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1 12:1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崗位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崗位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物流管理 崗位綜合實訓 模擬教學 物流市場

傳統的物流教學方式學生實踐能力差,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跟不上企業需求和行業發展變化,無法滿足企業對操作型、綜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為提高學生對多崗位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按照企業需求實現“零距離”就業,順利實現學校學習到企業工作的過渡,筆者研究、實踐了與物流市場接軌的職業崗位(群)綜合實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我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實訓中的一個項目“構建企業真實工作情景,仿真海運貨物出口操作”為例,說明如何“虛實結合”開展該項崗位綜合實訓。

一、項目設計思路

運用以掌握實際崗位操作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驅動的思路,根據海運貨物出口業務中涉及的崗位群、崗位職責、運作流程和操作規范,設置“虛實結合”的模擬公司,充分利用市場運價、船期等信息資源,仿真海運集裝箱貨物出口流程,模擬業務員、操作員、報關員、堆場箱管、碼頭道口管理員、碼頭受理、船公司箱管等崗位業務操作,以情景模擬教學法為核心,運用“做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綜合運用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替代模擬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法,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崗位綜合實訓;使學生掌握海運集裝箱貨物出口業務所需的知識、技能、職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崗位競爭力。

二、實踐內容流程

主要包括項目準備、學生擇崗、模擬操作、輪崗實踐、討論交流、項目總結等實踐環節,詳見表1。

表1 實踐環節與實踐內容

三、組織和實施中的關鍵控制要素

(一)實踐場地布置。實踐場地布置要考慮固定崗位、非固定崗位對工位的要求。固定崗位開設對特定服務對象開放的服務窗口,例如船代、碼頭、海關、檢驗檢疫、船公司箱管、空箱堆場、貨代倉庫,其工位一般設置在實訓室周圍,工位前預留空間供客戶排隊;非固定崗位需要經常離崗外出辦理業務,例如貨代業務員、操作員、報關員、車隊(代表司機及其集卡)、貨主(代表托運人),工位布置要開放,方便人員進出。然后,根據崗位間的業務銜接關系、儀器教具配備要求、所需工位數,布置各崗位的工作臺如圖1所示。

(二)實踐儀器教具配備。需要的儀器教具有:1.復印機、投影儀各一臺;2.13個崗位標示牌,每個“職員”各需1個胸卡、1份崗位職責說明書;3.業務員、船代分別配備一臺連接網絡的電腦,碼頭配備的電腦需要連接投影儀;4.采用替代模擬法,配備虛擬的“貨物”“托盤”“倉庫”“集卡”“空箱堆場”“集裝箱”“封條”“重箱堆場”“集裝箱船”;5.學習角配備一臺連接網絡的電腦、課件、教材指導手冊等各種學習資料。

(三)物流單證配備。實訓開始前,貨主、操作員、倉管員、車隊、箱管、空箱堆場、船代、碼頭、檢驗檢疫局、海關、外輪理貨等崗位根據表2備齊所需物流單證。

表2 崗位所需物流單證

(四)印章的配備和使用。簽字蓋章具有雙保險的作用,幾乎每張物流單證上都會涉及簽字蓋章問題。本次實訓共準備14枚印章,各崗位配備的印章如表3所示。實訓配備印章的主要作用有:1.與企業實踐一致;2.分清責任,成績考核有依據;3.強化學生的責任心;4.增加模擬教學的真實感。印章使用要求:1.妥善保管,不得外借;2.選擇正確的印章蓋在相應單據指定的地方;3.蓋章前必須簽上自己的真實姓名。

表3 崗位印章配備清單

(五)市場資源獲取途徑。1.集裝箱出口運輸任務:打開“錦程物流網首頁>>在線貨盤”,看到很多貨盤咨詢,點擊任何一票貨物對應的“查看”,可以看到貨物運輸信息、貨主聯系方式,以此作為工作任務交給“貨主”。“貨主”負責補齊所需運輸信息、單證票據。2.市場報價查詢:打開“錦程物流網首頁>>運價”,根據要求輸入有關信息,可以直接查詢海運整箱運價、海運拼箱運價、陸運運價、報關報檢費用、倉儲費用,根據公司聯系方式打電話咨詢更多信息。另外,百度、阿里巴巴、專業貨運網上也可以搜索到一些報價、公司信息。3.船名航次船期信息:船公司網站上可以查詢到這些信息。

(六)實踐質量監控。為了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抓好實踐過程質量監控,并選擇合理的考核方式。

實踐過程質量監控的主要措施有:1.學生自檢,向教師反饋問題;2.教師隨時抽查;3.各崗位清楚與其他崗位的銜接關系,尤其固定崗必須清楚自己的服務對象,檢查提交的單證是否齊全、正確,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業務操作,被發現工作有失誤時,失誤制造人、經手人都要扣分。

實訓考核總分為100分,考核方式及分值比例是:1.出勤占10%;2.輪崗實踐崗位數量占30%,每輪崗一次獲得10分,滿分30分;3.任務完成總體質量占40%,要求單證繕制正確,熟練應用專業術語,遵循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4.學生自評、互評占20%。

四、情景構建“能實則不虛”,實踐活動“與市場接軌”

本次綜合實訓對市場具有很好的開放性,學生圍繞主題探索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物流從業者作為我們免費的“教師”,將物流市場最新信息傳遞給學生,彌補了教材內容滯后于行業發展的缺點。

【參考文獻】

[1]陶麗莉.導游專業“教學公司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35):17-19.

[2]孫彥平,鄭漢金.“國際貨運”課程實訓教學方案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12(7):131-132.

[3]王巖.高職模擬公司制實踐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20-22,37.

[4]高欣.“行為導向”教學法在物流課程教學中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24):371.

[5]肖懷云.基于能力培養的物流專業實踐教學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1(4):250-251.

篇2

關鍵詞:高職教育;實訓教學;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高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依然走進了我國教育核心。精細化管理本身是企業管理中的一種理念,在高職教育領域的運用,從教學到實訓等各個層面,有利于培養學生專業水平,以便其更好地應對今后的工作。基于此,加強對高職教育實訓教學精細化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1高職教育實訓教學內容精細化管理

高職教育實訓教學內容管理精細化主要包括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實訓要求、方法等進行精細化描述,指引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第一,針對各個專業崗位實施調研,根據實際調研的結果,對崗位工作的要求、工作內容、實際過程等分析,最好能夠形成規范性的文字描述;第二,對各個專業職業要求、技能要求進行明確分析。對崗位任務中列舉典型進行分析,將典型工作中職工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以及態度提煉歸納出來。教師選擇若干個技能作為改專業的核心技能,圍繞核心技能展開實訓教學,構建系統化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訓練。第三,確定核心專業技能后,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對職業技能實訓方法進行制定,同時形成指導性文件,保證實訓內容實現精細化。

