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一體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23:4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實踐中存在的財政問題,本質上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問題。借鑒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方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從國際區域財政導論、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國際區域財政收入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等四個方面去構建。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財政
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二戰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和趨勢,對世界經濟產生著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一個倍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財政問題也不斷地凸顯出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同時,由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擴展,傳統的國家財政理論分析框架已經無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作出合理的詮釋,這需要我們從一個新的視野和分析框架———國際財政的角度去展開研究。因此,探討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際財政問題,不僅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財政理論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達到最佳配置生產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義通過談判協商實現成員之間互利互惠及經濟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興起,其背后隱含著多種因素,有著眾多的目標,既有促進貿易、收入和投資的需要,又有實現增長和發展的要求;既有獲取市場準入適應區域與全球化的意圖,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慮。這種以政府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同時也是我們所討論的財政問題。可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伴而生并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決定的。
遺憾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中卻很少直接關注財政問題。以被視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核心的關稅同盟理論及其發展為例,維納(Viner1Jacob)及其后繼者們從貿易創造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規模經濟效應、競爭效應、技術創新效應和投資效應等不同層面和角度,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體、非成員體乃至整個世界的生產、消費、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的利益或損害。雖然該理論是從關稅及其效應分析這一財政問題出發,而且后來約翰遜、庫珀和馬塞爾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將“公共產品”引入關稅同盟的福利效應分析,并得出了關稅同盟更能滿足成員體政府對各種保護主義傾向的商業政策以及對工業化目標的偏好的結論(田青,2005),但總體看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基本上是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框架下的闡述,很少直接關注到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及其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也沒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政府主導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機制作出全面的闡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制約。
總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由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性這一特征決定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被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所關注的重要現實問題。它不僅涉及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效應這一基本問題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系統闡述,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財稅制度協調及發展的研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不僅直接影響著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本身,而且還關系著區域經濟體各成員國之間乃至非成員國之間的財政利益和財政關系的協調;同時,將財政問題作為重要的變量引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還可以更好地從政府經濟活動的角度闡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政府主導性及其機制,不僅有助于豐富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而且將直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持續協調發展。
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國際財政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擴展和國家間經濟依賴的日益加強而在財政關系領域形成的一種國際經濟現象,是財政和國際經濟相結合的產物。關于國際財政的定義(董勤發,1997),理論界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從世界或全球角度來看的財政,即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為后盾的;另一種觀點是把國際財政看成是國際經濟中的財政,是國家財政在國際經濟中的延伸或變種,是國際經濟中的國家財政活動,是不同國家的財政通過國際經濟交往而相互聯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財政關系。與國家財政相比,國際財政具有一般財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國際性、整體性、復雜性和協調性等特點(林品章,1995)。雖然在歐盟的財源籌集方式、國際稅收合作組織研究以及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于1999年提出的對電子郵件開征“比特稅”等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的影子,但在現代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個超國家的全球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國際財政就只能是國際環境下財政的作用問題。它主要表現為對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國家財稅制度協調和財政利益分配,是國家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其本質是國家間的財政關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財政存在的客觀前提在于國民經濟中的市場失靈。同樣,國際財政的產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首先,國際財政作為國際經濟活動中財政問題的國際化,其基礎是市場經濟;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決定的國際市場失靈,就直接成為了國際財政存在的理論基礎(董勤發,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經濟社會條件和利益目標追求,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并直接構成為各國政府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嚴重阻礙,因此,尋求和實現各國政府間的財政協調和合作,是國際財政存在的現實基礎。
從國際財政產生和存在的理論和現實基礎的角度出發,國際財政存在的意義就是矯正國際市場的失靈和實現各國財政的協調和合作。同時,又由于當前并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世界權力機構,也就不可能有一個制定、頒布和執行國際課稅和支出方案的“國際財政當局”,更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效的世界范圍內的全球財政制度。因此,國際財政只能采取多國財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據合作的程度,國際上多國財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為財政協調(FiscalCoordina2tion)、財政同盟(FiscalUnion)和財政一體化(FiscalIntegration)。這三種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中,財政協調是以既有國家為基礎的國際財政合作形式,是國際財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強調財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協商性,如現有的各種國際稅收協定等;財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國家的讓渡為前提,它強調財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強制性,往往是區域經濟共同體中較高級的合作形式,如歐盟內部廢除關稅、統一增值稅等;財政一體化則以國家財政的完全讓渡或消失為條件,實行超國家財政干預,它是最高級的財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現實性,所以更多地成為了一種理想化的財政合作形式。而根據不同的國際經濟發展水平和程度,國際財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一般而言,國際財政協調是當前國際財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內容,國際財政研究的理論體系也主要是圍繞著國際財政協調來展開。①
三、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而產生的財政問題,是國際經濟活動中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研究的范疇。而通過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框架的分析,我們找到了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實質上就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問題。因此,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相結合的角度,我們可以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本質上就是要詮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性的運行機制及意義,通過推進和實現區域內外各經濟體的財政協調和財政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著從國家財政到國際財政的思路,借鑒馬斯格雷夫等人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的闡述,通過在傳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中引入政府及其經濟活動———財政這一變量,一種解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的新視角和分析方法———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國際區域財政導論、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國際區域財政收入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等四部分構成。
國際區域財政導論主要闡述國際區域財政的含義、產生、研究范圍及方法等內容。借鑒國際財政的定義,我們可以給國際區域財政做出這樣的界定:它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財政問題,是國家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延伸和發展。換言之,國際區域財政就是國際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家和國家間的財政關系,是我們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層面的一種視角和分析框架。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也有著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質上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導致的市場失靈即國際區域市場失靈,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產生的理論基礎。由于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異而形成的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經濟體不斷尋求財政協調與合作的努力,現實地演繹了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總體看來,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性質依然是財政學和國際經濟學的有機結合,研究范圍也包含著財政協調、財政同盟和財政一體化三種形式,且它們不同程度地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國際區域財政也應遵循國際財政學的研究方法(董勤發,1997),即國家主義分析方法與世界主義分析方法的有機結合。
國際區域財政支出主要探討國際區域財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應。具體而言,國際投資和國際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現,前者類似于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后者則更多地具有政府轉移支出的性質或類似于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意義。國際投資的基本理論和效應分析,是國際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綜合國際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投資和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分析區域財政支出中國際投資的框架。從現實來看,國際投資制度主要由各國家的投資制度、雙邊層次投資制度、區域層次的和多邊層次的投資制度構成,且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陷并成為國際投資的阻礙,因此,要從制定更權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資制度和高標準的國際投資保護制度及公正高效的爭端解決制度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柳劍平等,2005)。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國際援助在傳統的國家財政和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基本作用(鄖文聚,2000),主要是緩和國際政治經濟矛盾和促進國際經濟關系的協調,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短期性、政治性和經濟戰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歐盟法中的國家援助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國際援助特有的規律和運行規則總體上與作為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形式的內容和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因此,要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經濟體之間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必須著力構建一個能有效協調區域財政關系的經常化、制度化的國際援助制度。轉貼于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主要研究國際稅收、國際債務和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等問題及其經濟影響。國際稅收是國際財政大廈相對獨立的體系和重要支撐,同樣也是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內容。國際稅收的研究,不僅表現在早期對國際稅收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當前對國際稅收競爭、國際稅收協調、國際稅收合作與國際稅收組織、貿易與稅收摩擦、反吸收調查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和擴展。由于受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同發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約,國際區域財政中的國際稅收除國際稅收協調這個核心以外,還涉及到國際稅收同盟和一體化等表現形式,這在歐盟的統一關稅、統一增值稅和“自有財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證。也就是說,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國際稅收,必須密切關注和分析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下國際稅收的各種具體形式和效應。關于國際債務的理論研究,我們可以在國際金融研究和國家財政的債務分析中找到較為完整的內容和體系。如何從現有的理論體系和框架出發,立足于促進區域經濟穩定與發展,探討區域國際債務的規模及效應和債務監控體系,構建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國際債務運行機制和風險防范體系,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框架中的國際債務研究的主要內容。此外,為了避免如聯合國財政危機中的會費問題的尷尬,還應該積極研究關于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方式,使區域國際組織能夠高效正常運轉,確保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組織作用的發揮。
國際區域財政政策主要研究區域內外財政政策協調機制及其實現。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國獨立分散決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減低各國政策之間的相互沖突,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穩定各國和區域經濟的穩定運行,獲得經濟開放帶來的多方面利益,只是這種協調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國政策的自主性。區域財政協調的理論分析指出,協調政策會減小針對繁榮或蕭條的財政擴張或收縮的溢出效應;在協調計劃中,任何國家的財政擴張或收縮都應該考慮伙伴國的財政政策所導致的溢出效應,它要求伙伴國的財政政策取向相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的協調,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的是既包括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又包括區域內外財稅政策之間的協調;而狹義主要是指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即各國在制定國內政策的過程中,通過各國間的磋商等機制和方式來實現財政政策的協調。從政策協調的程度來看,又可以分為信息交換、危機管理、政策目標和行動的一致性協調、全面協調及聯合行動等層次;從協調方式的角度,可以分為相機性協調和規則性協調兩種。還需指出的是,國際區域財政政策協調還涉及到區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等的協調,它們共同構成區域宏觀政策協調的主要內容。
