方式,筆者認為一個人的道德的高低(包括職業道德的高低)非紙面可以測試,但作為一門課程,按照正常的教學模式而言,在期末應當進行一次考試。就考核方式而言,筆者認為法律職業道德準則作為基礎知識應加以考察,另外,還可以分組施行角色扮演,辯論等作為平時成績加以考核。
四、為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需改革本科傳統法學教育方法
就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而言,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我們認為應當引進以下教學方式:
(一)雙語教學
在有條件的高??梢圆扇?。如采用英語和漢語講授外國法、國際法等。該種方法的采用需要具有良好外語水平和專業水平的教師,也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因而建議對高年級采用。
(二)討論式講學
一般認為大學生具有自學的能力,因而就教材上的法學基礎性知識學習完全可以通過自學的形式完成,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在課前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或布置論題、案例待下堂課學生討論,如果討論的問題較多則分配到個人,問題較少則可實行分組討論,如分為兩組實行對抗式辯論;老師在課堂引導討論,提供解析案例問題的思路、視角、方法,最后給出參考答案,并總結。
(三)雙師教學
這一教學方法在西南政法大學由行政法王學輝老師等予以實行過,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卻是限于法學教學。借鑒這一方法為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可實行不同專業老師同臺授課,當然為避免戲謔和難以銜接,老師們事先要就授課內容很好的融合。
五、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其他方面
在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的過程中要處理好以下方面的關系:
(一)處理好法學專業課程學習與他學科他專業課程學習之間的關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怎樣處理好不同專業和學科之間的學習關系顯得十分重要。在處理二者的關系上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有益的辦法,但總體而言,不外將關聯的二學科交叉學習融合貫通最為裨益,其實各個學科之間很多是相通的,正如楊振寧所言:物理研究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屬于哲學的問題了。
(二)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
我國大學教學注重理論傳授,而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稍顯不足。本專業如此,跨專業的學習存在這一問題會更加的明顯。古人云:“君子之學,未嘗離行以為知也必矣。”只有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產生活實踐才能夠為學子所真正的掌握,才具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因而在專業的實踐過程中有意識的將跨學科的知識加以運用會更能夠促進專業之間的融合,從而成為跨專業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三)跨學科跨專業的選擇問題
在跨學科跨專業的選擇上要堅持感性和理性相結合。即感性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以選擇,同時也要理性的考慮到所選專業和課程與法學的結合程度,以及日后工作的需求等等。
(四)為營造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的校園文化環境問題
現在的政法大學多屬以法學為主的多科性大學,這類大學較綜合型大學而言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則會有環境的局限性,因此應多加強不同專業學科同學間的交流,不同學校之間同學的交流,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培養。
篇7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力圖通過創新培養機制、強化實踐教學和優化教師隊伍等方式,推動我國法學教育整體轉向和全面轉型。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應以此為契機,結合法學專業特點和理工院校的自身特色,認真思考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養定位,盡力從法律職業培養角度,從法律思維養成和法學方法訓練上,不斷挖掘培養對象的職業發展潛力,以科技法學、知識產權法務、企業法務等復合型、應用型職業法律人才培養模式,打造自己的法學人才培育優勢。
關鍵詞: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定位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1010406
在高校綜合性發展模式下,多數理工院校成為“以工為主”綜合性大學(以下稱“理工院?!保?,法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專業成為其作為綜合性大學的重要學科支撐。但理工院校法學人才培養,與政法類院校和傳統綜合性大學相比,在培養經驗、師資水平、圖書資料、學術積淀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法學專業知識培訓存在缺憾。但法律工作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會閱歷、社會經驗;法律職業者的知識需求,除了法律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跨學科的專業知識。且隨著科技發展、社會分工細化,相關專業的立法和司法活動頻繁,這使得法律工作者不但要掌握法學基礎知識,還要對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新興科學技術知識也能把握?!耙怨橹鳌本C合性大學濃厚的理工學科背景,容易為其特色法學人才的培養提供背景支持,為科技法學、知識產權法務、企業法務人才的培養提供學科支撐,容易形成自己的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和培育優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的提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更為理工類院校法學人才培養提供了契機。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要求
(一)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簡介
