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設計方案范文
時間:2023-05-16 14:52: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規劃設計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申請表。
(2)建設項目的有效批準文件。
(3)組織機構代碼證、營業執照、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資質證明等。
(4)規劃設計條件及附圖。
(5)現勢地形圖。
(6)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圖紙三套,電子文件一套(CAD\WORD格式,效果圖為JPG格式)。
(7)相關部門意見(消防、環保、園林等)。
(8)規劃部門指定的其它有關材料。
二、審查
(一)現場勘察工作,包含以下內容:
(1)檢查現場情況是否與地形圖相符合。
(2)勘查地塊內的地形地貌、文物遺留、古樹名木等。
(3)核查地塊的土地權屬,臨界單位、建筑性質、出入口的可能方向。
(4)核查地塊上的及地下管線、高壓線等五線的情況。
(5)日照影響的可能因素:地面標高、建設高度等。
(6)對周圍地區有一定影響和控制要求的建設工程項目,應對照有關環保、消防和其它特殊要求的意見。
(7)檢查對相應的市政設施要求規劃改造的情況。
(8)現場應拆除建筑及現場清理情況等。
(二)內業審查,包含以下內容:
(1)規劃方案是否符合設計條件的要求。
(2)根據相關材料,確定建筑性質、規模等。
(3)驗算建筑面積和分項面積。
(4)根據地形地貌確定+0.00位置、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女兒墻頂的高度)。
(5)審查建筑間距、退界距離、相鄰關系、建筑控高,并符合《省技術規定》等規范要求。
(6)配合市政處審查建筑與城市市政工程接口是否符合規劃要求。
(7)地下建筑及配套設施是否符合規劃方案要求。
(8)審查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等技術指標。
(9)審查出入口方位、人行通道、停車指標以及其他的交通設施。
(10)審查建筑造型、色彩及外墻裝飾材料、周圍環境、綠化小品等相關因素。
(11)在地形圖上標出五線位置及與擬建建筑相對關系和尺寸。
(12)審查規劃方案是否是城市標志性建筑、城市重點地段、大型市政公共服務設施、住宅小區開發等建設項目,確定是否需要公示或聽證。
三、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報分局例會研究。
篇2
商業、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方案競選任務書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
目 錄
第一章 設計方案競選邀請函
第二章 設計要求
第三章 技術文件
第一章 設計方案競選邀請函
:
我公司邀請貴單位參加本公司商業、住宅小區的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競選。有關方案競選事項如下:
1、 項目名稱:“
2、 任務書領取時間:即日起至2003年8月19日
3、 任務書領取地點:
4、 參選方案送交時間:2003年9月10日
5、 參選方案評審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6、 聯系電話與聯系人:
************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二00三年八月十五日
第二章 設計要求
一、 項目概況
1.1該項目的地塊一宗位于***西路307號,面臨江津西路,南對北湖路,西挨武德路,周邊還有荊沙路和太岳路為依托,占地面積為132252.2m2;另一宗位于###東路196號,占地面積約為12998m2,具體用地范圍詳見荊州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出具的規劃設計紅線圖。
二、 規劃設計方案設計依據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2.2《**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
2.3《**市城市總體規劃》
2.4**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
2.5國家有關設計規范及荊州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2.6本規劃設計競選文件
三、 規劃設計方案條件和要求
3.1規劃布局要求
3.1.1統一規劃,分期開發;小區功能組織合理,結構清晰,整合有序,空間布局有收有放,充分考慮沿街的景觀要求。保留**西路307號地塊東面的車間與倉庫,其余地塊上的所有建筑物全部拆除。車間與倉庫所在的東側地塊統一規劃為大賣場及配套的商業用房。在考慮組團時,現***三建公司的31畝用地,應做到分得出來,合得進去,充分保持小區的整體規劃效果,也不影響項目的分期實施。在規劃小區的總平面時,希望考慮原有綠化的合理利用。
3.1.2小區規劃設計要突出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2 規劃控制要素和指標
3.2.1見荊州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
3.3交通組織要求
3.3.1小區道路規劃設計要實現人車分流,互不干擾,滿足消防要求。
3.3.2機動車泊位數不少于總戶數的50%,非機動車停車庫按規范集中設置。公建停車場按“二部”規定配置,公建停車位與住宅車庫分別設置。
3.4公共配套設施的要求
3.4.1公建配套項目包括:居民服務的社區服務中心、物業管理用房、天燃氣調壓站、變壓電房等。
3.4.2地下人防要求:根據小區規劃布局及本地相關政策。
3.4.3燃氣:采用管道天然氣。
3.4.4電:住戶每戶按8kw設計,公建按80w/m2。
3.4.5通信:光纜進小區。
3.4.6排水:要充分考慮到江津路的地勢較低,荊州的雨水天氣較多等因素。
3.4.7管線:所有管線均埋地敷設。
3.4.8 智能化:三表出戶自動計量,具有防盜報警、可視門禁對講、緊急呼救裝置、紅外線監控系統等。
3.4.9 垃圾收集袋裝化,住宅樓內不設垃圾通道
3.5建筑單體要求:
3.5.1住宅布局合理,拼接原則上多層不超過4個單元。
3.5.2商品房戶室比:
以110㎡—130㎡三房兩廳雙衛為主,90㎡左右的兩室兩廳一衛和復式160㎡—180㎡為輔,局部搭配130㎡—150㎡三房兩廳兩衛和180㎡以上的躍層。(見下頁表)
3.5.3平面布置時應結合立面要求考慮空調機室外機組位置,既要注意立面美觀,又要防止對鄰居的干擾。
戶型 戶室比
90 m2左右 二室二廳一衛 15%
110 m2—130 m2 三室二廳二衛 50%
130 m2—150 m2180 m2以上躍層 三室二廳二衛 15%
160 m2—180 m2復式 20%
四、規劃設計方案的成果要求
設計成果提供方式為文本及其他表現手段。其成果方案的深度是評定設計成果的重要依據。在設計中,要以現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為基礎,要求提示如下:
4.1綜合說明書
4.1.1總體方案說明:包括規劃設計指導思想,布局與功能分區,規劃設計特點與建筑風格,主出入口的布置和形象,小區的空間形象及標志性建筑,建筑環境、造型、色調等設計說明;
4.1.2交通組織、綠化等說明;
4.1.3總建筑面積、建筑占地面積、建筑高度、層數、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化覆蓋率、地面停車場(汽車、自行車)等技術經濟指標;
4.1.4 水、電安裝接用量估算及整個工程造價估算
4.1.5 文本要求規格:紙張幅面為a3(297mm×420mm)大小,數量為10份(一正九副)
4.2區位圖、現狀圖、總平面圖、沿街透視、道路規劃和綠化系統規劃圖
4.2.1反映整個項目的建筑群體空間關系;
4.2.2反映建筑、道路、廣場、水面及景觀小品的相互關系;
4.2.3小區內的交通組織、道路設計;
4.2.3用地分析;
4.2.4部分單體的平、立、剖面圖。
4.3展板要求
4.3.1總平面圖與沿街透視圖均為彩色效果圖;
4.3.2規格要求:0號圖板
4.4其它
4.4.1上述資料附電子文件一套。
五、規劃設計方案的時間要求
5.1參選方案送交時間
2003年9月10日
5.2參選方案評審時間、地點
另行通知
六、規劃設計方案的評審和獎勵辦法
6.1評審辦法
6.1.2參選規劃設計方案,由荊州市規劃局和業主組織有關專家組成評選小組,對參選方案進行評議,根據評議小組的參考意見由業主選定中選單位。
6.1.3參加競選的規劃設計方案,版權歸業主單位所有。在下階段設計中,可在中選方案的基礎上,吸收其它規劃設計方案的優點進一步完善。
6.2獎勵
參選的有效競選方案由業主支付費用,標準為:中選方案支付6萬元(須完成修改),其它方案支付補償費2萬元(若達不到上述規劃設計方案成果要求的均為無效競選方案,業主將不予支付補償費)
七、其它事項
本規劃設計方案任務書不詳之處,由小天鵝(荊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解釋。
第三章 技術文件
一、 **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
二、 地形圖
2.1藍圖兩張
2.2電子地形圖軟盤一套
篇3
關鍵詞:大崗山拱壩;冷卻供水系統;規劃設計方案
Abstract: DaGang landscape power station for parabolic hyperbolic arch dam concrete dam, arch dam concrete casting must to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main means of the dam is the water cooling system, this needs to cooling water supply system make arch dam detailed planning. In this paper DaGang fully understand the d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the concrete arch dam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on the basis of how to build DaGang mountain cooling water system of arch dam do planning design.
