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改革指導安排方案

時間:2022-06-26 03:46:00

導語:公立醫院改革指導安排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立醫院改革指導安排方案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及實施范圍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突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和非營利性運行途徑。建立優質、高效的縣域公立醫療龍頭、醫療教學科研培訓基地,探索縣級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創新,加強內部管理,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與水平;完善服務體系,健全保障機制,促進我縣縣級公立醫院健康、持續發展,逐步實現醫療資源均等化。

(二)工作目標

縣級醫院積極發揮龍頭作用,縣人民醫院五年內達到三級醫院規模,縣中醫院繼續鞏固擴大二級甲等中醫院建設成果,縣婦幼保健院積極創建二級甲等專科醫院,深入推進縣鎮一體化管理,不斷滿足全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三)實施范圍

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即: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

二、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縣級公立醫院服務體系

1、加強醫院規劃和建設。結合衛生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借助公立醫院改革之東風,搶抓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機遇,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科學編制,合理規范門診和住院科室設置,增加門診科室設置,積極探索并完善緩解和方便群眾就醫途徑,提升技術與管理水平。縣人民醫院要緊緊抓住新建搬遷機遇,力爭五年內達到三級醫院規模,床位設置500張;縣中醫醫院完成門診綜合樓建設,力爭盡快投入使用;縣婦幼保健院完成住院樓裝修等工程,各項業務全面開展。

2、明確醫院功能定位。縣級公立醫院作為全縣醫療中心,充分發揮對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的引領作用和農村三級網絡的龍頭作用,主要承擔基本醫療服務、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危、急、重癥病人救治,重大疑難疾病的初診、處置和轉診,適宜醫療技術的推廣應用,自然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以及鄉鎮衛生院等衛生人員教學培訓和技術指導。

3、實施縣鎮一體化試點,建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協作機制。結合我縣實際,分步推進我縣縣鎮一體化管理工作,建立與省、市三級公立醫院之間,與農村鄉鎮衛生院的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均等化。以縣人民醫院結對幫扶啞柏中心衛生院為重點,積極實施縣鎮一體化改革試點;以縣中醫醫院結對幫扶終南中心衛生院為輔,不斷探索適合我縣縣情的縣鎮一體化管理路徑;以縣婦幼保健院結對幫扶馬召中心衛生院為第三梯隊,借助我縣成功經驗,隨后跟進。探索組建縣公立醫院醫療集團專家團,開展集團專家會診、知名專家下鄉坐診、雙向掛職鍛煉、定期進修、全員培訓等措施,團隊式幫扶,推進分級醫療,雙向轉診,著力提高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全縣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4、用政策引導群眾合理就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要合理提高多發病、常見病在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引導群眾在基層就近診療,實現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方便群眾,減輕縣級醫院診療負擔。

(二)完善公立醫院管理機制

1、加強行政管理,提高服務效能。公立醫院要按照改革的內容,突出醫療質量和服務流程,在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提高醫療水平、規范醫療行為上下功夫,創新工作思路,強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務效能。

2、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管理。一是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在公立醫院選擇合適病種逐步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規范臨床檢查、診斷、治療、使用藥物行為,規范診療流程,治理過度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二是全面落實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切實規范護理服務。創新護理管理模式,減少護理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使護理資源得到優化重組;強化護理質量意識,提倡護理特色服務,建立醫院整體的護理質量管理標準體系,規范操作流程,保障護理安全。三是認真落實三級查房、院長行政查房和執業藥師臨床查房等核心制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四是落實醫療質量月分析評議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對醫療事故個案進行剖析,幫助醫務人員提高水平。全面開展醫生用藥量、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費比例“四個排隊”評估工作。五是開展預約診療服務。通過預約診療服務,暢通急診綠色通道,優化服務流程,按病情分類診療等措施,努力縮短病人等候時間。

3、深化公立醫院后勤管理模式,提升后勤管理效能。積極探索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推行后勤管理社會化。將醫院的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物業管理、餐飲服務、安全保衛等后勤管理逐步推向社會,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4、落實二級醫院檢查結果互認。全縣二級醫院檢查結果互認,醫務人員要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原則,認真執行同級醫療機構之間、下級醫院對上級醫院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制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簡化患者就醫環節。

5、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逐步建立符合醫學人才成長規律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把住院醫師培訓作為全科醫生、專科醫生培養的必經環節;逐步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制度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經費保障機制。

6、加大人才引進及培養力度。結合我縣實際,將人才引進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和醫改工作的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大政策優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開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簡化招聘程序,積極組織引進。2011-2013年,為縣級公立醫院每年招聘50名專業技術人才(副高以上職稱、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大專學歷以上醫護人員),充實縣級公立醫院技術隊伍,爭取三年內本科以上學歷專業技術人員達到30%以上,加快后繼人才培養步伐。

7、加強縣級公立醫院業務骨干培訓,完善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為重點的培訓制度,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骨干人才,到市級三級醫院學習進修,不斷提升業務人員專業素質和臨床診療能力。

8、強力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公立醫院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確保5月份完成縣醫院整體搬遷;縣中醫院門診綜合樓7月底前完成主體封頂,年底投入使用;縣婦保院4月底前完成住院樓配套設施建設,確保正常投入使用。繼續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確保縣級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高標準、嚴要求、高質量的完成,在全省公立醫院改革工作中走在前列,發揮公立醫院應有的作用,同時增加醫技人員、門診科室、床位設置,擴大就診人數,達到大病不出縣,就近治療,減少患者進城或出境就診,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三)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制

1、科學合理確定公立醫院機構編制。依據《綜合醫院建設標準(2008)》,合理核定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人員編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補充機制,分三年基本解決公立醫院臨床、醫技、護理等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問題。

