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技能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4 19:1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會計技能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會計技能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技能;會計專業綜合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課程設置

職業教育是為了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主要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從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內在要求來看,技能實踐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占的課時比例以及課程開設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職業教育的質量。

《會計專業綜合實訓》是一門以企業典型經濟業務案例為依托,融手工會計和電算會計于一體,以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會計綜合能力的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就課程體系來說,《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在《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課程之后開設,通過該課程,不僅強化了前續課程的專業技能,而且以實際工作為切入點,將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從而大大提高學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

《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大方面。在知識層面,期望通過該課程,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在能力層面,期望通過該課程,讓學生熟悉會計工作各個崗位的職責,掌握會計核算流程及會計核算的內容,具備擔任實際會計工作的能力。在素質層面,期望通過該課程,塑造學生從事會計工作應具備的耐心細致、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為畢業后從事相關會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說,無論從課程體系完整性的角度還是崗位適應能力培養的角度,都很有必要開設這門課程。通過《會計專業綜合實訓》的開設,為學生專業對口率、工作穩定率和收入增長率架橋鋪路。

二、教學內容

本課程以設立的虛擬生產型企業實體為平臺,以企業經營活動為主線,設計一個月的百余筆典型的經濟業務,通過建賬、憑證處理、登賬、出具報表等手工會計處理和系統管理、總賬初始化、日常賬務處理、UFO報表處理等電算化會計處理,讓學生根據源于真實企業的原始資料,按“一人多崗”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會計核算與管理分析,最終完成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的處理過程。

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安排手工會計實務和電算化會計實務基本并行。比如說,周一安排四個學時的手工會計實務對1~10日記賬憑證進行編制,周二再安排四個學時讓學生在實訓室通過財務軟件進行1~10日記賬憑證的錄入。在課時分配上手工和電算基本各占50%。(表1)

三、教學方法

針對《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以情景仿真與實際操作為教學活動形式,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教學法、反思教學法、拓展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1、六步教學法。所謂六步教學法就是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六個步驟。第一步,了解企業,進入角色。學生對仿真實訓企業的背景資料進行了解,建立職業概念,進入崗位角色;第二步,識辨業務,任務安排。學生對實訓資料中的原始憑證進行識別,判斷是何種經濟業務,需要完成哪些會計核算任務;第三步,講解分析,知識儲備。教師針對實訓內容從“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幾方面向學生進行講解;第四步,實務操作,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主的辨識和教師的講解,自己動手進行實務操作,教師從旁進行個別指導;第五步,點評反思。每階段完成經濟業務處理后,學生參考教師公布的答案進行自我檢驗,教師總結學生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并進行點評講解,學生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改正;第六步,總結答辯。完成整個實訓后,教師依據實訓資料,從報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各種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賬簿、報表進行答辯。同時,對學生完成的作業質量、學習態度、工作責任心等方面作出相應評價。

2、直觀演示法。對于每一個典型的操作實訓內容,通過錄像、教學課件和教師課堂直觀演示的方法使學生直接掌握。直觀演示法生動形象,對規范實訓操作、提高實訓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3、反思教學法。在實訓過程中有目的地設計一些相關環節,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某些障礙,通過對前期任務完成情況的反思來進一步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的目的在于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在完成任務中積極探索和嘗試,在會做的前提下還要學會巧做。

4、拓展教學法。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時候,不能僅僅局限于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而應該借“題”發揮、拓展思維,引導和鼓勵學生根據該任務創設出一系列延伸性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分析、聯想的能力,還能培養他們遇事善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在解決這些拓展任務的同時,又能將一些書本上沒有的,而實務中又很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全面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漸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角,適應會計崗位工作環境。

四、教學過程

《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前準備、課堂組織和課后凝練三個方面。

1、課前準備。主要體現在三個備:即備內容、備學生、備策略。所謂備內容,就是通過鉆研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內容和研讀參考資料,將教材內容還原為工作任務,設計任務情境,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所謂備學生,就是了解教學對象的層次,充分了解授課對象有利于教師把握教和學的尺度。所謂備策略,就是根據課程內容考慮以哪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是表達方式來開展教學才能更有利于學生接受。

2、課堂組織。課堂教學圍繞六步法為主線,以任務安排、知識儲備、實務操作、總結反思為主要環節。下面以手工總賬登記為例介紹課堂教學組織過程:

第一步是任務安排:根據模擬企業的核算要求,需要對當月業務按旬進行業務匯總并采用科目匯總表程序進行總賬登記。在學生完成1~10日業務的記賬憑證編制及明細賬登記后,就可以對各學習組提出任務要求,根據模擬企業會計核算制度要求進行總賬登記。

第二步是知識儲備:首先,學生可以通過討論、查閱資料等方法復習《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課程中關于科目匯總表的編制方法及總賬的登記方法;其次,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講授科目匯總表程序登記總賬的方法及技巧,并選取2~3個賬戶進行舉例說明。

第三步是實務操作:各學習組根據理論知識及實訓資料編制科目匯總表并登記總賬,完成實訓任務。學習組成員之間以及各學習組之間可以通過比對、檢查等方法進行數據準確性的核查。

第四步是總結反思:在完成總賬登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將記賬憑證中的數據以不同的方法分別登記到明細賬和總賬的理由是什么?進而為下面的對賬工作做好鋪墊。

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安排集中講授、多媒體演示、軟件操作等多種教學手段組合,以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3、課后凝練。學習過程既是一個吸收的過程,更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在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后,教師要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強化與拓展,以鞏固學習成果。這一點可以借助精品課程網絡資源進行;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總結知識規律,固化學習成果。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模仿提升為應變。這一點主要是通過總結答辯進行的。完成整個實訓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實訓心得,就實訓過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進行總結。同時,由任課教師根據總結內容出發,結合實訓資料,就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學生提問,學生進行回答。

篇2

一、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的意義

(一)鞏固課堂理論知識,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到相關崗位進行深入的實習,因此,在步入實際工作崗位之前,對他們進行系統的旅游基礎實訓教學,能夠鞏固課堂教學所學的會計理論知識,縮短理論與實踐的差距,使學生對會計工作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在基本掌握會計核算中證、賬、表的編制技能和審核方法的基礎上,再對照理論教材學習,把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方法與會計具體核算操作的實際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聯系,從而加深對會計專業的認識,提高對所學專業的興趣。

(二)在應知的基礎上達到應會的目標 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課程在以后的工作中的用途都不是很了解,對于以后的具體工作以及自己所學與所在職位存在關系與否沒有進行仔細的考慮。特別是旅游會計,很多會計專業同學在不了解其工作性質的情況下進入企業,處理不好相關事情會導致企業的不滿。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通過培養學生對于自己專業和他們日后工作性質的認識,并培養他們在自己專業的應用技能。通過會計核算方法模擬實訓,學生可以檢驗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結合會計工作達標準、上等級的要求,使會計核算程序規范化、方法標準化、操作統一化。在對會計核算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把具體核算步驟同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結合起來,通過邊實訓、邊學習、邊思考和邊總結,鞏固所學的會計基本理論和方法, 并彌補所學知識的不足。

