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培訓個人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2 20:2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信息技術培訓個人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于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撰寫了不少教學論文,并在我校舉行的新課程教學研討會上進行交流,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智欲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采用整體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
“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钴S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
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并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借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
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
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四、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共2頁,當前第1頁1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循環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復錘煉;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學生放飛思想,大膽發揮……
篇2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大學英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10―0093―04
一 引言
近年來,隨著外語教學轉向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學者將注意力轉向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即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04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這種多媒體教學模式是指把各種媒體和技術整合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習的信息進行儲存、加工和傳播,進而優化英語教學與學習環境。但是由于大學英語教師對教育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與實際需要還存在差距,他們將教育技術整合于外語課堂教學的信心和能力都有待提高,還未能將信息技術整合于教學中, 即未把計算機作為有機的組成部分整合到外語教學中,外語教育至今還未能由于使用計算機技術而產生根本的變革。因此,本文以大學英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為切入點,分析了在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過程中影響教師進行技術整合的諸多變量之間的關系。
二 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 教育的變革正在朝著教育信息化的方向深入?,F代信息技術不僅僅是教師的演示工具, 還是幫助教師獲取信息、教學科研、培養能力和增長知識的一種手段?,F代社會中,外語和教育信息技術之間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網絡上的大量信息,特別是許多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基本上都是用外文, 尤其是用英文書寫的。外語教師可以從各種資源中選擇各類所需信息,將其應用于教學。這就對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躍[1]認為,教師應具備九大信息素養:①信息獲取能力;②資源整合能力;③ 網絡工具應用能力;④基于網絡的教學設計能力;⑤網絡環境下的課堂駕馭能力;⑥信息時代的學習評價能力;⑦利用網絡進行交際的能力;⑧網絡道德修養;⑨終身學習能力。這九大素養的培養與教育技術息息相關,但這些要求目前還是對大學英語教師的一大挑戰,因為教師們盡管在語言方面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 但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 他們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還是不盡人意的,而時展和教育改革又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今后必須具備這些信息素養。因此,在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環境下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迫切性
整合指的是一個系統內各要素的整體協調、相互滲透,并使系統各個要素發揮最大效益。課程整合,是使教學系統中處于分化狀態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機的聯系并成為整體的過程。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外語教學過程中,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融合為一體, 成為與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高度和諧自然的有機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并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分析、加工、交流、創新和利用的能力,培養協作意識和能力, 促使學生掌握在信息社會中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整合主要是針對外語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學科存在的割裂和對立問題,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互動性雙向整合,來促進師生合作的課程與教學組織方式的實現,及以人為本學習的新型課程與教學活動樣式的發展,構建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課程形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 [2]
對于英語教師教育信息技術培訓的理論和實踐問題,Johnson[3]認為,教師面臨的問題通常是由教學實踐所發生的社會、文化、經濟及教育背景所引起的,也就是學校和課堂。然而這些問題并不主要是由計算機輔助學習這一模式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英語教師經歷著由學校和課堂這些環境因素變化所帶來的一些問題。人們在校內外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技術,學生們在網絡世界里跟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合作,個人電腦在課堂內外的聯網使用,使得紙質材料和音響設備在課堂上顯得有些過時了。在這種信息環境下,應如何有效地將信息技術整合于外語教學就成為了研究者們關注的問題。Beatty[4]指出,目前對CALL研究的核心已從是否在英語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轉向了如何使用技術及為何目的。Hubbard[5]也認為:CALL的未來是與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為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起著決定性作用:他們自己選擇用于教學的技術工具,決定著學習者上課時所處的技術環境以及學生如何使用這些技術。此外,日新月異的教育信息技術和無處不在的技術環境都賦予教師在將信息技術成功整合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跟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為了將信息技術成功地整合于大學英語教學,教師們必須在培訓的過程中熟悉并學會使用這些技術。
為了解大學英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現狀,筆者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調查了上海三所大學的50名大學英語教師,其中男教師18名,女教師32名。 br>
調查結果表明(見表1):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教育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但在課堂上將信息技術整合于英語課程的做法并不普遍。參與此次調查的大學英語教師,無論其信息意識、知識和能力,還是將信息技術整合于英語課程的操作技能,都沒法達到實現二者有效整合的要求。數據顯示,由于受到教師自身的信息意識薄弱、信息技術能力不強以及學校硬件環境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只有少部分教師能在英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現代信息技術(28%)。在曾經接受過系統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英語教師(20人,占40%)中,仍然有40%的人認為培訓的結果不能完全滿足在課堂上實現技術整合的需求。這表明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與課程整合這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認為,在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背景下,為了讓教師熟悉和熟練掌握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大學英語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已經成為當前的一種迫切需要。
四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中的諸變量關系分析
對于影響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中的各種因素,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都做過分析和調查,他們認為,教師的教學經驗和自身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學校的技術資源和技術實踐以及學校的有力支持等都是影響外語教師進行技術整合的因素[6]-[8]。Mumtaz[9]和 Penuel[10]也都指出,教師所接受過的技術培訓,使用計算機技術的態度及學校所具備的技術資源和技術支持等因素,都會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們認為,在影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諸變量中,主要變量是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教師,環境和學生等變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在圖1中,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是諸變量中的核心變量。這是因為,我國當前很多高校都在展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由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到計算機輔助學習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學校還為大學英語教學配備了所必需的信息技術設備和語言實驗室,在硬件上為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打下了基礎。而當今的學生們大都具有很強的信息技術能力,他們在信息的搜集、處理和應用方面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挑戰,教師已經成為了學生知識來源的眾多渠道之一。在此背景下,教師要適應當前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進行提高。
