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工藝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15:59: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非遺傳承工藝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非遺傳承工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尋找手藝創作研究

摘要:在紀錄片《尋找手藝》中,導演運用多元的敘事策略,講述非遺故事,倡導和諧的價值觀念,呈現非遺魅力,弘揚非遺精神,建構積極的社會意義。這些紀錄片不僅全面挖掘和呈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基因和生態環境,調動社會民眾的積極參與意識,使非遺保護轉變為全民族的自覺行動,而且通過影像的忠實記錄和廣泛傳播,賦予非遺更為持久和鮮活的生命力,多維度演繹出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蘊、價值取向和精神信仰。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尋找手藝》;創作要義

近年來,《留住手藝》《手工云南》《我在故宮修文物》《薪火相傳》等以非遺為題材的紀錄片創作呈現井噴之勢,合力記錄與傳播我國豐富多樣且工藝獨特的非遺文化,受到了觀眾的熱愛與追捧,但卻日益陷入敘事模式單一化、故事內容同質化的窠臼中。因此,本文以紀錄片《尋找手藝》為對象,具體剖析其運用多元的敘事策略以講述非遺故事,倡導和諧的價值觀念以呈現非遺魅力,建構積極的社會意義以弘揚非遺精神等方面的創作要義,以期為當下非遺類紀錄片的創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發。

一、運用多元的敘事策略,講述非遺故事

在紀錄片的創作傳統中,格里爾遜式紀錄片推崇以旁白來統攝敘事,展露上帝視角,詩意化地關注現實問題。直接,電影主張以觀察為主,保持旁觀者地位,讓生活自然流淌于影像的呈現中。真實,電影強調以訪談為主,融入主觀色彩,在創作者與訪談者的對話過程中生發出復雜多義的詮釋意涵。自我反射式的紀錄片將旁白、觀察與訪談等語匯手法全部囊括其中,甚至將創作者同時作為觀察對象,以多重呈現的方式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盡力祛魅被遮蔽的真相,追求逼近人物靈魂深處的本質真實。在《尋找手藝》中,導演以自我反射式的創作方法,生動呈現非遺的生存空間,還將追蹤記錄與回訪相結合,真實還原非遺的傳承困境。拓展了紀錄片的表現空間,賦予影片更為多元的文化想象和闡釋意義。

(一)自我反射式的創作方法,呈現非遺的生存空間

查看全文

高校美術教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策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部分,高校美術教育應在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高校美術教育應從藝術傳承的角度進一步考察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構造非物質文化藝術性體系;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邀入高校美術教育課堂,注重言傳身教;從藝術創新的角度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高校中打造全新的文化遺產發展體系。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對策

非物質文化遺傳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我國人們的精神支柱。隨著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傳統的文化或多或少受到了外來文化的侵襲,因此在此背景下建立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傳的傳承體系顯得尤為重要,高校美術教育促進非物質文化遺傳的創新也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是一種世代相傳,并且與人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文化表現形式,也是各種觀念表達、技能知識、實物工具、手工藝術等,其中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民間風俗活動、傳統的手工工藝、民間表演藝術、民間風俗節日慶賀以及民間傳統實踐和知識,還主要包括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可傳承性和活性態的特點,是活性文化表現的一種基因,具備著對古老生命的記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主要依靠口頭傳授,很少有非物質型的文化遺產是由書籍保留下來的,傳承者需要用心領悟,然后一代接著一代認真的繼承下去,具有可發展、可繼承的性質,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傳承者將文化中的主要內涵傳播給人們,同時在傳承過程中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和改革,因此可以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的一種活性態化石。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美術教育之間存在的淵源

查看全文

陽江漆藝非遺美育傳播

摘要:陽江漆藝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是技藝、經驗與精神,其活態傳承就是在集體記憶、情感需要和文化認同層面的傳承。數字時代,有關人員應從美育角度出發,有效利用地方非遺民間美術資源實施美育教學與傳播,培養大眾認知。無論是陽江漆藝與中小學美術課堂的結合,還是陽江漆藝的融媒體傳播,抑或是陽江漆藝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生產,皆是數字時代美育視域下值得考慮和實施的非遺傳承與發展路徑。

