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的目的和意義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2: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遺傳承的目的和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關鍵詞: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程序;支持力度;資格取消
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概述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是指具體非遺項目的系統掌握者,并對非遺的傳承和發展具有一定影響的自然人或自然人群體。非遺的產生、傳承和發展主要由其載體即傳承人來完成的,沒有了傳承人,就喪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傳承人堅持非物質文化的生態延續,非遺就失去了其文化魅力與存在價值。
代表性傳承人是指經過政府機構或經政府授權的其他機構認定并從制度上對其加以規制的非遺傳承人中的特定個體。代表性傳承人通常是非遺傳承人中的佼佼者,其對非遺的影響較一般傳承人更大,重視對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與保護是非遺傳承人制度的核心。
代表性傳承人屬于廣義上非遺傳承人的范圍,代表性傳承人固然重要,但是非遺項目以及代表性傳承人自身都不可能脫離非遺傳承人整體而獨立獲得發展。當前,我國學術界和實務界一般意義上所提到的非遺傳承人為狹義的非遺傳承人,即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二、非遺傳承人認定扶持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已基本形成了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相結合的非遺傳承人保護制度,相關立法與文件主要對非遺傳承人的資格認定和取消、扶持及義務等問題進行規定。綜合分析相關規定,不難發現,非遺傳承人制度中的認定及扶持制度均存在較大問題。
(一)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機制有缺陷
“傳承人”身份的被認定,是原生的民間音樂、最基層的民間音樂家等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官方文化和上層文化的重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國非遺傳承人采取層級認定方式,非遺傳承人也分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現僅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認定為例,來探討非遺傳承人的認定機制。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認定依據是文化部45號令,研究該法規,可以發現當前非遺傳承人的認定至少存在以下問題:認定數目不明確;認定的條件較為抽象;認定程序不夠合理。具體敘述如下:第一,文化部45號令沒有明確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人數量,《非遺法》關于非遺傳承人相關條文對此也予以回避。認定是給予支持的前提,認定的傳承人越多則對非遺傳承推廣的力度越大,一項非遺被認定并獲得支持的傳承人數目將直接影響該非遺的最終生存。非遺的主要掌握者是民間藝人,他們是否能一代代薪火相傳,直接關系到某個“非遺”項目的興衰存亡,也只有認定支持更多的傳承人,才能通過群體力量延續非遺的生命。對特定項目的非遺,認定更多的傳承人并予以支持十分必要。
其次,認定程序的申請推薦制不適合非遺實際。文化部45號令第4條規定,成為傳承人的方式應是自行申請或被推薦,以申請為主。非遺傳承人大多生活于民間,無從了解相關制度,自愿申請方式根本不適合他們。非遺保護意識的淡薄也使得一般民眾和組織不會為其偶然發現的非遺傳承人去充當“認定”的推薦人。
此外,當前以政府為主導的非遺傳承人的認定申報是表格式申報,學院式評審,沒有進入田野的深度,更沒有細致地觀察到傳承人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也不利于將真正的傳承人納入到保護中來。只有進一步拓寬并完善非遺傳承人的認定機制,才能將更多的真正的非遺傳承人納入到各級政府認定體系中來,并使其得到切實保護。
(二)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扶持力度不夠
我國對非遺傳承人保護扶持力度明顯不夠。首先體現在保護的廣度上,其僅保護“代表性傳承人”,此舉排除了絕大多數的非遺傳承人獲得支持的可能性。我國《非遺法》上的傳承人較為狹義,僅指各級政府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真正意義上的傳承人應是:“在有重要價值的非遺傳承過程中,代表某項遺產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傳統,掌握杰出的技術、技藝、技能,為社區、群體、族群所公認的有影響力的一切人。”
其次,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措施不夠得力。根據《非遺法》第30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根據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活動: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提供必要的經費資助其開展授徒、傳藝、交流等活動;支持其參與社會公益性活動;支持其開展傳承、傳播活動的其他措施?!痹诜ɡ砩?,該條明顯屬于任意性法律規范,各級政府及其文化部門無必然支持非遺傳承人的義務,而即使給予支持也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該條另一大缺陷是未規定國際上通行的應對傳承人進行培訓扶持,從而創新非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保護措施”條款中對“傳承人”就加上了“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的說明,這意味著“教育”也是傳承人支持機制的重要內容。
其三,被認定的非遺傳承人在其扶持未能得到切實保障的同時,還要承擔較大的義務。《非遺法》第31條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妥善保存相關的實物、資料;配合文化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性宣傳?!痹诜ɡ砩?,該條所規定的義務屬于“應當”的范疇,是強制性的,是所有被認定的代表性傳承人必須履行的,否則是要被取消代表性傳承人“資格”的。
此外,現行《非遺法》對傳承人保護的不足還體現在保護不夠全面,僅體現為一定程度的經濟扶持,未提及對代表性傳承人的人身侵害從而對非遺本身造成無法彌補影響應否承擔特殊責任。對非遺傳承人的人身給予特定的行政保護乃至刑法保護,更能體現對非遺的重視?,F行刑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也只是停留在其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的階段上,還沒有對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個特殊身份進行保護。
(三)代表性傳承人資格取消機制有違法理與情理
中國擁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非遺是一項十分艱巨的系統工程。將有限的資源用于保護更為重要的非遺是我國《非遺法》的基本指導思想,取消不履行義務的“代表性傳承人”的資格正是基于這一緣由。然而,《非遺法》第31條規定的這一取消機制并不符合非遺保護本身。
1、取消資格的理由不合理
根據《非遺法》第31條規定,代表性傳承人的資格取消的緣由是其不履行第31條第一款規定的四項法定義務。國家及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實施以來,被認定的代表性傳承人實質上所享受的“保護”主要是榮譽稱號,政府并未在資金及稅收上給予認定的傳承人有力的支持。代表性傳承人通常有且必須有“主業”,其不可能在無切實保障的情況下全力無私支持非遺事業。相關支持措施未能到位,動輒以違反義務為由取消資格顯然不合情理。 2、代表性傳承人的能力無法取消
“代表性傳承人”是一種榮譽資格,但更是對其內在能力這一事實的肯定。代表性傳承人的身份并不取決于是否有這一稱號,其能力也不會因具有政府認定的資格而得到根本提高。
3、取消“資格”悖于非遺保護宗旨
取消“代表性傳承人”的資格無異于是對非遺傳承人施加的“恥辱性懲罰”,此舉不利于非遺的傳承,尤其是對于異常珍稀的國寶級代表性傳承人更是不能用此強制性的方法,以免造成“非遺”徹底滅失。
三、完善非遺傳承人認定扶持制度的建議
(一)構建完善的傳承人認定機制
1、應合理確定認定數量
認定代表性傳承人有助于傳承者的精湛技藝被社會及時關注,讓年輕一代的學習者在政府的資助下拋去經濟上的后顧之憂,防止因為年齡和經濟的原因導致“人亡技失”。認定非遺傳承人的數量是非遺保護中的一項基礎性的重要工作,當前制度上未明確認定數量且實踐中認定偏少。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等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在結合具體非遺項目的稀缺性、本地財政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給予更多非遺掌握者以“代表性傳承人”身份并加以物質支持。
2、構建并完善多渠道的認定啟動機制
現階段傳承人認定制度主要是以政府名義進行的,我們將這種方式稱為國家認定制。在這種認定制中,個人申請和他人推薦相結合的申報制是程序啟動的原因,但這種機制存在明顯弊端:此舉不適用于對政策不夠敏感的絕大多數“民間非遺掌握者”,也不利于調動社會發現推薦非遺傳承人的熱情。因此,應規定政府有發現和認定非遺傳承人的責任和義務,使其變被動為主動;應構建適當地針對“發現并推薦非遺傳承人的個人和單位”的激勵機制,激發全社會發現、尊重非遺傳承人的熱情;應將傳承人直接“登記”作為現行認定制度的補充程序。如日本等國家,在評定傳承人時,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即除政府組織申報外,還采取由傳承人直接“登記”的方式。
(二)加大對傳承人扶持的廣度和力度
1、應擴大對傳承人支持的廣度
認定是非遺傳承人獲得支持的前提,相對于被認定各類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更多的或許更有價值的非遺項目因未能被認定為“非遺代表性項目”而不可能有“代表性傳承人”。應當承認,有選擇地對非遺傳承人進行支持是國際慣例,也符合我國國情,但在現有條件下,適度擴大扶持面也是很有必要的?!斗沁z法》未提及“非代表性”的非遺及其傳承人,無疑是一大缺陷,不利于該類非遺項目的普及和發展。進一步擴大傳承人支持的廣度還體現在應當擴大扶持門類。按照《非遺法》第30條規定,對傳承人的扶持局限于所列的5個領域,尚未涉及傳承人的培訓支持及傳承人對非遺創新的獎勵等重要領域。非物質文化的“變”是進化,而不是后退,應當通過立法明確加以激勵。
2、應加大并有效落實支持力度
如前所述,《非遺法》對代表性傳承人的支持尚未成為政府的法定義務,關于采取的支持措施和力度,政府有選擇的權利。非遺保護理念尚未被社會完全接受的情況下,單靠政府自覺自愿實現非遺保護的根本性改觀,顯然是不可能的。應當將《非遺法》第30條的“根據需要”改為“應當”,明確規定扶持非遺事業是政府應盡的法定義務;應當規定各級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出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非遺傳承人;應當規定在稅收等財政收入領域為非遺傳承人創造更為輕松的發展環境;應當對特定弱勢非遺傳承人群體的扶持給予單獨考慮。
(三)廢除傳承人的資格取消制度
傳承人的資格取消制度固然可能有利于督促傳承人更好地實現非遺的傳承,但榮譽懲罰機制是不適合不以獲取物質利益為主要目的文化從業者的,很可能還會招致文化人的反感。一直以來,非遺的傳承人都是在沒有“官方身份”的情況下為非遺的傳承推廣默默做著巨大的犧牲,授予身份而又隨意剝奪其身份,無疑是對傳承人的重創。激勵才是非遺保護唯一的原則,而即使認定的傳承人不再具有傳承能力或不積極傳承,也不應當剝奪其傳承人身份,而只能繼續引導,在仍不能實現時可考慮適度削減乃至終止物質扶持。
篇2
關鍵詞:旅游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保護
一、旅游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互動影響
