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社會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07:36: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性別社會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性別社會學論文

篇1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開展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意義,對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理論基礎、基本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并對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開展過程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做了分析。

性別教育,對女生個體、對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我國中學和大學教育階段,生理性別教育特別是女性生理教育已經建立了初步的學科體系,取得了相當的成果。社會性別教育卻較被忽視。因此,高校應在進行女大學生生理性別教育的同時,推進社會性別教育,將社會性別教育納入公共課程,使女大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對社會性別的相關內容有一個理性而明晰的認識。

就目前的人類社會狀況來看,性別分層仍然是人類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絕大部分社會和文化中,兩性在價值、地位、等級上處于不平等的狀況,男權始終處于支配地位。性別是“作為一種等級差異而存在”[2]。社會性別矛盾“固然不是一種劇烈沖突的、但卻是一種持久的社會矛盾,它往往比任何種族隔離更加堅固,比階級的壁壘更加森嚴,更加普遍,當然也更為持久”[3]。女性較之男性,始終更突出地面臨著社會性別這一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我國當前女性發展狀況和婦女權力在世界上處于較前的位置[4],但是我國社會漫長的父權傳統和目前相對落后的經濟發展狀況,特別是當下的社會轉型時期,使我國現階段的社會性別問題更加復雜。此外,社會性別問題在許多方面往往是隱蔽性的存在,同時社會性別作為一種文化與社會規范往往通過社會化直接作用于個體意識,如果不加提示,個體往往意識不到問題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對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學生,以課程的形式進行社會性別教育,否則,絕大多數女生對社會性別問題將終身停留在社會經驗感知階段,從而對社會性別問題缺乏相應的分析能力。

一、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意義

長期以來,由于不合理的社會性別文化與社會性別規范的培養,女性對自身的認識存在著偏差,使得女性在社會規則、文化習俗和自己內在人格的多重束縛下,人生策略、價值取向和發展潛能受到極大束縛,失去了本來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更自主的幸福。

作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將走上社會就業的女大學生,在面臨社會角色、社會地位轉化和社會化、再社會化之前,系統地認識社會性別的顯性和隱性不平等狀況及其產生的機制和文化根源,將有助于女大學生建立起女性的社會性別意識,從社會性別的角度明確適合自己性別的發展方向,獲得必要的發展幫助與生活幫助。不僅如此,性別教育的影響還將與女性的社會性別一樣伴隨女大學生終身。

社會性別教育,是要讓所有女性都了解并獲得自己的權利、發展機會與尊嚴,認識自我,包括自我的特征及社會的角色;認識社會,對社會性別規范與社會環境有一個理性而明晰的了解;適應轉型與再社會化。要讓女生了解,不合理的社會性別狀況,不僅是對女性的、也是對男性的限制,女性不僅是為自身的發展,也是為社會的發展與和諧而努力。[5]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不僅對女生個體,對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男女平等的事業在中國尤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國曾經是一個最傳統、最典型、發展時間最長、發展程度最高的男權制(父權制)國家。中國女性的解放因此在世界上備受矚目。因為我們的進步不僅具有改善我們自身外境的意義,而且對全世界的女性具有榜樣的意義。”[6]建設和諧社會已經成為我國各階層的共識,作為社會組成部分的兩個性別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二、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理論基礎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性別社會學與女性主義快速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它們從社會性別這一核心概念出發,將社會性別作為不同于生理性別的視角來考查人類的性別不平等狀況,致力于消除、減緩因社會性別而造成的社會分化與矛盾,運用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的理論,通過豐富的社會事實論證,形成了系統的觀點與理論體系。社會性別學與女性主義的日益成熟,使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首先,提供了基本概念術語。除了“社會性別”這一核心概念之外,性別、社會性別體制、性別規范、性征、女性氣質、性別角色、性別社會化、性別認同、性別期望、性權力、性觀念、生育制度、性別分工、性別化消費、性別發展、父權制、顯性性別不平等、隱性性別不平等、男性偏好、男性利益優先原則、性別歧視、職業性別隔離、性消費、家庭暴力、性暴力、話語暴力(所列概念參考了佟新《社會性別研究導論》一書各章末所列的“關鍵概念”)等等,這些概念在性別社會學中都具有較完善的定義,它們和人生哲學中的理想、人生價值、自由、幸福及勵志話語中的人生定位、適應、素質、成功等概念,一起構成了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課程的概念體系。

其次,提供了基本理論支撐。社會學的文化、社會結構、社會化、社會分化、社會秩序、經濟與勞動,社會性別研究中的建構主義理論、性別角色理論、性別差異理論(參見蘇紅《多重視角下的社會性別觀》第三章“社會性別研究的理論”),女性主義范疇的激進女權主義、自由女權主義、—社會主義女權主義、后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第三世界的女性主義(參見沈奕斐《被建構的女性:當代社會性別理論》第3章第2節“女性主義理論流派”)等理論為課程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理論支撐與現成命題。

再次,提供了學科構架。“社會形成(文化)—社會元素(個體與群體)—社會制度(規范)—社會運作與個人發展”的社會學的一般構架和“氣質—身體—社會文化—勞動、經濟—政治—發展與進步”的社會性別研究思路,為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課程結構提供了參考。社會性別視角下以女性為主體的社會、歷史研究成果,集中于女性史及各類女性社會調查之中,將之納入課程的內容范圍之內,可使課程展現出更廣闊的社會視野與理論空間。社會性別研究與女性主義的理論成果,均基于大量的社會事實與具體案例,這為課程提供了大量素材。

三、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基本內容

社會性別教育中,首先應該明確男女兩性不平等,社會性別機制不合理。這種狀況“嚴重損害了個體的權利和發展,對女性尤其如此”[7]。這種不平等狀態是“非自然的,即并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而是由社會構建的”[8],因而是可以改變的。在此大前提下,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大致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闡明至今為止的社會性別文化和社會性別規范。兩性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幾乎貫穿至今為止的文明社會,而兩性的社會性差異則將貫穿整個人類歷史。通過對共時性的兩性自然差異與歷時性的社會差異的講解,呈現人類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特別是中國歷史上的兩性不平等狀況,并尋找這種差異的歷史性成因及男權的形成機制,可幫助女生理解性別社會及女性的社會性別角色的文化與制度基礎。

展示并分析當下社會的顯性與隱性的性別不平等狀況。這種不平等既體現在就業、收入、政治權力、教育、生育、健康、性、婚姻、家庭、暴力等顯而易見的方面,也體現在語言、文學藝術、民俗、時尚文化、消費方式等隱性的方面;體現在我們社會的諸多“常識”之中,甚至還體現在學科理論之中;體現于外在社會,也體現于女性內心的自我認知與自我歧視。

具體列舉目前的種種社會性別規范,并指出這種性別規范與男性的關系、與社會運行秩序及社會道德風俗的關系,從而理解規范的相對合理性。學習國家公共政策與法規對女性權益保護的具體內容,并學習利用這些政策、法規對女性權益進行保護的必要程序與手段。適當介紹世界婦女運動的發展狀況與我國男女平等事業取得的成就。

說明女性的社會性別角色對個人就業及人生發展的諸多影響,這種影響既體現為個體外部的社會性障礙,也體現為個體內部的個性、思想性障礙。從女性性別的角度,指導女生就業與生活,幫助女生設計人生策略、調適社會行為,培養女生獨立性、個性全面發展的人格,指明實踐自身價值與女性價值的關系。

四、開展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幾個問題

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幫助女生建立起社會性別意識。作為公共教育內容,我們應放棄較為激進的女性性別意識觀點,選擇較溫和與平衡的觀點。相應地,作為社會適應指導與人生關懷性質的課程,宜強調策略性與調適性,而不鼓勵以激進的姿態與普通男權及社會性制度習俗對抗。同時,也不應在課程中放棄兩性不平等的社會機制及文化可改造的思想。

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課程不屬于社會學的范疇,也不是女性主義概論。它是大學生思想教育、人生教育與就業培訓相結合的勵志型課程。性別社會學與女性主義的相關內容只是為該課程提供了理論幫助與案例支撐。課程的目的最終在于培養女生的社會性別意識,使女生獲得合理的自我認識和清醒的社會認識,強調女性的知性、尊嚴與力量,為女生的發展提供關懷與幫助。對社會學和女性主義的各種理論要進行“有用性”的選擇,有用性、實踐性、勵志性是高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課程別于“性別社會學概論”的地方。

性別社會學與女性主義興起的時間較短,仍處于成長階段,特別是女性主義,大部份成果都是基于西方社會現實與西方文化觀念而形成的,與西方各種社會思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內容復雜。女生社會性別教育是為了幫助女生適應社會與發展自我,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構建中國特色的性別和諧社會,故而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分析性別社會學及女性主義的成果,審慎選擇其中的內容,并采取穩妥的表述策略。

參考文獻

[1][美]格倫斯基.社會分層[M].華夏出版社,2005.

[2][8]沈奕斐.被建構的女性:當代社會性別理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

[3][6]李銀河.兩性關系[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6,29.

[4][美]凱特·米利特.性政治[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33.

篇2

盡管如此,這并未影響與西美爾同時代的人和后輩學子對他的尊敬和高度評價。他的學生就“覺察出那個時代的天分”和他“從現代主義者角度對那個時代的解釋”。有人把他的《貨幣哲學》推許為“這個時代的哲學”。盧卡奇認為沒有人不對西美爾的思想著魔,后者是現代哲學領域最重要也最令人感興趣的過渡現象。鮑曼對西美爾也贊不絕口,認為后者是非常有力度和最富洞察力的現代性分析家,同時還是一位敢于發表言論的作家、一位思想家和開創了社會學風格的人。雷克稱贊西美爾奠定了德國社會學的現代規則,為德國的美學社會學注入了鮮活力量。諸如此類,西美爾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他對他的學生、同時代人乃至后輩學者有著深遠影響,布洛赫、韋伯、盧卡奇、舍勒、布伯、克拉考爾和本雅明都因為從其思想中汲取了營養而受益匪淺。

一.西美爾的現代性研究特色

西美爾在現代性研究方面的獨特之處或貢獻在于他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獨領。首先,與傳統研究不同的是,如果說韋伯是從宏觀的角度展開現代性研究的進程,那么西美爾則是從審美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即從現代都市生活體驗的微觀角度來界定現代性,以此凸顯現代個體的內在心靈。與韋伯致力于用理性來描述現代性不同的是,西美爾特意強調文化的感覺性,同時用個體的生活感受來建構社會整體。故而他的現代性理論研究不是采取歷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種對現代性社會現實體驗方式的言說。西美爾經常聚焦于人的內在生活和現代性心理學,他將現代性界定為心理主義,并要求按照內在現實來體驗世界。因此,對于那些分析現代性體驗方式至關重要的心理過程,西美爾保持著高度的敏感性。正如劉小楓在《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中所說:“西美爾以一種審美(感覺)方式來確定現代經濟制度與現代社會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質之內在關聯,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現代人的生活感覺。”[1]在《哲學文化》一文中,西美爾寫道:

現代性的本質是心理主義,……是固定內容在易變的心靈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實質的東西都被心靈過濾掉,而心靈形式不過是變動的形式而已。[2]