關鍵詞:陽江漆藝非遺文化美育傳播價值

路徑明清時期,中國漆器品種眾多,地域特色日益明顯,其中以漆皮箱和漆皮枕著稱的陽江漆器成為當時地方漆器的代表之一,“老義和”“廣泰成”等漆器店鋪生產的漆器暢銷海內外。20世紀30年代,陽江漆藝一度蕭條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陽江漆器廠與廣東省內外的漆畫名家保持高水準的交流,使陽江漆藝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達到鼎盛。20世紀90代末,由于生產方式的革新,在物美價廉的工業制品沖擊下,陽江漆藝產品設計的創新應變能力滯后,加上陽江漆器廠轉制等諸多原因,陽江漆藝再次走向衰落[1]。21世紀初,陽江漆藝在相關人士的推動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情況發生了很大轉變。2011年,陽江漆器髹飾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拓展名錄,陽江漆藝由此獲得了一定的社會聲譽,提升了行業的認知度[2]。陽江漆藝非遺傳人、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漆藝家紛紛開設個人的漆藝工作室。2014年,陽江漆藝院建成,成為廣東省漆藝創作研發基地。筆者在陽江當地走訪調研時發現,普通市民對陽江漆藝知之較少,陽江漆藝傳承后繼乏人,漆器制品產銷兩滯。

一、陽江漆藝非遺文化存續的困境

1.陽江漆藝非遺文化傳承后繼乏人與從業者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陽江漆藝的構成人員總體可以分為四類:繼承陽江漆藝的非遺傳承人;曾在國營漆器廠從業的工人師傅;傳承人、工人師傅所帶的學生或學徒;高等院校或中職學校畢業的漆藝創作者。陽江漆藝仍屬于小圈子范圍內的活動,并不為大眾所熟知。非遺傳承人和曾在國營漆器廠從業的工人師傅人數不多,但不論是制作漆藝產品還是制作漆板、漆坯,他們的技術都過硬。由于他們常年在行業中經營,積累了一定的口碑,擁有相對穩定的客戶群,因此收入穩定。但是,他們年齡往往很大,后代大部分沒有從事技藝傳承。傳承人、工人師傅所帶的學生、學徒以及高等院校或中職學校畢業的漆藝創作者以年輕人居多。其中,有的是因為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暫時入行當學徒,短期內往往會選擇另謀出路,有的急于求成,學了一些粗淺的技藝就自立門戶,真正喜歡漆藝又能沉下心堅持學習的只是少數。這造成陽江漆藝在藝術審美和技術表現兩方面都存在不足,產品失去了應有的競爭力,再加上產銷渠道不完善,盈利微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陽江漆藝的傳承[3]。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分析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基本理念

近年來,我國積極貫徹落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根據我國國情和非遺的發展規律,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工作基本方針、原則、理念,并指導了我國非遺保護政策法規、名錄體系、傳統工藝振興、搶救性記錄、傳承人群研培等工作實踐。工作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處理好非遺傳承和發展的關系,切忌損毀非遺核心價值和表現形式,濫用開發非遺,切忌非遺產業化。基本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基本理念:一是非遺傳承要有整體文化觀。非遺是我們身處其中,并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來體驗、實踐和傳承發展的文化傳統;是由主體、載體和實踐構成的文化現象整體,單個的工具、產品乃至技藝,可能是某種文化傳統的要素,但還不是非遺的整體。在這樣的非遺觀下,保護非遺的工作,實際是保護人們運用相應載體開展相應實踐的文化氛圍。二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態保護理念。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環境息息相關,失去了特定的環境,便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土壤和條件。只有人的積極參與和實踐,才能確保非遺的生命力,才能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豐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因此,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其得以孕育、滋養的人文環境一起保護,支持非遺實踐回歸社區,回歸生活,讓非遺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成為人們今天的生活方式。三是非遺是實踐的。實踐是非遺延續的核心,是非遺活力的基本體現。四是非遺是不斷發展的。傳統與再創造的密切互動,融鑄了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正因為有繼承,有發展,有創造。五是非遺保護要尊重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和權利。這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則。

