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2 08:26: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經濟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際經濟學論文

篇1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學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系統的和獨立的理論,它的出現大約在本世紀四十年代,即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學派興起后不久,幾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研究吸引了西方許多經濟學者的注意力并不斷得以發展,新的方法和學說層出不窮。國際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國際金融理論和國家貨幣政等。最近幾十年來,在以克魯格曼、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的推動下,國際經濟學一般理論各個方面方面均獲得了持續和富有成效的發展。

一、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

(一)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

1、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

在國際貿易實踐中,H-O-S理論一直占據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經堅持并繼承了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論,認為貿易的真正來源在于各國的比較優勢的差異,而并非資源稟賦的差距。新李嘉圖主義以一種比較動態的、長期均衡的分析來解釋國際貿易。新李嘉圖主義貿易理論把收入分配置于整個的突出位置,并貫穿分析的始終。

新李嘉圖主義的國際貿易理論與李嘉圖理論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圖是從各國生產的角度即從各國的生產特點不同和勞動效率的高低不同上來解釋比較優勢的差異;新李嘉圖主義不僅從各國生產的角度來分析和比較各國的比較優勢的差異,而且,同時強調要從各國分配領域、從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分析和比較各國比較優勢的不同。

新李嘉圖主義的代表斯蒂德曼認為他的貿易理論是把分析的重點放在貿易與被生產的生產資料、利潤、工資和經濟增長的聯系上,特別地,斯蒂德曼強調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論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圖主義的價格決定方式,影響價格的因素主要是生產資料投入系數,勞動投入系數,分配率。由于一國生產某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是由生產技術、分配關系(表現為利潤率、利息率和工資率)、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程度等三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因此不同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生產技術、生產條件、勞動效率等差異上,而且不同國家由于分配關系的不同也會導致產品的比較優勢不同。而影響分配關系變動的一個重要影響是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程度。這樣,處于不同經濟增長階段、處于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生產某種產品的比較優勢就自然不同。

2、克魯格曼的貿易理論思想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以李嘉圖以要素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原理為代表,但是實際國際貿易中大量貿易是發生在同類產品內部,70年代末以來,保羅·克魯格曼提出“規模經濟作為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解釋,他在產業內貿易理論有關基本假設和結論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各種模型深入闡述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的關系,成功的解釋了戰后國際貿易的新格局。保羅·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以成熟的壟斷競爭模型(張伯倫壟斷競爭)來分析規模經濟以及產業內貿易。

克魯格曼認為在“張伯倫壟斷競爭”模式下的市場體系中,產業部門的擴張是通過廠商數目的增加(更大的規模經濟)相結合而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每個國家都以其生產的產品供應世界需求,因而我們就得到了雙向的產業內貿易,若各國擁有相同的要素稟賦,就不存在產業間貿易(各國生產等于本國消費量的競爭產品),而存在大量的產業內貿易。

張伯倫壟斷競爭部門的更低單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種類對每個工資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產業內貿易帶來的社會凈福利將抵消收入分配(要素價格)上的矛盾,從而使貿易自由化獲得普遍支持。[2]

根據斯蒂格里茲的規模經濟與多樣化消費之間兩難選擇的模型,克魯格曼建立了一個由規模經濟而不是由要素稟賦或技術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規模經濟內在于廠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規模報酬遞增條件下的國際貿易,最終得出結論或要素稟賦差異的結果,相反,由于與勞動力增長和區域聚集類似的貿易效應,貿易可能僅僅是擴大市場和嚴密、有說服力的收益遞增條件下的貿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在貿易理論中的地位。

克魯格曼又考察了規模經濟、產品差異與貿易型式的關系。競爭的經濟被允許貿易時,即使它們有著相同的偏好并從貿易中得益??唆敻衤职l表了《產業內專業化分工與得自貿易的利益》該理論模型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理論中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不變這兩個基本假定,使新貿易理論向規范化方向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二)新貿易政策理論的發展

貿易政策理論是較早發展起來的國際經濟學理論之一。早在本世紀20年代末,作為“新重商主義”的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一書中就指出:“政府的機能不能不擴大,這從19世紀政治家來看,或從當代美國的理財家來看,恐怕要認為是對于個人主義之極大侵犯,然而我為之辯護,認為這是一切現實的辦法,可以避免現行經濟形態的全部毀滅?!保?]在國際貿易方面凱恩斯主張政府干預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利用貿易順差保持國內充分就業。

本世紀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義占據了經濟理論的中心位置,主張政府應該對國際貿易進行適度的干預。作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認為:“自由市場的存在當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競賽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解釋和強制執行這些已經被決定的規則的裁判者,時常所做的是大大減少必須通過政治手段來決定的問題范圍,從而縮小政府直接參與競賽的程度。”[4]

1、貿易保護理論的新發展

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在貿易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形勢下,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紛紛出現。DominickSalvatore在的《國際經濟學》一書中列出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包括:自動出口限制,技術、行政與其他法規限制、國際卡塔爾、傾銷、進出口補貼等。[5]目前較為代表性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包括:地區經濟主義新貿易保護論、國際勞動力價格均等化保護論以及環境有限新貿易保護論。

1994年,英國學者蒂姆·朗和科林·海茲在《新貿易保護主義》一書中提出,地區經濟主義新貿易保護論“旨在通過減少國際貿易和對整個經濟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樣化,讓它朝向地區或國家內生產的最大化方向發展,然后以周邊地區作為依賴對象,并且只把全球貿易作為最后選擇?!保?]其代表人物是英國學者蒂姆·朗和科林·海茲。

他們認為在目前的世界環境中,自由貿易所帶來的問題比其期望解決的問題多,鑒于自由貿易無法解決貿易與發展、貿易與環境等問題,因此必須用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取代它,新貿易保護主義主張:首先要加強地區間合作,實施新型的地區主義“自力更生應該成為國家內部以及一個地區的國家之間的一個共同目標,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最大程度的滿足需要和提供服務,如果經濟活動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務,那麼他們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就會降低,經濟增長會受到無情競爭的影響也會減少,當生產和就業必須一致為了滿足地方需要而服務時,就應該重新將經濟活動定位,使其擺脫出口導向的模式?!保?]

實行地區性貿易保護主義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結構中的不利地位,同時也可以保護環境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新貿易保護主義還主張為使地區經濟發展,來實現貿易平衡和保護世界環境,這就需要一國根據預期的出口量控制進口量并且要使兩者嚴格平衡,并制定高標準的進出口限制規則。

國際勞動力價格均等化新貿易保護論的基本觀點是: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如果西方國家不對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限制,將會造成發達國家工人的工資水平向低收入國家的工資水平看齊,從而導致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發達國家應該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性產品實行貿易限制。進入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受到低增長和高失業率的困擾,增加了大工業的保護,抵制發展中國家的進口,1993年發展中國家將近1/3的出口產品受到發達國家的配額制和其他非關稅壁壘限制。

環境優先新貿易保護論主要表現在借保護世界環境之名限制國外產品的進口,保護本國衰退的劣勢產業,其主要論點是:由于人類生態系統面臨巨大威脅,在國際貿易中應該優先考慮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了保護環境任何國家都可以設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控制污染產品進出口,同時任何產品都應將環境和資源費用計入成本,使環境和資源成本內在化。

2、國際貿易的內生性增長的新理論

長期以來,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的增長可以帶動國內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是新觀念、新技術、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傳播媒介,國際貿易可以充分利用沒有開發的國內資源、刺激國內生產者提高效率,同時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貿易使勞動具有了經濟規模性,因此國際貿易可以稱為“經濟增長的動力”。

