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10-09 17:50: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遺文化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非遺文化存在的問題

篇1

一、文化館免費開放中面臨的問題

1、場地受限,無法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隨著免費開放工作的實施,文化館零距離面向老百姓后,來文化館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的人員也逐漸增多。活動場所小,免費開放活動的規模受到限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形式較為單一,在吸引力方面必定有所欠缺,勢必不能滿足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需求。

2、服務質量問題。隨著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原本群眾心中高雅的場所形像可能逐漸轉為群眾學習文化藝術的場所,隨著人多嘈雜、擁擠現象的出現,必然影響館內衛生,降低服務質量。因此,能不能在參加活動人數增加的情況下保證管理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是文化館免費開放應思考的問題。

3、師資薄弱,文化設施、設備陳舊功能不全。免費開放后,隨著參與文化活動人數的增加,對服務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目前看,文化館干部職工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人員沒有增加,師資力量有限,造成藝術門類比較單一。設施、設備上如:樂器、服裝、道具、燈光等設備經過長期使用,嚴重老化。

4、經驗不足,安全管理面臨考驗。文化館免費開放必然會帶來人流量增大,給安全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需要一些懂安全管理的人員參與現場管理和服務,而文化館目前既缺少這方面的經驗,也缺少懂這方面的人員。如何采取各種安全防范措施,保證參與活動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以及文化館內的安全,切實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這些都對文化館的安全防護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參觀者素質有待提高。隨著文化館的免費開放,給更多的人提供免費參觀學習、參觀、藝術交流的機會,因此群眾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是由于一些市民不注重保護館內公共措施,不能做到遵守文化館內的秩序,這就加大工作人員的監督力度,很不利于文化館的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使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長期有效地開展下去,吸引更多市民走進文化場館,文化館應認真組織,周密安排,結合文化館實際情況,從多方面入手,狠抓制度建設,增強責任意識。

二、文化館免費開放中幾點看法

1、強化制度保障。研究制定《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工作方案》、《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管理辦法》、《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項目一覽表》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確定免費開放服務的項目內容、方式方法、開放范圍。為免費開放服務提供制度保障。

2、強化責任保障。制定公益性輔導培訓主講人一覽表,明確責任人,做到輔導培訓任務與責任雙落實。

3、強化安全保障。制定《文化館文明參與群文活動須知》,加大管理力度。組織全體在職員工學習安全常識,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制,在免費開放期間組織專門人員維護正常秩序,確保進館參觀群眾和學員的安全。

4、強化經費保障。必須加強文化館服務體系的經費保障,除了爭取加大政府補貼外,還應成立文化發展基金與專項基金,并加強社會宣傳,發動社會募捐,提高企業捐贈、社會贊助等力度,鼓勵并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家加入對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支持與贊助。

5、強化服務內容與形式。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服務的重要職能部門,應以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優化服務內容與形式為不斷進步的目標。文化服務可以體現出多種多樣性,同時這也是提升文化能力與水平的主要標志,滿足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這也是文化館服務的魅力所在。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推動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文化館應本著普及性、教育性的宗旨,根據各地風俗習慣的不同、審美要求的不同等,提供滿足群眾需求的服務,讓文化館的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基層、方便群眾。充分利用本館的師資力量,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服務,探索與基層群眾需要相符的新內容,讓文化館的服務真正符合群眾需要,被群眾廣泛接受并歡迎,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

篇2

【關鍵詞】煤礦;礦山;安全;問題;建議

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關系社會安全生產的大局。企業管理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它需要結合國家相關安全法律、法規開展,并將整個管理水平體現在企業主體上,從根本上保證群眾、企業及社會的利益。非煤礦山企業本身生產經營領域便是高危行業,它在經營中一旦管理不善必然會影響到生產安全,因此只有從根源入手,嚴格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繁榮提供應有保障。

1.非煤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意義

非煤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是煤礦企業工作的重點,也是煤礦企業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它本身是一個動態性、周期性、復雜性突出的內容。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一管理策略就受到當時政府部門的重視,并提出了相關標準化標準建設要點,且取得了一定成績。在這一制度下,全國范圍內的煤炭行業事故發生率出現了顯著的改善,這說明這一標準化建設在煤炭行業的安全生產中發揮出一定的意義和效果。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非煤炭礦山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相對來說我國煤礦安全事故也在不斷的攀升,盡管我國近年來出臺了許多控制條例和新的管理辦法,但是面對不斷加速的礦產行業發展速度來說,這種安全標準化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引起的各種安全事故問題不斷發生。一直到06年我國金屬非金屬安全標準化規范頒布以來,這種問題才得到一定的改善,也讓非煤炭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逐漸進入到安全管理的軌道上。

企業生產安全作為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發展進度的關鍵,它不僅是衡量企業管理制度的標準,也是企業落實國家政策和法規的基礎。非礦山企業作為我國礦山生產經營中事故發生最多、安全隱患最突出的環節,做好安全標準化建設對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企業社會經濟效益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國社會穩定、繁榮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創造了基礎。

2.非煤礦山標準化軟件建設要點

2.1軟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處理方法

在過去社會發展中,非煤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人們重視,它為我國經濟建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實現小康社會發展目標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但是仍有一部分企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工作,整個生產經營存在嚴重的違法違規現象,更引發了眾多安全事故。就這些現象進行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1不照章辦事

有部分非煤礦山企業在開展工作的時候,沒有按照開采計劃、開采利用方案以及開采設計標準進行工作,甚至有一部分企業直接在沒有開采方案、開采計劃的條件下進行工作。這種現象在國內各地礦山普遍存在,大多都是一些短期開采工作、無證開采以及亂采濫挖的問題。

2.1.2礦山布局不合理

不少非煤礦山企業在開采中對礦山布局設置不合理,缺乏統一、嚴格、規范的安全管理標準,使得整個礦山資源的浪費十分嚴重。雖然經過這些年的不斷整治得到一定的好轉,同時也懲罰了一批不符合生產安全和開采條件的礦山企業,但非煤礦山開采點的數量在國內仍然偏高,整體局勢并沒有得到好轉。

2.1.3安全標準化的內容不科學

就非煤礦山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內容不規范現象可謂是國內礦山管理工作面臨的普遍現象,它主要表現在安全管理規范在制定中未曾深入的了解企業狀況,造成安全標準化內容與實際脫軌,缺少相關處理手段和制度。就這種問題的出現原因分析,它主要是因為缺乏對國家安全管理制度的深刻理解,管理人員本身文化素質不高等。再有者是因為在工作中忽略了安全管理目標和對礦山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工作中缺乏具體培訓等。

2.1.4缺乏系統管理資料

文件資料未進行分類、無編號、無日期、無保存歸檔單位、無定期更新等。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陳舊,與實際已經不相符,缺乏收回報廢更新。資質單位評審報告提交后,未進行問題的持續改進。有的礦山進行完標準化評審就算告一段落,對評審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沒有進一步制定措施。

2.2解決措施

在當今煤礦生產安全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我們通常都是將這些標準化建設分為若干個子系統、子元素開展,且每一個子元素和子系統之間有存在一定的關聯。這讓軟件建設工作的開展需要從這些問題和內容入手,在確保每一個子系統達到安全標準的同時,深刻理解每個問題所涵蓋的內容意義,根據內容意義建立健全與其相對應的管理資料。如第五個元員工教育培訓,要建立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培訓大綱、培訓內容、學時保障一整套文件。同時不能局限于一般的三級培訓,對法律法規、應急逃生、風險識別、事故報告也進行培訓。建立標準化持續改進制度并予以跟蹤。