(1)旅游開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所產生的積極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自身的生存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根據各地非遺現狀,將其規劃為文化生態保護區,在政策和資金上加以傾斜,雖然不失為一種好的保護方式,但目前存在的非遺保護資金欠缺、非遺保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仍然亟待解決。而通過文化旅游開發建設,對非遺加以重視和保護,這無疑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和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2)旅游開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由于近似于掠奪式的不合理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活環境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有這些不合理的開發,不僅誤導和扭曲了游客的文化認識,而且破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汁原味以及正常的文化傳承,對于千百年來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有些商家盲目地追求最大利潤,一味地去迎合游客的需求,不惜以破壞這些優秀的非遺資源為代價,這些行為都進一步加速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
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在非遺資源的保護與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過程中缺乏整體規劃和合理配置。要想推動整個非遺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面臨的形勢來進行整體規劃以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這對整個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雖然州委州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旅游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但是目前仍然沒有專門的非遺旅游開發規劃,個別非遺項目的開發并未考慮其獨特性、地域性,盲目跟風,造成了資金的巨大浪費。(2)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面臨的傳承問題。人是推動整個非遺可持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現階段,許多非遺傳承人面臨著年紀偏大,傳承技藝后繼無人的窘境。非遺傳承人所掌握的技藝受傳承人所限趨于消失,而且年輕一代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現代文化逐漸占據了文化主流,民族文化魅力削減。(3)非遺資源的開發深度不夠且開發方式簡單。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非遺資源涵蓋面較廣泛。博物館展示以及節日節慶展示是當前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非遺資源的主要開發形式。因為這些單一的開發利用形式,沒有較好地體現出當地非遺資源深厚的文化內涵,這對游客來說是不足以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同時這對當地整個非遺保護來說也是沒有借鑒意義的。
三、對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文化旅游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建議
(1)當地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對非遺保護的認識。要推動經濟與文化的和諧發展,對于當地政府來說,就必須加大對非遺傳承與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對非遺保護的認識,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搶救以及合理利用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在旅游活動的場所及旅游過程中,要著重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及對整個文化事業的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通過深入淺出的介紹,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對非遺資源的保護意識。當地政府只要認真貫徹這一工作方法,必將達到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雙贏。(2)對開發模式加以創新,深度開發非遺資源。第一,當地政府要向那些知名度不高,但是文化價值較高的非遺資源政策傾斜。第二,要大力加強與旅游企業的合作。在政府主導下,加強非遺景區與不同地域的旅游企業的合作,可以多開辟不同主題的非遺旅游專線。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非遺宣傳和開發。(3)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培養機制。第一,要保護好目前現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大對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力度,對非遺傳承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加大改進力度,同時也要尊重以往的傳承方式。第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每個非遺傳承人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春暉.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魅力中國,2011(4):36-38.
[2]劉建平.劉向陽區域紅色文化遺產資源整合開發探析[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9).
篇3
為非遺傳承在高職校有一個長效機制,特別成立了“蘇扇技藝傳承研發教學基地”?;叵碛袑S媒虒W場地,三個功能教學區。同時行業企業成為了學校實訓的校外基地,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成為了蘇扇傳承教學的合作伙伴,同時也是學生參觀學習的基地。本基地的主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收藏展示、交流合作、聚集示范、展示展覽、研發孵化、教育培訓、創新探索。此外,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機制。有《基地建設目標和內容》、《基地管理辦法》、《基地管理人員及職責》、《旅游工藝品實訓室基地規章制度》、《基地教學研討記錄》、《基地活動手冊》等。從日常細節到宏觀組織,都有嚴謹的制度并認真執行,使基地真正成為一個校內外合作交流的良好平臺。
2實施高職課程教學,專業課程凸顯地方特色
高職課改從未停下腳步,各專家學者對高職課改有眾多的認識和研究。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無不體現出現代教育對職業教學中的人才培養的重視。高職課改的人才培養從技術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轉變。蘇扇藝術的課程落實,主要采用單元化課程設計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高職校采用項目化模塊式的課程體系,把蘇扇藝術課程在藝術專業的各個有關課程中進行了教學目標、教學課時、教學計劃、教學教案、教學反思的各個環節的課程設計。蘇扇藝術的教學在主要是在corelDRAW課程、中國工藝美術史課程、線描課程、工學一體畢業創作設計課程等進行了項目化教學實踐。從專業教師的集體備課,對校本的教材分析、課程性質和重難點、學生情況分析、使用的教學模式和策略、引發興趣、深化思維、學法指導和重難點解決的方法等等,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中從理論到實踐的認真落實。課程的單元化研究性學習要求有嚴格的教學設計,重點難點,不同課程嵌入的時間長短根據本課程的總體要求來進行設計。通過本地高職校開展蘇扇課程,彰顯了地方文化和高職辦學特色。
3編寫蘇扇校本教材,落實理實一體高職課改
教材的編寫是為了適應高職教改的前提下進行的一套全新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理實一體化”的教材,確定了教材編寫與出版的宗旨。蘇扇教材的編寫要突出本地傳統文化的深厚沉淀,力爭在非遺繼承與傳揚上有所突破。教材主要是參考了原有企業編制的論文集以及網絡資料,其次是通過訪談求教學習,對多位行業專家的意見整理。通過對蘇扇行業專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扇傳承人的訪談,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蘇扇的狀態。然而現有關非遺蘇扇前身今生后世的資料并不多,所以編著相關教材難度特別大。再次,通過收集和整理其它地方的非遺項目的著作,例如《杭州像景》、《南京云錦》等平行項目的研究進一步指導蘇扇的教材編制。校本教材中還附有一張蘇扇教學輔助的光碟。這本教材的編著填補了目前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4建立蘇扇名師工作室,加強行業交流與探討
篇4
關鍵詞:南京市;非遺;調查
一、現狀
1、資源總類、數量狀況
我市非遺的項目大致涵蓋10大門類,共118項。其中民間文學9項,傳統音樂7項,傳統舞蹈22項,傳統戲劇4項,曲藝6項,傳統美術16項,傳統技藝30項,傳統醫藥4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項,民俗18項。
2、資源分布狀況
我市非遺項目數目最多的是傳統技藝,傳統舞蹈次之,再次是傳統美術。這些項目不均衡地在全市都有分布。以項目多少排列次序為:高淳區24項,秦淮區23項,六合區16項,江寧區15項,玄武區12項,浦口9項,溧水區7項,南京市7項,鼓樓區6項,棲霞區4項,雨花臺區2項,建鄴區1項。
3、保護機構設置情況
目前各區有三種設置方式,一是文化館主要負責,二是文化局直接管理,,三是文化局設專人指導工作,文化館具體負責保護工作。從督查的情況看,這三種方式各有利弊,但脫離文化館單獨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區普遍存在人員不足,監管力度不夠的問題。
4、法律法規情況
我市出臺了《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高淳區將非遺保護納入年底干部考核,秦淮區由省人大通過了《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保護條例》,把給非遺傳承人提供場所,組織活動,經費支持等細則納入到保護條例當中。
5、資金使用情況
各區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的同時,也從區級財政撥出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用于全區非遺保護工作。在普查工作中,各區均認真填報了各級經費的使用情況表。
6、傳承基地建設情況
近年來我市共建立各類傳承保護基地29個,其中南京云錦傳習基地被文化部評為國際級生產性保護基地,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省文化廳評為省級生產性保護基地。
7、區級非遺館情況
為了使區內非遺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傳承發展",一些非遺項目數量較多的區縣,建立了區級非遺館。高淳在高淳老街設立了高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該館的展陳布置將本土文化特色與高科技布展手段結合,值得借鑒。秦淮區建立了東水藝苑民間藝術館和夫子廟民間藝術大觀園兩個專題館。江寧區在楊柳村建立了江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并與發改委合作的非遺旅游項目,將非遺保護工作提升到新的層級,將非遺與古建筑群、文化創意產業相互融合。