為了從國際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長期關系角度進一步揭示國際貿易產生的正面作用,經濟學家羅莫和盧卡斯提出了內生性增長理論,他們認為一國減少貿易壁壘并促進國際貿易后,將長期取得加快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效應,這主要因為國際貿易可以使該國加快技術引進、吸收、開發以及創新過程,擴大生產經濟規模,減少價格扭曲提高資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場競爭下的新貿易政策理論

不完全競爭的貿易政策理論認為市場結構的類型決定了行業的競爭程度和貿易形式,因此依據國內外市場結構的狀況來選擇指定貿易政策可以在貿易自由化進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護國家利益。80年代初以來,以布蘭德、斯本色、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以“戰略性貿易”為核心的新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認為,在規模收益可變和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政府干預的貿易政策只要使用得當能夠使一國從相對自由貿易中獲益。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經濟學家根據不同的市場結構,討論各種貿易工具如關稅、配額、進出口補貼和進出口稅等,在各種市場結構下的運用結果,得出了不同市場結構下應該運用的最佳政策工具,與此同時,他們還指出在寡頭市場結構下,貿易政策可能會使干預者獲得有利的“戰略效應”,并通過抽取和轉移他人經濟利潤以及獲得更大的外部經濟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貿易理論對市場運行的優化、干預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積極的理論意義。

(1)不同市場結構中貿易政策的制定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將其研究領域集中以下兩種市場結構中貿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考慮戰略互動作用對出口市場的影響。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在假設一國市場上的國內公司具有市場力量,并同具有市場力量的國外公司競爭基礎上,對政府施加的貿易政策如何影響公司行為以及市場運行結果進行探討,這就是所謂“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對于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他們根據80年代初提出的布蘭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場下廠商進入對貿易政策選擇的影響和“一致性推測”的寡占行為,指出廠商進入的可能性進一步削弱了出口補貼促進進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強了出口稅收鼓勵進出口的作用,同時“一致性推測”這種寡占行為對于自由貿易是最佳的。

②探討國內市場上戰略互動的影響。

他們在假設具有市場力量的國內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基礎上,探討政府政策的作用,這就是所謂“戰略出口貿易政策”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克魯格曼首先經過對外部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進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經濟基礎上的“出口促進型進口保護理論”,即將外部的規模經濟作為獨立的幼稚產業加以保護。另一方面,克魯格曼建立了一個存在規模經濟和寡頭壟斷市場下,以貿易保護促進出口的模型。

通過這一模型可以看出,國內公司的邊際成本與國外公司的邊際成本成負相關,通過關稅保護可以提高國外公司的成本。克魯格曼還把研究與開發、學習效應與國內公司的邊際成本聯系起來,認為貿易保護會導致研究與開發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經濟效益提高。[10]

(2)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

赫爾普曼和克魯格曼等在對不同市場結構下的貿易政策工具進行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現有的不完全競爭的模型下,有關最佳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方式:在國內外的市場結構均為完全競爭情況下,自由貿易政策是最優的,但是當一國商品的進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程度的優勢時,關稅可以改善貿易條件并提高福利;在國內外市場結構均為壟斷競爭的情況下,貿易形式表現為規模經濟與產品差異的行業內貿易,這時對差異產品征收最佳關稅可以改善貿易條件和提高福利;在國內市場是完全競爭但國外市場是壟斷情況下,可以通過將國外企業的超額利潤抽取一部分作為關稅;在國內市場是壟斷但國外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則可依據國內產業發展情況,采取關稅或配額政策;在國內外市場都處于壟斷時,可以依據不同的貿易模型如古諾雙頭壟斷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羅·克魯格曼則認為如果某個國家的政府能夠設法保證占領本個某一市場的企業是本國企業而非他國企業,就能以犧牲他國的產業為代價,確保本國企業在這一產業領域內的發展,也能夠提高本國的國民收入與福利。他與詹姆斯·布蘭德合作發展了國際雙頭壟斷模型,在這一模型的基礎之上,他假設有一個本國廠商和國外廠商,在國內外市場中進行競爭,在本國開始征收進口關稅的情況之下,外國廠商在國內市場的交貨成本上升,其邊際成本上升,本國廠商產量上升,邊際成本下降,這將最終導致在國內外兩個市場中,本國廠商的銷售量上升,外國廠商銷售量下降,本國廠商不僅加強了在國內市場上的優勢,也加強了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從而將在出口市場中獲利。[11]克魯格曼因此認為政府可以實行對每個產業加以保護的政策,直到該產業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場上的優勢為止。

二、國際金融理論和政策

1997年發生在東亞地區并波及到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推動國際經濟學界對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國家貨幣政策、國際資本流動、匯率制度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和政策理論有國際金融安全、克魯格曼的貨幣匯率理論、國際貨幣一體化等。

(一)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負面影響

世界經濟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出一個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體化則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由于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分工的發展,經濟國際化對世界金融一體化提出了客觀要求。隨著電訊技術的普及和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跨國銀行空前的海外擴張,國際銀行業競爭加劇發達國家積極開拓、控制新興市場等等,國際金融一體化發展迅速。此外,各國金融管制不斷放松,國際投機活動的加劇,以及為逃避各國政府種種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舉措國際金融一體化趨勢經過80年代的發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國際金融一體化一個,對促進世界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一般認為,世界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聯系,進而形成世界范圍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整體?;蛘哒f,是指世界各國均參與全面的經濟合作并到任何一國或經濟領域的變動均會引起世界經濟整體動狀態。世界金融一體化是指各國或地區在金融業務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賴、影響而產生的逐步聯合成為一個整體的趨勢。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表現是:各國金融政策傾向一體化;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重點是離岸金融市場與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證券投資國際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國際化,這是世界金融一體化最突出的表現,它包括貨幣兌換自由、資本在行業間轉移自由和資金進出自由。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對國際經濟體系構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國際

篇2

安徽省作為中部振興大軍中的中堅力量,其經濟結構有著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我們搜集到2000-2010年安徽省的部分經濟數據,并據此對安徽省的經濟結構進行分析。

1.人均GDP:它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人均GDP指標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個地區越發發達,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農業:眾所周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一個國家的農業越發達,它的經濟也就越發達,并且安徽是農業大省,農業的發展狀況更加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水平。

3.工業:工業是一個地區興盛的標志,一個地區工業越發達,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提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4.運輸業:運輸業就像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個地區的資源得以融合,促進了資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并且在運輸業發展的今天,它給國民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貢獻更是不可忽視。

5.旅游業: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它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代表,作為經濟發展的新興行業,其發展程度也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所以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視。

二、回歸結果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說明另外三個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農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計量經濟學檢驗

1.多重共線性檢驗。可以看出每兩個簡單相關系數均大于0.8,說明模型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各個因素均大于2,說明每個因素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

2.異方差性檢驗。通過White檢驗檢驗模型,得出nR^2的值為9.9376且P(nR^2)>0.05,說明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性檢驗。通過布羅斯-戈費雷或拉格朗日乘數檢驗,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四、總結

最終模型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議

由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及結果可以看出,農業對于人均GDP的增長可以忽略,工業,運輸業,旅游業對人均GDP的影響比較顯著,我們應當大力發展這三個產業。鑒于安徽省自身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以馬鞍山,蕪湖,銅陵等省內工業城市為首的工業特區,發揮其臨近長江,靠近南京等重要二線甚至一線城市的的優勢,緊跟長三角城市經濟帶的政策領導,以及高效地利用地理資源,政府可以投入重資打造長江中下游城市工業區(園),開發高新技術,不斷促進工業高速高效地前進。

