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課程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6 01:28: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勢與政策課程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形勢與政策課程總結

篇1

    在實際教學中,形勢政策應當說是一門比較受歡迎的課程,青年人比較關注新聞時勢發展趨向,關心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因為有些政策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畢業分配或是其他牽涉個人利益的問題。高校學生正處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快速成長時期,對于新事物好奇心較強,接收能力也較強。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形勢與政策課有許多真實的教學實踐卻是在聽會議、看電視中進行的,許多學生也認為只要經常看新聞報道,注意關心國家大事,就可以掌握此課程。另外,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待某一事件經常僅從個人觀點作一些膚淺的講解,缺少對引發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行深度的理論性總結,講形勢不是看表象,談政策沒有真正從政策出臺的前因后果、從縱向的社會形勢、從橫向的國內外形勢等多種因素來看待。許多學生存在對形勢與政策的模糊認識,認為與自己無關的根本不用聽;與發展前途有關的,也是只看表象,沒有了解事物的本源。比如大學生就業難,有許多大學生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專業與就業,或是發展前途,或是就業待遇是不是自己的期望。發現自己所學專業前景不妙或薪酬不高時,有許多學生僅把拿畢業證當成就業的“門票”,不從深層次上研究專業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更沒有對自己做長期的就業計劃,更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細心解讀形勢與政策。根據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真正的原因是教學管理不規范,隨意性太強,致使多數同學只是在考試前夕進行惡補,并且學習內容有局限性。以下是我校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

    首先,授課教師大多身兼多職,人員關系復雜,且大多較分散,難按計劃規定進行教學,管理難度較大。這些教師有的是本校的在職行政人員,在這些任課教師中,有許多人自身對形勢與政策認識就出現了偏差,也不具備充足時間很好地備課,走過場的不在少數。其次,沒有固定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流動性大,教師資格難認定。由于目前沒有對形勢與政策課程標準性的規定,僅有大綱性的教學指定目標,因此,對于教師任職資格考核、教學內容評估、教學質量監管等都存在種種不利的因素。教師往往為了完成課堂任務而教學,很少對自己講解的內容作出評估,更沒有進行自我總結。學生也把這些課當成消閑課,自認為對于當前形勢很了解的也不在少數,遇上教師談到某些問題抱怨多。學生與教師的種種現狀,也決定了課程很難達到某種深層次的效果,難于對教師隊伍進行培養和管理。

    再次,沒有緊跟形勢和政策的相關教學大綱和具體教材。形勢與政策不僅是學習會議精神的課程,也不是僅僅讀讀政策而已。我國的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全國教育教學領導小組也只在每年的春秋兩季下發教育教學要點,沒有相對完整、穩定的統一學習教材,只有《大學生時事政策報告》作為參考教材,沒有完整系統的大綱明確指定學習內容。這些狀況決定這門課程只能處在“邊角余料”的位置。

    二、解決的途徑與方法

    第一,從高校管理層面上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管理機制,并從管理理念上重視該課程,提高思想認識,要將教育部規定的課程綱深入細化在具體管理措施上。管理層的重視會直接影響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具體推進,比如規范制訂該課程的管理制度、評估標準、教師資格認定等。教學管理的規范化是我們提出的構建形勢與政策課“四化”體系中的一環,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教學管理的規范化直接決定著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能否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各高校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第二,構建長效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的領導機制。高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不同于一般課程的教學活動,它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需要校黨委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高校制訂可行性的方案后,逐漸形成校黨委統一領導,人文學院主管,宣傳部、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共同負責的體制,把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列入學校發展規劃,與學校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有效地化解教學管理實踐過程中出現的難題,促使形勢與政策教育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從而強化形勢與政策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學院負責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計劃實施和日常管理,教務處負責做好教學計劃的編制和課程教學的安排與管理,學生處負責黨總支副書記和政治輔導員等兼職教師的選拔與培訓,宣傳部負責邀請高層領導、知名專家組織專題報告,團委負責組織第二課堂學習討論和實踐活動,努力建立起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為主體、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篇2

1大學軍事理論課程的開展探究

1.1軍事理論課開展的意義

軍事理論課的開展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的保家衛國意識,了解現代國防建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同時軍事理論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自律性提高,形成集體觀念,對今后的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1.2軍事理論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2.1課程深度鉆研不足。軍事理論課的有效開展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升教學質量。軍事理論課程目前還比較年輕,教學經驗匱乏,并且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自身根據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但是受理論的限制,并不能有更深入的探究,無法對實際教學起太大的指導意義。

1.2.2課程教學專業性不強。軍事理論課是一種不同于其他學科的課程,它教授的是學生關于國防建設和軍事基礎方面的知識,因此具有自身的專業特色。但是許多教學工作者忽略了這個問題,將軍事理論教學等同于其他科目,無法將軍事理論的特色與其他科目區分,因此在教學成果上面大打折扣。

1.2.3課程研究范圍狹隘。軍事理論課程是多個學科的綜合體,比如它包含了軍事,教育,心理等學科。因此,作為一個多學科的整體,教學研究也應該從多方面進行,而如今的研究中,除了教育學涉及比較多外,其他學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使得教學范圍上面比較狹隘。

1.3推動有效開展軍事理論課程的一些對策

1.3.1開展對教師培訓,建立完備的師資體系。定期開展教師軍事理論的研究培訓,通過一些列培訓,逐步發現一批優秀的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研究水平,再以此為核心,更進一步的擴大軍事理論研究的培訓,使軍事理論課程的師資力量逐漸發展壯大。

1.3.2加大對軍事理論教育的投入,完善研究體系。由于軍事理論課程的專業特色,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加深對軍事理論的專業研究,對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改革,將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與自身專業特色結合,深入研究軍事理論課最合適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將教學成果最大化。

1.3.3豐富軍事理論的研究內容,形成更豐富的的教學內容。由于軍事理論是多學科的集合,因此研究過程中不能僅僅針對軍事學后者教育學,而應該對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也進行深入研究,將多個學科與軍事理論課的專業特色相結合,使學生受到完整的軍事理論教育。

2大學形勢政策課程的開展研究

2.1形勢政策課開展的意義

形勢與政策是大學思想思想政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對于當代大學生充分了解各界形勢,國家政策,基本國情等都有巨大的幫助。同時還可以培養我們的的愛國精神和使命感和責任感,因此開展形勢政策課程是十分必要的。

2.2形勢政策課程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2.1教學結構不合理。教學的課堂上本應該是生動活潑,老師耐心講解,學生積極答問,整個氛圍非常和諧的。但是如今的形勢政策課堂上普遍比較沉悶,甚至有的學生上課睡覺。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學結構的不合理,教師只顧教并且程式化的布置任務,學生沒有積極性,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自然沒有什么學習效果。