Keywords: DaGang mountain arch dam; Cooling water supply system; Planning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根據大壩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及設計院《拱壩混凝土溫度控制技術要求》,拱壩混凝土澆筑必須進行溫度控制。其中包括骨料預冷、倉面養護、表面保護等,但最主要的手段還是進行壩體通水冷卻。因此,整個大壩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溫控要求建立9℃和14℃兩個相互獨立的供水冷卻系統和一個河床自然水供水系統,以滿足一期、中期、二期壩體冷卻要求,確保混凝土的整體澆筑質量。
一、大壩冷卻水生產設備的配置
1、壩體最大通水流量的確定
根據大崗山拱壩混凝土溫控技術要求及大崗山氣象資料確定河水不可利用時段是在2013年2014年1月、7月、8月,二年共計六個月。這六個月由于河水溫度高出中期、二期通水溫度范圍,只能通過冷水設備生產冷卻水,供大壩冷卻。2012、2013、2014年最大設備供應冷卻水理論流量分別是1186m3/h、1367m3/h、1180m3/h。設備配置容量應按照2013年最大供水流量進行配置。即:1367 m3/h÷0.85=1608 m3/h。式中0.85系數考慮的是水泵并聯使用效率。
2、冷水機組容量的選擇
根據拱壩地形及冷卻水管布置方案,綜合考慮設備并聯使用條件和設備產品性能,冷水機組容量配置如下:90 m3/h一臺;180m3/h三臺;360m3/h三臺;合計總容量1710m3/h。超出總供水流量102m3/h,約6%。超出原因有兩點:一是設備并聯組合運行原因;二是考慮兩種供水溫度設備容量配置不均衡造成的設備容量配置損耗。
3、河水利用
河水利用在具體操作上要實時監控河水的溫度變化,當河水溫度在可利用范圍,滿足9℃或14℃水要求時,應停止冷水機的運行,及時切入河水,輸送到相應的冷卻水供應系統,滿足壩體供水要求。
4、冷水機的合理配置原則
(1)應選擇同一廠家生產的機組,便于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配件儲備、統一售后服務。
(2)便于實現兩臺、三臺、多臺機組集中控制,方便運行和故障的正確判斷處理管理。
二、冷水機組設備布置
根據大崗山工地特點及冷水機組的性能,分三級布置冷水機組。
1、9℃、14℃兩種水溫冷水機組合
全部七臺冷水機根據不同時段,分別考慮布置在大壩右岸邊坡EL.980、El.1040、EL.1100三級馬道上。單側布置有利于冷水機的集中管理和配電。七臺機編為兩個組合,分別生產9℃、14℃兩種水溫冷卻水。
2、冷水機安裝布置及轉移
(1)第一級冷水站形成
2012年6月15日前,將1#~5#冷水機布置在EL.980高程馬道上。在此平臺形成第一級1170 m3/h冷卻水的生產能力供水站。以滿足EL.940~ EL.1054高程范圍,近114米高度,17個壩段冷卻供水。兩種供水水溫機組組合,9℃、14℃流量分別為540 m3/h、630 m3/h。
(2)第二級冷水站形成
2013年4月隨著大壩澆筑高程升到EL.1040高程,先將14℃供水機組移到EL.1040高程馬道,形成540 m3/h供水能力,為夏季7、8月份供水做準備。EL.980高程馬道9℃供水機組待EL.980高程以下二期冷卻結束后,逐漸轉移到EL.1040高程馬道,并再增加兩臺機組。在EL.1040高程馬道形成第二級1710 m3/h冷卻水供水站。以滿足EL.980~ EL.1117高程范圍,近137米高度,18個壩段冷卻供水。
(3)第三級冷水站形成
計劃2013年10月隨著大壩澆筑高程升到EL.1100高程,同二級站轉移順序。先將EL.1040高程馬道14℃供水機組移到EL.1100高程馬道,形成540 m3/h一期供水能力,為冬季1月份供水做準備。EL.1040高程馬道9℃供水機組待EL.1040高程以下二期冷卻結束后,逐漸轉移到EL.1100高程馬道。在EL.1100高程馬道形成第三級1170m3/h冷卻水供水站。以滿足EL.1040~ EL.1135高程范圍,近95米高度,20個壩段冷卻供水。
三、施工用水、冷卻水供水系統管網布置
1、供水系統簡介
大崗山大壩供水網包括:業主供水管網、項目部自采河水管網及閉式冷卻水供水管網。三網融合構成大壩生產和冷卻用水供水系統。業主供水管網是大壩生產主要供水系統;項目部自采河水管網是大壩輔助用水系統。主要作用是:替代部分大壩冷卻用水及大壩施工用水。水源取自大壩上游采水點,自采河水通過沉淀、過濾,采用輸送管路沿著右岸邊坡,跨過大壩與右岸冷卻水管網相接;閉式冷卻水生產供應系統由7臺冷水機,通過組合構成9℃、14℃兩種水溫冷卻水生產源。其供水管路由主管、干管、支管、分管等組成。
主管是采用4根DN400鋼管,從EL.960高程沿著右岸邊坡敷設到EL.1100高程,各冷水機出水管和回水管均與主管相連接。
干管是從主管道引至各壩后臨時棧橋和馬道供水和回水管路。其上連接有分至各壩段的支管。
支管是與各壩段供水和回水連接管道,其上布置有與壩體相連的分水管。
分水管直接與壩體引出PVC冷卻水管相連,是供水終端管路。
2、管徑選擇
管徑的選擇原則是根據各管道實際棧橋馬道高程通水最大流量和管道處壓力,結合行業管路通水經濟流量標準,選擇合理管徑。壩后馬道及臨時棧橋最長的供水距離約270米,供水管直徑根據管內通水流量大小,采用三級漸變管布置,以求降低管路成本。
3、管路附件布置及選擇原則
(1) 業主施工供水管路和自供河水供水管路應與各臺冷水機補水箱相通,滿足冷卻水消耗的補充需要。
(2)各冷水機冷卻水出口要設置閘閥、止回閥、壓力表、溫度計、流量計;回水管路要設置過濾器、壓力表、回水流量計,滿足對冷水機水量控制、監察的目的。
(3)各路棧橋馬道入水口也應設置閘閥、止回閥、壓力表、流量計、溫度計,滿足監控十二條供水干管水流狀態要求。
(4)各支管供水管路應加裝導向閘閥、濾水器、流量計、壓力表、溫度計等實時監控壩段通水流量狀態。
(5)各冷卻水管(包括自采冷卻水)均應進行保溫處理。保溫材料采購黑色橡塑海綿進行保溫,保溫控制溫度沿途損失1~1.5℃。
(6)彎頭、變通變化曲率根據現場安裝實際條件,依照選大不選小原則進行選擇,降低管路損耗。
四、冷卻水供水系統存在的設備改造問題
1、冷水機組并聯供水
為了實現大方量高效率集中供水,由于單臺機組最大容量設計的局限性,多臺機組并聯運行須應滿足的條件是:①同揚程;②同性能;③同流量。滿足程度越高,效率越高。
2、冷水機外供水回路并聯控制
采購設備必須進行設備性能匹配。對沒有設計外供水回路控制的設備,聯系供應廠家進行相應改造,實現機組聯機自動控制。
五、冷水機組配電
為了滿足大壩冷水機組設備用電,必須建立穩定的供電站。根據冷水機組分級布置建立1-3#變電站,變電站容量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六、冷卻水管網水流狀態監控
要保證冷卻水供水系統正常的運行,必須在管路中設置必要的水流檢測裝置,時刻監視冷卻水的水溫、流量、壓力、流速等水流狀態,以滿足溫控混凝土調溫需要。
1、冷水機水流狀態檢測
冷水機組在采購訂貨時要求供應廠家在冷水機出廠時,在冷水機上設置冷水機出水、回水的流量、溫度、壓力檢測裝置。冷水機在保證標定最大流量條件下,滿足出、回水溫度差5℃。冷水機根據大壩冷卻水溫度負荷大小,自動開啟、停止冷水機,保證穩定水溫的水流。
2、主管路水流狀態檢測
篇4
⒈規劃方案構思說明
⑴森林廣場
本設計為整個用地提供一個人們能在其中自由行走和從事各種活動的森林。
①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位于長安街西延長線與通過頤和園萬壽山的南北軸線的交匯處。我們設計了一個在城市空間形態上與上述兩軸線上諸節點(頤和園、天安門廣場、西單文化廣場、中華世紀壇)相似的森林廣場。
②森林廣場的設立,為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周邊稠密的居住區提供了一個最恰當的城市空間。
⑵地面和邊界
本方案將整個用地看作是一個均等的界面,采用多種質感的、人們可在其上活動和行走的地面,并將其進行隨機安排,最大效率地運用土地,并為賽時人員疏散提供最大的空間。在遠期規劃中,整個用地將沒有阻擋人們行走的邊界,它將成為一個與周圍城市空間全面融合的市民活動中心。
⑶浮動的島
本方案將用地內的各類設施設計為一個個在綠色海洋中的島嶼,這些島嶼在設計階段是浮動的島,所有的人都可以改動島的位置,以便使其更合理,而這些改動將不會影響規劃的構思。本方案是一個最易修改的方案。
⑷靈活性
本方案將樹按8m×8m網格布置,并全部采用可行走和使用的地面鋪裝,同時四周全部開敞,為場地的使用提供了巨大的靈活性。
①活動內容靈活安排
設計者和管理者可以不受限制,根據實際情況,在用地內安排各種供人們使用的設施和空間,各種質地的鋪裝為人們的活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②奧運期間人行出入口的設置
管理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安全的考慮,隨意改動觀眾出入口的個數和位置。
③停車場
根據使用要求可以隨意增減臨時停車場。
⑸布局
“島嶼”和建筑均南北向布局,以便和傳統北京城市格局相一致,并且能達到節約使用土地的效果。
⒉功能布局說明
⑴賽時:根據本地塊安排的三大賽事和賽時商業配套設施的功能要求,將建筑設施結合“浮動的島”規劃為四個分區,其中以三大賽事(棒球、籃球、壘球)為主題的三個南北向排列的矩形運動區面向復興路順序展開,并與西四環路形成迎向主要人流的扇形空間,極大地滿足了舉行大型比賽的人流集散問題。商業配套設施位于場地的東北角,位置相對獨立,既解決了賽時商業設施自成系統與比賽互不影響、易于經營的要求,又為臨近西翠路地區的大片居住區提供了一個新的商業亮點。三個矩形運動區自東向西依次為壘球區、籃球區和棒球區。區域之間布滿樹木,有各自的路網和停車場,互不干擾。其中,籃球區居中,發揮其主導作用。另外,由于棒球區尺寸的限制,將一個棒球熱身場置于鄰近籃球區上。為使熱身場與棒球比賽場連通起來,在主干道下開通了一個專門為運動員通行的地下過街通道,解決運動員與普通觀眾及車輛的分流問題。
⑵賽后:整個建筑格局仍沿襲賽時的規劃布局,保留籃球館和商業配套設施,拆掉棒球場、壘球場及附屬設施,新建五棵松游泳館、文化活動中心、商業娛樂中心及室外體育場。在新建過程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包括下沉廣場、路網、停車場等),保持賽時建筑用地的大小不變,將新建項目按使用性質進行組合,仍布置在賽時四個分區上。游泳館與足球場、田徑場組合在一起,建于賽時棒球區內;賽時籃球館與新建商業娛樂中心及室外籃球場形成完善的籃球島區。文化活動中心位于賽時壘球區上,并結合地形設計了一個可調節水面的水池,水池無水時為室外露天劇場。商業服務設施仍沿地段北側布置,由東向西加建二期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將籃球館的商業娛樂部分與籃球館主體分開建設,以形成獨立的商業娛樂中心。其原因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①分開建設可節省一次性投資。
②分開建設可使商業娛樂設施不受籃球館功能、空間的限制,易于使用。
③分開建設可方便獨立經營,同時相互毗鄰又可互通有無,結合管理。
⒊景觀環境規劃設計說明
⑴地形
本方案本著“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精神,將整個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規劃為一個綠色的森林廣場,各個建筑場館掩映其中。結合使用要求,人工造園設計了三個下沉廣場和三個人工綠坡,無論是下沉廣場,還是人工綠坡都滿足了人車分流的功能要求,同時形成了垂直立體的、無限延伸的綠色景觀。
⑵氣流
采用最先進的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技術,進行風環境的數值模擬預測。
使得整個體育中心內的每一建筑物的布局以及體形,均經過計算機模擬對其環境氣流的速度場和壓力場進行分析,最終在人員活動區域產生最適宜的氣流組織,避免了由于高大建筑物所造成的局部風速過大現象以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將“科技奧運”這一主題貫穿于奧運場館設計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⑶樹