(三)學以致用,滿足會計工作實際需要,培養社會所需人才 旅游行業不同于汽車、鋼鐵等工業行業,可以讓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前有很多的時間進行培訓和實習,在掌握了豐富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之后步上自己的工作崗位。旅游會計不同,特別是在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對高素質會計的需求量已經遠遠超出了高校培養數量,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盡快走上工作崗位,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人才。因此,在旅游會計基礎實訓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旅游會計基礎模擬實訓,可以培養會計人員懂理論、善操作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務實精神,造就大批對本職工作認真、細致、踏實肯干、兢兢業業的會計人員。

二、旅游會計基礎實訓內容與形式

(一)會計單項模擬實訓 旅游會計實訓教學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因此,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學生的各種單項能力進行訓練,即單項模擬訓練,培養學生對各種會計相關技能的運用。單項模擬實訓是針對旅游會計基礎的每一個重要知識點分別設計的若干實訓項目。適合單項模擬實訓的內容主要有:會計書寫技能訓練、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會計賬簿的登記、財務報表的編制。單項模擬實訓應穿插在理論課程相關章節結束后,在會計模擬實訓室內進行。

(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 在實際的旅游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會計人員能夠綜合運用相關的學習內容,因此,在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會計綜合模擬的訓練,培養學生在會計工作中的綜合能力。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以某一旅游企業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會計資料為基礎,按照實訓的總體要求,根據不同的賬務處理程序從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直到完成實訓報告。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整個會計工作流程,通過綜合、全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應該在標準的會計模擬實訓室內進行,通過會計模擬實訓教學,學生可以基本掌握會計業務處理的技能。

三、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步驟與組織形式

(一)操作步驟 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學生動手制作相關會計工作表格等,還需要熟練運用OFFICE工具和與旅游會計相關的各種計算機軟件,為了培養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在組織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時,可以先采取手工操作訓練,然后再進行上機操作的訓練。

(1)手工操作。學生在大學課堂進行的往往是一些與會計相關的計算,由于學校教學條件和設備等的限制,在遇到真正的會計問題時往往不能很好的解決,另外,由于他們缺乏一定的綜合實訓,綜合方面的能力往往比較弱,因此,在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手工操作能力。一是課內實驗和階段實習,隨堂在教室內進行,用真實的會計工具,對旅游企業資金運動分項目或階段進行手工核算。二是綜合實訓,通常以一個一般規模的旅游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作為藍本,讓學生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室完成會計的整個業務處理的全過程。通過實訓,使學生了解旅游企業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結合起來。

(2)上機操作。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旅游業各種業務需求的計算機軟件相繼開發出來,特別是與會計相關的軟件,較大的旅游企業往往運用比較先進的計算機會計軟件進行會計核算。一些高校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往往注重理論上的教學,而忽視相關計算機會計軟件的上機培訓教學,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會計軟件運用能力較差。因此,在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中就要對學生進行上機操作的訓練。在會計信息化課程中,通過會計軟件,將手工操作轉換到網上進行模擬實驗操作。通過操作,學生能進一步熟悉旅游會計基礎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會計信息化的方便與快捷。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最明顯的效果是能通過演練,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大地縮短了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期。

(二)組織形式 可分為單人實訓和分組分角色實訓。

(1)單人實訓。要在工作中能夠獨立的完成一項工作,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力,從而從容地處理各種問題。單人實訓教學通過對每個學生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讓學生具有較強的處事能力。在單人實訓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參加實訓的學生均要獨立完成整個旅游會計基礎實訓的全過程,在實訓過程中一個人需要擔任不同角色,不斷轉換角色。該組織形式適用于旅游會計試訓的初級階段,可以讓每個學生體驗會計業務處理的全過程,讓學生對于會計過程有宏觀的感受。

(2)分組分角色實訓。旅游會計作為旅游企業的一個重要部門,對于企業的成本核算和資金核算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會計部門的各個工作人員不僅要有單獨完成某項工作的能力,還要具有團結協作完成某一項工作的默契,因此,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通常還會安排分組分角色的實訓教學,即3~5個學生組成一組,小組每一成員均有固定角色(如出納、記賬會計、主管會計、財務經理等),在分工基礎上大家共同完成會計模擬實訓。該組織形式適用于旅游會計基礎實訓的高級階段,必須讓每個學生明確自己的角色,更要明白自己應該履行的會計職責。教師在分工時,需讓學生明白“不相容崗位”的概念。此形式的優點在于更貼近旅游企業實際會計的操作情況,可以真正達到完全模擬真實會計工作的目的。通過這種教學形式還可以培養學生在工作中與同事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從而更好地與同事之間相處。

四、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現狀

(一)教師業務素質不高 教師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優秀的專業技能不僅能夠教育出具有高尚品德的學生,同時學生的專業技能也得到較好的培養。然而,在當前的一些旅游會計基礎培訓中,培訓教師仍不能滿足當前教學的需求。首先,培訓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缺乏,不僅缺乏與旅游會計相關的理論知識,對于相關的計算機會計軟件運用不是很成熟,導致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傳授學生比較豐富的專業技能;其次,教師的自身道德修養不高,對學生的學習缺乏一定的責任感,這必將導致實訓教學效果不佳。

(二)實訓教學模式不能滿足需求 良好的教學模式能夠通過較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培養學生優良的專業技能,然而,在當前的一些旅游會計的實訓教學中,仍然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跟不上時展的需求。如,在上課過程中,學校依然采用大班授課的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一些學校對教學內容的安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教學大部分用于鞏固學生的理論基礎,而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導致學生在工作后由于實際動手能力的薄弱而無法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三)教學設施跟不上時代需求 旅游會計是一門需要學生自己動手的工作,因此,在會計的實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單獨的實訓技能的培養對其日后工作幫助很大,然而在當前的一些學校中卻存在著教學設施落后,與旅游會計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均不能滿足學校人數和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如學生往往需要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幾的教學才能提高教學效果,但教師數量卻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旅游會計工作需要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文檔和各種會計軟件,由于相關方面的限制,一些學校的計算機數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會計軟件不能跟上當前旅游會計工作的需求導致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不能更快的適應。

(四)教學過程沒有計劃、缺乏總結 要提高學校的教學效果,就要靠老師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規劃,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當前一些學校在進行旅游會計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素質不統一,往往不能對相關的教學任務及目的進行合理的計劃,對課堂教學沒有嚴格的組織;對于相關的教學經驗也不能進行有效的總結,影響旅游會計實訓教學的效果。

五、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建議

(一)加大實訓教學的投入 根據當前社會和旅游行業對高素質專業化會計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會計專業學生實訓教學成為當前各個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各個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配備會計模擬實訓室。根據學生的數量,配置與之相當的計算機數量,保證每個學生能夠接受有效的上機操作訓練;購買當前旅游行業中會計工作常用的計算機軟件,從而保證學生能夠接觸時代的前沿,讓學生在步上工作崗位后能夠較快的適應工作,這是落實實訓教學的根本。為此學校應加大實訓教學的投入,建立能全方位模擬會計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職能崗位的仿真會計模擬實訓室,實訓材料也應盡量采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材料,使學生在模擬實訓過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旅游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更好地達到實訓目的。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在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在會計教師招聘時選擇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較高責任心的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抓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教師的道德素養決定了他在以后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負責程度,因此,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必須增強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時刻考慮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卓有成效,切實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學生。只有這樣,工作責任心才能更強,工作才能深入。二是抓業務能力的提升。會計專業的教師要具有與其工作崗位相當的業務水平,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同時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會計軟件的操作,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制定進修計劃、加強考核、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自修等手段逐步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三是注重會計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會計專業的專業教師,都能積極參加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成為擁有雙證書的“雙師型教師”。 同時,學校也應從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聘請一些有豐富經驗的會計師來校兼職任教,豐富學生的課堂知識。

