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0:22: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服飾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傳統服飾設計理念論文
一、從傳統服飾造型中進行提取的設計理念
江西客家的服飾很有特點。據江西客家文化研究學者周建新介紹,與中原地區服飾相比,客家服飾有所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性別區分上,客家男子大都穿對襟衫、袍褂和大襠褲,女子多穿大襟衫、大襠褲,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這成為客家人的常服。客家婦女一般戴著一種獨特而別致的涼帽,這個涼帽是用薄薄的篾片和麥稈編成的。這種具有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服飾造型,其造型特點可以被運用到工藝品的包裝外形中,使其更加美觀,獨特的造型結構可以吸引更多人觀看、購買。
二、從傳統服飾紋樣中進行提取的設計理念
客家傳統服飾紋樣是識別其服飾特色的關鍵,也是解讀客家人文化心理的密碼。客家傳統服飾紋樣在造型、構成與色彩方面均表現出了豐富、鮮明的視覺特征,并圍繞“生存”這一母題派生出生命觀、生殖觀和福祿觀,表現出強烈的祈吉心理。這主要源于中原傳統文化、客家人從北至南顛沛流離的生命體驗和他們對客地生活的獨特感悟。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松簡便,質地多為粗布。客家藍衫的裝飾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客家人在與當地少數民族的融合中吸收其服飾特點,同時將傳統的漢民族服飾紋樣保留下來,形成獨特的客家服飾文化。客家人對生產勞作中見到的物象進行抽象,形成組合有規律的符號。如,將農田表現為方格圖案,將江河表現為彩條圖案,將木材表現為十字圖案,等等。同時,將傳統的幾何紋樣如云頭紋、葉紋和吉祥文字排列組合成圖案,常用的一些吉祥語有“多子多福”“招財進寶”“三星高照”“吉祥如意”等。客家人將這些作為一種比較固定的服裝紋樣裝飾手法保留下來,形成特色明顯的客家服飾。設計者可以將客家傳統服飾的紋樣提煉出來,運用到包裝的紋樣設計中。具有時代特征的包裝與客家傳統服飾紋樣相結合,可以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既跟隨時代的步伐,又不忘傳統文化的韻味,有利于制作出既簡單大方又不失美觀,且具有廣泛傳播性和使用價值的包裝,為工藝品的包裝增添一絲美感。
三、從傳統服飾色彩中進行提取的設計理念
眾所周知,服飾的色彩是最能直接表達服飾特點的元素之一,服飾色彩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透露人們的身份、地位和性別,以及人的心理和族群的文化特征。藍衫是客家服飾最具代表的象征之一,已被許多現當代學者視為客家傳統服飾的意象,特別是贛南客家傳統服飾的藍色,流露出客家人對生活的寧靜和祥和的追求,透露著客家人的淳樸。客家傳統服飾的藍色是給人印象最深的色彩標志,這樣的藍色沒有低吟、哀怨之感,相反藍得透明、清澈。客家傳統服飾的色彩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其主色調依然是藍、紅等色。客家女性傳統上衣多大色塊,或整件為藍色,或在袖口、肩膀、下擺等處修飾寬約5厘米的黑邊(也有白邊)。這些色彩關系都給人既素雅又明快之感。還需注意的是,客家女性傳統服飾的色調除了藍色使用較多外,也可以見到白、灰、黑等色調的素衣。客家男性傳統服飾色彩使用較多的是藍色系,具體常表現為藏藍色、藍灰色和黑色,以及它們不同明度的色相。此外,客家男性傳統服飾中還能看到白、褐等色。除成人男女服飾色彩外,客家兒童服飾色彩一般不分男女,多為淺或鮮明的色彩,具體常以米黃、淺藍、白、紅等色彩為主調。其中又以紅色系最為常見。有時候也可以見到一些以藏藍或黑色為主色調的兒童服飾,但在這些服飾還是會配上些鮮艷、明亮的色彩,特別是配上紅色。有學者認為客家人具有藍色情結,但客家人同樣熱愛紅色、青色等色彩,由此反映出客家傳統服飾色彩具有多元化特征。設計者可以將客家傳統服飾的固有色彩融入工藝品包裝,進行色彩搭配。
服飾品包裝設計論文
1現代服飾品包裝設計現狀
我國的服飾品工廠內部很少有專門的包裝設計人員,很多企業是委托給其他的設計公司進行設計,然而這些設計公司對產品本身的理解不夠透徹,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包裝與產品存在著脫節的現象。有些公司為了節約支出,不再找專門的設計公司進行設計,而是直接購買市場上的成品進行包裝,使得服飾品的包裝設計沒有任何新意,不足以吸引人們的目光。有時候還會造成包裝與實際產品出現大的錯位,雖然節省了一些成本,但總體來說,是不利于公司發展的。服飾品的包裝設計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用心研究,設計出個性的包裝,才能夠促進服飾品的發展。