8、非遺走進校園情況
目前六合,浦口,秦淮,玄武,江寧等區均在中小學開設了古琴,白局,剪紙,民歌等項目的普及課程。其中六合將當地的美食、繪畫、雨花石、民歌編輯了4套教材,在全區范圍內一到六年級都開設了這門課程,其他地區的小學也針對實際情況,編寫了校本教材。
9、數據庫建設情況
各區于2009年對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全面摸清文化家底。2012年,在非遺普查成果的基礎上,各區均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內容涵蓋國家級、省級、區級非遺項目及非遺的方方面面,形式有文字、圖片、專題光盤、書籍等,系統地建檔保護,為后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傳承打下基礎。
10、創新情況
保護工作開展較好的區已經將非遺和創新相結合。例如,浦口將民間文學與本地的傳統舞蹈等其他項目結合起來,挖掘了"霸王鞭"、"采茶舞"、"頂山書畫社"、"點將玉鼓"等項目。秦淮創作了器樂作品《墨痕》(古琴和塤),新編了南京白局《救天鵝》、《小伙伴學科學》、《金陵又一景》等。
二、各區的特點
1、六合特色重點保護,解放思想方能傳承
過去五年來六合區把財政撥付經費主要用于留左大鼓、農民畫等有特色的項目,并且派專人負責留左大鼓基地搬遷。六合將當地的美食、繪畫、雨花石、民歌編輯了4套教材,在全區范圍內一到六年級都開設了這門課程,把非遺傳承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六合區的項目傳承要進一步加強,如留左大鼓基地搬遷后,發生了庫房盜竊事件,損失慘重,傳統舞蹈"灣北小馬燈"的道具缺乏經費等,都需要六合當地文化主管部門,因地制宜地指導工作。例如,小馬燈可以和社區,和旅游結合起來。
2、浦口非遺結合社區,創新傳承任重道遠
浦口區建立了2個江浦手獅傳習基地:永寧鎮和新世紀小學,永寧鎮為了留住手獅的傳承群體,專門安排他們到當地的工廠工作,保證傳承群體沒有后顧之憂,這些手獅傳承人也非常有保護積極性。
紅太陽小學作為南京白局傳習基地,建成了白局文化長廊、編寫了《南京白局》校本教材,形成了全校師生人人都會唱白局的良好局面,今年該校還將代表大陸赴廈門參加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
傳承方面,將民間文學與本地的傳統舞蹈等其他項目結合起來,挖掘了"霸王鞭"、"采茶舞"、"頂山書畫社"、"點將玉鼓"等項目,打造"一鄉一品"特色文化工程。
江浦手獅的動作內涵、文化內涵等仍需進一步深挖,才能提高項目級別。一鄉一品的項目打造,還需和當地的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相結合,將反映地區變遷印跡的文化遺產,如浦口火車站等,納入整體的保護規劃中去。
3、玄武非遺技藝獨特,生產保護勿丟本真
玄武區的非遺項目以美術類和技藝類項目為主,根據《文化部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在傳統技藝和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適合實施生產性保護。該區已建成金陵竹刻藝術館,南京工藝牙雕加工廠,南京剪紙傳承基地,蘇作小木家具博物館等重要傳承基地。
非遺作品的版權得不到有效保護,需要玄武區非遺主管部門出面幫助他們維權,同時引導項目保護單位在開展生產性保護工作的同時注重項目本真性的保護,保持項目的地方特色,不宜進行大規模批量生產。
4、江寧非遺展演性強,基層建設不能忽視
江寧區的項目展演性強,結合此特點該區連續兩年舉辦民俗文化節并設立了江寧非遺館,該館將楊柳村古民居與非遺主題展、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在一起,拓展了新的旅游項目。此外,還建立了天景山小學方山大鼓(麻雀蹦)等保護基地。但基層工作仍然有待加強,區級非遺傳承人要盡快確立,同時要善于把江寧的非遺資源與群眾文藝緊密地結合起來。
5、棲霞工作深入開展,二代傳人需要確立
棲霞區建立了完整的區級非遺數據庫,并積極組織傳承人參加展覽和展演,該區的主要矛盾是二代傳承人確定困難。金箔鍛制技藝、真金線制作技藝的二代傳承人年紀偏大。金陵折扇制作技藝的二代傳承人短時間內無法趕上一代傳承人的水平。金箔廠為代表的保護單位,生產經營能力差,工資過低留不住人才,該廠應當努力開發金箔的衍生產品,加強管理拓寬市場。
6、高淳非遺規劃完善,局部細節有待調整
高淳是擁有非遺項目最多的區,該區的文化生態保護區以"村俗"為主題,結合當地的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規劃,綜合布局,注重頂層設計。目前高淳非遺館布展完成,淳溪鎮楊家抬龍保護基地、椏溪鎮跳五猖保護基地、高淳老街羽毛扇制作技藝保護基地等基地特色鮮明,并且結合傳統節慶開展民俗和傳統舞蹈表演活動,利用高淳電視臺宣傳高淳非遺。
建議高淳民歌數據庫,應當和非遺館新館的建設結合起來,對公眾開放和展示。非遺館新館的展陳布置上,要打破文字+模型的套路,力求做到不用文字就可以讓觀眾明白展覽的宗旨。同時可以引導傳承人進行生產性保護,例如高淳羽毛扇就可以在網絡上打開銷路和市場。
7、溧水工作任務艱巨,非遺保護形勢嚴峻
溧水區擁有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駱山大龍,對于該項目的保護當地主管部門下了很大的功夫,如今已見成效。然而其他非遺項目亟待保護,同時該區的非遺保護機構設置缺少當地文化館的有力支撐,溧水非遺保護中心隸屬于溧水博物館,這就導致保護工作人員不足,同時傳統舞蹈,傳統音樂等項目缺少指導和普及的人員。建議當地非遺科和文化館的日常工作結合,利用群文搞活非遺。
8、秦淮投入大成果多,本真性保護應加強
秦淮是擁有非遺項目最多的區,有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該區專門成立了非遺科,同時由省人大通過了《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保護條例》,把非遺保護納入到保護條例當中,包括給非遺傳承人提供場所,組織活動,經費支持等細則。
目前,該區建成了2個專題館,17個非遺傳承基地。秦淮文化館的業務干部以以豐富的非遺項目為題材,創作了器樂作品,白局作品,攝影作品等均獲得獎項。但是目前白局的生存現狀堪憂,缺少好的劇本和樂師,非遺保護的專業人員也需要提高保護水平,指導項目保護單位及非遺傳承人授藝帶徒。
金陵刻經處,民俗博物館,寶慶銀樓等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傳承活動。秦淮區應當指導各保護單位抓準每個項目的核心價值,把生產與保護分開根據項目特點制定保護規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思路要靈活變通,力爭通過多種途徑保護非遺。
三、存在的問題
1、傳承人選擇困難
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原有生存環境的改變,導致項目技藝的傳承,無法改變新一代傳承人的生活質量,導致技藝的傳承面臨較為嚴峻的局面。目前大部分的白局作品不適應當代審美和藝術需求,白局樂師后繼無人,傳承工作存在很大困難。
而老一代傳承人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約,無法將自己所掌握的進行系統傳授,大部分的項目傳承也需要在實踐中去領略和體會,例如棲霞龍舞和金陵折扇制作技藝的新藝人的水平都與上一代有很大差距。
2、經費缺乏,項目傳承困難
因為人員和資金的限制,很多項目無法進行定期表演,處于半停頓的局面。特別是分布在農村的項目,對它們的挖掘,保護,傳承需要一定經費,許多瀕臨失傳的項目因經費問題岌岌可危,后繼無人。例如溧水的跳當當,打社火等項目,都面臨著投入不足,人員難以穩定的困難。
3、專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仍需普及
專業人員缺乏,項目保護傳承的科學性有待提高。許多從事非遺工作保護工作者都身兼數職,對項目保護單位及非遺傳承人授藝帶徒、保護傳承缺少連續性和專業性。
4、保護方式有待斟酌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把生產性保護等同于生產"的老思路還體現在一些區縣的非遺保護規劃中。這必將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性受到破壞。
5、非遺的知識產權保護缺失
非遺作品的版權得不到有效保護。一是享有商標權和專利權的非遺產品,如張方林等大師創作出來的作品頻遭盜版,維權困難。二是存續年限超過50年的產品版權,如金陵刻經處的刻本,不在法律的保護范圍之內。
四、解決的方法
1、固化二代傳承人
對不同級別的傳承人我們應當提出不同的要求:市級傳承人應當具有代表性能夠完整的掌握該項目;省級傳承人要有明確的二代傳承人;國家級傳承人應當擁有創新能力,能夠帶領該項目不斷地完善、發展。
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四級傳承人制度,確保每個項目都有不同級別的傳人,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同時要按照傳承方式的不同加以引導,合理利用群體傳承,家庭(或家族)傳承,社會傳承等傳承方式,盡快的固化二代傳承人。例如,工藝美術公司為了傳承南京剪紙、金陵竹刻和南京仿古木雕,鼓勵這三個項目的傳承人將技藝傳授給他們的子女,并且把剪紙大師張方林的兒子張俊作為特殊人才引進。而社會傳承主要來源于師傅帶徒弟和通過耳濡目染習得的,這就需要我們鼓勵和提倡這種師徒傳習模式,對于傳承人帶徒能夠給以一定的帶徒補貼。
2、爭取財政支持
要適當的通過人大立法等形式,如在市人大通過《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保證每年各級財政都能拿出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組織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我們保護工作的必然趨勢,同時他們的中立性,使得他們更加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經濟價值,能夠更客觀地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來。
3、完善非遺法律
我市應當頒布《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并參考1985年, UNESCO與WIPO聯合的·《示范法》的精神,增加保護年限,修改保護主體,將各保護單位、傳承單位、傳承人認定為保護主體。 此外,還應保護小手工業者的"署名權",對侵犯他們"署名權"的行為要予以處罰。
4、開展培訓工作
市非遺中心需要承擔對傳承人和各區專業干部的培訓,使傳承人了解自己的職責和責任,進一步加強專業干部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培訓,指導他們更好地開展傳承保護工作。同時對于不同類型的項目要進行專項培訓,例如傳統技藝和傳統美術類的項目,可以進行生產性保護方面的培訓而不是市場化運作。
五、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重要的價值。做好非遺保護工作對我市"打造獨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意義。
篇5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旅游文化小鎮十分重要的旅游資源,也是活態文化資源。旅游文化小鎮旅游資源的開發,其實質就是非遺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工作,非遺資源融入旅游文化小鎮可拓展為旅游景區的亮點和看點。非遺資源融入旅游文化小鎮旅游景區必須得到有效保護,是旅游文化小鎮建設主管部門必須解決的項目。
一、非遺與旅游文化小鎮概述
(一)關于旅游文化小鎮
旅游文化小鎮建設要根據當地人口規模、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來決定,要根據非遺資源分布狀況精心規劃設計的旅游文化小鎮重點項目。在規劃設計時既要考慮非遺資源,也要因地制宜根據旅游事業發展的需要。要充分體現當地非遺特色,以非遺資源深度發掘為核心,將非遺建設成為旅游文化小鎮旅游的亮點和看點。深入剖析鎮史、鎮風、勵志、藝術成就和非遺資源,建設非遺資源完備的游客觀光、欣賞的活動場所。轉變思維方式,推動旅游文化小鎮建設重硬件向重內涵轉型,為拓展基本客源奠定軟硬件基礎。
(二)非遺資源
非遺資源包括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民俗活動、禮儀、手工藝和技能等傳統文化傳承形式,是活態文化遺產,是旅游文化小鎮文化之魂,其最大的特點是保持著當地特殊的文化傳承,其傳承的基礎是代代身口相傳的模式,這種模式構成牢固的傳承鏈并不間斷地延續著,但其根基十分脆弱,目前非遺資源面臨十分嚴峻的生存環境。政府必須強力干預,摸清非遺資源生存狀況,制訂搶救非遺資源的有效措施,定期出臺非遺資源保護名錄等保護措施。
二、旅游文化小鎮融入非遺資源的意義