(三)探索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為了提高當前旅游會計實訓教學效果,改變其教學模式十分重要。旅游會計基礎的實訓教學不應全部依靠學校,而是要深入社會,接觸企業、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只有把校內的實訓教學和校外實習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當前的旅游會計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積極地跟相關旅游企業合作,讓具有豐富經驗的旅游會計人員為學生進行一些工作狀況的講解,同時讓學生到旅游企業的會計崗位上去進行更加深入的體驗,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學生能夠學習更多與專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在提高實訓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可減少會計教師的工作量。

(四)實訓教學要有計劃、有總結 開展實訓教學關鍵在于精心組織。為了確保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有序進行,在實訓教學前,必須制定一份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訓計劃,包括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有序的規劃,對采用的教學方法的有效規劃,防止在授課過程中出現紊亂。實訓計劃一經審定,就要嚴格按照計劃組織實訓教學,務必使各項實訓任務得到切實地落實。而且在計劃執行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具體情況,深入到實訓小組進行指導。每一次的實訓教學都會有很多的新知識和問題的產生,要提高實訓教學的效果,就要求教師進行實訓總結,提煉實訓中的經驗教訓,以便在以后的實訓教學中修正錯誤,推廣經驗,不斷提高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的成效。

(五)正確處理實訓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在實施旅游會計基礎實訓教學中,應避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認為實訓教學是萬能的,可以取代課堂教學;二是將實訓教學與課堂教學割裂開來,分別進行。實際上,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具有傳授知識系統性、嚴謹性的優點,有助于學生打下深厚的理論功底,然而它又容易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及求異思維的培養,可能制約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潛力的發揮。而實訓教學主要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可以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彌補課堂教學重視理論教學的不足。因此,在進行會計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正確把握好這兩者的關系,既不能完全偏向于課堂教學,也不能夠讓實訓教學作為旅游會計教學的全部,只有將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融為一體,才能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作用,培養適應時展的會計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錦愛:《旅游企業會計基礎教程》,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篇3

“內外結合、四級雙軌”的實踐教學體系模式

(一)“內外結合”實訓實習基地

1.校內實訓室。模擬真實的企業環境,按照企業財務科室環境,為學生提供仿真手工實訓室,激發學生對崗位的認知。此外,在室內設置張貼欄,將會計電算化相關管理制度貼上墻,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到崗位角色,還可從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聯合校外實訓單位,獲取真實的會計電算化資料,不僅如此,真實資料還同時涉及不同行業,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接觸到企業業務來往情況。同時邀請校外企業財務人員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結合真實資料,為學生全面分析會計電算化處理方法及過程,促使學生逐漸從學生思想轉變為職業思想,并逐漸培養其職業思維。

2.校外實習基地。聯合各企業,為學生創造最佳的實習環境,幫助他們認識到即將面對的工作以及必須掌握的技能。通過各行各業的頂崗實習,學生能夠接觸到最真實的社會,最真實的會計電算化操作流程,在實習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對實習過程進行總結上報,并對實習報告進行嚴格核實,將實習報告納入學生檔案中,以此來激發學生主動實習的積極性。學校可組織專業教師隊伍進入實習基地進行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使教師能夠真實感受到企業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要,進而結合實際情況給予學生最佳的教學。同時實行“雙導師”教師模式,分別為學生安排校內和校外兩位教師,一位為專業技能較強的專業技術人員,一位為校內專業輔導教師,確保學生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實踐學習均能夠得到很好的指導。

(二)“四級雙軌”的實習實訓內容

篇4

關鍵詞:中職會計教學; 實踐教學; 實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1)11-121-001

會計技能訓練教學是強化實踐環節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對接會計就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會計教學改革的關鍵內容之一。由于會計學科的應用性特點,要求會計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全面系統地傳授基本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而且要特別注意培養他們應用會計理論和方法、解決會計實踐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呢?筆者認為:

一、完備的實訓教學體系與設施是開展立體實訓的基礎

財會專業是理論性、實踐性、技能性很強的專業,針對本專業與現時經濟發展緊密性性強、難度大、操作性強的特點,學校應制定專業主干課程的單項實訓課,校內綜合模擬實訓和校外實習等一整套實訓教學制度。實訓教學有完善的教學計劃、實訓大綱和實訓指導書,在本校形成本專業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以完善教學大綱為切入點,明確本課程的性質、目的、要求以及重點、難點問題,以科學、嚴密的教學大綱統馭教學內容。根據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實務的理論和我國現有會計制度的基礎工作規范,結合現有的教學資源,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確定并豐富教學內容,以理論適度、夠用為原則,對課程內容進行了更新、調整等,使之整體更加優化;利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實施仿真性的實訓教學。通過與金碟軟件和用友軟件公司建立相關的培訓、考核、實訓,引進“ERP沙盤模擬演練”實訓基地,構筑學生就業實訓的平臺。

二、夯實會計基礎技能訓練,融理論為實際操作

會計基礎技能訓練即會計單項實訓是針對技能課程設置的專項訓練,其目的是熟悉內容、流程,掌握會計的基本技術和方法。包括:

1.點鈔與傳票

學生掌握點鈔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練運用單紙、單張、多紙、多張的點法;會用點鈔儀器辨別人民幣的真偽;掌握鍵盤錄入的指法。

2.會計基礎實訓

規范書寫數字,熟悉各種憑證的基本要素、填制、裝訂及賬簿報表的使用。掌握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賬簿的啟用、賬簿的設置和登記各類明細賬、總賬,對賬、結賬等,熟悉企業會計核算的業務流程。

3.初級會計實務實訓

注重對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訓練學生對會計核算方法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會計操作技能,使學生學會:貨幣資金結算、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等的日常核算;各種方式對外投資、借款與債券的取得、計息、償還等業務的核算;所有者權益取得、各種結算方式下收入的確認及收入實現的賬務處理;利潤總額和利潤分配的核算;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能勝任中小企業出納、會計工作崗位。

4.成本會計實訓

了解工業企業的生產特點、掌握直接材料費用、工資費用、其他費用歸集與分配程序及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體計算程序,具備成本會計的能力。

5.財務管理實訓

以案例貫穿整個環節,掌握資金籌措方式、投資的預測與決策、財務預算的各種方法,具備財務管理工作能力。

三、強化會計綜合技能訓練,融訓練為項目實戰

會計綜合技能訓練是在會計基礎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將會計崗位群所有技能的集中訓練,是多學科的綜合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1.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會計分崗位實訓是一個學習型小組,培養學生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實的企業中。實訓步驟為(以制造業為例):熟悉制造業生產的特點及財務規章制度;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建賬;經濟業務核算;編制報表;寫出實訓報告。在此期間,要同時注意會計的審核和監督。

會計分崗實訓訓練后,虛擬小型組織財務部門的會計設崗模式,若干會計崗位集中于一人的業務的實訓。每位學生獨立完成一套實訓資料。綜合模擬實驗的實習資料必須選擇有代表性企業的資料,并且進行設計加工。會計綜合實習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綜合處理日常會計業務的能力,要求學生獨立利用已知資料編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使學生繼續熟練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獨立處理日常業務的能力。