2現代服飾品包裝設計創新
2.1設計功能人性化服飾品的包裝主要是為人服務的,因此應根據消費者對服飾品的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設計出人性化的現代服飾品包裝。服飾品生產公司在進行服飾品的包裝設計時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功能上結合人的需求以及使用方便的準則,設計功能人性化的服飾品包裝。例如南方氣候比較潮濕,在對服飾品的包裝袋內放入氣味清香的干燥劑,不僅使得服飾品更加清香,使人聞到后心曠神怡,也防止了服飾品因潮濕的天氣而變形,這樣的包裝更加彰顯了設計功能的人性化。對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在設計服飾品包裝時,應根據該服飾品所針對的人群進行設計,如為盲人設計的服飾品包裝應該更為輕便簡潔,方便他們識別或者攜帶。可以在外包裝上標識讓盲人輕易識別的盲文,以及有凹凸感的文字或圖畫。只有通過服飾品包裝的人性化設計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在滿足不同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再次實現了服飾品包裝的人性化設計創新。
2.2綠色設計環保化安全與環保是所有設計都應考慮的重要因素。現代社會,人們除了對美的要求不斷地升高,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在進行服飾品的設計包裝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其環保性。一般情況下,商家為了保證鞋子的美觀性,在鞋內放置泡沫塑料作為支撐,根據實際的包裝設計需要,可以利用廢棄紙漿制造的鞋撐。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廢舊紙張的再利用,還可以減少泡沫塑料制造以及使用帶來的污染。原有的服飾品設計理念缺少環保意識,不能很好地將環保意識融入到服飾品的設計當中。在對現代服飾品的包裝設計中,制作服飾品的材料應不斷創新,尋找對環境污染小的材料進行生產加工,將更符合人們的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相處是全人類共同的愿望,因此人們在追求美的同時,不忘保護環境,這樣的綠色設計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3趣味設計個性化現代服飾品要想有穩定的市場,需要不斷的在設計包裝上下功夫。勇于創新,追求個性,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在市場上很多服飾品的款式大同小異,在消費者進行選擇時,對于各家的服飾品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只要在包裝設計上稍稍注意個性化的設計就會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在設計現代服飾品時,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展現出自己的優勢,應該將服飾品的包裝設計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追求個性的消費者,對趣味性的包裝設計會比較感興趣。例如在設計一條短褲時,可以將短褲的圖案設計成一片片新鮮的牛肉,然后進行包裝,套上保鮮袋,在進行展銷時,就像是一盒真的牛肉片擺在眼前一樣。這樣個性且富含趣味性的設計將會引起喜歡個性的年輕人的追捧。又如在對兒童帽子的包裝設計上,將帽子放進與帽子形狀相符合的包裝袋中,并在包裝袋表面畫上一個天使,然后安裝上立體的天使的翅膀,將帽子掛起來,這樣帽子看起來就像是被一個飛來的天使抱在懷中一樣,充滿了童趣,極大吸引了兒童的目光。因此,在對服飾品的包裝設計時應注重趣味性的個性設計,不斷提高現代服飾品包裝設計的競爭力。
東方服飾造型設計論文
一、適應生理結構的服飾造型設計法則
關于東方服飾造型首先需要關注的基本性問題是東方人的生理結構。盡管對于身體的理解和觀照學術界存在著差異性,但從自然屬性一面理解,人的存在必須包括身體的存在,甚至具有優先性,而人種作為一個先決條件,又影響著服飾造型本身。東方人大多屬于蒙古人種(黃種人),這是生物學家以人的體質特征為標準進行的分類。中國、蒙古、韓國、日本、緬甸、泰國等東亞、南亞國家均在這一人種范疇之內。世界上還有其他兩大人種,分別是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和尼格羅人種(黑種人)。盡管這種分類無法概括全人類不同特征的人,研究的系統與類別也在不斷擴大與深入,但基于人類學種族研究的復雜性,以三大人種作為服飾研究的對象是明智且能夠說明問題的。