3.標準化建設硬件方面

為了更進一步的鞏固國家對非煤礦山開采的整治與管理成果,防止已經關閉礦山的再次開采,讓煤礦開采管理工作邁向正規化、標準化、制度化。在目前的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做好相關軟件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而且要高度重視硬件方面的工作內容。就礦山硬件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而言,具體的工作內容如下。

3.1存在的問題

(1)作業現場方面,主要體現標志、標識、警示不清楚,未注明應對各類災害的逃生辦法和路線,作業現場距安全出口距離沒標出。(2)設備實施方面,保護不全、缺少防護、隔離等設施,淘汰設備不能及時更新,新設備在使用時沒有風險管理。尤其地下礦山缺少有效的通風設施,通風系統段短路,多數靠自然通風,局部積存污濁空氣。(3)生產工藝落后,與規程及設計存在差異,應急變化、處理突發事件管理未及時更新,沒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作業規程不符合實際。

3.2解決措施

礦山標準化硬件管理是一個動態性,但在一定時期內會保持相對穩定,礦山與礦山之間存在差異。同一個礦山在不同時間階段又存在差異,而且隨著礦山的開采,差異性越來越明顯,要想解決標準化硬件存在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入手:(1)提高對安全標準化的認識,是解決礦山標準化硬件途徑之一,只有認識到位,思想才能到位,思想到位,行動才能到位。(2)注重標準化建設中的資金投入,只有足額資金投入及時到位,才能解決標準化建設中的一些硬件設施。(3)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標準化建設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全員參與,只有全員參與,提高整體素質,標準化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4.結論

非煤礦山安全安全標準化建設是保證礦山企業科學發展的關鍵,它的合理開展不僅保障了企業生產安全,為礦山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前提;而且有效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因此正確分析和處理非煤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勢在必行,也是更好地實現安全生產,為社會創造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曉飛.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的探討[J].安全與環境工程,2010,5:80-84.

篇3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記錄;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17-0190-01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和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比如各類民俗活動、傳統表演藝術、傳統知識與技能,以及使用的相關器具、實物、手工制品、文化空間等。可以說,“非遺”就是一個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社會史,但過去由于缺乏足夠的保護意識,導致很多“非遺”都慢慢被遺忘,遭到破壞,面臨著無人傳承的嚴峻形勢。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必須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并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全面、真實、系統地將“非遺”記錄下來,逐步實現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一、運用影像記錄實現對“非遺保護”的可行性

(一)符合對非遺保護的真實性要求

影像是采用攝影設備與感光材料來記錄拍攝對象,從而形成具體的視覺圖像。這種物化的圖像更加直觀、逼真,便于人們理解與接受。正是由于影像帶有真實性與直觀性的特點,因此,也被稱為“超越語言文字的世界通用語言”。

(二)影像是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載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性與無形性,因此,需通過相關物質媒介載體來實現保護與傳承的目的。而影像具有物質性特點,能夠長期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永久性”,進而得以保護與傳承。同時,影像的可復制性,可以復制出很多非遺文化的范本,便于將優秀的非遺文化傳播給大眾,讓人們了解到相關非遺文化,樹立起保護非遺文化的意識,實現對其的保護與傳承。

(三)影像的“虛擬現實”特征可進一步增強非遺文化的在場性

在影像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人們認為紀實性是其本質特性,而虛擬性則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但根據長期的實踐證實,影像既能真實、客觀地記錄現實,也能再造一個虛擬的“現實”。也就是說,“看到的才是存在的”這一命題的真實性隨著影像的誕生而發生改變。因此,在開展非遺保護工作時,我們可以利用影像記錄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根據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存在的狀態進行“復原”,甚至也可以利用數字技術模擬其在現存時空中的存在狀態,讓人們更易理解與接受。

二、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大原則

(一)完整性

影像記錄必須遵循“完整性”原則,這有兩層含義:一要體現出該文化空間的整體性;二是要充分體現出非遺項目內容的完整性。非物質文化的整體性是指它是由很多具體的文化事項組成的。在保護具體的文化事項時,必須尊重其內在的豐富性與生命特征。除了要保護非遺項目自身及其外形以外,更應重視此類文化所依賴、生存的環境。眾所周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很多文化均帶有鮮明的地域特征。這說明各種文化并非憑空出現的,都有著相應的地理、人文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例外,也是在當地人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因此,在拍攝非物質文化項目時,必須注意這一特點,向觀眾介紹、表現此類非物質文化項目所形成與存在的文化空間以及生態環境。此外,對非遺項目的內容要拍攝完整,確保內容全面,無遺漏,詳細記錄整個過程。

(二)真實性

真實性原則是指在拍攝過程中,一般要求為實拍,但對于特殊情況可采用“復原拍攝”、“情景再現”等手段進行彌補。這是由保護非物質文化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因此,也是影像記錄非遺文化項目的關鍵原則之一。簡單來講,在拍攝時必須真實、客觀地記錄非遺文化中的人物、行為、聲音等,確保其“原生態”特點。若稍有任何貶損、粉飾,或者摻入虛假成分,都會讓該非遺文化項目遠離本真樣貌,也使其失去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比如,“儺戲”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儺文化在繁盛時期也傳人東亞鄰國,如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2]。若在拍攝過程中,隨意改變某個動作,或從現代審美角度加以修改或美化,都會讓儺戲喪失最本真性的東西。

(三)客觀性

這是對影像拍攝者與制作者的要求,著重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拍攝者在整個拍攝過程中要秉著“客觀、超然”的態度;二是影像后期制作者也要在制作過程中秉著“客觀、超然”的態度。不要將個人的喜惡帶到拍攝與制作過程中,要真實、客觀地記錄相關非遺項目。同時,還要最大限度保留該非遺項目的質樸性與原生態。任何和表現內容無關的東西都要隔絕在畫面以外,確保環境、主體及陪體間的協調,著重突出內容的自然性。解說詞也要遵循客觀原則,不能摻入個人感彩。

三、用影像記錄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建立健全非遺保護工作職能部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雖已開展多年,但由于缺乏上級主管部門的重視與組織管理,造成工作責任無法真正落實到每個人頭上。因此,有必要成立專門的上級管理機構,以加強對相關工作的部署與組織協調。筆者認為可以建立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管理機構,負責將影像拍攝、后期制作、資料整理與保管、傳播等工作落實到各部門,并給予相應的指導與監督。同時,還應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從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以期促進非遺文化影像記錄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影像記錄水平

拍攝者與后期制作者的專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非遺文化項目影像資料的藝術審美水平及文化底蘊。因此,必須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大教育投入,與高校合作,培養出更多專業化人才。同時,要注重開展業務培訓,定期組織創作人員參加學習活動,重點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拍攝手法及技巧,后期制作方法等,以進一步提高影像記錄水平。另外,要讓創作人員深入到傳承人群中去,要從生活體驗的角度來感知“非遺文化”,或邀請“非遺”研究專家參與拍攝工作。這樣才能探知“非遺”項目的文化之根。

(三)重視對“非遺”影像資料的保管與合理利用

首先,要將各類非遺影像資料分類、編號,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間文化、傳統美術、民俗、傳統醫藥等基本類別。然后,錄入檔案管理數據庫,完善相關影像資料的檔案信息。其次,要改善影像資料保管環境,調整檔案室的溫濕度,做好防蟲、消磁、防腐等保護措施,避免影像資料遭到破壞。再次,要合理利用這些非遺影像資料,使其真正發揮出文化傳承的作用。可利用信息技術,將其進行復制、拷貝、備份,或直接用光盤、磁盤保存,并上傳至網絡,實現資源共享,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非遺文化,領略到非遺文化的魅力,主動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工作中來。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長期以來我們的祖輩在勞動生產中形成的智慧結晶,也象征著一種歷久不衰的文化精神。因此,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都非常重要。影像數字化記錄非遺項目只是非遺保護工作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起點。因此,我們在做好影像記錄工作的同時,還應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公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將其繼續發揚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白舒元.紀錄片影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J].文藝生活,2013(06).

