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綜合實訓報告范文
時間:2023-04-06 08:21: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會計專業綜合實訓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擬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30—0134—02
1 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模擬實訓模式現狀
目前實踐教學已經成為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嘉興學院平湖校區一直將培養應用型高技能專業人才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加之會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應用性學科,因此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方面的力度。嘉興學院平湖校區具體實習安排情況見表1。
除此之外,各任課教師在課內或者課外會安排相應的實訓內容,比如在會計學基礎課程中會安排會計手工賬的模擬實訓;財務軟件的應用會在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穿插。這些實習、實訓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實訓效果仍無法達到高等職業教育對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離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應達到的標準尚有一定差距。
1)實訓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層次性。目前會計專業主要針對幾門重要的課程開設了相應的模擬實訓課程,主要有基礎會計實務、財務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稅務會計實務等。這些實訓課程所訓練的專業技能主要都局限在會計核算上,缺少會計“審核、監督”的重要環節,例如缺少審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等課程的模擬實訓,因此學生很難得到系統而全面的練習。另外,目前學校沒有對實訓課程的時間做統一規定,因此在課時安排上有些不合理。例如,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的實訓都安排在第3學期,這樣使得學生連基本的實訓操作還沒有做完就進行成本會計的實訓,實訓起來難度比較大。
2)實訓指導教師缺少崗位實踐經驗。在實踐教學中,對指導教師本身的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指導教師應對理論和實踐都非常熟悉,才能有效地組織實訓,并在實訓的過程中靈活處理實際問題。但是目前會計專業教師本身缺少企業的實踐鍛煉,在指導實訓過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識和素質來理解實訓項目的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缺乏真實性、權威性。外聘的企業教師則由于時間問題,很難找到負責全部實訓教學過程的指導教師,這也直接影響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
3)實訓效果缺乏有效評價。目前實訓效果的考核辦法主要是以考勤和最終的實習報告為準,對實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則不進行考核。學生為了不被記缺勤來到模擬現場湊數,抄襲其他學生的實習報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模擬實訓也忽略了對實訓教師的考核,這是一個極大的缺陷。
2 “全方位、三循環、多模塊”的立體模擬實訓教學
體系的構建
針對上述現狀,構建一個“全方位、三循環、多模塊”的立體模擬實訓教學體系。通過模擬實訓內容、教學形式、教學環境全方位,使學生精通業務,熟練掌握各種專業技術。通過會計系列課程單元實訓、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的三循環,反復不斷地鞏固強化實訓內容,提高實際操作熟練度。通過會計各種不同模塊的崗位實訓,使學生能夠在畢業時迅速適應各種崗位需求,了解各崗位職責,體會實際工作中的分工與協作。按照以上設計思路,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2.1 會計專業立體模擬實訓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應貫穿整個大學階段。從時間上來說:第1學期以認知實習為主,了解本專業從業人員社會需求及其素質、技能要求等。第2學期以社會調查為主,讓學生利用暑假和短學期調查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狀況和當地經濟發展形勢等;第3、4學期以課程實訓、技能培訓為主,第5、6學期以課程實訓和校外畢業實習為主。
從基本技能上來說,在完成會計基礎課程后應以培養學生會計基本技能為重點,可以安排學生訓練點鈔、小鍵盤輸入、會計大小寫數字標準書寫等基本技能。在完成財務會計課程后讓學生練習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技能,要求學生完成一整套賬的會計工作。同時增設審計的實訓課程,培養學生運用審計軟件完成對被審計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利潤進行審計的專業技能。
從崗位模塊上來說,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多崗位訓練,在第4學期增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設置出納崗位、庫管崗位、會計崗位、會計主管崗位、稽核崗位等,要求學生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要做到定時崗位輪換實訓,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能夠適應不同崗位的需要,擴大就業面。
2.2 會計專業立體模擬實訓教學平臺體系的構建
會計專業立體模擬實訓教學內容體系,必須由與之相匹配的實訓教學平臺體系來支撐。實訓教學平臺,按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實驗平臺、實訓平臺、實習平臺等方面。實驗平臺可根據每個章節的內容設計實驗,要求得出相應的結果,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強化學生對抽象理論的感性認識;實訓平臺是對一門或幾門專業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如增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主要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實習平臺是在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基礎上,在真實或模擬的崗位環境中進行實習。通過多層次的反復進行實訓,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一名具有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適應社會需要的畢業生。
2.3 會計專業立體模擬實訓教學的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會計專業實訓的考核方式應是多樣化的。這里主要設計兩大類的實訓考核指標,一類是過程類的評價指標,一類是結果類的評價指標。過程類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學生學習主動性、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溝通能力、實訓報告規范性等。結果類的評價指標主要以實訓指導書/報告的完成情況為評價依據,對于每一步驟的操作都應給出相應的考核和評價標準。另外,成立相應的學生小組,最終的總分可以按照自評、小組互評、組長評價、教師評價不同的權重進行計算,這樣可以改變以教師為主的評價方式。
3 小結
總之,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全方位、三循環、多模塊”立體模擬實訓教學體系的順利實施,還需在實訓教師隊伍、實訓教學基地、實訓教材等三個方面加強工作,以此為立體模擬實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宣國萍.“階梯漸進、校企融合”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18):156—157.
篇2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 “分段式”實踐教學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60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24- 0100- 03
隨著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高職生就業難的問題更加凸顯。相關調研顯示,我國高職生在就業中的表現為基本工作能力較差,適應工作崗位的時間較長,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不足,基本的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調整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所需人才之間的矛盾、構建適合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問題已成為高職院校不容忽視的問題。
1 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現狀
眾所周知,實踐教學是高校各專業教育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它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徑,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會計實踐教學更是如此。然而,綜觀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踐教學現狀,不難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1 會計模擬實驗室利用率太低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各專業已陸續建立了實驗室,但不少學校仍存在著重理論教學、輕實驗教學的現象。這與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實驗場地有限、實驗指導教師數量不足等有著必然的聯系,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實驗教學的效果。以國內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綜合實驗教學為例,存在的問題有:
(1) 實驗內容缺乏接近企業實際的、系統全面的實驗案例,缺乏系統的、高質量綜合實驗教學教程。
(2) 會計手工實驗與計算機會計實驗嚴重脫節。
(3) 重視工業企業會計實訓,忽視商品流通會計的實訓。
(4) 缺乏專業的實驗人員,實驗教師的企業實施經驗較少。
(5) 實驗課時、實驗場地嚴重不足。
1.2 校外實習困難重重
目前,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受時間、場地等限制,學生在校內實習的機會及課時根本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因此,讓高職生到校外實習已成必然。然而,我國高職生在校外實習的現狀是很難達到預期目的。原因在于:
(1) 實習單位聯系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因商業機密等原因大多拒絕安排實習生實習。
