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12:09: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教育論文

篇1

1.服務項目構想。

本項目以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介入富寧縣那能鄉那瓜村社區開展云南壯劇傳承人才培養服務為個案,通過對服務實踐過程的研究,探索出一種以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機構為服務主體,借助科研平臺發揮專業服務優勢,向校外遺產地社區提供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的社區與社會教育傳承服務實踐模式,以便為地方高校服務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拓展出一項新的服務領域,并為相關的研究和服務積累有益的實踐經驗。

2.服務主客體的選擇。

第一,作為服務主體,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應發揮自身的專業服務人才資源優勢,在服務地方文化保護與發展領域,主動參與少數民族本土文化教育傳承保護的科研服務和教育傳承服務。在研究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發揮非遺保護研究及服務人才優勢,依托兩項國家級科研課題的平臺及其經費支持,在邊疆少數民族非遺教育傳承研究中探索出應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的服務實踐項目,重點關注遺產地非遺傳承人才培養的科研模式和教育服務模式。第二,對那瓜社區服務平臺的選擇。那瓜村位于云南省富寧縣那能鄉的東部,距鄉政府駐地18公里,主要居住著壯、瑤兩種民族。社區文化資源豐富,有國家級(云南壯劇)和云南省級(隴端街①)非遺保護名錄兩項,二者在活態傳承方面相輔相成的關系,體現在“隴端必有戲,無戲不隴端”的民間習俗中。再次,那瓜戲班和那瓜風流街活動在當地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具備本項目開展研究探索的條件和現實基礎。第三,服務目標及服務對象。重點面向那瓜村小學自愿參與學習傳承云南壯劇的業余愛好者,服務過程中也會涉及家長、戲班傳承人、導演、村組長和活動組織者等服務對象。保護服務的目標重在促進戲班傳授者與學員之間教學的良性互動關系,以便更好地通過培養云南壯劇遺產地傳承人、壯劇愛好者等相關者自覺參與本社區本民族非遺傳承和保護的能力,實現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的可持續發展。

3.科研服務和教育服務的方法選擇。

項目服務者應堅持研究與服務并重的原則,在研究中服務,在服務中研究。首先,服務前中后期的研究資料收集方法,涉及現場觀察法、半結構問卷法和訪談法等。其次,服務過程中社工助人自助的方法,涉及個案、小組和社區社會工作方法。

二、社區與社會教育服務的個案實踐過程

服務項目的實施過程,以實際問題出現和解決的先后為序,并按“問題分析能力研究服務介入服務反思新的問題出現”的過程進行循環,待階段性問題得以解決后方可進入下一個階段,直至服務總目標的達成。為期一年半(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項目服務,分為六個階段。

1.第一階段:初期階段的研究服務

(1)問題分析。第一,如何在遺產地社區找尋可傳承的對象?春節前一個月,在外打工的那瓜戲班成員趕回村中搭建木板戲臺,排練風流街活動的壯劇劇目,鑼鼓聲和唱腔吸引了那瓜村小學生到戲臺邊觀看。一方面,戲班傳承人和導演有尋找接班人進行土戲傳承的需求,另一方面,那瓜村小學生中部分學生對土戲感興趣,有學戲的需求。于是,通過現場觀摩和戲班導演技藝的傳授,在自然情景中完成了師徒間教與學的第一次互動。但需要以某種相對正式而固定的方式確定其師徒關系,避免技藝傳授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第二,戲班傳承人與那瓜村參演學生之間的師徒傳承方式,在社區教育實踐層面是否具有可行性?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2)服務介入。第一,針對戲班傳承者的服務。在老戲臺排練休息空閑時,通過教唱腔的方式激發圍觀學生學唱唱腔和學演壯劇的興趣。并通過個案、小組社會工作方法的綜合使用,認同并敬佩傳承人和導演為壯劇傳承工作的付出,提升其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第二,針對校方的服務。邀請村小學校長關注和支持那瓜小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參與家鄉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云南壯劇的技藝傳承活動。第三,針對社區活動策劃組織者的服務。一是支持鼓勵社區活動策劃組織者,以舉辦村級隴端街活動為契機,傳承云南壯劇。二是支持活動組織策劃人、村組長及熱心的社區居民自愿組隊為籌集隴端街活動經費而外出拉贊助,爭取在社區外工作的那瓜籍成功人士的資金贊助與支持。三是服務者共同參與討論傳承活動的相關事宜。(3)服務反思。首先,遺產地小學生參與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克服了戲班成員因常年外出打工導致傳承活動無法常態化開展的弊端,由此組建的那瓜壯劇少年班的學員,可作為那瓜壯劇民間土戲長期重點培養的對象。其次,學校教育作為一種正式的文化傳承渠道,卻因師資、教材、校方認識不足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現階段并不具備壯劇進校園開展傳承教學的現實條件。目前只能通過非正式途徑的課外活動方式開展傳承工作,但這種民間傳承活動又面臨種種現實的困境,需在服務實踐中進行研究。

2.第二階段:認知教育與認同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那瓜村參演小學生、戲班成員及其部分社區居民,對本民族的壯劇文化了解不夠、對壯劇文化的傳承價值和現實意義認識不足,需開展引導服務。(2)服務介入。第一,針對云南壯劇是什么的問題,組織服務對象集體觀看文山州電視臺錄制播出的富寧土戲專題節目視頻,幫助其系統認知和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壯劇文化。第二,在第一次小組活動中通過參演意義和行為價值的呈現,引導參演者對傳承本民族壯劇的行動賦予責任感和使命感。具體做法是將那瓜村社區參與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的文化自覺故事進行研究整理,堅持就地取材的原則,結合圖片、視頻和文字分享等方式,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引導那瓜社區各類參與者思考傳承價值和意義。一是在故事分享過程中創設一些問題引發思考與成長,如學員個體為何要來參演?參演有何價值和意義?家長為何要給予參演孩子鼓勵和支持?導演傳承人為何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傳授技藝?戲班成員為何愿意請一個月以上長假或辭職,并從打工地自付交通費趕回村參與排練和演出?媒體、壯文化學者等為什么會來關注傳承活動?二是認可參演者參與傳承的正能量,鼓勵其堅持。第三,那瓜風流街活動結束后,通過社區居民走訪、半結構問卷調查反饋和家庭入戶訪談等兼顧社區宣傳和調查的活動方式,為那瓜社區居民提供參與國家級非遺(云南壯劇)和省級非遺(隴端街)傳承價值及其意義的社區宣傳,引導大家繼續參與支持本民族非遺的傳承和保護。(3)服務反思。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員缺乏自信,應開展鼓勵教育服務。