二、可行性工作和影響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基礎。一是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近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相續制定印發了《省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實施意見》等多個非遺指導性文件。二是工作機制基本建立。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全國第一家成立的專門的省級非遺保護機構。各市縣也在群藝館、文化館設立了相應的工作部門。三是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及傳承人制度已經建立。為加強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保護管理,我省率先在全國實行了代表性傳承人年度審核的“動態管理”制度,有的被取消資格,有的警告。四是財政性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二)加強宣傳展示,促進傳承傳播。一是展示傳播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近年來,我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工作形式多樣,亮點頻現。打造了一批非遺品牌活動,如已連續舉辦了11屆的“江西民俗文化節”,以豐富的板塊呈現、精彩的項目展示、獨特的互動體驗而廣受群眾歡迎,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省級非遺保護門戶網站——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和檔案資料數據庫,創辦了非遺微信公眾平臺。營造了濃厚的保護氛圍,提高了社會各界支持、關心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二是“非遺進校園”活動深入開展。面向青少年的非遺普及教育深入開展,采取日常教學、基地建設和展覽、展示活動相結合等多種舉措和形式,越來越多的優秀非遺項目進入校園、課堂。先后組織舉辦了一系列規模較大、覆蓋面廣、層次較高的傳統戲曲進校園活動等,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三是挖掘整理成果成系統出版。近年來,組織全省開展非遺項目搶救性記錄整理。四是構建新型非遺傳承傳播體系。推動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已委托部分大學和藝術職業學院開展了多期對具有較高技藝水平的傳統工藝、傳統戲劇傳承人或資深從業者進行的研修培訓。(三)遵循非遺特點,開展多樣性保護。隨著工作不斷深入,非遺保護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保護傳承方式多措并舉。一是“搶救性”保護,開展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我省共有37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列入搶救性記錄建設任務,由省非遺保護中心建設實施。二是“生產性”保護,開展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創建活動,命名了多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三是“整體性”保護,開展了省級文化生態示范區、傳統節日示范地創建活動,公布了數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傳統節日示范地。四是“數字化”保護,建立了第一家省級非遺檔案資料數據庫,開展了非遺數字化保護,已存儲了10T非遺資料。此外,還開展了近百年省級非遺傳播基地、傳承基地、研究基地等創建活動,使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成體系化發展。鼓勵和引導一些高校、企業、社會力量參與非遺傳播和保護,我省非遺保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保護格局正在漸入佳境。(四)注重合理利用,惠及人民群眾。堅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堅持創作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一是培育了一批非遺品牌企業。發揮非遺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的積極作用,從政策扶持、宣傳推廣等方面予以傾斜,部分非遺項目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產業。二是堅持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各種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動節慶旅游等等廣受游客歡迎。三是推動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開展非遺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全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讓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相得益彰。四是堅持非遺+互聯網,培育引導非遺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傳統工藝品的電商平臺建設。(五)圍繞中心工作,服務社會發展。配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開展規劃性工作。一是積極參與國家鄉村振興、傳統工藝振興及“非遺+扶貧”等重點工作。以全國“非遺+扶貧”試點豐寧滿族自治縣為重點,推動全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深入發展。二是積極推進長江流域非遺保護。以非遺深厚的傳統文化滋養為冬奧會增添人文內涵。

三、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

加強非遺保護工作,是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廳將全面高效貫徹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規,以關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關講話為指導,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培根鑄魂,守正創新,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保護和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文化生態,支持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實踐,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領導。強化政府主導,增強責任使命感,依法推動并監督落實各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非遺保護的法制化。非遺保護作為一項社會文化事業,應堅持和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發改、財政、住建、教育、民宗、旅游、文物等多部門統一協調聯動的長效保護工作機制,為非遺保護營造有利外部環境,推動非遺保護工作的規范化;依法開展非遺名錄體系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體系建設,并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推動非遺保護工作的制度化;遵循非遺自身發展規律,謀定而后動,重視保護規劃的制定和落實,推動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更應重視保護規劃的制定和執行,推動非遺保護的科學化;實行動態保護制度,加強對非遺項目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動態管理,不斷了解非遺發展的新動向新需求,協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及時處理違法違規行為,推動非遺保護工作的健康化。(二)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為非遺保護提供物質保障。進一步加大非遺立法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推動落實《非遺條例》第五條“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增加而增加”的規定,爭取省財政大幅度提高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加強對非遺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確保非遺保護工作有必要的物質保障。加強非遺基礎設施建設,爭取省發改、財政、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對非遺展示、展覽、傳習等設施建設進行調查、規范編制和實施。鼓勵依托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場所以及民間博物館、傳習所等,開展非遺傳習展示活動,努力突破非遺傳承場地有限的瓶頸。(三)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強化非遺人才支撐。采取有計劃的教育培訓、理論研究評獎等多種途徑,促進非遺從業人員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大力培養非遺保護專門人才。實施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并擴大到更多門類,最終形成覆蓋非遺各門類的研培工作體系。(四)進一步轉變思路,促進非遺創新性發展。一是積極拓展非遺保護傳承思路,力爭使我省非遺保護進入一個與時代接軌的新階段。各級非遺保護部門將通過各種宣傳展示、培訓交流等途徑幫助傳承人群轉變思路,深化對自身所傳承發展的非遺項目的認識,提高再創造能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二是深入推進非遺進校園,力爭落實到實處。與教育部門合作,編寫非遺教材,在高校設立非遺專業,并給予一定的招生計劃,或開設選修課,設立學分制,把非遺傳播教育活動更好的納入教學工作范圍;三是宣傳展示力爭開啟新的窗口。充分利用江西省民俗文化節、“我們的節日”等已經成熟的全省性大型非遺宣傳展示品牌,在場地、規模、范圍、方式等方面爭取突破原有模式,將保護成果更大范圍惠及人民群眾,使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成為培育社會思想道德的重要平臺。