篇4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閭山滿族剪紙;滿族文化;保護;發展

一、閭山滿族剪紙的起源

滿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滿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滿族剪紙為載體傳承至今。閭山滿族剪紙流傳于遼西錦州市北鎮醫巫閭山地區,記錄了醫巫閭山地區從原始社會至今,長達七八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是目前保存較好的滿族文化元素之一。在歷史的積淀中,閭山滿族剪紙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且蘊含著大量關于滿族信仰、風俗、生產和生活的內容,不但是表現滿族原始的自然神、始祖神、生殖崇拜等薩滿文化的主要形式,還是研究滿族文化起源的重要史料。閭山滿族剪紙在當地的滿族文化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體現在民俗方面。清朝中期以前,滿族文化具有非常鮮明的獨立性,自成一派,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并不能夠作為滿族文化的代表。清朝滅亡之后,貴族階層的文化大多隨之消亡。因此,滿族文化的代表不再由帝王和貴族階層所決定,平民百姓的文化成為滿族文化的象征與符號。由此開始,剪紙藝術逐漸被人們所熟知。閭山滿族剪紙存在于滿族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它不僅是各種節日和祭祀活動烘托氛圍必不可少的文化符號,如窗花、喜花、祭樹等,還是服裝、鞋帽上的刺繡圖樣。早期剪紙技藝主要依靠家族內傳承的方式延續,通常由家中年長女性傳授給年輕一代,與此同時蘊含于剪紙技藝之中的民族信仰、習俗和生活方式等也得以傳承。

二、閭山滿族剪紙保護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閭山滿族剪紙雖歷史悠久且多存在于滿族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文化的變遷,閭山滿族剪紙同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喪失活力并逐漸走向沒落,面臨著傳承人老齡化甚至出現斷代現象、公眾認知匱乏、實用價值降低、傳播方法老套、專項經費不足的問題,嚴重阻礙著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

(一)傳承人斷代

據文化和旅游部確定并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可知,我國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平均年齡達到了63歲,其中40歲以下傳承人占比不足1%,與之相對的,60歲以上的傳承人占比達58.3%。②由此可見,非遺傳承人“老齡化”及“斷代”現象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與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年輕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都發生極大改變,拋開計劃生育政策不談,“多子多福”的生育觀也早已被摒棄。因此在如今時代背景下,閭山滿族剪紙仍以極具滿族特色的生殖繁衍崇拜、山林文化等薩滿文化為主要表現內容,實在不能引起年輕一代的興趣和關注,年輕人普遍認為其內容和形式陳舊,缺乏創新。目前,閭山滿族剪紙尚有汪秀霞等十余家譜系仍在傳承延續,但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汪秀霞、趙志國等人的平均年齡已超過65歲。隨著老一代手藝人逐漸逝去,閭山滿族剪紙后繼乏人。

(二)公眾認知匱乏

據《中國文化遺產與公眾生活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并不高,且一些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門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的管理和宣傳工作乏善可陳,由此導致公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存在的重要性的認知十分匱乏。在閭山滿族剪紙的生地和周圍城鎮,由于宣傳不到位和公眾自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許多人并不知道“非遺”是什么,更不清楚他們隨手剪出的圖樣對文化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是將剪紙作為愛好或是一種活計。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了解,對文化傳承的不關注,使得他們很難積極參與到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和發展中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間產生,若想在民間發展,就需要在民間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如果脫離了公眾廣泛、積極地支持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就變成了空談。因此,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和重視是閭山滿族剪紙保護與發展的關鍵。

(三)實用價值降低

文化的價值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中才得以體現的。“藝術源于生活”,許多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從無到有并到達巔峰,是因為在起源時期,能夠被廣泛應用于百姓生活,滿足人的需求。歷史上,閭山滿族剪紙的確存在于滿族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作為祭祀、婚嫁、節日等活動的文化符號,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但隨著時展和滿漢民族融合,百姓需求發生改變,許多滿族文化和禮儀都被逐漸淡化,并且工業化生產出的產品,如窗花、喜花等價格更為低廉,樣式更為新穎。其次,在現代社會,除了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場合之外,滿族人在著裝方面與漢族人無異。因此,閭山滿族剪紙作為服裝、鞋帽的刺繡圖樣的實用價值也基本被削弱。實用價值被削弱意味著文化與生活脫節,失去社會黏性,人們對其傳承和保護熱情必然也大打折扣。

(四)傳播方法老套

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關鍵在于傳播,而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的選擇將直接影響著傳播效果。只有通過選擇恰當的傳播方式和媒介讓非遺文化走出其生地、進入大眾視野才能使其獲得更高關注度,進而解決受眾數量少、文化影響力不足和發展效果不佳的問題。在閭山腳下的北鎮市,有300多名滿族剪紙藝術家和愛好者,他們常年在附近的鄉鎮、城市弘揚閭山滿族文化,傳播剪紙藝術。2003年,10位滿族民間藝人成立了閭山滿族剪紙協會。在成立至今的十多年間,協會多次走進社區、高校、軍營等地傳播剪紙技藝。協會雖自發開展多項傳播活動,但是這種線下傳播方式具有很強的地域局限,傳播范圍僅覆蓋北鎮市周邊城鎮。另外,閭山滿族剪紙的線上傳播主要依靠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線下傳播為主,傳統媒體為輔的傳播方式使得閭山滿族剪紙未能引起廣泛關注并在社會上形成一定知名度。

(五)專項經費不足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存在于少數民族或鄉村地區,這些地區經濟欠發達,經費不足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中的普遍問題,非遺生地的政府財政支出方面投入有限。沒有資金的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陷入困境。閭山滿族剪紙存在于村鎮當中,村鎮貧困落后,在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沒有余力,只能依靠市政府撥款。然而,近些年遼寧省經濟在全國排名迅速下滑,錦州市由于產業結構不符合發展需求,經濟發展緩慢,難以設立專項資金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工作。據調查而知,當地文化部門多次向市政府申請項目資助,都未得到回應,經費不足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經費問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中的重點問題。沒有經費的保障,各項活動無法開展。即便滿足其他的傳承條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也寸步難行。

三、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策略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展閭山滿族剪紙,就必須針對其目前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探索出順應時展趨勢并符合實際情況的保護與發展路徑,使得閭山滿族剪紙重煥生機。

(一)吸引年輕群體,彌補年齡斷層

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關鍵,而年輕人是非遺文化發展的主力軍,只有讓年輕人了解、接受和喜歡非遺,才能促使其產生保護和傳承意愿,解決非遺傳承人老齡化甚至是斷代問題,讓非遺獲得持久生命力。多年間,閭山滿族剪紙協會一直致力于通過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向廣大學生群體傳播剪紙技藝,以解決傳承人老齡化問題。但筆者認為,就學生群體而言,無論是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應試教育模式之下,大多數人都是在被動學習,因為學業壓力而被迫放棄很多個人興趣愛好。因此,通過開設課程或強迫參加活動的方式,一味地向其灌輸傳承的重要意義只會引起學生反感,不如將閭山滿族剪紙的特色結合滿族文化制作成各種符合年輕人審美動畫作品或益智類游戲,使其主動接受非遺文化并加以探索、創造和發展。

