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6 20:01:5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地理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地理設計論文

地理信息為載體的城市設計論文

1基于地理信息的地理設計

用地理思維的角度去觀察城市,我們可以了解城市是怎么樣的、為什么是這樣?;诘乩硇畔⒌闹庇^表達,可以揭示城市經濟和社會現象的空間關系以及空間結構,城市中的人與環境的內在相互關系、相互影響等。用地理信息去研究城市可以跨過早期的簡單因果關系直接進入現代廣泛流行的相互作用關系論中。城市中的各種因素包括人、社會主體和經濟主體,單個因素活動可能是沒有規則的,如果用地理的角度去研究就會顯現出明顯的空間規律。地理信息作為一種空間表達、空間呈現和空間關系的描述信息,為人類進行空間思維提供了交互語言。借助于地理信息清楚了解城市各種運作的規律,有助于我們對城市進行統籌,在城市的規劃建設、運維管理、應急救災等方面可以做到更好。地理設計是一種將地理科學和GIS方法融入到設計過程中的系統方法學。相對于傳統的城市設計,地理設計更強調了依托地理環境背景,對城市建設進行方案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有一系列的功能、方法、工具和模型根據原有的空間及屬性信息結合當前輸入的設計方案進行動態分析評估,并把評估結果用地理的方式直觀表達出來,快速地為設計者提供反饋互動,讓設計者及時了解設計方案在各個方面引起的影響,進而進行設計方案的迭代修改,直到生成總體效果良好的設計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包含信息共享及協同工作機制,讓更多的人和部門同時參與到設計階段中,確保方案的優良特性。地理設計的系統方法及實現工具在日益完善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越來越多地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智慧城市有多個特征,其中一個主要特征是可持續性。城市運行維護管理的優劣也很大程度地決定了城市的智慧化程度。城市運行維護管理的主要內容包含城市公共設施管理、城市資源與生態環境管理、城市經濟管理及城市社會管理等方面。在城市運行維護管理中,與空間位置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術來進行分析處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收集城市運行維護管理信息,分析評估城市管理效果,根據分析評估的結果調適原有的管理體制、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優化管理效果,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讓城市的運行進入一種良性的可持續的狀態中,真正實現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

2時空地理信息的獲取與利用

智慧城市是依托信息科技和智能技術來實現城市運行管理的及時感知、互聯傳遞、利用和分析,從而創新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機制,提升城市科學管理和決策的“智慧”。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互聯互通和融合計算等。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任何人、事、物、組織都必須依附于空間環境內,而對不同時態下的人、事、物、組織的空間存在位置的描述亦是地理信息的一種,這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地理信息,是描述任何事物的位置元數據。從空間維度來看,可以將所有完整的事物主體描述信息看成是地理信息和屬性信息的結合,考慮與測繪地理信息進行區分,不妨把地理信息分類為基礎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而政務專題信息、衛生專題信息等社會要素則是泛在地理信息的一個個子集??梢钥吹?,跳出傳統狹隘的基礎地理信息思維,整合利用基礎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才可以把社會人文的所有對象結合空間思維來思考和決策,這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提供城市“智慧”的前提。時間和空間,是自然宇宙的兩個維度,也是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的兩大通用規則。時空信息的結合,為融合利用城市海量信息指出一條清晰的路徑。城市可以空間為橫軸、時間為縱軸,鉆取城市信息,建設一個智慧城市運行監測平臺,只要盡可能多地接入城市感知信息(比如溫濕度與空氣監測信息、水文水質監測信息、各種定位信息、城市攝像頭、公交刷卡信息、POS刷卡信息、通信基站連網數據、交通卡口信息、ETC不停車收費記錄等等,將感知的概念再延伸一些,還有遙感遙測信息、企業和個人去公共服務窗口辦業務記錄、個人住賓館酒店的記錄、乘車和乘飛機時的身份記錄等等),實現城市信息的大集成,就可以展示城市現在、再現城市的過去、模擬城市未來。想象一下,坐在智慧城市的運行中心,在以大幅地圖為背景的屏幕上,可以看到實時的城市各局部的氣象環境、溫濕度、PM2.5等,可以回顧城市的歷史氣象,還可以模擬將來氣象;可以看到實時的城市人流、車流動態,可以回顧歷史人流、車流,還可以模擬未來4小時、8小時、12小時內的人流車流;可以查看任何一個人或車的運動行進軌跡,還可以揭示其在空間上的時間規律;可以看到水文水質情況,可以回顧和預測水位信息,還可以及時提醒污染變化情況;可以看到實時的城市警情,可以回顧歷史警情,還可以預測未來的警情波動的時間區間和空間區間;可以看到最新的遙測信息,可以獲得地面滑坡、違建的智能提醒,還可以生成應急警告或清違指令;等等。從城市信息化的角度來看,以往主要著力于時間維的信息分析和利用,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在時間維的基礎上結合空間維,時空信息的融合利用,給了城市運籌帷幄的底氣和智慧。城市要獲得和提升智慧,需要持續提升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充分獲得信息的能力,沒有高度信息化的城市沒資格談智慧,所以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延伸信息感知觸角、集成城市信息;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城市匯聚一個龐大的綜合數據庫,而不加以呈現、分析和利用,那么信息的價值度必然很低,城市也談不上智慧。時空思維是實現城市智能與智慧的主要手段,由于時間一直是城市信息的主要元數據,因此要提升城市智慧,主要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如何提高城市的空間思維能力:1)如何把從各種途徑采集、感知、分布和匯聚的海量信息進行空間化,將其轉化為泛在地理信息,從而能實現對海量信息的空間呈現和抽取,為城市管理者和服務對象提供空間思維輔助。2)如何賦予計算機系統一些空間業務規則,從而實現城市的空間智能。從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的角度來看,需要實現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基礎和泛在地理信息)的隨需共享,以支撐各行業部門及各種協同應用需求。