2.2.2教學團隊建設落后。許多學校對于形勢政策教學不重視,沒有建立專業的教研組,對于教材內容,教學進度,大綱等一系列教學問題很少進行研究,教學內容更新落后,使形勢政策的時效性的特點喪失,并且形勢與政策的課堂一般都是大班教學,老師以完成任務為目的,缺少與學生的交流,學生學習效果無法提高。

2.2.3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情況下占主體地位的還是老師,整節課程都是在老師在教學,學生的地位被抽象化,沒有建立平等的教學環境,教師對學生的需要了解不充分,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去教學,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大多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對于有效開展此項課程是不利的。

2.3推動有效開展形勢政策課程的一些對策

2.3.1加強教學管理,完善教學結構。對現有的教學結構進行改革,教師將所要學習的一系列形勢政策整理成一條主線,使教學過程更加有條理,尤其對于一些熱點事件進行深入剖析,用詼諧的語言將內容講述出來,并與學生交流,提升課堂效率。

2.3.2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突出課程的時效性。課程的建設至關重要,對于教學的有序進行有重要影響,根據新時期的形勢和政策建立新的教學課程,改進教學方式,與新的教學課程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3.3充分發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課堂教學成果好壞在于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反饋來改變教學方式,盡可能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愿意去學,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提高教學效果。

篇3

關鍵詞:畢業生;離校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8-0207-02

每年六月,都是高校畢業生離開校園的日子。在這特殊的六月,畢業生的心態錯綜復雜,起伏不定。這其中有找到工作的欣喜,也有找不到工作的焦慮,既有對外面世界的渴望,也有對踏出校園的恐懼,還有同學間復雜的感情恩怨和對學校的抱怨。總之,畢業季的各種矛盾潛在地影響著學校的和諧穩定和畢業工作的順利進行。這就要求學校各個相關部門,特別是班主任,做好思想教育預案,分析和把握畢業生的心理動態,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索畢業生離校前思想教育新思路、新途徑,做到以人為本,提前預防,整體引導,切實做好畢業生離校前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確保校園的安全穩定與和諧。為此,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按照時間順序,結合實際總結出“六維一體”的畢業生離校教育模式。

一、開展“就業形勢政策與職業規劃教育”——上好一堂就業形勢政策與職業規劃課

每年四月份,各地公務員省級聯考逐漸開展,這個時候大部分畢業生都還在考公務員、考研以及找工作的糾結中,對考研、考公務員及就業形勢缺乏了解,對未來的職業選擇充滿疑惑。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把工作做到前面,以人為本,耐心細致地做好形勢政策與職業規劃教育。讓畢業生了解就業形勢與政策,建立合理的人生職業規劃,消除對即將踏入社會的恐懼感和迷茫感,教育引導畢業生做好應對機遇和挑戰的心理準備,做好合理的職業規劃。首先,我們要認真傳達和落實學生處的就業形勢分析,積極尋找信息,幫助畢業生客觀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用準確的數字和真實的案例讓學生全面了解專業前景,正確處理學生找工作、考研與考公務員的關系,宣傳當前政府為鼓勵畢業生創業的國家政策和當地政策,引導畢業生確立符合實際的就業期望值,增強畢業生對畢業后順利就業的信心。其次,我們每年四月份都會邀請專業職業規劃師為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指導,讓學生樹立“職業規劃”的觀念,克服就業過程中的隨意和浮躁。提前打好“預防針”,讓學生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就業困難做好心理準備,初步引導畢業生合理的工作目標和發展方向。通過以上步驟,使畢業生對接下來三個月可能遇到的情境做好心理準備,幫助他們處理好就業、擇業、心理等困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二、健康心理教育

再上一次特殊的心理課。每年畢業季,除了畢業、離別等正常現象外,還有一些我們不得不正視的普遍問題,如畢業前的消極心理、不正常的情感表達、毀壞公物,甚至為了逃避現實而自殺的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心理上的問題。為此,有必要針對畢業生特殊群體再上一次特殊的心理課程。這次心理課程的針對性要強,要通過心理暗示和認知行為及生命教育等心理學方法積極引導畢業生面對正常的分別情緒,正確面對所遇到的挫折并指出適當的發泄途徑。總之,要通過特殊的心理課程,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畢業生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地離開校園,走向社會。

三、法制安全教育——舉辦一場法制安全講座

舉辦法制安全講座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畢業生認為自己即將畢業,置校紀校規甚至國家法律于不顧,以校園“老大”自居。在校內不遵守作息時間,擅自離校,沖動解決日常遇到的問題。在校外,頻繁的“散伙飯”導致酒后惹是生非等非理性事件。第二個原因是大學生長期在校園學習、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脫節。為了畢業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出校門后能夠遵紀守法,順利融入社會,我們特意舉辦一場法制講座。例如,我校基礎醫學院法醫學系目前共有三名律師,每年五月份,學生實習回來之后的第一堂課就是讓我系的律師講一堂與畢業生緊密相關的法律知識講座。近三年,所有畢業生都順利畢業,文明離校。

四、黨員離校教育——再舉一次右手,重溫入黨誓詞

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對黨員的離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總結和升華。畢業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經行一次正式的黨員離校教育,通過“再次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的形式,增強黨員畢業生在離校之際對黨員身份的認同,樹立對黨的事業的堅定信心,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爭先創優,做好模范,帶好頭。

五、感恩教育——再說一次感謝

畢業的季節除了即將分別的悲傷,在網絡留言里還有畢業生處處可見的感謝話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積極引導好同學們之間以及學生對學校、對老師的感恩之心,開展一次感恩教育主體班會。在這個主題班會上引導學生思考在畢業之際還能為母校做些什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安全文明離校。學校也積極以人為本,為畢業生離校提供便利溫情的服務,讓學生對母校留下美好回憶,增強畢業生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懷念之情,進一步教育畢業生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學會感恩、學會團結、學會關愛。

六、未來有約——寫一封給未來的信

畢業生群體雖然心態錯綜復雜,但都對未來充滿向往。我校基礎醫學院法醫學系在畢業生離校前都會讓學生們寫一封給未來的信。在寫信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展望未來,還能對大學做一個總結,重新梳理大學的點滴路程。這種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的學生反應“寫著寫著眼淚就流出來了”。班主任將這些畢業生的信保存好,等到以后畢業生再相聚時將這些信再交給學生。這封寫給未來的信能讓畢業生們沉靜下來,認真思索那些讀書日子的得與失,思考之后的人生規劃,鞭策他們為未來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奮斗。

“六維一體”畢業生離校教育模式還只是一個探索,實施近三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畢業生懷著對母校的眷戀和感恩,安全文明離校。針對畢業生教育這個復雜系統的工程,還有很多途徑值得我們探討和嘗試。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智新,馮時林.論大學生法制教育[C].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出版社,2002.

