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的現狀范文
時間:2023-10-10 17:4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遺文化的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化
[中圖分類號]G25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3115(2009)16-0061-03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特點、范圍及保護意義
根據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解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口耳相傳,訴諸視聽而疏于記錄和固態化,因而常常是轉瞬即逝、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記錄手段和技術條件下,基本無法恢復或再生。這就意味著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豐富,但也很脆弱。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以及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傳統表演藝術(含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為民間文學類、民間音樂類、民間舞蹈類、傳統戲劇類、曲藝類、雜技與競技類、民間美術類、傳統手工技藝類、傳統醫藥類、民俗類10個類別。
我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經濟、文化、風俗等各方面相互影響和滲透,形成了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態,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許多種類為世界獨有或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原本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受著猛烈的沖擊,現代生活方式對它的消解以及災害性破壞、建設性破壞,發掘整理和保護行動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都對其存在形態構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使得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失或者瀕臨滅亡,成為無人能解的千古之謎,給世人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因此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迫在眉睫。
為了保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和條例。2005年3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2005]18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正式以政府的名義啟動了這項工程,同時也正式把名稱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要建立國家級和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2005年12月,國務院又頒發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二、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與分布
甘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第一批公布的8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包括天祝土族《格薩爾》等在內的民間文學7項,花兒、嗩吶藝術等民間音樂8項,蘭州太平鼓等民間舞蹈13項,環縣道情、皮影等傳統戲劇8項,蘭州鼓子等曲藝8項,民間雜技與競技2項,民間美術8項,蘭州刻葫蘆、天水雕漆等傳統手工技藝13項,民俗類有夏河縣香浪節、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等16項。第二批共計10類、88項,包括環縣隴東民歌等民間音樂9項,慶陽慶城徒手秧歌等民間舞蹈17項,正寧縣木偶戲等傳統戲劇在內的7項,蘭州太平歌等曲藝6項,平涼崆峒派武術2項,西峰泥塑等民間美術10項,平涼紙織畫工藝燈傳統手工技藝18項,傳統醫藥1項,蘭州清湯牛肉面等民俗15項。
上述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內容豐富,遍布全省各地。
三、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問題
由于搶救、保護工作起步晚,時間短,投入不足,力度不夠等諸多因素,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還存在較多的問題。
(一)家底不清
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些為全國獨有,但由于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地和傳承人在偏遠山區,鮮為人知;而文化部門對具體的種類、數量包括傳承人的情況又了解不夠,所以許多傳統技藝陷入了瀕臨消失的境地,甚至出現人亡藝絕的現象。
(二)缺少必要的法律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還缺乏法律保護依據及相關政策法規、保護制度和保護標準,而現有的法律法規已不能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如對古代的科技、工藝、音樂、舞蹈、民族文物、民間文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沒有科學的界定和權威的說明,也未能納入文物保護法。
(三)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正確的認識,保護意識淡薄
大多數人對文物興趣很大,幻想通過所謂的“收藏”能在一夜之間暴富,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模糊,認識不足。當代的年輕人中有一部分對網絡游戲和國外的生活方式充滿激情,卻越來越遠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學、大學的課程中幾乎未提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內容,教育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嚴重脫節。與物質文化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夠獨立存在,其無形性使得在對它進行保護、傳承和延續方面都有一定困難。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僵死不變的,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演變,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因為我們保護不當而不能延續和傳承。
(四)搶救、保護經費缺乏,人才斷檔
從甘肅省文物局了解到,由于財政困難,用于搶救、保護的經費嚴重缺乏,所以相當一部分地方因為經費不足無法進行普查、建檔等工作。有的地縣至今沒有專門從事保護工作的人員,保護力量明顯不足,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也不能適應保護工作的需要。現有的傳承人普遍年齡偏大,有的體弱多病。許多傳統技藝難度高、強度大、耗時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學;不少民間藝術大師面臨無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尷尬境地,加上絕大多數傳承人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長期以來,他們的藝術創造得不到社會應有的承認與回報,生活困難,條件艱苦。如果政府不能給予有力的扶持和資助,僅靠他們的滿腔熱情維系的創作活動肯定難以長久,最終將會導致傳承渠道中斷。
四、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應當采取一系列相應的保護措施。
(一)全面摸清家底,普查是保護的前提和基礎
搶救甘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應當搞好普查,以便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目前,甘肅省政府已經充分意識到了搞好普查的重要性,于2006年了《甘肅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精神,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切實做好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普查的基礎上,運用錄音、錄像及親筆記錄等方式,獲取真實可靠的圖像、實物、文本記錄及其它第一手資料,再整理分類,編建檔案,進而利用多媒體、數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資料庫和數據庫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資源共享。將搜集到的資料整理編輯成文本,出版相關書籍。將稀少而又珍貴的實物和物質載體,如民間美術中的繪畫、雕塑、手工藝品,民間戲曲中的劇本曲譜、樂器、面具等進行分類收藏、展示和研究,成立專題性博物館等。只有做好普查,才能確定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才能有組織、有次序、分步驟地對甘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更好的保護。
(二)用法律手段進行保護
從甘肅的實際出發,盡快制定更加完備的搶救和保護的法律、政策,科學、全面、系統地搶救和保護現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體做法是:以憲法為依據,參考其他省市的做法,制定《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盡快成立鑒定和評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查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分階段制定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的長遠規劃,傳承保護本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資源。倡導公民自覺、自主地去保護、傳承、發展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教育下一代時加強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認識,培養他們的保護意識。只有在法制條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確保保護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
(三)利用新聞媒體,切實做好宣傳工作
目前,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民眾對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明白,更不用說去保護它了,特別是年輕人認為這些都是沒有用的、過時的東西。因此,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就顯得非常迫切和至關重要。我們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方位宣傳報道。如通過開設專題、專欄等方式,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保護知識,大力宣傳保護文化遺產的先進典型,及時曝光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違法行為及事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在全社會形成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借助每年的“文化遺產日”,舉辦一系列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各級各類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要經常舉辦展示、論壇、講座等活動,使公眾更多地了解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劃,編入教材,組織參觀學習活動。在中小學開設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課程,“從娃娃抓起”,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激發青少年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還可以組織民俗學專家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小冊子,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到底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們熟悉了解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歷史價值,形成保護它們的共識,促進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搶救。
(四)加大對傳承人的保護和后備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博物館和高校的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征是不可再生性,它的精華是與傳承人聯結在一起的,以口傳身授為延續方式,以聲音、語言、技藝為表現形式,只有這些傳承人以不同方式復述、表演或制作時,人們才會感受到非物質文化的存在。目前甘肅各地縣的博物館和文化館已對珍貴、瀕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資料進行了征集、收藏和保存,但還應擴大征集范圍。西北民族大學等高校擁有一批長期從事民間文學、民俗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博物館和高校的優勢,同時與相關的機構聯系合作,聘請專家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支持和理論依據,這樣才能在短期內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步入正軌。另外,還應該積極發動群眾,征集民間的影像資料,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才。將民間藝術列入大學藝術教育。在相應的高校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招收學生,其中包括本科生、代培生、進修生等。因為只有擁有一大批具有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的從業人員,保護工作才能落到實處。
(五)借鑒國外的經驗
