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探析
時間:2022-01-22 02:34:24
導語:通識教育“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劣幣驅逐良幣”是通識教育實踐開展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它的主要成因在于高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師生主觀上抱持的“重專業輕通識”的思想誤區、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的“零和博弈”以及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發展進程。通過加強通識教育理念宣傳、完善通識課程評價體系、轉變培養方案改革思路等手段,可以有效規避“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造成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通識教育;劣幣驅逐良幣;高等教育
大眾化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出臺,通識教育成為與專業教育并重的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要點,從少數研究型大學的先行探索轉為教育主管部門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導,在全國不同類型的眾多高校中推廣實施。在工業化時代應運而生的通識教育理念,試圖調解古典大學精英教育理想與現代民主社會大眾訴求間的矛盾,一方面,它認可專業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存在,鼓勵學生發展未來職業生涯所需的素養與能力;另一方面,它又堅持非功利性的博雅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其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和公民意識的養成,為專業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衡力量。這一內在張力決定了通識教育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始終是一個懸而未決、處于進行時的過程,它的理想追求在實踐中時常遭遇掣肘,效果不盡如人意。“劣幣驅逐良幣”即是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本文擬對這一問題的表象、成因及解決對策做深入探討,為我國通識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建設性意見。
一、通識教育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劣幣驅逐良幣”在經濟學中又被稱為“格雷欣法則”,其由英國經濟學家格雷欣在16世紀中期根據日常生活現象歸納提出。他發現當兩種名義價值相同而實際價值不同的貨幣共存時,實際價值較低的“劣幣”總是會日漸占領市場,而實際價值較高的“良幣”則會慢慢退出流通。通識教育追求覆蓋盡可能廣闊的知識領域,依托自由選修的制度設計,要求和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修讀包括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等在內的各領域課程,建立廣博的、多學科或交叉學科的知識架構與視野,進而實現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課程數量眾多、供學生自由選擇的通識教育選修模塊就好比一個流通市場,不同課程的學時學分數是標準統一的,但學生所需的精力投入與成績回報卻因課程難易和教師嚴疏有所差異。在現實中,那些不用投入過多精力即可獲取高分的“水課”總是受到學生熱捧、長盛不衰,而那些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所謂“虐課”卻無人問津,并逐步走向退選停開的境地。這就是通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即便如哈佛大學或北京大學這樣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也受此之困[1]。事實上,被驅逐的“良幣”不只是“虐課”而已。設立通識教育選修模塊的本意在于鼓勵學生通過發展興趣挖掘自我、健全人格,但在現實中這一制度被大多數學生功利化地扭曲、濫用,是否能輕松獲取高分成為了唯一的評判標準。因此,那些真正遵循制度設計初衷、憑內在興趣選課的學生不僅無法得到肯定嘉獎,還可能在各種需要分數排名的場合間接受到損失。在筆者的調研中,一位學生在談及自己選課歷程時內心的堅持與動搖耐人尋味:“我希望自己選的課程都是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課程,因此上學期我在選修英語的時候選了難度最大的商務英語……我另外一個同學,英語四級都過不了,選了一門更水的英語選修課,期末考勉強及格。然而那門課老師心慈手軟,給全班的平時分都非常高,他最后的總分也拉到了中等的水平,最后他的績點跟我是一樣的,這是多么的不公平!如果最后在結算保研資格的時候,我因此而失去了這個資格,我是否會后悔當時的選擇?不得而知。”通識教育中的“劣幣驅逐良幣”令這些學生內心本就不絕如縷的理想追求也隨之可能遭到放逐。
二、“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成因分析
人們一般將通識教育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歸因為高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師生主觀上普遍存在“重專業輕通識”的思想誤區,采用應付、投機的心態對待通識教育。這的確是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直接原因,但我們還需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對其做更為深入地解析。(一)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的“零和博弈”。近年來,我國高校在修訂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時的一個重要指導原則是壓縮學時學分總量。其初衷不在減少學生的學習任務,而在于通過學生課外學習內容的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但筆者在訪談中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困惑:“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學習都比較被動,課上老師喂一口才吃一口,課下就宅在宿舍追劇、打游戲、無所事事。減少課時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外時間去鉆研,而這樣的方法真的適用于我們學校嗎?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該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比起強制性的課堂學習來,要想激發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更為精致用心的課程設計與教師的引導,否則被壓縮的部分學時不會自動轉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是被碎片化或娛樂化了。同時,在壓縮學時學分的大背景下,如何占有和支配學生日益減少的學習時間,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存在殘酷而又勝負分明的零和博弈。專業教育課程大都采取了“減價不減量”的方式,對學生施以很大的壓力,迫使許多學生在通識教育中尋求“水課”來平衡有限的學習時間與精力,這也令那些即便有心認真學習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生分身乏術,而這在理工科學生中尤為常見。(二)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下的“利祿之徒”。改革開放40年,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從1978年的228萬人激增至2017年的3770萬人,毛入學率由2.7%升至45.7%[2]。上千萬本應跌落高考獨木橋下、早早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叩開了高等學府的大門,他們鮮少肩負“天之驕子”“國之棟梁”的光環與抱負,也從未將化身“哲學之才”納入自我期待的視野,大多是汲汲于知識改變命運、學歷兌取財富的“利祿之徒”。有學生明確表示:“我身邊的每一名同學,包括我自己,都認為上大學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價碼,將來在就業市場上能有個好歸宿。似乎每一個人都在‘為了改善其物質狀況’而上大學。十多年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在大學中不自覺地表現出功利的一面,即多選‘水課’刷績點,績點高就意味著好找工作;有時間就修個雙學位,學歷高就意味著好找工作。當被問及為何上大學時,他們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找個好工作’,這似乎成了這十幾年來生活中培養出的一種‘本能’。”這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自然結果。而通識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成為負責任的人和公民,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關注和思考“人是什么”這樣宏大和嚴肅的問題,它沒有標準化的方式與答案,或者說恰恰是因為“我們長期缺乏確切的答案,所以才去了解各種可供選擇的答案,并對它們進行思考”[3]。這一切都與目的明確、過程清晰的應試教育體系格格不入,也令原本訓練有素的“分數收割機”們無所適從。