查看全文

民間藝術課程體系分析

關鍵詞:非遺;民間藝術;傳承;課程體系

一、民間藝術活態傳承概述

2009年國際文化財產修復與保護研究中心(IC-CROM)提出“活態遺產保護方法”(LivingHeritageApproach,簡稱LHA),突出核心社區對于遺產價值認識與闡釋的重要性,成為一支推動遺產文化價值延續的遺產保護理論流派,并初步建立起方法論的框架[1]。文化活態、活態保護、活態傳承也是世界各國在非遺保護與傳承研究中的核心理念。活態概念的提出和早期研究,源于19世紀下半葉,以進化論代表人物泰勒、法國社會學派代表人物杜爾干、德國歷史學派代表人物格雷布內爾等為代表。活態保護作為一種保護理念,不是簡單等同于動態記錄,而是保護文化的生命力,保護文化的現實性和成長性[2]。活態保護內涵包含了由傳承持有人到傳承環境再到傳承流變的逐層遞進關系。首先體現在保護非物質文化持有人(非遺傳承人)記憶和技藝上;其次是文化遺產存在必然依賴一定的生活、文化、空間環境,即文化生態場,活態保護同樣體現在對文化遺產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場的整體性保護上;最后,活態保護更體現在傳承過程中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上。

二、民間藝術傳承現狀與問題

民間藝術傳承主要以親緣傳承、業緣傳承、地緣傳承三種方式進行。第一,親緣傳承。民間藝術在工藝制作上具有縱向性、延續性、系統性特點,不像現代工業分工合作的單一性。民間工藝的傳承多以家庭傳承或師徒傳承的形式存在,但親緣傳承由于學習環境差,現代年輕人愿意去學的不多[3]。同時這種縱向傳承方式缺乏創新,容易與市場相脫離,導致作品缺乏市場性,造成工藝的失傳。第二,業緣傳承。民間藝術行業協會或行業組織,在技藝的比較、提升、傳承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業緣傳承也存在一些問題:行業協會或行業組織,缺乏約束,較為松散,并且缺少未來規劃和可靠資金保障。而且就工藝技巧而言,競爭性、排他性大于融合性和傳承性。第三,地緣傳承。充分利用物質文化遺存的地緣空間,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文化環境。一些文化遺存區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方式,利用市場經濟的杠桿和配置作用,賦予民間手工藝經濟地位和前景,既讓遺產持有者得到經濟收益,又讓民間藝術得到普及,從而手工藝得以傳承。地緣傳承由于適度經濟原則的把握不準確,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開發時,容易一味迎合市場。

三、非遺活態傳承機制下高校民間藝術課程體系構建的現實意義

查看全文

特殊教育學校非遺項目化教學研究

摘要:為了培養兼具非遺技藝與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服裝藝術系將非遺項目化教學嵌入傳統專業教學中。文章主要研究曹州堆繡在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服裝系非遺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對曹州堆繡進行實地調研,結合服裝系聽障學生的特點,將曹州堆繡藝術體系與服裝專業課程設置相融合。在開展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教學基礎、教學內容、教學成果和教學評價研究。

