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3-10-09 17:29: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遺文化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非遺文化的意義

篇1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院校;保護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成為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遺”大國,目前共有45項遺產成功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的“非遺”之路開始于“申遺”,近些年碩果累累,獲得了國際性的廣泛認可。但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步時間比較晚,大眾對“非遺”這一概念還不熟知,這對我國的“非遺”保護與傳承極其不利。提升大眾對“非遺”的認同度,走由學校影響社會的發展路徑,藝術院校因其專業設置的獨特性而扮演著重要地位。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它在成為“知識”之前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飲食文化、民間工藝、節慶習俗等,特別是手工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歷史上先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是先民們在生活中創造的先進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重要影響。

“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比物質遺產更加重要,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植根于人們所處的時空、周邊環境和人類活動之中,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人類的文化命脈。它包含著人類的情感,蘊藏著人類文化的根源,保留著某種民族文化的原生狀態以及各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可是大眾對“非遺”的不了解,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帶來重重阻礙。我國的“非遺”之路要穩步前進,必須讓“非遺”概念深入人心。相較于國家層面的世界“申遺”,民間的“非遺保護”任重而道遠。國務院從2006年起設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可看到我國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視日益增強。總理也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二、了解“非遺”是實現“非遺”保護的有效路徑

今天,珍惜和保護文化遺產的境界與能力,已成為國際社會對國民素養的評價標準之一,民眾在生產、生活中不斷加強對文化遺產價值和意義的了解,增強自覺保護意識,進而影響和帶動更多的民眾來關注、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至關重要。今天文化與社會的公共性日益加強,文化遺產不應只是少數專業工作者呵護的對象,不應“鎖在深閨人未識”,而應當融入文化和社會,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進一步詮釋和豐富它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價值。作為傳承文化途徑之一的學校教育,在提高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上肩負著重要的作用。以學校為中心,進而影響社會,這是提升公眾對 “非遺”認同度的一條有效路徑,也是積極響應國家層面對“非遺”保護的號召。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決定:“由文化部牽頭,建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同時,廣泛吸納有關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條規定:“對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傳統的家族式等非遺傳承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社會的發展,將非遺傳承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是必然選擇。藝術院校因專業設置的需求而與非遺文化不謀而合,在普及“非遺”知識方面承擔著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首次提出了非遺的教育問題。這一時期非遺主要為學界所關注,并開始逐步推進非遺的學科化探索。2004 年,中國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國正式進入該組織非遺保護工作體系,意味著非遺開始走出學界,為官方所認同,從此掀起了非遺研究的熱潮。”關于教育在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過程中的作用與意義問題,學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觀,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當代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新途徑》、《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理論研究,而實踐教學方面的參考內容則知之甚少。

三、提升藝術院校學生非遺保護意識的方法

“在當前中國社會正經歷著重要的經濟轉型,民族民間文化傳統面臨急劇流變和消失的時期,高校作為專門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基地,應當繼承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傳承和保護方面,充分發揮大學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大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如何提升藝術類院校的大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運用,將切實影響到非遺保護能否行之有效地繼續推行。要提升學生對非遺文化的認同度,就必須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實踐性參與。因為文化認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應當是一種存在于具體的社會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鳴,只有在具體的人際交流和情感親和的心理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認同。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秘書處負責人塞西爾杜維勒女士曾指出:“《公約》所提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活遺產:它必須不斷地被相關社區、群體或個人創造、延續、再創造并保存保護,否則就說不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活遺產,源于過去,并在當今和未來予以繼承”。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成離不開其在民族或地區的民眾中代代相傳。要提高學生對非遺文化的感知度,不能僅僅依靠書本知識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融入非遺文化之中,唯有親見親歷親感受,才能讓學生切實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度。

“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急需的新學科,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服務;要倡導面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方位教育傳承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傳承,不僅是一種被長期忽視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入主流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態文化存在的認識過程。”

(一)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普及非遺基礎知識

藝術院校的課程設置更講求實踐運用,如設計藝術系、音樂舞蹈系及廣播影視系等更加注重學生在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攝影等方面的實際技能。這些專業的知識內容恰好與非遺知識不謀而合。從非遺中汲取相應的知識,將為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帶來極大益處。如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從中國民樂中獲取營養;舞蹈專業的學生可以從各少數民族舞蹈中獲益良多;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也可從傳統的水墨畫、刺繡、織錦等作品中獲取靈感。藝術院校可以從專業課程的設置入手,開設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戲劇等非遺基礎課程,為學生了解非遺知識奠定良好基礎。

為提升學生對非遺知識的認同度,授課老師需有良好的專業背景知識,可以邀請有代表性的非遺傳承人為學生授課,組建由高校教師和傳承人構成的非遺教學團隊,結合專業設置的實際需要,編寫適合藝術院校使用的非遺教材,建立非遺課程體系共建機制,開發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課程,構建完善的非遺教學體系。

(二)充分利用各種校園宣傳平臺,形成獨特的校園非遺文化

藝術學院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遺文化因素,充分調動學院各系部、學生社團以及學院網站、廣播電臺、電視臺、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平臺,對非遺知識做有針對性的專題宣傳。學院網站可開辟非遺專欄,及時更新與非遺相關的國內外最新動態,便于師生及時了解最新的非遺訊息;廣播電臺可充分發揮其校園覆蓋面廣的特征,定時播報非遺領域的相關知識;學生社團活動也可與非遺因素相融;學院各系可針對一些代表性的傳統佳節,打造校園節日文化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傳統民俗活動的過程中真切體會非遺魅力。

(三)推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非遺感知力

充分利用藝術院校的學校資源,挖掘非遺因素,推進可供學生實踐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課堂教學和工作室教學”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搭建校內學生實習實踐平臺,將非遺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融合,為非遺保護與傳承探索可行性發展道路。如川音綿陽藝術學院組建了“陶藝工作室”和“中國繡工作室”。“陶藝工作室”主要開設陶藝傳習課,通過陶藝制作傳承人向設計藝術系學生傳授陶藝制作工藝,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學生在掌握傳統技藝的過程中,融合現代化理念,設計出新產品,讓古老的陶藝綻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國繡工作室”則通過收集整理國家、省、市各類有代表性的非遺刺繡織錦,為學院師生了解我國民間工藝提供平臺,并聘請各類代表性的刺繡織錦傳承人為學生講學授藝,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感知繡花針的魅力,為培養出刺繡織錦類的設計型應用人才做準備。

(四)立足本土非遺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遺平臺

藝術院校可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文化事業單位及非遺保護中心的溝通交流,整合各種非遺資源,建立合作項目,將學院教育培養目標與地方需求進行有機結合,開展地方性的“非遺活動進校園”,讓藝術院校為地方文化服務,為地方非遺文化保護做貢獻,也帶動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以地方文化為中心,逐漸輻射周邊省區文化,讓學院師生深入各省市非遺文化集中地,進行詳盡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關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實踐平臺。

四、結語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但大眾對非遺的認識度還急需提高。藝術院校承擔著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重任,完善非遺課程體系建設,普及非遺基礎知識;實現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切感受非遺魅力;提升學生的非遺感知力,同時讓學生將專業知識與非遺知識相融合,為非遺傳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學校為中心的非遺教育將間接影響社會對非遺的認同度。提升藝術院校學生對非遺的認同度,不僅利于非遺的保護,更能為非遺傳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1]鄒啟山.如何認識“非物質遺產”[N].人民日報,2004-05-25(16).

[2]周興茂,周丹.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幾個基本問題――以土家族為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1):60-65.

[3]錢益匯,黃.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現狀與培養機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5): 132-137.

