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02:33: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辦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辦教育論文

篇1

本文作者:邵百艷工作單位:大連藝術學院

新時期,現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內容,就是將我們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核心價值理念相融合,形成一種真正的“以人為本”,關懷自我價值,自我發展,追求人生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現代精神。正所謂,“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民辦高校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現代人文精神,才能跟上新時代民辦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步伐。民辦高校教師的現代人文精神包括正確的價值觀和敬業精神,豐富的人文知識,健康的心理素質,與時代接軌的現代意識、創新精神等。具體說來,民辦高校教師應該真正的“以學生為本”,用高尚的言行關懷、尊重學生,用強大的人格魅力打動、感召學生,用淵博的知識和嫻熟的教學技巧教育、啟迪學生。而重構民辦藝術高校教師人文精神,促進民辦藝術高校教育質量發展,必須從創新思維、培養環境、創新制度等方面著手。(一)更新管理理念,“德才兼善”是選才的“基石”藝術專業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成效取決于教師人文素質的水平高低,這就要求民辦藝術高校應該擁有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等藝術教育人才。民辦藝術高校首先應樹立“以德興校”的管理理念,完善人才招聘的準入機制,在選擇人才方面把好關口,聘用教師不僅僅要考量其專業水平,而應把道德素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次,在教學管理中把道德品質作為考核評價中的重要項目,鼓勵教師朝著德藝雙馨的目標發展,改變傳統的專業技能好的教師就“一好百好”的觀念誤區。(二)提高人文素質,培訓、養成是“充電器”“師者,人之模范也。”民辦藝術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質決定著其教育對象———藝術類大學生未來的人格完善和學業成就。民辦藝術高校應該針對教師的實際,把培養和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多途徑開展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教育工作。首先,民辦藝術院校可以舉辦培訓班,對教師進行人文素質和師德培訓,組織學習模范教師的先進經驗。其次,隨著激烈的競爭和不斷的分流,廣大教師應該自主學習,不斷“充電”,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三)培養創新精神,融會貫通、終身學習是“催化劑”民辦藝術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的不斷創新求變。因此,民辦藝術高校應該不斷加快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更新人才選撥模式,聘用更多的具有創新意識和現代意識的藝術專業人才,把新理念和新方法運用于教育教學中,真正培養出與時代接軌的創新型高等藝術人才。創新精神的形成需要民辦藝術高校教師堅持不懈,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創新精神的形成也不是僅憑學校教育就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那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四)營造濃厚人文氛圍,加強制度建設是“助推器”民辦藝術高校應該結合藝術院校的自身特色,加強管理制度和完善軟硬件配套設施,增加文化品位和藝術內涵,在全院范圍內營造出一種濃厚的人文氛圍,為教師人文精神的構建提供必備的平臺。首先,民辦藝術高校應該給予教師充分的尊重和關懷。長期以來,民辦高校與教師之間的“企業”與“打工者”的關系使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淡化。因此,民辦高校應該真正的關心每位教師的情感、心理,未來的發展和幸福,增強教師對學院的認同感,激發他們的教育激情,釋放他們的生命活力與創新意識,增強他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自豪感;民辦高校應該加強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引導教師學會對常見心理困惑進行調試,增強教師的職業適應能力等。其次,民辦藝術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師薪酬結構不合理、工資待遇偏低的問題也使民辦高校教師容易在心理上產生失落感,從而喪失工作的積極性。要想使教師真正產生“愛校興校”的使命感,真誠地關心學校的前途命運、建設發展,薪酬待遇、身份地位與公辦學校接軌無疑是一劑良藥。

總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民辦藝術高校教師人文精神的失落已經成為制約民辦高等藝術教育創新求變、良性發展的瓶頸。因此,民辦藝術高校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和文化底蘊,不斷修煉自身的道德素質和人文精神。

篇2

(一)民辦外語教育在基礎英語教育中的地位

目前,我國正處于從“窮國辦大教育”向“大國辦強教育”轉變的大背景下,僅靠政府的教育投入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英語學習多樣化要求的需要,而民辦外語教育的發展可以大大緩解龐大的教育需求和有限的政府投入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僅依靠國家財政支持的公辦學校難以將英語教育的規模“做寬做大”,也難以將英語教育“做強做精”。從辦學的規模上看,民辦外語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有幾十人家庭作坊式的學校,有幾百人、幾千人中等規模的學校,甚至還有幾萬人規模的學校。民辦外語學校辦學針對性強,往往是面對特定的顧客群體選擇教材,以市場為中心,辦學機制更加的靈活,更適應社會的需求,在基礎英語教育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民辦外語教育對基礎英語教育的作用與影響

1.促進基礎英語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

民辦外語教育的發展促進了基礎英語教育的管理體制改革,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辦學的基礎教育體系初步形成,民辦外語教育已成為基礎英語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我國進行了公辦學校辦學體制的改革,在學校產權不變或部分產權合法轉移的前提下,借鑒民辦學校的優勢,轉制學校的投資體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從而改變了基礎教育由政府“包攬式”管理的格局,吸納民營資本,促進了多元化辦學模式的嘗試。由于外語這一學科的交際性和工具性,以及學習群體的不同起點、不同需求,單一的公辦英語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學習的需要,因此公辦學校的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2.滿足當前教育選擇的多樣化需求

長期以來,公辦中小學的招生主要采用就近入學分配的原則,按照學生戶籍所在地分配進入相對就近的公辦初中和小學,以保證每一位學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力。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顯著提高和改善,經濟相對富裕的群體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據調查顯示,義務教育階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成本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左右,成為家庭消費支出中增長最快的方面之一。普通公辦的基礎英語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家長和學生選擇教育需求,因此,能夠滿足家長加強對子女外語能力培養、升學以及今后發展等需要的民辦教育迅速地發展起來。

3.促進公辦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民辦教育的辦學以市場為導向,機制比較靈活,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材選用、教師聘任等方面有很大自主性。從全國范圍來看,知名度高的民辦外語學校吸納的生源更多,尤其是在一些基礎英語教育薄弱的地區,許多學生都在課余時間進入聲望高的民辦外語學校學習,以補充自己在公辦學校學習的知識。這些學生將民辦學校的教材、教學方法等帶到公辦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公辦學校的教學改革。另外,許多公辦學校教師退休后去民辦學校任教,許多教師在民辦學校工作一段時間進入公辦學校的現象都是存在的,民辦學校教師和公辦學校教師之間的流動和交流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這些因素都促進了公辦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民辦外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在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進程中,民辦學校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國家的各項教育法律法規的逐步健全、經濟的發展、教育投入的增加,民辦外語教育會在更加公平、公正、合理、規范的土壤中生存發展,這需要民辦外語教育抓住機遇、大膽改革,實現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大力發展特色教育、產業聯盟的辦學模式

近些年來,由于政策、環境等方面的因素,更主要由于民辦學校自身缺少特色、管理松散、教學質量不高等因素,民辦學校倒閉現象常有發生。而從生存下來的民辦學校看,他們都有自己的特色與聯盟優勢。隨著教育與市場的接軌,為實現特定目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校采取聯合與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擔風險、享受利益,從而形成聯盟。這種聯盟既包括民辦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的聯盟,也包括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之間的聯盟。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辦教育產業聯盟可以加強學校和學校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二)充分發揮民辦外語教育的相對優勢

民辦學校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吸納資金投入、降低資本運營、調整結構、發揮自身優勢、按照市場的需要調整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這些就使民辦學校相對公辦學校有了一定的優勢,如結構相對合理,冗員較少,負擔較輕;管理比較科學,效率較高;實行按勞分配,分配制度比較合理,員工工作積極性較高;機制靈活,及時適應市場需求。因此,在民辦外語學校的發展中應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憑借精簡機構、科學管理、靈活機制以及對市場的敏感性和快速適應性,尋求生存和發展。

(三)加強民辦外語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民辦外語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對于民辦外語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民辦外語學校教師隊伍缺少中堅力量、兼職多、流動性大、缺少穩定性等問題普遍存在。要提高民辦外語學校教學質量,促進民辦教育的發展,提高民辦學校教師素質,建設一支高水平且穩定的教師隊伍必不可少,且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從內因來看,民辦外語學校自身要注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努力建立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源結構合理,以專職為主,兼職為輔,較穩定的師資隊伍。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也要發揮其引導作用,制定相關的工資、醫療、養老等政策和法律法規,給予民辦外語學校教師必要的保障,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才有可能全新投入到民辦外語學校的教學工作中。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可以為雙方教師的交流搭建平臺,為其交流提供機會,這有利于雙方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促進民辦外語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

(四)完善民辦外語學校的管理體制

民辦外語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體制之上。一方面,民辦外語學校要加強自身建設,創新理念、加強管理、以人為本,尋求一條符合市場競爭的、有特色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應進一步明確對民辦外語學校的管理和監督職責,加強對民辦學校的引導、支持和管理,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引導民辦外語學校走上持續穩定的發展道路。