2高職教育實訓教學場地精細化管理

第一,對于高職教育實訓場地內的標識,必須保證其醒目,具有合理的分區,這樣才能為生產組織提供方便,也有利于相關設備的運輸、擺放,同時也便于工作人員通行。第二,在實訓過程中,實訓場地中設備的功能、型號、名稱、實訓中的用途等都需要標明,能夠讓參與實訓的學生清晰的了解相關信息,更能夠便于實訓教學的開展;第三,關于實訓場地的整體布局,應該模擬實際工廠企業等布局,保證設備按照一定的間距擺放,盡可能地與企業生產條件一致,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提前熟悉工作崗位,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3高職教育實訓教學任務精細化管理

實訓項目任務精細化管理符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標準與目標,主要是通過對實訓項目任務量化描述等,為實訓提供更加詳細的參照。第一,根據本行業市場人才需求調研的結果,對崗位核心技能以及職工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術進行確定。同時根據崗位歸納出具體的實訓項目任務,然后根據確定的實訓任務進行操作與訓練。第二,明確項目任務操作的具體目標要求、任務實施按照崗位技能的具體要求,結合技能抽測標準,職業資格標準,提練并明確每個職業崗位所需要進行操作實訓的技能種類、操作內容、實施過程、實施辦法等。最終總結并編寫科學、全面的實訓項目任務教學指導文檔、項目任務標準,在此基礎上,落實崗位技能實訓和職業素養培養的依據和標準,達到實訓項目任務教學內容的精細化。

4高職教育實訓教學過程精細化管理

第一,實訓教師應該精心的準備實訓的項目任務,同時明確實訓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合理的進行組織,對學生、設備進行合理的安排,保證各個學生物盡其用,保證參與實訓的學生能夠遵守實訓的要求;第二,實訓任務的實施是高職教育實訓教學的重點,精細化管理主要是根據生產實際要求,對實訓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參照項目教學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具體來說,可以將任務實施分為五個流程,包括講解、演示、點評、考核、總結。第三,在實訓過程中,會用到一些物料,還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需要,堅持不浪費以及循環利用的原則,制作物料管理一覽表等,對物料實施精細化管理。

5高職教育實訓教學結果精細化管理

實訓教學結果評價是保證實訓效果的最后環節。第一,實訓教學的評價必須簡單明了,能夠結合實訓任務目標等,保證實訓評價方式的操作性、可靠性;第二,對于學生的實訓評價,一般采取現場評價的方式,在實訓期間表現、安全文明、任務完成效果等幾個方面入手,及時做好現場的記錄,這樣才能將學生參與實訓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第三,對于教師的評價也是保證實訓效果的重要體現,可以采用問卷調查、抽查等方式,并做好記錄。

6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浪潮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實訓教學作為高職教育中關鍵的環節,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其中,能夠有效提升高職教育質量,促進高職實訓教學健康發展,對高職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陸伯庸.結合技能抽查標準的高職實踐性教學精細化管理研究[J].電子世界,2012,14(9):74-76.

[2]東晟源.試論高職院校中的教學精細化管理[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6(11):85-88.

篇3

關鍵詞:中職;光電子技術;課程設置

在光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筆者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要求,重新對以前所開設的課程進行梳理,分析該專業人才在社會中所承擔的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歸納出培養該專業人才所需的相關具體能力,并結合學校實訓條件確定了學習領域的課程設置。

一、專業建立初期開設的相關課程與存在的問題

我校光電子技術專業(LED應用技術專業)的設立構想是在2010年初形成的。當時本地政府為了大力發展綠色照明產業,培養一批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滿足LED新光源產業發展需要的初中級人才,決定2010年秋季在我校(中職)新建LED應用技術專業。

在專業開設初期,并沒有對當時相關工作崗位進行調查了解,只是根據中職學生自身認知能力和學校的實訓條件,初步制定出光電子技術專業的相關專業課程,主要有以下幾門:

光學基礎課,是一門了解光的本質,光的基本規律和光學基本知識的課程,培養學生對光學基礎知識的初步了解。LED封裝技術課,了解LED芯片與LED燈珠的生產工藝過程,掌握有關生產設備的使用操作。LED電源驅動與控制,這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主要介紹LED驅動電源的各種類型與工作原理,是LED產品應用的重要知識。在開設這門課之前必須開設電子技術(模擬、數字)課程,這是電子知識應用的基礎。同時還開設單片機技術課,實現對LED的編程控制。二次光學設計課,此門課是對LED出光效果的二次設計,使LED燈具更加符合產品的有關功能要求,采用的軟件是Trace PRO,其功能是進行產品的建模與光學仿真。

以上幾門重要的專業課的開設,使學生能夠了解LED的基本知識和封裝結構,并且基本上可以將LED燈珠應用于燈具產品上,懂得電源驅動與控制方法。但是我們培養的人才能適應社會上哪些具體的工作崗位呢?又具有哪些必要的素質和能力呢?學生畢業后能否找到適合的工作呢?我們并未詳細分析和考慮過此問題。很明顯這樣的課程設置,不適合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如何調整光電子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使它更適合人才培養的要求,這是光電子技術專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二、光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的社會崗位與應具備的能力調查

1. 人才培養要適合相應的社會崗位和工作任務。

經歷了前期的課程設置探索與教學實施,我們深深地意識到人才的培養不能與社會對相應人才的要求脫離。故我校通過組織學生到校外對口專業的企業實習;通過派遣有關專業課教師到LED企業學習;通過走訪當地很多LED企業進行調研;通過到當地LED產品批發市場的市場調查等,使我們對光電子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有了更深的認識。這些工作使我們了解到LED企業有哪些典型的工作崗位,要求學生具備哪些具體的素質,掌握哪些工作能力;了解到LED企業產品的具體生產工藝流程和管理機制,LED產品在市場中的需求狀況以及LED產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些對我們實現“實訓即生產”的實訓教學帶來相當大的幫助。

根據調研情況,我們總結出幾個典型的社會工作崗位:LED封裝工藝生產崗位、LED燈具設計與組裝崗位和LED產品采購與營銷崗位。

2. 典型工作崗位的具體能力要求。

LED封裝工藝生產崗位是LED封裝企業在生產LED燈珠產品過程中,需要操作有關設備的崗位。這些崗位需要對LED芯片與LED封裝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要熟練操作設備機器,要求心明手快,手腳協調能力較強,還有能承受長時間上班的身體素質等。

LED燈具設計與組裝崗位是LED燈具企業在產品外觀創新方面對人才的要求。要求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同時能熟練使用幾種產品外觀設計軟件,又能掌握簡單的編程能力實現對產品的智能控制,并能正確組裝有關LED燈具配件。

LED產品采購與營銷崗位包括產品原材料的采購檢驗和產品的宣傳銷售工作,故要求有嚴謹的工作態度,文明禮貌的待人品德,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精神,懂得產品銷售的有關途徑和方法等。

三、學習領域的新課程改革

在對社會工作崗位的調查和專業人才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分析總結后,就可以考慮對學習領域的專業課程重新設置,但是筆者認為專業課程的設置還應考慮另兩個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中職學生的自身認知能力水平和學校的實訓設備條件。

