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2 20:55: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理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制訂課堂教學目標的出發點由“大綱”向“學生”轉變
傳統教學方式下編寫教案、制訂教學目標的出發點是根據大綱要求,完成教材知識傳授目標。教學目標是針對教師“教”制訂的,是惟一而不能改變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備課就是為了熟悉大綱,吃透教材,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材知識傳授目標。一份優質課教案適用于多個班級的課堂。而實行課程改革后編寫教案、制訂教學目標的出發點是根據培養學生成長的要求,傳授教材知識目標。課程標準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而制訂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層次要求,具有彈性。因此,教師備課是為了了解學生,熟悉課程標準,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適應學生發展需要。任何優秀的教案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在備課中,教材、學生都很重要,但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卻體現不同的教育觀念。把學生放在第—位,是以“人”為本;把教材放在第一位,是以“本”為本。
二、課堂教學目標的內容由“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
傳統教學方式下編寫教案、教學目標只注重知識目標。盡管不少教案也強調能力目標,也提到思想教育,但是這種“能力”只是解決知識問題的解題能力,這種“思想教育”是從社會的角度進行僵化的、空洞的說教。而實行課程改革后編寫教案、知識目標只是教學目標之—,解題能力只是知識目標的組成部分,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生觀是取代以前“思想教育”的又—個教學目標。它是從學生個體的角度提出社會要求,尊重學生作為鮮活的人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審美情趣,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課程改革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學根本目標。
三、課堂教學目標的方法由“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
傳統教學方式下編寫教案,教學過程以“教”為中心。是否有利于教師傳授知識是編寫教案的主線,學生按老師的規定聽課、練習是“責無旁貸”的事。在課堂上,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教師“演”得好就是課上得好。
實行課程改革后編寫教案,教學過程以“學”為中心。是否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是編寫教案的主線。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啟發者和示范者。在課堂上.教師是“導演”,學生是“學員”,學生“表演”是否到位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四、對學生的認知層面要求由“簡單描述”型向“多視角反思、挖掘”型轉變
對于一些教學內容如地球的形狀問題,傳統教學主要停留在簡單的描述這一認知層面上。學生不能得到更高一級的思維訓練,這不僅是對課程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絲毫得不到探索的樂趣。而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我們重視知識的產生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為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人的各種綜合能力不是直接從結果中直接產生出來的,而是在過程中體驗和積累起來的,要體現這種新的理念,必須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不同視角的反思和挖掘。若體現這種理念,必須要求教師在備課中必須增加學生反思的機會,創設不同的情景,比如在地球形狀的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你有孫悟空那樣的本領,你會到達天邊嗎?假如你是一位3000年前的古人,你會如何思考和驗證腳下大地的形狀?等。
五、檢測教學目標的評價標準由“重知識”型向“重方法、重情感”型轉變
傳統教學的目標的評價標準注重的是“教”的結果,即學生是否達到教材知識目標。實行課程改革后,教學的目標的評價標準注重的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即不僅考察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更要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學習方法,是否有積極的情感態度。
六、教育手段:由“單一型”向“多樣型”轉變
傳統的教學在教案中只需寫好如何講解即可,教育手段非常單一;而未來是信息時代,教育手段應該是“多樣”的:實物展示、投影運用、多媒體音像引進、網上瀏覽、適應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需要而增大信息量、科技量,有利于提高質量;用簡單、新型、交互、愉悅的學習技巧將他們的才智與世界上最好的專家連接起來,實現網絡教育,則可以滿足其個體自我發展需要。
七、師生關系由“師道尊嚴”向“師生平等”轉變
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人格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絕對的權威。 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動者,是支配者,而學生是被動者,是服從者。而新課程下的師生關系強調的首先是師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是正常的人與人的交往關系。這就是說他們的思想(意見)、情感(體驗)、意志(欲望)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學生應該得到足夠的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機會。正是由于這種師生關系的轉變,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能夠提出的問題,多方面思考課堂可能發生的情形,以便能夠在課堂上應對課堂。
篇2
一、高中地理教案設計
1.與教材內容同步設計
在高中地理教案的設計過程中,要保持和教材同步并且一致的設計原則,雖然說教師可以有適當的教學拓展,但是總體的教學方向不能脫離教材要求,畢竟教案是指導課堂學習的,所以說要和教材高度統一。另外,教師設計的教案還要與學生的學習計劃同步,教案中涉及的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達成方式等都要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對應,這樣才能夠促進這兩者間的融合發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比如,在準備“人口的變化”這一節的教案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近些年來某個地區的人口變化資料,形成具有說服力的數據信息,貼合教材的學習主題,來設計教案,幫助學生更好理解這一節的知識點。
2.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
在傳統教學中都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機械地學習教師教授的內容,課堂的主體地位不明確,這使得學生不能很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教案設計應該本著以學定教的設計原則,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訂“教”的內容,最終的落腳點應該是學生的“學”,本著這一目標去“教”。在教案設計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環節的安排要盡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學習“荒漠化的防治”時,教師可以在教案中列舉最貼近生活的例子,現在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甚至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這與綠化面積的減少,環境的破壞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在設計教案的時候在這一環節開展一個自由討論,讓學生針對荒漠化的防治來獻計獻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貫徹以學定教的設計原則。
3.遵循實用簡單的原則
教案作為一個教學的總體指導,其實內容可以根據實際合理設計,有些地方可以簡略,只要做到簡單實用就可以了。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案,簡單便捷地展現出來,不僅能夠清楚地了解到教學的思路,還能夠節省大量的備課時間,能夠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就可以了,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二、高中地理板書設計
1.科學合理的原則
在地理教學中不能忽視板書的設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板書設計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地理這一學科包含著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的知識,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因此在設計板書的時候也要符合科學合理的設計原則,學生從板書上獲取的信息要是準確科學的,反映客觀事實,這是板書設計的最基本原則,因此教師在設計板書的時候一定要保障學生看到的內容都是正確的,如果板書內容錯誤將會給學生帶來錯誤引導,對于教學是非常不利的。
2.啟發引導的原則
板書并不是將教材或是教案上的內容原本不動地謄寫在黑板上,而是要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引導性,在課堂學習中板書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所以說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應該在設計板書的時候更加用心思。教師可以將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采取對比分析或者是總結歸納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產生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尋找學習規律,產生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而使學生受到啟發。比如,在學習“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的時候可以聯系“環境與環境問題”這一課,之所以現在自然災害頻發主要和人類的活動是分不開的,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自然環境的破壞,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得不到治理,然而這一過程中人類并沒有停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最終造成自然災害頻發的現象,教師可以將這兩部分的內容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產生因果關系的聯想。
3.美觀藝術的原則
板書的美觀藝術性同樣非常重要,設計合理的板書不僅能夠展示教學重點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同時要讓學生產生視覺美感,如果學生看到的板書是潦草雜亂的,會極大降低學習興趣。美觀整齊的板書不僅能夠讓學生看到后身心愉悅,還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
篇3
關鍵詞 人文地理 案例教學 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新課程改革提出改變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書本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現代教育模式,為此案例教學就成為了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案例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提出具體的地理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對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
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現在的地理教科書上每一章或者是每一節的編排都出現了案例,特別是在人文地理中出現的案例尤其多。雖然案例教學看似已經被引入了高中地理教學的課堂,但是其存在的問題還是有很多的:案例選取不當,沒有很好地緊扣教材內容,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不是取材于生活,不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案例內容沒有明確的主題、人物和情節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就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對地理人文地理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的互動,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更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那么我們就會有很多疑問了:什么樣的案例才是最好的案例,怎樣選取案例呢?案例教學應該按照怎樣的教學范式?案例教學的優勢和作用到底是什么?這些問題與新課改的理念息息相關,對于人文地理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都具有直接的關系。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為例,對以上問題再進行探究。