形成森林的樹以8m×8m的網格均布,并可根據使用功能在2m×2m的范圍內移動,使得樹木排列既有規律,又避免了單調感覺。單元的確定充分表達了方案的靈活性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人可自由地在林中活動,不受以往大多數設計中綠帶草地劃分的約束,同時在緊急情況下,車也可駛入林中,可以說規則的樹木排列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最有效、最不易破壞、最自由的城市綠色空間。
樹種的選擇考慮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氣候特點及經濟合理性,選用當地的常綠樹和高大速生的落葉喬木。由于北京風沙較大,防風成為森林的主要用途,通過計算機風模擬試驗,計算出本方案各區域的風速圖,結合風速模擬圖,規劃調整樹種及樹冠大小,創造出良好的氣候環境。
⑷地面材料
本方案地面均采用硬質鋪地,無大片只供觀賞的草坪和水面,按8mx8m網格自由鋪設9種不同材質、肌理的地面鋪裝,包括卵石、石材、木材和間草鋪地等,這樣不僅增加了整個森林廣場的情趣,而且極大地表達了可選擇性和可創造性,人們可自由地從事各種室外活動,并可對室外景觀不斷地推陳出新,而不受舊有設計的限制。
⑸標識
本方案在森林廣場中,設64m×64m網格均勻布置了一些標識構筑物。這些標識構筑物多為可移動、可拆裝的報亭、冷飲亭、雕塑,甚至于只是一個室外亭臺。每個標識都有明確的定位,人們可通過它們很容易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并獲得更多的信息。這些標識可根據需要靈活取舍。
本方案提出的是一個靈活、機動,滿足森林廣場使用功能的標識概念。
作者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2年7月
風速水平分布圖/賽后
模型照片(二)
模型照片(三)
節點F
節點B
總平面圖/賽時
鳥瞰圖/賽時
綠化系統圖/賽時
鳥瞰圖/賽后
總平面圖/賽后
綠化系統圖/賽后
模型照片(一)
地形分析圖
五棵松籃球館
五棵松籃球館
方位標識圖
節點索引圖/賽時
節點C
節點E
節點A
篇5
關憲濤
(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61441)
[摘 要]在當今城市建設中,城市設計和規劃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是保證城市持續發展的基礎。對于城市建設而言,城市建設的步伐和特征都是以建筑設計
體現出來的,提高建筑設計水平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城市規劃創新途徑。本文從建筑設計方案對城市規劃的作用入手分析,探討了城市設計方案的規劃及管理特點。
[關鍵詞]建筑設計 城市規劃 管理 方案
建筑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城市建設中,建筑設計有著橋梁和樞紐的作用。一個城市的建設方案通常都是由建筑設計體現出來的,因
此提高建筑設計水平最有效的途徑便是做好城市整體規劃,這也是未來城市發
展的核心內容。
一、規劃城市建設方案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尤為迅速、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人群不斷增多,這些現象導致了許多超級城市慢慢出現,使得城市發展
和管理問題逐漸的顯露了出來。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城市建設以及規劃必須要給予應有的重視。在較大的空間范圍內對
城市進行設計,使整個城市能夠符合群眾審美觀念,在發揮城市基本功能的同時彰顯出城市獨特的色彩和魅力。這種方法也就是我們目前常說的城市總體設
計,這一設計工作的開展通常都是以城市未來發展為主導,以城市基礎建設為核心的綜合分析模式。城市作為建筑結構的集合體,做好建筑物設計管理工作
是城市建設的基礎,也是城市規劃的依據。對于一個城市建筑設計方案而言,主要的目的在于滿足某些建筑構造目的,就具體而言,其主要的意義如下:
1 、控制建筑施工成本
近年來,隨著國家建筑施工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建筑總體經濟效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建筑成本作為其中最關鍵的因素,降低成本是任何一個企業致
力追求的目的,建筑成本控制經常會受到建筑方案的影響。一個好的設計方案不僅是對建筑材料進行科學的選擇,而且要確定合適、合理的結構形式,在經濟
和條件允許的狀況下,合理的進行體量組合,對普通材料精心的組織和規劃,從而使他們達到滿足人們審美觀念的目的。
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方案的不合理是導致工程劃分不細致、施工成本控制不嚴謹的主要原因。因此,規劃設計方案的時候需要參照工程構
成原則,進一步的對施工方案進行分解,按照分項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對于一個工程項目而言,方案誰將規劃的好壞不僅決定著工程項目
整體質量,而且能有效的減少突發性事件的發生,降低材料損耗,從而達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2 、提升城市空間面貌
無論是哪個城市,給人們第一印像總是建筑物,建筑物是城市發展的關鍵,是城市空間的主題,也是城市構成的最基本元素。因此,它的空間和樣式直接關
系到整個城市空間和面貌。對于建筑、市政設施以及景觀而言,它們直接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從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因此,在城市建設中,這三個元
素不能隨意建設,更不得隨意排列。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的時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便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充分考慮城市控件軸線和城市建筑物之間的關
系,此外還要對城市周邊環境勁性考察,保證城市建筑風格具有獨特性和文化
性。
3 、促進城市文化的傳播
建筑物不僅是城市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城市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他見證了人們和城市發展歷程,也記載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承載著傳播城
市文化的重要責任。因此,在勁性城市規劃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建筑對城市文化傳播的影響,結合該城市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發展歷史、人們生活和生產
的習慣等因素,充分了解該城市的文化發展,它是應人們的使用需求產生的,所以建筑的設計規劃均是符合該城市的人文、地理以及氣候條件的,不同的時期
會產生不同的建筑,地域的不同也會造成建筑的差異, 它不斷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生產狀態,因此就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城市文化,當不同地域之間進行溝通
交流時,城市文化就隨之傳播出去。
4 、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建筑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但是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生態壞境,尤其是建筑施工過程,包括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都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產
生影響,所以在進行設計規劃建筑方案時,要充分了解城市周圍的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習慣。考察建筑周圍的環境,然后確定建筑場地,景觀環境的設計規劃應
該使人們身心愉悅,建造出來的建筑讓人們感到神清氣爽,這樣的設計規劃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更容易得到人們的好評。
二、有效管理建筑設計方案
1 完善管理機制
建筑設計方案管理應該法制化,規范建筑設計方案管理的過程,使其更嚴格并且制度化。 制度化的完成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完善: 首先, 對運行機制
進行改革,通過法制管理的方法對設計方案進行規劃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其次,健全約束機制,完善違法追究的制度以及項目承辦責任機制;最后,將輿
論監督、群眾監督以及法律監督進行有機結合,避免執法者徇私枉法的現象發
生。
2 嚴格執行技術規范
建筑設計方案管理非常繁雜,其中包括非常多的具體技術標準和相關規范,大部分規范的形成都是經過很多步驟健全和完善的, 比如經過專業人員
和專業部門進行嚴格的科學測算,其次論證,再次進行實地勘探,最后反復修正,因此,規范頒布后往往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不能出現
紕漏,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在進行城市建設項目設計方案的規劃與管理時,堅決否決不符技術規范標準的地方。
3 合理安排時間
按照建筑總體計劃進行安排,設計院有責任制定好出圖計劃,項目部人員以及設計管理人員需要參照計劃協助設計院進行出圖, 出圖過程中需要的設
計條件由他們協助解決,如周邊市政條件、報建報批工作開展要及時、確認階段性的設計成果等,保證設計院的設計環境良好,使設計院能夠按照總體計劃的
時間進行出圖,同時能夠獲得超投資狀況發生時進行設計優化的時間。
4 嚴格審核施工圖
審查單位對施工圖進行審核時往往比較粗略,如只是對施工圖的合法性以及圖紙的規范性等進行審查, 往往忽略圖紙細節上的錯誤、 圖紙各專業之間
的協同、設備參數等問題的審查,所以,一些施工圖雖然通過審核,但是當施工圖紙應用到實際施工時往往存在非常大的設計變更風險。因此,設計咨詢單位
必須在項目建設的各階段積極發揮其設計管理和設計咨詢的作用。
三、結束語
規劃與管理建筑設計方案非常復雜,同時也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項目,需要充分了解項目地區的生態環境、空間環境、風向、日照、歷史文化、水文地質、
生活習慣、交通道路等,同時為了滿足業主的需求,需要整合技術水平和投資規劃條件,從而確定建筑的平面立面、空間和面積等。建筑設計方案的規劃與管理
嚴重影響其質量,進而決定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加強對建筑設計方案的規劃
與管理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 陳寶偉,方案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J],科技傳播,2012年06期.
