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服飾造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5 09:17:50

導語:東方服飾造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東方服飾造型設計論文

一、適應生理結構的服飾造型設計法則

關于東方服飾造型首先需要關注的基本性問題是東方人的生理結構。盡管對于身體的理解和觀照學術界存在著差異性,但從自然屬性一面理解,人的存在必須包括身體的存在,甚至具有優先性,而人種作為一個先決條件,又影響著服飾造型本身。東方人大多屬于蒙古人種(黃種人),這是生物學家以人的體質特征為標準進行的分類。中國、蒙古、韓國、日本、緬甸、泰國等東亞、南亞國家均在這一人種范疇之內。世界上還有其他兩大人種,分別是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和尼格羅人種(黑種人)。盡管這種分類無法概括全人類不同特征的人,研究的系統與類別也在不斷擴大與深入,但基于人類學種族研究的復雜性,以三大人種作為服飾研究的對象是明智且能夠說明問題的。“蒙古人種”的命名源于德國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邁納斯,在其“二元人種論”中對于黃種人的概念首先想到的是蒙古人,這是歷史上蒙古帝國無情擴張和屠殺給西方人留下的深刻記憶。蒙古人種從形體特征上看:身高中等,一般身高相當于6個半至7個半頭的長度;肩寬一般在36—50厘米之間,男性較之女性略寬;髖骨則女性較之男性要寬得多。男女形體比例的共同之處在于腿部長度較之白種人和黑種人都要短。在全身比例中,蒙古人種的頭部較之歐羅巴人種要大,較之尼格羅人種要小。從形體特征上看:敦厚、健壯、結實、勻稱;從面部特征上看:臉型扁平或窄長,五官起伏小,鼻梁不高,嘴巴較小,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瞼褶發達但平凸不深陷;發色為黑色且較平直。以服飾發展歷史較長的東方國家來看,聰慧的設計者創造了適合東方人面容和形體的服飾造型。首先是對于身材比例的修飾,比較典型的如中國唐代女性的襦裙裝;朝鮮女性傳統置于腰線之上的短衣,系于腋下的長裙;越南、緬甸、老撾、菲律賓、印尼女子的短衣長裙等,這些服飾都從比例設計方面做了適當的調適。對于美好的人體比例追求還反映在首服、發式的設計上,各種高冠、高髻在東方各國服飾文化圖景中幾乎均可領略,這種思路無疑在加高身材方面作用不小。其二是對于“平”的理解,東方人對造型的智慧不僅有縱向立體的拉伸,還有對于平面的深入解讀,這體現在臉部和發式裝飾造型上。由于蒙古人種五官較平,因此不適宜佩戴突兀的立體硬質飾物,所以如中國古代女子妝飾以面部貼花、金箔和羽毛,或以染色為面部裝飾;又如日本女性講究在面部涂上厚厚的鉛白粉,再施以眉黛與紅唇等都是基于這種理念。就發式而言,蒙古人種頭發垂直少變化,所以長時期內很少有披肩的發型,而由于黑色頭發以其深顏色極易獲得一個清晰的結構與輪廓,所以梳髻、盤發、插戴各種頭飾成為非常適宜的構思設計。

二、符合生態環境的服飾造型設計手段

生態環境是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它由氣候、土壤、山脈、河流和礦物、動植物等構成,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服飾無疑涵蓋其中。從氣候條件上說,東方大部分國家均籠罩在季風性氣候之中,當然也有很大差異性。中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日本為海洋性季風氣候,朝鮮為溫帶季風性氣候,韓國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大多為熱帶季風性氣候。季風性氣候的特點是季風環流情況復雜,易形成明顯的季節變化。可以想見,處于季風條件下人們的服裝造型應具有多樣性、靈活性、適用性,以符合人們的生理需求。不僅是氣候影響著服飾造型的各種性能,地理、物產條件等對其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每個島都有各自的服飾特色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爪哇島上的男女在盛裝時穿用的包纏式“卡因”“潘將”是具有代表性的服裝。泰國人在生活習俗與服飾傳統方面與中國傣族、壯族,緬甸撣人等同源,男子一般都是以長條形布包纏腰臀部,然后再從兩腿之間穿過塞到腰背處的服制,外觀形似燈籠,名為“紗籠”;泰國女子則是上著短衣,下裝為筒裙。馬來人的足服以單鞋、拖鞋為慣例。這些處于熱帶的國家在服飾造型的選擇上均簡單樸素,特別是男子的下裝以其物產中盛產魚類而形有所用、涼爽便捷。這都是與自然條件相適應的服飾造型選擇。生態環境影響了東方人的衣著習慣和服裝形制,進而影響到東方人的人體美觀念,那就是對服飾“遮蔽”軀體以避害的本原意識的認同。同時我們還看到,服飾造型手段一旦被確立并且開發到位,會因東方各國地理位置的相對封閉性而進入穩定狀態。