(二)加強非遺宣傳,提高公眾認知

2017年,由錦州市政府籌劃并投資的錦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建成。該基地雖入選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名單,但其在公眾之中卻鮮少為人所知,并未實現其“傳習有場所”及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全面開展的目標。為使基地實現其目標,真正發揮作用,政府必須加強宣傳工作。一方面,政府應當宣傳基地建設,展示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另一方面,政府以成立非遺傳承基地為例,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性及措施,以提高公眾認知。在專門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工作的人才缺乏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在當地開展志愿者招募活動。將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一定宣傳能力且熱心于公益事業的人組織起來成為一支志愿者隊伍,定期到公眾之間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意義。

(三)順應潮流趨勢,提高實用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應只是擺放在展館里的文物,想要不被遺忘,那就必須要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活”在日常生活之中,順應時展潮流,以滿足人民生活生產需要。近年來,我國掀起一陣“國潮熱”,許多設計師會選擇將一些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設計的產品之中,服飾品類中最成功的就屬出現在紐約時裝周的中國李寧,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的獨特風采。閭山滿族剪紙作為滿族服飾的刺繡圖樣,其實用價值隨著滿漢民族融合而大大降低,可以嘗試搭上國潮發展的順風車,聯系服裝生產廠商將刺繡圖樣融入服飾之中,并加以改良,建立獨具特色的個人品牌,重新找回其實用價值,并以此為平臺創造經濟價值,為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四)善用新興媒體,拓寬傳播渠道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傳播成為主要的傳播方式,受眾的視野也逐漸從傳統媒體轉變到新媒體,不同年齡段、地區的受眾都會接觸到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因此要想讓閭山滿族剪紙真正被大眾所熟知并發展下去,就必須遵循時展趨勢,結合互聯網技術,與新媒體平臺相融合,拓寬傳播渠道,從而擺脫老套的傳播方式所帶來的局限。依靠新媒體傳播不僅可以突破傳播范圍和受眾數量的局限,還可以有效改變人們參與非遺傳播的方式,如:利用短視頻平臺直播可以增強受眾與傳播者之間的即時互動,使受眾擁有更多話語權和主動權。另外,鼓勵受眾轉變身份,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注冊閭山滿族剪紙自媒體賬號,借助自媒體得天獨厚的網絡優勢,將閭山滿族剪紙的歷史淵源、發展過程、生產過程等融合在原創的圖文、視頻作品之中傳播出去,為非遺保護和發展增添動力。

(五)整合產業資源,建立財力保障

為了減輕對政府專項資金的依賴,擺脫由于經費不足帶來的困難和不便,增強非遺自身的生命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應該進行資源整合,形成文化產業運營模式,為自身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根據錦州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1年錦州市將落實市委確定的“五大工程”,其中提到了“北鎮、義縣環閭山旅游路建設”。這項建設為閭山滿族剪紙的保護與發展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持。剪紙與旅游業對接,借助旅游業的發展,開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場,進行旅游產品銷售和文化旅游市場開發的同時獲取經濟收入,建立財力保障。

四、結語

篇5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 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4-0250-01“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么?說到底,所謂“非遺”就是那些來自于先輩們生產生活的語言、文字、道德、哲學、藝術、技藝、風俗等等一切的習慣和技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不明白,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這些文化遺產數不勝數,歷經世世代代流傳而不絕,干嘛還要大張旗鼓地去保護與傳承?一個沉重的現實是,在兩方強勢文化的沖擊下。承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特征和生存方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一點點地衰退和消失,民族文化的大家族在一點點變小,民族精神的DNA發生了變異。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近年來,非遺做為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推進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揚。但在文化活態傳承的過程中,如何做好有效保護少數民族非遺工作,又如何讓非遺教育傳承不再流于形式,使其逐漸與當代藝術創作、城市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等,很多問題擺在文化工作者的眼前,亟待解決。

一、存在的問題

1.目前非遺保護工作采取主動保護方式缺乏活力

政府主動進行保護方式的優點是見效快,作用顯著,能用最短的時間保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而言是被動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2.非遺保護工作資金投入不足

近年來,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強,但因地方財政困難,部分市縣級非遺項目投資力度還是不大。由于缺乏資金來源,一些項目仍處于自生自滅的生存狀態。

3.缺乏相應的專門工作機構和專職人員且業務人員基礎薄弱

現從事非遺工作的都由各級文化部門兼任,而且沒有專業人才或人才流失嚴重,現有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兼職人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缺乏基本知識,缺少業務培訓。

4.傳承人的培養問題

各地在為傳承人提供權利保障的同時,均規定了傳承人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特別是傳承人必須授收徒弟。但實際上大多數傳承人很難完成他們授徒義務,其原因并非傳承人不負責任,而多半是“無徒可教”。因此,傳承人的危機問題,不僅在于對現行傳承人的保護,更在于年輕人不愿意學習老年人的技藝,民族文化傳承后繼乏人。

5.外來文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沖擊

普遍來看,世界各國對于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尚處于起步階段。同時,當今時代下,時尚文化、外來文化都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盲目的追逐所謂的時尚文化,崇拜外砦幕。加之廣大的人民群眾缺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和認同,外來文化和時尚文化就很容易先入為主影響非物質文化的發展;二、相應對策及建議

激發生存活力,政府主動保護與自身開發保護相結合。在政府繼續加大保護力度的基礎上,由政府引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市場機制,參與市場競爭,以市場競爭的壓力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價值,使這些項目的傳承能夠進入活態傳承與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一方面應加強與省、市財政部門的聯系,多爭取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并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加強與旅游部門的溝通,建立協調機制,整合域內許多可觀賞性的非遺項目(包括瀕危的、失傳后根據相關資料挖掘整理復原的),將其組織成為一臺或幾臺非遺精粹節目進行展演,這一做法不僅可以使來旅游的人更全面的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背景,增加非遺保護收入,打造出旅游城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活態保護傳承引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一是設立專門非遺工作機構,配備專職非遺工作人員,加大人員的非遺培訓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非遺業務水平,使工作人員能真正為深入發掘基層民眾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申遺各項工作,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作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開展。

篇6

我國旅游資源豐富,是世界旅游資源大國之一。近幾年隨著旅游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已進入了大眾旅游時代。據統計,2015年,我國國內旅游突破40億人次,旅游收入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然而,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紀念品,卻是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短板。數據統計,世界旅游發達國家旅游購物收入已占旅游總收入的40%至60%,而我國該項指標較低,2012 年,我國入境過夜游客花費構成中,購物費占21.2%。由此可以看出中外旅游購物發展狀況存在明顯差距。本文以作者在澳洲訪學為背景,通過對澳洲旅游紀念品的分析,總結出澳洲旅游紀念品的相關特征,并為我國旅游紀念品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澳大利亞旅游資源概況

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澳洲國內資源十分豐盛,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和“騎在羊背的國家”。不僅如此,澳大利亞還擁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之本國獨特的動植物和醉人的大自然美景,使之被稱為“大洋洲上的旅游天堂”。