199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就強調法律培養的職業性、專業化,將其培養目標定位為“高級專門人才”,要求法律從業人員通過專門系統的培訓,掌握法律基礎知識和法律操作技能,形成獨特的法律思維和法律信念。且法律作為社會的調整器,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糾紛的解決不能單靠法律知識,更需要相關領域的學科知識[1]。即法律職業對法律從業人員的要求,不單是專業化、職業化、精英化,更要求社會化;既有著后天訓練得來的法律理性判斷[2],也有著對更多領域知識的掌握,憑借豐富的社會經驗、社會閱歷,自由駕馭法律運用,實現法律規范的規范目的和規范價值。但我國目前法律職業與法學教育脫節嚴重[3],法科學生的培養過于強調理論性、主張原理研究,忽略司法實務中的法律現象;有關法律從業人員的培訓制度、教育教學制度,也由于實施條件不足等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虛置” [4],教育、培訓效果并不明顯。有鑒于此,2011年12月,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年-2020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聯合頒布了《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從應用型法律人才、復合型法律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層法律人才層面,對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做出整體戰略性部署,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以解決法學教育培養模式相對單一、學生實踐能力不強、應用型與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不足的狀態,在尊重法律人才培養職業性需求的基礎上,培養具有法學知識認知、實踐能力操作和社會責任感的法律人才 [5],提高法學人才培養質量。
(二)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卓越”要求
法律職業是一種在經過專門法律訓練后、具備嫻熟法律技能、具有基本法律職業倫理的人所從事的工作[6]。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是在法律職業人才培養方向上強調法律人才培養的卓越性。如何理解該“卓越性”?從字面意義看,“卓越”意指“杰出”、“突出”、“非同一般”。法律學科作為一社會學科,法律本身的知識架構雖然相對獨立,但其對應的社會現象卻是紛繁復雜、非孤立存在。如金融業務、專利發明、證券業務、法醫學、高科技開發和涉外等法律業務,都要求既通法律業務又懂其他專業知識,但能勝任這些跨專業法律業務的法律工作者卻極少。也就是說,法律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社會閱歷、社會經驗。目前我國法律人才培養較注重法律知識的通曉而不注重其他專業知識的灌輸;加之法學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較弱,面對實際問題時往往無所適從。所以,“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是在尊重法律人才培養職業性需求的基礎上,強調法學專業學科知識掌握基礎上的學科交叉,要求卓越法律人才既掌握法學專業課程本身的知識,也了解與法律事務相關聯的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甚至工學、理學等領域的知識;具備法律職業技能,掌握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論證在內的法律操作技術;富于法律人的法律理念、倫理修養[7],擁有法律正義感、職業倫理觀念、法律擔當精神和勇于創新、不斷探索意識,展示出較強的法律職業發展潛力,能夠在未來社會中妥善處置不斷涌現的各種社會紛爭,以較強法律實踐運用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復合性和職業性。
二、理工院校“科技類”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定位
(一)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提供了背景支持
“以工為主”綜合性大學(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以其深厚的理工優勢、科技特色和管理學背景,有著工程學、工學、理學和經濟、管理類學科的資源優勢,加之注重實驗教學,強調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培養,順應了卓越法律人才的應用性、職業性的培養需求。若能有效彌補理工科院校法學專業辦學氛圍不足的缺憾,積極借助理工院校實踐性強的培養特色,以規范化操作的模式建立高校與實務部門聯合培養機制,以高校與法律實務工作者的互聘制度、互訓模式,從鍛煉校內教師實踐運用能力和提升校外教師理論功底的角度,加強法學師資隊伍建設,厚基礎、寬口徑,強化并落實法學實訓教學環節,隨時為學生實踐能力訓練提供操作平臺,定將為單一模式法律人才培養提供更為廣闊的領域。理工院校的科技背景、實驗特色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提供了背景支持。
(二)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定位
理工院校法律人才的培養,可以考慮其理工優勢、科技特色,將法律人才的培養與科技服務、企業管理、基層事務處理有效結合起來,借助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法律+管理”、“法律+經濟”、“法律+科技”等模式優化課程體系,以法律外部知識供給拓寬專業面,打牢專業適用基礎,培養專業適應能力,在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課程結構優化等方面整體優化、提高素質、提升適應力和競爭力,注重“復合人才的專業素養、通識教育、綜合素質與能力”等 [8],形成自己的學科培養優勢。
具體而言,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卓越性、復合性,可圍繞“科技類法律卓越人才”這一核心,利用“以工為主”的綜合性院校學科部門齊全的特點,根據理工院校法學專業規模大小、辦學特點,按照“基層法務實驗班”、“企業法務實驗班”、“知識產權法務實驗班”等應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和復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側重于知識產權法、建筑法、交通法、企業法等專業方向,“面向科技、面向行業、面向基層”分類培養卓越法律人才,成為既通法律又懂工程、技術、經濟和管理的復合型法律專門人才,實現“法律”與“科技”、“法律”與“管理”的融通,以培養與使用相結合的模式,滿足社會、市場對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科技類”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多樣
理工院?!翱萍碱惙勺吭饺瞬拧迸囵B目標定位,使“科技類”法律人才培養成為理工院校法學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而如何培養“科技類法律卓越人才”,各理工院校都有自己的模式選擇。如有的學校采用“法學專業課程+全校性公共選修課”模式,要求法律專業學生選修理工類、經管類專業的公共選修課。這種培養模式雖然擴大了法學學生的知識面,卻無法對法學專業以外的學科知識進行全面系統掌握。有的學校采用“科技+法學”本科雙專業、雙學位培養模式,要求理工類本科學生在主修科技專業課程的同時,以“2+2模式”在三、四年級或從第二學年下學期開始,輔修法學專業課程。由于輔修課程多半利用晚上、雙休日時間授課,輔修專業培養計劃、課程內容和要求都比較簡單,主修專業和輔修專業都在四年的學制時間內完成,學習時間較為倉促,無法保證其學習質量,法律知識體系化掌握和法律技能培養受到影響。由此,有的學校采用“科技+法學”本碩連讀的培養模式,設置“科技+法學”試驗班,將“科技”與“法學”兩個專業結合起來,用“3+3”或“4+2”的時間完成一個科技類本科專業和一個法律碩士專業的學習,獲得科技專業本科學位和法學專業碩士學位。如讓本碩連讀的學生,頭3年完成建筑、計算機、管理、會計等本專業課程學習,第4年在完成本專業畢業論文的同時,進入法律碩士課程的系統學習,第5年完成法律碩士課程,第6年完成法律碩士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這種模式,可以讓學生較為系統地學習法學專業知識,但也因此沖擊法學本科、研究生的招生名額、招生規模;且因為跨專業的本碩連讀,需要理工專業與法學專業的相互配合,有些事宜需要不斷調和、甚至要工科專業做出讓步才行。當然,也有學校依托知識產權研究所、環境資源保護法研究中心、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法與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進行“科技類”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但這種培養多從研究型角度進行,法律的操作性、應用性不足[9]。