國外研究也表明,有組織有準備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比教師變量和環境變量更有利于技術整合[5][11]。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作為整合中的一個變量,之所以能在整合中處于核心地位,主要是因為對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教師們的信息技術能力的高低,而他們的信息技術能力又是決定教師能否將技術整合于課程的關鍵因素;通過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使用信息技術的態度及對信息技術的關注等在培訓后都會有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還會影響到學生。英語教師們通過有效的培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在教學中可將能利用到的信息技術設備和信息媒體,如多媒體電腦、投影儀、數碼相機等整合到教學中去,并能充分利用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如音頻視頻文件、模型、幻燈片、掛圖等,再加上自己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從而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滿足學生多元智能開發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和主觀能動性。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不是一個單一建構,即教師是否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這一片面的理解。相反,它是一個包含多層面的整體建構,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師在課堂上用信息技術配合不同的教學目的,也有激發學生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互動,還有鼓勵學生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等等。所有這一切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都是以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為前提的,而要實現這一前提就要依靠教師們去接受系統的、多層面的教育技術培訓。
在教師變量層面, 教師的教學經驗,對新信息技術的態度、教師利用新信息技術的能力,即必要的計算機知識與技能、教師的教學改革意識、 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以及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等,都直接關系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效果。同時,教師變量的各要素都直接對教學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學環境的改變。在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背景下,教師通過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從而又會影響到學生變量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等各要素。
環境變量主要指硬件和軟件,其中硬件包括信息技術設備、語言實驗室和教材等;軟件則指教學目標、學校技術整合的大環境和領導對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支持等等。環境變量中的信息技術設備和語言實驗室方便了教師的教學,但同時也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它們也為學生提供了進行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但是,環境變量中的軟件因素容易被忽視。例如不少學校花了大量的財力建設語言實驗室,購置電腦設備,領導卻忽視對教師進行必要的教育技術培訓,教師也不注意將技術和具體課程的目標相結合等,從而導致這些現代化信息設備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因而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因此注重環境變量中的軟件建設是課程整合中又一大關鍵因素。相對于其他變量,環境變量與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相對孤立一些,但國外已有研究者就縮小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與環境變量之間的差距做過一些嘗試,例如針對實際課堂情景為教師設計的技術培訓、鼓勵教師之間在技術實踐方面的合作等[12][13]。
最后,學生變量既是整合的受益者,也是推動力之一。整和的終極目標之一是促進學生更為有效地學習,整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而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又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挑戰,進一步推進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發展。同時,學生的需求從一定程度也會對環境變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促使環境變量中軟硬件的改變,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從該模型圖可以看出,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教師,學生,環境等變量互相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服務于整合的目標。其中教師、學生和環境變量會促進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發生和發展,而作為技術整合推動力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又決定著整合的成敗。只有這幾個變量的有機結合和合理發展,才可共同推進信息技術和外語課程整合的順利發展。
五 結語
信息技術與大學外語課程整合的終極目標是促使教師將信息技術更好地整合于課堂中,從而更好地讓技術服務于教學。這一過程的實現受到多種變量的影響,其中外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技術培訓本身又是一個多層面的建構,其內容需要進行系統分析和挖掘。有研究認為,外語教師之所以不擅長將技術整合于課堂,并不在于課堂上是否具備使用計算機技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在于外語教學目標和教師,學生,教育、信息資源及課程目標、教材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排斥,或者是教師在將技術整合于課堂方面并未表現出很大的信心[14][15]。因此,我們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地系統分析和研究影響教育技術和外語課程整合的諸變量間的關系,不斷完善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使之更好地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對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我們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1) 大學英語教師需要何種類型和程度的教育技術培訓?
2) 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的形式有哪些?
3) 那些有著更多或更好教育技術培訓經歷的教師是否更有可能將信息技術整合于課堂?
4) 何種形式的評價機制能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鑒于大學英語教師在以技術為導向的課堂上的協調功能, 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在協調各種關系的平衡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既要充分重視對大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同時又要兼顧其他變量在技術整合過程中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將信息技術更好地整合于外語課堂中。
參考文獻
[1] 王躍.信息時代教師所應具備的9大信息素養[J].教育技術資訊,2007,(1-2):13―15.
[2] 陸宏,孫月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
[3] Johnson, K. E. The role of theory in L2 teacher education [J]. TESOL Quarterly, 1996, 30(4): 765771.
[4] Beatty, K.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2003: 14.
[5] Hubbard, P. CALL and the future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J]. CALICO Journal, 2008, 25(2): 175188.
[6] Lam, Y. Technophilia vs. technophobia: A preliminary look at why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 do or do not use technology in their classrooms [J].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0, 56(3): 389420.
[7] Meskill, C., Mossop, J., DiAngelo, S. et al. Expert and novice teachers talking technology: Precepts, concepts, and misconcepts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02, 6(3): 4657.
[8] Meskill, C., Anthony, N., Hilliker-VanStrander, S. et al. CALL: A survey of K-12 ESOL teacher uses and preferences [J]. TESOL Quarterly, 2006a , 40(2): 439451.
[9] Mumtaz, S.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eacher Education, 2000, 9(3): 319341.
[10] Penuel, W. R.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one-to-one computing initiatives: A research synthesis [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6, 38(3): 329348.
[11] Kassen, M. A., Lavine, R. Z., Murphy-Judy, K. et al (eds.) Preparing and developing technology-proficient L2 teachers: CALICO Monograph Series Volume 6 [C]. San Marcos, TX: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Institution Consortium (CALICO), 2007.
[12] Debski, 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project-oriented CALL [A]. In Hubbard, P. and Levy, M. (eds.), Teacher education in CALL [C].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99114.
[13] Egbert, J. Learning in context: Situating language teacher learning in CALL [A]. In Hubbard, P. and Levy, M. (eds.), Teacher education in CALL [C].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167181.