篇6
關鍵字:城市道路;設計方案;規劃實施
一、城市道路與交通基本概念與特征研究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區域內依據不同道路與設施的功能特征,以交叉與連接的網絡結構分布于不同道路區域的地面交通設施。而城市道路設計與規劃有利于加強基礎交通設施建設,修建城市主、支干路,提高路網密度,有利于改善城市道路網絡。關于城市道路,我們應從“點-線-面”三個層次去展開研究。
“點”即是城市道路節點,重點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或節點;尤其是交通要塞應優先設計。為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可在交叉口設置交通時差信號燈,或改造車道的功能,拓寬交叉口寬度,實現路口的暢通無阻。
“線”即為城市道路各分路段,主要依據各分路段交通運行特征及道路寬度要求,研究各路段的道路設施與交通組織設計。同時結合各路段不同時期的道路特征,合理設置交通組織方案與各通行干道道路寬度,為不同區域道路改造與建設提供參考。
“面”即指城市道路網,即由不同的“節點”與路段交叉和連接而成。城市道路網主要是通過分析城市道路與土地利用特征,和交通運行需求與特征,再依據交通路網評價指標以及路網密度指標,來研究不同區域用地情況和交通布線,以及人流出行效率與交通運行效率。
以這三項指標研究城市道路設計與規劃,有利于我們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探索與規劃城市道路。而進一步了解城市道路的交通特點是進行城市道路設計與規劃的重要依據。首先要把握其交通特點,即生活出行與交通便捷度,一般以有目的、有關聯的出入交通為主體,上下班為交通高峰期。考慮到城市居民出行需要,道路規劃應優先考慮公交專用道。而生活性道路則以人行道為主,考慮到行人的安全有必要實行人、車行道分離,對于支路可視交通情況而定,適當采用“一幅路”或“兩幅路”形式布置人行橫道,有利于居民平面過街。
二、實例分析城市道路設計方案與規劃實施
2.1 工程概況
擬建道路工程位于中部平原地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綜合發展城市經濟為基礎目標,采取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商業用地綜合發展為基本原則,建立城市“民-工-商”共同發展基地。所選用場地為湖南某城市邊郊城區某待建道路場地。沿線筑路材料豐富,運輸方便,有利于外購與內采,通過材料調查與外出勘察、試驗得到基本數據。路段所經處為湘江等水質純凈的天然河流,供應充足可作工程用水所需,沿線電力供應充足,輸電線路布設良好,還可自備發電,以備急需。
2.2 道路設計依據與指標
該道路工程根據我國公路設計與施工《規范》與《標準》,以及經有關部門批準的設計任務書與地質勘測報告來設計道路網。該道路設計的技術指標主要有道路荷載、抗震等級(分別為城市次干路Ⅰ級,BZZ-100,裂度Ⅴ度),限速(40Km/h),路面結構臨界年限(30年),交通飽和年限(15年),停車與會車視距(分別為40m和80m),尤其要注意其路面防滑指標,在竣工驗收階段與設計年限內的擺式儀測定值分別為F0不小于45,和F不小于35,且構造深度TD=0.2-0.4mm,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35.
2.3設計方案
在設計的初始階段,首要任務是對城市道路作基本規劃,主要可分為:平面規劃、縱向規劃、橫斷面規劃與交通工程規劃。而規劃的重點則要從“點-線-面”三個層次去分析,充分考慮道路的長度與寬度,起點與止點,節點與交叉口,坡度與高程,車道劃分(人行道3*2m,非機動車道3*2m,機動車道18m)。而進行交通工程規劃時,則要充分考慮車道寬度與路通控制。因此其設計方案也應從平面,縱斷面,橫斷面與路基結構,及材料與施工要求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規劃設計。
2.3.1 平面設計方案
道路平面設計可依據其基本規劃的坐標體系,設置起點與止點樁號,再根據城市用地實況與交通需要在不同交叉口設置平曲線R=500,對于非機動車道結構要設置擋土墻,在人行道過街位置要設置相應的信號控制燈。
2.3.2 縱斷面設計方案
根據基本規劃,將縱斷面高程定為21.8-22.8米之間,縱坡坡度為0.3258%。
2.3.3 橫斷面設計方案
橫斷面道路標準路段為30米,包括機動車道18米,非機動車道2*3米和人行道2*3米,其中機動車道坡度為1.5%,指向兩側,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則為2.0%,指向道路中線。
2.3.4路基路面結構設計方案
對于路基與路面結構設置可根據表1.1與表1.2的基本參數來設計,具體情況如以下兩表所示。
表1.1 路基結構設計參數表
道路/結構 填方 挖方
車行道 0-80cm,93%;80-150cm,90%;>150cm,90% 0-30cm,93%
人行道 0-80cm,90%;80cm以下,87% 0-30cm,90%
備注:以上皆為管道溝槽回填土要求,上基回彈模量>20MPa,彎沉
根據以上參數分布來處理全線地基時,還要充分考慮各工程路段的地質條件及擬建場地范圍內的土層分布狀況。
表1.2 路面結構設計參數表
路面 水泥砼路面 水泥穩定碎石 路面彎沉值
機動車道 22cm厚,f r=5.0 M Pa 30 cm厚,5:95 L g
非機動車道 18cm厚,f r=4.5 M Pa 20 cm厚,5:95 L g
人行道 6cm厚彩色步磚+2cm
M10水泥砂漿座漿 15 cm厚,5:95 /
備注:砼用42.5硅酸鹽水泥,水泥穩定飽和壓強度>3.0 M Pa
根據以上參數,配置相應材料時,還要進行相應的物理化學指標合格檢驗,對應的水泥、集料、砂料進行配比試驗要符合合成級配要求。
2.4規劃實施
2.4.1 公交站點與交通工程的設計與實施
公交車站點多設在離路口較遠的地方不方便乘換,直流通行的道路設計 , 可使 十字路口的公交車站點可以其正中間的路邊上 在垂直交叉處用階梯式人行道上下南北連接;同時也可通過轉盤式人行道連接任意一個生活區 。
2.4.2道路交通工程設計
道路交通工程設計應采取“ 交通分離,交通流控制與調節 、 均衡布局 , 按交通流性質進行疏導”的原則,一方面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合理組織城區與單向道路交通,禁止停車路段,設置限速路段;另一方面借助道路交通工程技術設置過街信號燈、無障礙通道、中心安全島,以及錯位過街橫道線 ,使道路交通設計更為人性化。
2.4.3交通組織設計與實施
交通組織設計第一步是對擬建場地進行交通分析,包括人行過街、調頭、公交車站、道路開口等的間距,且依據相關設計規范,人行橫道間距可為 250-300m,主干路上開口間距應不小于 300m。
2.4.4實施道路與休閑廣場一體化
在城市用地高度緊張的今天 , 市民的生活空間變得越來越擁擠 , 城市的綠地 、景觀太少 , 對人們的心理會產生壓抑感。可在一些非人群聚散地區或靠近市民生活區的人行道上,在滿足寬度的條件下,設置小型甚至是微型的休閑廣場。
2.4.5無障礙設計與實施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規定在城市道路設施中應設計緣石坡道,和提示盲道等人性化道路設施。在城市綠化帶設置寬度為0.5m的盲道,轉折點處設計相應的提示標示,圈圍危險物和障礙物,便利殘障人士通行;同時對于人行道緣石坡道部位應根據其不同類別分設坡度為1:12或1:20的緣石坡道,保持人行道平坦暢通。
2.4.6道路環境設計與實施
道路環境設計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通過道路布局、建筑特色與景觀風貌形成美觀的空間組合,以及對道路路面結構、綠化、主體色彩等設計,使其相互協調、和諧美觀,以提升整體環境水平。
三.城市道路路網規劃方案評價體系
城市道路網的設計規劃涉及到路網密度、交通運行效率、非直線系數與道路使用率等等指標;而路網密度反映了城市道路覆蓋面積,反映不同等級城市道路的平衡程度,是最重要的指標。而本工程屬于支路網建設還要以所在區域公共交通覆蓋程度以及居民出行效率作為參考指標,建立評價體系檢驗該方案的可行性與優越性。根據所設計的道路特征對路網的使用值進行匯總如下表1.3所示:
表1.3 城市道路網絡密度指標使用值表
城市用地類型 研究對象 公交運行密度 道路網密度 備注
居住用地 公交停靠站覆蓋范圍、居民出行可容忍時耗及其在該區域內出行特征 4.5 13-14 一類住宅
用地
工業用地 公交線路服務范圍、平均站距、工業占地面積 4.5 16-17 二、三類住宅用地
商業用地 商業建筑基本尺寸、公交線路平均站距、居民出行特征 6.67 14 大型商場、寫字樓,建筑密度高,占地面積大
6.67 19 中小型商場、寫字樓,建筑密度低,占地面積小
根據上表使用值對比國家規范標準判斷達到了各道路模塊用地標準,,也較適合擬建范圍內居民生活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居民出行容忍時間,說明該設計方案是可行且具備一定優越性的。