總之,國際區域財政作為一種重要的區域性制度安排,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而國際區域財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構建,不僅是這種區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內容和表現,而且還為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政府經濟行為及其效應分析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釋:
①馬斯格雷夫教授從財政的國際協調和發展財政兩個方面概括和總結了國際財政的基本內容;而董勤發則是結合財政的經濟職能從國際財政合作形式的角度來構建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
②區域有不同的層次劃分,區域財政也多以行政區劃確立的社會、政治、經濟區域為研究對象,但本文所論之區域指的是國際區域,國際區域財政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
參考文獻: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瑩.國際區域一體化的經濟效應[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區域一體化與發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41
[4]鄧力平,陳濤.國際稅收競爭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
[5]田青.國際經濟一體化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發.國際財政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14、7、12-141
篇2
1.1實體一體化
校企實體一體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共同組建教學實訓基地,即學校和企業按比例對實訓基地的建設承擔一定的費用。沙洲職業工學院與德豐集團共同在德豐集團總部構建了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共同出資搭建了施工現場職業技能視頻直播系統作為企業管理和學生學習公用的一個數字化平臺。在學校,由德豐出資建設了施工綜合實訓基地。
1.2共育一體化
“德豐訂單班”根據德豐集團的需求,重新審定培養目標,于2014更新調整專業設置,新設置了工程造價專業。建立了科學、規范、有序、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與企業共同制定專業崗位能力標準,共選課程,合編教材,全程培訓,完成一體化的培養方案,見圖2。
2組織實施與運行管理
通過與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具有沙工特色的“43211”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的組織實施與運行管理模式,所謂“43211”運行模式是指“四個專業三線協調兩會一辦一中心”,“四個專業”即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工程監理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直接面向合作企業,負責有關本系校企合作的具體事宜;“三線協調”即校企合作協調委員會、建筑工程專業教育理事會、建工系校企合作辦公室分別在學院層面、行業層面、系部層面就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作出領導決策,形成三條運行管理線;“兩會”即校企合作協調委員會和建筑工程專業教育理事會通過走訪、交流與企業溝通,定期召開會議,對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作出決策指導;“一辦”即建筑工程系校企合作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事務;“一中心”即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圍繞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把實現校企雙贏作為工作的中心目標。
3主要成果與體會
3.1合作就業成績斐然
沙工建筑工程系創新人才培養供應鏈模式,與企業合作共同實施“2+1”培養模式和“訂單班”。學生通過兩年的時間完成企業參與制定的課程理論學習與基本技能實訓,最后一年到企業進一步強化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訓練,真正實現專業與產業、課程與崗位、實踐教學與真實工作情景的3個“無縫對接”。建筑工程系與江蘇金廈建設集團、江蘇華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蘇興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張家港市興華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信譽資質一流的企業簽訂了“2+1”人才培養協議書,和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德豐班”明確了校企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合作辦學模式已覆蓋本系所有專業。不僅有利于優秀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學生就業率的提升,還加深了校企之間的合作。圖4是我系學生到合作企業就業的情況。
3.2合作發展共同提高
沙工建工系于2007年開始與“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的試點,經過與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多年合作,既促進了教學改革,又提高了服務能力;既推動了學生就業,又向企業輸送了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既推動了“雙師型”隊伍建設,又加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建工專業與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到2013年12月,建工系與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兩個校企合作項目化工作室和一個視頻直播中心;近兩年來,建工專業申報橫向科研課題4項,取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參與),申報省級教學教改課題多項,申報發明專利多項,省多媒體課件二等獎兩項,省優秀畢業設計團隊優秀獎一項,個人三等獎兩項,校企合作開發課程12門,編寫教材10部,其中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兩部,省重點立項教材一部。與此同時,與本專業辦學緊密結合的企業: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7年,德豐產值為5個億;2011年,德豐集團完成產值20個億,被授予江蘇省建筑業“競爭力百強企業”、蘇州市政府“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2013年,德豐集團完成產值36.5億元,被授予江蘇省“信用管理示范建筑業企業”,成為蘇州市政府投資建筑工程首批預選承包商,同年還再度榮膺江蘇省建筑業“競爭力百強企業”稱號。江蘇德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2007年以來,沙工建工系為德豐集團提供高素質人才48個,其中8人已經成為分公司領導,26人為各分公司技術骨干。
4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發展方向
4.1成立職教集團使校企雙方優勢資源充分集聚
盡管沙工建工專業“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校企合作企業的數量與質量齊頭并進,但是這種成績的取得大多停留在起步階段,合作的緊密程度大都取決于領導的重視與否。為了使校企雙方的合作激勵落實,成為可持續不斷深化的合作行為,職教集團的成立已經成為必然的選擇[5]。
4.2建立網絡平臺促進校企之間信息充分流暢
篇3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達到最佳配置生產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義通過談判協商實現成員之間互利互惠及經濟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興起,其背后隱含著多種因素,有著眾多的目標,既有促進貿易、收入和投資的需要,又有實現增長和發展的要求;既有獲取市場準入適應區域與全球化的意圖,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慮。這種以政府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同時也是我們所討論的財政問題。可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伴而生并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決定的。
遺憾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中卻很少直接關注財政問題。以被視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核心的關稅同盟理論及其發展為例,維納(Viner1Jacob)及其后繼者們從貿易創造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規模經濟效應、競爭效應、技術創新效應和投資效應等不同層面和角度,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體、非成員體乃至整個世界的生產、消費、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的利益或損害。雖然該理論是從關稅及其效應分析這一財政問題出發,而且后來約翰遜、庫珀和馬塞爾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將“公共產品”引入關稅同盟的福利效應分析,并得出了關稅同盟更能滿足成員體政府對各種保護主義傾向的商業政策以及對工業化目標的偏好的結論(田青,2005),但總體看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基本上是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框架下的闡述,很少直接關注到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及其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也沒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政府主導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機制作出全面的闡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制約。
總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由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性這一特征決定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被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所關注的重要現實問題。它不僅涉及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效應這一基本問題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系統闡述,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財稅制度協調及發展的研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不僅直接影響著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本身,而且還關系著區域經濟體各成員國之間乃至非成員國之間的財政利益和財政關系的協調;同時,將財政問題作為重要的變量引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還可以更好地從政府經濟活動的角度闡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政府主導性及其機制,不僅有助于豐富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而且將直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持續協調發展。
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國際財政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擴展和國家間經濟依賴的日益加強而在財政關系領域形成的一種國際經濟現象,是財政和國際經濟相結合的產物。關于國際財政的定義(董勤發,1997),理論界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從世界或全球角度來看的財政,即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為后盾的;另一種觀點是把國際財政看成是國際經濟中的財政,是國家財政在國際經濟中的延伸或變種,是國際經濟中的國家財政活動,是不同國家的財政通過國際經濟交往而相互聯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財政關系。與國家財政相比,國際財政具有一般財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國際性、整體性、復雜性和協調性等特點(林品章,1995)。雖然在歐盟的財源籌集方式、國際稅收合作組織研究以及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于1999年提出的對電子郵件開征“比特稅”等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的影子,但在現代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個超國家的全球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國際財政就只能是國際環境下財政的作用問題。它主要表現為對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國家財稅制度協調和財政利益分配,是國家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其本質是國家間的財政關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財政存在的客觀前提在于國民經濟中的市場失靈。同樣,國際財政的產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首先,國際財政作為國際經濟活動中財政問題的國際化,其基礎是市場經濟;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決定的國際市場失靈,就直接成為了國際財政存在的理論基礎(董勤發,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經濟社會條件和利益目標追求,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并直接構成為各國政府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嚴重阻礙,因此,尋求和實現各國政府間的財政協調和合作,是國際財政存在的現實基礎。
從國際財政產生和存在的理論和現實基礎的角度出發,國際財政存在的意義就是矯正國際市場的失靈和實現各國財政的協調和合作。同時,又由于當前并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世界權力機構,也就不可能有一個制定、頒布和執行國際課稅和支出方案的“國際財政當局”,更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效的世界范圍內的全球財政制度。因此,國際財政只能采取多國財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據合作的程度,國際上多國財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為財政協調(FiscalCoordina2tion)、財政同盟(FiscalUnion)和財政一體化(FiscalIntegration)。這三種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中,財政協調是以既有國家為基礎的國際財政合作形式,是國際財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強調財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協商性,如現有的各種國際稅收協定等;財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國家的讓渡為前提,它強調財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強制性,往往是區域經濟共同體中較高級的合作形式,如歐盟內部廢除關稅、統一增值稅等;財政一體化則以國家財政的完全讓渡或消失為條件,實行超國家財政干預,它是最高級的財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現實性,所以更多地成為了一種理想化的財政合作形式。而根據不同的國際經濟發展水平和程度,國際財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一般而言,國際財政協調是當前國際財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內容,國際財政研究的理論體系也主要是圍繞著國際財政協調來展開。①
三、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而產生的財政問題,是國際經濟活動中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研究的范疇。而通過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框架的分析,我們找到了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實質上就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問題。因此,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相結合的角度,我們可以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本質上就是要詮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性的運行機制及意義,通過推進和實現區域內外各經濟體的財政協調和財政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著從國家財政到國際財政的思路,借鑒馬斯格雷夫等人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的闡述,通過在傳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中引入政府及其經濟活動———財政這一變量,一種解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的新視角和分析方法———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國際區域財政導論、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國際區域財政收入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等四部分構成。
國際區域財政導論主要闡述國際區域財政的含義、產生、研究范圍及方法等內容。借鑒國際財政的定義,我們可以給國際區域財政做出這樣的界定:它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財政問題,是國家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延伸和發展。換言之,國際區域財政就是國際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家和國家間的財政關系,是我們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層面的一種視角和分析框架。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也有著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質上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導致的市場失靈即國際區域市場失靈,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產生的理論基礎。由于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異而形成的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經濟體不斷尋求財政協調與合作的努力,現實地演繹了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總體看來,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性質依然是財政學和國際經濟學的有機結合,研究范圍也包含著財政協調、財政同盟和財政一體化三種形式,且它們不同程度地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國際區域財政也應遵循國際財政學的研究方法(董勤發,1997),即國家主義分析方法與世界主義分析方法的有機結合。