作為中職學生,他們不同于高職或本科學生具有較好的文化基礎和學習能力。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整體較差,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比較厭倦,但對于動手操作等技能的學習卻有較強的學習興趣。故在課程設置與教學過程中不能太理論化,要多一些技能操作方面的訓練課程,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另一方面,學校的實訓條件也是制約課程設置的重要因素。現在很多專業技能的提升都需要有配套的相關實訓室及實訓設備,否則實訓課程無法開展,學生的技能訓練也無法進行。我校的實訓室建設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相繼建成LED封裝室、LED檢測室、LED驅動室和LED燈具組裝室等。

根據以上分析,我校光電子技術專業的新課程設置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適用于LED封裝工藝生產崗位開設的課程有:光學基礎課、LED封裝技術課和LED檢測技術課。同時配置了LED封裝生產車間和一整套LED檢測設備。通過以上課程和實訓的開展,可以使學生適應LED封裝工藝生產的相關崗位。比如LED固晶機操作工、焊線操作工、灌膠操作工和分光檢測操作工等。

(2)適應于LED 燈具設計與組裝崗位開設的課程有:電子技術課、單片機技術課和燈具設計課(Trace-PRO、PRO—E軟件)。同時配置了單片機實訓室、燈具組裝實訓室和計算機軟件設計實訓室。通過以上課程的開設可以培養適合燈具外型設計崗位的人才和LED產品組裝崗位的初中級技能人才。

(3)適應于LED產品采購和營銷崗位開設的課程有普通話和應用文課、禮儀課、電子電器采購和營銷課等。通過以上相關課程的開展,能培養適合于產品銷售、來料檢驗、LED產品業務跟單和LED產品網上開店、實體開店銷售等具體工作崗位的人才。

光電子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設,應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論要求開展,由社會工作崗位或工作任務歸納出具體的行為能力,再轉換成學習領域的課程設置,并進行學習情境或學習單元的設計。以上光電子技術專業課程的設置改革是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在具體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對于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來說,具體的課程設置應視特定的情況而定。

(作者單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篇4

實訓、實踐車間是項目任務教學實施的必須場所,是完成項目任務與職業操守、技能提升、職業資格鑒定和研發推廣技術應用的必須場所,可分為“校中廠”和“廠中校”實訓車間。

1.精細化組建項目任務車間,需要對實訓項目任務場地組建、任務實施過程、驗收考核評價結果等方面進行精細管理。按高職學生的項目能力的三個層次,即初層、中層、高層能力,搭建好實踐教學的三個專業平臺,即搭建好“校中廠”“廠中校”實踐教育基地。

2.校內實訓項目任務車間應該按照ISO9000和6S企業生產要求進行設計與執行,從宏觀上要做到設備擺放規劃整齊、功能合理、機床設備銘牌清晰、車間環境清潔、規章制度醒目。從微觀來看要形成環境育人的良好氛圍,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生產企業車間感覺,能自覺養成優良的職業操守習慣和職業操作素質。

3.實訓、實踐項目任務車間的精細化管理的內容。首先,項目任務車間采用紅、黃、綠、白四色進行區域標識、劃分出理論教學區、普通機加工區、數控車銑區、特種加工區、CAD/CAM區、成品區、原料區理、廢料區等,最終目的是以方便教學、生產運行、材料搬運、安全通行為目的。其次,機床設備產地、規格、類型和功能標識明確,學生操作前一目了然,能迅速直觀地了解機床設備的全面資迅。最后,項目任務車間管理制度上墻、項目任務看板到位、項目任務說明清晰、設備操作規程詳細,精細化現場管理氣氛濃厚,學生如進入管理規范、科學生產的管理真實企業,寓環境育人于無形中。

二、實訓設備、工量具的精細化管理

1.機床設備精細化維護保養。實訓機床維護保養可分為:班組保養、定期保養。機床維護保養又分為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清潔與保養。實訓過程中,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明確并要嚴格規范保養流程、保養標準、檢查驗收記錄等。實訓機床設備的定期保養要做到有計劃、有項目、有方法、有保障,嚴格按設備保養要求,針對不同設備、統籌安排,在教師帶領下,由學生完成,教師負責指導和監察,保證學生按規程精細化做好維護保養,為實訓機床設備長期良好工作打好基礎。

2.工量具使用保養精細化管理。實訓項目任務開始之前,指導教師要根據項目任務要求、實訓人數做好以下幾件事:配置清單表;發放責任一覽表;保養回收一覽表;使用過程評價成績一覽表。

3.精細化建立實訓設備維修檔案。對一些重大設備要建立電子臺賬的維修檔案、每次故障出現要有分析制度、維修制度、總結預防制度。能做到故障原因分析準確,維修極時,總結提練科學,找到設備故障規律,最終能做到事前預防,減少或避免故障發生,保證設備長期穩定正常運行。

三、實訓項目任務精細化管理

實訓項目任務的精細化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對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實訓項目任務、任務實施過程、任務評價監控體系進行科學規范表述和具體量化描述,能成為項目任務的標準和參照,具有良好的實踐性。

1.通過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分析調研結果,確定崗位的核心操作技能、職業操守、綜合素質。總結歸納出的崗位及典型項目任務,拆分典型項目任務為:應知、應會、技能、態度等知識點。從中選擇核心專業技能4~5項,深度融入應知、應會知識點、結合技能、態度的要求,重構實訓項目任務核心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操作訓練。

2.明確項目任務操作的具體目標要求、任務實施按照崗位技能的具體要求,結合技能抽測標準,職業資格標準,提練并明確每個職業崗位所需要進行操作實訓的技能種類、操作內容、實施過程、實施辦法等。最終總結并編寫科學、全面的實訓項目任務教學指導文檔、項目任務標準,在此基礎上,落實崗位技能實訓和職業素養培養的依據和標準,達到實訓項目任務教學內容的精細化。

四、實訓項目任務實施過程精細化

實訓項目任務實施過程精細化,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任務驅動式教學的核心環節,能較好地提升實訓實訓項目任務教學內涵和品質。

1.精細化準備實施項目任務。要對項目任務進行精細化設計。指導教師要對項目任務進行精心研究,明確項目內容、項目任務、項目目的。能合理規劃和組織,統籌安排所有設備和學生,做到機盡其能,人有所獲,秩序井然,組織得力,保障有方。

2.項目任務實施精細化管理。任務實施精細化就是要對教學全過程精細化,就是要按照產品生產要求,嚴格組織實訓過程,遵照項目教學六步法,培養學生達到企業員工工作的職業習慣。實訓項目任務教學實施過程分為:集中講解、分組演示、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現場點評,評價考核、總結提練等。在具體工作流程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細節,讓學生實現自然成為習慣。

3.實訓物料管理精細化。實訓物料實行按照項目需要供應、杜絕浪費、適度環循利用的原則。按照各項實訓要求,做好庫存一覽表,做到耗材牌號、規格、數量一目了然。

五、實訓項目任務結果評價精細化

實訓項目任務結果評體系可分為:評價學生體系和評價指導教師體系。構建師生互評、處室督察評價標準,既要滿足評價要點清晰,評價分值合理,又要滿足評價體系簡單扼要、不繁瑣、易操作的要求。

1.指導教師評價學生體系:任務實施過程評價為主。主要包含有:職業態度、團隊精神、6S標準、產品品質等方面。重點考核任務實施過程、當面評價,積極鼓勵點評。

篇5

摘要:中職會計專業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從而強化已經學習過的會計技能,熟悉企業業務流程是困擾會計人才培養的難題之一,本文主要針對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以期達到優化課程的目的。