(一)提升旅游文化小鎮品質和內涵。
一是非遺資源都是經過歷史長河的提煉存留下來的精華,也是傳統文化的精粹。二是融入非遺資源能有效增添旅游文化小鎮旅游景區的亮點和看點。通過對非遺資源進一步挖掘整理,建立非遺資源檔案,是對非遺項目最有效地保護,也是豐富景區內容的有效方法。三是旅游文化小鎮是非遺資源再現的載體。通過非遺資源中的藝術、風俗、文化形式的再現,不僅可以豐富了旅游文化小鎮旅游項目,而且可以提升了旅游項目的品質和內涵。
(二)提升旅游文化小鎮魅力和層次
旅游文化小鎮非遺資源是寶貴的財富,是提升旅游文化小鎮魅力和層次的物質基礎,只有充分發揮非遺作用,才能較好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品牌。
1、非遺融入旅游文化小鎮創建自己的展示舞臺,就能讓游客方便地了解鎮史、地域變遷、人文現狀、文化底蘊。因為非遺資源默默記錄、承載和見證鎮了歷史發展的軌跡。
2、非遺融入旅游文化小鎮使民間工藝得以傳承和保護。非遺越是古老非遺越有價值,越是古老越有研究價值,非遺對現代旅游經濟的發展無凝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3、非遺融入旅游文化小鎮其特色游可以陶冶游客情操,純化心靈。在這里游客可以找到原始生活的痕跡,感受古人的生活,體驗古人的勞作、純樸,享受古人創造的藝術味道。
三、影響非遺融入旅游文化小鎮的因素
非遺融入旅游文化小鎮程度不夠,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的地方非遺和旅游文化小鎮甚至截然分開,非遺資源和鄉土魅力得不到體現,影響到旅游文化小鎮旅游品牌的創建和旅游事業的發展,其影響因素表現如下:
(一)重視不夠
非遺資源因融入旅游文化小鎮沒有擺在應有位置。非遺資源由于重視不夠,許多祠堂、明清建筑,手工作坊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中面貌全非,不少因此消亡,非遺不僅沒有得到保護反而遭到嚴重破壞,非遺資源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的環境和土壤。
(二)結合不緊,
非遺資源融入旅游文化小鎮因缺乏統籌安排其實質是結合松散,各部門各自為政比如:宣傳口搞“文明鄉鎮”建設,文化口搞“特色文化示范基地)、體育口搞“小康體育示范鄉鎮”等,缺乏集中統籌管理的平臺,基于此難以形成優勢品牌和優勢資源。
(三)資金不足
非遺資源融入旅游文化小鎮并得到有效保護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撐。旅游文化小鎮不僅啟動需要一筆巨額資金,而且隨后日常運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資金量維持,另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也需要足夠的資金扶持,否則將流于形式。
(四)人氣不旺
由于旅游文化小鎮只注重娛樂、休閑,而忽略了對居民道德教育。單純考慮旅游業忽視了給當地居民就地創業、就業、守業和發展的機會。導致青年人大量外出打工,不僅影響當地人氣,也影響到非遺傳承人的選擇和培養,導致非遺傳承和保護存在雙重問題,珍貴的民風、民俗逐漸消亡,一些寶貴的非遺項目因傳承的短缺面臨滅絕的處境。
(五)開發不力
由于管理不善,旅游文化小鎮可用非遺資源長期閑置,沒有做好頂層設計,非遺資源沒有用武之地。沒有抓住機會,憑借旅游文化小鎮非遺項目,開發非遺特色為主的原汁原味原生態旅游項目、利用非遺資源生產特色有機農產品,也沒有抓住機會結合仿古建筑群和生產、生活模式再現原住民風情和風俗。
四、非遺融入旅游文化小鎮
旅游文化小鎮是非遺資源展示的舞臺,非遺是旅游文化小鎮文化靈魂,只有融入非遺資源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非遺資源依靠旅游文化小鎮才能得到有效保護和深化利用。
(一)政府主導
將各具特色的非遺資源以特色牌展示,如藝術、音樂、醫藥、競技和口頭文學打造成特色、亮點和看點。強化政府主導地位,根據非遺資源現狀,培育特色、精品,創建品牌,要建立明細的非遺項目資助機制。進一步挖掘自身非遺特色文化,逐步提高藝術水準和檔次。要建立非遺利用檔案,對非遺保護與利用進行日常監督和考核評價。
(二)用活非遺資源
要充分挖掘和收集非遺元素,建設鎮非遺資源。要利用非遺資源,盤活非遺資源。要注意非遺資源的多樣性,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接納外地非遺資源。把非遺資源作為切入點,做大做強旅游文化小鎮旅游事業。
(三)人才隊伍培養
旅游文化小鎮需要選擇一批精干的管理人員的管理隊伍負責日常管理服務。需要選擇合適的傳承人并提供資助,因為非遺要得到保護首先要保護傳承人,政府必須給予足夠生存和發展的經濟補償。要將傳統的師徒相承和開班培訓相結合,加大傳承人的培養力度。
五、結束語
篇6
關鍵詞: 大學生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創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結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獨特思維方式是捍衛國家文化和維護國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據。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發揚中華民族精神,發展我國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作為一國的高等人才,是社會文化傳承的優秀群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應該在保護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界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界定為:“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展現、表達、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間;各社區、各群體為適應他們所處的環境,為應對他們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也為他們自己提供了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由此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卑ㄎ鍌€方面:一是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二是表演藝術;三是社會實踐、儀式禮儀、節日慶典;四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是傳統手工藝。
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分析及保護原則
2.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
要做到正確認識并科學保護非遺,前提是必須了解其特征,一般認為有下述五大特征。
2.1.1無形性。
非遺是依賴于人的思維的存在,是無形的、抽象的文化思維,并會隨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而變化,如風俗、儀式、表演技藝等,所以究其本質,它是無形的。因此,一方面它無形可感,而不像物質文化遺產那樣是有形可感的物質,另一方面它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而變化,而不像物質文化遺產那樣具有穩定性??梢姡沁z在傳承上的特點必然是通過人的活動進行,而不能是通過物。
2.1.2多元性。
《公約》里關于非遺概念的界定和其所包含的五方面內容等,都表明非遺具有多元性,形式豐富靈活,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或同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乃至在不同的傳承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形態都是各不相同的,這是非遺的魅力所在。
2.1.3活態性。
非遺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一種活的文化。它們的文化內涵不是通過物,而是通過人的活動表現出來并傳達給受眾。這種“活態”充分表現在非遺的口頭傳說和表述中,也體現在風俗禮儀、表演藝術和傳統工藝技能等遺產中。
2.1.4傳承性。
非遺具有被人類群體或個體一代代享用、繼承或發展的性質,它的傳承也是無形的、抽象的,是一種人類對精神文化的傳承,傳承的載體與對象是分離的,通過人與人的精神交流來傳承,如觀念傳遞、口述、身體示范等形式。非遺是活態的人類文明遺產,是人類不斷創新和疊加的歷史文化記憶。所以,對這類遺產就不能只用博物館法靜態記錄和保存,而應該用切合遺產發展和更新規律的動態方法與時俱進地傳承和發展。
2.1.5社會性。
非遺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不能脫離人類社會和社會生活,是人類的認知力、創造力和群體認同力的集中體現。非遺產生和傳承直接表現在人類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性具有過程性特點,是人類實踐過程的展現。
2.2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原則
非遺是人類的特殊遺產,其保護要根據對其特征的認知,遵循一定的原則。
2.2.1原真性原則。
我們要保護的是原生的、真實的、本來的歷史風貌,不能扭曲或遺漏,要保護它所遺存的全部歷史文化信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非遺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外力造成的損毀或缺乏科學的保護技術,而是人們思想的偏差,如為了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或者政績而使用一些錯誤的做法,導致造假或過度開發,就像現下泛濫的“偽民俗”等。堅持本真性原則可以幫助人們樹立對非遺價值的正確認識,繼而有效地防止“偽民俗”、“偽遺產”等占用寶貴的保護資源。
2.2.2活態保護原則。
不能把非遺從它所處的環境中單獨分離出來保護,比如改變其生存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或是使傳承人離開他所處的原生環境,我們要讓其在原生環境下繼續生存發展,要為非遺特別是傳承人營造一個更寬松也更適合其成長的生態環境。
2.2.3以人為本原則。
非遺因其“無形”,所以對它的保護,首先是對其傳承者的保護;同時也離不開創造和傳承這一遺產的群體對它的保護?!豆s》明確指出,要“努力確保創造、保養和承傳這種遺產的群體、團體,有時是個人的最大限度的參與,并吸收他們積極地參與有關的管理”。這種保護是全社會的、經常性的,必須通過教育,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教育,認識到非遺保護的重要性。另外,還要加強科研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努力完善相關理論,提高保護技能。
3.大學生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
3.1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現狀及局限
高校是進行高等教育的主要陣地,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文化傳承和發展創新的重要平臺。高校本應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頭羊的作用,研究非遺文化,提高保護技能,培養從事非遺保護的人才。但是到目前為止,高校尚未認識到這個責任的重大意義,因此未對大學生的非遺教育給予應有的重視。
從高校專業設置來看,與非遺保護相關的專業沒有納入現行的本專科教育體系。從課程設置來看,高校很少開設非遺教育類課程,即使少數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一般也是作為選修課,由于沒有科學的教學目標和方法,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從師資隊伍來看,由于非遺保護沒有作為一個學科固定下來,高校沒有相關專業開設和高級人才的培養,因此專業從事非遺教學和研究的師資嚴重不足;即使有教師愿意研究,也因它是屬于冷門、偏門,難以得到應有的重視,故而對引起并提高教師的研究積極性是極為不利的。從課堂外教育來看,如果沒有系統的專業和課程教育,那么利用學生活動的方式讓更多大學生認識并了解非遺及其保護的知識將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渠道,但事實上很少有高校組織與非遺保護有關的學生活動,就算有此類活動,也缺乏一個長效機制把活動固定下來,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大學生參與非遺保護的意義