2.手工賬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會計手工模擬實踐是基礎,它可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會計活動的全過程及其規律,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踐是對手工模擬實驗的升華。根據社會的需求,把從設計賬套、設計科目和賬簿、填制憑證、登記賬簿至編制報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電腦上再進行一次實訓,實驗內容、步驟、結果均是相同的。通過手工模擬和電算化對比訓練,領略到二者的異同與優劣,使學生扎實地掌握會計的操作技能。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會使用現代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建立校內記賬公司,校內模擬實訓與真賬實踐相結合

篇5

【關鍵詞】會計實訓 教學方法 實訓教材

會計專業是高等教育辦學史上較為悠久的專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為培養應用性中高級管理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它與“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出現矛盾,現制定以下會計實訓教學研究方案:

一、改革現有的實訓教學計劃

目前會計專業采取的仍然主要是理論課程為主、實訓教學為輔的模式,該模式過分追求知識的完整性,使理論脫離實際。而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則是以專業實訓活動為中心,以學生掌握技能為目標,較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針對現在學生的實際,應充分綜合兩者的優點,在已有會計專業的學科課程體系基礎上來落實實訓課程的教學。實訓性課改就是明確設置實訓課程,保證實訓課時。首先應把會計專業課分設為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訓課,按國家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指導方案,結合本校的實際作一下調整,按期安排實訓設置:

1、會計工作認識

我們通過錄像對會計工作進行認識,使學生了解會計主體,從不同側面了解會計這個職業,從而獲得對會計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今后愛崗敬業的熱情,讓同學們全面了解會計的內涵,樹立作會計人的目標。

2、日實訓項目

日實訓項目主要是針對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所做的實訓,如銀行、稅務、工商認識、數字書寫、小鍵盤輸入、點鈔等內容, 這些項目實訓內容少且較為獨立,可間斷性持續實訓。

3、學期實訓項目

學期實訓項目是以技能訓練為目的,與學科教學緊密聯系,經過多次實訓、操作,選擇會計的幾門專業課,對這些學科除完成課堂授課任務外,還必須完成相應的階段性分項實訓。使實訓教學首先從課時上得到了保證。

4、頂崗實訓項目

通過角色模擬實訓任務書,統一安排學生進行實訓,模擬各會計工作崗位,使學生在頂崗實訓中可以綜合鍛煉職業技能和崗位能力。

二、創新實訓教學方法

(一)在會計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入批判性思維教學法。批判性思維教學有助于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激發批判精神有助于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去辨別是非。批判性思維教學適合在各層次會計實訓中應用,其教學過程可采用如下程序:

1、每一位學生必須根據自己在實訓過程中的感受,列舉出一個有爭議或有待進一步理解的問題,然后教師根據學生遞交的清單逐步向學生澄清和淘汰每一個問題,最后,教師留出1到2個關于本次實訓的難點問題或關鍵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

2、讓學生從正反兩個對立面對問題進行思考,并用寫作方式列舉正面有力的因素與反面不利的因素。“寫作”是培養批判思維關鍵有效的開始要素。

3、教師將所有學生思考的正反因素進行匯總并向學生通報匯總結果,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觀點后讓學生對結果進行猜想假設。

4、通過仿真實訓、辯論等方式對假設進行驗證。

(二)建立網絡會計模擬實訓平臺

采用最新技術平臺,綜合利用各種技術,將傳統的會計實踐操作,通過漂亮、清晰、直觀的界面展現在教師及學生面前。在平臺式的設計中,首先建立空白憑證庫,為教師二次開發實習業務提供了一個廣闊應用的空間;其次在平臺上將教師的實習指導(后臺)和學生的實訓體驗實現了無縫對接,為實訓中師生互動提供了更為簡捷和方便的通道;最后將學校的會計實訓用瀏覽器的方式實現,給在校學生的實訓拓寬時間和空間。建立網絡平臺具有前沿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在現有會計模擬實訓的改革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豐富實訓課教學內容,編寫實用的實訓教材

實訓課程、課時以及實施指導方案是實訓性教學落實的重要前提,而實訓課教學內容是實訓課教學的質量保證。對于一般課堂教學的技能教學,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技能內容,技能教學較分散,難以編寫系統的資料。該階段實訓教學需要的資料依賴于教材和教師的適當補充基本可以解決。

課程實訓校本教材的編寫還應突出針對性和互補性。①課程實訓對技能的訓練相對集中,針對性強,那么,就要針對所要訓練的技能從多角度多形式提供訓練資料,如:貨幣資金中的結算方式的技能訓練,針對幾種結算方式的辦理過程,從收款和付款兩個角度組織業務,反復訓練越多,學生掌握越熟練,認識就越深刻。②各門課之間,特別是會計專業課之間,知識技能聯系緊密,實訓校本教材要互為補充,避免重復訓練,才能節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課程實訓校本教材的編寫還應突出實用性,可以結合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不同企業的實際來寫。《綜合模擬實訓》的編寫應突出系統性和綜合性,系統性是指實訓內容應圍繞會計工作的全過程,綜合性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實習應盡可能地涉及本專業主干課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是指綜合財會崗位的工作內容。

四、通過技能大賽促進實訓課堂教學和改革

建立以“會計實訓考核和證書”為中心的實訓能力評價體系。這是評價學生實訓能力的幾個硬件,也是用人單位希望看到的。鼓勵學生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資格、會計實訓能力等級考試、技能大賽。對大學生們來說,考證不僅是其就業的“敲門磚”(硬件) ,也是其學習專業知識的動力。同時也為用人單位評價、錄用人才提供了便利。

綜上所述,實訓課教學改革是會計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改革又必須從整體、實際出發,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應用性中高級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包繼峰. 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曲靖師 范學院學報:2009/06.

[2] 肖颯. 高職高專“會計英語”實訓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 育:2009/07.

篇6

【摘 要】當前,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存在一些不足,具體體現在課程設置、教材、師資結構、教學評價等方面。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今后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建立校外與校內實踐教學模式,合理選擇實踐教學方法,并完善課程設置、改進教材設置、改善師資結構、完善教學評價,以推動實踐教學順利進行,提高學生實踐技能。