關鍵詞 :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優化業務循環一體化

中職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是財會類專業畢業生提高會計技能的重要手段,其教學居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承上,即全面復習基礎會計、出納崗位實訓等已經學習過的技能;啟下,即了解企業各種業務處理、面向更加具體的會計實務。為此,學校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會計技能為目標,構建一個更加有效的會計模擬實訓教學模式,從而貼近就業要求相當必要。但是,目前在會計模擬綜合實訓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實訓資料不夠完整。比如:外來的原始憑證沒有加蓋開具單位的公章,影響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此沒辦法達到與實際業務相接軌。

其次,對會計單證的傳遞的整體過程不甚明了,不理解會計崗位之間的相互關系,片面割裂財務會計的操作流程,對會計工作的全貌不甚了解,感到似懂非懂。比如費用的攤銷和結轉等,其一定的難度也使部分學生產生了畏懼情緒。

再次,過分重視核算,許多中職學生過分重視經濟業務處理,認為只要會做會計分錄就萬事大吉了,忽視了各項內部控制,從而不去注意會計單證的審批、復核等工作。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會計人才的市場需求,筆者提出“業務循環一體化”的教學方案,借以改進。

二、會計模擬綜合實訓教學“業務循環一體化”改進方案

所謂“業務循環”,指企業處理某一類型經濟業務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順序的總稱,包括購貨與付款循環、銷售與收款循環、生產循環、籌資與投資循環、貨幣資金及總賬循環,這些業務循環相互關聯,組成了一個企業的業務整體,是學生理解會計業務處理流程和會計工作基礎規范的前提。

因此,我們探索改進會計實踐教學的方法,采用“業務循環一體化”實訓,從兩個方面進行模擬實訓:一是認識會計崗位,二是會計崗位實操。認識會計崗位是在業務循環的前提下使學生獲得各個會計崗位應該完成什么樣的工作,明白企業在實際中各種會計崗位的設立與崗位之間的聯系,了解實訓教學中各個環節的相關性和連貫性。例如購貨與付款循環主要業務活動包括:請購商品和勞務、編制訂購單、驗收商品、儲存已驗收的商品存貨、編制付款憑單、確認與記錄負債、支付負債、記錄現金、銀行存款支出;主要憑證和會計記錄有請購單、訂購單、驗收單、賣方發票、付款憑單、轉賬憑證、付款憑證、應付賬款明細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賣方對賬單;涉及業務部門;采購部門驗收部門、倉庫、應付憑單部門、出納。崗位實操方面,教師選取的實訓資料應該包含盡量仿真的原始憑證,同時讓學生一個人完成幾個會計崗位的工作,并有意識地讓學生處于企業真實業務環境之中,親自嘗試出納員、材料核算員、成本核算員、財務主管等不同會計崗位的每一具體工作。

教師通過正確指導,讓學生自己想方設法處理問題,這樣學生不但可以接觸不同種類的經濟業務,而且還可以正確理解企業與股東、供應商、政府、債權人的關系,提高了模擬實訓的效率。

實訓中,教師還應該兼顧涉稅實務的復習,如小規模納稅人的零申報、國稅申報和地稅申報,并且附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書、營改增稅收變動表和一般納稅人年審登記表的全部內容。報表的填寫與報送發票的認證,教師通過演示使學生獲得納稅常識,培養學生總結經驗、分析疑問和處理疑問的才能。

此外,要確保學生的誠信獲得與保持,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實訓中。教師首先促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實習單位的會計核算、內部稽核、財務管理制度等內容,通過模擬實訓,把所學的會計技能與實際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

然后在整個實訓中,從記賬憑證的審批、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的編制,到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職業道德基本要求實現程度的評估,都按照企業會計制度和具體會計準則以及基礎工作規范,督導學生遵循會計法規,強化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

篇6

關鍵詞:中職教育 眼視光技術 眼鏡行業 工作過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166-02

1 立論依據

1.1 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近年通過向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學習,我們認識到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必須與整體化的實際工作過程相聯系[1]。因為,人的認識只能以整體化的形式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是當前世界上先進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之一,其相關研究已經成為現代職業教育探索的重要課題。

所謂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是指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參照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對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完成工作任務為課程目標、以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為課程的實施原則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2]。這與我國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一致的。

目前中職眼視光專業正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人才質量跟不上眼鏡行業優化升級;崗位復合、職業更替加快使人才轉崗、創崗能力需要提升;中職眼視光生個體差異日漸明顯;眼視光課程建設落后于專業發展;國家對眼鏡行業的規范化、準入制度的嚴格化、技能考核的廣泛化、深入化,使技能證書的高通過率不再能輕而易舉;專本科眼視光生開始與中職生搶奪基層崗位飯碗。作為一個培養適用型、實用型人才的職教專業,要解決以上問題,必須要將職業能力培養與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主動適應職業、崗位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以實現從學校到就業的“零距離”對接!而要實現這種對接,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本研究通過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基于工作過程的新型眼視光實訓教學模式”(以下簡稱“工作式實訓新模式”),融合項目教學、情景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貼近眼鏡行業一線工作實際,實現“所學即為所用”,帶動整個專業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3]。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以德國的“雙元制”為代表,其以企業培訓占主導、行動導向和項目教學模式為主。值得借鑒,但國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國內對眼視光高等教育的實訓教學模式研究較多,但對中職眼視光實訓教學模式研究幾乎是空白。以溫州醫學院為首,開創了眼視光學高等教育的“中國溫州模式”。而我國中職和高等教育眼視光學教育培養目標大不相同。中職是以培養基本技能,注重“實用性、適用性”為原則,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度,體現中職眼視光專業特色和特定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保持一致,力爭“老師好教,學生好學”。做到以上要求,目前最好的途徑就是探究“工作式實訓新模式”。

1.3 我校的現狀和實際意義

作為遼寧省唯一的中職眼視光技術專業,具備先進的實訓環境、優惠的政策。2012年完成省職教學會科研規劃課題《中職眼視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對今后的教改思路較清晰。但此前依舊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導致理論與實踐課不夠融會貫通,各環節孤立存在,缺乏對專業技能的整體認識和綜合運用。本研究正是抓住了眼視光專業實踐性很強,工作化過程明顯的特點,嘗試去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促進我校眼視光專業整體建設,提高就業,帶動招生,形成良性循環的階梯上升式發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標

“工作式實訓新模式”的課程目標特別是職業能力目標要以完成職業任務、勝任崗位資格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為導向來設定;教學內容要以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的內容為根據來構建;教學組織與實施要以職業崗位工作環節和實際情境為邏輯來安排;課程考核要以職業崗位工作規程、作業標準等為規范來進行。總之,要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和學習與工作的一致性。

2.2 研究內容

(1)中職眼視光基于工作過程的“工作坊”實訓課程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2)中職眼視光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導向教學法研究及其與情景任務教學法的有機融合研究。(3)中職眼視光基于工作過程的新型實訓教材開發。(4)中職眼視光傳統教學模式與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5)中職眼視光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模式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對接研究。