構成西美爾現代性洞識的社會經歷與他個人內在體驗相結合不是偶然的,這尤其適用于他對大都市生活和成熟貨幣經濟的異化關系所引發的內心緊張。我們可以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發現現代性的社會心理學痕跡。而且對個體內心生活的強調,與西美爾保護個體性的意圖以及后來重新構建個體性的意圖妙合無痕。因此,在西美爾那里,現代性是時下社會中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方式,也就是說現代性存在于一種體驗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中。它不僅被歸結為人們對于它的內在反應,同時還被歸納為人們內心生活對它的接受。

其次,從心理感覺經驗出發,西美爾并非是從社會總體上對現代性作高屋建瓴式的分析,而是從日常具體生活中“現實偶然性碎片”出發對后者進行研究。換言之,他的現代性分析不是去考察社會系統或社會制度,而是通過社會現實中“看不見的線索”、那些被看做永恒的現代社會生活中形形的“瞬間圖像”或“快照”去建構現代性理論,他走的是從碎片到整體的研究路徑――目的在于從生活的每一細微末節中發現其意義總體性的可能。正如陳伯清所說:“……西美爾好像一個能工巧匠,善于充分利用手邊現成的材料,甚至邊邊角角,補裰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出來。”[3]從前面劉小楓和西美爾自己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因為現代生活的現實情況已經使總體化理想變得舉步維艱,后者關注的并非現代性產生及發展的歷史進程而是此過程中的碎片化體驗。西美爾研究的出發點是“那些看似最表面、最不實在的東西”,其整個研究的一致之處就是在每個生活細節中發現現代性意義的總體性。西美爾深信,生活的細節與表象乃是和它那最深奧、最本質的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他盡可能捕捉那些化約為個人內心體驗的生活細節,以林林總總的碎片而不是以社會制度或社會系統為切入點來闡釋碎片背后的內在實質和總體性存在。“他很早就證明了自己是一個闡釋世界碎片意象的大師”(克拉考爾語),西美爾對現代性的研究是煞費苦心而且匠心獨具的。

從審美的維度出發,西美爾賦予一切看似平庸的生活碎片以審美特征。日常生活中的橋、門、首飾等社會碎片或時尚、、調情、冒險、旅游、、貨幣、陌生人等社會現象也因此具有了審美意義。也就是說西美爾想通過審美的方式來確定現代文化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內在聯系。在他那里,碎片化本身就是現代性的一個特征。借助審美轉換,我們可以通過碎片探尋到生活的終極本質。在《社會美學》中,西美爾這樣表達自己的見解:“對我們來說,從偶然生成的東西中可以發現規則,從表面和短暫的東西中可以發現事物的本質和意義。”[4]

二.西美爾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如上所述,由于西美爾的學術價值長期以來未被足夠重視,導致了對他思想研究的嚴重滯后,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世界其它各國,即便在德國亦是如此。

首先是同時代人對于西美爾的研究,他們的結論大多是流于對西美爾的思想的評價和并不深入地分析,且語焉不詳。如弗里塞森?科勒的《論西美爾》中從文化-社會角度出發,認為西美爾是“表現主義藝術的思想家”,后者那隨筆式的哲學是表現主義式的生命創造的嘗試。克拉考爾(西美爾的學生)則從他老師那獨特的思考風格出發,承認西美爾是一個哲學意圖超越經濟和歷史的觀察者。從后者那碎片化的研究范式出發,克拉考爾判定西美爾是把玩世界碎片的大師,并對那個時代的精神生活影響巨大。馬克思?韋伯則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研究評價西美爾,他對西美爾社會學知識的本質和方法論予以批判。盧卡奇對西美爾的研究乃是從哲學社會學角度,研究了后者哲學思想的特點――多元性和不成體系,并將其稱為“印象主義哲學家”。從“印象主義”到“玩世主義”,盧卡奇對西美爾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哈貝馬斯同樣從社會學的立場出發,斷定西美爾并非社會學的古典思想大師,而是帶有社會學科性質的推究哲理的時代診斷者。

西美爾研究中的主將并且頗有建樹的當推英國學者戴維?弗里斯比,其理論在學界影響甚大。他在第一屆西美爾國際研討會上的論文《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開啟了西美爾研究的主要思路。在此之前,弗里斯比還和另一位學者波多莫爾合譯了英文版的《貨幣哲學》,在《譯者導言》中他梳理了西美爾貨幣哲學和的關系,作出了《貨幣哲學》是從審美主義出發的論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弗里斯比的一系列研究西美爾審美印象主義和現代性理論的佳作不斷問世,他和西美爾在德國的主要研究者奧特海因?拉姆施特德共同發起對西美爾現代性資源的勘探和挖掘。隨后出版的《現代性碎片》即主要討論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的現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辟專章研究西美爾后認為,西美爾的現代性研究是從破譯現代性碎片的奧秘入手的,后者對現代性的貨幣經濟和大都市的考察,集中在它們對個體的日常生活的現實體驗和內在精神生活的影響上,如精神衰弱、大都市生活體驗與商品和貨幣經濟等。該書可奉為西美爾研究成果中的經典之作。此外,弗里斯比還主編了三卷本的《喬治?西美爾:批判性的評論》,撰寫了著作《社會學的印象主義》和《現代生活的審美》等論文,這些著作與論文對西美爾的美學思想都有指涉。

與弗里斯比的研究類似,格羅瑙的《趣味社會學》從社會美學的維度對西美爾的思想進行了考察,該書集中探討了后者的“趣味”、“時尚”和“游戲”等概念。格羅瑙認為西美爾的時尚理論是解決現代性悖論(普遍性和個體性、主觀性和客觀性)最典型的社會結構之一。從時尚的社會游戲入手,著者把西美爾的社會學定義為“美學社會學”。還有戴維斯的《西美爾與社會現實的美學》、狄塞的《西美爾的藝術哲學》、勒曼的《烏托邦的美學》、胡布納?凡科的《社會認知的審美化構成》、華斯的《超越藝術:論西美爾的藝術哲學》等亦是從美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還有研究西美爾的宗教社會學的,如格羅斯的《宗教社會學導言》、科瑞奇的《西美爾的宗教理論》、羅伯斯的《社會學視野中的宗教》、韓夢德的《西美爾論宗教文集(前言和導言)》等。有專門研究西美爾女性思想和文化的,如魏茵戈特納的《西美爾與女性的文化困境》、提森的《女性與客觀文化》、伊克哈德的《西美爾關于“女性問題”的闡釋》、克塞的《受忽視的西美爾對女性社會學的貢獻》等等。一般說來,對西美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學和現代性方面,如貝勒的《反諷與現代性話語》、布羅迪的《西美爾作為都市文化的批評者》、達美的《西美爾的性別社會學》、雷威因的《西美爾論個體性和社會形式導言》、穆勒的《社會分化與個體性:西美爾的社會診斷和時代診斷》、絲柏科曼的《西美爾的社會理論》、斯卡夫的《韋伯、西美爾和文化社會學》

此外,拉爾夫?雷克的《西美爾與先鋒社會學:現代性的誕生》一書堪稱西美爾研究的新聲,它提出了許多關于西美爾研究的新觀點和新發現。雷克將西美爾塑造成先鋒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和性別論者,使后者從哲學沉思者搖身一變為社會革命家。在書中,雷克還強調西美爾思想與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并認為西美爾思想是尼采和馬克思哲學的辯證結合,分析了西美爾對早期表現主義藝術運動以及對表現主義哲學的貢獻。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西美爾研究更是重視不夠。長期以來,學者們只是做些表面性工作,如翻譯和介紹西美爾的思想。目前被翻譯成中文的西美爾著作有:《社會是如何可能的》(林榮遠譯)、《貨幣哲學》(陳戎女等譯)、《金錢、性別和現代生活風格》(顧仁明譯)、《社會學》(林榮遠譯)、《宗教社會學》(曹衛東譯)、《生命直觀》(刁承俊譯、《叔本華與尼采》(朱雁冰譯)、《現代人與宗教》(曹衛東譯)等。

國內真正對西美爾進行研究并形成專著的人屈指可數,根據統計,僅有楊向榮、陳戎女、劉小楓、陳伯清等幾人而已。對他的時尚理論進行專門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從研究的內容來看,陳伯清的《現代性診斷》主要是探討西美爾的生平、他的社會學和社會學的片段以及他的現代性的理論和他的歷史影響等,重點是研究西美爾的社會學和現代性思想。陳戎女的《西美爾與現代性》主要討論西美爾的文化哲學思想,嘗試整體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脈絡,以專門的個案,從女性主義、貨幣文化、審美和宗教等方面具體解讀西美爾思想的不同層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輪廓。同時,又圍繞文化的現代性來展開西美爾思想不同層面的論述,凸現出西美爾文化-現代性思想的不一樣的現代性理論形態和理念旨趣。楊向榮的《現代性與距離》選取了西美爾思想中的三個關鍵詞:現代性、碎片和距離來對西美爾的美學思想展開研究,該書偏重于美學和文化社會學的探討,從美學的層面來討論作為社會學家的西美爾,審美現代性的視域和美學的維度是貫穿全書始終的主線。而最終目的也是以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為背景,以“距離”為聚焦點,進而從文化社會學、美學、藝術以及現代日常生活的審美等層面窺探西美爾的文化、美學與藝術思想。研究西美爾現代性思想的還有劉小楓,他的《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對現代性的審美特性和西美爾的現代性體驗美學進行了初步探究。該著以現代性問題為焦點,審視百年來的歐美社會理論對現代性的觀察和把握,力求通過進入現代性問題的縱深來討論迄今的社會理論的問題性。在考察歐美社會理論、探析現代性問題的思路中,著意引入現代中國的基本問題。由于涉及西美爾的研究內容只是以章節形式出現,嚴格說來,它并非研究西美爾的專著。此外,順便需要提及一下的是蘇國勛的《西美爾》,也只是《現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上卷)中的一個部分,在此也不計入專著之列。

在論文方面,從中國知網上搜索到的以西美爾為研究對象的學位論文(44篇)和學術論文(不足200篇)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西美爾的宗教理論和社會學思想、他的貨幣理論;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他的女性主義思想;現代性文化危機理論、有關時尚的理論(8篇)等方面。

從上述國內外對西美爾研究現狀的綜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迄今為止,人們對西美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領域:其一,從宗教、文化、藝術等方面來挖掘西美爾的社會學思想;其二,以文化、審美、心理等關照方式為依托,從他的社會學、貨幣哲學理論中發掘西美爾的現代性理論資源;其三,從文化、歷史和經濟等角度來闡釋其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

[1]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M].上海:三聯書店,1998:337.

[2]轉引自弗里斯比.現代性的碎片(周憲、許均主編)[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62.

[3]陳伯清.現代性的診斷[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3.