三、結語

篇3

【民辦學校小學英語教學特色探究

嘉善新世紀學校立足于“爭創全國優秀民辦學校,育新世紀中華英才”,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是嘉善新世紀這所民辦學校辦學的學科特色之一,學校創辦八年來,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明確培養目標,努力形成特色

嘉善新世紀學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學校從小學一年級起就開設了英語課,使孩子開始獲得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摘要:通過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尤其是聽和說的基本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喜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對英語的感性熟悉,打下扎實的語音語調基礎,并獲得初步的英語聽說能力,為繼續學好英語作好預備。

嘉善新世紀學校力創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當小學英語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展開的時候,學校發揮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利用小班制的教學優勢,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喜好,使學生樂學、愛學。引進外籍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教學。尤其在小學低年級,充分利用孩子語言學習的“最佳期”,注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敢于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

作為一所現代化的民辦學校,嘉善新世紀學校選準突破口,創建特色,形成正確的辦學思路,十分重視小學英語教學,明確其培養目標是摘要:學生在小學畢業時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會話交流,具有初步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學校自辦少兒英語節目《LearnEnglish》在校電視臺播出;每月定期進行英語手抄報展;在學校推廣“校園英語50句”,要求所有的師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另外還組織品學兼優的學生參加“劍橋少兒英語等級考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學校還定期舉辦“少兒英語節”、“少兒英語口語大賽”、“英語書法比賽”,所有的這些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語氛圍,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小學生對英語喜愛有加。這些活動充分展示了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使學校形象具有明顯的個性。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教育興衰,系于教師。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養,民辦學校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培訓,熱情鼓勵和充分尊重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推行發展性的教師評價機制,鼓勵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多方面的條件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由于小學英語正處于一個不斷發展的階段,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培訓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的培訓工作包括先進的教育觀念的討論和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觀摩、說課及其評議。“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是行之有效的途徑,所謂“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是指請有關教育專家到學校,針對該校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師進行培訓。

只有小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民辦學校,更要清楚熟悉到這一點。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就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研和科研活動,并納入到學校發展和教師培訓的整體規劃之中。幫助教師營造濃厚的教學探究氛圍,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學校領導之間的信息反饋和溝通,從而增強民辦學校的凝聚力和教師的歸屬感。在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摘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教師,使教師自覺地參和到民辦學校的改革和發展中來,幫助教師全面關注學校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民辦學校要提供探究策略的咨詢和輔導,使教師更多地理解自我成長中的價值,喚醒教師內在的探究需要,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學會持續和全面成長。同時要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獲得可持續性發展。嘉善新世紀學校注重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經常派教師去外面聽課學習,從而提高教師素質。學校還注重引導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逐漸淡化教師對工作穩定性的要求,使教師意識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進行有益的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

三、優化教學手段,贏得學生信任

任何教育,不論是活動、觀念、還是辦法,只有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它們才是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師要明確無誤地告訴學生摘要:我們工作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他們能學好英語,告訴他們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時期。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受到好教育,必須要優化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形式主要是注重、感知、理解、記憶和思維等幾個心理過程的產生和發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探究和熟知兒童心理,了解兒童心理,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直觀教學和其它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從而引起學生的喜好,贏得學生對英語教師的喜愛和信任。在兒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會受到漢語的干擾,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既要遵循兒童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堅持聽說領先和口語先行,又要積極創設小學英語教學情境,采用游戲和卡通片等兒童樂于接受的方式,想方設法地調動其有意注重,盡量克服漢語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在輕松、自然、親切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形成一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模式。

為了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布滿喜好,教師要把愛的陽光照耀在每個學生的身上,使學生在真正得到愛的同時,也會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積極參和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活動。這樣,師生關系就會極為融洽,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改善。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盡量采用實物、模型、圖片、投影、錄像、課件及體態語言等手段,力求情境逼真,交際仿真,游戲當真,這是小學英語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小學英語教師應以一種現代的教育理論為基礎,對每一個學生都布滿關愛,這樣以“愛”為紐帶的朋友般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了。由于教師采用了先進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教師教得自如,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們都學得喜好盎然。因而嘉善新世紀學校的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得到了家長、社會的認可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四、促進家校聯系,取得家長配合

民辦學校的學生都寄宿在學校,為了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學校就應該加強和家長的聯系,取得家長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民辦學校應該向家長作出承諾摘要:您的孩子在我們所屬的學校,會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關愛,我們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便使他們獲得自由、和諧、充分、全面的發展。讓所有的家長理解,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建立溝通和合作的關系。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英語學習的情況。有些家長不懂英語,認為小孩子學不學英語無所謂,反正到了初中還要重學,所以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不是很重視。教師要幫助這些家長分析兒童學習英語的有利因素,告訴家長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使這些家長熟悉到兒童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建立一些家校聯系卡,及時將孩子每個月的英語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并讓家長檢查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以這種方式來改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隔絕狀態,切實加強學校和家長的聯系和溝通。這種方式不僅能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而且對于整個民辦學校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只有當家長對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取得了認可,才能說明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確實卓有成效。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充分熟悉到這一點,積極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并經常和家長取得聯系,請家長來督促孩子的英語學習。每月定期向家長介紹孩子的英語學習內容,并且可以讓學生把在校所學的英語會話回家說給家長聽,讓家長來評價教師教的和學生學的情況。這不僅會促進教師的教學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說英語,使孩子在脫離了課堂這個有英語氛圍的情況下也能講英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五、重視口語測試,實施素質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重視,為了改變“啞巴英語”的弊端,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加大聽和說的比重,并輔以科學的口語測試,以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若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口語的練習,則必然導致學生對口語不重視,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然也無法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素質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的整體性,即全面素質。許多教育專家提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口語測試,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尊重個性差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意大利語言學家泰通提出的整體動態語言學習模式,為素質教育在課堂中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日常對外交流活動中,有不少學生學了多年的英語,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都很強,可是一見了外國人卻說不出英語。這種交際失敗的現象和目前的測試體系有關,傳統的英語測試以筆試為主,口試幾乎沒有,所以導致學生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較差。小學生是否需要進行口語測試?這一直是個有爭議的新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口試費時費力,又有一定的隨意性和偶然性,不能科學有效地測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而傳統的書面測試更為大家熟知,也便于組織;另一種觀點認為,若忽視了口語測試,則會導致學生說的能力跟不上。

嘉善新世紀學校在這個新問題上形成了明確的目標,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口語測試。口語測試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學生死記單詞、句型和語法規則,而是要減輕學生負擔,引導學生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達到在真實情境中能夠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小學英語口語測試采用等級制的評分方法,以取消差生的概念,改變應試教育只重視考試分數的傾向。學生一次沒考好,可能是由于緊張或膽怯,教師應給機會讓學生再次考,這也符合當前社會要求給學生減負的呼聲。

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測試的目的是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懼怕心理,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英語,激發他們說英語的喜好,給學生學習成功的希望。實施口語測試是素質教育的體現,符合交際法教學思想,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一種手段。因此,民辦學校一定要清楚地熟悉到這一點,明確小學英語口語測試的方法,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時,應提倡運用形成性評價。評價形式可以有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對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特色的探究是一個大的課題,以上幾個方面只是個人心得。如何更好地促進民辦教育的發展,使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還有待于所有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師一起探索和探究。我們期待民辦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學取得長足發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摘要:

1、肖川.辦好一所學校的觀念、辦法和方法.《教育理論和實踐》

2、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課題組.試談小學英語口語測試.《中小學外語教學》

3、陳少敏.《小學教學全書—英語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4

關于民辦職業教育的舉辦,在我國職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說我國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在社會需要基礎上已經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問題在于缺乏理論上的研究與實踐基礎的驗證。關于我國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同樣也存在著諸如能否營利、對民辦職業學校管理薄弱諸類問題,在此我們不作太多的議論,僅就民辦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幾個問題進行研究。

一、民辦職業教育的性質與任務

在探討此問題前,首先應明確民辦教育的概念及應用領域。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辦學主體是否具有政府權能為標準而將學校劃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指由政府直接舉辦的學校,私立學校指由非政府機構舉辦的學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權能的社會力量。在此我們也認為,民辦學校即私立學校,所有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都可稱民辦教育。按照國際習慣一般將民辦教育稱為私立教育較為合適,在中國則以民辦教育較符合國情與教育發展形勢。故在一般描述國外民辦教育時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國情況時則以民辦教育統稱之。