3.2.1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文化自覺。
大學生應該是全面發展和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群體,其別不能缺乏人文素質的培養,而非遺教育有助于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培養他們的文化自覺。非遺內涵豐富,包含廣博的傳統文化知識,包含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著我們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等,對于大學生人格修養的形成、審美能力的培養、文化品位的提高和人文素質的增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2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愛國熱情。
非遺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應充分利用非遺方面的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鼓勵大學生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傳統,提高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2.3培育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
非遺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是勞動人民在長期共同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并傳承下來的,體現著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非遺文化本身也體現著一種創造力。學習非遺知識能幫助大學生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能力,從而做到厚積薄發。創新源于知識的繼承和積累,故而非遺知識的學習對于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是有幫助的。
3.3大學生參與非遺保護的方法
3.3.1組建相關學生社團。
學生社團是目前情況下學生參與非遺保護的重要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高校應積極創辦相關社團,并給予其師資、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組織培養大批學生參與到保護非遺的大軍中。這樣既有利于非遺的保護,又能帶給學生高質量的課余生活。比如常州某學院成立憶江南文化社,其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研究常州非遺的保護和發展,社團組織學生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接觸,親身到現場體驗非遺的魅力,并在大學生中進行非遺知識宣傳。
3.3.2在校園內進行宣傳。
高校校園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陣地,可以在校園內加強宣傳,讓更多大學生了解非遺知識,更熱愛本民族傳統文化,形成文化自覺,積極參與非遺的保護工作,成為保護非遺的生力軍。校園宣傳的常規方式是使用海報、校園網、校報???,還可以邀請專家舉辦相關講座,或者舉辦專題展覽,展覽時甚至可以邀請非遺傳承人到校園進行現場展示,還有的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可以到高校開課進行技藝傳授。比如常州某職業技術學院就舉辦過此類展覽,展示非遺的相關知識內容和學生的調研成果,圖文并茂,在現場還準備了傳統技藝類的非遺項目的體驗,宣傳效果顯著。學院還舉辦了常州非遺保護的專題講座,邀請了虎頭鞋傳承人來校傳授學生傳統的虎頭鞋制作技藝,宣傳效果顯著。
同一地區的高校之間也可以加強校際交流,成立校際的非遺保護工作的專門組織,比如學生非遺社團聯合會等,組織學生定期交流,共享研究成果,舉辦沙龍、辯論會或比賽,在交流中進一步增強對非遺的認識。比如常州市的非遺博物館設立在常州大學圖書館內,供市民免費參觀,常州各大高校相關社團就可以此為活動基地,積極開展校際交流與合作。也可以聯合各校的力量,在常州市高校內舉辦非遺知識巡展,或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相關宣傳工作。
3.3.3面向社會進行宣傳。
大學生要盡己所能,走出校園,面向全社會大力宣傳非遺知識,可以依靠自身的科技文化優勢,用現代的方式保護和發展。可以利用自己的學科優勢,把非遺保護和所學的專業知識相結合。比如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可以建設專門的網站進行宣傳;經濟類專業和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可以把某些非遺項目開發成商品進行市場化推廣,利用市場的力量讓非遺項目發揚光大;傳媒類專業的學生可以把非遺項目攝制記錄下來,也可以舉辦相關的微電影比賽等,幫助非遺資料的發掘和保存;食品類專業的學生可以幫助某些非遺傳統技藝類產品進行改進和推廣;文學類專業的學生可以撰寫相關文學作品,等等。
3.3.4與學生實踐相聯系。
高校可以建議學生選擇非遺保護類的暑期社會實踐項目,或由學校出面牽頭組織一批學生進行這個項目的實踐。學生可以對學校所在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考察,從而更深刻地了解當地文化。也可以回自己家鄉進行實踐,了解家鄉的非遺項目及保護現狀,深入發掘各地區尚未被發現的非遺資源,最后撰寫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或論文等。一旦形成長效機制,大學生的參與就可以成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非遺普查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減輕政府負擔,更好地普及非遺知識。
高校還可以把非遺知識融入思想道德修養、傳統文化等現有課程,使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有機地結合,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更系統更深入地了解非遺。
綜上所述,在充分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基礎上,大學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積極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去,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最適當的傳承,保護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文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論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2]康保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劉魁立,張旭.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要[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篇7
關鍵詞: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原生性;
中圖分類號:J7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8-00-02
基層民族文化藝術是不斷提高少數民族素質,振興民族經濟,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逐步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本大計。本文試圖以現時期基層民族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狀況為基礎,闡述一點個人就現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的認識及淺顯觀點。
一、少數民族基層民族文化藝術
中國正處于重要的發展變革時期,不論經濟還是文化都面臨著變革與發展的關鍵節點。在這一變革中民族地區少數基層文化藝術如何提高和發展則成為顯性的、影響達及深遠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和時期。因為民族地區的基層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不僅同樣面臨著如何傳承與發展,如何與飛速發展的經濟形態并行并健康發展,同時也成為這時期各少數民族本體本質如何發展,與主體漢民族文化如何并行發展及如何適應世界多元文化相容發展等等重要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根據現實狀況、未來發展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等,在理論和實踐上探討和探索。
基層少數民族大多生活于偏遠山區或邊疆地區,因生存環境的惡劣和閉塞,使得他們接受知識教育的程度,接受現代文明的機遇遠遠落后。相比較,他們更多堅守的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是心靈深處文化認同與感受著具有民族風格特征和民族精神意志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原生性,這既是本民族安身立命之血脈生命相沿所在,也是維系民族精神靈魂的憑藉。簡練地講就是,守望的是民族的“根”與“魂”。從少數“外人”的角度看,這些基層農人或牧民堅守的是一些落后的“土”文化,是一種愚昧生活狀態;或個別所謂學者也認為“傳統文化”是歷史的前現代農業文明或草原文明的沉淀物,在現代制度文明中是必須淘汰的東西 。這些“外人”認為,民族傳統文化既談不上“美”,更不具有現代性,近乎是阻滯現代文明發展的障礙,是應該揚棄的“糟粕”。這類論調已不值一評,因為他們沒能理解民族傳統文化真正的含義及其價值與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關系。
民族地區基層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當代多遠文化沖擊的背景下,處于一種極其艱難的人文環境中。這幾年國家提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政府也著力地對一部分“非物文化”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措施,但從目前的結果看,由于文字、錄音或錄像這些記載載體的局限性和記載人員的對所記載對象的了解程度的差異,以及其他各種因素原因,所以其更多的意義在于文獻和資料層面的搜集與整理,或是某種具有可簡單操作性的記載。那么,在現實狀態,如何傳承和發展民族地區基層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筆者以為,傳統文化與固有的地理環境、生存環境、人文環境、政治環境等諸多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民族地區基層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只有通過基層民眾自己,根據自己的意愿、審美旨趣、價值取向,以及對本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自省和理解等,使他們自己自愿激發對基層民族文化的自身活力,發揮內因作用,促進基層民族文化在傳承和發展的基礎上的內生先進性,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任何外力的強推也只能是虛有其表,并不會為他們認同。