2.3 研究的主要方法、過程與步驟

2.3.1 調研論證,明確核心內涵

深入眼鏡行業一線進行職業活動調研,剖析職業崗位工作系統、環節、內容及所需能力。走訪兄弟院校眼視光專業,考察課程教改和教材開況。廣泛檢索、收集和查閱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資料。隨即邀請領導和專家進行研討論證,明確本研究的核心內涵、主要研究內容和方法。

2.3.2 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式課程改革

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式課程改革,是按照“課程”形式來整合工作分析結果,其目的是實現兩個基本轉換,即工作體系與課程體系的轉換、職業能力標準與課程標準的轉換[4]。課題組通過召開行業專家研討會,展開眼視光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與課程標準、課程體系開發工作。即首先將每個工作崗位(工作領域)所對應的工作任務進行總結,然后把每個工作任務分解出具體的項目,再分析每個項目對應的具體職業能力(包括:學生該掌握的操作技能及理論基礎),最后將這些職業能力歸結為具體的課程。這同時促進了課程間的整合,因為行業一線工作任務實施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學科知識。以驗光員崗位為例,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所對應的課程為《眼科學基礎》,《斜弱視與雙眼視技術》《眼應用光學基礎》,《驗光技術》。顯而易見,課程的整合在所難免。

2.3.3 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示范課建設和教材開發

選取眼視光骨干教師和所教的《驗光技術》、《眼鏡技術》、《角膜接觸鏡驗配技術》3門核心課程,進行“工作式實訓新模式”示范課程建設。內容包括:課程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和職業能力訓練項目設計等。以《眼鏡技術》為例,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實施如圖1所示。協同我校教務科、教育發展研究室制定創新型眼視光實訓教材開發方案。對教材團隊的編寫方案或教材初稿進行初審、復審。

2.3.4 專題研討

根據科研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組織課題組教師和行業專家進行了專題研討。擬定研討會包括:課題負責人發言、行業專家發言、課題研究的教學“實踐”教師的經驗介紹、示范課教學觀摩、領導總結等內容。

2.3.5 研究工作總結

課題組召開了2次研討會,就課題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及教材開發完成情況及其實際效果和研究報告的撰寫等進行了認真研討,在全面收集整理、歸納分析有關課題研究材料,總結課題管理和課題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完成了本課題研究報告和其他科研成果。

2.4 研究成果形式

相關論文;研究報告;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創新型實訓教材;實訓教學課件、教學錄像。

3 解決的關鍵問題

未改革前,在校生說“基礎差,跟不上,科目多,內容交叉理不清”;實習生抱怨“校內校外學的內容兩個樣”;用人單位反饋“校內實訓項目缺乏整體化、工作流程化,與行業一線不完全對接,更新不及時”;教師訴苦“課程難講、學生難教、實驗難帶”。這些主要是由教學與職業實際相脫節、重知識傳授輕職業能力訓練、學生職業能力和教師教學能力無法客觀驗證、教材以學科知識體系為導向造成的。而“工作式實訓新模式”初步有效的解決了這四方面問題。(1)其十分強調中職課程教學的“職業性”特征,從而有效促使了教學與職業實際緊密結合,最大限度縮短了“學用”差距。(2)其要求必須以職業能力訓練項目為教學內容載體和“教學做”的平臺,并直接采用職業崗位任務和職業活動素材作訓練項目與素材,從而有效突出了職業能力培養和學生主體,實現了“教學做”的完美融合。(3)其要求課程考核以訓練項目完成情況為主,從而能使教學效果得到客觀驗證;由于其堅持以核心指向主要是看“學生練不練得好”的評價標準來衡量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4)其要求教材開發必須以培養基本技能,注重“實用性、適用性”為原則,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度,從而使創新型教材真正成為了先進教學觀念之本和突出職業能力訓練之本。

同時,其通過讓學生實施一個個具體的工作任務進行學習,如讓學生自行設計一個其感興趣的任務,在工作實施過程中,學生時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工作任務多要分小組完成,實施任務的過程多為布置任務、小組自學和討論、任務實施、小組匯報、總結發言。通過組內及組間的充分交流、討論、決策等,提高了合作能力,強化了團隊意識。而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恰恰是當前社會化大生產所要求的基本素質。

4 結語

“工作式實訓新模式”結合我校眼視光專業實際,綜合考慮實訓條件、學生數量和基礎,嘗試打破原有眼視光學科體系的束縛,從眼鏡行業實際工作崗位的工作典型任務出發,以完成眼鏡企業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選取教學內容,以實際工作過程安排序化教學體系,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個性能力發展聯系起來,最大程度地體現了眼視光專業的特色。但其對師資、實訓條件、教學方法等都是一定的挑戰,將是一個不斷實踐、總結、改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劉占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旅游類專業課程體系創新研究[D].石家莊: 河北師范大學,2010.

[2] 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0(2):45-46.

篇7

關鍵詞 沙盤模擬 實踐教學 模擬經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沙盤模擬課程在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沙盤模擬課程是以重復性的操作為主要內容、以提煉操作熟練程度為目的;知識性模擬,以知識講解和傳授為主要內容,以知識積淀和知識結構建立為目的;博弈性模擬,以學習經驗、知識應用,提高學習者識別、判斷、處理事務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模擬。學生通過親自操練模擬,掌控模擬企業的經營決策,改進模擬企業的管理績效,推動模擬企業的經營,達成預定的實訓進程。老師根據實訓進程的需要,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當學生陷入經營困境時提出建議,對關鍵問題進行解析。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沙盤模擬實訓課程通過搭建一個模擬企業的平臺,用來模擬企業經營環境、經營流程、職能崗位,以達到在實戰操練中培養管理人才的目的。促進了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了相關專業課程結構的合理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沙盤模擬實訓課程提升了學生的經營管理技能。沙盤模擬實訓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企業經營戰略、企業產品研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市場營銷、企業品牌建設、企業財務管理、團隊協作等多方面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通過完整的課程實訓環節,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提升了學生的經營管理技能。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沙盤模擬實訓課程以實際操作為主,學生自己動手,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使學生在沙盤實訓課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的企業管理知識得以鞏固扎實。而動手能力的運用,對于學生其他的素質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全局的系統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4)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通過沙盤實訓課程,學生在模擬企業相應崗位上進行實務性操作,接受企業經營管理各種技能訓練,能全面了解企業各個部門工作程序,進而更深刻理解了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知識。

2 沙盤模擬課程實訓方法

(1)首先組建模擬企業。老師將學生分成6~8個小組,規定每個小組代表一個模擬經營企業,并讓學生為自己的企業取一個名,制定企業管理制度,建立企業組織機構,明確企業崗位職責。然后對每個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定位,明確每個成員的崗位責任,一般為首席執行官(CEO)、營銷總監(CSO)、財務總監(CFO)等主要角色。模擬企業要在一個開放的模擬市場環境中進行模擬經營,因此要了解一定的市場規則,綜合考慮各種市場競爭因素,分析市場、制定戰略、營銷策劃、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為企業謀求發展。

