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1:30:00

導語:可持續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可持續發展調研報告

黨的十七大報告論述針:“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重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報告》還就如何“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如何“堅持以人為本”,如何“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堅持統籌兼顧”,分別作了更為具體的綱領性的闡述。《報告》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并就“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了八個方面的部署,都強調可持續發展問題。

聯系區情地情,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是地方干部的職責。貴港市土地面積1059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485多萬人,在廣西14個地級市的排列前位,土地面積居第12位,無論是土地面積還是人口,世界上還有20多個國家比之還小呢。因此,貴港市能否實現全面協調持續發展,不僅關系全市人民及其子女后代的福祉,而且對全廣西、全國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就貴港市可持續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筆者以本文匯報一些膚淺認識:

(一)人口安全問題。所謂人口安全問題,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數量。質量和行為能否與該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地發展,如不協調,就出現了人口不安全問題;不協調的情況越嚴重,說明人口的安全性越差,反之,人口的安全性就較良好。從定義可以推及,人口的安全性越差,對該國或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危害越大。貴港市的人口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人口存量過大,20**年期末總人口達到485萬人,每年凈增人口5萬。土地面積是廣西14個地級市的倒數第3位(僅大于防城港和北海市),而人口密度卻是前三名(僅小于玉林市和北海市),達每平方公里453人,在全國來說,地屬人口高密度的地區之列;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卻是4000元左右,屬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可見,貴港市的人口與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是十分明顯的。人均土地資源,人均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都較低,還有因人口的壓力導致的大量的高坡度(25度以上)全墾(實施退耕還林以來嚴重情況有所減緩,但在低丘崗地區還是大量存在),森林覆蓋率偏低,有林面積的林分結構以中幼林為主,林地植被群落向低級化演替,加上工業廢水和石化農業導致的土壤和水污染(特別是郁江河段屬自治區點名的邕郁左右四大污染河段之一)等等,生態環境形勢嚴峻,還有治安和民事糾紛的案件日益增多,這都表明目前的人口存量已經造成了與資源、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極不協調的狀況。人口基數大,而目前要穩定低生育水平還存在較大的難度。二是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高,人口素質提高受阻。據婦幼保健等醫療衛生部門調查資料的反映,20**年,廣西住院分娩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為21.57‰高出全國平均數8.73個千分點。貴港市近年出生嬰兒缺陷的人數達2.33%,這對今后社會的統籌發展壓力是可以預見的,優生優育的任務異常艱巨。三是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人口性別結構長期失云平衡。2**年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樣調查,全區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1.24,高出全國平均數2.66個點,高出正常值14.24個點(全區20**—2**年平均二孩出和性別比為136,三年平均多孩出生性別比為170)。從“五普”資料反映,貴港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32,已嚴重超出1**的警戒線。從理論上分析,這30%的人沒有性生活幸福或家庭生活幸福對社會和諧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又據貴港市的抽樣調查資料,在30—49歲的未婚群體中,男性占86.85%,是女性的6.6倍,在理論上來說,這意味著該年齡的未婚男人中有73.7%是可能娶不到老婆(當然這只是一個孤立的封閉的理論分析,實際上還可以通過與較低或高年齡段的未婚或喪偶女性的搭配,或通過與市外女性搭配解決婚姻問題)。四是老年人口數量龐大,加速老齡化的挑戰十分嚴峻。據“一普”資料,65歲以上的人口,廣西為445萬人,占全區常住人口的9.57%,貴港市為38.77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還略高于廣西的平均數。即使以到達65歲才算是老年人,目前老年群體的人數仍以3.32%的速率增長,今后的老齡化還將加速,“未富先老“的社會壓力對貴港市來說,是十分突出的;還有老年歧視主義的泛濫也是影響貴港社會和諧的一個重大問題。此外,還有人口的文化素質結構問題,也就是整體文化水平偏低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著“人口與經濟、資源、環境和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可持續農業問題。貴港市處于低緯地區,大部分土地面積在北回歸線以南,距海不遠,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雨林氣候,一年的光熱資源都很充沛,無霜期長達360天以上,完全可以實施全季候農業。但是太陽光照強烈。蒸發量大,尤其是主要農作物生長期的月份蒸降比多大于1,加上降雨的時空分布不均,導致水旱災害十分頻繁。貴港市的林果用地絕大部分沒有噴淋設施,在全市19.59萬公頃耕地中,有8萬多公頃是沒有灌溉設施的旱地或望天田,有5萬多公頃是低于潯、郁大河的洪澇警戒水位以下。貴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除了受抗旱防洪設施不完善的制約之外,更嚴重的是石化農業的危害。早在10年前(1998年)我國專門召開過科學會議研究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作用,科學家提出了“化學定時炸彈”的說法,他們說認為,由于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土地的生長能力越來越低。土地容納化學物質的能力是有一個限度的;當低于這個限度時,土地的生長能力下降,迫使農藥、化肥施用量遞增;當高于這個限度時,土地生長能力就會喪失,一旦土地生長能力喪失,“化學定時炸彈”就爆炸了,所以對化學物質的使用確實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科學界的共識,倡導了生態農業,廣大農民也深深體會到“石化農業”的危害,但要在保證穩產省工的前提下全面推行生態農業,談何容易。