政府和文化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在基層民眾中,在鼓勵和促進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基層文化藝術傳承和發展時要切合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基層民族群眾,以引導和大力扶持作為手段,讓基層民族群眾自省、自覺地投入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行動中,并發揮個體和集體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和提高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而城市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更主要的目的是由專業人員發展并藝術化 ,如各類文化機構、文化團體和組織,讓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具專業性、藝術性,通過挖掘和扶持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使其高度藝術化,為活躍和提高民族地區群眾傳統文化品位和審美意識服務。要做到以上幾點,持續性和堅持是基本前提,因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不是一朝一夕或數年就能達到目的的事物。基層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建設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二、傳承與發展及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從數千年記載的歷史經驗表述來看,任何民族在任何時展文化,都必須重視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即強化民族特色和加強民族風格。反之,淡化民族特色和風格,就會背離有形的傳統文化和無形的精神文化傳統;就意味著丟掉了民族象征以及民族精神之魂,繼而會失去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一)傳承與發展的意義。民族地區基層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是提高少數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為振興民族地區民族經濟發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逐步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基石。
從民族地區基層很多社會現象反映出,當代許多崇尚淳樸善良、樂觀豁達和堅韌頑強的年輕人,因社會環境、生存環境等的變化,價值觀、人生觀向過度利己化的現象變化,也因此產生出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這一方面顯示出因經濟快速發展,而經濟本體的利益性和價值性,使得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當下不斷弱化的“精神文明”,是一些人在精神信仰、價值觀、是非觀、善惡觀、崇尚觀、仁心觀、文化理念和民族群體意識等等方面,在書面性語言和抽象概念的不明語境中逐漸失去了精神意識的方向。但更多的人在享受物質文明帶來的便利和趣意的同時,表現出對各種不正常、不合理現象的不滿和指責。同時希望重視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以利民族地區基層少數民族在精神方面健康發展。
(二)教育的意義。在人類歷史中,文化、文明是通過教育這種社會遺傳方式延續下來的,因此,傳統文化的傳承主要通過教育。舊時代,以師徒傳承或家族傳承等進行民間形態傳統文化,其中民族民間技藝類藝術的傳承是作為謀生手段,而統治階層的傳統文化則由相應的傳承機構;現代,最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實現,當然,眾多民族民間的文化藝術依然延續著固有的傳承形式。學校教育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傳承方式和渠道,在現代社會來說具有極其重要意義和價值。民族地區基層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通過民族學?;A教育的方式進行選擇、繼承和發揚,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得以增進知識和技藝,并能為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未來貯備基本的人文基礎及民眾資源。因此,在民族學校建立民族文化藝術遺產傳承的共生機制,是一項非常具有長遠意義的舉措。通過學校這一特殊平臺對學生一代代的傳承者們進行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傳統民族文化的教育則成為某種最主要的渠道和途徑之一。
(三)傳承與發展的現實性內涵。
首先,一代代的傳承是以選擇合乎時代社會需求和民族發展主旨為基礎的。即并不是毫無選擇地全盤被后代人汲取,而是在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對于民族精神、民族風格特點、民族意趣等有益或有運用價值的才會被繼承并傳承,無用或沒有價值意義的則會被逐漸廢棄。
其次,傳承作為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是由各種客觀環境條件和人文主觀意識作用而造成,即受現實性內涵制約。發展是代代相沿傳承的保障,沒有發展性的文化是會隨著不同歷史的現實性發展而逐漸淹沒在無盡的歷史長河時空中的。只有與歷史發展相適應的被發展的文化才能世代傳承,所以傳承與發展是相互依存互為作用并受現實性影響的關系。由此可以認為,在現時期的當代,民族地區基層傳統文化藝術需要融入現代文化元素,即融合現當代文化中一些有益于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并具時代性的有益元素,以形成現實性意義上的傳統文化,在與時俱進中更具傳承性和發展的意義及應有的價值。
三、保持原生性和民族性
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體現著民族心理、民族情趣、民族審美和民族價值觀,是民族意識形態的精髓。隨著當前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少數民族地區不僅基礎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而且因通過各種媒體的傳播,人員的“走出去”“請進來”與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種多樣性文化與本地域、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交融性發展,使得民族傳統文化呈現出多元性發展態勢。從現代社會發展的角度和現實狀況而言,文化的多元性發展是一種現實態的必然結果,但從傳承民族文化藝術的視角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文化漸現缺乏地域性、民族性、獨特性和傳統性。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中,民族地區基層文化藝術受到的沖擊可能最為顯著。一方面,民族地區基層文化作為弱勢文化它不可能受到更多關照甚或被淡化或邊緣化,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原生性,即民族性沒有了,有些勉強存在一些“地域性”特征,有些也只能從名稱上或個別史料中循跡到一點線索。另一方面,因為受大眾傳播和主流主體漢文化的影響,以及有的少數民族本身對本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在主觀意識上重視不夠或者說無能為力,在行動上沒能很好的加以保護和宣傳,加之民族地區民族經濟發展滯后影響和各種人才、物質資源等方面的制約無力為繼。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大格局的背景下我們注意保持民族傳統文化的民族性、獨特性,必須關注到民族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時代性和融合性問題,在現代社會急速的演進過程中,傳統文化既不可能獨善其身保持不變,更不可能成為靜態的某種物質。
四、結語
篇8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傳承
從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來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充分認識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充分認識到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繁榮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明確保護的目的,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要理清保護與利用的關系,不片面追求經濟價值, 不在沒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開發,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保護的目的,才不會造成開發一個破壞一個的惡果。
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重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傳統文化的寶貴記憶,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獨特的意義,因此它值得我們珍惜、呵護。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幾千年來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其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具體體現;再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證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最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促進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情感聯系,是民族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
二、如何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并發揚下去
(一)建立健全法制法規,加強執法力度
政府可以通過知識產權這一渠道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到法律的保護范圍內,不斷完善當前法律法規,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立法者可以根據我國非物質文化遣產和知識產權屬性的基本結構特征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和規范。明確劃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主體、客體及內容,并將它們法律化和規范化,這樣才方便對它們的管理和開發。對即將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要嚴格要求申請程序,并將之規范化、法定化,明確擁有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對于某些特殊的菲物凄文化遺產,政府可以通過強制性手段進行保護。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用權,包括法定許可制度、一般許可制度、特殊許可制度二類,并且對使用者應當承擔的相應的義務微出明確規定,只制定法律法規而不實行是遠遠不夠的,執法者要行動起來,運用法律武器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增強執法機關的執法力度和執法水平。各級行政部門應當各盡其職,熟悉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展開保護行動,讓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行政部門的保護圈內得到很好靜傳承和發揚。重要的是,執法人員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行動