(2) 實習生實習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個別能接受實習生的單位,因各種原因所限大多實習生不能在相應崗位實習,而被安排做其他工作。
(3) 實習單位分散,給學校實習生的管理帶來一些問題。
(4) 學生在外實習費用較大,這將會給貧困學生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
因此,為適應現代社會對會計專業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仿真實驗教學,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知識化、綜合化地構建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校企合作,將成為社會、學校、企業、學生的“共贏”之路。
2 “分段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的總體思路
2.1 本文核心概念
(1) 就業能力。指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開發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求、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價值的本領,包括基礎性能力、專業性能力和差異性能力3個方面,其中基礎能力是根本,專業能力是關鍵,差異性能力是核心。
(2) 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環節是專業教學內容的必要補充,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有效途徑。主要包括實驗課、課程教學實習(實訓教學)、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在本文中實踐教學環節暫不涉及畢業設計(論文)。
2.2 總體思路
不難看出,前述“就業能力”與“實踐教學”兩個核心概念相互結合后,一對一地構成了3個關鍵環節——基礎技能環節、專業技能環節、綜合技能環節。因此,本文認為,高職院校會計實驗教學體系應緊緊圍繞這3個實踐教學關鍵環節構建一個層次分明、分工明確的會計“分段式”實踐教學體系,以實現有效提升和開發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目的。
3 高職院校“分段式”會計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現
本文所構建的高職院校會計實驗教學體系具體分為3個階段并依次分別構建3個平臺,即會計基礎實驗技能訓練平臺、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平臺、會計綜合實踐平臺。
3.1 會計基礎實驗技能訓練平臺——以實驗課的形式開設
會計基礎實驗技能訓練是做好財務工作的基本功,這一實踐環節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卻是檢驗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第一關。究其原因主要有:
(1) 高職院校學生應具備的會計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崗位快速適應能力是用人單位在招聘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沒有單位愿意花較多的時間、精力、費用對畢業生進行基本技能培訓,企業更需要有扎實會計基本技能的學生。
(2) 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初期急需會計基本技能。高職院校畢業生被聘到會計部門工作的初期通常從事的是一些財務崗位的輔工作。然而,縱觀我國高職院校長期以來會計實訓的現狀,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定位一直都有高估的傾向,如會計、會計主管等。這一定位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根據以上分析,會計基礎實驗技能訓練的內容應該針對上述財務崗位輔工作的就業需求來設計。所謂財務崗位輔工作是指除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之外的財務工作。包括票據填寫、匯總表編制、憑證要素審核、辦理銀行結算、公司注冊、報稅等。這類輔工作,由于難度較低且不直接涉及會計核心工作,只是為會計賬簿提供基礎資料,因此不需要系統的會計理論知識就能處理,具備一定的文化課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稍加練習即能熟練掌握。例如現金支票的填寫,在會計基礎實驗技能訓練階段,只需向學生展示支票的樣本,介紹格式、用途、填寫要素即可,至于現金支票的使用方法、科目設置則在進入第二階段的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時再做更為深入的訓練。
3.2 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平臺——以實訓課程的形式實現
為了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都能達到上崗要求,在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環節中,必須設計一個會計專業崗位訓練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向學生提供盡可能全面的、按崗位細分的會計經濟業務仿真資料,以便強化訓練會計人員應有的主觀判斷能力、賬務處理能力, 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的提升打好專業基礎。
3.2.1 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的特點
(1) 本層次的實訓需要相當程度的理論支撐。與第一層次的實訓內容相比,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做支撐,尤其是各會計要素的核算要點、各類經濟業務類型的特定核算方法等。可以想象,如果這些理論知識不能系統地掌握,則很難將實訓進行下去。
(2) 實訓內容應注重局部強化。本層次的實訓重點應在于掌握各類經濟業務的核算方法,只有當練就了記賬憑證編制、賬簿登記等會計崗位技能扎實的基本功,為會計報告的編制提供準確的資料,正確地編制會計報告才成為可能。
(3) 實訓應有同步仿真的實訓資料庫作基墊。本層次的實訓內容已直接涉及到會計崗位的核心技能,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會計檔案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因此,要想把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做到位,需要同步的、仿真度較高的實訓資料,然而僅就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實訓教材來看,還不具備時效性與高度仿真性,同步實訓資料更為欠缺。
3.2.2 會計專業崗位技能訓練實施要點
(1) 建立實訓資料庫。高職院校應定期進行企業調研,動態更新收集實訓資料,包括原始憑證、經濟業務、核算方法的收集與更新。
(2) 編寫同步實訓手冊。由實訓教師根據調研情況,按照理論教材的章節編寫更新同步實訓手冊,對會計專業崗位技能實訓內容進行局部強化。
(3) 按章節設計實訓內容。即按章節重點訓練會計分錄的編制、記賬憑證的填制,輔助訓練明細賬登記、總分類賬登記,至于會計報告的編制等則屬于第三層次綜合實訓的重點,本層次尚不做考慮。
(4) 同步開設實訓課程。實訓課程應與各專業會計理論課程相配套,包括內容配套、課時配套(如實訓課時與理論課時比例定為1 ∶ 3 )。
本階段的訓練建議安排在第二、第三學期比較合適,主要是為財務會計、專業會計等課程的理論知識提供感性認識的實踐機會,以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度。其培養目標是提高學生會計崗位的核心技能。當然,在整個實訓資料庫的建立過程中,應突顯對經濟業務的種類變化所應進行的調整和應對,尚不必考慮各項經濟業務之間的關聯性。
3.3 會計綜合實踐平臺——畢業實習前實施
建立綜合實訓平臺的目的是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全面的訓練和考核,以滿足學生就業后對會計工作職位逐級提升的需求。
3.3.1 會計綜合實踐平臺的特點
(1) 實訓內容應體現會計循環。從建賬、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試算平衡直至編制會計報告,所有經濟業務的設計必須具有關聯性,各表格的金額之間應具有勾稽關系。
(2) 經濟業務具有“隱蔽性”。本層次實訓中涉及到的經濟業務,均需由相關的原始憑證來做充分的描述,不再采用文字表述的方式給學生做出明確的提示,而是要給出分析判斷經濟業務內容的空間。
(3) 實訓模型應滿足就業定位。不論制造業、商品流通業、基建行業、金融業還是事業單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該根據學生的就業定位,選定一種行業類型的單位作為實訓模型,切忌一味追求大而全。
3.3.2 會計綜合實踐技能訓練的實施要點
(1) 編寫成套實訓手冊。選定適合就業定位的某一特定行業單位為實訓模型,在會計專業崗位技能實訓手冊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組合、刪減或更新,詳細整合實訓資料,盡可能系統、全面地為學生創造一個高度仿真的模擬實訓環境,以檢驗學生處理經濟業務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2) 建立實訓模塊。實訓進度不可一味追求快,應該有張有弛地統籌安排整個實訓進程,具體可分為建賬、編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登記總賬、編制報表4個模塊進行,根據每個模塊的工作量及難易程度,合理設計實訓進度。詳見表1。
會計綜合實踐技能訓練應安排在整個學制的最后一學期比較合適。
4 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運行模式
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運行可采用校內實驗與頂崗實習兩種模式相結合的方案來進行。
4.1 將校內實驗室充分利用起來“崗前熱身”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都建有校內會計模擬實驗室,但因缺乏具體操作內容而一直處于空置狀態,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本文所建立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及所倡導建立的實訓資料,恰好可以將校內實驗室充分利用起來。校內實驗室可分為手工實訓和計算機實訓兩種,大力加強計算機仿真會計綜合實驗的力度,最終實現手工賬與電子賬并行的教學目的。但不論哪一種,都需要事先建立并不斷更新實訓資料,從原始憑證的收集整理、經濟業務類型的提煉整合到核算方法的更新,都要力圖做到與時俱進“崗前熱身”,以保證最大程度上接近會計實踐。
4.2 動員一切力量組織頂崗實習 “實地演練”
頂崗實習是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比較推崇的一種實踐方式。由于很多高職院校都將頂崗實習安排在整個學制的最后一學期,并將其與學生就業聯系到了一起,因此這種實踐方式在強化學生上崗實踐能力的同時,能夠發動學生及社會力量自主尋找實踐崗位,提高了就業率,具有“一石十鳥”之功效。然而,我們都知道頂崗實習的本意并不僅僅局限于畢業前夕的“就業式”實習,在整個學制中期進行頂崗實習,對學生理論知識的鞏固、操作技能的強化、就業能力的提升更是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本文認為,頂崗實習可以分散到整個學制的每個寒暑假期間,讓學生帶著任務或積極獲取學分的動機,盡早進入社會進行就業能力的訓練,真正實現高職院校的高端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1] 麥海娟,羅昌狀. 基于SaaS的高校計算機會計綜合實驗教學研究[J]. 會計之友:上旬刊,2009(2).
[2] 潘玉昆. 借鑒加拿大CBE教學模式以深化高職教育教學改革[J]. 教育與職業,2009(8).
