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作用

時間:2022-08-04 03:27:27

導語: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作用

摘要:群眾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如果能夠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的價值,會對非遺保護工作產生積極影響。文章簡述了非遺文化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關系,分析了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的作用,并對以群眾文化促進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群眾文化;非遺文化;宣傳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所從事的職業外開展的娛樂文化形式,群眾活動是群眾文化的主體,通過自娛自樂的形式實現精神滿足,建設精神世界。非遺文化作為人們代代相傳的一種文化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文化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群眾文化是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的平臺,群眾文化與非遺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充分發揮出各自的作用。

一、非遺文化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關系

首先,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離不開群眾文化活動。非遺文化誕生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涵蓋原始的群眾文化,如民間文學、舞蹈、戲曲、手工雜藝、節慶活動等。這些群眾文化都是由人們創造與參與形成的,是具有時代特點的文化活動,滲透于各個領域,彰顯出古代文化的輝煌。非遺文化產生于群眾,因此其保護與傳承也離不開群眾。其次,非遺文化是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我國有遼闊的地域以及眾多民族,每個民族、每個區域都有著獨特的文化,在社會實踐中完善并得以發揚,這些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是群眾文化的核心。因此,非遺文化誕生于群眾中,需要立足群眾進行保護與傳承,要充分融合群眾文化才能實現共同發展。最后,群眾文化的發展與非遺保護息息相關。群眾文化以人民群眾為基礎,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大眾精神需求而產生的一種社會性文化,以文化娛樂為主,其主要的特征是主體為人民群眾,內容豐富、涉及范圍比較廣。群眾文化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社會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部分非遺文化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文化具有時代性與繼承性,當社會脫離了傳統文化就會對文化事業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因此,要做好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就要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不斷探索與創新[1]。

二、在群眾文化中保護與傳承非遺存在的問題

首先,缺乏重視度。在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部分人沒有意識到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性,認為非遺文化的保護意義不大。部分有關部門并未對非遺文化進行及時宣傳,導致群眾難以產生非遺保護意識。其次,群眾對有些非遺文化并不認同。非遺文化與現代文化表現形式存在一定差異,難以很好地融入群眾生活獲得群眾認可。而且有些區域的文藝比較古典,與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價值觀念相脫離,致使很多藝術作品難以融入群眾的生活。最后,對非遺文化的還原度相對較弱。受到語言文字、行為方式等各種因素影響,群眾難以理解古代藝術,無法充分地保留優秀文化形式,很難對藝術作品進行高度還原。尤其是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有些非遺產品已經變得過于商業化,在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過程中,優秀內涵得不到聯系與傳播,使得人們難以進行精準理解。而且由于條件、資源等限制,文化傳播活動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的作用

(一)群眾文化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是群眾文化特征決定其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的不可替代性。群眾文化群眾性、社會性決定群眾文化是一種面向社會大眾的文化,以群眾為基礎,廣泛分布在各個領域中。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將群眾文化與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相結合,利用群眾文化活動宣傳非遺文化,促使更多群眾參與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中,提高保護成果。非遺文化的傳承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需要增強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以更好地傳承文化傳統,保護民間文化。其次是群眾文化功能決定其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的不可替代性。群眾文化是先進文化的組成,在群眾性強、范圍廣泛的特點的基礎上,也具有審美娛樂、啟迪心智的功能,有著宣傳思想、團結凝聚力量等重要作用。群眾文化參與程度會影響到非遺文化的保護程度。人們廣泛參與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促使人民群眾更加積極地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最后是群眾文化的優勢決定其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的不可替代性。這體現在群眾文化的完善組織體系、溝通協調、宣傳指導、傳承培訓以及資料管理等方面。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會產生大批熱愛民間文化藝術的藝人,他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與方法,能夠通過宣傳與指導使人民群眾意識到非遺文化保護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的群眾文化陣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也可以充分發揮代表性繼承人作用,開展傳承與培訓工作,制訂傳承培訓計劃,為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培養更多專業人才,為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奠定堅實基礎[2]。

(二)擴大了非遺保護范圍,發揮基礎保護功能

有形態的非遺項目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有些非遺源于群眾心聲,有些非遺源于群眾日常生活,也有些非遺展示了群眾的生活所需。非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環境影響并且與群眾文化緊密相連,以群眾文化為基礎能夠擴大非遺文化保護范圍,更好地進行非遺傳承。非遺文化作為群眾文化的精華,也是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滋養源,將具有特色的非遺文化納入群眾活動中能夠促進群眾文化的延續。因此,群眾文化與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是共同發展的。另外,非遺文化具有區域特異性,不同生活方式會呈現不同文化特征,展現不同民族特色。而群眾文化具有包容性,也是非遺文化的基礎,在非遺保護與傳承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3]。

(三)促進文化創新,轉變人們價值觀念

很多非遺文化存在于民間,而群眾文化是群眾認識世界過程中比較貼近生活的文明形式,非遺文化能夠在群眾文化發展中得到人們的認可,進而發揮出群眾主體作用,能夠更好地促進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而且非遺是藝術創作的文化基礎,在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并加以創新創作,更加符合發展主題,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需求。文化在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得以產生和發展,通過加強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可以使人們更好地感知美、創造美,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同時在進行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過程中,能夠融合人們的文化傳承觀念,形成歷史觀、文化觀,提升人們的文化信心。

四、以群眾文化促進非遺保護與傳承的策略

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需要進行積極宣傳,怎樣有效宣傳使更多人意識到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是需要重視的問題。對于地方文化部門來講,需要利用電視、網絡等各種形式加強宣傳。近年來,新媒體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相關部門可以利用網絡流行語、網絡流行元素等,提高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趣味性,增進人民群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并積極參與非遺文化保護活動。在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要加強群眾文化與非遺文化的融合。首先,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進行非遺傳承,以適宜的方式將非遺文化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例如:將戲曲以常態化的方式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在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進行戲曲文化傳承;或者利用特色文化節組織相關藝術活動,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落實非遺文化項目。其次,利用非遺節慶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平臺。在非遺文化中有各種慶典活動,這些慶典活動可以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平臺,能夠極大地豐富群眾業余生活,因此需要充分挖掘非遺文化資源,尋找特色文化符號,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最后,要利用非遺文化進行群眾文化創作,非遺文化包含了千百年的文化精髓,并且在傳承中不斷豐富,以非遺文化為素材開展特色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精神需求,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4]??偠灾沁z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需要以群眾為基礎,在傳承過程中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持,群眾文化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不可替代性,并擴大了非遺保護范圍,具有基礎保護功能。因此,要充分挖掘群眾文化的積極作用,以此為基礎加強設施建設,加強宣傳,促進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融合,促進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參考文獻:

[1]趙燕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J].文化產業,2020(24):155-156.

[2]孔雷.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見[J].大眾文藝,2019(18):16-17.

[3]汪平.探究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中的作用[J].智庫時代,2018(42):198,200.

[4]尚億琴.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見[J].大眾文藝,2017(3):15-16.

作者:高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