2.皖北有個交通運輸業的重市-蚌埠,號稱是火車皮拉出來的城市,其地勢平坦,并且又有交通運輸樞紐的歷史,只是近些年發展有些緩慢甚至停滯。政府可以投入資金,大力發展一蚌埠為首的皖北交通運輸特區,興修鐵路,并提供一些便利支持和幫扶政策,加速皖北的興起。并打通與北上廣的交通脈絡,加速省內外的交流,帶動安徽省的經濟向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篇3

1.1研究方法過于抽象和理論化

對于研究方法的分析來實現對經濟心理學進行研究發展,應當注意到經濟心理學是注重于實際操作與實用性的學科,因此對于參加人員的背景應當進行明確,其明確內容包括了:對經濟學的背景、心理學的背景以及相關領域的分析等,這樣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經濟心理學難以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使得社會人員難以很好地接受,無法實現經濟心理學的全面發展。同時,經濟學家在對經濟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片面地強調于對實驗研究的發展而忽略了采用客觀公正的方式來解釋與處理相關的經濟現象,進而使得經濟心理學難以走向大眾,使得大眾對其的了解較少,認為其空洞且缺乏實際價值,無法在社會實踐中的到肯定與發展,也就無法進一步地實現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因此,在現階段對于經濟心理學的發展應當加強對方法的合理性提高、對社會對象的發展進行通俗化地研究,這是需要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共同努力的。

1.2研究目的過于模糊、研究思路缺乏創新

經濟心理學是注重于對經濟現象的研究、闡釋、解決的學科,其研究目的與其自身的實用性都決定了它不僅僅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領域,它是為了實現經濟更好發展而提出的,因此它的發展環境不能局限于在實驗室中,而應是從社會生活出發,切實對社會生活中產生的經濟現象與問題進行分析,與經濟學相結合。但在目前我國對于經濟心理學的發展來看其發展方向與發展的宗旨有著一定的差異,即注重于對學術研究的發展而失去了實效性。在高校教育中,堆砌教育模式局限于對經濟理論的講解,同時其研究探討的開展往往局限于西方的理論數據,而不是從我國的實際狀況出發,其研究的方法與模式是對西方的模仿學習,缺乏中國自身的體現,尚未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研究方法與模式,因此中國發展的實際需求難以實現與滿足,缺乏自主創新精神與對本國實際狀況的清晰認識是導致我國經濟心理學難以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阻礙因素。具體分析其阻礙因素的產生原因,不難發現,在對經濟心理學發展研究的隊伍中,老一輩學者難以突破對固有西方模式的突破,年輕一代的學者缺乏創新的精神,難以挑起對經濟心理學發展的大梁。但在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于經濟心理學的依賴正在不斷增強,倘若不能實現這一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將會導致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阻礙,無論是對該理論還是對經濟發展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

2經濟心理學的出路

2.1步入社會生活、融入經濟領域、走現代經濟心理學的之

路我國的經濟心理學發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進而使得其開展模式打大抵都是通過實驗室的研究來開展的,進而其發展過程中缺乏對社會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喪失了學科理論應當具備的實用性,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既有可能是心理學自身固有的不足限制,也是由于長期以來傳統經濟學發展的限制所導致,比如在2007年,對于中國證券市場上漲過快的言論產生是經濟研究人員的錯誤播報;再者2007年5月出現的對印花稅的調整,使得指數下跌幅度較大,進而產生瘋狂的市場動蕩。這本依靠于經濟心理學的研究來實現解決,但實際情況是相關經濟心理學家表現的無所事事,而單純研究經濟學的學者又提出了嘩眾取寵的言論導致了經濟市場的進一步動蕩。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經濟心理學的發展困難重重,能夠維持現狀就已經是十分不易,更難以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對經濟心理學的產生進行分析,想要實現其發展,需要注重于對現有發展模式的突破,著重于對社會生活的研究,加強對經濟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進而將經濟領域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規避與處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加強與經濟學家、心理學家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學科的完善性與適用性,進而共同解決經濟問題與經濟發展難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社會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經濟學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可以看作是社會的一門大眾學科。這也就導致了人們對于經濟學的認識與信任也是前所未有的拔高與發展的,想要更好地發展經濟心理學,也就需要在結合對現有經濟學的發展狀況進行充分意識的前提下,對人們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進而更好地解決單純靠經濟學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證券市場的不規范發展、官員的、先富人群的為富不仁等問題。對于經濟心理學的發展還應意識到其發展的階段還處于初級階段,經濟學的發展對其的影響十分深遠,經濟心理學是基于其開展的,同時,想要取代經濟學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要使得經濟心理學發展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發展,一方面,需要積極地對經濟學進行學習與合作,來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需要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經濟學的研究發展領域中去,對于經濟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進而取得“成果”實現社會對其的關注度與認可度的提高。

2.2積極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走出一條適宜于中國的經濟心理學之路

就目前而言,經濟心理學家開展對于經濟學理論對于證券市場投資者的行為研究是其發展的新型模式與創新所在,是一種具有重大意義的嘗試??墒?,在這里也應當意識到這項研究的開展也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如若一味地強調經濟學的理論是難以改變經濟心理學的發展地位的。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開始強調于對心理學理論的運用,同時也應當結合多方面的理論研究來彌補經濟心理學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根據我國的文化分析,著重于對儒家思想以及傳統文化的研究進而對投資者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分析以來得到更為科學合理的解釋,以此來實現經濟心理學在中國的特色發展之路。

3、結語

篇4

就此,我國將會計學列為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工商管理等非會計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對于國貿專業學生來說,其培養目標與會計專業學生是不同的。國貿專業的學生要求具有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會計專業的學生則要求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理論與實務問題的基本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國貿專業學生將來的工作重點放在對外貿易業務上,因此對其開設會計學課程的目的應該是懂會計,運用會計信息為其專業服務,而非做會計。會計學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教學要使學生能站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會計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會計核算方法,了解會計信息的編報,能解讀有關財務報表,建立會計為管理決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具備應用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和決策的能力。

(一)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

本文借助于問卷調查,探討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調查的對象為湘南學院經濟管理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及教師。問卷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是調查學生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及學習目的;二是調查學生對會計學課程的教學滿意程度,如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滿意度。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84.5%。

(二)調查結果統計情況

1.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及學習目的的統計分析。

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及學習目的調查統計情況

從 的結果顯示: 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是不了解會計學的,但并不影響大多數學生對會計學這門課程的興趣,也認為很有必要開設該課程。結果還顯示,很多學生不了解國貿專業與會計學的關系,因此,這就要求應課教師掌握國貿專業的一些學科知識,并在開始時,介紹一些國貿專業與會計學之間的聯系,讓他們知道會計學的重要性。

篇5

近年來,我國各大職業院校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國際經濟貿易教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多種辦法完善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其在具體運用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第一,課程體系設置不科學。國際經濟貿易教學包含的內容眾多,單靠理論或單靠實踐都無法提升教學質量,目前職業院校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實際適應能力,導致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較弱,課程設置不科學。第二,課程實踐性較差。實踐是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考察,但是目前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學生對其的重視度不夠,在實踐教學中缺乏主動性,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與此同時,學校對其的重視度也較差,沒有建立專門的實驗基地,即便有實踐訓練,也無法堅持從實際出發,基礎設施和實習設備都較為落后,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拓展。第三,教師的素質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他們的素質能力和專業水平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經調查表明,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都達不到高質量教學的要求,使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不扎實,且缺乏教學經驗,教學內容無法結合實際,嚴重阻礙了教學效果,不利于完善教學。