[3] 陳丹,何應林. 職校操作技能教學中的“反思—技能”模型及其啟示[J]. 世界職業技術教育,2007(3).
篇3
【關鍵詞】中職會計 學生實操 技能培養
中職學校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著重應突出技能教育,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技能,提高學生對會計實務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今的企業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是強調實際操作能力,就此,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大多采取以校內模擬實習為主,社會實踐為輔,課程實訓?畢業實習多環節多層次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實操訓練?本文就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實操技能培養作以淺析:
1.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設置是培養學生實操技能的核心關鍵
會計是一門操作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會計實踐教學的設置應從會計工作涉及的部門可分為會計核算實訓,納稅申報實訓,銀行結算業務實訓;還可從會計工作的崗位可分為出納崗位實操訓練,會計崗位實操訓練,倉管崗位實操訓練;也可從會計工作的技能要求可分為珠算技能訓練,點鈔技能訓練,憑證翻打技能訓練,基本賬務核算技能訓練,會計電算化技能訓練?更可從會計實踐教學的環節可分為感知教學,仿真教學,會計技能考證,模擬實習,頂崗實習五個階段?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務必要將各種技能訓練和崗位實操穿插在階段課程實訓?模擬實習?畢業前的綜合實習和頂崗實習過程中,關鍵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會計實務操作技巧與能力?
2.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組織方式是成就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技能有效的最佳途徑
2.1 技能訓練?技能訓練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練習而形成熟練?準確?規范的操作行為,養成專業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比如:會計專業的珠算?點鈔?憑證翻打?數碼字書寫等的實踐技能性都很強,應充分利用早讀?晚修?自習時間長期定時練習,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還可經常組織一些會計技能比賽,通過比賽選出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或鼓勵,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2 階段課程實訓?階段課程實訓是以技能訓練為主要目的,與學科教學緊密聯系,以加深學生對會計專業基本知識的理解?主要包括《基礎會計》?《工業會計》和《商業會計》課程實訓?
2.2.1 《基礎會計》課程實訓?《基礎會計》授課結束后對《基礎會計》課程組織簡單的過程實訓,實訓的內容是以企業最基本的經濟業務,涉及的憑證是最為常見的,目的是在于突出會計核算從填制原始憑證到編制會計報表全過程,強化學生對會計工作過程的感性認識,掌握會計工作的基本規范?
2.2.2 《工業會計》課程實訓?根據《工業會計》各章內容的側重點和特征,抓住各自的特點,對技能進行專門的具體化訓練,采取分步實訓的方式?例如《工業會計》“貨幣資金”一章講完,可以組織進行出納崗位實訓,“存貨” 一章講完可以組織進行倉管崗位實訓,還可進行成本核算等分步實訓?
2.2.3 《商業會計》課程實訓?《商業會計》課程實訓主要是組織批發業務和零售業務等分步實訓?
此階段是通過較集中的訓練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目標,同時促進知識技能向能力轉移和良好職業素養的養成?
2.3 會計模擬實習?會計模擬實習是學生在校內設置的模擬實驗室中選取企業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實際經濟事項作為模擬實驗對象,通過模擬其生產經營過程的經濟業務,讓學生進行會計實務處理,從而掌握會計理論和熟悉會計操作技能?這種模擬,學生可根據經濟業務填制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計算成本,編制會計報表,編寫財務報告,進行財務分析,仿佛置身于實際單位的財務部門一樣?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會計基礎理論和會計實務工作的內在認識,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實際操作的綜合能力?
2.4 畢業前的綜合實習? 中職畢業前的綜合實習是很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師要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思想引導畢業前的學生綜合實習,重點是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畢業實習過程中,學生綜合運用各專業課程知識,同時與實踐密切聯系,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最終形成會計專業的上崗能力?畢業前的會計專業綜合實習包括會計核算實訓,納稅申報實訓,銀行結算業務實訓?
2.4.1 會計核算實訓?大多采用分崗運作方式,要求對實習學生分組,在每一組內按照崗位的分工,進行分崗操作?每組為5人?一人為出納,主管現金?銀行存款日記帳的登記;一人負責業務發生時原始憑證的填制;兩人為會計,分別負責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帳憑證和負責登記明細帳;另一位為會計主管,審核各類憑證?編制科目匯總表并登記總帳?編制會計報表?為使學生分別了解不同職位的作用,在實習期間可輪流換崗?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一方面能明確各項會計崗位的基本職責,掌握各類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過程以及原始單據和其他會計憑證在各個崗位之間的傳遞程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財會部門與企業內部及外部有關經濟業務往來的關系,掌握相關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方法?
2.4.2 納稅申報實訓?納稅申報實訓包括國稅和地稅兩部分?
國稅部分: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票系統的使用;學會開發票,抄稅及發票的核銷和領購;熟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抵扣流程;熟練運用增值稅納稅申報系統制作各種納稅申報表,熟練進行網上申報?
地稅部分: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的綜合納稅申報表及個人所得稅申報明細表的填制?就目前有好多市地稅局都開通了納稅申報系統,實行網上申報,學校可采取專門邀請稅務局的業務人員來給學生講解?示范,通過模擬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納稅申報的操作?
2.4.3 銀行結算業務實訓?銀行結算業務即轉賬結算業務,簡稱結算,也叫支付結算,是以信用收付代替現金收付的業務?支付結算是單位?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使用票據?信用卡和匯兌?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結算方式進行貨幣給付及資金清算的行為?目前的結算辦法主要有銀行匯票?商業匯票?銀行本票?支票?匯兌?委托收款和異地托收承付?為此,銀行結算業務實訓主要是讓學生練習正確填寫票據和結算憑證,熟練掌握國內票據結算業務?國內支付結算業務的操作流程?
2.5 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提升階段,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會計專業知識,找出自己與實際工作的差距?頂崗實習時間一般安排在學生走出校門前的兩個月,可通過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進行?亦可與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和記帳公司的合作讓學生得到有效鍛煉?在頂崗實習中,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虛心求教學習?任課教師要認真負責,與用人單位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當然,學生實習的基本步驟包括:①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概況;②實習單位指導教師介紹實習崗位工作內容及要求;③參閱企業有關介紹資料和會計核算資料; ④ 對崗位工作事項的觀察和實踐;⑤ 學生完成實習后的報告,實習單位要鑒定, 社會實踐才就此結束?
總之,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育務必要抓住實踐性教學這個核心,才能培養出滿足生產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全面扎實過硬知識水平的?動手能力強的?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實用型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編.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指導方案.