【關鍵詞】高職學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在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更好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認識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具體需要,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模式,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為整個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一、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不足(一)課程設置不合理理論課程較多,實踐課程不足,核心課程不明確,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也帶來不利影響。例如,一些學校會計基礎課程較多,會計電算化課程所占比例較少,學生在學習中只能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難以提高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技能。(二)教材相對較滯后會計準則會增加或者修訂,但教材編寫沒有跟上步伐,一些模擬實訓教材比較陳舊,實訓資料不全面,實訓教學與變化的情況沒有實現有效對接,難以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對學生將來就業也帶來不利影響。(三)師資結構不合理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既懂專業知識,又具備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缺乏,一些老師教學觀念落后,對實踐教學不重視,制約教學效果的提升。(四)教學評價不完善評價方式單一,將期末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方式,評價中,對學生實踐教學的參與情況及取得的成績不重視,對教學也帶來負面影響。二、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策略(一)校外基地實踐教學模式例如,學校加強與校外企業的聯系,利用寒假與暑假,讓學生在企業的具體工作崗位上從事實踐鍛煉。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為今后開展相應的工作奠定基礎。又如,讓學生在不同崗位上加強實踐鍛煉,利用校外實訓的機會,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實習,并由實訓基地的老師進行指導,進行出納、會計核算、成本核算、報稅、審計、會計軟件維護等實訓,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這些崗位上鍛煉一遍,熟悉業務流程,掌握基本技能。最后,還可以模擬就業平臺實施頂崗實習,在最后一學期開展該項工作,讓學生進行就業實訓,落實工作崗位,進行實際業務流程操作。在教學中,通過采用這三種校外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促進綜合技能的提高,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校內仿真實踐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實施工作崗位實訓,通過模擬企業的真實環境,讓學生對工作有更為真實的體驗。學生在這種仿真模擬中,掌握工作技能,熟悉崗位工作流程,得到切實鍛煉,提升自己的業務處理技能,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三)合理選擇實踐教學方法為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必須的。例如,運用項目教學法。從會計電算化職業的實際出發,選擇典型的案例作為教學內容。通過任課老師的指導,根據教學目標搜集資料,進行課堂討論,由各小組成員相互分工配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更好的運用項目教學法,應該注意以下問題:教學內容應具有實用價值,教學內容應該與實際技能相聯系,學生是項目教學參與的主體,要有明確的成果展示,教學評價應該多元化。又如,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時候,模擬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虛擬投資股票、期貨等操作,并讓學生進行總結和思考,在具體情境教學中既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能夠提高實踐技能。另外,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根據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并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四)完善課程設置并改進教材設置在課程設置的時候,應該以社會需求為核心,按模塊設計課程,考慮知識結構、應用技能、特殊個性化需求等因素,增強專業課的實用性。增加電算化課程比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在會計學原理教學中,可以少講理論,增加會計基本技能實訓。在中級財務會計、審計實務等課程教學中,應該設置足夠的實踐課時,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提高實踐技能。(五)改善師資結構并完善教學評價重視優秀教師引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既懂理論,又具備實踐技能,為更好的開展各項工作奠定基礎。另外還要改進教學評價,注重對實踐環節的評價,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的結合,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提高評價的合理性,以推動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三、結語總之,在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中,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工作。根據教學的具體需要,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模式,將校外實訓和校內實訓結合起來,并改進教學方法,完善其它保障措施,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更好的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參考文獻[1] 吳玉平.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之我見[J].商業經濟,2010(8).[2] 楊劍鈞.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建構[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 吳宗奎.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4] 羅小明.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2).

篇7

[關鍵詞] 會計模擬實訓 教學特點 成績評定 實施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對會計人員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業務技能水平直接影響他們的就業。這就決定了會計教育必須要在學生的能力上、素質上下功夫,要讓學生在尚未參加工作之前,在學校實驗室進行會計崗位的“實戰演習”。《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高職會計專業在第五個學期開設的、融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我院學生多年的實踐,從畢業生反饋的信息看,學生從這門課中受益匪淺,走上工作崗位后能迅速進入角色。筆者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對該門課進行了實踐和探索,本文擬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特點和成績評定入手,總結一些經驗和看法。

一、課程教學內容與實施

1.實訓準備階段

(1)實訓動員準備。主要內容包括實訓目的、要求、內容、時間等,讓學生對實訓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還要向學生說明本門課的考核方式及實訓環節的評分標準。這種思想上的動員相當重要,因為會計實訓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積極的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開課之前,讓學生認識到會計實訓是他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必不可少的條件。(2)分組準備。采取按崗分組,每3~4人為一組,分別模擬會計主管、會計、出納等崗位,并且要求定期輪崗。(3)實訓物品準備。主要包括實訓教材、憑證、賬薄、報表、科目匯總表、大頭針、回形針、直尺、小刀、膠水等資料和物品。

2.教學實施階段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模擬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按照會計核算過程程序進行系統的綜合訓練。從建賬開始到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登記日記賬、明細賬、總賬,最后編出會計報表,完成一個會計循環過程。具體要求學生完成以下內容:(1)建賬:主要內容是熟悉企業基本情況,了解企業所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開設賬戶并登記期初余額。(2)填制會計憑證:主要內容是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這一過程很重要,影響到下個環節,要求學生填制完憑證教師應與學生核對,保證憑證填制正確無誤。(3)登記會計賬薄:主要內容是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日記賬、明細賬,定期編制科目匯總表據以登記總賬,并進行對賬和結賬。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操作規范、賬薄整潔。(4)編制會計報表:主要內容是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要求學生學會各種報表的仿制方法,熟悉各種報表格式。(5)整理裝訂憑證、賬頁和報表:主要內容是學會會計憑證的裝訂方法。

本階段是整個實踐性教學的重點,是學生掌握會計知識的關鍵,每個環節集中體現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根本特點。因為涉及內容多,授課時間長,在內容的安排上,可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操作和演練,如將一個月的業務分解為上、中、下旬,每個部分作為一個單項實驗,便于每組學生同步進行。

3.總結和成績評定階段

學生對自己在實訓中的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寫出書面的實習報告,總結實習經驗,找出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作業、實習紀律、實結評定成績。

二、課程教學特點與方法

1.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1)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實訓目標、方法、進度、要求以及考核方法,實訓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指導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保證實訓的有序性。(2)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學生獨立完成從建賬――憑證――賬薄――報表的全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學生不懂的問題、重點問題或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講解,并隨時提醒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由于該門課涉及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因此很可能出現遺忘的情況,所以,教師的主要職責在于點撥學生,把會計專業各門學科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每一步驟的操作。

2.分組輪崗,力求有序有效

以往會計模擬實訓往往是給學生每人一套實訓資料,學生一個人充當企業各種角色,既是會計、出納,又是會計主管,給學生一種混亂的感覺。從實訓教學效果看,采用分組輪崗形式,即數人構成一個小組,小組內輪流變換會計工作崗位,定期變化操作內容,大大提高模擬實訓的效率和效果。(1)分組輪崗,可讓學生體驗到企業財務部門中的不同角色,通過交叉變換了解各個崗位的職責,熟悉各個會計崗位的工作內容。(2)分組輪崗,在每個小組內實行分工協作,可以促進相互間的幫助、交流,取長補短,從潛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3)分組輪崗,可提高實訓效率,每一次的實訓內容由一個小組共同完成,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進行更多的內容。每次崗位輪換可與教學內容同步,即按上、中、下旬每旬輪換一次,讓學生親自嘗試出納、會計、財務主管等不同會計崗位的每一具體工作。

3.手工、電算化相結合

一方面,手工實訓是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手段,是綜合實訓的重要環節。通過手工制作,掌握手工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學生在基礎課和各專業課曾經進行分階段專項訓練,但在綜合實訓操作過程中,學生普遍對登賬及賬戶性質、結構及賬戶對應關系和成本計算知識生疏,反映出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缺失。因此,綜合實訓要重視手工的賬務處理,加強手工賬務處理的訓練,使學生全面掌握全盤賬務處理程序。(2)目前有許多企業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會計電算化。因此,手工實訓結束后再安排電算化實訓,把手工實訓資料作為電算化模擬實訓資料,學生手工記賬結果的準確性再通過電算化的驗證,從而比較手工會計系統與電算化會計系統的操作循環過程。可選用當前常用的一種財務軟件,如用友或金蝶軟件,使學生能真正掌握這門技術,能熟練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實務操作,做到一套財務軟件的應用,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課程成績考核與評定