“蒙古人種”的命名源于德國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邁納斯,在其“二元人種論”中對于黃種人的概念首先想到的是蒙古人,這是歷史上蒙古帝國無情擴張和屠殺給西方人留下的深刻記憶。蒙古人種從形體特征上看:身高中等,一般身高相當于6個半至7個半頭的長度;肩寬一般在36—50厘米之間,男性較之女性略寬;髖骨則女性較之男性要寬得多。男女形體比例的共同之處在于腿部長度較之白種人和黑種人都要短。在全身比例中,蒙古人種的頭部較之歐羅巴人種要大,較之尼格羅人種要小。從形體特征上看:敦厚、健壯、結實、勻稱;從面部特征上看:臉型扁平或窄長,五官起伏小,鼻梁不高,嘴巴較小,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瞼褶發達但平凸不深陷;發色為黑色且較平直。以服飾發展歷史較長的東方國家來看,聰慧的設計者創造了適合東方人面容和形體的服飾造型。首先是對于身材比例的修飾,比較典型的如中國唐代女性的襦裙裝;朝鮮女性傳統置于腰線之上的短衣,系于腋下的長裙;越南、緬甸、老撾、菲律賓、印尼女子的短衣長裙等,這些服飾都從比例設計方面做了適當的調適。對于美好的人體比例追求還反映在首服、發式的設計上,各種高冠、高髻在東方各國服飾文化圖景中幾乎均可領略,這種思路無疑在加高身材方面作用不小。其二是對于“平”的理解,東方人對造型的智慧不僅有縱向立體的拉伸,還有對于平面的深入解讀,這體現在臉部和發式裝飾造型上。由于蒙古人種五官較平,因此不適宜佩戴突兀的立體硬質飾物,所以如中國古代女子妝飾以面部貼花、金箔和羽毛,或以染色為面部裝飾;又如日本女性講究在面部涂上厚厚的鉛白粉,再施以眉黛與紅唇等都是基于這種理念。就發式而言,蒙古人種頭發垂直少變化,所以長時期內很少有披肩的發型,而由于黑色頭發以其深顏色極易獲得一個清晰的結構與輪廓,所以梳髻、盤發、插戴各種頭飾成為非常適宜的構思設計。
二、符合生態環境的服飾造型設計手段
生態環境是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它由氣候、土壤、山脈、河流和礦物、動植物等構成,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服飾無疑涵蓋其中。從氣候條件上說,東方大部分國家均籠罩在季風性氣候之中,當然也有很大差異性。中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日本為海洋性季風氣候,朝鮮為溫帶季風性氣候,韓國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大多為熱帶季風性氣候。季風性氣候的特點是季風環流情況復雜,易形成明顯的季節變化。可以想見,處于季風條件下人們的服裝造型應具有多樣性、靈活性、適用性,以符合人們的生理需求。不僅是氣候影響著服飾造型的各種性能,地理、物產條件等對其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每個島都有各自的服飾特色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爪哇島上的男女在盛裝時穿用的包纏式“卡因”“潘將”是具有代表性的服裝。泰國人在生活習俗與服飾傳統方面與中國傣族、壯族,緬甸撣人等同源,男子一般都是以長條形布包纏腰臀部,然后再從兩腿之間穿過塞到腰背處的服制,外觀形似燈籠,名為“紗籠”;泰國女子則是上著短衣,下裝為筒裙。馬來人的足服以單鞋、拖鞋為慣例。這些處于熱帶的國家在服飾造型的選擇上均簡單樸素,特別是男子的下裝以其物產中盛產魚類而形有所用、涼爽便捷。這都是與自然條件相適應的服飾造型選擇。生態環境影響了東方人的衣著習慣和服裝形制,進而影響到東方人的人體美觀念,那就是對服飾“遮蔽”軀體以避害的本原意識的認同。同時我們還看到,服飾造型手段一旦被確立并且開發到位,會因東方各國地理位置的相對封閉性而進入穩定狀態。
三、從文化特征出發的服飾造型設計規律
(一)農耕文化——形制穩定、造型方法統一。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總是與生態環境和物質生產方式息息相關。學術界一般將世界范圍內的民族文化劃分為三類:一是以土地種植與動植物再生產為主要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農業文化”,二是以商品生產與交換為主的“海洋(商業)文化”,三是依賴畜牧業的“游牧文化”。其中,“農業文化”與“海洋文化”是代表東、西方分野的兩大對立的文化形式。自然環境通過對民族物質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決定作用——農耕文化影響著東方服飾造型“尚文”特質的產生。這是因為農耕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農作物和牲畜是農業生產的主要作用對象。耕種對季候和氣候的依賴性使農耕民族對自然產生了被動、順應、依賴的民族心理。