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與積累,國外有不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逐步形成頗具特色的模式,尤其是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保護機制相對完備。無論是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還是保護經驗,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在這些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保護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和個人(志愿者)多方參與的運作機制。其中,政府起主導作用。在美國,保護經費每年由聯邦政府撥發,同時鼓勵社會各界投資。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財政專項撥款和貸款,是英國保護資金最重要的來源。除此而外,非政府組織的捐贈和志愿者個人的捐款,志愿者的義務勞動、無償提供房產和固定資產,也可納入資助范圍。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家。早在1950年,政府就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并且以法律形式規定了無形文化財(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疇和保護辦法。近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國家投資帶動地方政府資金相結合,并輔以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及個人的多方合作。國家和地方資金分擔的份額,由保護對象及重要程度決定。而對那些造詣很深、身懷絕技、被稱為“人間國寶”的藝人和工匠,經嚴格遴選確認后由國家保護起來,每年發給他們200萬日元(合人民幣14萬元)的特別扶助金,用以磨練技藝、培養傳人。“文化遺產日”是法國人的首創,它大大推動和促進了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另外,不少國家在民間成立了相應的保護組織
篇2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族文化 法律保護
作者簡介:郭婧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近些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受到破壞,甚至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不僅僅是文化遺產的消失,更是國家文化的一大損失。另外,還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惡意造假、仿造等來給自身帶來利益,嚴重威脅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已無法滿足當今文化遺產的保護趨勢,應打破傳統法律法規的約束,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法律保護,對此,本文主要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及突破進行分析。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述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頒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為:被團體、群體、個人等視為文化遺產的表演、實踐、知識、表現形式、技能等以及相關的工藝品、實物、工具等。主要范圍包括:表演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口頭傳說與表述;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實踐及相關知識;社會禮儀、風俗、節慶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
(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多,是先輩們勞動的成果、精神的傳承,能夠充分體現出民族文化風俗、歷史傳統文化等,是國家以及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庫。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能夠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氣質、民族歷史等充分的體現出來,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法律保護,就是對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而且,通過弘揚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分析
(一)利益分配不均的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經過加工包裝之后,可以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從現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利益分配情況來看,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者的開發觀念較弱,為了給自身帶來一定的利益,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而在合作過程中擁有者往往會處在被動的狀態,到最后擁有者所獲得的經濟利益也不高,大多數的利益都被企業所占有,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較為嚴重,不僅對非物質文化異常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制約性,甚至對擁有者的個人利益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二)權利主體模糊的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屬于思想體系的文化傳播。但是,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時間較長,很難確定其主體,沒有主體很難對其實施法律保護,就造成相關的義務卻沒人履行,更沒有人去承擔其責任,從而消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有效性。另外,現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都是以政府為主體的,但是,由于政府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中受到很多的局限性,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存在模糊的現狀,不利于法律保護工作的開展,更不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
(三)使用不合理的現狀
通過以上的分析以及實踐中能夠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當今由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再加上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薄弱等原因,使得一些為了給自身營造一定利益的人員,惡意仿造、改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買賣,直接損害的權利主體的根本利益,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使用不合理的現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以及法律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都產生一定的制約。
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突破的優化措施
通過以上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分析了解到,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并不完善,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假、仿造的現象較為嚴重,再加上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薄弱的現狀,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遇到極大的困難。
(一)對利益分配的方式進行合理調整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進行包裝的過程中,由于利益分配出現不均的問題,使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難得到長期的發展,法律保護欠缺,對此,應采取有效的優化措施。首先,應完善利益分享的制度,應將實際的權利主體與其他的使用者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利益,能夠確保為擁有者帶來一定的利益,這樣對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發展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當然,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不等同于知識產權,因此,知識產權的利益共享不能應用在這里。其次,對利益分配方式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完善國家立法的規范,尤其是在擁有者與企業之間合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包裝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為了避免和降低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者利益受損的現象發生,應通過國家立法的途徑對其進行合理規范,例如,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和開發者所承擔的義務和權利,并且,要做好兩者之間的矛盾協調,確保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破壞的基礎上,盡量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有人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對擁有者的權益保護,必須重視起來。通過對利益分配方式的合理調整以及立法的完善,有效的提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效果,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
篇3
論文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族文化 法律保護
近些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受到破壞,甚至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不僅僅是文化遺產的消失,更是國家文化的一大損失。另外,還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惡意造假、仿造等來給自身帶來利益,嚴重威脅到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已無法滿足當今文化遺產的保護趨勢,應打破傳統法律法規的約束,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法律保護,對此,本文主要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及突破進行分析。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述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述
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頒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為:被團體、群體、個人等視為文化遺產的表演、實踐、知識、表現形式、技能等以及相關的工藝品、實物、工具等。主要范圍包括:表演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口頭傳說與表述;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實踐及相關知識;社會禮儀、風俗、節慶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
(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多,是先輩們勞動的成果、精神的傳承,能夠充分體現出民族文化風俗、歷史傳統文化等,是國家以及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庫。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能夠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氣質、民族歷史等充分的體現出來,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法律保護,就是對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而且,通過弘揚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分析
(一)利益分配不均的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經過加工包裝之后,可以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從現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利益分配情況來看,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者的開發觀念較弱,為了給自身帶來一定的利益,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而在合作過程中擁有者往往會處在被動的狀態,到最后擁有者所獲得的經濟利益也不高,大多數的利益都被企業所占有,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較為嚴重,不僅對非物質文化異常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制約性,甚至對擁有者的個人利益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二)權利主體模糊的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屬于思想體系的文化傳播。但是,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時間較長,很難確定其主體,沒有主體很難對其實施法律保護,就造成相關的義務卻沒人履行,更沒有人去承擔其責任,從而消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有效性。另外,現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都是以政府為主體的,但是,由于政府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中受到很多的局限性,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存在模糊的現狀,不利于法律保護工作的開展,更不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
(三)使用不合理的現狀