(2)然后進行模擬經營。首先,模擬企業開始要商討6年經營周期的經營策略,每年四個季度,每個季度10項工作:短期貸款/支付利息、更新應收款/歸還應付款、接受并支付一定的貨物、下原料訂單、產品研發投資、更新生產/完工入庫、開始新的生產、交貨給客戶、支付管理費用。年初3項工作:支付應交稅、制定廣告方案、參加竟單。年末6項工作:長期貸款、支付設備維修費、購買廠房、折舊、新市場開拓/ISO資格認證投資、關賬。通過這個流程的練習,學生體會到企業經營管理知識的重要性及實踐性。

(3)最后做好沙盤模擬分析總結。學生進行完一個模擬經營周期后,各組進行沙盤模擬分析和總結,對各個模擬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分析自己的企業策略優勢是什么,劣勢是什么,有沒有破產,破產的原因在哪。每個成員的崗位職責是否明確,企業今后應該怎么改進。通過分析總結,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能力進一步提高。這樣,不斷反復,連續進行一至兩個星期的實訓,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大大提高,相關的知識也漸漸鞏固,綜合素質也迅速提高。

3 沙盤模擬課程實訓的注意事項

沙盤模擬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要求的技能比較全面,學生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沙盤模擬才有一定的效果。基于此,高職院校建議在第四或第五學期開設沙盤課程。

(1)課前準備,課后延伸拓展。課前準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好人才培養方案,前期理論課程教學。二是實訓開始時對學生進行知識強化,使學生快速鞏固達到沙盤模擬要求的基礎知識。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達成課堂沙盤實訓教學目標的重要一環,與此相聯系,必要的課后延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訓中的實際問題,也是達成沙盤課堂實訓教學目標不可缺少的環節。

(2)突出學生主體。倡導學生對課程的自主自導和主動實踐是實施沙盤實訓的關鍵。沙盤模擬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課程實訓,它要求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同時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指導。處理好學生的自主自導、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是沙盤模擬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基本要求。

(3)老師角色的轉換。沙盤模擬過程中,實訓教師是關鍵。實訓指導老師在客觀上需擔負起下列角色:實訓教學管理人員、實訓指導師、公關人員、專業師傅、良師益友等。專任教師在帶實訓中需要進行角色轉換。教師的任務主要不再是信息的傳播者、講授者和良好的知識體系的呈現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老師不但要以師傅的角色傳授學生經營管理技能,還要教會他們為將來的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培養合作意識。在沙盤模擬過程中,應該有一個觀點,就是彰顯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學生團隊模擬共同討論操作,有效地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效果。但必須明確的是,在團隊操練中,除了資源共享外,每個學生個體必須承擔各自的崗位責任和義務。團隊必須形成有領導力、決策力、執行力不同層次上的一個強強聯合體,如果不是最佳組合就難以在經營戰略的競爭中發揮協同性。

4 總結

沙盤教學設計作為教師對實踐課程實施的設想、計劃、方案,是教師將教育理念付諸教學實踐的切入點,是將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的操作平臺。為此,教師在進行沙盤課程實訓教學設計時,應圍繞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促進有特色的課程模式的形成。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財務會計課程群;模擬實訓;記賬;一體三結合

探索具有鮮明高職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縮小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是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財務會計課程群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職財務會計課程群的教學內容一般以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實訓為主要課程內容。從財務會計的教學方法來看,大多都是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步走,即先行理論教學,后進行財務會計的實踐教學;還有部分學校即使進行了實踐教學,但由于實踐教學實施方式、實踐內容的設計、組織方式不盡合理,教學效果較差;各類考試也均側重考核規則的記憶程度,學生則沿襲了應試教育下的傳統學習習慣,被動接受,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系統地理解會計知識和會計思想,學生基礎理論不扎實,缺乏足夠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實際崗位工作能力,很難適應會計工作日益發展的職業要求。因此,改變原有教學程序,重塑新的教學思路,優化課程設置,調整課程設計,突出實踐能力,探索具有高職會計教學特點的課程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高職會計專業屬典型的應用型專業,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應是技術型、應用型和橋梁型人才,主要為地方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培養直接在一線工作的初級會計人員。其對應的目標工作崗位可包括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核算、總賬報表、稽核、檔案管理、會計主管等。目標工作崗位與崗位職業所需技能是相對應的,每一個崗位都需要有相應的基本技能才能勝任其工作,這些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核心能力主要是會計核算能力,而這一核心能力主要通過財務會計課程群的學習和實踐來培養。該課程群是由財務會計、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財務會計綜合實訓和財務會計的真賬實訓構成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體系。因此,如何整合財務會計課程群及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培養高職會計專業適應社會職業崗位需求的合格學生的關鍵。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總結和思考,筆者認為財務會計課程群采用“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可以實現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實現零距離上崗。

二、 “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

財務會計課程群“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具體是: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融“教、學、做”于一體;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手工賬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內真賬實踐相結合,以期提高學生的實際業務水平,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一)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教、學、做”一體化

財務會計課程群“教、學、做一體化”,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統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將原來的課程同與之相配套的實訓課題有機組合。財務會計課程以會計職業崗位群對會計核算知識的要求為目標,以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生成為主線,以四項會計假設為前提,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為基礎,以通用內容業務具體準則為補充內容體系,最后以財務報告為總結,形成相應的內容單元;同時,將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課提前,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同步實施財務會計單項(各個內容單元)實訓,邊教邊學、邊學邊做。這種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在最短的時間內緊密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深化理論,并且與職業資格考證體系一致,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做到課證融合,融“教、學、做”于一體,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對培養高職學生的專業素質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使教學時間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二)財務會計課程群分崗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

會計核算需要一定的理論水平作為職業判斷的基礎,同時又要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進行實務操作。《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課程以會計職業崗位群對會計核算能力的要求為主線,突出會計核算業務操作。基于中小型組織將會計分為若干崗位,主要訓練出納崗位、財產物資崗位、往來結算崗位、成本費用崗位、財務成果崗位、資金崗位、總賬報表崗位等工作領域的業務操作;采用一崗一人或一崗多人形式,形成一個會計工作團隊,既分工、又協作。在組織方式上,按內控制度和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分為財務負責人、制單會計、記賬會計、出納、審核等崗位,共同組成一個實訓小組,定期輪換,達到掌握會計職業各個崗位、各單項技能的基本要求。

完成內容分崗、組織方式分崗實訓訓練后,獨立進行《財務會計綜合實訓》,這是會計分崗實訓在核算程序上的鞏固、內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組織將若干會計崗位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崗,每名同學獨立完成一套模擬資料的實訓程序。綜合模擬實驗的實習資料必須選擇有代表性企業的資料,并且進行設計加工。設計加工的目的在于將一個真實企業中可能涉及不到的業務,集中于一個典型企業,進一步增強資料的全面、系統與代表性,以收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效果。財務會計模擬實習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綜合處理日常會計業務的能力,要求學生獨立利用已知資料編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使學生繼續熟練會計人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獨立處理日常業務的能力。

