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管理辦法范文
時間:2023-06-22 09:49: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辦學校管理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民辦高校;管理學;案例教學;方法
管理學作為管理類專業的基礎必修課,具有理論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的特點。為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和靈動性為教學重點。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相比,生源質量普遍不高,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并且大多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1]。面對民辦高校的這種情況,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教學為主導的管理學教學模式顯然不能與民辦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匹配,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案例為載體,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機械地聽和記,變為主動探索與思考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用案例教學法來實施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民辦高校《管理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課堂設計以教師為主,偏向于理論知識的講授
管理學主要對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進行研究,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教師的授課,讓學生理解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職能的基本含義和實施過程。由于知識點較多,課時安排又比較緊湊,在課堂教學中很容易使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處于輔助地位。而民辦高校的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很容易出現授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大幅下降的現象。
(二)大班授課,課堂秩序難以維持
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民辦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授課。而民辦高校的學生相對而言,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目的普遍比較盲目,學習一門課程主要以拿學分、不掛科為目的。在管理學大班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一個學生,使得一部分學生出現平時上課睡覺、玩手機、聊天等現象,考試時臨時應付。另外大班授課,教師如以案例教學的方式來開展授課,由于學生人數太多,在討論環節課堂秩序難以維持。
(三)考核形式單一
目前,管理學課程的考核方式以閉卷試卷考試為主,這種方式容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公平性和嚴肅性。但管理學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的學科,單一的試卷考試形式一方面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以強制性理論知識的記憶為主,忽視了管理的實踐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在采用案例分析、參與式教學過程中,所設計的教學環節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不高。
二、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案例教學法最早在美國哈佛商學院實行,將商業管理的真實情境或事件穿插到理論教學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討論的一種授課方式。1990年以后,我國教育界開始研究并推廣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一般有四個環節。第一步是課前教師收集整理加工案例;第二步是學生閱讀案例,并圍繞案例進行查找資料;第三步是案例討論,這一步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為了提升效率,教師可以對學生實行分組并圍繞關鍵性問題、教學重點展開討論;最后教師還應對案例討論的全過程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對學生參與和討論情況的印象與評價。
(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升學習興趣
傳統的授課方式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而且教學內容在實踐中也可能并不實用,且非常難以吸收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學員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如以管理學中組織職能的過程為例:通過理論可以了解到組織職能是圍繞著組織結構的建立、維護和變革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包括職位設計、部門劃分、職權配置、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結構的協調等內容,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接觸這些知識較少,所以多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這些知識點,學習過程變得枯燥無味。但案例教學將這些理論的具體實施過程和細節通過案例的形式展現給了學生,學生通過對這些管理活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實施過程,自己去思考、去創造,發表見解。通過這種方式一是促進了學生人際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加強了學生對管理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能力,起到一種激勵的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雙向交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傳統講授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講解員,強調的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單向知識傳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把自己掌握的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很少。案例教學是經過事先周密的策劃和準備,使用特定的案例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查閱案例討論中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的一種授課方式,一般包括前期準備、小組討論和總結三個階段。在案例討論環節,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或爭論,形成反復的互動和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由教師給以引導,這也促使教師加深思考,根據不同學員的不同理解補充新的教學內容。雙向的教學形式不僅注重了師生之間的知識交流,也達到了集思廣益,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是設計者和引導者。在開展案例教學前,教師必須搜集、整理合適的、具有時效性的案例,這一步驟一方面提升了教師的知識儲備量,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教師教學的與時俱進性。另外,在案例討論和總結環節,為了保證討論不偏離主題,并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形成獨立看法,教師必須對案例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有較深刻的認識。以案例為媒介,學生將復雜的知識融入到了生動的案例情景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幫助學生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也將新的知識融匯到了原有的知識架構中,并豐富了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學水平。
三、提高民辦高校管理學案例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一)恰當選擇案例教學內容和時間合適的案例教學內容是提高案例教學效果的基礎。一方面,案例教學材料內容翔實且具有典型性。管理學課程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既要有成功企業的案例,也要有失敗企業的案例;既要有大中型企業管理實踐的案例,又要有小型企業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教學內容必須要經過仔細選擇。選擇時要綜合考慮案例的典型性、真實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管理學課程的講授主要是圍繞著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四大職能來展開的,在進行案例教學時,案例的設置也要重點圍繞這四大職能來實施。另外,案例的難易程度也要適中。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時,如果學生感覺案例內容簡單、案例內容沒有意義,學生就失去了收集資料和預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的案例教學效果也就難以保證。如果案例內容過于復雜,民辦高校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身就不高,難度過高會使得學生出現缺乏興趣、望而卻步的現象。最后,選擇的案例內容要真實、貼近生活,這樣的案例可能就是學生在現實生活或將來走向社會面臨的實際問題或問題,這樣的案例使學生感到對以后的生活或學習有幫助,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因此,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必須選擇合適的案例教學材料,以提高案例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民辦高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既要重視其理論性也要重視其應用性,案例教學所占的課時比重應適中,一般占1/3比較適宜[2]。如果案例教學活動所占課時過多,理論知識就會掌握不牢固,案例教學的效果也難以實現。
(二)教師在案例教學中要做好引導、激勵工作為了在案例教學中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應做好引導、激勵工作。在開展案例教學前,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查找案例,熟悉案例內容并明確在案例討論中需要用的相關理論。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前也要做好學生分組工作,小組成員控制在6-8人,并找出小組組長,在案例討論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和合作能力;在案例討論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雖然案例討論沒有是非對錯之分,但學生也不能人云亦云,主觀臆斷,學生應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和理解做出自主判斷并說明原因。對案例討論中容易引起爭論的知識點,教師應控制爭論的時間并及時給出相應的提示,避免討論內容過于發散,偏離主題。如遇到討論不積極的情況,教師也應給予相應的激勵,如將案例討論中學生的表現和平時成績相結合。在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帶領學生做好案例的整理工作,并撰寫案例討論報告。通過案例報告的整理和撰寫工作,可以引導學生對案例及問題在課后進一步思考,檢查預先個人分析的優劣,為進一部分學習打下基礎。
作者:丹 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商學院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經濟法;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3-0204-01
一、經濟法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學生逃課
觀察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到課率,你會發現,與專業課比較,經濟法課程逃課現象較為嚴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教師與逃課的學生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生對經濟法這門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生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認為經濟法學與不學,不影響找工作,專業課沒學,將來找工作心里沒底。有的學生認為經濟法是一門文字性課程,自己看看就能明白,不像成本會計課需要計算的很多,如果不去聽課,就會跟不上。有的學生認為坐在教室里上課受益不大,不如進行社會實踐,積累工作經驗。有的學生上課聽不懂越積越多,干脆不來上課了。還有的學生參加各種社團,因為社團里的活動不來上課。