3智慧城市的時空信息框架設計

智慧城市的空間基礎框架需要滿足各種情況下的時空信息展示呈現要求,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城市的各種尺度、各種樣式、各種來源、各種時相的基礎地理信息,具體來說除了基礎的矢量數據、影像數據、實景影像、2.5維等數據外,城市的基本地物,如地下空間、管網、地上城市部件、建筑、橋梁、城市宗地、城市規劃定案等都應納入為基礎地理空間信息的服務范疇?;A空間數據的共享整合,優先采用數據交換方式實現數據集中,并整理好各地物實體的空間關系,比如社區和宗地的關系、宗地和建筑的關系、建筑和地下空間及管網的關系等,從而形成較完整的城市空間實體數據庫,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高性能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一些正在規劃、正在設計、正在建設的空間實體,可以通過地理服務方式,到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平臺。為滿足智慧城市的時空分析需求,需要將大量的人、事、物、組織等社會人文信息進行精確空間化,生產城市的泛在地理信息。傳統的基于標準門樓牌數據的匹配服務,能滿足標準地址的精確匹配問題,不能滿足非標數據的空間化需求,也不能解決地址描述信息的非標問題。為此,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智慧城市的時空框架設計:

查看全文

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在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過程中,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是各項專業能力之首,地理專業教師的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直接影響新課程的改革和推進。高校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由教學分析能力、教學目標設計能力、教學內容與過程設計能力以及教學媒體、方法和策略的設計能力等五個部分構成。高校地理教師要研究高等師范地理新課程特點,把握學生職業定向,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面臨的各種問題,通過對地理教學設計理論基礎的學習,提高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因此,加強高校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研究,能夠為地理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措施和建議。