二、旅游紀念品的特征性分析

旅游紀念品在旅游產業和游客旅行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能反映旅游地的特色,濃縮了地域和民俗風情,沉淀著旅行者的記憶。同時,旅游紀念品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歷史與文化的縮影,購買紀念品也是旅游活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對旅游紀念品的研究對于整個旅游行業都意義深重。澳大利亞旅游業依托于本地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出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深受來自各國游客的喜愛。這也是旅游紀念品成為澳洲旅游產業收入的高增長點的主要原因。筆者通過對澳洲旅游紀念品的分析,發現其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征。

(一)紀念品的多樣性

旅游紀念品種類的豐富程度越高會給游客提供越大的選擇空間,也會直接影響到游客們的旅游購物。著名景區的游客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或者世界各地,單一的旅游產品很難滿足中外旅游者的需求。以澳大利亞旅游紀念品為例,澳洲旅游紀念品豐富多樣,種類繁多,各具特色,這也是促使澳洲成為旅游購物輸出大國的主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亞旅游紀念品不僅包含了日用品(鑰匙掛件、水杯、文化衫、帽子、羊毛被、UGG等),手工藝品(毛絨玩具、樹皮畫、原住民手工藝品等),還包括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都非常受游客們的喜愛。

(二)紀念品關聯性

旅游紀念品和旅游目的地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旅游紀念品作為一種旅游地“象征性的符號”,既可以重現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又可以進一步宣傳目的地。可以反映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脈絡、民族風情、社會歷史、、自然風貌等。事實證明,旅游紀念品關聯性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也增加或降低了紀念品的種類,澳大利亞旅游紀念品主要與其本國動植物、食物及文化相關聯。

1.動物關聯

澳大利亞擁有其他國家少有的獨特動物:考拉、袋鼠、鴯鹋、鴨嘴獸等。這些動物都深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也為澳洲旅游增添了不少特色。因此,澳洲將這些本國特有的動物形象做成毛絨玩具,文化衫,手提包等各種旅游紀念品。同時,澳洲很多野生動物園和國家公園也是以這些動物作為主題來宣傳澳洲旅游。

2.食物關聯

澳洲是農業高度發達國家,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為澳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在澳洲旅游購物中,夏威夷果、Tim Tam巧克力餅干、當地產牛軋糖都是游客們的必購品。澳洲的奶制品也是游客們認可度比較高的食品,尤其深受中國游客的追捧。

3.文化關聯

旅游紀念品的消費,本質是一種文化符號消費。很大一部分游客出境游的原因都是因為被異國文化所吸引。將旅游紀念品與旅游目的地文化相結合,也是旅游紀念品的特色。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看似沒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可是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吸引了不少眼球。另外,澳洲非常重視當地原住民(土著)文化,大力推廣澳洲土著藝術紀念品,例如土著的木吹樂器、回飛鏢、樹皮畫、藝術陶瓷等都可在澳洲任何一家禮品店購買到。除此之外,澳洲還很重視對本國文化的宣傳。印有澳洲國旗、國徽、地圖的國家象征手工藝品也是澳洲旅游紀念品的特色之一。

(三)紀念品品牌化

品牌無論在市場營銷理論體系中,還是在企業、消費者的實踐活動中均占據重要地位。旅游紀念品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能構建和完善品牌框架,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則能有效地促進旅游購物的發展。例如澳洲旅游紀念品中,比較受游客青睞和認可的品牌有:Jurlique,Aesop是主要打造純天然植物精華的化妝品品牌;Penfolds, Jacob’s Creek, Yellow Tail等為澳洲本地著名的紅酒品牌;Swisse、Blackmore、Ostelin等是澳洲著名的保健品品牌,這些品牌不但為顧客們所熟知,而且在游客們心中擁有很高的信譽度。很多游客去澳洲旅游,都會特意購買這些品牌的產品使用或當禮品贈與親友。

(四)紀念品地方性

旅游紀念品的本質特征是地方特色,或稱地方性. 它是一種地域的相對優勢,取決于旅游者居住地與目的地在自然、社會文化和經濟情況的對比。地方性也是旅游紀念品的核心內含之一。因此,澳大利亞也在努力打造能夠代表其國家和城市的旅游紀念品。例如,澳大利亞的國旗、國徽,以及本國獨特的動植物都具有濃郁的當地文化和地方特色。不僅整個國家注重旅游產品的地方性,一些城市也在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例如塔斯馬尼亞的薰衣草小熊,曾經也是風靡中國的最受游客喜愛的紀念品之一。

三、澳大利亞旅游紀念品發展的可借鑒之處

我國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世界上旅游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將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融入到旅游o念品中,可以促進我國旅游紀念品發展。同時,針對紀念品行業的發展問題,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紀念品開發的經驗和方法,開發出符合我國國情,并適合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紀念品產業發展道路。

首先,紀念品的設計和開發應突出地方性特色。游客購買獨具地方性的旅游紀念品主要因為被當地的地域風情所吸引。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旅游產品也被看作是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縮影,是宣傳旅游地的一張名片。我國疆域遼闊,民族多樣,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亮點,如能將紀念品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則會進一步推進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其次,將非遺文化融入到紀念品開發中,不僅是一個產品的創新,也有助于宣傳我國非遺文化資源。其三,紀念品有很強的關聯性,將旅游商品與我國自然風景(黃山、張家界、九寨溝等自然景觀),動植物(熊貓、金絲猴,梅花、牡丹等),食物(中國特色小吃),歷史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及少數民族文化)相結合,也是發展旅游紀念品的重要手段。最后,雖然很大一部分旅游紀念品價格都比較低廉,但是仍然需要有品牌的支撐。國內有些景區都是將賣場包出去,只顧門票收益而忽視了紀念品的銷售,導致商戶賣山寨版或者低質量的紀念品泛濫。事實證明,好的品牌可以有力的宣傳旅游紀念品,從而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低質量的紀念品不僅僅起不到宣傳作用,還會使游客對旅游地產生負面印象。嚴格把控紀念品質量,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四、結語

篇7

(一)教育部門責任的旁落和無奈目前,各地都基本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中心,可是我們看到的是,這些非遺保護和發展中心恰恰缺失了教育部門的責任,或者說他們的工作主方向里缺失了教育功能。從申遺開始再到建立保護和發展中心,教育部門一直是旁落在外。其實,教育部門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渠道和責任體。申遺由地方政府負責,保護和發展也由政府負責,其主要目的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教育部門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門根本沒有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研討及利用階段,從而導致非遺保護和發展成了這些中心的事,但沒有納入美術基礎教育階段的設計,教育部門責任的旁落造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有效進入教育設計和教育改革,更談不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廣大受教育主體的認識和了解。

(二)基礎教育規劃和改革的落后當下的美術基礎教育一直還沿用著多年以前的規范。多年來國家對與美術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利用一直在向前發展,非遺項目和非遺成果越來越多,但教育部門并沒有適應這些變化和發展,其教育規劃和改革嚴重滯后。教育內容和課程改革進展緩慢,非遺教育的教師培養基本處于“誰有興趣誰自行研究”的狀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更沒有納入教育內容和規劃。沒有對人的教育,尤其是對中小學生的非遺文化的美術基礎教育,根本夯實不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從長遠的角度也起不到核心的保護作用,更談不上將來的發展和利用。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美術基礎教育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中國數千年文明的歷史見證,更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和傳統。這些遺產記載著一個民族智慧的過去,同時也對我們的未來有極強的指導意義。但隨著現代化進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類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面臨著很大的沖擊,甚至有被淹沒的可能。現在國家已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著各種各樣的保護,比如正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編撰造冊、歷史記憶、傳承人保護和培養、政府立法保護等,但絕不能忽略教育傳承的極大作用。與美術這個類別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不能缺失美術基礎教育對非遺保護和發展的作用。