篇4

【摘 要】編寫這本校本教材,立足于中職生的實際情況,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是《中職生就業形勢與相關政策》,第二章是《職業與行業》,第三章是《正確認識企業》,第四章是《中職生就業準備》,第五章是《求職面試技巧》,第六章是《開啟成功路》,強調實用性,致力于提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從而順利實現就業。

【關鍵詞】就業指導;校本教材

《中職德育校本課程-課的開發和研究》課題,是我校2015年3月在永安市進修學校申報立項的研究課題。兩年來,在永安市進修學校的關心指導下,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以及課題組每個成員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們進行了大量的課題實驗和艱難的理論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就業指導》校本教材是最具份量的成果性資料。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探索,現總結如下:

1.做好《就業指導》課的問卷調查工作

開發和研究一門課程,一定要注重科學性。在開設《就業指導》課前

一定要了解學生在就業方面的一些認知程度以及對開設這門課的看法,

見解、建議,掌握第一手資料,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就業指導》課的問卷調查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1)確立實驗班級:13學前大專班、13建筑1班、13建筑2班、13汽檢班、14計算機、14旅游、15春招班。

(2)設計調查問卷:我們將《就業指導》課調查問卷分為兩個部分:個人信息部分和就業指導部分,設計了18個問題,覆蓋面廣,可以比較全面地考查學生在就業指導方面的知識,從而為我們進行《就業指導》課的開發和研究提供比較可靠的依據。

(3)撰寫調查報告

問卷調查完,就要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數據統計、總結,寫好調查報告,為下一階段的授課、編寫校本教材打下基礎。

2.開展關于就業指導方面的理論學習,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為順利編寫校本教材奠定理論基礎

“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就業指導》課不僅對學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對老師來說也是如此。課題組成員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要想上好課,自己得有深厚的就業指導方面的理論功底。所以,自開題以來,我們課題組組織了四次理論學習培訓以及一次實驗教師就業指導經驗交流總結會,這四次理論學習分別是就業指導相關理論的學習和當前世界流行的三種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關于聽課評課理論學習以及西方就業理論,特別是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提出的“職業興趣理論”、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MBTI理論和美國施恩教授提出的職業錨理論,這三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提出的新觀點、新思維拓寬了大家的視野,豐富了大家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大家的理論素養,從而為編寫《就業指導》校本教材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3.規劃、設計好《就業指導》課校本教材的具體內容以及人員分工

*一、中職生就業形勢與相關政策(謝永彪老師負責)

(1)中職生就業形勢

(2)中職生就業政策

*二、職業與行業(詹虹老師負責)

(1)職業與行業關系

(2)正確認識行業

*三、正確認識企業(劉潤輝老師負責)

(1)認識并融入企業文化 (分析企業文化的魅力 遵守企業現場工作紀律)

(2)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

*四、中職生就業準備(陳永梅、戴彩霞兩位老師負責)

(1)中職生就業前知識、技能、能力準備

(2)學會設計簡歷

(3)樹立健康的就業心理

*五、求職面試技巧(黃鵬、黃玉蓮老師負責)

(1)關注就業信息

(2)注重職業形象

(3)掌握面試技巧

(4)學會推銷自己

*六、開啟成功路(陳盛輝、陳永銘老師負責)

(1)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2)學會團結協作

(3)提升職場能力

4.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教學公開課,既為校本教材的編寫提供思路,同時也增加素材。在課題實驗過程中,我們共有七位教師舉辦就業指導的教學公開課

(1)2015年10月黃玉蓮老師舉辦《首次就業》教學公開課。

(2)2015年12月戴彩霞老師舉辦《如何求職》教學公開課。

(3)2016年1月黃鵬程老師舉辦《面試技巧》教學公開課。

(4)2016年5月陳永梅老師舉辦《就業前的準備》教學公開課。

(5)2016年5月陳盛輝老師舉辦《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公開課。

(6)2016年12月陳永銘老師舉辦《警惕防范招聘陷阱》教學公開課。

(7)2017年1月劉潤輝老師舉辦《企業文化》教學公開課。

他們上課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就業指導》校本教材設計方案來展開的。

5.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獻資料,拓寬視野,為順利完成編寫工作提供保障。我們閱讀的文獻資料具體如下

(1)教育部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 (教職成【2008】6號)

(2)教育部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 (教職成【2014】14號)

(3)金寶華;《中職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4)方素英;《德育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5)羅小燕;《職業中專校本德育課程開發研究―以柳州師范學校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6)鄭金洲;《走進校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7)桂芳;《中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規劃教材:中職生就業指導》;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

(8)、張明亮;《明亮談創業》;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年

6、開發出統一的《就業指導》校本教材

編寫這本校本教材,立足于中職生的實際情況,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是《中職生就業形勢與相關政策》,第二章是《職業與行業》,第三章是《正確認識企業》,第四章是《中職生就業準備》,第五章是《求職面試技巧》,第六章是《開啟成功路》,強調實用性,致力于提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從而順利實現就業。

7、繼續完善《就業指導》課校本教材

篇5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指導;方法

黨的十提出了“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等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有針對性地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對于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實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么,如何才能幫助大學畢業生順利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崗位呢?筆者針對目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及個人經驗,對就業指導方法作一分析。

1教師講解

采取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方法,對政策性、理論性、思想性較強的課程進行直接的講授,如:就業政策、就業形勢、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及意義、職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就業準備等相關理論。通過講授理論知識,大學生可以了解國內、國際的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就業形勢、本校相同專業學生近年的畢業去向。教師可引導學生定期對自身水平進行客觀的剖析,明確就業方向,明晰日后所從事的職業對自身的要求,從而知己知彼,有目的、有方向地學習,為自己創造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通過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引導,在就業準備方面,包括學業知識、職業技能、社會實踐、綜合素質和心理調適等方面,學生將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以利于自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做好準備工作。同時,教師可通過鼓勵和樹立榜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從而引導和幫助學生自覺地進行自我設計、自我規劃、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2模擬招聘

就業指導是一門參與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模擬招聘這種實踐平臺是就業指導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模擬招聘這個實踐體系,盡可能地把就業指導放到實踐的平臺上去演練,讓學生對求職擇業的過程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并形成初步經驗。一方面老師要精心組織模擬招聘,另一方面學生要勇于參加,要把模擬招聘作為真正的招聘來演練,力求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