關鍵詞:曹州堆繡;非遺項目化教學;特殊教育;服裝專業

近年來,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服裝系致力于中國傳統服飾技藝和非遺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組織師生考察和調研旗袍、泥塑、年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課程教學中,已經開展了刺繡、扎染等相關非遺課程,逐步形成了“非遺+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1-2]。研究曹州堆繡項目化教學,前期已經對曹州堆繡進行了實地調研,結合職業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并對師資培訓、設備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備了研究的基礎條件。

1應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繡非遺項目化教學,以進一步完善非遺傳承專業課程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挖掘曹州堆繡的藝術特色,將曹州堆繡技藝傳承嵌入相關課程,將當地非遺技能傳承和非遺知識產權保護等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體系相結合,培養兼具非遺技藝與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非遺項目化教學,要符合聽障學生身心特點和就業特點,通過非遺項目化教學,培養“能工巧匠”“非遺傳承人”,提高聽障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業質量,擴大就業的選擇面[3-4]。研究曹州堆繡在特殊教育學校非遺項目化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遺項目化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教育目標進行創新,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非遺成果轉化,保護、傳承、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當地文化旅游貢獻力量。

2應用方法

查看全文

賀蘭硯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與發展

摘要:生產性保護作為賀蘭硯主要保護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在賀蘭硯生產過程中,以保持其核心技藝、核心價值和文化內涵。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的賀蘭硯,有其獨特的歷史傳承和制作技藝。隨著中國非遺保護的發展,寧夏賀蘭硯在發展過程中,有輝煌也有瓶頸。重生產輕保護、盜采賀蘭石、技藝人員制作水平參差不齊、政府政策傾向性不突出等問題制約其發展。必須從實踐出發,以需求促發展,充分利用政府相關職能、數字媒體等手段,保障賀蘭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長久發展。

關鍵詞:賀蘭硯;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

生產性保護作為一種制度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1],是中國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得以保護的有效路徑。賀蘭硯作為寧夏傳統工藝品,始于唐代,因取材于寧夏“五寶”之首賀蘭石,故稱賀蘭硯。2011年,賀蘭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第三批),2017年銀川市西夏區被評為“中國賀蘭硯之鄉”。賀蘭硯作為傳統工藝類遺產,保護與開發既要凸顯其地域性,又要在實踐中得到具體保護,實現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效互動。

1賀蘭硯產業發展概況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銀川市旅游業的發展,賀蘭硯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保護名錄的6種名硯之一,影響并帶動社會各界的投資加盟。賀蘭硯手工藝雕刻制品因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涌現出了《九龍套硯》《牡丹亭》《荷塘青翠》《西夏圖騰奶壺硯》《枸杞》《西夏古風》等一批佳作。目前銀川市賀蘭硯生產企業70余家,僅西夏區近40家,其中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5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名,自治區級工藝美術大師47名。賀蘭硯技藝帶動創業就業近千人,主要分布在西夏古城、賀蘭山農牧場、軍馬場,賀蘭硯產品總量達到4500方(包括大小印章、首飾掛件、擺件等產品),年銷售總額達到5600萬元左右,詳見表1。

2賀蘭硯生產性保護現狀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文獻整理、實地走訪,分析保定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現狀和問題,結合信息化時代背景,在媒體設備普及、非遺數據智庫、網絡移動平臺和大眾媒體傳播方面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新路徑。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2013年,立足全球,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有助于實現中國同沿線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合作共贏。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經時空淬煉的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是“一帶一路”戰略下弘揚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的溝通橋梁,同時,也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提供了重要載體。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出“攜手打造文化共興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共建“一帶一路”,擴大文化交流注入新動力。由此可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創造了新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隨著新時代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數字化技術手段推陳出新,數據庫、數字博物館、新媒體等平臺的廣泛使用,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帶來了新的突破。

