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導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22:16: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等教育導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導論

機械工程導論課程改革初探

一、“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南京林業大學機械類招生從2016年開始實施,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在2016版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制定時明確要求機械工程導論課程既要滿足教育和教學的需求,又要適應機械大類招生和人才培養要求。(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高等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各類高級專門技術和管理人才,機械類專業是高等教育工科門類重要的分支,對新生而言,大學課程,特別是機械類專業課程的學習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與高中學習有很大差別,能否適應這種變化,不僅關系到大學階段的學習成績,還與后續的職業發展息息相關。因此,開設機械工程導論課程非常重要。(二)適應機械工程領域發展的需要。機械類專業的畢業生要求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團隊合作能力和國際視野,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有效運用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原理解決機械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以實現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機械工程導論課程作為早期的專業知識教育課程,其課程內容的內涵建設尤為必要。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安全是當前我國機械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這些變革使得機械類專業的內涵越來越豐富,面向現代機械發展趨勢,改革機械工程導論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更好地幫助新生了解機械工程專業的背景、專業知識鏈的構成,國內外機械行業的最新發展概況和趨勢。(三)引導專業分流的需要。大類招生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學生的專業選擇問題,學生在報志愿選擇專業的過程中存在著專業理解不足,認識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開設專業導論課程可解決學生對專業的困惑問題,使學生建立起對本專業比較全面的、概括的初步的認識,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加理性地選擇專業,對專業分流起到導航作用。針對本校機械類3個專業的特點,開設一門可融合原有3個獨立專業導論課程的新的“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非常必要,這也將是該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四)課程教學與評價的需要。機械工程導論課作為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要滿足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其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科概況、課程設置、就業前景和領域等,培養專業興趣,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及從事的工作崗位有比較清晰的認識,為提高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工程倫理意識,根據課程特點,以工程教育認證為標準,以現代工程教育理念為指導,應該科學地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考核方式等方面設計機械工程導論課程。