理工院校結合自身學科優勢的法律人才培養,雖類型多樣,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相應瑕疵。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使理工院?!翱萍碱惙勺吭饺瞬拧迸囵B優勢得以凸顯,也對該卓越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出要求。筆者以為,在法科學生大類培養的基礎上,根據理工院校法學專業的辦學特色,按照“知識產權法務實驗班”等實驗班的模式,制定專門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特色課程,強化實踐訓練,讓學生系統掌握交叉學科課程,以通識教育的視角把握科技活動中的各項法律事務,既強調學科領域的交叉、又注意學科彼此的系統與完整,不失為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下面筆者將就如何設置法務實驗班,如何培養科技類應用型、復合型卓越法律人才進行具體分析。
三、理工院??萍碱愖吭椒扇瞬拧皩嶒灠唷迸囵B模式的具體思路
(一)依循理工院校學科優勢設置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
如前文所述,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可根據院校法學專業規模大小、辦學特點,“面向科技、面向行業、面向基層”的培養。這實際上也是從理工院校的自身學科發展要求出發考慮的。由于理工院校,特別是地方理工院校招錄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學校所在地區域,學生就業選擇多半為回家鄉或到家鄉附近地域,環境適應較快,往往能很快投入工作。理工院校法學專業畢業生也是如此,畢業后基本上在生源所在地附近的法律實務部門、特別是基層法律實務工作,地區適應期也短,可以較好地滿足司法實務人才需求。與此相反,一些綜合實力強的法學名校畢業生一般不愿意到基層、特別是到中西部地區的基層法律部門工作。將理工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定位為“面向基層”,可切實有效地滿足基層法務部門的用人需求,也解決了法學學生的就業問題。而理工院校的科技特色、行業優勢,又是專門政法院校無法比擬的。所以,理工院校科技類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應從“科技”與“法學”、“行業”與“法學”相結合的角度,在法科學生大類招生的基礎上,擇優篩選、設置“基層法務實驗班”、“企業法務實驗班”、“知識產權法務實驗班”、“交通法務實驗班”、“電力法務實驗班”、“水利法務實驗班”、“建筑法務實驗班”等,充分發揮理工院校的專業特質、行業特色,從知識產權法、建筑法、交通法等方向,培養懂法律、通外語、曉科技、重運用的卓越法律人才。
篇8
【關鍵詞】經濟人類學;中國;展望
【作者】趙巧艷,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管理系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0級博士生。廣西桂林,541004
【中圖分類號】C9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13)01-0057-009
引言
經濟人類學興起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如今已經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學科。1941年赫斯科維茨(Herakovits)最先提出了經濟人類學的概念,并于1948年出版了專著《經濟人類學》(Economic Anthropology)。卡爾?波拉尼的兩篇論文――《作為制度過程的經濟》和《早期帝國的貿易和市場》的發表所引發的“形式――實體”論戰使得經濟人類學上升為一個學界關注的研究領域。1981年美國經濟人類學學會(Society for Economic Anthropology,SEA)的建立則正式標志著人類學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的誕生??墒墙雮€世紀以來,國內對經濟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進展一直缺乏關注,直到1982年,蔡振揚翻譯了達爾頓和蓋克的《經濟人類學的展望》一文,經濟人類學的概念才正式進入中國學術研究的視野。2001年和2002年陳慶德和施琳相繼出版了《經濟人類學》兩本專著,標志著國內經濟人類學研究的第一個的到來,這一點也可以從圖1看出(圖中的論文來源為中國知網學術期刊庫,檢索條件是以“經濟人類學”為標題進行精確匹配)。此后,國內對經濟人類學的研究一直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在研究的理論探索和案例調查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而且如今正處于第二個研究的快速上升階段(圖1)。然而迄今為止,盡管國內學界對國外經濟人類學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理論介紹,可是關于國內的研究進展卻沒有一個系統的總結和概括,從而無法在對比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學科研究前沿以及國內外研究的差異。鑒于此,本文嘗試對國內經濟人類學的研究現狀進行系統梳理和分類概括,并結合國際上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前沿,剖析國內外研究之間的差異,展望國內研究未來的努力方向。
一、經濟人類學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如果把用人類學方法剖析經濟問題全部納入經濟人類學研究范疇的話,先生的《江村經濟》無疑開創了國內經濟人類學研究之先河。但結合經濟人類學定義與內涵的演進歷程分析,施正一先生的《民族經濟學導論》和《民族經濟學教程》似乎才算真正意義上國內經濟人類學研究的開山之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濟人類學在國內的人類學研究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新出版的人類學教科書中,經濟人類學都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如莊孔韶的《人類學通論》(2003)、朱炳祥的《社會人類學》(2004)、孫秋云的《文化人類學教程》(2004)、田兆元的《文化人類學教程》(2006),周大鳴的《人類學導論》(2007)等,在章節安排上都將經濟人類學作為重要的內容加以介紹。經濟人類學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相關著作出版與學科定位、國外著述翻譯與理論引介。
(一)相關著作出版與學科定位