2 人文地理案例的選取
首先案例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教師在教學時是參與者、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體驗,選擇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案例。其次案例教學還必須是能夠調動學生思考的興趣,是他們從“要我學”上升到“我要學”。好的案例還具有啟發性,因為案例本身不只是簡單的事例,它包含著需要思考的內容和問題,隱含著地理概念和原理,能激發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積極思維,自主建構地理的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遷移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第三選取的案例還要服務于教學。作為教學案例,它是教材相應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它能使教材更貼近生活,便于理解,便于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因此在選取案例時,不能隨意選取,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要符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要為教學目標服務。如果使用了沒有突出教材重點內容的案例,不僅達不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而且會使案例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南轅北轍。第四,選取的案例要關注學生的思想教育。地理課堂中案例的選取,不僅要關注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還要關注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最后選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不是所有真實、生動的案例都可以進入課堂,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必須要進行嚴格地篩選,選取最能反映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規律的典型案例來。因為越是典型的案例,揭示的規律就越準確,蘊含的道理就越深刻,而且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利于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角色。人文地理中有很多很好地體現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要求的經典案例,這些案例的代表性、科學性、典型性都非常的強,具有顯著的教育價值和地理意義。例如本章教材中的案例,“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形成”、“美國的商品谷物農業”、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對于“農業的區位選取”、“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學習都是非常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其作用。
3 課堂中案例教學的具體運用
案例教學在課堂上呈現的形式沒有統一的標準,筆者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認為在人文地理中案例教學具有以下步驟:首先是呈現案例,其次是提出問題,第三是分析案例、討論交流,第四是應用拓展、整合提升,第五是總結和評價。下面我們根據上面案例教學步驟為依據,針對本章的不同內容進行教學,從中體驗案例教學在人文地理中的應用價值。
3.1 培養學生識別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1: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
案例2: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對的形成
學習本節“農業區位的選擇”時,筆者利用案例1采用“拋錨式教學”的教學方式,注意培養學生的區位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如下:(1)從環地中海地區農業變遷的歷史中分析如下問題:農業區位因素發生過哪些變化,對農業區位選擇有哪些影響?哪些因素在農業區位選擇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你能對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區位選擇提出建議嗎?(2)以你的家鄉為例,說明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以及一個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因素的變化?
探究農業地域類型時,利用案例2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地區(澳大利亞)了解混合農業,進一步理解農業地域類型,目的是讓學生從具體的案例中分析問題,掌握規律,提升能力。設計的問題如下:分析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農業的特點和形成原因:(1)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在生產結構、經營方式、科技應用、農業專業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點?(2)在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地域的形成過程中,有哪些區位因素在起作用?
案例是實現教學三維目標,完成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的一個載體,其本身并不是教學的重點,而是其背后反映的原理,以及運用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1中涉及的以家鄉為例,說明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以及一個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因素的變化這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合理布局農業區位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3.2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案例3:美國商品谷物農業
學習本章“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中的商品谷物農業時,教材中提供了該案例。探究的重點之一是通過學習美國商品谷物農業取得的經驗,推動我國商品谷物農業的快速發展。在討論分析美國谷物農業的區位優勢條件時(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廣闊(中央大平原);土壤肥沃深厚(黑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夏季潮濕;水運、公路和鐵路相銜接。社會經濟條件:交通四通八達;地廣人稀,生產規模大,競爭優勢大;工業發達,為農業提供機械、電力、化肥、農藥;農業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廣快),教師提出了如下的知識遷移:(1)根據所講案例結合我國東北部地區農業結構概括中國東北部地區和美國東北部地區農業結構的共同之處是什么,兩個地區從農業結構地域類型看都屬于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2)影響兩地小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什么?(3)世界上有很多地廣人稀的地區,為什么這些地區發展這種商品谷物農業?(4)這對我國發展商品谷物農業有什么借鑒意義?
教師“教案例”和學生“學案例”并不是學習案例本身,并不是案例的一切內容都要求掌握,而是通過案例讓學生悟出案例背后的地理的基本原理,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實現三維發展目標。對于商品谷物農業的學習,教師設計的一系列問題注重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
3.3探究事物的本質特征
案例四: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
在學習“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時,教材提供了該案例探究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優勢,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提出的解決措施,不但能培養學生的的思維能力,而且能夠很好地為我國西北地區游牧業的發展提供非常好的借鑒作用。對此案例,筆者采用角色扮演法,課前2―3天成立“改善我國西部游牧業智囊團”,以考察“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改善西部游牧業”為主題分4個考察大組:政府官員組、經濟學家組、牧民組和環境保護組。每個考察大組的主要任務以導學學案的形式下發。將每個考察大組分為兩個考察小組(考察任務相同),使小組之間產生競爭,以便客觀、公正地評價小組內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分組時,先由學生根據考察任務自愿分組,再由教師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進行調配。分組完成后,要求每個考察小組的學生在報刊。或者網絡上搜集“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和“西北游牧業”的相關圖像和資料。
通過模擬考察、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多種學習方式,力求使案例教學形式多樣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對案例的學習研究,也可以引發學生對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西北游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更深層次的認識,提煉出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課題組對本章內容進行了總結研究。通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對案例選擇的一系列原則、教學三維目標等進行綜合總結研究認為,本章案例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農業區位選擇,農業地域形成的原因,而且也學會了農業區位和農業地域形成問題的研究方法,增強了綜合分析遷移能力,并且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內容,根據案例教學模式,采取科學合理靈活多樣的方式,突出了人文地理教學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4 結語
教學實踐表明,采用案例教學進行演繹教材、創新教法,提升了地理教師的專業素養,強化了學生對地理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并且學會了人文地理問題的研究方法,增強了創新能力,提高了解決人文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案例教學的學習及其在人文地理中的實踐探索,筆者總結出案例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1)能夠實現教學相長。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師而且也是學員。一方面,教師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掌握著教學進程,引導學員思考、組織討論研究,進行總結、歸納。另一方面,在教學中通過共同研討,不但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而且從學員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能夠調動學員學習主動性。教學中,由于不斷變換教學形式,學員大腦興奮不斷轉移,注意力能夠得到及時調節,有利于學員精神始終維持最佳狀態。
(3)生動具體、直觀易學。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真實性。由于教學內容是具體的實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易于學習和理解。
(4)能夠集思廣益。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獨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討論思考,學員在課堂上也不是忙于記筆記,而是共同探討問題。由于調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段玉山.地理新課程教學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雪梅.地理案例教學的問題辨析與范式建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1).