模擬招聘要求學生事先對模擬單位及崗位有所了解,準備好自己的推薦材料。訓練方法可以采用分角色進行,部分同學當招聘官,設置問題對應聘的同學進行考查,其余的同學則進行評判打分。模擬現場可以分小組進行,學生互評。指導老師需要綜合觀察、及時引導,并適時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注意多給學生鼓勵,以增強其自信,特別是對部分膽小靦腆、不善言辭的學生,課后應單獨進行輔導訓練,以提高其面試技巧和能力,達到真正過關。

3現場實踐

現場實踐可以安排在大學的各個年級中,其目的就是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使其能較早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就業指導老師應定期組織學生觀摩校內、校外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或人才招聘市場,讓學生身臨其境,切身感受就業氛圍與就業競爭,在體驗中了解應聘的全過程,從而積累就業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入現場參觀之前,應讓學生對招聘有全面的了解,帶有明確的目的,不能走馬觀花。如:本場招聘會有多少家招聘單位?各單位招多少人,有哪些崗位?對學生有何具體要求?學生應聘需帶哪些證件,等等。然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有側重地進行實地考證。回來后讓各小組及時進行分析歸納,并介紹各自的見聞和感受,教師適當加以引導總結,讓學生思考:“距離實際的崗位要求我還存在哪些不足?應該在哪些方面再做努力?”這些深層次的思考和發問,往往能促進學生進一步學好專業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其自身綜合能力。

通過以上幾種就業指導方法,加上學生的個人努力,相信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就業知識,并能在實際就業過程中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學生 創業教育 創業意識

我國的就業形勢嚴峻,不僅損害了畢業生的個人利益,對整個社會的穩定也有一定的影響,然而光是從就業方面來考慮解決對策已經不足以解決就業問題,所以就必須要引導畢業學生自主創業,將就業意識轉變為創業意識,從而緩解就業壓力。創業是一個結合機遇、能力、創造性思維來尋求新的事業的過程,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實現了創業,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還會給其他畢業學生帶來一定數額的崗位,所以創業對于解決我國就業問題以及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等方面均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畢業學生剛從學校出來,沒有經驗與相關知識,創業往往是以失敗告終,所以就有必要加強創業教育,提升他們的創業能力。本文正是基于畢業學生創業能力不足的問題,總結我國創業教育方面的不足,從而提出解決對策。

一、不足

我國相關部門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對高校提出了許多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出臺了許多惠及畢業創業學生的政策,甚至建立了很多創新創業的孵化園,但即便如此,我國的創業教育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1、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足

縱然國家已經有了政策支持,但很多高校領導、大學生甚至是家長都對創業教育頗有微詞,其中包括對創業教育的不認可與意識觀念的不正確。第一,高校領導、高校老師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足。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程和創業政策分析課程,但僅僅是這樣的幾門選修課程是遠遠不夠的,縱然有些高校在這方面有了重視,但側重點卻是偏向于對國家政策的分析和對創業現狀的總結,這樣的做法極其不妥,國家的政策鼓勵創業,并且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創業現狀又往往不太樂觀,所以高校老師這樣的做法就類似于是給了學生一顆糖,甜味正濃立即給了他們一碗苦藥,到了最后留在嘴里的就只剩下苦味,于是很多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都臨陣退縮。第二,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有誤。很多大學生對大學課程是不滿意的,認為課程教學浮于表面,教學往往是在理論基礎上進行,所以他們的學習也就以記憶為主,忽視了思考的重要性,更忽視了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他們也就認為,創業教育也是對理論的教學,不可能涉及到創業技能方面的知識。第三,畢業學生往往因為出生環境的不同而面臨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一般而言,城市學生畢業之后依靠父母親友的關系就能夠迅速找到工作,而農村學生則只能進入求職大軍,他們對學生的工作的要求是穩定,而不是創新。所以他們也就不鼓勵學生進行有風險的創業,更會排斥創業教育。

2、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沒有與學生專業相結合

眾所周知,畢業學生創業依靠的最主要的是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他們大學所學一般只能是一個或者兩個專業,而創業所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知識,他們無法全部掌握。而創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對所學的專業知識的運用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就需要把創業教育與學生的專業結合起來,制定出針對學生專業的不同的創業教育課程。但事實上,我國的創業教育的發展很不足,往往是利用培訓機構或者是課余時間教學,重視不足是其一,其二是未能與專業學科聯系,創業教育整體來說空泛。

二、建議

1、建立并完善創業教育體系

建立并完善創業教育體系主要指的是建立一套具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其內容應該與創業結合起來,更應該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創業教育。就課程體系而言,創業教育的教材最好的就是市場。所以創業教育的課程務必要結合市場需求來制定,所以也就不能夠固定,要隨時變更。教育的重心不應該再是對政策的解讀與分析,這方面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思維能力主要是讓學生在創業中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作出正確合理的分析,創造能力主要是從創新方面考慮,是指學生要學習到想出科學、個性、特色的創業點子的能力,即能夠做出創新而不是一味跟風。

2、加強創業教育教師隊伍的培養

在對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中已經提到,課程的設置應該隨著市場而變化,所以就會給教學帶去了不小的難度,從而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更大。在這一方面,主要考慮兩個內容,第一是老師的專業能力方面,進行創業教育的老師最好是有相關的經驗,對創業市場有足夠的掌握,正如很多學生所提,一個沒有求職經歷的老師來進行就業指導教育是可笑的,如果老師對創業不了解而來進行創業教育依然是可笑的。第二是教學方式方面,老師的教學方式不應該再是單純的口述式、講解式,而是更應該聽聽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的想法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學的重點也應該放在創業技能上面。所以教學方式最好是采用互動式教學,通過互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互動來完成創業教育的教學。

三、總結

本文通過對學生創業教育在我國的具體情況的不足的總結,提出了兩個建議。但本文所提的創業教育的建議僅僅包括課程體系和教師隊伍這兩個方面,課程體系主要指的是建立具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的課程,教師隊伍主要包括老師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方法。除此之外,對創業教育的建議還包括對大學生創業觀念的培訓、建設高校內部以創業為特色的特色文化、加強創業教育的宣傳、在高校建立大學生創業模擬平臺等內容。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高校;創業;創新;挑戰

一、“雙創”簡介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總理提出激勵國民的特有體系,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智能制造”正需要國民以“創新、創業”的思想準備來促其發展。《中國制造2025》以實現制造業“三化”(智能、數字、網絡)貫穿始終,最終實現四大目標:即服務型制造、綠色制造、質量效益優先、創新驅動。