(二)教師教授的知識不能有效被學生掌握
教師教授的知識不能有效被學生掌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法課堂上剛剛講述的知識點進行隨機提問,學生不能準確回答;二是前面學過的理論知識遺忘率較高。知識能否被學生有效掌握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教師的教法;二是學生的學法。教師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知識點清楚明了的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聽懂而不是云里霧里。同時教師的“教”是建立在學生的“學”的基礎之上,如果教師講清楚了,學生根本沒聽,那么知識也不能有效的被學生掌握,因此更重要的是強調學法。重視學生的學法,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來,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成為教學的主體,在課后能繼續鞏固、延伸理論知識。
(三)理論知識難以轉換為實際操作
在經濟法課堂上,教師反復強調的知識點學生理解了,但是在做案例分析題的時候,理論應用于實踐,不能順利的轉化。在一個案例里面,解決問題所使用到的全部知識點有哪些,學生并不能做到心中有數、考慮周全。人的大腦中儲存的知識點能不能被激活,在該使用的時候被使用,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一個知識點大家都知道,但有的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會想到這個理論,而有的學生想不到這個理論。對于這種個體之間的差異,通過教師的引導,是可以逐漸彌補的。學生為什么不能靈活應用知識,首先是對理論知識的熟悉程度不夠,熟悉和非常熟悉是不一樣的;其次是邏輯思維能力的欠缺,在案例里面所告訴大家的信息與要解決的問題之間是有一定的邏輯關系的,通過對題中所給的信息進行分析,找出相應的知識點,然后再用法律知識做判斷。
二、經濟法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對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對于法學專業,經濟法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屬于應用法學,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熱情比較高。對于財務管理專業而言,經濟法是學科基礎課程而非主要專業課程。學生只是對該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如財務管理、財務會計、財務分析等學習興趣高一些,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弄清楚,即使不愛學習的學生也會迫于是專業課而去上課。學生上專業課而不去上基礎課這種心理可能源于中學時代的偏科現象,重要的課去上不重要的課不去上,喜歡的課去上不喜歡的課不去上。學生的這種心理,會一直延伸到大學階段,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判斷將課程區分為重要的與不重要的,以此決定他們的行為,但這種行為實質上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在財務管理專業里,經濟法被學生劃入不重要的課程,不具有學科優勢,是學生逃課的原因之一。
(二)教師的教法是否得當
學生學習知識,教師的教法很重要。經濟法的課堂教學,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參與進來,不能一個人演獨角戲。在民辦高校里,如果教師只是站在講臺上講述理論知識,沒有學生互動,你會看到這樣一種景象――睡覺、手機上網、看雜志、小聲講話。這對于民辦高校的教師而言,改變教法迫在眉睫,教師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之上,還要認真備學生,采用什么樣的教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先聽你講,然后才是聽明白講的內容。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大多數學生而言,理論知識是枯燥的,需要用案例來幫助他們理解。在經濟法的教學中,案例教學法使用較多,但也存在問題,案例的分析需要相應的理論知識做支撐,學生沒有記住相關的理論知識,前面學過的知識點忘記了,今天講的知識點事實而非,導致案例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分析問題的能力大打折扣。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法,探尋更適合于學生的教法,使學生能有效的掌握知識。
(三)學生學到的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所學專業不同,經濟法教材的選用自然不同。在民辦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里,選用經濟法教材應偏重于實用性和應用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主要是掌握財經法規,能解決與經濟相關的實際問題。例如對《公司法》的學習,學生掌握在我國如何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這對于將來想創業的學生非常有用。當學完《公司法》這一章節,教師必然要求學生做與公司相關的案例分析題,但多數學生不能完全正確分析,在知識點熟記之后,轉化為應用不那么順暢。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提高經濟法課堂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強調經濟法的作用
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應熟悉有關財務、會計、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能夠知法、懂法和守法。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就業于工商、金融等各類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理財管理工作。目前,企業、公司經濟犯罪逐年增多,經濟秩序嚴重破壞,讓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經濟法非常必要,認識到學習經濟法的重要性,樹立他們的法律觀念,規范他們的行為,以此改善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
(二)由教師的教法轉向學生的學法
傳統教學重視教法,忽略學法,現代教學突顯學法,提倡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經濟法的教學過程中,應由教師的教法轉向學生的學法,教會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方法。讓學生關注身邊發生的與經濟相關的案件,運用經濟法相關知識加以分析。例如有些學生合伙做小生意,合伙人應該簽訂書面的合伙協議,合伙協議上都簽訂哪些內容,合伙人之間怎樣分配利潤與承擔風險。學生學習了《合伙企業法》心里就比較清楚該怎么做,如果學生在經營合伙生意的實踐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再來進一步的探究《合伙企業法》,形成良性循環,那么經濟法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很大改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三)課堂教學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
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專業技能應用型人才,課堂教學應與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起來。經濟法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基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應加強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的互動過程中,發現多數學生不能準確的使用語言表達,往往詞不達意,應加強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實現有效的溝通。教師可以設計專門的案例分析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圍繞一個案例,展開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要具有思考性,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或進行社會實踐主動的進行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0.
篇3
第一條為了促進民辦學校的健康發展,維護民辦學校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民辦學校,是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自籌資金設立的實施學歷教育的非營利教育機構。
第三條本市范圍內的民辦學校,除國有企事業單位和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為本系統或者本區域成員子女設立的實施學歷教育的機構,以及境外機構和個人在本市舉辦的民辦學校之外,均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民辦學校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市民辦學校的統一管理工作;其中,民辦技工學校由*市勞動局統一管理。
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區域內民辦學校的管理工作,并接受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五條民辦學校的辦學經費自理。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民辦學校給予必要的資助。
第六條民辦學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并達到基本的教育質量要求。
第七條民辦學校應當接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的管理、檢查和監督。
第二章民辦學校的設立
第八條設立民辦學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學有專長并熟悉教學業務和學校管理的校(院)長;
(二)有明確的辦學宗旨、培養目標、辦學方案和教學計劃;
(三)有按學校類別、層次與規模配備的符合國家規定的學歷要求并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專職和兼職教師;
(四)有符合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規定的教學場所和教學設備;
(五)有學校的組織章程;
(六)有辦學和教學的管理制度;
(七)有相應的開辦資金和保證日常教學正常開展的經費來源。
第九條經批準設立的民辦學校,其學校名稱應當明確表示學校的類別、層次。
第十條設立民辦學校的申請審批程序,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設立普通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的,向其所在地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并在作出審批決定后的10日內,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二)設立職業學校的,向其所在地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三)設立中等專業學校的,向其所在地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四)申請設立技工學校的,向市勞動局提出;市勞動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五)申請設立高等學校的,向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接到申請后組織*市高等學校設置審議委員會進行評審,對通過評審的,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市人民政府對符合條件的批準籌建,對籌建結束需正式建校的,由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第十一條按本辦法經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審核批準后,方可設立民辦學校。
第三章民辦學校的管理
第十二條民辦學校可設立董事會。民辦學校設立董事會的,董事長為民辦學校的法人代表;不設董事會的,校(院)長為民辦學校的法人代表。
第十三條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選舉與罷免董事長;
(二)聘任與解聘校(院)長;
(三)制訂學校的發展規劃;
(四)決定學校經費的籌集方案,審核學校的預算、決算;
(五)決定學校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六)管理學校的基金與資產;
(七)決定接受捐贈;
(八)修改學校的組織章程。
第十四條民辦學校選聘的董事應當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備案。
第十五條民辦學校校(院)長的任職資格,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學校校(院)長的任職資格執行,但年齡上可適當放寬。