篇3
通過本次的培訓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這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但卻并不同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信息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通過培訓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后思想,我們積極采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并初顯成效,可以說終于嘗到了信息化教學的甜頭。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但是,信息化教學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好幾年了,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發展。那樣才可以說是真正發揮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優點。從而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輔助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20xx年6月,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山西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輔導教師的網上遠程學習,在這之前,已經參加過初級培訓的學習,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當時就已經確實感受到遠程學習的優越性,使自己在教學理論上又上一個臺階,在此,我記錄一點自己中級培訓以來的一些收獲。
一、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
此次培訓,在每個學習模塊中,都設置必選案例和可選案例,這些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會遇到的情況,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多多??梢哉f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于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梢哉f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于我和眾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現代教育技能得到了提升。
隨著學校信息化的不斷建設和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也得到了更為有效的整合,如何將信息技術更好地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究的,通過這次幾個模塊的學習,使我掌握了更多的電腦操作技術,為以后的教育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篇4
一、師德修養
1、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師德啟思錄》學習,時時處處為人師表。
2、工作中,學以致用,愛崗敬業,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以博大的胸懷,演繹人性的大愛。
3、能按時參加進修學習,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主學習,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之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個價值觀。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學習內容與措施
1、信息技術與新課程整合
lntel teach to the future,是為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而設計的。在此基礎上,根據美術學科特點,熟練的在課堂上播放課件,業余時間制作課件,用以展示課程相關的作品、范畫。把信息技術作為教與學的工具,有機結合到課程中去。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水平。學習方法:利用網絡,以中文教育資源網站問依托,以《教育技術培訓教程》為重點教材,學會在課堂教學中使用microsoft'excel。建立excel式學習檔案,并建立參賽作品連接,資源共享,師生互動。
2、學習內容:精讀了《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師心理健康》。還學習了《兒童像科學家一樣》、《美術課程標準》、《美術課程標準解讀》、等書目,并認真做了學習筆記。
篇5
關鍵詞:案例教學;信息技術;社區教育;有效性;培訓
中圖分類號:G72;G7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1-0053-01
一、問題的提出
案例教學法最先運用于法學界和醫學界,其后運用于管理學界,以其與實際聯系緊密和操作性強的特點得到大家的認可。它是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選擇一定的教學案例進行教學的教學方法。對于工作繁忙的社區工作人員來說,怎樣培訓更具有效性,是一直在尋找的答案。使用案例教學法對社區人員進行培訓是培訓實踐的課題之一,因此,需要探討的是:案例教學在何種情況下更為適用?一旦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應該如何保證它的有效運作?總的來看,案例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培訓者把這種模式的優勢發揮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
二、提高案例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途徑
對于社區人員的培訓,可以通過完善每一個實施步驟來保證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從培訓者的角度來說,就是做好整個培訓過程的管理工作。不妨先來看一下實施案例教學的三個基本步驟。一是案例呈現:培訓者通過分發閱讀材料、介紹相關背景、展示音像素材等方式,吸引社區人員對案例內容的關注與興趣。二是討論分析與實際操作:社區人員在培訓者的引導下,明確案例中的問題所在,分析疑難情境,找出操作的難點,提供備選方案,探討如何實施和操作。三是概括總結:從案例討論中引申出一定的結論。上述每一個環節的優化,都對案例教學的最終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下面,從三個基本步驟入手,分別探討如何提高案例教學的有效性。
(1)案例呈現。首先,案例呈現環節會涉及案例選擇的問題,也就是培訓者決定把什么樣的案例呈現給社區人員。案例教學最為突出的一個特征就是案例的運用,案例本身的選擇是否精當可以說是案例教學是否成功的先決條件??梢杂米靼咐牟僮黝},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征。第一,案例的實用性,不實用的不能拿來作為案例;第二,案例的疑難性,那些平淡無奇、讓人一目了然的操作,不能稱之為案例;第三,案例具有典型性,透過它可以反映出類似的情況和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而給人以一定的啟示。其次,從入選案例的內容來看,它最好是既能貼近培訓目標,又能吸引社區人員。從入選案例的數目來看,應當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案例太多,像走馬燈似的輪番轟炸,必然會打斷整個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和流暢性,同時導致每一個案例的研討由于時間的關系而無法深入下去,造成討論不夠充分、觀點膚淺。
(2)討論分析與操作。討論分析是案例教學的核心環節,流于形式的討論可以說是案例教學的致命傷。為了確保討論的質量,培訓者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幫助社區人員為參加討論做好準備。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討論剛開始時容易出現的“冷場”,對剛接觸案例討論教學法的社區人員尤其有效。二是營造積極主動、輕松融洽的討論氛圍。培訓者要盡量消除妨礙社區人員充分參與討論的種種疑慮,培訓者可以建立促進社區人員參與討論的激勵機制。要讓社區人員知道:他們這門課的成績將部分地取決于自己在討論中的參與程度。三是提出一些有利于討論深入展開的基本規則,通過這些規則來保證參加討論的社區人員有平等的發言機會。培訓者可以限定每個人發言的時間和頻率,例如,事先限定每次發言不得超過多少分鐘;要求每個人發言之后,至少要等其他三個人發了言,他才可以再次發言;規定小組發言代表不能總是同一個人,等等。四是必要時適當引導社區人員討論的方向,調整討論的進程。培訓者可以在進行表述、梳理和匯總之后,讓大家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和討論。這一過程,將有助于社區人員調整自己的視角或改進自己的觀點,從而增強案例討論的深度。五是實際操作與展示。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練習過程,在討論的基礎上,社區培訓人員接下來要在電腦上進行實際操作,把案例在電腦上做出來。培訓者要及時指導,保證他們遇到的困難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待所有人員完成之后,再進行展示。社區人員可以交流自己的經驗和不足,這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
(3)概括總結。這是案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培訓者要說明案例中的關鍵點,揭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幫助社區人員對案例產生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還要對社區人員參與討論的情況進行簡要的評價,指出他們在該案例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鼓勵他們在今后的討論中繼續積極參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對培訓雙方的要求都比較高,培訓者尤其需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多重角色,做好案例討論的設計者、主持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并從根本上保證案例教學的有效性。案例教學以其與實際聯系緊密、操作性強的特點,被應用于社區人員信息技術培訓中,架起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利于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培訓人員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梁俏,林瓊.微課在高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02).