篇3

摘要性別意識在當代社會生活中體現得越來越強,但由于歷史長久以來處于男尊女卑的意識之中,大部分產品的設計仍帶有強烈的男性主義觀念。然而在社會今后的發展過程中,男女平等的觀念在產品設計上將真正的從本質上形成廣泛認同。性別化產品設計從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結構出發,以其各自具體的理念、精神、文化層面為載體,對產品進行創造性的計劃、規劃設想,最終以理想的形式表現;同時社會的變遷也使得產品市場對于性別化設計,逐漸從保守的狀態轉變為一種自覺追求的肯定。

關鍵詞:文化 設計 性別 產品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A

一 導言:性別差異與設計

性別,是人類生理和社會屬性的重要方面。由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方面決定,被稱為自然性別和社會性別。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學術界一般都認為性別角色是一種“先賦角色”或稱“歸屬角色”,說明人的自然性別是先天的,后天難以使其發生改變,并且這一先天的人的特征對于人后天形成的多種特征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后天的社會性性別差異也是由先天的特點所決定的,而后天的性別差異在人類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也起著某些決定性的作用,就當代社會而言,其中之一就是設計上的性別差異化特點。性別差異化設計是根據性別差異分析不同性別的消費者,在產品選擇及使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生理狀態及心理狀態。并將這些信息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提煉、綜合,進而運用于設計的各個方面的流程和方法。性別差異化設計所研究的重點在于,對消費者由于不同性別所帶來不同生理和心理、功能和審美等方面的需求,同時運用社會性別理論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從而對性別差異做出盡量客觀的描述,準確把握產品設計中重要的性別因素,并合理地將其運用到實際的設計中。這一問題,從根本上講,是從使用者性別方面對人性化設計和個性化設計進行具體詮釋。在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中,兩性平等的思想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設計作為重要的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學科,更需要將這一思想深入到設計師的頭腦和心中。

二 源起追溯與現實分野:兩性觀念對產品設計的影響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女性日益成為社會的重要支柱,傳統的父權社會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時代關系。這就促使兩性的社會認識發生了改變,女性主義和女權思想在一次次的婦女解放運動中漸漸深入人心。其運動至今大概分為兩個階段:1、19世紀末,運動以實現男女平等并爭取女性政治權利為目的。這次運動后,大多數國家女性的社會地位都有顯著提高。2、從20世紀下半頁起,運動將女性問題放在兩性關系中,要求強烈反抗對女性的歧視,社會各個領域應向公眾開放,并努力尋找解決女性問題的最合理途徑。這些運動對于社會生產中的各個領域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促發作用,但在產品設計領域,盡管當代性別產品設計正在逐步以“人性化”設計理念來關注女性產品的設計,但由于女性長久以來的弱者姿態,時至今日,男尊女卑的觀念也未徹底從人們心中消除。從原始社會的維納斯,至今日的美女香車,總的來說男性的社會觀念和價值體系支配男性將女性物化和商品化,以取悅他們。例如在廣告界有這樣一條法則:當設計師沒有好的創意時,用女性作為題材一定會沒問題。兩性的不平等性,使女性一直處于被觀看的位置。這就再一次印證了女性學者波伏娃的“女性即是他者”的經典理論。女性自身由于長久的處于這種社會環境下,不知不覺貶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并毫無意識地接受被認為女性就應該陰柔、包容,將家庭和兒女作為生活的重心,忽視了切身產品所應有的個性化合理設計。而產品設計也僅以外觀上來區分,未從心理上去適應女性需求,仍帶有強烈的男性主義觀念。

三 未來的曙光:性別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

目前,大多數專業性的、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產品,均以男性的生理條件為基礎進行設計。若要設計從生理和心理上都適合女性的產品,最可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運用大量的女性設計師來進行研究和操作。在設計上,男性設計師和女性設計師側重點有所不同,在產品設計文化上,男性主要側重于技術的反應,而女性設計師則會關注受用者的心理期望。如:沃爾沃、上海華普等一些汽車廠商,已經著手打造或已經打造出女性車設計團隊。其設計師團隊格外注重選擇女性設計師,因為作為女性,設計師能夠最大限度地了解女性駕車族的需求。于是最終沃爾沃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的YCC女性概念車,該車的設計團隊均為女性。在最終設計結果中,可以感受出女性設計師為廣大女性車主周到、細致的考慮,包括多種亮麗的色彩、可愛活潑的造型、布置合理的內部空間、做工精良的內飾等體現女性氣質的設計。由此得見,在日后,女性也必將會同男性一樣,成為建設社會的主力軍。性別化產品設計也會隨著兩性審美態度的變更趨勢而變化。社會發展中,傳統觀念里只屬于男性或女性的部分,將吸引異性人群,即兩性性格相互滲透。

與此同時,產品設計在性別趨同和利用性別差異改善單一性別產品所存在的缺點上,近年來也有所體現。目前商品越來越多地為女性考慮著想,體現出社會對女性的尊重,照顧到女性更多的不同于男性的需求。同時,商家在商品細分的過程中,提高了商家自身的知名度和利益收入,對市場經濟也有重大貢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女性化產品的不斷增多,商品中女性特點的逐漸加重,男性商品的風格也開始有了轉變。除了部分仍是與女性商品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會有部分男性商品逐漸在風格上向女性商品靠攏,也許是因為女性商品在形式上的多變和色彩上的更加豐富,符合現今社會上對于時尚的定義和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的心理。裝飾物、色彩不再是女性的專屬,導致男性商品也開始追隨著女性商品的特點而產生變化。總是這樣,一旦傳統的價值被突破,風格的趨同或者形式的詭異在歷史的氛圍中就不會顯得突兀,人們對于這種現象所持有的態度也會最終改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這種情況的產生并愈演愈烈,致使部分男女商品在形式上沒有區分,便又回歸到了男女共用、中性商品的情形里。也因此,一些男性女性隨著商品風格的改變在性別特征上的區分也逐漸降低,出現性別趨同現象。當然,男女有別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性別趨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會的健康發展,值得我們重視。在此我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社會學意義上的原因或演變的邏輯――即市場表象背后的歷史發展。

四 社會變遷的一項圭臬――市場認同化的性別設計

如上所述,誠然產品的性別化設計在其歷史發展的進程之中,具有一定的自覺演變邏輯和其自覺的歷史發展趨勢。但是另一方面,在其發生著演變的同時,也發生著一定的觀念轉變。也就是從一個新穎的角度證明了,受眾在產品所組成的視覺以及使用“場域”之中的一種態度。這個問題的探討,不僅對于設計歷史研究能夠起到溯本追源的作用,而且也為社會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闡述路徑。可見性別設計所反映出的產品的市場認同傾向,正是一種宏觀社會的變遷圭臬,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分析和找出這一性別設計美學接受意義上的原因。在當下市場中所充斥的,由滿目新穎的各類性別化產品所構架出的購買氛圍中,作為消費者的受眾群體在對于產品的價值觀傾向方面,已經從原先的傳統意義上的性別認同走向了一個相對更加豐富、更加寬容的歷史階段之中。首先從正面而言,傳統意義上的性別認同在市場中一直存在著,在性別化產品設計還沒有突現其有益價值的早期市場時代,受眾從自身的傳統價值觀出發,自覺遵守天然的性別心理,而對于產品的挑選也會基于這一自然的心理而進行購買,其中體現最為明顯的還是上述所提到的服裝產品領域,而其他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和日常生活產品領域,一方面因為當時的市場還沒有細分到一定的程度,沒有更多的設計機會為性別化設計展開空間,另一方面也由于設計理論也遠沒有發展到以人為本的階段,不關注使用者自身的特點,不關注人與產品的私密關系,這些原因都導致了性別化設計和相對的市場認同缺失。可以說,消費的習慣在當時也還是承襲著傳統的慣性而選擇相對適合自身性別的產品,以至于到了當代,這種傳統也在大的范圍內控制著設計的趨勢和產品的市場,當代性別化設計已經在市場中展現其特點的階段,我們就可以發現其最大的設計理念雖然是追尋著以人為本的特點,逐漸加深對于使用者和產品之間的私密關系而加強設計的細節和創意,但這種性別化的突出也是大部分追尋著傳統的性別消費心理而言的,而性別趨同的設計也在市場中有意無意的出現了。我們再從反面而言,這種性別趨同的設計傾向也是一種社會價值觀變現在設計領域中的現象之一,因為如上所述,女性在當代社會中的自主意識不斷加強,而且性別的差異在社會生產中的體現也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不斷進步而逐漸趨于淡化。而設計領域作為社會變遷的窗口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些變化的特點,于是乎市場中逐步增加了性別趨同的設計因素,而且也為受眾帶來了這種設計背后所隱含的整體社會審美觀的轉變態勢,一種新穎的歷史價值觀在不斷的加強,所反映在產品上的形式也在有意地增進,忽略了男女傳統性別差異的設計形態帶領著受眾在消費領域中升級著價值觀的臨界點,一旦這種價值認可的臨界點被突破,性別趨同的設計形式就會被整體社會所接受和認可,以至于在現實市場中消費者的目光不再對這種反傳統的“前衛”加以排斥,而采取了一種比較親和的認可甚至欣賞的態度,這也就是我們所分析出的作為社會整體變遷的圭臬的性別設計的現有狀態。它可以說是一種歷史價值取向的風向標,隨著它的指向,我們可以從深層次分析設計背后的社會、審美以及經濟等本質原因,以便在今后的設計實踐中更好地把握這一方向。

五 結語

根據現今社會狀況,在今后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男女平等的觀念將真正地從本質上形成廣泛認同。男女生理、心理的差異也將會逐漸模糊和相糅合,產品的性別化設計會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傳統的文化心理尚未消退,男性產品與女性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具有形制、功能、色彩上以至于商業經營模式上的巨大差別,產品設計是以人的需要或某種目的為依據,將需要與目的轉換為一個具體可觸的物理形式的過程,性別化產品設計在企業產品策略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這種設計角度可以從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結構出發,以其各自具體的理念、精神、文化層面為載體,對產品進行創造性的計劃、規劃設想,最終以理想的形式表現。另一方面,在后現代社會包容和變通的文化導向之下,兩性的心理差別在不斷地縮減,設計師可以從兩性趨同的角度設計出具有細微差別的兩性產品,也可以從時尚的導向出發,設計出漠視兩性差別、擱置性別沖突的,具有統一功能和外觀的單一性別產品,從而滿足特別是當代女性的某種積極的社會主導心理。總之,性別化差異的設計,是新時代對設計領域提出的一個嶄新而又包含了人類傳統文化觀念的設計思路,產品的分類將越來越趨近細致。在挑戰與機遇共存的時代,如何利用這一新興的設計思路,將是設計師整合消費人群、擴充設計類型的有力工具之一。

參考文獻:

[1] 粱梅:《世界現代設計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版。

[2] 宗霞:《產品視覺形式要素的特征與設計方法研究》,江南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3] 李苒:《傳統兩性性別特征的互滲對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重慶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4] 陳虹霓:《從裝飾到規訓――關于身體及其性別意義的研究》,海南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5] 霍春曉:《性別差異化設計研究――戶外運動用品的性別差異化設計》,江南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6] 李珂:《產品設計中對用戶分類的分析》,《科技創新導報》,2008年第18期。

作者簡介:

篇4

論文關鍵詞:金融資源,農村金融,金融支農,Tobit

 

一:引言

金融資源需求問題一直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溫鐵軍(2001)通過對農戶借貸規模分布的研究,認為1985年前農戶的貸款主要來自于農業銀行與信用社,而在1990年后農戶從銀行與信用社的貸款規模有所下降,民間借貸活動日趨頻繁。史清華(2002)通過對山西745農戶的調查研究,發現正規金融在農戶的生產生活中的形象較差金融論文,農戶已經把其排除在自己的生產生活之外。朱守銀(2003)通過調查,認為收入水平較高的農戶向信用社借款的比例較高,而收入水平較低的農戶更傾向于親朋好友借貸。葉敬忠等(2004)從社會學角度對農村金融資源的供求進行分析,發現農村正規金融的供給對象主要是富裕的、擁有較高社會資本的農戶,貧困農戶主要的融資渠道是民間金融。