國際私立教育發展與成熟的歷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與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與公共性,二者是保證私立教育存在與發展的最基本條件。教育的民主化將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作為廣泛的民辦教育發展的最基本條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則促進和保證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則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發展的基礎。這些屬性,保證了私立教育在歐美等國延續了幾個世紀的發展,與公立教育相比日益顯示出其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如美國私立教育已逐漸從昔日的宗教教育為主發展為與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與內容、在教學及管理上獨具一格的學校。日本私立教育的產生及內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響,通過法制化手段保證及促進了私立教育的發展,使教育從貴族階層的特權普及入一般民眾社會,實現了教育的大眾化。但是無論何種原因,可以說,私立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是基于一定的社會政治背景基礎上,社會的需求最終促成了它的存在與發展,補充公立或國辦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種教育的機會與權利,其性質與任務也是緊緊圍繞社會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說以往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私立教育以進行知識傳授及普及教育,滿足不同社會階層的教育需求為主,而現代社會的私立教育則更多地傾向于滿足個體需要,追求社會多樣化發展的內容與要求。這也反映出現代社會對教育系統的價值與內容的重新認識與定位。可以說,私立教育的性質與任務是隨著不同的社會發展與需求而進行變革,以保證其存在的價值與合理性。

二、私立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層次與規模

從世界教育發展歷史來看,公、私立并舉的教育體制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類社會傳遞文化遺產的一種工具,僅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發展時期發揮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國的教育體制中各級各類學校都是由國立、公立、私立三類學校構成。從教育類型來看,各類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學校,但相對而言,屬于普通教育內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職業教育易得到發展,因此,世界各國教育體制中屬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較為發達;從各類學校發揮的作用來看,傳播宗教知識內容一直作為私立普通教育機構的主要教育教學內容,這也就限制了以傳授技能與技術為主的私立職業教育的發展。由于職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對私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一些現實要求,如教學內容與手段的限制。何種類型與層次的私立職業教育發展最為合適,或那一層次的教育最適合私立職業教育的發展,認真學習發達國家私立職業教育發展的經驗,發現在大多數國家的中等層次的職業教育由國家承擔,而中學后或培訓性質的職業教育則大多數為私立的職業教育,如美國,由于其教育體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職業中學相對較少,因此所有中等層次的職業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學實施,這類公立中學設有一定數量的職業課程。而屬高中后非學術性、非學歷教育的職業培訓學校則大多為私立性質,據統計在美國這類學校目前已達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時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絕大多數的中學畢業生都將在畢業后繼續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國除為繼續進行學位課程的公立性的社區學院外,大量的是屬于私立性質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據統計這二類機構的比例為1比6,也就是說在美國屬于中學后教育階段的職業教育大多數為私立的。日本的情況也是如此,據有關統計資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屬于高中后教育階段的職業教育中最為發達的是私立高等專科學校和專門學校,共有2494所,占總數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學499所,占84.4%。總結美日二發達國家私立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與經驗,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私立職業教育或培訓在非學歷教育和中等層次之上發展較為合理并能獲得較大的價值;在高等職業教育層次或在屬于職業技術培訓內容方面更易獲得發展。美日二國私立職業教育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私立高中后職業教育與培訓是職業教育的內容主要承擔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

三、民辦職業教育與企業辦職業培訓的關系

關于此問題,主要的模糊認識在于①企業教育是否也是民辦教育,特別是在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后,企業的辦學行為與辦學主體與企業的所有制間的關系問題;②如果企業辦學屬于民辦職業教育范疇,但現實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純粹意義上的民辦職業教育,其與民辦職業教育的不同點在何處;③如果企業教育隨著企業經營機制轉換作相應的改革,企業作為民辦教育如何發展;④我國企業教育與國外企業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業教育不能成為企業內的獨立存在體,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與義務的前提下,其民辦意義體現在何處。

對此類問題,本人認為,①企業職業教育屬于民辦職業教育,這是由企業的所有制性質決定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公開,管理科學”,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企業正在逐步成為市場主體和自主經營的經濟實體,經營權與所有權的變化,決定了其所從事的職業教育的性質,私營企業、個體企業、合資企業所進行的教育與培訓活動當然屬于民辦職業教育或私立職業教育,必須明確的是,企業教育尤其是企業開展的培訓,是以企業發展為本,企業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人才,以滿足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需要。企業教育成為企業發展行為,企業教育與企業生產與經營納入同步發展軌道,這樣企業教育行為也屬于企業的一種經營行為。但是企業辦學由于企業性質的復雜性,使得辦學主體及性質也呈現出多種特性。在企業教育類型上,從國外情況來看,有企業與企業聯辦,企業與社會聯辦,企業委托其他企業、行業、社會辦等,企業給予經費資助或提供教學實習場所。

②企業職業培訓屬于民辦職業教育,而且隨著職業教育多樣化的發展,企業開展的職業教育將成為今后民辦職業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理由在于國家對于民辦教育的鼓勵與支持政策和企業職業培訓發展為民辦職業教育的社會必然性。1997年頒布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其中明確指出社會力量是指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這樣企業所承擔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為社會力量辦學的組成部分。另從我國國情來看,能夠承擔一定的社會教育任務及職業培訓的機構,大多數是一些企業或由行業組織的培訓機構,可以說,企業辦學一直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特色,但企業的改革沖擊最大的也是企業辦學這一領域,如何在企業所有制形式轉變過程中,使企業的辦學適應企業轉變需要并及時作相應的改革,是企業教育繼續存在與發展的關鍵。目前企業教育向民辦教育體制轉變,并與其它培訓機構進行多種形式的聯合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四、民辦職業教育與政府的資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國家的私立學校大多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接受政府資助,政府在經費上的資助,使私立學校具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這也是維持和發展私立學校的必要條件,同時政府通過對私立學校的資助,有效地實現對私立學校發展的控制,保證私立學校成為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并發揮作用。可以說,政府的扶持政策與財政資助,是私立教育發展的保障條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私立學校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國外政府對私立學校的資助包括低息貸款、稅收優惠、政府資助,在日本最為著名的為1970年的《私學振興財團法》和1975年的《私立學校振興援助法》,自此,政府對私立學校的經常費用補助金,最高達學校經常費用的50%。另有一種形式是通過對民辦學校學習者進行資助的方式來實現的,例如美國聯邦政府主要以學生貸款、獎學金、專項補貼等方式進行資助,這種資助保證了有才華、但受經濟困擾的學生能夠接受平等的、較好的教育機會與權利,學校則通過穩定生源、質量提高而間接受益。

但是必須明確的是,國家對私立教育的資助,是私立教育獲得與公立教育發展的同等條件,承擔相同的任務,且政府有足夠的財力與物力來扶持私立教育發展,并通過資金資助作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備這種條件的情況下,政府如何發揮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職責,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

五、民辦職業教育發展的途徑與形式

私立教育在實行自由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獲得了很快的發展,有其特定的社會背景和經濟驅動,東西方經濟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我國如果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純私立教育只能是少數,民辦教育的發展還是應該立足于中國國情與現實需要。對于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可能還是以通過對現有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以形成辦學主體多樣化的形式而實現,諸如國有民辦、民辦公助、政企聯辦、依托名牌學校來辦、中外合資辦學等多種類型。在這方面,我們也進行了一些試驗與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經驗與成績,如浙江省開展的公辦職業學校改制試點,實行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與促進社會力量辦學,加強企校聯合,推行“國有民辦”相結合。寧波在職業學校推行的“國有民營”改革試點,在辦學質量較高,效益較好的國有學校實行民辦運行機制,逐漸減少政府投入,增強學校活力。溫州市所屬甌海區301所社會力量辦學單位中,屬于國有民辦的3所,民辦公助的138所,企業家合作辦學的18所,部門、社會團體辦學的11所、私人辦學的131所。而江西省則探索出了一條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路,如新余市職業教育實行的“一校兩制,校中設校”的模式。可以說,目前我國民辦職業教育在改革原有單一辦學模式的過程中,已經探索出一些發展的途徑與模式,民辦職業教育已成為當地發展職業教育的生力軍。民辦職業教育發展實現了與辦學體制改革的緊密結合。

同時,發展民辦職業教育也存在著巨大的潛力與社會需求,現有公辦職業學校在辦學上存在著諸如教育投入不足,學校數量不夠,專業設置單一,畢業生分配困難,管理體制上的不暢等問題,而目前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需求仍很大,據統計,全國每年大約有1450萬初中畢業生,其中約有350萬初中畢業生進入普通高中,仍然有近1100萬初中畢業生需要接受職業教育,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每年招生數大約在420萬人,這樣還有近700萬初中畢業生沒有機會接受職業教育。今后中國民辦職業教育將隨著教育體制,特別是職業教育辦學體制的改革而成為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今后教育加快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因此,研究探索中國民辦職業教育的特色與發展方向,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任務。

參考資料:

邵金榮張文《美國私立教育:歷史、現狀與啟示》教育研究1994.6

董明傳王志強《日本私立教育概況及啟示》中國成人教育1994.2

篇5

1技術條件———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種通過網絡方式高效獲取計算資源的模式,這些資源來自一個共享的、可配置的資源池,能夠迅速獲取和釋放資源。當信息服務向云計算領域拓展,可以有效提高性能服務架構、可用服務平臺、數據處理與存儲、高性能計算與實時計算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信息服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2006年8月,Google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SESSanJose2006)首次提出“云計算”(CloudComputing)概念。Google一舉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云計算技術使用者。我國于2008年開始大面積使用云計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2月,IBM在北京和無錫分別啟動了大型云計算中心,積極為用戶提供云計算服務。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建立了新型實驗中心,使用1000多個CPU開展云計算實驗。中國人民理工大學通過自主研發,開發了一種新型的MassCloud云存儲系統,能夠支持3G移動視頻監控系統和數字地球原型系統。