(二)美術基礎教育在與美術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意義和作用首先,美術基礎教育是與美術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最好的方式。通過美術基礎教育,把中國博大精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教與學的實踐,不僅能讓廣大學生了解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每一個學生身上得以延續。對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來說,意味著一種責任、繼承和發展。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中小學的美術基礎教育,將是非遺保護和發展的重要陣地和渠道。當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了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成了保護和發展的陣地,教師擔負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責任,那么非遺保護和發展將有專業科學的創新方式,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有持續穩定的科學規劃,非遺保護和發展就有了根基。

三、如何讓美術基礎教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中起到特殊作用

(一)革新美術基礎教育的內容和內涵首先,教育部門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門應組織人力及時梳理與美術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把當地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民間美術)通過梳理,以不同的美術創作形式(如泥塑、面塑)探尋美術基礎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契合點。其次,開發和形成適合各地實際情況的課程資源、教學案例、專業教材并加以推廣。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新的美術教育內容走入課堂,逐步形成中小學、幼教不同階段的教育內容。再次,創新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教學方法。要遵循以認識、了解、研究、實踐這種由淺入深的過程教育,要以欣賞教學和實踐操作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個人課堂學習和小組學習相結合,傳承人進學校和學生訪問培訓相結合。

(二)加強非遺師資力量建設和非遺教學基地建設過去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在民間以技藝傳授,基本上沒有形成具有教學功能的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大多是以個人或小家作坊的形式存在的,正是由于這種原因,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工業化時代顯得極其脆弱。所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應該把非遺人才保護和大眾教育培養相結合,把非遺封閉保護和非遺新基地建設相結合。應該建立起傳承人授藝,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承接、規范、指導培養,中小學美術基礎教育普及拓展的一體化系統。大學應該成為非遺師資力量建設的主陣地,首先應該在大學設置相應的非遺課程,進行課程建設和引導,逐步培養非遺師資力量。充實到中小學作為非遺傳承和教育的火種。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劃撥專門經費在校園建設非遺展示和教育基地,由學校申報,教育主管部門審核相應的人力資源、課程設計、配套政策等。引導教育系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中進行承接和創新。

四、后續及結論

篇8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統技藝 人文危機 教育

中圖分類號:J5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際工作中,由于搶救性為主導保護原則的影響,對非遺的技藝形態以及傳承狀況關注較多,而對技藝的人文因素關注相對較少。但是,這并不影響人文成為傳統技藝的重要文化構成,它是非遺的文化精神;是非遺“活”的價值;是傳統藝人倫理道德的光輝;是非遺文化性的彰顯。所以,從文化的精神價值角度而言,對傳統技藝中的人文因素應該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當下存續的人文危機,應該深入地思考與研究。

一、傳統技藝的人文危機

(一)傳統技藝的“人文”形態

關于“人文”,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核心主題是人的潛能與創造力。但人文主義其概念的歸屬是一種思潮,或者說是對人的存在的關注,屬于一種世界觀,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絕對的“神權”,提倡人性的可貴和重要性。它的意義與“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疇卻更加的廣泛,《辭海》中是這樣解釋“人文”的:

① 舊指詩書禮樂等。《易?賁》:“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② 指人事。《后漢書?公孫瓚傳論》:“舍諸天運,征乎人文”。人文,是人類社會中的諸多文化現象的總稱,和自然物質世界相對,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義的范疇,而“詩書禮樂”恰恰是人文的一種表現形式,都是人類社會所獨有的,人類所獨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疇大體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倫理、哲學、美學等一切人類的文化現象,無論從人類社會的現實狀況,還是從定義范疇的邏輯角度而言,包含了人類所掌握的各種技藝為載體的人文形態,那么具體來說傳統技藝的人文形態是什么呢?

遼寧撫順鋦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振海,經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縫補生命,修復藝術”,以及“三句規則”――“接活兒如同父母到,做活兒如撫養嬰兒,出活如同兒女行”,這是“醫、美、孝、愛、誠”的大愛;“同仁堂”藥店的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百年傳承的“訓條”保證了產品品質百年不衰;“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始終堅持“戒欺”和“真不二價”,為古往今來的消費者提供信譽上的原則保障;臺灣響仁和鼓傳承人王錫坤,堅持精益求精,細心打磨木質鼓身,即便是鼓皮遮蓋之處也絕不怠慢;故宮博物院鐘表修復技藝傳承人王津師傅,幾十年如一日面對無限重復的文物修復工作,克服內在焦慮;臺灣優人神鼓的阿丹師傅,堅持帶領隊員每天靜坐三個小時,禪藝雙修。

以上所提到的遠遠不能涵蓋傳統技藝的人文因素,諸如做工原則,經營信條,傳承規則,職業道德,心理狀態,文化特質,倫理規范,等等。人文的延續,是非遺技藝的重要文化構成,這是傳統技藝的精神所在,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匠人”精神最為質樸而現實的形態,滲透著工匠的智慧,穩定的職業心理,高尚的人格修養,執拗的性格,規范的道德倫理,等等,正因為有它們的存在,非遺傳統技藝才會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規格,文化的尊嚴。

(二)傳統技藝人文危機的表現形態

傳統技藝的人文危機具有多樣性,主要表現為:文化的無知,缺乏繼承者,無視藝人的社會地位與尊嚴,倫理道德的沒落。

1.文化的無知

文化的無知主要表現為兩種,一種是傳承人對自身技藝的文化內里、精神意志領會有限,將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到純技藝層面,可以說“學手藝賺錢”或是類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種則是消費大眾對技藝的無知,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眾對傳統技藝產品的消費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費心理的影響,使大眾對傳統技藝的產品和相關文化關注較少。

2.缺乏繼承者

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必須依賴物質形態的承載,核心是人對于技藝的掌握,幾乎所有的傳統技藝都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現實,有的無人求學,有的后繼之人難擔大任,有的傳承者健康堪憂無法傳藝,有的則是人已去藝已絕,還有的技藝是獨門絕學其他人幾乎無法掌握。不管哪種情況,如果技藝不能得到有效的傳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就難以發揚光大。

3.無視藝人的社會地位與尊嚴

由于傳統技藝在大眾消費中的比重減少,使大眾對傳統技藝的生活依賴降低,從而導致對傳統技藝消費心理的弱化和轉移,進而對藝人的關注減少,藝人在社會生活中被邊緣化。在以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為評判成功標準的當下,部分手藝人的經濟基礎貧弱,生存狀況拮據,更加劇了手藝人社會地位堪憂的現狀,這種危機其內里依然反映出社會對傳統技藝及其背后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形態的忽視。

電影《剃頭匠》中就真實反映了現實傳統剃頭匠人的狀況,其中老剃頭匠到新城區老主顧兒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兒媳的嫌棄。電影《百鳥朝鳳》中的吹打藝人在婚禮上受到雇主的輕視,雖工錢不少但輕視藝人的技藝、職業操守和人格尊嚴。山西已故世界級剪紙大師庫淑蘭,一生貧困,貧病交加,這和她色彩繽紛、充滿樂觀、洋溢童趣的剪紙作品形成了反差,也與眾多文化組織授予她的種種世界級最高榮譽不相符。

4.倫理道德的沒落

倫理道德的沒落主要表現為:(1)對于手藝傳承規矩的打破;(2)經濟利益與自身技藝堅守的矛盾;(3)傳統師徒關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養的缺失。

