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城鄉三農思考
時間:2022-11-29 09:48:00
導語:統籌城鄉三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戰略思想。所謂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從長遠目標看,就是通過體制創新,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城鄉一體化的經濟社會秩序,解決制約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促進城市與農村共同進步、工業與農業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城鄉融合、城鄉平衡、城鄉一體,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迫切要求。改革開放**多年來,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了重大飛躍。然而,計劃經濟時期城鄉差別發展的政策和城鄉分割的體制仍在阻礙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使城鄉之間形成了四個鮮明的反差:一是不斷擴張規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術資本密集型的工業與小規模分散經營、勞動生產率低下的農業形成鮮明反差;二是高樓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異的城鎮與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面貌變化不大的廣大農村形成鮮明反差;三是收入持續增長的城鎮居民與收入低水平徘徊的農民形成鮮明反差;四是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日趨文明的東部沿海地區與經濟社會發展緩慢的西部地區形成鮮明反差。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實行城鄉統籌,促進共同發展。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促進城鎮化的重要措施。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不僅制約著農村的發展,而且也限制了城鎮的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比如,城鄉收入差距較大,農民收入水平偏低,造成需求不足,導致工業產品過剩;同樣,城鎮人口少、農村人口多,又造成農產品過剩。可見,“三農”問題也是促進城鎮化不可回避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實行城鄉統籌,建立互補互促、協調統一的新型城鄉關系。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內在要求。到****年底,我國已總體上實現小康,但這個總體上的小康是總數和平均數的概念:GDP的總量比1980年翻兩番,全國人均GDP達到800美元。這個總數和平均數掩蓋著較大的城鄉差距,實際上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沒有達到小康標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使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使農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長。如果不統籌考慮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不大力支持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就不可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已具備現實條件。城鄉關系一般是與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的。工業化通常經過三個階段,即依靠農業積累建立工業化基礎的初期階段,工農業協調發展的中期階段,以及工業支持農業發展的實現階段。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后,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主要來自非農產業,不再需要從農業吸納資本等要素。農業應獲得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機會與權利,并逐步成為接受“補助”的部門。這個階段就是二元經濟結構向一元經濟結構轉換過渡,工農、城鄉關系開始改善的階段。有關統計指標顯示,目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既與這一階段城鄉關系的基本特征相適應,又具有戰略意義。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應重在創造平等統一的新型城鄉關系。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城鄉一體化。這是現代化和城鎮化的高級階段,是城鄉互相吸收先進和健康因素、擯棄落后因素,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階段。但是,城鄉是不同的空間區域,必然有不同的特點和各自的優勢。因此,城鄉一體化不是鄉村都變為城市,更不是城市變為鄉村,而是在保留城鄉各自特點的基礎上,創造平等統一的新型城鄉關系,營造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環境。比如,調整城鄉就業結構,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和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拓寬農民就業的渠道;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中通過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在再次分配中通過轉移支付增加向農業、農村、農民的投入。這樣,通過調整政策導向和發展戰略,既使城鄉經濟社會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又使城鄉經濟社會結構得到轉換,從而逐步建立起城鄉一體化的經濟運行機制。
- 上一篇:二元經濟結構體會
- 下一篇:農民黨員工作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