篇6
信息素養內涵
信息素養一般是指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指基于網絡獲取、分析、生成、使用和創造信息的綜合素質。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指教師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根據社會信息環境的發展要求,對信息進行檢索、獲取、分析、處理以及利用信息解決教育、教學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現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當中,主要指學科教師能夠熟練地應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使技術與本學科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信息化教育下信息素養培養的意義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當代教師適應信息社會要求 信息素養已成為公民必不可少的素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的核心,它能使人們在整個一生中有效地尋求、評價、利用和創造價值以達到其個人的社會的職業的和教育的目標。教師每天要吸收和傳播各類信息,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不僅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還是有效指導學生提升信息素養的前提。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指出:最好的技術如果沒有與使用這種技術相適應的教學,它在教育環境中就毫無用處。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表明,信息素養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教育主體地位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得以順利推進的基本條件和保障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人的信息化,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應具備現代化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利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設。
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在信息時代,教師的角色將不再以信息的傳播者或組織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為主,其主要職責應從教學生轉變為導學生,做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者,做教育的研究者,做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者。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教育活動的沖擊,教師還應在教育觀念上跟上時代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己的職責,在教育發展中加強自身的提高和發展,肩負起培養21世紀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須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
信息化教育下信息素養培養的途徑
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進行有效的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首先得從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出發,幫助教師提高對信息素養的認識,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知識觀、人才觀,不斷強化廣大教師的教育技術意識,使他們對教育技術的發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重大變革有明確的理論認識。
營造良好的教師學習信息素養的氛圍,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首先,為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提供必要的學習和實踐環境,如為教師配備多媒體計算機和教學軟件,鼓勵教師多在網絡上學習應用,使網絡活動成為獲取知識、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手段。其次,開展競賽活動,搭建教師學習交流的平臺。再次,建立學習團隊,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由于年齡、學科結構等因素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可以結合學校教師隊伍的團隊建設,進行信息素養的共同提高。第四,學校辦公信息化,促使教師提高。采取辦公誘導的方式,促使教師學習提高。如電子教案、教師個人學習空間、教師工作QQ群、微信群,電子白板在課堂應用、教師的工作計劃、總結及教育教學常規的一些材料均用電子信息的手段等等,充分創造條件,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中。
開展針對性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教師必須通過接受適當的計算機學科培訓達到對計算機硬件和現代通訊設備的初步認識,理解信息來源、途徑和方法。信息素養應從培養教師大膽操作和實踐開始,只有首先克服教師對信息技術的畏懼心理,信息的情感和意識加強了,才能提高信息知識容量和更高層次的應用信息的能力。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辦公軟件的應用、課件開發平臺的使用、動畫制作軟件的使用、網頁制作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一系列課程的培訓,從而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能。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教學有機整合,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培訓最終目的是信息應用,就是應用信息去解決學習、生活,乃至工作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教師的使用信息技術的思維技能和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量。因此,必須鼓勵教師盡可能多地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一方面將計算機和其他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能,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更加深了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應用。搭建教師展示平臺,提高教師的學習積極性,鼓勵教師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此外,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教育活動,這樣一方面開闊教師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
篇7
論文摘要結合“教育技術能力(初級)培訓”實踐,從培訓定位、培訓內容與實施、培訓評價及培訓后措施幾個方面,思考如何有效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效能,提出培訓過程中要突出強調培訓者和學員不斷的反思,采用傳遞理念、互助行動、競賽檢驗、觀摩展示的形式開展教育技術培訓以及培訓后確保培訓成果的措施,希望藉此對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有所啟發。
教育部2004年12月正式頒布的《中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是建國以來我國頒布的第一個教師專業能力標準,它的頒布與實施是我國教師教育領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將對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1]。江蘇省的“教育技術能力(初級)培訓”選擇祝智庭教授主編、北師大版培訓教材,以“江蘇教師教育”網站為技術和學習平臺,學員培訓由1天的面授和45天的網絡遠程培訓組成。作為此次培訓項目的參與者,筆者對教師參加此次培訓的效能進行了積極思考。筆者認為,雖然此次培訓項目教材、平臺統一,但作為培訓者,應該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選取合理的培訓方式、整合合理的培訓內容、采取科學的培訓策略,只有充分運用網絡平臺的交互優勢,才能搞好這個培訓項目。
1培訓項目的定位
通常所說的教育技術能力,實際上是能力的一個集合,它包含了若干的子能力,它們分別是設計能力、開發能力、管理能力、應用能力、評價能力[2]。在培訓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教育技術能力(初級)培訓”是全員培訓,培訓的學員包括從校長到普通學科教師,他們大多將教育技術培訓自然地等同于計算機技能培訓,因此大都抱著一種應付但又無可奈何的情緒。
因此,作為培訓者,首要的任務就是改變學習者的理念,在有限的面授時間內,必須要讓學員明白培訓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和應用水平,要讓學員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是“信息技術”,什么是“教育技術”。培訓過程要始終圍繞提升教育技術能力展開,要讓學員非常清楚地感受并認識到教育技術能力絕不等同于“物化形態的信息技術”,明確項目的定位。
2培訓內容與實施
教育技術能力的養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教育是動態的,教育技術也必然是動態的。因此,培訓者的培訓內容與培訓技巧對于培訓的效果影響顯然是巨大的,正如英國教師培訓署在總結影響“新機會基金”培訓效果的影響因素時所指出的:在培訓者方面,“培訓的質量并不取決于培訓者是不是專業信息技術人員,而是其教學經驗和培訓技巧”[3]。