民辦普通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選聘的校長須報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民辦中等專業學校選聘的校長須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民辦職業學校選聘的校長須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民辦技工學校選聘的校長須報市勞動局備案。民辦高等學校選聘的校(院)長須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設立董事會的民辦學校的校(院)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二)組織實施學校的發展規劃;
(三)執行董事會的決議;
(四)管理學校事務,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五)聘任與解聘教職工;
(六)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十七條不設立董事會的民辦學校的校(院)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二)制訂并組織實施學校的發展規劃;
(三)管理學校事務,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四)決定學校經費的籌集方案,審核學校的預算、決算;
(五)聘任與解聘教職工;
(六)決定學校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七)管理學校的基金與資產;
(八)決定接受捐贈;
(九)修改學校的組織章程;
(十)其他職權。
第十八條民辦學校專職或者兼職教師的聘任資格和職稱評定條件,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民辦學校聘任教師,應當與教師簽定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內容應當包括:聘任期限,工作條件和工作紀律,工作報酬和保險、福利待遇,違反聘用合同應當承擔的責任,其他事項。
第十九條民辦高等學校的招生,按照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制訂的招生考試錄取辦法辦理。
民辦普通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高級中學和職業學校招生的計劃,經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納入學校所在地的區、縣的招生計劃;其中,職業學校跨區、縣的招生計劃須經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民辦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計劃須經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民辦技工學校的招生計劃,須報市勞動保障局批準。
民辦學校招收境外學生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條民辦學校教學計劃中設置的主要課程和授課時數,應當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必修課應當選用經國家或者本市正式審定的教材。
第二十一條民辦學校學生學習結束后,經考試合格的,由民辦學校頒發學歷證書;其中,民辦技工學校的學生,經市勞動局技術等級考核合格的,由民辦技工學校發給技術等級證書。
學歷證書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印制,技術等級證書由市勞動局統一印制。
第二十二條民辦學校可以舉辦校辦產業,向社會開展有償服務,在稅收政策方面,與國家舉辦的學校享受同等優惠待遇。
第二十三條民辦學校可以收取學費。學費的標準,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提出,由市物價局核定。
第二十四條民辦學校應當配備財會人員,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
民辦學校的資金、財務管理以及校辦產業并向社會開展有償服務的收益,應當接受財政、審計管理部門的監督與審計。
第二十五條民辦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學生的學籍檔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條民辦學校學生畢業后,在選擇就業和升學方面與國家舉辦的學校的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十七條民辦學校需變更名稱、規模、董事長、校長的,申請應當按設立民辦學校的程序,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審批或者備案。民辦學校需停辦的,應當提供學校善后處置的方案和學校財產清單,向原受理辦學申請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提出申請,由原審批機關作出審批決定。
第二十八條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接到停辦民辦學校的申請后,應當組織有關單位對學校資產進行清理。
第四章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對辦學成績顯著的民辦學校的創辦人、校長及有關人員,應當予以表彰與獎勵。
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對國家舉辦的學校的教師、學生表彰與獎勵的規定,同樣適用于民辦學校。
第三十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視情節輕重,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按下列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一)擅自設立民辦學校的,責令限期改正、停止招生;情節嚴重的,并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民辦學校違反招生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停止招生。
(三)民辦學校管理混亂、教育教學質量低下的,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
(四)民辦學校濫發學歷證書或者技術等級證書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侵吞、私分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民辦學校經費和資金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作出行政處罰,應當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收繳罰款,應當出具市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罰沒財物收據。罰沒收入按規定上繳國庫。
第三十二條民辦學校違反收取學費規定的,由物價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三條拒絕、阻礙執行公務的,由公安部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對行政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訟訴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不提訟,又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部門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章附則
篇4
第一條為了促進民辦學校的健康發展,維護民辦學校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民辦學校,是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自籌資金設立的實施學歷教育的非營利教育機構。
第三條本市范圍內的民辦學校,除國有企事業單位和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為本系統或者本區域成員子女設立的實施學歷教育的機構,以及境外機構和個人在本市舉辦的民辦學校之外,均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民辦學校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市民辦學校的統一管理工作;其中,民辦技工學校由**市勞動局統一管理。
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區域內民辦學校的管理工作,并接受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五條民辦學校的辦學經費自理。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民辦學校給予必要的資助。
第六條民辦學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并達到基本的教育質量要求。
第七條民辦學校應當接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的管理、檢查和監督。
第二章民辦學校的設立
第八條設立民辦學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學有專長并熟悉教學業務和學校管理的校(院)長;
(二)有明確的辦學宗旨、培養目標、辦學方案和教學計劃;
(三)有按學校類別、層次與規模配備的符合國家規定的學歷要求并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專職和兼職教師;
(四)有符合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規定的教學場所和教學設備;
(五)有學校的組織章程;
(六)有辦學和教學的管理制度;
(七)有相應的開辦資金和保證日常教學正常開展的經費來源。
第九條經批準設立的民辦學校,其學校名稱應當明確表示學校的類別、層次。
第十條設立民辦學校的申請審批程序,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設立普通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的,向其所在地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并在作出審批決定后的10日內,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二)設立職業學校的,向其所在地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三)設立中等專業學校的,向其所在地的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四)申請設立技工學校的,向市勞動局提出;市勞動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五)申請設立高等學校的,向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接到申請后組織**市高等學校設置審議委員會進行評審,對通過評審的,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市人民政府對符合條件的批準籌建,對籌建結束需正式建校的,由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第十一條按本辦法經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審核批準后,方可設立民辦學校。
第三章民辦學校的管理
第十二條民辦學校可設立董事會。民辦學校設立董事會的,董事長為民辦學校的法人代表;不設董事會的,校(院)長為民辦學校的法人代表。
第十三條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選舉與罷免董事長;
(二)聘任與解聘校(院)長;
(三)制訂學校的發展規劃;
(四)決定學校經費的籌集方案,審核學校的預算、決算;
(五)決定學校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六)管理學校的基金與資產;
(七)決定接受捐贈;
(八)修改學校的組織章程。
第十四條民辦學校選聘的董事應當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備案。
第十五條民辦學校校(院)長的任職資格,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學校校(院)長的任職資格執行,但年齡上可適當放寬。
民辦普通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和高級中學選聘的校長須報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民辦中等專業學校選聘的校長須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民辦職業學校選聘的校長須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民辦技工學校選聘的校長須報市勞動局備案。民辦高等學校選聘的校(院)長須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設立董事會的民辦學校的校(院)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二)組織實施學校的發展規劃;
(三)執行董事會的決議;
(四)管理學校事務,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五)聘任與解聘教職工;
(六)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十七條不設立董事會的民辦學校的校(院)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二)制訂并組織實施學校的發展規劃;
(三)管理學校事務,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四)決定學校經費的籌集方案,審核學校的預算、決算;
(五)聘任與解聘教職工;
(六)決定學校教職工的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七)管理學校的基金與資產;
(八)決定接受捐贈;
(九)修改學校的組織章程;
(十)其他職權。
第十八條民辦學校專職或者兼職教師的聘任資格和職稱評定條件,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