篇2

關鍵詞: 跨文化意識 河北省 非物質文化遺產 外宣翻譯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的燕趙文化以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為走向世界的橋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對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與文化軟實力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翻譯的研究工作,為政府相關部門或學術研究機構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另一方面,實現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與傳承,突出了傳統特色文化價值與魅力,促進了文化間的傳播與交流,有助于提高我省國際影響力與綜合實力,為建設精品旅游項目提供實踐指導。

1.相關文獻綜述

目前,中外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的文章可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側重翻譯技能與技巧的應用,如選擇翻譯規范程度、譯文質量與認可度、翻譯人員個體差異對文化內容的影響等;第二,以語言實際使用為契機,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功能與特點,結合具體語境,采用辯證的方法展開外宣翻譯。著名翻譯學家尤金?奈達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文本翻譯應將歸化和異化策略統一。第三,基于目的文化產業的實際,注重體驗式外宣翻譯。例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翻譯,常常采用易于讀者接受與認同的目標語,在譯文中體現原文化的思想。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宣傳和翻譯多為宏觀研究,從翻譯實質、目的和技巧的角度闡釋翻譯問題。注重翻譯策略的同時卻忽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樣性與文化差異。本文借助西方學者提出的歸化、異化等翻譯策略和相關翻譯技巧等研究成果,從語言和文化差異出發,研究跨文化視域下的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具體分析翻譯中出現的不同文化信息問題。

2.跨文化意識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中的體現

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或項目名稱的翻譯集中體現跨文化意識。作為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河北省擁有大量文化遺產,無論是保定直隸總督署、邯鄲趙王城遺址,還是吳橋雜技、衡水內畫,無一不飽含古今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其中許多名勝古跡的名稱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常常與朝代名稱或歷史事件相聯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價值存在較大差異,簡單直譯或僅從字面的解釋難以達到預期反應和效果,不易被理解和接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譯者需保留中國文化本色和非遺項目的異域特色,樹立跨文化意識,通過歸化與異化相結合的翻譯策略,展示歷史典故,促進傳統民族文化的海外宣傳與傳播。

此外,跨文化意識還應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文本的語言描述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字資料所涉及的歷史人物與事件描寫多引經據典、措辭華麗,語言概括能力較強。翻譯時,譯者選擇文化詞匯應考慮目標語讀者不同的思維習慣及審美心理,在介紹歷史人物時,可適當補充人物背景介紹,通過意譯方式使目標群體更易理解并深入了解中國歷史。針對不同文化間出現的“文化休克”現象,譯者在處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的文化信息時需將跨文化意識滲透其中,巧妙避免跨文化沖突,實現譯文與原文的動態對等。

3.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宣傳翻譯現狀

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地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深入和“一帶一路”的提出,河北省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際性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在我省舉行。全省各地、各級政府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宣傳與縣域文化產業布局,實施“一縣一業”策略,打造出例如吳橋雜技、曲陽石雕等一系列縣域文化品牌。我省源遠流長的原始、古樸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眾多內容豐富的原生態宣傳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此考察學習,僅張北縣草原搖滾音樂節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余萬觀眾,外宣翻譯在縣域文化產業中的作用進一步得到提升。然而,翻譯作為解決語言障礙的工具與中外文化溝通橋梁,在此領域卻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課題組收集了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字資料,其中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資料沒有外宣譯文,只有少數傳統手工藝品的資料介紹外宣英譯,如蔚縣剪紙、武強年畫、唐山皮影等。通過實地走訪與調研發現,各地舉辦大型宣傳活動時,翻譯工作一般由外聘譯員完成。盡管外請譯員具有豐富的語言文字翻譯經驗,但對民族、民俗文化卻了解甚少,不能完全理解并表達文化遺產的深層含義。由此可見,當前我省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還遠遠不能滿足傳統文化“走出去”戰略的要求。

4.外宣翻譯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一是并未充分重視現代化翻譯手段與應用平臺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的作用。雖然近年來河北省文化產業開放程度不斷提高,但對于河北省非遺文化產業項目闡述、背景介紹大多單一使用中文。例如,集中展示河北省多種縣域民俗文化的電視宣傳片中,大多數都只有中文介紹,并未配有英文字幕或制作英文版。在網絡廣泛使用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使用互聯網了解河北省文化旅游項目并將其作為其旅游、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目前除部分縣域文化產業項目在其官方網站上設置了英文模塊外,部分文化產業項目并沒有相應介紹。例如,河北新聞網對于河北省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項目進行了詳細介紹,但并沒有相應的英文介紹,這將成為制約我省文化產業對外開放的又一瓶頸。

二是河北省外宣翻譯人才數量與文字資料不能滿足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外宣傳的大量需求。從項目組收集到的外宣翻譯資料的數量和質量來看,非遺文化產業對外宣傳翻譯工作不容樂觀。外宣翻譯需求和現有高水平外宣翻譯人才數量不成比例,文化產業專業翻譯人才稀缺。項目組走訪了文化局、旅游局、博物館和一些民族民間藝術品銷售種類比較豐富的商鋪后發現,采集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保存的零散資料圖片或是對某一類藝術品的籠統介紹,無法深入藝術品發展歷史、制作工序、工藝特色、文化價值等細微方面。甚至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甚至只是簡單的名目列舉,缺乏詳細的文字描述。編輯成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版物較為有限。目前尚未實行有效的外宣翻譯人才引進機制支撐外宣翻譯水平的提高,導致大量縣域文化產業項目的外宣翻譯中存在漏譯誤譯現象。例如,在對于河北省著名紅色旅游景區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的網絡宣傳中,雖然在其官網上設置相應英文版快,但與中文介紹進行對照,其內容被大幅刪減,外宣翻譯過于簡單,未能詳盡介紹其歷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在河北省縣域文化產業的外宣翻譯中,未能充分重視跨文化意識的作用。中西方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譯者采取的翻譯方法策略不完全符合翻譯的具體要求。在不同的語言氛圍中,相同詞匯可能產生不同的語言聯想,所表達感情會有所不同。譯者在翻譯的同時,多局限于語言本身,表達方式受制于漢語思維模式的束縛,沒有對原文隱含信息深入理解,忽略背后文化內涵,導致原語文化詞匯處理不當,譯文過于片面,不夠簡潔規范,錯譯、漏譯等現象時有發生,欠缺對目標群體思維、文化等審美差異的考慮,不能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其文化內涵,影響譯文的信息傳遞。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可以歸納為理解和表達兩方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中,由于譯者知識面和專業素質有限,或缺少相關可供參考的工具書,或在此領域沒有可咨詢的專家,在未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本文化信息的情況下,對其沒有處理或處理不當造成文化誤譯;從語言表達角度上,因文化空缺造成文化詞匯不對應,或是在翻譯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時使用了不恰當的翻譯策略或方法,這些都會導致文化誤譯現象的出現。

5.改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現狀的對策與建議

首先,充分認識到外宣翻譯在提高河北省縣域文化產業開放程度和發展水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網絡平臺不斷豐富外宣翻譯形式和手段。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英文版)建設要注重內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鏈接技術適當添加背景介紹或注釋解釋,搭配地圖、視頻、公文等內容。在介紹項目本身的同時,闡述項目背后的文化內涵及發展歷史。通過開通公眾平臺或社交媒體向海外介紹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縣域文化產業項目相關宣傳網站上設置英文模塊,相關管理部門應對外宣翻譯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制定相應評定體系和質量標準,杜絕誤譯現象。

第二,改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現狀,更離不開我省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相關部門應從政策、資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組織人員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編寫、出版,在此基礎上組織專家、學者展開深入調研,進行文化遺產翻譯研究,開展各種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翻譯研討活動,探索出一套適合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的標準。由政府主導,對現有的英文翻譯資料給予糾錯、更正,組織相關部門專門負責翻譯工作和譯文質量的審核,請專家和學者一起研討難度較大的外宣資料翻譯。

第三,省內各高等院校重視外語專業翻譯人才的培養。各高校外語人才培養應考慮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僅要重視語言知識、翻譯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識教育,開辟民族文化知識課堂,結合地區對外翻譯宣傳的實際需要,不斷探索、創新,摸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能真正適應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解決專業翻譯人才緊缺問題。

最后,培養跨文化意識,堅持“文化自覺”的原則,將歸化和異化有機結合。在翻譯過程中,理解原文所處文化背景及情感傾向;積極了解外國文化、語言習慣、價值觀念和受眾的思維模式。在內容上,忠于原文文化內涵;在語言翻譯層面,遵循目標語言語言習慣和習俗,能夠準確傳遞原文信息。

綜上所述,作為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手段,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文化產業對外翻譯工作的研究,不僅為政府相關部門或學術研究機構提供一定理論參考與智力支持,而且以旅游為媒介既能有效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的壯大,彰顯其獨特魅力與人文價值,更能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對增強我省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具有非凡的實踐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Bell,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0.

[2]胡興文.中國文化走出去――面向受眾的翻譯出版路徑[J].中國出版,2014(9).

[3]趙春麗.河北省文化產業外譯對策研究[J].海外英語,2014(3).

[4]盧小軍.國家形象與外宣翻譯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社,2013.