二、對國際經濟貿易教學實施改革的有效策略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我國職業院校在國際經濟貿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了提升我國的對外經貿水平,提升教學質量,我們一定要找到切實可行的對策完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一)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健全完善的課程教學計劃,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核心。各職業院校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完善實踐教學,堅持突出“強實踐、善務實、多創新”的教學口號,制定系統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并注重因材施教,以正確的方法實施教學。

(二)重視實際出發的原則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要符合條件,國際經濟貿易人才的培養也要滿足一定的規則。因此,在國際貿易形勢和市場經濟日趨變動的大背景下,各職業院校一定要重視市場的運行實際,堅持從根本出發,在教學前充分調研市場,結合企業用人標準、展望未來的經貿形式開展教學,并實時調整教學策略,突出教學重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

(三)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主要教學策略,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以往的國際經濟貿易課程教學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不適合市場發展的新態勢。針對這樣的情況,職業院校的教師一定要創新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建立模擬課堂,實行校內、校外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并重視實訓,展開競爭,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四)提升教師素質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人,為了培養社會需要的經貿人才,教師一定要不斷完善自我,堅持學習,多了解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新形勢,研究國外先進的教學策略,并與學生多多溝通,找到有效教學的方法,切實提升自我。

篇6

以下為查字典為您編輯的:“經濟學理論借鑒西方經濟學就業理論探析我國就業問題”,敬請關注!!

經濟學理論借鑒西方經濟學就業理論探析我國就業問題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經濟學理論借鑒西方經濟學就業理論探析我國就業問題”,更多內容請點擊查字典論文頻道。

篇7

一、企業效率的經濟理論基礎

在西方微觀經濟學中,關于企業的理論集中在“廠商理論”部分。所謂廠商是指能做出獨立生產決策的單位,主要包括個人企業、合伙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在研究生產者行為時,一般的理論假定是,企業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經濟人,其生產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即在既定的產量下實現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的成本下達到產量最大。廠商理論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生產理論。主要研究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產量之間的關系,即如何配置資源,使生產要素既定時產量最大,或者說使產量既定時投入的生產要素最少。(2)成本理論。主要研究成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廠商只有在扣除成本后,才能談得上利潤的最大化。(3)市場理論。市場有不同的結構,即競爭與壟斷的程度不同。它研究的是當廠商面對不同的市場時,應該如何確定自己產品的產量和價格。企業只有處理好以上三方面問題,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

廠商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是傳統的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假設。實際上,現代經濟學家的進一步分析認為,廠商的目標是多元化的。例如美國經濟學家W·鮑莫爾分析了廠商以銷售量最大化為目標的行為;美國制度學派經濟學家K·加爾布雷斯則把穩定與增長作為大公司這樣的廠商的目標,它們追求的是適度利潤。但是,在一般的微觀經濟理論中,仍以利潤最大化為基本假設,本文的分析也不例外。

在研究企業問題時,國內普遍使用的“效益”概念,在西方經濟學中并沒有對應的理論。西方經濟學中,一般使用的是“效率”概念。雖然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理論等主要關注的是實物量,但關注的不是總量,而是比率(ration)以及比率的變化率。例如,關注的不是總產量,而是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關注的不是總收益,而是邊際收益和平均收益;關注的不是總成本,而是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關注的不是總勞動量,而是勞動生產率等。因此,研究企業狀況時使用“效率”作為指標順理成章。

在生產理論中,假定技術水平不變,那么,影響企業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勞動、資本、土地、企業家才能。以Q代表總產量,L、K、N、E分別代表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則生產函數可以表述為:

Q=f(L、K、N、E)

一般把土地作為固定的,企業家才能難以估算,因此,生產函數可以簡化為:Q=f(L、K)

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則進一步表述為:Q=ALαKβ

在生產函數中,各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稱作技術系數。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技術系數是各不相同的。一般的分析中假定技術系數不變,如果技術系數可以變動,則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的原則是:應該使所購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與價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單位貨幣無論購買何種生產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邊際產量,達到生產者均衡狀態。

生產理論分析了影響企業效率的各種要素及其配置比例,主要考察的是企業的技術效率。但技術效率并不等于經濟效率,技術效率反映的是企業的投入產出組合,而經濟效率則是在考慮價格因素情況下的最低成本組合,它要求投入價格與產出價格的比率等于生產邊界的斜率。因此,要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企業還要考慮收益與成本的關系,這就涉及到成本理論。

成本函數可以表述成下列公式:

C=f(Y、W、T)

其中,C為企業的總成本,Y為企業的產出變量,W是企業的投入價格向量,T為企業的制度結構。通常T被定義成“虛擬變量”。從該成本函數看,在對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率進行評估時,人們所選擇的指標主要不是通過工程成本研究來給定的一個絕對效率值,而是一種制度性的相對效率。因此,這一方法所考察的是技術效率和經濟效率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國有企業生產成本比私有企業低,這可能是由于前者技術效率比后者高,但經濟效率并不一定高。

當然,現實的市場結構由于競爭與壟斷程度不同而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企業收益與成本變動的規律也不相同,因而,企業對最大利潤的追求要受到相應的市場環境的制約,只有面對不同的市場采取不同的決策,才可能提高效率。

二、中國國有企業效率的決定因素及其影響程度分析

微觀經濟分析中所涉及到的效率主要是技術效率和配置效率。前者主要是投入產出效率,后者則為資源配置效率。技術效率是把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資本生產率加以綜合的生產率指標,它能夠較好地反映出企業的綜合效率水平。測定技術效率的方法通常采用生產函數,主要是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然后運用OLS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隨機前沿模型進行分析。本文主要從技術效率的角度研究中國國有企業的效率。

Groves、Hay和Gordon等人對中國國有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數據分析,認為改革以來國有企業的效率的確取得了一定的增長,增長主要來自于獎金的激勵、人力素質和教育程度的改善。

劉小玄、鄭京海(1998)在此基礎上對1985~1994年中國國有企業的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認為影響國有企業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留利。即企業在完成既定的基數利潤后留給自己的部分,由于上交的基數利潤是既定的,因而留利是一個變量。留利對產出效率的作用表現為,邊際利潤或留利的增長,會使邊際產出也相應增長。他們認為,企業真正追求的是留利或剩余的最大化,而不是利潤。

(2)浮動工資。浮動工資由獎金構成,來源于留利,以浮動工資占總工資的比例來測定。浮動工資是直接對職工的激勵,因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產出效率。

(3)經理(或廠長)的工資。這是對經營者的激勵因素,而經營者對企業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中國的企業中,在缺乏資本的真正所有者、企業主要依靠企業家才能來推動和發展的情形下,經理(或廠長)的工資對企業效率的提高作用重大。

(4)企業年齡。一些研究生產率的經濟學文獻都證實了企業年齡對于企業的效率具有顯著作用,然而,究竟是年輕的企業有效率還是年老的企業有效率,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和不同條件下往往是不同的。據Pitt和Lee(1981)的研究,年輕的企業比年老的企業更有效率。而另外的看法則是,年老的企業更有經驗,在其市場經營和組織管理和工人的技術操作方面積累了較多的信息,具有相應的信息和人力資本的優勢。在國有企業中,企業年齡對企業效率究竟是什么關系需要研究。