(三)手工賬實訓與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會計手工模擬實踐是基礎,它可以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會計活動的全過程及其規律,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踐是對手工模擬實驗的升華。它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和手段,進行全面系統的會計電算化處理,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很多用人單位也將電算操作能力列為招聘的條件之一。根據社會的這種需求,在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基礎上,利用手工模擬資料開展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其方式是在上述手工完成綜合實訓資料――會計憑證填制、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編制的基礎上,將會計憑證輸入計算機,同時完成會計電算化的賬務處理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將兩者有機結合,相互滲透,鞏固學生會計業務的處理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能熟練使用和掌握現代財務管理軟件,提高職業適應能力。

(四)建立校內記賬公司,校內模擬實訓與真賬實踐相結合

無論是財務會計單項實訓、財務會計崗位實訓、財務會計綜合實訓都是校內的模擬實訓,要實現零距離就業,需要有緊密型的實踐基地的實踐。校內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但是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性,校外實訓基地實際上很難讓在校學生接觸到真實、完整的會計內容。因此,在校內建立工廠化的實訓基地――會計記賬公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通過校內具有雙師資格、具有實踐經驗的會計教師,聘請相關企業的會計師、會計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內記賬公司,爭取一定數量的企事業單位的支持,獲得會計業務。記賬公司可接納教師兼職頂崗工作、接受學生頂崗實踐,成為能給學生真賬實踐的基地。全真的資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為范例,讓學生按手工賬操作、電腦賬操作、納稅申報三大模塊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一系列的會計崗位工作操作。真實賬務流程、真實票據、親自參與報稅,獨立全盤操作賬務、稅務,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會計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與專業技術,取得實際工作經驗,鞏固、綜合、強化實踐能力,實現學院職業教學、學生崗位素質培養、公司獲取盈利等的多贏。

三、“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的功能

(一)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論和實踐知識融為一體,抽象變得形象,理性變為感性,被動聽變為主動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

(二)深化加強會計理論知識

由于實行“一體化教學”(邊教邊學、邊學邊做)策略,通過實踐總結出理論知識,又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加強。

(三)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技能

“一體三結合”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實踐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因此,學生在老師和社會專業會計人員的指導下,通過實際操作來完成教學任務,崗位實踐技能必然大幅度提高。

(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縮短工作適應期

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內真賬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是按照企業會計崗位或公司的職位設置實踐內容,利用企業的真實業務開展實踐訓練,按照行業實際標準要求學生,使在“教室”操作的內容,成為相應真實崗位上的工作任務。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按照規范的職業標準開展項目實訓,學生是一個“準會計”,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縮短他們的工作適應期。

(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源于實踐,學生在記賬公司實踐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課堂及模擬實訓中難以碰到的問題,他們會通過理論尋找辦法,或者迫使學生不斷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能力。同時,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形成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意識等綜合素質。

四、“一體三結合”教學實施的條件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一)一體化的“教室”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的首要條件。根據會計專業的特點,這個“教室”就是公司財務室和教室的一體化,是會計賬本、賬簿、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檔案柜、賬冊裝訂工具、電腦及黑板、粉筆、投影等的組合。

(二)一體化的“教師”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的重要條件。會計專業的這個“教師”是會計師和教師的一體化,是理論扎實,精通會計業務及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 “雙師型”教師,可以有效地將理論融入實踐教學之中。

(三)一體化的“教材”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教學的必要條件。這種“教材”既可以是實驗手冊和課本的一體化,也可以是行業規范和課本的一體化,還可以是操作流程和課本的一體化。總之,這種教材要把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統一起來。

(四)注冊記賬公司

這是實施“一體三結合”的關鍵條件。真正會計崗位能力的培養,必須“真刀實槍”,它需要學院有自己的實際會計公司。這個“公司”可大可小,業務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學校補助的,其關鍵是真實的公司化運作,有真實的企業會計業務,使學生能真正零距離接觸會計崗位的工作。

財務會計的課程群通過循序漸進“一體三結合”教學方法的實施,培養和提高學生會計職業核心能力及其綜合素質,架起溝通社會與學校的橋梁,培養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應用型會計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 蘇中天.高職院校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教學管見[J].財會月刊,2008(4):36.

[2] 楊匯凱.淺談高職會計專業實訓室的環境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08(2):45-46.

篇9

關鍵詞:工程監理;實訓;核心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2-0125-01

1工程監理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

熟悉建筑繪圖規范,準確畫出各種立體建筑的三維空間關系圖;建筑荷載分析能力,建筑材料性能分析能力,常用工程材料選用能力識讀建筑結構圖、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能力;地基土類分析能力,基礎類型及其結構施工圖識讀圖能力。具有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解決施工中常見技術問題的能力;具有從事建筑工程招投標文件的編制能力;具有從事建筑工程投資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編制一般建筑工程造價的能力,能夠使用建筑工程造價軟件的能力。

2實習實訓項目對監理專業能力形成的影響

實習實訓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承載著學生職業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而專業定位在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習實訓則顯得更為重要。《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提出“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提出“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推進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改革”。工程監理專業學生就業面向的職業崗位,主要是生產、建設一線的施工管理崗位和以圖紙設計為主的設計崗位,如何針對這兩類崗位的特點,系統設計實習實訓環節,并與專業理論課程融為一體,切實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推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提升工程監理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

3實習實訓與職業崗位對接

對于就業主要面向施工管理崗位的工程監理專業,實習實訓內容與職業崗位對接,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地適應職場,是我們實習實訓的重點。(1)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全方位職業崗位調研:對行業企業進行充分的調研,一是要調研不同規模的企業,如大型特大型、中小微企業等,因為不同規模的企業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要求是不同的,而只有通全面的調研,并結合學校的資源配置情況,才能準確地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定位。二是對同一企業不同的崗位進行調研,因為不同職級的員工對一個崗位的關注點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經理最關心的是員工的工作態度、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等關鍵素質,工程師關注的是員工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一線技術員關注的是具體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崗位能力。只有通過系統、全面、深入的調研,才能將本專業所要求的知識、技能、素質等全面地總結出來,然后進行課程特別是實習實訓環節項目、任務的設計,這樣才更有針對性和職業性。(2)進行職業崗位任務歸納和能力分解。①關鍵素質歸納。將調研出來的職業態度、團隊精神等關鍵能力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本專業的關鍵素質。②職業崗位能力歸納。一是將本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任務進行歸納,篩選出比較常用的、典型的工作任務,并按照同一性、相似性的原則進行分類,形成職業崗位任務群(行動領域)。二是對職業崗位任務群(行動領域)進行能力分解,形成能力模塊,再細化成微觀的知識點、技能點和態度點,編制完成職業能力分解表。

4有效設計頂崗實習和畢業實踐

工程監理專業由于實習地點非常分散,學生實習的工程項目和工程進度也各不相同,學生到企業后,又是以準員工的身份進行頂崗,要為企業承擔真實的工作任務,所以要想達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輪崗訓練多項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一直是難以實現的瓶頸。(1)結合實際工程項目提供個性化設計實訓方案。根據學生所在的實際工程項目內容和進度,以及學生所在的具體崗位,進行針對性、個性化的實訓內容設計。一是能力訓練以學生所在崗位的職業崗位能力為主,進行系統設計和訓練,達到職業崗位任職要求。二是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其它職業崗位能力,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輔助訓練,如現場教學、遠程輔導等,通過向學生提供各種相關教學資料、模擬仿真教學軟件、動畫視頻等,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其它職業崗位的操作流程及職業崗位能力。(2)校企深度融合,形成有效管理,提高實習實訓效果。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雙導師制及師徒制,強化學生定崗實習階段的管理。首先,選擇適合的合作企業。按照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就業面向,以及企業的具體用人需求,選擇與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的企業。學校從學生就業的角度安排學生到優秀企業實習,企業從補充優秀人才的角度安排學生實習。其次,簽訂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辦學協議。企業愿意參與學生管理,提供兼職教師,并指導學生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學院為企業提供合作的優惠條件。三是建立相關組織機構。學院與企業建立專門的校企合作組織機構,管理到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參考文獻

[1]周朝升.對工程監理人才問題的思考[J].建設監理,2015,(8).