篇4
在普通院校中,實驗課程大多都采取集中授課方式,但授課時間的安排情況卻錯綜復雜,有的效仿公辦院校采用實習周或小學期,但大多是采用周末集中上課和學生平時的自習時間來上實驗類課程。特別是像ERP沙盤等實驗類課程的安排一直是普通院校頭疼的難題。根據目前普通院校現有的教學體制,這類課程大多只能安排在周末集中上課和學生平時的自習時間來上,但這樣會在師生之間會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響。一是占用教師過多的休息時間,教師的勞動強度加大;二是占用了學生的周末和自習時間,學生心里不樂意,自然會影響到教師的評教成績,也就會影響到教師的考核獎金。而在普通院校中,一般上實驗課的教師大多是擔任兩門以上課程,工作量加大,但又得不到合理的對待,自然心情就會郁悶。長此以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一)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差目前絕大多數民辦高校的會計教師都比較年輕,大多是從學校畢業后又直接分配到學校任教,缺乏會計實踐經驗,未曾親身經歷企業具體的會計業務操作環境,到企業鍛煉也僅是參觀或旁觀者。多數“雙師型”教師也僅是“雙證型”教師,真正既有會計理論教學經驗又有會計實務工作經歷的教師鳳毛麟角,故大多數從事會計實踐教學的教師缺乏實踐指導經驗,在教授模擬實驗過程中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進行實驗指導,與實際會計業務情景相差甚遠,致使“實驗”成為名副其實的紙上談兵,很難達到預期的實踐效果。
(二)實踐教學內容簡單大多數普通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較簡單,涉及面較窄,缺乏特色和創新。由于自身發展條件的限制,普通院校會計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不能根據社會需求及時更新內容,實踐教學缺乏運用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進行不同行業會計實務的適應能力訓練,很難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激發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創造性地分析復雜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走出社會難以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目前大多普通院校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方法較落后,基本是手工模擬企業經營或用會計核算軟件模擬和操作傳統的手工會計業務,教學情景與實際會計業務環境尚有較大差別。師資力量薄弱、教學內容簡單、缺乏經費投入等問題。
(三)缺乏綜合考評體系由于普通院校的教學體制還不完善,教學計劃每學年都在不斷地調整,實踐教學的完整的綜合考評體系需要不斷的磨合。作者所在院校的比較重視實踐教學,秉承教育部重視實踐教學的精神,不斷地在增加實踐類課程,但每增加一門實踐課程,其考核體系就需要調整,就需要上簽呈文件讓領導部門核批,非常麻煩,也給各院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據作者調查周邊兄弟院校的情況大同小異。究其原因,就在于普通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缺乏完整的綜合考評體系。
二、普通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一)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多年的教育經驗證明,會計學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實踐性,而且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實用型、創新型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普通院校的學生大都家庭條件比較優越,閱歷淺、社會常識、生活經驗都很欠缺,自我控制和自我監控能力較差,如一味地采取灌輸式、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更何況普通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都直接從事會計實務工作。因此,普通院校必須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引起相應的重視,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革,提高實踐教學在會計專業教學體系中所占比重,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這里,作者根據多年的會計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了抓好“一個中心”,搞好“兩個課堂”,實現“四級遞進式實訓”教學模式,以期在會計實踐教學方面有所突破與創新。(1)“一個中心”,即以實踐教學為中心。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脫離了實踐,其理論是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因此,各普通院校要保證會計實踐教學的質量,培養合格的會計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就必須要提高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地位,以實踐教學為中心,形成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即強調通過模擬企業經營環境的物理和電子沙盤軟件,通過實踐與實驗來理解理論知識與基本概念,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2)“兩個課堂”,即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兩個課堂。針對學生社會實踐環節嚴重缺乏這一現狀,大多普通院校都在積極探索行而有效的校內實訓形式,建立了手工核算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ERP沙盤實驗室等,力求將學生的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創新性和實踐性。但民辦高校的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很不理想。如果要保障“兩個課堂”的成功實施,建議提供學生專業實習機會,增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編制適合自己的特色實訓教材。另外,會計系(學院)中應有專門人員負責實踐教學工作的組織和安排;在人才培養、工作量計算等環節,實踐教學應當與理論教學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首先,增加學生專業實習機會。由學校出面安排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實習基金,帶領學生到機關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參觀,讓學生切實了解專業知識在社會各行業的應用情況,真實感受社會對會計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通過了解社會,加上初步專業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帶著理解與收獲去感受會計與財務管理專業領域的現實狀況,對會計行業有初步與大體上的認識,也為以后的學習方向和會計生涯規劃打開思路。其次,增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増強校外實驗、實習基地建設,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是普通院校改善辦學條件、突出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普通院校實踐教學的教師往往采用仿真資料,但再仿真的資料,也只是仿真而已。學生在一旦接觸到實際業務,仍是一籌莫展。針對這一情況,普通院校應增強校外實習基地方面的建設,方便讓會計專業學生在畢業前夕進行頂崗實習,這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實訓階段,也能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得到真正相關的工作經驗。這樣,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社會交際、與人團結協作、語言表達等技能。最后,編制適合自己的特色實訓教材。選擇合適的實訓教材,一直是普通院校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迫在眉睫問題。這和普通院校發展歷史短,積淀不多,是有著直接聯系的,一般都是選取由公辦高校教師編寫的,但這些教材一般情況下不太適合普通院校的教學培養目標。因此普通院校應鼓勵會計本專業教師根據社會需求和自己學生特點自主開發實訓教材,以保證每個實踐環節有實用的教材,且隨著實踐內容和設施的更新而不斷修訂完善。同時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教材,結合自己的特色對教材進行的編寫,重新整合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關系,使培養目標落到實處。目前,作者所在學院的ERP沙盤實驗課,就是采用了自己專業教師編寫的實訓報告手冊,進行授課;但為了更有效地達到實訓效果,相關領導已組織了一批骨干教師,正精心編制ERP綜合實訓教程。(3)“四級遞進式實訓”教學模式。只有獨具優勢、富有特色的專業才能使民辦高校培養的學生獲得社會的認可。若想突出實踐教學方面的專業特色,可以考慮嘗試建立并實施實踐教學的“四級遞進式實訓”教學模式。即隨課分散實訓、分課綜合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崗位實習等四級實訓教學體系。這四級實訓教學體系分層遞增,是一種新型的、創新型的實踐教學體系。一是隨課分散實訓。結合會計專業開設的大部分課程應安排在課堂內進行分散實訓,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稅法、會計電算化、審計等課程。目前作者所在學院會計系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課程已采取了隨課分散實訓。隨課分散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的單項技能。如《會計電算化》課程中可針對總賬子系統、UFO報表系統、工資子系統、固定資產、應收款和應付款等管理子系統等進行的單項實訓。二是分課綜合實訓。分課綜合實訓可培養學生崗位的專業職業技能。分課綜合實訓是針對會計核心類專業課程在該門課程結束之后進行的系統實訓,如基礎會計課程之后可安排為期2-3天的實訓、財務會計課程之后可安排為期一周的財務會計實訓。作者所在院校會計系的基礎會計采用就是4+1的教學形式,即大約一學期安排18個課時進行實訓,目的就在于讓初入會計大門的學生,對會計有一個更為直觀、形象的認識和把握。三是專業綜合實訓。專業綜合實訓是在會計專業學生全部課程結束之后,到單位崗位實習之前進行的一次專業綜合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培養學生綜合職業技能,時間可安排兩周,大約54個課時。在此階段,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則為學生設計實訓情境,組織、督導、考核學生的實訓活動,包括財務與會計一體化綜合業務實訓(前面手工核算實訓,后面會計電算化實訓)、ERP沙盤綜合模擬實訓等會計專業技能訓練(其內容涵蓋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系統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等)。四是崗位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崗位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通常安排在大學本科四年的最后一個學期,也是長期以來各高校都在進行的一個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技能;畢業論文設計,學生一般結合社會實踐和崗位實習,進行撰寫,進而提高理論水平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五是嘗試實習周,合理安排實驗課程授課時間。真心希望普通院校能借鑒其他高校的成功做法:比如北京交通大學是每學期安排的有“小學期周”,實驗課程就安排在“小學期周”集中上課;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是每學期安排“三周實習周”,集中上實驗課或有特殊要求的課程。如作者所在學院會計系在未來5年規劃中擬提出具體實施措施:安排兩周的實習周。壓縮學院的期末考試時間,兩周改為一周;再壓縮平時上課時間一周。實習周可以安排在每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這樣學生心理負擔較小,教學效果會更好。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普通院校會計專業若想辦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須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其教師卻缺乏實踐經驗,這無疑成為制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發展的最重要瓶頸。故其應想方設法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否則實踐教學的改革談何容易。要立足自有,挖掘內部資源。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安排本校青年骨干教師“走出去”,到會計師事務所、企業進行專業培訓、頂崗鍛煉或擔任兼職會計,使他們及時了解會計實務的發展情況,在為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也可以切實地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他們相應的實踐教學能力,這樣民辦高校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才會更豐富多彩,才會更和社會接軌。