篇3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中小學音樂教育 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統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其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再現。它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小學生是保護、繼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群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者。利用學校音樂教育的獨特優勢,有意識地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和課外藝術實踐活動中增加相應的內容,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小學生中得到傳承,具有積極而又重要的意義。

音樂課程的價值體現之一是文化傳承價值。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因此,《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和《高中音樂課程標準》都將弘揚民族音樂作為音樂課的基本理念之一,讓學生通過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感受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學生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學生通過了解本地區優秀的音樂文化,不僅能激發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能讓學生傳承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和民族精神,進而開拓其藝術視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識。因此,重視本民族和地區音樂文化傳承是音樂教育發展的趨勢。學校音樂教育是民間音樂傳播和傳承的主要途徑,我們應該抓住音樂課堂的有效時間,讓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和接受民族音樂文化,培養他們的民族音樂修養和愛國主義情感。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有以下作用:

1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保護發揚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的創造始終與燦爛的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根植于民族的積淀、 保存并發展起來的。因此, 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濃濃中華情, 感染和浸潤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也激勵和鼓舞了青少年學生為保護和發揚民族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在世界地位復興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推動音樂課堂教學改革。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校園,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既豐富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內容,同時也推動了音樂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對于教科書上的民族音樂內容比較熟悉,在很多場合也經常聽到。但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舞蹈、曲藝、民間音樂等那些鮮活的、本地區特有的音樂文化形式,讓學生更具體、更深入地接觸到本土、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增加了音樂課對學生的吸引力,也使得課堂更加活躍,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創造空間,讓他們充分施展探索、超越的創新特質,發展完善自我。

3激發學生熱愛本土、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情。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中小學校園,使學生通過了解、學習、參與、實踐、交流、創編、表演等課內、課外的一系列音樂實踐活動,激發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和充分關注,在課堂內外形成濃郁的學習氛圍。同學們在一起揣摩唱腔韻味,設計表演動作,討論出場順序,交流個人作品,共同分享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非遺文化讓他們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民族曲藝使他們有了共同的愛好,既提升了學生的民族意識,也生發出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4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

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有力的促進和提升。

在給學生介紹非遺文化之前,老師必須詳細了解有關內容的起源、發展、流派、傳承人等相關知識,并且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給學生,多層次、多手段地加以呈現,并通過課后反思、集體研討等方式,及時交流總結,努力修正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也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得到了提高。通過非遺文化的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從單一走向多元,教學手段從陳舊走向現代,教學形式從封閉走向開放,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走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走向以能力為中心,以傳授為中心走向以實踐為中心,出現了更具生機、更具魅力的音樂課堂。學生真正在充滿生機的音樂課堂中盡情地抒感,表現音樂美,享受音樂美,創造音樂美,提高綜合素質,塑造完美人格。

5促進音樂第二課堂和課外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

篇4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 開發

20世紀60年代,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宣告文化研究這門學科誕生。由伯明翰學派的霍加特與威廉斯發起的當代文化研究,破解傳統的精英主義的高雅文化,使文化的概念擴大為意義的生產和再生產,指涉人類的全部日常生活。20世紀80年代,文化研究繁榮一時,至今方興未艾。它關注的不僅是文化的內在價值,更關注文化的外在的關系,將歷史上被主流文化忽略的文化形式納入中心視野。另一方面,西方學者對現代性文化進行了反思,從喬治?西美爾、馬克斯?韋伯、齊格蒙?鮑曼、安東尼?吉登斯到勞倫斯?哈里森和塞繆爾?享廷頓,紛紛肯定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對現代性進行了聲討或重建的工作。西美爾和韋伯,把文化視為歷史運動推動力所在;哈里森和享廷頓更提出了文化決定發展的論斷。當代社會學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吉登斯則在鮑曼對現代性尖銳批判的基礎上,試圖重新詮釋,并為現代性的困頓指明了出路,把希望寄托在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上面,他認為文化是由一個民族、一個群體的價值觀組成,文化價值觀本身的多元性,使全球化不可能變成西方文化的弱肉強食。在探究當代文化含義時,托尼?本內特著作《文化:一門改革家的科學》還強調了文化與政府政策制定的密切關系。

文化研究的盛行和成果表明了人類對文化價值的肯定認知,也推動著各國政府和各種國際組織重視并參與文化的發展,關心和保護民族及地區文化的特異性,倡導文化多樣性。如同物種多樣性構成了生態平衡一般,文化生態平衡亦以文化多樣性維系的。通過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的犀利批判,人們已經認識到文化多樣性被現代蝕的危機。循伯明翰學派開拓的當代文化研究之路,關注大眾和傳統,反對文化殖民的呼聲日漸高漲。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在此背景下隆重拉開帷幕,其實質即是保存和發展多樣性的人類文化,維系文化生態平衡。對于文化遺產的認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們從模糊歸類到劃分出物質與非物質兩大類文化遺產,更加符合文化多樣性的構建需求。上世紀末,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被認為是每個國家對世界和時代應承擔的責任,也是對抗全球化引起的文化生態失衡的必然措施。

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明確化及其應受保護的重要意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之前,伴隨80年代興起的文化研究熱潮,率先在民族民間文藝保護領域做出了受到中外贊譽的努力:1979年,被譽為文化長城的十部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編纂工作啟動,現已進入尾聲。

近十年來,中國政府、社會團體全面推進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包括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如國務院頒行《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等;成立專門機構、形成申遺認證體系、實施保護工程、組織學術論壇、引導研究熱點、公布了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舉辦保護成果展、確立文化遺產日、開通相關國家級門戶網站、文化部主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晚會、世界級遺產代表作古琴、昆曲進入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當代進入;但現狀仍不容樂觀,表現在:

全球化的“文化推土機”進程加快,文化生態環境改變不可避免,傳統技藝后繼乏人;資源流失狀況嚴重;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種消亡。

保護意識亟待提高。

專業保護和研究人才短缺、保護經費不足。

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機制尚需健全。

此外,關于保護與開發的矛盾也凸顯出來。現代化歷程中,生態環境因開發帶來的巨大破壞,也為維系文化生態平衡能否走商業開發一途敲響了警鐘。事實上,利用文化資源進行商業開發的確潛伏著較大的風險。追求效益會受需求引導加入許多原本不屬于這一文化范疇的因素, 從而導致文化變異。劉志群批評說:“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熱已成為傳統民間藝術的第一殺手。目前比較流行的不是尊重和恪守民族文化傳統及其心理與思維特點,而是以政治宣傳服務的目的和現代審美的觀念來改造當地的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使其精致化,了民族民間藝術在表象掩蓋下的深層的所指,甚至把漢民族和外來的東西,拿來雜揉到當地民族的藝術中,往往出現了非驢非馬的怪胎。”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也稱“開發一個毀一個。”

那么,放棄開發就能保證原生態么?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在文化多樣性和個人利益的沖突中,該放棄追求現代化生活、安貧樂道么?

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具有變異特性,在“意識”層面最易發生變化,而行為或會滯后。更普遍的是,當一項民俗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開發后,會逐漸脫離“生活”常態,走入“表演”的取向從而影響其行為。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活的文化。康保成認為:“絕對的原汁原味既無必要也無可能。我們現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索文清根據藏紙等遺產項目進行商業開發后煥發新生的例子推論:“保護和搶救傳統文化遺產不能只靠國家撥款來支撐,走商業開發與遺產保護相結合的道路,不失為一條可取的途徑。”因此,文化的多樣性和商業開發,不是無法統一的矛盾。生態環境中消亡了的物種不可再造,而文化遺產不同于物種,它是人類創造物質與精神財富的過程呈現,不少內容可以在開發中再造或者再現,這就決定了文化生態平衡意義下的開發本身與保護有一致性。而且,開發能滿足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者個人幸福的追求,不再將他們隔離在主流文化生活之外。完全拋開商業開發的做法,即為“死保”。

按照王文章歸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防偽、應變、貼近民間”的原則,政府與企業努力做到保護與開發的統一,在文化價值觀構建方面進行導向,堅信人類的創造力對維系文化生態平衡的促進作用,樹立可持續開發意識,商業開發必能進一步開創文化的多樣性局面。正如弗里德曼堅信自由經濟制度釋放人的創造力一樣,商業開發亦將促進人類文化的創新。