2基礎條件

從宏觀中國網絡基礎資源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調查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6月,我國IPv4地址數量為3.30億,擁有IPv6地址16694塊/32。寬帶作為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基礎,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隨著移動寬帶和光寬帶的普及,積極為用戶提供超高速的光寬帶服務,極大地提升了信息交換速度。二是為云服務的發展和應用奠定了必要的網絡基礎,保障了云端通信的效率和質量。從微觀角度看,民辦高校大多都建立自己的校園網,形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局域網。目前,大多數民辦高等學校都經歷了以下三步:第一步,購買計算機,用于行政辦公和教師備課。第二步,建立電腦機房,用于學生實驗和基礎學習,并逐漸發展為多媒體教室。第三步,建立校園網,并與因特網相連,充分享用網絡資源。

3需求環境條件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2014年7月)調查統計顯示,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國互聯網用戶已經到達了6.32億,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網民比重為20.6%,在這些網民中學生群體占了25.5%,由此可知,目前中國在校大學生上網人數為3.3千萬人。面對如此龐大的教育信息化的需求用戶群體,民辦高等教育必須建立基于云計算的教育信息化平臺來滿足用戶需求。

二基于云計算的民辦高等教育信息化平臺構建

1整體邏輯架構

本文結合實際需求,參考國內外云部署的先進經驗,總結出面向民辦高等教育的云計算系統體系架構,對整個系統進行了功能分層。該系統通過四類配適器進行資源整合,建立起了一個統一高效的資源池,完成了資源映射,將資源最終加工為虛擬計算資源、虛擬文件存儲資源和虛擬網絡資源。通過資源調度管理系統,可將資源池內容提供給用戶使用(I-aaS)。

2模塊化管理

2.1區域范圍模塊化

根據“三通兩平臺”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建立起以區域行政單位為范圍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實現層級化的分層模塊化管理。以縣市級為分層管理的基本單位,以全國31個(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為次級教育云服務平臺,再把全國分成七大區即華東、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西北、西南分區建立區域性質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實現跨省的教育信息資源的優化、共享和互動,最后建立全國性的信息平臺,以促進民辦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公辦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和發展。

2.2信息屬性模塊化

根據民辦高等教育信息資源是否對外服務,建立私有云、共有云和聯合云。其中,私有云是一種面向內部公眾的云服務系統,其服務范圍有限。聯合云則是一種以公有云為服務對象的云服務系統,也可以包含私有云。地區民辦高校之間可以形成教務系統資源的進一步合理優化配置,學生之間可以共享知識學習平臺,逐步完善后,學生可以互選各民辦高校的網絡課程并修完該課程的學分。教師可以進行高校之間互動溝通學習、資源共享。

2.3用戶主體模塊化

根據高校主體的不同建立主體云即“教師云”和“學生云”。“教師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教師。學校可以積極發揮其師資和科研優勢,建立起一個系統的“師資云”平臺,促進各民辦高校間的人員流動,實現教師資源共享,推動教育師資人員結構多元化。“學生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學生可以借助“學生云”自主安排學習活動,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合理掌握學習進度。“學生云”平臺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了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意愿,實現了傳統教育方式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

3保障措施

3.1資金保障

民辦高等教育信息化“點———線———面”系統化平臺的構建需要前期基礎建設的資金投入和后期平臺維護的資金持續追加。民辦高等教育的區域主管部門應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撥付專款專用資金。因為民辦高等教育帶來了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效應,所以地區政府應建立“教育信息化專款專用”賬戶,保證資金不被挪用。對于教育信息化的主體學校而言,民辦高等教育信息化云服務平臺的構建節約了硬件成本、軟件成本和人工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管理的效率,降低了人工信息收集整理信息過程中的出錯的概率,所以教育信息化云服務平臺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民辦高校自身。因此,資金保障主要來源于三大主體區域教育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和民辦高校,三者可以根據資金前期投入和后期維護追加額度的一定比例進行統一管理和使用。對于資金的具體使用過程應建立相應的監督部門進行督察和執行。

3.2安全保障

民辦高等教育信息化云平臺的構建可以實現民辦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教育主體的協同工作這一重要功能,與此同時會帶來信息泄露、信息更改和信息丟失的機器系統的安全風險和以及知識產權問題。所以云服務平臺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基于此,云平臺應建立從宏觀安全入手著眼于細節的系統化的安全策略,并對平臺的使用主體和維護主體進行多重的身份認證和權限設計,形成整體網絡安全、應用系統安全、安全認證、系統訪問控制、數據安全系列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安全體系,并建立健全日常數據的備份機制,以應付突發的數據丟失情況。

3.3協同保障

民辦高等教育信息化云平臺的數據牽涉到區域范圍中的多個獨立主體的民辦高校,所以數據的及時更新和維護需要建立同步性的機制。同步性機制的建立需要區域內組織部門牽頭,各民辦高校參與協商解決。根據各民辦高校實際工作安排,可以選定具體時間和具體工作程序。各民辦高校應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協調部門,以便彼此進行關于教育信息化云平臺具體事務的溝通和協商解決。

三結束語

篇6

對于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長期關注的焦點,作為民辦院校的一名一線教師,我和我們的課題組歷時1年時間對西安歐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人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課堂教學方式研究的意義 首先,傳統教育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互不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學習有自身的特點。

(1)廣博性。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普遍覺得知識浩瀚如海,他們渴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2)專精性。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著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3)自主性。大學生的學習雖然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但是不像中學生那樣絕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大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決定了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計劃能力。(4)創新性。創新性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結論之外新觀點的尋求和鉆研。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 最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國際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畢業后能在外貿公司、跨國公司及各類企業的相關部門,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業務管理、市場推廣和營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今后的工作環境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鑒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弊端、大學生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提出了生本教育觀。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好具體環節,把教轉化為學,以學定教,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學,先學后教 此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預學、嘗試練習等途徑,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內、外部聯系產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地認識或疑惑,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達到對知識感悟深刻、易于內化、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國際商務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在課前先給學生設置一些商務情景,學生在課下準備。在課堂上采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通過學生講解、角色表演、作業互改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 1 ] 。

為了避免學生準備不充分、課堂氣氛不活躍,老師還可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在《公司及產品介紹》一章中,教師先講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禮儀等理論,然后,通過幻燈片給出一條英語新聞———2008年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配額增加,并補充過去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政策。學生通讀后,給出討論話題,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國與歐盟外貿公司之間的貿易有好的前景嗎?) ,用20min時間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老師講授,結合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至少一個理由。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組中進行引導及答疑。最后每組找1~2位同學將各組觀點陳述,教師對其發音、觀點等給予糾正和點評。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生做出示范。這樣,在課堂上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多,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師生合作—引導學生小結。又如“外貿單證”課的教學,教師利用外貿單證系統,給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制作單證的理論知識在模擬機上檢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單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當場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了外貿制單的技能,為成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 。

教研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強實踐性教學,比如:在教授“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課程時,授課教師與西安海關聯系,安排學生去西安海關觀摩,并邀請西安海關報關科科長就報關程序和海關法規等知識進行專題輔導。活動過后讓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小結,并就學生認為的實踐和理論脫節的部分進行討論,以增學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各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個人解決;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教師起著啟發、引導、幫助的作用,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思維互啟,創新靈感增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安排時間。(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3)組織課外學生學習互助組, 如“一幫一”等。

三、結果分析 開展“生本教育下教學方式研究”1年余,體會如下: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表明:實施生本教育下的學生普遍要求老師繼續舉行生本教學,要求教師多布置任務。

(二)學生從苦學轉變到樂學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睡覺也多。由于生本教育體現了為學生為本而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所以,他們學習的熱情高、主動性強,創新意識強,維特別活躍,學習效率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樂于學習。他們歡迎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分組討論在課堂上的使用。

篇7

關鍵詞:獨立學院;產權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獨立學院產生以來就伴隨著諸多爭議,這些爭議涉及到諸多領域,學者們普遍認為其中首要的、根本的問題就是產權問題。獨立學院產權研究是當前獨立學院研究的一大熱點和難點,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通過CNKI數據庫源數據庫以“獨立學院產權”為檢索詞進行了跨庫檢索,共檢索出73篇論文。本文以此為依據,對近些年關于獨立學院產權研究的主要問題歸納總結如下:

一、關于獨立學院產權問題的提出

在獨立學院誕生之初,許多學者敏銳地捕抓到了獨立學院即不屬于國有也不屬于純粹的民有的特殊體制問題(自2005年開始獨立學院作為民辦教育范疇列入《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預計到在獨立學院發展過程中,必將產生諸多的問題。從學者們的分析來看,獨立學院產權問題存在以下三個方面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獨立學院的產權結構比較復雜,產權歸屬關系不清。獨立學院根據辦學主體不同,可分為“公辦高校+民營企業”模式、“公辦高校+校辦企業”模式、“公辦高校+外資”模式、“公辦高校+異地政府”模式、“公辦高校+地方政府+國企”模式等五種類型。而這五種模式的產權形式又可以歸納為兩大部類:完全國有制與混合所有制。有些學者認為完全國有制獨立學院的產權結構與現有政策不相符合。一些學者認為,混合所有制獨立學院,各主體間圍繞共同的辦學目標相互合作、相互監督和約束,實際上,混合所有制獨立學院的全部資產沒有明確規定屬于合作舉辦者任何一方,而是以獨立學院本身作為自己的所有人,各終極所有者的所有權主體地位處于缺位狀態。

(二)獨立學院產權的不合理分割,產權要素重組的不對稱,部分產權要素主體虛設。第一,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相關規定,獨立學院的申請方(即母體學校)及投資主體對學校不具備所有權,只具有事實上的使用權、占有權,而收益權及處分權受到嚴格限制,造成事實上的所有權及處分權“主體虛置”。第二,獨立學院的法人類別無法通過法律加以甄別。我國現行法規把法人分為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等四種類型。學校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等服務社會的職能,決定了其只能作為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兩種法人進行登記。而決定學校法人是事業單位還是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唯一判定依據,是學校利用國有資產舉辦還是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因為獨立學院產權類型比較復雜,造成了獨立學院法人類別無法確定,從而影響獨立學院的法人登記,這也是造成獨立學院產權要素主體虛設的重要原因。第三,多數獨立學院在成立時沒有取得法人資格,其母體公辦高校被賦予獨立學院所有財產的終極所有者資格,其他合作者的終極所有權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明確。而公辦高校能否作為獨立學院產權終極所有者的資格有待商榷。

(三)從法律上講,獨立學院的資產歸學校所有,但實際上在學校的運行過程中產權是不明晰的。目前,獨立學院的財產關系基本上都是在合作辦學協議中約定的,而這種約定既不全面也不規范。從全國獨立學院運行情況看,有些約定合作辦學期滿后,全部財產歸獨立學院申請者(即母體高校)所有或由獨立學院申請者與合作者按出資比例分配,有的合作辦學協議只規定合作辦學期間的利潤分配,而對合作辦學期滿后獨立學院財產歸屬只字不提。由此使得,第一,以無形資產投入的母體高校采取收取管理費的形式體現產權的概念,而有形資產的投入者不能名正言順地確認自己的股份;第二,獨立學院在運作過程中既有各方投資所形成的校產歸屬不清晰問題,也有獨立學院財產所有權模糊的問題以及產權各方責、權、利模糊問題;第三,投資方對獨立學院的具體投資數額,沒有專門機構進行確認與監督;第四,對投資方已出資的財產及增值部分不享有法人財產所有權因而造成獨立學院缺乏活力;第五,法規過于強調對獨立學院收益權的控制,影響著產權激勵功能的發揮。

二、關于明晰獨立學院產權必要性問題的研究

學界普遍認為,終極所有者缺位導致的產權不清是獨立學院產權結構的主要缺陷,也是制約獨立學院規范發展的主要障礙。明晰獨立學院產權,建立獨立學院產權制度,直接關系到獨立學院的進一步科學發展,是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其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新制獨立學院終極所有權主體虛置強化了合作辦學的社會力量追求短期高比例成本補償的行為,難以形成對學院長遠發展的激勵作用。投資者投入資產,卻不能對其享有所有權,投資者無法形成基于所有權的長遠收益預期,出于對投資未來收益不確定性和風險的考慮,追求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是符合常理的。而追求短期高成本補償行為對獨立學院持續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二)產權不清將成為獨立學院擴大融資,提高辦學水平的障礙。產權邊界不清,新的投資者對其投入的資產沒有確定的歸屬感,將阻礙獨立學院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到辦學中來。同時,在原有的投資者中,如果一方因合作不滿意而退出辦學,新的資金又未能及時注入,則獨立學院的正常運行將受到威脅。

(三)終極所有權不清給公辦高校埋下了發生民事責任和債權債務糾紛的隱患。當獨立學院資產增值后,增值后的資產如何劃分、增值資產帶來的收益如何分配等問題都為獨立學院的發展埋下隱患。另外,如果獨立學院辦學難以為繼而自行解散,或者轉變為獨立民辦高校,或回歸母體高校,則辦學之初的債務或學校剩余資產如何處置都因產權關系不清而帶來許多糾紛。

(四)獨立學院終極所有權即終極所有者不清晰使獨立學院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質疑。模糊社會力量對獨立學院的所有權,而將公辦高校作為獨立學院唯一的終極所有者,將使獨立學院喪失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公辦高校是獨立學院的唯一所有者,則后者應是前者的一個附屬機構,這有悖獨立學院成立的初衷。

(五)獨立學院產權不清晰不利于獨立學院的規范發展。獨立學院的“產權”本質上是一種社會關系,其規定了人們的行為方式。舉辦者、辦學者、受教育者擁有的權利不同,其行為方式也不同,從而對學校發展的影響也不一樣。如果“產權”得不到明確界定,舉辦者和辦學者的行為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也就會導致舉辦者的徘徊、觀望態度和部分辦學者的短期行為。只有明晰“產權”,才可能規范并保護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形成長遠的預期,從而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

三、關于獨立學院產權及產權制度等問題內涵界定的研究

“獨立學院產權”的界定與“獨立學院產權制度的內涵”是明晰獨立學院產權邏輯起點,兩者聯系密切而又有所區別,這也是當前學界研究獨立學院產權問題的一個熱點。

(一)關于獨立學院產權的界定

由于“產權”是一個含義極為不確定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第一種觀點認為,“產權”即指財產的所有權,我國民法通則沒有使用“產權”的概念,使用的是“財產所有權”,其第七十一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力”,因此將獨立學院產權界定為:獨立學院對財產所享有的權利,是包括對財產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權利在內的一組權力的總和。第二種觀點認為,在我國民法通則中,財產所有權與“債權”、“知識產權”、“人身權”等并列的概念,同時根據現代產權理論,獨立學院產權不僅應當包括法律上的財產所有權,還應當包括企業法人財產權,是以財產所有權為主體的一系列權利的總和。第三種觀點并沒有從抽象角度概括界定“獨立學院產權”,而是通過具體明確產權范疇以界定其產權,持此觀點者認為獨立學院產權結構大致包括兩部分:一是無形資產,主要以獨立學院母體高校的品牌、師資隊伍、專業建設和各高校辦學歷史所積淀的文化內涵等體現;二是有形資產,主要指投資方通過貨幣、實物等投入所產生的股權。

(二)關于獨立學院產權制度的界定

獨立學院產權制度,包括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宏觀的產權制度包括獨立學院的設立條件、審批權限、法律地位、產權組織形式、投資者的權益分配原則,解散條件、程序及解散時的清算原則、國家對獨立學院的宏觀調控和引導支持措施以及產權運作中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等。微觀的產權是指獨立學院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和資產清算制度,具體包括: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有專門的財務部門并配置具有任職資格的專職財務人員,建立財務制度、會計制度,設置會計帳簿,在董事外設立監事或定期接受有關部門的財務審查,保證財務開支公開、合法;健全的資產管理制度,設置健全的資產管理組織,防止資產的流失和挪用,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耗損等均有專門的管理辦法,對重大的資產進行處置,必須實行董事會審查、院長執行。

(三)關于獨立學院產權歸屬劃分基本原則的界定

對于獨立學院產權歸屬確定原則學界的觀點比較統一,即“誰舉辦,誰所有;誰投資,誰受益”。一方面認為,母體高校自辦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之間聯辦的獨立學院,產權理所當然地歸屬于國家所有。另一方面認為,母體高校與非國有單位或個人混合投資的獨立學院,屬于混合所有制。雖然目前還缺乏法律依據,但在產權認定上似乎可以有三種處理方式:其一,將國有成份(高校名稱或其他辦學資源)的使用權通過出售等形式完全轉讓成非國有成份,即把獨立學院完全改為民辦學院,所有產權歸出資者所有;其二,將非國有資產的投入部分轉為借貸,母體高校按合同分期償還債權人,但獨立學院的產權應當全部歸屬母體高校和獨立學院,即獨立學院屬國有高校;其三,約定在一定時期內母體高校與非國有資產投資者根據出資比例分配所有權,并在有關文件中約定合作期滿后完全轉為國有或民辦。

四、關于獨立學院產權關系問題的研究

明確的產權是獨立學院存在的前提,明晰獨立學院的各產權主體之間的產權關系,是保證獨立學院資源配置的效率,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的必然要求。因此,理清獨立學院與政府、母體高校、合作辦學者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產權關系,亦為學界普遍所關注,并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共識。