[3] 靳玉樂.,宋乃慶.案例教學原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保庭春.淺談新課程實施中的地理案例教學[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11).
[5] 敖道.案例教學法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8(12).
篇4
關鍵詞:案例教學;教學目的;選取典型;開放式課堂
地理案例教學法是根據特定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地理情境描述,創設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形成對這些問題的見解或解決方案,并歸納總結出一般性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學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實現培養學生能力的價值取向。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地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一、明確案例教學目的,避免陷入“教案例”
案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對案例的剖析、歸納、總結等,以培養學生獲得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并學會學習方法。它突出對學生觀察、分析、理解、歸納、表達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注重引導學生運用地理基本原理解釋現實生活問題,而案例本身所蘊含的知識點不是教學的重點,更不是目的所在。如“自然環境的整體性”一節中的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案例,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化過程的分析,探索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掌握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規律,而不是僅局限在黃土高原微地貌成因的分析上。此外,教師還可以選取其他典型案例,如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形成,目的是使學生理解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因此,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的,體會編寫者的意圖,避免淪入“教案例”的誤區,從而導致教學目的錯位。
二、選取典型案例,以詮釋原理
選取恰當的案例,這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在選編案例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選取的案例是否典型,是否能反映地理原理,揭示地理客觀規律;是否有利于創設情境;是否符合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教師將選取的與教材內容聯系密切的典型案例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詮釋原理,分析解決問題。
教學中我會首選教材案例。這是因為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比較經典,與教材內容聯系緊密,有很高的地理意義和教學價值。如,“人口的空間分布”一節,選擇教材案例“美國的人口遷移”就有很好的說明性。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這涉及國際人口遷移的內容,美國國內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遷移,則是國內人口遷移的內容,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人口遷移的緣起,都會涉及對人口遷移原因的分析,這是對教材內容“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的最好詮釋。然而,由于教材面向全國,具有普遍適用性,有些教材案例不符合我們的本土實際,對于那些與學生相距遙遠、學生不熟悉的教材案例,我會選取一些與教材內容聯系密切的鄉土地理案例來替換,或根據教學需要增補鄉土案例,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體現生活化的地理。如,以六都草莓基地的建設為例分析農業的區位因素;以漳灣鎳合金廠的污染分析工業區位的環境因素等。
選取鄉土地理案例,起點低、學生興趣濃、參與度高,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提高綜合分析能力,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
三、拓展案例分析,實現知識和方法的遷移
對案例分析、歸納、總結、拓展,實現知識和方法的遷移,這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堂上,教師呈現案例,創設案例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礎上,要對案例進行歸納、總結、拓展和提升,實現知識和方法的遷移,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如,“工業區位的選擇”一節,筆者先利用教材案例“鞍鋼與寶鋼的區位選擇”,引導學生分析鞍鋼和寶鋼的區位因素,探究工業區位選擇主導因素的發展變化,使學生掌握分析工業區位的一般方法。然后,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筆者再給出寧德核電站的案例,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探究建設寧德核電站的區位因素,論證寧德核電站廠址的適宜性,學以致用。
對案例進行拓展分析,讓學生舉一反三,實現知識和方法的遷移,這是案例教學的關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都可以利用學到的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的課標理念。
四、構建開放式課堂,讓生活化案例走進課堂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案例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要求師生互動,教學同步,其教學過程是開放的。因此,教師應更新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做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要走到學生中間,主動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創造和提供充分想說的空間;改變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構建開放式課堂體系。
如,“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一課,筆者選取鄉土案例,開展了一節案例教學,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思路如下:探究活動一:利用寧德市區衛星圖像、寧德一些功能區的景觀圖片、“寧德市詳細規劃圖”,思考:寧德主要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功能區?探究活動二:讀“寧德市詳細規劃圖”,結合生活印象,探討各功能區的分布規律。探究活動三:展示“寧德主干道分布簡圖”,學生公布課前調查的幾所商場的租金表,討論:(1)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2)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影響本市的空間結構?探究活動四:登錄寧德市規劃局官方網站,閱讀“寧德市近期規劃圖”,說說你對家鄉的城市規劃有什么修改意見。
像這樣圍繞鄉土地理案例展開的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強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人人參與,各組匯報精彩紛呈。通過分析本市內部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的原因,歸納其影響因素,不但培養了方法和思維過程,還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廣大地理教師要不斷探索案例教學的有效策略,不斷完善案例教學法,使之為新課程服務,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篇5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對促進學生在學習地理時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改善地理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引導作用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文章闡述了地理導學案在編制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就其價值和結構兩方面闡述了看法。
關鍵詞 :導學案;高中地理教學;問題淺析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5-0091-02
一、對導學案的認識
國內已有許多學者給出了導學案的定義:有的學者認為“導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這種觀點認為導學案是一種學習方案;也有的學者認為“導學案”是在學案導學模式中,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心理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等,由教師設計的用于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習材料,這種觀點認為導學案是一種學習材料。概括地說,“導學案”就是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情,由教師設計,指導學生學習的預案。“導學案”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迅速走紅,使得越來越多的地理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導學案”,“導學案”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對高中地理教學有以下積極意義:
1.“導學案”的運用與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貼近。“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高中地理課堂應該是怎樣的一副圖景這個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學習地理已經成為了眾多地理教師的共識。《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