國際區域財政支出主要探討國際區域財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應。具體而言,國際投資和國際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現,前者類似于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后者則更多地具有政府轉移支出的性質或類似于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意義。國際投資的基本理論和效應分析,是國際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綜合國際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投資和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分析區域財政支出中國際投資的框架。從現實來看,國際投資制度主要由各國家的投資制度、雙邊層次投資制度、區域層次的和多邊層次的投資制度構成,且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陷并成為國際投資的阻礙,因此,要從制定更權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資制度和高標準的國際投資保護制度及公正高效的爭端解決制度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柳劍平等,2005)。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國際援助在傳統的國家財政和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基本作用(鄖文聚,2000),主要是緩和國際政治經濟矛盾和促進國際經濟關系的協調,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短期性、政治性和經濟戰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歐盟法中的國家援助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國際援助特有的規律和運行規則總體上與作為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形式的內容和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因此,要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經濟體之間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必須著力構建一個能有效協調區域財政關系的經常化、制度化的國際援助制度。
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主要研究國際稅收、國際債務和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等問題及其經濟影響。國際稅收是國際財政大廈相對獨立的體系和重要支撐,同樣也是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內容。國際稅收的研究,不僅表現在早期對國際稅收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當前對國際稅收競爭、國際稅收協調、國際稅收合作與國際稅收組織、貿易與稅收摩擦、反吸收調查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和擴展。由于受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同發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約,國際區域財政中的國際稅收除國際稅收協調這個核心以外,還涉及到國際稅收同盟和一體化等表現形式,這在歐盟的統一關稅、統一增值稅和“自有財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證。也就是說,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國際稅收,必須密切關注和分析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下國際稅收的各種具體形式和效應。關于國際債務的理論研究,我們可以在國際金融研究和國家財政的債務分析中找到較為完整的內容和體系。如何從現有的理論體系和框架出發,立足于促進區域經濟穩定與發展,探討區域國際債務的規模及效應和債務監控體系,構建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國際債務運行機制和風險防范體系,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框架中的國際債務研究的主要內容。此外,為了避免如聯合國財政危機中的會費問題的尷尬,還應該積極研究關于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方式,使區域國際組織能夠高效正常運轉,確保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組織作用的發揮。
國際區域財政政策主要研究區域內外財政政策協調機制及其實現。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國獨立分散決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減低各國政策之間的相互沖突,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穩定各國和區域經濟的穩定運行,獲得經濟開放帶來的多方面利益,只是這種協調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國政策的自主性。區域財政協調的理論分析指出,協調政策會減小針對繁榮或蕭條的財政擴張或收縮的溢出效應;在協調計劃中,任何國家的財政擴張或收縮都應該考慮伙伴國的財政政策所導致的溢出效應,它要求伙伴國的財政政策取向相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的協調,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的是既包括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又包括區域內外財稅政策之間的協調;而狹義主要是指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即各國在制定國內政策的過程中,通過各國間的磋商等機制和方式來實現財政政策的協調。從政策協調的程度來看,又可以分為信息交換、危機管理、政策目標和行動的一致性協調、全面協調及聯合行動等層次;從協調方式的角度,可以分為相機性協調和規則性協調兩種。還需指出的是,國際區域財政政策協調還涉及到區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等的協調,它們共同構成區域宏觀政策協調的主要內容。
總之,國際區域財政作為一種重要的區域性制度安排,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而國際區域財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構建,不僅是這種區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內容和表現,而且還為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政府經濟行為及其效應分析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釋:
①馬斯格雷夫教授從財政的國際協調和發展財政兩個方面概括和總結了國際財政的基本內容;而董勤發則是結合財政的經濟職能從國際財政合作形式的角度來構建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
②區域有不同的層次劃分,區域財政也多以行政區劃確立的社會、政治、經濟區域為研究對象,但本文所論之區域指的是國際區域,國際區域財政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
參考文獻: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瑩.國際區域一體化的經濟效應[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區域一體化與發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41
[4]鄧力平,陳濤.國際稅收競爭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
[5]田青.國際經濟一體化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發.國際財政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14、7、12-141
[7]林品章.國際財政若干問題的研究[J].財政研究,1995,(1)1
[8]理查德·A·馬斯格雷夫,佩吉·B·馬斯格雷夫.財政理論與實踐(第五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1603-6511
[9]崔滿紅.區域財政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111
[10]柳劍平,譚本艷.現行國際投資制度的缺陷及創新趨勢分析[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5,(1)1
[11]鄖文聚.從國際援助的發展看中國對非農業援助[J].西亞非洲,2000,(2)1
[12]李風華,郭暢.論歐盟法中的國家援助[J].歐洲,2001,(2)1
[13]陳淑芬.聯合國財政危機中的會費問題[J].當代經理人,2005,(16)1
[14]曲如曉,閆慶悅.新編國際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12951
[15]范祚軍,唐奇展.CAFTA框架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理論分析———CAFTA進程與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研究系列論文之一[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1
篇4
【論文關鍵詞】 歐盟 經濟一體化 歐洲模式
歐盟作為當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其50多年的發展歷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界展示了一個具有歐洲特色的經濟合作模式,在區域經濟合作迅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地區從歐洲模式中尋找經濟合作的經驗和靈感,通過分析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和特點來分析歐洲模式,以期對現實有所指導意義。 一、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歐洲經濟一體化以“舒曼計劃”為起點,啟動了從煤、鋼、原子能領域到共同農業政策領域,乃至貨幣聯盟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機構也經理了從歐洲煤鋼共同體到歐洲共同體,乃至歐洲聯盟的一個過程。站在歷史的角度,這一發展進程明顯的分為四個階段。
1.共同體建立到1968年關稅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農業政策的實施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一個階段。1958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六國在意大利的羅馬簽訂《羅馬條約》,決定將他們之間的合作擴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經濟領域,決定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這樣歐洲經濟一體化就由一個領域擴展到多個領域,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機構也出現三個共同體共存的現象。特別是《羅馬條約》規定了下一步一體化的新目標:建立關稅同盟和實施共同農業政策,從而經濟一體化進程有約可依,按照條約規定的日程進行。到1968年,關稅同盟提前一年半實現,共同農業政策也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2.自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到歐洲貨幣體系的建立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二個階段。進入70年代,由于國際形勢的惡化,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共同農業政策執行難以為繼。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石油國石油禁運帶來的能源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以及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使得歐共體國家紛紛采取自保的政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歐洲市場分割嚴重。在七十年代,歐共體國家提出的穩定貨幣匯率的經濟貨幣聯盟計劃也最終流產。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國際形勢相對緩和時,歐共體才建立起穩定貨幣匯率的歐洲貨幣體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歐洲統一大市場的建立和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發動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第三個階段。進入八十年代后,歐共體國家迎來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加上世界經濟區域化浪潮的推動,歐洲在次走在了區域經濟合作的前列。1987年簽署生效的《單一歐洲法令》規劃了歐共體到1993年實現成員國之間在商品、勞務、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通為特征的歐洲統一大市場。與此同時,為統一大市場的正常運作做準備,在歐共體執行委員會主席德洛爾的主導下,開始了實現歐洲單一貨幣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在這個階段歐共體變成了一個具有經濟聯盟性質的共同市場。
4.以90年代初期《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訂和統一的歐洲貨幣—歐元的啟動為標志,歐洲經濟一體化走進其發展的第四階段。冷戰的驟然結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歐洲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特別是劇變后的中東歐開始了一個申請加入歐盟的“回歸歐洲”的過程和統一后德國在歐洲地位的變化。最終歐共體國家選擇了更深層次的一體化。1991年12月的《馬約》是一體化進一步深化的表現,它確立了歐洲一體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經濟與貨幣聯盟作為其發展的重心。此后經過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條約》、2001年的《尼斯條約》和2011年的《歐盟憲法條約》,歐洲經濟合作向一個完全經濟體化的經濟聯盟更加接近。
二、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特點 盡管在歐洲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不同階段,一體化或者迅速發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碩果累累、或者成就難覓,但是最終歐洲一體化還是得以順利的進行,體現了歐洲經濟一體化獨特的進程特點。
1.一體化過程的漸進性。無論是合作的范圍、領域,還是組織協調機構的建立、運行機制的完善以及一體化程度的發展本身,都體現了一個漸進性的發展歷程。而且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6國煤鋼領域的一體化發展到現在27國開始走向經濟和貨幣聯盟,每前進一步都是歐盟成員國反復協商、謹慎考慮后的結果。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對給成員國一定的準備和過渡時間。
2.一體化過程的協調性和妥協性。歐盟是各國聯合起來組成一體化 集團,由于各國國情不同,在一體化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爭執乃至對抗,但歐盟各國最終都能認識到一體化集團是他們獲得發展的最快、最好的經濟組織形式。成員國為了實現共同利益通過互相協商和互相配合,通過實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則來消除矛盾。這些原則包括:民主平等原則、共同受益原則、核心歐洲原則以及靈活性原則。
3.組織運作機制的超國家性和均衡性。為保證一體化順利進行,歐盟設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國家性質的組織協調機制。這些機構的設置和權力的分配上不但強調每個成員國參與,而且強調各機構在其管轄范圍內超越各成員國政府的權力,以及各機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從而凸現出歐盟獨特的組織運作機制。
4.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外部敏感性。這主要是指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深受世界外部環境的影響。一定時期的國際形勢對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步伐影響較大,歐洲經濟一體化體現出明顯的對外部環境的敏感性依賴。如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和世界性經濟危機不僅使各成員國經濟發展緩慢,也導致一體化步伐受到嚴重影響,更為嚴重的是使歐共體在20 世紀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內分階段實現經濟與貨幣聯盟的計劃也因此受阻。 從一體化的進程和特點看,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這一發展模式的出現,既有二戰后獨特的歷史條件——冷戰的大環境,更有歐洲各國在應對來自外部環境時所進行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
篇5
[關鍵詞] 區域經濟 區域文化 資源整合 經濟一體化發展
隨著經濟、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學習型社會的建立,文化已經成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制度趨同的今天,文化差異是導致社會和經濟差異的決定因素。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它在生產方式、經濟結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情感抒發等方面潛移默化地規范或影響著人們,影響著區域經濟發展。深入研究和充分認識區域文化,重視發揮文化傳統和文化特色的優勢,找準發展特色經濟的基準點,是加快發展區域經濟的一個重要途徑。為此,正確認識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對于弘揚區域文化優勢,促進區域文化的整合與認同,實現區域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
1.傳統地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傳統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區經歷了數代人的公共選擇、歷經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所最終構成的具有民族特質的地區文化底色,是一個地區發展最深厚的底蘊。它營造區域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激發當地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對該區域的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因而,各具特色的地域經濟總是體現出受不同類型地域文化影響的深刻印記。如長江三角洲,由于受“親經濟”的吳越文化影響,形成以上海為中心、浙江和江蘇為兩翼的著名“長三角經濟圈”。這是歷史所形成的崇尚規范、開放開拓、重商觀念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特征與區域經濟契合的一種內在必然;又如珠江三角洲,在悠久的嶺南文化傳統、秀美的地理環境、特殊的政策優勢和多種外來文化的整合下,形成以廣東為代表的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并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區的文化根源。
2.文化資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
美國著名經濟管理學家德魯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導地位的資源,以及絕對具有決定意義的生產要素,既不是資本,也不是土地和勞動,而是文化”。隨著知識型社會的建立,文化與經濟越來越相互交融、越來越一體化。如果把區域經濟比作是“硬實力”,區域文化則是“軟實力”,它倍增或遞減區域綜合國力,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內容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生長點。
文化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觀、工藝文化等傳統文化資源為當地的經濟貿易、招商引資、經濟產品開發搭建良好的平臺,有利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如北京的故宮、長城,陜西的兵馬俑和羊肉泡饃,山東“三孔”文化,云南的麗江古城,廣西的桂林山水和劉三姐文化,安徽的黃山,蘇州園林和絲綢等都成為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自然人文資源。二是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文化資源可以增加產品的文化含量,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消費需求呈現出多樣化、高檔化、消費品位不斷提高,越來越重視產品的文化內涵。許多企業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對產品進行文化包裝,有利地提升了產品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如“風雨少林”就是傳統文化、現代元素與商業運作相結合的成功范例。