縱觀中國教育發展歷程,“雙創教育”起步晚,發展慢。但是隨著目前全國每年龐大的畢業生人數,使得畢業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培養具有“雙創”思維和能力的大學生成為了歷史的必然和要求。“雙創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最高宗旨是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人才。在“雙創”背景下大學畢業生該何去何從?高校將探索哪些“雙創”的新途徑?是當前形勢下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高校“雙創”教育途徑探索――以云南工商學院為例

第一,重視學生“雙創教育”,積極探索教育新途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未來高校“雙創教育”給出了明確目標,要求全面深化高校“雙創教育”改革。為落實政策,學院高度重視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雙創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組建職業素質教研室,實施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學院設有職業素質教研室,配備專業的就業指導師,輔導學生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創業就業輔導。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勵志教育,特別是創業成功的案例分析,樹立創新的思維和理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業。重視實踐教育,摒棄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使學生對創業充滿興趣和激情。

第二,為學生創業排憂解難。云南工商學院被教育廳授予“蘭茂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稱號,學院積極探索實踐途徑,幫助學子實現創業夢想。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院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有164人,其中從事批發零售業的72人,住宿餐飲業25人,建筑行業17人,文化娛樂業17人,農牧副業的7人,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4人,其他行業22人。我校學生的創業率高達4.8%。

專業的創業導師認真分析了我院大學生實現創業可能會遇到問題和困難,并且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經過分析總結,學生創業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自身經驗不足、缺乏管理經驗、資金短缺、后續支撐力薄弱還有創業項目的選擇以及申請國家政府的創業幫扶資金手續比較復雜等。

針對以上問題,我院職業素質教師逐個突破,將學生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寫入教學大綱,制定解決方案,制定適合我院學生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職業素質課程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極強。

學生從入學就開始學習就業指導課程。大一課程內容為“自我認知”,包括自我分析、家庭環境分析以及社會環境分析,讓學生充分了解自我,認知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教會學生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二開展政策法規學習和職業素質訓練;大三、大四開展擇業、創業心態引導和職場技能的學習。

一方面,學院提出“教師回爐計劃”,即每年寒暑假定期組織相關教師(包括專業教師)深入公司、單位、工廠一線進行實踐學習,進行定向培訓,最終目標是讓教師授課內容具有時鮮性,確保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防止所學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脫節;另一方面,學院提出“專家進校計劃”,即定期邀請企業富有一線實戰經驗的工程師、技術骨干到校任教或者開設講座,確保學院教學與市場對人才能力、素質要求的緊密結合。

第三,積極開創創業實踐平臺。首先,學院組建“云工商創業創新指導工作組”,承擔學院創新方法梳理、總結和課程授課。鼓勵大學生創業團隊進行仿真創新創業實踐,經評符合創新創業條件的團隊,針對不同時段,依據具體情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并提供工商、財稅等方面的創業政策幫扶。

其次,學院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制定出有利于互聯網創業的扶持政策,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創業培訓補貼等各項扶持政策,幫助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最后,為了避免盲目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應當做實落腳點,這個落腳點就是服務區域經濟的支撐平臺。2015年9月15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云南滇中新區的批復》,決定設立云南滇中新區(屬于國家級的新區),并把它打造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學院依托“蘭茂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投資120萬元,重點打造了“眾創空間”項目,主要接納滇中產業新區和楊林職教園區8所高校五年內畢業生創業團隊及企業入駐。為大學生實現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并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業服務平臺,有效實現校園創業的社會化、市場化及網絡化,切實產生創業帶動就業效應,推動創新創業協同發展。目的就在于服務云南滇中新區,推進嵩明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空港經濟區的技術發展和人才儲備,并從大學生群體中孵化出具有“創新、創業”品格的應用技能人才。

2015年,學院5個創業項目榮獲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2個創業團隊人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2人榮獲“云南省創業之星”,2人入選“云南省創業英雄”。創業學生周仁斌“自助蔬果機”項目,已吸引天使投資300萬元;創業學生楊志國的“云南穹鷹文化傳播公司”獲眾創空間免租支持,吸引社會投資100萬元。

第四,打造創新創業的支撐平臺――智能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智能制造”為專業導向。創新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模式創新,“智能制造”專業導向偏重于技術創新,支撐平臺在專利申請、軟件著作、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形成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美國3M公司創建于1902年,是一家全球性多元化的科技型企業,它素以勇于創新、產品繁多著稱于世,在其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該公司一共開發了6萬多種高品質產品,與蘋果公司屈指可數的產品形成鮮明對比,但它同樣可以聞名于世。“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創新、創業支撐平臺建設研究”就是3M公司成功的經驗,經過百年奮斗,孵化出成千上萬具有產業化價值的高品質產品,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三、云南省高校“雙創”教育的可能會面臨的挑戰

第一,形勢一片大好,實施途徑需要不斷探究。

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項國家政策,同時也是時展的需求。創業創新思潮不斷涌現。大數據時代和“互聯網+”,為創新創業實踐提供有利條件,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國家從政策層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勵,比如對各地紛紛興起的“眾創空間”項目進行大力的扶持等。但是,縱觀全國形勢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如何進一步讓創新創業思想深入人心,讓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意識到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接受它,適應它;其次,在進行創新創業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導,經驗不足,實施途徑仍然需要不斷地進行摸索;最后,根據《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推廣“智能制造”,做大“互聯網+”模式,實現從“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如果缺少創新平臺及實訓基地,“智能制造”會成為一句口號,可能會出現像某些廠商,一旦有領導參觀,則展示其高端機械手,一旦參觀完畢,則大布一蓋,與實際生產毫無干系。

篇8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 就業咨詢 就業指導

當前,絕大多數高校已經把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高校就業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充分認識到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掌握求職擇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以及正確認識自我和實施正確的人生規劃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校開始設立主抓就業工作的指導機構,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保障各院系和各部門積極配合,這一切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礎,提供了政策上和物質上的保證。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存在的問題