(三)資源、能源和循環經濟發展問題。我國人均資源相對短缺,能源結構不合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循環再生利用在世界上處于低水平地位,這些在貴港市表現得尤為突出。除了人均土地資源稀缺之外,礦產資源也相對貧乏。除了石灰石,錳、鉛、鋅等一些金屬、非金屬礦產品之外,其它礦產品大都稀缺。火電(貴港南方電廠建成投產,火電有所緩解)和許多企業的用煤,基本上靠外地調入,液化氣和石油產品靠外地調入。貴港工業的行業結構只能以農產品加工、中草藥加工和原料運輸成本低廉的輕化工業為主,重化工業為輔,重化工業沒有競爭優勢。調整能源結構對貴港來說尤為迫切,除了加快水電資源(包括小微水電)開發之外,拓展生物技能源生產也相當重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大力發展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的技術模式的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的地方國民經濟體系,將是貴港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長期任務。近年來,不僅報章雜志電視互聯網各媒體傳播循環經濟的理論文章迅速長溫,而且從中央到各省、市、區都已把循環經濟推向實踐。廣西區黨委提出“建設生態廣西”,就是其中之一。平果鋁業對采空的廢礦山進行回填復墾(回填復墾率達96%),廣西中東部各縣(市)全面推廣恭城的“養殖—沼氣—種植”循環利用鏈,就是很耀眼的例子。貴糖集團開拓多種副產品,對廢料多重利用,也拉開了貴港市發展循環經濟的序幕。然而,要在全市全面推廣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技術改造各產業,還直面著十分艱巨的任務,一要廣泛深入地研發各類“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技術,支撐循環經濟的發展;二要改革經濟管理制度,如推行生態效益審計、綠色GDP統計(即扣除資源環境代價之后的GDP)、環境會計和建立廢商品及包裝物品回收機制等,以適應和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還是一個資源高浪費的國家,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現在是30%,而發達國家已達到70%至80%;鋼鐵回收再利用,世界上達到70%,而我國只有46%;有色金屬回用率,世界發達國家達70%,而我國只有30%;廢紙回收利用,世界已達80%,而我國只有20%。總之,全面實施循環經濟、真正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地方國民經濟體系,確實任重道遠。

(四)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的發展正經歷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這兩者都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提出了挑戰。貴港市的“兩化”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還低,可以預見隨著“兩化”的進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會更強烈。工業化進程中的“三廢”排放是直接挑戰生態環境的突出問題,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的集體中排放明顯超出周邊環境的自我凈化能力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近年全國環境公報披露,我國煙塵排放量都在3000萬噸以上,并繼續呈遞增態勢;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排放也一直呈遞增態勢。我國屬于世界人均水資源最為短缺的13個國家之一,可每年污水排放總量在600億立方米以上,占水資源總量的2%以上,按目前的污水處理水平,要使水環境達到Ⅲ類標準,滿足正常的水資源利用要求,則需用2萬億立方米的本底濃度為0的清潔水來稀釋如此大量的污染物。而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是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河川徑流量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1萬億立方米,這就注定了我國的污水排放不可能通過天然的水循環來自我凈化,也就注定了我們要么就得嚴禁污水直接排放(必須經處理達標后才允許排放或再利用),要么就得喝用污水過日。上海市每天有8000噸以上的糞便排進黃浦江,又從黃浦江抽取居民的飲用水,驕傲的上海人就是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這可怕的循環中生活。