3.第三階段:鼓勵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那瓜小學生在參演活動中暴露出的舞臺經驗不足、自信心不足等問題,需通過服務給予關注和解決。(2)服務介入。第一,那瓜村風流街活動現場的關注服務。一是在9名那瓜村小學生參演的壯劇唱腔節目演出現場,提供照片的拍攝和視頻的錄制等關注服務,為近期即將開展的那瓜村參演壯劇小學生的成長小組活動,收集活動圖片和視頻資料。二是應主辦方之邀與知名壯文化學者在頒獎晚會上為參演學生頒發獎品,給予行動鼓勵。第二,為第一次上臺參與壯劇節目表演的9名那瓜村小學生,提供學校社會工作成長小組活動服務,一是通過贈送組員珍貴照片(包括組員的演出劇照、頒獎照片、活動過程的花絮照片等)的方式進行小組熱身,在正面強化其積極參與傳承行為的同時,激發其榮譽感和自豪感,提升發自內心的自信心。二是倡導組員分享和思考參演壯劇過程中的收獲與不足,學會理性的自我分析、自我肯定與鼓勵。三是連結文山學院“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育”課堂志愿者學生的資源,并邀請兩位大學生做現場分享與鼓勵:一位壯族大學生以其多次參加壯族山歌比賽的經驗,與小組組員們一起討論交流克服上臺緊張和不自信的方法;另一位楚雄籍的大學生通過介紹自己家鄉的國家級非遺(彝族左腳舞),啟發組員理解不同少數民族非遺的傳承價值和現實意義,拓寬了小組成員的非遺視野。(3)服務反思。本次參與唱腔節目的表演,只是壯劇唱腔中的一個部分,若參演學生要從學唱簡單的唱腔到可以演出壯劇劇目,還需要長期系統的學習。但是,一年一度的那瓜村風流街活動,從壯劇排練到演出結束,也只有兩個月,時間無法滿足壯劇少年班學員學習技藝活動的常態化需求。那么,少年班進一步深入學習壯戲的機會該如何去爭取?又將以什么方式來帶動壯戲的學習與傳承?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4.第四階段:動員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社區活動組織策劃人,為那瓜壯劇少年班爭取到暑假參加富寧縣大型壯劇腔調展演活動的機會,但戲班導演是否愿意繼續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擔任技藝輔導工作?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是否會支持孩子到縣城去參加壯劇展演活動?學生是否有足夠自信從村級風流街的舞臺走向縣里更大的舞臺去展演?(2)服務介入。第一,協助活動組織者在那瓜村小學召開那瓜戲班傳承人、導演、參演學生家長和社區成員的動員大會,對活動參與者開展動員教育:一是宣讀富寧縣政府邀請那瓜戲班參加展演活動的文件,讓家長了解活動的具體情況。二是服務者從青少年傳承本民族國家級非遺壯劇所具有的價值角度進行動員,希望能得到傳承人、導演、參演學生、家長、學校及社區成員的支持和鼓勵。第二,對參演學生提供第二次成長小組服務:首先,動員文山學院第二屆大學生非遺保護志愿者參與公益活動,為那瓜小朋友收集祝福資源。其次,通過小組游戲和視頻分享等互動活動(一是讓組員選擇彩色紙條并念讀紙條上大學生非遺保護志愿者所寫的文字鼓勵和祝福;二是播放大學生非遺保護志愿者在課堂現場拍攝的鼓勵視頻),讓組員感受外界對其傳承行為的關注,激發傳承動力,引發傳承非遺的價值思考。最后,活動結束前邀請組員在彩色紙上寫下對自己鼓勵的話,進行旨在增強文化自信的自我鼓勵教育。(3)服務反思。自信心的培養需要更多此類服務活動的強化,故需要在接下來的服務過程中加強調查研究,以便在學員遭遇各種困境時能夠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及解決問題的服務活動方案。

5.第五階段:困境時的抗逆力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在壯劇排練期間,出現了外出念書回村的小伙伴嘲笑參演壯劇學生“土”、少數學員退出和師徒教學互動方式不當等問題。(2)服務介入。第一,邀請外出念書的小伙伴一起做活動,通過分享照片、觀看電視臺的節目視頻等方式,引導其了解那瓜村小學生參與國家級非遺壯劇演出傳承活動和外界對此的關注情況,激發其反思自己的語言歧視行為,并幫助其在認知的基礎之上認同本社區本民族的非遺文化,支持其他小伙伴的傳承行為。第二,針對學員退出事件,一是到退出學員家中做家訪,并靈活開展家庭場域范圍內的小組活動,引導退出者回歸。二是幫助留下來繼續參與傳承壯戲的其他學員,進行負面情緒的疏導服務,即通過小組互動的方式對負面情緒進行疏導,如邀請組員匿名寫下對已決定退出組員想說的話,然后由小組活動主持人大聲念出來與所有組員分享,并進行靈活引導;三是邀請學員一起制定小組退出制度的契約,對不遵守制度約定者和無故退出者的懲罰方式進行小組討論,強調任何組員都有退出的自由,但必須根據約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預先告知,經大家商議后方可正式退出。四是結合個別學員已退出的客觀事實和原因分析,引導其他學員在嘗試努力挽回無效的情況下,學會理解和尊重退出當事人的選擇,但需說明退出者無故退出的方式是不恰當的。由此引申壯戲傳承隊伍建設的不易,希望組員加油堅持,拋出“一個也不能再少了”的活動主題,穩定繼續堅持參與學員的情緒。第三,針對師生互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教學方式、態度不當引起的小矛盾問題,一是通過個案輔導的方式,促成戲班導演、傳承人對少年班學員的互動方式問題進行反思,并從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個人輔導,并提出改善建議。二是邀請師徒共同參與成長小組活動,通過傳承游戲體驗師徒合作的重要性,邀請學員現場分享感恩師傅的話,達成相互理解和諒解,為今后和睦的師徒關系奠定基礎。(3)服務反思。作為保護教育的一個難點,學員參與壯劇傳承的抗逆力培養,應以本土化方式強化其內心的認知和認同能力為突破點。

6.第六階段:展演活動結束時的社區教育服務

(1)問題分析。一是展演結束后,如何強化參演學員的榮譽感和傳承責任感,以便長期堅持傳承下去?二是那瓜戲班的團結需提供引導服務。(2)服務介入。通過那瓜社區教育實現那瓜壯劇少年班成員參演壯戲過程中成長的儀式性認同。在壯劇展演活動結束的第二天上午,服務者在活動組織者的協助下,在富寧縣廣電大樓開展那瓜戲班成長的社區教育活動,邀請文山州壯學會會長、文山州壯劇團人員、富寧縣文化館人員、那能鄉中學校長、那瓜村社區內外居民和那瓜戲班全體成員參與。活動從籌備到實施過程的要點,第一,連接第三屆大學生非遺保護教育班學生志愿者的服務資源,為那瓜戲班所有成員制作成長像冊,并在活動現場招募頒獎嘉賓,為那瓜壯劇少年班每一位參演學員頒發成長像冊并口頭贈言,由此提升戲班成員參與傳承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從而強化傳承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鼓勵戲班成員在傳承困境中堅持將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進行到底!第二,邀請文山學院民族研究所壯族剪紙老師,以那瓜村小學生參演壯劇傳承的故事為主題,構圖制作大型壯族剪紙作品,并在社區傳承教育活動中邀請州壯學會會長頒發給那瓜戲班,以間接促進那瓜戲班和全體社區內部成員的團結友愛。至此,以問題與能力解決為導向的服務目標已達成,服務告一段落。(3)服務反思。由于那瓜村服務個案所依托的科研項目經費有限等原因,不具備長期在遺產地社區開展此類服務的條件,那么如何才能將此類服務可持續地進行下去,需在后續研究中思考和探索。從服務效果角度看,本項目從培養傳承人才的角度為那瓜村社區兩項非遺的保護,提供了一次資源整合的社區教育模式探索并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三、小結

1.服務模式的特色

(1)服務模式的創新。首先,面對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目前招生難的困境和土戲傳承人才培養的服務需求,基于地方高校在服務地方非遺傳承保護中的歷史使命和現實責任,以文山學院民研所專業人員為服務提供者,依托國家級科研項目經費,完成了對“地方高校介入遺產地村寨開展壯劇傳承人才培養服務的社區與社會教育傳承保護模式”的探索研究實踐,為地方高校服務地方少數民族非遺保護拓展出一項新的服務領域,并為相關的研究和服務積累有益的實踐經驗。其次,作為一種少數民族劇種,云南壯劇民間土戲的活態傳承,需要節慶活動隴端街作為存續的文化土壤,兩項非遺并存于同一壯族村寨社區,相輔相成。因此,對于兩項非遺的保護傳承服務,可以同時進行。通過服務項目從研發設計階段到實踐過程階段“邊研究邊服務與邊服務邊研究”的互動實踐,兼顧國家級和省級兩項非遺項目合作傳承的那瓜村模式,為地方高校將學校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少數民族非遺社區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教育保護服務,提供了一項基于實證研究的個案實踐。(2)服務方法的創新,即學校社工助人自助理念和方法的引入。本項目的服務和過程研究探索,是基于服務者主體與服務對象客體群之間的助人自助關系,以遺產地社區為服務實施平臺,以地方高校介入整合開發遺產地村寨社區各類教育資源為重點,對非遺傳承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探索實踐的社區與社會教育傳承保護模式。(3)服務方式的適切性。首先,基于社區動員和社區營造的服務思路,本項目以整合地方高校民族研究機構的專業服務能力優勢、戲班傳承者的文化自覺傳承能力優勢和遺產地社區成員自覺參與的能力優勢,對那瓜村愛好壯劇的小學生開展校外教育傳承活動,在暫不具備壯劇正式進校園開展傳承教育活動的現階段,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服務項目研發的過程,在初期經歷了從計劃依靠遺產地中小學教育的正式傳承途徑,到依靠社區與社會傳承教育的非正式途徑介入的轉變與調整,即通過那瓜村本土傳統節日活動和外出展演活動帶動遺產地村小學非遺愛好者參與傳承非遺的社區教育傳承模式,比原計劃進遺產地中小學開展教育傳承服務更具針對性和適切性,服務效果更為明顯,原因在于此模式可同時兼顧培育戲班傳承者群體、參演壯劇傳承的那瓜村小學生、社區內外成員等相關者關注并參與傳承活動的文化自覺能力,并通過遺產地社區非遺文化空間的保護,為后續的可持續保護奠定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