1.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隊伍不健全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人員人員匾乏且專業水平不高,缺乏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指導人員。兼職人員多、專職人員少且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多高校就業指導人員一般是由過去從事畢業生分配工作的同志兼任的,大多數缺乏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學、咨詢學、勞動人事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法律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知識的專門訓練,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受到很大限制。就業指導從業人員最大的不足是雖然他們擁有一定實際經驗但缺乏就業理論知識的支撐,或者雖具備一定的就業理論經驗,但沒有就業實戰經驗,從而導致了高校就業指導與社會需要相脫節,很難成為高校就業指導領域中的專家和專業人才,也無法瞄準高校就業指導領域的制高點。盡管高校也聘請一些校外人員來學校開講座,但這些人員大都為其他高校或科研機構的專家或教授,在生產實踐第一線的專家很少,很難為學生提供相關職場工作的經驗。目前我國從事高校就業指導的人員尚無統一的規定和標準。學校在聘任的標準上最注重的就是就業指導人員是否熟悉學生工作。這與過去單純地把就業指導作為一項事務性工作的傳統有一定關系。我國就業指導教育的重要性己經得到了普遍關注,但對就業指導教育的人員的培訓還遠遠不夠,就業指導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還滿足不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發展的需要。

2.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內容仍需豐富

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初步建立,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內容與過去相比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不能滿足當前畢業生就業的需要。很多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內容仍局限于政策指導、信息指導和技巧指導。就業指導與服務僅停留在戰術層面,而不是戰略層面。就業指導部門工作內容單一,有一定局限性,大多是事務性的工作,即就業協議書的管理和用人單位需求情況的,組織供需見面會等,對就業政策等僅僅是起到公布作用,并沒有對政策作進一步解讀答疑和宣傳,使有些優惠政策的知曉度和覆蓋面過小。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力度不夠。職業生涯規劃已在各大高校引起廣泛關注,并逐漸被引入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中,成為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補充內容,但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力度不夠,忽視了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步驟和培養未來就業素質的長期準備,忽視了指導學生根據國家需要和社會責任樹立正確擇業觀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忽視了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能力的發展這一核心任務,這就造成大學生難以適應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和社會對職業發展的多種需求。

3.就業指導服務的方式過于簡單

目前高校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工作較為常見的方法是通過召開“畢業生就業動員會”或集中上大課堂的形式進行的,而缺乏針對學生個體特點的專門咨詢和有效指導。絕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主要是在畢業前一學期開設“就業指導”性質的選修課來進行,采取講座的形式,主要介紹就業形勢、往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且要求大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應該說,目前這種大學生就業指導方式,對大學畢業生掌握擇業技巧及提高擇業的成功率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些與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這些臨時抱佛腳式的擇業指導,沒有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而且這種就業指導方式偏重于管理功能且過于簡單,忽視了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服務功能。即使通過學校的就業網信息和提供就業技術也是單向的,沒有形成及時反饋系統,加之高校就業部門信息搜集途徑有限和信息來源分散,致使就業指導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就業指導方式和方法過于簡單,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

二、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

1.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隊伍

專門化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有效載體,專業化和專家化的就業指導隊伍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因此,要把專門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機構和專業化、專家化的就業指導隊伍建設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的首位。

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機構,應該按照三層組織架構:校級領導、就業指導部門和各院系輔導員、專業教員劃分。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應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該實行校級領導責任制以此明確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就業指導部門應根據內外環境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財力及信息等資源,確定畢業生就業目標,制定就業指導工作的目標、途徑和手段的總體規劃,實現由單純的行政管理職能向服務和教育職能的轉變。要確定就業指導部門在整個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中心樞紐作用。在就業指導部門內部設立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門、就業咨詢指導部門、業務辦理部門,三部門輔以各院系成立的以院系領導為組長,院系相關領導、專職就業人員和輔導員為成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小組。

2.豐富就業指導課程內容

過去的就業指導課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各個不同年級同時參加,針對性差且效果不明顯,將就業指導課列入必修課中,能針對不同年級進行不同的課程內容設置。應根據全程化就業指導的要求和各階段不同年級就業指導著重點的不同進行就業指導課程內容改革,建立起一個目標明確、逐步提升和針對性強的完整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面向大學一年級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應該包括其專業認知情況、職業基礎知識和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專業介紹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及相應的職業適應范圍,知道本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通過職業指導理論,使他們了解職業基礎知識,開展學生職業興趣測定、職業性格與價值取向測評和學生職業能力綜合測評等,讓學生能夠全面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確定合理的人生定位,為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好準備。大學二、三年級主要開設的課程內容有求職擇業技巧、就業禮儀培訓、擇業常識準備、資格認證介紹及就業路徑導航等。大學四年級學生進入了畢業階段,此時的就業指導課應該引導學生根據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合理確定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同時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指導,準備自薦材料和做好求職應聘的準備。這一時期的就業指導課程設置應包括就業政策宣傳,就業信息獲取,就業觀念調適,就業心理教育及就業服務指導等。

3.組織實施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

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工作的成功取決于就業指導部門前期的基礎性工作。出發前有關情報的搜集準備相當重要,包括目標市場及當地環境的了解、企業的選擇及校友的聯系方式。充分準備這些資料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就業指導部門中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門主要負責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拓展工作。就業市場的拓展首先在于目標市場的選擇,不要過分集中在以往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上,更應注重對本校畢業生就業熱點、盲點或薄弱地區的選擇。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門要注重搜集目標市場的情報,從宏觀上把握就業市場開拓工作,搜集目標市場的重點單位情報,加強拓展工作的針對性。同時還應注重利用校友的力量,關注校友分布及他們的聯系方式,在總結這些目標市場資料的基礎上制訂不同的就業宣傳資料。其次是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總結的目標單位訪談的內容應該詳細、具體,必須包括走訪目的及學校當年畢業生有關情況的介紹等。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還應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觀和用人特點、招聘方式和招聘程序,了解用人單位當年的人才需求情況,帶回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計劃。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應收集目標單位的簡介及其人事部門工作人員的信息,邀請目標單位到學校開展招聘活動。除此之外要注意與畢業生座談,了解畢業生的最新就業動向并收集校友的先進事跡材料。

市場拓展的最終目的是對學校今后的就業上作有所幫助。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每一次的拓展工作都應各有側重,各有特點,都能給以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鑒。拓展成果的整理及消息的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建立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情況檔案庫。檔案庫的建立首先需要積累信息,市場開發與信息技術部將有效的就業需求信息通過各種途徑及時、完整地向學校傳遞并及時,通過就業信息網將用人單位分布情況以備畢業生和就業工作人員查考。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應將走訪單位的情況和走訪方式、走訪類型、收集需求信息的方式和用人單位性質等如實記錄并提交工作報告,建立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情況檔案庫。其次是傳播信息。通過就業指導課及講座形式,將目標市場的畢業生就業市場行情、目標單位的價值觀及其用人政策等關系畢業生切身利益或對畢業生有幫助的信息及時向畢業生傳遞。最后是分析收集來的就業信息,通過信息分析總結用人單位的需求和未來的就業趨勢等。