3.文化創新對區域經濟的促進
有人說,“硅谷的空氣里飄著的是創意”,而溫州人“頭發是空心的,里面藏著抓市場商機的智慧”。創新是一個社會性、地域性和嵌入的互動過程,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和文化烙印。經濟文化能夠通過獨特的作用機制形成創新模式與創業意識,并通過“企業家精神”這一載體對區域經濟發揮促進作用。當今世界,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并通過有效整合和轉化勞動與資本等物質要素,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區域文化對區域經濟的制約
1.文化的交互性導致一些重復建設和資源爭奪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區域經濟整體的一體化發展
如長三角區域2002年5月浙江寧波與江蘇宜興的“ 梁祝文化爭奪戰”,表明了文化資源整合的無序性;浙江省為了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的舉辦,新建20個場館,并翻新20個場館,整個花費高達30億。這些,都極大地制約著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協調發展。
2.落后、消極的文化往往導致落后的經濟
(1)現階段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著東西部差距問題,這固然是由諸多復雜的歷史和現實因素造成的,但其中區域文化的差異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2)經濟落后地區常常存在小富即安觀念。如云南人小得而安、商人們則小富即樂;海南人捧著金飯碗要飯吃等等。歸根結底是因為其思想不開放、思維保守的文化因素所致。(3)儒文化中的“義利之辯”使人輕視經濟;現實生活中吃喝風盛行現象,以及各種黑惡勢力逐漸抬頭現象,越是在欠發達地區越是嚴重,這些是跟當地綠林好漢式的俠文化分不開的。
三、重塑區域經濟文化,實現區域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
1.充分發揮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認同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文化資源的共享和整合將是一個多贏的戰略選擇。通過日益廣泛的交流、融合與協作,達到資源共有、市場共占、利益共享的目的。通過文化整合與共享,進一步促進管理理念、科研人才等文化認同感。反之,要充分運用文化認同上的力量,整合資源,降低成本,促使區域經濟一體化健康有序發展。
為了達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當前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打破行政體制的障礙,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構建共同認可的規則和機制;其次進一步擴大和完善區域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加深文化認同;最后構建經濟文化圈,建設經濟、文化資源共享平臺。如中國現在正在著手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就是為了整合勞動力、資金、技術,以及文化等各種資源,加快融合、形成合力,帶動長三角乃至整個中國經濟一體化發展。總之,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以文化認同來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才是必由之路。
2.以區域文化為基礎,發展特色經濟
在文化整合基礎上發展特色經濟。首先,要把區域文化的精髓滲透到經濟領域,結合區域的資源和經濟優勢,科學地設計出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形象。其次,要適應區域文化特點,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產品,形成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產業,使之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體,并圍繞這一主體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具有特色的經濟格局。
3.文化建設要走產業化道路
文化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最為綜合地體現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文化產業是以文化作為主體資源,通過生產經營和市場運作而盈利,為消費者提供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業與行業的總稱,它是以精神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要特征的產業系統,文化產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助推器。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發展的今天, 經濟競爭正逐漸成為文化競爭。文化正在成為一種經濟,文化產業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當今全球金融風暴提出的必然要求,對于振興服務業、拉動內需、促進整個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說明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文化產業化已經成為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在文化產業化進程中,要充分運用產業理念,依靠市場經濟的作用,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不斷推進先進文化產業,增強先進文化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助推動力,并最終實現區域經濟和文化的一體化協調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龐敦之:論文化對其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山東社會科學,2006
篇6
【關鍵詞】長株潭經濟一體化 商務英語 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言
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建設的核心是調整長株潭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成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長株潭地區的貿易產業群、重工機械產業群、汽車工業產業群、IT 制造業和網絡信息產品產業集群大多是外向型的涉外企業,需要既懂英語語言知識又能操作外貿業務流程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在實訓實習方面,長株潭地區的企業單位為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具有地域特點的合作空間。長株潭地區的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可根據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訓要求及特點,在校內模擬實訓及外派學生到企業實訓兩條線結合,讓受訓學生能切身體會具體各位的工作要求與職責,將商務英語實訓與具體崗位技能要求有機結合,讓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很快適應用人單位對崗位能力與技能的要求,縮短職業適應期,從而實現專業培養與市場需求無縫鏈接。
二、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的數據分析、畢業生的問卷調查、走訪長株潭地區相關企業和進行商務與外貿行業交流,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總結如下:
1.商務英語專業定位模糊,專業特色不夠鮮明,往往與國際貿易、國際商務、旅游管理、涉外文秘等專業界限模糊,造成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和學生對專業培養目標把握不準,專業思想不確定,從而給專業教學和實訓帶來困難。
2.專業課程體系設置重理論輕實踐,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往往帶有濃重的英語專業本科學科課程設置的痕跡,以培養學生語言理論知識和能力為主,教學內容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實訓教學力度不夠,專業特色不明顯。
3.師資隊伍實踐教學能力薄弱,高端技能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要求教師具有實際操作能力。但商務英語專業教師中來自企業一線的數量不多,在職教師在企業鍛煉的機會少且不深入,導致教師的實踐能力偏弱。因此,在實訓項目設計和專業技能指導等方面缺乏系統性和實用性的教學經驗,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
4.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匱乏,商務英語專業受到學科體系發展的限制,其培養模式還未能實質性地轉變到高職特色“工學結合”模式。課程體系的創新、教學模式的改革還未能給校內實訓室的建設以及功能的開發帶來變革。此外,校企合作缺乏機制保障導致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缺乏經驗和支持,校企合作仍在探索之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難成規模。
三、人才培養模式三要素
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首先要把握人才培養三要素。(Who:培養什么人、How:怎樣培養、What:培養什么)。
1.人才定位問題,即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要根據長株潭地區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設置課程體系,既要體現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又要與區域經濟結構和產業模式相適應,面向區域涉外的機構、企業、個人來培養具有較強英語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養方式問題,“工學結合”、“訂單式培養”是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建設需要我們“以就業為導向”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以任務驅動”,為核心推進項目課程改革;實施“雙證書”制度,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才是解決人才培養方式問題。
3.解決培養什么的問題。在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必須以長株潭區域就業崗位群為導向,在專業建設、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習實訓等改革方面進行探索,形成符合長株潭地區經濟發展鮮明的專業特色。具體來說要實現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長株潭經濟發展五個對接:即崗位群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內容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
四、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人才培養目標。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立足湖南,服務長株潭區域經濟發展,面向全國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熟悉國際貿易等行業中外貿易業務員、外貿單證員和商務助理等崗位群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業務流程,具備一定的外貿知識和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并能夠熟練使用現代辦公設備,具有較強“英語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涉外活動能力、辦公能力和服務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教學和實習實訓體系。依據長株潭區域經濟的特點,商務英語專業要突出“商英結合、商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實現 區域化“零距離”就業。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訂單式培養;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 的職業教育辦學定位,以“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為主體,依托湖南省外貿行業、湖南省培訓行業聯盟和湖南省翻譯協會,依據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商務助理等職業崗位標準,重構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體系,制定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打造項目教學、工學交替、職業考證、技能競賽、社會服務、頂崗實習等為載體的實訓教學體系;深化專業教學改革,構建由“課證融合”“課賽融合”“項目教學”組成的商務英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要求之間的深度融合,優化畢業和就業質量,培養符合長株潭經濟建設的商務英語一線技能型人才。
理論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建立以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不僅要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并參與專業建設的全過程,與專業教師一起共同制訂適應長株潭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崗、證、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長株潭區域人才需求為導向,采用“英語+商務+技能”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英語應用為平臺,將英語學習貫穿全過程,注重商務實踐環節,強化商務操作訓練,貫通教學、實習、實訓三個環節,融合英語交際和商務業務兩項技能。具體來說,商務英語專業要建立以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綜合素質課程三個版塊的課程體系,突出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把專業課程設置與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認證考試有機結合起來,把專業課程建設與職業和工作過程結合起來,同時根據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同階段和要求,開設相應的人文素質選修課程,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和專業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實習實訓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辦學機制,通過企事業單位的參與合作,準確把握長株潭區域人才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如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和商務助理等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結構的需要。在商務英語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共同制訂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商務英語專業實習實訓人才培養模式。具體來說,要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實習實訓組織形式,讓學生在“校內模擬仿真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模式的培養下,從英語中學習商務,從商務中體會英語應用,從理論走向實踐,體驗職業技能。專職教師和企事業單位的外聘教師在指導學生校內外實習實訓的過程中,要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項目驅動、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按照工作流程設計教學任務,編排訓練項目,使學生的主要技能能夠在循環實習實踐中得到強化和提升,從而達到良好的實習實訓效果,使學生的專業知識迅速地轉化為職業能力。
3.課程設置。課程設置要以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商務英語為主體,以商務溝通能力和商務操作能力培養為重點,構建知識和技能的有機整體,形成專業課程模塊、知識與技能模塊、理論與實踐模塊的有機結合。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設置可以分為三大模塊:英語語言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語音、視聽說、綜合英語、商務閱讀等。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模塊:包括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口語等。商貿專業課程模塊: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商務談判、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課程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包括課程教學內容體系和課程結構體系。傳統的“英語專業+商貿專業”的課程設置不能很好滿足社會對商務英語人才的要求,也不能體現商務英語的專業特色。商務英語課程的設置應該把商務與英語有機結合起來,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國際商務活動操作能力,在設置課程時應該刪減-些重復或是交叉以及內容滯后的教學內容。
4.職業資格證書。為符合長株潭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要,湖南省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要實行“雙證書”制度,實現以職業資格證書為突破口,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行業和企業資格證書融入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建議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獲取以下證書:全國國際商務英語培訓認證考試證書(一級)、湖南省計算機一級證書、普通話二乙及以上證書、全國外貿業務員證書或全國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
5.師資隊伍建設。商務英語教師專業化是解決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的根本途徑。當前商務英語教師專業化理論研究還停留在介紹國外相關理論的表象上,實踐研究也徘徊于經驗介紹等萌芽狀態。只有培養專業教師扎實的英語學科和商務學科知識、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方法、系統的商務領域知識和一定的商務實踐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商務英語教師的理論素養和職業能力。首先要明確專業教師自身的英語專業素質和商務專業素質、掌握相關的商務實踐技能,并能夠運用自身的商務實踐能力和商務實踐經驗來指導學生進行商務實踐。其次,健全商務英語教師專業化培養體系。宏觀層面上,教育主管部門要出臺相關政策,要求本科院校對高職商務英語教師進行系統的商務學科知識和商務英語教學法的培訓,也可制定計劃安排高職商務英語教師在國內外商務培訓機構進修。中觀層面上,高職院校要積極展開校企和校際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微觀上來說,商務英語教師要具有專業教師發展意識,即多維度的立體化吸收商務英語專業學科知識。此外,商務英語專業理論課教師要積極主動的承擔實踐教學和實習指導工作,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鍛煉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五、結語
根據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建設的總體特點和對省內相關行業企業的調查,以長株潭區域經濟發展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具有較強英語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商務英語人才為目標,根據對學生就業崗位職業能力的分析,按照工作任務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和實習實訓體系,推進商務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有利于實現長株潭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商務英語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曹深艷.高等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研究[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6).