然而國內的研究主要著重于從金融供給方面來實現農村金融資源需求,主要包括增加金融機構的布點、擴大融資的途徑來解決農村金融的需求問題,而對于將農戶作為有效的需求主體則較少作系統深入的分析論文提綱格式。已有文獻表明,農戶是金融服務的消費者與金融市場提供者,農戶才是農村金融資源的有效消費者。因此,有必要對各地區農村金融資源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厘清金融資源的有效需求的影響因素金融論文,為優化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運用Tobit模型探索出農村金融資源需求的影響因素。

二、研究方法及說明

本研究考慮在給定一組農戶的特征向量的條件下,農戶如何選擇金融資源。而在一般狀況下, 農戶選擇金融資源的比例 ∈[0,1],數據被截斷,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計的參數是嚴重的有偏和不一致。所以,采用Tobit回歸分析,該方法可解釋截取數據,以此來判斷各因素對農村資源應用比例的影響程度。

Tobit模型是James.Tobin(1958)在研究耐用消費品需求時提出的一個經濟計量學模型。Tobit模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解釋變量是可觀測的(即取實際觀測值),而被解釋變量只能以受限制的方式被觀測到,即我們觀察到的取值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具體來講“無限制”觀測值均取實際的觀測值,“受限”觀測值均截取為0。

對于第j地區,標準的Tobit模型為:

其中, 為潛在變量金融論文,為觀察到的因變量,為自變量,為相關系數向量,為獨立的且~N(0, )

三:指標的選取及數據說明

一:指標的選取

運用Tobit模型分析農戶特征對金融資源需求的影響時,首先要確定其影響因素的具體指標。本研究的核心是每個指標的改變對農村金融資源的需求產生顯著的影響。基于以上考慮,并兼顧樣本數據的可比性、可得性、科學性與影響的重要程度,本研究構建了影響金融資源需求的量因素的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變量的選取

 

變量類別

變量

代碼

變量定義

預期影響方向

決策者特征

戶主年齡(歲)

按戶主實際年齡計算

-

戶主受教育程度(年)

按戶主實際受教育年限計算

+

最高受教育年(年)

按家庭成員中最高受教育者年限計算

+

戶主性別

按男性戶主比例計算

+

家庭負擔

在學人數(人)

按家庭中實際上學人數計算

-

65歲以上老人(人)

按家庭中65歲(含)以上人數計算

-

金融資源存量及利用

勞動力(人)

按家庭中成人勞動力人數計算

+

戶場收入(元)

按2006年家庭戶場收入計算

+

戶場財產與資產情況

耕地面積(畝)

按家庭實際擁有的耕地面積計算

+

生產經營總值(千元)

按家庭生產經營總值計算

+

果樹林木總值(千元)

按家庭果樹林木生產總值計算

+

牲畜總值(千元)

按家庭從事畜牧業所產生的生產總值計算

+

常數項

常數項

c

 

 

篇5

關鍵詞:群眾籃球運動;現狀;對策

1.前言

眾所周知,中國職業化籃球經過十幾年風風雨雨的發展,職業籃球聯賽已經形成規模。隨著職業籃球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群眾籃球運動的發展也日益普及(群眾籃球運動本質是以籃球運動為主要手段,以增強體質、豐富余暇生活、調節社會情感為目的,形式多樣的體育運動)。在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開展較好,群眾基礎雄厚,普及率較高,人們喜歡進行籃球運動,活動相當頻繁,但在許多方面也存在著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鑒于此,本文選取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的參與者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通過對影響徐州銅山地區群眾籃球運動的現狀及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和策略。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的參與者,體育教師,銅山區部分單位系統職工聯賽(柳泉實驗小學教職工籃球聯賽)的各球隊隊員及教練以及徐州市銅山區部分俱樂部(江蘇國立雄獅俱樂部)運動員及教練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查閱近10年來有關群眾籃球運動方面的文章,各種期刊雜志,并通過互聯網查閱了群眾籃球運動的相關信息,吸取了作者對群眾籃球發展的建議和觀點。這些都為本論文的構思、研究方法的確立及本論文的撰寫提供了理論支持。

2.2.2專家咨詢法。訪談體育領域的專家、區內某些俱樂部及單位系統職工聯賽負責人、管理人員等,了解他們對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俱樂部現狀的看法及對未來發展對策的見解。

2.2.3問卷調查法。在徐州市銅山區各校籃球場館進行整體隨機抽樣,對參與籃球運動的團體及個人,地方籃球俱樂部以及徐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相關專家,個別單位系統職工聯賽的工作人員及運動員進行針對論文有幫助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0%。

3.結果與分析

3.1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參與者分析

3.1.1參與者的性別及年齡。參與者的性別及年齡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參與者的性別結構

性別男女合計

人數18317200

百分比91.5%8.5%100%

表2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參與者的年齡結構

年齡18歲以下18-2728-3738-4748-5757以上合計

人數517029211910200

百分比25.5%35%14.5%10.5%9.5%5%100%

根據對表1的分析可見: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參與者的性別比例中,男性占91.5%,女性占8.5%,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女性的比例。說明銅山區的男性居民更加青睞于籃球運動,女性很少選擇籃球運動作為自己的健身項目,而8.5%的女性參與者多數是職業運動員和學生。

3.1.3參與者的動機。動機是為實現一定的目的激勵人們行動的內在原因,人從事任何活動都有一定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人的行為動機。籃球運動的動機就是激發和維持籃球鍛煉、進行籃球活動,并導致籃球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內部趨向和動力。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參與者的動機見表5。

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參與者的動機中娛樂健身所占比例最高為43%,這說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廣泛的提高,群眾的健身意識大大增強,大眾體育深入人心。

3.2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場地分析

打籃球需要有場地,通過表8可知,銅山區的群眾籃球運動缺少自己專用的籃球場,一般是到學校(占76.5%)或是體育場館(其中公益體育場館占7.5%,收費體育場館占14%)活動,這些場地通常設施比較齊全,有很多要收受一定的費用,而且要去打球的人也很多,場地比較緊張。

結論和建議

結論:

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已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第一,銅山區的男性居民更加青睞于籃球運動,女性很少選擇籃球運動作為自己的健身項目;第二,籃球運動并沒有成為大眾的體育運動,與參與者的經濟條件有一定的相關性;第三,群眾自身狀況的因素,運動場地和設施的缺乏以及適當的媒體宣傳,群眾籃球運動的發展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難。

建議:

因此,要促進徐州市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的長足發展,應該從以下幾點努力:第一,營造良好的群眾籃球硬件設施;第二,推動群眾籃球運動的游戲化發展;第三,努力爭取社會各階層群眾的支持,擴大籃球普及面,壯大愛好者隊伍;第四,加強群眾籃球運動的管理,改變銅山區群眾籃球運動往日的無序性,有目的、有科學的組織和管理群眾籃球運動;第五,以繁榮校園籃球運動為突破口,促進群眾籃球運動的可持續性發展。(作者單位:1.淮安外國語學校;2.宿城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楊升平.淺談體育消費能力的培養[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

[3]孫漢超.我國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4]聶銳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

[5]楊鐵黎,張建華.關于中國職業籃球市場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

[6]白喜林,中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的經營現狀與發展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1.

[7]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8]李敦杰,葉新新.世界籃球市場發展對我們的啟示[u].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4.

[9]曹桂祥.關于中國籃球運動深化改革的思考[J].遼寧體育科技,2000.

[10]陳勝.中國籃球市場發展潛力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

[11]田東.全民健身籃球競賽游戲方法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1999.

篇6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具有更廣闊的教育范圍和豐富的教育內容,教會兒童如何做好“男孩”或“女孩”的性別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對個體早期性別角色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個體性別角色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弗洛伊德認為個體性別定向的主要機制是個體與同一性別的父親或母親的認同。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是成人,主要是父母按照社會文化模式獎勵或懲罰兒童行為以及兒童觀察模仿的結果。認知發展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柯爾伯格認為個體性別角色的形成主要涉及兩個階段:一是性別自認階段,幼兒便能正確指出他人以及自己的性別,但并不清楚……個人的性別是不變的:二是性別恒常性階段,即不僅認識到自己的性別,而且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別不會因名字、服裝或行為的變化而變化,該階段始于四五歲,完成于七歲左右。性別圖式理論則主張性別定向起源于性別圖式過程,性別圖式即關于性別的認知結構,是個人在后天的環境中根據社會對男女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構建起來的,它控制著個體的行為,使其以服從于社會對兩性的定義。發展心理學者們都認為個體在幼年時期就開始分別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了,表現出了性別定向的趨勢。可以說性別定向是個體性別角色形成的重要前提條件,它關系到個體性別角色發展的方向。雖然關于個體性別角色形成的這幾種理論在某些方面還存在分歧,但他們都認為個體的性別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學習的結果。并確信無疑地指出在這一學習過程中父母起著不容忽視的十分重要的作用(2)。家長本身的男、女性別角色的扮演是影響個體性別角色形成的活教材,因此家庭性別教育對個體早期性別角色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家庭性別教育幾乎都是在家庭里潛移默化地進行的,家長對此很少有自覺的認識,更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因此造成和擴大了那些無益于社會和兒童自我發展的性別差異。家長受傳統性別角色價值觀的影響,對未出生的孩子就有了性別期待,在給剛出生的嬰兒取名字時,他或她就被迫進入了一個分類系統中,因為這不僅給了孩子一個性別標志,而且也告知了許多與孩子有關的其他情況。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性別教育遵循著“男孩要有男孩樣”“女孩要有女孩樣”的原則。在家長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堅強的、有競爭能力的、果斷的、有控制力的。理想的女孩則是文靜的、純潔的、漂亮的、溫柔的、順從的(3)。家長根據這樣的教育原則自覺或不自覺地采取不同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主要體現在他們對子女關心照顧的多少上,選購的服飾玩具上、游戲內容的指導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興趣培養上以及家務勞動的分配上等。因此,有的男孩以為粗魯無禮、咄咄逼人甚至暴力行為就是“男子氣”。而有的女孩卻認為消極退縮、逆來順受、不求進取就是“女人氣”。這些都是對傳統社會性別角色觀念的盲目認同。現代社會是男女平等的社會,男女性別角色的差異在趨向縮小和接近。因此沒有必要把沉著、理智、勇敢、溫柔等這些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且本該為人類兩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質貼上性別的標簽。對現代人更應進行合乎科學、合乎時代要求的性別教育。

家庭是個體出生后最早接觸的社會團體,也是個體早期性別角色形成的教育場所。家庭性別教育應得到重視,家長更應學會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性別教育,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二、家庭性別教育的關鍵: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

性別教育是關于男女兩性如何學做“男人”與“女人”的教育,即性別角色的形成。性別教育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何為“男人”?何為“女人”?傳統的觀念把人分為兩類:“男人”或“女人”,即性別兩元論。大多數家庭都遵循著性別兩元論的性別觀念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把各種性格特征都貼上性別標簽,塑造百分之百的女孩或男孩。事實上,性別有更為復雜和深刻的含義。家長只有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才能對子女進行合理的性別教育,因此家庭性別教育的關鍵是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