通過以上的分析以及實踐中能夠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當今由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再加上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薄弱等原因,使得一些為了給自身營造一定利益的人員,惡意仿造、改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買賣,直接損害的權利主體的根本利益,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使用不合理的現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以及法律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都產生一定的制約。
三、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突破的優化措施
通過以上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分析了解到,當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并不完善,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假、仿造的現象較為嚴重,再加上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薄弱的現狀,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遇到極大的困難。
(一)對利益分配的方式進行合理調整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進行包裝的過程中,由于利益分配出現不均的問題,使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很難得到長期的發展,法律保護欠缺,對此,應采取有效的優化措施。首先,應完善利益分享的制度,應將實際的權利主體與其他的使用者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利益,能夠確保為擁有者帶來一定的利益,這樣對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和發展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當然,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不等同于知識產權,因此,知識產權的利益共享不能應用在這里。其次,對利益分配方式進行合理調整,同時完善國家立法的規范,尤其是在擁有者與企業之間合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包裝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為了避免和降低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者利益受損的現象發生,應通過國家立法的途徑對其進行合理規范,例如,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和開發者所承擔的義務和權利,并且,要做好兩者之間的矛盾協調,確保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破壞的基礎上,盡量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有人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對擁有者的權益保護,必須重視起來。通過對利益分配方式的合理調整以及立法的完善,有效的提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效果,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
(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通過以上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現狀分析,針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不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權利主體的模糊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不能準確的落實下去,對此,需要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此來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效應。首先,要采用私權保護方式來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由于法律實施的保護需要建立在明確權利主體基礎上的,而且,主要是通過約束的方式來實現保護的作用,因此,只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利主體,才能開展約束規范的公權保護,例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登記、申請以及注冊的過程中,要對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和控制,并靈活運用法律的私權保護和公權保護,具體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運用,同時要對其做好全面的分析,避免對片面性問題的分析而影響到整體大局的發展,突破傳統法律法規,利用完善的法律法規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法律保護。其次,要合理利用公權保護和私權保護,由于現階段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中,公權的保護還有待完善,因此,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結合實際情況,如果公權未能得到完善的話,要合理運用私權保護的方式來彌補法律法規上可能存在的空白之處,直到公權保護得到完善時,再對其進行全面的保護。
(三)提高法律保護意識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效果不好,絕大原因都是受到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意識薄弱而引起的,因此,應提高法律保護意識。首先,應建立并完善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法律機制,同時,要站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角度上思考,確立科學的指導思想,并且,國家相關部門要推出適當可行的政策作為支持指導思想進行的基礎,成立相關的監管部門,確保各個工作落實到各個部門。其次,應加強對一些部門的教育,尤其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保護工作的單位以及部門,需要加強法律保護意識的教育,例如,學校、高科技產業等,特別是在學校內,適當的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相關課程,以此來培養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再次,應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宣傳工作,加強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作為中華兒女有義務背負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責任,嚴格約束自身的行為,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工作以及長期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將歷代祖先的勞動結晶以及勞動成果繼續傳承下去。
篇4
關鍵詞:溱潼會船節 開發 現狀
2004年國家文化部、財政部等聯合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全國掀起了包括傳統體育文化在內的一股非遺保護熱潮。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地理環境錯綜復雜,不同自然生態環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帶有鮮明的區域性技術風格、素質特點、民族品格的體育文化特征。
當今時代,重視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的傳統文化運用現代科學的方法,使它成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為現代社會體育文化的一部分,對其保護、傳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溱潼會船節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近年來,當地政府本著以船會友,以節招商的基本思想,帶動當地新農村建設,本文對會船節的一些保護和開發現狀進行歸納,以期對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提供基礎性研究。
1.會船節傳承的來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傳南宋時期岳飛的義軍與金兵激戰溱湖,金兵大敗,義軍傷亡慘重,當地百姓為了祭奠死亡將士,在清明節,自發組成篙子船爭先祭掃。以后,每年的清明節第二天,來自四鄉八鎮的船只、船民來此聚會,會船成為習俗。
以溱潼會船節在組織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風俗遺傳,以“溱潼會船”為主要品牌的民間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影響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2.溱潼會船節開發現狀
2.1擴大影響,形成品牌
會船的主要場所——溱湖,建成溱湖國家濕地公園,2010年7月開始進行創建5a風景區的準備。濕地公園內現有植物110多種,野生動物70多種,每年都有30多種近10萬只候鳥在此棲息,風景區總面積約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為主體的水環境景區,會船節為品牌的濕地人文景觀。
每年會船節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開新聞會,擴大會船節的影響。邀請主流媒體對活動進行高密度、大容量的報道,到2010年,溱湖風景區已與長三角及周邊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簽訂了旅游合作協議。
“一湖、一地、一鎮、一園”特色鮮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一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溱潼,一園,江蘇河橫生態科技園,開發了百年牡丹觀賞、千畝油菜花觀光、循環經濟園等農業旅游項目,游客提供了一個了解現代農業、接受環保教育、體驗農家風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間,把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新興產業、支柱產業來抓,形成了以“泰州華僑城、溱湖風景區、溱潼古鎮”為重點的旅游核心區,促進了旅游業由“開發型”向“品牌型”轉變。
2.2溱潼會船節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作為現代體育旅游的一個重要內容,溱潼會船節獨有的歷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現代體育項目的開發更為優勢的地位。會船節拓展了當地的旅游文化空間, 成功培植了當地旅游產業的堅實基礎。近年來,溱潼鎮依托悠久的歷史資源優勢、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深厚的人文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讓這個千年古鎮贏得了越來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睞。
以溱潼會船節為品牌,旅游業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旅游景區周邊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會船節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下,當地居民利用地域飲食文化和自然資源,在自家門前辦起了農家樂,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賓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2.3溱潼會船節對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
溱潼會船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近年來由于會船節的知名度在國內不斷增強,會船人數和規模不斷擴大,調查中發現僅篙船一項就達65條之多,參加會船人數達數千人。為了保證會船節的秩序及觀賞性,大會不得不規定限制各鄉鎮參加比賽的船只數量。
近年來,會船節期間增加了群眾體育節,溱潼鎮因此獲得了群眾藝術之鄉、體育強鎮等殊榮。2010年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組委會評選為年度體育旅游精品。
2.4溱潼會船節對當地文化產業的促進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會船節”為文化支撐的,實行產業聯動通過品牌效應,實現了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近年來更是在會船設計上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時候有設計祥云、鳥巢等的會船,溱湖上出現天天有篙手,日日來會船的場面,促進了當地群眾的參與程度,增加了就業機會,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鏈。在歷屆會船節的活動安排中,文化活動由2004年的群眾文化表演,民間藝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節、古茶花觀賞節、中國濕地論壇等多項文化活動,使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在這里共展風華。
當地相關部門在拯救保護里下河這一水鄉水上廟會,使其成為本地區特有風俗的活化石的同時,正極力拯救和保護一批與會船相關的民間藝人和民間藝術,對其進行原汁原味的保存、傳承。帶動了當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熱潮。
農村傳統體育文化是農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發展具有鮮明娛樂性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可以為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r] 2008(19)
篇5
關鍵詞:檔案機構;非遺保護;邊緣化;重要參與力量
一、新《檔案法》實施給非遺保護帶來的機遇
2004年的《關于加強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未提及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中沒有明確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主體地位,也無非遺檔案必須向各級檔案機構移交的相關條款。新《檔案法》在第四章的第三十四條提出“鼓勵檔案機構開發利用館藏檔案,通過開展專題展覽、公益講座、媒體宣傳等活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此可見,新《檔案法》是鼓勵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1.參與非遺保護有法可依。非遺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檔案法》由以前的“只字未提”到“鼓勵”,肯定了檔案機構在非遺保護中做出的重大貢獻。雖然“鼓勵”看起來變化不大,但是對檔案機構能夠積極借助檔案館藏資源參與到非遺保護意義重大,是有法可依的。2.有利于提升檔案機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新時代檔案機構尤其是檔案館利用館藏和現有的平臺來實現宣傳非遺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的檔案式保護讓非遺的文獻資源保存得更久,且檔案機構利用參與非遺保護,來重塑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形象,提升檔案機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二、我國檔案部門參與非遺保護的現狀
