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情況的報告
時間:2022-07-18 08:39:00
導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情況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借鑒發達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我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經省政府批準,由蘇北發展協調小組辦公室組織,省委辦公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蘇北農村人才市場辦公室和無錫、徐州、蘇州、宿遷、江陰市發展計劃委員會等單位派員參加的考察組一行12人,于2004年12月赴英國、法國考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情況,歷時12天,圓滿完成了預定的考察任務,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況
考察組在外期間,先后拜訪了蘇黎世金融投資公司英國分公司、法國歐中貿易及文化交流協會,與當地投資公司基金經理及有關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欠發達地區的扶持、投資基金的運作、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等有關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英國和法國是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也是較早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這兩個國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歷史較早、積累的經驗較多、政策的制定比較成功,區域政策的運作也比較規范,成效明顯。通過考察,我們對歐盟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區域經濟合作形式以及對欠發達地區的扶持政策,有了一定了解,學習借鑒這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對于研究和制定我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蘇北等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英國、法國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做法
英國、法國一直把縮小地區經濟差距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制定了一系列促進不同地區發展的相關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據統計,從1987年到2001年,英國和法國通過參與歐盟地區發展基金、社會基金、農業指導保障基金等方式對歐洲欠發達地區進行了援助和幫扶,使生活在歐洲最不發達地區的10%的人口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國內生產總值從占歐盟平均水平的67%上升到79%,初步達到了發達地區的平均水平。他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合理劃定扶持地區,使各欠發達國家普遍受益。英國和法國作為歐盟經濟較發達國家,不是簡單地按照國家確定扶持對象,而是根據歐盟的統一規劃,積極參加歐盟區域經濟合作。歐盟按照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等有關指標分為250個地區,再根據各地區經濟、社會、自然、人文等條件分成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最不發達的地區、相對劣勢的地區、發展滯后地區、特別不利的地區等等,以此確定扶持對象和扶持的先后秩序。這樣就確保了對欠發達區扶持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得欠發達地區能夠真正受益。
(二)建立專項經費,確保幫扶資金到位。歐盟每年拿出超過35%的預算,建立結構基金幫助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2000-2006年結構基金的總額為1950億歐元,平均每年約280億歐元。結構基金對欠發達地區的幫助效果極為明顯,也得到了受惠國的普遍歡迎。
(三)明確目標,突出幫扶重點。英國和法國對本國及歐盟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扶持目標和定位十分明確。主要是三個方向。一是基礎建設。重點扶持歐盟欠發達地區的道路、機場等基礎項目建設。二是重點扶持農業。他們每年要拔出專款幫助本國和處于經濟結構轉型期的國家發展農業,尤其是幫助他們克服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英國2000/2001年度對農業的公共支出高達31.82億英鎊,主要是對農業和農場主的直接補貼,以2000年種植業為例,按播種面積計算,小麥和大麥的補貼金額均高達222英鎊/平方千米,油菜子和亞麻子分別高達337英鎊/平方千米和422英鎊/平方千米。另外就是重點幫助欠發達地區擴大就業。通過多種途徑,主要是勞務培訓和輸出,幫助欠發達地區提高勞動就業率,從而增加收入。
(四)加強培訓,提高受教育程度。英國和法國等國家始終堅持的區域經濟合作政策是一項以人為本的政策。他們的政府積極要求歐盟將更多的資金投向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文化、高新技術等領域。通過提高欠發達地區人員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來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創造力,從而為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如英國和法國普遍重視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技術推廣、進修深造,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訓體系。英國于1982年頒布了《農業培訓局法》,1989年改組了農業培訓局,在全國成立了16個地區培訓中心。目前,每年約有30%的農業勞動者參加各種不同類型的農業培訓活動,并有不少農學院畢業生加入農業勞動者行列。法國也有900多所農業院校,在校學生17萬多人,此外,每年還有10多萬農民接受職業培訓。
(五)強化責任,完善對扶持資金的監督。英國和法國等國家把資金交給歐盟后并不是甩手不管,而是通過資金運作程序,強化監督,加強對扶持經費的管理,以對納稅人的資金負責。一是嚴格審查欠發達國家提供的扶持項目。在歐盟會議上,英國和法國等成員每年都要派專人,主要是經濟專家負責對援助國項目的分析、評估和審定。一旦認為所申請項目不符合援助計劃,就提出調整或否決。二是通過成立監督委員會對項目進行跟蹤。歐盟為了使區域發展計劃得以順利實施,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任務就是確保扶持資金使用的質量與有效性。英國和法國以成員國的身份參加該委員會,并通過技術、財務和成果評估對扶持資金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三是利用激勵機制,保障資金高效使用。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為了鼓勵各成員國高效、成功地使用扶持基金,采取資金提留的辦法,即從分配給各成員國的扶持資金中提留4%,對效果優異的項目進行獎勵,從而大大提高了項目管理者的積極性,確保資金高效使用。
三、加快我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
我省雖然是經濟較發達的省份,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仍然客觀存在,蘇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小康的基礎還不牢,以2003年為例,蘇北地區人均gdp為848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7%;人均地方財政收入41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1%;人均本外幣居民儲蓄額44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27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0%。“十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設寬裕的小康社會,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蘇北的發展在我省發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關系到全省“十五”計劃的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江蘇在新世紀的地位和形象,直接關系到我省富民強省和實現“兩個率先”的進程。因此,必須加快推進蘇北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學習和借鑒英、法等發達國家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上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現蘇北地區跨越式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發達國家科學發展的理念,主動迎接蘇南等發達地區的輻射。從發展的角度看,越是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小的地區,越要增強加快發展的愿望和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較快的發展,才能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因此,蘇北地區要加快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機遇,確立跨越式發展的思想,主動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科學發展的理念,主動迎接蘇南等發達地區的輻射。一方面,蘇北地區的廣大干群必須要有一種自力更生、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必須正確處理自力更生與爭取外援的關系,立足點必須首先要放在自力更生上,盡力把優勢發揮好、條件利用好,不要“等、靠、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另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加強北南經濟合作,營造有利于對外開發的良好氛圍,樹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意識,重點向蘇南等發達地區全面開放,使得蘇南、蘇北在資金、技術、勞動力資源等諸多生產要素方面的優勢有機結合,形成一種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局面,加快蘇南、蘇北共同發展步伐。同時,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和扶貧開發力度。