三、“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解決對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功利主義思想對通識教育的侵蝕看似不可避免,但當我們對其成因有深入了解后,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定的措施,盡可能規避“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造成的不良影響。(一)強化通識教育理念宣傳。事實上,絕大部分學生對通識教育之于自身的意義和價值是不清楚的。他們在學習通識教育課程時,常常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惑,不能將其與自我成長進行有機聯系,缺乏明確的學習動機,只能通過分數來尋求其價值定位。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可以加大對通識教育理念的宣傳力度。比如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即設置專門主題,闡明通識教育的整體設計與目標追求,讓學生在腦海中先入為主建構出通識教育貫穿本科階段的培養軌跡,理解其旨在通過多學科課程的融會貫通,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涵養個人的綜合能力與內在素養,知曉已有大量來自用人單位的調查反饋顯示,當今時代雇主更為重視求職者的綜合素養而非專業背景。學校甚至可以考慮設置1學分的通識教育導論課程,在大一上學期集中開設9周時間或參照形勢與政策課程平均分布在各學期,邀請校內外專業學者集中闡釋通識教育的核心內涵,強化學生對通識教育的整體理解。正本清源、下大力氣做好通識教育的理念宣傳,讓學生獲取更多主動接受通識教育的學習動機,這樣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二)規范通識教育評價體系。“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部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要求低、給分高,在“自由市場”上形成了“價值洼地”,給學生中的“利祿之徒”創造了可乘之機。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可以直接介入,比如發文要求所有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最終成績必須符合正態分布,優秀率均不得超過20%等,如超過者無法在教務系統中上傳成績或需說明理由上報教務處審核,類似要求在專業教育中并不鮮見,它可以立竿見影抑制各門課程在最終成績環節上的不均衡現象。當然,這類“一刀切”的做法也可能存在治標不治本的隱憂。相較于此,復旦大學與北京大學近年來周期性開展的通識核心課程質量調查更具可取之處。它基于三組十四項基本可比指標,從多角度監控每門課程的教學成效,通過綜合分析教學質量、學習投入、學習意義感和通識學習收獲等核心指標,還可以進一步將各門課程歸入“高能課”“吹水課”“坑課”等類別,并給出相對應的管理對策[4]。這一評價手段能夠促進教師、學生和管理者之間的有效溝通,建構起行之有效的通識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三)轉變培養方案改革思路。在現有本科培養方案的框架下,不論是繼續壓縮總學時學分,還是調整各課程模塊間的比例,都很難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只會徒增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間的內在張力。真正解決之道還在于轉變培養方案改革思路,不要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視為涇渭分明的不同體系,而是嘗試打破兩者間的傳統界定,在統一的育人目標下推動其走向深度融合。如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所言:“在學習中不存在一種課程僅僅傳授普通的文化知識,而另一種課程傳授特殊的專業知識……你不能將學習渾然一體的表面分開。”[5]通識教育具有廣闊的包容性,而所有專業教育又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因素,二者完全可以而且理應相互滲透,以此來共同實現現代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浙江大學近年來著力搭建的工程通識課程平臺即是在這一方面的積極嘗試。該平臺意圖將工程教育與通識教育相結合,完善工科學生的工程化背景與工程意識。在其新設立的課程框架中,一年級由工程導論和工程倫理學兩門通識基礎課程組成;二年級通識基礎教育逐步與專業工程教育相結合,由工程史、工程哲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三門課程組成;三年級則以專業工程教育與綜合工程教育為導向,包括工程經濟、工程管理、工程科學、工程設計與工程服務五門課程。這些課程都超越了單純的專業教育范疇,具有豐富的通識教育內涵。以工程倫理學課程為例,其主要內容包括工程師的社會責任、職業行為規范以及工程環境倫理,旨在提高學生的道德敏感性、倫理判斷能力和倫理意志力,增進學生對職業行為標準的了解[6]。
四、結語
通識教育志在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與公民意識,這一教育理想在現代社會無疑具有正當性和普適性,但如本文所揭示的那樣,學生群體出于種種現實考量,令通識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陷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尷尬境地。這一問題不能簡單歸結于生源質量、政策漏洞或社會風氣,我們一方面的確可以通過強化理念宣傳、完善評價體系、調整培養方案等手段來有效治理通識教育中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等不合理現象;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教育對象作為“利祿之徒”的功利性訴求愈發普遍和龐大,它與通識教育倡導者希望繼承的培養“哲學之才”的理想化追求間存在很大隔閡。伴隨“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出臺,通識教育在我國不再是少數研究型大學的先行探索,其還將推向更大范圍、不同類型的眾多高校。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因高等教育大眾化快速進程而步入大學的莘莘學子不論是在成長環境、教育經歷還是在職業生涯規劃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通識教育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遭遇更多與“利祿之徒”間的矛盾沖突。如何借助我國悠久的歷史文明傳統、宏偉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探索出一條屬于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本土化道路,培養大量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將是我國高等教育在未來發展中有待思考解決的重要問題。
作者:呂挺 單位: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 上一篇:時尚文化下高校通識教育策略研究
- 下一篇:審美教育在高校的應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