三、從文化特征出發的服飾造型設計規律

(一)農耕文化——形制穩定、造型方法統一。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總是與生態環境和物質生產方式息息相關。學術界一般將世界范圍內的民族文化劃分為三類:一是以土地種植與動植物再生產為主要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農業文化”,二是以商品生產與交換為主的“海洋(商業)文化”,三是依賴畜牧業的“游牧文化”。其中,“農業文化”與“海洋文化”是代表東、西方分野的兩大對立的文化形式。自然環境通過對民族物質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決定作用——農耕文化影響著東方服飾造型“尚文”特質的產生。這是因為農耕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農作物和牲畜是農業生產的主要作用對象。耕種對季候和氣候的依賴性使農耕民族對自然產生了被動、順應、依賴的民族心理。加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農業生產生活,安逸的環境避免了許多矛盾沖突,文化方面也更注重情感和思維的交融,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農業生產的連續性導致長時間離開耕地會導致農事荒廢,由此農耕文明活動區域的穩定性不言而喻。相對封閉的環境、自給自足的生活,使安定平和成為一種農業社會關系的寫照,映襯出尚文求穩的東方式心理特征。表現在服飾造型上較為明顯的就是上衣下裳與上下連屬制服飾造型的穩固性與長久性。這同時也說明,東方人對服飾的樣式和結構并不看重,反而更在意衣料圖案分布和各種裝飾點綴,這尤其反映在中國傳統服飾上。不論是哪朝哪代都不厭其煩地將圖案作為設計重點,或著眼于服裝的開襟、衣領、袖邊等部位的裝飾。又如日本的和服,到了室町時代,這種帶有隋唐服飾特點的日本獨特的民族服裝完成了演變并最終定型,在之后600余年中幾乎再沒有較大的變動。而其和服紋樣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卻不斷融入新元素貫穿于日本各個歷史時期。

(二)隱喻文化——二維空間的塑造。東方文化如果從審美意象上說,還是一種隱喻文化。這種隱喻性表現在服飾上是對性別特征的模糊化選擇,或從造型的角度即所謂對于二維空間的塑造。相對東方而言,西方人認為服飾是以人體為依托,以展現人體美而顯示其造型的,是彰顯自我個性的“窄衣型”服裝。這種理念的結果是服裝造型結構的組合性、變化性、更新性。而東方服飾刻意弱化服裝與形體之間的關系,漠視“性”的存在,在服裝設計上“壓制”表達人體曲線美,回避感官刺激要素,體現出東方民族對人體觀念從本源繼而晉升至設計文化的“遮蔽”觀念。東方服裝在形制上形成了不顯露形體,與人體保持較大空間的“寬衣型”服裝特色,這種風格既增加了神秘感又洋溢著中和之美。東方服飾多用平面裁剪的方式進行二維空間的塑造,一件衣服拆解還原之后結構之簡單猶如人形之剪影。與西式服裝多點結構不同,東方服飾的支撐點主要在肩部,以一種自然的下垂方式拉長縱向視覺效果,在流暢的線條中讓人忘卻肩部的“負擔”,這與東方人身體生理結構也是對應互補的。所謂結構線無外乎衣服的側縫部分,常采用連身袖,可以說無肩縫和袖窿的概念,前后衣片是相連的,而衣袖則從衣身中連出。從東方男性所穿的褲裝,女性的裙裝分析,大抵結構也和上衣一致,屬于整片式、直線狀、平面型的。而褲子的腰部乃至臀部多是連腰且寬肥的裁剪,穿著時腰口要把多余的量折疊以后再系褲帶,如中國的免襠褲。裙子則多是將一幅長方形的衣料,在腰口折裥為主構成,穿著時圍裹即可。

綜上所述,在東方服飾造型形式法則中,主客并舉之后的追求是:以和諧統一、對稱平衡為表現手法,以自然平和、圓順通達為衣飾風格,以簡潔構成、柔和意象契合東方人的身體曲線、臉部輪廓以及溫良的民族性格。事實證明,東方服飾造型設計在其發展過程中對其創作主體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這使得東方各國服飾在傳播融合中反哺互惠、確立特色,共同形成了一個統一包容又多元共生的東方服飾造型審美體系。

作者:要彬單位: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