民辦學校聘任教師,應當與教師簽定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內容應當包括:聘任期限,工作條件和工作紀律,工作報酬和保險、福利待遇,違反聘用合同應當承擔的責任,其他事項。
第十九條民辦高等學校的招生,按照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制訂的招生考試錄取辦法辦理。
民辦普通小學、初級中學、完全中學、高級中學和職業學校招生的計劃,經區、縣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納入學校所在地的區、縣的招生計劃;其中,職業學校跨區、縣的招生計劃須經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民辦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計劃須經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民辦技工學校的招生計劃,須報市勞動保障局批準。
民辦學校招收境外學生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條民辦學校教學計劃中設置的主要課程和授課時數,應當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必修課應當選用經國家或者本市正式審定的教材。
第二十一條民辦學校學生學習結束后,經考試合格的,由民辦學校頒發學歷證書;其中,民辦技工學校的學生,經市勞動局技術等級考核合格的,由民辦技工學校發給技術等級證書。
學歷證書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印制,技術等級證書由市勞動局統一印制。
第二十二條民辦學校可以舉辦校辦產業,向社會開展有償服務,在稅收政策方面,與國家舉辦的學校享受同等優惠待遇。
第二十三條民辦學校可以收取學費。學費的標準,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提出,由市物價局核定。
第二十四條民辦學校應當配備財會人員,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
民辦學校的資金、財務管理以及校辦產業并向社會開展有償服務的收益,應當接受財政、審計管理部門的監督與審計。
第二十五條民辦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學生的學籍檔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條民辦學校學生畢業后,在選擇就業和升學方面與國家舉辦的學校的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十七條民辦學校需變更名稱、規模、董事長、校長的,申請應當按設立民辦學校的程序,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審批或者備案。民辦學校需停辦的,應當提供學校善后處置的方案和學校財產清單,向原受理辦學申請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提出申請,由原審批機關作出審批決定。
第二十八條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接到停辦民辦學校的申請后,應當組織有關單位對學校資產進行清理。
第四章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對辦學成績顯著的民辦學校的創辦人、校長及有關人員,應當予以表彰與獎勵。
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對國家舉辦的學校的教師、學生表彰與獎勵的規定,同樣適用于民辦學校。
第三十條對違反本辦法的,視情節輕重,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按下列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一)擅自設立民辦學校的,責令限期改正、停止招生;情節嚴重的,并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民辦學校違反招生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停止招生。
(三)民辦學校管理混亂、教育教學質量低下的,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
(四)民辦學校濫發學歷證書或者技術等級證書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侵吞、私分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民辦學校經費和資金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市勞動局作出行政處罰,應當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收繳罰款,應當出具市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罰沒財物收據。罰沒收入按規定上繳國庫。
第三十二條民辦學校違反收取學費規定的,由物價部門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三條拒絕、阻礙執行公務的,由公安部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對行政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訟訴法》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復議,不提訟,又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部門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需投資設立實施非學歷教育的機構的,按《**市社會力量辦學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
篇5
2011年工作總結
一、基礎教育工作
(一)“普九”工作鞏固提高。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2011年全縣共投入公用經費5517萬元,免教科書730.6萬元,享受“一補”資金281萬元。“三保”政策進一步落實,編制內教師工資都能按時足額發放。投入資金1096萬元,安排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5個,新建面積 13955平方米。
止目前,我縣的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階段兒童入學率101.9%,7—15周歲殘疾兒童入學率100%,15周歲完成率100%,15周歲文盲率0%,17周歲完成率100%,初中輟學率1.7%,小學輟學率0%。
(二)幼兒教育蓬勃發展。目前我縣有幼兒園56所,入園兒童8671人,其中鄉鎮政府所在地幼兒園入園率90%。有學前班270班,入班兒童9844人。我縣已建成省級示范幼兒園1所,市級示范幼兒園2所,鄉鎮中心幼兒園17所,各類幼兒辦學點22個,幼兒教育初步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相結合的多種辦學模式并進的發展格局。
(三)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1、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建立了師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師德教育工作網絡;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對在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2、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對高中教師進行了新課程遠程教育培訓工作,并成立了高中新課程培訓領導小組和汝南縣高中新課程學習中心。進行了初中班主任培訓和小學教師班主任培訓;并進行了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3、加強了教師的學歷教育和高學歷教育,鼓勵在職教師參加全國成人高招、自學考試等學歷深造考試。4、配合省、市教育局進行了骨干教師培訓,共培訓省級骨干教師20人,市級骨干教師26人;我縣有8人被評選為國家級骨干教師,30人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50人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
(四)以新課改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一是強化領導。縣、鄉、校層層設崗,營造“抓質量、提質量、上質量”的輿論氛圍,全員樹立以質量生存、靠質量取勝、謀質量發展的觀念。二是明確目標。從小學“兩率”(及格率、優秀率)、初中“三率一分”(年輟學率、中招錄取報到率、中招優秀率、中招平均分),普通高考上線人數到教師素質提升等各項指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三是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挖掘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用先進教育理念引領新的教學模式。四是組織開展初中、小學學科競賽活動。鄉鎮組織初賽,縣里組織決賽,并表彰獎勵優勝者及輔導教師。五是建立立體式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在原有評價的基礎上,縣局對初中,鄉對所轄小學分別實施質量評估和質量監控。六是強化對教育質量的督導和考評,實行教育質量考核一票否決制。對教育質量年活動中開展的各項活動全部納入對單位和個人的年終評價,并實行嚴格的獎懲。
(六)體育、衛生、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下發了《關于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工作意見》,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切實開足、開齊并上好體育課,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下發了《汝南縣教育體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了責任,分解了任務,建立了晨檢制度,建立健全了信息報告制度和應急處置機制;下發了《學校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關于在全縣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活動通知》等文件,召開了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專題會、預防校園暴力安全工作會,加強了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組織開展了全縣中小學校舍安全工作大檢查、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及少年兒童安全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和全縣學校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全縣幼兒園用車專項整治、全縣學校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等活動,有效地預防了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二、職業教育、民辦教育工作
職業教育工作。多方協調,爭取政策和資金,統籌縣域職業教育資源,調整職業學校布局,將馬鄉職業高中(汝南縣第一職業中專)、老君廟高中、縣衛校、縣農機校、農廣校、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及其它公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資源整合,總投資1億元在實驗中學原址建立120班規模、在校生6000人的汝南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職業學校2011年6月首期招生1500人。
民辦教育工作。一是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車管理制度,規范了校車管理。二是加強民辦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積極組織民辦學校校長參加市局組織的校長培訓班,并積極開展民辦學校教研教改活動,努力探索課改新路子,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三是加強民辦學校的設置、審批及年審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的設置審批程序及各級各類民辦學校的設置標準審批學校,分五個檢查組對全縣的各級各類培訓機構及民辦學校進行了排查,取締了沒有辦學資格的學校。
三、常規工作
(一)狠抓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從三個層面抓起。一是局黨組成員實行周匯報制度,黨組成員每周五必須在局辦公會上匯報本周工作的督導和落實情況。教體局局長以身作則,趙局長從10月16日報到至今,已走訪了十一個鄉鎮,檢查了全縣200多所學校,深入一線,了解情況,看望教師,慰問教師。二是落實政務公開制度,提高機關工作效率,要求各股室把每周工作內容公開,寫在公示欄上,實行開門辦公,并在局辦公會上匯報每周的工作落實情況,有效地提高了機關工作效率。三是落實校長吃住在校制度,與學生同吃同住。各校長必須安裝固定電話,隨時檢查在崗情況,現在各中心校、各中學辦公電話已安裝完畢,匯報工作盡量使用電話匯報;教體局下鄉督導,到校必查校長的聽課記錄和業務活動開展記錄,聽取校長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匯報,工作抓的不實的校長到局辦公會上作表態發言。
(二)狠抓校園管理,創建優美環境。以學校校園管理為突破口,狠抓了校園文化建設,此項工作的開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領導干部和教師的關系正在貼近,校長的責任心正在加強,廣大師生的信心正在提升,教師的工作熱情正在高漲,我們的校園更加整潔,學生學習氛圍更為濃厚,務實重干的風氣正在形成,教育形象正在改變。