貴港市的水環境也不容樂觀,從桂平城區經貴港至橫縣河段的郁江,與邕江、左江、右江一超被稱為廣西水污染最為嚴重的“四江”。2001年5月31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以“桂政發[2001]41號文”專為這“四江”流域水質保護工作方案發了通知,該“通知”指出:據廣西各地市環境監測站對全區24條主要河流,61個斷面,枯、平、豐三個水期進行監測分析,有75%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質污染。沿江六地市排放的工業廢水,COD(化管耗氧量)和懸浮物分別占全區總量的40.6%、66.9%、50.0%,其中,郁江,邕江、右江是全區受污染最嚴重的三條河流。1999年春節期間,從桂平經貴港、南寧到百色田陽縣城600多公里江河水質全線超標,達不到國家地面水Ⅲ類水質標準,有的江河段甚至為劣V類水質。部分河段水中氧含量約為零,魚蝦絕跡。1999年2月中旬和3月上旬,郁江貴港段及右江平果段發生兩次嚴重的水質污染事故,沿江大量魚蝦死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0萬元以上,并對河流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目前,偌大的一個擁有上百億工業產值的貴港市和分別擁有10萬、20萬、30萬常住人口的市(城)區,竟沒有一個污水處理廠,三區兩縣市的許多工業園區企業的生產廢水都是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還有廢礦山(場)的回填復墾、防治水土流失問題,諸如龍頭山礦場、木圭礦場和眾多的石灰石開采的采空石場,都應把回填復墾內化為采礦企業的成本,象平果鋁業一樣。總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是貴港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問題之一,我們不能在這個問題上背上讓世人和子孫后代唾罵的“黑鍋”。

(五)提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公共管理能力問題。我國對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工作,進展是比較大的,差不多全國都建立了推進可持續發展領導小組,確定了行動計劃。地方貫徹可持續發展一定要立足長遠,選誰切入點,也就是要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公共管理要有所作為。就貴港市的實際情況,除了力實解決上述四個方面關鍵問題之外,還應在提高公共管理能力上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主導和規范工作:

第一,著力抓好法制、理政、規劃、信息網絡等方面的能力建設。要完善政績考評體系和環境保護的問責制度,要制定結合地方實際特別是地方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的考核指標體系,確保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公共管理的動力激勵和責任約束。全市直接注入潯、黔(紅水河)、郁大河的一級小支流有100多條,可創造條件,改革縣(市、區)和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按流域對可持續發展實行空間管理。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上講,小流域治理和按流域進行管理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第二,要在干部和群眾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可持續發展的科普教育,包括家庭生態消費倫理的培育。要讓廣大人民群眾都來關注長期利益,增強環保意識,重視人口與資源、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倡導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培育正確的生活質量觀。據有關方面的調查,貴港、桂平、平南三市(城)區近10萬戶居民,每年約倒掉食物約1萬噸左右,可回收而沒有回收的衣物和廢棄用品約10萬噸左右,這與波爾丁首倡的循環經濟理論是公然相悖的(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地球就好比在太空中飛行的一艘宇宙飛船,必須依靠自有限的資源才能生存。如果對飛船有限的資源過度的索取,就會加速飛船的滅亡;反之,如果對飛船的資源加以循環利用,則會延長飛船的壽命。這就是有名的波爾丁的“宇宙飛船理論”)。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在抓好可持續發展科普教育的同時,應當運用“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引導綠色消費,建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國民經濟體系。

第三,將企業打造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一些國家的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已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首先,他們將可持續發展的指標變成企業新的考核根據。如丹麥某些企業把CO2的排放量、重復用水等一系列減排節能和“三度”處理凈化作為考核企業的重要指標。我們要根據企業的“經濟人”本質,構建一種長效機制,使企業優先采用環境無害化技術,采用對環境造成最小危害的技術,或是沒有危害的技術。同時,我們要全面實行環境審計,特別是全過程的環境審計。以酒精廠為例,不僅要審計出口處的污染是否超標,而且要審計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變末端治理為全過程治理,這樣不僅總的污水量會大大減少,而且總體的治理成本也將大大降低。總的說,要把企業打造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公共管理上必須有一個長效手段把產值的資源環境代價內化為企業的成本。

以上三點,是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提高公共管理能力的重要著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