由劉桂俠撰寫的《地理教學設計》一書對我國高校地理專業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意義。該書分別對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地理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如何設計地理教學、地理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教學評價等進行詳細介紹。該書按照“原理+教學模式建構+案例”的基本框架來編寫,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概述了地理教學設計,論述地理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與流程、教學設計的基本發展趨勢等。第二章“地理教學設計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教材和地理學習心理等,闡述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概述了教學設計模式、地理教學設計模式和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等內容。第四章“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論述地理教學目標的設計、地理教學策略的設計、地理教學方法的設計、地理教學媒體的設計、地理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編制地理教學設計方案等。第五章“地理教學設計評價”,概述了地理教學評價,論述地理教學的發展性評價和地理教學設計成果評價,從評價反饋角度反思地理教學設計。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實踐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新課程教學設計沒有融入課改精神、沒有很好領悟地理新課程理念、未能把握住新課程教學設計原則、在教學設計上依然思想守舊、未能將現代教育設計先進理論運用于教學設計實踐中、在地理教學過程設計中未完全落實課改思想、教學設計要素不全、方法不當等。此外,地理教師新課程教學設計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地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首先,要加強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研究,應用系統理論整合地理教學因素,深入學習理論以達成地理學與教的變革,融合地理教學理論以促進學生智慧成長,借助傳播理論以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其次,要加強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原則與模式研究。再次,要加強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策略研究,從地理新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教學媒體設計、教學評價設計等四個方面進行研究。最后,要加強新課程地理教學設計能力培養策略研究,本著先理論后實踐的順序,開展研究性學習策略研究;重視地理新課程標準研究與教材分析,實施標準內化策略研究,依據課程標準進行選擇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以彰顯課標理念;積極尋找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實施單要素訓練策略研究;進行案例借鑒策略研究,包括案例的合理選擇、案例的比較與分析、案例的總結與提升等;學會自我反思,實施過程優化與再設計策略研究等。

總之,高等師范院校地理專業教師對地理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進行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地理課堂教學設計中,將會大大促進高校地理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作者:呂清華 單位: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查看全文

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實踐分析

摘要: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全國各地高校被迫推遲開學,畢業生在畢業論文完成上遭遇危機。本文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以湖北某省屬本科院校2020屆畢業生為研究樣本,探討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從學校、導師和學生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提升的方法體系。

關鍵詞:肺炎;畢業論文;實踐教學

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我國高等院校春季開學延期。根據教育部有關肺炎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各高校做出“推遲開學不停學”決定,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教學工作,確保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但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生面臨著資料不全、實驗室“停擺”、外出調研受阻、導師指導難等問題[1-3],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近年來,“嚴把質量關”已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的共識[4]。因此,本研究于2020年6月針對湖北某省屬本科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試圖摸清當時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狀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疫情防控背景下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一定參考。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分析