(一)國家(政府)與獨立學院的產權關系。獨立學院的不斷發展壯大離不開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在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及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部分學者認為,對于屬于國家政策如稅收優惠、建校用地的優惠等形成的財產,產權應歸獨立學院所有。一方面《民辦教育促進法》對此進行了明確規定,第50條規定“新建、擴建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因而,如果國家或政府向獨立學院追索稅收等形式的產權,就與《若干意見》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相矛盾,與國家扶持獨立學院發展的初衷相矛盾。另一方面,如果國家對獨立學院的經濟扶持,如為獨立學院的舉辦而出的啟動資金、設備等,應根據具體情況明確兩者的產權關系。若明確為無償饋贈劃撥,國家就不應追索產權;而明確為投資關系的,屬于投資行為,國家應當追索產權。

(二)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的產權關系。其一,學者們普遍認為獨立學院是辦學質量高、辦學條件好的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學院,母體院校的“品牌”對于獨立學院在創建、發展等各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品牌”是母體院校對獨立學院投入的無形資產之一,應當據此享有相應的產權。其二,母體院校對獨立學院投入的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無形資產,是否享有產權,學界看法莫衷一是。有些認為這部分資產是母體院校投入的無形資產之一,應該享有相應的產權,收益權歸屬于從事教學管理的個人或組織;有些認為不應當作為母體院校投入的資產,不享有相應的產權。其三,部分學者認為母體院校投入的貨幣出資與實物出資應當享有相應的產權。

(三)獨立學院與合作者的產權關系。學界普遍認為,目前獨立學院合作方的產權問題沒有得到明確,這也是獨立學院產權問題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之一。有些學者認為,根據《若干意見》,合作者負責提供獨立學院辦學所需的各項條件和設施;根據“誰投入,誰所有”的原則,土地等辦學設施的產權而應歸屬合作者所有,合作者也因擁有產權而取得相應的收益;同時,合作者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主要包括,獨立學院的基礎設施一定要達到《高等教育法》以及《民辦教育法》中的規定,也不得擅自抽走資金,或將已經形成的教學設施轉為他用。

(四)獨立學院與學生(家長)的產權關系。各產權主體通過產權交易組成獨立學院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學界普遍認為,其“利”就來自于他們合作生產的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商品――教育服務,學生(家長)花費貨幣資金和時間購買教育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學校和教育者為教育市場提供的是教育服務消費品,而受教育者購買的是教育服務商品。所以,獨立學院與學生(家長)之間的產權關系就是教育服務的生產與購買的關系。

五、關于解決獨立學院產權問題思路的研究

綜合學者們的各種論述,關于解決獨立學院產權問題,大致提出了兩種思路,一種思路主張從制度建設、組織建設、資產監管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獨立學院產權管理制度;一種思路主張對獨立學院進行股份制改造,以此建立合理的產權架構。

(一)關于建立健全獨立學院產權制度

從主張建立健全獨立學院產權制度的學者們的建議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制度設定方面。一些學者主張,在宏觀上,就獨立學院的設立條件、審批權限、法律地位、產權組織形式、投資者的權益分配原則,解散條件、解散程序及解散時的資產清算原則,國家對獨立學院的宏觀調控與引導支持措施以及產權運作中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等,做出明確規定。第二,組織建設方面。這方面學者們的建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健全校董事會(學院董事會)。主張校董事會的組成應當保證學院各方面的利益、體現社會參與管理的要求、體現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二是財務審計部門。監督審查獨立學院的財務活動。三是紀律檢查部門。監督檢查行政系統人員、特別是掌管錢物的人員的公務活動。第三,資產監管機制方面。許多學者建議健全獨立學院資產監督管理機制,具體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財務控制。建議獨立學院設立單獨的財務機構和人員。二是公開監督。公開學院的財務活動,使其能得到領導、機關、內部職工以及社會公眾的監督。三是嚴格財務管理。建立健全儀器設備采購、登記、領取、損耗、移交、處理、變更、折舊等管理制度。四是離任審計。對于副院長以上人員和董事會成員,在其離任前要對其進行離任審計。第四,資產處置程序方面。學者們的看法主要集中以下幾點:首先,應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社會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其次,按照合作辦學協議,分清舉辦者、合作者和獨立學院三方面的資產比例及各方財產。對于即將倒閉的獨立學院,學者認為應在資產評估以后,以獨立學院現有資產為限進行債務清算,但不應以校園土地作為資產項目作抵押,因為它在合作當初并未作為投資內容。

(二)關于獨立學院的股份制改造

學者們所謂的獨立學院進行股份制改造,就是按照股份制組織形式的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將母體公立高校的品牌等無形資產通過中介機構評估、折價入股,企業、個人、民辦高校、地方政府等以資金或實物投資入股,把全部擁有的資產和資金都折算為統一的現值貨幣,劃分為等額的股份,由各投資方按股認繳并取得股權證書。學者們認為,進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公辦高校與其他投資方之間將基于獨立學院的財產形成了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和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股份制改造后的獨立學院作為獨立主體擁有學院辦學空間即校園、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室、圖書資料、教學儀器、實驗設備等資產的占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行使這些權利的收益權;擁有母體院校品牌的部分占有權和使用權及相應的收益權;擁有母體院校師資資源的使用權以及行使該使用權的收益權。獨立學院根據所擁有法人財產權成為獨立學院的辦學實體,開展合約各方相互同意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公辦高校與其他投資方共同組成董事會作為獨立學院的決策機構,根據各自出資比例在董事會中享有相應的決策權,對辦學組織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聘請院長等主要管理人員組織教育服務的生產。同時合作舉辦各方根據出資比例享有獨立學院辦學收益的所取權并相互監督、相互制約。

參考文獻

[1]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和產權糾紛處理暫行辦法[C].1993-12-21.

[2]周濟.促進高校獨立學院持續健康快速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3-07-08.

[3]周濟.高校試辦獨立學院要積極發展規范管理改革創新[N].中國教育報,2003-07-16.

[4]潘懋元.對接資本市場――在民辦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高級論壇上的發言[J].教育發展研究,2004,(3).

[5]張保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注重質量嚴格管理努力促進獨立學院健康、持續發展[DB/OL].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2005-05-17.

[6]蔡小忠.獨立學院產權現狀分析[J].嘉興學院學報,2005,(9).

[7]文達,郭清泉,張世珊.明晰獨立學院產權關系及其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5,(2).

[8]徐文.獨立學院的產權關系分析[J].理論月刊,2004,(6).

[9]王建華,鄒大光.對國有民營二級學院的若干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0,(9).

[10]楊挺.民辦二級學院產權規范探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3,(7).

[11]徐建平等.公有民辦二級學院辦學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廣西高教研究,2002,(6).

[12]陳強勝.獨立學院行為主體的利益博弈與產權配置[J].教育評論,2007,(3).

[13]郭麗君.獨立學院產權制度的分析[J].高教探索,2007,(3).

[14]秦惠民,王大泉.關于獨立學院屬性及其相關問題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5,(4).

[15]馮向東.獨立學院獨立之辯[J].復旦教育論壇,2006,(1).

[16]王干.獨立學院資產管理問題芻議[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2).

[17]王敏.非義務教育的民辦教育產權制度的研究[J].職業時空(綜合版),2007,(1).

[18]胡卓君.獨立學院資產管理新探:獨立與依托及其策略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06,(12).

[19]闕海寶.獨立學院契約的合理設計[J].教育評論,2006,(6).

[20]葉璋禮.我國獨立學院財務活動特[J].技術經濟,2006,(10).

[21]倪振民.關于獨立學院的政策與法規及其問題的探討[J].江蘇大學學報,2006,(7).

[22]闕海寶.獨立學院產權的制度設計與分析[J].遼寧教育研究,2006,(7).

[23]郭.新制獨立學院:產生背景、優勢以及產權的分析[J].南通大學學報,2006,(6).