二、“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改革的具體舉措

(一)專業導論課程的目標定位。機械工程學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學科之一,也是對人類社會進步具有巨大貢獻的工程領域之一。三百多年的發展可以說是一部燦爛輝煌的工業文明史,在世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制造業的發展和變化是令人炫目的,設計手段、制造理論、工藝方法不斷推陳出新,微電子技術、控制技術、信息與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生物技術與機械學科的交叉、滲透、融合,逐步形成了制造科學與技術的許多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成果[3]。機械工程學涉及的專業方向很多,如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電子、過程裝備等等,對于剛入校的新生而言,專業選擇存在專業不了解、盲目跟風的問題。在了解和選擇專業的過程中,高校應該進行相應的課程安排和咨詢指導,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專業性強的信息,便于學生找到與自己個性特點相匹配的專業。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啟蒙教育”課程,不僅描繪了機械工程的發展歷史,也展示了當今制造業的設計手段、加工方法、服務領域、機械制造業的未來發展方向[4-5]。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對制造業有一種豁然開朗、回味無窮的感覺,通過了解不同專業的發展方向、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就業領域,能從設計、制造、機電、控制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選擇適于個人發展的專業方向。因此,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定位是為機械類招生的生源對象提供全面而清晰的本校機械類專業認知平臺,對專業分流起到導航作用,同時為以后專業課程學習起到先行先導功能和宏觀統領作用。(二)專業導論課程的內容設置。機械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針對入校新生對機械類各專業最關切的問題,如:針對機械類的幾個專業是干什么的、專業需要學什么、畢業后自己能做什么等問題[6-7],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為學生答疑解惑。本校機械工程導論課程設置為16個學時(1個學分),主要包括機械與機械工程、機械類各專業內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學習規劃及方法4個篇章。1.第一篇機械與機械工程從介紹機械、機器、機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入手,通過18世紀工業革命到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機械工程發展歷程、機械工程在各領域的成就、機械工程的社會重要性的教學,讓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加強、堅定學生的專業信念。2.第二篇機械類各專業內涵以學科門類、機械類別為索引,并結合本校機械類專業特點,特別強調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電子及過程控制在機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先進性,介紹機械設計方法引導學生對機械語言———圖紙的認識,了解設計是機械產品的靈魂,而力學和運動分析是設計的關鍵;介紹先進制造技術引導學生了解機床加工、特種加工、工藝規程等最新制造技術,明白中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發展意義;介紹機器人、數控技術等控制技術對機械產品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化及信息化是機械工程將來的重要方向;介紹過程裝備及其系統的狀態和工況進行監測,控制方法,讓學生認識到生產過程的有序穩定是提高過程裝備的可靠度和功能可利用度的關鍵。通過對機械類中不同專業的內涵、特點、畢業生可從事的工作崗位、發展目標與前景等方面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專業門類,了解自己對不同專業門類的興趣,為后期專業分流奠定基礎。3.第三篇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由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構成,高等學校課程體系主要反映在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比例關系上。考慮機械類招生和培養模式,涉及3個專業的課題體系具有異同性的特點,(1)4年總學分為175左右,前1.5年的課程是完全一樣,后2.5年的課程根據專業需求可設置不同的課程,滿足大類招生和專業分流的需求;(2)為了滿足機械大類人才培養需求,各專業均設置有大類通識課程、專業基礎選修課(大類公共部分)、實踐教學(大類公共部分);(3)為了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各專業均增設了創新拓展模塊。對課程體系的介紹能幫助新生了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知識結構,了解課程模塊的比例與學分分布,了解理論課程及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及各專業課程內在的邏輯關系,了解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有助于制定學習規劃。4、第四篇學習規劃及方法對大學生而言,大學課內成績是基本,大學提倡自主性學習,課堂學習、網絡線上學習、交流討論、聆聽學術報告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此外大學期間還要注重能力培養,包括:(1)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社會獎學金,學校獎學金;(2)榮譽:江蘇省三好學生、江蘇省優秀學生干部等等;(3)學科競賽:數學、英語、力學、機械設計、機器人等;(4)大創項目: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5)科研成果:本科生授權專利、、軟件著作等;(6)畢業論文: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優秀畢業設計。了解這些目標和方法,有助于新生更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有序地、循序漸進地完成大學學業和既定目標。(三)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模式。專業導論課內容主要是以課堂介紹為主,以學生了解或比較熟悉為深度,具有難度不大但信息量大的特點。針對該課程的特點,以上述四大篇章為索引,結合專題講座、視頻演示、小組討論等形式開展教學。譬如,在課堂教學中邀請教授對所研究領域的知識學科發展概況、學科發展前沿問題等進行專題講座,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從而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來了解專業內容;借助國際知名企業產品制造視頻、工業機器人作業視頻等等,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先進制造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提升專業認知度。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教學團隊由各專業負責人組成,將專業特點與本校科研方向集合,將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案例相結合,將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反映工程職業能力和標準,緊靠機械工程發展和專業的前沿。(四)專業導論課程的考核評價。課程考核的內容與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強的促進和導向作用。基于目前專業導論課的考核沒有統一的規范要求的實際,建立適應專業導論課特點的考核制度,對檢查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非常重要。專業導論課課時較少,課程主要是引導大一新生對本專業相關內容有所認知,進行專業啟蒙教育的課程特點,機械工程導論課的課程考核采取小論文的形式進行。論文包括五個主題內容:(1)入學前對機械工程的認識;(2)目前對大學課程學習的認識;(3)談談專業導論課后對機械工程的了解;(4)談談對機械類專業即“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械電子、過程裝備”等專業方向的了解;(5)制定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規劃。論文要求字數不少于3000字,層次清楚、主題突出、觀點明確,其中對專業的了解要有自己的觀點;論文格式規范、語言流暢、文字表達能力強。論文的評定標準主要體現在:(1)論文內容充實程度,占20分;(2)專業學習體會的深刻程度,占50分;(3)文字表達的邏輯性及流暢程度,占20分;(4)書寫的規范程度,占10分。根據論文的評定標準,機械工程導論的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5個級別。優秀(90分-100分):針對機械專業論述很詳盡。文理通順、收集數據正確、資料新穎、內容翔實。論述清楚,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或心得,滿足撰寫論文要求。良好(80分-89分):針對機械專業論述詳盡。文理通順、收集數據正確、資料翔實。論述清楚,有自己的見解或心得。滿足撰寫論文要求。中等(70分-79分):針對機械專業論述內容較充實。文理較通順、收集數據正確、資料較充分。論述較清楚,無原則性錯誤。滿足撰寫論文要求。及格(60分-69分):針對機械專業論述內容單薄。文理基本通順、收集數據正確,論述較清楚,無原則性錯誤。基本滿足撰寫論文要求。不及格(<60分):針對機械專業論述內容過于簡單。內容混亂,語病多,沒有體會。專業導論課程的考核注重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考核,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培養、形成及提高,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目前,各高校對專業導論課的認識和教學研究尚未達成廣泛的共識,專業導論課程的開設尚處于探索階段,本校就機械工程導論課程的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及實踐,對于高等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實踐證明,機械專業導論課的設置,對引導機械大一新生了解專業,明確專業學習目標,培養專業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等方面都起到了較為明顯的積極促進作用。