2.“導學案”的運用可以改善高中地理課堂中“教”與“學”的關系,更加凸顯學生“學”的自主地位。導學案的突出作用是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引導的具體表現是通過學案“導讀”、“導問”、“導思”、“導練”。新課程改革后的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別就在于課堂由“教師本位”轉向“學生本位”,具體而言,就是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將更多的思考和實踐的空間留給學生。“導學案”中“導”的精髓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情將教學主題中的知識問題化、問題情境化。教師在使用導學案時,主要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思考,自主或合作完成學案的學習。導學案的問題化設計賦予了學生自主思考和實踐的可能,傳統課堂中教師的“灌”轉變成了如今課堂中的“導”,學生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教”與“學”在課堂中趨于和諧。
二、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觀察了大量課堂并收集了諸多地理導學案后,發現當前高中地理教學在應用導學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地理導學案編制的問題。
(1)地理導學案的呈現模式習題化。“課前自主預習”、“課中合作探究”、“課后自我鞏固”是組成地理導學案的三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的編制有不同的要求。在編制地理導學案時,教師出于對學生地理考試成績的考量,“地理導學案”往往變成了“習題集”,學生在學習這樣的導學案過程中,基本為課前做習題預習,課中與教師交流課前習題,課后做習題鞏固,再預習下一個學習內容的預習習題,基本等同于循環做題,這是與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2)地理導學案中的問題設計填空化。教師在編制導地理學案時,應當在充分解讀《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再結合學情,對教學課題的地理知識進行加工和處理,將地理課本中陳述性的地理知識轉換成孕育于情境中的地理問題。地理導學案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問題設計是否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筆者在收集諸多地理導學案后,發現許多地理導學案并未體現出對地理知識的加工,而只是簡單地將地理課本中陳述的地理知識關鍵字省略。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見的天氣系統”這個課題,某地理導學案在學生課前預習模塊設計問題如下:
氣旋(低壓)與反氣旋(高壓)
①氣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旋是一個由氣流垂直運動連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環流系統。氣旋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向____方向偏轉。
②反氣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氣旋是一個由氣流垂直運動連接而成的低空___,高空____的環流系統。
這樣的課前預習問題設計并不能調動學生自主的思考,只是讓他們成為了“搬運工”,將書本中陳述的知識搬運到了導學案中。
(3)地理導學案過于突出地理知識的學習。《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三維目標”是新課程改革的精華,是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體現,筆者在分析大量的地理導學案后發現,這些導學案基本上是以指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為主,“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案中基本得不到體現。知識是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載體,因此,在地理導學案的編制中,教師應當以地理知識為承載,將地理知識中可以蘊含的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加以外顯。
2.導學案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1)導學案課前使用的問題。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地理學習課題是導學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課本,自主思考,通過思考產生疑問,為課堂的師生、生生互動奠定基礎。筆者在訪談了一些中學地理教師和中學生后,發現部分學生不會使用導學案,即使會使用,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導學案編制主要由教師完成,學生對使用導學案是陌生的,如果教師對導學案的使用不加引導,學生的感覺是學習又多了一張“試卷”,做完這張“試卷”就是完成了學習。大部分學生通過導學案進行課前預學的過程幾乎等同于看書完成填空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身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對知識的質疑,沒有提出問題。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如果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沒有產生疑問,這樣的學習就失去了意義。
此外,教師在導學案的課前使用中也存在著問題,主要表現為對學生如何使用導學案完成課前的預學缺乏指導。在筆者收集的地理導學案中,幾乎沒有導學案針對課前預學有詳細的指導。
(2)導學案在課堂中使用的問題。導學案是地理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溝通、互動的橋梁,只有師生共同參與并互相作用才能達成預設的導學目標。從地理教師的角度來講,一些地理教師在課堂中對導學案的使用心存疑惑與排斥,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未能較好地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學習地理,導學案在課堂中的橋梁作用也就形同虛設。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喜歡保持自己過往的學習習慣,認為導學案上的很多知識都在地理課本上,不明白為什么要用導學案,因而也比較排斥。
此外,過分地依賴導學案也是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應用中突出的問題。導學案幾乎包含了學生學習某個地理課題的整個過程,有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教師的教學也幾乎完全圍繞著導學案的編制來展開,教師課前備課的重點變成了制作導學案,課堂教學變成了講導學案。此時,教師和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地理教材,使得一些學生認為完成了導學案就完成了地理的學習任務,教師也誤以為學生完成了導學案就等于達成了教學目標。
(3)課后使用導學案的問題。溫故而知新,學習的成長往往離不開課后的反思,教師和學生都是如此。課堂中師生互相作用完成導學案中的內容并不等同于完成了教和學的目標,從學生的角度講,學生課后應當依據導學案的內容及時總結、鞏固;從教師的角度講,教師在課后應當反思導學案中的問題,并及時予以完善,此外,還有必要及時回收導學案,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這也是一個了解學情的好方法。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沒有在課后及時完善導學案中存在的問題,而是投入到下一個學案的編制中,這是教師課后使用導學案常見的問題之一。問題之二,沒有及時回收學生的導學案,發現學生的問題,觀察學情。同時,多數學生在課后就將課堂的學案“雪藏”,并沒有及時總結、鞏固。事實上,課堂結束后,部分學生對導學案中的內容還是有疑惑或未完成的,缺失了課后溫故導學案的這個過程,導學案的作用也相應地打了折扣。
三、對完善導學案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應用的認識
導學案是對改善高中地理課堂“教”與“學”關系的嘗試,雖然在應用中存在問題,但教師不能因為存在問題而否定或放棄這種嘗試。如何避免問題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認清以下兩個問題:
1.充分認識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價值。地理教師在編制和應用導學案前首先要明確導學案的價值,“導學案”不能等同于“教案”,也不能等同于“習題集”,那么,導學案應該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導學案”的主要作用是“導學”,這是其最主要的存在價值。“導學案”的應運而生是為了解決應試教育下學生被動學、教師“滿堂灌”的問題,因此,導學案要凸顯“導學”的功能,而“導學”要基于“學情”,也就是說,“導學案”要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相結合,教師只有在學生已有基礎上的“導學”才是真正地引導。
當前導學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這讓不少地理教師嘗到了“甜頭”,許多地理教師紛紛效仿導學案。但是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導學案”不是“萬能膠”,并不是所有地理知識的學習都必須用導學案,導學案應該因地理教學課題和學情適時采用,即所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
2.地理導學案應當包含哪些模塊。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有目的的行為活動,因此,地理教師在編制地理導學案時,要依據“地理課標”和“學情”確定好每個地理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地理導學案中不可或缺的模塊,而有明確的方向則是高效學習的前提。
根據學生學習地理的過程,導學案的“導”可以分為“課前導”、“課中導”、“課后導”,因此,地理導學案中應當包含課前的“自主學習”模塊、課中的“合作探究”模塊、課后的“總結鞏固”模塊。導學案的使用主體是學生,在具體的編制中應當盡量簡練,地理導學案則應該有機地將地理課本、習題冊等學習資源組合起來,并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地理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只是對學習資源的生搬硬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瑞祥.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3.