(一)調查概述
1.調研方式。為明確檔案部門參與非遺保護的現狀,采取直接訪問省市級檔案機構網站的形式,具體調研中是采取對省級檔案網站和百度以“非遺”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對檢索結果的文獻進行統計。2.調研內容。明確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形式。趙躍博士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表示:截至2019年8月,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主要形式為收集、征集、采集建檔、建數據庫、展覽傳播、申報支持、業務指導共7種。結合檔案機構實際工作,在結合趙躍博士的分類基礎上,稍做調整,保留征集、采集建檔、建數據庫、展覽傳播、申報支持5種,將收集更改為接收(含捐贈),增加移交、修志2種形式,共計9種參與形式(見表1)。
(二)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1.參與數量少且比率低。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3337個。調查中發現僅有107家不同級別檔案機構參與到非遺保護,占比3.2%,比例低;參與的107家機構中,按照檔案機構的級別劃分,有13家省級(直轄市)檔案機構,36家地市級檔案機構,58家縣區級檔案機構。可見,檔案機構整體參與的數量較少,參與比例低(見圖1)。2.參與形式呈現被動性。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9種形式中,征集、編史修志、建數據庫、采集建檔被歸入主動參與形式,而接收、展覽傳播、業務指導、申報支持、移交則歸入被動參與形式。調查發現,對107家檔案機構涉及的9種形式統計后共得到總參與數為145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接收34家、采集建檔29家、展覽傳播28家,后三名的依次是移交3家、修志4家和建數據庫5家;主動和被動形式分別占比為40.69%和59.31%。對接收非遺保護中心移交的非遺檔案的檔案機構僅有3家統計,分別為湖北省武漢市、江蘇省常州市和河北省固安縣的檔案機構。調查發現,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還以接收、展覽傳播等淺層次的被動參與形式為主,而編史修志、建數據庫的主動參與形式占比不高。3.參與類型單一。為掌握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形式的豐富度,對檔案機構參與類型進行統計。統計發現,有81家檔案機構僅有1種參與形式,占比高達75.7%;而參與形式在3種、4種和5種的檔案機構分別有1家(云南省)、2家(湖北省和張家港市)、2家(武漢市和揚州市),占比均不足2%。由此可見,檔案機構參與類型單一、不豐富。
三、我國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現狀原因分析
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實踐存在數量不多、參與形式單一等問題,這與學界期望存在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身份未得到“官方確認”
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主管機構是文化部門。自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后,國家層面就非遺保護已出臺《非遺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管理辦法》等9部政策法規文件,其中《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列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認定、保存和傳播的主體機構;文化部牽頭的非遺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9個成員單位,也沒有國家檔案局身影。官方確認的非遺保護主體機構中并沒有提及檔案機構。《檔案法》規定,檔案館具有接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定期移交檔案的職能。但早在全國部署非遺普查工作時,文化部就指出:“在普查中搜集的非遺實物資料所有權歸國家,由各級政府授權的有關保護機構保管。”《非遺法》中也未有非遺檔案必須移交到檔案機構保管的相關條款。新修訂《檔案法》特別規定“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單位保存的文物、文獻信息同時是檔案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由上述單位自行管理”,這意味著非遺保護中心等主體機構產生的非遺檔案不一定得向檔案館進行移交。文化界和檔案界相關法規政策均未將檔案機構列入非遺保護的主體機構,這意味著檔案機構在非遺保護中只能充當“社會參與”力量,參與非遺保護的地位也很難得到其他相關主體的認可,這也是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數量少的原因。
(二)檔案機構工作機制不適應非遺保護
檔案機構改革后,檔案館屬于文化事業機構。一直以來,檔案機構保管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移交的檔案,是一種基于傳統檔案形式的服務官方機構的工作機制;而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具有公開性和廣泛的包容性,兩類型機構存在本質區別。具體到參與非遺保護工作中,由于很多非遺項目是植根于民間,屬于非官方機構的工作,檔案的官方機構身份與非遺植根民間存在天然的不適應。檔案具有保密性,檔案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25年向社會開放;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類檔案,可以少于25年向社會開放;而非遺傳承在保障非遺傳承人的知識產權和利益的前提下,是以傳播和傳承、振興為目的,需要更多人了解非遺、使用非遺,甚至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活態傳承。檔案的保密性與非遺的社會參與性存在矛盾。
(三)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主動性不高
在官方身份沒有得到明確的情況下,檔案機構主動參與非遺保護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魄力。但很多地方檔案機構對檔案館職能的理解十分狹隘,認為只需做好本職工作即可,不愿主動介入,也不愿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競爭,更不愿“越位”參與非遺保護。目前,僅有江蘇省、云南省、湖北省的檔案機構主動與文化部門聯系洽談非遺檔案移交事宜并付諸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社會各方的積極參與,不主動參與非遺保護勢必會造成檔案機構在非遺保護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弱。
(四)保存類措施相較保護類措施處于“弱勢地位”
《意見》明確非遺建檔是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由此可見,非遺建檔僅被窄化理解為“收集、整理”,和檔案界界定的建檔是“收集、整理并保存下來”相比,唯獨少了“保存”。可能從語義上理解,非遺的建檔“保存”本身就是一種“保護”。但是無論是《公約》《“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都將非遺保護措施分為保存類措施和保護類措施,其中認定、記錄、建檔保存類措施針對所有非遺項目,而特別優秀的且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容易造成保護優于保存的印象。而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多為認定、記錄、建檔的保存類工作,保存類措施的“弱勢地位”可能導致檔案部門在參與非遺保護工作中被邊緣化。
四、新《檔案法》實施背景下我國檔案部門參與非遺保護的檔案特色化出路
(一)充分發揮檔案機構專業優勢,筑牢非遺檔案式保護
1.保持“前端”業務指導優勢。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應主動與文化部門加強聯系,協助完成非遺保護規章制度的制定,介入并指導非遺中心對非遺檔案進行分類整理,確保對非遺檔案規范完整等方面的“前端”業務的指導,利用業務優勢積極參與非遺保護。2.利用檔案技術延長非遺檔案保存時間。檔案修復技術是檔案保護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能提高檔案耐久性。在開展非遺保護過程中,會重點關注傳承人的實物檔案、紙質檔案以及聲像檔案,而在保護過程中又形成不少的紙質檔案,利用先進的檔案修復技術進行殺蟲、除菌、脫酸等服務,延長非遺檔案的保存時間;還可以主動向采用家庭式保管非遺的傳承人提供免費的檔案修復、加固、裝裱等修復服務,以解決非遺家庭式保護條件局限造成非遺檔案保管不規范的問題。3.通過編史修志來開展非遺保護。檔案機構利用編史修志的優勢,聯合地方志主管部門、文化旅游部門,編寫全面反映地區非遺項目規模及非遺保護工作的志書,如《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志》,用檔案機構獨有的編史修志方式,記錄非遺保護的脈絡的形式來開展非遺保護。4.檔案記憶工程延續非遺傳承脈絡。國家檔案局于2000年正式啟動“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鄉村記憶工程”是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立具有本土地域特色、完善的鄉村記憶檔案信息資源庫,有效提升檔案部門的公眾文化形象。檔案機構在開展鄉村傳統村落檔案建設工作時,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文化特色資源的搶救性保護結合起來,在搶救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民風民俗等過程中,尤其重點收集含有非遺項目的資料,創編成文字、視頻資料形式,并按照故事、技藝、習俗等分類整理成專項檔案數據庫。通過鄉村傳統村落檔案的建檔工作,將檔案資源數字化,建設資源庫,在保障傳統村落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的同時,保障非遺等傳統文化的延續,保護各個時期的歷史記憶。
(二)借助特殊檔案建檔契機,豐富非遺保護的多元化形式
1.將家庭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檔案機構抓住為非遺傳承人建立家庭檔案和非遺傳承人個人檔案契機,全面、客觀、真實記錄非遺傳承人表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的藝術內涵,并借助文字、聲像、實物及口述等載體形式實施非遺保護。例如張家港市已經為48位非遺項目傳承人全部建立家庭檔案,并完成檔案的數字化。2.口述檔案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口述檔案將歷史“原音再現”,可以很好記錄那些瀕臨失傳的老記憶、老手藝。檔案機構合理籌劃、多方聯系,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口述檔案建檔工作,逐一對非遺傳承人口述對象實地走訪,并進行口述檔案視頻采集、現場錄制,待后期加工制作完成后,將資料存檔于檔案館永久保存。3.方言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地方方言承載著鄉愁、鄉情,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非遺項目,如南京的吆喝、南京白話和南京白局。檔案機構在開展方言建檔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方言中的優秀非遺項目,比如傳統方言戲曲、方言童謠、方言故事、方言說唱等,通過方言建檔的形式更好地保存方言、留住鄉愁,并傳承優秀非遺文化。如陜西省檔案局的《傳承非遺文明,紀錄方言文化》就是以方言建檔的形式開展非遺保護。4.精準扶貧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2018年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就對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開發利用做出明確規定。“非遺+扶貧”過程中必然會形成很多精準扶貧檔案,檔案部門要注意收集非遺扶貧過程中這部分特色形態的檔案,將其歸入“精準施策類、精準脫貧類”兩類中,真實、完整、準確、全面地記錄和保存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過程,同時也是對非遺的保護。
(三)遵循非遺保護趨勢,加強非遺文化傳播
1.關注非遺傳播工程,加強非遺文化知識傳播。檔案機構作為我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應積極關注文化傳播工作的新動態,加強非遺文化知識的傳播。首先,利用檔案館建成的檔案網站開展非遺知識傳播,可以在檔案展覽下設立非遺文化傳播專欄,開展非遺文化的圖片、視頻形式的傳播。其次,利用檔案機構已經建成的官微官博進行非遺文化的傳播,通過撰寫推送非遺小知識等相關推文的方式傳播非遺文化。再者,可以借助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通過制作非遺短視頻等方式來推進非遺文化的傳播,促進社會共享。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活態傳承的文化服務、文化教育、文化傳承等方面繼續把握新機遇。第四,拍攝專題片進行非遺傳播。檔案機構可以拍攝以“傳承地方優秀文化”為主題的宣傳片開展非遺保護。如浙江省檔案館面向全省檔案館啟動電視系列節目“跟著檔案去旅行”,傳承以浙江歷史為依托的優秀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傳統古城古鎮古村文化,運河、錢塘江等世界文化遺產,地方傳統曲藝、傳統手工藝、飲食等非遺文化,鄉賢文化、浙商文化等鄉土文化,詩書畫文化等。2.重視文化傳承服務,開展檔案非遺知識服務。非遺傳承是非遺保護永恒的話題,尤其是教育、培訓是非遺傳承的重要方式。因此,檔案機構除了提供非遺檔案借閱等服務外,還可利用現有的非遺檔案資源,與其他部門合作,通過引入傳統編研的成品、VR等先進技術的視頻形式來構建非遺教育資源庫,為教育和培訓的傳承提供知識服務。3.尋求多方互動合作,集中優勢資源保護非遺。檔案機構利用現有的非遺檔案資源,并積極與文化部門、文化產業等主體機構合作,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廣社會化合作模式來打造檔案特色的非遺文化產品。利用新媒體形式加強非遺檔案資源宣傳,如采取舉辦展覽、編輯書籍、錄制聲像作品等形式進行傳播,助推非遺走出國門,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非遺。檔案機構應把握非遺保護的前沿趨勢,提升參與非遺保護的主動性,發揮專業優勢,“有為才有位”,做歷史的守護者、記憶的傳承者和文化的傳播者,成為非遺保護的重要參與力量。
參考文獻:
[1]倪永寧,徐擁軍.檔案機構如何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北京檔案,2011(08):37-38.
[2]陸國強.為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N].人民日報,2020-06-24:10.
[3]趙躍.新時期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反思與再定位[J].檔案學通訊,2020(02):40-48.
[4]王巧玲,辛文琪.我國國家層面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正式制度研究[J].浙江檔案,2020(12):29-31.
[5]國家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DB/OL].