加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農業生產生活,安逸的環境避免了許多矛盾沖突,文化方面也更注重情感和思維的交融,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農業生產的連續性導致長時間離開耕地會導致農事荒廢,由此農耕文明活動區域的穩定性不言而喻。相對封閉的環境、自給自足的生活,使安定平和成為一種農業社會關系的寫照,映襯出尚文求穩的東方式心理特征。表現在服飾造型上較為明顯的就是上衣下裳與上下連屬制服飾造型的穩固性與長久性。這同時也說明,東方人對服飾的樣式和結構并不看重,反而更在意衣料圖案分布和各種裝飾點綴,這尤其反映在中國傳統服飾上。不論是哪朝哪代都不厭其煩地將圖案作為設計重點,或著眼于服裝的開襟、衣領、袖邊等部位的裝飾。又如日本的和服,到了室町時代,這種帶有隋唐服飾特點的日本獨特的民族服裝完成了演變并最終定型,在之后600余年中幾乎再沒有較大的變動。而其和服紋樣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卻不斷融入新元素貫穿于日本各個歷史時期。
服飾圖案設計論文
一、引言
服飾圖案設計顧名思義是針對或是應用于服飾的裝飾設計和紋樣是圖案這一實用美術專門學科的重要分支。它是某一民族的哲學、思想、文化、審美意識的反應,各地區由于自然環境、文化宗教的不同,形成獨具特色的審美情趣,從而形成異彩繽紛的服飾圖案題材,它包含廣闊,容納百川,涵蓋了大自然與社會,物質與精神等多個方面。服飾圖案設計同時也是服裝設計的重要因素,對服裝有極大的裝飾作用,能增強服裝的藝術性和時尚性,是人們追求服飾美的一種特殊要求,它也越來越多的融入到當代服裝設計之中,成為服裝風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服飾圖案分類及表現形式
1.服飾圖案分類。在服裝和飾品上凡是有圖形或構成一定形式美感的肌理現象,無論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具象的還是抽象的,這些視覺效果都是圖案,都屬于服飾圖案設計的范疇。圖案的范圍很廣,一個簡單的圖形,一朵純色的花卉,甚至一個文字都可以構成紋樣,大致可以分為花卉圖案(包括各種形式的花朵紋樣,展示花朵的肌理,形態,色彩)、動物圖案(因其具有形態美,花紋美)、人物圖案(有如照片的寫實,也有點線面構成的抽象表現手法,或是在色彩上進行變化,有色彩的,單色的,黑白灰的構成等)、風景圖案(用以抒發情感,風景圖案使得圖案設計的形式美法則達到面料的完美性)、文字符號(如英文單詞、拼音、漢字,還有中國傳統文化,如甲骨文、小篆、書法等)、幾何抽象圖案(規則或不規則的幾何圖形,有時僅僅幾個色塊相互流動、滲透、模糊不清、背白混淆帶來視覺美感)、佩茲利圖案(因似火腿造型,被稱為“火腿紋樣”,造型有水滴狀、卷草狀、旋渦狀等,是一種帶有一定宗教性吉祥紋樣,豪華氣派)、格紋圖案(運用線條組成大小、粗細變化的格紋)、動物紋圖案(各種飛禽走獸身上的色彩花紋)、其他紋樣(自然和社會中一切美好的東西作為設計元素,大到如汽車、飛機、船,小到鞋子、石頭、昆蟲等,而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更是五花八門)2.服飾圖案的表現形式。從空間形態劃分可以分為平面圖案和立體圖案,其中平面圖案包括手繪,印染,噴繪,扎染,蠟染,編織等制作在其材料上的平面圖案效果;立體圖案包括一定的手工藝或機械加工等方法在造型材料上制作出有凹凸感圖案紋樣,包括服裝結構形成的褶皺、凹凸鏤空和附在其上的立體花、立體紋飾、紐扣等,有浮雕、立體效果的裝飾及掛飾裝飾燈,刺繡、面料拼貼,面料再造、鏤空、釘珠、挑花編織等手法制作出來的圖案紋樣。
三、服飾圖案應用部位
不同的人體部位曲線不同,服裝附著其上產生不同效果,恰當的圖案用到合適的位置會產生強烈的視覺節奏感。最常被設計師裝飾的首先是頸部,衣領是裝飾頸部的主要零部件,能突出頸部的美感,同時衣領接近人的頭部,可以很好的裝飾人的面部,最容易成為視覺中心點;其次是肩部,這常常可以說是與衣袖的設計緊密聯系在一起,從不同角度豐富肩部圖案的視覺效果,或立體造型,或浮雕效果,為肩部設計增加不一樣的內涵;然后是胸部,其處于人們的視線中心,面積比其他部位要大,因此圖案可以進行較完整的呈現,多采用單獨的紋樣,這往往決定了服飾的整體風格;再來是衣擺,主要指服裝的邊緣,如下擺,門襟等,此處的設計往往區別于服裝整體色調起到強調的作用,突出表現服裝的廓型感。四、服飾圖案設計的原則由于服飾圖案設計是在圖案設計基礎上實施的,因此服飾圖案設計中要遵循圖案設計藝術規律,也包括服飾圖案形式美、造型、色彩、設計等規律,要求和所遵循的規律是一致的,而服裝圖案設計的審美意識及美學理念可以從形式上進行美的創造,也可以從意識上進行鑒賞。五、服飾圖案設計美感體系與美學理念一個優秀的服飾圖案設計之所以吸引人的眼球,在人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設計的和諧與融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讓人的審美感官受到沖擊,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現出它的美感。