(5)教育程度。這是一個標志企業人力資本質量的變量,以企業的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占全部職工的比重來測定。通常認為,企業的教育程度對企業的效率有著積極的正效應。在Gordon和Li(1995)看來,在80年代中期,中國的國有企業的生產率的增長中大約有一半得益于勞動力教育程度的改善。雖有高估的可能,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人力資本對效率的重要作用。

(6)其它的解釋變量。如開工率、決策權、市場競爭程度、預算約束、時間、地區、規模和產業等都對企業的效率有不同側面和程度的影響,可以作為“虛擬變量”進行分析。

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了如下的超越對數生產函數:

㏑Y=α+β1㏑L+β2㏑K+β3(㏑L)(㏑L)+β4(㏑K)(㏑K)+β5(㏑K)(㏑L)+βiXi

其中,α為殘差,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效率的近似值,并可以為各種政策變量、制度變量、企業特征變量所解釋;K和L分別代表資本和勞動投入要素;Xi為添加的各種解釋變量。這里主要關注的是由Xi所代表的各種解釋變量與企業效率的關系。

對于上述生產函數,分別運用OLS方法和隨機前沿模型的極大似然方法(過程復雜,這里略去介紹)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留利對企業效率有著積極的正效果。在OLS分析中,留利大約可以解釋產出增長的10%;在前沿生產函數模型分析中,留利對產出增長的解釋大約8%;在殘差模型中,留利每增長一個單位可使效率增長約5%。看來,留利是企業發展和提高效率的源泉之一,也就是說,剩余權對于企業有著積極的意義。

浮動工資比例也對企業效率有著顯著的正效果。在OLS分析中,該變量大約可以解釋產出增長的8%;在另外兩個模型中,效率約可增長5-6%。

企業年齡變量對企業產出增長的作用也是積極的和顯著的,其解釋程度達到12%;即使排除了隨機誤差項干擾的其他模型中,效率的相應增長也達到7-9%。

經理(廠長)工資變量對企業效率也有著積極的正效應,但這種效應似乎不太大,在前沿生產模型和殘差模型中其解釋程度分別為3-5%。

教育程度變量對于企業的產出增長率的作用相當穩定,其在OLS和前沿生產模型分析中都能保持在10%的正效應水平上,而在殘差模型中其解釋程度也不低于9%的水平。

在其他變量中,除開工率外其他變量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決策權、市場競爭程度、預算約束、產業變量等雖然都對企業的效率有不同側面和程度的影響,但效應有的不明顯,有的不清楚。

另外,運用前沿隨機生產函數模型還對國有企業的平均效率進行了測定,它大約在0.5左右。這表明國有企業的效率普遍不高,只能達到生產可能性的一半的水平。

上述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在中國企業改革過程中,生產率增長的決定因素除了規模、資本裝備率等由技術性規定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是產權(決定留利,進而決定經理和職工的工資)、人力資本(如教育程度)和市場競爭。雖然市場競爭因素在上述模型中效應不明顯,但這說明國有企業之間的競爭效率很低,與鄉鎮企業、合資企業等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恰恰提醒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國有企業的放開程度。

三、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效率比較

為了更全面地透視和把握國有企業的整體效率,有必要在以上對國有企業本身效率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與非國有企業效率的比較來做進一步的研究。對此,劉小玄(2000)從所有制結構和企業隸屬等級制的角度作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姚洋(1998)則對非國有經濟成分對工業企業技術效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劉小玄以1995年全國工業普查的數據為基礎,從全部75萬家企業中選擇了20余個產業,共計大約17萬家具有競爭性特點的企業進行了效率測定。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了生產函數模型和OLS計量方法,分別對普查數據中提供的所有制變量和企業隸屬等級制變量對于企業效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得出的結論主要是:

就所有制變量的影響看,國有企業在全部測定的行業中效率最低,這個結論相當穩定,并且在所有測定的行業中表現得完全一致。同樣,另一個十分穩定的結論是,私營個體企業的平均效率最高。具體來說:以國有企業為參照系來比較,私營個體企業的平均效率最高,大約為國有企業平均效率的2-5倍左右;其次為三資企業,平均效率約為國有企業的2倍左右;再次為股份制企業和集體企業,其平均效率約為國有企業的1-2倍。

這一結果表明,企業產權關系對企業效率有直接的影響。國有企業效率最低是由于產權結構單一,難以形成所有者激勵;令人關注的股份制企業效率不高,是由于其是人為的捏合和行政力量推動的結果,初步形成的產權結構還不夠穩定,尚處于未定型的產權狀態;而私營和個體企業的良好業績則完全來自于明晰的產權關系,這種產權關系不僅十分穩定,而且是在市場經濟中自發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同樣,三資企業良好的績效主要得益于其相對明晰和穩定的產權關系。

對于企業隸屬等級制變量,模型分析的結果表明:在所有的行業中,村級企業的效率最高,而且十分穩定和一致。其次,在大部分行業中,鄉、鎮、村或街道這一層次的企業平均效率明顯高于縣級以上的企業。這表明,處于比較低的等級層次的、均為計劃外的民營企業,往往比那些較高等級層次的、主要是計劃內的傳統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具有較高的效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實際上是與所有制因素相聯系的。因為等級越低的企業往往是由民營或私有企業組成的,這些企業的產權模式實質上是古典式的;而中央或省地級控制下的企業幾乎是清一色的國有企業。這與上述所有制因素對企業效率的影響的結論是一致的。這也說明,企業的效率高低不在于行政隸屬等級的高低,而且二者恰恰表現為反方向的關系。

可見,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并存的轉軌狀態下,越是遠離計劃控制鏈條的企業發展得越快,效率也越高,而且這種效率通過市場競爭關系逐漸“輻射”開來。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必然導致的結論。

姚洋(1998)分析了非國有經濟成分對工業企業技術效率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非國有經濟成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也對國有企業的整體效率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其作用之一便是提高我國工業企業的技術效率,這種提高可能來自兩個方面:其一,非國有企業改變了國有企業的運行機制,變無人負責為有人負責,從而達到節約投入、提高效率的效果。其二,非國有成分的增加還可能對全體企業從兩方面產生正的外部性:(一)非國有企業的增加加劇了市場競爭,從而迫使所有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提高效率,以便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這種效應稱為內部效應;(二)外資的進入可能同時帶入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并擴散到其它企業中去,這種效應可以稱為外部效應。

姚洋利用1995年工業普查資料,抽取了12個大類行業中的14670個企業作為樣本,首先采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估計這12個大類行業的生產函數,然后在此基礎上計算各個企業的技術效率,并對之進行回歸分析。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與國有企業相比,集體企業的技術效率高22%,私營企業高57%,國外三資企業高39%,港澳臺三資企業高33%??梢姡菄衅髽I比國有企業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這些統計結果也充分地證明了非國有成分對提高中國工業企業技術水平的內部效應。

那么,非國有經濟成分對國有企業的外部效應如何呢?實證分析的結果顯示:行業中集體企業和國外三資企業的數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每個企業的技術效率分別提高0.2%和1.1%;但是行業中私營企業和港、澳、臺三資企業同等數量的增加卻使得每個企業的技術效率分別降低0.7%和2.8%。前者的正外部效應說明,集體企業和國外三資企業在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時,也對本行業的生產和管理技術的傳播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后者的負外部效應說明,盡管私營企業和港、澳、臺三資企業自身的效率比國有企業高,它們的增加卻對行業內其它企業技術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后一結果的一個解釋是,私營企業和港、澳、臺三資企業導致行業內部的過度競爭,造成產品的積壓,因而減低了效率。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私營企業和港、澳、臺三資企業封閉性較強,不輕易轉讓自己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四、結論