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認識到哪些遺產項目具備開發價值,可在開發中得到保護,并形成未來新遺產。因此,當前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亟待解決的問題仍是:依據合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分類體系,在普查的基礎上掌握遺產狀況,甄選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成分級目錄體系;采用多種手段搶救瀕危遺產;解決保護和開發之間的矛盾。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及附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普查手冊》和王文章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的分類體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基本明確。此范疇內的遺產并非都具備開發價值或適合現在開發,其中,符合現代人審美的表演性項目、工藝品的商業開發價值較高;民俗滿足人們跨文化旅游心理需求,是典型的旅游開發資源。

在保護前提下進行商業開發的基本方法包括:

1.政府重視對文化消費和文化產業經營商的引導。在后現代社會環境中,消費已經反仆為主,成為市場經濟的靈魂。因此,前一種作法在于通過大眾傳媒和消費模式塑造,引導民眾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并主動消費;后者在于鼓勵投資方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開發爭取資金。具體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開發和消費的各類廣告、舉辦公益性講座、政府專家及經營商攜手打造文化專項產品策劃、以現代傳媒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和消費價值、各類具備開發價值的遺產項目走入校園乃至進入教學體系、把傳統小生產者的模式轉變為現代經營模式,爭取更多民眾理解并參與消費。

2.充分發揮博物館作為文化生態保護式開發的載體作用。生態博物館將自然和文化遺產作為一個整體動態地保存,盡量在文化的原生地傳承。如1996 年貴州六枝特區梭戛鄉建立我國首個苗族文化生態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旅游的推廣,將使普通游客開始關心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之外的群體,關注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以及他們世代相傳的特殊文化。傳統博物館應擴大收藏和保護的范圍, 將焦點以平等的態度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民族民間文化群體和資源。充分利用文獻和田野材料,利用現代電子數碼科技, 盡可能客觀地錄制和保存21世紀初的遺產狀況,同時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演變的過程。如普查采錄資料可由博物館保存、展示。鼓勵一部分開發價值較小的遺產持有者,在相對封閉的條件下,保存技藝,傳授技藝,使之成為博物館藝術,也具有傳播和傳承的功能。博物館首要立場是力求原貌呈現, 同時不放棄自身的詮釋功能,從文化角度提高旅游吸引力,使博物館成為旅游開發的中心區域之一。

3.利用仿古廟街、民俗風情村、歲時節慶等進行再現式商業開發。此類開發應慎重選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表現形式和服務人員,避免偽、劣、次,允許甚至鼓勵改革和創新,吸引人們主動了解并從消費渠道來傳承相關遺產。

4.創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演出品牌。如“印象:劉三姐”、“云南印象”、“金沙”等。

5.建立一支懂文化、善經營的專業開發人才隊伍;健全民間工藝大師傳人培養的激勵機制;從源頭上解決開發與文化生態平衡的問題,可開發資源流失或匱乏問題。

參考文獻:

[1]陸楊:文化研究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3]劉志群: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急迫性和艱巨性及其對策思考[J].省略/zt2006/zzycjs/gd/t20060220_94099.htm[OL],2006~2~20

[5]吳晶魏武專家: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新生news.省略/politics/2006-10/11/content_5190788.htm[OL],2006~10~11

篇5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困境反思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3-0053-02

1 非物質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文化是一個相當廣泛的范疇,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歷史概念又是一個社會概念,它由地域的群體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共同心理地域傳統而來。文化遺產是指在現代社會中不為大眾所接受的遠離現代文化主流有可能面臨滅亡的文化內容和現象。文化遺產的生命力減弱甚至喪失往往有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經過搶救,文化遺產可能重新獲得生機融入現代文明社會,文化遺產并非總是和現代文明相悖,它可以重新融入并豐富、發展現代文明。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文化遺產是漸漸遠離現代文明和人們生活,基本喪失生命力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現象。作為遺產的文化往往面臨著死亡的危險,尤其非物質文化,它的載體是具有地域和共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的群體。現代文明和全球化使的農耕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群體個性、生活方式、傳統習俗逐漸消失。而傳統文化是現代文明的母體,它給現代文明以豐富的素材、發展的靈感,成長的養料。如果傳統的消亡了,現代的也無法獲得持續而充分的發展。故而,保護人類文化遺產,正使人類現代文明的明天鋪路。

作為人類遺產的非物質文化退縮到現代文明社會的角落,且瀕臨死亡,某種程度上是由于現代文明的沖擊、排斥、忽略和拒絕,但同時現代文明又必須對非主流的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吸納、繼承、揚棄和創新,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綜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正是由于在不斷的借鑒吸收融合創新中成就自我;而近代以來的落后也是源于閉關鎖國拒絕接納。事實上我們民族的好多傳統的特色的最初都是外來的,甚至是舶來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聯合國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后提出又一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人類非物質遺產”的傳承由于依靠人的口口相傳,其保護難度要比以實物形式存在的人類遺產大得多。“非物質遺產”的概念是這樣定義的: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和口頭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游戲、神話、宗教禮儀、風俗、手工藝、建筑、計算以及各種藝術表達手段。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東西比物質文化遺產更能體現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群體心態和生活方式。

2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義

搶救、保存、發展瀕危滅絕的傳統的文化,保持和發展文化的多元化我們會在精神文明這方面逐漸為我們中華文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全民族文化認同感、凝聚力得到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其本質來說,它也是我們民族的知識體系當中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寶貴財富。它凝結著我們的歷史記憶,它既是昨天歷史的、生活的實錄,同時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現實,對于未來的文化發展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我們正在一鍬一鍬埋葬自己的文化”;“我們的祖先遠比我們更有創造力”;“斷層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們游蕩的靈魂難以找到精神的家園”。(文化部孫家正語)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我國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民族傳統文化的生態環境面臨程度不同的危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優秀民間文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一個民族不能有自己的文化,堅持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弘揚民族精神,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遺產,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對增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文化遺產傳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價值觀念,同時也關乎國家前途和命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所以堅持《世界遺產公約》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精神,也正是在強調文化尊重、人類共享、和平發展的價值觀念。

我們今天為什么要提出并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盡管千姿百態,但它歸根結底展現了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困境與反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困境:僅僅注重形式、單單依靠政府、苦苦追求“申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能只重形式

所有的形式都是與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長在一起的,構成文化綜合體。并且,這樣的文化綜合體不可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不應當僅僅以一個物質的符號獨立存在,之所以稱為“非物質”,即意味著那些無形的環境、抽象的宇宙觀、生命觀才更具價值。非物質是一種價值取向、宇宙觀念、人生態度、生活方式,是哲學的、生活的、語言的、藝術的;在特定的政治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體現為一種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語言、藝術、服飾體育音樂美術民俗科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每一個人與它都脫不開關系,因為在每個人身上都包含著他所在社會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扎根、生長、發展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才是其作為遺產的整體價值所在。而有些地區的做法另人啼笑皆非。例如:有的縣原本有幾十個業余道情皮影班組,為當地農民所喜聞樂見;如今將這些業余的班組升格成中央劇團,還曾計劃修建一個大劇場,并以此向文化部要求撥款。民間的演出形式一旦搬上大舞臺,哪里還有原汁原味可言?在一些地方,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了一種資源,成了生財之道,同時也嚴重走形、變形。例如淮河地區的花鼓戲,好多地方為申報花鼓燈,請了許多舞蹈家作指導。實際上,人們只有在祭祀大禹王的時候才跳花鼓燈,是希望不要再發大水了。如果抽掉跳花鼓燈的內蘊,保護的就只能是一個空殼。不尊重科學規律,往往是在打著保護的旗子進行最后一次徹底的文化破壞!