[3]吳永軍.關于“導學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1,(20):6-10.
[4]黃莉敏.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案設計探析[J].廣西教育,2010,(6):64-65.
篇6
【關鍵詞】案例教學 案例選取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166-02
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要求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鑒于此,案例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通過“生活化”案例的選取,將抽象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具體化,能降低教學難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生活化”案例的特點
(一)直觀性
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抽象思維與理性認知要以感性認知為基礎。生活案例源于生活中的地理事物、現象,反映客觀現實。“生活化”案例教學法主要運用直觀簡潔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講述生活中事例,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使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體化、形象化、通俗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二)典型性
典型性是指所選取的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切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在案例教學中,無論是案例的選取,還是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一般來講,在地理案例教學中通常選取一個或幾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或事件,通過學生的閱讀、分析和討論建立起適合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時代性
生活案例的選取大多趨向于近期發生的事件或是身邊的自然和人文現象,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能起到說服和檢驗證明的作用。通過生活案例展示自然與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聯系,使學生發現地理知識就在生活中,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濃厚的求知欲。
(四)可行性
生活案例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生活化的案例源于生活,學生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會獨立或有組織的進行考察、收集資料、綜合分析……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既達到了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也將知識應用于生活。
二、生活化案例選取原則
(一)激趣導向性
一個好的導入既有利于知識內容的引入,也有利于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有了明顯的提高,思維活躍,富于探究性,喜歡標新立異。鑒于此,通過選取學生比較關注的時事和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作為生動形象的案例,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心理傾向。例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的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案例:2013年2月份,京、津、冀等地出現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引出PM2.5,視頻展示與教師闡述相結合,完成教學任務。
此新聞熱播案例,既具有時代性,又典型直觀,是民眾所關注的熱點,通過此案例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理解檢驗導向性
案例教學不是教育者展示正確而標準的答案,而是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社會或身邊發生的典型事例在說明道理和證明概念、原理、規律。選取的案例應是現實生活的縮影。用來教學的案例必須是真實可信的,才能起到檢驗證明的作用。例如第四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對于河流侵蝕和堆積地貌是學習的重難點,特別對于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的理解判定難度較大。案例:圖片展示或課前實地考察河流侵蝕堆積地貌。以盤錦湖濱公園河流地貌為例,通過觀察湖濱公園河流流向、泥沙堆積,使學生對河流的侵蝕和堆積達到一個感性的認知,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達到理性認知,突破重難點。
(三)實踐導向性
生活案例本身對學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使他們愿意參與其中,引導學生自發的進行分析與評價,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同時也加深了感性認知。生活化案例源于生活,源于身邊的事物,利于素材的收集、分析、考證,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例如:依據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測量案例,應用于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等。
三、生活化案例教學的建議
(一)案例選取的建議
1.明確的目的性。教師在選取案例前必須明確教學目的,緊扣教材內容。2.選取的案例難易適中,不能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和理解能力。如若案例中設計的問題難度偏大,思維就會受阻;過于簡單,又會降低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1.教師要具有較為深厚的專業理論基本功,及時進行素材更新。2.教師應當向學生布置任務,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課前熟悉案例,并做好充分準備。3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積極引導學生用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4.教師對學生分析討論中表現出的優點給予肯定和表揚,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正;點出分析的思路與方法;最后做出總結。
篇7
摘 要:慶陽市深居西北內陸,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冬春季節干旱。慶陽市今年四月,在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評審中,成功入選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是針對“逢雨必澇”的城市頑疾,按照“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的開發理念,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的“水彈性城市”,主要體現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海綿城市能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是我國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轉型的重要標志,也體現了很多地理觀點,是鄉土地理學習的典型案例,同時也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落實。
關鍵詞:海綿城市;人地協調;核心素養;因地制宜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出要加強城市地下河地上基礎設施改造,建設海綿城市,確保城市的人們不用下雨再“看海”。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能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本文主要從慶陽市入選“海綿城市”的優勢、建設中體現的地理觀點及落實地理核心素養的典型案例三個方面談談。
一、慶陽市入選“海綿城市”的優勢
慶陽位于甘肅東部,隴山(六盤山)以東,即隴東地區。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洋較遠,受季風區影響薄弱。東部有跌宕起伏的子午嶺,西邊有巍峨壯麗的六盤山,這種特定的地理位置影響著慶陽氣候、經濟等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東倚子午嶺,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盤山,東、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緩,故有“盆地”之稱。區內東西之間208千米,南北相距207千米。400mm等降水量線穿過慶陽境內,所以慶陽市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降雨量南多北少,降雨多集中于7、8、9三個月并多暴雨。境內河流主要有馬蓮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蘆河等五條主要河流,河溪特點是纏壑繞溝。慶陽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典型的西部干旱缺水城市。特別是作為唯一一個建在黃土塬面上的城市,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硬化面積增加,原本絕大多數就地下滲消納的雨水集中下塬排放,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建設海綿城市,著力構建“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綜合生態水環境治理體系,將降雨就地攔蓄消納利用,不僅是固溝保塬的迫切需要,更是城市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今后三年,慶陽市將把海綿城市、管廊城市建設作為全市建設系統的一號工程來抓,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基本思路,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的綜合措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城市生態系統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二、“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地理觀點
(一)人地協調觀點
慶陽市是建立在黃土塬上的塬面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慶陽城區建設迅速發展,原來的“澇池”蓄水已經為城市建設做出了退讓,新的城市水系體統需要進一步完善。“海綿城市”是在當下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提出,以“水”為核心,按照低影響開發的理念,將雨水的綜合利用與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相協調發展,體現了人地協調觀點。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啟動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修編工作。慶陽市領導干部邀請專家,修訂完善海綿城市、管廊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在規劃修編過程中堅持規劃項目與即有項目相結合,海綿元素與城市風貌特色相結合,做到以規劃為引領,以計劃為抓手,按規范標準全面推進海綿、管廊城市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另一方面體現在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海綿城市非常注重對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調蓄設施與城市現有的綠化設施園林景觀相結合,凈化了成本,減少了水環境污染的治理費用。