要拓展實踐教學的新思路,力爭外援。普通院校可從企業聘請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具備會計師及以上職稱的高級財會人員對學校教師進行師資培訓,也可外聘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從而拉近實踐教學與實際的距離;學校也可聘請企業相關專家作為長期兼職實習指導教師,制訂校企合作計劃,落實相關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長期校企合作關系。普通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不應僅僅針對于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對于主要核心課程除了安排隨課分散實訓,還應某課程結束之后單獨進行集中性綜合實訓,在所有專業課結束以后在崗位實習之前進行一些專業綜合技能訓練,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普通院校在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中,應注意拓寬專業界限,培養學生對于相關領域知識的拓寬,如組織學生進行企業經營模擬,撰寫企業創業計劃書等。如作者所在學院開設了ERP沙盤綜合實訓和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在這些實訓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培訓學生拓展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普通院校在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身體體能、團隊協作和社會交際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以緩沖學生從校園到社會的不適應期限。
(三)探索新的教學方法(1)基于體驗的研究型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將“企業搬進課堂”,由教師設計一個體驗場景,提供一個企業經營的仿真環境,讓學生親身體驗企業經營活動與企業資源計劃的具體內容,最后教師點評與總結。比如ERP沙盤實訓課程就應該采用這種方法。詳見圖(1)。(2)基于問題的研究型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就是“問題教學法”,由教師使用問題引出講授的內容,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較好的掌握了知識難點,最后也是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如創業模擬實訓課程可以這種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詳見圖(2)。根據實踐教學的經驗,作者認為以下兩種教學方法的結合非常適合普通院校目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以“問題”、“體驗”為核心以“創業”為導向,將“企業”、“市場”搬進教室,寓教于做、寓教于惑、寓教于樂。
(四)建立綜合考評體系為了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要建立綜合考評體系,考核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綜合考評體系必須貫穿整個大學四年的成績中,貫穿到“四級遞進式實訓”教學模式中。綜合考評體系需要考慮課內實踐考核、綜合實訓考核、社會實踐考核和畢業論文設計等四方面內容。在考核體系中,必須注意以過程為中心,注重學生平時學習的效果以及團隊的合作精神,少用或不用卷面考試,設計根據學習與實踐過程綜合打分的考核體系。及時更新設備,創建高起點、現代化的實驗室是搞好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和措施,即要多建立現代化的會計專業模擬實驗室,實驗室要配備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施,以期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需求。
三、結語
篇5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自實行實踐教學改革以來,以實現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改革、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滿足中小企業需求為目標,增加了以《出納實務實訓》《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會計電算化》《ERP手工沙盤實訓》等為代表的專業實訓課程,以提高學生會計核算技能,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深得企業好評。
在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通過這幾年的畢業生就業調查反饋和與相關中小企業的聯系,我們仍然可以看到畢業生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和企業對高職高專畢業生的需求和變化,從中反映出我校現有的會計實訓教學課程體系中存在很大的尚需進步的空間:
第一、多數小企業在經歷了資本原始積累后,隨著企業業績的提升,公司的成長速度要求企業必須改善管理,以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管理層會重視企業管理體系尤其是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用財務手段來管理企業。不僅僅只通過產品盈利,還有通過加強管理:如成本控制、流程優化、資本運作等帶來的利潤。通過管理為工資創造的利潤是和會計人員的能力水平息息相關的。因此,中小企業更需要綜合素質強的人才,包括個人能力、成長性以及管理才能。
第二、我校以及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現有的實訓體系更注重學生核算型技能的培養以及相關課程的實訓體系的建設,而忽視了管理型技能的相關課程的改革,管理性質的課程理論性太強,加深的學生的理解難度,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培養。需要對管理型技能相關課程做實訓實驗的設計和改革,以進一步完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體系的建設。
第三、會計專業學生就業普遍存在就業率高,但質量不高的現狀,學生在畢業頭幾年內換工作的情況十分常見,但在職業發展上,沒有對自己有很好的規劃,究其原因,是局限于核算型會計工作,沒有形成管理型會計的思維,不能達到更高層次的崗位能力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會計職業發展路徑,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
實訓課程體系建設是實現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是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所在。對學生管理型技能的培養有利于提升實訓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掌握,滿足企業對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需求。關注學生管理型技能的培養,同時也是對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學生的后續職業發展的關注,幫助他們形成提升自身價值的意識。因此,我們建議以專業培養計劃為依據,設置增加以下兩門實訓課程,并對已有的ERP沙盤實訓課程進行調整,進一步完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建設。
一、審計實務實訓課程
審計實訓的單純性和實際審計業務的復雜性使給我們的實踐教學帶來挑戰,課程目標不能單純定位在勝任審計實務工作,而是讓學生熟悉審計工作流程,培養學生針對企業經營管理流程、財務和業務數據中的問題進行搜集材料信息、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其初步建立審計職業判斷的思路。
審計實務實訓分為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兩個階段。單項實訓采用手工實訓方式,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審計實踐內容。結合教師的講解,加深對審計實務的關鍵知識點的理解。綜合實訓在審計實務理論課程和單項實訓之后集中進行,教師提供被審計的仿真案例公司的財務和業務數據,要求學生運用審計軟件完成審計程序。在審計綜合實訓的組織實施上,可以將學生分組成為各個會計師事務所部門,分角色以審計小組的形式展開,設計業務承接、編寫審計計劃、審計過程實施和審計終結四個情境,以及委托事項溝通、業務承接評價、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編寫總體審計策略和審計計劃、評估審計風險,進行內部控制測試、貨幣資金審計、銷售預收款循環審計、采購預付款循環審計、存貨與倉儲循環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復核審計工作底稿、編制試算平衡表和調整分錄匯總表、編寫審計報告十四個工作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相互溝通協調與合作的意識,形成職業思維。實訓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在實訓中遇到的問題為例 進行講解 、分析知識點;注意對學生實訓過程的引導 ,要求學生總結審計工作基本流程中,所需證據獲取的手段、形式、內容以及要達到的目標等,減少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盲目隨意性, 推進實訓教學管理規范化 ,達到綜合實訓的目的 。
二、財務管理實訓課程
校內財務管理實訓室的建立需要復雜的實驗模型和巨額投資,短時間內難以實現,財務管理的實訓課程應結合已有實際條件,從會計專業學生角度出發進行設計。
實踐課程內容設計以創業計劃書中財務部分的撰寫和答辯工作為載體,圍繞設定的虛擬行業、產品和典型工作任務而展開,學生自由組合成為幾個模擬的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設置企業財務總監、預算會計、成本會計等崗位,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工作情景,涉及財務預算、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分配管理等多個工作任務,推演出企業創辦前五年的財務報表并進行財務分析,教師扮演創業投資公司和金融機構,對學生完成的創業計劃的財務部分進行提問和審核,公開討論,最終評選出最為完善和合理的創業財務構想。
實訓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財務管理等相關理論知識去搜集支撐企業的財務信息,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挖掘和發現復雜工作環境中的各種可能情況,想法設法找出相關的財務指標,從而使自己的報告更真實有說服力。教師應將實訓過程分解成一系列層層遞進的任務,讓學生一步步思考和完成,有益于發揮自身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在實訓過程中,盡可能鼓勵學生使用Excel完成相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報表的編制,使用PowerPoint做展示報告和工作方案等,培養學生利用辦公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能力,學生在分組討論過程中,廣泛吸收不同的意見和方法,鍛煉思維,開拓思路,逐漸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決策體系,提升職業能力,對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ERP沙盤模擬實訓課程
我校現采用ERP手工沙盤教學模式,沙盤模具的使用具有直觀性和趣味性的特點,是學生能夠很快投入企業經營的過程,保持學習熱情,增強主觀能動性。但ERP手工沙盤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師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盤面監控得不到保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生更多的關注盤面操作,經營流程表和財務報表的編制,起不到促進其思考和總結的效果。而ERP電子沙盤操作方便,軟件自行監控,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ERP手工沙盤的缺陷,每個操作步驟的不可逆轉使得學生在操作前更加謹慎,決策分析更加到位。教師從繁雜的監控和記錄中解放出來,在課堂教學組織上更加從容。與ERP手工沙盤相比,電子沙盤的運行規則和可變參數的設置等更加靈活和全面,使得實訓內容更貼近實際,全面考察學生決策能力,加深對企業經營的理解。
ERP手工沙盤和電子沙盤在運行流程,運行規則和角色分工上的相似,使得我們在教學組織上可以將其有機結合。讓學生先在手工沙盤上運行一年,使學生充分熟悉和掌握運行流程和操作規則,小組成員經過磨合,合作更加順暢。在此基礎上,引進電子沙盤,在分析手工沙盤和電子沙盤的差異性后 ,讓學生用電子沙盤重新操作,完成電子沙盤六個年度的經營。教師在實訓過程中,需做好充分的資料和信息準備,對于遇到的專業知識及時講解,鼓勵學生成為沙盤模擬課程的主角。每年經營結束,教師應結合現場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從企業經營的戰略戰術的高度對學生普遍困惑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思路,以此打通學生的知識脈絡,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四、進一步完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建設需要注意解決的問題