2.服務模式的余論

篇2

一、科技館教育的特點

科技館教育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補充與完善,但同時又不同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著自身的教育特點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越來越受到教師與家長的關注和兒童的青睞。科技館在兒童科技教育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科技館本著開放與自主學習方式,注重兒童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強調動手與動腦相結合,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第二,在教育內容上,科技館向兒童展示先進的現代科技成果,并解釋其中的科技原理,增進兒童對科學技術的了解,提高科學素養。第三,在教育方發法上,主要有體驗、動手、互動、場景、參觀等方式,讓兒童在親自動手與體驗中,感受科技的奧妙,激發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從上述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出,科技館本著激發兒童對科學技術的興趣,讓兒童在游戲與體驗中快樂學習的理念,通過各種方式的科普展覽和教育活動讓兒童了解與體驗科技,學會自主學習,釋放天賦潛能,有很強的教育性。其自由開放的教育形式在兒童的生活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二、科技館教育的內容和項目

1、科普展覽。

互動性科普展覽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各個領域,又可具體分為常設展覽和短期展覽兩種形式。常設展覽是科技館進行兒童科技教育的主要載體,也是科技館富有特色的教育形式。常設展覽力求為兒童營造再現科技實踐的學習情境,強調以互動、體驗的形式引導兒童進入科學探索與發現的過程之中。科技館常設展覽的教育內容從總體上來看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基礎科學內容,如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二是高新技術的內容。科技館通過向兒童展示現代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讓兒童了解當代科技的發展動態。三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問題內容。如環境污染問題、生態保護問題、計算機普及問題等需要兒童了解和關注的問題。

2、教育活動。

科技館的兒童科技教育項目除了開展科普展覽之外,還通過舉辦形式各異的教育活動來豐富兒童的學習生活。教育活動主要包括專題講座、夏令營、科普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專題講座通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兒童普及某一專門領域的知識。如浙江省科技館舉辦的“細菌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的專題講座,主要是為兒童而設計,讓他們了解細菌的危害,從小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夏令營是科技館為兒童舉辦的實地探索活動。通過帶領兒童參觀航天中心、天文臺、動植物研究基地等,讓兒童近距離觀察和學習。讓兒童在動手制作模型、采集標本、開展科學實驗等活動中,培養動手能力,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點燃他們的科學夢想。科普報告會是兒童科技教育活動的又一種重要形式,通過傳播國內外最新的學術發現和學術觀點、展示重大的科技成果來激發兒童對科學的興趣,喚起兒童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熱情,啟發兒童去探索科學的奧秘,走進科學的殿堂。

三、科技館教育的方法

1、體驗。

科技館采用仿真模擬、現代化的聲光技術,以及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直觀且形象生動的展品演示,讓兒童了解科學技術的應用原理。或者讓兒童在3D、4D體驗館,通過直接參與虛擬現實游戲,來感受如地震、火山爆發等一些不常見的場景模擬。這種體驗性的教育方法,迎合了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點,易于給兒童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2、參觀。

參觀是帶領兒童觀看科技展覽來向兒童展示科學技術的奧秘以及對我們生產生活的作用。很多展項的基本設計理念都是通過激發兒童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培養兒童主動探索與思考的能力,從而達到科技教育的目的。讓兒童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輕松的學習科學知識與感受科學精神,這不僅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而且能讓兒童掌握主動學習與思考的方法。

3、互動。

科技館對兒童進行科技教育,不像以往博物館那樣偏重靜態的收藏和展示,它更注重教育過程中兒童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希望通過與兒童的交流互動,充分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的目的。為此,科技館專門為兒童設計了一些形象、直觀、互動性強的科學游戲,讓兒童在與家長、伙伴的交流互動與合作探究中,發現科學的奧秘。

4、動手。

篇3

大學的課堂上隨處可見的現象:上課鈴聲已響,很多同學拎著早餐姍姍來遲,利用課上時間吃飯、聊天。“低頭族”只顧玩弄手機,打游戲、QQ聊天沉浸在網絡世界。課間走廊抽煙,大聲喧嘩。寢室里不注重個人生活習慣,對他人造成嚴重影響,使得寢室關心緊張不和諧。在擁擠的公交車不讓座,在公共大廳等候不按順序排隊,走路不注重右側通行等等行為,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事件屢見不鮮。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哪個教育環節的責任?綜合分析體現在家庭、學校、個人三方面原因。

2大學生公德缺失原因的分析

首先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大學生多數為90后,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父母對孩子的寵愛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識強。并且社會責任感降低。經常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這樣的孩子走入大學校園,很難適應大學生活,遇到集體活動表現得不夠積極,集體宿舍里表現得孤立、格格不入。經常被稱作有個性一族。這種社會意識、集體意識薄弱的群體在走入社會后也經常表現出團隊意識、合作意識不強。其次,學校對學生公德的培養欠缺,長久以來的教育體制中,注重學生的分數,忽視道德教育。學生進入初高中后,這一點更為明顯。曾在2009年,湖南省一私立中學下晚自習后發生踩踏事件,8名學生遇難,26人受傷。這一事件在向我們說明學校的教育中欠缺了對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在公共場合,樓道里行走要靠右通行,緩慢通行不推撞,互相謙讓不喧嘩。在學校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也更多關注成績,最終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學是由成績決定的。而在大學開設的兩課中,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生曠課、課上不聽講等現象屢見不鮮。認為思政課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其他認真聽課的學生也往往是知而不行。例如課上講到要愛護公物,課下就有在課桌上亂寫亂畫的。所以說培養社會公德的意識并沒有落實到踐行環節。所以在學生心目中考試始終是劃分課程重要程度的唯一標準,這是長久以來教育體制遺留下來的陰影。再次,社會上不良環境影響。大學生在年齡上進入成年人行列,但是在思想意識上受外在環境影響較大。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出現形形的不分美丑、善惡現象。例如金錢至上、權錢交易、制假造假等等丑惡現象,它使得大學生容易走向功利化、世俗化。大學校園經常看到四六級替考、賣答案、畢業論文等廣告。這些背離誠信、褻瀆知識的行為在誘因著青年一代。勢必對其社會公德的養成起著嚴重的負面影響。最后,信息時代網絡的沖擊。在信息時代極大發展的前提下,人們生活空間由現實社會已經擴展到了虛擬空間中來,當代的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程度超乎想象,作業、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很多情況下不經過獨立思考,直接到網上抄襲。網絡聊天、購物、沖浪游戲占據了個人大部分生活空間,在一個沒有嚴格制度約束的自由空間里,道德主體需要用自律意識去約束自己的言行,可是對于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卻缺乏明確的道德判斷標準的主體來講,自律意識顯得那么薄弱。所以在大學生群體中出現了沉迷網絡、欺騙、制造謠言、瀏覽等等行為。