服裝設計論文:服飾疊縫的造型設計探究
作者:柏昕楊小紅單位:鹽城技師學院
挺爽型面料是指質地挺括、硬爽,抗皺性較強的面料。如一些麻織物、仿麻織物、各種挺括的精紡毛織物、仿毛型織物等,這類面料由于其硬挺、粗獷的特點,適合做一些造型較為夸張、藝術感強的折疊褶、輻射褶和垂墜褶等。塑造出的褶裥剛柔相濟,線條挺直平整、清晰,規律性強,富于雕塑感,給人以成熟與穩定的印象,粗獷中蘊含著柔情,休閑中流露出輕松與灑脫(見圖2)。面料的挺爽更利于褶裥的造型,它能塑造出夸張的、帶有建筑感的褶裥形象,這是柔軟型面料所不能及的。
厚重型面料是一些手感豐厚溫暖、具有一定的體量感和毛茸感的面料。如粗花呢、大衣呢、呢絨、羊毛織絨與編織面料等,制作成的服裝線條粗獷有力,富于表現力。厚重型面料因為渾厚穩重、具有形體擴張感的特點而不宜作褶裥造型,面料較難纏繞或縮成碎褶,但可以作一些簡潔大方或造型夸張的直線條造型的折疊褶、垂墜褶,使之富有體積感及雕塑感(見圖3)。光澤類面料表面光滑、閃亮,給人以華麗奪目、活潑明快的膨脹感。各種絲絨、錦緞織物光澤明亮,高雅華麗,常用來制作禮服、舞臺服或高檔服裝。
光澤類面料可以表現出褶線的流光溢彩,所作的立體褶裥,褶紋有著微妙的光影和光澤的變化,如圖4中瀟灑飄逸的白色褲子就創造了集層次感、節奏感與韻律感為一體的空間效果,形成了凹凸、虛實的對比,產生出一種蕩漾起伏、若隱若現的視覺效果,成為了極具魅力的作品。由此可見,“材料骨架松軟造就的褶紋邊形線條柔軟、飄逸,材料骨架硬挺造就的褶紋邊形線條轉折、堅硬”。其次,面料的懸垂性能是影響褶裥造型的一個重要因素,懸垂性優良將十分有利于褶裥造型,特別是對立體褶裥而言,其造型雖然夸張,但仍十分講究自然和諧的感覺,而面料良好的懸垂性則能使整體造型顯得柔和自然,不會因為感覺生硬、突兀而使人不舒服。再者,是面料的絲綹方向對褶裥造成的影響,若要形成垂直挺拔、剛勁有力的直線特征的褶紋,就應該采用直絲綹;若要形成自然柔和、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褶紋,就需要利用面料的斜絲綹。總之,面料的基本性能決定了褶裥造型的好壞——效果好的立體褶裥,褶裥量大,懸垂性好,下擺平齊,而且褶裥的波紋分布、波峰與波谷均勻;效果不好的立體褶裥,褶裥量小,懸垂性差,下擺不平,褶紋分布不均勻,褶裥的波峰、波谷也不平衡。
人體因素
服裝因人體而產生,并為人體服務。要研究服裝的立體褶裥,就必須研究人體,研究褶裥與人體的關系。在服裝中,常常使用褶裥元素的有袖山、袖口、領口、肩部、胸部、腰部、腹部、側縫、下擺以及腳口等部位。褶裥的應用按照這些位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裝飾性的,如有些應用在服裝的肩部、下擺的褶裥;另一類是裝飾性和功能性兼備的,如使用在服裝的胸部或腰部的褶裥。一般裝飾性和功能性兼備的褶裥,主要是在接近人體凸點或者人體屈曲轉換面的位置,這樣就便于將服裝因為人體曲面轉折而產生的多余量轉移到褶裥之中,起到塑型的作用。
服飾圖案包裝設計論文
一、畬族傳統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與主要特征
由于畬族沒有成熟的文字體系,因此服飾圖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傳承畬族傳統文化的作用。圖案主題大部分是以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對大自然神靈與祖先的圖騰崇拜為內容。例如:畬族拜以龍犬形象為特征的“盤瓤”為始祖,所以畬族婦女的頭飾一般采用龍頭或犬頭,以示對“盤瓤”的敬仰;畬族服飾中常見的鳳凰元素來自于畬族人對其美麗賢德的女始祖———三公主的崇拜,鳳凰圖案除了給服飾起到裝飾作用,更多的是表現出畬族人期盼生活幸福祥和的美好愿景。畬族傳統服飾圖案具有明顯的抽象符號特征,豐富多樣的抽象符號一般會以均衡式二方連續排列,以簡單的羅列或多種花紋互相錯落的方式形成對稱排列,并在每個抽象單元紋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通過重復排列成帶狀紋樣。其中最能表現帶狀紋樣的服飾便是畬族彩帶,其圖案排列多以斜向排列為主,主要描述畬民山居、狩獵、祭祀、祈求平安等生產、生活內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較深的文化內涵。此外,畬族服飾圖案尤其是彩帶圖案中的抽象符號大多以諸如:菱形、波浪形、長方形等幾何紋為主,并具有一定的字符功能,能起到記事與祈福的作用,因此幾何紋飾是畬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圖式。
二、畬族幾何紋飾的設計特征
幾何紋樣是組成畬族服飾圖案的基本類型,從其表現手法來看,主要通過會意、借代、諧音、象征等方式,以本民族自身文化為基礎對自然物象進行演繹,其紋飾造型古樸自然,取材廣泛,體現了極強的象征文化符號的特色。
(一)幾何紋飾的結構與色彩特點