針對此次培訓的形式與特點,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開展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必然的。根據學員的學科專長、教學風格、教學慣例,程序性與情景性的知識和工具要素構成,在面授時就建立若干學習小組并指定組長,隨后就將小組搬進課程討論區,延續隨后開始的45天網絡遠程學習。由小組確定學習的范圍和目標,運用啟發式和對話式學習方法,強調思維訓練,注重激活已有知識經驗,靈活選擇最佳技術工具,鼓勵不同觀點,致力于通過模擬情境解決真實問題。
2.1面對面的傳達,理解什么是教育技術由于采用網絡平臺的遠程培訓,在僅一天的面授中,培訓者與學員的面對面交流機會有限,培訓者必須緊抓教育技術培訓所要傳達的新理念和新理論,調動各種資源(包括人力和物力),運用有效的策略,組織活動: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強調培訓過程中的體驗,通過小組活動,突出混合式學習的理念,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充分展示教育技術的魅力,而絕不是“帶領學員劃重點以應付考試”。
2.2充分運用班級討論區,養成思考合理運用教育技術的習慣網絡的最大優勢應該是其強大的交互能力。網上學習以班級為單位,網絡課程中要完成的任務有課程內容瀏覽、測驗、作業以及班級討論區(論壇)。學員完成網絡課程瀏覽、測驗及作業是非常簡單的,但一定要讓學員明確,完成討論區的討論任務是有相當難度的。討論區內可根據學員的學科等進行分組,在討論區中設立場景,要讓更多的學員分享教學情景中的教學活動,參與討論。
在班級討論區中進行討論,雖然是培訓合格的必要條件。剛開始培訓者必須要加以引導,否則討論的內容大都是有關如何應付考試的話題,培訓什么和為什么培訓被淡化。培訓者必須在開始就向他們提出一些需要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題,如“教育技術能做什么”,“你對課程整合的看法”,“你覺得技術重要還是理念重要”,“我在教學中運用媒體不合理的地方”……學員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會提出許多新的實際問題,而這些問題培訓者可以轉向其他班級提出來,在更大的區間內交流討論。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學員不像課堂中容易受到約束,因此培訓者要努力督促學員參與學習與討論,使他們養成習慣,從而初步達到教育技術培訓的目。
2.3以學員帶動學校,在學校發動一場教育技術革命校校通使一些學校有了計算機,但被用來應付檢查。管理者思想觀念落后是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影響或支配,觀念變革是先導。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校長的觀念更新尤其重要。就某些領導而言,由于其對教育信息化認識模糊,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思想觀念直接影響到學校對信息化教學工作的具體部署,從而影響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與提高。有的校長本身就是教育技術培訓學員,更要借培訓之機使校長改變傳統的觀念,認識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所在。即使沒有校長親自接受培訓,也要趁培訓之機,借學員的熱情,激發周圍教師的教育技術熱情,從而在學校從上到下發動一場信息技術革命。
3培訓評價
此次教育技術培訓的評價主要有3種手段:一是教學內容及其中的測驗,這是統一的一個內容體系,主要以基本知識和概念為主;二是作業,根據培訓基地的統一部署,作業基本也是統一的,雖然可能完成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往往不能針對實際教學過程中具體、現實問題;第三是班級討論區,要求學員積極參與討論,根據討論的情況評分。
筆者認為,這幾種方式中,最能體現教育技術內涵的評價就是學員參與班級討論區討論。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首先,它對文檔的收集和整理已經全部數字化、網絡化,非常便于形成過程性檔案袋,快速反饋;其次,評價的主體和客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培訓者與學員都參與評價的實施,同時學習者在實施評價時既是評價的客體也是評價的主體;第三,評價注重的是評價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評價應定位于鼓勵教師,強調體驗,關注學員學習過程的表現,并且由于是網絡遠程教育,所以評價應盡量減少記憶性內容,從協作學習的角度考慮,對最終的教學設計、學習方案、成果展示給予客觀評價,培訓者要及時總結問題,作出判斷,肯定成績。
由于“教育技術能力(初級)培訓”是全員培訓,并且是網絡遠程教育,培訓者的時間精力不可能顧及到每一位學員,培訓者對學員的印象更多的應該來自討論區學員的參與。要鼓勵學員積極參與討論,討論的內容與話題可以非常直觀地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確實得到提高,這就是培訓評價的意義所在。
4培訓后措施
教育技術培訓的目的絕不是為了應付教育技術能力考核,而是課程改革的新起點。在培訓過程剛結束時,培訓者應協助學員克服培訓后的茫然,指導學員個人并通過他們在其所在學校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技術能力提高計劃”,將其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部分。
培訓后的教師應該把新的理念、新的理論大膽運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當中去。由于培訓后還有相當長的時間才去參加教育技術能力考核,因此也為教師繼續不間斷學習提供了動力。培訓者可按班級建立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考核QQ群,建立郵件組,相對有組織地、長期性地討論教育技術。
5結束語
在職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要從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緊密聯系新課程教學,強調主體參與,動手動腦,使學習者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在體驗的過程中輕松學會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并感受到現代教育技術的特有魅力。傳遞理念、互助行動、競賽檢驗、觀摩展示,通過首先接受培訓的教師來帶動整個學校的教育技術研究和運用氛圍。
教育技術的核心是教學設計,在培訓過程中要突出強調培訓者和學員不斷的反思。反思不僅是個人行為,還是學習的一部分,反思是個體建構與社會建構的統一體,這種統一不僅可以促進個體反思,而且與他人交互可以更新自己學習的思維和討論方式。培訓過程中的反思,由于參與反思的個體多,因而成長需要就多,也容易得到他人對自己表現與理解的反饋,容易就實際問題進行審視,從而找出問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正確理解“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目的、意義及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11):20-21
篇8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實踐;多媒體
信息技術的發展開始對教育發展起到越來越深刻的影響,正推動著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教師必須認識到信息技術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到教學的各個領域的形勢,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和使用中去,才能避免被教育現代化快速更新的大潮所淘汰,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為我們教師提供發展的大舞臺。
一、信息技術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學組織形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雖然班級教學仍然是組織教學的主要形式,隨著幻燈、錄音、影視、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逐漸發展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應用多種媒體”的教學模式。
以我自身經驗來談,我所在的學校教學設備就比較先進,每個教室都有多媒體設備,每位教師都能嫻熟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尤其在突破重難點時多媒體教學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積極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展,我校不斷引進先進設備,供在校老師學習并鼓勵老師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設備應用到教學中去。
針對小學生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應該最大限度的將學習內容與先進的信息技術整合,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建立小學生入學初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發展潛力。
通過對近幾年信息技術在教育應用中的研究資料進行翻閱,不難發現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多媒體技術能夠很好的將學習內容和思維過程很好地用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同時,先進的教育技術也能使教師的教學設計增光添彩。同樣的教學內容,有了媒體的幫助,就可以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媒體的幫助,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使教學得到優化,讓教師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不斷提高學生認知層次上。
此外,對于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信息技術更是一個功不可沒的好幫手。很多樂于學習先進教育技術的老師,不斷鉆研技術的使用,并在使用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法和環節,在總結和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自成一派。
二、信息技術在教學使用中仍存在的問題
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的接觸所學知識、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等優點都是信息技術能夠在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占有絕對主要地位的原因。但是,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成為了牽制整體教學質量進步的不利因素。