一、文獻綜述

第一,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內容建設的研究。通過研究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提出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非遺數據庫信息采集、加工處理以及分享傳播方式的指導性建議。如柳霞(2008)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應包含存儲、著錄、數據處理整合、檢索、備份等模塊;裴張龍(2009)提出包含采集信息、加工、管理、、服務和分類在內的六模塊。第二,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建設的研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非遺數字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重要作用,為未來非遺數字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如趙倩(2009)以膠州秧歌為例,通過與傳統保護措施相比較,提出構建非遺數字博物館的方案;李艷麗(2014)以昆曲為例,探討了非遺數字博物館的數據資源在非遺保護與青少年學習傳承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實踐的研究。主要涉及數字化手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有效作用以及應用的局限性。如黃怡鵬(2008)、楊海波(2009)、常凌翀(2010)、代俊波(2013)、盧川(2014)分別對廣西壯劇藝術、山東民間武術、西藏口頭史詩《格薩爾》、滿族民俗、荊州河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數字化保護傳承實踐研究。綜上所述,前期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體現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的作用與效果。然而,非遺數據庫建設體系的研究相對不成熟,缺乏統一標準,現有研究大部分基于一個具體項目或技術,缺少宏觀角度的整合協調分析,合理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共享的研究相對不足。本文通過梳理現有研究成果,調研相關部門、走訪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地等方式,分析當前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與存在問題,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析數字化手段在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中的應用途徑。

二、保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

查看全文

甘孜州非遺旅游發展策略

1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

1.1資源豐富、含金量高

截止2008年,甘孜州已成功申報3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33項[1],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簡稱《公約》)中分類的4個類別。如果州內外學者將來突破以“山洞”算法的歷算[1]考證與研究,甘孜州將填補“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類非遺空白。2005年色達藏戲團應波蘭共和國扎科帕市邀請參加第37屆國際山丘民俗藝術節,此次演出分別獲得“演唱類金獎、演奏類銀獎、表演類優秀獎、主辦政府獎、記者最滿意獎”5項大獎[2]。在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通過的項目中,僅甘孜州就占四川省通過項目的23%,居全省首位[2]。

1.2康東、康南、康北非遺各具特色

根據甘孜州的地理特點,習慣上將全州分為康東、康南、康北三路[3]。從表1的統計數據可知:①藏族的生活、民族崇拜、信仰等元素是甘孜州非遺文化的主要基質。表1顯示,有12.81%的全州性項目分別為“格薩爾文化史詩”、“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噶瑪嘎孜畫派傳統繪畫技藝”、“川西藏族山歌”、“藏歷年”,分別反映出區域民族的歷史側面[4]、宗教信仰、審美、生活習俗。②康東。有利于觀賞的民俗類非遺資源獨占鰲頭”。③康北。有利于旅游商業化的藏族民族傳統手工藝類非遺資源呈明顯優勢。④康南。適宜觀賞的高品位人非遺與絕美的自然景觀同存。此外,甘孜州全州各地均遍布民間歌舞項目。

1.3康東旅游相對成熟地非遺密度較高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村寨旅游發展路徑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旅游業從最開始獨立的產業逐漸與文化產業相融合,二者的融合發展,無論是對于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還是對實現文化的有效傳播,都極具意義。從產業融合和傳播學的視角出發,以西江千戶苗寨作為研究案例地,探討現階段非遺傳播與民族村寨旅游融合發展的問題,對此提出非遺+苗寨VR體驗館、非遺+苗寨演藝競賽、非遺+苗寨主題學習館、非遺+苗寨住宿群體、非遺+苗寨餐飲群體、非遺+苗寨文創店六種融合路徑,旨在讓苗族非遺文化能同苗寨旅游的發展一起大放異彩。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民族村寨旅游;西江千戶苗寨

近些年來,隨著文旅融合的日益興起,旅游業已從最開始的獨立產業逐漸與文化產業相融合。2016年國務院的《關于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在文化方面,規劃要求促進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和實踐活動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行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扶持旅游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數字文化產業相融合。發展文化演藝旅游,推動旅游實景演出發展,打造傳統節慶旅游品牌。推動“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鎮。可見,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民族村寨旅游的發展息息相關。然而,在西江千戶苗寨中,旅游發展的速度與苗寨內非遺對外傳播的廣度、深度卻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以西江千戶苗寨為例,從產業融合和傳播學的視角出發,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民族村寨旅游融合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構建出二者融合發展的路徑。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及傳播屬性

2011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隨著文化傳播學近年來的興起說明文化是具有傳播屬性的,同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因此它也是具有傳播屬性的。早在2013年何湘華學者就在自己的書中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本身就包含了傳播的要求,傳播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生俱來的內在屬性,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下去的必然要求。

2西江千戶苗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