筆者于2020年6月對湖北某省屬本科院校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2016級地理科學與旅游管理兩個本科專業的畢業生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和訪談。其中,2016級地理科學專業畢業生38名、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77名。兩個專業共計110人(地理科學專業36名,旅游管理專業74名)參加問卷調查,占該院畢業生的95.65%。本屆學生的指導老師共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講師22人。本次問卷調查共設置了23個問題,包括總體滿意度、選題階段、寫作過程和網絡答辯四個部分。根據問卷調查數據以及指導老師反饋的情況來看,本研究樣本中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進展情況良好,基本能在畢業論文工作安排的時間節點前完成相關工作,但疫情仍對各實踐教學環節造成一定影響。1.疫情是造成學生對畢業論文總體滿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參與線上問卷調查的畢業生中95.46%的人清楚畢業論文開展的全過程,且76.36%的學生認為撰寫畢業論文對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用較大。但是,只有45.45%的學生對自己的畢業論文滿意,認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一般或不滿意的達到54.55%,超過總調查人數的1/2,說明本屆畢業生對自己畢業論文的總體滿意度偏低(圖1)。其中,地理科學專業滿意人數19人,占本專業參加調查人數的52.78%;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畢業論文滿意的比例明顯低于地理科學專業,僅有31人,占41.89%。問卷調查的數據還顯示,認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一般或不滿意的學生中,有76.47%的人認為理論知識不扎實、實踐技能不熟練是無法滿足研究需要的主要原因。41.18%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夠努力是導致畢業論文滿意度偏低的原因之一。疫情期間無法返校獲取資料、居家期間導師指導難、無法返校進行實驗以及家里缺乏計算機等設備這四種疫情因素導致畢業論文一般或不滿意的比例分別為64.71%、47.06%、29.41%和11.76%①。2.疫情導致部分畢業論文選題調整疫情全面防控時期,該校2020屆畢業生已經完成選題和開題工作。調研數據表明,由于疫情影響,導致11.82%的學生畢業論文重新選題,44.55%的畢業論文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進行了調整,67.27%的畢業論文進度重新進行了安排(圖2)。在文獻資料檢索方面,90.91%的學生居家期間都能利用網絡數據庫檢索文獻。能夠閱讀20篇以上外文文獻的同學占到27.27%;閱讀11~20篇外文文獻的同學占21.82%;閱讀5~10篇外文文獻的同學占14.55%;閱讀5篇以下外文文獻的同學占36.36%。此外,44.55%的學生認為開題報告最難以撰寫的是國內外研究現狀,僅有0.91%的畢業生認為論文工作階段難以撰寫。3.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困難地理科學專業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性均較強,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需掌握室內和野外調查、觀察、觀測、采樣及室內分析的基本功[5]。然而,調研結果顯示本屆學生畢業論文的數據主要來自網絡公共數據的獲取(占參加調研人數的63.64%)。疫情期間平均每周學生與指導老師交流溝通2次以上的人數占52.72%,交流溝通1次的人數占38.18%;此外,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學生與指導老師交流的模式多是按照指導老師安排的時間進行討論交流(占比為50.91%),45.45%的學生能積極主動聯系指導老師,但仍有3.64%的學生每到時間節點被指導老師催促。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74.55%的學生認為論文的排版能力得到提升,44.55%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對圖表進行合理、正確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綜合畢業論文各部分的寫作情況,學生認為最難以撰寫的部分為文獻綜述,其次是數據收集與方法,再次為結果與討論部分。4.疫情對網絡答辯環節影響較低調查問卷數據顯示,98.18%的學生順利完成了畢業論文網絡答辯,后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最終全員完成網絡答辯。僅有3.64%的學生不滿意畢業論文網絡答辯。98.18%的畢業生清楚答辯前需做的準備工作,92.73%的學生了解本學院對畢業論文質量的評價標準。此外,77.27%的學生正式答辯之前進行了網絡預答辯。53.64%的學生能利用PPT來展示自己的論文內容(圖3)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雖然所有學生的畢業論文按時完成了,但疫情防控仍對地理科學和旅游管理這類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的畢業論文各教學環節造成了一定影響。疫情期間無法返校獲取資料是造成學生對畢業論文總體滿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少部分學生論文重新選題,近一半學生論文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進行了調整,2/3的學生的論文進度重新進行了安排。此外,疫情期間學生與導師溝通交流不暢一定程度上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困難。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提升的方法體系