首先,傳統技藝的師承形態有多種,比如: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內外皆傳,等等。但總結起來基本就是技藝傳承的性別區分和是否血緣關系之間的傳承,現如今年輕一代觀念轉變,對傳統技藝的關注日減。無論哪種傳承形態都面臨少有人問津的窘境,這種代際關系的傳承對其文化的延續非常脆弱,很多技藝的傳承者大多面臨“人死藝絕”的境地。所以,目前傳承的緊迫與責任要遠大于傳承的對象選擇,很多傳承者就必須打破舊有的傳承規矩,然而對于堅守歷代師承規矩的傳統藝人來說,打破祖訓是對家族和祖師的背叛,他們需要承受內心巨大的譴責。

其次,在以經濟發展為先導的社會環境下,部分技藝由于是傳統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時長、產量低、價格高的特點,而在市場競爭中缺乏優勢,所換取經濟價值有限,一些技藝承載者會尋求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改變原有的技藝,使得其原有技藝形態和內在精神被改變,降低了手藝的品質,破壞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對現實生活需求,藝人的生活處境也不能被忽視,兩者之間產生了強烈的矛盾。

再次,傳統師徒之間所堅守的至高道德準則忠、孝、禮、義,在當下受到沖擊,以往“師徒如父子”的人文倫理越來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現了諸多問題,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藝的傳承人,身體重病之時,曾經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煢煢孑立,更妄談床前盡孝;某位傳統修造技藝的傳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現“欺師滅祖”的現象,技藝出于師門而否定師門和師徒關系,用學來的技術胡作非為,甚至還有的學藝者對師父進行誹謗和欺詐,可以說這種師徒關系的道德內里與情感內里已土崩瓦解。按照傳統,舊時的藝人在選擇技藝繼任者的時候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來對其弟子進行文化修養、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確保技藝傳承無恙。而在當下,面對技藝的衰微和大多數藝人的年事已高,他們內心也希望盡快將技術傳承下去,但學藝者這種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確定性,也會增加技藝本身存續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當一部分的傳承人,雖然技藝精湛,身擔真傳,然而其自身對于這門技藝的人文內涵理解有限,喪失對技藝的傳承和呈現過程中的道德堅守與倫理把持,意志模糊、隨波逐流,缺乏傳統藝人的樸實精神特質,利用自己的技藝進行虛假夸大宣傳、謀取暴利。

二、人文危機的應對

傳統技藝人文危機的形態具有復雜性,其表現也存在于各個文化層面和社會意識層面,從傳承人的思想意識上來說應當樹立“堅守”的理念。堅守什么?堅守歷代傳承的技藝文化、技藝精神、技藝傳統、技藝的倫理道德、技藝的規矩;從現實的技術層面來說,筆者認為還是要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應對危機,這就必須運用最強有力的傳播方式――教育,以教育為媒介和手段,具有穩定性、規模性、持久性,對文化受眾具有強制性作用。

(一)堅守

解決危機的根本還是在于技藝的自強,技藝自身相對穩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態的存續,成為一切突破和創新的前提,因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認識,才可能提出相應的方法。而此時堅持技藝的原真性形態和自我內部一切文化形態尤其是規矩的堅守,成為文化上、技術上、意識上的必然要求。而這些堅守,又構成了有別于現代技術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樣式。

堅守,是藝人執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藝自身的內壯之舉,這種堅守擺脫了世俗潮流的影響,克服了自身的內在焦慮和惰性心理,出離了只為利益和金錢“做活兒”的事業追求,使得藝人散發著樸實堅韌的人格魅力。鋦瓷技藝傳承人王振海常說“藝人要守住藝的傳承,守住藝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堅守?根源還是在藝人的意識中。

首先,藝人應當具有“安貧樂道”的人生觀。這里不是指必須貧困才能從藝,而是指要以安貧樂道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手藝,出離物欲的束縛,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藝人要明了當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和地位,進入到現實文化存續的角色中來,清楚自己是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增強對自身技的文化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尤其是被認定為傳承人的,更要意識到自身在文化傳承上的歷史重要性。

(二)充分發揮教育的傳播作用

這里所指的教育分為兩種,一是以法律規定的義務教育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從政府層面而言,發揮教育的作用,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施保護的業務指南》和我國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都有相關的要求和說明,要求教育部門要將優秀的文化遺產編入教材,加入學校的課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學,就在正規的學校課程中開設了“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課程”,涉及八個訓練范圍,18個學科,課程周期為三年,由老師們自編教案、教材。通過三年的熏習,使學生對非遺項目及其相關的文化有了了解,這就已經達到了文化傳播的基礎性目的,完成了認知階段的任務。這種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發學生學習傳統非遺文化的興趣方面還有待商榷,但對于普及傳統技藝和培養樹立民族文化責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傳授技藝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專業技藝傳承型,前者比如“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活動,以培養大眾傳統文化接受與傳統文化氛圍為主;后者主要指藝人的“收徒”傳藝行為,這是培養技藝傳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態的教育,更是最難把握的一個環節。傳承人在選擇繼任者的時候,除了在技藝上的考量以外,還應該盡可能地對學藝者進行傳統文化素養、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傳藝的過程中既要傳藝,也要將本門手藝的規矩、禮法、道德、倫理、文化、歷史等一并嚴格灌輸,務必形成穩定可靠的文化技藝心理。尤其是在倫理道德上,既關乎傳統技藝自身文化形態的原真性傳承,又涉及技藝傳播過程中所影響的大眾文化認同。進一步講就是文化安全問題。文化安全問題最需要道德和倫理的保駕護航。至少要傳承者學會遵從“祖訓”,學藝、學做人。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層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多地顯露出問題,而堅守傳統和發展現代特色的傳承教育是解決傳統技藝人文性危機問題的關鍵。堅守,提供的是技藝自身內壯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環境輻射傳播的渠道,為內在“堅守”注入強大的現實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修訂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苑利,顧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343.

篇9

關鍵詞:地名變更 文化自覺 價值認同

地名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理名稱,它承載著所在地區生存過的或現在仍在生活著的人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內涵。但隨著近年來各地的城市化建設,許多舊有的街道、建筑不復存在,其原有的名稱自然而然被改變。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改革開放以來的地名變更為例,筆者經過考察發現,僅就小召前街辦事處下轄的小巷而言,三十年來的地名變動就有三次,分別是小東西巷(原玉泉巷)、小召前街(原半道街)、公園西路(原新民街),此外,新增設的其他小巷更是多達八處,包括五塔寺召東街、迎春巷、建華街、凱歌巷、二十六中南巷、工藝廠巷等。盡管《呼和浩特市地名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將地名管理納入城市管理項目之中依法進行管理,要求地名命名不得實行有償冠名,并就地名分類、地名管理、地名更名與公眾參與、歷史地名保護等進行了規范,但是由于對地名的保護力度不足、人們的關注度有限等,地名變更與文化流失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更為重要的是,筆者發現,在地名變更過程中,民眾始終處在被動狀態,對新舊地名的變化關注度并不高,盡管許多民眾認為他們更愿意接受原有歷史承襲下來的地名,因為這些名字往往蘊含了老一輩人祖輩相傳的一些傳說、故事等,但如果地名強行被改變,他們也會被動接受,并最終隨大流以新地名稱之。在訪談時,玉泉區小召前街一位舊書店老板趙先生稱,他們對地名變動并不反對,也不贊成,因為地名變動對他們的影響雖然存在,但是并不顯著。