篇6

關鍵詞:全媒體;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然而現在全媒體的迅速發展對人的娛樂、消費乃至生活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變,加之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精神空間被嚴重擠壓,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避免地在申報過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而且面臨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受眾越來越少的問題。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消失,有效利用全媒體促進非遺文化的良性發展,是尊重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它是民族生產與生活方式的一種反映,生動展現了民族的風俗特色。作為歷史的產物、時代的足跡,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和重要價值。

(一)非遺對人類社會發展學有重大研究價值

人類幾千年歷史發展留下的所有有形或者無形的文化都是一種財富,而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讓人更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從一代又一代的綿延傳承中看到傳統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看到最真實的歷史,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演化過程。

(二)非遺有助于維護文化獨特性和多樣性

地理特征孕育了人類不同的文化特征,而多種多樣的文化性格展示了世界不同的精神文明。比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倡導“消費文化”,喜歡超前消費、借貸消費,美國的個人消費開支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二,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中國人有“居安思危”的習慣,更偏向于儲蓄以應對未知的風險。再例如,有的人信仰耶穌,有的人信仰佛教;德國人理性,法國人浪漫。我們通過不同的文化和習慣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傳承了這種文化的獨特,并將它展示出來。中國的京劇、刺繡、年畫、剪紙等大量文化活動向我們展示了歷史傳承的樣子,也讓我們有了更加豐富的人生體驗。

(三)非遺有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一個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是文明和智慧的結晶,體現著非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作為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對傳統的尊重,是對現代外來文化橫行的時代中對自主形態意識的保護,是一種民族高度自我認同感。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國學教育,大型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正是一檔考驗對中國古詩詞的了解程度的綜藝節目,一經播出立刻點燃大眾對古詩詞的熱愛。這種種舉措正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肯定和保護,喚醒民族自豪感,以抵御外來文化的沖擊。

(四)非遺有助于提高國家軟實力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展示國家軟實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可以展示豐富的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更可以傳播豐富的內涵和人文底蘊,增強國際影響力。近年來一系列跟中國元素有關的事件大秀熒幕,包括《功夫熊貓》、《花木蘭》等取自于中國文化的電影,還有眾多明星穿著中國風的禮服參加盛會,連各種節日和習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肯定。

二、全媒體時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媒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擁有獨特的優勢,互動性強、傳播快捷、信息量大、自主性強等諸多優點使得現代人時刻都可以用手機、平板等互聯網工具進行信息的獲取和輸出,且擁有數量龐大的受眾。而傳統媒體,譬如電視、紙媒等則擁有更好的品牌優勢和較高的權威性。

在新媒體已經廣泛滲透到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的全媒體時代,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用戶完全可以憑借興趣和愛好定制自己的喜好并獲得推送。這種“自媒體”時代使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通過群體傳播和人際傳播以及大眾傳播等諸多方式,實現跨時空、跨地域傳播,從而打破之前單一的大眾傳播模式,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手段和傳播內容帶來了全新的擴展。

三、全媒體時代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策略

全媒體時代兼具機遇和挑戰的局面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和創新中如何合理化應用媒體傳播變成了不可回避的話題,創造出全新的融合模式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也變成重中之重。

(一)體驗模式的創新

虛擬現實技術(VR)和增強現實技術(AR)近年來發展迅速,大街上隨處可見VR體驗館。VR是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的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備等方面。AR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視頻、3D模型的技術,支付寶在2017年初設計了用AR掃描福字得副卡瓜分2億的活動,引得全民參與。這是一個體驗經濟時代,我們可以利用全媒體創造的虛擬空間提高受眾的交互性體驗,使用VR和AR技術,將真實體驗和虛擬體驗結合起來讓大眾更好的了解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用全身心的投入感和審美體驗將這種文化和沉浸式游戲相結合,更好的刺激大眾了解并且接受、喜愛。

(二)商業模式創新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商業模式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商品呈現細分化、受眾呈現個性化的趨勢。產品定位越來越精細化,新媒體正是這樣對用戶信息加以采集分析,再提供個性化的營銷,在用戶的終端呈現個性化的信息展示。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新媒體的商業平臺,將非遺與產業化結合,充分發揮全媒體時代媒體在文化傳播和文化傳承方面的優勢,將傳統的小作坊式生產模式轉變為具有規模化的生產模式。同時,注重知識產權的維護,通過文化產品重塑地方品牌,將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效益,促進文化和經濟建設的雙發展。

(三)傳播模式創新

隨著網絡技術的大力發展以及新媒體的綜合運用,可以搭建立體的數字化視覺傳播平臺,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網絡技術條件下的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平臺應當堅持展現傳統文化的內涵,通過多種渠道塑造文化效應。數字化平臺的建設應當以文化性作為重點,講傳統文化進行整體、系統地展示。結合多方面的整合各種多媒體信息,采用視頻、音頻、圖文的形式建立起綜合性的視覺傳播平臺,大眾在平臺上可以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信息進行查閱,研究工作人員也可以根據最新的研究進展,實時更新平臺上的相關內容,由技術人員完成對平臺的搭建和維護。通過網絡平臺讓更多的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資源共享。

非物質文化中遺產中包羅萬象的藝術內容以及獨特的審美價值,可以幫助人們在傳統與創新、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等關系中尋找平衡,也可以讓人們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大潮中,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帶來一些慰藉。如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面臨矛盾與困境之時,全媒體技術發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與推廣提供了新的表現形式和媒體形態。同時,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傳統文化資源傳播的歷史責任,也對新媒體技術有著更高的內涵要求。所以在利用全媒體進行非遺的傳播過程中,要以認真的態度進行取舍和創新,才能借助新媒體的力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保護。

【參考文獻】

[1]李微,余建榮.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媒體傳播策略[J].新聞知識,2014(02).

[2]翟蕾蕾.新媒體語境下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究[J].才智,2016(17).

篇7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天子湖;延續;傳承和保護

近幾年來,我鎮高度響應國家新農村改革的號召,大力推動了天子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豐富,其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這一切都離不開干部領導正確的戰略指導和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當然,這種改革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我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對其進行長久有效的傳承和保護,這種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本文將首先對天子湖地區目前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現狀進行概括和梳理,然后再對其未來形態進行一番研究和探討。

一、當今情況下天子湖地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現狀

1)鄉土景觀方面的傳承。雖然我鎮的經濟水平在高速發展,而鎮內也有許多現代風格的建筑。但古時期流傳下的村落建筑風格依然保存的較為完善。而我鎮在近幾年建成的移民文化館、吟詩村耕讀文化館和書畫館更是沿用了古老雅致的建筑風格。以廂院為主體的構成方式,配以亭臺水榭和水磨石橋,突出了天子湖傳統典雅幽靜的建筑文化風格。

2)自然文化方面的傳承。安吉地區的人民有很大一部分是百年前于時期移民過來的后裔。因此安吉文化中,移民文化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分支。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民所表現的文化差異和交互融合最終形成了安吉地區整體文化的多元性,我鎮的高禹村作為一個典型的移民村更是如此。高禹移民文化館的建立更是將這種移民特色充分的傳達了出來。通過對早期工作農具、生活用品以及民族服飾的展出,可以讓人民滿足對祖先和故土的追溯情感,在增進對鄉土文化的了解同時,有增強了人民的凝聚力。

耕讀文化也是天子湖地區人民長期生活流傳下來的寶貴民族文化,為了對這一文化進行紀念和弘揚。我鎮吟詩村專門建立了耕讀文化展示館。其展示的古老農具如水車、石磨、捕魚的船網、捕獸的關籠和夾子等,都可以通過現場演示的方法來加深游客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理解,而古老的三千字畫,來賓的留言詩句以及吟詩村的田園模型更是讓人以直觀的方式接觸天子湖傳統文化,弘揚了農民古老的精神文化面貌。學生在里面臨摹練習字畫,外國游客也會嘗試擺弄古老的農耕器具,這對于天子湖文化的傳承具有相當高的意義。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現狀

1)傳統節日及慶典方式方面的保護。河南大鼓、舞獅子、旱船等自古以來就會在傳統節日上表演的慶典活動目前仍然會在高禹進行開展。有的群眾隊伍為了精進自身技術,也會自發的進行訓練和彩排。而在干部領導的推動下,腰鼓隊,秧歌隊等群體非遺組織也漸漸恢復,將傳統的文化得以延續推廣。這種從自身做起的宣揚方式,對傳統文化有效的進行了保護。除此之外,我鎮還舉辦了“書畫節”和“生態甲魚文化節”,通過舉辦節日的方式保護了傳統文化的延續,同時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產的精神需求。

2)對非遺文化的利用現狀。近年來,天子湖地區的旅游業也在逐步發展起來。借助傳統古老的建筑風格與自然景觀,再配合一系列生態旅游服務,如垂釣甲魚,采摘時令水果,觀賞農作物等,形成了令人心神向往的自然生態旅游區,充分發揮了美麗鄉村綠野湖藍的特色。這是一種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利用,但同時也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如果對當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利用而不采取保護措施,后果將十分嚴重。

二、延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

(一)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

正如前文所述,我鎮在傳承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有一些正確的措施和舉動,也獲得了一部分預期效果,但這對長期有效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夠的,還需要對某些方面做出改進和強調。傳承的主體是下一代,因此要加大對下一代的教育力度,積極弘揚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培養年輕一代的傳承意識。具體的做法可以是,讓學校舉辦參觀代表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筑的活動,如移民文化館和吟詩村耕讀館,使學生切身感受到這些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繼承文化的責任意識,也可以開展征文活動,激發學生對傳承非物質文化一場的積極性,更深刻理解其重要價值。