(三)狠抓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狠抓了教學管理。此項工作的開展,有效地推進了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逐步規范。各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健全,教學工作計劃周全;校長們親自任主科,以教學領導教學;校長工作更扎實,措施更有力;教師的備課質量逐步提高;過程性檢測訓練更加扎實有效;校際交流日益活躍;教研機構制度基本完善,校本教研全面開展;青年教師培養措施得力。教師素質有了明顯提高,課堂教學有明顯成效,教學質量也相應提高。
(四)精簡超編人員,充實一線力量。完成了大王、舍屯和張崗中心校的撤并工作;實現了中心校人員分流,把39名中心校的教師骨干充實到了教學第一線,充實了一線教師隊伍,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
(五)構建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成立了汝南縣高中教科研領導小組和汝南縣高中學科中心教研組。構建了我縣高中教育交流平臺,依托學科中心教研組優勢,統一組織我縣高中開展教學交流和溝通,形成了全縣高中教育工作一盤棋,實現了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六)整合農村小學,優化教育資源。在反復調查的基礎上,2011年年底計劃撤銷一批生源少、規模小、辦學效益低的小學52所。使教育資源流向集中,有利于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整體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七)建立教育網絡,提高辦公效率。建立了教育系統辦公網絡,出臺了汝南縣教育系統電子公文管理辦法,各類規范性文件按照規范格式制成電子文檔在汝南縣教體局網上進行傳輸,不再印發紙質文件。充分利用了網絡平臺,提高了教育系統辦公自動化水平,減少了公文運轉環節和成本,切實提高了辦公效率。
(八)建立規章制度,規范學校管理。為加強人事管理,制定《病退教師管理辦法》和《教師聘任管理辦法》;為改變校園環境,制定了《中小學校園管理辦法》;為加強對校長的管理,制定了《小學校長管理辦法》和《初中校長管理辦法》;為加強教學管理,制定了《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規定》、《教學評估細則》和《學校管理評估細則》;為創建窗口學校,制定了《示范性初中創建標準》;為加強平安建設,制定了《中小學校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這些制度經過醞釀討論、征求意見,成熟后已經下發。各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加強制度建設,真正建立了強化學校內部管理的長效機制。
篇6
×市教育局民辦教育考察組
×(××年月日)
×為了大力推進“一化兩率先”工程,促進我市民辦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年月日至月日,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處牽頭,組織縣區教育局民辦教育負責人和全市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校長、舉辦者,由市教育局局長助理歐陽超英帶隊,對浙江省臺州、紹興兩市的民辦教育進行了考察學習。通過座談交流和實地參觀,我們深切感受到臺州、紹興兩地民辦教育的蓬勃生機,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和有益啟示,有助于進一步推進我市民辦教育的發展。
×一、臺州、紹興基本情況
×臺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陸地面積平方千米,淺海面積萬平方千米,人口萬人。市區由椒江、黃巖、路橋個區組成,轄臨海、溫嶺個縣級市和玉環、天臺、仙居、三門個縣。年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臺州地區,設立地級臺州市。臺州是中國最主要的服裝機械生產和出口基地,服裝機械產值占全國行業總產值的、世界產值的左右,曲折縫機和裁剪機已占有世界市場約的份額。臺州家電工業發達,是國內最大的制冷配件生產基地之一,所產制冷配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逾,為國內外眾多著名空調、冰箱生產企業配套;冷柜產銷量連續多年居全國同行前列,市場占有率達以上;空調器出口意大利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廚房系列和衛浴系列,在國內市場占有相當比重,壓力鍋、不粘鍋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和左右。
×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寧波之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其中市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原創:素有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紹興是我國經濟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之一,××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億元,人均超過美元。紹興經濟發展以民營為主,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的%左右,第二產業尤為發達,第二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左右。紹興專業市場遍布全市,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場家,××年成交額億元,其中年銷售超億元的有家,超億元的有家。中國輕紡城年成交額達億元,是我國最大的輕紡產品專業市場、亞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紹興歷史悠久,地靈人杰,文化底蘊深厚。紹興以其秀麗山川哺育了眾多的志士仁人。如春秋戰國“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東漢哲學家王充,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政治家謝安,唐代詩人賀知章,南宋詩人陸游,元朝畫家王冕、詩人楊維楨,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書畫家徐渭,清朝畫家陳洪綬、任伯年、史學家章學誠等,以及近現代的“三烈士”徐錫麟、秋瑾、陶成章,學界泰斗,文化巨匠魯迅,開國總理和范文瀾、、竺可楨等。
×二、臺州、紹興民辦教育發展情況
×深厚的文化底蘊、發達的經濟水平和強烈的民營意識,孕育了臺州、紹興快速發展的民辦教育。
×臺州、紹興民辦教育起步早、發展快,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前列。臺州市到××年底,共有各級各類民辦教育機構個,其中幼兒園所,小學所、初中所、普通高中所、職業中學所、專修學院所、成人培訓學校所;民辦學校在校生萬人,教職工總數萬人,校園占地面積畝,學校資產總值達億元,民間辦學總投資達億元。初步形成了學歷教育、文化助學、技能培訓、藝術體育訓練兼容并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齊頭并進的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民辦教育體系,涌現了一批辦學指導思想端正、辦學質量較高、管理規范、環境優美的民辦學校。
×紹興市民辦教育起步于世紀年代,辦學形式多樣,有派或工商聯等社會團體參與,有企業和個人投資或集資辦學,有政府部門與企業或個人聯合辦學。民辦教育成為紹興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目前全市有學歷教育民辦學校所(不含幼兒園和培訓班),占地面積余畝,在校生多人,教職工名,累計投入資金多億,投資額在億元以上的學校有所,優秀民辦學校占浙江全省總數的。紹興諸暨市民辦教育發展最快,經教育部門批準的民辦學校共有所,其中幼兒園所、普通中小學所、職業學校所,在校生人,占全市在校生總數的。年,海亮外國語學校順利建成,年,天馬實驗學校和榮懷中學相繼落成。這所高起點、高規格的民辦學校的興起,成了諸暨民辦教育發展里程碑上的亮點。
×三、臺州、紹興民辦教育發展的特點
×臺州、紹興民辦學校起步早、起點高、投入大、質量好,呈現出如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投入主體多元化。臺州、紹興的民辦學校投資者呈現多元化特點,有的是企業投資、有的是社會團體投資、有的是自然人投資,有的兼而有之,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是混合所有制投資。臺州市椒江區的書生中學就是由椒江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之間,籌集股份資金萬元創辦的中國第一所教育股份制的民辦學校。中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任法人代表、校長,區教育局副局長陶仙法兼任常務副校長。如今書生中學已發展成為資產規模逾億元的書生教育集團,辦有書生中學、書生小學和書生幼兒園、通巨幼兒園、成人教育中心、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等教育機構。
×臺州市東港雙語學校,是全國第一所混合所有制學校的民辦學校,在億元的總投資中,當地民營企業的投資占,椒江區政府作為投資一方占的股份。此外,區政府每年根據招生數額的實際情況,向這所學校下撥萬元以內的學生公用經費,連續補助年。
×紹興諸暨市天馬實驗學校由該市天馬房地產開發公司獨家出資億創辦,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既相對獨立又集中管理的完全學校。學校占地畝,建筑面積萬平方,有個教學班。紹興越秀外國語職業學院則由紹興新昌合成化工廠、民盟紹興市委和紹興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
×我們參觀的學校中,只有臺州市路橋區蓬街鎮私立中學是個人投資辦學。
×(二)政策扶持具體化。從年頒布的《臺州地區社會力量辦學若干暫行辦法》,到后來制定頒發的《關于進一步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若干意見》,臺州市對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也因此促成了臺州民辦教育在辦學主體、辦學體制、經費投入機制上都出現鮮明的多元多樣的特征來。
民辦教育在土地征用和建設配套等各項稅費減免上享受與公辦學校同樣的優惠政策;在收費上,根據生均培養成本自行確定學費和住宿費標準。在本市繳納所得稅的企業用稅后利潤在本地投資辦學的,與其投資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用于辦學的,由同級財政全額予以補助。教師在公民辦學校間可相互流動。各級各類公辦學校的計劃外招生,要在保證其同類民辦學校完成當年招生計劃的前提下進行。同時對辦學成績顯著,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優秀示范、重點學校的教育機構,每年度分別按應使用教師數的/⒊/和/給予相當于公辦教師平均基本工資數額的獎勵。
對自建校舍舉辦學歷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教育機構,在學校規范招生、規范辦學的前提下,可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給予鼓勵支持,在校生超過人的,每年獎勵萬元;在校生超過人的,每年獎勵萬元;在校生超過人的,每年獎勵萬元。
×對自建校舍舉辦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機構,按每一個畢業生獎勵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對自建校舍舉辦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超過人,且管理規范、教育教學質量較好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當地政府按公辦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不少于%給予補助。
×紹興市諸暨市還出臺優惠政策,對民辦學校招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收費標準與公辦學校相同且單獨編班,市財政撥付與公辦學校相同標準的公用經費和人員經費;高中階段按市教育局統一規劃招收初中畢業生,在收費標準與公辦學校相同的前提下,市財政撥付與公辦學校相同標準的人員經費。
×(三)教師流動規范化。臺州、紹興兩市在民辦學校教師管理上的做法基本相同,教師招聘和流動都統一納入教育主管部門管理之下,人事關系放在教育局或人才交流中心。本市公辦學校教師應聘到民辦學校任教,保留公辦教師身份不變;離開民辦學校愿意回到公辦學校的,教育行政部門應予以妥善安排。聘用外地優秀教師,經學校所在地主管部門批準,并且服務期在年以上,男周歲以下、女周歲以下,可由學校主管部門重新建檔,在醫療、養老保險等方面享受公辦教師的同等待遇。另外教育行政部門還可以派出公辦學校領導和教師到民辦學校工作,以此來加強民辦學校的師資隊伍。民辦學校教師基本沒有后顧之憂,當地政府規定,不管是民辦學校教師,還是在公辦學校教師,年前參加工作的,養老保險都視為已交,以后繼續交納養老保險可由現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辦理退休手續。兩市都規定,民辦學校教師的流動必須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管理下進行,招聘新就業的師范院校畢業生也要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劃,聘期不得低于年。由于這些措施的保障,其民辦學校教師隊伍非常穩定,教師流動非常有序,從而保證了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