[6]趙昌彥.世界記憶工程與中國地方檔案事業發展[J].檔案與建設,2017(01):4-7.
篇6
關鍵詞:中國傳統裝飾藝術;教學實踐;應用研究;項目導入式教學法隨著社會發展,藝術總是隨著社會變遷而滿足不斷出現的新的審美需求,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發展,不僅受到當代的社會思潮、藝術觀念、審美情趣等影響,同時也受到高新技術、信息化的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帶來的巨大沖擊,逐漸演化和創新,形成具有價值性、功能性的藝術設計學科。《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課程作為藝術高校的學科基礎課程,在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引進為我們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思想提供了更多新的思維,并且教學實踐基地的建立為我們的傳統文化開發提出了更為多樣化的可能性,對于藝術高校來說是一種新型產學研教學模式的嘗試,讓培養更多的高校人才投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對傳統文化的推廣與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1目前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在中國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計劃中,專業基礎教學不僅強調多種專業基礎知識的綜合性學習,也開始注重傳統文化在課程中的滲透,中國的設計教育大多重理論輕實踐、重藝術輕技術,課程設置基本上游離于經濟和市場之外,雖然我國目前有許多藝術院校都是將《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程來開設,但課程內容多停留在表面的裝潢和美化階段,教學脫離于市場,缺乏對傳統文化應用實踐技能,忽視了要通過多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導致課程缺乏科學性、實踐性及合理性,從而導致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較窄,專業素質不高,不能全面而有效地服務于企業。而在國外,類似于傳統文化課程卻趨向與當今現代設計應用相結合,面向企業培養實用性人才。強調理論結合實際,重視課程設置和實踐技能訓練,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學生藝術修養和創新能力培養,重視程度較高,這些都給我們在課程教學改革上新的啟示。
2“項目導入式”植入傳統裝飾藝術課程的優勢
從課程改革的意義來看,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學”,把學生視為教育改革的主要參與者,強調學生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研究性角度和方式,立足于激發和引導學生有效地自主實踐學習。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對中國傳統裝飾藝術有深入地了解和直觀具體的感受,將實踐基地的項目課題分階段性導入并加以訓練,通過實際教學方法策略,其優勢在于使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對傳統文化認識加深理解,培養專業技能,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讓學生進行親自實踐項目并操作,從項目課題中自我感知、領悟知識的銜接性,總結項目活動中的自我體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3“項目導入式”植入傳統裝飾藝術課程教學實踐
立足于本院目前教學現狀,依托建立武漢漢陽江欣苑“高龍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園”實踐基地,利用實踐基地的優勢,探索出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合作模式,使課程設置與實踐基地相結合,在教學方法改革思路上立足基地特色,以較高層次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課題教學中,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設計訓練,做到高校的產學研一體化,促進與非遺文化產業基地合作模式,達到校企合作的“雙贏”效果。下面以“湖北黃梅挑花非遺文化品牌的宣傳與推廣設計”項目導入分析為例,從以下兩個方面闡釋教學方法的實踐過程:
第一,突出教學環節的實踐性,強調課堂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緊密結合。通過前期與實踐基地進行嫁接,在課堂中導入“湖北黃梅挑花傳統文化品牌VI設計”項目,從項目到推進過程中,積極輔助開發校外第二課堂,引入非遺傳承人走進學校聯合教學,開展相關的非遺文化講座和技藝講解,學生對黃梅挑花的工藝針法產生了極大興趣,通過技藝培訓學習,將其獨一無二的藝術特色,結合針法入手,對其公司品牌LOGO進行設計,以黃梅挑花“十字針法”特色為設計元素,以“石”為主題涵蓋了中國印章與中國結的抽象形態元素加以變形,推導出最終設計方案。
第二,突出教學方法的實踐性,強調繼承傳統和實用創新的并重原則,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相結合。在項目導入過程中,為解決黃梅挑花非遺文化品牌存在的產品開發單一性、技藝傳承的艱難性、非遺文化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等問題,組織學生多次與文化傳承人和企業進行溝通交流,加強其傳統文化品牌在VI設計應用部分的實踐創新,從傳統的應用領域向現代產品的開發過度,將現代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方式結合在一起,針對黃梅挑花設計中式風格餐桌的三件套產品的包裝設計應用,包括中式桌布、杯墊及筷子包裝等應用產品開發,對黃梅挑花藝術的實用領域帶來有效地宣傳與推廣。參考文獻:
[1] 李澤,趙鳳娟.我國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基本軌跡及未來取向[J].中國高教研究,2010(03).
[2] 肖念.中國大學教學改革邏輯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2(07).
[3] 于楊.提升教育質量意識 構建現代大學治理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9).
篇7
關鍵詞: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對于這種情況,聯合國從上世界八十年代開始就給予了極大的關注。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到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自此,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非遺的申報熱潮。我國各地也都在積極申報非遺,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止2017年底,我國共有34個項目被聯合國家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遺名錄,至此,我國業成為了世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文化多樣性的興趣也在日益增長。文化旅游成為當今旅游業舉足輕重的重要組成部分,體驗各個地方的非遺項目也成為一項熱門的時尚旅游活動。如桂林的印象劉三姐,河南少林寺的音樂大典,這都是非遺與旅游相結合的成功典范。這種適度的開發,可以繁榮當地的旅游市場,同時也會為非遺項目的保護提供資金支持,這樣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然后,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非遺遭到了猛烈的沖擊。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也面臨著諸多難題。面對寶貴的非遺資源,如何能在保護的基礎上協調和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實現“帕累托最優”。遺產地旅游開發不同于一般旅游資源開發,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如何處理好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遺產地旅游如何進行開發等成為了非遺旅游開發的一大難點。本文在分析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現狀的基礎上,探討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問題,嘗試探討開發思路與策略。
一、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現狀
揚州,這座運河城市的歷史可以追述至公元前486年,至今已經超過2500年。悠久的歷史、便利的交通、商貿的繁榮,使這座城市不僅有繁榮的物質文明,也有豐富璀璨的文化資源。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就是其中之一。揚州是一座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在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揚州這座古城幾度繁榮。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文化的興盛。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文學家、藝術家曾經在揚州生活,留下許多名篇。唐朝詩人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是成為流傳至今的名句,每年春季也給揚州帶來一波旅游高峰。我們去揚州,不僅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街巷,精巧秀麗的私家園林,還可以體驗聞名中外的揚州“三把刀”,欣賞揚州評劇、清曲、彈詞等。目前,揚州市擁有世界的非遺項目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9項,省級非遺項目61項,市級非遺項目206項。揚州非遺項目涵蓋類別非常廣泛。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分類具體如下表1所示。總的來說,揚州非遺資源歷史文化價值較高,濃縮了揚州這座古城2500年的歷史文化內涵。同時資源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蘊含較高的美學價值。再者揚州非遺資源具有較強的科考價值,可以作為歷史、文化、民俗、文學、人類學等領域專家的考察對象。
二、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存在問題分析