篇6
關鍵詞:市場經濟;高職院校;會計;課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在專業及工作性質方面的作用也越發凸顯。就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而言,其發展也必須適應社會的需求,不斷實現市場定位下的創新發展,同時借助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做好理論與實訓課程完美銜接,從而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當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市場定位
高職會計專業是會計教育的重要層次,這個層次人才必須具備較強的會計、財經、管理、法律等知識。高職院校會計教育重點放在“職業”層面,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教育時,也要加強會計技術和技巧的練習。從市場方面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定位來說,畢業生多數在中小型民營、合資企業就業;從崗位能力來說,主要進行會計核算、會計記賬等基礎工作;從知識結構來說,高職培養的學生不單具備會計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也要掌握所處企業或行業相應的生產管理知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要滿足社會需求,從而更好地為市場經濟提供服務。
二、市場定位下高職院校會計課程教學創新途徑
(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和方法無法適應新時期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需求,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
參與式課堂教學是指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根據制定的教學計劃,在每節課和每章節教學內容中實施概括總結,促使學生真正意義上參與教學中。在課堂教學引導中,可把社會比較熱門的財經問題引入課堂。具體參與中,學生借助每日查閱最新的財經信息,從而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經濟活動進行聯系,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會計課堂教學時,為學生創設寬松的環境,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和看法,提供教學平臺讓師生、生生展開討論。每章節結束,讓學生組成小組歸納其重點內容,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二)加強實踐性教學的訓練。為提升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必須加強實訓教學,循序漸進的讓學生適應就業崗位要求,提升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展現高職會計教育的特色。會計實訓就是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企業會計工作程序和方法,深入理解所學會計核算理論知識。在具體的會計課程設置過程中,還應敢于且善于對打破傳統學科體系所造成的束縛,并以此為基礎對將會計工作過程為實質導向的學習領域課程進行開發。依據會計職業自身特點,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就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相應能力擴展課來講,應將財經應用文寫作、口才訓練、場營銷及企業管理等課程囊括其中。此外,為了更好的就用人單位的相關需求予以滿足,高職院校還要對學生辦公軟件、數據庫及財務軟件等需要用計算機操作的內容進行強化學習,使其能夠予以熟練掌握,還應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社會考試,使其獲取諸如助理會計師證、計算機等級證及會計從業資格證等。此外,高職院校要加強會計課程實訓教學。首先,把會計單項技能訓練歸納到實訓課程中。其次,開展分崗模擬訓練。根據企業財務可是設置情況,把會計實訓學生實施鳳崗,并依據崗位和智能設計實訓流程,學生模擬企業會計人員人事安排情況,從而更加接近財務具體操作情況,重點培養學生會計崗位職能。最后,開展分崗頂崗綜合訓練:學校組織學生到校外實訓基地接受訓練,主要幫助學生準確了解企業生產流程、認識各部分與財務工作的關系,真正意義上感受財務工作流程及技能。
(三)實行多樣化考核形式。高職院校傳統課程考核方法過于單一,主要采用卷面筆試的方法,不利于對學生展開綜合評價。因此,對學生成績展開評價遵循方式多樣化、重視學習過程的考核。通過卷面筆試與實踐操作相互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評價方案,允許學生以會計有關資格證書當做科目考評成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職業資格考試,在畢業后獲取雙證。《基礎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課程,可通過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能分開考試的方法。基礎理論使用閉卷考試的辦法,并依據不同課程特點通過會計分析報告、產品成本核算、會計分析報告等形式考核專業技能。這種考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也提升學生專業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市場定位與專業發展也是整個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各院校應根據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目標,為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發展構建創新教育模式,使其適應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篇7
【摘 要】中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較強的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初級會計專業技能人才。要求會計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會計教學內容必須緊扣社會實際需求,理論教學應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會計實踐教學對學生會計專業素質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結合目前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對如何提高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的實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中職教育;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5)08-0098-02
在我國,會計專業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只是這種現象在中職教育中更為嚴重,傳統的會計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實務,重課堂輕實驗的“三重三輕”現象,強調講授和做習題等被動式教學的落后狀況。目前,雖然許多職業學校已經認識到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弱和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安排了一些會計實驗課程和校外實習環節,但中職會計實踐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成效甚微,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無法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絕大部分的畢業生無法找到對口崗位工作。因此,在會計專業教學中應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 突出培養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一、當前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結合目前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
1.會計實訓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系統性。由于在會計教學中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現象,使得會計實踐教學在課程設置、管理規范等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難以構建較為合理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如《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是中職會計最主要的兩門核心課程,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這兩門課程學完后,學生應對會計工作有了系統的認識并能進行初級的會計核算操作。但目前許多職業學校都把這兩門課程作為理論課程來上,即使安排有實訓課時,也僅僅占總課時極少的比例。由于實訓課程安排在《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這兩門課程結束后,這時學生已把前面所學的知識忘得差不多了,教師在上實訓課時還得花一半課時重新對學生復習,大大影響實訓課程教學效果。
再者,由于會計工作涉及到企業的商業機密,絕大部分的中職學校都沒有校外的實踐基地,學生的校外實習只是觀光式實習。畢業前的頂崗實習一般由學生自找實習單位,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真正從事會計工作的少之又少,再加上實習單位分布比較分散,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教師無法追蹤指導,只要學生有實習報告和實習單位評語就算過關,使非常重要的會計實踐環節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會計實訓教材單一,模擬實驗資料缺乏真實感。首先,目前的會計模擬實驗教材多以工業企業為背景,而實際工作中,不同行業的會計事項的處理有較大差異,學生無法通過模擬實驗去掌握其他行業的會計工作。其次,會計教材均是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脫離具體的會計核算崗位,使學生很難掌握具體核算崗位工作的流程,影響了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形成。再者,目前的會計模擬實訓教材中的經濟業務基本上都以文字表述為主,極少介紹業務流程及業務發生涉及到有關的原始憑證的來龍去脈,學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模擬實驗資料提供的原始憑證樣式單一,格式不規范,并大都采用黑白印刷,與真實的業務有較大的差距,致使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即使面對最簡單的會計實務,也感到無從下手,從而削弱了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3.會計專業教師缺乏會計實踐經驗。中職教育擔負著為社會輸送基層會計實踐技能人才的重任,作為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師不但應具備系統的理論專業知識, 更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即成為具有雙重素質和能力的“雙師型”教師。但是,中職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任教的, 即使考取了會計專業技能職務資格,擁有“雙師”資格證書,也缺乏實踐經驗和實務操作能力。個別教師甚至自己都不能獨立完成整套賬務處理,更談不上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對學生的教育只能停留在理論教學的層面,脫離實際,紙上談兵,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缺乏實踐技能。
二、應對措施
如何提高會計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從業能力,已成為職業院校會計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就此,本人結合個人實踐和思考,試就會計實踐教學提出以下設想:
1.轉變理念,構建多層次的實訓模式,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目前,大部分的會計實訓課程仍是作為理論課程的附屬部分,因此,應將實踐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在實踐課程及其教學內容設計上,應樹立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理念,強化實踐性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會計實踐教學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單項實訓。每門專業主干課程必須根據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隨堂進行必要的模擬實訓,如基礎會計的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填制和審核、賬簿登記、報表編制等內容應在每一章節理論教學完成后進行單項實訓,加深學生對憑證、賬簿、報表等每個知識點的感性認識,鞏固每一個會計核算環節,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二階段:階段性實訓。每門主要專業課程結束后,在各單項模擬實驗基礎上,應安排一定時間集中進行階段性綜合實訓,如財務會計模擬實驗在于訓練學生處理各種具體經濟業務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熟悉各類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掌握各類業務的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成本會計模擬實驗主要訓練學生進行成本核算的能力等。通過階段性實訓,逐步完善學生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結構。第三階段:綜合模擬實訓。會計綜合模擬實驗應安排在所有專業課程結束后,旨在突出培養學生會計技能的綜合運用, 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會計仿真實訓室按會計工作崗位設計工作任務,讓學生分別進行不同崗位業務的核算,并進行輪崗練習,讓學生熟悉企業各會計崗位工作流程和核算工作,能較為系統地掌握會計工作。最后,綜合模擬實訓要實現會計核算手工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的有機結合,做到教材、數據統一,讓兩者融為一體。通過兩種會計模擬實驗的結合,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優勢和與手工做賬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提高學生的會計綜合實操能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實現零距離對接。
此外,應強化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切實落實頂崗實習模式。為了會計專業的學生能在對口崗位上實習,避免頂崗實習流于形式,一方面學校應多渠道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一是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與大、中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聯合辦學,定向培養;二是有條件的學校可成立校辦企業(如記賬公司等)作為學生實習基地和青年教師實踐基地,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還能推進“教學研產銷” 的教學模式的實施。另一方面,學校應完善會計實踐教學考核制度,明確管理目標與質量標準;其次,建立實習指導教師崗位責任,明確各級管理的職責,在各個環節都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把對教師的考評和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結合起來,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體系,確保學生頂崗實習有序、有效地開展。
2.因地制宜,編制適合學生的會計模擬實訓教材,提高學生的從業能力。目前,會計模擬實訓教材眾多,大多以工業企業的經濟業務作為實訓資料,教材行業類型單一,且業務量偏大,大部分中職學生都難以獨立完成實訓任務。北海是個濱海小城市,工業企業較少,主要以商業企業、服務業、房產開發企業為主,我們根據本地經濟特色,結合行業特點編制了多套小型企業會計模擬實訓資料。每套實訓資料反映的企業的一個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要相對少一些,不包括企業的各類經濟業務,但不會影響學生達到初級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水平,原因是企業的各類經濟業務均在多套實訓資料中交叉體現,這樣編制出來的實訓教材既降低了操作難度,又符合當前中職學生的認知水平,不但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從業能力。另外,在原始憑證實訓資料的收集上我們花了較多的精力,主要是利用到企業兼職和實踐的機會收集各種原始憑證資料樣本(不涉及泄露商業機密,僅作教學資料參考),自己動手設計單據,一是從單據的式樣到顏色,盡可能提高仿真度;二是對每種單據的來源、用途和去向都會詳細地向學生介紹。原始憑證是會計核算的起點,學生只有弄清楚每一張原始憑證的來龍去脈,才能真正對每一筆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有感性的認知,從而使學生在拿到原始憑證后能作出正確的賬務處理。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會計教師的專業素質。在會計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專業素質和指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應以就業為導向,建設一支適應中職會計教育,強化技能和實踐性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既有實踐技能又有一定知識水平的實用型初級會計人才。首先選派教師下基層掛職鍛煉和建立專業教師定期下企業實踐制度,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二是積極引進行業專家和企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會計專業技術人員來擔任兼職教師,提升教學質量;三是鼓勵從事會計實踐教學的教師獲取“雙師”(講師和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資格,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四是依托相關高校的師資培訓基地及教師進修網絡,讓會計專業教師及時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動態,不斷汲取本學科新的學術成果、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升專業水平;五是廣泛發動既精通專業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兼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建立一支“教學能手”+“技術能手”的較高專業素質的師資隊伍。
綜上所述,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會計實踐教學,才能讓理論向實踐轉化,讓學生對會計工作有系統的感性認知。但是,會計教學同樣要與時俱進,并根據市場的需求、經濟環境、法律法規的變化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這仍需我們在今后的會計教學中不斷積極地探索、實踐、總結,只有不斷提高會計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完善會計教學體系,才能讓學生具備熟練的會計操作技能,使每一位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能學以致用,為社會不斷輸送合格的應用型初級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建華.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經驗談[J].廣東教育(職教版),2009,(10):65-66.
[2]程春秋.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1,(3):687.
[3]王愛華.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強化中職會計實踐教學[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
篇8
關鍵詞: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與完善
一、研究意義
目前絕大多數獨立學院都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因此,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與完善極具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1.對于獨立學院探索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路徑具有重要作用。為實現培養基礎扎實、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根據企業對會計人才實踐能力的具體要求,并以此為根據構建系統化的實踐課程體系,從而保證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2.有利于促進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將會計學專業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等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嵌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改變現有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訓的傾向,也解決實訓缺乏系統性、連貫性的問題,體現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真正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3.提高培養學生會計實操能力與創新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能從整體上構建會計學專業學生在大學四年專業學習期間的實踐教學體系,聚焦于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不斷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實踐教學文件不完善
目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文件缺乏對實務問題的探究。在實踐教材選擇性小,現有教材敘1述案例大多采用文字形式,與實務脫節較嚴重,造成學生不能靈活把握實際問題,使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在實踐內容設置上,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較多僅圍繞實踐教材的要求簡單安排相應內容,直接導致實踐內容不規范,學生知識掌握度低。
(二)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
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師資緊張,學生人數較多,導致配備的實踐指導教師無任何會計實際工作經驗或從未接觸過會計專業實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目前獨立學院對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卻沒有明確要求;另一方面是教師忙于日常教學工作,沒有多余時間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
(三)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
目前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僅局限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會計綜合實訓兩門課程實訓和畢業論文,該體系過于簡單,而審計學、成本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配備實踐教學。同時,將會計綜合實訓安排在大四,造成學生在做實訓時把之前學過的知識遺忘了,綜合實訓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完善對策
(一)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基本結構完善
為實現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可根據學生在會計學專業課程的優先順序,建立全過程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可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時間有效銜接,將實踐與理論知識把握相得益彰。全過程的會計學專業教學實踐體系體現在兩階段分別為:認知階段、專業課程實踐階段。⑴認知階段。認知階段的目標是讓會計學專業學生對專業有初步認識,為之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該階段可分四個環節:會計學專業介紹、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會計學專業認識實習、會計學相關學術講座。⑵專業課程實踐階段。該階段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主要專業實踐課程,使得學生掌握基本技能。該階段主要由課程實訓、綜合仿真實訓等環節組成,且與上階段的專業認知實習和導論課程有機銜接。會計學專業可開設的獨立專業課程實訓體系主要包括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共6門課程,實訓體系根據難易度和專業判斷能力的不同要求,由簡單到復雜分層次構建。之后設置擴展式綜合實訓系統,即依托會計學專業相關課程,擴展會計學仿真式綜合模擬實踐的內涵與外延,是學完所有專業課后的綜合實踐環節,使用計算機軟件模擬企業實際賬務操作全過程。
(二)規范性文件的編寫及選用