[2]向俊峰.高職商務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D].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11).
篇7
1.特殊的地理環境制約著有形運輸成本的降低
麗江和攀枝花境內是山多谷深,雖然大山培育了兩地人民堅忍不拔的性格,但也嚴重制約著兩地的對外交流,總體上還是處于我國對外開放的末端。橫亙在兩市之間的大山、河流眾多,攀枝花山地面積為全市土地面積的92%,其余為丘陵0.32%、盆地0.16%以及河谷盆地7.52%,麗江山區面積為總面積的92.3%,高原壩區占7.7%;攀枝花市有大小河流95條,都屬于長江水系,麗江市共有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的二級及其以上支流9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千米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1條。這些高山和河流成為了兩市之間天然的障礙,產生了較高有形的運輸成本。
2.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制約著有形運輸成本的降低
麗江攀枝花兩市之間,不通火車,也沒有高速公路,兩地之間的公路主要是云南省的省道308線和四川省的省道310線,公路等級并不高,只有永勝縣城至永勝瓷廠約為23公里的路段為二級路面,整條線路多為盤山公路,彎道多,路面較窄,這些都必然制約著有形運輸成本的降低。麗江市區到攀枝花市區的距離大約270公里,長途客運班車運行時間大約需要8至9個小時,從華坪縣的江地至攀枝花大約為40千米的路段,路面高低不平,路況極差,汽車的運行時速就只能在15千米以內了。滯后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嚴重的制約著有形運輸成本的降低。
二、行政區經濟及地方保護所引發的成本
劉君德教授在1992年提出了行政區經濟的概念。行政區經濟的本質在于地方政府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強烈干預區域經濟,提高行政壁壘,限制了企業跨區域發展,使得全國被分割成大量的相互關聯度不高的經濟單位,這種經濟單位的界限與行政區劃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省區經濟、市域經濟以及縣域經濟都屬于這一范疇。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仍然是各自為陣,盡管采取了“橫向經濟聯合”和“對口支援”的政策措施,但地區封鎖、市場分割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緩解,相反卻變得更為嚴重。麗江市和攀枝花市分別屬于云南省和四川省,兩地有自己的經濟發展規劃和戰略以及地方利益,因此兩市政府如何協調自身利益與區域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將是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關鍵。雖然地方經濟分權促使每一個地方政府為了政績以及地方自身的發展而竭盡全力的進行競爭,各地充分競爭的結果奠定了我國改革成功的基礎,也實現了我國經濟30多年的飛速發展,但是這種制度安排在客觀上促使我國各地方政府把地方的自身利益放在了首位,對于合理承擔區際分工職能的責任采取了消極的態度,在客觀上成為了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障礙。對于麗江和攀枝花來說,兩市分屬于不同的省份,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難度明顯要比同屬一個省份的兩市之間高,因為在同一個省份之內,對于通過雙方自己無法進行協調的問題,可以請求兩市共同的上級政府來進行協調,甚至進行約束,但對于分屬于不同省份的兩個城市要找到這樣的角色,顯然就只能是中央政府,因為省級政府還是需要進行協調,這樣一來,其難度就明顯增加了。
三、兩地文化差異帶來的交易成本的增加
法國學者弗朗索瓦·佩魯認為,“各種文化價值是抑制或加速增長的動機和基礎,并決定著增長的動機和基礎。決定著增長作為一種目的的合理性”,認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文化價值對經濟增長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影響經濟發展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意識形態、社會資本和信任、文化資本、符號文化等,這些因素是通過改變交易成本來實現對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影響的。科斯在其1937年發表的論文《企業的性質》中指出:市場屬性不完善的原因導致了企業成本的增加,而企業通過組織內部交易來減少市場交易成本。所謂交易成本從廣義上來講就是人與人打交道的成本,從狹義上來講則是指通過市場進行交易時必須付出的代價,包括尋找相應價格的成本、達成交易和履行合同以及避免對方違約所付出的成本。交易成本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減少交易活動中的差異性所付出的代價,關鍵在于使交易雙方或者是交易主體與交易環境之間相互趨于一致。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少數民族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59.77%,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所以麗江是一個多種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共促發展的文化。攀枝花市漢族人口為總人口的86.6%,它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帶著我國各地的風俗習慣,來到攀枝花,并通過幾十年的融合,形成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融合其他地域文化的獨特的文化。這樣一來,兩市在文化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進而會導致兩市之間存在很很高的交易成本。
總之,特殊的地理環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滯后都會產生較高的有形的運輸成本,而行政區經濟所催生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及兩地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也推高了交易成本,這些將是推進麗江攀枝花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參考文獻:
[1]《攀枝花市志》,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panzhihua.gov.cn/zjpzh/pzhsz/depzrhjyzy/857.shtml。
[2]麗江市地方志辦公室編.《麗江年鑒2009》,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第335頁。
[3]《麗江市市情簡介》,麗江政務網,http://news.lijiang.gov.cn/others/article/2010-12/20/content_1304.htm。
[4]弗朗索瓦·佩魯.《新發展觀》,華夏出版社,1987年。
篇8
關鍵詞:城市群協同發展;空間經濟網絡;作用機制;培育路徑
在當前中國快速推進城鎮化進程的背景下,2014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54.77%,未來還將有3億多人從農村進入城市,如何妥善解決由此引發的“城市病”問題,以及更為重要的城鄉統籌、新型城鎮化等是中國現實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其中,解決上述問題最為關鍵的方式就是通過促進城市群協同發展,探索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但是,城市群內部“落差過大”一直是制約城市群協同發展的關鍵問題,特別是目前以京津冀地區為代表的中國城市群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城市發展落差過大、空間形態落差過大、產業結構落差過大“三大落差”問題,導致“不健康”的空間經濟聯系,阻礙城市群的協同發展。遺憾的是,針對這些問題,現有理論未能提供有效的分析與解決工具。空間經濟網絡理論的提出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突破口,通過構建空間經濟網絡,可以增強區內"健康的"經濟聯系,促進城市群協同發展,也為探索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道路提供新的思路。
一、 城市群協同發展中的“三大落差”問題
作為中國的典型城市群,京津冀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都是當前中國城市群發展的縮影。通過梳理京津冀城市群協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出中國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問題,為后續分析提供現實基礎。
1. 城市發展落差過大。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落差過大的發展水平,不僅不利于城市之間的要素流動,并且僅有的要素流動也會表現為大城市對中、小城市的“虹吸效應”,不利于城市群整體城市的共同發展。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人均GDP分別為10.00、10.37、3.98萬元,河北人均GDP不到京津兩地的40%;同時,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資源,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資源在三地區域間的空間分布也存在著極大的不均(薄文廣和陳飛,2015)。由于循環累積因果關系的作用,京津冀城市群內部的發展水平落差會進一步擴大,不僅使得三地缺少協同發展的動力,同時也使城市群內部的經濟聯系以流向北京、天津的單向聯系為主,“經濟輻射效應”轉變為“虹吸效應”,三地進入經濟差距持續擴大的惡性循環之中。
2. 空間形態落差過大。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落差過大的空間形態,會導致各地區間的各自為陣、差距懸殊、銜接斷層等(劉健,2006),也意味著各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出現空白,會使城市群發展出現“分塊”。以人口密度為例,截至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密度達到了1 288人/平方公里,天津常住人口密度則為1 235人/平方公里,京津兩地中心城區人口密度超過國際大都市水平;而河北的常住人口密度僅為390人/平方公里。京津兩地與河北“斷裂式”的城鎮體系與空間形態,使河北無法承接北京、天津過度膨脹的人口與產業,同時,斷裂式空間形態導致的區域性空間分割進一步割裂了各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致使京津兩地的“城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河北省的發展也倍受制約。
3. 產業結構落差過大。城市群內部各城市之間產業結構落差過大,一方面使中小城市承接大城市產業轉移的能力有限,阻礙產業轉移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大、中、小城市之間無法實現上、下游產業的有序銜接,也就無法形成資源合理配置、功能有序分布的產業鏈。目前,北京處于后工業化時期,第三產業處于絕對主導地位,發展技術密集產業和現代生產服務業;天津處于工業化后期,第三產業比重略低于第二產業,資金密集型產業、重化產業占比較多,高端生產業剛剛起步;河北處于工業化中期,第三產業比重較低,以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京津冀三次產業發展階段差異化明顯,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僅降低了產業轉移的可能性,也阻礙了區域性產業鏈的構建,制約城市群的協同發展。