性別分為自然性別和社會性別。自然性別(***)也稱為生理性別,它是指人與生俱有的生理特征屬性,是生物意義上的男女之分。以自然性別為基礎,人的社會性別(Gender)是指人作為一個社會人所具有的性別屬性,它更多的是一種文化上的定義,用來指有社會文化形成的對男女差異的理解,以及社會文化中形成的屬于女性或男性的群體特征和行為方式。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層次:自我心理辨識,也就是作為個體的是如何從心理上標識自己的性別歸屬的:自我行為構建,是指作為社會生活參與者的成員,如何選擇行為模式以及形象塑造的傾向:社會確認,即指作為社會集團的他人對個人社會性別的總體評價等。因此,包括自然性別在內,性別在結構上存在四個層次,而每個層次又有兩種取向,分別是:自然性別的雌和雄、心理辨識的男性和女性、行為建構的男人傾向和女人傾向及社會確認的男人和女人。這樣,性別區分就不再是傳統上的兩分法,而是形成了基本的16種性別類型(見下表)。

其中模型1是百分之百的男性,在性別結構的四個層次都是男性傾向的,而相應的,模型16是百分之百的女性。介于模型1與模型16之間則意味著,擁有“雙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4)。從表中可以看出,人的性別并不只是兩元的,而是具有多樣性的,從這一性別多元化的性別觀念,家長對子女的性別教育也許會有新的認識,克服對男女兩性性別角色及行為較為固定的看法或信念。

性別多元化的性別觀念,為家長提供了一個打破兩性性格特征對立壁壘的理論可能。按照性別多元化的設想,在性別結構的各個層次上,個體具有選擇的多樣性,這一選擇過程主要是通過家庭性別教育來實現的。家庭性別教育應選擇怎樣的性別模式來塑造個體,這對個體性別角色的形成具有關鍵性的作用。1964年Rossi提出了“雙性化”觀念,即“個體同時具有傳統的男性和女性應該具有的人格氣質”,并認為雙性化是最合適的性別角色模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雙性化人格是一種綜合的人格類型:即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具備男性與女性的興趣、能力和愛好,尤其是心理氣質具備男性與女性的長處與優點。尤其指出的是心理素質雙性化既不是性錯位,也不是同性一體的同義語。雙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獨立又合作,既果斷又沉穩,既敏感又豁達,既自信又謹慎,既熱情又成熟。許多研究者證明,雙性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種不同條件下比性別典型的人做得更好。同時具有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全部特點能夠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男性氣質,也能在適當的時機表現出女性氣質。具有雙性化人格的個體不僅具有較高的自尊,而且較少有心理疾病,擁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等(5)。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方式的機械化、自動化,使得傳統上由于男女生理差異造成的社會分工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從事過去只有女性才從事的職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從事過去只有男性才從事的職業,這就要求男性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女性的一些特質,同時也要求女性具有一些男性的特質(6)。由此可見,介于模型1和16之間具有雙性化特征的性別類型,不僅在理論上成為最合適的性別角色模式,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具有雙性化特征的男性或女性才是性別教育應塑造的理想性別角色模式。

三、家庭性別教育的模式:“雙性化”教育

發生在生命周期早期階段的性別角色教育,是為男性和女性能在人生后期階段具有適當的性別角色意識和行為而作準備,家庭是人最初接觸到的社會團體,是性別教育初期,對其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雙性化教育應該也必須從家庭性別教育開始。家庭性別教育通過差別教養塑造孩子的性別角色。孩子一降生,就因性別而受到不同的待遇,給予不同的教養方式。這些差別教養主要體現在他們對子女關心照顧的多少上、選購的服飾玩具上、游戲內容的指導上、所受教育的程度上、興趣培養上以及家務勞動的分配上等。這些差別教養促使兒童形成了單一的性別角色模式,造成和擴大了兒童社會性別的差異,不利于塑造兒童雙性化的性別角色模式。因此,進行雙性化教育的關鍵是改變差別教養的方式,以更一致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首先,父母要克服刻板性別角色意識,為孩子提供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男女兩性不是截然分開毫無僭越的。堅強勇敢、果斷機智、溫柔體貼、耐心細致、膽怯懦弱、爭強好勝……這些性格特征不應貼上性別標簽,它們是兩性共有的。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風風火火。只要是他們身上表現出值得肯定的品質都要加以鼓勵,鼓勵女孩堅強勇敢又耐心細致,教育男孩要果斷機智又溫柔體貼。其次,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應采取一致的撫養方式,忽視孩子的社會性別角色差異。父母在為孩子選購服飾時,沒有必要強調性別差異,迫使孩子過早地進入性別分類系統。在性別角色行為上,不要對他們有過多的束縛。父母除了鼓勵孩子玩各種本性別玩的游戲和玩具,還可鼓勵孩子玩異性特點明顯的游戲和玩具。第三,父母應努力創建一個兩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圍,意識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別角色模式,盡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傾向,為孩子模仿性別角色行為提供榜樣。父親要承擔適量的家務勞動,積極撫養小孩,同孩子游戲,指導他或她形成堅強勇敢、活潑開朗的個性。母親也應有自己的事業,鼓勵孩子積極進取。孩子早期的性別角色行為是模仿成人,主要是父母習得的,因此父母在對孩子性別教育或家庭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最后,在孩子青春期,應淡化社會性別角色差異,使其在性別角色模式上有更多的靈活性。隨著孩子的成長、知識的豐富,自我意識的覺醒及第二性征的出現,性別角色類型逐步明確,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別角色行為符合自己的性別角色類型的要求。這時父母應該全面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析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及形成的社會背景,讓孩子積極地接受自己的性別,承認由于性別差異給人帶來的不同要求及容易存在的長處和不足,更要讓孩子了解未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雙性化要求,并幫助孩子有意識地擺脫由于性別差異給自身帶來的發展的局限性,超越性別的局限。父母對孩子未來的社會成就及其職業選擇應給予更多的鼓勵而不是以刻板性別角色限制其選擇與發展。

家庭性別教育由于其針對性強、對個體最直接,因此是最有影響的性別角色教育。在家庭中有意識地實行雙性化教育,有利于形成個體雙性化的性別角色模式。這不僅對個體的全面發展有利,同時也利于縮小整個社會性別差異,構建更為平等的兩性社會。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雙性化教育不僅能夠得到家庭教育的重視,更有可能走進正規的學校教育,成為未來性別教育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鄧佐君.家庭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8:7

(2)陳蘭萍.幼兒性別角色的形成與早期家庭教育的關系(J),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95

(3)葛延峰.不可忽視孩子的性別教育(J),山西教育,2003(12):22

(4)李一君.性別多元化遐想(A),張立升主編.社會學家茶座(C)。第7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8:108——114

(5)韓仁生,孫麗麗.關于兒童教育中理想性別角色問題的探討(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2(2):105

(6)陳劍梅.淺談兒童性別角色雙性化教育(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1):71

(7)王素華.孩子的性別角色分化不宜過早(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2000(12):82

篇7

論文關鍵詞:語言,性別,女性歧視,男性偏見

 

一、引言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通過語言,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社會現實。語言中確實存在性別歧視現象。隨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社會語言學家越來越關注語言與性別的關系研究,但其研究的出發點是將女性視為語言歧視的受害者,研究語言中存在的歧視、詆毀女性的現象,比如從詞語的非對稱性、稱謂、搭配、諺語、男性詞語的泛化以及詞序等方面對語言中歧視女性的現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在研究過程中,人們片面地將語言性別歧視局限于對女性的歧視,將語言中對女性的歧視歸咎于男性,甚至將性別歧視定義為一種性別成員對另一種性別成員的不平等對待,尤其是指男性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然而,在很多方面,男性也是語言歧視的受害者。在現代社會中,英語語言也存在男性偏見現象。但是對這一方面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將對英語中存在的男性偏見現象進行研究,分析男性偏見現象的表現形式以及產生的原因。

二、表現形式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現代英語中存在的男性偏見現象:

(一)性別排斥性語言

性別排斥性語言指的是現代英語中存在部分詞語及短語,其僅指代某一特定性別,若要指代另一性別,需添加特定修飾詞。在英語中,有大量的詞語僅指代女性,將男性排除在外。就這一方面,語言學家已做了大量研究。人們可以輕易地列舉出將排斥女性的詞女性歧視,但是很少人注意到英語總也存在一些男性排斥性語言。

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parents這一詞。在談及parents(父母)時,大多數人都不自覺地聯想到mother(母親)。早在20世紀50年代,Roman 和 Haddad 公布了他們的一項社會學研究,名為 The ChangingAmerican Parents(變化中的美國父母),為了尋找素材以支持其研究,他們對582名母親進行了訪問,但未涉及父親。由此可見,mother 和parent 之間的互換性非常普遍。另外,當涉及custodial parent (監護父母)時,人們通常會自然而然地想到mother(根據牛津高階英漢字典的解釋,一般來說,在父母離異之后,母親為監護人)。相反,non-custodial parent,即非監護父母一方一般指代father(父親),并且幾乎成為父親的代名詞。由此看來,在社會科學中,人們通常將mothering和parenting等同起來,把對子女的教養僅僅當成女性的責任,忽視了父親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出的貢獻站。這一點還可以從以下用法中得到證實:mother tongue,表示我們在嬰兒期和幼年期間自然學到的語言,即母語,這體現了母系親屬在子女語言學習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同時抹殺了父親在這一過程中的貢獻。類似短語還有motherland(祖國)、mother wit(天資)、Mother Nature(大自然)、Mother Earth(大地)、mother lode(母脈)等等。

此外,在涉及vitcim這一詞時,人們也經常會不自覺地將男性排除在外,這一點在大眾媒體報道中比較常見。在媒體報道事故的傷亡情況時,比如巴以沖突,新聞報道中經常會出現innocent women and children(無辜的婦女和兒童)。類似短語在VOA或BBC新聞中也經常出現。比如:他們殺害了一些無辜的婦女和兒童,以此來威懾我們。(2007年8月4日,VOA新聞)。這種表達忽視了男性也是戰亂的受害者。還有一些比較好的例證,如sexual harassment,wife and children abuse,spousal abuse等,這些詞本身并沒有特指某一性別,但是當提到這些短語時,人們會不自覺地將女性視為viticm,而將男性排除在外。綜上所述,在現代英語中,男性經常被排除在雙親或受害人之外。

(二)性別有定語言

在人類社會中,根據男性和女性各自所具備的社會角色特征。人們對男性和女性行為的期待即性別定型(gender stereotype),一般來說,男性和女性都應該接受自己的性別定型角色,其行為不應脫離性別定型角色。但是,如果女孩的行為脫離了其性別定型角色,比如性格或穿著等女性歧視,大眾一般都能接受,在英語中一般用tomboy來形容,即孩子氣,沒有任何貶義的意思。但是如果男性違背其其性別定型角色,則會被嘲笑為sissy,表示女人氣的、膽小無用的男性。男性經常被告誡做事要“be like a man”(像個男人),而且,男性還必須具備brave,aggressive等氣質,若男性的行為違背了這些氣質要求,其可能會稱為公共輿論的焦點。