查看全文

工科通識課程人文及科學精神培養的方法

摘要:文章以通識課程《道路橋梁工程導論》的教學為例,探索工科課程對學生人文及科學精神培養的方法。教學實踐表明,學習歷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時代責任感,勇于創新、學科融合等人文與科學精神。最后,提出一些更好地發揮教學效果的建議。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導論》;通識課程;人文及科學精神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教育的理念開始從成才教育轉變成人教育[1],通識教育是實現成人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1]。為了適應新的教育理念,武漢大學從2003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嘗試通識教育,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較系統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工科課程只能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實際生產技能;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工科課程注重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忽視對學生人文及科學精神的培養。本文結合工科通識課程《道路橋梁工程導論》的教學實踐,探索工科課程中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人文及科學精神。

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養

近現代以來,由于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經濟落后于西方世界,社會上彌漫著崇洋媚外的風氣,導致部分大學生產生民族自卑感,認為西方優于我國。對于這種現象,在《道路橋梁工程導論》課程講授過程中,教師不要空洞地批駁此類現象,而是用我國古代領先世界的路橋科學技術及輝煌的路橋建設成就進行有力回擊,如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引用4000多年前我國就開始道路工程并用現代機械工程里的齒差原理制造出的古代導航儀———指南車(見圖1)[1]、3000多年前我國開始把道路分成公路和城市道路并在2000多年前應用現代力學中的溫度應力原理開鑿巖石修建棧道(見圖2)和隧道(見圖3)、1400多年前我國修建的世界上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座敞胸式石拱橋———趙州橋(見圖4,歷經多次洪水和地震的考驗,至今仍然在使用等)……這些在當時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路橋科技史料,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我國古代科技水平的先進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查看全文

工商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剖析

[摘要]工商管理專業作為高校眾多學科專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業,它培養了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實際需要的管理人才。要建設好工商管理專業,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是一個關鍵問題。在湖南農業大學工商管理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設置中,該有的課程沒有,存在內容重復的課程,存在設置不合理的課程。同時,課程設置與專業培養要求、自身辦學條件和學習規律的匹配度不盡如人意。因此,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需要調整課程模塊比例,豐富課程內容,優化課程進程。

[關鍵詞]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與關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課程目標的實現、課程實施的進行以及學生的培養方向,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證。如何對當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改革與創新,進而設置符合時展要求和社會需求的工商專業課程,已經成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1]湖南農業大學于1998年由湖南省教委批準設立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當年納入了國家全日制招生計劃。經過17年的專業建設,目前學校工商管理專業已具備一系列的發展優勢:師資隊伍年輕且學歷層次較高,專業建設投入逐年上升,教研科研水平提高較快,教學實習基地初具規模等。[2]可是該專業依舊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課程設置的優化就是其中的重點。