×(四)內部管理科學化。臺州、紹興民辦學校的管理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州結合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創造出的新的辦學模式——教育股份制,這個概念的具體內涵指:以入股集資取得社會資本的使用權,以持股份額分配股息(不可分紅,積累用于辦學再投入)和承擔有限風險,以招聘校長實行科學管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創新制度。這一模式采用股份制方式融資,分離了資產所有權和學校管理權。影響最大的是臺州市椒江區“書生教育實業有限公司”,該教育實體是由臺州市第三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等個法人共同發起創辦,除了個法人股外,另外以萬元一股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到年月共籌集資金萬元,創辦了書生中學。以書生教育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臺州教育股份制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雙法人的運作結構和公司制管理方法。其模式中管理系統由股東大會、監事會和董事會構成,操作系統則由公司和學校雙法人構成。股份公司為資本運行機構,負責籌集、使用和經營資金,致力于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按比例向股東支付股息;學校為教育運行機構,負責資本管理,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股份制中,股東大會、監事會、董事會、公司和學校各司其職,投資方、股份公司、學校職權分明,從而確保教育效益與資本效益雙豐收。在學校內部管理上,各學校也都按照現代教育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實行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實行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考核獎懲制,重視人本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使管理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規范。
×四、臺州、紹興民辦教育對我市民辦教育發展的啟示
×建市以來,特別是年以來,我市民辦教育發展很快,學校數量、辦學規模和辦學檔次都有很大提升,民辦教育成為我市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在市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但是對照浙江臺州、紹興兩地的民辦教育發展,我們明顯存在著投資主體單一、資金注入不足、辦學規模偏小、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我市民辦教育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切實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關于民辦教育的一系列扶持和獎勵政策。《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七章對民辦教育規定了條扶持與獎勵政策;年市政府出臺的《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事業的意見》中也規定了一系列的鼓勵扶持政策;建市以來,各縣區也相繼出臺了一些鼓勵扶持政策措施。對這些已有政策措施,要進一步落實到位;有些條款籠統、不具體,或者僅僅是原則性的規定,要進一步具體化,給民辦學校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二要通過當地黨委政府對民辦學校在建校用地、貸款、基建規費、教師流動、專項獎勵基金等方面制定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特別是要真正打通公辦教師向民辦學校流通的渠道。三要切實解決好教師的養老保險問題。教師在公辦學校期間的養老保險要由原來渠道補交到位,或參照浙江的做法視為已交;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敦促和支持民辦學校按規定辦理教職工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險,勞動保障部門要按事業單位性質給民辦學校教師辦理養老保險,從而徹底解決教職工的后顧之憂。
×(二)提倡和鼓勵大型企業、名牌學校創辦民辦學校。大型企業資金充足,影響力大,具有投資辦學的優勢,其稅后利潤在本地投資辦學的,與投資額對應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可由同級財政予以返還。原創:名校帶民校、名校創民校是進一步放大優質教育資源,發揮民辦機制活力的有效手段。省、市重點中學、示范初中、省實驗小學、省示范性幼兒園,結對帶一所民辦學校,定期派人到民辦學校協助管理,派教師去授課,開展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促進民辦學校的健康發展。名校利用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創辦民校更是一條發展壯大宿遷教育事業的捷徑。
篇7
關于縣域(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必須千方百計推動,多管齊下地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如:教育經費要在合理補償的基礎上均衡安排;大力推進兼顧效益的規范化學校建設;對教師隊伍實行待遇一體化基礎上的合理配置和流動;以制度完善和改革促進生源均衡分配;改進學校管理方式,通過好學校帶動差學校發展;加強教育評估,實行評估結果公告制度,等。要充分發揮教育督導執法監督職能,強化教育督導督政職能,促進政府全面履行法律規定的教育責任,辦好每一所學校,同時建立縣域教育現代化督導評估制度,在強化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關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戰略結構性調整。我省職業技術教育總體規模偏小,是高中階段教育的短板,特別需要進行戰略結構性調整。要把中等技術職業教育戰略性結構調整作為政府責任,調動各級政府跨市招生的自覺性,創新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籌措資金的中職學生資助體系,建立激勵型財政撥款機制。
關于加快提升高等學校自主創新能力。要立足于廣東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自主創新的主攻方向來把握廣東高校自主創新能力又好又快提升,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大力完善自主創新體系,實施自主創新重大科技專項,培育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營造良好的自主創新環境,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全力加強高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科研創新體系和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科研創新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加強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增強科技成果轉化和工程化能力,強化科研管理的分類指導,加強學位點建設規劃,加大學科層次、結構、區域布局的調整力度。
關于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目前,我省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素質總體薄弱現象十分嚴峻,待遇和社會保障程度整體偏低。應建立農村教師補充新機制、農村教師培養培訓新機制和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新機制,破解農村教師隊伍發展困境,同時建立農村代課教師規范的管理制度、城鄉教師雙向交流制度、農村教師培訓制度,形成農村教師隊伍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由于我省教師隊伍數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省教育系統內部應形成教師培養鏈條,建立健全大學、中學、小學三個層次的教師培養體系,從根本上解決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應充分利用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優勢,建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體系,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全員培訓。
我省職業技術教育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素質不高,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培養培訓渠道不多,對此,建議啟動雙師人才工程,每三年分別在高職高專院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各選拔一批專業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進行培訓,建設一批技術團隊:建立一個比較完備的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和形式多樣的培養培訓機制,鼓勵有能力的教師到企業參與合作項目的開發,實施職業技術學校“特聘教師”計劃,向社會公開招聘人才。
針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通力協作,調整制定好相關政策;加強學術帶頭人培養,創造更好的條件,引進大師級人才;建立充滿活力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研究解決高校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長效機制,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全面理解人才概念,既要引進具有深厚學術造詣的大師級人才,又要培養動手能力強、技術精湛的雙師型優秀人才,同時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
關于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民辦教育已成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也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為進一步促進民辦學校發展,應鼓勵、吸引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教育,同時規范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控制營利性,倡導公益性,完善民辦學校的準入制度,加強民辦學校資產監管。而民辦學校作為教育服務的生產組織,應不斷培育和發展自身的競爭優勢,提高獲取稀缺教育資源的競爭能力,提高辦學質量,為社會不同需求選擇的人群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才能穩操勝券,持續發展。
關于解決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導致人口分布格局發生變化和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對教育資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戰。應建立和完善非戶籍義務教育學生教育經費的分擔保障機制,把常住非戶籍人口子女義務教育納入教育發展規劃統籌安排,進一步制訂和完善非戶籍常住人口管理辦法;堅持公辦和民辦并舉,積極鼓勵和扶持民辦教育發展,特別要加大對招收農民工子女的民辦學校的扶持、管理和指導。
篇8
【關鍵詞】農民工市民化;隨遷子女;教育權利公平
在社會結構巨變和經濟形勢多元化的背景下,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權利沒有得到保障問題已成為社會不容忽視的現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2013年十提出“積極推進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可知教育公平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農民工市民化大趨勢下,賦予農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權利,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公平的環境中成長是當務之急。
一、研究背景
受教育權是人生而俱來的權利,是憲法賦予每一個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人權。國家作為受教育權的義務主體,有義務為每一位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的實現創造必要的條件和物質保障。農民工群體是社會現存的弱勢群體之一,農民工子女理應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國家應對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保障,進而更好地實現受教育的平等。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達1167萬人,數量龐大的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狀況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重點和焦點。
二、農民工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利不平等的表現及原因
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或原則。是指既要符合社會整體的發展和穩定,又要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和需要,并從兩者的辨證關系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從這個意義上看,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
(一)農民工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利不平等的表現
1.起跑線上的不平等。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難,由于二元戶籍制度的影響,農民工子女不能享有同城市兒童相同的義務教育權利,即使享有也要付出較高的入學成本。教育部今年2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后只是解決了部分經濟實力和學習能力較強的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大部分農民工隨遷子女仍被排斥在城市教育體系之外。