通過以上粗線條的介紹和綜述可以看出,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對中國國有企業的效率有很強的解釋力,為我們分析中國的國有企業效率問題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對國有企業效率的研究不僅需要理論上的分析,更需要嚴肅的實證分析,以為國有企業的改革提供全面的決策參考。

改革以來國有企業的效率的確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說明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國有企業效率增長的決定因素除了規模、資本裝備率等由技術性規定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因素是產權(決定留利,進而決定經理和職工的工資)、人力資本(如教育程度)和市場競爭。

其它因素中,產業因素對企業效率的影響表明我國市場經濟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壟斷性特征,由此形成一定的壟斷性的效率來源。地區因素表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具有明顯的生產率優勢,這可能得益于該地區的開放程度、市場發育程度以及人力資源素質較高等因素。當然還有其它未提到的因素可能對國有企業效率的增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還需要從新的角度進行挖掘。

國有企業的效率雖然有所提高,但與其它非國有企業相比都要低,這與國外關于企業效率的實證研究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方面與國有企業自身的性質、所有制結構、行政隸屬等先天因素有關;另一方面,也預示了國有企業有進一步改善效率的巨大空間,這也許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成熟的管理經驗的引進得以實現。

國有企業先天效率的低下以及非國有企業對整個企業效率提高的積極作用,也向我們提供了一條有益的啟示,這就是政府應盡量減少國有企業的數量,鼓勵其它非國有經濟成分的生長,把政府可管可不管的事情盡量交給市場去完成,使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結構達到自然的均衡狀態,這也許是中國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和前進的方向。

參考文獻

劉小玄、鄭京海,1998:《國有企業效率的決定因素:1985-1994》,《經濟研究》第1期。

劉小玄,2000:《中國工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對效率差異的影響》,《經濟研究》第2期。

姚洋,1998:《非國有經濟成分對我國工業企業技術效率的影響》,《經濟研究》第12期。

張軍,1998:《需求、規模效應與中國國有工業的虧損:一個產業組織的方法》,《經濟研究》第6期。

華民,1994:《世界主要國家國有企業概覽》,上海譯文出版社。

篇8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與經濟 教學方法 雙語課程。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學。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教育市場,優化配置本國的教育資源和要素,搶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點,培養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高素質的人才。可見,教育國際化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教育國際化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著高等教育的質量。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國際化是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有機部分”。 安徽財經大學也十分重視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并已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如引進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從事教學工作、外派師資接受培訓、與國外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進行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等。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的歐美國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學效果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二)雙語教學的界定。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雙語教學是特指在專業學科教學過程中,采用外語(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開展和組織教學的活動。雙語教學應包括以下要素: 1 . 采用原版教材。授課教師應了解國外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情況。由于不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技術等宏觀環境方面存在差異,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節不適用的情況,但這并不影響教學活動的組織。授課教師可同時指定多本參考教材。 2 . 使用外語授課或課堂講授以外語為主。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還用漢語授課,筆者認為這不是雙語教學。教師必須使用英語完成備課、多媒體幻燈片、課堂講授、課堂活動組織才是我們所說的雙語教學。在講授過程中,必須堅持使用外語。筆者認為,對一些術語的表述可以適當使用漢語,但使用中文講授的時間不宜超過總授課時間的2 0 % 。 3 . 學生考試形式的設計和成績的評估。雙語教學課程的考試形式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靈活設計,采取英語口語面試和英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實踐。

(一)雙語教學課程教材的選用。 在教材的選用上,我們一直都選用國外優秀的原版教學用書。如《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固定教材Dominick.Salvatore 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國際市場營銷》課程的固定教材Warren J. Keegan編寫的《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我們選擇這些教材的理由是:首先,教材的語言表達比較規范、簡單,用詞準確;其次,教材同經濟學科核心課程中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內容聯系比較密切;第三,相比較而言,教材的內容更具有客觀性,作者能從學術的角度去研究、探討和解釋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理論與政策,“大國主義”的思想較少;第四,教材和我國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專業的國際經濟學課程內容十分相似,可形成較好的接軌事態。當然,國外教材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如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因此,教學中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的選擇,抓住主要的內容,對于那些與國內教材重復的教學內容、章節和報道等一律刪除,或讓學生自行閱讀。

(二)雙語教學課程的設置。 各高校大學英語一般開兩年,到了大學三年級 ,相當一部分學生已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還有一些學生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的水平,學生普遍已有了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連續、合理地部署和安排雙語教學,可延續英語學習,使英語學習四年不間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作用,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上來。因此,我們把雙語教學的時間安排在大學三年級,并選擇合適的專業課程連續安排雙語教學。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已經開設了國際經濟學(英)、國際貿易(英)、國際市場營銷(英)、電子商務概論(英)、特許經營(英)、國際商法(英)等六門雙語教學課程。

(三)雙語教學課堂實踐。 1. 雙語教學方法的使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了英語沉浸式教學法(Englishimmersion)和參與法(Participation method)。所謂沉浸法就是完全使用英語授課,教師用簡單淺顯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能順利的掌握英語,掌握教學的內容和其它知識。當然,對于一些比較專業的經濟術語,教師用漢語給出其準確的含義,以使學生對術語和定義有準確的理解,但是漢語解釋十分有限。 所謂參與法就是在教學中首先提供一些分析問題的必要條件,通過引導和啟發,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西方經濟學等基礎知識,自己分析、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掌握也比較牢固。比如在講解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時,我們就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要素豐裕的國家——要素價格較低——具有生產和出口密集使用該要素產品的優勢——出口增加——要素使用增加——要素相對價格上升——要素價格均等,然后配以圖形予以解釋。這樣,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踴躍。

2. 多媒體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課件由任課教師自行設計制作,教學課件采用全英語,這有利于進行沉浸式教學,給學生制造全英語環境。同時,用英語制作課件可以避免因教師對個別單詞發音不準帶來的不利影響,上課時我們逐條、有時甚至是逐詞顯示講授的內容,讓學生看起來更加容易方便,重點更加突出,讓學生在課件的幫助下理解的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另外,采用多媒體教室上課,節省了板書所花費的時間,從而可改善教學進度。多媒體課件可集聲音、動畫、文字、圖像為一體,因此在講課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雙語教學的考核方法。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靈活運用多種考試形式。為適應高校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們努力改革當前高校中以百分制閉卷考試一統天下的局面,靈活運用筆試、口試、閉卷、開卷等考核方式,以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增加了雙語教學課程考試中的口試比重,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式。 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質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計入考試成績,以此來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水平及知識掌握程度。雙語教學的成績評定注重平時考核,使成績構成多元化,力爭改變“一次性閉卷考試”的局面,加強對學生的平時考核,避免“一考定成敗”。我們注重平時考試,并不是頻繁增加考試次數,而是由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靈活運用提問、討論、作業、小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并通過測驗獲取 教學信息,指導教學更好地開展。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結合課程總結性考試與平時考核進行綜合評價,并逐步加大平時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同時對采用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習成績予以注明,從而給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提供較好的條件。 三、加強國際經濟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建議。