篇10

關鍵詞:專業技能;教學模式;研究

2009年1月9日至11日,總理在江蘇省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把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人才培養與就業緊密結合起來。傳統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雖然掌握了比較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會計專業技能,但不能很好地適應要求,難以應對各種嚴峻現實。解決的方法在于創新,在于建構創新型的高職會計專業技能培養模式。

在我國的高等會計教育體系中,已經形成了高職、本科、研究生教育三個層次,其中高職教育基本目標定位于普通的財務人員,然而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本科畢業生也是普通財務人員的主力軍,而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與本科畢業生在同一領域競爭的優勢并不突出,因此培養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其核心能力顯得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一、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

專業技能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導下,通過學習和訓練,形成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思維活動能力。

筆者認為:專業技能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源泉。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的是繁簡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基本會計和稅收問題都能處理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是既能動手又能動腦,即“手腦并用”的知識技能型人才。因此,“技能”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技能”除了知識作為基礎外,必須能面向實踐解決實際的問題,且要達到自動化的定型。

二、構建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教學模式

高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社會培養生產一線的管理人才和技術能手。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將內容的應用性、思維的開放性和實際操作能力作為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的重點。

結合高職學生的會計學習特點及影響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因素,并在有關元認知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引下,教師要全面改革教學方法,以新穎的教學手法,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深入淺出的切入形式,融會貫通的思維過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們構建了以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教學模式:

這個模式在職業教育的主流發展趨勢下反映了培養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專業技能的一個完整過程,包括理論教學、仿真實訓、崗位實踐、反思總結這4個教學環節,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貫穿于每一環節。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其指導思想是培養學生參與建構工作世界的能力,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教學內容指向職業的工作任務、工作的內在聯系和工作的過程知識。強化各個環節中的工作過程,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理論教學

任何實踐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在學校對學生進行扎實地理論教學,讓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會計處理的基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功底才能在實踐運用中游刃有余,才能更靈活地處理遇到的問題。

2.仿真實訓

在學生掌握了理論知識后,教師在校內還要給學生加強仿真實訓,讓學生掌握記賬、算賬、報賬的方法。校內模擬實訓與校內真賬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過程,是按照企業會計崗位或公司的職位設置實踐內容,利用企業的真實業務開展實踐訓練,按照行業實際標準要求學生,讓學生在“教室”操作的內容,成為相應真實崗位上的工作任務。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按照規范的職業標準開展項目實訓,學生是一個“準會計”,這樣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縮短他們的工作適應期。

3.崗位實踐

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學生與職業崗位“零距離”接觸的平臺,是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學生在學校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并進行了仿真實訓,然后讓學生走進崗位,進行真實會計工作實踐,把學生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這才是職業教育最重要的精髓,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4.反思總結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課堂及模擬實訓中難以碰到的問題,他們會進行反思總結,通過理論尋找辦法,或者迫使學生不斷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能力。同時,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形成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意識等綜合素質。

三、實踐探索

1.理論教學與單項實訓教學同步,“教、學、做”一體化

這一階段主要是結合專業教學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和執業判斷能力,培養學生的業務處理能力,是對專業知識進行系統綜合訓練的階段。“教、學、做”一體化,是將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訓教學內容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統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將課程與之相配套的實訓項目有機組合。會計課程以會計職業崗位群對會計核算知識的要求為目標,以對外報告的會計信息生成為主線,以四項會計假設為前提,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為基礎,以通用內容業務具體準則為補充內容體系,最后以財務報告為總結,形成相應的內容單元;同時,將會計單項實訓課提前,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同步實施會計單項實訓,邊教邊學、邊學邊做。這種教學模式可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在最短的時間內緊密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深化理論,并且與職業資格考證體系一致,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做到課證融合,融“教、學、做”于一體,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對培養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面向社會實踐設置會計技能課程

所謂技能是順利完成某種任務的一種動作或心智活動方式,是解決實際問題,完成某種任務所要求的方式;另外,會計崗位是一種具有一定知識含量的崗位,高職會計專業技能課程應當是利用必要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會計課程,而技能的學習是以程序性知識的掌握為前提的,一般通過感性認識、模仿、練習反饋等過程達到目的。為此,技能課程的設置必須在對出納、核算會計、報稅員和審計崗位群的調研分析后,以工作過程為線索構建程序化的知識要點,并設置具體的情景或引用實際的問題,以引導學生解決具體而實際的會計問題。這種設置課程的理念,既有程序化的知識作指導,又面向了實踐領域,完全符合技能的本質及學習要求。

3.建立校內記賬公司,讓學生進行真實崗位實踐

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性,校外實訓基地實際上很難讓在校學生接觸到真實、完整的會計內容。因此,在校內建立工廠化的實訓基地――會計記賬公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通過校內具有雙師資格、具有實踐經驗的會計教師,聘請相關企業的會計師、會計工作者共同研究建立校內記賬公司,爭取一定數量的企事業單位的支持,獲得會計業務。記賬公司接受學生頂崗實踐,成為能給學生真賬實踐的基地。全真的資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以一家典型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為范例,讓學生按手工賬操作、電腦賬操作、納稅申報三大模塊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一系列的會計崗位工作操作。真實賬務流程、真實票據、親自參與報稅,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會計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取得實際工作經驗,鞏固與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了升華。

4.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

杜威認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的積極的、堅持不懈的和仔細的考慮,它包括這樣一種有意識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論證和理性的堅實基礎上建立信念。”這席話中隱含著這樣幾方面的意思:一是反思是一種思維活動(考慮),二是反思具有有象性、自覺性和技巧性。從本質上說,反思不僅僅是“回顧”或“回憶”已有的“心理活動”,而且是要找到其中的“問題”以及“答案”,因而反思具有極強的問題意識。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課堂及仿真實訓中難以碰到的問題,他們可以通過理論尋找辦法,或者迫使學生不斷去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給出問題讓同學討論,鼓勵學生知道什么說什么,發現什么問題就思考什么,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學生課后自己去思考解決,同時也引導學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反問自己。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會計的積極性會有很大的提高,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高職會計專業,要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加強會計專業改革步伐,培養具有一定會計理論,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要使自己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

參考文獻:

[1] 周凝.高職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研究[D].東南大學,20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