2.教育資源享有上的不平等。(1)農民工隨遷子女學習環境和條件差:由于農民工自身的現實條件包括經濟實力、生活習慣、社會資本、人力資本等方面的欠缺,農民工隨遷子女大多數進入民辦學校就讀,民辦學校由于資金的不足,其教育環境嘈雜簡陋,教育設備簡單、落后,使得農民工隨遷子女享受教育設施合法權利收到侵害。(2)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資源和教育質量難以保障。由于農民工隨遷子女一般就讀民辦學校,民辦學校的師資隊伍一般較薄弱,質量缺乏保障,無尤其是不少學校以營利為辦學目的,使得這些學校缺乏良好的教學條件。農民工子弟學校教育法同正規教育接軌。
3. 社會心理對待上的不平等。那些有幸進入公辦學校上學的孩子也承受著各種壓力。隨著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部分農民工子女涌入了一些公辦學校,城市學生的家長面對這一現象就會一些排斥的想法,他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農民工的子女在一起讀書,因為在他們看來,農民工這一群體普遍生活壓力很大,平時忙于生計對孩子普遍缺少教育和管理,如果自己的孩子和這些農民工子女在一起上學,受到一些壞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是在所難免的。城市學生家長的這種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久而久之,使得這些在公辦學校就讀的農民工子女常常會感到被同學甚至是老師所歧視,產生了很嚴重的自卑心理,地區語言的差異也成為他們與周圍溝通的一大障礙,使得他們不愿意主動與周圍的老師同學交流,很難融入集體。
(二)農民工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利不平等的原因
1.戶籍制度的障礙。由于中國長期實施二元戶籍制度,農民工的工作流動性較強,其子女的受教育學校會隨著農民工工作地點的改變而改變,學校的變化會涉及到農民工子女檔案、戶籍等一系列基本證件的調轉,增加了學籍調出學校和學籍調入學校的工作量,包括調檔函的轉出和接受以及一系列的交接工作。
2.教育制度障礙。農民隨遷子女的生活環境同城市兒童有較大差異,其生活習慣、性格特征、人際交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沖突、矛盾和事故,一些公辦學校對隨遷農民工子女設置一定的入學門檻,比如,征收高額借讀費、贊助費和其他巧立名目的一系列費用,導致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利被剝奪。
3.地方政府對國家有關農民工隨遷子女政策落實不到位。2008―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的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獎勵性補助資金已達158.3億元。各地將中央獎勵資金主要用于補充接收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用經費和改善辦學條件,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利用教育資金發展本地區其他行業,沒有按照國家的本意對農民工子女教育進行投資,嚴重損害了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受教育權利。
三、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利公平問題的具體對策
受教育者有權要求政府平等地為其學習提供條件,政府有義務保障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資源。
(一)建立、健全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有關法律和法規,從法律上賦予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的權利
法律法規是保障農民工合法權利的最有利途徑,但是相對于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法律法規只是出臺了不具有普遍約束力和法律強制性的暫行辦法等文件,而且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解決有絕對的滯后性。為了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受教育的權利,出臺的法律要及時、準確、迅速。所以制訂統一的《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法》,針對農民工隨遷子女的特點,對其在流入地就學的教育責任的劃分、教育經費的籌措、就學條件、入學方法、收費標準、升學辦法等做出詳細規定。落實流入地政府的責任,細化學校應該履行的義務,規范對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管理。流入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應按照法律規定,嚴格規范義務教育階段的辦學行為,依法保障流動兒童在流入地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二)建立農民工隨遷子女戶籍資料的電子檔案管理制度,以適應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流動性
對于和戶籍相關的學生料案問題要根據農民工隨遷了女流動性強的特點進行管理。為了方便學校管理,可以把學生的身份證號作為電子檔案編號,為每一個學生建立電子學籍。當學生給有轉學需要的時候,只需要將電子檔案的資料進行補充和修改,這樣既有利于及時掌握學生的就學情況,省去了繁瑣的手續,也有利于學校之間的對接和對學生的管理。
(三)加強對學校的專項基金的投入,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享有同樣的教育資源
農民工子女進入城市學校就學實際上占用了城市的教育資源,進而導致流入地政府陷入為農民工隨遷子女提供公共教育服務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無法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第一,政府應加大對大多數農民工隨遷子女就讀的民辦學校投資力度,不斷提升民辦學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并進一步放寬農民工子女的入學門檻。第二,公辦學校要加快自身的改革,全面接受農民工子女入學,并且要針對實際情況來完善和改進教學管理辦法,確保農民工子女享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
(四)實施農民工隨遷子女社區教育
通過社區教育協調模式,為農民工隨遷子女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機會。農民工社區教育是對“義務教育體制”存在的漏洞的填補,使農民工隨遷子女通過社區教育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目前,我國對農民工問題已劃分部分經費,農民工社區管理部門應利用經費在社區中建立學校、培訓機構、社區教育,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受教育的機會。在社區居民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增加農民工待遇、教育公平、農民工問題等方面的內容,徹底改變農民工自身的自卑心理和城市居民的優越感,從心理上消除兩者的隔閡和差距。
參考文獻
[1] 馮虹,張藝.北京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問題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1(4).
[2] 劉復興,我國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與公平機制[J],教育研究,2012(10).
[3] 李軍鵬.公共管理學[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10(10).
[4] 胡杰成.農民工市民化研究[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9).
篇9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有效防范、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為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對全市各類學校安全隱患進行分類整治。通過整治,建立完善學校安全管理體系,充實安全管理人員,健全安全工作制度,減少安全隱患,改善學校內部及周邊環境安全狀況,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提高社會對學生的安全保護程度。在上半年“學校安全大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安全管理專項整治,促進全市教育和諧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了做好學校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成立原平市學校安全專項整治領導組和學校安全專項整治檢查工作組及辦公室。
(一)原平市學校安全專項整治領導組
負責學校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安排部署,每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專項整治中存在的問題。
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政教股
三、專項整治范圍
全市各中小學校、幼兒園。
四、專項整治檢查的內容
(一)各級各類學校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文件、會議精神的情況。
(二)對學校消防設施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全面檢查。對消防設施不齊全的要盡快補上,對電線、電纜等設施陳舊老化的要及時更新,對學生宿舍內的違章用電堅決取締。要加強對校園內電網設施的
改造,徹底消除隱患。重點排查消防設施、應急照明、指示標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落實情況。
(三)對學校交通安全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學校、幼兒園周邊路段警告、限速、慢行、讓行等交通標志、施劃人行橫道線及交通安全設的設置完善情況。重點檢查學校購買或租用專門用于接送師生
的機動車輛是否經檢驗合格并定期維護和檢測,接送師生的機動車駕駛員資質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是否存在超員現象。
(四)對學校各項教學生活設施設備的使用維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防止樓梯間擠壓踩踏事故的發生。要經常組織對樓道、設施的專項檢查,損壞的照明設備要及時更換,上下樓通道數量和樓梯寬度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學生人數需要的,要增加和建設新的通道。重點檢查鍋爐、燃氣、水電氣、體育場地與器材等重要設備的使用、維護情況,放射物質、易燃易爆、劇毒化學品等危險物質存放設施,以及實驗室、學生食堂、宿舍、廁所等重要場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五)對學校校園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治安狀況、道路交通和經營場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學校附近有生產、經營和儲存有毒、有害和危險品的工廠企業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是否已提醒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對這類企業該停產的停產,該停業的停業。
(六)對學校的危房改造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是否有D級危房仍在使用,對于一般危房是否及時加固檢修,校舍是否位于可能受到滑坡、塌方、泥石流、洪水危害的位置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
(七)對各項集體活動是否有安全保障進行全面檢查。要加強體育活動的安全工作,開展大型體育活動及其他大型活動,必須經過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須事先報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方可組織。對學生勤工儉學、社會實踐活動,要按照國家有關法規進行,有嚴密的安全保障措施,決不允許學生從事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工作。結合本校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健身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在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中,必須加強管理,嚴密組織,精心安排,切實加強安全和防范工作,確保師生安全。對于大型活動,必須遵守報批制度,編制安全工作預案。學校在組織外出活動時,嚴禁租用無證、無牌、車況差及非載人車輛,并嚴禁超載。
(八)對學校食堂是否符合衛生標準進行全面檢查。對學校的衛生設施、餐飲設施、日常飲用水的管理情況,食品衛生許可證領取情況,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等進行檢查。要進一步改進學校后勤管理工作,重點加強食堂、水房、鍋爐房、電工房等場所的管理。要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檢查,嚴把食品進貨關,對變質、超期或不符合規定的食品堅決杜絕進入學校食堂,同時要提高防范意識,采取相應的措施,嚴防不法分子投毒破壞。還要特別注意做好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九)對學校安全教育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學校安全教育的組織情況,開學第一周的“安全教育和防災演練”活動情況,放假前進行安全教育的情況,學校“安全日”活動開展情況,中小學兼職法制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的聘用情況,組織學生開展緊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練情況,中小學校長、教師安全培訓開展情況。