[24]朱良.論獨立學院法人制度的確立和完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25]夏婷婷.獨立學院實行教育股份制的探索[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

篇8

一是義務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以上,小學生升入初中直升率達到98%以上,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0%,少數民族兒童入

學率達99%以上。13至15周歲初中少年毛入學率達97%以上,“普九”鞏固工作達到省定標準。在校生年輟學率,小學控制在1%以內,初

中控制在3%以內。

二是學前教育:3—6歲兒童入園率達30%,以發展民辦幼兒教育為主,新建3所鄉鎮民辦幼兒園。

三是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招生2000人,職業高中招生450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34%。

四是成人教育: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5000人以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萬人次以上,組織200人參加掃盲鞏固提高班學習。

五是學校基本建設:積極完善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及危房改造工程的立項、申報和規劃等工作,擬改造校舍18000平方米。

六是“兩室”及遠程教育:通過政府采購,按一類標準配備10所小學科學實驗室。爭取市教育局評估縣二中、二小、麟鳳中學的“

兩室”建設與管理。評估舊城中學、麟鳳小學、舊城小學、長安小學、雙河小學的“兩室”建設與管理。通過政府采購,裝備中小學

圖書5萬冊。各鄉鎮創建1至2所衛星教學收視點示范學校和1至2所光盤教學播放示范學校。

七是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繼續教育力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鼓勵教師在職學歷培訓,使全縣小學教師大專學歷初中

教師大學學歷分別達到60%和20%,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教師學歷分別達到90%和70%。積極加強骨干教師和中小學班主任的培訓。

八是教育創強創優:復查省市級文明學校2所,縣一中達到省一級三等完中辦學水平。

九是教育經費管理:認真編制中小學公用經費使用計劃,嚴格審批使用,充分發揮義務教育經費效益,確保“兩免一補”經費落到

實處,實現教育負債比上年下降。

十是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提高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改的質量和效益,全縣初中、小學體育達標率達到85%以上,體育合格率達到90%以

上,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上報率中學達到50%,小學達到40%以上,近視新發病率不超過8%。中小學勞動、音樂、美術開出率達到

90%。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效預防和減少中小學在校生違紀犯罪。繼續提高高中會考合格率,確保高考上線人數和錄取

人數有新的提高,達70%以上,提高一本上線率。

(二)2009年的工作思路

確定2009年為教育管理年,以發展為核心,優化教育發展環境,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突出抓好隊伍建設,強化質量意識,不斷加強

內部管理,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努力做好職業教育、民辦教育、學校安全和“兩免一補”、規范

教育收費等工作。

四、堅定信心,狠抓落實,實現*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為更好地完成2009年的各項工作任務,我縣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抓管理、提質量、保穩定,構和諧的總體目標。主要抓

好以下工作。

(一)采取多種措施,努力提高義務教育水平

我縣義務教育實現基本普及已經近十年,經過多年來的鞏固與提高,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義務教

育是政府行為,作為教育部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努力提高義務教育的水平,這是我縣200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提高義務教育水平,除繼

續堅持原來好的經驗與做法外。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強教育法律法規的宣傳,通過以會代訓、上門動員、設點宣傳、出黑

板報、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義務教育法》。今年,要重點解決一年級學生不足齡的問題,從09年春季學期的開學統

計情況看,我們全縣的小學中有五六千學生不足齡,有的四五歲就送到學校來了。這樣一是影響鞏固率,由于年齡小,讀不了,跟不上

就會流失。二是年齡小,身體和心理都還沒有發育起來,理解不了,學不走,影響教學質量。三是浪費了義務教育的資源,幾千人需要

上百名的老師,數十萬元的工資,占用數千套桌椅。現在各中心校可以鼓勵民辦教育來對學齡前兒童實施教育,中心校要加強領導、指

導與管理。與此同時,要采取多種手段,控制學生流失。把學生的入學鞏固作為考核學校領導、教職工工作成績的重要內容,與評選先

進、履職考核、績效工資掛鉤。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育人,愛心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積極創造條件,增強服務意識,努力實現

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的目標。二要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大對薄弱鄉鎮、學校的幫扶力度,完善縣直學校對鄉鎮學校的

幫扶機制,扎實推進結對幫扶活動。完善城鎮對農村教師的幫扶機制,組織骨干教師送教下鄉,選拔一批鄉村學校中小學教師到縣城學

校學習提高,選派縣城中小學教師到鄉鎮中小學掛職鍛煉。實施“特色立校”,培育特色校風、教風、學風;建立學校特色培養、評價

機制,圍繞平安校園、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建設培植特色,形成“一校一特色、一鄉一品牌”的格局,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發展。三要采

取有效措施確保留守學生健康成長。據統計,全縣目前共有留守兒童少年在校生39501人,其中小學31890人,中學7611人。父母一方外

出打工的學生23002人,其中小學18257人,中學4745人。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學生16499人,小學13633人,中學2866人。留守兒童少年

的教育影響著義務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好留守兒童少年的教育也是教育部門應該的責任。各學校要廣泛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開展關愛

留守學生活動,加強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為留守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導、法律法規咨詢等服務。要建立和完善留守學生檔案,

動態掌握學生的情況,暢通留守學生及其家長與學校的溝通渠道,并通過開設親情電話、召開家長會、留守學生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學

生、家長、教師之間的交流聯系,保證留守學生的教育。四要加強德育工作,增強德育實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進一步完善德

育內容體系,整體規劃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

公民道德教育為基礎,實現德育的生活化。加大學校德育工作的測評力度,重點抓好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

育,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質。加強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班主任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開展校園

文化建設示范學校評選活動,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形成縱向銜接、橫向溝通的中小學德育工作體系。

(二)加大工作力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業,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理所應當成為教育部門的重要工作

。長期以來,我縣的師德師風建設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近年來教師隊伍中個別教師身上存在的問題,破壞了教師和教育的整體形象。在

不久前召開的全縣“兩會”上,部分人大代表對全縣的師德師風問題提出議案。我們必須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并且將師

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今年全縣將針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下大力抓好落實,抓好整頓,抓好教育和引導。一是探索建

立“按需設崗、公開招聘、擇優聘任、科學考核、合同管理”的中小學教師全員聘用制。嚴格編制管理,嚴把教師入口關。要繼續爭取

教師補員計劃指標,到昆明等地高等院校招聘優秀高中教師,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今后,凡是中小學教師要參加公務員考試

,必須先辭去教師職務,才能參加考試,各學校要嚴格把關,以穩定教師隊伍。同時,各中心校要合理調配使用教師資源,嚴格控制代

課教師,不得隨意增加代課教師。二是啟動教師人文素養拓展計劃,開展寒暑假師德專題教育講座,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機制,建立

社會、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的師德建設監督體系,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晉升和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實行師德考核一票

否決。三是逐步完善中小學校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長培養、選拔、培訓、任用、交流以及目標責任考核獎懲機制。推行中小學校長

競爭上崗、任期管理和異地交流制度,配套建立中小學校長評價體系,強化校長崗位培訓和提高校長專業化水平。四是加強科研骨干隊

伍建設,制定骨干教師、班主任培訓方案并組織實施。實施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建立健全優秀中青年教師培訓機制,對學科帶

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重點培養。完善名師選拔培養機制,開展“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梯隊建設,為優秀教師進入特級教

師行列創設條件。積極推進名師工程,今年教育局將組織評選10名縣級名師。要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完善班主任選拔、培養、考核、

獎懲機制,深化班主任培訓工作,加快班主任專業成長。評優、晉職稱和績效工資都要向班主任傾斜。五是加大學校內部分配制度改革

步伐,建立教師業績考評機制,探索建立教師業績考評細則,將教學過程考核與教學質量考核、教師評價與學生和社會評價、教學情況

與師德表現情況有機結合。加大績效工資的考核分配力度,杜絕平均主義,逐步建立按能力、實績和貢獻的教師評價體系,使分配向關

鍵崗位和優秀教師傾斜,不斷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強化質量意識,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沒有質量的教育就是誤人子弟。在抓質量建設上,今年,一是落實管理責任。繼續實行局領導班子成員和股室聯系鄉鎮、學校制度

。堅持目標管理,把教育質量較差的的鄉鎮、學校列入重點管理單位,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二是進一步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學質量管理

機制。強化校長第一責任人和學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的責任,努力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學有效的責任體系。抓實過程管理,強

化“六環”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心教研組、備課組建設,對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進行系統培訓,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強集體備課

。深入推進課程和教學改革,追求優質教學,倡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行教學管理進課堂,把推門聽課、

跟蹤聽課與課堂教學競賽結合起來。同時,要大力推進教育教學研究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三是深化教育科研工作,營造科研興教的良好

氛圍。充分調動廣大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力宣傳和獎勵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取得優異成果的教育

工作者。進一步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通過開展教學視導、學科教學比賽、教師技能大賽、教育案例、教育論文評比、送教下鄉等活動

,落實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和教師的教學行為,努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大力推進微型課題研究,積極研究解

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以課題研究成果指導和促進教育課程改革。四是按照省市教育部門的要求,完中要在秋季學期全面

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開展高中新課程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高中的教育質量。縣一中、二中兩所學校的領導要認真學習高中新課程改

革的有關政策和要求,積極思考和行動起來,要發放相關資料,組織教職工學習討論,選派教師參加高中新課改的培訓,做好思想和人

員的準備,營造全面開展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輿論氛圍,為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穩步推進“三生”教育,切實做好“減負”工作

自去年秋季學期開始,省教廳在全省開展“三生”教育,我縣按市教育局的要求今年啟動。今年,省教廳又有新的舉措,就是在全

省開展“減負”。這是全省全市的熱點,也是我們的重要工作之一,各位校長要高度重視,認真落實。

一是實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今年,我縣已經在全縣中小學啟動了“三生”教育工作,成立了領導組

,下發了文件。各校要以更具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的教育方法和載體,普遍開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