盡管現在國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進行歸屬人管理,但是廣大人民群眾也同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和保護者。廣大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搶救產生極大的影響力,沒有入民群眾的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就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政府要通過宣傳、教育等途徑來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讓全民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行動中,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各種人民世代相承的,是群眾生活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植于民族土壤中,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
(三)認真做好“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
加強宣傳,營造保護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上開設專欄,不定期刊登、在人口密集處發放宣傳單、舉辦展演、展覽、培訓班等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知識,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知曉面,廣泛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種類及保護重要性,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動員社會力量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相關“搜遺”活動,有效的提高了人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保護意識。
三、深入研究,加大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征,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關鍵是傳承和發展,而傳承和發展的前提,是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在研究中保護,在保護中傳承。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但在研究方面卻相對薄弱和滯后,使保護缺少科學和理性的觀照,給保護工作帶來了不足和失誤。各級政府要加大研究方面的投入,成立研究機構,整合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非遺保護單位、社會民間團體的專家學者資源,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以便他們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序傳承和科學保護提供有力的決策參考和專業指導。同時要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集整理工作,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組織力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科學認定、鑒別、分類,以利于對一些重要的保護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延伸和深化保護工作。
四、結束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保護,需要我們列入常規并長期堅持保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當繼續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從保護、傳承、培訓、宣傳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將繼續精心組織,廣泛開展群眾文藝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普查搜集工作,抓理論調研,做好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工作、抓輔導培訓,更好的做實做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篇9
雷建軍 / 梁君健 / 焦瑞青 著
定價:38.00
清華大學出版社
陜西華縣演皮影的呂崇德、浙江衢州織紙的程宵春、陜西榆林唱紅白的高喜業、河北贊皇跳扇鼓舞的池素英,這4個隔著千山萬水的人,被寫進了一本書里,并被冠以一個宏大的稱謂――中國人。
不久前出版的《四個中國人》,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幾個年輕師生長達7年田野調查的記錄。書中的主人公雖然貼著“非遺傳承人”的標簽,但他們首先是普通的中國人。正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熊澄宇在序言中寫的,一談到中國人,我們通常想到的符號是老子莊子、秦皇漢武,而在這4個普通的農民身上,讀者也許能“讀出鄉土,讀出民俗,讀出社會,讀出人心”。
2007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雷建軍,帶著學生梁君健、焦瑞青等人,開始拍攝以非遺為主題的紀錄片,觸角從城市一直延伸到偏僻的村落,至今7年,仍在路上。紀錄片關注的是非遺技藝本身,而隨著田野調查的深入,師生們發現,這些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渾身都散發著理想主義溫暖迷人的光輝。于是,有了這本《四個中國人》。
梁君健希望通過《四個中國人》傳遞這樣一種信息――非遺的核心是人,淡化非遺本身的美術或者歷史價值,強化它對這一個個傳承人生命的價值。焦瑞青則認為,學校里進行的是知識教育,而藝術在傳承的時候,講究的是“手到手、眼到眼、心到心”,“你不僅學了技藝,還有一整套行為規范和做人標準”。
梁君健在采訪中曾記錄:“怎么才算好吹手?人品得好!如果做人不端、偷雞摸狗的,人們會笑話主事的人家。瞧,你們請來的吹手是個二流子哩!” 然而,當社會環境和生活發生巨變后,藝術傳承的傳統模式正在被打破。“人們看得到藝術形式,卻看不到藝術背后的生活,不明白藝術怎樣產生,不明白藝術對人的生活有多大的功用?!苯谷鹎嗾f。
早在2007年年底剛開始做皮影研究的時候,梁君健就對當時的非遺保護浪潮有一種“不良的感覺”。“以皮影戲為代表的非遺,實際上糾纏著各類的權力和期望,并且都扮演著索取者甚至掠奪者的角色。在‘保護’這件光鮮的外衣之下,是各種政治、經濟、名望上的欲求。”所以,在之后數年的田野調查中,梁君健始終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我們是去做田野研究,而不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盡管后者可能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與資源?!彼麄兘^不從當地帶走任何一件和皮影相關的歷史物品,因為 “這些東西只有在老藝人們的手里,才能夠繼續其自身的意義”。
梁君健說:“對他們來說,皮影戲表演首先是用來賺生活的手段,而非藝術情操的陶冶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他們搭班唱戲跑江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混個嘴’‘管生活’,因為一年到頭在土地里刨不出個什么。”焦瑞青則說:“非遺本來就是來自上層的文化詞語,農村人有幾個知道并且認為這也算文化遺產?在他們看來,這就是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剛和這些農民接觸時,師生們覺得他們土氣、小氣,冬天連暖氣都舍不得燒。但漸漸深入他們的生活,就知道這是現實所迫――窮?!霸谶@樣的環境下仍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正是他們的堅韌之處。”
篇10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非物質文化遺產;共享性開發;協同發展
2013年9月、10月,主席在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期間,先后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從國家層面看,該戰略的實施旨在利用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特質,重新打造中國與古絲綢之路和古代海上貿易路線國家的合作關系,與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民心相通、文化建設是該戰略的題中之意。它不僅為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帶來新的平臺,更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尤其是資源開發提供了新機遇。
一、“一帶一路”戰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一)非遺資源開發與非遺傳承保護不沖突
非遺資源開發與非遺傳承保護這兩個問題并不存在本質沖突。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的商業開發。雖然資源開發的方式在當下有很多問題,尤其是學界所擔憂的“產業化”問題,但是從商業開發的路徑看,與非遺的“生產性保護”方式之間是不矛盾的。
“生產性保護”是我國自加入教科文組織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并全面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至今,結合中國實踐經驗,提出的一種新的保護手段。2012年2月,中國文化部頒發的《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中專門界定:“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前提,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焙喍灾溥壿嬈瘘c就是通過非遺項目的手工產品和手工產品市場的開發,利用經濟效益的獲取來可持續地推動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然而,由于現實開發中大量出現的去手工化、機器化生產現象,學界對于非遺資源的開發、非遺產業開發一直存有比較大的異議。這事實上不是非遺資源開發的內在問題,而是全社會對非遺資源開發的文化自覺、文化自律問題,需要由政府主導予以監督和管控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這些負面問題的存在,而本質上否定非遺資源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延續,重在傳承,也重在發展。唯有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獲得更廣泛的社會認知與更深層次的社會消費,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
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迫切需要融入社會生活,需要廣泛的社會消費,唯有如此才能催生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傳承并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需要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一帶一路”為非遺資源開發、走出去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從“一帶一路”的戰略合作框架看,它貫穿了亞、歐、非大陸,連接了東亞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沿線有65個國家,人口總數達44億,占全球總人口比重的六成之多。盡管各個國家之間在種族、民族、宗教、社會制度以及生活方式上存在各種差異,但是古絲綢之路悠久的貿易歷史,也說明這些地區之間有著心靈相通的文化基礎。從非遺資源開發、非遺產品走出去來看,這些沿線國家在消費中國非遺文化上不僅有歷史基礎,更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能夠開拓并抓住這些市場機遇。