查看全文

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實踐研究

摘要: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全國各地高校被迫推遲開學,畢業生在畢業論文完成上遭遇危機。本文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以湖北某省屬本科院校2020屆畢業生為研究樣本,探討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從學校、導師和學生三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提升的方法體系。

關鍵詞:肺炎;畢業論文;實踐教學

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我國高等院校春季開學延期。根據教育部有關肺炎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各高校做出“推遲開學不停學”決定,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教學工作,確保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但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生面臨著資料不全、實驗室“停擺”、外出調研受阻、導師指導難等問題[1-3],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近年來,“嚴把質量關”已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的共識[4]。因此,本研究于2020年6月針對湖北某省屬本科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試圖摸清當時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狀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疫情防控背景下提高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一定參考。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的分析

筆者于2020年6月對湖北某省屬本科院校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2016級地理科學與旅游管理兩個本科專業的畢業生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和訪談。其中,2016級地理科學專業畢業生38名、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77名。兩個專業共計110人(地理科學專業36名,旅游管理專業74名)參加問卷調查,占該院畢業生的95.65%。本屆學生的指導老師共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講師22人。本次問卷調查共設置了23個問題,包括總體滿意度、選題階段、寫作過程和網絡答辯四個部分。根據問卷調查數據以及指導老師反饋的情況來看,本研究樣本中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進展情況良好,基本能在畢業論文工作安排的時間節點前完成相關工作,但疫情仍對各實踐教學環節造成一定影響。1.疫情是造成學生對畢業論文總體滿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參與線上問卷調查的畢業生中95.46%的人清楚畢業論文開展的全過程,且76.36%的學生認為撰寫畢業論文對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用較大。但是,只有45.45%的學生對自己的畢業論文滿意,認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一般或不滿意的達到54.55%,超過總調查人數的1/2,說明本屆畢業生對自己畢業論文的總體滿意度偏低(圖1)。其中,地理科學專業滿意人數19人,占本專業參加調查人數的52.78%;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對畢業論文滿意的比例明顯低于地理科學專業,僅有31人,占41.89%。問卷調查的數據還顯示,認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一般或不滿意的學生中,有76.47%的人認為理論知識不扎實、實踐技能不熟練是無法滿足研究需要的主要原因。41.18%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夠努力是導致畢業論文滿意度偏低的原因之一。疫情期間無法返校獲取資料、居家期間導師指導難、無法返校進行實驗以及家里缺乏計算機等設備這四種疫情因素導致畢業論文一般或不滿意的比例分別為64.71%、47.06%、29.41%和11.76%①。2.疫情導致部分畢業論文選題調整疫情全面防控時期,該校2020屆畢業生已經完成選題和開題工作。調研數據表明,由于疫情影響,導致11.82%的學生畢業論文重新選題,44.55%的畢業論文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進行了調整,67.27%的畢業論文進度重新進行了安排(圖2)。在文獻資料檢索方面,90.91%的學生居家期間都能利用網絡數據庫檢索文獻。能夠閱讀20篇以上外文文獻的同學占到27.27%;閱讀11~20篇外文文獻的同學占21.82%;閱讀5~10篇外文文獻的同學占14.55%;閱讀5篇以下外文文獻的同學占36.36%。此外,44.55%的學生認為開題報告最難以撰寫的是國內外研究現狀,僅有0.91%的畢業生認為論文工作階段難以撰寫。3.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困難地理科學專業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性均較強,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需掌握室內和野外調查、觀察、觀測、采樣及室內分析的基本功[5]。然而,調研結果顯示本屆學生畢業論文的數據主要來自網絡公共數據的獲?。ㄕ紖⒓诱{研人數的63.64%)。疫情期間平均每周學生與指導老師交流溝通2次以上的人數占52.72%,交流溝通1次的人數占38.18%;此外,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學生與指導老師交流的模式多是按照指導老師安排的時間進行討論交流(占比為50.91%),45.45%的學生能積極主動聯系指導老師,但仍有3.64%的學生每到時間節點被指導老師催促。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74.55%的學生認為論文的排版能力得到提升,44.55%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對圖表進行合理、正確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綜合畢業論文各部分的寫作情況,學生認為最難以撰寫的部分為文獻綜述,其次是數據收集與方法,再次為結果與討論部分。4.疫情對網絡答辯環節影響較低調查問卷數據顯示,98.18%的學生順利完成了畢業論文網絡答辯,后續跟蹤調查結果顯示最終全員完成網絡答辯。僅有3.64%的學生不滿意畢業論文網絡答辯。98.18%的畢業生清楚答辯前需做的準備工作,92.73%的學生了解本學院對畢業論文質量的評價標準。此外,77.27%的學生正式答辯之前進行了網絡預答辯。53.64%的學生能利用PPT來展示自己的論文內容(圖3)。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雖然所有學生的畢業論文按時完成了,但疫情防控仍對地理科學和旅游管理這類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的畢業論文各教學環節造成了一定影響。疫情期間無法返校獲取資料是造成學生對畢業論文總體滿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少部分學生論文重新選題,近一半學生論文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案進行了調整,2/3的學生的論文進度重新進行了安排。此外,疫情期間學生與導師溝通交流不暢一定程度上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困難。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提升的方法體系

查看全文

GIS在移動通信網網管中的應用開題報告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業的高速成發展,電信部門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也逐步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了使通信網絡的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就需要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代替低效、繁瑣的手工方式。因此使用計算機技術對移動通信設備進行管理已經勢在必行,這時移動通信網本地網管系統就應運而生。

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傳統學科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從而誕生了一批新興學科,地理信息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其英文名稱為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它能夠處理大量含有地理成分的數據信息,使你可以簡單而迅速地在大量的信息中查看其模式和關系,而不必不斷地訪問數據庫。

在通信網絡中,大量的設備都有其地理位置,同時,有大量的處理如果通過地圖來進行,則會又方便又直觀。因此在網管系統中,引入GIS系統,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基站、小區等各類通信網元的分布情況,并對網元進行實時監控管理、瀏覽配置信息和性能查看分析。

二、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選題背景出自項目“移動通信網本地網管系統”。該系統立足于TMN,以操作維護、環境監控工作為重點,實時監測全網的運行情況,快速響應網上的各種事件,提供性能分析報告,不僅為設備的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技術手段,而且為網絡優化和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查看全文