4.加強高校畢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一個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引導學生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使其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來增強職業競爭力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自身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機會。高校就業咨詢指導部門理應擔負起幫助大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責任。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首先要以職業生涯規劃為核心創新就業指導課。創新后的就業指導課程應包括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階段即認知自我、認知社會、目標確立、實施策略及評估修正等內容,通過就業指導課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同時注意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網絡課堂,提供在線職業生涯輔導教程供學生在課外學習,并配備就業工作進程面向全校集中播放,供學生網上學習或集中收看。

職業測評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地解決職業生涯規劃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高校應該幫助學生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測評工具,引入權威的職業測評,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在幫助學生完成科學的職業測評后應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測評結果,教會他們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測評得出的有關結果,特別是部分對自己某些個性缺陷的描述或認為與實際并不相符的結論,應將其作為一個參照系,應抱正確的態度。要讓學生知道心理學測試只能是給被測者一個建議,一個參考性意見,不能作為評判性的標準,適合不適合還有待于個人的努力。就業指導老師也應不斷提高對各種職業測評技術的認識,堅持既不虛無也不神化的眼光看待其對大學生求職擇業、職業生涯規劃的幫助,在堅持、發揚原有的好的就業指導方法的同時也充分利用職業測評工具,幫助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三、結語

伴隨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面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嚴峻,我們迫切需要改革當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本文從機構設置和隊伍建設、內容建設及就業指導與服務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設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

[1]鄧基澤.構建全員指導、全程滲透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J].中國青年研究, 2006,(10) .

[2]武麗娜.構建“立體化、信息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J].中國大學生就業, 2007,(15) .

[3]石加友,姜爾嵐.建立完善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及其基本解決思路[J].教育與職業, 2005,(29) .

[4]邱飛.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構建過程中的問題探析[J].遼寧教育研究, 2008,(02) .

[5]姜萍.新時期高校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07,(03) .

[6]郭利偉.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J].中國大學生就業, 2007,(Z1) .

篇9

關鍵詞: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就業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0-262-02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經歷了多次改革,已從20世紀80年代初,由國家負責、按照計劃統一分配,即“統包統分”就業制度轉變成由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性格特質、職業規劃等方面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但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和發展,畢業生就業時仍面臨著及時就業、準確擇業的難題。如何促進畢業生合理的就業,不僅影響畢業生本人未來的發展,又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加強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系統工程。

所謂就業指導,就是在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指導下,為即將就業的社會勞動力提供教育、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社會職業需要,選擇最能發揮自己才智的職業,通過有效地與職業崗位相結合,促進社會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它主要包括:政策指導、思想指導、技術指導、職業和業務指導四個方面的內容[1]。為了進一步做好該項工作,應該從注重職前教育與引導、求職指導與服務、跟蹤就業質量、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

一、加強職前教育與引導工作

1.開設專業講座及就業指導課程

就業指導工作并非畢業班才應開展的工作,早在新生入學時就應著手進行教育。通過入學教育讓新生了解自己所在的高職院校的性質和定位,所學專業的特點;通過各種專業講座和活動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及目前本行業的發展狀況,以便能夠明確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為大學期間的學習做好準備。

當學生經過一個多學年的專業學習,進入二年級下學期時,應該給學生開設至少一學期的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選修課程以及開設一些具有意義的就業講座,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就業指導教育,幫助學生了解一定的就業形勢與政策、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通過模擬課堂、實戰演習,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求職與面試技巧,了解企業單位面試官的心理,使得在之后的求職中做到臨危不亂,還可以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給學生進行求職與職場的經驗介紹,增加學生的社會經驗,做好從學生到求職者的角色轉換。

2.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許多學生在求職就業的時候表現出比較茫然,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樣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樣的工作適合自己,這些都說明了學生沒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對所學專業和各種職業不夠了解,心理上沒有做好就職的準備,如果大學期間,鼓勵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就能讓學生心理上盡早進入入職狀態,初步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組織或者個人把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制定有關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2]。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除了開設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等相關課程,進行理論教育之外,最主要的是自我分析,通過測評系統幫助大學生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性格特質、工作能力、職業傾向性等方面,使學生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確定自己的人生與職業目標,并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之后的求職打下基礎。此外,還要通過各種活動如創業大賽、專業科技競賽、學生社團活動等進行團隊訓練,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重視頂崗實習、社會實踐工作

高職院校是專為社會培養技術型、應用型、動手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我國高職教育的重要特點。學校在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動手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便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學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以及不少于半年的集中式頂崗實習,可以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結合,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認識社會、了解企業、認清就業形勢、轉換就業觀念、增強職業意識和崗位責任感,盡快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縮短就業鏈條,節約就業成本,提高就業競爭能力,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3]。有些學生由于實習時勤奮努力、踏實認真,被企業主管看好,提前錄用為正式員工,使自己、企業、學校處于“三贏”的狀態。

二、注重求職指導與服務工作

1.加強就業政策的宣傳力度

為緩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促進就業增長,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家出臺了許多面向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優惠政策,但是真正了解這些政策的學生少之又少,據不完全統計,稍能了解國家就業政策的不到畢業生的3%,那出臺政策的意義也沒法充分發揮。因此,輔導員首先應該及時了解當年的國家和地方的有關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向學生宣傳,并鼓勵適合的畢業生應征入伍、自主創業、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且做好相關的手續辦理工作。

2.及時有效地做好招聘信息服務工作

為了做好系部就業工作,輔導員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市、學校、專業、專場招聘會,在招聘現場指導、推薦學生選擇適合的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疑問做解答。由于最后一學期,許多同學不在學校,就業信息的及時傳達比較困難,這就要求加強信息網絡的建設和班級中班干部和聯絡員隊伍的建設,通過移動飛信、QQ群、網絡信息資源共享,聯系班級信息聯絡員等方式快速有效的將最新招聘信息宣傳到位。對于上門聯系學校的用人單位,要認真了解情況,審核資質,根據企業招聘要求,選擇推薦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優先推薦家庭貧困、就業困難的“雙困生”,來自偏遠地區的學生,以及性格特質、專業能力符合要求、真正需要就業的學生進行應聘,并及時做好相關記錄。此外,對于學生當前的實習就業情況要做到及時的跟蹤了解。