一門學科的理論集大成之標志離不開專著的出版,中國經濟人類學的蓬勃發展也同樣以21世紀初期兩本最重要的專著為標志和載體。2001年和2002年,陳慶德和施琳相繼出版了《經濟人類學》專著,極大地推動了經濟人類學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力擴散,而且在后者的專著出版之初,杜倩萍對該書做了簡評,發表于民族學權威刊物《民族研究》上。同時,兩本專著的出版也標志著以云南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為首的經濟人類學研究團隊的確立,兩所大學培養了一大批經濟人類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奠定了經濟人類學的學科定位,使得經濟人類學越來越為人類學界和民族學界認識和認可。其他的一些研究機構也開始將經濟人類學作為其研究的方向和重點,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在更加廣泛的范圍內考察,中國臺灣的經濟人類學研究也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機構和研究人員的體系,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黃應貴、陳文德和新竹清華大學馬騰岳先生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黃應貴先生不僅在臺灣講授經’濟人類學的課程,而且也在大陸做過多場學術講座,并在其著作《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中安排兩章(第九和第十章)的篇幅專門探討經濟人類學議題。
(二)國外著述翻譯與理論引介
學科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國際前沿研究的成果翻譯和理論引介,隨著國內對經濟人類學理論的引入和擴散,翻譯國外經濟人類學的著述和介紹國外的一些相關理論也成為推動理論傳播的一種重要前提和手段。著述翻譯方面,以王名等人翻譯粟本慎一郎的《經濟人類學》影響較大,也是迄今國內最為全面介紹國外經濟人類學理論的譯著。其他的譯著散見于一些期刊上,如何培忠所譯高野平次耶的《經濟人類學家卡爾?波拉尼》、王慶仁翻譯哈羅德?施奈德的《經濟發展與人類學》、胡琰翻譯斯圖爾特?普拉特納的《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地方性藝術市場――經濟人類學個案研究》等。而且很多是對經濟人類學這一學科的通俗介紹,如田廣翻譯小艾倫德的《經濟人類學》、韋蘭春翻譯西摩-史密斯的《經濟人類學》、姚繼德和杜杉杉翻譯格雷戈里的《禮物與商品》等。也有個別針對特定研究的翻譯,如黃娟和胡琰翻譯朱迪思?馬蒂的《工業化初期墨西哥地方市政府決策之經濟人類學研究》。隨著翻譯作品的增多,也出現了一些評論性的文章,如李亞娟和戴慶中對粟本慎一郎《經濟人類學》的評介。
國內在經濟人類學的理論引介方面要較論著翻譯做得好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施琳和云南大學的陳慶德。施琳從本世紀伊始就連續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論文,重點介紹了美國經濟人類學的研究源起、理論演進和研究發展,如《論美國經濟人類學的歷史理論源流》、《論美國經濟人類學的誕生與早期發展》、《經濟人類學中的“形式”與“實在”之爭》、《新形式主義經濟人類學探索――斯圖爾特?普萊特納經濟人類學學術思想剖析》、《建立廣義的實在主義經濟人類學――喬治?多爾頓經濟人類學學術思想研究》、《美國經濟人類學與中國研究》、《美國經濟人類學與中國民族經濟學之比較》、《經濟人類學理論前沿綜論》等。陳慶德闡明了經濟人類學實體論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論隊伍、馬克思理論在經濟人類學中的拓展、經濟人類學的理論發展、理論分析模式的演化特征、形式分析在經濟人類學場域中的運用與演化等。其他一些學者在經濟人類學的理論引介方面也做出了貢獻,如鄭海燕簡要回顧了國外早期經濟人類學的研究情況,并從研究領域的擴大、理論的綜合作用、研究方法的靈活多樣性以及應用性的增強幾方面介紹了經濟人類學的發展趨勢;王祖望探討了經濟人類學與波拉尼學派的關系;王燕祥對經濟人類學的定義與演化做了介紹,并簡要分析了經濟人類學和民族經濟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李富強對經濟人類學的發展、理論、特點與功用進行了簡要評述;許婧介紹了西方經濟人類學理論的發展歷程,并對經濟人類學的理論演進進行了階段劃分。
二、針對中國情境的經濟人類學研究進展
經濟人類學是一門“情境性”很強的學科。中國民族種類繁多、民族文化歷史悠久,而且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性也非常顯著,具有天然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資源稟賦,而且也需要借助經濟人類學的理論闡釋許多社會問題并提供問題解決的理論參考借鑒,于是國內開展了大量針對中國情境的相關研究,主要圍繞社會交換、勞動力要素、民族經濟發展、其他問題等四個方面展開。
(一)社會交換
交換一直是經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關注的核心主題,因此社會交換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經濟人類學的焦點研究領域。陳慶德和潘春梅從宏觀的角度探討了不同歷史時期和民族社會在交換模式上的差異,認為不同的交換模式與具體的歷史階段、社會結構或文化背景關聯為一體,從而為經濟人類學與歷史學、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提供了一個拓展研究視域的基點;馬冬梅和梁勇通過對一個村落的經濟人類學個案考察,論證了“乜貼”的流動具有類似于經濟人類學中禮物的流動特點;鄭宇和譚本玲分析了箐口村喪禮中的經濟消耗、喪禮禮物的贈予和分配等過程后證實,哈尼族喪禮的根本要義,就在于通過經濟的消耗,來實現當地基于親屬與非親屬區分的傳統社會結構的再生產;¨釗朱健剛和羨曉曼則從經濟人類學的視角探討了冀南鄉村的物物交換現象。
(二)勞動力要素
從經濟人類學視角剖析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勞動力要素也是國內經濟人類學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其中以馬煒和麻勇恒的研究較為典型。馬煒認為從經濟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力資本問題的本質是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人,因其所擁有的知識能夠在這一特定的文化中被資本化運用而使這些知識成為了資本,從而使自身成為了人力資本的擁有者,表明人力資本是一個需要放置在民族文化中才能理解的問題;麻勇恒指出勞動力的過度轉移,導致山地農耕生產、家庭養殖所需勞力難以保證,從而間接地撕裂了養殖與山地農耕生產的邏輯耦合,聯動地產生了糧食生產下降、養殖業萎縮、糧肉價格普遍上漲,以及土壤結構畸變、農村社區文化生態失衡等非預期后果。
(三)民族經濟發展
經濟人類學是探討與日常生活和生計直接相關的人性問題部分規律的學科,而生計又是經濟人類學的核心研究對象――落后地區(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涵,因此,關注民族經濟發展也自然成為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國內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較豐富。魏樂平通過對云南省德欽縣茨中村生計模式的研究,證明生計是人類與自然交換能量,維持與社會變遷同步的生存手段,生計是人類適應環境結果,也是社會變遷的產物;張曉萍分析旅游活動中的文化商品化問題,指出旅游活動中的“舞臺真實”本質上是一種經濟行為,對傳統文化的神圣儀式等必將產生消解作用,但也帶來了文化創新和整合的機會;馬嵐從Stephen Gudeman經濟人類學視角分析民族旅游問題,并借鑒該書中的兩個案例為民族旅游發展提供新的思路;遲駿剖析了屯堡文化發展的經濟效用極大化走向,指出理想的方向是文化的主體與旅游公司的一體化;羅康隆和曾憲軍指出在民族經濟活動中,經濟是與其他種種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表現出來的,要準確地評估不同類型和不同樣式的各民族的經濟生活的利弊得失就必須綜合、系統分析;黃海從經濟人類學的視角對貴州民族地區的開發問題進行了反思。