由此可見,在地名變動過程中,民眾文化自覺性與價值認同的流失已經成為頗為嚴重的問題,而且這是一個相互建構的過程――地名變更加速了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的流失,這種流失又反過來助長了地名變更之風,因此這是一個復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不僅會造成文化和歷史傳統方面的損失,也會弱化人在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培育文化自覺,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質,在人們關注地名變更對文化遺產的影響的同時,更要關注地名變更與民眾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流失的催化作用。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自覺”與“價值認同”

根據先生的闡述,所謂的文化自覺即是生活在既定文化環境中的人對其文化的“自知之明”,也即對文化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發展趨勢的了解,以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學者李艷認為,文化自覺的重要特征包括實踐活動下文化創造的自在性與自為性、文化核心精神指導思想的一元性與文化結構的多元性。筆者認為,處在任何地理環境中的人們都有必要、也有能力了解該地區的文化,并對該地區地名的來源、形成過程有所了解,關心該地區的地名變動并能夠主動參與到地名文化的變動中來,這稱為文化自覺。

關于“價值認同”,弗洛伊德認為,認同是個人與他人、群體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即社會群體成員在認識和感情上的同化過程。吉登斯將認同的概念擴展到哲學的層面,在他看來,認同是連續發展的社會性產物,它不僅指一個社會在時間上的某種連續性,也是社會在反思活動中慣性地創造和維系的某種東西。賈英健進一步指出了價值認同的相關特征,認為價值認同具有主體的自主性、過程性、異質性與一定的流動性。筆者這里的“價值認同”主要指一定地區的民眾對該地區文化的認同,在這種認同基礎上不僅能夠自覺遵守一定的價值規范,也能夠主動參與。

(二)地名與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的關系

筆者試圖通過進一步分析地名與文化自覺和價值認同的關系來了解地名變更對文化自覺與價值認同關系的影響,試圖證明在地名變更中,文化自覺及價值認同與地名變更的影響是相互的:

1.地名蘊含著價值認同:文化與歷史的認同

地名在最初的形成過程中與建筑和文化密切相關,地名的命名體現了這一社區人們對自己文化的觀點與表達。生活在同一群體中的人對所屬群體具有認同感,對地名文化會產生自知之明,這是文化的自我覺醒。比如玉泉區因玉泉井而得名,人們會由此名字聯想到關于康熙皇帝坐騎的傳說,人們會因此形成潛在的社會團結,從而增進對文化與歷史的認同。

2.地名承載了歷史文化記憶――以地名的文化功能為例

地名文化會整合歷史記憶:地名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與文化符號,它的延續與傳承體現了不同時代群體的記憶,在不斷變更的歷史中給人變中求穩的安全感,同時整合記憶在價值認同的層面上,促進了社會規范的確立,因為地緣關系而聯結成的社會群體會遵守相同的社會秩序,這有利于人們產生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感,進而產生民族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尤其在類似于呼和浩特市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由地名產生的民族認同感尤為強烈。

地名文化會喚起人們的情感理性:隨著社會的快節奏化,人們越來越依賴正式的社會制約,作為非正式制約的地名文化會喚起人們的文化記憶和情感理性,促進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自覺保護。

地名文化能夠維持秩序:人們的生產生活是在一定的時空中進行的,穩定的地名文化會根植于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之中,隨意變更地名會引起生活秩序的混亂,比如對出行路線、公交牌設立等造成不便的影響。

篇10

一、從自身實際出發,明確辦學思路和培養規格

開辦舞蹈專業的高校為數眾多,辦學條件各不相同。民族地區高校在確定各自辦學整體思路時,一定要根據實際確定適合自己的辦學思路,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突出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強調與產業經濟的對接。要充分考慮學校所在地的區域特點、周邊行業的發展動態等諸多因素。具體來說,就是要依托本地區民族文化,以服務地方文化產業發展為目的,建立多元化的民族舞蹈教育體制,培養相應的技能型、應用型舞蹈人才。

民族地區高校開辦舞蹈專業,其培養目標要和社會意義對應起來。聞一多先生指出,“群體生活的大和諧的意義,便是舞的社會功能的最高意義。” ①教育與社會的對接的具體體現就是要以用人單位的崗位設定為目標進行學生能力培養。其培養規格主要應該定位在能進行民族民間舞蹈傳承與表演的專業人才,能進行民族舞蹈編創的專業人才,能從事民族舞蹈藝術文化宣傳與推廣的專門人才,能從事民族舞蹈產業化管理的專門人才。

二、重視教學,抓緊學科建設

民族地區高校舞蹈教育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各種完善的教學、科研管理機制、穩定健全的教師隊伍、完備的硬件設施是其必備的條件,此外還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和數字教學資源庫建設。

(一)以民族文化為根本,進行辦學思想建設

民族地區高校舞蹈教育應該建立在對舞蹈藝術有比較全面、深刻的思想認識基礎上。我們要樹立文化本位的思想,這樣才能進行具有美學高度的、時代責任感的教學研究。此外,還要著眼于區位,認識到舞蹈教育的市場應用性。在2009年6月召開的“中國區域性少數民族民俗舞蹈研究論壇”上,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蘇自紅認為,“民族特質是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生態環境、人文風情等諸要素概括性的綜合體現。具體反映在民間民俗的舞蹈,應該說是一個民族風格的問題。”②因為在民族民間舞蹈風格背后蘊藏的是民族文化,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典型特征,這種不可或缺的唯一性即為根本,所以民族地區高校舞蹈專業必須明確自己以文化為引領的學科專業發展思路。

(二)以質量為源頭,進行制度建設

首先,應整合教學、科研、就業三個因素,形成有機、互動的運行機制。在此過程中,應使用逆向思維,以畢業生就業情況作為終極質量目標,檢測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通過教學改革研究尋求解決辦法,實施于教學,提高辦學質量。

其次,規范教學各環節,調整知識結構,從目前單純向專業院校模仿的舞蹈藝術教育轉向具有特色的舞蹈應用教育。教學的規范需要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管理體系,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是民族地區高校舞蹈教育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還應將人才培養定位與就業方向對應,幫助學生進行學業生涯規劃。作為具有體驗式特質的舞蹈專業教學,應加大學生在校期間實驗、實訓和實習的力度,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職業意識。實習時間可以提前,把最后一個學期最作為學生查漏補缺的后備時間。

再次,改革教學方法。主要是改變過去單一的課堂講授方式,在時間、空間和形式上進行拓展,完成教學設計,實行分組教學,項目訓練。如《羌族民間舞蹈》的課程教學可根據舞蹈專業的教學特點,以小班制教學為宜,每班以18—25人為標準,由教師提出課題、組織學生集體田野采風,觀摩民間藝人表演、學生撰寫調查報告,教師課堂輔導、學生完成作業、舞臺實踐等環節構成整個過程。

最后,建立必要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對教學環節進行全程監控,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最好是以物化成果的形式對畢業生的質量進行評價,例如,該專業學生畢業時應提交一個自編舞蹈作品、一份求職自薦書及一段模擬的求職面試錄像。通過對學生整體能力的檢測,形成教學與就業對接的有效過渡。

(三)以實用為目的,進行師資隊伍建設

民族地區高校舞蹈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需適應整體辦學多元化的特質,要立足校內,面向社會,要加強學校層面的統籌和資源整合,要注重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的層次構建。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種解決辦法:一是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學科領軍人才;二是以在職培訓的形式培育校內專家;三是引進民間非遺文化傳承人作為特色課教師;四是聘請業界專家為客座教授,以舉辦講座的形式進行學術交流;五是實行“青藍工程”,建立傳、幫、帶的梯隊建設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