(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體表現的傳承

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多種多樣的實體表現形式,如飲食文化對應的是具有與民族特色的事物和飲食方式,又例如一些手工業文化其表現形式則是手工產物。將上述文化遺產的實體表現過程和方法傳承下去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這不僅需要本身的手藝,更需要一種市場推廣價值過程。年輕一代覺得古老的工藝沒有必要學習,而即使學會了也很難用作經營謀生的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因此可能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廣。就我們高禹而言,首先需要激勵本地的年輕人學習精通古老的工藝流程和制作方法,其次再通過政府的宣傳打響高禹特色文化產物品牌,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能通過實體表現的方式流向外界。這樣在達到延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還能夠為村鎮人民增收,帶動經濟發展。

三、延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在特有的鄉土景觀上的保護

傳統的建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大體現,而建筑風格更是一項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指標。眾所周知,近年來我鎮興辦了許多大型建筑,其中有全國最大村鎮規模級別的電影院和圖書館。它們的建筑風格都是偏向現代城市建筑的,這一點固然沒錯。但我們在向城市學習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身建筑風格和整體氛圍的特點。新農村的改革并不是將農村縮影成城市,因此,保留全有鄉土景觀和適當沿用能夠長期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具體的做法可以是對目前高禹范圍內標志性較強的古老鄉土建筑進行詳細的記錄,通過設立檔案的方式方便日后查閱資料和修繕維護。另外就是在對新的建筑進行設計時,也可以對其建筑場所周圍的環境和整體建筑風格加入考慮,在保證建筑質量和實用性時加入傳統的建筑風格元素,高度的增加整體風貌的一致性。達到長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效果。

(二)對傳統節日習俗和自然風貌上的保護

正如前文所說,我鎮目前仍然保有河南大鼓、舞獅子、旱船等傳統節日慶典項目,秧歌隊和腰鼓隊也復出了。但這些更多的還是基于人民自己喜歡的基礎上,可能隨著時代的改變和社會潮流的趨勢逐漸消失在群眾眼中。在這點上政府方面可以做出推廣和弘揚作用,通過舉辦村鎮腰鼓、舞獅比賽來調動群眾積極性,引發熱潮,讓傳統民俗項目不再被淹沒,從而長期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此外還有對于自然風貌上的保護,過度的發展旅游業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影響人民的基本生活狀態,對此不僅政府方面要加大監管力度,制定更科學合理的旅游發展計劃外,人民群眾也應該當家作主,為自己生存的環境負責,不能因為貪圖一己私利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達到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長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貢獻。

四、結束語

總體而言,我鎮在大力發展經濟,積極進行新農村改革的同時,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做出了很多積極的貢獻和措施。但目前所做的這些可能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長期有效,因此,需要對其延續性進行一番探究。希望本文能對未來我鎮在發展規劃中,處理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延續性之間的關系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芳,張義成.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J].雞西大學學報,2010,01:145-146.

篇8

隨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性質定位成為一個有待深入探討的問題,科學認識、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性質,對其今后的發展與保護以及研究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特點 文化性質

隨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深入展開,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也不斷加深,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特點和性質是科學認識、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鍵。因此,開展多學科、多層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討論是十分重要的。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是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一種遴選和保護,并對相關學術進行研究和公共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記錄、研究等各個國家都在分別進行,但是對其保護卻是近年才提出的問題。我國政府和學界對此反應強烈,自覺的以自己的歷史教訓和豐富資料為基礎,與同行進行國際間的交流,甚至在一些領域還能做到學術領域的前沿,例如我國學術界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創新這項重大文化工程逐步塑造成一個學術概念,并圍繞它對相關領域進行知識的整合。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口頭傳統和作為文化表達手段的語言;各種民俗活動、節日慶典和儀式禮儀;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各種傳統的表演藝術;傳統的手工記憶經驗;與以上文化表達有關的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對原來的民俗學、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喜劇學、音樂、美術等藝術類學科的一種綜合性研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鑒定,我們應該抱一種什么樣的心態,依然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筆者以為,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屬性討論時,必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真性的涵義和使用尺度形成一定的共識。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和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是原始先民的文化創造,它們大多產生并流傳于長期的原始農耕文化的社會環境之中,反映著當時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環境、風俗習慣。尤其是在出現社會分層之后,出現的各種以口頭傳授方式不斷被傳承下來的文化,其創作和傳承的口頭性和具體性,就是所謂的民族文化記憶,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和歷久不衰。很多民族的生活、經歷、災難、遷徙以及民族英雄的光輝等都是靠口口相傳的史詩、傳說和經書來傳承,例如各地的版畫、刺繡、泥塑、剪紙技藝,很多都是靠群體的記憶和口傳心授來完成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其漫長的歷史傳承中,吸收不同時代、階級、地域、文化素養的創作主體的世界觀和各種觀念,直接和間接地反映著其間所經歷的形形的事物和人物,浸透著各種民間信仰和藝術,它能夠在歷史長河中,通過多方吸收新的元素,摒棄其中過時的元素,不斷更新,在民族和群體中源源地傳承下去。它的存在和發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對文化發展規律的一種揭示,是一種積累式的遞進,它是無法脫離傳統文化去創造一種“新”的文化來的。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性質

由于非物質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吸納了多種觀念,其中不免浸透著各種民間信仰和無數的神秘文化,使得民間文化顯得駁雜而散亂,因此,如何看待古代各種鬼神信仰、巫術、圖騰崇拜等就成了一個問題,這也就涉及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性質問題,即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涉及到的項目究竟是不是落后的封建迷信,有沒有保存甚至是存在的必要。對于某些項目有沒有保存的必要性,筆者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對于那些反映積極向上又富有創造力的民族精神、科學探索精神以及人民群眾智慧的民間文化,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和保護。這部分內容大部分體現在儒釋道三家的中國文化之中,此外在一些民間文化中也有一定的體現,例如山東濰坊的楊家埠年畫,制作方法簡便,工藝精湛,色彩鮮艷,內容豐富。每年春節年畫題材都會更換一次,許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現之后,馬上就能夠在年畫中反映出來,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楊家埠木版年畫還間接地記錄下了中國民居和民間社會生活的情況,對于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其次,對于巫術以及圖騰崇拜的問題,我們應該尊重它產生的環境,并考慮對當時社會的作用。鬼神崇拜是指人類處在野蠻時期所發生的一些文化現象,是各個民族以及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們一經產生就迅速覆蓋了眾多的民族,并跨越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歷史一直伴隨相生,綿延不絕。不管科學發展到何種程度,是昌明的還是愚昧,都不可能完全支配機遇,消滅各種意外,從而滿足人類的需要和愿望。在古代可以通過巫術給予當時科學知識所不能給的心靈的滿足和撫慰,并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力量,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引入各種規律和秩序,使得各項活動更有效率,因此,巫術在特定的時期起到了重要的文化功能。對于在民族發展中產生的各種偶像崇拜和圖騰崇拜,則都在塑造人民的信仰、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第三,對于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應該進行保護。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是由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民眾所創造的下層文化和少數社會精英所創造的精英文化共同構成,二者相互排斥與吸收,各自保持著自己的文化精神,由于很多是小農經濟和落后封建制度的產物,因此,仍有一些人認為,這些小農思想是拖慢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仍然會對人們的精神進行毒害。然而,這些民間文化的創造和傳承主體都是民間老百姓,它們源于民間生活,并構成他們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不能夠以封建落后來判定他們的性質。在民間的文化保護上要擺脫過去的二元性思維,繼承生生不息和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

總而言之, 對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文化現象,如巫術、圖騰崇拜、宗教儀式以及各種所謂的小農思想都反映了在社會生產力尚不發達的古代,先民希望通過自然的、神秘的、以及崇拜物的力量,來達到常規力量所達不到的各種目的和愿望。它們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著,構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周星.民俗學的歷史、理論與方法[M].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0.

[2]何星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民族文化現代化[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32―37.