綜上,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存在的“三大落差”問題阻礙了三地協同發展,落差過大的城市發展規模制約了地區間的經濟聯系,空間形態上過大的落差割裂了各城市間的經濟聯系,產業結構上過大的落差限制了各城市產業間的良性互動。同時,這也是當前中國城市群協同發展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城市發展、空間形態、產業結構等方面過大的落差所導致的區內“不健康”的空間經濟聯系,阻礙了城市群的協同發展。
二、 空間經濟網絡影響城市群協同發展的作用機制
空間經濟網絡是一類特殊的經濟網絡,既是各種經濟關系的空間投影,又是一種經濟活動的具體空間形態,是融合了空間屬性的經濟網絡。空間經濟網絡與城市群協同發展實質上是一體兩面的:首先,城市群協同發展的目標之一就是構建區域性的空間經濟網絡;其次,空間經濟網絡的有序運行,可進一步促進城市群協同發展。特別是在當前城市群內部存在“三大落差”問題,導致區域內部“不健康”的空間經濟聯系,阻礙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情況下,通過空間經濟網絡的經濟一體化機制、空間一體化機制、產業互動機制,重塑區內“不健康”的經濟聯系,可以有效破解上述問題,推動城市群協同發展(圖1)。
1. 經濟一體化機制。空間經濟網絡的發展可以縮短城市群內部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差,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首先,區域性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依賴于要素在城市之間的有序流動,其演變過程遵循單核心集聚到多核心等級再到高水平均衡的發展規律。一個有序演變的空間經濟網絡通過其自身的發展,會重塑已有的區內經濟聯系,更多的節點城市在網絡內會由過去的單向鏈接導致的從屬地位轉變為雙向鏈接的平等地位(劉華軍等,2015),從而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變“虹吸效應”為“輻射效應”,充分實現核心節點城市對周圍非核心節點城市的帶動作用,促進城市群的協同發展。其次,空間經濟網絡的網絡形態可以降低經濟聯系的空間成本,促進要素在城市之間流動,縮短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空間差異。
2. 空間一體化機制。空間經濟網絡可以通過自身蔓延,打破區域性空間分割,縮小城市群內部空間形態上的落差。首先,空間經濟網絡依托的通道網絡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由“點軸狀”向“輻射狀”和“網格”狀動態擴張,可以促進經濟要素在各城市之間有序流動,破解區域性的空間分割(司明,2014)。其次,城市群內部經濟聯系較強的節點城市結成空間經濟網絡子網絡,通過網絡的動態擴張,不斷蔓延、交叉、重疊,最終形成覆蓋全城市群的網絡。隨著空間經濟網絡子網絡的擴張,“不健康”的區內經濟聯系被重塑,經濟要素在城市群內部有序流動,區域性空間分割自然破除。
3. 產業互動機制。空間經濟網絡通過節點之間的經濟要素流動并依托網絡的系統性特征,使得城市群內部各城市間的產業互動加強,從而縮小大、中、小城市間的產業發展差距,構建區域性產業鏈。首先,網絡狀的空間經濟形態,通過網絡外部性進一步促進了節點間的經濟要素流動,并擴大了空間經濟聯系的范圍,加強了各地區產業間的互動。其次,空間經濟網絡的系統性特征要求其內部各節點間協同合作、共同發展,依托經濟要素的流動,網絡內各節點間可以承擔不同的經濟功能,進而促進各城市間產業功能的合理配置,重塑區內的產業聯系,從而推動區域性產業鏈的形成,促進城市間產業良性互動。
三、 空間經濟網絡的培育路徑
根據上文的分析,空間經濟網絡可以通過經濟一體化機制、空間一體化機制、產業互動機制等作用機制,重塑城市群內部的經濟聯系推動城市群協同發展。但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并非僅是自發的,其有序演進與有效運行依賴于政府的正確干預與積極引導。本部分從政府促進空間經濟網絡形成入手,并結合空間經濟網絡影響城市群協同發展的經濟一體化機制、空間一體化機制、產業互動機制,提出培育空間經濟網絡,解決城市群協同發展過程諸多問題的三條培育路徑(圖2)。
1. 合理設計政策制度,有序引發空間經濟網絡的經濟一體化效應。制度安排是空間經濟網絡形成的基本條件,主要通過促進重要節點形成、推動或限制要素流動等路徑引導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首先,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空間經濟網絡的重要節點,引導了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及其經濟一體化效應的發揮。在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政策的安排對于城市的崛起有著重要的影響,就北京的快速發展而言,固然離不開良好的區位條件,但有利的政策導向才是關鍵。對于空間經濟網絡影響城市群協同發展經濟一體化機制而言,通過政策制度的設計扶持相對薄弱的節點城市,增強其承接能力,可以變“虹吸效應”為“輻射效應”。其次,政策制度推動或限制了要素在不同節點間的流動,影響了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及其經濟一體化效應的發揮。政府的戶籍制度、社保制度、就業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政策制度實質上是通過對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空間選擇的限制和制約,引導要素在各節點間的有效流動和配置(司明,2014)。合適的制度為要素在各節點間有效流動與配置提供了保障,促進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不合適的制度安排則會過度限制要素的流動,制約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
2. 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充分發揮空間經濟網絡的空間一體化效應。基礎設施網絡在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中發揮著重要的承載與塑形作用,影響其空間一體化效應的發揮。一方面,基礎設施是經濟聯系的載體,承載了網絡中經濟要素的流動,決定了節點間經濟聯系的強弱;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的物理形態塑造了網絡的空間形態,通過基礎設施的蔓延發展,直接引導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及其空間一體化效應的發揮。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基礎設施的建設基本是由政府財政支出承擔的。因此,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行為直接影響了承載空間經濟網絡中經濟要素流動通道的建立與完善,政府對基礎設施網絡的規劃直接影響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及其空間一體化效應的發揮。
3. 制定產業發展戰略,有效增強空間經濟網絡的產業互動效應。通過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及產業集群形成,能夠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推動空間經濟網絡形成,并有效增強空間經濟網絡的產業互動效應。首先,針對不同地區的區位條件,制定不同產業的發展戰略,扶持具有當地特色、符合當地發展需要的產業,加強空間經濟網絡中城市的產業差異性,增強產業互動行為。一方面,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迅速發展,形成空間經濟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另一方面,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不僅避免了大區域內的產業同構現象,也可以進一步促進要素跨區域流動。其次,可以制定產業發展戰略,引導區域內部的產業集群形成,有效加強了空間經濟網絡內部的經濟聯系。集群內部的企業集聚在一起,相互開展競爭、模仿活動,企業間的勞動力、信息等經濟要素的流動與交換互動日益頻繁,加深了企業之間的經濟聯系;此外,產業集群本身就是一個小型的空間經濟網絡或空間經濟網絡子網絡,因此產業發展戰略的制定不僅推動了產業集群的發展,也促進了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及其產業互動效應的發揮。
四、 結論
本文首先以京津冀城市群為例梳理了當前城市群協同發展中存在的“三大落差”問題;其次,從空間經濟網絡視角出發,詳細闡述了空間經濟網絡影響城市群協同發展的作用機制;最后,提出可供探索的構建空間經濟網絡,發揮其經濟效應促進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培育路徑,為破解城市群協同中的“三大落差”問題以及探索中國城市群發展模式提供啟發。主要結論如下:(1)中國當前的城市群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城市規模落差過大、空間形態落差過大、產業結構落差過大“三大落差”問題;(2)構建空間經濟網絡,依托其經濟一體化機制、空間一體化機制、產業互動機制,可以重塑城市群內部空間經濟聯系,推動城市群協同發展;(3)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并非僅僅自發的,其有序演進與有效運行依賴于政府的正確干預與積極引導,政府應重視政策制度的合理設計、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產業發展戰略的制定,促進空間經濟網絡的形成與演變,保證其推動城市群協同發展的經濟效應得以發揮。
參考文獻:
[1] 薄文廣,陳飛.京津冀協同發展:挑戰與困境[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110-118.
[2] 劉健.區域創新網絡的現實效應及路徑選擇[J].財經科學,2006,(1):114-118.
篇9
Wei Wei
(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西安 710054)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摘要:關中―天水經濟區旨在建設成為西部及北方內陸地區的“開放開發龍頭地區”,而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關鍵是要實現信息一體化。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現狀及意義,指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總體戰略思路及實施對策。
Abstract: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aims to become the leading development area of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inland area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s the key of the realiz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dition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 and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n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main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overall strategy and measures.