(十)對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設和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學校安全穩定領導機構是否健全,責任制度、檢查報告制度是否完善落實;校園安全防控系統設備、設施運行是否正常;校園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是否健全和落實,“安全管理日志”的執行情況。
(十一)對學校門衛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是否配備了合格的保衛人員和相應的防衛器材,嚴格執行出入校園管理制度。是否落實了外來人員準入登記、檢查、驗證制度,能準確了解外人進入校園的意圖和動機,嚴防無業人員、精神病患者、閑雜人員、不明身份人員進入校園。嚴禁學生將管制器具等危險物品帶入校園。
(十二)對寄宿制學校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措施是否落實進行全面檢查。寄宿制學校是否針對學生年齡較小、防范意識不強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管理辦法,加強管理指導,嚴格實行夜間值班巡
查制度,確保學生安全。要切實做好防止食物中毒有關工作,積極預防各類流行傳染病的發生。
(十三)對學校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應急管理機構、機制和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對重大危險源、重大隱患及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是否建立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應急準備情況。
五、工作分工
按照“教育局統一領導、有關股室參與聯動”和“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聯校、軒礦教育中心負責本聯校內的學校的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治;市直學校、民辦學校、幼兒園負責校內的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治。市教育局領導按照包片各負其責,教育局相關股室負責監督各聯校、軒礦教育中心、市直各學校、民辦學校、幼兒園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治工作。
六、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8月):學校自查自整階段
各學校要制訂出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做好專項整治工作的全面部署,并認真對學校安全工作做一次全面徹底的自查。對查出的隱患實行“編號登記、限期整改、專人負責、復查消
號”,并制訂整改方案,進行全面整改。
各聯校、市直學校(幼兒園)和民辦學校將本學校安全隱患分類登記造冊,上報市專項整治檢查組辦公室電子檔案一份。
第二階段(9、10月):檢查整治階段
各聯校要對所屬中小學及幼兒園進行100%的檢查。包片局領導要檢查100%的市直學校和抽查50%的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及民辦學校。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治。對一時難以治理的,要制訂限期整改計劃和應急監控預案,對自身無法解決的要及時上報專項整治領導組及當地人民政府。與此同時,要及時落實資金,明確責任,限期達到整治目標。
第三階段(11月):督查整治階段
專項整治領導組對30%的學校進行抽查檢查,對重點問題學校進行100%的督查,提出分類整治意見和措施。
第四階段(12月):“回頭看”再檢查及總結階段
各學校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回顧,進行反復查、查反復,形成書面總結,并上報專項整治檢查組辦公室電子檔案一份。學校安全專項整治領導組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對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著的學校,予以表彰獎勵;對整治不力、問題突出的學校,責令延長專項整治期限,并追究有關負責人責任。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學校要在市專項治理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安全隱患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并結合實際,迅速制定專項整治的具體實施辦法,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全面整治,確保落實,堅決不留死角。
(二)規范檢查,嚴格制度。各學校要建立完善專項整治工作制度,嚴格檢查程序,將檢查結果形成書面材料,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問題或違法行為,立即上報。在學校安全整治檢查中不認真履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篇10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省教育廳、市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按照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原則,結合我區實際,對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切實把免費義務教育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堅持義務教育公平性原則,積極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強化落實義務教育劃片招生、免試入學制度,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二、入學劃片原則
1.今年我區繼續實行小學、初中劃片招生、免試入學的招生政策。為了確保本區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有相對應的服務學校,今年除城區初中學校(*學校初中部、*學校)外,其他小學、初中劃片方案保持穩定,劃片方案不變。同時一小東校區四年級學生不再并入一小西校區,在原校升入五年級(*學校初中部、*學校劃片范圍附后)。
2.認定學生服務區片學校,應堅持學生戶籍所在地與法定監護人戶籍所在地相統一、學生戶籍所在地與實際常住地相統一的原則,且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戶主。
3.全區各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進城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按照“農民工子女入學無障礙”的工作要求以及區教育局關于農民工子女就近就讀的要求,主動協調當地公安、企業等部門,做好調查摸底,切實保障進城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三、招生入學
1.片內生的認定及入學
片內生的認定具體分以下幾種情況:
①適齡兒童(學生)本人的常住戶口應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口及合法固定住址一致,且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為戶主。如不一致,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戶口和合法固定住址作為確定片內生的依據。
②適齡兒童(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有多處固定住所,以戶口或相對常住住所所在地為確定片內學校的依據。
③我區戶口新購住房遷入新居的,雖然人已入住,但因客觀原因造成戶籍不能遷移的,以新居住地為準(需提供父母或監護人購房合同、交款收據等材料)。
④因原居住小區拆遷改造,而在外租房居住及投親靠友的,憑拆遷部門證明,可在實際居住地劃片入學(需提供動遷證明、戶口簿及臨時居住地居(村)委會居住證明)。
⑤其他戶口情況特殊者,由學生本人提供相關證明,由區教育局審查核實,核實后確定片內學校,認定為片內生。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相應的片內學校。
2.農民工子女的入學
按省教育廳有關規定,需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監護人要有務工單位證明或工商營業執照;二是有固定住所證明;三是有公安部門辦理的暫住證明。持上述證明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辦理入學手續。
3.小學招生
小學招生工作由學校具體組織實施,報名時間6月底至8月底。入學年齡為滿6周歲(截止到2009年8月31日),適齡兒童必須按劃片方案入學。小學不應接收片外和不足齡學生入學。
4.初中招生
農村初中招生工作在區教育局統一領導下,由各中心校統一組織招生,原則上中心校所轄小學畢業生升入所轄初中,一個中心校轄區下兩所初中的各初中招生范圍由中心校協調;鄉鎮有兩所以上初中的,各初中招生范圍由鄉鎮和中心校協調,但必須保證按學生住址劃分,全員招生,并將招生范圍報教育科。
今年繼續進行小學畢業質量檢測考試,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考試時間全區統一為7月2日,考試由小學教研室命題中心校組織施考。各中心校要認真組織考試,規范監場、閱卷、登統等各項工作程序。考生成績以等級制形式記入小學畢業生登記表。
小學畢業生登記表由教育局下發表樣,學校印制并組織專人填寫。表格上要粘貼考生近期半身正面免冠一寸照片。小學畢業生登記表在錄取后統一由小學畢業學校轉交初中學校,作為學籍管理資料存檔。
城區小學(*)畢業生登記表經教育局審核后按劃片方案分配給城區各初中學校(*學校、*學校)。城區各初中校按區統一安排于7月6日組織學生報到,進行戶口審查。凡戶口不符合要求者,一律退回調整。招生名單確定后,各初中校將錄取花名冊(一式兩份)、電子學籍軟盤報教育科審核。各校錄取的新生名單,要通過校務公開欄向社會公布。
5.特教學校招生
特教學校招生和普通中小學同步進行。普通學校要無條件接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各中心校要切實保證殘疾兒童少年按時入學。要按照有關規定,作好視力、聽力語言和智力三類殘疾兒童摸底調查工作和協助特殊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對確實不適合隨班就讀的要指導殘疾兒童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四、適應中考招生改革,加強學籍管理
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根據國家和省、市的統一要求,要逐步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要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并逐步將評價結果納入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為適應中考招生改革,必須加強學籍管理。
1.貫徹落實劃片招生原則,遏制初中擇校。今年七年級新生,符合下列條件屆時可享受分配到初中學校的一中公助生的招生指標:
①七年級按規定劃片入學,初中階段始終在該校就讀的,享受該校指標。
②七年級按規定劃片入學并就讀,初中階段確因戶口、住址遷移,經縣區教育局批準轉入新的管境學校就讀的,享受新轉入學校指標。
③干部子女及其他隨父母工作調動,戶口、居住地由區以外遷入,經區教育局批準轉入管境學校就讀的,享受轉入學校指標。
④七年級入學到市區內民辦學校就讀,中途經區教育局批準轉回管境學校就讀的并且就讀時間滿一年以上可享受轉入學校指標。
⑤本區戶籍學生,七年級入學起因特殊情況不能在管境學校就讀而在本區其他學校就讀,管境學校與就讀學校達成共識,并且自入學至中考不再轉學者可在就讀學校享受相應指標。
城區內兩所中學學生入學后,相互不再辦理轉學手續。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在指標分配上待遇相同。
2.隨著招生制度的改革,學籍檔案將作為各類招生的重要依據,必須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要嚴格執行省教育廳頒發的小學、初中學籍管理辦法(冀教基[*]5號),實行學籍電子注冊制度,按照省教育廳統一規定的標準編制14位數字的學籍號,使用全省統一表式的學籍卡(學校存檔)和全市統一的唐山市小學、初中學生學籍檔案(升學用)。各單位要在今年新生入學以前,繼續組織各中小學有關領導和學籍管理人員進行新的學籍管理辦法的培訓。各校要確定專人負責學籍檔案的建設和管理,填寫要認真、及時、完整,資料要齊全、規范、準確。
3.為適應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初中學籍管理實行區級管理。即各學校在新學年開學初學籍實行電子注冊后,在9月底前報區教育局教育科。區內初中學生正常流動的審批,在學校審核的基礎上報區教育局教育科批準。今后中考報名以區教育局掌握的學籍為準.學生入學、轉學、休學、借讀等都要按學籍管理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五、加強學校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
各學校要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省、市、區有關文件要求,切實加強學校管理工作,嚴格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行為,努力促進全區教育又好又快發展,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1.按規定初中、小學不得招收擇校生。特殊情況需要借讀的學生要辦理正式的借讀手續,在經過區教育局批準后,方可入學,并不得額外收取任何費用。
2.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教育工作的決定》精神,嚴格控制班容量。小學班容量不得超過45人,初中班容量不得超過50人。各學校要提前做好調查摸底工作,確保劃片后不超班額。目前因特殊原因確實達不到要求的,各學校要在8月21日前報區教育局教育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