3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手段

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社會公德是衡量其個人品質的重要標準,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自我價值,而在于他的社會價值,這一點不僅指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更在于他對社會的責任與義務。要提升大學生群體的社會公德意識。筆者認為高校尤其是思政課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站在前沿陣地筆者也試圖探索出能內化道德行為意識,外化道德行為習慣的一種模式,從根本解決問題。

3.1教與學結合,注重細節

高校開設“兩課”,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門課程站在理論前沿,對于加強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具有戰略優勢,高校要抓好時機,利用教的優勢,培養學的興趣。主要體現在課堂的教學環節,要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站穩大學生思想陣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培育學生。在教學方法上要選取真實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在講授文明過馬路時,選取中國式過馬路的驚險片段播放,以此加強學生對社會公德的敬畏意識。讓教與學間有結合,讓學生體會學的必要性、緊迫感。所以要抓住教的細節,切忌過粗、過于形式化的泛泛而談。文明出游、餐桌禮儀。握手禮儀、水電資源的合理利用、助人為樂等等教學環節。尤其要強調對細節的關注。

3.2信與守統一,堅守信仰

在社會生活中,當面對道德困境時很多大學生往往表現出困惑,例如當問道“有老人路邊被撞倒,你是否敢扶?”時,大家會聯系到2008年彭宇案,大學生扶老人被判賠7.9萬元。同樣在2014年,發生在武漢街頭,一老人騎車摔倒手骨折,“最美女生”勇敢扶起。所以善惡美丑的鮮明對比更有利于錘煉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要廣泛開展學習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活動,用人們信服的榜樣進行引領,用令人敬仰的模范先進示范,形成見賢思齊、尊道尚德的濃厚氛圍。使大學生群體堅信社會的道德主流是向善的,培養大學生對社會公德的堅守。提高其道德信仰。

3.3理與實結合,注重踐行

篇4

在高等教育中,除了藝術專業的學生愿意接受到系統而全面的藝術教育外———盡管他們很多并不是真的出于對于藝術的熱愛———非專業學生接受的藝術教育不僅不多,有的高校甚至沒有為非專業學生提供任何形式的藝術教育。究其根源,很多學校領導、教師甚至學生本身都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使得藝術教育在當今大學校園普遍存在缺省現象。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藝術教育不僅能調節我們的生活節奏,而且能夠重塑和升華自身價值觀,使得更多的人看到生活中的善與美,而非惡與丑。

(一)藝術教育能夠改善思維模式

人的大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左大腦負責詞匯、邏輯、數字等,右大腦負責直覺、抽象思維、創造力和想象力等。我們在學校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大多都是促進左腦的發展,而藝術教育能夠促進右腦發展,能幫助大腦處在最佳的學習環境中,平衡大腦兩部分的功能。高校要重視藝術教育的培養,通過藝術教育進行教育中的右腦革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對學生而言,要強調創新,就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之一,藝術教育有著能夠發展學生發揮想象的能力。大學生是具有想象力的群體,充分挖掘大學生的想象力,將對社會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藝術教育能夠完善人身品格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的理念正在發生重大變革,人們在注重科學教育的同時,正在逐步重視和加強人文教育,全面發展人的素質。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人類自我解放的至高理想,作為精神活動重要內容的藝術必然成為人的發展的自覺需要。藝術作品能夠發展人的價值,在對人進行教育的時候常常是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使欣賞者不知不覺、自由自愿地受到感染,在這種漸漸地長期作用下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豐富受教育者的整個心靈世界,激勵我們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在藝術教育學習中提升個人的素質、完善人格。藝術活動是一種感性活動,藝術教育是一種感性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藝術教育并不拘泥于固定內容,它包涵多種多樣藝術形式和教育方式,但所有的藝術教育都能從精神層面讓人感覺愉悅,對于情感困惑、心理失落等負面情緒具有良好的調理功能,有益于心理健康。藝術教育則能讓大學生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類事件,重新塑造他們的價值觀,增進他們的情感控制能力,從而在遇到情感波折時,他們自身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盡快回歸正常情感。

(三)藝術教育能夠升華價值觀,提高生活情趣

隨著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社會成員藝術修養的高低,一方面影響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過程,另一方面也決定著其自身生活是否充實。美學家朱光潛認為“:藝術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1]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藝術作品能夠喚醒、鼓勵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感受。藝術教育的目的,就是在生活中喚醒智慧和美感,從而提高人生命的質量。藝術教育能夠拓展我們的興趣愛好,讓我們專注于自己喜愛的事情上,讓身心得到愉悅,讓我們熱愛生活,懂得欣賞生活,善于去發現生活中美的東西。藝術教育所創造的藝術活動能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達到一種動態平衡,藝術教育也提醒我們要認真觀察和盡情感受環境,讓我們形成有自己品味的生活品質,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

二、藝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高等院校在藝術教育的普及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其困境表現在:

(一)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高等教育在向社會輸送人才的時候,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忽視藝術教育所能夠帶來創造力的發展、情商的發展、興趣愛好的發展等。藝術教育未能同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藝術教育被放到次等地位,一直充當著輔助科目的角色。學校對于藝術教育課程從教師的備課、上課的要求到上課時間的保證上都或多或少的被降格處理,讓人覺得可以粗制濫造、短斤缺兩。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教育薄弱的發展。藝術教育是育人、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但是藝術教育在高等院校受重視程度不夠。高校對學生的培養,很大一部分應來自于對學生的情商培養,藝術教育就是種情商培養,是對學生情商培養的一種投資,高校忽視藝術教育的諸多功能或沒有充分利用藝術教育。

(二)藝術教育的方式過于單一

我們所說的藝術教育不僅僅是將某種藝術技巧傳輸給學生,而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是一種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高等院校藝術教育的課堂,教育方式單一,很多教師局限于習慣,將同一內容在同一時空以同一方式去對不同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目的在于向非專業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單純的知識教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忽視對學生內在情趣的培養。教師教學手法的生硬,未能顯示出藝術教育所能給學生帶來的益處,也使得學生為了完成學分而學習藝術教育課程,使得課程開設缺乏足夠的意義。藝術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讓學生熱愛生活,充實生活,藝術教育課程不是擺設的課程,藝術教育如果脫離了生活,只是單一的以一種講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對于藝術教育的吸收也是有限的。

(三)藝術教育的環境建設不夠

這里所說的藝術教育環境,指的是藝術教育的校園環境氛圍和藝術教育課程的評價環境。校園環境同樣是種教學環境,學生每天都要接觸到校園,校園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校園環境散發出的學校氛圍能融入學生的生活,學校環境和學校氛圍就是一個學校的一面鏡子,都能影響學生的內心,但是很多高校盲目擴張,求大而不求美,求表面而不求內在的建設學校,讓學校的內涵在減弱,藝術呈現的表達方式在減少,表達的效果也不盡人意。很多高校對于藝術教育課程評價體系缺乏導向性,不能讓教師創新的教,學生充分的學,只保證了課程的完成,卻忽視課程的質量,評價方式表面化,忽視課程的內在引力。

三、促進高等院校藝術教育的措施建議

(一)改變傳統觀念,提高藝術教育的教學地位

加強藝術教育是實現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項重要內容。藝術是一門沒有固定模式和條框的科學,在高校中加強藝術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開發,讓學生的腦功能和思維功能協調發展,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直覺、想象、靈感、創造等創造性思維。如大學生們能夠通過藝術鑒賞活動,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自然、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藝術教育活動能夠給大學生帶來難以忘卻的社會生活的豐富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具有較高藝術素質的畢業生更能適應社會的現實需求。因此,重視和加強素質教育,就不能不重視藝術教育。學校領導方面,需要樹立藝術教育和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一環的新觀念。在日常的素質教育實踐活動中有意識地加入藝術教育知識,鼓勵學生進行藝術能力培養的實踐行為。從教師層面來說,要樹立起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教育觀念,更多研究藝術教育課題知識,充實自身藝術教育能力,通過教學實踐將藝術教育傳達給廣大學生。這樣,才能夠創造出一個具有良好藝術教育氛圍的大環境。