(一)制定長期的雙語教學規劃。 開展雙語教學是一項持續工作,必須有全面長期的規劃,體現在教學中就是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學計劃的調整。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適應W T O 要求,加快培養適應全球化的、有國際意識、有國際交往能力、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國際貿易人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具有專業性強和實踐要求標準高的特點,在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上應采用同國際相關專業(國際商務)接軌的教學計劃。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在現有的雙語課程基礎上,考慮增加一批適應于全球化的專業課程,使用雙語教學。并且要特別注意這些雙語課程之間的層次銜接,形成合理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在課時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原版教材的特點,安排足夠的學時,以保證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

(二)加大雙語教學師資培養力度。 雙語教學的任課教師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授課技巧和較高的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較好的英語水平。然而,在高校的雙語教學實踐中,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語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比較缺乏。一方面,外語教師的專業知識不足;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知識豐富,但英語功底不深。或者部分專業課教師的英語水平比較高,閱讀文獻與看專業雜志的能力較強,但口語和寫作能力較差,進行課堂教學困難仍然很大。因此,培養既能熟練使用英語,又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是提高雙語教學水平的關鍵。 雙語教學師資的培養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兩種途徑。 一是自己培養。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教師,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訓的方法,也還可以選送一些教師到外語院校進行進修,由外國教師任教,采取封閉式的訓練,使他們的英語水平在短期內有較大的提高。另一種方法就是引進雙語教學人才。學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引進國外人員歸國進行教學工作,或者聘請其它外籍教師(相關專業的專家)進行教學工作。

(三)傳統和現代教學方法相結合。 雙語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教學內容,就可以節省板書的時間,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也應努力把平常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所總結與積累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論文競賽、課堂小組辯論等方法有機地結合雙語教學中,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純漢語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使它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成長。另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把與實際結合比較密切的專業課程直接開到實習基地,同時也可以邀請一些國外的專家或專業化人士到學校,進行學術講座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既懂英語又懂專業的優越性和緊迫性,激發他們學習雙語教學課程的主動性。

(四)建立雙語教學課程評估體系,加強對雙語教學的監督和管理。 目前,雙語教學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這與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雙語教學質量監督和管理體系不無關系。我們認為應盡快建立雙語教學課程的特定評價體系,以保證雙語教學的質量。 雙語教學課程評價體系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做好雙語課程的認定工作。根據大家普遍認可的高校雙語教學的三種模式對雙語教學的層次做好界定,并根據不同層次給予不同的工作量補貼,以激勵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的積極性。其次,制定雙語教學質量認證體系,加強對雙語教學中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如不定期地在院系、教研室內部開展雙語教學交流與研討,開展教學競賽、組織觀摩教學,邀請專家、外籍教師,包括外語專業人員對雙語教學的效果進行考核,組織學生評教等。

篇9

論文關鍵詞:網上教學設計;情境教學法;新聞情境

《國際貿易原理》是電大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的一門選修課,主要講授國際貿易領域的基礎知識和一般原理,其理論性、系統性和專業性強的特點十分突出。傳統的網上教學設計常常讓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由于對這樣的經濟學理論課程感到復雜深奧、晦澀難懂,因而產生畏難情緒。同時,感覺經濟學理論學習和現實生活有距離,很難學以致用,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會給做好本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出挑戰,要求教師對網上教學設計不斷創新。筆者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依據情境教學法和對本課程開放教育學員學習情況的客觀分析,嘗試規劃并逐步實施一套基于新聞情境的網上教學設計。

一、網上教學設計的依據

(一)情境教學法

受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思潮的影響,國內外許多學者從建構主義的視角出發,重新思考知識和學習的性質以及教育活動諸要素,表現之一便是情境教學(contextualteachingandlearning)成為教育理論界的焦點之一。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講授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新聞情境是可創設的一種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在網上展示與課程相關的新聞文字和圖片或播放新聞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新聞情境中,了解和理解新聞,并對新聞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學生在這種切身的體驗過程中,會主動探求必要的理論知識,并無意識地自覺加以運用。

(二)本課程學生分析

參與本課程開放教育學習的學生絕大多數屬于在職的成人,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工學矛盾突出;文化素質、學習素質普遍較差,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不足,不習慣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大多數學生以通過考試為最終學習目標。另外,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學習本課程缺乏足夠的經濟學知識準備。學生希望降低學習門檻,節省學習時間,取得學習效果。

二、網上教學設計的規劃

(一)明確教學目標

通過基于新聞情境的網上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進行體驗式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對本課程中不同層次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達到識記、理解和運用的不同標準。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二)劃分教學模塊

教師根據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劃分出I、II、III三大教學模塊(如下圖)。

I是教學體驗模塊,包括新聞素材、新聞背景、新聞關鍵詞、新聞解讀、和新聞評價5個子模塊。合理選擇新聞素材十分關鍵,既要能夠迅速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新聞情境,又要能夠盡可能多地涉及到課程教學內容。新聞背景的提供是課程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既為學生完成新聞情境的體驗活動提供幫助,又向學生展示了本課程的相關知識要點。將新聞素材中出現的本課程中的重要概念設為新聞關鍵詞,讓學生識記這些專業術語。新聞解讀幫助學生真正讀懂新聞,不僅看到事件的表象,還能理解表象背后的更深層次的含義。

新聞評價讓學生無意識地自覺運用經濟學理論、觀點和方法,表達意見和立場。

II是教學目標模塊,這是一個虛擬模塊,在課程網頁上沒有相應的實際內容,包括情境創設、知識要點、識記、理解和運用5個子模塊,與I的5個子模塊一一對應,與III的子模塊息息相關。它既是是教師在創設新聞情境時的教學目標,也是要求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

III是教學效果反饋模塊,包括選擇題、名詞解釋、判斷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等多個子模塊,表現為不同類型的習題及參考答案,體現了識記、理解和運用等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了解教學效果,學生也可以通過答題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三)填充教學模塊

以下是筆者提供的一個范例,僅供參考。

說明:由于模塊II是虛擬的,因而只列出模塊I和模塊III的填充范例

三、網上教學設計的實施

在電大在線平臺上,可分別或同時在課程論壇、課程網頁和多媒體資源展示區實施基于新聞情境的經濟學理論課程網上教學設計。

(一)在課程論壇發起討論

教師可以在課程論壇上定期或不定期地發起主題帖,提供新聞素材和新聞背景,標出新聞關鍵詞,引導學生通過論壇討論跟帖的方式參與新聞解讀和新聞評價。這種實施操作的采用了師生互動的模式,教師持續的對討論的引導和控制顯得至關重要。雖然沒有習題,但學生在論壇里的表現可以作為教師檢驗教學效果和完善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

(二)設置“課程新聞榜”欄目

教師可以在課程網頁上設置“課程新聞榜”欄目,在欄目內以時間為序或以教學內容為序,分設若干個文件夾,文件夾名稱即為新聞標題。每個文件夾中設置上述模塊I和模塊III,供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

篇10

【關鍵詞】 高等教育 大學文化 提升

黨的十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這為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明確方向,同時也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指明了辦學方向。對于高等教育來說,文化的作用至關重要,大學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堅強支柱,大學文化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是建設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高校的有力助推器。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需要加強對大學文化的認識,明白其對于社會主義建設、大學建設的重要意義,同時要積極探討發現在大學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研究解決策略,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

大學文化的界定

“大學文化是文化發展的產物,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創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結構層次上看,大學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層次?!盵1]因此,大學文化是由其主體“大學人”在學習、整理、傳承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的以校園環境為空間背景,圍繞教學活動所形成的各種獨特的校園物質建筑、制度建設、精神文明等一切財富,因此,大學文化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大學師生的行為模式。同時,在大學師生的傳承與創新中,大學文化也在不斷生成、變化,并被它的師生所尊崇、學習、繼承和完善。 總之,“大學文化是大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歷史積淀、人文品格和價值理念,它內化于大學的辦學理念、價值追求和學術品位,外顯于大學的制度規范、行為方式和物質條件。作為大學的靈魂,大學文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師生的思想和行為以及大學發展方向,是大學提升辦學水平和特色發展的內在支撐。”[2]