一、湖南農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一)目前課程設置基本情況。目前,湖南農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課程結構按照學科知識邏輯與技能訓練的先行后續關系依次分為四大模塊,分別是通識教育、專業課、實踐教學和素質拓展,達到畢業要求需學習的課程和相應學分情況如下。通識教育模塊中的公共必修課需修62學分,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語、體育、數學、計算機、創業就業教育、軍事理論、安全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指導、形勢與政策。公共選修課需修6.5學分,課程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審美四類。專業課模塊中的專業必修課需修55.5學分,課程包括統計學、運籌學、組織行為學、電子商務、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學、創業管理、管理溝通、企業會計、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專業導論、項目管理、管理學原理、微(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生產管理課程。專業選修課需修15學分,課程包括財經應用文、工商管理專業英語、企業管理咨詢、經濟法等。實踐教學模塊需必修25學分,課程包括軍訓、專業公益勞動、入學教育、英語教學周、社會調查、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實踐、企業戰略管理教學實踐、EPR沙盤綜合實訓、創業管理教學實踐、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教學實踐、畢業(教育、實習、論文)、調查報告。素質拓展模塊需選修4學分,課程包括大學生學術科技活動、文明道德活動、文化藝術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個性發展活動、就業創業活動六大類。(二)目前課程設置的可取之處。1.課程設置模塊完整,進程有序《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培育目標是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具有國際化視野、創新意識、團隊精神,具有實踐能力與溝通技能,能夠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機構從事管理工作或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3]一個良好的課程結構必須在各模塊之間分配合適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才能有效驅動學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訓練管理技能。[4]根據上述課程設置情況來看,課程設置模塊完整,進程有序。2.理論課與實踐課相輔相成湖南農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注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國際視野、創新創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能夠從事管理、理論研究和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5]學校在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實踐教學中通過相關的實踐課程設計和運作,分別在英語教育、計算機教育、會計學原理、統計學、運籌學、電子商務等多門課程中為學生開設了與理論搭檔的實踐課程,最后搭配專業實驗和社會調查、課程實驗與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這些實踐課程的設計除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3.素質拓展課程特色鮮明大學生素質拓展是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能力培養體系,是提高學校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實現畢業多證上崗的主要途徑。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教育,通過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同時也符合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目前,學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前基本都能獲得人力資源管理師、物流師、初級會計師等執業資格證書。另外,素質拓展項目中還包含各種校內、省內、國家級的創新創業大賽、市場營銷大賽、體育運動比賽等活動,以在實踐中發現學生自身的特長和愛好,提升學生引導力、想象力與行動力。(三)目前課程設置的不足之處。1.該有的課程沒有根據前面的課程設置情況可以發現目前學校開設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該有的課程沒有的情況。公共必修課要求所修學分為62分,占總學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塊:政治教育、數學教育、英語教育和體育教育。從學分的分配上,四大塊依次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見,數學教育、英語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識教育課程中獨占鰲頭,而計算機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明顯被忽視;公共選修課限定在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和藝術三個方面,提供了上百門左右的課程供全校所有專業的人選修,公共選修課必修6.5個學分,只占總學分的3.8%。公共課中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達到了9.7∶1,選修課的比例偏小同時選擇偏少。專業必修課程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規定的專業核心課程開設。專業核心課程占418個學時,26個學分,可是實驗學時只有106個學時,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課程開設了相應的實驗課;專業選修課安排了240個學時,15個學分,占總學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專業選修課增加了48個學時,3個學分。雖然專業選修課的比例增加了,可學生可選的范圍十分有限,為12門課程選8門,且專業選修課中沒有實驗課。素質拓展是學校的特色課程,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集中體現,與學生未來的就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其課程設置數量充足,可只有4學分,占總學分的2.3%,這個比例明顯偏低。2.存在內容重復的課程目前學校設置的課程還存在可有可無的課程:公共必修課中數學課程開設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三門課程,各個專業對數學知識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專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集中開設一門課程。專業必修課程中的會計學原理,是初步介紹會計學相關知識的,與專業基礎類課程的企業會計課程存在內容的重復。同樣,統計學和管理信息系統都是以經濟數據為對象,運用統計方法分析經濟變量關系,從而為經濟和管理決策服務的。這些重復的課程不僅會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而且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3.存在設置不合理的課程目前學校設置的課程中,有些課程完全可以去掉:一個學校的專業特色可以通過專業選修課來體現,目前學校開設的專業選修課沒有根據學校本身的辦學條件和資源創辦有特色的課程。專業選修課中政治經濟學和金融學這兩門課程與工商管理專業實際聯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換成其他課程;工商管理專業英語應該與公共基礎課里的英語課程相融合,這樣既能減輕學生負擔,又加強了課程專業性;實踐教學中的英語教學周應該與平時的教學結合起來,而不應該再占用課時。

二、具體課程設置的匹配度分析

查看全文

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摘要: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為了落實課程思政,本文以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為例,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根據專業導論課程內容,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積極挖掘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元素,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專業自豪感、資源節約意識和愛崗敬業精神。