1、強調非遺旅游產品的觀賞性而忽視參與性。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旅游消費需求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個性化。非遺旅游資源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如果游客只是簡單的觀賞,是很難體會其中的價值的。現在揚州的非遺旅游資源很多以博物館陳列的方式來進行展示。如揚州八怪紀念館、南柯一夢傳說揚州市文化館、揚州瓊花與瓊花觀傳說廣陵區文化館等。這種陳列式的參觀,再加上解說系統不完善,會使游客興趣大減。目前,很多游客對于非遺,會有一種過于僵化、呆板的印象,這對于激發游客的旅游意愿是非常不利的。2、偏重物質化展示,忽視對文化內涵的挖掘。揚州非遺資源內容較為豐富,種類眾多,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揚州的非遺在許多方面提現出我國傳統的人文精神。但是在旅游開發方面,多數只注重對非遺物質化的展示,而忽視其文化內涵。揚州許多景區對于非遺的展示呈現出同質化、簡單化的傾向,并沒有去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因此,許多產品主要展示出的就是觀光功能,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充分展示,并且沒有形成文化衍生品。3、非遺宣傳工作不到位。揚州非遺資源豐富,但是在宣傳方面,力度明顯不足。至今,我們去網絡上進行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索,只能在揚州門戶網站群的旅游與文化專欄下面找到部門內容。相較于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豐富的城市蘇州就落后許多。蘇州在非遺的宣傳方面做了許多工作。蘇州建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網,作為一個非遺的官方網站對外進行宣傳。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在2015年對外開放,包括山花博物館、蘇作博物館等。此外,在2016年4月,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也正式開放。文化遺產館分為光耀歷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歲時節令的一年、人生禮儀的一生、生態蘇州的一城五個主題廳來多方位、多視角地演繹蘇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是蘇州非遺對外展示和宣傳的門戶。揚州相較于蘇州,對外宣傳工作不到位,這不利于本地市民和游客了解揚州深邃的非遺文化資源。4、部分非遺項目存在傳承危機。非遺是一種活態文化,這種文化能否傳承下去主要靠繼承人。揚州非遺項目眾多,但是不少項目由于市場需求不多而出現了沒有人愿意去學習的窘況。如揚州剪紙,這門手藝在張家已經傳承了300年,其當代繼承人張秀芳就表示怕找不到合適的傳承人,這門手藝在她這一代斷檔。非遺由于文化性較強,所以對傳承人的要求不僅是有意愿要學,還要傳承人具備文化素養、動手能力以及領悟力。揚州其他非遺項目也面臨著這樣的危機,如掌握揚州通草花制作技藝的僅有兩位老人,揚州琉璃燈制作技藝僅剩一位家傳藝人在業務時間進行創作,揚州絨花制作工廠現在已經倒閉。許多揚州非遺項目都存在著后繼無人的傳承危機。5、部分非遺責任主體申報積極性不高。由于非遺申報需要大量的投入,這需要在前期花費時間和金錢,一些非遺項目的保護責任主體不愿意配合。再者,非遺項目保護責任主體也擔心即使申報成功了,政府的扶持資金卻不能到位,這也影響了他們申報的積極性。還有一些企業由于自身發展狀況欠佳,無法由個體企業承擔申報工作,而由企業協會來承擔。
三、體驗經濟視角下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策略
1、旅游產品突出體驗性,提高游客的積極性。體驗經濟時代對我們開發揚州非遺旅游產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體驗經濟要求我們在對非遺產品設計的時候,要注意產品的參與性。不僅要注重企業和游客之間的互動,也要調動游客的積極性,讓游客和游客之間進行互動。我們應該改變現在單一的博物館式的參觀模式,可以引入一些動態的過程來增強趣味性。我們可以引入參與性的活動或者舞臺式的表演來吸引旅游者。比如對揚州剪紙這項非遺產品的開發,我們可以請揚州剪紙藝術的傳承藝人到現場進行表演,或者可以開發揚州剪紙技藝學習活動來增強旅游的趣味性,提高游客的參與性。還可以讓參與剪紙學習的游客在學習結束之后,進行剪紙比賽,最后對他們的“成果”進行排名,對優勝者頒發證書。總之,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滿足游客參與、體驗、學習的需求。2、深入挖掘揚州非遺文化內涵,設計非遺旅游線路和旅游紀念品。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具有較高的價值,具有揚州原生態文化的基因,同時代表了揚州鮮活的原生文化。我們在對其進行開發的時候要注意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這對于豐富我們的旅游產品,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都有重要的重要。同時,在對揚州非遺開發之時,我們除了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還應注意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如我們可以和旅行社、學校、藝術協會等合作,以揚州的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等為主題,設計非遺旅游線路和非遺旅游紀念品,開發研學、親子、藝術愛好者等特色線路。這樣的產品推向市場,可以使得這些非遺項目得到更好的宣傳效果。3、多方位宣傳,加大非遺宣傳力度。在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方面,應該借勢借機,抓住一切有力的機會,加強非遺產品的宣傳。如政府可以利用開展“煙花三月旅游節”、“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等節日慶典的契機,充分展示揚州地方文化特色,加大對揚州非遺的宣傳。政府還可以鼓勵非遺傳承人或者民間藝術表演團體,積極參與國內外文化盛會,進行非遺文化的展示和表演,這對于宣傳、推廣揚州的非遺文化也有重要的作用。再者揚州還要加快非遺數字化建設。相關部門應該組織開發便捷的數字化平臺,做好非遺的資源庫,對非遺的資料進行積累,保存。在這個基礎上,對資料進行整合,建立專門的揚州非物質文化網站,以加大對揚州非物質文化旅游的宣傳力度。4、培養和保護揚州非遺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揚州非遺保護的主體。我們應該強化非遺文化傳承人的保護,不斷改善傳承人的待遇,同時還要增加揚州各類院校從事非遺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壯大揚州非遺的傳承隊伍。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揚州應該對各項非遺的傳承人進行評估、確認和保護,建立傳承人技藝資料庫的保護制度。同時,揚州還應不斷去改善非遺傳承人的待遇。如淮安和徐州都已經明確民間藝人在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等方面享受實業單位人員同等待遇,有特殊貢獻者循序破格提升。杭州鼓勵年輕人學習傳統技藝,并且給學習傳統技藝的年輕人發津貼,這些都是值得揚州去學習的。揚州也應該提高非遺傳承人的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再者,揚州應該整合職校、高校的教育資源,為廣泛培養非遺傳承人打下堅實的基礎。5、多渠道籌集、利用保護資金。揚州應逐步完善非遺旅游融資體系。政府可以采取招標、轉讓的方式,把非遺景區進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引入企業進行經營,提高景區的經濟效益,并且利用自己的經營收入開展保護工作。同時,對于資金的使用狀況,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信息系統,讓大家可以隨時監督非遺資金的使用情況,最終形成一個政府調節,行業自律,企業自主經營的新型旅游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沈娟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揚州樣本[J].群眾,2016(10):52.
[2]徐曉慶.全域旅游視域下的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24-25.
篇8
《伊斯坦布爾宣言》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和“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每一個民族和群體保護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獨特性,也就是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性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深深地根植于民俗民間藝術文化中,承載著民族情感、道德傳統、民族特征,是一個國家和城市的內在精神基因和根基,是凝聚和延續精神文明的土壤與血脈。
然而,在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負載著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掌握民間藝術和技能的藝人日益減少,使民族“文化記憶”中斷的概率增加,使傳之已久的口頭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被遺忘、遭損壞、乃至消失的危險境況。這種情況,無疑已成為每一位精神文明工作者的心頭隱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和標志,只有植根于人民才有生命力,只有與青少年結合才會有希望。因此,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少年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和教育,對延續中華文脈、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操,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6月21日,“我們的節日——端午”海淀區“青少年非遺大課堂”端午展示活動在海淀區西玉河小學舉行。端午節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在西玉河小學開展已久。學校多年來一直秉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到學校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加深學生對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的了解。今年是學校第9次開展端午節集中展示活動。活動中,同學們用粽子制作、旱地龍舟賽、傳統剪紙、服飾走秀、中華酒文化介紹、中華傳統醫藥文化展示、茶藝表演等多種活動充分展示了中華端午文化的魅力。
在觀看完表演后,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小手拉大手,攜手護非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色彩斑斕
海淀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在市區發展的有機更新中,不僅注重科技創新帶來的高度輻射力,還從精神文明層面著手,注重增強文化遺產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注重發揮文化遺產對城市精神的塑造力,以及對社會和諧的調和力。
多年來,海淀區一直致力于加強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從而凸顯特色文化風貌,塑造城市之美,提升城市之神。