對學生實訓成績的評定,指導教師要根據訓練時學生的實訓態度、動手能力和實訓結果進行評定,把實訓過程的各個環節納入考核要素中。(1)實訓態度最重要,它影響到整個實訓過程,并且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必須把它納入考核內容。(2)動手能力是關鍵,它反映學生現場動手和操作能力,包括能否正確、協調、快速完成實訓,能否對實訓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判斷分析和處理,因此它是成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3)實訓結果是最終,它反映學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包括實訓作業是否規范、清楚、整潔,能否按會計各個崗位完成各項工作內容,因此它也是成績考核的一項主要內容。教師首先根據學生交來的憑證、賬簿、報表的填制情況,給出每個小組的基準分,然后根據實際訓練時學生的考勤情況和認真程度、參與程度等對個人進行評分。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1分數等級:優+:90分以上;優:85―89分;良:80―84分;良-:75―79分;中:70―74分;中-:65―69分;及格:60―6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2.扣分標準:(1)正確性。要求正確進行實習,每錯一筆分錄扣5分。(2)及時性。要求按時交實習作業和報告,每超過規定一天扣2分。(3)整潔、規范化。填制憑證、登記賬薄及編制報表,要求書寫整齊、清楚,不得涂改,必須按規范化要求,如不合格要求,每處扣1分。(4)實習態度和紀律。必須自己動手做,不能抄襲,上課時不能遲到、早退、曠課,遲到、早退每次扣1分,曠課每次扣2分。

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

1.實訓課的實際容量超過實訓教材容量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對學生所學會計專業知識的一次檢閱,綜合了學生所學會計專業系列課程,包括基礎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會計等的內容,而大部分學生已將所學不少專業知識內容遺忘,基礎也不夠穩固,學生在進行綜合模擬實訓時感覺比較吃力,故教師在指導實訓過程中不斷要進行重溫知識,工作量之大顯而易見。(1)在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應重點講解、指導依據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及成本的核算、報表的編制,對如試算平衡、科目總匯表編制、賬簿的登記、重點說明其理論原理,讓學生能在課余進行操作。(2)教師在巡回觀察學生操作時,發現學生操作中出現帶有普遍性的共性問題,用5―10分鐘時間進行集中講解指導,對每個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操作技巧過程中的個別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從而保證學生在有限時間完成實訓內容。

2.會計制度變更制約實訓教材使用

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國先后頒布并修訂了多個具體會計準則,實訓教材的編寫與使用存在著時間性差異和內容的差異,受會計法規頒布與實施及會計教材更新期的制約,教材顯得相對滯后。因此,實訓教材的選用應定期修訂或選訂,注意知識的更新,選用教材盡量采用以真實的或者仿真模擬材料編寫的教材,用直觀真實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薄和報表進行演練。教學中如果不能把握這些變化,會使學生知識僵化,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社會需要。

3.課程綜合化對教師提出要求

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是會計專業學生實踐的綜合訓練,同時也是對教師的檢驗,該課程涉及會計專業各門主干課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對實訓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即需要比較全面的素質,不僅需要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同樣需要扎實的會計實務能力。我國會計處于轉軌時期,政策變化較快,國家幾乎每年都出臺一些與財務有關的制度、法規、規章。作為財會專業教師,也需要不斷更新、拓寬自身的業務技能,認真學習有關會計方面的法規政策,多渠道了解會計信息,注重提高專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使之能勝任教學相關工作。

4.綜合評定學生成績應注意的問題

學生實訓成績的高低,除了與學生自身有關外,還與成績評定者有直接關系。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學生實訓的整個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的各種表現,做好考勤以及各組記賬情況記錄,了解學生完成進度情況,從而在心中給每位學生“定位”打分,對于最后的分數注重“過程”和“實踐”的評價。

五、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教學策略的要求

1.對學生的要求

(1)要求學生操作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并積極地動口動手。(2)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在操作過程中要努力做到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有探究學習精神。

2.對教師的要求

(1)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學科基礎知識、理論體系以及相應的技巧,熟練操作,對授課內容進行認真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對所操作內容能貫通全局地開展;(2)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要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3.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和仿真的實訓環境

(1)實訓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要改變“教師當主角,學生當配角”的方式,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與教師交流,形成互動、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不致于處于被動狀態。(2)應在實訓室按會計操作工作規范要求,配置全套模擬手工會計操作的軟硬件,包括會計處理程序掛圖、工作臺、投影儀、裝訂機、圖章等,實訓用的憑證、賬簿、報表都應和企業財會部門使用的一樣。仿真的模擬實訓環境、良好的氛圍、真實的會計用品,為完成會計模擬實訓提供必備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李逸平:對會計學科實踐性環節的評價方法初探[J].會計之友,2006,(3)

[2]郭秀珍:會計實踐教學全仿真操作設想[J].會計之友,2006,(3)

篇8

1明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誠信、敬業、有責任意識、遵紀守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當突出職業性、行業性的特點,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內涵。高職會計教育必須適應會計職業要求,結合學生將來的就業特點,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

基于以上討論,高職會計專業要依靠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教學活動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讓學生掌握會計相關崗位必需的知識結構和基本技能。在專業層面上,應強調實訓課的開設,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專業培養目標與職業活動零距離,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對接;在課程層面上,應按照“實際、實用、實踐、實效”的原則設置課程和精選內容,要求以知識講授和實際操作相結合,重視教學規范化、科學化。由此可見,高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面向基層一線會計崗位,熟悉相關的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能很好地完成日常核算工作。

2突破傳統教育模式,依據培養目標確定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基礎,因此必須搞好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為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保證。眾所周之,以往的高職課程體系往往沿用的是普招院校的課程體系,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部分。但是普招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和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大相徑庭的。因此,我們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普招院校的課程體系,必須依據高職院校自身的培養目標確定自己的課程體系。

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突出會計職業的定向性要求,以培養學生的會計基本核算能力做為重點培養目標。依據培養目標,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可以分為四大塊,(1)公共基礎課程。這部分可按照國家教育部對高職教育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安排。(2)會計基本核算課程。主要包括《:基礎會計學》、《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等。(3)會計實訓課程。主要包括《:出納業務實訓》、《中小企業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納稅實務》等。(4)會計相關證書課程。主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稅務咨詢師、會計電算化等相關課程,力求將會計師、審計師、稅務師、ERP電算化資格證等證書考試納入到整個教學的課程體系,實現課證合一。

總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要針對培養目標,認真研究會計專業系列教材之間的銜接關系,理清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論框架及各門教材的理論構架,課程設置應以“實用、必需、夠用”為原則。

3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法改革

以往的教學過程都是以老師教為主,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比較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很難適應高職院校的教學。在依據高職培養目標重構了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后,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隨之變化。

在傳統的高職教育中,教學雖然也注重實踐技能的訓練,但這種訓練往往是抽象的脫離實踐的教學。比如說,以往的會計實訓課上,學生所接觸到實訓資料只是一些文字描述性的內容,與具體的典型工作實踐是相分離的。這就會導致學生在校所學到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與將來所從事的真實的工作環境相差深遠,造成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脫離于企業的工作實際。我們的教學應實現與工作實際零距離的對接。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將工作過程融于教學之中。而會計專業作為職業技能教育非常重要的學科,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會計實踐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工作導向的教學方法,主要可分為以下教學步驟:一是工作任務描述導入;二是圍繞任務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或討論并動手操作;三是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尋找知識點;四是學生自主總結或辯論;五是教師課堂總結,布置課后學習任務。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強化會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篇9