3.做好學生求職中的心理輔導

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在求職就業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例如,有些學生求職時信心不足,認為自己的學歷不高、學校名氣不響、自己成績與能力都一般,處處不如人,產生了自卑心理;有些學生在求職過程屢屢面試失敗、遇到挫折、看到就業難,產生了抑郁心理;有些學生自我定位不準確,發現理想與現實差距大的情形,產生了焦慮心理;還有些學生看到周圍同學找到待遇好的工作而盲目的攀比,不斷更換單位,形成攀比心理等等。這些心理都將直接關系到學生求職就業的成敗。當面對眾多學生心理問題時,輔導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首先鼓勵學生建立起自信心,看到自己的優勢,對自己的興趣特長、個性能力有正確的認識,對自己做正確的定位,確定最為適合和發展的職業方向,不能盲目跟風、攀比。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困難,要不能氣餒,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經驗,在失敗中總結方法,堅持不懈,不斷努力,面對壓力要學會自我調節,而且面試時要學會揚長避短,最終一定會找到最為適合自己的職業。

4.切實做好就業手續辦理工作

對于應屆畢業的高職院校畢業生來說,很少有人知道就業手續如何辦理,就業相關材料的用途以及它們的重要性,而這些又和畢業生的切實利益息息相關,作為輔導員,在整個手續辦理的指導與服務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第一,在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的制作、畢業生生源地信息審核過程中一定要仔細,不能出任何差錯。第二,要耐心的給學生講解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和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含義、用途,并重點強調此材料畢業生每人一份,要妥善保管,不得隨意丟失。第三,在畢業生正式通過所有應聘流程且用人單位錄用通知時,要提醒畢業生及時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或勞動合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方簽字蓋章的協議書交到系部并辦理報到證。最后,指導學生在畢業后持就業報到證、畢業證、身份證和就業相關證明到生源地或單位所在地派出所進行辦理戶口遷移手續[4]。

三、關注就業質量,提高就業指導水平

1.注重就業信息跟蹤調研,提高就業質量

如何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做及時準確的掌握,這需要對就業信息進行跟蹤和調研。通過工作能力調查與測評系統,畢業生本人在線答題,對畢業生目前工作單位、工作崗位、薪水待遇、自身業務能力、未來發展空間以及專業知識運用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對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做準確的評估;通過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與分析,掌握社會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的認可度;通過邀請畢業生回校,舉辦畢業生懇談會,切實的了解畢業生目前真實的就業狀況,什么樣的人才符合市場的需求,鼓勵畢業生為母校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適時的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改進教育與引導方法,并不斷總結經驗,從根本上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2.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提高指導業務水平

就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從事這項工作的教師掌握就業政策、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5]。而目前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大多來自各種專業,就業指導隊伍不夠專業化,業務水平不夠高,經驗不夠豐富,因此,應該對就業指導人員進行專業的、系統的進修、培訓和訓練,要求取得職業指導師資質等。此外,還要對以往所做的工作及時的總結,定期交流,不斷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水平。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還要注重個人素質的提高,增強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細心、耐心地對待就業指導工作,通過從專業素質和個人素質兩方面入手,進行就業指導隊伍的建設,才能切實地做好就業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 吳漢德.大學生就業指導[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18-24.

[2] 楊河清.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22-30.

[3] 李志明,鄒敏.加強頂崗實習管理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意義[J].職業,2010,(30):30-31.

篇10

關鍵詞:小課堂自主學習 挖掘潛能

隨著時展和形勢變化以及人口的日趨老齡化,目前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做好新時期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已成為我們面臨及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現狀分析

隨著離退休人員數目逐年增加,對其進行管理服務問題也日益清晰:一是人數龐大。二是年齡進入高齡期和高發病期,情感上講對組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三是居住分散,管理難度大。四是管理服務工作政策性強。而對于從事管理服務的工作人員也存在如下困難:工作人員偏少,知識層次結構不均。通常工作人員與離退休人員的比例為1:100,從事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的人員大都未經過系統地學習培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能適應離退休工作形勢的發展和任務的變化。從客觀上講,創新服務管理方式勢在必行,現提出適合在全體職工中開展的“我來當老師”小課堂活動。

二、開展小課堂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每個人準備課程授課,倡導和鼓勵工作人員學習業務知識、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思想水平,滿足個人素質提升的需求,提高政策運用能力、服務管理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這是做好管理服展ぷ韉幕本前提,也是提升各項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證。

三、活動計劃與活動步驟

首先針對單位實際情況與人員數量,制定“我來當老師”授課時間運行表。全年全部員工輪流一遍,課程自行準備,授課內容、地點、形式不限,要求能發揮出個人特長,或能體現個人崗位上的業務技能。每位職工需根據運行表提前著手準備素材,平時工作中不斷積累,把自己好的工作方法和業務及專長同大家一同分享。這樣可促進職工從自身素質上下功夫,在能力素質優化上下功夫,在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上下功夫,從而開創性地做好非在職群體管理服務工作。

活動實施階段:

1、準備階段:每位員工根據運行計劃表精心準備課程

2、審核修改階段:員工準備好課程后,分管領導負責給予修改審核潤色,保證課程的質量和效果。

3、員工分享交流階段:在每次員工授課后,根據授課內容進行總結和交流,實現以“講”為載體,“獲取、吸收”為目的,共同學習交流,提升工作水平。

4、年底評比階段:在年底對每位員工授課內容進行評比,設置獎項“最佳精品課程獎”、“最佳展示獎”、“最佳創意獎”、“最佳潛力獎”等十佳獎項,對于活動中表現突出者給予獎勵。

四、可行性分析

現在一個離退休管理單位,工作人員除了要承擔老同志的穩定和文體活動,還承擔著辦公室、人力資源、組織、工會、計生、安全、紀檢、財務等具體的業務,新形勢、新常態的大環境賦予了工作人員新的使命、新的責任,職工對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細化工作迫切需求,在開展的活動中職工能夠積極挖掘個人潛力,最大限度發揮個人創造力,凝聚團隊力量,在職工中形成了大家互相探討、互相督促、互相學習的良好氛圍。有了“我來當老師”小課堂這個平臺,員工才能更好的挖掘個人潛能,在授課中獲得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相互交流分享溝通中提素質,使廣大職工既成為本崗位的專家,也要成為精通旁類的“雜家”,最終更好的提升各項離退休管理服務。

五、活動的實際應用效果

活動在黃河鉆井老年綜合管理五站實施進行。單位領導班子首先做好模范帶頭作用,班子成員率先精心準備了豐富實用且精彩的授課,內容涵蓋了公文與信息寫作、團隊精神、老年業務知識等內容,課堂憑借其特有的氛圍輕松、開展便捷、自主靈活的特點,贏得了職工的一致好評,目前管理五站小課堂當老師活動成果凸顯成效,廣大職工積極樹立了堅持學習、勤奮好學的意識,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形成持久的、濃厚的相互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將每名職工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知識、技能主動的傳遞者,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