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策略分析

時間:2022-09-02 11:24:16

導語: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策略分析

【摘要】民辦高校在經營模式上是以自負盈虧、自我管理為主,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需要保持充分的資金流動性,這使得民辦高校要努力規避較多的潛在財務風險因素,而實現財務風險的有效管控必須依賴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基于此,本文圍繞財務風險管控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從財務風險管控視角出發,闡述民辦高校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探討民辦高校如何實現內部控制的優化和完善,旨在提高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的管控有效性,規避財務風險。

【關鍵詞】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管控;內部控制

一、財務風險管控及內部控制簡述

財務風險管控主要是指單位為規避風險和實現既定的預期財務目標,對財務風險情況的有效評估,對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進行有效識別,在此前提下對財務活動進行調節和施加影響的管理行為。在財務風險的管控實踐中,財務風險按照可控程度可被劃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本文主要以可控風險為主要研究對象,對于可控財務風險采用的管控方法主要有風險承擔、風險回避、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等。內部控制主要是指單位在內部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管控流程和方法,以確保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性、資產的安全完整性以及財務相關數據的真實準確性等。按照COSO報告的內部控制框架相關內容,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主要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部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要素所組成。

二、財務風險管控與內部控制之間的關系分析

從宏觀來說,財務風險管控與內部控制之間保持著一種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是財務風險管控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執行都是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預期管理目標;二是內部控制機制對于財務風險管控的有效性具有促進作用,內部控制中的內部牽制以及內部監督等制度和流程的有效執行能夠實現對大部分財務風險因素的提前防控,將其控制在單位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三是財務風險管控是否有效可以形成相應的反饋信息傳遞至內部控制機制,推動內部控制根據反饋及時進行優化和完善。對于一個單位來說,研究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的內部控制機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積極意義:一是充分利用財務風險管控與內部控制之間的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實現財務風險管控有效性和內部控制機制的雙提升,從而為單位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二是能夠有效改善單位資源的應用效率,結合財務風險管控來對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優化,從風險管控的視角對單位所擁有的財務資源進行科學運作和統籌規劃,客觀上能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是能夠為單位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從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來改善內部控制機制,有利于單位利用內部控制的監督牽制作用和財務風險的有效防控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推動單位價值最大化的實現,從而為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分析

(一)民辦高校財務風險的識別

結合民辦高校的具體財務活動以及財務風險成因,可將其面臨的財務風險具體識別如下:一是財務環境風險,即財務環境主要與民辦高校的組織架構、制度建設以及財務決策機制等內容相關,一旦這些因素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來保障,那么在開展財務活動過程中勢必會因財務環境不健全而發生財務風險;二是籌資風險,即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要實現擴大規模勢必要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來源僅僅依靠內部辦學積累,效率不高,因此籌資是民辦高校財務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在籌資過程中,負債規模和長短期負債結構比控制不佳會影響學校的償債能力,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三是經濟活動風險,經濟活動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于預算、采購、收支、合同等具體業務流程中因管控約束不嚴而產生的潛在不確定因素;四是資產管理風險,資產是民辦高校在運營管理過程中維持持續穩定運營的核心資源,資產管理機制不完善,民辦高校不僅資產使用效率不高,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因內部控制環境缺陷而引發財務風險。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是推動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和措施被有效執行的關鍵,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缺陷,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財務風險管控的效果。從高校的實踐來分析,當前民辦高校在內部控制環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是內部控制意識不足,即多數民辦高校雖然按照要求制定了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但是在制度制定過程中存在對高校自身運營管理流程等梳理不詳細,沒有找準關鍵風險點和控制點的現象,由此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無法全面覆蓋學校的所有業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另一方面則是對內部控制牽制機制的運用方面有待提升,主要是體現在授權審批制度方面,部分民辦高校在授權審批制度制定時沒有充分運用內部牽制制約原則對授權審批進行橫向和縱向約束,因此在內部控制具體執行時出現了“內部人控制”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通過授權審批來進行控制的預期目標。2.因風險評估機制不健全而增加了財務風險發生的機率及其破壞程度。財務風險是民辦高校面臨風險中的主要一種,而風險評估機制是內部控制五要素之一,因此風險評估機制健全與否與財務風險管控的有效性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在實務中,民辦高校的風險評估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缺乏風險的識別方法體系,即多數民辦高校在對包括財務風險在內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時多以管理層以及相關業務人員的主觀定性判斷和預測為主,較少結合層次分析法、多元線性分析模型等對風險進行客觀、量化的識別,風險識別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不足;其次是在制定風險應對策略時,沒有從高校整體出發進行統一規劃來制定體系化的應對策略機制,而是在發生風險時被動采取具體措施,風險應對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最后是缺乏風險預警機制,風險的科學預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現事前風險管控,降低其發生概率,但是在實踐中,多數民辦高校尚未結合自身的風險數據以及潛在風險因素,設計系統化的預警指標體系來對風險進行事前預警,風險的事前防控能力薄弱。3.因內部控制活動不夠細化而引起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活動與民辦高校的具體業務是緊密聯系的,因此具體業務的相關控制流程和方法是否具體、精細化,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內部控制管控的有效性,最終會反映在財務風險管控效果上,在實際工作中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活動不夠細化主要體現在:關于各項具體業務的流程設計不精細,沒有結合每項業務的特點進行精準的風險點和控制點識別。以預算管理為例,預算管理是民辦高校在運營管理過程中較為常用的管控途徑和方式。在實務中,部分高校在預算編制環節因編制內容不全面、預算無法精準囊括預算年度的所有經濟活動、預算編制普遍采用基數加增長的方法進行編制、預算編制審核形式化等問題而造成預算編制結果偏離實際過多,在后續執行過程中缺乏剛性約束力和有效考評,且預算在執行過程中缺乏較為嚴格的審批流程,由此導致預算的執行過程沒有嚴謹科學的內部控制措施,預算預期目標無法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民辦高校資金流、償債能力等財務狀況發生較大波動而產生財務風險。4.信息溝通不足引起財務風險管控效果被弱化。財務風險的有效管控必須依賴良好的信息溝通與傳遞,在運營管理過程中,財務風險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信息與溝通不足而引起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會進一步增加各種利益博弈,由此而產生財務風險。民辦高校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信息與溝通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是信息與溝通的渠道不暢,不同業務流程和業務模塊之間的數據信息在需求標準和傳遞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業務端數據缺乏傳遞至財務端和管理端的良好渠道,由此而產生了信息孤島和信息不對稱問題,最終引起財務風險管控效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則是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對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有限,信息化僅局限于主要業務流程和財務管控等相關活動,業務流程的最基礎部分往往難以做到信息化的全覆蓋,而這些部分卻是后續各項數據信息的關鍵來源,信息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這也是因信息與溝通不足而產生財務風險的根本原因。