2、探索建立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政府辦醫改主體,在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探索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管理職責,重大決策、重大項目投資、大額資金使用等事項須經醫院領導班子集體討論并按管理權限和規定程序報批、執行。實施院務公開,推進民主管理。完善醫院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推進醫院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現代化。

3、深化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人員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主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實行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同時提高醫院臨聘人員待遇,穩定臨聘人員隊伍。

4、完善公立醫院分配激勵機制和績效考核制度。合理確定醫務人員待遇水平,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適當拉開醫務人員收入差距,并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重點傾斜,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四)健全公立醫院的監管機制

1、實行全行業監管。加強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服務監管職能,建立健全醫療服務監管機制。完善機構、人員、技術、設備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依法實行全行業監管。

2、加強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安全質量監管。充分依托現有衛生監督管理體制,由衛生監督所成立醫療質量評價組織,抽調具有較高診療技術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的專家,對醫療質量“四合理”進行監督檢查。每半年開展一次醫療質量安全評價工作,持續改進醫療服務質量。

3、加強公立醫院運行監管。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健全財務分析和報告制度,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監管。建立健全公立醫院財務審計和醫院院長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建立社會多方參與的監管制度,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對公立醫院的監督作用。全面推進醫院信息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強化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對醫療服務的監督制約作用,依照協議對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并納入公立醫院考核和評價內容中。

4、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建立以司法、法院、公安等部門為主體的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負責調解醫患糾紛和協助患者進行醫療事故責任鑒定。積極發展醫療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責任保險,完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積極開展醫療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責任保險,完善醫療糾紛調處機制,積極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

(五)積極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嚴格執行藥品“三統一”政策

按照省公立醫院改革要求,在縣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逐步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高基本藥物使用率,不斷滿足臨床用藥需求,保障用藥安全,逐步解決以藥養醫問題,引導醫務人員合理治療、合理用藥、減輕廣大患者負擔。2011年,縣醫院、縣中醫院按照省、市藥品“三統一”政策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貫徹執行,逐步提高基本藥物使用率。

(六)強化信息化建設

1、提高醫院信息化水平。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通過改革現有的就醫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實行“醫療一卡通”,方便患者就醫。

2、逐步構建縣域衛生信息平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逐步建立醫院之間、上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之間、醫院和公共衛生機構及醫保經辦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構建便捷、高效的醫院信息平臺,為全縣縣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奠定基礎。

(七)完善政府保障責任,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

1、落實政府保障支付制度改革

進一步推行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著力解決看病貴問題。對無主病人、五保戶、貧困戶,落實醫療救助,解決低收入人群醫療費用;推廣就醫“一卡通”辦法,基本實現參保人員統籌區域內醫療費用及時結算。提高中醫治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在原報銷比例的基礎上提高10%,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2、加大政府投入

(1)提高公立醫院在職人員工資待遇,不斷調動公立醫院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今年,縣財政對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在去年定額補助基礎上適度增加。今后,根據省、市醫改工作政策逐年提高補償比例。

(2)進一步完善急救網絡建設。以縣急救中心為龍頭,向鄉鎮衛生院延伸,建立急救網點,每年由縣財政列支20萬元,用于強化急救設施建設。

(3)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執行國家基本藥物政策,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藥品統一招標采購,探索實施零差率銷售工作,逐步提高基本藥物使用率。縣財政根據省、市規定給予必要補助。

(4)建立優秀人才獎勵機制。每年引進一定數量的優秀人才,縣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優秀人才。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1年3月30日前,成立組織機構,調查研究,討論分析,制定實施方案,對縣級公立醫院安排部署;

(二)啟動階段:2011年4月1日——5月15日,學習研究《實施方案》,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包括財政投入、理事會職能、醫療服務、醫院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等);

(三)實施階段:2011年5月16日——2011年10月31日,宣傳、貫徹、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全面進行改革;

(四)調整總結階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召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研討會,討論分析改革存在問題,調整相關政策,制定相關評估方案;2012年2月15日前,對改革進行全面評估,總結成功經驗,剖析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改革政策,為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尋求路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醫改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統籌協調、指導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及改革的日常工作。具體組成如下:

(二)強化部門責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十分復雜艱巨的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從改革大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明確工作任務,認真履行職責。發改委負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綜合協調,把公立醫院的發展列入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做好公立醫院基本建設項目的儲備,根據需要安排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并爭取中央、省市政府資金的投資。財政、審計部門負責審核、落實公立醫院的補助資金,監督財務收支運行情況。衛生局負責公立醫院改革具體內容的制定,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盈利性與非盈利性分開的途徑和方式方法。做好對公立醫院的監督管理、考核、評價,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工作。編辦要按改革的有關政策,對縣級公立醫院醫療衛生機構人員進行核崗、定編,解決編制問題。人社部門要優化醫療衛生單位專業人才用人機制,暢通綠色通道,擴大衛生部門用人的自主權,不斷創新用人機制。物價部門負責公立醫療服務價格和藥品價格的審核監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藥品質量安全監管。民政部門制定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政策及相關工作。司法部門負責調解醫患糾紛和協助患者進行醫療事故責任鑒定。各相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認真履行好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縣級醫院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三)加強輿論引導。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加強輿論引導,妥善處理好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矛盾,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及今后的所有公立醫院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

(四)加強信息報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是一項社會普遍關注的惠民政策,要及時準確的把國家政策送到廣大群眾中去,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把他們在改革中好的做法和經驗總結推廣。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及時收集各種信息,實行信息月報制,做好信息報送工作。