參考文獻:
篇7
當今世界,網上交易市場已成為商場上角逐的主要焦點。網絡發展的大勢所趨決定了企業若不加入互聯網就會被市場淘汰。經過調研,某企業正處在高速成長期,業務涉及食品生產、酒店經營、房地產年多個領域,企業客戶遍布全國甚至國外,而現有網站僅是靜態網站,對促進擴大銷售沒有幫助。
在這種背景下,經過充分的調查和論證,該企業于2013年立項,開發基于.NET的企業級網站,不僅要達到宣傳企業,建立企業形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擴大銷售,并與潛在客戶建立商業聯系。
1 系統分析
1.1 企業信息系統調查
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公司領導意識到利用互聯網宣傳和樹立企業形象,宣傳企業產品,銷售產品是刻不容緩的。企業在2007年了第一版企業門戶網站,但網站是靜態的,只實現宣傳企業、企業信息的功能,完全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不能進行公司信息(新聞、公告等)的動態維護,缺少網絡用戶與公司的交流功能,缺少在線投票功能,缺少用戶在線的詢價和下訂單功能等。但企業硬件方面的設備還可繼續使用。
1.2 系統需求
通過分析,用戶的需求概括為以下幾點:
1) 網站用戶根據權限不同,分三個等級:普通用戶,注冊用戶,網站管理員:
普通用戶,只能瀏覽公司簡介、新聞、公司公告、產品信息、購物指南,可參與投票及參加企業招聘等基本功能。
任何一個普通用戶都可申請成為網站的注冊用戶,注冊用戶除享有普通用戶享有的所有功能外,還可維護自己的信息,給網站留言,并進行產品的在線訂購。
管理員擁有所有的權限,對網站進行全面的維護和管理;提供企業信息,和用戶在線交流;回復用戶留言,維護留言板;查看用戶信息;維護產品信息,處理在線訂單;和維護網站公告和企業新聞等。
2) 網站功能需求:
①查詢功能:查詢產品信息、公告新聞、招聘信息、留言主題等。
②在線留言功能:客戶留言,管理員維護留言,客戶和企業的實時對話。
③投票功能:管理員根據企業需要,設置投票主題,用戶進行投票,方便企業更好的了解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等。
④招聘人才,收集應聘者信息功能:網站展示招聘崗位及要求,用戶在線填寫個人信息供企業篩選。
⑤新聞和公告功能:新聞和公告,分為內部和外部兩部分。內部員工和外部用戶能瀏覽到的新聞和公告應有所不同。
⑥在線訂購功能:注冊用戶在線瀏覽產品信息,與銷售人員在線溝通產品及訂購細節,完成在線訂購。
3) 網站性能需求:
①客戶端運行在Windows平臺下,系統應有一個較友好的GUI。
②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能夠應對大量客戶的并發訪問;能夠應對企業的發展便于更新和升級。
③實用靈活性:系統要適合用戶的需要,滿足用戶使用的功能需求;要與企業外部的信息系統跨渠道連接,如與銀行、認證、郵遞、行政管理等。
④簡易可靠性:采用成熟先進的軟件開發技術,提供高效的運行環境和開發工具,使用可重用組件技術,避免對系統復雜的基礎結構的開發工作,減少繁雜瑣碎的重復性代碼編寫,用比較容易掌握的技術,最少的投入和工作時間,開發出安全、可靠的系統。
2 系統目標
根據上面的分析,本網站在系統的設計、開發和實施中應遵循四個原則:實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以及易移植性和擴展性。在這四個原則的思想指導下,提出系統的功能目標和性能目標如下:
2.1功能目標
根據現有網站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發展現狀的要求,在現有條件的支持下設計出系統的功能目標如下:
1) 用戶登錄、注冊: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權限;2) 企業基本展示:對企業的基本信息進行介紹;3) 新聞展示:企業新聞,分為面向外部和內部;4) 公告展示:下發企業的通知公告,分為面向企業外部和內部;5) 留言板:方便企業與用戶交互;6) 投票功能:針對某些問題,獲取有意義的意見和決策依據;7) 站內搜索功能:提高用戶查找的效率;8) 詢價預訂:注冊用戶可在線下訂單;⑼系統后臺管理:管理員維護網站。
2.2性能目標
1) 準確可靠:要求各種數據準確無誤。
2) 安全:對于公司的機密信息,如客戶檔案、供應商信息、進貨數據和銷售數據等,只能由相關的人獲取,其他無關人員不能獲得。
3) 響應速度快,界面友好:正常情況下,用戶在使用中應該保證系統運行的速度較快,方便用戶的輸入與瀏覽。
4) 通用性、實用性強,操作簡單方便。
5) 便于擴展維護:公司的下步目標是建立功能較完善的內部網站,新系統要能與將來的內部網站集成銜接。同時新系統應具有較強的管理維護功能。
3 系統規劃設計
3.1 關鍵技術
系統基于.NET平臺開發。微軟公司.NET 平臺的全稱是 Visual Studio.net Enterprise Architect(企業架構),其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級的應用程序解決方案。.NET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組件化的開發思想,它將對資源的訪問和復雜的商務邏輯都封裝在自己提供的組件模型中,通過組件向表示層提供接口,實現組件的復用。
采用 SQL Server 2008 作為后臺數據庫。SQL Server 2008 是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高性能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其工具豐富,功能全面,性能優良,操作簡單。支持企業級數據庫,支持大量用戶同時訪問,支持用戶同時處理多處數據源,支持分布式查詢。
3.2 系統規劃
根據對系統的需求和功能分析,站在系統開發者的角度來闡述這些需求,即對系統進行規劃,將系統規劃為10個子系統:
1) 公司簡介子系統:向所有用戶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包括企業信息、組織結構、設計能力、工藝設備、企業榮譽、質量管理、專利產品等。管理員登陸后臺管理系統,可維護這些信息。
2) 新聞子系統:管理員通過該模塊添加、修改和刪除新聞。根據登陸權限新聞又分為外部和內部新聞。外部新聞面向用戶;內部新聞面向公司內部人員。內、外新聞統一管理,管理員在添加或修改時,選擇新聞類型即可。內外部新聞在公司內網主頁或外網主頁上只顯示最新五條,可通過“更多”鏈接查看其它新聞,點擊新聞標題顯示新聞的詳細內容。
3) 公司公告子系統:公告分為內部和外部公告。具有添加、修改和刪除功能,內、外公告的管理采取統一管理的方法。
4) 產品展示子系統:用于展示企業產品,附每種產品的簡介。管理員進入后臺管理,可添加、修改和刪除產品信息。經過維護的產品信息將在網頁上實時更新。
5) 留言板子系統:注冊會員可針對任何問題留言。作用是向社會公眾提供與公司進行交流的窗口;管理員可維護留言板(刪除一些不合適在網上的留言)。用戶無權對自已提交的留言進行刪除。
6) 招聘子系統:用戶了解企業招聘信息,在線填寫自己的應聘信息。
7) 投票調查子系統:針對用戶的要求,調查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等。
8) 在線訂購子系統:注冊用戶把欲購產品放入購物車,在線下單購買。如不想購買,可清空購物車。管理員在后臺收訂單,將訂單移交給銷售部門。
9) 搜索功能:考慮到企業產品型號的多樣性,添加對產品的搜索功能。
篇8
關鍵詞: 居住區;場地區位;場地分析;規劃控制條件;戶型設計
1 項目規劃及建筑方案設計總體概況
1.1項目概況 隆海?聚龍灣居住區項目位于山東省膠南市瑯琊臺風景區,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北依車輪山,南鄰龍灣海水浴場,遠眺瑯琊臺主景區,西側距離濱海大道約一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該項目由青島隆海集團有限公司瑯琊臺度假區分公司開發建設。工程占地約675畝,擬建設高品質的綠色生態海景住宅。其中還包括企業會所、人工沙灘、沿海岸線游艇碼頭、小區幼兒園、沿街商業、主題迷你型酒店等輔助小區配套設施。在滿足改居住區人業主提供“第一居所”這以基礎之上,以豐富多樣的配套設施為業主提供“第二居所”。
1.2 基地背景(歷史典故) 瑯琊臺風景區有這樣一個歷史典故:秦始皇3次登瑯琊,一住數月,從內地遷來3萬戶百姓,修筑起瑯琊臺,并刻石紀功。瑯琊臺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女東渡日本的啟航地。
所以,瑯琊臺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書,是瑯琊文化的一個重要凝聚點,是學者文人訪古探幽尋夢的地方。1994年以來,中國徐福會多次在這里舉行全國和國際徐福學術研討會及徐福遺跡探訪活動。膠南市人民政府年年在這里舉行紀念徐福東渡日本的慶典。