(二)采用多元化的藝術教育方式

在藝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創立能激發學生思想興趣、產生思維動力的良好藝術教育環境,應用研究式或探索式等的多元教學方法,嘗試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思維產生新的動力刺激。其次,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讓學生進行藝術思維和對學生創新思維技能的指導、點撥,讓學生直接了解思維的一般知識,掌握思維的一般技巧,在組織藝術教學活動過程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進入由色彩、聲間、形象等混合構成的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增加課堂的的互動性、趣味性來誘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吸引學生更好地投入藝術的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加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讓學生更加積極地開展思想和思維活動,探索情境的意義,鼓勵學生提出有創造性的結論,然后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并在與他人觀點的比較中反思自己的思維。最后,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進行想象和聯想等思想活動,提高大腦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主動、自覺地進行創新實踐活動。在藝術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實踐活動是能力發展的培養平臺,能力的發展需要在活動實踐中進行。藝術課外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創新,能夠讓學生提升思維想象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藝術就在他們的周圍。學校可以將課外藝術活動納入課程計劃,在藝術活動中強調學生主體,鼓勵學生動腦動手,運用藝術欣賞與藝術創造的規律大膽的進行藝術作品創作。學校同時可以建立開放式的藝術美育平臺,積極開展藝術講座、藝術節等大型藝術教育活動,鼓勵學生社團積極組織美術、攝影、書法、演講、體育等比賽活動,創設生活中生動、有趣的的情境,強化學生藝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體驗藝術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藝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加深對藝術的理解。

(三)在環境建設中突出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改造校園環境和藝術教育的評價環境,在環境建設中顯示藝術教育。藝術教育表達著學校的文化氣質,能夠促使學校文化的顯現,在藝術化的校園環境中也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校園環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學生的“隱性課堂”。在學校、班級營造和形成創造的文化及心理氛圍,宣傳、普及和推廣創造的信息、知識和成果。改革考評機制,加快建立起一種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和對學校辦學方向、教學質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的科學評估制度和標準。對高校藝術教育,要制定出明確的、可以量化考核的水平指標,納入整個教育考核體系。充分發揮改個考評機制的導向作用,正確引導教師創造性地進行藝術教育活動,首先來說,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室們要提倡學習方法的創新性;其次,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如唱歌比賽、經典電影賞析等活動提高自身對于藝術作品的賞析能力;再次,在期終總評中增加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的加分,使藝術教育在學生整體素質評價體系中占有一定比重。

四、結語

篇5

學校體育的目的是依據教育方針、體育的目的任務、學生年齡特征和學校體育的功能制定的。我國學校體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配合德育與智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學校體育不同于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它的突出特點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屬性。在學校整個教育體系中,體育并不單獨存在,而屬于德、智、體、美、勞五育有機聯系的整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新教育的發展,對學校體育賦予新的歷史使命。體育教育除了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以及增強他們的體質外,還要把道德品質教育、終身體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貫穿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

簡單來說學校體育是體育與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內容,是為社會培養出合格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校體育教育學生懂得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必要性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觀。

社會體育也稱“群眾體育”、““大眾體育”。是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對應的概念。由企、事業單位職工,以及城鎮居民與農民,為達到健身、健心、健美、娛樂、醫療等目的而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身體鍛煉活動。社會體育是指在閑暇時間里,居民自愿參加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長技能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體育活動。它既能夠體現人的全面發展,又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體育最明顯的特點是具有公益性和社會性。它是促進國民素質提高,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關系

(一)學校體育“社會化”

體育是一種以人為實踐對象的實踐學科,它所涉及的任何理論與模式都必須付諸實踐才能夠得到檢驗。通過系統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的思維方式,從體育活動主體、體育活動條件和體育活動形式這三個方面來對學校體育認識是符合社會學、文化學、體育學和邏輯學的有關原則的。

學校存在于社會之中,因此學校體育對于社會體育具有輻射作用和服務功能。學校體育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必須注意尋求與社會體育的有效結合點,讓學校體育能夠在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逐漸成為社會體育發展的基礎。同時學校體育社會化也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所決定的,也因此學校體育必須打破圍墻,主動拓寬空間,以社會體育發展為動力,來激發出學校體育活力,同時還能夠使學校體育能夠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來開發出社會體育的潛在市場,從而為學校體育的發展開拓出新的空間。

長期以來學校被傳統的組織管理和制度從社會中隔離出來成為一個封閉的系統,這使得學校體育不能夠夠與社會體育進行良好的互動,發揮作用時不能夠很好的進行互動。因此,學校體育逐漸的開始習慣于穩定、規范和單一的封閉式管理體系,與社區體育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很好的銜接,這就導致了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在目標、內容、形式上存在著諸多不同,因此出現了體育人力資源等的閑置、浪費。原有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也多為競技體育項目,教學內容大都“難、繁、偏、舊”,這使得很多學生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最后當他們走出校門的時候就會中斷體育鍛煉。為了能夠適應體育事業的發展,學校體育必須要樹立起全民健身的觀念,改變學校體育在社會體育中的傳統角色,由客體變為主體,由被動變為主動,樹立為社會服務的觀念,建立起有效的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互動模式。這樣可以使得學校體育由封閉轉向開放,逐漸的將自身納入到活躍、合作和多元性的社區體育空間之中。這樣做雖然在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對徐誒奧體育以及學生帶來各種沖擊與影響,但是卻能夠給學生提供多視覺多方位的觀察、接觸對象與事物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全面、準確地思考與判斷事物提供了事實依據,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和意識。

(二)社會體育的“學校化”

這里的社會體育“學校化,并不是指的將社會體育納入學校體育的范疇。它主要指的是以下的一些方面。

社會體育的發展必須與學習兼容。社會的快速進步使得社會體育的發展十分的快速,其中很多發展都與學校體育有關,對于學校已有的場地設施社區不應重建和重購,而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要發展那些學校沒有的、學校和社區都急需的體育設施上。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將社區用來發展的資金融入到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規劃中;當學校在規劃新建體育場館的時候,社區可以提供計劃用地給學校,共建共用。

社區能夠主動的爭取到學校對體育活動的指導。學校的體育力量是現成的,同時學校體育也擁有著十分雄厚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對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進行指導。因此,社會體育“學校化”要求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應盡可能借用學校體育力量進行培訓、組織和指導,使得社區體育活動能夠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同學校的指導,可以使得社區體育活動取得有益于身體鍛煉的價值,并能夠活躍活動氣氛,激發群眾進行體體育鍛煉的興趣,達到吸引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

社區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校所組織的體育活動中去。學校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其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項目較多,社區可以多和學習進行聯系,并積極的組織織項目愛好者參與到學校的體育運動之中,例如學校組織的運動會,可組織專項運動隊與師生進行比賽等,這樣不僅可以起到活躍氣氛、增進居民與師生之間的友誼,而且會推動社會體育運動的發展速度。而學校所組織的各種活動,社區在參與時,應該給予經費上的一些支持,或者是提供一些必要的獎品。

(三)終生體育是兩者之間的接口

終身體育源于終身教育,是指一個人終生接受體育教育,始終進行體育參與的一種身體教育過程。即一個人從誕生到生命結束,都要適應環境與個體發展需要,進行體育鍛煉,獲得生活和學習的物質基礎和條件。終身體育在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聯系中,充當紐帶作用,相聯于二者,相融于二者。

首先,在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中,終身體育已經作為一個基本改革理開始念貫穿于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全過程中。《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體育鍛煉的前提。學校體育有著嚴格的規范,它是一個規范的體育教育過程,可以起到培養身心全面健康的人這一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力爭使每個學生在中學教育結束后,掌握一到二種體育技能,增強體育鍛煉能力,養好良好體育習慣,形成終身體育信念。

第二.終身體育在社會體育學的學科結構中,充當體育參與角色。利用參與這一角色作用,整合諸如參與主體、時空,以及財物等必要因素,形成相對完整的社會體育運行體系。體現以健身、娛樂為主的社會體育功能,實現其社會價值。