(一)多媒體展現形式過多,影響教學效果
低年級教學時,重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學中,圖、文、聲并茂,使課堂生動活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信息量大,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知識,有利于課程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視頻動畫的形式更是對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地追求形式,過于頻繁地變換花樣,顛倒了教學和技術工具的地位,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注意到運用多種媒體呈現形勢,一味增加信息量,而忽視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認知水平處于低級階段等特點,使得學生一時難以消化,難以產生師生間的互動。時間久了,學生接觸的形式太多,也就難以對學生再產生吸引力。
(二)教師過于依賴課件,壓縮學生自主探索時間,降低教師專業技能
先進的信息技術,有利于優秀教師教學資源的共享與交流,教師很容易找到與教學內容一致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同時,其實是在扼殺學生的思維發散的能力。在低年級教學中還是應該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索規律,過于頻繁地使用課件演示,會壓縮學生自主探索時間,阻礙了學生自學能力的發展。
此外,對于低年級學生來時,老師的親身示范很重要。例如,在語文教學中的寫字指導部分,教師的板書示范很重要。許多教師依賴于課件演示,但是很多孩子仍然難以將屏幕演示遷移到實際書寫中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阻礙教師的專業技能的鍛煉與提高。
(三)校園設備跟不上,教師學習愿望低
先進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現代的教學理念日益更新。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目前還不能保證每所學校、每個教室都配備齊全的多媒體設備,所以設備不齊,也難以帶動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師個人專業的發展。
此外,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比教育歷史上任何時候更離不開信息技術,甚至成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翅膀”,但也勢必會提高對教師的技術水平的要求,牽扯教師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探索技術的使用。有部分教師還沒有認清信息技術時代下教師的角色定位,沒有意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因此會怠慢與新技術、新理念的碰撞,信息技術的優點難以發揮,甚至會在很大程度上牽制著教師的專業水平發展。
三、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實踐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針對在教育實踐中所發現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過程存在的問題,在翻閱前人研究資料之后,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用以推動低年級教學實踐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教師要學習如何進行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的最優整合
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時普遍感到教學過程不錯,效果卻不理想,還難以做到教學形式和教學質量的雙贏。這其實是教師沒有很好地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工具進行整合。信息技術對于教育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是為了教師更好地教學,學生更好地學習而服務的,教師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絕不能過度地使用和依賴多媒體設備,而降低了教師在課堂中的指導作用。
教師教學能力與水平的提高直接受到教師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的影響,所以教師的當務之急是要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化發展進程中解決這兩個問題。因此,若展開對教師信息技術使用的培訓,不能僅進行技能方面的培訓和訓練,更重要的是通過如何進行學科知識與信息技術的最優整合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整合和創新能力,使教師能自如地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基礎對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的最優處理,高效地實施教學活動,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推動效用。
(二)教師要認清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發展形勢,正確定位,促進專業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并不是絕對的主人,他更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更應該認清形勢,接受新鮮的教育理念,給自己賦予新的角色定位。教師不再是知識來源的唯一渠道,如果想要信息技術為自己教學更好地服務,而不是阻礙個人專業發展的話,那么教師就需要變為教學的研究者、學習者和實踐者,積極地參與到教育技術的學習和實踐當中去,這樣才能不被這個改革的時代浪潮所淘汰。
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中,才能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模式、方法的變革的巨大推動作用和在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中所發揮的重要影響,幫助教師建立在教學實踐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
(三)重視技術硬件設備以及技術應用培訓,形成數字化辦學特色
要想結合先進技術工具,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熟悉設備的使用,但是很多教師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卻苦于硬件設備的落后。因此,學校應該重視并鼓勵教師的專業發展愿望,努力增添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硬件設備,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
具體可以安裝多媒體CAI網絡教室、投影機、多媒體計算機、視頻展示臺、白板等設備。學校還應具備專業的電教工作人員和數字管理人員,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熟練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為學校、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其次,專業人員要對在校教師進行及時的培訓,不斷更新技術知識,讓教師在第一時刻接觸到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
此外,還可以組織教師集體研發具有自己辦學特色的多媒體教學軟件,集思廣益,總結、創新出最優的教學設計,制作出優質的教學軟件,并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校內師生共享,這樣既提高了教師們教研水平,增強了師資隊伍,而且還形成了學校特有的數字化辦學理念和特色。
(四)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勵機制
篇9
(一)西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導致教師素質不高,教育相對落后。特別是英語教師存在數量不足,質量偏低的現象。一方面,有正規本科學歷的英語畢業生不愿到農村學校工作,另一方面,農村學校原有的少數英語骨干教師“跳槽”到好的學校或其它行業。中學英語教師學歷偏低,專業背景不夠合理的局面長期得不到改善。根據調查結果,甘肅農村地區(包括民族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師中,接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外語教師只占總數的15.4%,而且全部是通過自學考試、函授或成人繼續教育等形式完成的本科教育課程;24.2%的英語教師缺乏正規的英語教育專業背景;小學英語教師大都是通過短期培訓上崗的其它專業教師。低學歷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低專業知識水平和低語言技能,在教學中突出地表現為語音錯誤、語調變味、講解不正確、目的語文化知識欠缺等。大多數農村英語教師習慣于用漢語、方言或民族語言講授英語,有些甚至長期不說英語,造成口語能力下降,難以張口。而且,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都很陳舊,難以達到新課程的要求。因此,英語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提高成為西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信息技術是指對信息的采集、加工、儲存、交流、應用的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它的內涵包括手段(即各種信息媒體如印刷媒體、電子媒體、計算機網絡等)和方法(即運用信息媒體對各種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儲存、交流、應用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主要指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英語學習環境,介紹語言知識;利用網絡英語資源開展語言學習和教學。但是,西部農村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不容樂觀。首先,西部農村地區地處山區,屬于經濟落后地區,一部分一線教師對信息技術一無所知,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的英語教師也不是很多。其次,即使參加過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的教師,也會由于沒有受到和英語學科知識整合的培訓,在教學實踐中不能順利、熟練地應用技術。“缺乏教學必備的網絡技術知識和信息技術整合于英語課程的能力”制約了農村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西部農村英語教師培訓的必要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的變革,利用信息技術的英語課堂教學被證明要比傳統的“粉筆+黑板+教材”的講解式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信息技術素養和學科專業素養將成為衡量英語教師質量的一個標準。因此,提升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英語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發展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能力應該成為英語教師培訓的重點。