關鍵詞:高職會計;技能;實訓;五步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86

1國內外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

我國高職層次的會計專業定位于培養一線會計員,因此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在會計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學生會計崗位技能的培養。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對會計實踐教學進行積極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為未來的教學改革積累經驗。例如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模仿企業財務處的崗位職責劃分,采用職業崗位模塊教學,使學生能適應各財務崗位,并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基本上所有開設會計專業的高職院校都建立有自己的校內模擬實訓室。實訓任務包括把握會計制度、設置會計科目、審核填制記賬憑證、登記各類賬簿、進行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編制會計報表等環節,會計核算的操作通過手工或財務軟件等方式完成。如何使學生能在實訓中加強鞏固所學知識,查缺補漏,高職院校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積極探索。利用現有的實訓條件,完善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以會計流程為主線,調整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實訓教學方法,添置實訓室的軟硬件設施,科學評價實訓成效。通過這種將實訓融入理論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上崗操作能力。

西方國家的會計實踐教學相較于中國而言更完善。西方國家的學院相當于我國的高職院,這些學院有很明確的培養目標。例如加拿大的學院,在課程設置上只有少數的理論基礎課,實訓課程和職業證書培訓課程是主體,此外還補充因與企業合作而設置的特定課程。考慮到學生未來的發展,學院與大學能相互承認學分并進行良好的銜接,學生可以帶著學分進大學繼續深造,同時取得學院的職業文憑與大學的學士學位。由于企業非常重視工作經驗,很多公立學院設有“帶薪實習課程”。在經過前期的學習后,學院安排學生去公司頂崗實習,在實際崗位中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并獲得學分,還能取得工資收入。這種實踐方式對學生的就業有很大幫助,學生積累工作經驗,鞏固理論知識,頂崗實習過程又提供了雙向選擇的機會,很多學生在實習結束后留職。據官方統計數據,近年加拿大學院的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2會計技能實訓五步走方案對我國高職學生的適用性分析

我國高職會計實訓,多年以來積累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實訓室有著完備的實訓軟件,目前有符合財政部考試評價中心要求的課程標準、各門專業課程的授課計劃、有針對各章節的電子習題庫、有針對于實訓教學的網中網、藍色因子、用友、金碟等實訓軟件。有了這些前期研究和準備,再加上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為會計專業學生的線上線下實訓提供了保證。

通過調查研究,對比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訓方案,優勢互補、取長補短,設計一個新的實訓方案,為高職院校的會計技能實訓提供可借鑒的思路,推廣應用到會計課程教學中,完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

建立“融入理論教學的專項技能實訓――分崗、輪崗的綜合仿真實訓――實務專家參與的實賬實訓――跨專業的綜合仿真實訓――老師參與的頂崗實戰實訓”的五步走新方案,適應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實際需要,并以此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完善,以適應會計行業對會計專業畢業生動態發展的需求。

滲透于理論教學與頂崗實習的五步式實訓,實現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學習手段的創新,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上崗操作能力與專業水平。同時,也可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及最優配置,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解決實訓室經費投入有限、設備數量不足與逐漸擴大的教學規模之間的矛盾。

3高職會計技能實訓五步走方案的設計

五步走方案是借鑒我國高職院校以往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的成果,旨在提高學生的上崗操作能力,以便于在走上工作崗位后能順利適應職業環境,賦予會計實訓豐富的內容和方法,這是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系統規范的方案,能彌補我國高職院校當前實訓模式的不足。

3.1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

五步走方案需要全面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支撐,必須完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融入理論教學的專項技能實訓就是要求在理論課程學習中給學生安排工作任務,由學生進行賬務處理操作,工作任務包括如何建賬、原始憑證的識別與填寫、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各類賬簿的登記,賬項的期末調整、對賬與結賬、編制會計報表以及會計檔案管理等。綜合仿真實訓是給學生提供期初賬務資料和實訓過程中需要的用具,以及模擬企業一個月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要求學生按照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

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儲備足夠的理論知識完成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教師評價或學生自檢工作成果,使學生具備獨立上崗的職業能力。工作任務由必要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構成,形成以掌握技能為主線、理論學習為支撐的課程結構。

3.2課程內容的調整

實賬實訓綜合了財務、成本、稅務等專業知識,學生首先了解模擬企業的基本情況與環境,理解該企業會計制度與會計處理方法,完成建賬、記賬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等一整套的賬務處理流程。要求學生能處理完成模擬企業一個月的會計核算工作,這就要求課程內容以工學結合為導向,結合理論與實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教師必須有企業財務的實際經驗,在實訓過程中能做到“教、學、做”一體化。在每一個教學模塊結束后,教師總結歸納出學生易出錯的地方,當全部任務完成后,學生針對實操中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3.3多種教學方法的采納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實訓中激發學生的潛力和熱情,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可以采納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互動交流教學法、教考一體激勵教學法等。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實訓成果的客觀評價,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不僅要注重對會計技能的考核,考慮到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訓后是否具備獨立上崗能力,而且要兼顧學生自身素質的考核,例如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會計誠信意識等。

3.4教學條件的改善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院校進行教學改革,就得增加實訓課時的比重,將技能培訓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日前來說面臨著種種困難,例如教師的教學任務重而難以安排足夠的實訓課時,導致學生實訓時間不夠,動手能力不強;實訓室的硬件設施投入不足;以及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僅靠課堂教學很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善教學條件,建立完善的手工模擬實訓室與多媒體仿真實訓室,實訓室配備各種會計核算的工具,張貼會計核算流程圖,擁有工作臺、電腦、多媒體投影設備等。

3.5教學成效的檢查

會計實訓就是一項模擬工作,使學生在工作中學習,這是一種行動導向的學習方法。學生能體驗財務工作的全過程,從接受任務開始,嚴格按照會計核算流程來實施會計工作,最后能自檢與反饋,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實訓是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業道德素養的全面考驗,符合高職院校應用型、實踐型、技能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通過實訓能學會將理論知識用于實際工作,為未來的就業打下基礎。

4存在的問題

五步走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理論課程的教學也要以會計技能為授課重心,將完整的會計核算流程分成一個個模塊,貫穿于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演示指導傳授給學生操作方法與基本技能,使學生在完成理論課的學習后能獨立進行綜合實訓。

(2)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會計專業課程內容是根據企業經濟業務而設計的,實訓內容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的特點,學生通過五步走實訓,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能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在實訓指導中更是如此,在為學生解疑答惑的過程中不僅要讓他們懂得怎么做,更要讓他們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教師不再是拿著粉筆的傳統說教者,而是工作任務的組織者,使學生在企業情境中成功完成會計核算工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以此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會計專業人才。

5結束語

五步走方案是從理論認識和實踐運作的角度,借助會計專業核心理論知識而創造的實訓教學成果。五步走方案旨在豐富會計實訓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職場適應能力,在補充完善的過程中吸收了相關領導和專家的意見,涵蓋財務、成本、稅務、會計電算化等專業知識,是針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比較全面的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周姍穎.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以《成本會計實務》課程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5,(32).