提高育人質量。在抓“三生”教育中,要堅持人本性、求真性、實踐性、開放性和整合性原則,研究制定好“三生”教育的工作方案和

實施意見,并精心策劃,培訓隊伍,落實具體工作。要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力量,使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和發

展生命,從而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能力。

二是做好“減負”工作。關于這個問題,我們要與我縣教育的特殊性結合起來,進行客觀的分析,并且要冷靜地對待,也要從歷史

上汲取經驗教訓。上世紀末,縣教育局搞過“不布置家庭作業”的實驗性研究,本世紀初,同志發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后

,當時我縣正在實施“普九”,小學不搞升學考試,一些學校就放松了教學要求,且美其名曰搞“減負”,結果是導致初中教學質量急

劇下滑,初中影響高中,直到今天元氣都還沒有恢復過來。我縣是農業縣,農村教育散、質量意識不夠、管理要求不高等特點大家是清

楚的。因此說大部分鄉村學校多年來,不是負擔重了,而是不夠。我們抓質量,課時要足,作業要改,要在質量提高的前提下談“減負

”,要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保證每一節課的教學效率。“提質減負”應該成為我們開展“減負”工作的一個基本理念。對于“減負”

我縣將成立領導組,聘請監督員,認真對待,高度重視,至于具體的安排,下午季大恒副局長將做部署,我還要與各學校簽訂“減負”

目標責任書。我希望各學校務必提高認識,正確處理好“減負”與提高質量的關系,抓好每一項工作,促進教育整體協調發展。

(五)加強教育經費管理,確保經費使用效益

近年來,在義務教育經費得到保障的同時,各校在經費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據去年市審計調查組調查指出的就有以

下問題。一是一些中心校過于集中使用公用經費,沒有嚴格按照規定下撥到村級完小及其以下學校,一些下屬學校只有20元的使用權。

二是部分學校沒有嚴格按照縣教育局和財政局的文件規定辦理,使用公用經費沒有計劃,隨意性較大。三是部分學校對大宗物品購置、

建設維修資金較大的,沒有先報批審核計劃就實行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今年,我縣還

將積極落實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深化工作,確保學校正常運轉。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校財局管”模式,加

強中小學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二是各中小學要管好用好經費,按計劃逐步化解“普九”債務,確保不增加新債務。要加強教育內部審

計工作,請審計部門幫助審計,增收節支,開源節流,不斷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三是要進一步強化校長及財務人員的財會紀律及

業務培訓,不斷規范學校財務管理。四是要認真做好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和教科書費,足額發放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費等工作,

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五是關于勤工儉學的問題。學校開展勤工儉學,可以不斷增強學校自身的造血功能,

發揮勤工儉學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各中小學要強化學校食堂、小賣部的規范化管理,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縣教育局已經研

究決定撤銷勤工儉學辦公室,注銷縣教育局勤工儉學公司。局勤儉辦轉為教育部門政府采購中心領導組的辦公室,主要工作就是協調服

務,收集信息,跟蹤質量。教育局不設勤儉辦,今后各學校添置的教學大宗物品必須實行政府采購,常規的教學物品由各校根據市場價

格自行采購。在這里我就給各位校長打招呼了。不允許任何校長亂采購物品,局機關任何人不得向學校推銷物品,更不允許局機關工作

人員打著領導的旗號推銷物品。今后如果在審計中發現學校沒經預算審核,就擅自采購物品的,局里也將作出嚴肅處理。各位校長不要

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遮了自己的眼睛,丟了自己的前途,敗壞了教育的形象。

(六)認真做好“普實”迎接省市的年檢工作

大力推進“兩室”建設,強化圖書、實驗教學的管理,這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各校要進一步明確“普實”工作的指導方針,充

分認清“普實”鞏固提高工作的形勢,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要健全制度,落實責任。要配好人員,搞好建設

。要收好資料,健全檔案。爭取我縣的“普實”年檢復查順利通過,為全縣教育和學校的發展贏得更多更好的機會,使辦學條件得到不

斷改善。同時,要做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的鞏固工作,提高設備使用效益。切實加強教育裝備建設與管理工作,加快教

育現代化進程。

(七)整體推進,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我縣的教育發展已經初具規模,有些處于全市前例,比如高中和學前教育;有些又處于全市的末尾,比如職業教育,這種發展的不

平衡,阻礙了全縣教育的均衡發展。2009年,一是積極發展高中教育。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

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快縣一中創建省一級三等完中的步伐,全力建設新校區,使縣一中順利通過省教廳組織的驗收,實現縣一中的達標

晉級。縣一中要明確責任,全力以赴做好迎檢工作。新校區的征地拆遷要抓緊進行,不管有多大的困難都必須克服。同時,鞏固提高縣

二中的發展成果,穩步提升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現在離高考只有短短幾十天,兩所完中要抓好教學管理,提升質量,縣一中的高考綜

合上線率要達到80%以上,縣二中要達到65%以上。縣一中要重點抓好一二本的上線率,縣二中重點抓好二三本上線率。二是克服困難,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突破高中辦學“瓶頸”的重要途

徑。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投入很大,縣委、政府對全縣的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局里已把職業教育納入各中學的目標考核,把職業教育作

為全縣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共同努力,加快我縣職業教育發展步伐,促進全縣職業教育,成

人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健康協調發展。要加大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積極爭取國家、省有關項目專款以及政府的支持,擴大

學校的校園面積,逐步滿足職業教育對教室、宿舍、實習實訓設施等基本條件的需要。縣職教中心要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在職培訓、上

崗培訓、就業培訓等各類職業培訓,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民脫貧致富服務,為全縣經濟建設服務。要不斷完善成職教育“面向市

場、服務經濟、自主辦學,突出特色”的辦學機制,切實搞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及“成人繼續

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等工作,穩步提高綜合辦學實力。暢通職高生的出口,做好對口高職升學,提高升學率,實行“訂單式培養”

,做好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安置工作,確保就業率達到95%以上。同時,積極做好初三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分流工作,促進普通高中教

育和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三是穩步發展幼兒教育。認真做好城鎮學前三年教育和農村學前一年教育的工作,落實鄉鎮幼兒園創建規劃

,強化合格幼兒園建設,提高保教質量。同時,加強民辦教育的檢查督促,指導民辦學校的管理,提高民辦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探索

發展民辦教育的新路子,鼓勵、支持并規范民辦幼兒園的發展。要禁止非法辦學,對沒有通過教育部門審核認可就招生辦學的行為予以

制止,非法辦學的學校予以取締。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前班,要對有些小學占用義務教育資源辦學前班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八)加強教育內部管理,努力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是結合“四項制度”的落實,全面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健全和完善局機關召開會議、

下基層檢查工作、組織評比活動申報審批制度。嚴格教職工請銷假制度,規范學校組織教職工外出學習、考察和培訓的審批制度。加強

黨風廉政建設,推進反腐倡廉。建立健全有教育系統特點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抓好教育系統預防職務犯罪

工作,建立教育系統干部廉政檔案。繼續堅持學校教學大宗物品政府招標采購制度。二是進一步鞏固教育收費治理成果。進一步依法規

范教育收費工作,完善收費公示制度,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學校零收費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繼續加大對教育亂收費治理查處力度,

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對學校收費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嚴肅處理,杜絕搭車收費、亂收費等現象的發生。嚴禁學校舉辦向學生收

費的各種重點班、提高班;嚴禁校外辦學機構和一切人員利用學校設施舉辦向學生收費的各種名目的輔導班。三是加強教育督導,推進

依法治教。制定中小學教育督導方案,開展對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及各種專項督導評估;實施中小學質量監測,探索建立義務教育

階段學校質量跟蹤、監測、評估、反饋機制和考核體系,強化督導評估的保障作用。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導團對我縣教育工作的督導檢查

。四是嚴格執行工程建設與管理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保質保量加快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危改工程項目建

設力度。

(九)加強法制教育,進一步強化學生安全管理

教育要穩定,學校要發展,安全是保證。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維護學校的安全穩定秩序,對于保證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維護全

社會安全穩定至關重要,是構建和諧教育的重要基礎。一是切實推進依法治校工作,促進學校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要充分發

揮教職工的民主監督作用,逐步建立起依法決策、民主參與、自我管理、自主辦學的工作機制和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依法行政

和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強化對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逐步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養,形成良好的育人

環境。要落實“教育系統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法制副校長進校講法計劃。二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牢固樹

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把學校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強化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完善安全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嚴防各類

安全責任事故發生。要建立全縣教育系統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體系,切實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安全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大力開展

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創建安全文明校園,進一步優化青少年學生成長環境。要認真做好學校風險分散轉移,提升學校對保險的認知度

,做好校方責任險的工作。三是各學校要根據實際,結合教育教學階段性特點和安全工作自身規律,自覺加大自查和督促檢查力度,既

要定期組織安全工作檢查,也要開展安全工作專項整治督查。對安全工作學校校長們不能浮在表面,夸夸其談。要真抓實干,對已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