畬族幾何紋樣的構圖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獨紋樣。它具有獨立的單元紋樣,主次分明,結構緊湊,布局對稱,多用于刺繡的紋飾中。另一類是帶狀紋樣。該類紋樣主要的單元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彩帶、衣領、衣襟、褲腿和袖口處,并且大部分呈現45°角傾斜的排列特征。同一帶狀紋樣的連續單元紋樣在內容上可以有所不同,單元紋樣之間的空間距離也可以靈活取舍,這給帶狀紋樣的形式帶來了豐富的造型語言。從色彩角度觀察畬族幾何紋樣,可以發現其套色一般會控制在3種顏色以內,在衣領、衣襟、褲腿和袖口處的色彩應用以鮮亮的暖色調為主,起裝飾點綴的作用,常見的顏色有橙色、紅色、褐色等。而彩帶的色彩應用則以對比色為主,常見的有黑底白紋和藍底白紋,背景多為暗色,紋樣為亮色,強調視覺對比。
工筆畫中藏傳佛教人物服飾的表現形式開題報告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我國的傳統繪畫,扎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是數千年來各民族繪畫的發展、演變和提高,我所繪畫的是藏胞的服飾是大氣而厚重的,從服飾看到了這個民族的特點。
西藏是高原地帶,陽光充足而寒冷,生存條件比較惡劣,就在這種環境下鍛煉了人的堅強意志與斗爭精神。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人們的生存出現危機,在西藏這塊凈土上,以農牧業為主的藏胞虔城的信仰自身創立的教派——藏傳佛教。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生活方式。在獨特的地理環境下,古老的文明將源遠流長。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工筆重彩的運用首先解決的是怎樣表達服飾的厚重感。藏傳佛教徒服飾大體顏色較深,服飾邊角色彩非常艷麗而圖案輪廓變化大,形成鮮明的對比。
服裝品牌營銷傳播論文
【摘要】只有通過多種適用的營銷手段,才能實現營銷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并產生巨大的銷售影響。“哈利.比蒂”(hibitte)童裝品牌是在服裝市場競爭已非常激烈的2003年3月才引進國內的,因此,對該品牌營銷傳播體系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論文通過問卷調查法、量表法、歸納法、描述統計法及既有統計資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工具對“哈利.比蒂”(hibitte)童裝品牌舊有的營銷傳播體系進行剖析,重新設計了新的營銷傳播體系,接著對新的營銷傳播體系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的驗證和評估,反映出營銷傳播體系研究的重要性。論文先交代了研究營銷傳播體系的背景、問題及目的,從營銷傳播的基本理論出發,綜述了中外著名學者關于營銷傳播研究的理論文獻,然后對“哈利.比蒂”(hibitte)童裝品牌實證進行分析,接著用詳實的數據和實例說明了研究的結果:適用的營銷傳播手段能夠實現營銷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并產生巨大的銷售影響。還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推出了研究的結論:適用的營銷傳播手段,是實現營銷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并產生巨大的銷售影響的重要前提、條件、手段和保證。最后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了研究的建議:從研究的問題展開到一開始就涉及的消費者心理學學科領域作更深入的研究。第一章緒論1.1.問題的背景現代市場營銷的實踐表明:一個企業開發出好的產品,并不能代表該企業在市場上的成功。如果企業不能和顧客進行有效溝通,把商品的有關信息傳遞給顧客,激起顧客的購買欲望,企業同樣會面臨失敗的命運。中國服飾業服裝品牌經歷了從市場需求品牌到品牌尋找市場的成長過程;國際知名服飾業服裝品牌營銷傳播理論也在中國大陸發展起來。服裝商品的內涵日益豐富,所包含的服務不斷增加,那么,與顧客進行深層次、全方位的溝通,自然就成為營銷傳播的根本手段;加之中國服飾業服裝品牌的營銷傳播研究也更多地借鑒國際知名服飾業服裝品牌先進的營銷傳播理論。在學習這些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從事的實際工作,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該課題作為本人碩士(MBA)學位論文題目。1.2.