篇10

【關鍵詞】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

《基礎會計》是一門集理論性與技術性于一體的應用型課程,不僅有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擁有一套規范的專業操作程序和方法,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因此《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另一方面還要使學生掌握會計的各項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較強的操作能力。只有理論與實踐二者有機結合,學生才能學有所用。

一、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勢

傳統的會計教學,我們習慣采用“先理后實”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效果往往不夠理想,主要表現為學生對會計原理往往難以理解,甚至對會計學習感到迷惘,特別是對于繁多的需要記憶的基本理論知識有厭倦情緒,導致學生怕學,教師厭教。從目前高校使用的《基礎會計》教材來看,雖然有不同程度的更新,但大多數是理論知識內容的更新。課堂教學基本上采用的是理論與實踐分離的模式,既課堂只講理論,實踐環節再安排模擬實訓單獨進行。理論教學過程中在講授賬務處理內容時,學生只會做理論上的會計分錄,至于什么業務需要什么樣的原始憑證,以及不同的原始憑證分別對應什么樣的經濟業務,相應的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學生卻無法實際操作,當然也就不會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而在進入模擬實訓環節時,又因之前學習的會計理論知識掌握的不扎實或沒有及時復習、消化理解,學生無法獨立完成實訓任務,實訓過程教師仍需重新講解相關的會計理論知識,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面對這種現狀,在應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中應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按“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以職業標準要求為培養目標,以會計技能訓練為核心,確定所需的專業理論知識,將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法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在邊教、邊學、邊做的教學活動中,既掌握了必備的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動手實踐的能力,豐富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又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既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教學時間,又充分地利用了教學空間;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保證了學生能在學中求樂、在樂中求學。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論知識科學地、有效地轉化到生動而有趣的實踐過程中,并在實踐中加以驗證,讓學生直接在課堂上學到今后就業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學生從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并將感性認識自覺地上升為理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助于提高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促使教師不斷地鉆研教學方法,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同時還要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成為合格的雙師型教師,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4.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要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采用多媒體教學、任務驅動法教學、網絡教學、現場演示教學、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讓教學方法直觀、靈活,讓教學形式生動、活潑。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

二、《基礎會計》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體系的建構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多種教學方法互相配合、靈活運用,通過設定實際工作任務來認知和應用會計基本技能,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真正統一結合的教學效果。根據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結合《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點,總結歸納了如下幾種主要的實踐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

指將某一制造業企業設定為一個會計主體,由教師按會計業務流程及對應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個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中設計若干教學情境,并將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技能要求、任務內容、完成成果融合到各教學情境中。實訓時,圍繞著教學情境組織和開展教學,使學生直接融入教學模塊全過程,從中獲得職業知識、技能和能力。

(二)實物引導法

在講授會計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的內容時,通過讓學生觀察真實的憑證、賬薄、報表,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消除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脫節。例如,在完成會計賬薄學習模塊時,教師即可以將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有關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實物直接向學生展示,把教學內容直觀化。

(三)任務驅動法

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重新整理歸類為幾個具有連貫性的典型工作任務,教師所要教授的知識點穿插在幾個典型工作任務中,通過完成工作任務達到滲透理論知識的目的。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應用的靈活性。例如在學習“會計憑證模塊”時,任務驅動法的具體實施過程分為以下幾步:

(1)創建學習情景。設計一種與本課程實訓的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情境。可以把上課地點放在會計模擬實驗室進行,模擬實驗室的設置要與實際工作的場景相似,墻壁上掛有各種操作流程圖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上課前,向學生發放上課用的各種憑證,將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方法和程序,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給學生觀看,學生動手操作時,讓學生感受到在真實的工作環境的氛圍。

(2)設計學習任務。在創建學習情境后,教師應導入課前設計好的與當前學習主體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例如,在學習“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這個教學內容時,教師可根據教學要求,設計以下任務:①會計憑證的種類有哪些?②原始憑證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③如何審核原始憑證?④記賬憑證應具備哪些基本內容?⑤收款、付款、轉賬憑證各填制何種經濟業務?⑥如何審核記賬憑證?

(3)自主或協作學習。教師通過向學生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線索,努力發展或挖掘學生潛在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組織分組討論和學習,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同時,學生也可以把不同的觀點或學習中存在的疑惑提出來,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討論中學習。

(4)學習效果評價。學習效果的評價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是對教學效果的最終檢驗。積極的評價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的后續學習產生強大的動力。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而不是僅以最終任務完成結果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同時,評價的主體要多元化,有個人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

(四)多媒體演示法

建立多媒體會計實訓室,以計算機、圖像掃描與處理等設備為手段,開展會計實物投影教學,這種方法使教學內容豐富,而且可以實現身臨其境的效果,是一種形象生動的輔助教學方式。會計教學的操作性很強,很多教師只是口頭表述知識,學生不易理解,如《基礎會計》中登賬、結賬方法等,比較抽象,利用演示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先制作出多媒體課件,在講授時配合使用,學生在聽課的同時,可以直觀地從大屏幕上看到賬頁、憑證等,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便于掌握和理解。

(五)角色體驗法

即教師將學生分成兩人或多人為一組的若干學習小組,組內成員分別扮演制單會計、會計稽核人員等角色,進行“審核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對賬”等會計業務操作,將學生真正置身于完成某種工作任務中,從而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任務在職業角色的體驗和互換中實施與完成。例如,在憑證的有關內容講授完成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模擬實訓,擬定一定數量的經濟業務,提供空白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學生3人一組,1人填制原始憑證,1人填制記賬憑證,1人審核,讓學生初步了解會計內部牽制制度和憑證傳遞程序。

三、《基礎會計》課程理實一體化實踐性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理實一體化的配套教材

要打破理論教材與實訓教材的分離狀態,用證、賬、表等會計載體來表述經濟業務,在業務處理的同時,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也可以一節理論課,一節實訓課結合;還可以將會計包含的各項知識技能,借鑒企業會計崗位職責任務,構建一個實訓教學模塊。

2.創設好教學情境

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教學情境的創建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就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境界。

3.設計好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的設計是關鍵,按“大目標小任務”細分策略,依據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之間的關系,將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大目標)、課程教學目標(大目標)細分為一個個實際任務,提出的任務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融合教學內容于開放平等的教學環境中,引導學生去探求知識,去獲取知識,去運用知識。教師必須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精心設計一個個實際“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方法和技能。

4.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教師積極應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角色扮演式、模擬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適時借助多媒體教學平臺,讓學生感性認識企業資金籌集、材料供應、產品生產與銷售、利潤的形成與分配的核算脈絡。熟悉企業實際生產與經營過程,以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5.重視課堂總結

不僅是學生總結,更重要的是教師總結。課堂總結是對一節課的簡要歸結。是對學習過程的歸納反思。是從總體上對知識的把握。在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總結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總結,學生可以再次明確這個任務的目的,實施任務的注意點,對知識的掌握起到了強調和加深印象的作用。

6.完善考核內容與辦法

考試可分兩個階段,對《基礎會計》的基本理論部分和技能操作部分分別考核,上半學期考查學生會計基礎知識,下半學期則重點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會計理論知識考試立足于會計基礎知識,實踐性考核應注重學生對會計業務操作,如會計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會計表格的編制等。

總之,理實一體化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不可以否認,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讓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全面提高,還必須通過教學后期的綜合實習來實現,也就是說理實一體化教學不能替代教學計劃中的綜合實習,并且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適用于有一定操作性的課程,對理論性強的課程是否采用這一教學模式則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