如今,海淀已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統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有190多項,其中入選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50多項,近30項進入北京市級名錄,7項入選國家級名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等全部十個類別,是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如“撲蝴蝶”是海淀蘇家坨鎮后沙澗村一帶流傳至今的一個民間舞蹈項目,最早出現在南宋江浙地區。海淀撲蝴蝶源于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壽慶典上的一次民間歌舞表演。西北旺“少林五虎棍”創建于光緒24年,是西北旺皇會中的一堂會,經過15代相傳,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五虎棍以少林武術為基礎,包含套路棍、擺陣、引陣、打陣、破陣等,械斗形式不一,時而單打獨斗,時而對打群斗。“花樣空竹表演”集游戲性、娛樂性、健身性、競技性于一體,能鍛煉四肢、健腦益智、舒筋活絡、增強心肺功能和身體協調性,如今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面人郎面塑”藝術集美術、雕塑、服飾、化妝及造型藝術為一體,每創作一件作品就需付出藝人的智慧與心血,因此具有較強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并對研究老北京民俗民情具有一定的參考和研究價值。“曹氏風箏工藝”融民間文化、宮廷藝術、南北扎制技術的精華于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擬人化的“扎燕”更凸顯了北京特色。
大手拉小手 攜手護非遺
近年來,讓非遺走進青少年課堂一度成為被關注的話題。針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藝委會副主任李延聲曾建議,應增強全社會的非遺文化保護意識,尤其應將非遺文化保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和弘揚。
作為全國先鋒科技聚集地的海淀,這次也勇爭潮頭、敢為人先,在北京市率先開展了“青少年非遺大課堂”系列活動。
早在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式施行,這一法律框架性地對非遺在教育和宣傳等方面的問題做了規定,對非遺建構傳承模式具有指導意義。同時,也為海淀區開展非遺在青少年中傳承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背景。海淀區文明辦經過調查研究,最終確定“青少年非遺大課堂”活動為2012年海淀區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計劃全年陸續在西二旗小學、西玉河小學等10所學校,開展皮影文化課堂、端午文化課堂、曹氏風箏文化課堂等活動項目,以普及講座、實地參觀、動手實踐、觀摩演出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擴大非遺感染力和影響力,還將在今年10月開展非遺大課堂成果集中展示活動。
同時,為了在演出內容、形式創新上下功夫,增強非遺項目的時代感和凝聚力,海淀區文明辦正積極與文化委、教工委等有關單位協調,嘗試將傳統技藝和動漫、影視等產業相結合,推陳出新,以“大手拉小手、攜手護非遺”為主題,讓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在孩子們的手中發揚光大。
篇9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歸納法、邏輯分析法等對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進行研究,可以看出,體育類的項目數量還是相當多的,但也相對單一,可以得出地方政府不重視、法律法規不健全、經濟水平落后、專業人才缺乏、傳承方式的限制等是目前河南保護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滯后的原因,并指出研究領域中的不足,在保護與傳承方面出現的缺陷,以提升民眾的文化認同,選定體育非遺文化的角色定位等。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省 體育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保護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積淀下來的傳統體育文化資源,體現了人類共有的體育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即承襲,承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歷史價值、文化淵源、風俗習慣等以及生態環境。河南省境內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提出,是對這一類珍貴文化形態的搶救和保護,是對瀕危文化采取的一種記錄、保存、評估、拯救、等的一項文化工程。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現狀進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CNKI)查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文獻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資料,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2.邏輯分析法。在結合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河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并對目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二、結果與分析
(一)結果
在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體系中,多數人對武術、太極拳等所普及的項目較為了解,知曉項目的單一,不重視體育非遺項目體系的存在的重要性,在高校有一半的學生不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或者只是了解個皮毛,關注度、參與度普遍不高,原因是高校缺乏相關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平臺,場館缺乏、師資力量不夠,多引進社會民間傳承人來教授。
黃濤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的文件對于“政府主導”的闡釋很明確,政府對于非遺保護的發動、組織、管理、支持、推動等作用[1]。通過查閱資料顯示:地方干部與民眾對非遺保護的認知存在偏差,地方干部在非遺申報時比較看重外顯、容易成為地方文化品牌的項目,而對無形的、潛藏于生活之中的文化遺產缺少發掘,這樣就致使那些傳承久遠、深深影響民眾生活的非遺項目不為世人所知[2]。
在多元社會條件的基礎上,探討我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不同模式和路徑,是新階段體育非遺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的法律保護條例大多是政策性的指導意見或原則性辦法,可操作性差、內容不完善,無法滿足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出的活態性、多樣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3]。
(二)分析
以河南省少林寺為個例,少林寺投資成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注冊了“少林”、“少林寺”商標,注冊類別為武術表演。2009年,少林寺注冊了“少林局”商標,注冊類別為藥品和沐浴用品,因此,對體育類非遺的發展可采用注冊商標。
河南省國際少林武術節已經連續舉辦了8屆,在武術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武林高手云集鄭州,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共同促進武術的發揚與傳播[4]。與時代要求相結合,在傳承譜系比較明晰的武術或其他拳種基礎上,創造理論和技術體系比較成熟的武術技藝和健身、養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發展的特定空間和時間維度,植根于民間的活態的傳統行為方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核心就體現在它的傳承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的變異與創新,少林寺禪與功夫的發源地,一千五百年的傳奇,力量與智慧的結合,是東方文明的瑰寶[5]。
通過結果可以分析出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雖然對于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管理有了專題的研究,但為數不多,對傳承主體還僅限于對傳承人的保護和關注,傳承內容上提出了對體育健身價值的延伸,充分發揮傳承人自身的優勢,對于體育類非遺的發展很重要。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開展的體育非遺保護過程中還有很多的不足,從國家政府層面、社會環境層面及個人層面等還需加強宣傳,不能固守傳統教育模式,尤其是面對體育類非遺的存在,學習的方式應該多樣化;資金不足、人才匱乏,學校教育的不普遍,舉辦的非遺活動多是流于形式;非遺文化宣傳的不詳細、不清晰造成大家對它的模糊概念而沒有深入的了解。
(二)建議
對于有市場前景的項目可以設班招生,使地方的傳統項目走向社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時代,可以通過注冊某項產權、商標獲得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掘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通過市場運作把文化遺產轉化為經濟效益,經濟效益的提高可以促使文化遺產的擁有人去保護非遺[6]。
在高校的教學中制作課件,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利用多媒體對于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優勢,比如通過電視廣告或當下流行的真人秀綜藝節目更好的傳播體育類,例如《叮咯嚨咚嗆》就是傳播了中韓文化交流大任,通過明星學藝的過程感受到來自中韓文化碰撞的歡樂等。
參考文獻:
[1] 黃濤.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偏誤與矯正[J].文化遺產.2013(3):53-54.
[2] 邱丕相.武術的文化構成及當代傳播[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5).
[3] 段友文,鄭月.后申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社會參與[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9(4):127-129.
[4] 焦宏昌.第八屆中國國際少林武術節開幕56國家代表聚中原[N].中國日報.2010.10.24(3).