四、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優化和完善策略

(一)確立基于財務風險管控的內部控制優化思路、目標和基本原則

1.優化思路的明確。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的內部控制體系最終的落腳點仍是內部控制機制,只不過它的側重點是財務風險管控,因此在實踐中仍應當以內部控制的五要素作為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優化的總體框架,并在將財務風險管控的目標、具體風險因素、財務風險管控制度及流程等內容根據對應要素融入其中,以此來達到以內部控制體系優化推動財務風險管控有效性提升的最終目標。2.優化目標的重新確立。按照內部控制相關理論,優化目標包括保障運營管理的合法合規性,確保資產安全完整,為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性以及經營效率的提升提供保證等,而財務風險管控則主要是為了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及經濟損失最小化,因此在對民辦高校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優化時應當將財務風險管控目標融入其中。3.優化的基本原則。要實現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內部控制機制的優化,應將相互制約原則、協調配合原則、崗位責任原則和審慎獨立原則作為優化的基本原則。

(二)針對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可采取的優化措施

1.以財務風險管控為導向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一方面,是以財務風險的識別為前提,通過對民辦高校歷史數據的整理與分析,梳理出所有的風險點和關鍵控制點,并在此基礎上以財務風險的防控理念為指導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確保各項內部控制制度能夠與高校的實際契合度較高,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另一方面,則是要充分運用內部牽制思維,在制定授權審批制度時,要注重縱向和橫向授權的約束和牽制,杜絕“內部人控制”現象,例如,針對“三重一大”事項的聯簽或者集體決策等。2.強化民辦高校的風險評估要素。對于風險評估要素的強化可按以下步驟來實現:第一步收集民辦高校自身的歷史財務相關數據以及其他同等水平學校的相關數據,利用層次分析法、德爾菲法、多元線性分析模型等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形成財務風險因素清單;第二步是以清單為依據設計相關的財務風險預測指標,然后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形成預警指標體系和預警區間,以此為依據來對民辦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衡量和評估;第三步是根據衡量和評估結果及其所處的預警區間,分別制定相應的具有系統性的財務風險應對策略機制。3.完善內部控制活動以提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要想通過完善內部控制活動以提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關鍵在于將內部控制與各項具體業務流程形成有效的對接,通過強化業務流程的過程控制來提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結合每個業務流程的財務風險隱患,擴大內部控制的管控范圍,細化內部控制活動的具體內容,提高其覆蓋面,對經濟業務所有環節都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與監督。4.依托大數據和信息共享建立新型的信息溝通平臺。要提高民辦高校的信息溝通傳遞效率和質量,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建議其依托當前的大數據技術和信息共享技術,將其與內部控制機制、財務風險管控措施等進行有效融合,以大數據技術收集和整合不同業務流程和模塊之間的數據信息,并以標準化的形式通過信息共享技術傳遞至信息溝通平臺供相關人員使用,真正實現不同部門、不同管理層級之間的信息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島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各種利益博弈,實現財務風險的管控。

【參考文獻】

[1]楊想.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的高校內部控制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1

[2]何沈唯.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的高校內部控制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1

[3]王榮娟.基于財務風險管控視角高校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研究[D].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0.11

[4]李子萍.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問題研究——以W獨立學院為例[D].暨南大學,2020.05

[5]張燕林.財務風險管控視角下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策略[J].中國產經,2022.02

作者:白海龍 單位:齊魯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