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互動影響是經濟人類學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這一趨勢也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陳慶德從宏觀層面探討了經濟人類學的生態分析模式;而王俊敏則傾向于微觀的考察,從生態――經濟人類學的視角來考量鄂倫春族經濟類型、生產關系的變遷及其效應問題,描述了鄂倫春族從游居到定居、從散居到聚居、再到城鎮化的演變過程,重新審視鄂倫春族的狩獵經濟,探討鄂倫春族的經濟發展問題。房艷麗和劉文江從人文的角度分別就人口素質、資源的流動以及市場經濟基本面的培養等方面,提出了在目前西部經濟發展中需要關注的三個問題。2011年在云南大學舉行的“經濟人類學與中國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一些國外學者(如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Stephane Gros和波蘭波茲南經濟大學Katarzyna Nawrot)也對中國民族經濟問題表現出濃厚的研究熱情,與會的臺灣學者陳文德和馬騰岳,大陸學者徐黎麗、高志英、鄭宇通、呂俊彪、李忠斌和張英也分別從民族經濟的發展道路、經濟關系與民族關系、少數民族村寨經濟結構發展、民族旅游開發和旅游城鎮化道路選擇等角度展現了民族經濟研究中經濟人類學的重要意義。
(四)其他問題
21世紀初,經濟人類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延伸到了諸如現代化、精神分析和民族品牌等方面,經濟人類學的這一轉變同樣受到國內研究的關注。陳慶德無疑是這一轉變的重要引導者和實踐者,他從經濟人類學的分析框架出發,反思了現代化進程的得與失、精神分析方法在經濟人類學研究中的應用、商品價值的文化內涵、貨幣的符號涵義、農業社會和農民經濟的發展演變等多個范疇。其他研究也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層面迎合了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導向變革,如冶榮夏通過伊佳企業個案對撒拉族民族品牌的民族志式研究、付廣華和李葉青關于中國古代朝貢關系對經濟人類學獨特價值的探討、錢國芳對民族品牌與民族文化和民族經濟之間關系的剖析、譚宏對中華傳統品牌的經濟人類學解讀、孫信茹對廣告的經濟人類學分析、葉輝以華江瑤族毛竹資源開發為個案對資源開發如何嵌合在社會制度中的探討、杜成材對潘寨與黃崗兩寨傳統制度與鄉村管理的透視、葉建芳以三寶坪“瑤族狀元村”為個案對民族教育問題的考察等。
三、中國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未來展望
與相關學科相比,經濟人類學是一門年輕有朝氣的學科,它應該在人類學研究領域中成長為一門極具發展潛力的分支學科。雖然經濟人類學進入中國學術研究視野的時間不長,可是它已經深深扎根中國學術研究的沃土里,并且開花結果,在理論深化和實踐應用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也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研究人員,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研究體系,在研究理論的本土化和情境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墒蔷褪澜绶秶鷥鹊内厔荻?,經濟人類學,甚至其母體學科――人類學都面臨諸多挑戰。過去30年以來,人類學的學科發展已經出現了去核心化趨勢,如今國外許多大學甚至都沒有將經濟人類學、親屬制度和生態人類學列入教學大綱。與國外研究相比,國內的經濟人類學研究仍然處于一個不夠成熟的階段,研究的焦點基本上還沒有超越早期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范疇,理論的原創貢獻更是缺乏,在國際上也尚未形成與中國經濟人類學研究條件和資源相匹配的學術地位。實現中國經濟人類學的繁榮有待于以下四個方面的努力。
(一)研究視域的拓展
如今,經濟人類學已經成為一門研究廣義人類社會行為的基礎與動因的學問,它的理論方法是多元的、開放的,經濟人類學進一步發展的生命力,在于永不封閉自己的研究領域,永不拒絕新的理論工具和方法的運用。早期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視域主要涵蓋相對狹義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原始經濟范疇,而且這種觀點一直在延續。Stephen Gudeman把經濟人類學的研究領域界定在生產、交換、交換圈、市場和消費等領域;Susana Narotzk同樣認為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范疇包括生產、分配、消費和社會再生產,然而他的這一觀點卻受到Paul Durrenberger的嚴厲批評。跳出狹義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視域,在更廣闊、更具現實意義的范圍內解釋社會實踐并提供理論借鑒是當代經濟人類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轉變。2000年的經濟人類學大會首次圍繞“性別問題”展開討論;2001~2004年,SEA又先后召開了主題為勞動力、貴重物品、商品、財富與金錢、人口流動與經濟,以及“快餐與慢餐:食物與食物體系的社會和經濟背景”的學術會議;2007年召開的澳大利亞人類學年會也重點討論了“當代人類學的經濟議題”,而且探討的主題也不僅僅局限在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和經濟史等傳統議題上,相當一部分論文涉及到特殊類型的供應和交易鏈范疇。
國外一些學者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開拓性的探索,如Hart對非正式經濟的經典研究在變革的今天依然具有很好的深入探索價值;Chabal&Daloz有爭議的作品,《Africa Works:The Political Instrumentalization of Disorder》也凸顯了研究導向從對秩序社會的功能主義探索到對失序現象的實用主義探討轉變的必要性;Tama Diana Wilson用經濟人類學研究方法開創了邊疆問題研究;Janet Roitman應用經濟人類學的方法研究了喀麥隆北部地區、尼日尼亞東北地區、乍得和中非共和國交界區域的非正式經濟活動,認為這些違法的、陰暗的經濟活動在日漸活躍,可是并不意味著這些活動都是無序的,它們同樣有著自己的行動規律和準則,而且這些規律和準則都是嵌入在中部非洲社會內并且有著嚴密規定的行動邏輯。相對而言,國內對這一轉變也表現出一定的關注,如施琳呼吁中國學者應加強關于經濟人類學學科視角與方法論的探索,積極開展新型邊疆民族志的調查研究;陳慶德雖然認同經濟人類學有別于主流經濟學經濟的觀點,但他也認為人類學研究可以拓展到歷史、現實、生態等不同層面;許婧雖然認同交換、貨幣、消費和私有化一直是經濟人類學研究主題的觀點,可是她對經濟人類學研究歷程的分段也指出,1980年至今為“新自由主義”的經濟人類學,注重貨幣、市場與物的視野。但總體而言,國內的研究視域依然尚未在整體上超越傳統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范疇。
(二)研究層面的融合