或許,這樣瑯琊臺本身所具有的這樣一個歷史典故同該居住區總體規劃和單體建筑設計并沒有太多直接的聯系。但從不論是把它作為一場地本身的文化背景,還是售樓時的一個小噱頭,也都會給該居住區增光添彩。
1.3 基地區位及現狀條件 項目基地區位分析:基地位于山東省膠南市瑯琊臺風景區,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北依車輪山,南鄰龍灣海水浴場,遠眺瑯琊臺主景區,西側距離濱海大道約一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1.4 規劃控制條件
①用地性質:居住用地。
②用地面積約675畝,合計45萬平方米。
③建筑用地分為三塊用地。其中A地塊88畝,合58808.45平方米;B地塊62畝,合41578.86平方米。A,B地塊容積率小于0.4,建筑密度小于35%,綠地率大于40%;C地塊525畝,合349988.08平方米,容積率1.0,建筑密度不高于30%,綠地率不低于35%,建筑限高40米。
1.5 每套戶型建筑面積參考
①雙拼別墅住宅300~500平方米;
②聯排別墅住宅250~300平方米;
③疊拼別墅住宅170~250平方米;
④多層住宅85~140平方米,宜布置花園洋房形式;
⑤個別景觀等比較好的位置可布置較大建筑面積的別墅戶型;
⑥居住區會所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左右;
⑦每種戶型所占小區建筑面積整體比例由設計單位根據規劃布局拿出初步意見后共同研究確定。
如圖2所示,根據任務書所擬出的基地規劃控制條件,左邊兩塊面積較小的基地所要求的容積率也較小,所以在方案總體規劃和戶型產品設計時,主要考慮布置雙拼別墅和聯排別墅,層數均為三層,且多以平屋頂為主。這樣利用基地本身的高差變化以及對原有基地的改造(挖土方,填土方,加墊半地下車庫)等方式,爭取達到景觀價值的最大化,使得后一排的別墅可以越過前一排的屋頂看到海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海景別墅”。
然而第三塊較大的基地(最右)要維持容積率1,則需要考慮布置多層(六層)和小高層(八層,十二層)。但在銷售價值上來說,多層和小高層的售價較別墅的售價低,因此針對這一點,我們給出的方案是在現有路以北的小地塊布置多層和小高層;在現有路以南的大地塊全部布置別墅。讓經濟效益價值高的別墅能盡可能多的看到海景以及盡可能多地擁有開闊的視野;然而在布置多層和小高層的地塊,部分樓層必然會有所遮擋。對此,個人覺得可以通過小區內部造如較為常見的庭院,綠化以及公共活動空間;再者,可以通過布置沿街商業或者商業內街,主題風情街等方式來彌補此地塊較為次要的地理位置,較少的開闊視野和海景視線這一缺憾。
2 前期基地分析
2.1 基地高程分析
如圖3所示,整個基地呈北高南低,從北至南逐漸變低的走勢。最低點即海平面標高為0,最高處達40米。建筑紅線內部最高處標高34米,最低處9米,紅線內的基地亦呈北高南低的走勢。
根據地形的起伏變化,可得知在基地的北部宜布置多層和小高層,南向沿海最近處宜布置雙拼別墅(經濟效益最大化,景觀視線最優化),中間則適合布置聯排別墅和疊拼別墅。
2.2 地形剖面利用和改造
圖4為基地地形剖面圖,可以看紅線內部的基地北高南低,最高處和最低處的高差為20米左右,這個高差對于整個基地的尺度來說,是相對比較平緩的。這樣的基地條件在布置住宅時會導致住宅之間的視線遮擋,即后一排別墅被前一排別墅屋頂所遮擋,看不到海景,沒有開闊的視野,如圖5所示。
這是右邊基地的一個現狀剖面圖。假設我們把擬設計的幾種類型的別墅,即雙拼,連排,疊拼以及基地北部的六層和十二層住宅。將這幾種戶型畫出剖面圖,每一種戶型作為一個小體塊放在基地上面,在滿足青島市日照間距規范(遮擋建筑的長邊與被遮擋建筑相對時,其日照間距系數不小于1.6)前提下,可以粗略地統計出這個基地剖面上面,處于用地紅線中部的地形走勢從南至北逐漸變高,但走勢較為平緩,因此放在其上的五棟聯排別墅幾乎都被前一排的屋頂所遮擋而看不見海景。多層住宅有一半以上的戶數被遮擋而看不見海景,沒有開闊的視野。因此,對原有基地的改造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較好方案。
圖6是經過改造后的地形以及其上的戶型布置方式。具體改造方式如下:①最靠海一排的雙拼別墅基地下填土方,使其墊高半個層高;②第二排連排別墅基地下填土方,使其墊高半個層高;③第三排至第五排各自設計層高為2.8米的半地下室;④第六排連排別墅和第七排疊拼別墅設計可合用的半地下室;⑤第八排六層公寓和第九排12層公寓設計可合用的半地下室;⑥第十排12層公寓設計層高為2.8米的半地下室。
經過以上幾種地形改造方式以后,可以粗略地統計出:增加兩棟聯排別墅共8戶可看到海景,增加兩層多層住宅共十戶可看到海景。
因此,對于原有基地高差的改造(挖土方、墊土方、設計半地下室或者全地下室墊高戶型的標高),是解決原有地形各種類型的戶型前后排相互遮擋的較好的有效方式。
2.3 用地等級分析及戶型成品分類
2.3.1 用地等級分析
通過對基地的各個地塊進行景觀,朝向,噪音干擾,建筑視線干擾四個方面分析,把基地按照土地價值的高低分為四類用地:①第一類用地靠海最近,擁有最好的景觀視線,視線無遮擋,基本無噪音干擾,第一類用地主要考慮布置雙拼別墅;②第二類用地靠海較第一類用地稍遠,用地內有水系景觀,景觀較好,視線稍有遮擋,第二類用地主要考慮布置連排別墅;③第三類用地景觀河朝向都更為次一些,視線有遮擋,有噪音干擾,第三類用地考慮布置疊拼別墅;④第四類用地在現有主干道附近,景觀和朝向都較差,建筑有遮擋,噪音干擾較大,第四類用地主要考慮布置多層(6層和8層)和高層(12層)公寓。
這四類用地分析將用于之后的戶型成品設計,而基地南面的海景和基地中的三條水系(可改造為水景),則是用地分類和之后的戶型成品設計的一個重要考量的依據。
2.3.2 戶型成品分析
基于之上用地等級分析相對應,戶型成品分析圖(圖7)主要是表達各種類型的別墅戶型以及多層和高層的分布情況以及戶數的多少:
①紅色塊代表雙拼別墅,布置在靠海最近,視線無遮擋的基地,也是整個小區價值最高的戶型;
②黃色塊代表連排別墅,有3連排,4聯排,5聯排不等,價值較次于雙拼別墅;綠色塊代表疊拼別墅,1-2層為一戶,3-4層為一戶;
③紫色塊和藍色快分別是12層公寓和六層公寓,赭石色代表8層公寓,分布在基較次要的位置。
規劃及建筑方案要求:
①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布置應滿足《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試行)的要求;
②戶數與車庫(車位)數量比例可按1:1.2設計;
③住宅日照間距系數按1.6設計;
④采暖采用天然氣爐供熱方式;
⑤設置太陽能供應熱水系統;
⑥設置小區配電室,供電半徑不宜大于400米;
⑦考慮燃氣調壓站、污水處理站規模及位置;
⑧考慮垃圾排放設施;
⑨別墅住宅每戶宜設置地下室;
⑩考慮綜合管網(電、通訊、給排水、燃氣)的擺放布置。
3 人工沙灘設計
無可厚非,沿海人工沙灘的設計好壞是考量整個小區規劃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素。基于整個基地依山靠海的地理優勢,要提升整個居住小區的品質,關鍵也在于沿海沙灘的設計。現有基地上,海岸線附近是當地居民的鮑魚池和海鮮養殖場,這也可以客觀地反映出當地氣候,水質都是相對較好的。這里,我們在考慮沿海人工沙灘的設計時,考慮了保留部分的鮑魚池,而非全部改造。有所保留,在于保留場地原有的氣息,起一個新舊過渡的作用,如圖8所示。
圖8為景觀分析示意圖,紅點所在的位置標出了具體的做法。
3.1 白色塊區域是原有場地的養殖場,我們將場地這部分的鮑魚養殖場,連同基地海岸線最東邊的鮑魚養殖場一并保留了下來,保留原有場地的歷史氣息。
3.2 圖中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做法:人造沙灘和人造沙灘游泳池;海邊會所以及海邊棧道。海邊棧道在空間形態上似連非連,和每個人造沙灘和人造綠化景觀相互呼應。海邊會所所起到的功能作用和小區內會有大致相同,只是商業性稍強。這樣看來,整個沿海人工沙灘的設計與小區規劃在空間上相近但在功能上相聯系,兩者都是一個成功的沿海生態居住區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4 結語(總結與反思)
①本篇論文內容著重在于建筑方案設計前期場地分析以及規劃。參與這次項目,讓筆者學會了在場地規劃和建筑設計的同時理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過程。從最開始的認識場地、分析場地,到產品設計、總體規劃,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筆者認為,一個好的居住區規劃是讓這個規劃方案本身能夠經得起各方面的考量和討論,并且能夠有足夠的彈性空間去改進和提升。
②論文寫于此,希望個人在接下來的參與該項目的過程中,能夠用之上的理性的思考方式學習和提升。并且也能有這樣好的機會以論文的方式將自己參與項目的部分總結出來已供老師評閱。
注:
本文所引圖均為作者自繪.