(三)非遺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實現民心相通的戰略目標
自2013年中央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以來,文化建設一直是該戰略重要的題中之意。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就明確提出,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作為主要發展內容,其中,民心相通成為該戰略實施的文化目標。因此,如何推動沿線國家地區之間的文化對話,在尊重客觀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增加文化間的相互認知與彼此認同,則成為我國絲綢之路沿線省份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戰略任務。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多樣性的活態表征,有利于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的文明對話與相互認同。從文化間關系看,文明或文化的沖突在今仍真實存在。促進文化間的交流對話,正是為了達成多元文化主體對彼此文化的認知、尊重乃至理解,增進文化間共同情感的交流和確認。世界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不同民族、種族、族群的文化傳統的延續,在其意義結構中事實上是存在一定的相通之處的。一方面,共同的文化源頭或親近的文化血緣為不同地區的文化對話提供了交流的歷史基礎。我們在追溯一種文化或文明的源頭或流變脈絡時,總會發現這種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沒有一種文化能夠保持^對的獨立;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對于生命、愛情、自由、正義等價值的共同體認,是不同地區人們能夠跨越民族、種族、國籍、語言進行交流并相互認同的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承載了這些普遍情感的重要載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不同地區文化交流或交融的產物。絲綢之路沿線省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很多文化的形成、演變都受到古絲綢之路經濟貿易往來的影響,或者是經由外國傳入,或者在中外互通的基礎上受他國文化影響從而流變演化。可以說,這些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大地豐富了古絲綢之路文化的內涵。因此,要推進民心相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所以,“一帶一路”戰略的啟動,事實上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戰略機遇。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助推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實質上就是要在新的文明周期開始的時候,與各國人民共同開啟新的文明之窗。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非遺資源共享性開發的對策路徑
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如何積極利用其戰略機制,針對性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則是本文思考的主要方面。具體涉及如下幾個問題:
(一)在國際開放視野下,科學規劃制定非遺資源共享開發的協同機制
絲綢之路連接著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國家),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的廣闊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提出,事實上正在重塑國內沿線區域的社會地理空間關系,重塑區域之間的空間文化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作為文化資源,就是被重塑的空間文化關系的重要方面。沿線省份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產業培育以及非遺產品走出去等方面做好區域協同的一體化規劃。
而就協同一體的規劃制定看,首先要考慮資源稟賦問題。既要立足經濟帶整體性資源優勢做好戰略的系統定位,還要兼顧各區域的比較資源優勢,做好戰略的空間布局。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西北五省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區市重慶、四川、云南和廣西。這些地區擁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僅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情況,就有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瑪納斯”、以及“麥西熱普”,青海的熱貢藝術,甘肅的“花兒”、皮影戲。而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前三批)的數量和資源類型來看,這些地區的非遺資源主要集中在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以及民俗方面,其中,尤屬傳統手工藝和民間美術資源的數量甚為豐富。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資源開發的現實困境,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仍需以保護為主,因此,從文化走出去,尤其是依托“一帶一路”經貿平臺走出去的路徑看,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類項目的資源開發是比較契合的。當然,就各省份自身的戰略開發選擇看,還需要再分析具體名錄項目的傳承基礎與資源開發的可行性條件,從而確定其開發重點。
除了現存資源稟賦,各省份與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尤其是歷史互動方式,也是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沿線省份在地理、社會、經濟環境上的差異客觀影響了歷史上貿易路線、貿易方式、貿易內容的差異。相應地,文化往來互通的方式、內涵以及層次也有差別。今天,重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就不得不搞清楚古絲綢之路的跳動脈搏,其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明晰沿線省份的戰略分工,更好地進行資源配置。這就要求沿線省份積極做好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挖掘和研究工作。通過深入挖掘、整理歷史脈絡,理清該地區與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確定與新絲綢之路的契合方式。
在綜合考慮資源稟賦、歷史互動因素基礎上,協同發展的對話機制更是不可或缺。沒有出于頂層設計的協同機制,或者說沒有實質性發揮作用的協同機構、協同制度,沒有跨行政區域的對話、合作乃至監督評估平臺,不利于經濟帶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的整體規模經濟,容易導致資源的重復開發、同質化資源開發的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后果。沿線省份的政府機構應加強這方面的對話,切實推動有關非遺協同開發與走出去管理機構、制度的建設工作。
(二)在政府積極主導下,科學搭建多層次、高質量的非遺產品國際貿易平臺
在“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下,推動非遺資源開發并以此促進非遺文化走出去,需要特定的貿易渠道。作為經貿戰略,“一帶一路”在基礎設施尤其是道路交通設施建設上進行了大量投入,這也為非遺產品走出去提供了客觀有利的條件。然而,不同于工業、生活消費品,非遺產品不是大宗消費必需品,沿線國家的市場有待深入挖掘,國際化的產品展示和貿易平臺是必需的。藝術節、文博會、項目推進會等平臺的建設應當成為戰略重點。
目前,我們已有一個綜合性主題的國家級平臺,即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是由我國政府批準,由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中國貿促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面向沿線國家的國際流合作平臺。2016年9月20日舉辦了首屆“文博會”,從參與國家和代表團的數量看,規模非常大,文化和經濟效應后期會逐漸顯現出來。
除搭建綜合性國家級文博會平臺,主題類文博會、藝術節平臺的建設則具有積極的補充作用。沿線省份不要在綜合性平臺建設上同質化競爭,而要結合區域資源優勢,積極搭建特色文博交易平臺,努力做好品牌建設,為當地特色非遺產品的走出去發揮實質性引導作用。
(三)在社會協調基礎上,著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產業開發中社會參與的主體性和廣泛性
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地區間民心相通、文化交流,其參與主體不僅包括政府、企業,還要積極調動社會公眾、基層的文化參與。就這些區域而言,多數地區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還相對較低,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主要在經濟欠發達的鄉村地區傳承,非遺資源的商業或者產業開發對于當地民眾而言,不僅是其參與文化建設的重要方式,更是增加自身收入改善經濟環境的重要途徑。因此,出于保護地方文化生態、加強文化傳承的考慮,要特別保障這些地區的社會參與權利并構建參與機制。
從目前看,一是要扶持、建立一定數量的民間手工藝專業村,將這些地方特有的文化資源、智力資源以及勞動力資源積極有效地整合到非遺資源產業的開發建設中,引入到“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戰略的實質性推進中。二是繼續發展并優化“農戶+協會+公司”的協作發展方式。一方面,強化協會在非遺保護與非遺資源市場開發關系協調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協會統籌個體農戶、個體傳承人集體參與地方非遺資源開發,從而加強實現整體規模經濟效應。
(四)在可持續發展原則上,牢固確立非遺資源開發的創新意識,不背離非遺傳承保護基本原則,鼓勵非遺產品走出去
非遺產品的開發需要創新意識。從我國古代文化藝術走出去,尤其是文化藝術商品的外銷經驗看,積極的文化創新、文化調適是其關鍵因素。既然要打開沿線國家的文化消費市場,就必須做好融入國外文化市場的準備,審美取向、價值偏好的調適,技藝的創新,包括產品質量的提升,這些都必不可少。換言之,既要保持有中國特色,也要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外國消費者接受。這與非遺的傳承保護是可以調和的。只有不內在改變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不背離該非遺項目傳承流變的文化特質,不改變手工生產的基本手段和工藝流程,在產品開發的外觀、樣式上有充分的創新空間。
從我國古代年畫產業繁榮期大量外銷的情形看,其中就有豐富的年畫題材革新,尤其是針對外銷地區的審美趣味、世俗信仰等創作了豐富的專門滿足當地熱門需求的年畫產品。同樣地,從我古代瓷器的外銷經驗看,也是如此。我們不能狹隘地將非遺的傳承保護理解為固守現狀、一成不變。諸多非遺項目流傳至今,正是在不斷地創新與調適的節拍中保留其社會生命力。從這一點而言,積極抓住沿線國家的市場空間,絕不是用非遺去牟取所謂的經濟利益,而是要依托新市場的打開,提高非遺文化的國際認知度和接受度,通過非遺產品的社會消費來提高其創新的生命力。這也正是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談非遺資源開發、非遺產品走出去的主旨所在。
[參考文獻]
1胡惠林.關于文化產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