篇10
關鍵詞:數字化,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微電影
一、數字化傳播概況
數字化傳播形式,范圍廣內容豐富,即為通過媒體方式進行文字、圖像、音樂、影像等組合的傳播。例如新媒體、短視頻、直播、AR技術、紀錄片、微電影等。紀錄片作為數字化傳播的常用手段,具有思路簡單清晰,紀實的特點。現代紀錄片傳播就是把傳統風格的事物“消化”,用風格平實的剪輯風格去闡述劇情,有節奏,有風格,有思想地介紹人們所遺忘的歷史文化和歷史故事。中國紀錄片前后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電影發展簡史歷程(圖-1)。從最早1905年的由中國人拍攝的《定軍山》紀錄片《到農村去》,再到1983年《話說長江》發展到中期的中國人民反抗壓迫的紀錄片《農奴》一直延續到1991年《望長城》和《沙與海》,為中國文化紀錄片影視產業新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真正地使文化類別紀錄片產業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紀錄片藝術表現真實作為創作本質,并以專業的制作方式對素材的加工和運用,進行藝術展示。所以不難看出紀錄片是以真實故事作為拍攝核心。新媒體本身應該是被稱為一個數字化的新媒體。清華大學的熊澄宇的張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絡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就是微電影(micro?lm),即微型影視電影,又稱小型微影。微電影的“微”和紀錄片的“實”非常適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和傳播,由此可知,微電影和記錄片作為優秀的傳播媒介,能達到極好的成效和功能。
二、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1.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在繼承和傳播上仍存在問題:從宣傳上來講,人們對于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不足,沒有推廣導致關注度不夠。例如桂林市興安縣的華江瑤族刺繡,它的宣傳方式還停留在口口相傳,以及較少新聞的報道,沒有數字化的影像來作為非遺傳播的杠桿,傳統文化正在不斷地丟失。從文化上來講,傳承人的缺乏,以及非遺文化受到現代文化的不斷沖擊是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川縣陽氏石雕技藝傳承人為例,這種延續了四百多年的家族式非遺,因為石雕工作辛苦且粉塵較大,沒有年輕人愿意拜師學藝。從阻礙上來講,沒有廣泛的群眾的參與,沒有國家的大力扶持,自身魅力不夠大,并缺乏文化的保護機制。例如國家級的廣西非遺“桂劇”,全靠著十余名七旬以上的老人來進行表演,服裝、道具妝容全部都由老人們自己負責,“桂劇”作為廣西非遺的地方特色劇種瀕臨滅亡。總而言之,數字化形式傳播方法面對宣傳問題、文化問題以及阻礙問題時,使用微電影的記錄傳播方法是有效的處理方式,不單單體現在微電影作為媒介的優秀記錄功能,更是以其易于傳播,通俗易懂的特點來面對大眾。
2.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傳播的調查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數字化形式的傳播過程中,需要進行何種方式的數字化形式傳播也是需要進行數據調查的,針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中受到青少年或大學生的關注較少,多數人說不上幾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工技藝。對此進行了市場調研,其中調查對象以18-25歲的100名年輕人展開。分析調查數據圖表(圖-2)發現大多數年輕人更喜愛喜歡數字化的形式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例如網絡、小視頻、微電影、紀錄片等形式進行學習,大多數年輕人更希望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微電影形式來獲得更好的學習和觀看體驗,以微電影或者紀錄片的形式所紀錄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更好的用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并且更能被年輕群體所接受,因此在數字化傳播形式上,選擇微電影或紀錄片的傳播方式更適合非遺的實際需求或應用。
3.廣西非遺微電影案例分析
以《侗聽》微電影為例,這部微電影以侗族大歌為主題,將其作為核心進行介紹,通過視頻風格,傳統音樂,鏡頭語言,豐富的文案和當地人民實際演唱的活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潘薩銀花的采訪,對她以歌聲對侗族大歌傳承的故事的進行概述,講述她為一千多個學生教唱侗族大歌的故事,侗族人民唱歌作為他們生活的一種方式,以聲音模仿大自然,以侗族大歌人數眾多來表達震撼的感覺,以侗族小歌歌唱年輕男女談情說愛,并有相思情歌、麻雀歌、蟬之歌作為代表等兩三百首歌,將侗族大歌的音樂,故事情節,人文情懷分析,用較少的時間來展現民族的文化風采。通過分析這部《侗聽》微電影,得出非遺微電影制作的大致流程圖(圖-3),通過對其流程進行梳理,分析其重要特點。①非遺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研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在劇本創作,分鏡頭繪制以及拍攝計劃傳承人訪談等都需要在前期的調研工作中完成,非遺的田野考察更需要一些較為特殊的資料,例如:家族故事,民族特色語言,祖上傳說等一些區別于傳統調研的資料。針對不同非遺類型所做出的前期準備,非遺的類型多種多樣,針對這些不同的非遺來進行的拍攝方法及所運用的拍攝手法,聲音語言及畫面感的顏調等,都有一定的差異性。②非遺拍攝:非遺的拍攝是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后進行的步驟,在確定劇本、分鏡頭拍攝計劃之后完成的重要步驟,在非遺的拍攝中基本包含五個類別:人、景色、物體、聲音和飲食。非遺的紀錄片中選取主要拍攝對象,并根據其原有特征來使用不同的拍攝手法進行拍攝,例如侗族大歌,該非遺對象最主要的部分即為人和聲音,在針對人物以及聲音類別的對象拍攝時,人物的面部特征,嘴唇,神態,或以故事性為主題通過聲音引出人物,引出故事的發放往往多被采用于紀錄該形式的方法,對不同非遺對象使用最表現其特征的拍攝手法以及鏡頭語言能使成片效果更加豐富。③聲音語言:聲音語言也是非遺紀錄片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一般我們將聲音分為三個部分:原始音頻、配音音頻、配樂音頻。原始音頻的使用在特定場合下所紀錄的聲音能夠極大的還原其真實性,并引人入勝,例如歌聲,樂器聲和人聲,自然聲和特定場景下進行活動的聲音。配音音頻一般為專業配音員進行配音或拍攝人物的畫外音及旁白。配樂的選擇則直接決定視頻整體質量的高低,“合適的配樂”將更能凸顯視頻風格及沉浸感,例如年味為主題的紀錄片對接為喜慶歡快的配樂,制作工藝類通常是較有節奏感配樂,而故事性紀錄片配樂好比循序漸進的配樂。配樂音頻還包含擬音師所作出的音頻,模仿視頻中所需要的特定聲音等,對聲音語言的掌握將抓住觀眾的聽覺感受,豐富聽的“美感”。④視頻調色:畫面的顏色將直接影響到觀眾對于視頻的最直接的感受,眼睛是最主要的用于感知外在顏色變化的器官,非遺記錄片的調色也將最直接的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對于畫面的顏色最基本的區分即為暖色和冷色兩個色調,暖色多用于飲食文化、室外晴天等,冷色多用于室內、冬天、金屬等,對畫面協調而不同的冷暖變化,將提高畫面的豐富程度,也是提升畫面質感和補充畫面效果的重要手段。這部微電影使觀眾在短時間內對侗族大歌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基本概念,且讓侗族大歌在《侗聽》這部微電影的情感表達得到發揮,讓微電影中的傳播優勢能得以體現,這也是適應時展所需要的表達。(1)微電影流程案例應用以《中山國青銅器》這部微電影為例進行流程分析,使用非遺為電影的制作流程圖為拍攝方法進行梳理,首先前往非遺調研,確定拍攝對象,后進行微電影的劇本創作,準備拍攝設備、資金、攝制組、拍攝計劃并確定該非遺微電影的拍攝地點,并進行實地考察。在中期拍攝期間完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具體內容的拍攝,在《中山國青銅器》微電影中,突出表現為非遺傳統制作技藝具體流程,并拍攝成片中所需的空鏡頭,根據非遺文化的梳理具體組成微電影的大致順序。在后期剪輯中最先進行拍攝素材的整理,對素材按照劇本需要的風格進行剪輯,并對音頻進行處理,例如;配音(低沉),背景音樂(傳統),音效(環境聲:蟬鳴鳥叫)等,最后進行字幕制作和非遺微電影成片的調色。(2)案例的一致性分析在個人微電影《中山國青銅器》的拍攝過程中有與《侗聽》非遺微電影中有較多相似的流程,詳細分析如下:①拍攝方法,在拍攝方法的選擇上,兩部微電影都使用了人物類特寫,以及面部表情刻畫,分別體現在《侗聽》中老者在進行歌唱時,對老者詳細進行了歌唱表情的刻畫,歌唱歡快歌曲、悲傷歌曲、勞作類歌曲等,不同歌曲在老者進行歌唱時的面部表情被刻畫下來,表現在鏡頭內。體現在《中山國青銅器》這部為電影中的則是傳承人認真對待青銅器具花紋的刻畫,在詳細刻畫的過程中,汗滴流下,將此畫面表現為工藝的繁瑣、困難及人物神態刻畫。人物神態的特寫拍攝都是能重要體現人的美感,認真的態度,通過畫面展現人物的喜怒哀樂,流淚、流汗等,這些豐富的表情都能觸動觀眾內心,并提升畫面效果。②故事性記錄,兩部微電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記錄的方法,從《侗聽》微電影中通過侗族歌聲引出故事,從一位老者的身上不斷作出故事的體現,并穿插以訪談、歌聲、故事,通過故事性記錄的方法不僅貫穿整部微電影,也讓視頻變得更加整體,有故事,有看點。在《中山國青銅器》則體現為從歷史中引出故事,中山國青銅器由位于趙國和燕國之間,后遷都靈壽。一句話引出之后的傳承人故事,兩部微電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記錄的方法,并分別由傳承人講述自己的故事,這也是微電影中較為重要且具有說服性的方法。③傳承人訪談,兩部微定影中出現了傳承人訪談的較多鏡頭,傳承人訪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不僅體現在影片的效果上,通過解說詞和旁白進行故事性說明或旁白說明都不具備說服性,而由傳承人本人訪談過后,能得到其從業多年的心得體會,而不同于普通劇本和解說詞,其具有一定的人物色彩和特殊意義。(3)鏡頭應用鏡頭的應用作為視頻類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能體現出高水準與低水準的區別,因此拍攝鏡頭的語言也是拍攝技巧的重要方法,在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根據不同的拍攝主題則選擇不同的景別和鏡頭,長鏡頭、短鏡頭、空鏡頭都是最為基本的拍攝方法,特寫鏡頭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拍攝中的重中之重,例如,通過拍攝特寫鏡頭來展示其工藝的復雜性和專業性,這里以《中山國青銅器》中的特寫鏡頭舉例(圖-4),特寫鏡頭也包含與人物特寫等,增強其細節體現,不僅將細節放大,也增強了非遺的傳統魅力。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