(一)信息技術的培訓要為學科教學服務
到目前為止,各培訓項目或教育部規定的信息技術培訓大都以計算機知識和上網知識為主,屬于政策性的普遍培訓,難以滿足各科教師的具體需要。而英語教師最需要的是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去獲取和課程相關的資源,如何選擇、處理、儲存和呈現這些資源,使他們更好地服務于英語教學。網上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既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大量的素材,又可以為教師的自學提供方便。英語教師不但要學會利用網絡教學和自學,而且要學會網絡教學管理。這些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需要專門的指導和親身實踐。
(二)信息技術與英語專業知識教學結合的培訓有利于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和知識素養的提高
英語專業知識主要包括英語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知識。英語語言能力一般指聽、說、讀、寫等能力。英語知識和英語語言能力體現出英語語言水平的高低。英語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能力是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作為英語教師,沒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自然難以勝任英語教學工作。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平臺。尤其在缺乏英語使用大環境的我國,網絡為廣大英語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使用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英語學環境缺失所造成的影響。英語教師要教學生在這個虛擬世界里開展英語學習,首先自己必須學會學習,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而這些技能的獲得,一方面必須通過英語教師自己的不斷摸索和嘗試,另一方面,還應該得到培訓機構的正規訓練。特別是那些語言技能較差的老師,更需要這方面的培訓。
(三)信息技術與英語專業知識結合的教師培訓的作用
1、示范的作用
英語教師在接受培訓時,培訓者采用的方法及示范往往給他們很大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遵循這樣一種定勢,即用自己的老師教自己的方法去教自己的學生。要使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培訓者就必須身體力行,為受訓教師提供通過技術促進教與學的范例。許多在職英語教師承認他們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起到技術使用的示范作用,因為他們缺乏這一方面的技能。他們愿意使用錄音機等簡單設備,而不想使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特別是那些工作了十多年的在職英語教師,信息技術對他們來說是完全的新鮮事物。因為他們在校學習期間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他們接受的是傳統的教育。在教學中,他們覺得傳統教學比使用技術的教學更得心應手。而一般的英語教師培訓傾向于理論講解,教師實踐的機會少,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離,教師回到教學崗位后不能很好地運用。所以,對在職英語教師的培訓,培訓者應多使用技術,為學員提供良好教學的示范。
2、親手操作的作用
理論知識學習必須和實踐有機結合,否則知識難以轉化成技能。一些參加過信息技術培訓的英語教師雖然具備了基本的計算機技能,但是他們反映沒有得到將技能整合到自己的教學中的訓練,因而技術的學習對他們在課堂上的使用并沒有多大幫助。在英語教師培訓中,各培訓機構應該創造條件,多給英語教師親手操作的機會,在他們實踐的過程中,隨時提供指導,這樣受訓教師才能獲得良好的實踐經驗,在今后的教學中,才能運用自如。從而為自己的學生樹立運用信息技術的榜樣,使學生自覺運用各種信息資源提高英語綜合素質。
三、基于西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現狀的整合模式的構建
針對西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信息技術能力現狀,該培訓模式主要在于通過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知識的整合培訓,使他們具備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自學和課堂教學的能力,全面提升專業知識水平,更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奠定基礎。
(一)西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整合培訓模式的課程內容
整個培訓內容分為信息技術與英語聽、說、讀、寫和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兩大部分。
1、信息技術與英語聽、說、讀、寫
這一部分是針對英語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而設計的。目的在于教會他們利用計算機及網絡工具搜索、選擇、儲存相關的內容開展學習。主要包括:聽力和口語訓練(英語語音、語調的訓練和語篇聽說訓練);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寫作練習。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的時間和進度,輔導教師為學員傳授下載資料和在線收聽的各種技能技巧。這些英語網站大都集英語聽說讀寫于一體,題材廣泛,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選擇相應內容,有針對性地給自己“補課”。
2、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
這一階段主要對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的技能進行培訓。(1)遠程教育設施的使用和遠程英語教學資源的獲取要獲取遠程教育資源為英語教學服務,首先必須學會操作基本的設備。西部農村的遠程教育設備主要有三種:一是光盤播放設備。該系統主要由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教學光盤組成。二是衛星教學收視系統。主要由衛星接收系統、計算機、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教學光盤組成。三是計算機教室。計算機教室由衛星接收系統、網絡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學光盤播放設備及教學光盤組成。計算機教室為學生提供了網絡學習環境。以上三種設備的操作和使用,光盤播放最簡單,最容易操作,后兩種相對復雜,需要英語教師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使用流程和操作步驟,學習在遠程教育環境下選擇、儲存和應用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資源,學會利用各種模式開展英語教學。(2)多媒體英語教學課件的制作運用多媒體英語教學課件開展英語教學是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一個典型范例。但是,制作優秀的多媒體課件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而且要求英語教師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因此需要提供專門的指導。
3、西部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整合培訓模式的實施步驟和方法
(1)教學階段:培訓者的任務是向受訓教師傳授技能和學習方法,提出學習目標,管理辦法和考核方式;示范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方法,提出具體的和日常教學密切聯系的整合任務,如創建適合某一對象的英語聽說教學多媒體課件,建立個人學習文件夾等;受訓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2)學習與實踐階段:采用自主學習和專家答疑相結合的形式。經過了教學階段的學習后,受訓教師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網絡開展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受訓者如遇到難題,可隨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等向專家尋求幫助。(3)鞏固提高階段:反饋評價和總結相結合。完成了實踐階段的學習后,培訓者和受訓教師一起對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開展進一步學習。(4)實際應用階段: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包括使用多媒體課件、語音設備和網絡等開展的英語教學。
(二)培訓效果的反饋與評價
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對培訓的效果進行評價。終結性評價主要用來評價教師在英語語言知識方面的提高程度。形成性評價主要考察教師在培訓前后課堂教學的變化,以學生評價和教師自我評價為主。評價指標包括;