針對現有優化完善過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課程,則必須將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訓講義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進行編寫。主要包括:①獨立專業課程實訓體系中,設置“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等課程設置相關的實訓課程,并建立配套的實訓大綱、實訓講義、實訓指導書、實訓報告等一系列規范文件;②擴展式綜合實訓系統中,設置“會計學仿真綜合模擬實訓”的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等;③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系統,設置“企業會計認知實踐”的會計實踐報告和“實踐基地實習、畢業實習”的專業調研報告。
(三)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獨立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可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如“訪問工程師“項目,鼓勵教師在保證正常教學活動的基礎上,積極去某個單位兼職學習會計實務操作。另一方面學校在聘用會計學專業教師時,優先考慮符合“雙師型”資格的教師。
參考文獻:
[1]李國彥.從能力提升角度探討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建設[J].科技視界,2013(11)
[2]李紅艷.工業工程全過程式實踐教學模式設計及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03)
[3]蔣希眾.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體系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
篇9
關鍵詞 會計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建設途徑 思考
隨著高考人數的逐年下降,怎樣保證學生生源就成了各個高職院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而保證學生生源最主要還是要提高學生就業率,而提高就業率的核心問題是怎樣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的內涵建設。要讓教學質量得到一個質的提高和飛躍,主要是要對學校實踐教學體系做深入的改革和突破。而會計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應用學科,實踐性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高職會計專業實踐課程是學生獲得實際操作能力,掌握基本會計技能,盡快適應會計崗位工作需要的關鍵環節。筆者根據高職會計專業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作了一些探索。
一、高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現狀
實踐教學在整個高職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就業的關鍵一環。但是以往的教學內容與就業市場實際需要表現出了明顯的不適應性,拿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來說,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實訓環境
很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實訓課程都是在普通教室進行實踐教學。在實訓中沒有真實的企業環境,不能讓學生體會真實的會計工作流程。因此,這種流于形式的會計實訓,效果自然是很差的。
(二)教學方法
很多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訓只采用會計崗位綜合實訓,就是在實訓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分工,由學生一人擔任所有的會計角色。這種方法雖然讓學生體驗了所有的會計崗位工作,但是沒有辦法體會企業的會計分工和內部管理制度,這樣教學質量自然很難有保證。
(三)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屬于崗前練兵,是實踐性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一種直接讓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參加會計實務操作的實踐性教學形式,也是對校內實踐教學的補充。但是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實習單位接納的學生數量非常有限。即使學生進入了實習單位,但真正從事會計專業崗位的很少,所以頂崗實習的預期效果比較差。
二、開展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途徑
(一)會計專業分析和調研
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對會計專業進行分析,可以安排經驗豐富、有實際行業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擔任新生“專業分析”的主講教師,讓學生了解自己三年中將要學的知識和畢業后將要從事的崗位。這樣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為以后的教學活動做準備。
對學生進行專業分析以后還要帶著學生進行本專業的調研,可以帶學生去校內外實訓基地去參觀,讓學生對本專業所要了解的知識、從事的崗位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專業分析和調研完成之后,可以通過一個考察報告或者專業總結的形式讓學生去展示,最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和分析,這個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雙方互動、展示的一個過程。
(二)校內實訓環境的強化
校內實訓基地強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穩定性,學生在獲得會計專業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同時,可以在學校實訓基地里進行與所學課程內容相符的實踐項目的訓練。同時學院應當與校企合作企業共同開發仿真的實訓資料,在實訓室里設置不同的工作崗位。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讓學生體會企業的內部流程和內部的管理制度,所以實訓效果就打打提高了。
(三)校外實訓基地的拓展
高職院校要加強校企合作的平臺,通過校企聯手,積極拓展會計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如此一來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的融合,而且通過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會計專業人員應該具備的崗位意識。另外,通過這個平臺來提升學院和企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更好的企業主動加入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中去,打造校企合作的“示范”平臺。
三、高職實踐教學的評價與管理
(一)實踐教學的評價
結合能力與素質的要求,注意對實踐教育過程的控制與調節,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不僅要重視實踐最后的結果還要關心實踐的過程,要科學的制定過程并和結果同時進行、相互滲透的評價體系。
對會計專業實踐教育的評價還應該把企業評價和社會評價融入到實踐教學體系中去,要與用人單位和企業之間建立長期有效的實踐學習反饋機制,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實踐教學的管理
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首先,要保障校內外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必要成立實踐教學組。這個小組的應當由會計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輔導員和校外實訓指導老師組成,制定實踐教學管理辦法,來協調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其次,要制定各項實踐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實踐教學體系以及校外實習的管理、考核等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為了適應社會對會計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應該在高職院校中大力推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同時我們相信,在廣大高職會計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全新之路,為社會輸出大批能力強、技術硬的會計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達.淺談職業教育實訓教學過程的優化[J].科教文匯,2009,(3).
[2]李福順,孫立華.關于會計實訓的認識與建議[J].財會月刊(下旬),2011,(1).
篇10
關鍵詞:會計課程 會計實訓課程 教學內容調整
中職院校會計教育主要是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的實用人才,課程設計應以就業為導向,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為應對現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部分學校則需根據社會需要及自身情況進行相應調整,選擇企業所需人才方向對會計專業在校生進行培訓,以達到中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中職院校就讀學生的基本素質相對較低,作為企業高層管理人才來培養具有一定的難度,而畢業后基本上是到中小企業服務,因此,突出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崗位適應能力成為了教學改革的重點。
會計課程作為中職學校主干課程一直存在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教學上各院校均強調會計實際操作的重要性,學生畢業前盡可能安排學生實習,但一個單位或企業一次只能接收幾名會計專業的學生實習,而且學生的實習時間較短,剛將一名“生手”帶成“熟手”,實習時間就結束了,接著又開始下一輪培訓。試問有哪個單位或企業愿意承擔這樣的“培訓”工作?
自行建立商場進行實習?這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及場地,難度很大。就算是建立專門的會計實習商場,但寥寥幾個會計崗位,如何能將近百個學生都安排下去?理論與實際操作不統一,是現時中職會計教學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
實訓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必修課,如何解決理論與實際操作脫離的現象?我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主位,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首先,理論課程以“實用”為主。再次,會計每一門課程應配置相應的實訓課程。但不是每一門課程的實訓內容都從建賬開始,而是將會計工作的各個具體操作內容分散到每一門理論課程的操作課中,形成一種階梯上升方式教學與實訓。
1《基礎會計》課程
《基礎會計》課程的理論教學要注重基礎方法的教學,本課程包括從憑證填制及編制、科目匯總表編制、賬簿登記等內容為主。本階段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會計賬簿的開設、過賬到試算平衡表編制方法即可,因為會計報表的編制需要運用較為綜合的會計知識。
2專業會計課程(《成本會計》與《商業會計》)
(1)選擇《商業會計》為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從票據結算方式與應交稅費中的“增值稅”業務處理開始,以現時超市銷售方式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選擇超市中業務量較多的代銷業務與攤位出租業務為主要內容開展教學。本課程的實訓課程應以理論教學中的商品代銷、攤位出租與庫存商品發出的方法為例進行實訓操作,要求學生能熟練辯認各式憑證、專用賬簿,并應掌握常用庫存商品成本計算方法、銷售日報表編制方法。
(2)選擇《成本會計》為專業課程的從原料的供應開始,以采購成本計算、原料成本產成品成本等計算為主線。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教學中選擇較為易學的品種法及分批法為內容。對應的實訓課程可從原材料購進業務開始到投入生產,加入理論教學中的品種法為主,賬簿運用以多欄賬為主,會計報表的學習以完工產品成本報表的編制為主。本階段的學生應掌握一至兩種的產品生產成本計算方法、多欄賬使用及完工產品成本表的編制方法。
3《財務會計》課程
《財務會計》理論教學以六大要素業務、編制會計報告為主線,會計報告中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編制為主,還可加入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該課程的配套的實訓也應是以會計報告的編制為主。本階段進行會計報表的編制教學,學生基本上能運用所學會計知識進行會計業務事項的處理,編制會計報表也就順理成章。為了加深學生對會計知識的認識,在此階段教學中可加入《稅務基礎》課程或《納稅實務》課程,也為下一步的綜合實訓準備條件。
- 上一篇:安裝工程造價實訓總結
- 下一篇:外匯模擬交易實訓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