關鍵詞: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016年參加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在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上海大學首先跨出實施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第一步,首創“大國方略”特色課程在全國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2017年了實施綱要,并要求將上海在高校“課程思政”方面的取得的經驗向全國推廣。[3]“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不同,不能把兩者概念混淆,但是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過程中,兩者缺一不可,屬于同向同行。[4]為了開展“課程思政”,把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專業課課程過程中,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將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課程作為本專業的試點課程,組建專業導論課程教學團隊,積極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專業導論中,實現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5-6]

1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概況

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為面向大一新生的專業基礎課,是該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采礦工程是艱苦專業,再加上前幾年家長對煤礦的印象較差,造成全國采礦工程專業的學生基本上有轉專業的想法,尤其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導論課程就擔負起向學生介紹采礦工程專業是干什么,目前行業發展到什么水平,學了采礦工程專業有什么用,畢業了能去干什么,希望通過這門課讓學生對采礦工程專業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也擔負起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環境保護意識、愛國情操、社會責任意識、專業自豪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等任務,因此專業導論課開設了以下幾部分內容:采礦工程簡介及安全現狀分析、中國煤炭的開采歷史、煤的形成及分類、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采礦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采煤工藝概述和礦用設備概述。

2采礦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目前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從缺到有高校教育財政的政府責任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財政陷入了困境,原因包括規模擴大過快、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但政府同樣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高等教育財政中政府責任缺位體現在投資責任缺失和轉移、效率與公平問題突出、法制建設滯后、多元籌資缺乏政策供給和中介組織發展緩慢等方面。可通過增加公共財政投入、促進制度變遷、開源與節流并重、加快高等教育財政法制化進程、培育和管理中介組織以及建立高等教育財政問責制等措施來實現政府責任的回歸.

[關鍵詞]高等教育財政;政府責任;缺位;歸位

Abstract:Since1990\’s,highereducationfinanceinChinahasbeeninamess.Thereasonslieintheex-cessiveexpansionandimperfectsystem,andthegovernmentbearsaninescapableresponsibility.Theab-senceofgovernmentresponsibilityincurrenthighereducationfinanceismanifestedinthefollowingways:theabsenceofinvestmentduty,

thestrikingequityandefficiencyproblem,thebackwardlawconstruction,theslowprogressinintermediaryorganization,andsoon.Tomakegovernmentresponsibilitybe

present,itisnecessarytoincreasepublicfinancialinvestment,topromotesystemreform,tolayequalstressonopensourceandreducingexpenditure,toacceleratethe

institu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finance,andtoestablishtheaccountabilitysystemofhighereducationfinance.

查看全文

材料科學雙語教學實踐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加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學科知識體系不斷交叉融合。為了縮短與他國的信息交流距離,盡快與世界接軌,我國迫切需要既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又精通外語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雙語教學已經成適應時代需要的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成為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2001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在高校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其中“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還特別強調“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專業,更要先行一步,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要達到所開課程的5%至10%”。這份文件的頒發,不僅使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目的、意義、必要性和重要性得以升華,而且對推動全國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將發揮重要的指導價值J。國內的一流院校已率先引進國外先進的原版教材,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推行雙語教學。而地方院校也應該積極科學地應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趨勢,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科和模式,積極探索和開展雙語教學。

一、制約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雙語教學開展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理工專業課程教學一般僅使用母語授課,只在有限的公共英語課和專業英語課上采用英語教學。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高校對雙語教學重視不夠,另一方面是專業課教師的英語水平有限。盡管理工專業課教師多數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背景,并且在長期跟蹤領域前沿的過程中形成了較優秀的英語讀寫能力,但由于缺乏英語交流環境,其英語口語能力普遍較弱,甚至有的發音還不夠標準。這就導致了教師在授課時不敢或是不愿說英語,從而限制了雙語教學的開展。另外,學生們長期以來普遍重視讀寫,忽略聽說,一定程度上給雙語教學帶來了困難此外,相關外文課外參考資料也不夠豐富,雖然互聯網上知識繁多,但是內容散亂,無法形成系統的教學資料。盡管可以采用引進國外優秀教材的方式彌補這一缺陷,但是由于地方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若直接使用引進的原版教材,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感覺理解困難,甚至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這樣不僅難以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目的,而且會導致學生失去本該輕松掌握的專業知識。因此,編寫結構合理、詳略得當、有所側重的中英文對照教材顯得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傳統的教法、學法和教材都制約了雙語教學的開展,但開展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雙語教學仍勢在必行。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是湖南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必修學位課,于大三第一學期開設,在金屬材料專業(本科)的教學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既涉及到材料的發展和各種材料的特點,又需要講述材料科學與材料工程的基礎知識。其主要特點如下:

(1)覆蓋面廣——涉及史學、物理學、化學、材料學、工程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

(2)內容新——盡管人類使用材料已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但材料科學與工程在2O世紀五六十年代才形成一門完整的學科,目前仍處在高新技術的前沿領域,內容日新月異;

查看全文

論文的格式:經濟學本科畢業論文輔導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經濟學本科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許多學員由于缺乏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經濟學本科學員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一、畢業論文及其寫作要求

(一)什么是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從文體而言,它是對教學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價值的論說文.從側重點不同,分為學術論文和理論論文。經濟學本科的畢業論文一般為理論論文.理論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來探討、論述理論問題,表述理論研究的成果,或應用理論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說明、提出對策辦法,并提升到理論高度的一種著述文體.由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具有總結理論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性質,就不能簡單地重復已有的結論,而是從已知求未知,具有一點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觀點、主張。

(二)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

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員要有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絕不可應付了事。

查看全文

新形勢下計算機專業教學研究

摘要: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課程思政理念化、新工科建設和疫情線上教學的新形勢,重新分析計算機教學的四個形勢的內涵,有助于對現狀的重新審視,并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關鍵詞:新形勢;計算機專業;教學研究

當下,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這種新形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新的即將普及的大眾化新形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并呈現出了“大眾化、多樣化、國際化、終身化、信息化”的趨勢。高等工程教育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遵循上述趨勢進行了多次轉型,從注重技術應用的“技術范式”轉換為注重科學研究的“科學范式”,又轉換為注重實踐的“工程范式”,并時刻瞄準未來的新范式[1]。實際上,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自1999年已經開始,并且已經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可以說即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嶄新時代。計算機專業的人數擴大最為明顯,主要由于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等技術讓人人都潛移默化地感受、享受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帶來的快捷方便的改變,可以說計算機專業最能直接體現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變化的重要性。二是新的課程思政理念要求的新形勢,在2016年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這是我們新的歷史時期發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時展規律。三是新的工科教育背景的新形勢,從2017年2月開始,教育部先后了《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關于推進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目的在于加強對當代新工科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提高各方面實踐創造應用能力,而且為培養實現自身價值的應用復合型人才,對教學效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標準,同時促進了計算機專業教學內涵質量的實質性的全面提高。四是疫情線上教學挑戰的新形勢,2020年伊始,面對疫情,教育部文件明確指出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高校也紛紛開展以線上教學為主的教學新形式,并探索出一系列臨時、必要、科學的教學體系,基本保證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對于計算機專業教學來講,在理論教學方面,通過PPT文稿演示、知識點講解等以往線下教學為主的方法,效果基本比較理想;在實踐教學方面,軟件系統、網絡通信、設備及其模擬環境等方面雖然投入巨大精力,但在效果上,與理論教學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對新學期的線下教學工作提出了“重實踐”調整的新任務。四個方面新形勢的思考分析,對于今后線下和線上混合教學模式、教學質量和效果考核,乃至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新形勢下的現狀

毋庸置疑,近年來,面對新形勢,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和相關管理人員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探索,在內容上,隨著計算機科學的飛速發展,能夠盡可能更新教學內容,力所能及地在實踐教學上加大投入。特別在理論研究顯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時,對教學理念、內容、方法等方方面面提出了很多思路和見解。當然,最明顯的是以計算機專業發展為主的“線上教學”模式的逐步推進,呈現出教學方式的嶄新面貌。但仍有跟不上發展需要之處。1.相對簡單的模式。除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完成線上教學外,一般情況下,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都是線下進行的(不包括視頻講座)。通常都是課堂理論教學+實驗室操作教學+實踐實習基地等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模式。2.與發展不能完全適應的內容。信息科學技術更迭速度飛快,計算機專業發展迅猛,部分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跟不上行業發展,相對滯后。此外,受客觀因素等各種條件限制,實驗室設備軟硬件跟不上發展速度。3.相對滯后的教學交流。受生源的個體水平、地區差異等因素的制約,計算機專業學生所具備的知識儲備、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加之受教學模式、內容的限制,當下的教學模式或多或少使教師與學生交流受阻,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能高效地接受和內化知識,形成能力。這些使得教學效果不能盡如人意。