關于經濟人類學定義的不同理解導致了對經濟人類學研究適用層面的不同結論。赫茲克維茨認為美國經濟人類學主要是“關于原始人的經濟行為與經濟生活”的一門學問,只是后來在許多有一定地位的人反對書中將他們與土著人相提并論的情況下才將《原始經濟》第二版改名為《經濟人類學》;《人類學詞典》的解釋是“經濟人類學研究的重點包括在跨文化比較下的生產、分配、交換問題,對特殊經濟體系的民族志記述,前資本主義或混合型經濟體的構成,分析在小型社區或農民社區中的民族經濟、多民族經濟和世界經濟體系的沖突”。似乎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層面只適合微觀層面特定群體的經濟活動規律,然而《簡明文化人類學詞典》中的同名條目的解釋則稱其為“研究人類各種社會的經濟生活、經濟制度及其演化的文化人類學分支”,從而將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視域和層面延伸到各種類型的社會制度和各個層面。比較來說,倡導在更加宏觀層面開展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得到了更多支持。Prattis認為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整合需要同時拒絕形式主義和實體主義的研究局限,應該采取新的問題導向的方法開展研究;Immanuel Wallerstein提出人類學家不應立足于國家或地區這些較小的、不全面的分析單位,而應從整個世界體視域擴展應對來自宏觀“世界視角”的挑戰;形式主義流派的學者們主張系統地、全面地在經濟人類學研究中引入成熟而規范的經濟分析方法。
除了理論的爭辯以外,國外已經在實踐中將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觸角擴大至宏觀層面。BenedicteBrgger以Wilk&Cliggett的三個經濟人類學研究方法(理性、社會和文化)為基礎,從經濟人類學的角度探討了挪威國家創新體系(NIH)中的專業化交易問題。理查德?羅賓斯的《全球問題和資本主義文化》從經濟人類學的角度審視了一系列重要的宏觀問題,如資本主義的興起、世界糧食問題、人口增長、消費、種族沖突以及不平等問題;Gregory在展望經濟人類學的未來發展道路時指出,從次要觀點視角探討經濟、親屬與生態相互之間關系的一般理論將依然被保留在經濟人類學的研究框架內,可是經濟人類學主要的理論范式必將在更加廣泛的層面上反映歷史變革背景下社會文化圖景,經濟人類學研究的核心主題從交換到消費、再到分配、能動和金融化就體現了這樣的演進邏輯;Bill Maurer也從金融危機和債務、信用、投機、失衡本質的角度探討了經濟人類學當代的研究宗旨。國外的這種實踐無論在理論還是應用上都是有意義的,就如Chris Hann的觀點認為,經濟人類學已經跳出了20世紀60年代關于全球政治經濟和地方模式爭論的局限,而是在一個大大超越波拉尼和赫斯科維茨時代的研究范疇內考察當代世界的熱點議題,而且這種研究導向也極大地拉近了經濟人類學與經濟學研究之間的距離。陳慶德和鄭宇也發出類似的感慨:傳統的經濟人類學分析視角,既限制了基于稀缺、最大化假設的模式應用的可能性,又把文化一歷史的視野固著在順應經濟科學的范圍中,無論是把經濟的涵義限定在制度抑或物質的單一層面,都實在是太狹隘了??墒窃诰唧w的經濟人類學研究層面融合上目前國內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似乎缺乏開創性的嘗試。
(三)研究范式的轉變
伴隨國外經濟人類學的研究層面從微觀向中觀和宏觀的拓展,他們的研究范式也出現了相應的改變。盡管人類學家的主題是“微觀的”而不是“宏觀的”,他們聚焦的中心是原始資料的分析,而經濟學家主要依賴于官方統計來滿足其資料需要。可是在方法論上經濟人類學并非孤立和特別,它吸納了源于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法,具有鮮明的交叉與混合的方法論特色。不僅如此,由于經濟人類學對多元文化背景下復雜經濟行為的深入探索,在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進展,反過來對于人類學和經濟學研究也有一定啟發意義。伴隨經濟人類學與經濟學之間的不斷“接近”,在經濟人類學的研究中應用經濟學中普遍采用的實證和定量研究方法也正在成為一種趨勢。由單個、局部的田野調查式研究向大范圍、定量研究范式的轉變也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Prattis已經明確表明他對拋棄正統經濟人類學研究方法上分裂做法的一種追求,他認為與傳統經濟人類學研究上對人與情境邏輯影響決策過程過度關注相比,將情境邏輯與生產理論聯系起來,從而彌合微觀宏觀之間的鴻溝也許更有意義;Benedicte Brgger指出人類學家一直受到批評,因為他們出于良心的承諾使得事情變得混亂而不是為宏大理論做出貢獻,而且為了改善到這一點,對宏大理論進行實證研究也許比理論本身更加重要;Peter Edward Parker也持有相似的觀點,他指出雖然Wilk&Cliggett在書的結論部分描述了對人們決策進行實證調查的方法論,可是調查的目的應該是探求人們采取行動的理性最大化、社會或道德依據,因此理論爭辯的焦點不僅僅是引導批判或發展理論,而是提供對相關事件研究的一個更為廣泛的實證研究方法;Gregory通過對印度商人的研究提出了“家庭貨幣”的概念,又進一步指出,非制度的、類血緣關系的親屬結構分析元疑是理解這種新興“轉型家庭”的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拋棄那些過時的陳舊思維模式,通過定量的實證研究進行驗證。國內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范式和成果似乎還停留在學科的早期發展階段,依靠范式轉變推動學科跨越式發展的進展依然緩慢。
(四)研究學科的整合
篇9
關鍵詞:心理契約;新生代農民工;管理對策;實證研究
根據我國統計局的統計,我國2012年農民工總量達到了26261萬人,比2011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增長了3.9%。其中,2012年外出農民工總數比2011年外出農民工總數增加了473萬人,增長了3%。我國農民工這個新生群體的不斷增長,導致我國原有的農民工管理對策出現了嚴重的滯后現象,無法全面地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需求。因此,面對新生代農民工需求的時代特點,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模式的變革。
一、心理契約概述
心理契約這個詞匯最早是由美國管理心理學家E?H?Schein(施恩)教授提出的。其在運用當中,常常被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在廣義上,心理契約被認為是組織與成員之間“無形”、“內隱”、“不能書面化”的一系列期望,即各個組織結構和成員之間廣泛存在并無法進行正式書面確定的心理期望。狹義上,心理契約則是指員工以自身與組織之間的關系為前提,通過承諾或者感知來確定自己與組織之間的責任和義務的一種信念。
由心理契約的概念特點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心理契約本身具有著“不確定性”、“動態性”、“雙向性”、“隱蔽性”等特點。心理契約的主要表現內容則有“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期望”、“員工職業取向與任務相吻合的期望”、“員工對企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期望”、“員工對報酬的期望”、“企業對員工的價值認同期望”、“員工的培養與發展機會的期望”及“員工晉升的期望”等。
二、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契約現狀分析