第三.終生體育是學校體育的直接目標,是學校體育的始終追求。除此之外,終身體育在社會體育體系中,保持著參與主體的恒久性,包容著參與形式的多樣性,整合著參與客體的資源性,維系著社會體育發展的動力性。

三、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學校體育肩負著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大使命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在競技體育、學校體育、部隊體育以及群眾性體育中從事技能傳授、鍛煉指導和組織管理的工作人員,他們是發展我國體育事業與增進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加強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們對推進社會體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體育指導員可以分為健身健美類、醫療保健類、競技運動類、休閑娛樂類這幾類。這四類指導員都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才能夠對社會體育事業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而高校則可以系統的培養出這些專業人才,促進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

(二)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能源補充

學校體育的普及性和基礎性這兩大特點,使其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培養競技體育人才,同時還可以促進社會體育人才的培養。我國傳統的教育方針中體育一直都排在德育和智育的后面,這并不標明體育比這兩項所占的分量要小。相反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按照一定課時數接受體育教育。如果沒有一個號的體魄又如何能夠發展其德與智。眾所周知學校教育教學的對象主要是兒童和青少年,這一部分在全國總人口中所占得比例十分巨大,這也就使得體育能夠盡最大可能的被普及,這些都是任何群體都無法企及的。同時由于學校體育的系統性與規范化,可以對人的身心素質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對學生養成鍛煉習慣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通過學校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終身受用的體育技能與健身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居民整體運動技術水平。因此我們說學校體育是社會體育的能源補充。

(三)社會體育對學校體育進行了延伸

社會體育活動穿插在居民的工作學習、生產勞動、甚至家務勞作之余,它是在居民自由支配的時間里可以從事的一種或幾種健身活動,不具有任何強制性,且活動內容自選,形式也多樣靈活,不僅僅非常符合廣大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同時也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通過社會體育活動有利于培養廣大青少年的對體育活動的終身意識。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逐步形成學校、家庭、社區融合狀態下強健學生身心健康的新局面。另外,那些走出學校步入社會的人,社區體育為他們提供了健身、娛樂的場所,使得他們繼續了學校體育的延伸,實現了終身體育。

(四)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互相影響

學校體育資源豐富,能夠為社區體育提供支援,改進管理方法并進行適當的投資,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體育設施支持社區體育活動的開展,這樣做不僅能夠解決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緊缺的問題,也能為學校帶來一些經濟效益。作為學校體育延伸的社會體育,它的發展使學校體育能朝著教育社會一體化方向發展,以優勢彌補不足,有針對性地改革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通過社區體育,促進學校體育更加貼近生活,反過來也利于社區體育的開展。

(五)兩者結合能夠為兩者帶來不可想象的作用

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進行契合對學校體育的轉型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學校體育可以引入社會體育的思想,使得學校體育能開發出新的教訓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將會更加的注重對學生的個性的發展,能夠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的空間,給他們提供一個健康、活躍的氛圍。同時還能夠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能夠使得學校的師資力量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還能夠促進學校體育的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

我國社會體育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顯得比較滯后,主要存在的困難是缺少設施、專門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同時居民參與率也比較低。要想使得這樣的局面有所改觀,就必須依靠現有的各級種類學校,并充分的發揮這些學校的體育資源優勢,以學校為中心開展社區體育。通過學校體育能夠促進社區體育的文化建設,而學校的學生也能夠為社區體育活動注入新鮮的活力,使得社區體育能夠朝著輕松、愉快、活潑的方向發展。

篇6

(一)社會助長。社會助長也稱為社會促進,是指在群體活動中,由于他人的在場,會激勵個體表現出最有優勢的回應,個體活動效率因為群體中其它成員的影響而提高。“處在人群之中”對個體的積極反應會有增加作用,出于“評價顧忌”,個體希望得到群體成員的尊重、贊許,需要實現自我。而且,個體可以從群體的反饋評價中了解自己的工作狀況,從而不斷改進,調整工作狀態,取得較好的活動效果。

(二)群體規范與凝聚力。在社會心理的作用下,群體成員具有較強的整體意識,能夠認識到個體是組織的一部分,對組織目標的實現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群體成員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并內化為行為的尺度。因此,良好的群體規范有助于成員行為的導向和矯正。同時,群體對于成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成員對群體忠誠,成員之間有“我們”的認識,有相互合作的愿望和動力。彼此間意見溝通暢通、信息傳遞較快,氣氛民主,比較關注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群體凝聚力在社會心理的推動下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社會心理對教育教學的消極影響

社會心理除了能帶來積極影響外,還存在著很大的負面性。勒龐認為在群體中,個人的獨立性會完全喪失,“完全變成另一種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2]這種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讓一個守財奴變得揮霍無度,把懷疑論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實人變成罪犯,把懦夫變成豪杰。”具體來講,社會心理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消極影響有以下幾種:

(一)從眾與服從。從眾是指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的多數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現象。很多情況下,人們已經形成盡量不偏離群體的習慣,并為了使群體接受而不惜放棄自我,委屈服從。偏離群體,個體會面臨較大的群體壓力。因此,個人會從被排斥、被邊緣化而導致的焦慮感出發,逐漸放棄個人立場。從眾所產生的后果非常惡劣,加上法不責眾的心理,個人的優越感和力量感急劇膨脹。“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提供給他們的各種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全盤接受,或一概拒絕,將其視為絕對真理或絕對謬論。”正是由于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模式,群體中的人們和獨立的個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格,對差異和爭執的容忍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別。獨立的個人可以平心靜氣的接受異議和矛盾,可以進行討論和辯解,但在群體中卻很難做到這樣,“在公眾的集會上,演說者哪怕做出最輕微的反駁,立刻就會招來怒吼和粗野的叫罵。在一片噓聲和驅逐聲中,演說者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二)偏見。偏見是指心理上的一種預先判斷。它是針對他人或者其他群體(通常是一個有不同文化、倫理的群體或者性別不同的群體)的一種不合理的、預設的、常是負面的一種認識和態度。在實際生活中,社會不平等“、我們”與“他們”群體的心理界限、社會差別、人們內心的憤怒、歸類等簡化世界的認知模式等都會造成偏見。凱斯•R.桑斯坦認為由于“偏見”的心理,有時會使人們解決問題時更為糟糕。因此,在某些情況下,群體若不討論而是采納平均答案,往往會做的相當不錯,或者至少不會嚴重失誤,而在惡劣的討論環境下,人們之間協商后,平均答案變得更糟了。

篇7

1.禮儀文化教育可以緩解社會的流變性給人們帶來的危機感,幫助人們確立和諧社會認同感

盡管人們都相信人是大寫的,具有無限開拓性和創造力的,但同時人又是渺小和無力的,離開了群體,人將一無是處。確實,人天然就必須是社會人,他害怕孤獨,需要朋友,對自己隸屬于其中的社會組織具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歸屬感,視其為自己安全與發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國,現階段的主要奮斗目標是建設一個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狀態協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穩定的社會。然而,當前我國社會生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流變特性,“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已成為過去時,人與鄉土之間的紐帶逐漸削弱,人們的家庭血緣因社會的流動性日益稀釋;規則和習俗的繼承性隨之減弱,原來那種以血緣和鄉土為依憑的禮儀文化和認同模式發生蛻變,迫使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歸宿和價值觀選擇。然而面對現代化的發展所產生的文化多樣性、流變性和斷裂性,人們不自覺地表現為文化上的焦慮和困惑:我們應該選擇和創造什么樣的文化,方能使之與我們自身的生活需求相得益彰?這是個深刻影響人們價值追求的問題。基于慣性,人們往往根據自身在社會生活中的體驗來選擇自己所認同的文化和禮儀。盡管我們提倡和鼓勵文化的多樣性,但如果不能確定一種文化為主流文化的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將受到很大影響。同時,那些自主選擇文化和禮儀的人中,將有不少人因為選擇與他人選擇的不同甚至是相矛盾而仍處于困惑中。可見,無論是從國家的層面還是從個人的層面上說,梳理出真正代表民族心理的禮儀文化和價值觀念,就顯得極為迫切。也就是說,理清文化多元化的主次,宏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構建和諧社會,形成和諧社會認同,就成為迫切的取向。解決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禮儀文化教育。禮儀文化教育不僅通過弘揚具有我國文化傳統的禮儀文化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及明確界定人們之間的關系,而且促使人們產生強烈的民族身份認同感。

