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局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30 04:59:00
導語:規劃局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的一項重大歷史決策,是徹底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村經濟、健全農村保障體制的根本舉措,對廣大農民來說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他們非常擁護,也非常期待著早日改變自己的家鄉面貌,改善吃、住、行條件以及生產條件,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綜合的建設工程,也是一個推進農村經濟、人居、環境和諧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探討,要做到思想上大膽、開放,工作中冷靜、務實,才能更好地促進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
一、科學規劃、合理引導
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龍頭,更應該是新農村建設的龍頭,新農村建設規劃應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本質特質進行規劃和建設,要堅守有利農業生產、方便農民生活、適度集聚、節約用地的原則;堅守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堅守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分類指導、突出特色的原則。結合實際,著眼長遠,在遵守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撤小并大,規劃建設中心村,完善基礎設施,引導集中居住,在規劃中,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尊重農民意見,哪些該撤、哪些該建、哪些該整治,要有一個合理的科學的分類。即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又具有可實施性,具備深厚的群眾基礎,這樣的規劃才是好規劃。
二、因地制宜、分類實施
建設中心村,引導農民集中居住,可節約大量耕地,降低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也利于優化環境,社會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然發展方向。但是,引導集中居住應與農民住房改造相結合,不能一陣風,更不能一刀切,做一些農民不想做,沒有能力做的強行推動,只會傷了農民的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把希望變成失望,就完全背棄了新農村建設的初衷。所以,應充分尊重實際情況,分類實施、科學引導、逐步推進。做任何事情沒有一個合理的過程,便不會有一個理想的結果。
我縣村莊建設一直呈自然發展壯態,自然村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無序蔓延,生活環境差,建筑質量差,基礎設施差,不少村莊不通水,不通路,公共設施、服務網絡缺口較大。另一方面,農村二三產業近年發展迅速,農民收入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居民對居住環境改善的需求日益提高,目前正是實施村莊集中發展的有利時機。
目前,就本地區來講,大致可分為四類進行規劃整治。
一是對城中村、城近郊的村莊規劃,應納入城市的改造與發展規劃,進行通過土地置換、開發等形式建成城市社區。
二是對于經濟基礎好、人口規模大、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村,要從立足于整治的角度去規劃。通過“三清三改”改善居住環境、整治村容村貌,同時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引導農民按照規劃要求,改造舊房,建設新居。
三是對有*厚歷史文化的遺存的村莊,給予保護發展,此類村莊數量較少,但卻有著獨特的歷史價值,應預以保留和發展。如我縣梁寨鎮黃樓村(李蟠狀元碑園)、宋樓鎮費樓村(張道陵出生地)、大沙河鎮(李衛出生地)、趙莊鎮劉金寨村(漢皇祖陵)等。
四是對人口規模小、交通條件差、基礎設施幾乎空白的小村,要采取分批實施的方法,在農民承擔得了的情況下,逐步遷出,到規劃點上去新建住房。
我縣在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中,按照“保護、改造、集中、發展”的原則,自然村數量將由1698個逐步合并到805個,積極引導部分農村人口進入城區及各鎮區,鎮村按照規劃實施供水,完善路網,配套服務設施,鎮區住宅按小區、組團的方式統一規劃,配套建設,嚴格控制單體住宅建設。農村實行兩層聯排式構造,宅基地符合國家及省標準,實行有償使用。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將通過建立引導、促進機制,加大調控力度,使村莊嚴格按規劃實施建設,促進農村的健康發展,有效落實城鄉一元化發展的指導思想,滿足農村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需求。
三、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戰略工程,是系統而又復雜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成績,一年半載可以完成的事情。中央提出來要“扎實穩步”,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講要堅決避免“大拆大建、大包大攬、貪大求詳、急功近利”。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可以規劃出新農村的目標藍圖,但比藍圖更重要的是過程,沒有一個合理的過程,便不會有一個合理的結果。這個過程中,一是要從農民最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路不通,就先修路;水不通,就先送水。農民最講實際,花哨的、表面的東西,他們最反感。二是要從易到難做起,可以引導農民先進行環境治理,不亂放垃圾、不亂堆柴草注、做好家庭衛生、注意公共環境等。建不起新房的可以進行改造,有能力建新房的,按照規劃要求,并提供設計出來的相對統一的房型,到規劃點上建設。建不起兩層的先建一層,待經濟能力許可后,續建二層。一定要實事求是,他們的錢來之不易,強行拆、強行建、急于求成,只能是事倍功半,農民也是不答應的。
四、宜農宜居、方便生活
很多人對于新農村的理解,大概印象都是差不多的,修新路、蓋新房、建新村,干干凈凈和城市一樣或者差不多,這種概念是不完全正確的,新農村建得再“新”,也是農民居住的地方,農民要種地,有農機具、有柴草,農民要養豬、養羊、養雞、養鴨,要有畜禽圈舍,“新農村”是“種田人”生產、生活的地方,新農村的建設如果不能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的要求,不能有效促進農村文明建設,那么這個新農村就是不科學的,也不是農民想要的,所以,新農村建設要以農民為本,研究農民的現實需要,尊重農民意愿,著眼農村的長遠發展,從實際出發,在積極、科學的引導下,“大主意”讓農民自己拿,不能把新農村建設得“外觀整齊劃一,農民苦不堪言”。新農村建設,說到底是為農民服務的,農民即是建設的主體,也是受益的主體,要通過引導農民改建、新建,同時拓寬投入渠道,完善公共設施,讓農民生產方便、生活方便、娛樂方便,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建成農民擁護和期盼的新農村。
五、強化管理、規范實施
目前的規劃管理體制顯然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要想村莊規劃得以實施,嚴格的規劃管理必不可少,而現在鎮一級規劃管理現狀是人少力量弱,嚴重影響規劃管理職能的發揮。對于鎮村規劃管理,各鎮應該設立專門的規劃管理機構,明確職能,強化管理,規范村莊建設,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在農村稅費改革后,村委會干部可以從以前的收糧、收款的事務中解脫出來,他們能投入更多精力,來配合新農村建設,可以由村干部,群眾代表成立各村的規劃管理委員會,讓最基層的干部群眾成為最直接的規劃管理工作者,在上級規劃專業人員指導下,發揮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自覺性,讓農民自己進行民主管理、公開管理、互相監督,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我們應以科學、求實地態度去探索新農村建設的路徑。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應以發展的眼光做好村莊布局規劃,合理地控制村莊建設與擴張,體現出“新規劃”;以整治村容村貌、加大財政投入、完善公共設施為手段,體現出“新環境”;通過普及農民技術培訓、加強道德教育、提高農民素質,體現出“新風尚”;通過培植特色產業、壯大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體現出“新增長”;在實施中做到政府主導、農民主動、多元投入、逐步入軌,讓廣大農民真正享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成果,從而全面推動農村社會的和諧發展。
- 上一篇:大學生政治參與研究論文
- 下一篇:課堂教學評價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規劃設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