高一地理研究性學習

一、問題的提出: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從紙的誕生到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哪一項發明創造不都是通過大量的觀察分析,通過研究性的學習,通過創造性的思維而得到的呢?而中國的教育現狀是家長普遍“望子成龍”,而衡量子女能否成“龍”的唯一標準是能否考上大學。于是,許多學生的學習偏重于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應用,僅僅立足于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以應付將來的高考。這種學習方式十分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鑒于此,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通過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改變原來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在接受老師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換言之,即幫助學生自覺形成“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

二、關于研究性學習:

1、研究性學習的定義: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學生可從感興趣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生活中選擇研究專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學習方法,培養適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2、研究性學習的目標: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包括:①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④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⑤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⑥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的核心: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著眼點是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具有主體性、開放性、實踐性,對學生個性的形成與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查看全文

中學地理學科教學研究開題報告

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下,會看到地理老師掛地圖,擺各種模型利用簡單的粉筆構繪出各種簡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體了,又開始看到很多老師又開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各種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現多媒體大容量的滿堂灌。顯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針對這兩種現象,我們提出如何更好的將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學相結合,以提高地理教學的最優績效。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組成員,在學校領導支持下,在省電教館的指導下,開始展開對該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的設計,具體如下:

一、實驗課題的基本指導思想

以教育理論為指導,運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調查、學習、研究、實踐、總結等有機結合,保證了整個研究的計劃性、整體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強調課題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學整合的實用性。

二、實驗課題的目標

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觀念,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的獲取、篩選、應用的能力,已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我們要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自主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地理知識服務于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未來的工作。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地理信息時空一體化提供了展現舞臺,為地理事物和圖像信息的立體化、形象化呈現,提供了技術平臺。顯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動力,還為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預示結果,引導教育遵循著科學的軌道前進。教育技術的提高,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和質量。因此,課科組成員結合我校教學的特點,經過反復研究,課題將達到幾方面成效:

第一、鼓勵青年教師,加強多種可視化軟件的學習,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現行中學地理知識為背景,創設出靜態、動態的各種地理情景,可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

查看全文

教師晉級述職述廉小結

一、教師晉級述職演講格式

(一)基本情況;

(二)申報理由:1師德與政治思想;2工作業績(教學成果、主持及參與的教研課題、輔導學生獲獎情況、所獲市級以上的榮譽、教研方面所獲榮譽、近年的市級以上公開課及講座報告、近年參與的培訓、近年發表的論文、參與編寫的教材及專著、學科帶頭人及青年教師的培養;3教書育人;

(三)晉升以后的工作設想

二、教師晉級述職演講范文

一、基本情況

查看全文

小議數字城市的研究及實現

摘要:針對目前我國對數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大力發展的研究現狀,本論文對玉林市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平臺的設計實現進行了分析探討,在簡單介紹了當前我國數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對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平臺進行了設計與實現,給出了系統的架構設計方案,同時從地理信息數據的存儲和鏈接兩個角度詳細探討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平臺的實現關鍵技術,對于進一步提升我國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平臺的研究應用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數字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存儲技術

1引言

國家測繪局于2006年啟動了“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示范工程”項目,通過在全國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城市作為試點,開展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總結經驗,推動數字中國、數字省區的建設,并下發了《關于做好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構建城市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的要求。玉林市成為數字城市是玉林市經濟發展的契機,因此,本論文重點探討玉林市如何構建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平臺。

本論文將主要結合玉林市的地理空間特點,探討玉林市發展與構建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平臺的主要技術和實現方案,以期從中能夠找到發展數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統的模式與應用技術,并以此和廣大同行分享。

2數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現狀

查看全文

研究性學習在高職地理教學中的實踐

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在自主探究教學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斷提高的新時期,實施研究性教學活動成為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實施研究性學習不僅是一次教學改革,更是迎合國家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要求的重要舉措。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激起學生探究、質疑以及創新的欲望,從而使地理學習的興趣獲得有效提升。因而在高職地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高職地理研究性學習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

1.切實可行性原則

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應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倘若研究性課題中的問題描述不準確,那么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教學效果也不能很好地保證。因而,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確保教學目標設計的合理性和切實可行性。

2.難度適中原則

教學目標的設計應對難度進行適當把握,難度適中的研究性教學目標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倘若教學目標設置得過于簡單,會降低學生的研究興趣,倘若設置得太難,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而難度適中的教學目標更有利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升教學效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