關鍵詞:關中-天水 信息 一體化
Key words: Guanzhong-Tianshui;information;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D67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32-0162-02
0引言
關中―天水經濟區總面積7.98萬平方公里,直接輻射區域包括陜西省陜南的漢中、安康,陜北的延安、榆林,甘肅省的平涼、慶陽和隴南地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總體目標定位是:建設成為西部及北方內陸地區的“開放開發龍頭地區”,“以高科技為先導的先進制造業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中地,以現代科教為支撐的創新型地區,領先的城鎮化和城鄉協調發展地區,綜合型經濟核心區,全國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
近兩年來,關中―天水經濟區內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旅游、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繼續壯大。高新技術、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西安高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居全國107個開發區第三位。西安成為四家國家級軟件產業和出口雙基地之一,依托西安國際港務區設立的綜合保稅區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在基礎設施方面,關中地區的鐵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網和航空設施更加完善,開通了西安至鄭州的高鐵,西安地鐵二號線將于9月底試運行;即將建成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和第二條跑道,將使機場設計旅客年吞吐量達到3100萬人次,比原有能力和目前實際水平分別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的“2小時交通圈”和省內當日往返、周邊中心城市當日到達的“一日交通圈”。[1]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總體水平處于全國中等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中國信息化發展指數為0.645,陜西信息化發展指數水平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06倍,甘肅信息化發展指數水平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88%[2]。由此可見,關中―天水經濟區整體信息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是推動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利潤的源泉,區域信息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動力保障。其次,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是提高關中―天水經濟區整體競爭力的客觀需要。同時,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實現區域信息一體化,促進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聯動發展,是優化區域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內部互聯互動、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緊密聯系和合作的必然選擇,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最后,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是帶動國內其他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快速發展的需要。實現區域物流一體化,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發揮兩省市的比較優勢,打破行政分割,重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物流區域合作關系,有利于加快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同時對國內其它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將產生強有力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1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合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合作意識增強,合作理念也在逐步樹立。但仍存在著一些因素制約著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的實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信息化發展不平衡。這主要體現在不同地區的信息平臺發展的不平衡。
其次,存在信息孤島化。一方面是在不同的行政區域和城市物流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相互協調和統一規劃,與網絡經濟的統一性、開放性、交互性和規模性要求相去甚遠,影響信息一體化的進程。另一方面,按照封閉模式建立的信息系統難以與其他系統互聯互通,形成信息“孤島”,難以發揮信息化的整體效能。
同時,缺乏統一的標準。標準化是實現信息化的規模生產、信息資源共享和系統兼容的前提條件。目前在條塊分割、彼此封閉的情況下,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接口標準和應用標準,阻礙了互聯互通。
最后,缺乏權威的CA認證中心。目前,依托各行業、省市政府部門建立的CA(Certificate Authority)機構和按企業運營模式的商業性第三方CA認證機構并存。而信息一體化涉及許多不同的單位、部門,如今缺乏權威、統一的CA認證中心,不同CA之間難以實現交叉認證,互聯互通可靠性難以保障。
2總體戰略思路
考慮到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實現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以期取得的目標,在此提出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的總體戰略思路:追求一個目標,立足于兩個前提,著眼于三個平臺,把握兩個層次。
2.1 立足于兩個前提立足于兩個前提,增強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的綜合競爭力。在立足于國內外信息化發展方向的同時,結合區域內各地的優勢和特色,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爭取得到區域內各地最大的合作效益。
2.1.1 立足于國內外信息化發展方向。時刻關注國內外信息化發展趨勢及要求,結合區域的實際因素,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領域的全面深入合作及發展。
2.1.2 立足于各地的優勢和特色。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合作分工,以期取得最大的區域合作效益。
2.2 著眼于三個平臺著眼于三個平臺,全面提高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水平。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共同建設信息設施,同時共用信息技術,打造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平臺。
2.2.1 信息資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實現區域信息資源共享,打造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合作的網絡通道和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異地共享,為推進區域信息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
2.2.2 信息設施共建。信息設施,尤其是一些跨區域的重大信息基礎設施,是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化發展的物質基礎。要充分發揮各方潛力,多方籌資,共建跨區域重大信息基礎設施。
2.2.3 信息技術共用。推廣先進信息技術的聯合應用,促進區域內信息技術壁壘的削減,擴大成熟信息技術的規模化效應,降低信息技術使用成本,并且提高相關領域社會經濟效率。
2.3 把握兩個層次把握兩個層次,從不同角度出發,實現信息一體化。在政府層面,建立法律法規,進行整體規劃。在企業層面,進行技術研發,建立設施。
2.3.1 政府。在整體規劃、推進應用、建章立制、協調共謀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大力推進政府公共信息資源的公開、開發、利用。
2.3.2 企業。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建立行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公共平臺,推進行業基礎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共享。
2.4 實現一個目標推進區域信息基礎設施協同建設,推進區域信息資源開發應用,推進區域信息安全保障、標準統一、資質互認、人才培養等各項支撐體系建設,率先推進區域信息一體化,為全國其它地區提供借鑒。
3實施對策
關中―天水經濟區信息一體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也是長期、分階段進行的工程。考慮到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現狀及優勢,可以從信息標準化、政策法規及監管的統一化、安全保障、設施及服務互聯共享和技術創新及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進行系統條理的推進。
3.1 信息標準化信息的標準化是實現信息一體化的前提。建立統一的信息化技術標準,使信息系統開發標準化。建立統一的CA認證中心,實現不同CA之間交叉認證,互聯互通。
3.1.1 建立統一的信息化技術標準。建立區域電子信息標準化合作工作機制,聯合開展相關技術標準的制訂及實施。強化信息系統開發標準化、信息流程標準化、軟件工程標準化,加強數據交換中數據存儲和交換標準的制訂,完善信息化統計指標和核算體系,聯合開展城市信息化指數水平的測試。
3.1.2 建立統一的CA認證中心。通過交叉認證和資源共享,加強區域合作,建立健全數字認證體系,完成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工作、商用密碼管理基礎設施功能升級,構建基于密碼技術的區域網絡信任平臺,構建統一的CA認證平臺,推動數字證書的跨地區應用,開展交叉認證和證書簽發服務。
3.2政策、法規及監管的統一化政策法規的統一,能更好的構建多方合作機制,不斷加強相互間的協調合作,以便形成更大的發展優勢。統一的監管使區域市場公平、公正。
3.2.1 實現政策、法規的協同。避免現行地方性信息化政策和法規沖突。建立政策法規例會和交流制度,開展專項規章(標準、規范)研究交流。在人才流動、技術開發、信息共享等方面,制定統一的政策,清除市場壁壘。
3.2.2 實行統一的監管。建立以市場調節為主的價格體系,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網間結算體系和監測體系。研究統一的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促進區域公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環境形成,防范和制止不正當競爭。
3.3 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安全的保障體系使得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確保基礎信息網絡等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3.3.1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包括安全監控監測、應急響應、技術防范和密碼保障等系統的安全技術平臺,建成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防范綜合服務系統,顯著增強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應急處置、不良信息屏蔽、防止竊密、抗破壞等安全保障能力,確保基礎信息網絡等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增強區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3.3.2 保護支持產權。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大侵權打擊力度,實行相互間案件的快速移送,協助調查取證。引導企業實施專利戰略,指導行業協會和企業積極主動地運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及時處理知識產權案件和突發事件。
3.4 設施及服務互聯共享推進區域內設施互聯互通,并且實現通信、交通一體化,對區域實行統一的營銷模式,統一收費標準。
3.4.1 推進設施共享。共同打造超級計算應用平臺,整合區域高性能計算資源,共同構建超級計算網格。擴展國際信息通信容量,不斷擴展區域光纜系統容量和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建設區域數據存儲中心。
3.4.2 實現通信一體化。推進移動通信一體化工作,建立協調機構,鼓勵和引導移動營運商實施統一、優惠的價格策略,統一提供服務,并且對資費結算、管理協調等進行調整,逐步取消漫游費,降低長途費,對區域實行統一的營銷模式。同時,推進通信基站的集約化建設,加快構筑區域移動通信一體化網絡。
3.4.3 實現交通一體化。推進重點城市交通卡聯網通用,力爭形成同城效應。同時,推進區域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推動區域內高速公路擁堵、突發事件等相關信息資源的共享與聯合。并且,探索區域內異地提取養老金、醫療結算以及辦理其它相關事務的技術解決途徑,促進城市社會保障和市民服務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加強銀行卡跨城市通用的合作力度,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務。
3.5 技術創新及人才培養加強區域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爭取建立國家級研發中心。同時加強人才培養,人才是推進區域信息一體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3.5.1 加強區域技術創新。加強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技術研發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聯系,增強創新能力。加強區域信息技術和產業項目的研發合作,建設以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為主體的信息技術和產業研發聯盟。爭取得到國家的支持,建立國家級技術研發基地或平臺。
3.5.2 加強區域人才培養。逐步形成相互協作且適應性強的區域信息化培訓服務體系,建立信息化職業資格培訓機構。同時,引進國際信息化培訓課程,結合區域特色創建信息化專業培訓體系,并完善職業證書培訓體系,在培訓組織、培訓內容、考試登記注冊等方面共同合作,實現相關專業資質和證書的互認。努力建立區域信息化人才庫,為區域信息化建設提供咨詢服務。
4結論
近年來關中―天水經濟區經濟發展迅猛,得到了全國的廣泛關注和重視。要實現經濟一體化,關鍵是要實現信息一體化。但是目前關中―天水經濟區內各地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存在信息孤島化,缺乏統一的標準,并且缺乏權威的CA認證中心,這些都制約著經濟的進一步融合和區域一體化的實現。考慮到存在的問題及優勢,本人認為可以從信息標準化、政策法規及監管的統一化、安全保障、設施及服務互聯共享和技術創新及人才培養等方面著手,進行系統條理的推進。
參考文獻:
[1]關中―天水經濟區進入最好發展期.人民日報,2011.6.16.
[2]楊京英,熊友達,姜澍.2009年中國信息化發展指數(IDI)研究報告.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9,12(11):1-4.
[3]彭維德.EDI報文標準在物流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港口裝卸,2004,2(152):1-5.
[4]馬俊.國內物流數據交換標準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6,(9):6-7.
[5]聶海燕.王振環加快物流運輸業標準體系和信息系統建設.物流工程, 2008,(2):95-96.
[6]楊蓓.區域物流綜合信息平臺構建研究.蘭州:蘭州大學,2008,(5):4-8.
[7]栗東生.關于區域物流信息公共平臺建設的研究.中國科學信息,2006,(13):164-179.
[8]李俊軍.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離不開物流一體化.商品儲運與養護,2004,2.