(二)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骨干企業,加速工業化進程。加快蘇北經濟發展,關鍵是加快工業化進程,形成支柱產業。因此,蘇北地區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經濟政策為指導,根據自己的地理位置、資源條件和現實基礎,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和區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資源加工工業、臨海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積極扶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一方面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建立新的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部門,退出和淘汰已喪失優勢和沒有市場的落后企業;另一方面,要通過兼并重組等形式進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能夠體現蘇北群體優勢和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股份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骨干企業,全面振興支柱產業,積極推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比較合理和有利于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的區域經濟結構,把區域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經濟優勢,加速實現工業經濟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
(三)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農業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蘇北地區具有一定的農業優勢,而工業化剛剛起步。因此,在構建產業結構時必須從區域實際出發,不能盲目追趕發達地區,更不能照搬蘇南的模式,而應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和農業科技投入,充分發揮農業優勢。一方面要以家庭經營承包為基礎,以社會服務為紐帶,以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通過相對集中開發某種農副產品的區域性規模方式,推進農業規模經營,發展區域化的特色生產;另一方面要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龍頭,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加大財政對蘇北農業龍頭企業扶持力度,發展“公司+農戶”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合理配置、利用和綜合開發農業資源,延伸農業產業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利用農產品加工業的前后關聯的連鎖反應,可進一步帶動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形成以農促工、以工帶農、工農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從而促進一、二、三產業結構協調和優化,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根據現階段我省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蘇北地區必須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一方面,要加快和完善國有和集體企業的改革和改制,積極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國有企業對地方經濟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盡快建立比較完善的市場組織體系和競爭有序的市場流通秩序,采取更加寬松的政策、更加靈活的方式、更加有效的措施,積極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
(五)推進城鄉經濟聯合,建設小城鎮,加快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建設是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城鎮化水平有利于轉移農村人口,優化城鄉結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蘇北地區正處在工業化起步階段,城市化也僅處在發展初期,因此,必須加快建設衛星城鎮,推進城市化進程。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推進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建設步伐,擴大城市規模,重點培植中心城鎮,積極發展農村小城鎮,全面提高城鎮發展水平;另一方面,要以小城鎮為連接點,推進城鄉經濟聯合,促進城鄉一體化,壯大城鎮經濟實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逐步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
(六)加快發展科教事業,重視人才培養和使用,提高人口的整體素質。科技和人才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要推進蘇北的發展,就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質量的人才和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蘇北地區必須大力發展科教事業,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抓好基礎教育,大力發展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的成人教育,加強技術培訓,培養和造就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各級人才運作市場,在工作條件、生活待遇和人事關系上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蘇北地區經濟發展服務。
(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的對外開放環境。近年來,蘇北地區的基礎實施條件已有很大改善,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加快發展公路、鐵路、供水、供電、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不僅有利于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增長,而且有利于蘇北地區和外界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資金流的相互溝通,為蘇北地區的發展改善投資環境。因此,要繼續加大對蘇北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不斷改善蘇北地區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的對外開放環境。不僅要加大蘇北投資硬環境的建設,加強交通、水利、能源、農業、通信等基礎實施建設,為蘇北地區接受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蘇南地區的輻射和外資的進入提供更好的條件,而且更要注重投資軟環境的建設,提高地方政府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制訂和實施優惠的政策,進一步放寬投資領域,全方位、全領域地對外開放,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推進蘇北的發展。
(八)構建適應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金融發展戰略。推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是我省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江蘇金融部門要服從、服務于這一發展戰略,實施“全面提升蘇南、加快發展蘇中、大力扶持蘇北”的金融發展戰略,在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中實現金融業自身的持續快速發展。一方面,人民銀行要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加快蘇北地區經濟的發展步伐,支持江蘇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繼續加強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微觀機制研究,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信貸窗口指導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商業銀行全面、準確貫徹貨幣政策導向,從江蘇實際出發,分類指導,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均衡投放,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努力滿足江蘇經濟合理有效的資金需求,進一步加大對蘇北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促進江蘇區域經濟共同發展。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和鼓勵蘇南企業帶資到蘇北發展,引導蘇南企業與蘇北企業進行產業聯合和經濟合作,推進區域產業整合與梯次轉移,使蘇北地區成為蘇南產業轉移的主要接收地。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長遠發展意識,加大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投入,促進蘇北縣域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同時,建立適應中小民營經濟特點的客戶準入制度和信用評級體系,為眾多的中小企業獲得貸款創造條件。
- 上一篇:顆粒溶素表達載體構建論文
- 下一篇:縣長生態環境建設匯報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