篇9

關鍵詞: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人們都在積極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場討論中旅游開發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利用旅游開發能夠繼續保持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單純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部分陳列在博物館供人欣賞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內在精神。旅游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暫時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現象和關系的總和。適當的旅游開發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功能得到延續,并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特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表演藝術類、傳統技藝類、儀式習俗類、語言和口頭文字類、知識實踐類等五類。它具備五個基本特征。一是非物質性,即沒有物質載體,它的存在形態與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完全不同,是非物質的、無形的;二是“活態”性,主要依靠傳承人的口傳心授和言傳身教,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三是民眾性,產生于民間,也主要在民間流布;四是地域性,是一定自然與文化環境的產物,也只有在適宜的生態環境中才能傳衍,帶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五是脆弱性,在全球化、現代化及經濟一體化的擠壓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危險境地。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珍貴的文化內涵,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旅游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文化行為,旅游者靠文化去與自然景觀交流,與人文景觀對話,沒有文化的旅游是蒼白乏味的旅游。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進旅游者與旅游資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民間傳說、口頭傳統、民間歌舞、地方戲曲、民俗節慶還有傳統手工藝品等各個方面,內容豐富多樣,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是一定地域內人們智慧的結晶,文化內涵豐富,旅游價值高。這為區域旅游資源的開發奠定了基礎,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可以促進人們更加深入地體驗地方傳統文化的精華,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傳承與發展。

(二)旅游開發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間文化是旅游產業開發的關鍵生長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某種程度上說比物質類遺產更為珍貴,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歡迎,能夠為旅游經營者、為社會帶來巨大的旅游效應和經濟效益。為了發展旅游,為了拉動經濟,或多或少都會促使各級政府以及旅游經營者們自覺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都將促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存得到宣傳、交流、創新,能夠擴大其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增強他們的保護意識。

(三)旅游可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廣

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將這些文化遺產引入到旅游開發中,不僅成了弘揚和傳播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而且還培育和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受眾群體。如南京夫子廟秦淮觀光帶,把綺麗的秦淮風光和獨特的秦淮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大批的海內外游客慕名而來,而且眾多的專家學者也紛紛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開發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挖掘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其文化、經濟與社會價值。首先,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旅游開發而成為旅游產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發展,便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其次,通過產品交換,實現經濟價值的轉化,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開發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被人們認可和接受,被社會所了解和欣賞,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名度提升,最終實現其社會價值。

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與問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現狀 一方面,旅游開發模式日益多樣化。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的主題式旅游開發模式、實地村落式開發模式,模擬景觀式開發,到90年代中期流行的節慶式旅游開發模式、公園式開發模式,旅游開發模式日益豐富。近來又出現了實景舞臺式旅游開發模式、情景體驗式旅游開發模式等等,大大豐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理論。另一方面,旅游產品類型日益多樣化。目前我國常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活動以民俗旅游為主,民俗旅游的開發呈現出產品深度日益加大、產品類型日益細化的特點。 3.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問題 主要存在五個方面問題:一是缺乏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缺乏系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研究方法、科學的資源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科學系統開發實踐理論。二是開發廣度與深度有待加強。2006年全國審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18項,多達10個門類,而當前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僅僅集中于民俗旅游活動,而別具特色、充滿奇趣、富有審美、科學文化價值的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成為民俗旅游的點綴,并沒有深入挖掘其旅游價值,對其進行開發。三是品牌意識有待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旅游產品,與其它物質產品的經營一樣需要上檔次的市場運作,需要有“商業包裝”,需要樹立品牌,打造成旅游精品,這一切尚需要從深處挖掘,進行創新。四是保護性開發意識薄弱。

四、結語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加速和文化標準化、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影響,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處于瀕危狀態。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與發展現狀,于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市場,進行適度的保護性旅游開發便成為目前公認的一種有效的保護方式。

參考文獻:

[1]肖穎.試談古都西安歷史文化遺產旅游開發及保護[J].知音勵志.2015(17).

篇10

關鍵詞:消費異化;消費文化;文化批判

一般認為,消費異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世界進人消費時代的伴生物。所謂“消費異化”是指消費超越了自身的內涵,使人的消費價值目標發生偏離,導致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扭曲,消費的原始、本真意義發生了改變。這種消費“在本質上是一種‘異化消費’。本來意義上的消費是對使用價值的消費,其目的是對需要的滿足,這是正常消費。異化消費則是使消費與‘需要’、‘使用價值’相背離,過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費,造成巨大的浪費,這是不合理的消費。“人們的消費就不再是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種手段,而成了一種對商品象征意義的符號消費,即成了一種異化消費。論及消費異化及其種種表現,可謂涉及諸多領域,俯拾即是。擇其要者,僅從以下兩個側面略作說明。

其一,符號化的扭曲與曲解。消費或消費行為“符號化”是指人們消費的目的并非為了滿足于各種消費品一般使用價值,而是為了追求具體需求以外的某些符號表征。“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的服務和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閉現代社會,商品(包括各種服務)越來越多地帶有符號意義與特征,符號已成為商品的另外一種價值。然而,符號畢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屬性,也不應淹沒商品最基本的屬性。一段時間以來,相當一部分國人過分看重消費品的符號意義,過分追求符號的外延意義,使符號意義發生扭曲,消費行為、觀念發生了異化。一些人的消費目的更多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符號欲望”。其中有腰纏萬貫,一擲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時尚”,還談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費過程中追求各種名目的名牌、高檔消費品,目的是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費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標識,并不考慮消費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是否相符。對于豪華、奢侈的追求徹底消解了消費品最基本的屬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煙,開哪國生產的高檔名車,穿哪個名牌的時裝成為這些人的消費追求;于是,為了迎合這部分人的消費需求,應運而生地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天價”消費品:“天價年夜飯”、“天價香煙”、“天價豪宅”……。雖然他們只是人群中的少數或極少數,但所造成的“負激勵”效應卻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屬于富豪、大款階層的、對消費和商品符號化情有獨鐘消費者。這些人的收人顯然無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論,但對符號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費的目的也是為了顯示身份、地位,照顧“門面”,滿足虛榮心。于是,收人并不豐厚的“白領”吃住高檔,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費,成為生活水平的虛假符號。超前消費導致了少數人“花明天的錢,今天盡情享樂”的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有學者指出,高消費“為消費異化提供了溫床”閉。無論在我們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還是在發達國家,這種過度符號化的異化消費都是非理性消費,應當予以批判。

消費符號化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異化了消費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費行為的異化,但實際上是價值觀念的扭曲,產生的各種負面效應—所謂,卜經濟”效應,遠遠超出消費領域或經濟領域。其中,消費文化的導向作用在今天越來越顯示出強勁的勢頭。整個消費過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號的左右,人與商品的關系也發生了異化。針對符號及其消費意義的逐步增多,許多時候物品消費即是符號消費的現實,有學者指出:“符號消費的實質在于社會身份的建構”。人們購買消費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為了追趕潮流、領略時尚、炫耀財富與富有等等與真正的商品屬性毫不相關的欲望—“符號欲”。此間,人是否“在場”取決于商品的符號“價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號價值,人們可以解釋為什么商品變成了欲望和著迷的對象,炫耀性消費為什么會發生,為什么有些商品會得到人們的偏愛,而這些問題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所無法解釋的。的確,根據生產決定消費的理論,無法解釋人們對符號消費的“執著”。也許我們只能從文化的視角進行剖析。因為“人的符號活動的實現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據此,有理由認為,消費文化的“異化”是根源所在。

其二,浪費消費。某種意義上講,浪費消費也屬于消費符號化性質,與消費符號化有所不同的是,浪費消費不僅是消費符號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且凸顯浪費特征,形式多種多樣,甚至滲透到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所謂浪費消費顧名思義,消費本身即是浪費,絲毫不顧及節約理念的存在。一個比較典型的事例是國人送葬時的花圈開銷。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每年為死者送葬燒掉的花圈價值竟然高達13.3億人民幣!無論出于何種需求目的,滿足什么類型的消費需求,每年白白燒掉十幾億元人民幣的紙張,對于一個人均資源非常不富裕的國度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中國本是一個有著勤儉持家,厲行節約節約濃厚傳統的國度,但由于消費主義以及某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優良傳統正在被人淡漠,各種消費中的浪費達到了驚人的地步。時下的國人,無論身居窮鄉僻壤,還是大都市市民;無論是大款巨富,還是貧困人群,均對青年人的婚姻開銷表現出非常高的積極性和熱情。從嫁妝購置,到大擺婚宴,場面與鋪張一直呈上漲勢頭。各種花費,數量巨大,其中不乏有無謂的、屬于浪費性質的支出。當下青年人結婚上的花銷和“大方”的心態,窮人和富人并無本質差異,可謂“富人有一富人的奢侈,窮人有窮人的浪費”。人們在分析國人在婚喪上花銷的浪費原因時,大多強調陋俗文化在作祟。陋俗文化、不切實際的攀比之風的確助長了消費浪費風氣的蔓延。這些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從更深層次剖析,不難發現這些浪費消費也屬于消費的異化,背離了消費行為、消費模式最基本的準則:合理、正當、健康。