作為一個小男孩,在跌倒的時候,家長總是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并要求他們要be brave,responsible以及be a man。所有這些表達方式都意味著男孩以后注定要經歷些痛苦的事情。英語中存在很多詞或短語專門用于男性,嘲笑其違背其社會角色的行為。比如,turkey 一詞意為沒用的人,呆子等,一般用來嘲笑那些到了一定年齡,被自己追求的女生拒絕的男孩,與turkey類似的詞語還有jerk,clod,goofball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英語中確實存在一些貶義的詞語,其對象主要針對感情上比較脆弱的年輕男性。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coward,作為一個男性必須要勇敢地面對任何困難,不能退縮,這樣才能被社會接受。如果他做事不夠果斷勇敢,就會被看作是coward。類似的詞還有:chicken, spineless, weakling等,這些詞幾乎專門用于男性,而不用來形容女性。如果一個年輕男性的行為脫離了社會所給定的角色特征,或不承認其角色特征,英語中有大量的單詞或短語專門用來形容此類男性的行為,而且大都為貶義詞。而且這些詞語幾乎不用于女性,如果女性做事不夠勇敢,一般不會受到責備。

在結婚以后,男性必須承擔起養家的重任,他們必須盡全力滿足妻子和孩子的需要,如果他辜負了大家的期望,會被諷刺為:impotent, loser, leech, good-for-nothing等。然而在孩子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每次回父母的家,一般會說goto my mother’s home。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來說,mother可以指代family,但是father卻不可以。因此,男性在他的一生之中女性歧視,不管愿意與否,其行為都必須符合社會所給定的性別角色特征,否則,就會遭到社會的質疑,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在現代英語中,存在著大量的專用于男性的貶低且帶有歧視性的詞語或短語。

(三)罪孽聯想男性化現象

在英語中,談及crime以及evil等詞語,人們通常會聯想到男性。曾有人做過一個小實驗,他列出一些名詞,讓同學看后指出哪些詞是主要指女性、哪些主要指男性,以及哪些兩性都可指代。這些詞主要有:murderer, killer, hitman, thief, slayer, assassinator, robber,pirate, bandit, burglar, crook.。根據構詞結構,hitman以man為后綴,令人聯想到男性,這一點比較正常。但是其他的單詞有的以“er”結尾,有的以“or”結尾,有的沒有明顯后綴,但是學生的答案卻非常一致,他們認為幾乎所有的詞都指代男性。所有的詞語在形式上都是中性的(hitman除外),但是所有人都認為這些詞均指代男性。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在英語中,在一些違法事件方面,男性總是被視為有罪的一方。

除了犯罪事件之外,當人們談論到一些惡習時,也通常會聯想到男性,比如在英語中存在這些詞語如:boozer, drunkard,lush,等。事實上,現在女性犯罪的事件或惡習也有很多,但是這些負面性的詞語多用來指代男性站。此外,英語中還有一些習語可以反映男性負面定型角色。比如,描述一個人喝的爛醉,我們通常用drunk as a lord,而不是說drunk as a lady。類似的習語還有:Every man has its price表示人人皆可被收買,Dead men tell no tales表示死無對證,這些習語在意思上既指代男性又指代女性,但是在形式上面可以看出,這些負面形象似乎和女性無關,通常會讓人聯想到男性。綜上所述,在英語中不僅存在歧視女性的現象,也對男性存在一定的偏見。

三、男性偏見現象產生的原因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同時語言也可以反映種種社會現實。與女性性別歧視一樣,英語中存在的男性偏見現象,也是社會現實的反映,并已扎根于社會中。從本質上來說,語言本身沒有性別歧視。之所以會出現性別歧視現象,是因為人們將自己對男性的偏見轉移到語言的使用中。此外,英語中男性偏見的出現還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社會因素。歷史方面女性歧視,自遠古時代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男性應該在一些重大事件中擔當重要角色,因此,人們通常不能容忍男性所變現出的無能。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男性應當承擔其上帝所賜予他的一切苦難,不得有怨言。這種想法一直流傳至今。在社會層面,產生男女性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就是女權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女權運動興起。女性對社會賦予她們的社會地位等強烈不滿,她們不滿足于僅僅做家庭主婦,而是渴望可以出去工作,她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其價值。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造成了語言偏男性化,而女性成為語言歧視的絕對受害者。因此,女權運動的興起,使得女性慢慢認識到這一點,她們渴望能在這個男性統治的世界中聽到自己的聲音,于是她們將對于男性的偏見融進語言中。

四、結論

毋庸置疑,英語中不僅存在女性歧視現象,也存在男性偏見現象,因此男性和女性都是語言性別歧視的受害者,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是陳舊觀念的受害者。由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語言習慣,使得兩性之間的交流容易產生誤解。要改變各自的言語習慣不現實,但是兩性可以再尊重各自言語習慣的基礎上,致力于減少彼此交流時的誤會。

參考文獻

[1]Hudson, R.A.Sociolinguistics.[M] 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0.

[2]艾曉明譯《語言與社會性別》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劉潤清、文旭.《新編語言學教程》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6.

[4]陳原.《社會語言學》[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5]顧嘉祖,陸異.《語言與文化》(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6]許力生.《跨語言眼睛就的文化視野》.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7]楊永林.《社會語言學研究:功能·稱謂·性別篇》[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論文關鍵詞:社會性別視角;性別平等;性別教育

社會性別是在社會文化的制約中形成的對男女特征的定義與角色要求。“社會性別”概念在諸多研究領域中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分析視角,它是一種社會關系,一種社會結構,也是表示權力關系的一種途徑,現已成為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重要方法和工具閉。從社會性別視角審視我國中小學教育,可以發現在教師層面、教材層面和學校層面都存在著諸多性別歧視現象。

一、教師層面

社會心理學認為,在兒童性別角色社會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性別刻板印象.認定男性大多堅強、獨立、膽大、冒險、理性,適于從事家庭以外的、具有競爭性和開拓性的工作;而女性大多溫柔、內向、仔細、體貼、情感細膩、膽小,適于從事家務以及服務性的工作,性別刻板印象往往是在內隱地起作用,影響我們的觀念和行為。這種觀念投射到教師身上,他們都會有意無意地采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引導男女學生的發展方向。例如,研究者陳霞于2007年2月對江西省鉛山縣縣城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性別意識現狀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教師的男女平等觀不成熟;(2)教師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識濃厚;(3)教師的女性發展觀念受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較深;(4)教師的性別態度不公正,存在性別刻板印象。由此可見,我們的教師一方面長期處于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之中.另一方面又得到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的保護,很容易產生社會已經“男女平等”的感知錯覺,造成社會性別意識淡漠,不能對女性受壓迫、受歧視的現象進行客觀的分析。而對于這樣的社會現象,如果教9幣沒有采用性別分析的視角去評析,很容易讓學生,尤其是女生回到過去刻板的性別模式。從心里很自然地接受這些約定俗成的對女性的偏見,使我們的教育成為傳統的刻板的性別模式的歷史性重復。

兒童是性別角色社會化的主體,社會性別意識和性別平等的觀念并不是天生就決定的,是在社會化的成長過程中通過教育來培養的。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要引導者之一.其本身的社會性別意識以及對性別文化和現象的評價與思考能力都是很重要的,都會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性別社會化。為此,在《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中,國家在“婦女與教育”的策略措施中明確提出,“在課程、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教師培訓課程。”這有助于在教育政策層面加強教師的社會性別意識培養,提高教師的社會性別意識,提升教師處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社會性別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社會性別平等的教師教育。

二、教材層面

西方國家在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檢視教科書中反映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內容,并制定了按照社會性別公平化的準則,使用無性別偏見語言編寫的教材,清除教材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我國的研究者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分別對我國中小學教材中的人物插圖和男女兩性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進行了量化的統計分析。結論是,我國的中小學教材中同樣存在著嚴重的性別不平等思想的內容:第一,男女兩性在課文和插圖中的出現頻率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嚴重忽視女性人物。教科書中描寫女性人物的課文只占以寫人為主的課文總篇數的11.89%,女性人物插圖也只占人物插圖總數的16.5%,女性人物在教科書中的地位顯得微不足道;第二,男女兩性在職業角色、性別觀念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有顯著差異,繼續延續我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男強女弱”、“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的傳統思想觀念十分濃厚的性別刻板印象,仍在大量地傳播著落后于時代要求的性別觀念與行為;第三,男女兩性在對社會文化和歷史進步等方面的貢獻描述存在極大的差異,明顯地不注意宣傳女性人物,忽視女性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在教材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性別偏見現象,一方面說明了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對女性的省略、忽視、刻板化和歪曲,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們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男性標準”問題。從教材的編著到教材內容的篩選都以男性的視角為基點,都刻上了男性的價值標準的烙印,是無視或極少考慮社會性別文化因素的。

女性在這樣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中不僅處于弱勢地位,而且還被以男性的標準來要求她們,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這不僅是教育過程和教育機會的不平等,而且也會造成教育結果的不平等。因此,學者們呼吁只有將性別平等原則和視角融入中小學課程和教改中,消除教材、教法中的性別偏見才能確保實現男女教育權利平等的目標。

三、學校層面

篇9

2.論康德的德性倫理思想邵華,SHAOHua

3."為政以德"的政治哲學解讀聶長建,NIEChang-jian

4.理性的有限性與形而上學的可能性——論邁蒙尼德關于理性與信仰關系的思想王增福,WANGZeng-fu

5.策略性均衡:維權抗爭中的國家與民眾關系——一個解釋框架及政治基礎尹利民,YINLi-min

6.公民美德與共和——共和主義的視角及其啟示張昌林,ZHANGChang-lin

7.論公共行政戰略的理性精神——一種三維理性范式觀朱國偉,ZHUGuo-wei

8.質疑自甘冒險的獨立性廖煥國,黃芬,LIAOHuan-guo,HUANGFen

9.薦證廣告中薦證人侵權責任的路徑選擇和制度設計——來自美國法上的啟示蔣學躍,JIANGXue-yue

10.試從文化論角度解釋中國經濟制度——論"包"的倫理規范加藤弘之,孫一萱,KATOHiroyuki,SunYixuan

11.再分配的制度分析盧現祥,朱巧玲,LUXian-xiang,ZHUQiao-ling

12.制度作用于經濟增長的途徑及其量化研究胡曉珍,張衛東,HUXiao-zhen,ZHANGWei-dong

13.我國縣域工業大氣污染損失評估——基于ExternE模型的IPA法卓桂珍,趙定濤,魏玖長,ZHUOGui-zhen,ZHAODing-tao,WEIJiu-chang

14.基于"公地悲劇"視角審視低碳經濟劉越,LIUYue

15.女性主義認識論與復雜性科學的價值取向王斌,申麗娟,WANGBin,SHENLi-juan

16.技術代碼:芬伯格技術批判理論體系構建的基石衛才勝,WEICai-sheng

17.民主與科學的分與合何丹,HEDan

18.反就業性別歧視視野下的性別平等姜戰軍,JIANGZhan-jun

19.論新社會運動對當代西方公共政策的影響陸海燕,LUHai-yan

20.論傳統法制對宗教組織的合法性要求——以漢傳佛教寺院為例譚全萬,TANQuan-wan

1.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緣起與五四激進主義發生張冀,ZHANGJi

2.先秦儒家話語體系中的大禹傳說孫國江,SUNGuo-jiang

3.當代中國"主體性哲學"的出場吳根友

4.哲學的批判性與開放性何萍

5.主體生成論與西方哲學的真精髓戴茂堂

6.希望人學的本體論和價值論隨想董尚文

7.人的問題:從主體性的建構、消解到生成翟志宏

8.價值理想與制度設計的斷裂——論非人類中心論環境倫理的應用困境郁樂,YULe

9.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的"實踐智慧"——正義的"城邦"與"個人"時代思辨姚站軍,姚新良,YAOZhan-jun,YAOXin-liang