研究的問題企業要想引導顧客選購自己的產品,只有借助營銷傳播策略來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才能達到加強其銷售力度,以此來擴大利潤的目的,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多種適用的營銷手段,才能實現營銷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并產生巨大的銷售影響。1.3.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希望通過對有效的營銷傳播的研究,更多地借鑒國際知名服飾業服裝品牌先進的營銷傳播理論與推廣經驗,促使國內同行業營銷傳播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及加快服裝品牌的推廣;希望對我國同行業的企業特別是對本人目前所就職的企業有所作為;還希望對我國同行業的從業人員的營銷傳播工作能起指導及借鑒的作用。第二章文獻綜述2.1.研究的范圍和理論范疇本課題是研究怎樣開發有效營銷傳播的問題,即研究“只有通過多種適用的營銷手段,才能實現營銷信息傳播的有效性并產生巨大的銷售影響”的問題。論文從四個方面進行研究:1.怎樣確定好傳播目標與傳播目的。2.怎樣設計好信息并選擇好傳播渠道。3.怎樣做好促銷預算與促銷組合。4.怎樣做好成果衡量及管理與協調。本課題研究的理論范疇為傳播目標與目的、設計信息并選擇傳播渠道、促銷預算與促銷組合、成果衡量和管理與協調等四個方面的理論。2.2.文獻綜述自1980年首先在美國西北大學梅蒂學院提出整合傳播概念以來,經歷了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比較規范嚴謹的營銷傳播理論體系。營銷傳播理論興起于商品經濟發達的美國,由D.E.舒爾茲教授于1993年提出。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整合營銷傳播進入“系統綜效”階段,其標志為1997年科羅拉多大學湯姆.鄧肯教授的《品牌至尊---利用整合營銷創造終極價值》一書的出版。托馬斯·羅索、羅納德·萊恩和厄蘭·羅曼等著名營銷專家也都對營銷傳播理論作了詳細的闡述,雖然幾種定義在確定整合的對象上有些差異,但它們都強調改變過去那種在營銷策略的制定及營銷傳播方式的運用上所存在的相互分離而不配合甚至相互抵觸的局面,強調將企業可資利用的各種營銷傳播工具統一管理,綜合運用,加強協調,以便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提高營銷傳播活動的效率。現代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美)(2001年)的營銷傳播理論最終形成了比較規范嚴謹的體系:營銷信息的傳播者必須一開始就要在心中有明確的目標受眾并且必須把目標受眾推向準備購買階段;必須制定一個有效的信息并且必須選擇有效的信息傳播渠道來傳遞信息;必須決定總預算或分項預算并且必須選擇及組合好促銷工具;必須衡量對目標受眾的影響并且必須管理和協調整合營銷傳播的過程。第三章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3.1.研究設計先建立中心論點的假設樹(見下圖),接著圍繞關鍵假設對營銷傳播體系四個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與評價,然后進行再設計與評估,最后是在研究的結果上推出結論并提出建議。
傳統民族藝術融入服裝設計教學的形式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藝術;傳承;創新;服裝設計;植入
論文摘要:中國服飾藝術能夠在世界時尚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樹立本民族品牌,離不開中國歷史大背景。“民族的就是國際的”,沒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服裝是沒有根的服裝。中國傳統藝術成為了服裝設計中需要不斷注入的既古老又新鮮的靈感血液。如何認識這一點,并準確的將博大的傳統藝術精髓植入到現代服飾中。并有效結合成為整體,是我們將要研究的課題和任務。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被忽略的傳統民族藝術也逐漸成為藝術工作者表現形式的主流。對于服裝設計教育來說,從上世紀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國際的’舊號,也從未像今天這般為我們所感同身受。如何繼承和發展傳統民族藝術,如何將傳統民族藝術更好地融人服裝設計的教學實踐中去,也成為高等院校進行服裝藝術設計教學所面臨的課題之一。對于服裝設計來說,將傳統民族藝術與實際應用完美結合,積極吸收新的藝術元素并加以創新是服裝設計從業者應認真對待的任務之一。
中國傳統服飾的源流追溯起來是一部渙渙長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國五千年的輝煌文明史,“衣冠中華”譜寫了絢爛的服飾寶典。在經歷了“西服東漸”的沖擊之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其服飾的文化歸屬感在國人心目中也表現的愈來愈強烈。