(二)地理環境整體性觀點
地理環境是四大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每一種要素都是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整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地理環境整體性觀點要求人類活動改造環境要素時,注意對其他要素以及整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慶陽市自身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海綿城市利用城區原有的北湖、南湖、東湖以及南小河溝建設雨水收集系統,起到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利用“千池百澇”工程,進行水體的水質凈化作用,努力實現城市生活用水的自然循環。在改造舊城的同時,加強地下水系統的改造,以及“綠色”屋頂的利用,結合市政道路建設布置生態樹池、植草溝等低影響開發設施,這一系列的針對“海綿體”的生態建設,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彰顯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點,使生態效益得到發揮。
(三)因地制宜的觀點
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使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從當地的特色的區域環境,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慶陽市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20項海綿工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LID雨水系統,如太一住宅小區綠色屋頂(采用空中綠地景觀花園),下沉式綠地、廣場;超標雨水蓄排系統,如南湖、北湖等人工湖;水資源凈化及回用系統,如西峰區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工程和中水管網;防洪和內澇治理工程,如紅杏山莊、蘭州東路雨水下溝排放工程等。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基本建設程序,加強新建及既有建筑綠色屋頂改造,在“兩證一書”發放、施工圖審查、開工許可管理、竣工驗收等環節中進行管控。南區生B雨洪集蓄保塬項目,總投資2.71億元,分橋梁、湖體兩大部分,人工湖體水域面積達400畝,平均水深3.4米,年復蓄水量173.6萬方,預計年可減少水土流失量50萬立方米;北湖、南湖等湖泊、城區下沉式綠地廣場、管廊調蓄池、停車場調蓄池作為調蓄設施,實現超標雨水蓄排及徑流總量控制。東湖公園片區是慶陽市區典型的易澇區,近幾年通過建設調蓄水體、公園下沉式廣場、生態透水停車場和雨水下塬排放口改造,片區年徑流總量空置率達到81%,排水管道標準提高至2年一遇,新建人工湖,水體水質達到Ⅳ類水質標準,群眾反映良好。
三、落實地理核心素養的典型案例
作為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在地理教學中如何落實到課堂上,慶陽市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的建設,是一個地理核心素養落實到地理課堂上的典型案例。核心素養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地理學習要為學生創造這種關心家鄉發展、解決家鄉問題的機會。同時與地理教材中水資源分布時空不均解決措施內容相聯系。課本地理知識與家鄉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面對不同的生活情境、參與不同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篇8
應用于案例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學案例。就像子彈之于槍支。所選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關鍵先關聯并具備代表性的實際,具備說服力,和可靠性,這種包含著事物本質的元素能夠讓地理知識變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學案例通過對實際案例包括,個例,群例的描述,結合以地理科學為基本研究理論的方法,顯像管內容變得實體化,讓相應的問題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滲透。其次以學生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本,配合學生的個性,思維方式,以相對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從案例中發現知識。因為學生發現的知識,是根據實際發生或者真實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識。所以,在學生根據教學案例得出相應的地理知識基礎上,作出歸納和總結。對于地理案例教學的案例,可以選擇與課堂知識重點相關的信息,圖片,新聞報道等等案例,所選的案例應該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學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嘯等等,學生可以再這一個過程中從一個被動的學生身份變成一個善于探索的觀察者。當然學生的觀察過程應該有教師帶動和引導,帶動學生參與到案例的情境當中,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隱藏內容,使學生對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義。通過這種引導,能讓學生對案例的本質內容作出相應的探索和總結,以最有效的方式從個體案例中,歸納出一類情形,從而獲得了真實可靠的知識。無形中也增加了學生的社會觀察力,事態發展洞悉力和博愛的人文氣息。這就是地理教學案例的存在價值。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開發策略
課堂上所選取和利用的案例應該是和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具備直接聯系,并具備實際的代表性,具備說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撐點,這種包含著事物本質的元素能夠讓地理知識變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學案例通過對實際案例包括,個例,群例的描述,結合以地理科學為基本研究理論的方法,顯像管內容變得實體化,讓相應的問題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滲透。其次以學生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也就是說要以學生為本,配合學生的個性,思維方式,以相對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從案例中發現知識。所以,在學生根據教學案例得出相應的地理知識基礎上,作出歸納和總結。例如海嘯,可以向學生展示印尼海嘯的相關情報,和訊息以及新聞報道,讓學生從相關的已有訊息中總結出已知的知識,教師再結合學生的表述和訊息,講述海嘯的破壞,破壞范圍,再讓學生發現新的問題(海嘯以什么樣的發生速度,為什么沿海地區的居住人群沒有及時的做出相應措施,海嘯的持續時間,還小的征兆,當地政府對于海嘯的相應預防工作是什么樣的,海嘯帶來的附帶性的自然災害是怎么樣的,每年地球上會發生多少次海嘯,海嘯是怎樣形成的),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回答,或者根據其他學生的回答給予相應的質疑或者肯定,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再調動課堂,讓學生一起總結出,與海嘯相關的地理自然科學知識(海嘯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發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發或者地面上火山爆發、海底發生滑坡現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通常會在地震高發帶形成海嘯,并對沿海的設施及居民帶來危害。海嘯的速度高達700~800千米/小時,幾個小時內就能波及整個大洋,海嘯的波浪長度長達數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損失幾千公里持續幾小時,本身在海內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區,就會由于岸邊的阻力作用,導致海嘯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達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數分鐘就會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內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劇烈的,能夠將沿海地區的堤壩摧毀,沿海地區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嘯鋪平。海浪的形成,大體主要是因為海底的地殼發生了變形或堆積交錯。據可靠統計,全球發生海嘯的高發地區多是因為深處地震帶的原因,也就是說,地震因為海底的地殼形變可以較高幾率的帶來海嘯,比較具有規模,并且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打擊的海嘯,大約有270次左右,每年都會有6次左右大規模的海嘯災難,海嘯多發生在環太平洋海域,日本作為一個地震高發島群,日本相關海域發生海嘯的總數占環太平洋區域發生的海嘯總數的半數以上)。教師要從全部的信息網絡中搜尋到具備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書本內容直接相關的訊息,未必非要局限與地理自然科學里,也可以從財經,政治,生物,歷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開發新的訊息,以作為案例教學的案例素材。
3.教學案例開發的研究核心
自然科學類文化知識這種最接近于人類追求真理的動機意識類知識,其實是最有研究和探討價值的知識,應該是作為常識了解熟知的東西。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標示著人類思想進步與否的參考依據,實際上錯過了這些知識文化的普及,或者說是以錯誤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識變得讓人抵觸實在是當代人類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學案例是類似于改變現有狀況的革新動作,也希望在現有的教學體系當中,能夠體現出相應的價值,帶動當代教育的發展與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本質實際上是借助對一件具體的地理實際情景,讓學生能夠對該情景作出觀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夠對自己目前所知道的東西所質疑,或者與他人進行探討,這是一種開放思維式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接收到教師所傳達的訊息。所以結合以上表述的教學理念將知識傳授,并讓學生學會探索,并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分享自己的探索發現,與他人交流,獲得新的內容,通過質疑,得到相應的參考依據,變為新的知識。
4.結語
篇9
案例教學是以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將學生引入教育實踐的情境中,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平等對話和積極研究等形式,提高學生面對復雜教育情境的決策能力和行動能力的一系列教學方式。案例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做中學"的形式,它從經驗與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案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近乎真實的場景,大大縮短情境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差距。案例教學并不單純是一種教授法,它實際上是以學生行為的轉變為前提條件的。如果學生仍然熱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學過程之外,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案例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案例教學甚至不能簡單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設計的層面是多樣?復雜的,如果教育觀念還是固守于傳統既定知識,培養統一人才上,案例教學的運用也就顯得多余了。那么在課堂上怎樣進行案例教學呢 ?