二、新形勢下的探索

查看全文

通識教育“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探析

[摘要]“劣幣驅逐良幣”是通識教育實踐開展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它的主要成因在于高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師生主觀上抱持的“重專業輕通識”的思想誤區、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的“零和博弈”以及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發展進程。通過加強通識教育理念宣傳、完善通識課程評價體系、轉變培養方案改革思路等手段,可以有效規避“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造成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通識教育;劣幣驅逐良幣;高等教育

大眾化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出臺,通識教育成為與專業教育并重的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要點,從少數研究型大學的先行探索轉為教育主管部門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導,在全國不同類型的眾多高校中推廣實施。在工業化時代應運而生的通識教育理念,試圖調解古典大學精英教育理想與現代民主社會大眾訴求間的矛盾,一方面,它認可專業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存在,鼓勵學生發展未來職業生涯所需的素養與能力;另一方面,它又堅持非功利性的博雅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其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和公民意識的養成,為專業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衡力量。這一內在張力決定了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始終是一個懸而未決、處于進行時的過程,它的理想追求在實踐中時常遭遇掣肘,效果不盡如人意。“劣幣驅逐良幣”即是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本文擬對這一問題的表象、成因及解決對策做深入探討,為我國通識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建設性意見。

一、通識教育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劣幣驅逐良幣”在經濟學中又被稱為“格雷欣法則”,其由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在16世紀中期根據日常生活現象歸納提出。他發現當兩種名義價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共存時,實際價值較低的“劣幣”總是會日漸占領市場,而實際價值較高的“良幣”則會慢慢退出流通。通識教育追求覆蓋盡可能廣闊的知識領域,依托自由選修的制度設計,要求和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修讀包括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在內的各領域課程,建立廣博的、多學科或交叉學科的知識架構與視野,進而實現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課程數量眾多、供學生自由選擇的通識教育選修模塊就好比一個流通市場,不同課程的學時學分數是標準統一的,但學生所需的精力投入與成績回報卻因課程難易和教師嚴疏有所差異。在現實中,那些不用投入過多精力即可獲取高分的“水課”總是受到學生熱捧、長盛不衰,而那些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所謂“虐課”卻無人問津,并逐步走向退選停開的境地。這就是通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即便如哈佛大學或北京大學這樣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也受此之困[1]。事實上,被驅逐的“良幣”不只是“虐課”而已。設立通識教育選修模塊的本意在于鼓勵學生通過發展興趣挖掘自我、健全人格,但在現實中這一制度被大多數學生功利化地扭曲、濫用,是否能輕松獲取高分成為了唯一的評判標準。因此,那些真正遵循制度設計初衷、憑內在興趣選課的學生不僅無法得到肯定嘉獎,還可能在各種需要分數排名的場合間接受到損失。在筆者的調研中,一位學生在談及自己選課歷程時內心的堅持與動搖耐人尋味:“我希望自己選的課程都是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課程,因此上學期我在選修英語的時候選了難度最大的商務英語……我另外一個同學,英語四級都過不了,選了一門更水的英語選修課,期末考勉強及格。然而那門課老師心慈手軟,給全班的平時分都非常高,他最后的總分也拉到了中等的水平,最后他的績點跟我是一樣的,這是多么的不公平!如果最后在結算保研資格的時候,我因此而失去了這個資格,我是否會后悔當時的選擇?不得而知。”通識教育中的“劣幣驅逐良幣”令這些學生內心本就不絕如縷的理想追求也隨之可能遭到放逐。

二、“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

多語種人才培養推進英語教學改革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我國綜合實力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也越來愈多地參與到國際活動中,對掌握多門外語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劇增。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既懂英語又熟練掌握沿線國家語言的人才更是稀缺。第二外語教學的重要性凸顯。第二外語教學改革應突破傳統教學定位,探索以培養英語+多語種復合型外語人才為目標的新思路,提高學生第二外語應用能力,為國家發展建設培養高素質復合人才。