涉及國人消費行為中的浪費問題,除了前面列舉的兩個典型事例外,還可以列舉出許多。盡人皆知的事例可信手拈來:餐桌上的浪費、一次性用品的泛濫成災、名目繁雜的“豪華包裝”等等。國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費不舍為天文數字,“豪華包裝”的資源浪費同樣驚人,媒體屢屢予以尖銳批評,依然有禁難止。無疑,這些浪費消費也屬于消費異化,堪稱日常生活消費中另一種特殊“符號消費”。消費異化的大行其道與消費主義思潮的涌人有直接關系。但剖析各種非理性消費,又不能簡單地將其歸咎于外來文化的影響。必須承認,我們自己原有的某些消費陋俗文化的存在,有意無意之中助長了消費主義思潮背景下的消費異化。顯然,由于消費異化種種負面效應,致使消費異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許多情況下,浪費消費、消費異化在現實生活中助長了陋俗文化的蔓延,反之,借助消費異化,陋俗文化也得到了大行其道的“有力支持”。兩者可謂“相得益彰”。過分追逐符號化、浪費鋪張是消費異化的主要內容,從不同角度凸顯著非理性消費的特征。針對五花八門的浪費,有人建議出臺《反浪費法》。誠然,依法治理浪費有可取之處,但對于消費異化、浪費消費的治理完全“依法辦事”可操作性并不強。因為消費畢竟是個人權利,在權利本位社會里,抵制消費異化主要還應來自道德、文化層面的支持。文化不可能徹底改變、扭轉消費異化,但健康的消費文化對于倡導理性消費、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節約消費,自覺抵制消費異化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關于消費異化、浪費消費等,學術界多有論述,但主要側重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學科領域。筆者認為,應側重文化批判的視角認識消費異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異化現象是必要的。如何營造符合中國國情的消費文化和文化氛圍,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課題,筆者認為應側重如下幾方面:

第一,文化的批判與批判的文化。所謂文化批判,主要指既對各種直接影響人們消費心理、價值觀的陋俗文化進行批判(并非對整個消費文化進行批判),還應對伴隨消費主義進人本土時挾帶的種種消極的價值觀和消費理念予以批判,如與異化消費密切相關的享樂主義、金錢至上等價值觀的批判等。這里所說的批判的文化主要指,建構新型消費文化過程中,刻意培養消費者對本土陋俗文化、外來消極文化認知的自覺,使廣大消費者能夠理性地消費,能夠對消費異化有本質的認識,進而強化對消費異化的抵抗力。當然,批判的目的不僅僅限于顛覆,更重要者在于建構。我們確實需要建構新型的消費文化,一方面通過新型的消費文化抵制陋俗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則通過新型消費文化的建構,實現文化批判的目標。批判消費異化,營造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首先應在理論上對消費意義予以認知。必須告知國人,什么樣的消費理念、行為模式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健康的,才是我們倡導推行的。一般來說,消費的第一推動力是需求,即消費是由需求決定的。消費者消費各種消費品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某些精神需求。消費異化消解了消費品的自然屬性、物理屬性,突出、追求的是符號價值,說到底是一種文化的異化。因此,展開對消費異化的文化批判是必要的。

第二,關注消費倫理。根據讓·波德里亞的消費理論可知,消費具有倫理性,是一種倫理現象。因此,消費必須遵守相關倫理的約束。今天的消費倫理應側重兩方面內涵:一是弘揚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的理念,并使之成為消費理念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勿忘可持續發展、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積極提倡可持續消費。消費理應恪守相應的倫理準則種種帶有“透支”性質的各種消費,既是消費的異化,也有違于合理的、適度的消費原則。“適度消費的精髓是節約。崇尚節儉的消費是自古以來的美德,即使在物質生活富足的今天也還是一種美德,仍需大力提倡。我們主張節約,決不是讓人們去過‘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反對人們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而是為了避免資源的過度浪費,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破壞,使人、社會與自然能夠和諧發展,而這正是為了使人們更幸福的生活。

針對消費異化、符號化,除了應當大力倡導合理消費之外,還應經常告誡國人,能夠揮灑自如消費的只是少數人,絕大多數人應選擇適度消費,“適度消費就是在滿足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在不降低消費水平的前提下,人們的消費不超出自然的承載能力與個人生理的承載能力,消費水平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收人水平,排除多余消費和避免超前消費。時下某些人的消費行為與國家倡導的節約經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也與收人、國情形成了悖論:一方面,我們承認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對各種高檔奢侈品的消費比之發達國家并不遜色;一方面存在著生產過剩與消費拉動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則是對商品符號和意義的狂熱追求;一方面,我們認同資源并不富足的現實,另一方面,消費資源消費的大手大腳讓發達國家“望塵莫及”;所謂消費的“個性化”,與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平均收人并不相稱……。這些悖論說明了消費倫理的缺失(有人稱之為失范),有必要針對消費異化、浪費消費重塑新型的消費倫理觀念。

第三,倡導理性的消費價值觀與合理適度的消費理念。什么是理性消費價值觀?我們認為,核心內容應是適度消費,對各種消費有一種“量力而行”的自覺,能夠認知消費品的物的屬性和符號之間的關系,不為符號所左右,符號不會是消費價值的全部。消費只是人生存和發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須對消費有正確認知。物質消費能夠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也具備激發人們向往幸福生活的功能。然而,不健康的消費理念往往把正常的消費異化為對物質、消費品占有的無限沖動,并形成了賺更多的錢,購買更多的消費品,縱情享樂的循環圈。這些現象與商品、消費的泛化與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拜物教”價值觀念絕無二致。任何形式的消費異化,一覽無遺地表現為消費者對物質財富的極度追求,必然導致物欲泛濫,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無止境的物欲追求必然隨之泛濫,各種腐朽、沒落思想均可在此找到滋生的土壤,對人們精神生活的負面消加作用是巨大的。

消費異化對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使人們的思想、精神也隨之發生異化。“人們在享受消費所帶來的滿足和快樂的同時,卻淪為了消費的奴隸,人們在消費中迷失了自我,進而導致精神家園的失落”。“費異化使人越來越與自身的本質相異,喪失著美好、素樸的‘精神家園’。事實證明,異化消費、過度消費、把消費視為生活終極目的的行為模式并不能夠給人增加幸福感,無法體驗精神生活的神圣與崇高,大多僅僅局限于物欲消費的滿足,人淪落為物、享樂的附屬物。主體性在物質消費、符號消費、追逐富足中悄然淪落,滿足各種欲望的多重選擇與精神家園逐步缺失并存,消費異化支配下的人勢必缺少精神超越,批判意識無從談起。故此,建構新型消費理念、消費價值觀不僅是對消費異化的批判,更有助于人們回歸自己的精神家園。消費社會的現實不可回避,批判消費異化,建構新的消費理念、價值觀念則是國人不能繞過的思想歷程。

第四,正確的輿論和媒體導向必不可少。消費主義以及消費異化的流行,一方面是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涌人,另一方面,媒體的導向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后現代消費文化”與大眾傳媒結緣,不斷推出各種感性“情調”、時尚,使消費異化具備了社會化特征。商家通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大眾傳媒,無孔不人地進行“狂轟濫炸”式廣告宣傳,喋喋不休地(潛移默化地或公開地)引導人們、鼓勵人們進行消費,“各種傳媒鋪天蓋地地沖擊和刺激大眾的消費欲望,把大量虛假的物質需求強加于人。”圖某些媒體不負責任的鼓噪與消費主義一起成為消費異化的得力“幫兇”,迎合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念,助長了消費異化之風,消解了健康的消費文化。充斥各種媒體的享樂主義、物質主義、購物的享樂等內容傾向,直接加劇了消費異化的勢頭。因此,建構健康向上的消費文化,媒體、宣傳輿論的正面導向作用不可或缺。消費主義濫筋于美國,是社會經濟發達的產物。這種觀念、理念進人中國后,應當審慎考量之處為應看其是否符合中國國情。如同政治制度、經濟模式、文化價值觀念等不可以全盤移植西方國家的模式一樣,對待起源西方的消費主義我們也應謹慎對待,冷靜分析。對此,媒體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