2004年,我國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民工荒”現象,同年9月,社會保障部針對這一現象了《關于民工短缺的調查報告》并對這一現象做出了一系列相關的報道,發現沿海城市用工的需求與應聘的比率出現嚴重偏差,約為10.8:7,僅僅東莞一個地方就缺70多萬民工。2005年年初,珠三角、浙東南、閩東南等地缺工比率高達10%。2006年,這種現象進一步向福建、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蔓延,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一)農民工與企業的關系現狀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工逐漸成為了我國第二、第三產業中最為重要的基層勞動力資源。然而,農民工的自身性質特點使其在從事非農業工作時無法脫離農民的身份。特別是對于企業而言,雖然農民工所從事的工作已經與企業的產業工人相同,但是其仍然處于一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地位,根本無法受到企業的真正重視,所以才會出現“民工荒”等情況,從而對企業造成嚴重損失。
以浙江省為例,可以根據契約雙方的高低進行分類,這樣“高員工與高組織”、“低員工與低組織”就屬于平衡型,而“高員工與低組織”、“低員工與高組織”則屬于不平衡性。根據對其組織責任與員工責任之間的承擔程度的調查評分求平均值,以此為標準,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隨著工作時間的變化,員工心理契約類型也在發生變化。工作時間在1~3年的,多屬于平衡型;工作時間在4年以上的,則多處于不平衡型。
(二)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
1.三高一低
“三高一低”的新生代農民工特點主要是指: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高、物質與精神享受的要求高、工作耐力低。這種新生代農民工特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新時代下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導致新一代的農民工不滿足于“一日三餐”,而是將打工目標從生存手段變成了謀求發展的途徑。因此,新生代農民工更加注重工資待遇的高低和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以及權力的實現。但是,因為家庭教育及培養的缺失,令他們喪失了農民原有的吃苦耐勞精神,形成了新生代農民工工作耐力普遍低下的問題。
2.觀念的轉變
新生代農民工“三高一低”的特征足以說明新生代農民工的觀念發生了轉變。他們已經將自我謀生的手段上升到了自我完善和成長的高度,利用合法的手段來進行合理的權益維護,從“工資”、“工作環境”、“晉升”等方面來對工作進行綜合分析選取,從而達到以提高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認同的目的。
3.心理上的困擾
對于新生代農民工而言,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內心的孤獨。他們從小就上學,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進入城市。在城市中他們屬于農民,而對于一個農民來講,其從小上學又疏離了農村,從而導致了新生代農民工嚴重缺乏歸屬感。這種心理的缺失會令他們渴望自己得到社會的認同,過高的期望及內心的空虛會嚴重地影響他們的自我定位,從而令他們的情感和精神難以得到滿足,困擾著他們的整個人生。
三、基于心理契約的新生代農民工管理
(一)新生代農民工物質與精神需求的管理對策
通過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契約分析發現,新生代農民工的需求轉變包括了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因此針對這兩個方面,企業應該保證公平的工作和競爭環境,從而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對企業管理的滿意度,增加其歸屬感。與此同時,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待遇,保證其制度效益上的公平性,加強其激勵制度的完善和綜合利用,從而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和物質需求。企業只有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利用農民工對農村疏離、對城市渴望的強烈自尊心,從而真正實現農民工的自我價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新生代農民工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
在面對新生代農民工,企業更注重的是短期利益,希望農民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企業賺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然而,新生代農民工卻認為自己的工作只是賺取工資時需要履行的義務,所以在義務之外的事情絕不會插手。這樣兩者的目標發生分歧時就會產生矛盾,從而影響到兩者心理契約的實現,這時沒有歸屬感的新生代農民工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從而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針對這一現象,企業要為新生代農民工制訂長期的職業規劃,在保障其工資待遇的同時,對其展開激勵方式的培育,為其提供更多的晉升空間,從而在實現新生代農民工職業發展的同時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真正地實現員工與企業的雙贏。
(三)新生代農民工團隊合作的管理
新生代農民工的內在心理特點導致他們對認同感的渴望。相比較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團隊的認同,因此企業在進行新生代農民工管理時,應該更加注意對他們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通過團隊合作實現他們對于團隊認同的渴望并以此來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歸屬感。利用團隊的榜樣優勢,逐漸挖掘他們的潛力,利用他們渴望脫離農民身份留在城市的強烈愿望令其不斷拓展交際圈。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又滿足了他們生活愿望,使他們在提高團隊榮譽感的同時對企業的認同感更加強烈。
四、結語
新生代農民工作為我國的一種特殊群體,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然而其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卻需要企業更多的呵護和關心,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從而在促進新生代農民工自身價值實現的同時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使我國經濟真正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曉茹.第二代農民工城市適應性分析――基于貴陽市南明區的調查[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與貴州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2]王啟富,史斌.新生代農民工與城市居民社會距離的結構、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A].“秩序與進步:浙江社會發展60年研究”理論研討會暨2009浙江省社會學年會論文集[C].2009.
[3]陳倩.金融危機背景下農民工遷移的理性歸因[A].道路 創新 發展――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年會暨陜西省社會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社會保障與就業論壇論文集[C].2009.