1、語音、語調的準確程度(比學習前有提高,發音基本正確);
聽說能力(能聽懂簡單的對話,能聽懂一般英語新聞的主要內容,能使用正確的課堂用語);閱讀和寫作能力(至少達到大學英語四級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2、課堂教學方面的行為變化:
目的語使用的相對頻率;教學方法的調整和改進;技術的使用情況;學生的反應等。
四、結語
篇10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教師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在分析信息時代對傳統教育變革影響的基礎上,結合信息時代教師職業技能的內涵,闡述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途徑。
教師素質決定著教育質量,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廣泛應用,要求教師應具備與之相適應的職業技能,從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教育改革。本文通過對信息時代教師應具備的職業技能及其培養途徑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提供些許參考。
1、信息時代對傳統教育的變革影響
1. 1對傳統教育觀念的沖擊 在工業文明中產生的傳統教育觀念己無法適應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這必然會引發一場教育觀念的變革。教育觀念變革包括2層含義:一是教育者對信息技術的接納,主要表現為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單純是手段的更新,更主要的是由認識時代特征而產生的觀念上的認可;二是教育指導思想的變革,由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絡帶來的信息交流,要求每個人都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夠在大量信息之中分析、挑選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
1.2對傳統教育教學的革新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對“讀、寫、算”這一傳統教育的“三大基石”產生巨大沖擊,使閱讀方式從文本閱讀走向超文本、多媒體和高效檢索式閱讀,使寫作從單純的文本和手工寫作轉變為多媒體寫作和各種自動化輸入方式,使計算從純數學計算擴展為多媒體信息的綜合處理。
1.3對傳統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戰 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教育管理帶來無限豐富的內容。管理內容的豐富性、價值標準的多元性、傳播渠道的多樣性、信息質和量的變動性等,要求教育管理變得更具有專業性、靈敏性和技術性。另外,由于信息的流動性急劇增強,使得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強保密工作,另一方面又得考慮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產品來傳播自己想要傳播的信息,這也必然要求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改變自己的管理態度與管理方式。
2、信息時代教師職業技能的內涵
2. 1現代教育觀念 現代教育觀念不再只單方面強調如何教,而是更關注學習者如何學習。現代教育觀念要求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習環境的開發者,學習過程的幫助者、調控者和評價者。現代教育觀念追求學習者能力的全面發展,不只是認知能力的提高,而是社會型人格和能力的全面培養?,F代教育觀念與傳統的教育觀念不同,它是現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面對急劇發展的社會作出的必然反應,也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
2. 2教學研究與終身學習能力 教師的研究能力,應偏重實踐中應用層次的研究能力,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嘗試創造性地運用理論,總結規律,進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對教師來講,終身學習能力是指教師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為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科學技術,能夠有意識地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不斷地學習各種最新的教育理論,保證自己職業能力的適應性。每位教師都必須具備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斷提高自我素質,接受新知識和新技術,更新自己的觀念、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2. 3信息技術環境下系統化教學設計能力 相對于傳統的教師備課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有著更加廣泛而新鮮的內涵。首先,從設計的觀念和方向上,強調運用現代教育觀念。它強調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一切教學的安排從學習者的需求和特點出發,改變以往只重視“教”而忽視“學”,造成學習者被動接受、缺乏原創精神的現象。其次,從設計的策略上,強調運用系統觀和整合的思想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研究,對各要素之間關系進行協調的、整體的把握。同時強調設計中的問題解決策略,強調設計的創造性和靈活性。其三,從設計的方法上,強調對學習者的分析,強調師生間的關系和角色的重新定位,強調教學過程的整體化設計,強調信息技術和教學過程的結合,強調合作學習、問題解決等教學策略與方法在學習者創新能力培養中的地位與作用。
2. 4信息素養 教師信息素養是教師整體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個體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及其發展要求所應具備的信息品質、信息知識與信息能力。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環境下,教師信息素養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信息素養,即傳統的信息基礎知識和計算機基本技能。教師必須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基本知識;必須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表格、打印機以及一些常用應用軟件的安裝和使用,并能熟練應用計算機處理學生考試成績、編寫測驗試題等。
2)多媒體素養。信息時代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媒體。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教育對象,圍繞教學目標、授課內容選擇和使用不同的媒體。
3)網絡素養。網絡時代的教師應具有網絡基本知識和素養。教師應該掌握電腦網絡的一般原理,學會利用網絡搜索數據、傳輸文件和開展網絡交互式教學,能利用電子郵件跟同行或學生進行交流,利用電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網站自己的認知和觀點,同時必須尊重知識產權和遵守網絡道德。
4)課程整合素養。教師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必須具備把信息技術和不同媒體優化組合、將信息技術有機融入學科教學過程的能力和素養,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2. 5教育信息資源獲取及應用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學習是基于資源的學習,因而教師必須具備獲取教育信息資源并能夠有效應用于教學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求教師要非常明確地意識到獲取教育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總是想方設法獲取有關教育信息資源,而且應該具備較強的對相關教育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能夠創造性地策劃、處理和加工所獲資源(如設計撰寫課件腳本、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建設專題學習網站)以應用于教學,并能從實際出發,考慮利用資源的最有效的方式,即使運用常規電教媒體或傳統媒體,也能體現嶄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組織形式及方法。
3、信息時代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途徑
3. 1職前培訓 職前培訓主要是培訓在校師范生,具體方法是開設選修課、指導畢業論文和組織課外活動小組等。
1)開設選修課。開設實用的選修課程,學生可結合興趣自由選擇。課上師生一起分析、討論課程內容及其反映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鼓勵他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探索。
2)指導畢業生論文。這是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機會,在指導他們的過程中,注意將畢業論文與實際情況及教師的科研題目結合起來,以鍛煉學生的創新和研究能力。
3)組織課外活動小組。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學生都是對此有興趣的自愿者,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有關專業的創作;課下組織學生到外面參觀,了解專業知識在現實中的應用。
3. 2在職培訓 在職培訓是終身教育中備受推崇的一種形式,它有助于教師隊伍中所有成員提高其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教學能力,主要包括3種方式。
1)學位進修。此方式主要指教師為了獲得相應學位而參加的進修活動,主要包括本科學位的自考與函授及信息技術教育、教育技術等學科的研究生學位學習等。
2)短期培訓。這種方式主要是指短期集中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的進修活動,主要包括由各大學院校、教研部門等組織的短期培訓、由政府部門組織的骨干教師培訓等。
- 上一篇:執行落地系統培訓總結
- 下一篇:幼兒教師培訓工作總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