關鍵詞:第二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困境;英語+多語種;復合型外語人才

前言

第二外語(以下簡稱二外)是我國高校為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目前比較通行的語種有俄語、法語、日語、德語等。第二外語在英語學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豐富了英語專業學科構成,拓寬了學生知識結構,滿足了學生興趣愛好以及考研、職稱評定等需要。同時,傳統意義下的二外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及教學手段上都已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求,改革勢在必行。

一、二外教學的現狀與困境

(一)缺乏指導性文件和質量檢測手段。教學大綱(指南)是教學的指導性文件,規定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法原則,是教學安排、教材編寫、教學質量檢查的主要依據。我國外語專業和大學外語都有相應的教學大綱(指南),在外語教學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二外沒有相應的教學大綱(指南),一般參考《大學俄語(日語、法語、德語等)課程教學要求》①(以下簡稱《要求》)。該《要求》適用于非外語專業的高校學生,他們高中時已掌握基本的語音和語法知識,有一定的詞匯和聽說基礎,該《要求》并不適合“零基礎”的二外學生。通常,各高校會參照該《要求》,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各自的二外課程大綱,這就造成了每個學校的二外課程在目標要求、課程設置、教材選擇上標準各不相同。有些大學將二外課程設定為輔修專業,培養目標高。以俄語二外為例,北京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開設“英-俄”雙語專業或“英-俄”雙語方向的課程。這樣培養出的是不僅熟練掌握英語,同時還具有較強俄語水平的復合型人才。而更多高校的二外教學還是以傳授語言基礎知識為主,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最基本的聽、說、譯、寫能力。不同學校培養出的學生二外水平差異很大。除了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二外還缺少有效的質量檢測手段,沒有專業四、八級,大外四、六級這樣能夠用于檢驗學生外語水平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外語級別證書既是外語水平的證明,通常也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動力。(二)課程建設緩慢,影響學科發展。二外不屬于專業主干課程,普遍得不到重視,課程建設緩慢甚至處于停滯狀態。學校的師資配備、教學資源、現代化教學設備等無法滿足教學需要,課程設置不合理,課時少等,這些都在影響著師生學習積極性。從事一線教學的二外教師人數少、承擔工作量大,申請科研項目難度大、級別低,教學方面的高級別難度大。在職稱評定、評獎評優、業務進修、繼續教育等很多方面二外教師都面臨著困擾。學校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如果忽視二外的特殊情況,勢必影響教師積極性。特別是年富力強、業務能力強的老師通常專注于專業外語教學而放棄二外,優秀教師的流失也嚴重影響學科的發展。(三)教學資源缺乏,教學拓展困難。目前的二外教材可以滿足教學的基本需要,較貼近生活,有一定的趣味性,基礎語法結構較系統,詞匯、語篇、練習完整。但也普遍存在教材單一、語言材料陳舊、更新周期長、缺乏拓展材料的情況。有的語種課后練習少,語法、詞匯、課文之間關聯度低,難以鞏固所學內容;有的知識點重復率低,有的沒有把握好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不符合學習規律;有的過度強調語法而忽視語言的實踐應用,給教學帶來一定困擾。適合二外的學習平臺、軟件、慕課等資源有限,語言環境差,教學實踐活動難以有效展開。(四)教學模式傳統,改革成效初顯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改革成績斐然。二外教學改革相對起步晚,成效低,更多體現在教學手段的豐富等方面,依然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傳授基礎知識為主。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二外教師人數少(有些語種只有一位老師),很少甚至無法開展教學研討。大家或囿于已有的教學習慣難以突破,或疲于完成教學任務,沒有余力進行教學改革實踐。另外,基于二外教學的特點,許多行之有效的教改手段也難以借鑒。例如,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外語教學改革中被普遍采用。但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需要學生在課前按照老師布置的內容自主做好預習及知識準備,這對于從零開始的二外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課堂上難以有效開展。不過,有些外語專業較強的高校已經邁出了改革的步伐,為英語專業學生開設了第二外語輔修課或雙語種課程。學生在熟練掌握英語的同時,第二語種也可以達到基本運用的程度。英語+的雙語人才更能滿足社會預期,提高了學生升學、入職的競爭力。這種培養模式也為二外教學提供了改革思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