篇10
【關鍵詞】社會工作 本科培養 科研教學法 意義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6C-0123-02
雖然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一直受到來自觀念更新、技術進步和社會經濟制度改革等的影響,但是,自1986年教育部首次批準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等4所院校建立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以來,目前我國已有200多所院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如此迅速,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反映出社會工作在我國轉型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門外來的課程,在教學本土化的實踐過程中,一些高校在理論與實踐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從目前社工專業教學改革的嘗試看,讓本科學生參與科研,培養科研能力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試對社會工作本科教育中應用科研教學法的意義與路徑進行探究。
一、社會工作本科教育應重視科研教學
社會工作主要是運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科學原則,來解決社區生活中的特殊問題,并減除個人的生活逆境和壓力,其所從事的工作是一種助人自助的活動。因此,社會工作專業在學生的培養上,就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的理論和方法,還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能力。而要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就不僅要強化實踐教學法的力度,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強化科研能力的培養,因為科研能力關注的是全面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有助于培養學生應對問題時的應變能力。
然而,在我國,人們還習慣將“研究”一詞放置于研究生階段,不要說小學生,就是本科生學術研究的訓練都是相當缺失的。這不僅使得本科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差、批判性思維不強,也使得我國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普遍不佳。而在西方的教學體系中,科研能力的培養從小學生就開始了。小學生走進圖書館、查閱資料,就某項主題展開論證,并撰寫論文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而且,在科研教學的研究上,西方發達國家也早就開始進行嘗試,并做了系統性的研究。美國學者杜拉普回顧了美國1915~1991年科研在社工專業培養中的歷史發展,并指出自社會工作成為一個專業以來,科研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普林還針對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科研教學的具體目標進行研究。而從德國的經驗看,科研教學在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中同樣占有重要的地位。從現有的文章看,德國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雖未曾明確提出科研教學法,但是在教學中強調研討課和講座課的結合,與科研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研討課和講座課聯系在一起,常常是對講座課的某一專題的深入討論,要求學生要做一個專題報告,因此,學生需要去查閱、收集相關文獻、獨立撰寫報告。撰寫報告的過程有助于學生主動去研究分析一些實際問題,開拓學生思維,使學生從單純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知識探索者,培養其科學的探索精神。同時,在研討課課堂中,通過師生互動,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廣博吸收他人長處,也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從目前社會工作專業教學改革的相關嘗試及科研教學的相關研究來看,我國科研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同西方發達國家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鑒西方的先進經驗,展開相應探索和研究是必要的,可在社會工作本科教育中引入科研教學法,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
二、社會工作本科教育中應用科研究教學法的意義
科研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入研究生的教學方法,讓本科生可以直接參與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參加的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獨立地發現新知識,進而不斷地建構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的教學方法。科研教學法注重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蒲薪虒W法不僅有利于提升社工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的能力、鞏固實踐課的教學成果,更可為本科階段的科研教學積累經驗,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打下基礎。
第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以就業為導向社會培育體系下,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就業仍然不盡明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培養更加突出了對其綜合實力的要求。而教研教學倡導基于文獻閱讀、課堂討論、撰寫學術報告等科研的能力培養,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更是符合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
第二,樹立正確的學習與學術態度。目前,學生普遍對學習內容缺乏興趣,存在著完成任務應付教師的心理,所以抄襲現象十分盛行。他們并沒有將學習的過程視為一種人生經歷的積累與歷練,缺少開拓的精神,缺少探究問題本源的興趣,然而科研型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提升他們探尋社會現象本源的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第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我國大學生在品格、人生目標、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然而,一個人即使學會了人類的全部知識,但若沒有批判性思維能力,他最多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但還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是一個有創造能力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科研教學法鼓勵學生參與社會現實問題的討論與研究,有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減少大學生產生偏激思想與做法的可能性。這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并為他們日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和學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四,有利于增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我國大學導師的研究生教學和科研任務繁重,他們與本科生交流和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少,如何從制度安排上加以保證,讓本科生剛邁進校門就能得到專家教授們的指導,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科研教學的機制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三、應用科研教學法,促進科研能力的培養
雖然科研教學法在我國社會工作本科教學中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借鑒,但是實施科研教學法仍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實施起來相對靈活。
首先,可以將科研能力的培養看作實踐教學的一部分,由于社會工作需要大量的實習來檢驗理論與實踐的差距,一般學校都會為本專業的學生提供一些實習機會。但是實多僅停留在使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了解的層面上。如果將科研教學融合在本科生的實習中,強化出發前的問題意識,強化教師指導下的資料查閱,逐步引導學生形成自已的觀點,然后讓學生帶著觀點走進實踐,再通過實踐檢驗學生的觀點。這樣有利于達到有的放矢的目的,進而在實踐過程中使問題具體化、明晰化、報告化。
其次,可以開設科研方面的選修課,同時與學生的畢業論文結合起來,這樣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更加從容地完成畢業設計,而不是將畢業論文集壓到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之內,這樣可以更加系統地讓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過程、方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術態度。
最后,教師可以結合教授的課程來實施科研教學,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中國的現實問題,有系統地鼓勵學生就某一問題展開相應的研究,查閱資料、反復論證,在教師引導下增強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認識能力,將是具有深遠意義的。這能夠使學生結合現實情況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正確而全面地看待問題,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而這樣每一項課程都有學生探討和參與的空間,將有利于將傳統教學模式如教師一言堂,轉變成互動多樣的教學形式。
總之,社會工作本科教育中應充分認識應用科研教學法的意義,并積極將科研教學法應用到課程教學中去,以促進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合格的社會工作者。
【參考文獻】
[1]熊躍根.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的路徑與策略:理論解釋與經驗反思[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5(1)
[2]張紅霞.從國際經驗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莊麗君.中美兩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較[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4]楊慧.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教學培養方案修訂路徑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2)
[5]李曉鳳.論我國社會工作教育者的責任[J].求實,2005(5)
[6]Katherine M. Dunlap. A HISTORY OF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1915-1991.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Vol. 29, No. 3 (Fall 1993), pp. 293-301
[7]John Poulin.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Social Work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Vol. 25, No. 3 (Fall 1989), pp. 284-289
[8]袁琳.德國社會工作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及啟示――以圖賓根大學社會工作本科課程為例[J].社會工作(下),2010(10)
[9]錢穎一.論大學本科教育改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1)
[10]魯芒?C 昆耶塔.契合文化敏感性方向的社會工作課程[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