10.論康德政治哲學中的正義徐弢,XUTao

11.近代中國刑法之正當防衛制度考析——以法典之文本規則為中心李永偉,蕭伯符,LIYong-wei,XIAOBo-fu

12.論自然人人格標識商品化權的性質及民法保護戴謀富,DAIMao-fu

13.刑事訴訟法修改中設立暫緩制度實證調查陳佑武,CHENYou-wu

14.風險社會的治理困境與政府選擇楚德江,CHUDe-jiang

15.理性官僚制民主困境的自我救贖陳永章,CHENYong-zhang

16.論中外公民社會權保障路徑之差異——兼論我國公民社會權保障制度的發展鄧海娟,DENGHai-juan

17.接受圖式與大眾化陳娛,CHENYu

18.低碳技術轉讓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潘家華,莊貴陽,馬建平,PANJia-hua,ZHUANGGui-yang,MAJian-ping

19.中國低碳經濟中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展問題研究李萌,LIMeng

20.低碳產業支撐體系構建路徑淺議——以武漢市發展低碳產業為例王亞柯,婁偉,WANGYa-ke,LOUWei

21.低碳經濟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創新路徑研究黃棟,胡曉岑,HUANGDong,HUXiao-cen

22.我國低碳出版戰略與實施路徑研究王燦發,侯欣潔,WANGCan-fa,HouXin-jie

23.論人權與性別平權王金玲

24.女權主義的四個層次鄧曉芒

25.現代社會視野下的性別公正問題張廷國

26.女權和人權邵華

27.女性主義之于建筑學的意義汪原

28.女性文學的道德力量與文學的社會學道義問題蔣濟永

29.加強對話,將婦女與性別研究引向深入暢引婷

30.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村民自治主流劉筱紅

1.中國刑法百年發展的回顧與反思——以臺灣地區的幾個刑法議題為中心黃靜嘉,胡學丞,HUANGJing-jia,HUXue-cheng

2.從法制史的立場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滋賀秀三《從法制史的立場來看現代中國的刑事立法》的介紹及補論高見澤磨,TAKAMIZAWAOsamu

3.清末章董氏《刑律草案》稿本的發現和初步研究孫家紅,SUNJia-hong

4.親歷者眼中的修訂法律館——以《汪榮寶日記》為中心的考察胡震,HUZhen

5.談談人文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礎性——從"四個跟不上"談起楊叔子,YANGShu-zi

6.論有形家園高秉江,GAOBing-jiang

7.烏托邦、現代性與知識分子甘會斌,GANHui-bin

8.《釋名》聲訓的民俗學價值左林霞,ZUOLin-xia

9.空間與實踐——西方空間觀念的歷史演變、局限與出路探析王曉磊,WANGXiao-lei

10.感性是時間的家——從馬克思《博士論文》談起別祖云,文雙發,王炳書,BIEZu-yun,WENShuang-fa,WANGBing-shu

11.女性與哲學:傾聽不同的故事肖巍,XIAOWei

12.地方性法規質量評估的理論意義與實踐難題俞榮根,劉藝,YuRong-gen,LIUYi

13.我國耕地保護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盧新海,黃善林,LUXin-hai,HUANGShan-lin

14.戶籍與當代中國社會差別——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6)數據的定量研究李曉飛,LIXiao-fei

15.基于共生理論的區域合作研究——以武漢城市圈為例朱俊成,ZHUJun-cheng

16.個人賬戶養老金缺口的精算模型與實證分析陸安,LUAn

17.20世紀30-40年代工業分散化思想述論向明亮,XIANGMing-liang

18.近代中國官利與股票投資者朱海城,ZHUHai-cheng

19.中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魏君英,陳銀娥,WEIJun-ying,CHENYin-e

20.難能可貴的貢獻李銳

21.敢于競爭善于轉化李培根

22.《朱九思評傳》卷首語王炯華

1."知不可而為"與"為而不有"——梁啟超后期人生觀初探陳澤環,CHENZe-huan

2.后期殷海光與基督教關系考黃嶺峻,HUANGLing-jun

3.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觀考察盧家銀,LUJia-yin

4."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對"當代中國哲學"何以作為問題的思考張蓬,ZHANGPeng

5.文化視域中的社會形態初探種海峰,ZHONGHai-feng

6.亨普爾的歸納悖論朱志方,ZHUZhi-fang

7.公司發起人的認定標準:為形式標準辯護李飛,LIFei

8.論夫妻之間的侵權損害賠償冉克平,RANKe-ping

9.技術偵查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以監聽為視角閆利國,徐光華,YANLi-guo,XUGuang-hua

10.現代國家構建與民主化淺析——歐洲經驗及其啟示戴輝禮,DAILi-hui

11.政治系統論視角下民族地區政治穩定研究陳紀,CHENji

12.論當代中國傳播的日常生活理論視閾謝加書,XIEJia-shu

13.基層政府權力運行的雙向邏輯及其效果分析——基于Y縣的實證研究張云昊,ZHANGYun-hao

14.找回村社:農地收益與農民所要賀雪峰,龔春霞,HEXue-feng,GONGChun-xia

15.從家庭到院舍——農村五保老人供養方式選擇自主性研究苗艷梅,MIAOYan-mei

16.女性身份差異性與科學文化多元性——基于女性主義科技史研究的理論基礎章梅芳,ZHANGMei-fang

17.國際環境政治中的"認知共同體"理論評述孫凱,SUNKai

18.菲律賓生物燃料政策的制定、調整及啟示劉賀青,LIUHe-qing

19.實踐本體論若干問題再探——答張立達先生何中華

篇10

【關鍵詞】出生性別比;失衡;性別結構問題;文獻綜述

我國對人口性別結構的學術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三十余年的研究歷程是一個對人口性別結構不斷深入認知的曲折過程。本文將通過回憶這一歷程,梳理學者們的研究,客觀展現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成果和可能的新奇點,以期能對以后的研究和政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這里主要通過CNKI數據庫查找搜集已有文獻,輔以一些涉及人口性別結構研究的著作進行文獻梳理工作。在CNKI上,以“性別結構”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查到1981年至今293篇相關論文。在所有相關文獻中,最早涉及人口性別結構的討論是1981年《人口研究》第二期刊登的康明村的《對新疆石河子地區獨生子女性別比例調查》一文。然而,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絕大多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有性別結構問題的爭議之中,從90年代中后期,我國學者對性別結構問題基本達成共識,研究集中轉向了更深入的關注點之中。通過對1982年至今的293篇文章的標題、內容進行細致篩選,筆者最終選擇確定了本次綜述所將分析的44篇文章。

至今學界對性別結構相關問題的討論,大致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對性別結構問題存在與否的爭議;二是對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原因的討論;三是對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社會后果的討論;四是對防止和減小性別結構問題的發展策略的探討。

一、對我國性別結構問題存在與否的爭議

我國著名人口學家李建新認為,學界討論的性別結構,一般指的是出生性別比。出生性別比是人口性別結構的一項重要指標,對總人口性別比、分年齡性別比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著名人口經濟學家田雪原在其著作《人口學》中指出,出生性別比指的是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嬰兒中男嬰和女嬰之比,一般以每100個女嬰對應多少男嬰來表示。在生物學意義上,出生性別比是個常數,在沒有外界干預的情況下,它一般穩定在105左右。若偏離了這個常數,則意味著出生性別比失衡,性別結構問題也即將產生。

1982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出生性別比為108.5,199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別比上升到了111.3,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這個數據為116.9,而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出生性別比已經高達118.08。

在80年代初,我國出生性別比開始偏離正常值(105),然而在先前的研究中,學者對人口現象和問題的研究關注點更多地在全國人口規模、人口遷移等方面上。對人口性別結構做出的最早討論是人口學學者康明村,他于1981年發表在《人口研究》第二期的《對新疆石河子地區獨生子女性別比例調查》一文首次以地區的計劃生育實際狀況調查為基礎,研究發現新生的獨生子女中出生的男嬰要多于女嬰,并呈現逐年遞增趨勢。隨后,1983年鄒平通過在北京地區展開的對出生嬰兒性別比的調查分析,發表了《關于北京市出生嬰兒性別比的調查》一文,文章指出由于計劃生育和生男孩的意愿,在偏遠地區有瞞報的情況,并且瞞報的女嬰居多,而因為這點他在研究最后也沒承認康明村提出的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情況。

因此,有關我國人口性別結構的研究,一開始就在出生性別比是否有失衡各持看法。引起了八九十年代學界對性別結構是否存在的爭議。這期間的有關研究中,主要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則認為普查和抽查的數據反應了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并有嚴重化趨勢的事實;而另一種觀點認為說中國存在出生性別比失衡是不科學的,因為先前的統計數據受各種原因影響是失實的。

一些學者依據人口普查數據和抽查數據發現中國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情況。1988年袁振相在《出生嬰兒性別比初探》一文中指出我國出生性別比失衡不再是個別地區的問題,而是廣泛存在并具有城鄉分布一致的特點,但農村失衡情況要嚴重于城市。同年,劉爽在結合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和在我國本分省市的抽樣調查數據分析,在《對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分析》一文中描述的情況與袁振相基本相同。

而以徐毅為代表的學者利用1982年到1990年兩次人口普查數據和部分抽查數據反復研究,于1991年在《中國出生性別比的現狀及有關問題的探討》中認為出生性別比偏高是由于存在很多出生女嬰瞞報、漏報、錯報的現象。賈威也在他的《收養子女對出生性別比的影響分析》中認為收養子女比例從80年代到90年代呈較大幅度上升,但大量被收養的女嬰未被記入統計數據。因而他們認為所謂事實性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只不過是統計數據造成的假象。

這一爭議在一些不爭的統計數據比較和“光棍”群體的日益壯大等事實中得以逐漸平息下來,大多學者保持了一種客觀的態度對八十年代的出生性別比現象重新進行了解讀和思考。因此,從九十年代后期的研究就可以發現,研究關注點不再糾結于是否存在人口性別結構問題上,而是開始了一些更深入關注點的討論中。

二、對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原因分析

雖然八九十年代,研究者更多偏向對性別結構問題存在與否的爭論,但是也有不少學者同時討論了一些關于導致出生性別比偏高的根本原因,馬安和涂平認為,在20世紀80年代出生性別比偏高主要還是由瞞報漏報引起的,認為是這種原因的學者往往也對我國人口結構問題的存在持否定態度。而后有的學者則反思快速的高新科技推廣對我們的社會生活帶來的效應。于弘文則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產前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流產是偏高的主要因素,而瞞報漏報是次要因素。

在后來的研究中,學者們也因統計技術的成熟而拋棄了“瞞報、漏報和錯報”的解釋,李建新等學者認為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流產等技術的發展是促成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原因,但不是根本的。