案例教學在實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討論?概括總結三個基本環節。
1.1 案例引入
教師所用的案例,從其來源講,無外乎兩類:一類是自己編寫的案例,另一類是他人編寫的案例。對前者,教師可介紹一些有關寫作案例的感受?趣聞?軼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對后者,教師可運用其他一些手段來提醒學生予以注意的必要性。
1.2 案例討論
典型的案例討論一般總是與下列問題的探討聯系在一起的:案例中的疑難問題是什么?哪些信息至關重要?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哪些?作出決策的標準是什么?什么樣的決策是最適宜的?應制定怎樣的實施計劃?什么時候將計劃付諸行動以及如何付諸?如何進行整體評價?
1.3 概括總結
這個階段屬于過渡階段,它通過從案例討論中引申出一定的結論,為后續的課堂教學提供準備。在這個階段,可以讓學生總結,也可以教師自己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在總結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討論的內容,提示后續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
案例教學方法與我們通常使用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相比較,它有許多優點:
1.3.1 能夠實現教學相長
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師而且也是學生。一方面,教師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掌握著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研究,進行總結?歸納。另一方面,在教學中通過共同研討.不但可以發現自己的弱點,而且從學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1.3.2 能夠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教學中,由于不斷變換教學形式,學生大腦興奮不斷轉移,注意力能夠得到及時調節,有利于學生的精神始終維持最佳狀態。
1.3.3 生動具體?直觀易學
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真實性.由于教學內容是具體的實例,加之采用的是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易于學習和理解。
1.3.4 能夠集思廣益
教師在課堂上不是"獨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討論思考,學生在課堂上也不是忙于記筆記,而是共同探討問題。由于調動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10
作為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城市與鄉村相互作用,農業部門通過競爭決定其區位。因其競爭是圍繞地租進行的,故地租曲線是探究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重要工具。準確把握地租曲線的運用方法是探討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基礎和前提。
(一)運用地租曲線分析市場所具有的農業圈層分化功能
根據《孤立國》中的六個前提,假定地租曲線R=(P-C-Kt)Q中的農產品單價P、單位農產品成本C、農產品運費率t、農產品總產量Q等為常量,討論市場距離K的變動對地租R的影響。
(二)運用地租曲線分析市場作用下的農業圈層分化機理
在笛卡爾坐標系中,地租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首先,討論農產品運費率t與直線斜率、單位面積利潤P-C與直線在縱軸上的截距之間的關系。其次,根據不同農產品的運費率t、單位面積利潤P-C畫地租曲線,探究運費率t、單位面積利潤P-C在“杜能圈”形成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不同農產品空間競爭優勢的形成機理及農業圈層分化機理。
(三)運用地租曲線探究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分析步驟
學生經探究得知,整個分析過程有以下步驟:第一步,搜集相關數據和資料。第二步,分析農業生產的地域格局。第三步,分析農業生產地域格局同市場的關系。第四步,分析不同農業部門的單位面積利潤的空間特征及其與農產品運費的關系。第五步,比較區域農業地域格局與“杜能圈”的異同,并分析原因。探究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
二、運用地租曲線分析現實中“杜能圈”的形成機理
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生產表現出圈層結構,但與經典的“杜能圈”存在差別。引導學生對其形成機理進行探究,能強化他們對農業區位論的認識。
(一)1980年代上海郊區的農業圈層現象
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生產由近郊到遠郊可分為四大圈層:第一圈層以發展蔬菜、奶牛、花卉為主;第二圈層以生產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給性糧食為主;第三圈層以商品糧、棉花、季節性蔬菜為主;第四圈層則以商品糧、棉花、漁業和奶牛為主。該農業圈比“杜能圈”要復雜得多,需透過現象揭示其本質。
(二)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圈層的特征
學生經過探究,發現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圈層現象具有四個特征:第一,各農業圈層皆以市場為圓心。第二,越接近市場的圈層,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越高、其運費率也越大;反之,農產品的單位面積利潤越低、運費率也越小。如單位面積產值高、運費率也高的花卉生產僅出現在第1圈層。單位面積利潤較低、運費率較小的糧食生產在第1圈層沒有出現;第2圈層僅出現了自給性糧食生產;第3圈層和第4圈層中商品糧的生產都上升到第一位。第三,第3圈層和第4圈層為不完整的圓環。第四,每個圈層中的農作物皆不止一種。
(三)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圈層現象的形成機理
學生經過探究,總結出上海郊區農業圈層現象的形成機理:第一,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和農產品運費率決定農業圈層的分化。其依據為,四個圈層皆以市場為圓心,且距市場越近的圈層,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越高、其運費率也越大。第二,同一個圈層中多種農業部門并存的成因有二:一是某些農業生產部門的生產成本和產品運費率非常接近;二是農民的種植偏好、獲得的市場信息、決策風格等存在著差異。而杜能創立農業區位論時所選的農業部門,在單位面積利潤和農產品運費率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決策風格并無兩樣。第三,第3圈層和第4圈層為不完整的圓環,不影響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和農產品運費率決定農業圈層的分化。這是因為上海瀕臨海洋,農業圈層的發育受到限制。從形成機理看,該農業圈層現象屬于“杜能圈”。