正因為如此,禮儀文化教育早在我國古代社會就被視作典章制度和文化認同手段來使用了。以“禮”治國成為古代中國社會的最大特質。由于持續地教化與推行,“禮”成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成為潛伏在每一個中國人血脈里的“文化基因”。以后,中國的革命先驅者們接受了西方社會的民族國家概念,提出重振禮儀文化與社會認同問題,在當時這意示著中華民族的自我覺醒。當前,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樣性和選擇的無約束性使得人們對民族身份的需要異常迫切,民族身份認同問題再一次突現出來。強化禮儀文化教育有利于維護本民族在身份上或精神上的認同。通過參與其中,在討論與有意識的努力中,不僅可以維護,而且可以進一步建構本民族的禮儀文化。所以,采取參與式的建構性認同方式,大力加強禮儀文化教育,以傳統文化為核心,兼容一些外來文化,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消除因為流變性造成的恐懼感、不安定感和無歸屬感,消除因為文化矛盾與沖突造成的人際矛盾與沖突,培養國人自覺地維護民族身份,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創造和諧社會認同的主要路徑。

2.禮儀文化教育能夠促使人們正確看待文化民族化與全球化的關系,在開放中實現和諧社會認同

文化認同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養料的過程。一個民族如果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其他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傳播,不與其他民族分享各自的禮儀文化成果,可能很快就會陷入亡種的境地。在當今這樣全球化的時代,孤芳自賞將誤國誤民。應該看到,社會認同是以異質社會為自身的鏡子的,禮儀文化首先要有民族特質,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普世化的些許特征。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無一不是在與異質文化和民族的交往中感悟出來的。也就是說,只有當一種社會和文化接觸到異質社會時,它才開始意識到社會認同問題,才開始關注社會認同,并以社會認同為基礎來實現民族精神或國家凝聚力的目標。也就是說,只有當接觸到異質社會及其文化時,民眾的文化感情———指人們對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才會迸發。其實,這種對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和對自身社會的認同,不可能突然長成,它是長期禮儀文化教育的結果,是長期受自身文化的熏陶,對于自己所處的文化逐步而深刻的認同。人們的文化氛圍與人們的感情是相協調的,人們的感情、激情亦是其文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在開放的世界里,在文化交融的過程中,人的認同也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人們的文化感情同樣也在起著變化,而且具有了新的意義與價值。人們的感情取向是以自己的文化為基礎的,但是在文化交融的過程中,文化的各個方面都可能發生沖突,孕育著新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們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波動。如果兩種相交融的文化在價值取向上沒有較大的對立,那么這種交融過程中人們的文化感情波動不大,反之則波動大。這是文化對于人們的感情而言。另一方面,人們的文化感情也會影響到文化交融的進程,人們在感情上基于各種因素對異文化的好惡,往往左右人的行為,對文化交融起著阻礙或推動的作用,影響人們對異文化的認同。

在當前,禮儀文化教育可以使人們明了禮儀文化的普世性意義必須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把西方禮儀視作一種具有普世性意義的禮儀,中華禮儀文化的發展意味著盡可能多地吸取這種普世性的西方禮儀,使自己更具普世性意義。另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中華禮儀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民族禮儀來看待,越是獨特的東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它必將在全球化的大浪中顯現出其獨特的魅力來,顯出其普世性的意義來。所以,禮儀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這樣說并不意味著民族禮儀的文化認同要固守傳統,或一味西化,而是意味著要在禮儀的民族性與普世性之間保持一種適當的張力,使和諧社會的發展既承繼禮儀文化的傳統,又帶有世界的寬廣眼光。因此,通過禮儀文化教育,可以引導人們以我國傳統文化為主旋律,吸納一些國外的優秀文化因素作為補充,以作為和諧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這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人們的渴求。

二、禮儀文化教育推進和諧社會認同的主要路徑

1.從禮儀文化教育的內容上看,禮儀文化教育要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禮儀文化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包羅萬象。從類型上看,有言談禮儀、舉止禮儀、信函禮儀、公務禮儀、涉外禮儀等方面的教育。從對象上看,有形象塑造禮儀、待客禮儀、饋贈禮儀、交談禮儀等方面的教育。從表現形式上看,有禮節、禮貌、儀表、儀式、服飾等方面的教育。從范圍上看,有中國禮儀和外國禮儀的教育。從時間跨度上看,有傳統禮儀、現代禮儀的教育。在禮儀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所有這些內容都必須納入教育體系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對禮儀文化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社會產生真正的認同。可是,面對如此之巨內容,如果將它們有機結合起來,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關鍵是要圍繞禮儀教育的深層內核———文化展開,文化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經濟、政治的發展緊密相連、互相促進的。代表先進生產力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包含著科學的、合理的思維方式及有效價值原則的文化,才能吸引人,才能獲得人們的高度認同。文化體系內部的有序性、一致性才能保證文化的權威,給人們提供凝聚、依附的中心,滿足人們精神安全的需要、情感歸屬的需要,并最終獲得高度的認同。總之,在禮儀文化教育中要牢牢把握一點,即文化認同是人們的主觀行為,禮儀文化教育要契合人們的價值標準、適應人的思維模式、反映人們的利益、迎合人們的情感喜好,并促使人們自覺奉行文化的價值原則、遵守其道德規范。只有這樣,通過禮儀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和諧社會認同度,增強文化的權威性,并使這種權威性通過社會輿論等形式表現為一種強制力,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自覺地服從文化體系的規范。

2.從禮儀文化教育的渠道上看,禮儀文化教育要堅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多管齊下

禮儀文化教育是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然而,目前我國的禮儀文化教育存在明顯不足:各級院校苦口婆心,嘗試利用各種途徑進行禮儀文化教育,然而社會禮儀文化教育卻相對滯后,社會中泛起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物質至上主義塵渣,慢慢便將學校的各種努力化為灰燼。因而,要真正實現和諧社會認同,創造出以“和諧”為思想內核和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制度體制于一體的一種文化形態,就必須做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協調一致。因為家庭教育是個體掌握禮儀文化的起點,它好比在一張白紙上描繪美麗的圖畫,只要家庭禮儀文化教育堅持不懈地進行,便能為構建和諧社會認同先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各級院校教育是個體各種禮儀知識的主要養成所,是禮儀文化教育的中堅場所。當然,學校畢竟只是一個實驗場所或中轉站,最終,所有個體都要進入社會這個大熔爐,各種禮儀文化教育最終都得接受社會大熔爐的熏陶。可見,社會實質上是禮儀文化教育的最核心、最有實效的基地。所以,我們必須以我國的傳統禮儀文化為基點,結合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開展全民性的禮儀文化教育。以和諧社會認同為目標,動員全體公民積極參與禮儀文化建設,及時概括和提升群眾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各新禮儀、新文化,樹立適于當前形勢下的優秀典型和真實榜樣。同時,在加強禮儀文化教育之時,尤其要分析禮儀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使人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縫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間的裂痕,使之協調一致、多管齊下,才能在長期的努力中凈化社會風氣,養成自覺的“八榮八恥”意識,實現和諧社會認同。

3.從禮儀文化教育的進程上看,禮儀文化教育要因時而異、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地施教,這是中國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猶如一個活的有機體,從古代歷經近代而進入當代,其禮儀文化也在歷史流變中革故鼎新,既不失其固有的民族性,又隨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烙上時代性。在古代,以儒家文化為主干的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和誠實守信等傳統。在近代,隨著儒家傳統的衰微和西方科學文化的侵入,進步、愛國、科學、民主等價值觀念構成了寶貴的近代文化傳統。在當代,改革開放的實踐孕育出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等新的文化脈絡。另一方面,每個個體都有一個成長的歷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他所掌握的禮儀文化知識應是不同的。在兒童時代,禮儀主要模仿他人行為規范或遵守制度規定;在少年時代,主要是了解修身養性和人際交往的禮儀文化;在成年時期,要運用乃至創造適應社會需要的各種禮儀文化。另外,更為重要的是,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不同階段對禮儀文化會有不同要求,因而,禮儀文化教育的內涵應該是動態的,與人的成長和社會的進步大體協同的。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禮儀文化教育這三個部分是相互依存、有機組合的。內容是通過渠道實現的,內容是逐步教授的;渠道是內容的渠道,進程也是內容與渠道的進程。