以楊菊華為代表的“政策論”者認為計劃生育政策是導致性別比失衡的最根本原因。他在《中國生育政策與出生性別比關系的理論構建與實證研究》中構建和檢驗了生育政策和出生性別比的關聯機制。他的研究發現,在一孩政策地區的出生性別比偏高、一孩半政策地區二胎及以上胎次的出生性別比又極度失衡。而在政策寬松的環境下使部分女胎與男胎一樣受歡迎,比如而未實行生育限制政策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出生性別比基本保持正常。于是他認為,政策越強反而易使女胎受歧視而遭遇人工流產,而相對寬松的政策讓女胎所受的歧視程度相對減弱。

“生產論”者認為出生性別比失衡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男女不平等的影響。壽蘭蘭在《出生性別比失衡——兩性不平等為和諧社會留下的重大隱患》指出,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從本質上來說,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現,當前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尤其在農村地區,社會生產對男性的需求大大高于女性,女性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出生性別比的失衡也是女性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生存權和發展權受到侵害的反映。

“文化論”者則當然認為是傳統的生育觀念和重男輕女的生育文化的影響,劉強在《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一文中指出,中國傳統生育文化具有濃厚的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色彩。即使是今天,“不生男孩不罷休”的生育意愿還沒有根本轉變,這是出現出生性別比異常的根本原因。

而“技術論”者則認為是B超技術的運用直接導致了中國出生性別比的極度不平衡。李樹茁和鄭真真等多位人口學專家認為性別選擇性人工流產是造成目前出生性別持續偏高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我國從事計劃生育的部門來說,他們會自覺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性,因而對政策論說產生一種抗拒。“在東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他們并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卻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現象。雖然出計劃生育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加劇了性別比偏高趨勢,但是二者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之所以有這樣的解釋,是因為分析者把各個要素相互脫離的結果。出生性別比失衡并不是哪一個原因造成的,而是各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對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社會后果討論

對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社會后果有很多,本文選取了學界認同高的后果加以呈現:

(一)女嬰生存健康條件下降

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數據,嬰兒死亡性別比為120—130(女性為100),這是因為女嬰患遺傳疾病的概率要低于男嬰,女嬰的免疫力強于男嬰的緣故。如果一個人口中觀察到了男孩與女孩的死亡水平之比低于這個正常值,則說明這個人口中存在著非正常的性別差異。張二力在《從五普地市數據看生育政策對出生性別比和嬰幼兒死亡率性別比的影響》中指出,2000年在一孩政策地區的女嬰死亡率偏離正常比例高達99.9%,是執行二孩政策地區的1.75倍。這一現象與出生性別比偏高同為嚴厲生育政策的副產品,也直接影響到了年齡性別結構,最終將會帶來不良的社會后果。朱楚珠認為,在我國嚴格的“一孩”“一孩半”生育政策之下,偏男的性別偏好不能通過正常生育來滿足,在存在著性別歧視的地區人們對女孩生存的環境“漠不關心”,致使一些女嬰生病得不到好的治療而夭折,也還存在著大量的溺嬰現象。因為這樣的女嬰死亡可以換取再生男嬰的機會。

(二)婚姻擠壓

婚姻擠壓(Marriage Squeeze),最早由瓦萊麗·赫德森和安德烈亞·博爾兩位學者提出,在2004年5月份,他們的名為《光棍:亞洲男性人口過剩的安全意義》著作在英美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這部著作把矛頭對準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且性別比偏高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具體就是由于兩國成年男性遠遠多于成年女性,男性因此不能像傳統那樣選擇配偶,而是以競爭的方式相互擠壓選擇配偶,復雜的競爭機制最后生產出了很多光棍。而這些光棍,往往是誘發社會問題和對社會安全產生威脅的重要群體。對于任何一個社會,男女正常婚配的人口學前提是在婚齡期階段(20—39歲)男女性別比會均衡在100左右。劉建新在對我國2000年的普查數據中分析到,不僅年齡組如0—4歲的性別結構嚴重失衡,而且婚配年齡人群的男女性別比也不均衡,男性人口大大超出了對應的女性人口。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在一個新聞訪談節目中講道,人們在選擇配偶時出現“老夫少妻”、“城里哥找鄉下妹”、“貧困男尋求跨國婚姻”這些現象來避免婚姻擠壓帶來的影響。這些非傳統的婚姻搭配只是加大了婚姻擠壓的效應擴散,并沒法有效解決問題。

由我國目前出生性別比的偏高趨勢可以預見,到2020年,將會出現3000萬“光棍”。未來我國婚配人群的性別結構失衡引出的婚姻擠壓仍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社會問題繼續,甚至還有新問題產生。

(三)對社會穩定與安全的影響

劉建新認為,婚姻擠壓產生的后果,絕大部分是被動單身。而這些被動單身的男性往往來自于偏遠地區或者文化水平、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較低的男性。不能婚配不僅會影響到個體的身心健康,還將加重這些原本就邊緣的男青年的失落感、挫折感。

國家人口計生委關愛女孩治理出生性別比專家組組長原新指出,性別比失衡帶來的不僅僅是婚姻擠壓的問題,還會引發性暴力、拐賣婦女兒童等非法行為的發生。孫江輝在《男女性別比失衡與違法犯罪問題研究》一文中認為,不能結婚的男性處于社會底層,已經具有這樣的危險傾向:即基于體力建立一種系統,通過暴力得到他們無法以合法途徑得到的東西,為了謀求正常的社會生活,比如婚姻、生活富有等,而又缺乏正當的手段時,他們便會以其自認為正當的方式來實現。

出生性別比失衡,帶來的影響之重大,以至于我們再也無法忽視這個問題的存在,它正如一場靜悄悄的危機,一步步向我們逼近。

四、防止和減小性別結構問題的發展策略

目前我國整體人口出生性別比仍然持續偏高,在對未來性別結構堪憂的同時,學者們也對癥下藥地探索了一系列措施和對策應對出生性別比失衡問題。嚴梅福在《變革婚居模式降低出生性別比》中分析到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要改變傳統的婚育觀念,建立新型的人口道德,并通過招贅婚居,提高女孩的養老價值和“傳宗接代”的預期效益價值,淡化宗族和家族觀念。辜勝阻、陳來在《城鎮化效應與出生人口性別比偏好》中認為通過人口城—鄉遷移、制度城—鄉遷移和生育文化的重構,在廣大農村地區大力發展生產力,加速農村人口的非農化和城鎮化,通過外部制度環境的改變和法制的完善來淡化人們的男孩偏好。王翠絨的《出生性別比持續升高的人口倫理學分析》提出應全方位構建完備的社會保障、利益補償制度,樹立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新風尚,提倡尊重婦女生育的社會價值。著名人口學家田雪原等人在《“軟著陸”: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的理性選擇》則建議改革現有生育制度,全國不分城鄉雙方均為獨生子女者結婚一律允許生育兩個孩子。

五、對我國性別結構問題研究現狀的評述與思考

通過對近三十年的關于性別結構問題的研究梳理,我們可以發現,這方面的研究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然而,起初那段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圍繞問題真實性展開的爭議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問題本身發展的清楚脈絡,也開拓了后續研究者的視角和內容。總的來說,對于人口性別結構的問題囊括了對這個現象的描述、解釋和預測。不管從研究視角還是研究內容來看都比較全面。但筆者從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研究現狀也衍生出了一些相關思考:

(一)一方面,我們承認生育觀念是影響出生性別比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減少了女嬰出生或存活的機會。而另一方面,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通過實證的問卷調查和研究并得出我國現階段大部分地區“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等生育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的文章,“生兒生女都一樣”、甚至是“女孩比男孩好”的觀念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普遍存在。但是,事實上,即使在生育觀念轉變的情況下,不管是對全國還是對地區而言,非法使用B超鑒定胎兒性別和非法選擇流產女胎的“兩非”現象仍然嚴重,而出生性別比仍然是只高不下。怎樣解釋這種觀念與行為不一致的非邏輯行為呢?

顯然,我們首先會想到這是因為造成出生性別比失衡的現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往的研究只是說明有共同作用,但并沒有對這種共同作用何以產生和以何種形式表現并沒有做明確的分析和說明。因而,僅僅以“共同作用”這樣粗糙的解釋也著實有些尷尬。試想在眾多造成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因素中,生育觀念這種內化于行為者的東西直接引導和支配人們行為,但在與國家政策、社會生產和B超技術相碰撞的時候發生了妥協,做出了與生育觀念不一致的行為,而使得出生性別比持續偏高。觀念的妥協為何,暫時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應該可以清楚地看到,即即使生育觀念已有大的改變,但如果國家政策不盡快進行合理調整,人們在社會生產中對男女性別觀念不轉正,B超技術還肆意濫用,想要在未來平衡出身性別比,也可能只是一個空談的理想吧。

(二)另外,國家政策也是影響出生性別比的重要因素。在此寄希望的對國家政策進行合理的調整,并不是無根據的。

從70年代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的負面影響從一開始就慢慢凸顯出來,其實早在80年代中期“一孩”政策遭到質疑后,在部分地區(多數是農村)開小口實施“一孩半”政策,近幾年“放開二胎”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據統計,2009年全國范圍內生一胎的性別比是107.1,二胎的性別比是151.9,三胎的性別比更是高達159.4,遠遠偏離正常范圍。也就是說,生的胎數越多,生男孩的意愿反而更強烈,性別比就越高。所以有學者便認為 “二孩”生育政策還是滿足不了生育者對嬰兒的性別需求,第一胎生女孩的家庭再生男孩的愿望變得更為強烈,而以出生大量二孩甚至是多孩來平衡性別比是不科學也是不現實的。顯然讓我們尷尬的是,目前不管是一孩還是二孩的政策下,嬰兒出生性別比都不樂觀,在未來仍然是我國人口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這意味著要減小和平衡出生性別比,僅靠人口政策的調整也是不夠的,正如影響性別比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樣,要減少性別比失衡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一種適宜的政策和合作方式的探索也將成為未來性別結構問題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康明村.對新疆石河子地區獨生子女性別比例調查[J].人口研究,1981(2).

[2] 鄒平.關于北京市出生嬰兒性別比的調查[J].人口研究, 1983(4).

[3] 馬安,查瑞傳.中國人口現狀初步分析[J].人口研究, 1984(3).

[4] 劉爽.對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分析[J].人口研究, 1988(3).

[5] 徐毅,郭維明.中國出生性別比的現狀及有關問題的探討[J].人口與經濟,1991(5).

[6] 徐毅.中國出生性別比的現狀及有關問題的探討[J].人口與經濟,1991(5).

[7] 涂平.我國出生嬰兒性別比問題探討[J].人口研究, 1993(1).

[8] 賈威.收養子女對出生性別比的影響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5(4).

[9] 巖復,陸光海.出生性別比升高的“微觀”研究——湖北省天門市出生性別比升高的特點和原因調查[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5).

[10] 嚴梅福.變革婚居模式降低出生性別比——以湖北省為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5).

[11] 辜勝阻.陳來,城鎮化效應與出生人口性別比偏好[J].中國人口科學,2000(5).

[12] 朱楚珠,李樹茁.關愛女孩保護女孩[J].人口研究,2003(5).

[13] 于弘文.出生性別比偏高:是統計失實還是事實偏高[J].人口研究,2003(5).

[14] 瓦萊麗·赫德森和安德烈亞·博爾.光棍:亞洲男性人口過剩的安全意義[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