三、運用地租曲線分析“泛杜能圈”的形成機理
美國中西部大都市郊區的農業生產圈層現象具有其特殊性,探究其形成機理能得到新的結果、產生新的認識,對學習和運用農業區位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一)美國中西部大都市郊區的農業圈層現象
美國中西部大都市郊區的土地利用方式為五個圈層,由里向外依次為:第1圈層土地投機商、開發商多,發展溫室栽培、養雞等半工業化農業;第2圈層土地投機商擁有大部分土地,多撂荒地;第3圈層逐步轉變為農業、城市企業收入較高的雇員等的居住地,多兼業農家;第4圈層主要發展奶酪、谷物,有可能變為非農用地;第5圈層種植玉米、養殖家禽,城市化的影響甚微。
(二)美國中西部大都市郊區農業圈層的特征
學生通過探究,歸納出該農業圈層的三個特征:第一,各農業圈層皆以城市為中心,且大致呈同心圓狀分布。第二,離城市越遠,土地開發商越少、土地投機商擁有的土地越少,非農用地的比重越小,農業集約化程度越高。第三,離城市越遠的圈層中,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和農產品運費率并非逐漸降低。
(三)美國中西部大都市郊區農業圈層現象的形成機理
學生通過探究,歸納如下:第一,引起土地利用圈層分化的城市具有兩種功能。一是農產品消費市場。在其作用下土地經營活動追求農業利潤最大,單位面積農產品利潤和農產品運費率在圈層分化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第1圈層發展溫室栽培、養雞等半工業化農業,其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最高、農產品的運費率也最高。第2圈層距城市(市場)較遠,較高的運費率使半工業化農業難以發展,多撂荒地。第3至5圈層分別為兼業農家,發展奶酪、谷物,種植玉米、養殖家禽。距離城市越遠,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農產品的運費率越低。二是非農產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擴展中心。它同土地的相互作用引起土地利用圈層分化,其作用機理為:農用地非農轉化幾率的大小、農用地轉化為非農用地的利潤占所有土地收益比重的大小在圈層分化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離城市越近,農用地非農轉化的幾率越大、農用地轉變為非農用地的利潤占土地所有收益的比重越高,土地開發商和土地投機商越多。反之,土地開發商和土地投機商越少。第二,土地利用圈層分化所追求的利潤包括當前收益和預期收益。第1圈層距城市最近,農用地非農轉化的幾率最大。出于追求當前收益,土地開發商多;因追求預期收益,土地投機商也多。第2圈層離城市較遠,農用地非農轉變的幾率變小。追求當前收益受限,遂土地開發商有所減少;出于追求預期收益,土地投機商擁有大部分土地,且撂荒地多。第3至5圈層分別為農用地與居住用地、有可能非農化轉變的非農用地、城市化影響甚微的農用地,皆因追求當前收益。第三,土地利用圈層分化所追求的是農業利潤與農用地非農轉化利潤之和的最大化。離城市越近,單位面積土地非農化的利潤越高、土地開發商和投機商越多,土地作為農用地的價值受到土地非農轉化“屏蔽”的程度越大,農業生產越粗放。反之,離城市越遠,農業生產越集約。綜上所述,該土地利用圈層現象是“杜能圈”受到非農用地的擴張中心對周圍土地利用分化作用的改造而成。越靠近城市,“杜能圈”受到的改造越強烈;離城市越遠,“杜能圈”保存的越完好。盡管該土地利用圈層現象同“杜能圈”有所區別,但仍保留“杜能圈”的痕跡,故稱其為“泛杜能圈”。
四、運用地租曲線分析“類杜能圈”的形成機理
盧旺達丘陵地帶的農業圈層現象獨具特色,探究其形成機理對學生鞏固所學的農業區位理論具有重要作用。
(一)盧旺達丘陵地帶的農業圈層現象
非洲國家盧旺達的丘陵地帶圍繞丘陵頂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圓狀,從內往外依次為:第1圈層為聚落;第2圈層為香蕉地;第3圈層是內側耕地;第4圈層是咖啡栽培地;第5圈層是外側耕地;第6圈層是丘陵沖積地上的耕地,且分化為兩個次一級圈層。其中,6A為全年都能耕種的耕地,6B是旱季才能耕種的耕地。
(二)盧旺達丘陵地帶農業圈層的特征
學生探究后歸納出該農業圈層的特征:第一,該土地利用方式同海拔高度密切相關。第二,盡管該農業圈層圍繞丘陵頂部呈同心圓狀分布,但作為其圓心的聚落不具備農業區位論所言的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功能。首先,第3、5、6圈層均為耕地,它們共同的幾何圓心不是農產品消費市場。究其原因,盧旺達農牧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糧食不能自給;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民擁有小于1hm2的土地,種植業規模小、糧食主要用于農民自己消費,故三個農業圈層的共同圓心是糧食生產者的集中居住地、糧食的集中消費地,但不是市場。其次,第2、4圈層的共同圓心也不是市場。這兩個圈層分別為香蕉地和咖啡種植地,其產品主要供銷售(國內或國外),產品運費的等值線應以市場或貿易口岸為圓心。顯然,這同兩個圈層以丘陵頂部的聚落為中心相悖。再次,第6圈層分化為6A和6B兩個次一級圈層。6A海拔較高,雨季不被洪水淹沒,可常年耕種;6B海拔較低,僅旱季露出水面、可耕種。很明顯,這兩個次一級圈層共同的圓心是地形上的最高點,而不是農產品銷售市場。第三,距丘陵頂部越遠,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和農產品運費率并非逐漸遞減。如第4圈層咖啡的單位面積利潤顯然高于第3圈層所種的糧食。
(三)盧旺達丘陵地帶農業圈層現象的形成機理
學生通過探究、討論得出如下結論:海拔高度在該區域土地利用圈層分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一,自然地理環境垂直分異使得丘陵頂部超出當地的翠翠蠅、瘧疾等昆蟲,或傳染病的分布上限,成為人口聚居區。其二,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加劇了農民耕作時往返的時間效率的空間差異。離聚落越近,耕作時往返的時間效率越高;反之,時間效率越低。而丘陵地區陡峭的地形,加之落后的交通條件,使其時間效率的空間差異增大。根據比較優勢,越接近聚落的地方越適宜精耕細作,離聚落越遠的地方越適宜粗放經營。其三,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決定農民勞作過程中受昆蟲、傳染病等侵害風險的空間差異。海拔越高,耕作時受侵害的風險小;反之,受侵害的風險高。海拔高度從另一個方面影響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的空間差異。其四,特定范圍內,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決定農用地耕作條件的空間差異。第6圈層分化為6A和6B即是。該農業圈層是特定區域內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所致的農業集約化程度的空間差異。其實質是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所導致的“類杜能圈”,或稱“山地農業圈”。當然,此處所說“類杜能圈”或“山地農業圈”不同于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前者分化的原因是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所引起的不同農作物比較優勢的空間差異,后者分化的原因則是由海拔高度的空間差異所引起的水熱組合狀況的空間差異。
五、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