參考文獻:
[1]呂俊華,彼得?羅,張杰.中國現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劉先覺.現代建筑理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3]周儉.城市住宅規劃原理[M].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篇9
關鍵詞:WLAN 寬帶接入 設計規范
中圖分類號:TN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10-0026-02
1 背景及意義
2008年中國3G牌照正式發放,伴隨的是電信業的重組,中國電信業形成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三家全業務運營商,電信業進入了全業務競爭時代。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移動通信與固定通信快速融合,互聯網在網絡、終端、內容應用上快速融合,這些因素都促進了新業務及新應用的發展。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WLAN無線寬帶網絡系統還不完善,用戶對WLAN感知度還不夠高。隨著互聯網業務需求量不斷加大和業務類型的不斷增加,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WLAN網絡的覆蓋、家庭寬帶的普及,同時,對一些重點區域的廣覆蓋,有助于提升網絡質量,抓住無線寬帶市場中的價值用戶,為運營商在無線寬帶市場競爭提供有力的支撐。
2 網絡現狀分析
經過十余年的飛速發展,WLAN技術已經歷了三代技術的更迭。第一代WLAN網絡主要是采用FAT AP(即“胖”AP),每一臺接入點都要單獨進行配置,這樣組網費時費力且成本較高;第二代WLAN網絡引入了無線網關功能,但還是不能集中進行管理和配置;第三代WLAN網絡采用無線網絡控制器AC和FIT AP(即“瘦"AP)的架構,對WLAN設備的功能做了重新劃分,將密集型的無線網絡的安全處理功能轉移到集中的WLAN網絡控制器中實現,同時加入了許多新功能,諸如AP間自適應、無線網管、射頻監測、無縫漫游以及服務質量控制,使得WLAN的網絡性能、網絡管理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雖然近年來WLAN組網方式正飛速發展,但是現網中依然存在著種種問題。
2.1 WLAN頻率干擾問題
WLAN在ISM頻段的2.4G頻段雖然有十四個可用的信道(中國目前放開十三個),由于WLAN使用的是20M頻段,因此每個信道實際共占用了五個信道的資源,所以總共只有三個不相干的信道可以同時使用,例如(1、6、11),(2、7、12)組合等。目前在運營商方面多使用的是(1、6、11)的信道組合,三大運營商之間也都使用該信道組合,目的是為了方便今后信道的統一規劃。比如同一個熱點,若是三個運營商同時部署,那么(1、6、11)的組合就不夠使用,出現同頻、鄰頻的問題嚴重,嚴重影響了WLAN網絡的建設與實際的使用,客戶投訴量大,網絡維護也十分麻煩。
2.2 過覆蓋、弱覆蓋問題
對運營商而言,WLAN網絡中每個AP覆蓋范圍是一個連續的,成片的覆蓋,他們期望做到蜂窩連續無縫覆蓋的目的。因此通常以熱點為單位來建設一個WLAN網絡,一般的熱點包括一棟樓、幾個小樓、幾層樓,幾片連續的空曠場所等,這些都有一個連續覆蓋的特性。由于各種原因,部分位置信號因地勘不足、功率過大、設計缺陷、施工不當等問題導致了多個AP覆蓋到同一區域;或者有些區域因阻隔、施工不當或設計不當等因素,導致目標區域信號場強低于邊緣值(如-75dBm)。怎么解決過覆蓋、弱覆蓋的問題,同時又保證運營商WLAN網絡的建設及覆蓋的質量,成為了WLAN組網的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
2.3 容量問題
一個AP所能覆蓋的區域里,用戶之間是互相競爭使用同一網絡信道資源來傳輸數據的。當用戶少時,競爭有限,不過用戶多且數據量大時,競爭將會十分激烈,大量的信息將因沖突導致丟失,無線信道的有效帶寬也將下降。所以為了保證一定的用戶體驗,就需要對一個AP能同時支持的用戶數進行控制。
2.4 AP維護問題
移動網絡一個中級的地市預計AP數量達數萬,面對如此巨大的AP數,作為網絡建設者和維護者,怎么對AP進行管控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雖然每個AP都可以通過AC進行集中化管控,但這需要在一切通訊順暢的三層網絡的基礎上來進行管理的,并且還要求AC和AP之間沒有軟件故障。若遇到三層網絡有問題,或AP出現故障,那么這對運維者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除上述問題以外也有AP覆蓋范圍較小,多家運營商共址共建等問題有待解決。
3 WLAN網絡結構及接入方案設計規劃
3.1 WLAN網絡結構
WLAN基站寬帶接入系統主要由WLAN終端設備(WLAN網絡卡)、WLAN接入點設備(AP/BS)、接入控制點(AC)、PORTAL服務器、RADIUS認證服務器、用戶認證信息數據庫等組成。系統網絡結構如(圖1)(本圖例采用PTN網絡接入)所示:
3.2 WLAN寬帶接入方案設計規劃
通過對現網中發現WLAN網絡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研究,在做WLAN寬帶接入方案設計時利用所掌握的WLAN組網知識解決或避免這些網絡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WLAN寬帶接入方案設計規劃。WLAN寬帶接入設計規劃有以下六個方面組成:
(1)初步調研及勘察:調研及勘察目的是篩選、確定覆蓋目標,確保WLAN基站建設的有效性。(2)選擇組網方式及覆蓋方式:WLAN主要在公共數據業務集中區域提供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服務,以目標覆蓋區域場景特點,結合WLAN的性能及已有的網絡資源,考慮選用以下五種覆蓋方式:AP直接覆蓋室內、AP直接覆蓋室外區域、小型分布系統覆蓋、接入室內分布系統、室外AP覆蓋室內。(3)進行頻率規劃:WLAN使用頻段(2.4GHz和5.8GHz)是公共的開放的。因此私人、企業和各大運營商都在廣泛使用,所以不可避免會出現頻率干擾的問題;并且常用的2.4GHz頻段互不干擾的子頻點只有三個,因此頻率的合理規劃對于穩定系統性能及提高網絡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進行鏈路預算:以上步驟已經確定WLAN的覆蓋方式和所使用頻率,接下來是根據覆蓋區域無線環境進行鏈路預算。鏈路預算是指通過計算功率在線路和空間中的損耗,確定發射功率、接收功率,以及進一步估算覆蓋范圍和所需的AP數量。(5)進行容量規劃:鏈路預算時可對AP數量進行簡單估算,然后容量規劃主要是從網絡設備性能、用戶分布情況和目標覆蓋區域環境等方面出發,估算出滿足用戶需求的AP數量。(6)選用設備及最終確定組網設計:通過分析覆蓋區域環境、目標人群分布及組網方式等情況,選取適合的設備類型和設備配置。其中需要選擇的設備類型有AP、AC等,需要配置的設備有AP、AC等設備的數量及位置等。經以上六個步驟最終能完成此設計方案。
3.3 理論分析及技術規范
3.3.1 WLAN網絡設計采用標準
WiFi/WAPI:組網時贏選用支持WiFi/WAPI標準的網絡設備。
3.3.2 WLAN網絡設計采用工作頻率及應用原則
(1)802.11b/g。
WLAN 802.11b/g在ISM頻段的2.4G頻段,頻率范圍為2.40-2.4835GHz,帶寬共83.5M,被劃分成13個子信道,其中互不干擾的信道有3個,每個子信道帶寬占22MHz。一般情況下,建議采用1、6、11頻點。子信道分配如(圖2)所示,信道配置頻率如(表1)。
(2)802.11a。WLAN 802.11a工作在5.8GHz頻段,頻率范圍為5.725GHz-5.850GHz,帶寬共125MHz,被劃分成5個信道,每個信道帶寬為20MHz。各個信道之間互不重疊,均可使用。
(3)802.11n。WLAN 802.11n向下兼容802.11g、802.11a,能同時支持2.4GHz和5.8GHz兩個頻段,兩頻段的信道數量分別與802.11g和802.11a的信道數量一致。802.11n技術還能支持將相鄰的兩個20MHz信道捆綁成一個40MHz的信道使用。兩個相鄰的20MHz信道綁定后,兩個信道一為主帶寬,另外一個為次帶寬,收發數據時既能40MHz的帶寬工作,也能單個20MHz帶寬工作。
3.3.3 鏈路預算
(1)室外自由空間傳播模型。室外開放空間可以采用自由空間傳播模型進行鏈路運算,自由空間電磁波的傳播路徑的損耗符合:,其中:自由空間損耗(單位:dB);d:傳輸距離(單位:Km);f:工作頻率(單位:GHz)。
(2)室內衰減因子模型。室內環境可選取衰減因子模型作為室內無線傳播模型進行鏈路運算,其表示式為:
,其中:=20lg(4Πd0/λ),一般取=1m,當頻率為2.45GHz時,取值為40dB;n:為衰減因子,根據傳播環境而定;FAF:為附加衰減因子,指因樓板、隔板、墻壁等阻擋引起的附加損耗。
在應用中2.4GHz設計時一般以不穿透墻或僅穿透一堵墻為宜,5.8GHz多以視距傳播為主。
3.3.4 網絡容量需求分析
應根據服務對象的特征確定業務模型及網絡容量需求。用戶數和帶寬需求計算可參照以下公式:
總用戶數=人數×業務滲透率×市場占有率
并發用戶數=總用戶數×在線率×并發率
最終的用戶規模應在滿足規劃期需求基礎上預留余量。
4 預期目標
篇10
關鍵詞: 校園網網絡規劃設計網絡安全管理需求設計特點
一、 校園地理環境
我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南區為教學區,包括:三棟教學樓、一棟圖書館、一棟教師辦公樓、一棟教工宿舍、兩棟學生宿舍;北區為實訓中心,與南區相隔一條街道,包括:南北兩棟實訓樓。
二、校園網功能需求
學校是以現代化手段培養人才的地方。為了更好地使計算機及其網絡在輔助教學、教學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我校計劃在校內建立校園網,并與國際互聯網相連。
校園網的信息點應該普及兩個校園區所有教學樓的教室,實訓中心的電腦室、實訓室,教師辦公樓,圖書館,宿舍樓等,同時教室辦公樓應該提供無線網絡接入。校園內每個信息點的電腦都可以相互訪問,實現廣泛的軟件、硬件資源共享;同時每個信息點的電腦都能接入互聯網,提供基本的Internet網絡服務功能,如電子郵件、對外個人主頁服務、ftp服務、域名服務等。
三、校園網網絡規劃設計
1.綜合布線結構
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各棟建筑物到網絡中心的距離,以及數據的流量,采取光纖+超五類綜合布線系統。
(1)主干網。網絡中心在圖書館四樓,對于南區教學區,因為每棟樓到網絡中心都在400米左右,所以每棟樓的交換機都用12芯的室外多模光纜與網絡中心的核心交換機連接;而北區實訓中心因為離網絡中心太遠,南北樓的交換機用12芯的室外單模光纜與網絡中心的核心交換機連接。主干網是由光纖構成的1000M網。
(2)樓內網。每棟樓的交換機都放在四樓中間的一間房間里,各個信息點到交換機的距離都在100米內,樓內的布線用超五類線,為每間教室、實訓室、辦公室等提供兩個信息點。樓里面則構成10―100M的網絡。
2.設備選型
網絡設備必須在技術上具有先進性、通用性,必須便于管理、維護。網絡設備應該滿足學校現有計算機設備的高速接入,應該具備未來良好的可擴展性、可升級性,保護學校的投資。網絡設備必須在滿足功能與性能的基礎上價格最優。網絡設備應該選擇擁有足夠實力和市場份額的廠商的主流產品,同時設備廠商必須有良好的市場形象與售后技術支持。
根據多方面的考慮,我們確定選用華為三康的設備,路由器用MSR30-40,防火墻用F-1000A,核心交換機用S-7506,各棟樓的接入交換機用E-126A。這些設備完全滿足校園各種功能需要,同時也滿足未來擴展的需要。
3.Internet接入
根據對全校總出口流量的估算,為確保內部網站和外部網站的連接暢通,我們用電信20M帶寬的光纖專線接入,有一個Internet固定的IP地址,所有計算機都通過NAT(網絡地址轉換)進入Internet。
4.VLAN規劃
VLAN為虛擬局域網,它有如下優勢:抑制網絡上的廣播風暴;增加網絡的安全性;集中化的管理控制。基于這些優點,我們按照各棟樓的不同情況對交換機進行VLAN劃分,具體是:VLAN1―設備管理、VLAN10―圖書館、VLAN11―教師辦公樓、VLAN12―實訓中心南、VLAN13―實訓中心北、VLAN14―4號教學樓、VLAN15―5號教學樓、VLAN16―1號教學樓、VLAN17―教工宿舍。
5.路由規劃
核心三層交換機S-7506實現VLAN之間的相互訪問。對于三層交換機來講,所有VLAN(網段)都是直連的,因此只需要啟動路由,而不需要設置額外的靜態或動態路由條目。我們在S-7506中創建VLAN 10至VLAN 17,并把與接入層交換機光纖連接的光纖端口添加到對應的VLAN中,同時給VLAN端口添加對應的網關IP作為虛擬端口的IP地址,實現整個校園網不同網段之間的相互訪問。
6.無線接入
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及利用網絡軟硬件的資源共享,是校園網為教學服務的一大特點,我校教師每人配備了一臺手提電腦,手提電腦接入校園網,采取無線接入的方式。
構建“無線漫游”接入區,在辦公樓放置三個TP-LINK841無線路由器,SSID都是BanGong,頻道則分別為1、6、11三個互不干預的頻道,不加密碼是開放式,開啟DHCP,地址池IP為192.168.1.50/24―192.168.1.200/24,這樣教師可以很方便地接入到校園網。
7.開放計算機機房
學校內有大量的各種各樣的開放式機房,是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場所,通常這些計算機連成一個局域網,除具備一般的互訪外,通常還要求這些計算機能夠訪問到Internet。為滿足教學要求,我們作了如下規劃:(1)IP地址用私有C類192.168.0.0/24。(2)實現Internet訪問,實際上是一個局域網PC如何共享上網的問題。在每一個機房部署一個信息點,相當于Internet出口,用服務器的方式通過信息點接入校園網,從而實現訪問Internet。
8.對外站點
對于一些外部站點的問題,通常放置在DMZ區內,DMZ區的安全等級高于外網,低于內網,防火墻的默認規則是允許安全等級高的訪問安全等級低的,禁止安全等級低的訪問安全等級高的。因此,防火墻不需要設置規則就可以實現內網訪問到DMZ區,但外網不能訪問到DMZ區。對于學校來講,WWW站點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外信息,必須讓外網能夠訪問到,為了到達這個目的,可以在防火墻上添加一些規則,開放DMZ區所在服務器的IP,以及相應的端口。在DMZ區放置學校的服務器:郵件服務器、WWW服務器、數據服務器、文件服務器。
四、網絡安全及管理需求
校園網是巨大的資源中心,存放著各方面的信息資源,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同時,校園網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有不同的人員在校內或校外訪問它,因此,校園網的建立不僅是網絡硬件和應用的建立,還應該特別重視校園網的安全問題。網絡安全是一個體系結構,涉及整個辦公環境的各個方面,包括人員和設備,信息的駐留點,以及沿途經過的各個中間環節,從物理層到應用層都要小心對待。
1.設備級安全
包括網絡中所有可管理的網絡設備、服務器和網管工作站的安全。設備級安全是網絡的第一道屏障,嚴格限制能夠遠程管理(包括Telnet方式和Web方式)網絡設備的IP地址列表,必要時關閉部分或全部遠程管理功能;對于核心網絡設備,如骨干交換機和路由器,建議不設遠程管理IP地址。
2.傳輸級安全
指敏感數據在傳輸線路中防止中途竊取或修改的安全性。解決辦法包括室外線路盡可能采用無輻射抗干擾的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室內明線使用屏蔽雙絞線,中心機房加裝屏蔽網,對遠程傳輸的信息進行加密等。
3.網絡層安全
是網絡安全設計中的重要一環。網絡層攻擊是黑客最常用的攻擊方式,如外部入侵。對付這種攻擊方式最典型的解決方案是使用軟件或硬件防火墻進行內外隔離,同時內網采用保留IP地址,訪問外網時進行NAT轉換(網絡地址轉換)。除了防止外部入侵外,也要注意防止內部的越權訪問和故意破壞,一般在VLAN之間進行訪問控制。
4.應用級安全
包括防病毒和認證體系。近年來病毒多如牛毛,如:熊貓燒香、ARP地址欺騙等。對于病毒問題,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安裝網絡防病毒軟件,修補系統漏洞。同時也要防范因內部人員不經意或故意“環路”,形成的“網絡震蕩”,解決辦法是設置交換機STP協議(生成樹協議)。
校園網是一個比較大型的網絡,為了保證校園網更加有效、可靠地運行,我們配置了一臺網絡管理工作站,以便更有效地對校園網進行管理。根據網絡設備選型,我們選擇華為三康管理軟件,同時用第三方管理軟件一起管理網絡,主要是solarwinds-toolset工具箱V9.2、超級PING、Sniffer Portable 4.8這三個軟件。
五、方案規劃設計特點
該校園網方案采用成熟的先進的技術,采用國際統一標準有廣泛的支持廠商;所有設備都用華為三康一線產品。Internet帶寬合理,確保網絡不出現“塞車”現象;設置三層核心交換機,將整個網絡劃分為多個VLAN,從而使網絡更加安全;同時本方案充分考慮了網絡未來的升級與發展,把網絡主干網構成了信息高速網,對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