在今天的服裝藝術教學與創作中,民族化與時代化之間,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之間,傳承與創新之間,它們枝蔓纏繞的關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時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無論在哪種文化之中,時代感的強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標志,服飾文化也不能例外。作為一名服裝教育工作者,將傳統民族藝術植入服裝設計教學實踐中,以民族傳統為基礎,面向時代,以現代服飾設計為目的,成為今后工作的重點。
一、注重傳統藝術的發掘與借鑒,力求在繼承中不斷創新
傳統紋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運用手法分析
摘要: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風也備受關注,成為設計界追捧的對象。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積淀出了豐富的靈感寶庫。如何將這些傳統元素應用到現代設計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在運用中更好地提煉其內涵,總結出在設計中常常運用到的表現手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在將中國元素運用到設計中。文章以龍紋為例,分析總結了中國傳統紋樣的運用手法。
關鍵詞:傳統紋樣;龍紋;現代設計;應用手法
一、傳統紋樣在服裝設計中應用的現狀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豐富,如書法、京劇等,這些元素歷久彌新,隨著中國風的盛行,逐漸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縱覽四大時裝周幾乎每年都有品牌運用到中國元素。DriesVanNoten在2015秋冬系列中,選擇了中國傳統的云紋和團紋,復古而又時尚。再如2015秋冬Armani高定運用了竹元素,竹是中國士大夫文化的象征,他將漢代襦裙的款式與竹子的印花相結合,更是將中國元素的應用提升到了意蘊層面。中國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而外界對其了解也逐漸增多,在這個中外設計師一起運用中國元素的時代,對中國元素應用手法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多種多樣的中國傳統紋樣元素里,文章用能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龍紋探討紋樣的運用手法也比較典型。
二、龍紋在東西方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龍紋,作為一種中國文化的象征,不僅在華人世界里產生共鳴,就連國外的服裝設計師也視之為典型的中國元素,運用到服裝中,以提升其設計藝術的文化內涵與民族意蘊。中國傳統服裝是屬于平面型的服裝,寬松自然,崇尚裝飾。西方社會崇尚人體,要求服飾能更好地表現和反映人體之美。因此西方的服飾紋樣更注重立體的塑造,將裝飾紋樣與服裝的結構相結合,講究穿著效應,更注重展現優美的人體體態[1]。例如國內一些設計師作品中對龍紋的應用,大多保持了中國傳統服飾的特點,將其表現為平面化的裝飾,常采用古代龍袍中龍的形象,并用絲綢面料來襯托紋樣的意蘊,工藝表現形式也常采用刺繡、緙絲等。如范冰冰出席活動的龍袍禮服(圖1),再如張志峰的Ne-Tiger禮服,在對龍紋應用時,更注重的是絲綢面料的質感和刺繡工藝的精細。這種款式往往更適合出席紅毯,中國風十足,但在造型創新方面往往不夠。而對于國外設計師龍紋是一種極具東方風情的精美紋樣,更注重紋樣形式的利用。如Gucci2016春夏高定(圖3)中黑色裙子,紋樣為金色龍鱗,設計師將龍的形象解構重組,雖然沒有具象龍紋,卻讓人看到層層龍鱗后依然能立即聯想到龍的意象。服裝設計的解構主義理念以“否定”“顛覆”“消解”現存的服裝秩序為目的,往往在破壞中能產生新的樣式[2]。不過外國設計師由于對紋樣缺乏深刻了解,設計在國人看來顯得有點流于表面,有些也并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因此在運用不是本民族文化的時候,不僅要看到形式,也要關注文化內涵,當精神與形式相一致時表現出來的才會美好。從東西方對中國傳統紋樣運用的差異中,可以發現要想更好的對紋樣進行運用和創新,就要充分理解紋樣的形和意,使其相輔相成,深度發掘不同角度的運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