三、結語

篇8

[論文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偉大實踐。德育教育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社會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合格人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體現。德育工作如何順應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擺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

一、德育與社會的和諧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社會結構中以人為主體的各層面、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協調的狀態;道德則是人類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者關系的倫理智慧與行為規范,是以一種非強制性的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人類良知以及教育去調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保證整個社會有序運行的精神力量。無論社會多么進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無疑是一個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會。

(二)德育的和諧價值

新的社會發展觀、發展模式賦予現代德育新的意義,它是通過對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質的塑造,賦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們在一切生產的、生活的社會活動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價值的定向,使人不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認識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僅懂得世界是怎樣的,而且懂得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從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適合人自身的需要與發展,而不是背離人的需要與發展。從這種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出發。德育的價值也主要表現于人自身價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人的全面發展、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與增強。因此。站在人的和諧發展的高度,我們有必要對德育的使命和功能進行再認識。要讓我們的社會成員具備和諧社會中的“和諧人”所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在制約社會和諧的各種力量中,由道德價值觀凝聚起來的精神上的和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們只有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追求,面對社會的諸多矛盾和利益沖突,才能達成諒解,形成共識,理順情緒,凝結意志,協調行動,步調一致。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

二、和諧德育-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諧德育的特征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諧德育必須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理念,把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目的和歸宿;在教育對象上,突出個體價值、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發展學生需要有機結合起來。二是遵循科學規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活動規律,根據受教育者年齡、心理、閱歷、個性特點,選擇適當的德育內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規律,充分認識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實踐中的內在本質聯系,按規律辦事。三是體系完整。協調推進,協調發展。和諧德育應該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的基本要素構成的具有確定特性和功能的個完整體系,而不是單一方面;應該是作為個完整體系良性運行。

(二)和諧德育觀念的創新

和諧觀念是構建和諧社會派生出來的一個問題,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保證與前提,又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諧觀念,就是要把和諧的意識、和諧的價值取向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形成和諧的社會心理與社會氛圍。在當前社會,要教育學生增強以下和諧意識;1.開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應把封閉式德育變為開放式德育,把學生德育“小課堂”同社會德育“大課堂”結合起來。新時期德育的根本任務,不是培養單純的書生,而是培養品格健全、學識廣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學生成長,而要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誠信意識。誠信是現代社會中做人立世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和諧社會一定是一個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善、相互信任,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每個人都要恪守誠信,信義相交。坦誠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確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當今德育工作對象的思想意識、心理素質、價值觀與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選擇必須以人為本,關鍵在于是否受學生歡迎,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生動活潑,能使受教育者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愉快地接受教育,從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識的建構。(三)和諧德育方法創新

一是要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及建設內容納入學校的學科教學與德育課程之中,注重德育內容的現實性。首先要從理論與歷史二個維度結合人手,在各科教學及德育課程中,有機穿插和引人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社會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的思想文化資源,并及時宣傳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所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引導學生做好人好事,學先進等行動。其次是內容的現實性,馬克思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德育必須適應客觀現實的需要,并與學生的發展需要相一致,才會被大學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人文關懷。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用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二是充分整合學校、社會、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響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個優化的社會關系環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實現和提高,從而有利于德育價值的最大化實現。構建和諧社會下的高校德育環境,需要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學生要形成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環境;學校要努力創設和諧統一、融匯多種價值的校園環境;社會要根據德育與人才培養的目標,系統調整社會結構,改變社會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而形成持續優化的社會教育環境。

總之,和諧社會視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諧”為目標,給學生更多的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使他們既關愛自己、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勇于超越自己,逐漸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過。

參考文獻

[1]楊德廣,朱煒.“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述略[J],現代大學教育,2004,(4).

[2]劉平秀,新世紀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李忠杰,建設和諧文化的核心是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光明日報,2006-07-25.

[4]周湘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整體構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篇9

體育比賽是體育鍛煉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具有競爭性與公平性的特點,為了實現體育比賽的公平性,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比賽規則,在比賽過程中,每位隊員參加者的行為都要遵守約定的規則,這樣才能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其中參加者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必須依規定約束運動行為。在特定情況下,為了符合規則的要求,需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較長時間的比賽實踐,每位參加者在自己的思維與行為中,就會受到比賽規則和社會相互文化的制約。比賽過程中隊員角色之間的互換,都增加了他們對于比賽規則的理解,由此參加者實現了內在心理和外在行為的平衡,提高了他們的適應能力。

2高校體育教學與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措施

2.1注重對大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

體育健康鍛煉方式、內容與鍛煉環境的差異,影響著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激發大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基礎上,優化與豐富高校體育教學、比賽的組織開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減少高校體育教學功利性、目的性的基礎上,注重大學生體育學習、體育鍛煉的情感體驗、參與性。讓其在快樂、主動的心態下,體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

2.2合理選擇體育教學的難度

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體育運動中,需要參加者通過自己的努力客服遇到的各種困難,包括自然的以及人為地,在此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獲得各種心理體驗,提高抗挫折能力。體育課堂中,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遇到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2.3加強團隊集體意識培養

當前在校的大學生屬于90后,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由于師長的過分溺愛,自我以比較強烈,缺乏團隊集體意識,但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時代,各個行業以及行業內部都需要廣泛的合作,這是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大學生進入社會后,他的人際交往能力反映了自己滿足社會需要的水平。職場中的任務一般都是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的,而成果也是以分享的形式來實現的,因為適應以后的工作需要,大學生必須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合作能力,它也是體育教學的關鍵發展方向之一。

2.4加強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篇10

中職語文教學要保持語文學科與職業教學相學原則,秉持著文化為專業服務的原則,在教學內容方面緊密的結合學生的專業。在語文教學中融入職業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讓中職語文教學變得更加有個性,更加貼合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例如在中職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特性,引導學生去深刻體會教材中的思想。例如在進行先進人物《鄧稼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抓住教材中的關鍵詞匯與句式讓學生感受社職語文教學結合中會生活的教學實踐口蘇省南京浦江中等專業學校先玲陳到鄧稼先身上的執著與奉獻精神,同時還要進行合理的聯想,讓學生可以就自己的知識范圍來進行一些先進人物的舉例。讓學生充分領悟到高尚偉大的精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激發學生對專業所從事職業的自豪感,例如在針對園林專業或建筑專業的學生進行類似于《蘇州園林》等建筑類別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著重感受蘇州園林制造的精妙與美,從而對專業對應職業產生自豪感。針對機械專業、電子專業、汽修專業等學生,可以強化說明文的教學,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需求來進行“修理電視機”、“網頁制作”等說明文。又例如在進行《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專業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可以讓學生繪畫榮國府院落方位圖、對于文科專業學生可以讓學生細細體會王熙鳳的語言和對話,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口語與溝通能力。

2.與社會生活結合,強化應用文教學

中職教學是為了就業做充分的準備,中職學生在畢業后需要尋找專業對口的職業。學生在日后就業的過程中難以避免要進行應用文的寫作,例如應聘信、自薦信、合同、總結、計劃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的就業專業來進行應用文的教學訓練。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模擬招聘會,引導學生寫自薦信、在自薦信中要將自己的優勢、特長等充分的展現出來,另外一組扮演招聘單位,針對招聘草擬招聘廣告,其中包括招聘條件、待遇、要求等。兩組人員準備好后開展現場模擬。在完成招聘模擬后每組學生都要書寫總結,將模擬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一一列出,這樣不僅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還會讓學生對專業就業有著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