[9]趙元,侯立文,蔣馥.中西部地區物流企業構建物流信息平臺分析.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6,(6):125-128.
[10]錢芝網.長三角經濟圈區域物流一體化探析.生產力研究,2006,(10):119-120.
篇10
【摘要】自由貿易,是走向和諧貿易,建立與發展和諧經濟大成一體化發展體系的一個關鍵。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沿海地區陸續設立了15個保稅區。但由于國內外情勢的變化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國保稅區正面臨著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的迫切問題。從對國外自由貿易區發展過程中的特點與模式的研究,得出了我國保稅區轉型的一些啟示。
【關鍵詞】自由貿易區;保稅區;轉變
世界經濟和諧貿易一體化發展的大成管理體系建立,關鍵在于從自由貿易走向和諧貿易。從國外自由貿易區發展過程中的模式特點來看,自由貿易區最早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古代排尼基亞全盛時期,13~14世紀,法國、德意志的一些城市相繼開辟自由貿易區。真正意義的自由貿易區是1547年意大利的熱那亞灣。此后的400多年中,自由貿易區的數量和規模都是有限,主要的活動仍然停留在轉口貿易,即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及其所屬的殖民地。據資料統計,這期間全世界共有26個國家設置了75個不同類型的自由貿易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特區,于1936年建立了美國境內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二次世界大戰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有很大的突破。到20世紀80年代末,全世界除大洋洲以外,自由貿易區分布在各大洲,亞洲25個國家和地區有161個,非洲14個國家有126個,歐洲17個國家有125個,美洲30個國家有217個。到了90年代,世界上已有各種類型的自由貿易區達900多個,其中2/3分布在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自由貿易區呈現國際區域一體化發展趨勢。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管理上都有很好的前景。
幾個世紀的發展,世界上設立自由貿易區的國家,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發展對外貿易、繁榮地方經濟和擴大就業等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筆者通過美國對外貿易區,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等為例,來分析介紹世界自由貿易區的功能和作用。通過對漢堡港、鹿特丹港、安特衛普港的考察比較,進一步為我國自由貿易區發展提供借鑒。
1美國對外貿易區
二戰后相當一段時間里,美國經濟一直處在貿易持續順差的位置,對外貿易區的發展相當緩慢。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初,出現貿易逆差,國內經濟出現低迷,就業壓力緊張。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到1980年,全美自由貿易區增加到77個,到1994年底,自由貿易區達285個,總數為484個。同時,管理和功能也日趨完善。
美國《對外貿易區法》(1934年),規定美國自由貿易區的主要功能是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和倉儲。1950年后,美國經濟日益繁榮,市場需求劇增,為國外商品進入帶來了便捷,同時允許提供商品展銷和加工制造。1980年后,各個貿易區先后允許用美國零部件與外國裝備為成品進入美國市場。
美國對外貿易區一個很鮮明的特色是:因地制宜的原則配置和完善自己的功能。紐約對外貿易區由于背靠美國國內遼闊的市場腹地,附近沒有合適的轉口國等原因,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和進口加工業務;邁阿密對外貿易區由于位于佛羅里達半島的最南端,因最佳貿易服務成本半徑內有多達30個國家的原因,主要從事轉口貿易和為轉口貿易配套的其他業務,貨物轉口量達65%以上。
2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
科隆擁有很好的地理優勢地位,位于巴拿馬運河的咽喉,靠近巴拿馬最大的港口克里斯托帕爾港。一方面,可以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另一方面又是北美與中南美洲的連接點,
屬于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東西南北貨物集散地之一,也成為東方產品通往拉美各國市場的橋梁。
科隆自由貿易區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有利地運用地理位置的優勢——世界航運中轉樞紐。大量的貨物在此地流轉,轉口貿易定位為主要業務。資金的大量流動也使科隆的金融業發達,外資銀行及分支機構密集。商品的展示,避免了客商遠涉重洋采購,節約了時間和費用。
3漢堡港、鹿特丹港、安特衛普港
漢堡港是歐洲經濟自由區的典型,被稱為“通往世界的門戶”漢堡自由港高效的管理手段值得研究,漢堡自由港對進出的船只和貨物給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貫穿于從貨物卸船、運輸、再裝運的整個過程中。這種自由和便捷程度,在世界上所有自由港和自由貿易區中都是少見的。漢堡自由港轉口貿易帶動了金融、保險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使漢堡成為德國的金融中心之一,這說明自由港與城市的功能是互相促進的。
荷蘭鹿特丹港是世界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鹿特丹港的最大特點是儲、運、銷一體化,通過一些保稅倉庫和貨物分撥配送中心進行儲運和再加工,提高貨物的附加值,然后通過多種運輸方式將貨物運往荷蘭等歐洲國家。鹿特丹港擁有完善的海關設施、優惠的稅收政策,保稅倉庫區域內企業在海關允許下可進行任何層次加工。對集裝箱貨物的倉儲和配送來說,坐落在港區和各個工業區內的物流配送基地,可以為其提供最完善的各種增值服務。
安特衛普港是世界海運網絡的重要支點。按純國際運輸量計算,它是世界第四大港。安特衛普港具有領先于歐洲其他港口的貨物裝卸作業效率,擁有現代化的EDI信息控制與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港務局使用“安特衛普港信息控制系統(APICS)”,計劃、安排船舶抵離港和掌握國際海運危險品的申報。安特衛普港還實行一種叫做臨時存儲(Temporarystorage)的管理方式。這種海關臨時存儲區,也可以不設在港區內,只需要提前作簡易申報即可進行臨時存儲,而不必得到海關批準。經過海運到達的貨物,可以在海關指定位置暫時保存45天,而以其他方式進入的貨物,保存期為20天。
中國保稅區的發展還存在問題。我國保稅區,是我國海關管理的特殊區域,是我國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形成的新型的經濟開放區域,處在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我國最早設立的保稅區,是深圳市沙頭角保稅區,成立于1987年12月。到1994年底,我國已經建立了13家保稅區。到目前為止,我國一共建立了15家保稅區。
我國保稅區和國外的自由貿易區有相似之處,但更多的是與世界優秀自由貿易區的存在差距。世界自由貿易區伴隨著世界經濟特區的產生而產生。我國的保稅區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直到深化階段才形成。前者主要目的是在不影響國內市場保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獲取全球自由貿易給國家經濟帶來好處。我國保稅區主要是為了改善我國投資、建設的軟環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發展外向型經濟,充分發揮帶動效用,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區域性質上,我國保稅區沒有明確的定性,行文規定不明,致使各部門認識不同一。沒有真正開放一線,監管手續繁瑣。在區域功能上,政策上的差異由于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續的影響,難以形成規模。出口功能由于出口退稅政策的影響難以發揮作用;加工功能受企業進出口經營權的限制,貨物在保稅區與非保稅區之間進出也制約了加工功能的發展;區內貿易公司不具備進出口權,制約保稅區的貿易功能;外貿經營權,進口貨物不可以零售也不利于保稅區的發展。世界自由貿易區通常由國家政府直接管理。機構的設立代表的是國家政府的權利,管理相當的權威,負責自由貿易區的宏觀經濟管理與協調,是一種相對弱化的管理體制。我國保稅區不僅有國家的宏觀管理,有存在地方政府的微觀調控。兩者條條框框的行政摩擦,使管理上很大的混亂和不經濟現象。
我國保稅區面臨的機遇與發展對策。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生產組織方式發生重大的變化。物流、信息流、人員流動的速度加快,世界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各國相互聯系,合作與競爭的局面共存。隨著國際貿易深度的加強,一方面貿易不僅存在傳統模式,另一方面產業內貿易,產品內貿易與公司內貿易的發展,使得國際分工合作更加重要。跨國公司的發展在其中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各國通過控制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借助各國的資源稟賦優勢,通過服務外包等方式將非核心業務外置,使得整個國際分工體系更加專業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歐盟—加—墨自由貿易區的實現,亞太經濟一體化呼聲漸高,各國建立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國際經濟合作大成管理模式。科技革命蓬勃發展,各國經濟開始轉形,客觀推動我國保稅區尋找新的出路。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是外界客觀環境和自身發展矛盾內因共同決定的。通過對國外先進的自由貿易區優秀經驗的借鑒,是我們避免走彎路或錯路的一個重要途徑:簡單,高效。
4因地制宜,合理功能拓展與定位,提升發展空間
世界各國自由貿易區的目標選擇與功能定位與所在國的地理位置、歷史發展、經濟地位、政治狀況等因素密切聯系。美國自由貿易區的因地制宜就是相當好的典范。我國可以自己斟酌自身特點進行定位。從保稅區進出口額完成的情況來看,上海外高橋、天津港、大連、
深圳福田保稅區已成為全國保稅區開展國際貿易的主力。保稅倉儲功能在保稅倉庫內允許商品進行再包裝、分級、挑選、抽樣、混合、處理等商業性加工,實現商品倉儲自動化,配送高效化。張家港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區、沙頭角保稅區、汕頭保稅區等適合都以保稅倉儲為主,我國政府機構可以通過進一步突出他們的優勢,提供更加先進的物流系統。
5明確方向,整合資源,階段性提升深化改革
國際自由貿易區有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自由轉運區、自由貿易特區、出口加工區等多種形態。各種形態的規模不同,政策和開放程度也有差異。發達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在繼續經營貿易的前提下,日益注重加工制造業,傳統業務也開始注入新活力,加入更多的科技因素,朝資本密集型工業發展。鑒于我國工業化和各項基本實際情況,可以突出加工,努力朝自由貿易區轉型邁出堅定的步伐。保稅區是制度創新的產物,法制體制的完善日益提上日程。通過整合各個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政策,監管和法制,作到平衡互補,實現從外延擴展到內涵深化的轉變。功能上確保基本的功能項目前提下,統一特殊監管區域的稅收政策。統一海關的監管模式、作業流程、操作規范和信息化管理系統,降低監管風險,進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保稅區的綜合配套改革,提高開放程度,使投資貿易便利。改革的途徑,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但轉型過程中注意操作的層次性,避免資源浪費。
6簡化手續,積聚優勢,加大執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