提升大學文化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作用

大學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高校文化理念,提升大學文化將有助于高校師生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辦學理念、提高學術品位,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1.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

大學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理論源泉,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有效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與現代優秀文化的結晶,是集多元良性文化價值觀念于一體的先進理論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明確指向燈。因此,大學文化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目標,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進程中不斷保持自身先進性,推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在當今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文化作為高校發展的基石與助推器,是國際化中各色各樣不同教育方式與理念的界標,提升大學文化將更加堅定高校師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可,使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代表并引領世界先進文化方向。

2.提升國際化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是大學文化的一種重要內顯方式,是指在學校長期的歷史積淀、理性思考及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和理想追求,是學校發展之根本。教育國際化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國際化,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個體發展,同時要加強專業設置國際化、師資隊伍國際化以及校園環境等國際化。大學文化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就是要加強課程設置、制度建設,立足于國際視野,增強特色意識、精品意識,建設國際化精品課程、增設國際理解教育課程,互派教師訪學、授課,營造有特色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園氛圍,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雙向交流模式,最終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國際交際的現代應用型國際人才為主要目標。

3.提高國際化學術品位

學術是大學的內在價值要求,學術品位也是大學文化重要的體現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大學師生需要有高品位的學術思想,才能有參與國際學術論壇與研究活動的資本。提升大學文化就是要營造學術自由氛圍,積極鼓勵各種學術社團的組建,提倡師生在論壇活動中各抒己見,自由發揮對國際國內各種事件、思潮的觀點,催發各種想法與理念生發,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各種學術思想爭奇斗艷,百花齊放。提升大學文化就是要創建學術活動平臺,提供學術活動空間,要引進也要送出,使國際國內著名學者走進大學帶來最先進的學術理念,也要派出不同年齡、不同研究領域的教師到國內外知名院校訪學、研討;學校要舉辦不同形式的、不同領域的學術報告,以學術推動教學,以教學促進學術,使高等教育學術品位得到提高。

大學文化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趨同化。中國高等院校自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招生規模擴張、校區規模擴大以來,經過十幾年的時間,高等教育全民化得到了普遍提高,校園建設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這種擴張與擴大的表層變化遠遠大于其文化本質的變化。大學文化的不同不僅體現在物質文化方面,更體現在精神文化方面。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國內院校在大學文化建設方面就是簡單的趨同——擴招、擴建,并且在制度建設、課程增設方面簡單模仿,真正的大學精神文化未得到較高層次的提升。因此,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很多高校在凸顯辦學特色,體現文化優勢等方面的不足就顯現了出來。

2.庸俗化。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求文化發展必須與經濟發展同步,但是,大學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思想等一些因素制約了其創造活力。大學的學術自由、思想自由、創造自由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使大學文化引領社會文化適得其反,遭到社會文化“綁架”,出現了社會上流行的官僚作風、造假剽竊等不良習氣。因此,當今的大學文化不能鮮明體現其獨特的思維、辨識和創新能力,并因其文化底蘊不足,在引領社會風尚、追求真理、崇尚學術、獨立思考、勇于批判等方面表現出較多弱勢,長此以往,大學文化將在教育國際化過程中庸俗化,即喪失本源文化,向他源文化靠攏。

3.簡單化。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文化建設簡單化一方面體現在其以教學服務為主,脫離社會服務功能;另一方面體現在未將“全球化”與“本土化”文化有機融合。大學的功能主要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而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也是為服務社會,所以高校文化建設目標需與社會適用緊密相結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實用型人才,創造更多適用于社會的文化成果。其次,目前,各高?;咎幱诮逃龂H化的摸索階段,未形成自己獨特的國際化發展模式,要么簡單照搬,要么全盤否定,這都不利于高校健康發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取代本土化只能導致中國教育文化特征的喪失;反之,強調教育的本土化,排斥外來教育的影響,也會滋長另一種形式的民族主義情緒?!盵5]所以,高校須在有機整合“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強社會實用型文化產品的推出,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如何提升大學文化

“關于高等教育國際化標準問題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學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的三個標準:通用性、交流性和開放性。通用性是指本國的文化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文化中是否被承認、接收和理解;交流性是指為活躍不同國籍、民族、文化間人們的交流、交涉是否確立了接觸的規則;開放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制度和意識上是否站在本國立場上將別國文化接收到自己的機構內?!盵3]通過被諸多學者認可的喜多村和之先生的這三個國際化標準不難發現,高等教育是否國際化很大程度取決于一個國家的文化被國際認可的程度、一個國家是否可以接受異文化、是否可以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因此,在新時期,各高校須加強大學文化的開放度與包容度,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崇高使命出發,充分發揮大學文化的傳承、創新、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

1.大學文化的傳承功能與批判思維相結合

大學的圖書館、實驗室等設施為文化傳承提供了物質條件,而一代又一代大學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是文化傳承的必備基礎。大學文化的傳承過程同時也是揚棄過程,既針對傳統文化也針對外來文化。

在當今,國際化對于大學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國際化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大學之間可以進行廣泛、自由的學術交流,以此推動大學優勢和特色的進一步彰顯,促進辦學觀念和教育體制的不斷創新,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創新機制的完善,但是在國際化的大潮中不免會有“眼花繚亂”的感覺,也無法排除“喪失自我”的危險。面對美國等國家“強勢文化”的沖擊,中國的年輕學子們不免會有自嘆弗如的感慨。王智平先生曾說,“全球化浪潮在本質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引導和推動的,他們是全球化游戲規則的主要制訂者,他們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實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權主義’,使其文化處于強勢文化的地位?!盵4]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的育人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一定要引導教育大學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覺,著力開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和制度的研究與學習,批判地接受外來文化。

2.大學文化的創新功能與科教興國戰略相聯系

大學是各種新思想、新創作、新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文化創新的主體,這種創新主要包括原創新和再創新。在學術界“剽竊”成風的當今,大學應該重振旗鼓,引領風尚,尤其在國際化的背景下,為加大高等院校國際競爭力,大學必須加大“原創”力度,不斷有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應用到社會的發展中來。這里的“再創新”是指借鑒不同文化進行整合,形成適合自己發展、有特色的文化模式。國際化的大學必須要有開放的思維,但是開放并非失去自我,而是吸取各國優秀大學文化,進行文化資源的消化吸收與集成創新。

3.大學文化的引領作用與服務功能相輔相成

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在健康積極的主流文化下,不乏有功利的、享樂的、消極的腐朽思想存在。大學作為求真育人的最堅定的陣地,應該嚴保自己的操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通過文化講座、培訓、展覽等多種方式為社會提供服務。同時,大學文化應加強其國際化辦學理念,提高其國際化學術品位,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推動中國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用中國文化服務于世界。

總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提升大學文化意義非凡。雖然各高校在國際化摸索前行中,不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弊端顯現,但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大學文化作為先進文化代表一定會繼承傳統、不斷創新,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國際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孫雷.現代大學制度下的大學文化透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39.

[2]鐘秉林,趙應生.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的大學文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9):14-17.

[3]劉紅.高等教育國際化[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5:138.

[4]王智平,李建民.大學文化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